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兴安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黑龙江省兴安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一)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9高三下·韩城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明朝羊肉的没落

李舒

有一次看改编版的《水浒传》,记得是杜淳演的西门庆。勾搭潘金莲一折,王婆为他们置了一桌酒席,主菜是炖羊肉。导演还专门为这块羊肉准备了台词:“娘子嫌这羊肉膻?小人却喜欢。最喜欢羊肉膻。”这导演应该没有读过《金瓶梅》。

《金瓶梅》里,西门庆吃羊肉的次数不算多,虽然西门府家中倒是常备,但多半都是给下人吃。第四十六回里,一碗烧羊肉是给唱曲儿的李娇儿的兄弟李铭吃的;给官哥儿准备的寄名礼中虽有“一脚羊肉”,但哪里比得上“四只鲜鹅,四只鲜鸡”的排场大。

我小时不大喜欢吃羊肉,只有在冬季,独爱一味带皮羊腩煲。羊肉带皮吃,似乎只是南方习俗,我家中来了里下河地区(今苏中一带)的亲戚,见到羊肉带皮,都大惊失色。周作人的家乡绍兴也吃带皮羊肉,据他考证,韩熙载出使中原,中原人便问起了“江南何故不食剥皮羊?”由此可见,在五代时,江南便有带皮羊肉了。

羊肉统治中国人的餐桌的年代,已在千年之前。《礼记》里明确规定,君主祭祀时,“牛、羊、猪”是必备,称之为“大牢”,这是只有国君和贵族们才有资格享用的肉食。“大牢”中,牛因为兼具劳动工具的地位,所以吃牛肉的机会便大大减少了。到魏晋之后,人们逐渐减少了家猪的饲养,羊肉开始真正主宰中国人的餐桌。南北朝时期的《洛阳伽蓝记》曾写道“羊者是陆产之最”。唐代《太平广记》中有关肉类的记述总共105处,其中对羊肉的记载就有47处,而猪肉只有12处。

宋朝皇帝对于羊肉的热爱到达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最著名的故事来自宋仁宗。《宋史·仁宗本纪》说仁宗皇帝:“宫中夜饥,思膳烧羊,戒勿宣索,恐膳夫自此戕贼物命,以备不时之须。”想吃羊肉想到夜里睡不着,这大概对羊肉是真爱了。宋朝皇帝对于羊肉的需求确实很大,宋真宗时,御厨每天宰羊350只,仁宗时每天要宰280只羊,英宗时减少到每天40只,到神宗时虽然引进猪肉消费,但御厨一年消耗“羊肉43万4463斤4两”,而猪肉只用掉“4131斤”,还不及羊肉消耗量的零头。

不过,到了西门庆原型生活的明朝,羊肉已经不如过去那么金贵和流行。万历五年,羊肉1斤卖0.013两纹银,猪肉的价格则是0.018两纹银;到万历二十年,猪肉涨到0.02两,羊肉1斤则需要0.015两。《金瓶梅》中,羊肉只做了一回主角。那是在第五十六回,贫寒的常二找结拜兄弟西门庆借钱,西门庆踌躇半日,借了十二两银子,说是“那日东京太师府赏封剩下的十二两银子”,这句话颇让人想起《红楼梦》里凤姐借给刘姥姥的给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常二拿到钱回家,却听到常二嫂的咒骂:“出去一日,把老婆饿在家里。”于是连忙取栲栳上街买了米和一大块羊肉回来。

回家时,老婆在门口接转——可见期盼之殷切——道:“这块羊肉,又买他做甚?”常二笑道:“刚才说了许多辛苦,不争这一些羊肉,就牛也该宰几个请你。”

看到这对寻常夫妇的柴米文字,我忽然鼻头一酸,半晌没说出话来。

(选自《意林》2018年第14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杜淳导演专门为西门庆所吃的羊肉设计了台词。

B . 中原人喜食剥皮羊肉,羊肉带皮吃为江南习俗。

C . 在一千多年前,羊肉就开始统治中国人的餐桌了。

D . 《金瓶梅》里羊肉只在第五十六回做了一回主角。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以导演设计西门庆吃羊肉的场景推导出他没有看过《金瓶梅》的结论。

B . 文章主要运用羊肉与猪肉的用量与价格对比论证了羊肉的宋盛明衰。

C . 文章列举西门庆借钱给常二与凤姐借钱给刘姥姥的事实主要是为反证羊肉的没落。

D . 文章论证羊肉从统治中国人的餐桌到没落的变迁,主要是按历史时间顺序推进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从五代时开始分化,中原吃剥皮羊肉,江南吃带皮羊肉了。

B . 古代祭祀时“大牢”三牲中,羊的地位一直比猪的地位高。

C . 贫寒的常二为慰劳妻子借钱买贵羊肉的情节深深打动了作者。

D . 中国历史上的羊肉的兴盛和没落与时代和习俗的变迁有关。

二、现代文阅读(二) (共1题;共12分)

2. (12分) (2020高一上·渭滨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季羡林先生二两三事

季羡林当年在清华时他旁听陈寅恪的“佛经翻译文学”,渐渐地萌发了对佛学的兴趣。他在《回忆陈寅恪先生》一文中深情地写道:“如果没有他的影响,我不会走上现在的这一条治学道路,也同样来不了北大。”

1945年,季羡林留德已10年,准备回国。得知陈寅恪其时正在英国治疗目疾,他马上给陈先生写信汇报自己10年来的学习研究情况。陈寅恪一听季的指导老师瓦尔德施米特竟是自己的同学,即复长函致季羡林,奖掖、鼓励了他一番,并云拟将来推荐他去北大任教。是年秋,季羡林带上用德文写就的论文,遵陈寅恪之嘱,先到南京中央研究院拜见北大代校长傅斯年,旋赴北平叩见北大文学院院长汤用彤先生……

季羡林到北大后,受到优厚的礼遇。陈寅恪不久也由英国回到清华。这期间,季羡林写了一篇《浮屠与佛》,读给陈寅恪听,陈大力赞赏,立即将文章推荐给《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文章一发表季羡林就声名鹊起,晚年的季羡林,仍不时拜读陈寅恪的诗文,他总觉得自己“还未能登他的堂奥”。1995年,陈寅恪在“文革”中被折磨至死的25年后,中山大学举办“陈寅恪学术研讨会”,季羡林做了长篇发言,阐述陈先生的思想与学术成就,给予其极高的评价。

如果说陈寅恪是伯乐的话,那么胡适便是拍板接纳千里马的老板。季羡林到北大后,瞬间(10天)由副教授擢升为正教授,兼东语系系主任。尽管与胡适的学术辈分不同,社会地位悬殊,但仍有较为密切的接触。作为系主任,他要经常向校长请示工作,胡适那时在编一份学术副刊,季羡林又是撰稿人,因此,季是校长办公室的常客。他们共事3年,令季羡林印象最深的是胡适的为人特别亲切和蔼。

在学术上,胡适与季羡林亦有交往,甚而是切磋。季羡林说,解放前3年,他只写过两篇比较像样的学术论文,其一是读《胡适论学近著》受启发而写的《浮屠与佛》。另一篇《列子与佛典》定稿后,季羡林即呈胡适审正。胡适挑灯夜读,立即复信,予以肯定。胡适离开大陆后,对季的学术研究一直是关注的。1999年季羡林赴台访问,友人告诉他,胡适曾对台湾“研究院”李亦园先生说过:“做学问应该像北京大学的季羡林那样。”

1985年左右,季羡林偶见一报纸发文章批判胡适“一生追随国民党和蒋介石”,觉得有失公允,毅然写了篇《为胡适说几句话》,当时有人劝止他发表,季羡林仍坚持发了。1999年季羡林访问台湾,拜谒胡适的墓陵,献了鲜花,

行三叩大礼。回来后他写了一篇长文《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文中特别愧疚地写到10多年前写的短文《为胡适说几句话》,连“先生”两个字都没有勇气加上。

张中行先生认为,季羡林先生一生具有三种难能:一是学问精深;二是为人朴厚,三是有深情。三种难能之中,最难能的是朴厚。他的家虽然房间还算多,但大都成了书库,剩下的几间生活用房,也是陈旧简单,除了必备的生活用品外,都是最简单不过的陈设。而季羡林的布衣粗食,更是让接触过季羡林先生的人印象深刻,他永远是穿布衣制服,是那种很耐穿的咔叽布料做的,远远看去,就像是一个普通的学校工友,绝不会让人联想到他是那样大学问和社会地位的著名学者。

(选自《故人风清:文化名人的背影》,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①季羡林: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百度百科)

②即使“文革”期间当门房时,他仍然暗自怀揣小纸片,翻译蜚声世界文坛的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为了写《蔗糖史》,在长达两年的时间中,八十几岁的季老每天都要跑一趟图书馆,风雨无阻。(《令人感动的英雄人物传记》)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季羡林因为听了陈寅恪的“佛经翻译文学”对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果没有“佛经翻译文学”的影响,季羡林不会走上后来的治学道路。

B . 留德回国,季羡林写信给正在英国治病的陈寅恪先生,汇报他十年的学习研究情况。得到陈寅恪的鼓励和提携,旋即推荐季羡林到北大任教。

C . 因为陈寅恪举荐,季羡林的《浮屠与佛》得以在权威的学术刊物《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上发表,所以,季羡林在北大声名鹊起,并受到优厚礼遇。

D . 季羡林觉得有人批判胡适有失公允,于是撰文替他说话,但迫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并未称呼胡适为“先生”,十余年后拜谒胡适墓时感到深深自责。

(2)张中忠行认为,季羡林一生“最难能的是朴厚”。其朴厚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3)季羡林先生被称为公认的一代大师有哪些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三) (共1题;共20分)

3. (20分) (2020高二上·嘉兴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节选)

(法)维克多·雨果

突然他又带着加倍的失望在锁链里挣扎,把他身子底下的木板都震动了,他打破了一直固执地保持着的缄默,用又嘶哑又愤怒的声音吼叫,这声音不像人的声音,倒很像动物的咆哮声:“给水喝!”这个声音把人们叫骂的声音都盖没了。

这声悲惨的呼唤,并没有引起同情,反而使刑台四周的巴黎善良市民更加笑得厉害。应该说明,他们的残忍和狠心并不亚于我们给读者介绍过的那个可怕的乞丐集团里的人,那都是群众当中最下层的人物。除了嘲笑那不幸的犯人的口渴之外,四周没有人出声。的确,那当儿他的样子不只显得可怜,而更是显得古怪和难以接近。他那涨得紫红的脸上淌着汗,眼睛闪着狂野的光,嘴里冒着愤怒和痛苦的泡沫,舌头一半吐出在嘴唇外面。还得说明,在那当儿,人群中找不出哪个好心的男人或女人敢于送给那受苦受难的人一杯水,那刑台的可恶的石级被当做十分可耻和丑恶的东西,善人们是不愿意上去的。

几分钟后,伽西莫多用失望的眼睛扫视了人们一遍,又用更加令人心碎的声音喊道:“给水喝!”

仍然只引起一阵哄笑。

“喝这个吧!”罗班·普斯潘叫喊着,把一块在阴沟里泡过的海绵扔到他脸上,“拿去吧,恶汉!算我欠你的情哪!”

有个妇人把一块石子向他头上扔去:“这是给你在黑夜里用那些倒霉的钟惊醒我们的教训!”

“喂,小子!”一个跛脚使劲拄着拐杖走到他跟前喊道,“你还在圣母院塔顶上咒骂我们不?”

“这只碗给你去喝水!”一个男人把一个破瓦罐向他的胸脯扔去,“我老婆就是因为看见你从她面前走过,才生下了一个两个脑袋的娃娃!”

“我的母猫生下了一只六只脚的小猫!”一个老妇把一块瓦片向他头上扔去,尖声嚷道。

“给水喝!”伽西莫多喘息着喊了第三遍。

这时他看见人群里闪开一条路,走出了一位装束奇特的姑娘,身边带着一只金色犄角的雪白的小羊,手里拿着一面小鼓。

伽西莫多的独眼闪了一下,原来就是他昨晚曾经想抢走的那个波希米亚姑娘呀。他模糊地意识到正是因为那件事他此刻才在这里受惩罚的呢。何况这种事在这个世界上并不算稀罕,他不是由于不幸耳聋,又由于被一个聋法官审问,才受到了惩处的么?他十分相信她也是来向他报复的,也是像别人一样来打他的。

看见她真的迅速走上了石级,愤怒和轻视使他透不过气,他真想把刑台打个粉碎,假若他的独眼能够发出雷电,那波希米亚姑娘一定会给雷电击毙,上不了刑台啦。

她一言不发地走近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

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

这时他竟忘记要喝水了,那埃及姑娘不耐烦地扁了扁小嘴,微笑着把水倒在伽西莫多张着的嘴里,他一口气喝着,他显然是渴到极点了。

喝完水,那可怜人便伸出黑黑的嘴,无疑是想吻一吻那帮助了他的美丽的小手。但那姑娘有些疑惑,想起了前一晚那件未遂的暴行,便像小孩害怕被野兽咬着似的,惊恐地把手缩回去了。

于是那可怜的聋子把充满责怪和无限悲哀的眼光望着她。

那漂亮、鲜艳、纯洁、迷人而又那么娇弱的姑娘,竟会那样妤心肠地跑去救助一个如此可怜丑恶的家伙,那情景无论如何是很动人的,而这件事又发生在一个刑台上,那就更为动人了。

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

(1)赏析画线段落的语言特点。

(2)选文中多处用到了对比写法,请指出其中的三处并简要分析。

(3)选文三次写到“犯人”伽西莫多乞求“给水喝”,有什么作用?

(4)选文最后写道“观众也都被感动了,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你觉得是否合理?请阐明你的理由。

四、古代诗文阅读(一) (共1题;共11分)

4. (11分) (2016高三下·成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胡松年,字茂老,海州怀仁人。幼孤贫,母鬻机织,资给使学,读书过目不忘,尤邃于《易》。

政和二年,上舍①释褐,补潍州教授。八年,赐对便殿,徽宗伟其状貌,改校书郎兼资善堂赞读。为殿试参详官,以沈晦第一,徽宗大悦曰:“朕久闻晦名,今乃得之。"迁中书舍人。

时方有事燕云②,松年累章谓边衅一开,有不胜言者。忤时相意,提举天平观。建炎间,密奏中原利害,召赴行在③,出知平江府。未入境,贪吏解印敛迹,以兴利除害十七事揭于都市,百姓便之。

除给事中。会选将帅,松年奏:“富贵者易为善,贫贱者难为功,在上之人识擢何如尔。愿陛下亲出劳军,即行伍搜简之,必有可为时用者。”又奏:“恢复中原,必自山东始,山东归附,必自登、莱、密始,不特三郡民俗忠义,且有通、泰飞艘往来之便。”除兼侍讲。

王伦使金还,言金人欲再遣重臣来计议,以松年试工部尚书为韩肖胄副,充大金奉表通问使。时使命久不通,人皆疑惧,松年毅然而往。至汴京,刘豫④令以臣礼见,肖胄未答,松年曰:“圣主万寿。”豫曰:“圣意何在?”松年曰:“主上意,必复故疆而后已。”使还,拜吏部尚书。

俄以疾提举洞霄宫,卜居阳羡,虽居闲不忘朝廷事,屡言和籴科敛、防秋利害,帝皆嘉纳。

绍兴十六年,病革,呼其子曰:“大化推移,有所不免。”乃就枕,鼻息如雷,有顷卒,人谓不死也。年六十。

松年平生不喜蓄财,每除官例赐金帛,以军兴费广,一无所陈请,或劝其白于朝,曰: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入不足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松年曰:“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况俸廪,主上所以养老臣也。”(节选自《宋史·胡松年传》)

【注释】①上舍:王安石变法把太学生分为外舍生、内舍生、和上舍生三等。“舍生”即上舍生,大学生中高班的学生。②燕云,是指五代时后晋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燕指幽州,云指云州。③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这里指朝廷。④刘豫:宋高宗建炎二年济南府知府,投降金朝;建炎二年四年,受金册封为“大齐皇帝”,后迁都汴京。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人不足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

B . 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人/不足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

C . 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人/不足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

D . 弗请则已/白之是沽名也/喜宾客/奉人不足以供费/或请节用为子孙计

(2)

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

B . 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尚书是古代官职;“政和”、“建炎”和“绍兴”是皇帝年号。

C . 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降职或免去官职。

D . 行伍,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胡松年慧眼识珠,擢拔后秀;献言献策,选拔军中将帅。他做殿试参详官时,评定沈晦第一,宋徽宗对此大为赞赏;他做给事中时,主张皇帝应亲临军中选拔将帅。

B . 胡松年出使他国,不辱使命,维护了国家尊严。他在“人皆疑惧”、不敢出使的情况下,毅然出使伪齐政权,面对对方的无理要求,进行了柔中有刚、含而不露的回击。

C . 胡松年心忧国事,对待生死豁达乐观。年老多病时,朝廷开恩,让他管理洞霄宫,但他屡次献言,皇帝多有采纳;病情危急时对儿子说,自然流转,生死在所难免。

D . 胡松年不贪钱财,不为子孙储蓄。朝廷每次授予他官职时,都要赐予他大量财物,但他把这些钱财全部用于军队建设。他还说,贤能的人钱财多了,有损个人志向。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幼孤贫,母鬻机织,资给使学,读书过目不忘,尤邃于《易》。

②未入境,贪吏解印敛迹,以兴利除害十七事揭于都市,百姓便之。

五、古代诗歌阅读 (共1题;共8分)

5. (8分) (2017高一下·定州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日山居寄友人

周贺

春居无俗喧,时立涧前村。

路远少来客,山深多过猿。

带岩松色老,临水杏花繁。

除忆文流外,何人更可言。

【注】文流:文士之流,指有才学之士。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 诗歌标题既点明了写作的时令,又表明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和写作意图,可谓“一举多得”。

B . 首联描写了春居山中、远离尘嚣、时立观景、怡然自得的诗人形象,诗人高雅脱俗,飘然世外。

C . 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以“少”与“多”相对比,鲜明地写出来山居环境远离尘嚣的清幽和静谧。

D . 颈联写岩石旁松树的老色,寄寓诗人年老之意;写临水杏花的繁茂,又暗喻诗人的老当益壮。

E . 尾联写诗人除了文友可忆之外,再无人可与之交流,表达了希望友人能和自己一起隐居山林的愿望。

(2)

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

六、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6分)

6. (6分) (2019高二下·青冈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以粗俗的乡野音乐来反衬琵琶女技艺高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客人心中的疑虑消除,于是同苏轼“________,________”,跟文章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

七、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4分)

7.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 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的焰火表演与音乐喷泉表演交相辉映,场面博大、壮观,漫天的烟花与突起的喷泉,把整个世博园演绎成一个童话世界,壮丽的场景叫人触目惊心。

B . 赵云故里之争反映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炙手可热的历史和地理之争背后,是巨大的投入,是投资环境的竞争。这不但超出了学术界的范围,也早已偏离了实事求是的轨道。

C . 施哲存先生二十年来先后出版的《唐诗百话》《花间新集》《词学名词释义》等著作,是他数十年孜孜以求,深入研究的结果。

D . 简要地说,所谓和谐家庭就是指父母关爱孩子,孩子孝顺父母,一家人相敬如宾,充满着民主的气氛,生活幸福美满。

8.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中国雨人”周炜引发的热议,让电视节目《最强大脑》大火。该节目表面上是“科学真人秀”,而它的本质在于大脑神经科学和实验心理学的知识训练大脑,开发潜能。

B . 马航MH370航班3月8日失联后,各种消息充斥舆论场。有网友甚至表示,马方每日的例行记者会几乎成了“辟谣”专场。这种情形下,我们既不能偏信,也不要妄加指责。

C . 2012年,韩城市政府与陕西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投资60亿元建设“史记韩城·风追司马”文化景区,韩城沉寂多年的文化环境终于被打破了。

D . 在很多人印象中,眼镜是从国外传入的“舶来品”。1972年,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出土了一枚水晶放大镜,经鉴定,属于东汉后期,中国人已在享受眼镜之益了。

9. (2分) (2019高二下·长沙期中)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西方宗教是空灵的,也是抽离现实的,________。中国人自幼读经,所讲全是严肃的人生道理,这些全是现实的,___________。不论中西,在人生道路上,一张终该有一弛。如果说母亲是慈祥可爱的,父亲是严肃可畏的,则西方宗教是母亲,文学戏剧是父亲;在中国,_________,________。

①因此要有空灵的文学艺术做调剂

②因此有他们逼真的戏剧文学来调剂

③儒家道德伦理是严父

④而文学艺术是慈母

A . ①④③②

B . ①③④②

C . ②①③④

D . ②①④③

10. (3分) (2016高二下·兰考期末) 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我们知道,人们赞美春蚕,因为它①________,终身闪耀着“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人们赞美老牛,因为它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索取甚少,奉献的甚多,终身劳而不辍,死而后已。人们热爱太阳,是因为它②________。人们歌唱母亲、老师,怀念雷锋、焦裕禄,把解放军称为最可爱的人,原因只有一个:③________。只有奉献的人生,才是伟大、幸福和快乐的人生。

11. (5分) (2019高二上·泾县期中) 阅读下面的这幅漫画,写出你的感悟,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八、写作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9高一下·化州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时尚,词典的解释是:当时的风尚;一时的习尚。

年青人好奇心强,喜欢新事物、新生活,追求时尚是青年人的特性。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尚,不同的人追求不同的时尚。有人认为,穿着打扮新潮就是时尚,有人认为追求最新的生活方式就是时尚。习近平总书记说,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关于“时尚”,你有过怎样的经历或思考,请以“时尚”为题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一) (共1题;共6分)

1-1、

1-2、

1-3、

二、现代文阅读(二) (共1题;共12分)

2-1、

2-2、

2-3、

三、现代文阅读(三) (共1题;共20分)

3-1、

3-2、

3-3、

3-4、

四、古代诗文阅读(一) (共1题;共11分)

4-1、

4-2、

4-3、

4-4、

五、古代诗歌阅读 (共1题;共8分)

5-1、

5-2、

六、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6分)

6-1、

6-2、

6-3、

七、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4分)

7-1、

8-1、

9-1、

10-1、

11-1、

八、写作 (共1题;共5分)

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