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新思维(1)

八年级数学新思维(1)
八年级数学新思维(1)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二次根式》拓展练习

《二次根式》拓展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1.(5分)若有意义,则a能取的最小整数为() A.0B.﹣4C.4D.﹣8 2.(5分)x≥3是下列哪个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A.B.C.D. 3.(5分)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不能取的值是()A.2B.3C.4D.5 4.(5分)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2B.x≥2C.x=2D.x<﹣2 5.(5分)下列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A.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6.(5分)若|2017﹣m|+=m,则m﹣20172=. 7.(5分)若,则a m=. 8.(5分)若u、v满足v=,则u2﹣uv+v2=.9.(5分)已知,求x y的值. 10.(5分)若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 11.(10分)已知+=b+8 (1)求a的值; (2)求a2﹣b2的平方根. 12.(10分)若a,b为实数,且,求.13.(10分)已知x,y都是实数,且,求x+2y的平方根.14.(10分)已知a是非负数,且关于x的方程+=仅有一个实

数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5.(10分)若y=﹣2,求(x+y)y的值.

《二次根式》拓展练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1.(5分)若有意义,则a能取的最小整数为() A.0B.﹣4C.4D.﹣8 【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 【解答】解:有意义,则a+1≥0, 解得:a≥﹣4, 故a能取的最小整数为:﹣4.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正确把握二次根式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2.(5分)x≥3是下列哪个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A.B.C.D.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列出不等式,分别计算即可.【解答】解:A,x+3≥0,解得,x≥﹣3,错误; B、x﹣3>0,解得,x>3,错误; C、x+3>0,解得,x>﹣3,错误; D、x﹣3≥0,解得,x≥3,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 3.(5分)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不能取的值是()A.2B.3C.4D.5 【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 【解答】解:∵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x﹣3≥0, 解得:x≥3,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含答案)

51、6个小朋友分一袋苹果,分来分去多2个,问这袋苹果至少有几个? 答:6+2=8(个) 52、一根60米长的绳子,做跳绳用去12米,修排球网用去30米,这根绳子少了多少米? 答:12+30=42(米) 53、商场运回28台电视机,卖出一些后还剩15台,卖出多少台? 答:28-15=13(台) 54、小虎学写毛笔字,第一天写6个,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写3个,四天一共写了多少个? 答:6+3=9(个);9+3=12(个);12+3=15(个)6+9+12+15=42(个) 55、小云今年8岁,奶奶说:“你长到12岁的时候,我62岁。”奶奶今年多少岁? 答:62-12+8=58(岁) 56、最小的三位数减去最小的两位数,再减去最小的一位数,所得的结果是多少? 答:100-10-1=89 57、妈妈从家里到工厂要走3千米,一次,她上班走了2千米,又回家取一很重要工具,再到工厂。这次妈妈上班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答:2+2+3=7(千米) 58、一辆公共汽从东站开到西站,开一趟。如果这辆车从东站出发,开了11趟之后,这辆车在东站还是西站? 答:单数为西站,双数为东站。 59、一只猫吃一只老鼠用5分钟吃完,5只猫同时吃5只同样大小的老鼠,需要几分钟才能吃完? 答:不变,仍是5分钟 60、小明和小亮想买同一本书,小明缺1元7角,小亮缺1元3角。若用他们的钱合买这本书,钱正好。这本书的价钱是多少?他们各带了多少钱? 答:答:小明又1元3角,小亮有1元7角。1元3角+1元7角=3元 61、有35颗糖,按“淘气----笑笑----丁丁----冬冬”的顺序,每人每次发一颗,想一想,谁分到最后一颗? 答:如果每人8颗糖,一共32颗。还剩下35-32=3(颗)按顺序应该分给丁丁 62、淘气有300元钱,买书用去56元,买文具用去128元,淘气剩下的钱比原来少多少元? 答:56+128=184(元) 63、5只猫吃5只老鼠用5分钟,20只猫吃20只老鼠用多少分钟? 答:1只猫吃1只老鼠用5分钟,20只猫吃20只老鼠用5分钟。 64、30名学生报名参加兴趣小组。其中有26人参加了美术组,17人参加了书法组。问两个组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答:26+17-30=13(人)

小学数学新思维习题集

1、将一根毛线一半一半地剪,剪了两次还剩1.2米,这根毛线原来长多少米? 2、两个因数的积是48.6,其中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5 1后,积是多少? 3、下面算式中的两个( )里各应填什么数,才能使得数最大? ( )÷20=105……( ) 4、用简便方法计算。 (13.41-8.56)-(1.41-0.46)+(9.56-1.46) 2009×200.8-2008×200.7 5、一座四层的塔,每一层点灯的盏数都是上一层的2倍。已知最顶层点了1盏灯,这座塔一共点了多少盏灯? 6、爸爸把一根木头锯成了6段,每段用时3.2分钟,爸爸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7、小华在计算一道除法题时错把除数56写成32,结果商是1.3,正确的商是多少? 8、先把一条绳子折成相等的3段,然后从中间剪开,一共可以剪成多少段? 9、一个数分别与它本身相加、相减、相除,其和、差、商相加的结果为20.8,这个数是多少?

10、两个数相除,商是8,余数是1,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217,除数和被除数各是多少? 11、一桶油连桶共重26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桶共重14.5千克。原来桶里装有多少千克油? 12、同学们去春游,带水壶的有88人,带水果的有87人,两种都带的有58人(每人至少带一种)。参加春游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13、一列火车长94米,它通过2906米长的大桥要200秒,它以同样的速度穿过一个隧道需要30秒。这列火车每秒行多少米?隧道长多少米? 14、一只小猫爬一棵4.5米高的树,每次向上爬3米,向下滑2米。如此进行下去,小猫第几次能爬到树顶? 15、甲、乙两数的和是180,甲数比乙数多20,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16、甲、乙两辆汽车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2.5小时后相遇,此时乙车行了105千米,相遇后两车继续行驶。甲乙两车分别到达B、A两地后,马上返回。当两车第二次相遇时,乙车离A地90千米。求A、B两地的路程?17、晨练时,小华每分钟约跑210米,小林每分钟约跑190米,他们从起点同时出发,跑到3000米处立即掉头往回跑。起跑后多少分钟两人相遇?相遇时离起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拓展提高(勾股定理)拔高练习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拓展提高(勾股定理)拔高练习 一、填空题(共5道,每道4分) 1.教材1题:△ABC中,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是_______. 2.教材3题:在直线l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2、S3、S4,则S1+S2+S3+S4=_______. 3题图5题图 3.教材4题:△ABC周长是24,M是AB的中点,MC=MA=5,则△ABC的面积是_____. 4.教材5题:将一根长24 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2cm的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为hcm,则h的取值范围是_____. 5.教材10题:矩形ABCD中,BC=4,DC=3,将该矩形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C落在点F处,求EF的长_____. 二、解答题(共5道,每道10分) 1.教材9题:如图,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8cm,BC=6cm,现将直角边BC沿直线B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的点C′处,求CD的长以及折痕BD的平方 1题图2题图 2.教材8题:如图,已知DE=m,BC=n,∠EBC与∠DCB互余,求+的值. 3.教材12题: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9的正方形纸片,将其沿MN折叠,使点B落在CD边上的B′处,点A对应点为A′,且B′C=3,求CN和AM的长. 3题图4题图5题图 4.教材14题:如图,某隧道的截面是一个半径为3.6米的半圆形,一辆高2.4米,宽3米的卡车能通过该隧道吗? 5.教材16题:如图,某沿海城市A接到台风警报,在该市正南方向150km的B处有一台风中心正以20km/h的速度向BC方向移动,已知城市A到BC的距离AD=90km(1)台风中心经过多长时间从B点移到D点?(2)如果在距台风中心30km的圆形区域内都有受到台风破坏的危险,为让D点的游人脱离危险,游人必顺在接到台风警报后的几小时内撤离(撤离速度为6km/h)? 三、证明题(共3道,每道10分) 1.教材2题: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DC的中点,F为BC上的一点且BC=4CF,试说明△AEF是直角三角形.

五年级上册数学14套新思维训练试题(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14套新思维训练试题(人教版) 五年级训练(1)学习目标:掌握小数乘法的意义,熟练进行计算、简算。一、填一填 1、求2.4的一半是多少?有乘法算式表示是( ).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0.65,它的周长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3、4.25的5倍是( ).0.84的十分之四是( ). 4、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3.8×0.9○3.8 52.6○52.6×1.01 78.5×1.2○7.85×0.12 81.3○81.3×0.86 12.5×0○12.5 123×10○123 5、一桶油重4.8千克,半桶油重()千克? 6、两个因数的积是3.8,如果两个因数的都缩小10倍,积变为( ) 7、甲数是76.5,乙数比甲数的4倍少63.8,乙数是( ). 8、3.7094保留一位小数约是();精确到百分位约是();精确到0.001约是( ). 二、列式计算 37.6的百分之四是多少? 3.87的6倍是多少? 0.375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12个0.7的和是多少? 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2.4的百分之二十五是多少?三、用简便方法计算 12.5×4.4×8 32.8×2.5×0.4 7.75×2.8+2.8×2.25 0.65×10.1 9.7×99 7.63×99+7.63 0.58×3.2+7.8×0.58-0.58 2.9+6.7×2.9+2.9×2.3 四、数学医院,把正确的竖式写在右面。五.解决问题 1一支自动铅笔的售价是3.5元,一支钢笔的售价是自动铅笔的2.4倍,买一支自动铅笔和一支钢笔共需多少元? 2食品店运来35瓶鲜牛奶,运来的酸奶瓶数是鲜奶的2.4倍,运来的酸奶比鲜奶多多少瓶? 3一个电影院的票价有两种,4.5元一张的有400个座位,3.5元一张的有350个座位。如果满座,每场收入是多少元? 4一种乒乓球拍,每个18.6元,买6个这样的乒乓球拍一共需用多少元? 5一种水果糖,每千克7.5元,买0.8千克这样的水果糖一共需用多少元? 6修路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12.8米,第二天修的是第一天的1.6倍,第二天修了多少米? 7一艘远洋货轮,每小时航行30.5千米,照这样计算,2.4小时可以航行多少千米? 8一块长方形的铁板,长是2.36米,宽是1.4米,这块铁板的面积

5年级科学新思维伴你学答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答案 沉和浮 第1课 我会填 1. 下沉 2. 上浮 3. 容易浮、容易沉 4. 下沉、上浮 5.重 我判断1-5 ×××√√ 我会选 1.A 2.A 3.AC 4.A 5.C 第2课 我会填 1. 体积、密度 2. 重、体积小 3. 潜水艇 4. 控制其他因素不变 5. 相同材料的物体、重量、体积 6. 潜水艇、浮力原理 7. 漂浮 我判断1-5 √×√√× 我会选1-4 AAAB 第3课 我会填 1. 排开的水量 2. 量杯 3. 排开的水量 4.它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即排开水的质量大于自身质量 5. 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排开的水量 6.浸在流体中的物体(全部或部分)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流体的重力 7. 浸入水中的越大、装载量 我判断1-5 ×√√√√6-7 ×× 我会选1-6 AABAAA 第4课 我会填 1. 水面上 2. 浮、随之增大 3. 越大 4. 独木舟 5. 科学、技术 6. 伟大发明、水面上 7. 准备、制作、改进和完成 我判断1-5 √×××× 我会选1-3 CAC 第5课 我会填 1. 向上的力、浮力 2. 重力、与重力相反垂直向上 3. 不同 4. 体积 5. 上浮、等于 6. 重量、体积 7. 上表面积、下表面积、浮力、弹簧测力计 8. 浮力9. 浮力、重力、相反 我判断1-6 √××√×× 1

五年级科学·下册答案 我会选1-4 ABAC 第6课 我会填 1. 上表面积、下表面积、浮力、弹簧测力计 2. 体积 3. 小于 4. 下沉、大于 5. 重量、浮力 6. 液体密度 7. 一定浓度 8. 不同、不同、上浮、下沉9. 同体积、重、下沉、同体积、轻、漂浮我判断1-5 ×√×√√ 我会选1-4 CBCA 第7课 我会填 1. 上浮、下沉 2. 浮沉 3. 加热液滴、调制液体 4. 不同 5. 下沉、上浮、小 6. 小于 7. 约旦、巴勒斯坦、死海、六七8. 体积 我判断1-5 √×√×√6-8 ××× 我会选1-3 CBA 第8课 我会填 1. 不同 2. 下沉漂浮 3. 下沉漂浮 4. 比重计 5. 浮力重力 6. 糖浆 7. 酒精盐水8. 比重计 我判断1-5 ××√×√6-7 √× 我会选1-4 BCBA 单元测试题(一) 一、1. 自由发挥即可 2. 浮力 3. 重量、体积 4. 自由发挥即可 二、1-5 √√××√6-10 √×√√√ 三、1-5 CBCAA 6-10 BCBAB 热 第1课 我会填 1. 自由发挥即可 2. 温度计 3. 凉的、热的 4. 热起来 5. 并不是衣服、增加了热量 6. 能量、热量 7. 摩擦、能量、热量我判断1-5 √√√√× 2

新思维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检测题(一)

新思维小学数学(浙教版)六上综合自查卷(一) 班级姓名学号 一、认真审题,准确填空(30%) 1、 4︰()=0.4=()÷2.5=()%=()折 2、“一蓑一笠一叶舟,一枝竹竿一条沟,一山一水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江秋“这首诗中出现最多的那个字占全诗总数的()%(%前保留一位小数)。 3、250克糖水中含有50克糖,那么糖和水的质量比是(),含糖率是()%。 4、一件货物定价320元,以272元出售。这件货物的折扣率是()。 5、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0.2,甲与乙的比是();甲数是乙数的()%, 乙数比甲数多()%,乙数是甲乙两数和的()() 。 6、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4︰5,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若男生有20人,则全班有()人。 7、小明在一次打靶练习中,命中了100发子弹,没命中25发子弹,此次练习的命中率是()%。 8、甲船2小时行驶60千米,乙船3小时行驶84千米。甲船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乙船和甲船的速度比是()。 9、一个圆的半径是4厘米,圆周长是(),圆面积是()。 10、用一块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剪出一个面积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面积是()。 11、大圆的周长是小圆的6倍,小圆半径与大圆的半径的比是(),大圆面积与小圆面积的比是()。 12、要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取()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3、用一个正方形去盖住整个面积是50.24平方厘米的圆,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至少是()厘米。 14、两个立方体的棱长之比是1︰2,它们的表面积之比是(),体积之比是()。 15、圆心角是60°的扇形的面积是它所在圆面积的()%。 二、仔细推敲,认真判断(7%) ()1、二成等于2%。 ()2、需要清楚地表示出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百分比关系可以用扇形统计图。 ()3、一只长颈鹿高5.72米,比大象高30%,也就是比大象高0.3米。()4、一个圆和该圆内最大的正方形的面积比是π︰1。 ()5、一种产品先提价10%,再降价10%。现在的价格和最初的价格相等。 ()6、 5 17 既可看作分数,也可看作比。 ()7、若甲圆的直径比乙圆长,那么甲圆的周长也一定比乙圆长。 三、辨明题意,认真计算(12%) 1.化简下面各比。 0.25︰1.75 2.7︰3 5 0.6米︰ 1 5 厘米 2.求出各比的比值。 4 3︰ 6 5 0.48︰0.6 20分钟︰ 1 4 小时

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教案

一 年 级 数 学 思 维 教 案 执教者: 班级:

第一课:介绍数学 介绍自己 了解学生 教学目标 : 1.了解学生。 2.学生了解数学,培养兴趣。 3.了解学生后,把学生分成2个队伍 教学内容:介绍数学这门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主要以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为主。 2、讲趣味数学小故事。 《如果我输了,就做你的夜宵》 “什么游戏?”,小猫很好奇,“快点讲!” “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老鼠说,“第一个人说一个1到10的数,第二个人再加一个 1到10的数,先喊到100的人获胜”。 “我先说”,小猫嘿嘿笑道,“你这次输定了。” 第一次,小猫输了。 第二次,小猫又输了。 …… 最后,老鼠得意扬扬地跑了。 沮丧的小猫回到了家. “看吧!早都告诉过你”,猫妈妈说,“学好数学有多重

要!” “那为什么老鼠总能获胜?”小猫疑惑地问到。 小朋友们,你知道答案吗?

第二课:趣味故事 一、故事《棒棒过生日》。 以故事内容激起学生对数的兴趣教学生认识1到10让学生学 会点数即一一对应的识数方法。二、游戏及练习。 1、正确认读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指导学生背诵式记数110 2、能从周围生活中发现多种有趣的数字初步了解数字在人们 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3、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体验观察、思考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反映故事内容的图片。 2、5组电话号码及5个不同动物的家。 三、活动过程 1、故事《棒棒过生日》引出110的数字。 2、说数字歌找数字。 1像铅笔细长条2像鸭子水上漂。3像 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迎风飘。5像秤钩来卖菜6像哨子笛笛 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道。9像勺子来盛菜10像灯 笼挂得 3、做拍手歌游戏。你拍一我拍一,一只孔雀穿花衣你拍二我 拍二,两只小鸭上河沿你拍三我拍三,三只大雁飞上天你拍四 我拍四,四只熊猫吃竹子你拍五我拍五,五只小猫抓老鼠你拍 六我拍六,六只小猴打悠悠你拍七我拍七,七朵红花真美丽你 拍八我拍八,八只青蛙叫呱呱你拍九我拍九,九只公鸡齐步走

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拓展提高练习汇总

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拓展提高练习汇总 板块一:换元法 例1.分解因式:2222(48)3(48)2x x x x x x ++++++ 例2.分解因式:22(52)(53)12x x x x ++++- 【巩固】 分解因式:(1)(3)(5)(7)15x x x x +++++ 【巩固】 分解因式:22(1)(2)12x x x x ++++- 例3.证明:四个连续整数的乘积加1是整数的平方.

【巩固】若x,y是整数,求证:()()()()4 +++++是一个完全平方数. 234 x y x y x y x y y 例4分解因式2 (25)(9)(27)91 +--- a a a 【巩固】分解因式22 ++++- (32)(384)90 x x x x 例5分解因式:2222 x x x x x x --+--+- 4(31)(23)(44) 【巩固】分解因式:2 +-+-+- (2)(2)(1) a b ab a b ab

例6分解因式:272)3()1(4 4 -+++x x 【巩固】 分解因式:4444(4)a a ++- 板块二:因式定理 因式定理:如果x a =时,多项式1110...n n n n a x a x a x a --++++的值为0,那么x a -是该多项式的一个因式. 有理根:有理根p c q = 的分子p 是常数项0a 的因数,分母q 是首项系数n a 的因数. 例7分解因式:32252x x x ---

【巩固】分解因式:65432 ++++++ x x x x x x 234321 【巩固】分解因式:3223 x x y xy y -+- 92624 例8分解因式:32 x a b c x ab bc ca x abc -+++++- ()() 【巩固】分解因式:32 +++-+---+ ()(32)(23)2() l m x l m n x l m n x m n

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新思维

小学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新思维(奥数)之一 找规律数图形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和我们一起上这节课。它就是来自科 技王国的“吉米”。 在吉米的身上,你们都发现了哪些图形?(角、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单一的图形,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会数了。那么像吉米身上由多个的三角形,多个的长方形……拼在一起的组合图形,我们要想每次都能既快又准确地数出来,其实并不简单。因为各种图形千变万化。因此要想准确地数出组合图形中所包含的图形个数,关键是仔细观察、分析比较,有条理、有次序地把图形数出来,并在数的过程中找到数图形的好方法。 今天,我们就让我们走进“图形王国”来数一数角、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 【例1】数一数,每幅图中各有多少个角? 解:(1)1+2=3 (2)1+2+3=6 (3)1+2+3+4=10 【例2】数一数,每幅图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解: (1)1+2=3 (2)1+2+3=6 【例3】数一数,每幅图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提出问题:例3与例2有什么不同?(底边多了,增长成为2层或2层以上的三角形)。 又有什么相同?(每层的个数、排列都是一样的。) 解:(1)(1+2)×2=6 (2)(1+2+3)×2=12 (3)(1+2)×3=9 小结:可以在例2数法的基础之上,有几层就乘几。 【例4】数一数,下图中各有多少个正方形? 解:(1)2×2+1=5(个) (2)5×2+4×1=14(个) 【例5】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解:1+2+3=6(个) 例6.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由一个基本图形组成的长方形:3个 由两个基本图形组成的长方形:1个 由三个基本图形组成的长方形:1个共:3+1+1=5(个)

一年级数学逻辑思维训练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1 班级 姓名 1、晾晒1块手帕,要用2只夹子;2块手帕,要用3只夹子;11块手帕,要用( )只夹子。 2、老师带了一些小朋友去看电影,一共买了11张票。问和老师一起看电影的有( )个小朋 友。 3、8名女同学站成一排,每隔2名女同学插进3名男同学,共插进( )名男同学。 4、把2、3、4、5分别填入( )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 )-( )=( ) 5、小朋友排队。小平的左面有4个人,右面有8个人。这一行有( )个人。 6、小朋友排队。从左数过来小平是第4个,从右数过来是第8个。这一行有( )个人。 7、按规律写数。 8、 15、10、13、12、11、( )、( ) 1、4、3、6、5、( )、( ) 1、 2、4、8、( )、( ) 8、 ( )个 正方形 ( )个长方形 9、小明、小林和小红一起比体重,结果是小明比小林重,小林比小红重,小明比小红重。他们三人 中( )最重,( )最轻。 10、小明、小红、小林进行100米跑步比赛。小明用了13秒,小林用了12秒,小红用了11秒。那 么,( )是第一,( )是第二。 11、强强的体重是27千克,芳芳的体重是25千克。东东的体重居于第三, 他和强强体重相差5千克,东东的体重是( )千克。 一年级思维训练题2 班级 姓名 1、小猫、小狗、小兔、小猴、小熊排成一横排做广播操:兔的左边是狗;猴在熊的左边;猫的右边 是狗;猴在兔的右边。( )排在队伍的最左边。 2、1、2、4、5、7、8、( )、( ) 15、1、12、1、9、( )、( )、( )、( ) 75、( )、( )、60、( )、50、( )、( )、( )

八年级数学拓展训练题1

拓展五 1、如图⑴⑵⑶⑷…n分别为以△ABC的AB、AC为边在三角形外作正三角形ABE和正三 角形ACF,正方形ABDE和ACGF,正五边形ABDHE和ACKGF,…正n边形ABD…E 和ACKG…F,BF与CE交于O (1)如图1,图2,图3,在△ABC中,分别以AB,AC为边,向△ABC外作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BE,CD相交于点O. ①如图1,求证:△ABE≌△ADC; ②探究:如图1,∠BOC=120° ;如图2,∠BOC=90°; 如图3,∠BOC=72° (2)如图4,已知:AB,AD是以AB为边向△ABC外所作正n边形的一组邻边;AC,AE是以AC为边向△ABC外所作正n边形的一组邻边,BE,CD的延长相交于点O. ②根据图4证明你的猜想. 解:(1)①证法一 ∵△ABD与△ACE均为等边三角形, ∴AD=AB,AC=AE, 且∠BAD=∠CAE=60°, ∴∠BAD+∠BAC=∠CAE+∠BAC, 即∠DAC=∠BAE, ∴△ABE≌△ADC 证法二: ∵△ABD与△ACE均为等边三角形, ∴AD=AB,AC=AE, 且∠BAD=∠CAE=60°, ∴△ADC可由△ABE绕着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 ∴△ABE≌△ADC, ②120°,90°,72°. (2)①360°/n ②证法一:依题意,知∠BAD和∠CAE都是正n边形的内角, AB=AD,AE=AC, ∴∠BAD=∠CAE=(n-2)180/n ∴∠BAD-∠DAE=∠CAE-∠DAE, 即∠BAE=∠DAC, ∴△ABE≌△ADC, ∴∠ABE=∠ADC, ∵∠ADC+∠ODA=180°, ∴∠ABO+∠ODA=180°, ∵∠ABO+∠ODA+∠DAB+∠BOC=360°, ∴∠BOC+∠DAB=180°, ∴∠BOC=180°-∠DAB=180°-(n-2)180/n=360°/n 证法二:同上可证△ABE≌△ADC. ∴∠ABE=∠ADC,如图,延长BA交CO于F,

(完整版)一年级数学思维训练(全集)

1、晾晒1块手帕,要用2只夹子;2块手帕,要用3只夹子;11块手帕,要用( )只 夹子。 2、老师带了一些小朋友去看电影,一共买了11张票。问和老师一起看电影的有( )个 小朋友。 3、8名女同学站成一排,每隔2名女同学插进3名男同学,共插进( )名男同学。 4、把2、3、4、5分别填入( )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 )-( )=( ) 5、小朋友排队,小平的左面有4个人,右面有8个人,这一行有( )个人。 6、小朋友排队,从左数过来小平是第4个,从右数过来是第8个,这一行有( )个人。 7、按规律写数。 15、10、13、12、11、( )、( ) 1、4、3、6、5、( )、( ) 1、2、4、8、( )、( ) 8、 ( )个正方形 ( )个长方形 9、小明、小林和小红一起比体重,结果是小明比小林重,小林比小红重,小明比小红重。 他们三人中( )最重,( )最轻。 10、小明、小红、小林进行100米跑步比赛。小明用了13秒,小林用了12秒,小红用了 11秒。那么,( )是第一,( )是第二。 11、强强的体重是27千克,芳芳的体重是25千克。东东的体重居于第三,他和强强体重 相差5千克,东东的体重是( )千克。

1、小猫、小狗、小兔、小猴、小熊排成一横排做广播操:兔的左边是狗;猴在熊的左边; 猫的右边是狗;猴在兔的右边。()排在队伍的最左边。 2、1、2、4、5、7、8、()、() 15、1、12、1、9、()、()、()、() 75、()、()、60、()、50、()、()、() 10、5、9、6、8、7、7、()、()、() 3、拔河比赛结束后老师买了些饮料给同学们喝,可乐比雪碧多4瓶,可乐比芬达多6瓶。 老师买的是()多,多()瓶。 4、举行跳绳比赛。秋秋跳得比丁丁少,小牛跳得比阿婷多,比秋秋少。 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 5、在或“-”,使算式成立。 =1 =21 =11 =9 =15 6、你能把0、1、2、3、 7、 8、9填入下面的算式,使等式成立吗? + 6、 6 () 3 ()2()7() +5-7+57-48 ()3()48()2() ()8()8()8()() +1()-3()-8()-()7 766492 6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拓展提高拔高练习

5?教材16题:如图,某沿海城市 A 接到台风警报,在该市正南方向 150km 的B 处有一台风中心正以 20km/h 的速度向 BC 方向移动,已知城市 A 到BC 的距离AD=90km (1)台风中心经过多长时间从 30km 的圆形区域内都有受到台风破坏的危险, 为让D 点的游人脱离危险, 游人必顺在接到台风警报后的几小时内撤离 (撤离速度为6km/h ) 三、证明题(共3道,每道10分) 1?教材2题: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E 是DC 的中点,F 为BC 上的一点且BC=4CF 试说明△ AEF 是直角三角形 1题图 2题图 3题图 2?作业1题:如图,已知 P 是矩形 ABCD 内任一点,求证: PA2+PC2=PB2+PD2 3?教材6题:如图所示.已知:在正方形 ABCD 中,/ BAC 的平分线交 BC 于E ,作EF 丄AC 于F ,作FG 丄AB 于G .求证: AB2=2FG2.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拓展提高(勾股定理)拔高练习 一、填空题(共5道,每道4分) 1?教材 1 题:△ ABC 中,AB=15, AC=13,高 AD=12,则△ ABC 的周长是 _______ ? 2?教材3题:在直线I 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 1、2、3,正放置 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 S1、S2、S3 S4,贝U S1+ S2+ S3+ S4= ________ ? 5题图 3?教材4题:△ ABC 周长是24, M 是AB 的中点,MC = MA = 5,则A ABC 的面积是 _______ . 4.教材5题:将一根长24 cm 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 5cm 、高为12cm 的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为 hcm ,则h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 ? 5?教材10题:矩形ABCD 中,BC=4, DC=3,将该矩形沿对角线 BD 折叠,使点C 落在点F 处,求EF 的长 ____________ ? 二、解答题(共5道,每道10分) 1?教材9题:如图,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 AC=8cm , BC=6cm,现将直角边 BC 沿直线BD 折叠,使它落在 斜边AB 上的点C 处,求CD 的长以及折痕BD 的平方 DE=m , BC=n , / EBC 与/DCB 互余,求兰二;上+■汀的值. 1题图 2?教材8题:如图,已知 3?教材12题:如图,四边形 ABCD 是边长为9的正方形纸片,将其沿 MN 折叠,使点B 落在CD 边上的B '处,点A 对 应点为A',且B' C=3求CN 和AM 的长? 3题图 4题图 4?教材14题:如图,某隧道的截面是一个半径为米的半圆形,一辆高米,宽 3米的卡车能通过该隧道吗 B 点移到D 点( 2)如果在距台风中心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拓展资源:分层练习

拓展资源:分层练习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可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下述内容补充或拓展. (1)基础训练 1.下列函数中,是一次函数但不是正比例函数的是( ). A.3x y =- B.3y x =- C.12x y += D.2212x y x += 2.若函数23y x b =+-是正比例函数,则b = .3.某学生的家离学校2km ,他以16 km/min 的速度骑车到学校,写出他与学校的距离s (km )和骑车的时间t(min)的函数关系式为 ,s 是t 的 函数. (2)提高训练 4.如图,在三角形ABC 中,∠B 与∠C 的平分线交于点P, 设∠A=x ,∠BPC=y ,当∠A 变化时,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 系式,并判断y 是不是x 的一次函数. 5.将长为13.5cm ,宽为8cm 的长方形白纸,按照图所示的方法粘合起来,粘合部分宽为1.5cm. (1)求5张白纸粘合后的长度; (2)设x 张白纸粘合后的总长度为y cm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知识拓展 6.现从A ,B 向甲、乙两地运送蔬菜,A ,B 两个蔬菜市场各有蔬菜14吨,其中甲地需要蔬菜15吨,乙地需要蔬菜13吨,从A 到甲地运费50元/吨,到乙地30元/吨;从B 地到甲运费60元/吨,到乙地45元/吨. (1)设A 地到甲地运送蔬菜x 吨,请完成下表: P A B C

(2)设总运费为W元,请写出W与x的函数关系式.(3)怎样调运蔬菜才能使运费最少?

答案: 1. C. 2. 23 b = . 3. 126 s t =-,(012t ≤≤);一次函数. 4. 1902y x =+,(0180)x <<;y 是x 的一次函数. 5. 61.5cm ;13.5 1.5(1)12 1.5y x x x =--=+. 6.(1) (2)由题意,得 5030146015451W x x x x =+-+-+-()()() 整理得,51275W x =+. (3)∵A ,B 到两地运送的蔬菜为非负数, ∴0,140,150,10. x x x x ≥??-≥??-≥??-≥? 解不等式组,得114x ≤≤ 在51275W x =+中,W 随x 增大而增大, ∴当x 最小为1时,W 有最小值 1280元.

浙教版新思维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

浙教版新思维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 姓名: 一、填空。 1、“一箱梨子吃去了3 4 。”这是把( )看做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了 ( )份,吃去的梨子有这样的( )份,由此可以推出剩下这箱梨子的( )。 2、12( ) =25 =( )35 =30( ) 3( ) = ( ) 24 = 12( ) = 0.6 3、56 的分子扩大5倍,要使分数值不变,分母应( );56 的分子加上1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4、两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1,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5、已知a=4b ,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6、从 7、21、15三个数中找出:①互素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②倍数关系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③既不互素也不成倍数关系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7、把180千克橘子和240千克的梨分装在若干个筐里,使得每筐的橘子和梨的重量相等,问至少可以装( )筐。 8、A=3×5×5×7,B=2×3×5×5,A 数和B 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9、从大到小排列: 10、在187与20 13 之间,分母是12的最简分数有( )。 二、计算。 1、将下列分数化成简分数。 4860 = 26 65 = 2015= 3612= 5134= 5719= 2、把下面分数化成小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保留三位小数),把小数化成分数。 831 25 4 932 257 0.35 0.75 0.375 0.308 ( )>( )>( ) ( )>( )>( )>( )

八年级数学下册(沪科版)《矩形、菱形、正方形》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 1.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下列图形: ①平行四边形(不包含矩形、菱形、正方形);②矩形;③菱形;④正方形; ⑤等腰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的图形有( ) A .①②⑤ B .②③⑤ C .①④⑤ D .①②③ 2.(09·山东)如图19-74所示,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 折叠后,点,D C 分别落在,D C ''的位置,若65EFB ∠=o ,则AED '∠等 于( ) A .70° B .65° C .50° D .25° 3.矩形的四条内角平分线能围成一个( )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 4.如图19-75所示,将标号为,,,a b c d 的正方形沿图中的虚线剪开后,得到标号 为①,②,③,④的四组图形(如图19-76所示),试按照正方形剪开后重组图形的对应关系,选择与,,,a b c d 对应的图形( )

A.③②①④B.④①②③ C.③①②④D.④②①③ 5.已知菱形的周长为40㎝,两条对角线长度之比为3:4,那么对角线的长分别为了() A.3 cm,8 cm B.3 cm,4 cm C.12 cm,16 cm D.24 cm,32 cm 6.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19-77所示的方式折叠,得到菱形AECF.若AB=3,则BC的长为() A.1 B.2 C.2D.3 7.(09·江西)如图19-78所示,一活动菱形衣架中,菱形的边长均为16㎝,若墙上钉子间的距离AB=BC=16㎝,则1 ∠=度. 8.在正方形ABCD中,E为BC上一点,EF⊥AC于点F,EG⊥BD于点G,如果AC=10㎝,那么EF+EG= . 9.(08·十堰)如图19-79所示,已知矩形ABCD,P,R分别是BC和DC上的点,点E,F分别是PA,PR的中点,如果DR=3,AD=4,则EF的长为. 10.菱形的周长为10㎝,一条对角线长为2.5㎝,菱形各内角分别是. 11.(08·咸宁)如图19-80所示,在△ABC中,点O是AC边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 ∠的平分线于点E,交BCA ∠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

五年级上册数学14套新思维训练试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14套新思维训练试题 五年级训练(1) 学习目标:掌握小数乘法的意义,熟练进行计算、简算。 一、填一填 1、求2.4的一半是多少?有乘法算式表示是( ).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0.65,它的周长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3、4.25的5倍是( ).0.84的十分之四是( ). 4、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3.8×0.9○3.8 52.6○52.6×1.01 78.5×1.2○7.85×0.12 81.3○81.3×0.86 12.5×0○12.5 123×10○123 5、一桶油重4.8千克,半桶油重()千克? 6、两个因数的积是3.8,如果两个因数的都缩小10倍,积变为( ) 7、甲数是76.5,乙数比甲数的4倍少63.8,乙数是( ). 8、3.7094保留一位小数约是();精确到百分位约是();精确到0.001约是( ). 二、列式计算 37.6的百分之四是多少? 3.87的6倍是多少? 0.375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12个0.7的和是多少?

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2.4的百分之二十五是多少?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 12.5×4.4×8 32.8×2.5×0.4 7.75×2.8+2.8×2.25 0.65×10.1 9.7×99 7.63×99+7.63 0.58×3.2+7.8×0.58-0.58 2.9+6.7×2.9+2.9×2.3 四、数学医院,把正确的竖式写在右面。 五.解决问题 1一支自动铅笔的售价是3.5元,一支钢笔的售价是自动铅笔的2.4倍,买一支自动铅笔和一支钢笔共需多少元? 2食品店运35瓶鲜牛奶,运的酸奶瓶数是鲜奶的2.4倍,运的酸奶比鲜奶多多少瓶? 3一个电影院的票价有两种,4.5元一张的有400个座位,3.5元一张的有350个座位。如果满座,每场收入是多少元? 4一种乒乓球拍,每个18.6元,买6个这样的乒乓球拍一共需用多少元? 5一种水果糖,每千克7.5元,买0.8千克这样的水果糖一共需用多少元? 6修路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12.8米,第二天修的是第一天的1.6倍,第二天修了多少米? 7一艘远洋货轮,每小时航行30.5千米,照这样计算,

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拓展提高拔高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拓展提高拔高练习 试卷简介:本试卷考察了因式分解的综合应用,要求学生牢记因式分解的几种方法,并会灵活的应用。总共5道选择题,每道题2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学习建议:本试卷考察了因式分解的综合应用,希望学生在学习之前先看看视频,理解因式分解的定义,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一些基本方法与技巧,并会灵活的应用。 一、单选题(共5道,每道20分) 1.若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试判断的正负情况() A.正 B.负 C.0 D.无法判断 答案:A 解题思路: 因为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所以因此 为正数. 易错点:先把进行因式分解,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来判断.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因式分解 2.可以被60到70之间的两个数整除,则这两个数是() A.60、62 B.63、65 C.65、67 D.61、63 答案:B 解题思路:因为 ,, 所以课被65和63整除.

易错点:因为不能直接看出的因数,所以对先分解因式. 试题难度:四颗星知识点:因式分解的应用 3.对于任意自然数n,均能被下面哪个数整除() A.24 B.30 C.36 D.48 答案:A 解题思路:因为 所以,对于任意自然数n,能被24整除. 易错点:对于,先分解因式,再与选项作比较. 试题难度:四颗星知识点:因式分解 4.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满足,则△ABC是() A.等边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答案:A 解题思路: 所以是△ABC为等边三角形. 易错点:先把因式分解,看看三边a、b、c满足什么样的关系.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因式分解 5.若x+y=3,xy=-2,求()

一年级数学新思维训练教案

第一讲 找规律画图形 我们在理解图形、数图形、按规律填数的基础上来学习按规律填图。对于一组按一定的变化规律排列起来的图形,我们通过对图形大小、图形的颜色, 图形的排列及图形所处的位置等方面的仔细观察,找出其中变化规律,并准确地画出所要填的图。 【例题】找规律在空格处填图形。 【思路点拨】:仔细观察所给的第一、三行,能够发现,每行的第二个图形平移到第一个图形中就变成了第三个图形。所以能够推断,第二行空格处应填图形“×”。 【解法 】:空格处应填图形“×”。 1.请你根据前面几幅的规律接着画。

2.摆一摆,画一画,一个横线上画一个图形。 (1)☆○☆○☆○☆ (2)◆◆◆◇◆◆◆◇◆ (3)▲△▲△△▲△△△ 3.根据前面几幅图的规律,接着画。 4.后面2个方框里应该怎么画?请你试一试。 5. 下面的4组图形中,哪一组的排列规律与其它3组不同?在()里打“√”。 () () () ()

第二讲 找规律填数 根据已知数的排列规律,实行合理地分析、推理,找出不知道的数,使所填写的数字符合一定的要求,这类问题通常称为找规律填数。 【例题】根据前面几个数的排列规律,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1、3、5、7、( )、( )13 。 (2)20、17、( )、( )、8、( ) 。 (3)1、2、4、5、7、8、10、( )、( ) 。 【思路点拨】 第(1)组数的排列规律是:后一个数比它前面的一个数多2 。 第(2)组数的排列规律是:后一个数比它前面的一个数少3 。 第(3)组数的排列规律是:第一个数增加1是第二个数,第二个数增加2是第三个数,第三个数增加1是第四个数,第四个数增加2是第五个数,即从前往后增加数的规律依次是1,2,1,2…… 【解法】 (1)1、3、5、7、9、11、13 。 (2)20、17、14、11、8、5 。 (3)1、2、4、5、7、8、10、11、13。 1.顺着数或倒着数,想想( )里应填几。 (1)24、25、( )、27、28、29 。 (2)40、38、36、( )、32、30、28 。 (3)65、55、45、35、( )、( )、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