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标题的三种类型

新闻标题的三种类型
新闻标题的三种类型

新闻标题——主题、引题、副题

压缩语段在近年高考中出现的题型有:写一句话新闻、拟定标题、拟导语等,这种形式的考查强化了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对阅读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今后压缩语段的考查将会进一步加强,取材范围会有所扩大,;压缩的要求也会加强限制,除字数限制外,如概括角度的限制、内容侧重的限制等也会提出明确要求。作为标题的拟定是目前语文学习的一个难点,本文在此就这个问题作一辨别。

一、主题

在任何新闻题中,主题是中心。从内容来说,主题说明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和思想,是标题中最主要的部分。从结构来说,主题是标题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标题的枢纽。主题在整个标题中,所用的字号最大,最引人注意。

如果标题所表达的内容比较单纯,则采用单一式标题即可。单一式标题没有辅题,只有主题。单一式标题多为一行题,必要时也用两行,但不宜超过两行,行数太多,既臃肿又不醒目。

1、国足7-0胜香港仍无缘2006世界杯〈2004年11月18日新浪网〉

2、辽宁开始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恶意欠薪将罚两倍〈2004年11月18日人民网〉

二、引题

引题是位于主题之前的辅题,主要作用是引出主题。引题文字宜简洁,最好不要超过一行,否则,喧宾夺主,不利于主题的突出。

引题引出主题,可以有多种方式。最常见的是,通过交代和说明相关的背景、意义、目的、原因、结果以及具体事实等引出主题。例如:

1、了解国民文化素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首次调查语言文字使用情况(主题)(2004年8月10日《人民日报》)

2、衬衣短裙出场冷饮墨镜抢手

上海早春高温百年罕见(主题)(2004年2月14日《人民日报》)

3、夕阳无限好何怅近黄昏

广州老年人生活丰富多彩(主题)(2004年2月25日《人民日报》)

例一的引题交代主题的背景。例二的引题说明主题引出的结果。例三的主题讲事实,引题则是缘事而发的赞叹。

三、副题

副题位于主题之后,主题不能完全包括或表述的重要内容,往往由副题来承担。副题主要起补充和解释主题的作用。副题对主题的补充、解释可分两类:第一类是主题不写事实,只提出一个论断或疑问,标题要提示的新闻事实,全部写在副题中。例如: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江淮大地;好大雪(主题)

万众上街铲雪,交通畅行无阻(2003年1月23日《人民日报》)

2、《创业史》写作基地为何由富变穷?(主题)

主要原因是领导班子懒散,责任制不落实,陕西省委正研究改变这个队面貌的具体办法

(1998年5月18日《人民日报》)

例一引题是引用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中的两句词,主题是套用《红

楼梦》里的“丰年好大雪” 的句式,形象生动,但不具体,副题是用具体事实对主题作出解释。例二的主题提出问题,副题则是对主题所提问题的回答。

第二类是主题已承担部分叙事任务,副题则补充交代其他事实。例如:

大庆30万吨乙烯工程通过验收(主题)

将于明年元旦正式投产(2004年9月18日《人民日报》)

此题中,主题报告了大庆30万吨乙烯工程通过验收这个最新、最重要的事实,副题则预告了工程正式投产的日期,是对主题的一个补充。

从上可见引题、副题都是为主题服务的,但是,二者的具体任务不完全相同。前者主要是导,后者主要是续。从表现方式来看,二者也有区别。引题可以叙事、说理或抒情,而副题一般仅是叙事。

新闻标题制作教程七:标题十大规范

新闻标题制作教程七:标题十大规范 一、结构:新闻标题通常须有动态词汇,通用结构为:行为主体+行为+行为客体。如: 海南下放权力177项 (2008年07月09日《新华每日电讯》) 二、语态:多用主动语态,少用被动语态。如: “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则标题可改为: “福建土楼”跻身《世界遗产名录》 三、时态:除特殊需要,无须在标题中加上时间,用现在时表述基本新闻事实,给读者以强烈的时效感;对即将发生的新闻事实,应在标题中用“将”注明。如: 凶徒机场连伤五人 这则标题不宜改为: 凶徒昨晚机场连伤五人 四、标点:新闻标题中尽可能地省略标点符号。顿号、逗号尽量用空格替代;严禁使用感叹号;尽量不用省略号、破折号、问号。如:

沪指跌破3000点! 注:感叹号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有违新闻客观、平衡原则。 五、字数:标题应尽量简练,主题字数宜控制在12个字以内。若主题过长,可借助副题短化主题。如: 国际能源机构预测2013年前石油供应将持续紧张 这则标题可采用引题—主题式复合标题,短化主题: 国际能源机构预测 (引) 2013年前石油供应将持续紧张 (主) 六、句式:新闻标题中的常用句式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无主句。 1.陈述句式标题:优点是严肃、直接,缺点是平铺直叙,有时会偏长。 2.疑问句式标题:疑问句式标题往往能吸引读者,适合有争议性的新闻报道。如: 房价何时见底

3.祈使句式标题:祈使句是表示请求、命令、劝告、催促的句子,这种句式的标题明确表达新闻立场。如: 别让爱心伤了灾区孩子 (摘自2008年07月11日《中国青年报》) 4.无主句式标题:无主句,即省略了主语的句子,无主句式标题短小精悍,富有表现力。 七、语言:标题语言尽量大众化,不用生僻字,尽可能地用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善于将枯燥的数字化为与读者相关的影响。如: 八国集团营养过剩的宴会 (摘自2008年07月08日英国《泰晤士报》) 这则标题意在批评在全球粮食危机背景下,八国集团峰会领导人享用豪华晚宴。用“营养过剩”替代“豪华”,使标题逸趣横生。 八、逻辑:标题中引题、主题、副题的逻辑结构应连贯,不能颠倒。如: 村民悬红抓猪贼 (主) 家猪屡屡被盗 (副)

新闻标题的制作技巧

新闻标题的制作技巧 【内容摘要】新闻标题被称作新闻的眼睛,一篇新闻报道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是标题。好的标题,可以在一瞬间吸引读者的视线,可以鲜明地表现新闻的主题,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强化新闻的表达效果,从而让人产生“急欲一读”的强烈愿望。 新闻标题的制作不能随心所欲,信手拈来,它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讲求一定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神形兼备,入眼入心,成为报纸版面最靓丽的风景。 本文分别从报纸、电视、网络新闻方面着手分析了各种媒介的新闻标题写作方法、技巧以及原则。通过全方位的解读来剖析,另外还从修辞手法的运用方面来分析新闻标题的制作。 【关键词】新闻标题电视新闻网络新闻

新闻标题的制作不能随心所欲,信手拈来,它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讲求一定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神形兼备,入眼入心,成为报纸版面最靓丽的风景。 新闻标题被称作新闻的眼睛,一篇新闻报道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是标题。好的标题,可以在一瞬间吸引读者的视线,可以鲜明地表现新闻的主题,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强化新闻的表达效果,从而让人产生“急欲一读”的强烈愿望。 社会发展到今天,新闻受众群的变化,是标题制作不断走向通俗的文化基础,通俗浅显成了报纸新闻的本质特征。新闻性和可读性并举,是报纸赢得读者的基本原则,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新闻标题,成了报纸的“眼睛”和“卖点”。好的标题以一目了然的直观性紧紧抓住读者 一各种修辞方法的运用 不同的修辞方法具有不同的作用,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比拟使所写的“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对偶,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排比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设问强调了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这些修辞手法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又能生发出不同的光彩。 比喻的特点是富有形象性,运用这一修辞格可以使标题更加形象而生动,使读者更清晰地了解他们不熟悉的事物。【“鄞图”下乡“播种”换来新绿一片(引题)鄞县乡乡镇镇都建起图书馆(主题)】 (2001年1月10日《宁波日报》) 该引题运用拟人、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鄞图建立图书馆比喻为农民播种,好象把知识的种子播洒在农民群众之中,换得现在农民精神食粮的一片新绿。比喻的运用使得标题更加生动形象。 对比是通过对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或两个对立的事物进行比较,深刻地揭示事物的矛盾对立。对比的作用是在强调中给读者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突出新闻主旨。 【农民卖鲜红的血血站赚黑心的钱】 (1996年4月16日《南方周末》) 对比在这则标题中的运用为标题增色许多,在这里作者将农民与血站之间不同的做法并陈一处,两个颜色词语“红”与“黑”对立放置,这样一来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这些强烈的反差凸显了新闻的内容,也将作者的愤怒之感表现了出来。 比拟是将人物化或将物人化。这样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加深人们的理解。【未名湖叫渴】(2004年3月6日《新京报》) 湖水叫渴让人们形象、直观地感受到未名湖的现状,人们仿佛亲眼看到那湖水在干涸,亲耳听到湖水在呻吟,这个标题恰当地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增强了标题的吸引力。 对偶是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出来的一种修辞方法。对偶的特征是音节整齐匀称。在新闻标题中运用对偶可以使标题呈现一种平衡与对称的形式美,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另外在新闻标题中还可以运用双关、夸张、映衬、顶真、回环、歇后语、引用、设问以及对照等其他修辞手法。

新闻标题的特点和结构

新闻标题的特点和结构 (一)新闻标题的特点 一、新闻标题以报告事实为主。新闻标题与通讯标题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标出新闻事实。新闻主要是报告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简洁明快,一般对事物发展过程不作详述。这就决定新闻标题重在叙事,即使是就实论虚的标题,对必要的事实也应有所说明。 二、新闻标题对事实的表述呈现一种动态。标题不仅要报告新闻事实,而且对事实的表述要体现出一定的动态,即告诉读者事情的发生与发展。通讯标题则不一定如此。通讯标题对事实的表达多数呈现的是一种静态。 三、新闻标题形式具有多样性。新闻标题除单一式结构之外,还大量采用复合式结构。新闻标题往往是通过主题、引题、副题的配合,向读者报告新闻的内容,指明其性质和意义的。通讯则一般不使用引题,在副题运用上多数只用来说明作者写作本文的对象、意图以及采写的方式。 (二)新闻标题的结构 新闻标题按其结构来分,有单一式和复合式两种。单一式标题只有主题而无辅题,主题可以是一行题或两行题(又称双主题)。复合式题有主题和辅题,辅题包括引题和副题。引题又名肩题、眉题、上辅题;副题又名子题、下辅题。在复合式标题中,可以同时具有引题和副题,也可以是只有其中的一种。 (三)主题、辅题、引题、副题的含义 主题是中心。从内容来说,主题说明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和思想,是标题中最主要的部分。从结构来说,主题是标题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标题的枢纽,引题和副题都是直接与主题发生关系的。 引题是位于主题之前的辅题,主要作用是引出主题。引题文字宜简洁,最好不要超过一行,否则,喧宾夺主,不利于主题的突出。 副题位于主题之后,主题不能完全包括或表述的重要内容,往往由副题来承担。副题主要起补充和解释主题的作用。 辅题包括引题和副题。引题又名肩题、眉题、上辅题;副题又名子题、下辅题。在复合式标题中,可以同时具有引题和副题,也可以是只有其中的一种。 (四)主题与辅题的关系 主题是中心。从内容来说,主题说明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和思想,是标题中最主要的部分。从结构来说,主题是标题中最主要的部分,是标题的枢纽,引题和副题都是直接与主题发生关系的。 引题引出主题,可以有多种方式。最常见的是,通过交代和说明相关的背景、意义、目的、原因、结果以及具体事实等引出主题。 副题对主题起补充和解释的作用。分两类:第一类是主题不写事实,只提出一个论断或疑问,标题要提示的新闻事实,全部写在副题中。第二类是主题已经承担部分叙事任务,副题则补充交代其他事实。 (无)安排标题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一。必须正确体现辅题与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辅题之间存在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等。制作标题时要注意把这种逻辑关系正确清楚地表现出来。 二。主题的分行要自然,便于阅读。

颁奖词的写法

颁奖词的写法 颁奖词的写法 宣读颁奖词的方式,可以让大众了解获奖对象的事迹以及所体现的一种超乎寻常的人格精神,从而取得一种教育的效果。下面是关于颁奖词的写法的内容,欢迎阅读! 一、什么是颁奖词 颁奖词是在某一主题的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的事迹所作的一种陈述评价性的礼仪文稿。笔者认为颁奖词所适用的情形是:在颁奖典礼上,它是作为某种主题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存在的,缺少了这个环节,活动的策划就不是很完美,活动过程就显得不是很完整。通过这种宣读颁奖词的方式,让大众了解获奖对象的事迹以及所体现的一种超乎寻常的人格精神,从而取得一种教育的效果。因此,它必须借助于优美的语言文字对获奖对象进行准确的陈述与评价。 二、颁奖词的特点 (一)情感性饱含情感,真挚赞美人物的事迹与精神,以达到以情感人的艺术效果。

(二)深刻性对人物事迹的评价,必须体现一定的深度,触及人物的精神内核,将人物的壮举提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 (三)简洁性颁奖词非常精练简洁。为适应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要求,寥寥数句,即见人物的神韵与风采。 (四)系列性在颁奖典礼上,授奖对象一般不是单个的,因此,这类文稿的写作往往是一个系列。尽管主题相同,但是具体人物对象的事迹不同。这就要求写作时必须做到因人定论、因事定调,有针对性地表达出每个人的个性特点。 三、颁奖词的写法 大笔写意,点明人物的事迹。 指从大处着眼,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令人钦敬的事迹,简要概述,如同画写意画,力求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丰满的笔下之物。因此,颁奖词不要求详尽地交代人物事迹的来龙去脉或是细枝末节。人物事迹点到为止。 纵深开掘,彰显人物的精神。 对人物精神的赞美是颁奖词写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人物的事迹,引出对人物精神的评价。因此,在颁奖词中,要体现出人物的闪光心灵、人格魅力,或是坚强的意志、崇高的思想品质等,最好能体现一定的哲理。 综合表达,事、理、情有机融合。

新闻写作技巧讲座之二新闻标题的三种类型

新闻写作技巧讲座之二新闻标题的三种类型 迄今为止,还未见到对新闻标题的类型进行研究的论文。但是笔者发现,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像歌曲有通俗、民族、美声等唱法之分一样,新闻标题也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平实、艺术、通俗。它们分别朝着各自方向发展,其间也互有交融。 一是平实标题。 平实标题的特点是用较少的文字把新闻事实突现出来,使读者一见标题就知道新闻的大概。其特点是:平实,突出新闻内容不做作;简约,读起来琅琅不拗口;抓眼,开门见山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眼球。 目前,无论是翻开报纸,还是打开网站,见到的新闻标题中这种类型的标题占绝大多数。新华社发的新闻稿多数是用这类标题。获中国新闻奖的消息标题,也多数属于这一类型,如获第15届新闻奖的36篇报纸消息标题《中国国家主席与艾滋病人握手》《昆山31万农民刷卡看病》《瓜果菜一年“吃”掉三亿根木条》《我舰载机首次夜间行进间着舰成功》《124户的山村走出142名大学生》等等都是这一类型的,一读标题就知道新闻内容。 平实标题准确、简洁,但是往往欠形象生动。如新华社发的长篇通讯用了《警察任长霞》这么平实的一个标题,不加修饰,过于平淡了,给人印象不深;有的报纸虽然做了《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公安局长的榜样任长霞》等,感到也非常一般化。 二是古典标题。 就是中国传统的标题制作方法,严格控制字数,讲究文字工整有韵律。制作时或调动各种修辞手段,或借用古诗词格律,或在动词上做文章,制作的标题富有文采,读来形象生动,琅琅上口,言简意赅,往往记住了标题就记住了新闻。在知识界,这类标题是最受欢迎的。这一类标题是传统古典类标题,也是艺术类标题,是中国报纸特有的。 运用修辞可使标题形象生动。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高级记者、文汇报新闻研究所原所长夏震霏专门就新闻标题的修辞问题进行研究,他指出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映衬、呼告、拈连、借代、复叠、双关、设问、感叹、回文、仿拟等15种之多,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的彭朝丞研究员更在《新闻标题学》一书中提出有39种。浙江日报对永康一家重视环保的企业在屋顶上搞绿化的新闻,制作了《鸟鸣厂房顶鱼跃排污池(主题)永康压延厂治污后成了“生态家园”(副题)》这么一个标题,主题10个字就把这个“生态家园”的形象奉现给了读者。 妙用古诗做成标题,读来让人妙趣横生。人民日报就西班牙假橄榄油中毒事件造成二百多人死亡一事做的《奸商一何毒百姓一何苦》的标题,光明日报就西湖从钱塘江引水成功的报道做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钱塘活水来》的标题,新民晚报就上海夏天一场暴雨之后旧危房漏雨的消息做了《夜来风雨声,屋漏知多少》这样的标题。读这些标题都会觉得是艺术享受。 动词用得好,也能使标题增色生辉。2003年,申花队在末代甲A中一举夺冠,但在随后一个赛季里,球队五换主教练,战绩一落千丈……2004年12月4日,申花主场0比1不敌辽宁,联赛排名倒数第三。新民晚报对此做了个《频换帅,换走冠军穷折腾,折断申花》的标题,用活了“换”“折”两个动词,使这个仅有14个字的标题一针见血地把申花的症结揭示了出来。 制作艺术类标题要求编辑有较深的文字功底特别是古汉语基础,而且要有“为求一个字,捻断几根须”的精神。目前,只有一些党报和比较老牌的都市类报纸在继续这样做。其他的报纸可能由于采编人员的水平有限,这样的标题就做得较少。 三是通俗标题。 目前,都市报异军突起。在新闻写作、标题制作、版面设计等方面另辟蹊径,与传统的报纸风格上明显不同。在标题制作上,往往不受字数限制,可以用土得不能再土的方言俗语,主

怎样制作新闻标题

怎样制作新闻标题 文\何骐骥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新闻标题被称作新闻的眼睛,一篇新闻报道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是标题。好的标题,可以在一瞬间吸引读者的视线,可以鲜明地表现新闻的主题,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强化新闻的表达效果,从而让人产生“急欲一读”的强烈愿望。新闻标题的制作要求是准确、凝练、鲜明、生动。做标题虽不太难,但佳句却十分难得。在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许多读者都是忙里偷闲读报,通过随意性翻阅来了解周围环境、获取信息。读者阅报的随意性和无目的性,使得报纸必须以更加生活化的面孔去面对读者,表现在新闻标题中就是尽量使标题通俗化、大众化,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了解信息。下面我们就简单得探讨下“读题时代”下纸质媒体的新闻标题的制作技巧。 一、标题制作的基本要求 1、准确。标题要非常准确地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精神和实质,其中包括观点准确、文字精确。 例如:此舞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引题) 《丝路花雨》轰动津门(主题)

2、凝练。就是简洁明了地传达新闻的内涵。恩格斯说:“标题愈简单,愈不费解,便愈好。”标题是点睛之笔,用墨不需多,但需精,要剔浮词,去空词,以最少的字词传达尽可能丰富的信息。 例如:妻子--不判离婚就自杀 丈夫--判了离婚就杀人 法院怎么办? 3、鲜明。就是观点突出,明确地表达倾向,要有棱有角,有刀有刃,不吞吞吐吐,不模棱两可,不让人费解。 例如:火车站代售点违规,关! 例如:切莫轻信“名牌” 4、生动。不要堆砌华丽的词藻,甚至生造除了自己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而是要尽可能贴近生活,要贴近口语。在制作标题时,要抓住“新闻点”,吸引受众的“眼球”,一条精彩的新闻标题如传神之目,魅力无穷,生动形象的标题往往让人爱不释手,令人拍案叫绝。 例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由钱塘活水来 近日西湖一天可得活水十万吨 例如:防患于未“燃”

开场白和颁奖词的写法

一、什么是颁奖词 颁奖词是在某一主题的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的事迹所作的一种陈述评价性的礼仪文稿。笔者认为颁奖词所适用的情形是:在颁奖典礼上,它是作为某种主题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存在的,缺少了这个环节,活动的策划就不是很完美,活动过程就显得不是很完整。通过这种宣读颁奖词的方式,让大众了解获奖对象的事迹以及所体现的一种超乎寻常的人格精神,从而取得一种教育的效果。因此,它必须借助于优美的语言文字对获奖对象进行准确的陈述与评价。 二、颁奖词的特点 (一)情感性饱含情感,真挚赞美人物的事迹与精神,以达到以情感人的艺术效果。 (二)深刻性对人物事迹的评价,必须体现一定的深度,触及人物的精神内核,将人物的壮举提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 (三)简洁性颁奖词非常精练简洁。为适应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要求,寥寥数句,即见人物的神韵与风采。 (四)系列性在颁奖典礼上,授奖对象一般不是单个的,因此,这类文稿的写作往往是一个系列。尽管主题相同,但是具体人物对象的事迹不同。这就要求写作时必须做到因人定论、因事定调,有针对性地表达出每个人的个性特点。 三、颁奖词的写法 (一)大笔写意,点明人物的事迹。写意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在这里,引申为一种叙事方法,是指从大处着眼,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令人钦敬的事迹,简要概述,如同画写意画,力求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丰满的笔下之物。因此,颁奖词不要求详尽地交代人物事迹的来龙去脉或是细枝末节。在新闻传媒非常发达的时代,人物事迹点到为止,人们自然心领神会。 例如: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魏青刚的颁奖词: 例子:编辑词条2007感动中国颁奖词: 1、钱学森【颁奖词】(民族脊梁)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2、李剑英【颁奖词】(天地英雄)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陨大地,魂归长天,他有22年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16秒!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 3、钟期荣胡鸿烈【颁奖词】(树仁立德)狮子山下的愚公,香江边上的夫子。贤者伉俪,本可锦衣玉食,却偏偏散尽家产,一生奔波。为了学生,甘为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我们相信教育能改变社会,而他们为教育做出楷模。

怎样制作新闻标题

怎样制作新闻标题 新闻报道都要有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标题制作得好,可以起到提示新闻内容、表明记者态度、吸引读者阅读、活跃和美化版面的作用。要制作一个好的标题,要做到下面四方面的要求。 第一、题文相符。标题既然是文章的眼睛,就要准确地反映内容,不能随意夸大或缩小事实。 第二、一箭中靶。标题既然是文章的眼睛,就要一下子把新闻的核心内容揭示出来。就像射箭,一箭就射中靶心。 第三、简洁生动。第四、旗帜鲜明。标题既然是文章的眼睛,就要是非分明,毫不含糊。新闻报道,总要表达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扬什么、批评什么。这种态度,在标题中也要鲜明地表现出来。 制作新闻标题大致有几下几种: 一、唤起注意 1、反映奇异自然现象的标题 △大批鲸鱼集体自杀 △潇潇雨犹未歇,说不定落三月 △球雷——“天降火雷穿户过”

2、反映奇人奇事的标题 △专业成绩没达标钢琴演技却真妙 △小不点儿不起眼全能比赛夺第一 △平时默默无闻赛时一跑惊人 3、反映反常事物的标题 △(主)怪事 (副)2.00元+运气=12万元 △(主)怪事 (副)400米跑累得哭爹喊娘 △令人作呕忙退席只因青虫碗中游 △交了会费开了会议 已经两月竟无活动 △台上他讲台下讲他 4、反映科技新成就的标题 对鸡弹琴可使鸡多下蛋 新异的刺激物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但也往往依赖于人们对它的理解程度。所以在制作标题时,不要做得玄而又玄,做得离奇古怪,令人摸不着头脑,它是以人们一定的认识理解水平为限度的。 制作标题还可以巧用对比与差异唤起注意。 工程师三代破屋两间,副局长一家新房四套。 标题用两个不同身份的公民家的居住条件巧作对

比,不“揭”自“露”地批评了某些干部耍权势,争“实惠”,大搞不正之风的怪事。 △办社团无方,保“乌纱”有术 标题前后两句的“无方”与“有术”形成鲜明的对比,活画出某社团的领导者“不干事业只想作官”的丑恶嘴脸。 △入党前信誓旦旦、雷厉风行 (主)入党后胡作非为、干尽坏事 (副)XX案件处理始末 通过前后行动对比,形象地凸现某些党员的“假”“伪”品质。 二、激发情感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就是说,文章要想打动读者的心,首先应在情感上吸引读者,征服读者。新闻实践表明,读者的情感容易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所激发:(1)行动感人的事例(2)动人心弦的细节(3)情真意切的话语。 △(引)好菜好饭扔满桌 (主)害了自身形象,苦了爹娘兄妹 这则标题情真意切,劝戒切勿浪费粮食,既害了自身形象,又苦了爹娘兄妹,有警省作用,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共鸣效应。 闲时不读书——潇洒漂亮,逍遥自在 考时捧书本——熬夜争秒,自作自受 这则针对学生中存在着的学习不良现象制作的标题,一是切

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及制作技巧

北仑新闻网学习材料一 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及制作技巧 新闻界有句行话:“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在高度信息化的今日社会,正极大地改变着人们接受新闻信息的阅听方式,“看新闻看题”“5秒效应”的提法都印证了新闻标题日益突出的作用。一个好的网络新闻标题,应该力争在开头就能够一下抓住读者,进而引导他完成整个阅读过程。”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网络新闻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新闻标题的竞争。 一、单行化:单一型标题为主 这不同于报纸的标题多用多层标题,有主题、引题、副题等多种标题形式互相配合使用。网络新闻标题往往是单行的,最多字数也会有所限制,一般要求在最短的文字内,既要高度浓缩消息的主要内容,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又要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 一般而言,网络新闻标题字数以10到20个字数为宜,上下句最好能以空白或标点分开,并控制在7到10个字组成一段文字,如:”五粮液调查未了生诉讼基金胜诉概率低”。 制作网络新闻标题时,在传统媒体中的的肩标题与副标题都要融于网络新闻的单行标题中,做到最大化的吸引网民。这对编辑的概括、归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中国煤炭报的一篇新闻,主标题:”风雨之中不言弃,同甘共苦渡难关”,副标题:”矿嫂朱群照顾患病丈夫的故事”,这篇新闻如被网站转载,就必须对标题进行修改,按照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可以改为单行标题:”矿嫂朱群历经风雨照顾患病丈夫5年”。 二、实题化:网络新闻标题以实题为主 网络新闻标题一定要抓住受众心理,选好角度,突出新闻事实中的几个新闻要素,通过恰当组合,捉住“新闻眼”,来吸引受众点击。 新闻要素:它们概括为“6W”,即: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结果如何(How),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物、时间、地点、经过、原因、结果。如果把这六要素串起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某人某时在某地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这就决定了网络新闻标题往往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或者是主谓结构,或者是主谓宾结构。如:新华网2011年2月15日新闻标题: 统计局公布1月国民经济主要数据CPI同比涨4.9% 刘小华被任命为广东湛江市委书记 人社部驳"我国行业工资差距全球第一"说法 重庆黄昌华等18人涉黑案开审7年内致人1死4伤 罗志军任江苏省人大主任李学勇当选江苏省省长 华媒关注中央反腐新信号:肃纪换届遏涉外腐败 标题要有吸引力,必须在6个要素中寻找一个突破口。到底选取哪一个或哪几个要素需要斟酌,要用最简洁的文字将新闻中最有价值、最生动的内容展示给读者。美国报业大王赫斯特曾经说过,“千万记住,如果你的第一句话不能打动读者,也就没有必要写第二句了。” 网络新闻标题制作中,省略句也是经常使用的,尤其是量词、介词、连词、谓语中心词等,甚至是主语、谓语、宾语被省略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例如:生活成本最低10大城市(此为放到首页的标题,点进去之后的标题为:全球生活成本最低的10大城市),这个标题省略了谓语与宾语,按正常语法应该是:xxx等10大城市是生活成本最低的城市。

新闻标题的十大禁忌

新闻标题的十大禁忌 默认分类2009-12-24 15:20:23阅读1评论0 字号:大中小 1、闻标题中严禁出现重复字眼。 ②在主题中回避字数太多的人名和地名,处理方式是转放在副题中。 ③严禁在标题中出现不常用或引起误解的地名简称。 ④标题尽量不折行,不裂句;迫不得已转行的时候,要注意单独成行的,一句要意义完整,不引起歧义。 ⑤新闻事实是一个个例的情况,新闻标题中做慎用宏观表述。 ⑥如无特殊需要或者明显的是非判断,避免在标题中出现主观色彩浓厚的字眼,如“竟然”、“胆敢”等字眼,尽量保证报纸的理性色彩和客观形象。 ⑦不提倡在新闻标题中使用问句,新闻内容是什么就告诉读者什么,无须哗众取宠、欲擒故纵。 ⑧新闻标题中做出的判断,要在正文中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避免出现孤证、过头的判断。 ⑨标题中尽量不要出现专业性过强的词汇,善于用已知的事物作为桥梁,将生僻的专业词汇翻译成通俗的语汇。 ⑩标题中的数字,尽量将之具化为读者有生活经验和尝试的具体描述。 新闻标题的制作规范与技巧 一.标题应该准确的表达原文的大意(文体的基本规范); 二.新闻标题,尤其是主题一定需要做成实题,尽量将新闻要素做进标题之中。如无可能出现的纠纷,避免使用“一"、“某”等含混的表述; 三.标题中注意将文章中的兴奋点提炼出来,在标题中应该做到不少于一个兴奋点(重要的新闻人物、离奇的新闻时间,重大或者是新奇的事件本身等); 四.单行通栏标题的字数应该控制在9-—11个字之间。 五.标题的主谓宾结构必须完整,避免出现双谓语和动宾搭配不当的情况; 六.新闻标题必须有动态词汇,主要为“行为主体+行为+行为客体"的句式结构。消息标题中力戒“的”字结构(***的***)、“是”字结构(****是**)、“和”字结构(****和****)、“为"字结构(为****)等静态句式出现;

新闻标题的制作规范与技巧

新闻标题的制作规范与技巧 一.标题应该准确的表达原文的大意(文体的基本规范);二.新闻标题,尤其是主题一定需要做成实题,尽量将新闻要素做进标题之中。如无可能出现的纠纷,避免使用“一”、“某”等含混的表述; 三.标题中注意将文章中的兴奋点提炼出来,在标题中应该做到不少于一个兴奋点(重要的新闻人物、离奇的新闻时间,重大或者是新奇的事件本身等); 四.单行通栏标题的字数应该控制在9——11个字之间(无论对开或者是四开,人眼的正常阅读视角为25℃,一瞥而无须转动视线的字数为6——8个字。小于9个字,字号太大,蠢,版面留白太大,注水。大于11个字,字号太小,不易引起注意);五.标题的主谓宾结构必须完整,避免出现双谓语和动宾搭配不当的情况; 六.新闻标题必须有动态词汇,主要为“行为主体+行为+行为客体”的句式结构。消息标题中力戒“的”字结构(***的***)、“是”字结构(****是**)、“和”字结构(****和****)、“为”字结构(为****)等静态句式出现; 七.标题主要只用主动语态,慎用被动语态作为新闻标题,以使新闻事实表述地更加直接、有力;

八.对已经发生过的新闻事实,除特殊需要,无须在标题中加上时间,如“昨日”等,用现在时表述基本新闻事实,以使报纸感觉鲜活,给读者以强烈的时间感; 九.对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应该在标题中用“将”注明,否则会李代桃僵。 十.新闻标题中尽可能地省略标点符号。顿号和逗号,尽量用空格来替代,以使版面透气,更加清丽。严禁使用感叹号,避免给人主观感情色彩。尽量不使用省略号和破折号,因为省略号至少占用两个字符的空间;尽量不使用问号,在句式本身为疑问句的时候,禁用问号;除表达反语的意义外,尽量不使用引号; 十一.新闻标题中严禁出现重复字眼; 十二.新闻主体中的人如果不为常人所知,不宜出现在主题中。如果必须出现在主题之中,则可用该人的身份替代; 十三.尽量在主题中回避字数太多的人名和地名,转放在副题中;十四.严禁在标题中出现不常用或引起误解的地名简称(如“阿国发生军事政变”,不知道是阿根廷、阿富汗还是阿联酋); 十五.慎用多行主题,否则起不到标题原应承担的醒目和提示的作用; 十六.标题尽量不折行,不裂句;迫不得已转行的时候,要注意单独成行的一句要意义完整,不引起歧义。不要出现: 某某向离退休老干部 发放一次

新闻标题特点

修辞五彩缤纷 提起修辞,人们一般会认为只在文学作品中运用,其实不然,为了吸引读者,增强新闻标题的美感,可以适当地采用某些修辞手法。需要说明的是,不管采用哪种修辞手法,首先必须准确、规范概括新闻的内容或主旨,在此基础之上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才可以使文章具有吸引力。下面介绍几种新闻标题常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对于新闻标题来讲,其直接作用就是可以让读者很好把握新闻的内容和主旨,激发阅读热情。如《人民日报》(2008-5-8)发表了一篇新闻报道,标题是: 5月7日,7500吨海上全回转自航浮吊在上海建成起吊,创下单吊起重世界之最(引题) “蓝鲸”是怎样炼成的(正题) 标题中将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500吨海上全回转自航浮吊,形象地比喻为庞大无比的蓝鲸,既恰到好处,又流露出抑制不住的自豪感,使阅读者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感。 对偶。新闻标题中所运用的对偶,就是将两组能够概括新闻内容或主旨的两组文字,并列排列起来,这两组文字具有字数相同,意思又相互关联,结构一致,音节协调的特点,阅读起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其作用是可以给人以美感,激发阅读欲望。如在《人民日报》(2008-5-18)上发表的一篇新闻报道的标题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主题) 全国各地积极捐款捐物救助四川灾区(副题) 主标题中运用了一组对偶句,排列整齐,发音协调,前句是起因,后句是结果,很好地表达了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全民一心,抗震救灾的决心。读后给人以振奋的力量。又如,《人民日报》(2008-5-17)报道有关北川被困灾民“亲人生死相依,朋友相互鼓励,路人挽起手臂”的事迹时,用了《不放弃〓不抛弃》这样的标题,其中体现出他们对生的渴望、对亲人的依恋、对朋友的关怀。此题目短短几个字,却可以产生使心灵震颤的力量。需要强调的是,在运用对偶修辞时,第一,选用的句子要与新闻内容具有内在的联系,不可勉强。第二,句子结构要一致或相当,不要生拼硬凑。如果那样的话,反而会弄巧成拙。 拟人。在新闻报道的标题制作中,有时为了增加文字的感染力,往往将写作对象比拟为有生命的人。这样制作的新闻标题,可以使阅读者有切身的体会,引导读者去了解、关心新闻的内容。如在《人民日报》(2010-2-23)上发表的一篇新闻报道的标题是: 60年一遇严重旱情继续(引题)

新闻标题的特点和作用

新闻标题的特点和作用 新闻评论标题的创新就是要求其特殊、要求其独特。让读者一看,使眼睛为之一亮,心灵为之一振,拍案叫绝。任何一篇文章,都需要有一个好的标题。对于评论来说,更是这样。之所以有如此要求,是因为评论题目具有特殊的作用。有人说:“标题是评论的眼睛。”这是一种“文学语言”。那意思无非是说,眼睛是传神的,评论的标题应该把评论的精神表达出来;或者是说眼睛能够把人勾住,评论的题目应该一眼就能把读者吸引过来,使他非把文章读下去不可。如果是广播评论,要能吸引听众,使人非听下去不可。正如汤姆森编著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一书中写道:“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你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采的标题。” ①在当今,报刊、广播电视频道的数量相对于过去已翻了好几番了。而且报刊已进入厚报时代,甚至有的报纸一天就出百版;广播、电视大多数已是全天候播出,这一切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可以说,信息爆炸时代已经来临。加上社会生活的节奏大大加快,人们已无过多的时间去关注它,可以说,就连看完报纸几个版面的时间也没有。那么,新闻评论标题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那新闻评论标题如何创新呢?这就涉及一个标题创新艺术的问题。 一、评论标题的生动性 一讲到生动,人们会立刻想到小说、散文、诗歌等,似乎与新闻评论无缘。其实生动和新闻评论早已是水乳交融,尤其在西方新闻评论作品中为一大特色。生动的标题能使新闻评论鲜活起来,才能收到好的阅读效果。 农民怕政策变化而不敢下力长远致富,对当前农村的一大思想障碍的评论,标题可以想出很多。如《致富要有长远打算》、《兼顾当前和长远》、《当前和长远》、《农民致富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等等,这些标题都可以据以成篇,但未免会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作者却干脆把群众的语言直接用作定题:《致富不能“鸡啄米”》,这样既直截了当,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从语言来说又比较形象生动,使听众听了以后不易忘却。 同样的标题还有:《为分数“拧水分”好》(《光明日报》2005年06月10日)、《为健康“颁奖”》(载《人民日报》2004年8月5日第一版)、《当不上附马不能不取妻》(江苏如皋县人民广播站1986年7月15日播出)、《莫把“衙门”抬下乡》(湖南益阳县广播站1986年2月10日播出)等等,这些生动的标题,能使新闻评论鲜活、醒目、形象,从而产生吸引读者的魅力。 二、评论标题的幽默性 幽默是智慧的象征,才华的体现,它以特有的诙谐和意境,让人们在会心的微笑中领悟到生活的哲理。老舍先生说:“幽默地去奇袭侧击,使人先笑几声,然而一琢磨脸就红起来,这要比正颜厉色地教训人效果好得多。” ②“讽刺家的心是冷的,而幽默者的心是热的,在心态上没有讽刺家那么厉害”。③具有幽默效果的新闻评论标题,不仅给读者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而且能够激发读者对新闻评论内容的兴趣。要把评论写好,讲究语言文字的幽默性是高招之一,其中制作富有幽默性的标题,就会一下子抓住读者和听众。试举一例: 《人民日报》2004年4月210日“今日谈”的标题为《喜人的“不习惯”》。这篇评论据以“前两天在北京火车站乘火车,登车后总感觉什么地方和过去不同。原来是站台加高和车底持平,上车如履平地了。习惯了踩着梯子上下车,对这方便之举一时倒有些不自然。”作者抓住了事件的性质——可喜的,借用自己的感受——“不习惯”来概括这一使人上下车方便的变化。事情本身没有逻辑矛盾,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逻辑矛盾就出来了,幽默感也出来了,于是人们才有读下去的欲望。如果标题为《可喜的变化》,这一标题是准确地反应了事情的原委,但太笼统,让人一看就是喜鹊评论,而这种性质的新闻在中国铺天盖地,根本没法吸引读者的眼球。 再如:《“猪八戒”不该成为荧屏“香饽饽”》(《经济参考报》2005年08月22日)、《这样的“抠门”值得称赞》(《人民日报》2005年08月10日第一版)、《楼市:中央政府不是"千手观音"咋办》(《中国青年报》2005年07月07日)、《企业要有“野性”》(《文汇报》2005年08月19日)、《造林还是“造字”》(湖北十堰电视台2002年11月15日首播)、《乡镇企业不是属猪的》(甘肃人民广播电台1985年12月14日播出)、《既要打锣,就不要怕响》(江苏省阜宁县广播站1983年6月25日播出)

关于新闻标题的制作(精)

关于新闻标题的制作 今天,我讲新闻的“肩题、主题和副题”。也就是说,只讲报刊上新闻文章的标题,原则上不涉及其它文体的标题制作。 一、看书看皮,看报看题 从功利的角度看,标题首先是用来吸引读者的。当记者的,要想你的稿子通过编辑选稿这一关,发表以后读者爱看,有影响,你首先就要写好标题。 当编辑的,要想你编的稿子比原稿更生色,更能吸引读者,产生好的社会效益,你首先要改好标题。平心静气讲,你看到标题好的来稿,会不往下看吗?反过来,那些标题写得平淡乃至莫名其妙的稿子,你丢了多少! 当自由撰稿人的,你就更要小心了。小心你的稿子标题太差,编辑先生(小姐)一看就扔进字纸篓。 好标题有恒久的无穷魅力。诸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榜上无名,脚下有路——访老作家严文井同志》,《哥德巴赫猜想》,《32111钻井队血战火海》,《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等等。邓拓同志说:谁给我想出一个好标题,我给他磕三个响头。 二、新闻标题的内涵 “新闻标题”是什么?《辞海》说:“新闻标题是报刊上新闻和文章的题目。制作标题,是新闻编辑的主要工作程序之一。报刊编辑部用标题来概括、评介新闻的内容,帮助读者阅读和理解新闻。” 这个定义很准确。展开讲,所谓标题,就是用精警的词语,对于新闻的内容与中心思想(主题)进行富有特色的浓缩和概括。标题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新闻报道的延续和最后完成。在表现形式上,以大于正文的字号、乃至与正文不同的字体,把它印刷在新闻(文章)的最前面,用以吸引读者,帮助读者阅读和理解新闻。新闻标题有标示新闻与评论新闻这样两个作用。 1、它是新闻事实的浓缩,文字简短。看了它,就大体上可以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是新闻不可分割和不能任意拟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它是对新闻事实简明扼要、画龙点晴式的评论,读者可以通过标题,更好地理解新闻事实的意义和价值。 从编辑的角度看,新闻标题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叙说新闻事实;第二部分,评说新闻事实。编辑通过标题,把新闻事实向读者推销,向读者述说自己对于新闻事实的看法和意见。 新闻标题是对于新闻事实与中心思想(主题)的高度浓缩与概括。它必须要有血有肉,内容充实,切忌笼统和空泛;同时,又要完写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褒贬、爱憎分明。 标题写得最好的,恐怕要算孔夫子删定——编辑的《春秋》。《春秋》的开宗明义第一章是“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为《春秋》作传的《左传》,以这6个字为题,展开来,就成一篇传诵千古的大文章。谓予不信,请看另一家为《春秋》作传的《公羊传》说:“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杀也。何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段、郑伯弟也。……而弗谓弟;公子也,而弗谓公子,贬之也。段失子弟之道也。贱段而甚郑伯也。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以成于杀也。于鄢,远也,犹曰取于其母之怀而杀之云尔,甚之也。”你看,这6个字有多么深刻的内涵,包含了多少事实在里面!所以说,标题本身就是一篇大文章。 三、新闻标题的作用 1、为读者当向导,帮助读者选择新闻,吸引读者。现在传媒这样多,连标题都写不好的文章,有谁看?同是一件事,标题写得好,看的人就多。例子: [1] A:《经党中央批准,北京大学党委做出决定——为马寅初先生彻底平反恢复名誉》B:《错批一人,误增三亿》 C:(肩题)实践宣布了公允的裁判,二十多年的是非终于澄清 (主题)党组织为马寅初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副题)统战部副部长李贵前往拜访马老通知平反 你看这三个不同的标题,各自效果如何? 2、引导读者了解新闻的纲要,对新闻深入地进行了解。请比较下面这件新闻的两个不

新闻评论的标题制作

一.1.结合实际情况谈谈新闻评论标题的几个要求 第一,新闻评论标题要准确。最基本的含义是题文一致。比如有一篇评论的题目为《韩国看不上爱国者》,这就造成了误解。实际文章中的“爱国者”指的是美国的“爱国者—3”导弹系统,而在标题中的意思就是指“热爱祖国的韩国人”,很明显的标题文章内容不一致,而且有歧义,所以不符合“准确”这一标准。其次运用要准确恰当,即制作遣词用字时,不可望文生义,也不可以滥用词藻。比如《法人岂能是法盲》、《要春风化雨,不要耳提面命》。“法人”指的是单位、企业而不是指单个的“人”,而“春风化雨”和“耳提面命”,都是对良好的熏陶和教育的比喻。最后,题意要确切贴切,要不会产生误解或歧解。 第二,新闻评论标题要具体。标题应该尽量小一些、具体些,往往容易使论题明确、角度集中,写得深刻,避免空泛。比如有一篇有关植树节植树的评论标题为《以科学求质量,以质量求发展》,这一标题就会让读者感到茫然,初看标题不知道作者想表明的意图是什么,而《你栽的树活了吗?》、《“栽植”健康》则更明确。 第三,新闻评论标题要鲜明。要有一个基本的倾向,要在题目中反映出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褒扬什么、针砭什么。比如有文章标题为《为官莫贪》,但实际的内容还可以再引申为贪官会被惩罚,于是改为《为官莫贪,贪官必惩》,但为了简明,不如改为《贪官必惩》。 第四,新闻评论标题要精炼。比如,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到“实干兴邦,清谈误国”,对于这一事件的评论就要看其提出的内容的主旨是什么,主要谈的是“实干兴邦”,而“清谈误国”则是相反的方面,并没有多余的含义,所以评论的标题就可提炼为《实干兴邦》。 第五,新闻评论标题要生动。一篇文章要想抓住读者眼球,就要从题目入手。所以记者要在题目上费脑筋,哪怕是再平常不过的道理也要有个令人眼前一亮的标题,所以标题就要有创意,最主要体现为生动。 2.结合实例谈如何让新闻评论标题变得生动? 在新闻评论标题的制作中,在突显新闻性、信息性的同时,力求言语和形式的表现美,达到意想不到的社会效果。 (1)一般来说,陈述句和反问句最能直接、鲜明地表达作者的判断,是新闻评论标题中选用较多的判断句式,“是”、“不是”是最典型的判断动词。比如《南方都市报》2007年11月12日的一篇评论文章为《带薪休年假,权力何以悬空12年?》。对于公众而言,“带薪休年假”是于1995年初就已经正式施行的《劳动法》第45条,只不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可12年个年头过去了,“具体办法”仍未出台,多数用人单位也乐于以此作为借口,拒绝执行《劳动法》中明确的属于劳动者的权利。这篇评论就以“权利为何被虚置?行政立法不作为”作为评论对象,因此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所以成为评论的“亮点”。 (2)加上性质判断词的标题,比如“赞”、“颂”、“提倡”、“弘扬”或“驳”、“斥”、“评”、“不要”、“不能”、“勿忘”等这类标题,同样观点鲜明,鼓动性强。如人民网12月23日的一篇网评文章标题为《干部是为群众服务的,组织工作也是群众工作》、《勿让韩国海警的悲剧成为中韩关系的悲剧》。 (3)要想把思想、观点表达得生动、新颖、锋利、幽默、深刻、引人,巧用修辞是一个好方法。修辞的运用可以使标题形象生动,达意传情,恰到好处,以增强标题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如《经济蛋糕,如何散发民生幸福味道》。 (4)在标题中引用典故,不仅可以言简意赅地表现新闻的内涵,能够增加标题的文化含量,使标题富有审美情趣,体现民族语言的魅力。如人民网《正规油企也售地沟油根不断怎打得尽》,其中“根不断怎打得尽”与“剪不断理还乱”的句式相仿照。 (5)此外还要善于使用疑问句,针对具体的思想矛盾将陈述句改换语气,采用提问、疑问或反问的表达方式、激发人们思想,突出矛盾的焦点,有利于从感情上引人注意、有人联想,从而吸引读者去阅读正文,寻找答案。如《微博实名注册会压缩发言空间影响微博发展吗?》、

新闻标题制作的三个关键词

新闻标题制作的三个关键词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一报在手,读者头一眼肯定先看标题,标题吸引了“眼球”,才会继续往下读。标题抓不住人,文章再好也起不到该起的作用。依据笔者的体验,制作新闻标题尤其是主题,应力求把握三个关键词:准确,简约,传神。 第一关键词———准确 所谓准确,就是没有偏差。可以由此引伸出几个第二层次的关键词:完整、清晰、恰当、贴切。这是标题制作的基准和第一要则,对标题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做不到准确,标题便无法周全地简述文章的要义、客观地概括文章的主旨,也就丧失了基本功能。 做题欠准的常见病大约有这么几种:一是主旨不明造成误差;二是工作不细造成误差;三是用语不当造成误差。下面各举一例。 例一:我上大学前在湖北沙市市委宣传部当新闻干事,因而假期回家仍不忘跑稿。1979年寒假的一天,我和另一同志看到闹市区贴了张海报,说是某月某日开始向市民销售木材,于是采写了一条新闻。那位同志先拟了个题:《沙市木材公司小额木材经营部开业》,我看了说,“不行,投到报社顶多发条简讯”,便重做了一个: 主题———《让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副题———《沙市物资系统面向市民经营小额木材》 当时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惟有生活资料是商品,作为生产资料的木材只能计划调拨,不可随意买卖。“让生产资料成为商品”,消息想要告诉人们的正是这样一个体制改革的迹象和前兆,其“新闻眼”、“信息量”恰在这里。如果用前一个标题,就把真正的新闻埋没了。虽说“小额木材经营部开业”也是新闻事实,但并非新闻主旨,标题不能完全反映新闻的主旨,也就不能正确体现新闻的性质。此稿投给报社后很快在显著位置见报。 例二:2003年8月上旬,《经济日报》二版发了篇新闻分析,谈我国南方地区何以出现多年不遇的持续高温和严重旱情。整个版组织得相当不错,却被取消了评奖资格。为什么?问题出在标题上: 《南方今夏为何罕见高温》 据夜班编辑讲,出大样时见原题比较拖沓,翻来复去改了几次,可匆忙中在“为何”与“罕见”之间漏掉了关键的“出现”二字,意思正好相反,成了个“南辕北辙”的错题。 例三:1991年3月17日《经济日报"星期刊》 三版发了篇小言论,批评一些单位借举办各种晚会之机敛钱,标题被做成这样: 《晚会的滥觞及其它》 这是个用词不当的典型错题———编辑把“滥觞”当作了“泛滥”的同义词。“滥”是水,“觞”是酒杯,连起来是说水少得只能浮起酒杯,即江河发源之地,通常指事物的起因和源头,与“泛滥”的意思毫不相干。 主旨不明、工作不细、用语不当导致标题失准,毕竟属于无意出错。还有一类问题称得上是有意做假,扼其要者列举两例。 一是刻意渲染、大肆炒作造成标题失实。去年一家小报出了个大标题: 《花园口决口》 乍看心里“格登”一下,1938年6月,国民党曾在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酿成震惊中外的“花园口决堤”事件,莫非花园口又溃堤了?细看文内,并非如此,不过一桩无关紧要的事情:花园口附近一处外堤护坡的下沿塌了个口子,很快给填上了。小题大做是为了耸人听闻,故意误导读者,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二是矫揉造作、跟风媚俗造成标题失真。小报小刊上,诸如“某某明星‘自杀了’”、“某某大腕‘出事了’”这等咋咋呼呼的标题,频频撞入人们的眼帘,看看题下文字,要么凭空杜撰,掺杂兑水,要么捕风捉影,牵强附会。还有“怎么啦”、“动奶酪”、“一路走好”、“闪亮登场”、“将什么什么进行到底”之类的新潮八股和另类套话,“成效显著”、“进展神速”等等常见报端的陈词滥调,这些老掉牙的词儿却又像颗老不掉的牙,死死地挂在某些媒体的“嘴”上。 有意做假也罢,无意出错也罢,其客观效果都是标题的失当、失准,甚至失实、失真。因此,标题制作须首先避免上述种种毛病,才能做到恰如其分,准确无误。 第二关键词———简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