(八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直棱柱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直棱柱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直棱柱教案

认识直棱柱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案

本课(节)课题3.1认识直棱柱第1课时/共课时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及

设置依据教学目标

1、了解多面体、直棱柱的有关概念.

2、会认直棱柱的侧棱、侧面、底面.

3、了解直棱柱的侧棱互相平行且相等,侧面是长方形(含正方形)等特

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直棱柱的有关概念.

教学难点:本节的例题描述一个物体的形状,把它看成怎样的两个几何体的组合,都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几何体,(分好学习小组)教师准备各种直棱柱和长方体、立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简明设计意图二度备课(即时反思与纠正)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在现实生活中,像笔筒、西瓜、草莓、礼品盒等都呈现出了立体图形的形状,在你身边,还有没有这样类似的立体图形呢?

析:学生很容易回答出更多的答案。

师:(继续补充)有许多着名的建筑,像古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艾菲尔铁塔、美国的迪思尼乐园、德国的古堡风光,中国北京的西客站,它们也是由不同的立体图形组成的;那么立体图形在生活中有着怎样的广泛的应用呢?瞧,食物中的冰激凌、樱桃、端午节的粽子等。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多面体、棱、顶点概念:

师:(出示长方体,立方体模型)这是我们熟悉的立体图形,它们是有几个平面围成的?都有什么相同特点?

析:一个同学回答,然后小结概念:由若干个平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多面体。多面体上相邻两个面之间的交线叫做多面体的棱,几个面的公共顶点叫做多面体的顶点

2?合作交流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几何体

学生活动:(让学生从中闭眼摸出某些几何体,边摸边用语言描

述其特征。)

师:同学们再讨论一下,能否把自己的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

说明: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发现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师:请大家找出与长方体,立方体类似的物体或模型。

析:举出实例。(找出区别)

师:(总结)棱柱分为之直棱柱和斜棱柱。(根据其侧棱与底面是否垂

直)根据底面多边形的边数而分为直三棱柱、直四棱柱?…直棱柱有以下特征: 有上、下两个底面,底面是平面图形中的多边形,而且彼此全等;

侧面都是长方形含正方形。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直四棱柱。

3?反馈巩固

完成做一做

析:由第(3)小题可以得到:

直棱柱的相邻两条侧棱互相平行且相等。

4?学以至用

出示例题。(先请学生单独考虑,再作讲解)

析:引导学生着重观察首饰盒的侧面是什么图形,上底面是什么图形,然后与直棱柱的特征作比较。(使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习惯)最后完成例题中的想一想”

5?巩固练习(学生练习)

完成课内练习”

三、小结回顾,反思提高

师:我们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哪些地方比较难学呢?

合作交流后得到:重点直棱柱的有关概念。

直棱柱有以下特征:

有上、下两个底面,底面是平面图形中的多边形,而且彼此全等;

侧面都是长方形含正方形。

例题中的把首饰盒看成是由两个直三棱柱、直四棱柱的组合,或着是两个直四棱柱的组合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一点比较难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或设计作业本及课时特训

教后整

八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和典型例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和典型例题 (一)知识结构 (二)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k为常数,),能判断一个给定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 2.能描点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会用代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进一步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即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的各自特点. 3.能根据图象数形结合地分析并掌握反比例函数(k为常数,)的函数关系和性质,能利用这些函数性质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对于实际问题,能“找出常量和变量,建立并表示函数模型,讨论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5.进一步理解常量与变量的辨证关系和反映在函数概念中的运动变化观点,进一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重点难点 1.重点是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2.难点是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二、基础知识 (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1.()可以写成()的形式,注意自变量x的指数为,在解决有关自变量指数问题时应特别注意系数这一限制条件; 2.()也可以写成xy=k的形式,用它可以迅速地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的k,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故函数图象与x轴、y轴无交点.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在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时,应注意自变量x的取值不能为0,且x应对称取点(关于原点对称). (三)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 1.函数解析式:() 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图象: (1)图象的形状:双曲线. 越大,图象的弯曲度越小,曲线越平直.越小,图象的弯曲度越大.(2)图象的位置和性质: 与坐标轴没有交点,称两条坐标轴是双曲线的渐近线. 当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3)对称性: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 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教案

第十一章三角形全章教案 教材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有关线段、角,多边形及内角和,镶嵌等。 三角形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是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有内角、外角。 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的基础上,进 行推理论证,从而得出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接着由推广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介绍了多边形的 有关概念,利用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研究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这些知识加深了学 生对三角形的认识,既是学习特殊三角形的基础,也是研究其它图形的基础。最后结合实例 研究了镶嵌的有关问题,体现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三角形及有关概念,会画任意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2、了解三角形的 稳定性,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3、 会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0,了解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4、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会 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解决问题。 5、理解平面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 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养成数 学推理的习惯; 2、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 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 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 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内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内角和公式,镶嵌是重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的证明,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及简单的平面镶嵌设计是 难点。 课时分配 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2课时 7.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2课时 7.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2课时 7.4课题学习镶嵌?????????????????1课时 本章小结?????????????????????? 2 课时 11. 1. 1 三角形的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三角形的表示法,分类法以及三边存在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 ⑴经历探索三角形中三边关系的过程,认识三角形这个最简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 提高推理能力。 ⑵ 培养学生数学分类讨论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运用几何语言有条理的表达能力,体会三角形知识的应用价

华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三角形 优质教案

9.1认识三角形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三角形、三角形的边、顶点、内角、外角等概念。 2.会将三角形按角分类。 3.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概念。 重点、难点 1.重点:三角形内角、外角、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概念。2.难点:三角形的外角。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我们生活中几乎随时可以看见三角形,它简单、有趣,也十分有用,三角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周围世界,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本章我们将学习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二、新授 1.三角形的概念: (1)什么是三角形呢? 三角形是由三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连结组成的平面图形,这三条线段就是三角形的边。如图:AB、BC、AC是这个三角形的三边,两边的公共点叫三角形的顶点。(如点A)三角形约顶点用大写字母表示,整个三角形表示为△ABC。

A(顶点) 边 B C (2)三角形的内角,外角的概念:每两条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如∠BAC。 每个三角形有几个内角? 三角形中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如下图中∠ACD是∠ABC的一个外角,它与内角∠ACB相邻。 与△ABC的内角∠ACB相邻的外角有几个?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练习:(1)下图中有几个三角形?并把它们表示出来。 (2)指出△ADC的三个内角、三条边。 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问:∠ADC能写成∠D吗?∠ACD能写成∠C吗?为什么? (3)有人说CD是△ACD和△BCD的公共的边,对吗?AD是△ACD和△ABC的公共边,对吗? (4)∠BDC是△BCD的什么角?是△ACD的什么角?∠BCD是△ACD 的外角,对吗? (5)请你画出与△BCD的内角∠B相邻的外角。 2.三角形按角分类。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一次函数 一.常量、变量: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叫做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二、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定义: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三、函数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 (1)用整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2)用分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0的一切实数。 (3)用寄次根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用偶次根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一切实数。 (4)若解析式由上述几种形式综合而成,须先求出各部分的取值范围,然后再求其公共范围,即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5)对于与实际问题有关系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四、函数图象的定义:一般的,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在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五、用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的一般步骤 1、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 注意:列表时自变量由小到大,相差一样,有时需对称。 2、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 3、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六、函数有三种表示形式: (1)列表法(2)图像法(3)解析式法 七、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一般地,形如y=kx+b (k,b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当b =0 时,y=kx+b 即为 y=kx,所以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 八、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图象:正比例函数y= kx (k 是常数,k≠0)) 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 kx 。 (2)性质:当k>0时,直线y= kx经过第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着x的增大y也增大;当k<0时,直线y= kx经过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着 x的增大y反而减小。 九、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待定系数法:先设出函数解析式,再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中未知的系数,从而具体写出这个式子的方法。 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从“数”的角度看x为何值时函数y= ax+b的值为0. 2.求ax+b=0(a, b是常数,a≠0)的解,从“形”的角度看,求直线y= ax+b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不等式ax+b>0(a,b是常数,a≠0) .从“数”的角度看,x为何值时函数y= ax+b的值大于0.4.解不等式ax+b>0(a,b是常数,a≠0) .从“形”的角度看,求直线y= ax+b在x 轴上方的部分(射线)所对应的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十、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一次函数 概念如果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x的一次函数.当b=0时,一次函数y=kx(k≠0)也叫正比例函数. 图像一条直线 性质k>0时,y随x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k<0时,y随x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八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1.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店去配一块完 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A.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③去 D. 带①和②去 2. 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一定在 ( ) A. 三角形的内部 B. 三角形的外部 C. 三角形的内部或外部 D. 三角形的内部、外部或顶点 3.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 A 、3cm ,5cm ,8cm B 、8cm ,8cm ,18cm C 、0.1cm ,0.1cm ,0.1cm D 、3cm ,40cm ,8cm 4、已知∠A :∠B :∠C=1:2:2,则△ABC 三个角度数分别是( ) A .40o、 80o、 80o B .35o 、70o 、70o C .30o、 60o、 60o D .36o、 72o、 72o 5、三角形中,有一个外角是79o,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形状 6.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 ) A. 至少有一个等于90° B. 至少有一个大于90° C. 不可能有两个大于89° D. 不可能都小于60° 7.如图,点O 是△ABC 内一点,∠A=80°,∠1=15°,∠2=40°, 则∠BOC 等于( ) A. 95° B. 120° C. 135° D. 无法确定 8.能把一个任意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是( ) A.角平分线 B.中线 C.高 D. A 、B 、C 都可以 9.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 10.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的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5 B.6 C.7 D.8 11.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 A .17 B .13 C .17或22 D .22 12、适合条件C B A ∠=∠=∠2 1的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 13.在下列条件中:①∠A+∠B=∠C;②∠A:∠B:∠C=1:2:3; ③∠A=90°-∠B; ④∠A=∠B=1 2 ∠C,能确定△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个. A. 1 B. 2 C. 3 D. 4 14.在△ABC 中,∠A=60°,∠C=2∠B ,则∠C=_____. 1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的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_____________ 16.四条线段的长分别为5cm 、6cm 、8cm 、13cm ,?以其中任意三条线段为边可以构成________个三角形. 17.若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则相应的外角比是 . 18.多边形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50°,则该多边形是_____边形。 19.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5,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 , 若一边长等于5,一边长等于10,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_ 20.在△ABC 中,已知∠A=3∠C=54°,则∠B 的度数是___________ 21.已知不等边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cm 和9cm ,如果第三边的长为整数, 那么第三边的长为_____________ 22、如图所示: (1)在△ABC 中,BC 边上的高是 ; (2)在△AEC 中,AE 边上的高是 ; 23. 如图所示,在△ABC 中,已知点D ,E ,F 分别是BC ,AD ,CE 的中点, 且ABC S △=4平方厘米,则BEF S △的值为 _______________ 图1

初中数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1.1 认识三角形-章节测试习题(5)

章节测试题 1.【答题】下列各组中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3,4,8 B. 5,6,11 C. 5,6,10 D. 4,4,8 【答案】C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判断,若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则能组成三角形. 【解答】选项A,3+4<8,不能构成三角形. 选项B,5+6=11,不能构成三角形. 选项C,5+6>10,6-5<10,可以构成三角形. 选项D,4+4=8,不能构成三角形. 所以选C. 2.【答题】在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中,能与4cm、9cm长的两根木棒钉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A. 13cm B. 6cm C. 5cm D. 4cm 【答案】B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判断,若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则能组成三角形. 【解答】∵9-4=5,9+4=13,而5<6<13, ∴6cm长度的木棒,能与4cm、9cm长的两根木棒钉成一个三角形. 选B. 3.【答题】在下列长度的四组线段中,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3cm,4cm,5cm B. 5cm,7cm,8cm C. 3cm,5cm,9cm D. 7cm,7cm,9cm 【答案】C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判断,若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则能组成三角形. 【解答】解:A、3+4>5,能够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5+7>8,能够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3+5<9,不能够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7+7>9,能够组成三角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选C.

4.【答题】一位同学用三根木棒两两相交拼成如下图形,其中符合三角形概念的是() A. B. C. D. 【答案】D 【分析】 【解答】 5.【答题】如图,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______,读作______,其中,顶点A所对的边______还可用______表示;顶点B所对的边______还可用______表示;顶点C 所对的边______还可用______表示. 【答案】△ABC,三角形ABC,BC,a,AC,b,AB,c 【分析】 【解答】 6.【答题】△ABC中,若∠A=70°,∠C=50°,则∠B=______.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九章一次函数 一.常量、变量: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叫做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二、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定义: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三、函数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 (1)用整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2)用分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0的一切实数。 (3)用寄次根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用偶次根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一切实数。 (4)若解析式由上述几种形式综合而成,须先求出各部分的取值范围,然后再求其公共范围,即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5)对于与实际问题有关系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四、函数图象的定义:一般的,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在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五、用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的一般步骤 1、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 注意:列表时自变量由小到大,相差一样,有时需对称。 2、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 3、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六、函数有三种表示形式: (1)列表法(2)图像法(3)解析式法 七、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一般地,形如y=kx+b (k,b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当b =0 时,y=kx+b 即为 y=kx,所以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 八、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图象:正比例函数y= kx (k 是常数,k≠0)) 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 kx 。 (2)性质:当k>0时,直线y= kx经过第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着x的增大y也增大;当k<0时,直线y= kx经过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着 x的增大y反而减小。 九、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待定系数法:先设出函数解析式,再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中未知的系数,从而具体写出这个式子的方法。 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从“数”的角度看x为何值时函数y= ax+b的值为0. 2.求ax+b=0(a, b是常数,a≠0)的解,从“形”的角度看,求直线y= ax+b与x 轴交点 的横坐标 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不等式ax+b>0(a,b是常数,a≠0) .从“数”的角度看,x为何值时函数y= ax+b的值大于0. 4.解不等式ax+b>0(a,b是常数,a≠0) .从“形”的角度看,求直线y= ax+b在x 轴

市北资优六年级分册 第10章 10.1 认识直棱柱+姜海霞

10.1 认识直棱柱 观察以上的几何图形,它们都是由若干个平面围成的几何体,像这样的几何体叫做多面体.多面体上相邻两个面之间的交线叫做多面体的棱,几个面的公共顶点叫做多面体的顶点. 棱柱是特殊的多面体,根据其侧棱与底面是否垂直分为直棱柱和斜棱柱.现阶段我们只研究直棱柱.直棱柱的上下底面可以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侧面是长方形,根据底面的边数而分为直三棱柱、直四棱柱…… 注意:把一个直棱柱的底面放在水平位置,其侧棱就处于相应的铅垂线位置. 直棱柱有以下特征: 有上、下两个底面,它们形状相同、大小相等,侧面都是长方形.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直四棱柱.接下来以长方体为例,研究其面、顶点、棱. 填空: 1.长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2.长方体相对的面( ),相对的棱( ). 3.长方体中的12条棱可分成( )组,每组中的棱长度( ). 4.长方体的六个面可以分成( )组,每组中的面的形状和大小都( ). 【例1】观察如图(1)所示的首饰盒,它是一个怎样的多面体?这个多面体与直四棱柱有什么关系? 直三棱柱 侧面底面 直四棱柱 直五棱柱 直六棱柱

【解】如图(2),这个首饰盒是直五棱柱,它可以看做从一个直四棱柱中截去一个直三棱柱得到,其中直 四棱柱的底面是边长为6cm 的正方形,直三棱柱的底面是腰长为3cm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它们的侧棱长都为2.6cm . 问题:你能算出这个首饰盒侧面的面积之和是多少吗? 【例2】用一根长100厘米的塑料管和橡皮泥做一个棱长为5厘米,6厘米和7厘米的长方体架子,应该 如何截取?材料够吗? 【分析】长方体有12条棱,可以分为长、宽、高3组,每组中的4条棱长相等,所以应该截取三种长度 的塑料管各四根;12条棱长之和=(长+高+宽)×4. 【解】在这根塑料管上应该顺次截取:长为5厘米的塑料管4根,长为6厘米的塑料管4根,长为7厘米 的塑料管4根,一共需要(5+6+7)×4=72(厘米)的塑料管,这样就能做成需要的长方体架子. 【例3】要做一个棱长分别为3厘米、5厘米和7厘米的无盖的长方体纸盒,最少需要多大的纸?最多需要多少纸? 【分析】(1)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 、b 、c ,它的表面积S =2×(ab +bc +ca ). (2)本题中的长方体是无盖的,所以要分三种情况讨论:分别以3×5,3×7,5×7为底面. 【解】①以3×5为底面的长方体纸盒的表面积()213523757127cm S ????=++= . ②以3×7为底面的长方体纸盒的表面积()223723557121cm S ????=++= . ③以5×7为底面的长方体纸盒的表面积()235723537107cm S ????=++= . 答:做这个纸盒最少需要纸张107平方厘米,最多需要纸张127平方厘米. 练习10.1 1.下列各几何图形中,是不是直棱柱?如果是,是直几棱柱?有几条侧棱?几个面?几个顶点? 2.用一根长度为250厘米的塑料管和橡皮泥做一个三条棱分别为10厘米、30厘米、15厘米的长方体架 (2) (5) (3) (1) (2) (4) (第1题)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认识三角形(基础)知识讲解

认识三角形(基础)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 理解三角形及与三角形有关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文字、符号语言及图形表述方法; 2. 理解并能够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3. 掌握并会把三角形按角分类; 4. 掌握并会应用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5. 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画法;并能正确应用概念解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三角形的定义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要点诠释: (1)三角形的基本元素: ①三角形的边:即组成三角形的线段; ②三角形的角:即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③三角形的顶点:即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 (2)三角形的定义中的三个要求:“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 (3)三角形的表示: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为A 、B 、C 的三角形记作“△ABC ”,读作“三角形ABC ”,注意单独的△没有意义;△ABC 的三边可以用大写字母AB 、BC 、AC 来表示,也可以用小写字母a 、b 、c 来表示,边BC 用a 表示,边AC 、AB 分别用b 、c 表示. 要点二、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要点诠释: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三类问题: ①在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个角的度数可以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②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关系,可以求出其内角的度数; ③求一个三角形中各角之间的关系. 要点三、三角形的分类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类: ?? ?? ?? ?? 直角三角形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要点诠释: ①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②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为钝角的三角形.

【七年级数学下册】 3.1 认识三角形教案(第1课时) 北师大版

3.1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意识及数学表达能力. (3)情感与态度:在探究学习中体会数学的现实意义,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二、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概念讲解;第三环节:合作学习;第四环节:猜角游戏;第五环节:练习提高;第六环节:课堂小结;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让学生收集生活中有关三角形的图片,课上让学生举例,并观察图片. 活动目的:使学生能从生活中抽象出几何图形 ,感受到我们生活在几何图形的世界之中.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在课堂上用源于学生收集的图片展开教学,从而更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环节概念讲解 活动内容:参照教材提供的屋顶框架图,提出问题 (1)你能从中找出四个不同的三角形吗? (2)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斜梁 横梁 活动目的: 通过上题的分析引导学生归纳三角形的概念、基本要素(边、角、顶点),

体会用符号表示三角形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第三环节合作学习 活动内容:以4人合作小组为单位,充分利用课前准备的任意三角形纸片,探索验证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方法.然后各小组选派代表展示设计的方案并陈述理由.活动目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到各小组巡回指导,参与他们的讨论,鼓励他们提出疑问,但是并不急于评判他们的答案,而是有针对性的启发和指导,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自觉思考:能否利用平行线的有关事实说明理由,让学生们主动思考,团结协作的释疑.在这一环节中一方面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使学生通过多角度思考、分析、说理、操作加深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理解,从而突出和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同时在教学中注重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学会用一定的方式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为今后的几何证明打下基础. 附学生设计验证方法: 第四环节猜角游戏 活动内容: 1、教师借助下图提出问题: (1)下面的图(1)、图(2)、图(3)中的三角形被遮住的两个内角是什么角?试着说明理由. (2)将图 (3)的结果与图(1)、图(2)的结果进行比较,可以将三角形如何按角分类?

八年级数学下册函数及其图像

攀枝花市育才学社.培训学校 7.1.3战队培优专项(选用题) 八年级数学 第18章 函数及其图象 综合能力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在函数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2.点P (3,2)关于x 轴对称点是_______,关于y 轴对称点坐标是______,?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_. 3.若正比例函数y=x 与一次函数y=-x+k 的图象交点在第三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4.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上一个交点是(-2,1),?那么它们的另一个交点是 _______. 5.直线y=x+2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到的直线解析式是_______. 6.直线y=3x-3与两坐标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 7.若反比例函数y= k x 经过(-1,2),则一次函数y=-kx+2的图象一定不经过第____象限. 8.如下左图所示,已知点P 是反比例函数y= k x 的图象在第二象限内的一点,过P 点分别作x 轴,y 轴的 垂线,垂足为M ,N ,若矩形OMPN 的面积为5,则k=______. 9.用火柴棒按如上右图的方式搭成一行三角形,搭一个三角形需3支火柴棒,?搭3个三角形需7支火柴 棒,照这样的规律搭下去,搭n 个三角形需要S 支火柴棒,则S 关于n 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 10.已知一次函数y=ax+b (a ,b 为常数),x 与y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那么方程ax+b=0的解是_______;不等式ax+b>0的解集是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已知下列各点的坐标:M (-3,4),N (3,-2),P (1,-5),Q (2,-1),其中在直线y=?-x+1的图象 上的点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2.已知函数y=kx+b 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那么k 和b 的值满足的条件是( ) A .k>0,b ≥0 B .k<0,b ≥0 C .k<0,b ≤0 D .k>0,b ≤0 13.已知反比例函数y= k x (k≠0),当x 1

浙教版八年级上数学认识三角形

一、新课: 1、 在右下图中你能用符号表示上面的三角形吗? 2、它的三个顶点分别是 ,三条边分别 是 ,三个内角分别是 。 3、分别量出这三角形三边的长度,并计算任意两边 之和以及任意两边之差。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例1: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cm 和8cm 的木棒,用长度为2cm 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 为什么?长度为13cm 的木棒呢?长度为7cm 的木棒呢? 巩固练习: 1、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单位:cm ) (1) 1, 3, 3 (2) 3, 4, 7 (3) 5, 9, 13 (4) 11, 12, 22 (5) 14, 15, 30 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 和4cm ,则第三边长X 的取值范围是 。若X 是奇数,则X 的值是 。 A B C a b c

这样的三角形有 个 若X 是偶数,则X 的值是 。 这样的三角形又有 个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2cm ,另一边是9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是 cm 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5cm ,另一边是7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是 cm 小 结: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二、三角形的内角性质 根据自己手中的一副特殊的三角板,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等于180°,那么是否对其他的三角形也有这样的一个结论呢?(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用自己剪好的一个三角形,把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 结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几何表示) 例2 、如右图,在△ABC 中,∠A =x 3°∠=x 2°∠=x °求三个内角的度数。 解:∵∠A+∠B+∠C=180°,( ) ∴=++x x x 23 ∴x 6= ∴x = 从而,∠A= ,∠B= ,∠C= 练习2 1、判断: (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都小于60°; ( ) (2)一个三角形最多只能有一个内角是钝角或直角; ( ) x 2x 3x A B C

[全]八年级数学:认识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认识三角形 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现代的飞机,从宏伟的建筑物到微小的分子结构,都有三角形的存在。所以三角形不仅仅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也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的第一章就是认识三角形,要想把它学好,最基本要求:(1)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2)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会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

01 三角形及有关概念 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注意:三条线段必须①不在一条直线上,②首尾顺次相接。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条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角,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为△ABC.三角形ABC的顶点C所对的边AB可用c表示,顶点B所对的边AC可用b表示,顶点A所对的边BC可用a 表示。

02 三角形的分类 那么三角形按边的关系如何进行分类呢?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显然,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都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按边分类:角形分为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其中等腰三角形又可分为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03 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 任意画一个三角形ABC,假设有一只小虫要从B点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C,它有几种路线可以选择?各条路线的长一样吗?为什么?有两条路线:(1)从B→C,(2)从B→A→C;不一样,AB+AC>BC;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同样地有AC+BC>AB.AB+BC>AC。所以我们可得: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说明

认识三角形 单位会宁县郭城初级中学姓名:何维君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 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认识三角形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小学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又具体介绍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它既是上学期所学线段和角的延续,又是后继学习全等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基础。在知识体系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和归纳. ?教学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对新知事物满怀探求的欲望.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归纳总结.但是受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知识迁移能力不强,推理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 三、教学方法 以引导发现为主,讨论演示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欣赏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态进入探究新知的过程。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1.三角形有关的概念 (1)定义: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 元素: 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3) 表示方法: △ABC 2.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在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我设置了以下活动: 活动一:(动手摆一摆) 拿出学具盒中的塑料棒,任选三根组成三角形。然后用学过的知识探究所摆三角形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 A 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 B C 活动二: (量一量 算一算) 在练习本上画三个三角形,用a 、 b 、 c 表示各边,用刻度尺量出各边的长度,并填空:

八年级下册数学函数

初中数学同步典型例题分析变量与函数专题 题1.下列:①2y x =;②21y x =+;③22(0)y x x =≥;④0)y x =≥,具有函数关系(自变量为x )的是 . 题2.求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⑴32-=x y ; ⑵1432+-=x x y ;⑶11+= x y ; ⑷2-=x y ; ⑸3+=x x y ; ⑹12-+=x x y ;⑺5-=x x y ; ⑻x x y -+=21. 题3.我市出租车价格是这样规定的:不超过2.5千米,付车费5元,超过的部分按每千米 1.3元收费.已知某人乘坐出租车行驶了x (x >2.5)千米,付车费y 元,请写出出租车行驶的路程x (千米)与所付车费y (元)之间的关系式. 题4.如图,是张老师出门散步时离家的距离y 与时间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若用黑点表示张老师家的位置,则张老师散步行走的路线可能是( ) 题5.在圆的周长公式2C r =π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C r π,,是变量,2是常量 B . C r ,是变量,2π是常量 C .r 是自变量,C 是r 的函数 D .将2C r =π写成2C r = π,则可看作C 是自变量,r 是C 的函数 题6.在函数21y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x ≥- B .1x >-且12x ≠ C .1x ≥-且12 x ≠ D .错误!链接无效。 题7.为了增强居民的节约用水的意识,某市制定了新的水费标准: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5吨的部分,自来水公司按每吨2元收费;超过5吨的部分,按每吨2.6元收费。设某用户月用水量x 吨,自来水公司的应收水费为y 元。 (1)试写出y (元)与x (吨)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该户今年5月份的用水量为8吨,自来水公司应收水费多少元? 题8.某天,小明走路去学校,开始他以较慢的速度匀速前进,然后他越走越快走了一段时间,最后他以较快的速度匀速前进到达学校。小明走路的速度V (米/分钟)是时间t (分钟)

八年级上册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的概念。 2、会利用量角器、刻度尺画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 3、会利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的概念,解决有关角度、面积计算等 问题。 课程内容: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1、角平分线的概念: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 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2、线段中点的定义: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 3、垂线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 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二、探究新知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如图,∠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线段AD就是△ABC的一条角平分线。 几何语言表述:∵ AD是△ ABC的角平分线 A ∴∠ BAD = ∠CAD = 1\2∠BAC B C 或∠BAC=2∠BAD = 2∠CAD D 任意剪一个三角形,用折叠的方法,画出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你发

思考: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填一填: 1、在△ABC 中,∠B=80°∠C=40°,BO 、CO 平分∠ABC 、∠ACB ,∠BOC 的度数 为____; 2、在△ABC 中, ∠A=48, BO 、CO 平分∠ABC 、∠ACB ,∠BOC 的度数为_____; 3、在△ABC 中, ∠O=126 , BO 、CO 平分∠ABC 、∠ACB ,∠A 的度数为____ ; 思考:∠BOC 与∠A 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 2、三角形的中线的概念及应用 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 如图,D 为BC 的中点,线段AD 就是△ ABC 的BC 边上的中线。 A B D C 几何语言表述:∵AD 是△ ABC 的 中线 ∴BD =CD = 1\2 BC 或 BC = 2BD = 2DC [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c515286521.html,] 做一做: 1、 课内练习2 2、 课本探究活动 任意剪一个三角形,用折叠的方法,找出三条边的中点,画出三条中线。 你发现了什么? O C B A

七年级数学认识三角形练习题讲解学习

三角形的认识练习题 一、填空(每空3分,共60分) 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①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 第三边;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 差 第三边. 2.下列每组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填“能”或“不能”): (1)3㎝,4㎝,5㎝( ) (2)8㎝,7㎝,15㎝ ( ) (3)13㎝,12 ㎝,20㎝( ) (4)5㎝,5㎝,11㎝ ( ) (5)6cm, 8cm, 10cm ( ) (6)7cm, 7cm, 14cm ( ) 3.在△ABC 中,∠A =10°,∠B =30°,则∠C =_________.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5cm ,另一边是7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_____________cm. 4.如果∠B +∠C =∠A ,那么△ABC 是 三角形. 5.在△ABC 中,AB =6 cm ,AC =8 cm 那么BC 长的取值范围是 . 6.ABC ?中,AD 是ABC ?的中线,且cm BC 10=,则BD= cm. 7.在ABC ?中,?=∠80A ,AD 为A ∠的平分线,则BAD ∠= 8.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上的高的交点,恰好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则此三角形是 _____________三角形. 9.判断具备下面条件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 (1)如果4:3:1::=∠∠∠C B A ,那么ABC ?是 三角形;(2)如果B A ∠=∠, ?=∠30C ,那么ABC ?是 三角形;(3)如果C B A ∠=∠=∠5 1,那么ABC ?是 三角形. 二、选择(每题3分,共27 分) 1.在△ABC 中,∠A 是锐角,那么△ABC 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2.△ABC 中,若∠A ∶∠B ∶∠C =1∶2∶3,则△ABC 的形状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确定 3.以下是由四位同学描述三角形的三种不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三个角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B 、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C 、由三条直线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D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 所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4.△AB C 中,已知a =8, b =5,则c 为( )

七年级数学认识三角形练习题.doc

三角形的认识练习题 一、填空(每空 3 分,共 60 分) 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①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 2.下列每组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填“能”或“不能”):(1) 3 ㎝, 4 ㎝, 5 ㎝()(2)8 ㎝, 7 ㎝, 15 ㎝()( 3) 13 ㎝, 12 ㎝, 20 ㎝()(4)5 ㎝, 5 ㎝, 11 ㎝()(5)6cm,8cm,10cm()( 6) 7cm,7cm,14cm() 3.在△ ABC 中,∠ A=10°,∠ B=30°,则∠ C=_________.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 5cm,另一边是 7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_____________cm. 4.如果∠ B+∠ C=∠ A,那么△ ABC是三角形 . 5.在△ ABC 中, AB=6 cm,AC=8 cm 那么 BC 长的取值范围是 . 6.ABC 中, AD 是ABC 的中线,且 BC10cm ,则 BD=cm. 7.在ABC 中, A 80 ,AD 为 A 的平分线,则BAD = 8.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上的高的交点,恰好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则此三角形是_____________ 三角形 . 9.判断具备下面条件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 (1)如果 A : B : C 1: 3 : 4 ,那么 ABC 是三角形;(2)如果AB,C 30 ,那么 ABC 是三角形;( 3)如果AB 1 C ,那么ABC 是三角形 . 5 二、选择(每题 3 分,共 27 分) 1.在△ ABC 中,∠ A 是锐角,那么△ ABC 是() A 、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 2.△ ABC 中,若∠ A∶∠ B∶∠ C=1∶2∶3,则△ ABC 的形状是() A 、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不确定 3.以下是由四位同学描述三角形的三种不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三个角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B、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C、由三条直线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D、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 三角形 4.△ ABC 中,已知 a=8,b=5,则 c 为() A 、 c=3B、c=13C、 c 可以是任意正整数D、 c 可以是大于 3 小于 13 的任意数值 5.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 中线 , 高都在三角形内 B、直角三角形的高只有一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