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情墨趣

笔情墨趣
笔情墨趣

笔情墨趣

杨自强杨自强,生于1929年,陕西户县人,一生拙于,喜读书,爱绘画,旧社会只能以庙堂皮影为蓝本。解放初期,50年考入西北艺术学院美术系(后改为西北艺术专科学校,西安美专,西安美术学院)学习。5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56年曾短期在北京中央戏曲学院舞美班,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研究室,中央美院华东分院国画系等校进修。后回西安美术学院任美术师范系国画人物课。1960年评为讲师,1963年调校内教务处任副科长。1967年调入陕西省展览馆(原阶级教育展览馆)任美工组长,业务科长,展览馆馆长,咨询等职到1990年退休。万岭千山工作41年,从事绘画专业仅14年。1950年到1953年,上学期间配合革命需要,同学们集体创作了10多套连环画和年画,如土地改革后画了组织起来的王莽村(陕西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我国第一个女推土机手胡友梅。三反五反运动时,创作了奸商王康年等。1952年创作了修通天兰路年画,均出版或发表于群众日报。1958年在美术师范系任教时,创作了《农场小景》,《新安江水电站》,《夜深话长》,《延河集归》,《春天》等国画。分别参加了省美展,西北五省美展,全国第四届美展或发表于人民日报,新观察,中国工人等杂志。1964年后到退休全心致力于行政工作,只是在1974年,在展览馆工作时,经组织

批准,抽出了两个月时间配合泥塑霸王窑展览创作了一幅壁画《旧社会的矿工生活和反抗斗争》(12m*1.8)用传统的散点透视,把十五组不同情节,一百多个任务活动融合在陕北高原的画面中。家居画屏中五十年代绘画创作,紧密的配合当时的革命形势和见识需要,本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投入到生活中去,工农群众中去,真实地反映当时的革命现实。当时创作每一幅画都深入生活,源于生活,深刻思考,记忆犹新。看到组织起来王莽村就会联想到解放初期,五十年代,我们下乡住在长安县王莽村的所见所闻,当时,农民的生活虽然很艰苦,但农民摆脱了几千年封建地主的剥削压迫,成为土地的主人,他们无比的喜悦的心情和高涨生产劲头,他们信任党,感谢党,拥护党,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加农业生产互助组,当时的带同人蒲宗志,尹冀东后来都是农业劳动模范,当时的农村虽然还是旧貌,但农民精神面貌却呈现出一片新的气象。看到了修通天兰路,新安江水电站,就回忆起52年天兰路工地,55年去宝成路工地,58年去浙江新安江工地和工友们一起生活的生活的景象,当时的物质技术条件都很差,工作条件跟生活条件都很艰苦,但是他们主人翁的态度,无私无畏热爱党和国家的热情和干劲创造了不少奇迹,度过了不少难关,开山凿洞架桥梁,开辟了我国通往西北和通往西南的两大动脉。我们和工友们一起住在黄河边的山崖边和秦岭梁上的帐篷里,度过了严寒和酷暑

也曾与风雨之夜披着被子迎着寒风,乘坐在运铁轨的货车上,在漆黑夜晚中行进,艰苦的生活也磨练了年轻的我的思想和意志,革命实践,锻炼了我,教育了我,初步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实践使我认识到,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服务于人民,有了生活艺术才会有生命力。苍茫起伏五十年代干群关系,群众对干部亲切信任,干部对群众的孺子牛公仆的精神真可谓鱼水之情,在兴平豆马村下乡时,和乡政府一墙之隔,当时的乡长经常骑一辆旧自行车,往返于各村各户,平时吃饭时,乡长端着饭碗,蹲在小院中和农民一起谈工作解纠纷,我在陕北下乡,晚上开会大窑洞一盏玻璃灯坐满了人,午夜会散,但总有人和我们商量村事家务推心置腹,在老乡家轮流吃饭,是深入了解农民疾苦增进友谊的好机会,人物画,夜深话长是我下乡去陕北米脂县小桑平,工作半年时间,感触最多,体会最深所构思的,看到了这幅画,便会想起下乡时,接触和熟悉的父老乡亲,老李头平时不苟言笑,严肃有余,但当他和我交谈无拘无束时,他会情不自禁绽开笑容,引吭高歌他年轻时在内蒙古赶骆驼时的民歌赶牲灵是那样的认真激情和欢乐。容明是地道的陕北汉子瘦高个,古铜色的肤色,60多岁左右,高高的鼻梁,络腮黑须,平时寡言少语,什么农活他都干得出色,群众会上他敢于直言进谏干部,敢于指责不利于国家的人和事,他的言行充分的体现了农民厚道,纯朴,智慧,勤劳的品德和

农村党员的正直无私无畏的形象。吊是个13.4岁的小姑娘,瘦窕的身形,灵活机智,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平时她总是文文雅雅,平时见人有点比较羞涩不大说话,但当他下地干活时,在陕北的山卯上,纵高串低,像一只狡兔点种牵牛样样在行,稳重而沉着。还有许多农村勤劳纯朴的人物,老大娘,年轻到小伙和姑娘伙伴,天真的小朋友,他们的形象都深深在刻在我的思想深处,我非常喜欢回忆和他们相处的日子。重山叠嶂我喜欢回忆过去,特别是有幸生活于几千年难逢的社会变更时期,新的社会制度,新的生产方式,人的新思想,和精神面貌,建设的新天地,回忆这些深深铭刻在个人心底鼓舞激励和充实个人生活。

云浮山动历史是一面镜子,忆旧就是看看镜子联系现实充实自己,这本小册子画不多,只是作为个人的艺术思想艺术生活的记录,对自己来说是非常宝贵不可重复的,他也反映了变革时代的艺术现实,虽是一点一滴,但是真实和深刻,它记录了个人的足迹和走过的路,生活经历及思想认识。它记录了我在生活中熟悉和认识的父老乡亲,熟悉的难忘的形象,他是我艺术思想笔墨技法真实体现,小册子仅作为个人赠送亲友的友谊留念,诚恳希望给予批评指正。苍莽峰恋90年退休,曾计划退休后很好画画中国传统美德人物故事的组画,订阅了民间文学故事,山海经等资料,真的退休了,却事与愿违,不仅是多年不动笔画不好,更重要的是随着年龄

手疾抖缠颤的发展,握不稳笔,画不成形。幽谷90年代是画坛家争艳,是艺术多元化,画家充分发挥个人个性的年代,自己有了充裕的时间,而且精力尚可,书画兴趣尚浓,以左手尝试从头练起,由苦恼到逐渐有了信心,虽未能恢复的过去的绘画基础,但尚能稍慰我爱好书画之情,也坚定了我晚年生活之路,从新执笔,寄托我的思想和感情,也填补了晚年离开工作内心的空虚,充实了生活健康了身心。重山峻岭人物是画不成了,画什么?我喜欢大自然,喜欢农村,更喜欢终南山下的家乡小镇。童年记忆中的城楼,小庙,稻田已不复存在,但是村南的终南山和村中瓦舍小院依然存在,所以每年都会回农村住一段时间。农村小院不大,不仅能栽花种菜,而且有春燕秋清的景色,平时也常去太平,紫阁,化羊等秦岭山峪转悠,无名山川的苍茫幽深,雄伟起伏,峰迴溪转,云笼雾罩等无穷变化的景色,不仅使我心旷神怡,而且触发了许多画意。无名也秀美农村环境幽静,空清清新,个人身心自由,小院花草,秦岭山川,都启发鼓励着我画了一些偏僻的,山川野岭和小院花草。小册中山水和花卉,都是这一时期画的,画的不好,但都是触景生情,由生活中来的。淡抹青山在家乡,乡里乡党要求给他画张画,不少人希望给画个钟馗,有的要画个济公,他们说钟馗正直辟邪,镇贼除妖,济公能除恶扬善,抱打不平,挂在家里吉利,。再体会和塑造两个形象时,我看了有关钟馗的传说和小说济公

传,钟馗的性格激浊扬清,济公的浊而清,狂而正,贪而公,醉而醒的滑稽形象使我深受感动,因此这一时期画了不少钟馗和济公的造型。无名山谷这本小册子,山水和花卉,都是退休后,20世纪末,21世纪初画的,基本都是写实的,作为个人艺术生活的记录,以做亲友留念并望指正。忆写山水幽谷云深白云深处有我家紫阁灵秀石门小景峻岭雄奇荒山

野岭深山小溪庙居群山中峰叠壡深波光荡漾颂石门工作四

十一年,只有在建国初期的十几年结合学习和工作画了一些画。这一时期,正处在共产党领导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私有制,建立了新的共和国。这个不平凡的时代,新的文艺政策和文艺思想其文化内涵温厚而丰富。当时的文学艺术都具有明显和强烈时代感和时代特征。

这个划时代革命变革年代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变化是个特殊而伟大的年代,它将永载史册。这一时期,虽然我画的不多但题材人物都来自当时的革命现实和工农生活,虽然只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一枝一叶,但都带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所以是有一定的社会和历史意义。共和国刚成立的解放初期,也正是我个人二十到而立之年之时,是我精力充沛,受了党的教育和培养,全心全意满腔热情的投入到工作和学习,虽然画的水品不高,大部分是写生和速写但都是按党的文艺方针艺术要反映生活,艺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要求的,内容都源于当时的生活现实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及爱国情怀,

非常敬业的和认真的态度,构思和制作的。从个人的人生来说,这一段记录了自己的艺术道路和留下不多的绘画和创作他是我年轻岁月工作艺术实践的记录,是宝贵的经常怀念的。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美术学习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单元。该单元由中华博览和世界之旅两部分组成,本册介绍的是中国花鸟画和外国静物画。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分析美术作品,他们还没有系统的认识。教师应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中外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并评述相关作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全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 一、教学路径 在中国画中,花鸟画是与人物、山水画鼎足而立的画科。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其不仅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且在世界美术领域亦自成体系,独树一帜。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花鸟画千年不衰,为广大的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 从黄筌的《写生珍禽图》、赵佶的《芙蓉锦鸡图》到文同的《墨竹图》、朱耷的《游鱼》,再到齐白石的《蟹篓图》……中国花鸟画的画家们在看似寻常的花鸟虫鱼中发现自然之美,运用笔墨色彩的技巧去表现大自然中的丰富和生动。他们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界的认识,反映社会现实。在画家的笔下,花鸟画不仅仅表现花鸟之美,更是把花鸟作为表达特殊情感的重要媒介,这远远超出了花鸟本身。 本课以名家画作为切入口,围绕花鸟画家如何描绘自然,又如何表达情意而展开。让学生通过欣赏和评析,逐步理解中国花鸟画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 二、课时建议 2~3课时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名家名作的欣赏,让学生们了解花鸟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和花鸟画家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技能目标:让学生们学习多角度欣赏花鸟画作品,并能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情感目标:通过作品赏析,让学生们体味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美,感受花鸟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如何表意。 教学难点:理解花鸟画抒情写意的独特表现形式。 三、教学准备 教师:教材、教学多媒体课件。 学生:教材,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赏析要点 本课知识点、结构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1、课标要求: 本单元通过对中国画用笔用墨的讲解和练习,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情墨趣在中国画的审美作用。 2、教材分析: 中国的水墨画有它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极具特色的画面效果,不但体现着中国人特有的情怀,更可以说中国千百年来文化传统的浓缩,对水墨画韵味及所形成美感的认识是本课的灵魂。本课将带领学生逐步体验水墨特殊的韵味和审美情趣,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水墨技法示范主要提示给学生两点:一是纸张、墨色、颜料、水分这些材料媒介的特性;二是运用这些媒介作画时的步骤与程序,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水墨画的技法进行初步的了解,并通过完成一幅作品去体验这种方法。 3、学情分析: 我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思维活跃,好奇心重、好表现,求知欲望强烈。但是他们刚从小学进入初中,美术的逻辑思维不强,看问题往往注重表象。因此在教学中应侧重于培养学生动手问题、掌握技能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4、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作品的欣赏,知道“韵味”是中国特有的审美标准之一,使学生感受中国水墨画独特的韵味和情感表达。 (2)、技能目标:能够巧妙的运用作画工具和方法,正确表达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体验笔墨的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喜爱之情。通过作品欣赏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审美素养,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5、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中国画的笔法和墨法。 (2)难点:能透过作品欣赏和笔墨练习体会笔情墨趣。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组织教学,调试多媒体课件 观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从视觉、听觉两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刺激学生思维,引出本课主题,感受水墨与彩的韵味。 提出问题:谈一谈自己看完这段视频之后的感受。说出动画片是用什么方法绘画的,说说你的感受与联想。 设计意图:通过设疑和观赏,可以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引出课题,又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好学和想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渲染了学习氛围。

第七课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第七课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一、课型:造型·表现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学习传统笔墨技法知识,及在造型中表现的艺术情趣,提高对民族绘画的认识并培养作画的基本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笔墨造型中的笔情墨趣笔墨造型中的笔情墨趣 (2)、难点:用笔用墨的方法和效果 四、教学方法:启示法、演示法、观察法、讲授法 五、教学准备:国画工具、示范用纸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在生宣纸上,用大笔以浓淡不同,相互重叠渗化的点线面笔墨,信手表现几种不同的造型。以无声的语言,加上笔随意转的举动,把学生引入微妙的遐想和情思,趁机提问,“老师用什么工具材料画出来的?你们画过这种画吗?有什么体会?”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中国画的笔墨情趣”这个话题 (二)、用笔用墨技法及艺术情趣 1、用笔法(结合欣赏、教师演示与学生尝试) ①笔锋运用练习:中锋、侧锋、逆锋、拖锋②笔触练习:点、线、面 2、用墨法:(结合欣赏、教师演示与练习) ①墨色:浓、淡、干、湿②墨法:笔、墨、色、水相互交融 (三)、墨法(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宿墨法) 1、泼墨法:一般以大面积的浓淡墨色,采用写意手法,势如泼出,有的先以重墨落纸后,接着以水笔晕开找出形象再加点景 2、破墨法:是以不同的水量、不同墨色,分先后相叠加而产生一种新的墨色效果的表现手法 3、积墨法:主要是依据形象由浅到深层层积点,但要干后再接画第二遍,它在形象塑造方面更具特点 4、宿墨法:指砚中隔宿之墨,当宿墨开始脱胶之际,既粘而又浓黑,画时留有笔痕 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 “墨着缣素,笼统一片,是为死墨。浓淡分明,便是活墨,死墨无彩,活墨有光”。(四)、作业要求: 1、墨色的浓淡与水分把握的关系(随堂练习) 2、墨和色相互作用的效果(练习重点) 当堂作业的练习,要提醒学生注意水分与浓淡掌握的情况,检查试笔纸和衬纸的运用的情况。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传统笔墨技法知识,及在造型中表现的艺术情趣,重在笔法和墨法,笔法有中锋、侧锋、逆锋、拖锋;墨法有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宿墨法以及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体会。 教学反思: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教案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学习传统笔墨技法知识,及在造型中表现的艺术情趣,提高对民族绘画的认识并培养作画的基本功。 课型: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笔墨造型中的笔情墨趣 教学难点:用笔用墨的方法和效果 教具:国画工具、示范用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工具,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现在生宣纸上,用大笔以浓淡不同,相互重叠渗化的点线面笔墨,信手表现几种不同的造型。以无声的语言,加上笔随意转的举动,把学生引入微妙的遐想和情思,趁机提问,“老师用什么工具材料画出来的?你们画过这种画吗?有什么体会?” (二)用笔用墨技法及艺术情趣 1、用笔法(结合欣赏、演示与学生尝试)①笔锋运用练习:中锋、侧锋②笔触练习:点、线、面 2、用墨法:(结合欣赏、演示与练习)①墨色:浓、淡、干、湿②墨法:笔、墨、色、水相互交融的趣味教师当堂演示用笔蘸墨、蘸色、色墨混合效果的试验以及在造型中的具体应用,树干、树枝及不同用笔形成的点线效果,采用随堂讲练结合的办法。墨法主要包括: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泼墨法:一般以大面积的浓淡墨色,采用写意手法,势如泼出,有的先以重墨落纸后,接着以水笔晕开找出形象再加点景;破墨法:应用广泛,但不论浓破淡还是淡破浓,均应把握趁湿接画;积墨法:主要是依据形象由浅到深层层积点,但要干后再接画第二遍,它在形象塑造方面更具特点。 三、作业要求: 1、墨色的浓淡与水分把握的关系 2、墨和色相互作用的效果第一点作随堂练习,第二点是学生做练习的重点,并可作为本课的主要任务。当堂作业的练习,要提醒学生注意水分与浓淡掌握的情况,检查试笔纸和衬纸的运用的情况。 四、教学小结: 1、表扬笔墨效果,水分把握较好的学生,并展示习作,要求多在实践中体会。 2、布置下节课的学具准备。

中国花鸟画赏析

中国花鸟画赏析 花鸟画包括花卉、瓜果等植物和昆虫、鸟类、鱼类、走兽等动物题材。西洋画中画花卉、鸟雀的绘画称之为静物画,画家以写实的方法对着景物写生,甚至画僵死的猎物。与此相对应的中国绘画中的花鸟画,完全是凭借记忆默画花卉和动物,也称之为写生,与西方绘画的写生概念不同的是,中国绘画的写生是表现自然物像的生命活力。此外,中国花鸟画家借画花鸟表达了自己的许多寓意,如画家往往将动植物的自然属性赋予人的社会属性。如高大的松树不畏风寒,将它喻为英雄,而矮小的荆棘多刺,将之喻为小人,竹子、梅花、菊花都比较耐寒,故将它们比作君子。有的花鸟画表达了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也有的花鸟画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怀。 中国古代皇帝最喜欢画的就是花鸟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九百年前的宋朝皇帝赵佶画的《芙蓉锦鸡图》轴(绢本设色,纵81.5、横53.6厘米),在古代中国,皇帝是国家的所有者,也是道德的化身。这个皇帝画鸡、题诗的目的是借鸡的五种自然天性宣扬人的五个道德品性,一,鸡身上的花纹,表示有文化。二,雄鸡的模样很英武。三,雄鸡打架很勇猛。四,母鸡护小鸡很仁慈。五,雄鸡报晓很守时,表示守信用。这些都是他对大臣的要求。画家的表现手法十分生动,一只锦鸡纵身攀上木芙蓉枝上,锦鸡的重量压弯了芙蓉枝,表现了鸡的重量感。 五百七十年前的明代皇帝朱瞻基的《苦瓜老鼠图》卷(纸本墨笔,纵28。2、横38。5厘米)是一件很有意思的写意画,看到这只机敏可爱的老鼠,使人忘记了它可憎可怖的一面。朱瞻基最早将老鼠作为美好的艺术形象来描绘,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老鼠美感的艺术家。由于老鼠一胎多子,苦瓜里面也有很多种子,因此将它们作为繁育能力最强的动物和植物。在这一年,即1427年,28岁的朱瞻基盼望生子多年了,终于生了第一个儿子名叫朱祁钰,后来成为明代第七个皇帝。朱瞻基画此图正是为了记录下他最幸福的一年。 四百多年前明末画家徐渭的没有前面的帝王那样的心态,更没有优裕的生活,他的一生非常坎坷。在古代中国,做官以前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没有一次成功,徐渭很想为社会作出贡献,因为怀才不遇,最后得了疯病,他想起自己这一辈子,发出了癫狂般的感慨和愤怒,于是画了这件作品,比喻自己是个明珠,象野葡萄一样被抛在野藤里。人们说,这张画的墨点就如同他辛酸的泪珠。 比较不同身份、地位的画家,他们的花鸟画有着不同的情感,这就是中国古代绘画内在不同的精神所在。

最新中国传统艺术赏析——传统水墨画的艺术赏析

中国传统艺术赏析——传统水墨画的艺术 赏析

中国传统艺术赏析 ——传统水墨画的艺术赏析摘要:面对全球化浪潮,中华文化在与异域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会产生矛盾,会出现火花。但其优秀成分最终会融入本土文化的洪流中,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水墨画的发展也不例外,中国水墨画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渊源,同时也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风格。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国宝,也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作为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它将在新的时代精神相结合中获得新生。本文通过简单介绍水墨画,进而对齐白石的画进行简要赏析。 关键词:中国水墨画齐白石艺术赏析 正文: 通过一段时间美术鉴赏课的学习,我对中国画这种艺术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中国水墨画。通过对一些文章及其视频进行简单的学习,也产生了一些思考,论文将针对水墨画进行一番陈述和探讨。 水墨画又被称为国画,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基本的水墨画是指的仅有水 与墨,画面为假单 的黑白色,但进阶 的水墨画,也有工

笔花鸟画,色彩缤纷。墨为中国画特有的材料,水墨画中用水与墨的不同比例配出浓墨,淡墨,干墨,湿墨,焦墨等,可以用来花车不同浓淡的层次。 水墨画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历史上南朝谢赫的古画品录里有评论说中国画讲究“气韵生动”,“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多情调抒发作者的主管情趣。与西洋画的不同之处在于,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水墨画则是一种“表现”的艺术,国画主要表现的是“气韵”,“境界”。(一)水墨画的分类 水墨画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界面等几种。人物画是我国传统的画科之一,内容以描绘人物为主。因绘画侧重不同,又可分为人物肖像画和人物故事、风俗画。据记载,人物画在春秋时期已经达到很高水准。从出土的战国楚墓帛画,可以看到当时人物画的成就。人物画一直是中国传统绘画最主要的画科。山水画,简称“山水”,中国画画科之一。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题的绘画。在魏晋六朝,逐渐发展,但仍多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至隋唐,已有不少独立的山水画制作;五代、北宋而益趋成熟,作者纷起,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主要有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水墨等形式。在艺术表现上讲求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花鸟画,我国传统绘画画科之一。以描绘花卉、竹石、鸟兽、虫鱼等为画面主体。四五千年以前的陶器上出现的简单鱼鸟图案,可以看作最早的花鸟画。据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的记载,东音和南朝时,

笔情墨趣

笔情墨趣 杨自强杨自强,生于1929年,陕西户县人,一生拙于,喜读书,爱绘画,旧社会只能以庙堂皮影为蓝本。解放初期,50年考入西北艺术学院美术系(后改为西北艺术专科学校,西安美专,西安美术学院)学习。5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56年曾短期在北京中央戏曲学院舞美班,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研究室,中央美院华东分院国画系等校进修。后回西安美术学院任美术师范系国画人物课。1960年评为讲师,1963年调校内教务处任副科长。1967年调入陕西省展览馆(原阶级教育展览馆)任美工组长,业务科长,展览馆馆长,咨询等职到1990年退休。万岭千山工作41年,从事绘画专业仅14年。1950年到1953年,上学期间配合革命需要,同学们集体创作了10多套连环画和年画,如土地改革后画了组织起来的王莽村(陕西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我国第一个女推土机手胡友梅。三反五反运动时,创作了奸商王康年等。1952年创作了修通天兰路年画,均出版或发表于群众日报。1958年在美术师范系任教时,创作了《农场小景》,《新安江水电站》,《夜深话长》,《延河集归》,《春天》等国画。分别参加了省美展,西北五省美展,全国第四届美展或发表于人民日报,新观察,中国工人等杂志。1964年后到退休全心致力于行政工作,只是在1974年,在展览馆工作时,经组织

批准,抽出了两个月时间配合泥塑霸王窑展览创作了一幅壁画《旧社会的矿工生活和反抗斗争》(12m*1.8)用传统的散点透视,把十五组不同情节,一百多个任务活动融合在陕北高原的画面中。家居画屏中五十年代绘画创作,紧密的配合当时的革命形势和见识需要,本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投入到生活中去,工农群众中去,真实地反映当时的革命现实。当时创作每一幅画都深入生活,源于生活,深刻思考,记忆犹新。看到组织起来王莽村就会联想到解放初期,五十年代,我们下乡住在长安县王莽村的所见所闻,当时,农民的生活虽然很艰苦,但农民摆脱了几千年封建地主的剥削压迫,成为土地的主人,他们无比的喜悦的心情和高涨生产劲头,他们信任党,感谢党,拥护党,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加农业生产互助组,当时的带同人蒲宗志,尹冀东后来都是农业劳动模范,当时的农村虽然还是旧貌,但农民精神面貌却呈现出一片新的气象。看到了修通天兰路,新安江水电站,就回忆起52年天兰路工地,55年去宝成路工地,58年去浙江新安江工地和工友们一起生活的生活的景象,当时的物质技术条件都很差,工作条件跟生活条件都很艰苦,但是他们主人翁的态度,无私无畏热爱党和国家的热情和干劲创造了不少奇迹,度过了不少难关,开山凿洞架桥梁,开辟了我国通往西北和通往西南的两大动脉。我们和工友们一起住在黄河边的山崖边和秦岭梁上的帐篷里,度过了严寒和酷暑

高中美术鉴赏《移情草木——花鸟画》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移情草木——花鸟画》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社会意义及审美价值。 2、理解花鸟画画家“缘物寄情”的特点,感受画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3、了解花鸟画的艺术表现方法。 4、感受自然之美,体验花鸟画的乐趣。 内容结构: ①、本课有:“画出荷花多样的美”、“胸有成竹”、“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三部内容,从相同题材和不同题材展示花鸟画画家的作品。 ②、以相同的题材,艺术家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寄托对花鸟的情感,表现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本课以“画出荷花多样的美”为教学重点。 2、启发学生在艺术家的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明确作品的社会寓意、艺术表现及画家的思想情感的表达是本课的重点。 3、花鸟画的表现方法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探究学习、问题讨论、创作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本课以设问的形式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作品

1、感知作品,仔细观察《出水芙蓉》、《映日》、《荷塘》三 幅作品。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让学生对作品形成初步的印象。 播放背景音乐。 展示作品:《出水芙蓉》《映日》《荷塘》 二、分析作品 画出荷花多样的美 1、学生仔细观察比较作品:寻找理解作品的中心要素(作品表现的内容、表现形式、画家的思想)。(从学生自己的理解出发,用心 去理解作品。) 2、分析作品:中国画花鸟作品:《出水芙蓉》、《映日》、 《荷塘》。 ①、学生对作品中的要素产生问题并分组展开讨论。 ②、讨论分析作品的异同。 ③、分析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④、领会作品的内涵与创作理念。 3、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可以是自己的见解,也可以是小组共同的观点。 《出水芙蓉》:是(南宋)吴炳的册页工笔画。 《映日》、《荷塘》写意花鸟,形象简练概括。笔墨生动有生机,赋予力量之美感。 1、引导学生仔细比较作品: ①、比较作品的题材。 ②、比较作品的表现形式。

寄情山水

寄情山水 一、情景导入: 中国传统山水画,强调面对大自然的想象活动,追求诗的意境,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历代画家以笔情墨趣营造可游、可居的图画,追寻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理想。他们寄情于山林云水之间,抒发对生活的真切感悟。 横岭侧峰、丘壑连绵;烟水缥缈,波光粼粼;劲松沉雄、远树含烟;平沙远渚,水郭村野,既见山川雄伟之气势,又显出平淡简远之意态。 二、合作探究 1、富春山居图元代黄公望 ● 纵观画面全篇,画家的视角是静止的还是游动的? ● 你能通过线条想象画家作画时的情绪,通过水墨想象色彩吗? ● 画家是怎样表现深、远、阔、平淡的? ● 结合画题,针对画面整体或局部,找出恰当的词汇描述自己所感受到的意境。 思考·练习 中国山水画强调“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原则,据此选择《富春山居图》中的一段,描述你的感受。 2、树木和山石 ●树木的画法 树的造型千变万化,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棵树;树的结构规律大致相同,万变不离其宗。 下笔当取势,确定树干的姿态,再据树木结构规律完成。树干前后左右出枝体现空间感,树枝当争当让,或增或减,穿插自然。 树木组合遵循统一变化的法则,强调大小对比、前后空间关系的变换,更注重树木之间相互呼应的情意性。 树的组合要有大之别、互相顾盼,穿插自然,忌讳根顶俱齐,等距排列。 点叶则要注意聚散,增枝点叶须适度把握繁简疏密。“点”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欣赏:《绿柳白帆图》现代齐白石 你感受到柳树和帆船之间的关系吗?想画出树的生动姿态就要了解树的结构规律,更重要的是根据表现的主题进行联想和发挥。 3、思考·练习:画大小两棵树,表现它们之间相互呼应的生动姿态。 墨色的浓淡变化使画面层次丰富,充满生机。 学习活动一:欣赏山水画,体会其中的意境及表现特点。通过临摹学习树木画法。 达标测试:

第3课花鸟画(一)

第13课花鸟画 (一) ◆本课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中国花鸟画基本技法以及相关基础知识。学习菊花、梅花画法,运用中锋、侧锋等笔墨技巧创作一幅简单的花鸟画作品。 ◆本课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花鸟画知识,体会花鸟画笔墨技巧。 ◆本课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笔墨的技巧,处理画面的主次、虚实关系。

一.教材分析 (一)编辑指导思想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本套教材“中国画系列”知识体系中的一课。从本套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彩墨游戏(一)》和《彩墨游戏(二)》到四年级下册的《用彩墨画鱼》、《动物的脸》的编写都是按照《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用毛笔、宣纸、国画颜料等尝试中国画表现方法,体验笔墨趣味,了解这些工具材料的基本特性及使用方法。在本册教材中本课与《花鸟画(二)》《山水画》《有特点的人脸》形成一个知识单元,特别是与《花鸟画(二)》一课在表现内容和形式上有着递进的关系。本课的突出特点是由过去体验笔墨乐趣过渡到正式的中国画学习,了解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并进行中国画小品的创作,体验笔墨之美,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花鸟画的独特内涵,从而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画科之一,以描绘花卉、竹石、动物(以鸟类即翎毛为多)为画面主体。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工笔花鸟画和水墨写意花鸟画两大类。或勾勒填彩,色彩艳丽。或水墨晕染,雅逸清淡,各具特色。 中国花鸟画是为工艺装饰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早在原始彩陶和商周青铜器上,已可窥见花鸟画的端倪。根据文献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独立形态的花鸟画作品和一些擅长此类的画家。如顾恺之的《凫雁水鸟图》、萧绎的《鹿图》等,这一时期的花鸟画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但迄今已无迹可考。至唐时,花鸟画正式形成独立的画科。由于当时宫殿、屋宇、陵墓及寺观壁画的装饰需要,发展迅速,出现了一批画家,《宣和画谱》中记载:曹霸、陈闳的鞍马,冯绍正的画鹰,薛稷的画鹤,韦偃的画龙,边鸾、滕昌佑、刁光胤的花鸟,孙位的画松竹,不仅表现了强大的阵容,而且各自都有杰作。如薛稷画鹤,杜甫有诗赞曰:“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画色久欲尽,苍然犹出尘。低昂各有意,磊落似长人。”五代时,画坛出现“徐、黄二体”并影响至北宋初期。由于题材与表现手法的不同,分别呈现出“野逸”和“富贵”的旨趣。北宋中期以后,随文人写意画风的兴起,出现了水墨花鸟画,画家们多以“四君子”(梅、兰、竹、菊)为题材作画,各有寄托,寓意深远。特别是明代晚期的徐渭,作品“不求形似求生韵”,注重主观情感的抒发,对后来的石涛、八大山人、扬州八怪的写意花鸟画皆有很大的影响。近现代以来,花鸟画名家辈出,虚谷、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李苦禅、陈玉圃等,都创造性的发展了中国传统花鸟画。 在中国画的发展进程中,花鸟画逐渐形成了注重花之形态与生意、鸟之造型

牡丹画家名家牡丹作品赏析

牡丹,花大色美、雍容华贵、芳香浓郁,自古就是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象征,家居字画装饰中悬挂一副国画牡丹图不但能够美化居室、陶冶情操。还能给居室带来吉祥之气。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美的民族,自古就有种牡丹、赏牡丹之风。牡丹装饰画喜气吉祥是家居装饰字画的首选。那画牡丹画家都有哪些呢? 在中国的国画艺术中,众多画家也将他们对牡丹的喜爱通过国画这种艺术形式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牡丹花成了国画中的常客,描绘牡丹的作品多如繁星。国画牡丹的名家,从古到今,不乏其人;像赵子谦、吴昌硕、任伯年,到 近代齐白石、王雪涛等国画师,牡丹画都很有名。而在易从签约的画家中,有几位老师对于牡丹有着一定的造诣,他们笔下的牡丹作品各有千秋,下面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这几位老师的国画牡丹作品吧。 经典写意牡丹国画家石开花鸟画作品《紫玉祥云》作品出自:易从网 画家笔下的国画牡丹娇艳盛开,各色的牡丹争奇斗艳,好不热闹。画家虽然极力表现牡丹的艳丽,但是从画家的用色中我们却丝毫感受不到那种俗气的艳丽,而更多地是一种沉稳庄重的感觉,这样的描绘才真正符合牡丹“国色天香”的气质以写意的笔法,细腻地描绘出牡丹花的情态,观赏此画,领略牡丹的芳姿,似有花香从纸面飘然而出,令人回味。而牡丹画在墨色枝叶衬托下更加的鲜艳,作品清新雅丽、怡情悦目,令观者心情豁然开朗,无论是作为收藏还是家居装饰或者送礼都是极佳的选择。 客厅装饰画石开素雅牡丹图《翰墨怡神富贵飘香》作品出自:易从网

【石开介绍】石开(别署鲁人石开),原名张佩华,山东人氏,书画世家,善花鸟画,山水、工隶书、草书,从事教育及书画创作四十余年。文化部中艺卿云书画院书画家,中国国际书画名家研究院院士,中艺名(北京)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国家品牌战略委员会理事,系文化部评定的一级美术师、一级书法师,国礼书画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赴京求艺,得遇齐派传人娄师白先生,遂从娄先生专攻花鸟画,逐步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在绘画上尤擅写意花鸟,其写意牡丹造型比较写实,笔墨比较写意,水墨淋漓苍润,色彩艳而不俗,既有传统笔墨底蕴,又合乎现代人审美要求,色、光、态、韵,各臻其妙,清纯感人,雅俗共赏,自成一格。  沙发背景墙装饰画 国画大师王一容六尺牡丹图《富贵长春》作品出自:易从网 【作品解析】国画牡丹又名富贵花,是中国特有的花卉之一,被誉为花中之王。牡丹雍容大度,花开富贵,是吉祥富贵的象征。牡丹在我国人民心中有特殊的地位,有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 牡丹花开之时繁花似锦、绚丽灿烂,其美丽花姿让人为之倾倒,雍容典雅、富贵祥和的形象代表对明天的美丽憧憬和美好愿景,寓意繁荣昌盛、兴旺发达;人们对于牡丹的喜爱,还让牡丹花成为精神和优秀品格的象征,也成为美 的化身,有纯洁与爱情的象征意义。绶带鸟也常被用做我国古代吉祥图案纹样。因有绶(寿)字,与牡丹合用,称作“福寿双全”。 花开富贵牡丹图王一容四尺横幅花鸟画《国色天香》作品出自:易从网

2、中国绘画名作鉴赏——古代山水花鸟画

课题:中国绘画名作鉴赏——古代山水花鸟画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古代中国山水画、花鸟画的性质、画法、各种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传统有更深了解。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中国山水画、花鸟画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中国古代山水画、花鸟画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山水画、花鸟画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引导探究法分组分段赏析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 中国古代山水画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和它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的重要地位:上两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中国古代绘画习惯按传统分成人物、山水、花鸟三个画科。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主要描写对象是自然风景。它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甚至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比人物画晚,但它在中国绘画史上得到了突出的发展,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画法和艺术风格。主要的有:青绿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青绿山水——青绿是指中国画颜料中的石青和石绿,用这种颜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称作“青绿山水”。其中又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勾勒、皴笔少,着色浓重,如《千里江山图》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略施青绿两色,如《游春图》。 浅绛山水——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 水墨山水——以渲染为法,用笔简练奔放,强调水墨效能的发挥。 .名词解释: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是指自然,“心源”指心灵感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大意是,山水画家创作既要以自然为师,同时又得力于画家对自然的感受。它正确地指出了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基本原则,对后来中国画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南北宗”——是明代画家董其昌借用唐代佛教禅宗分为南、北二宗,来解释自唐至明数百年的绘画发展,他按绘画的创作方法和画家的身份,将唐以后的山水画也分为南北二宗,将水墨画法的文人画家比作“南宗”,将青绿画法的职业画家视为“北宗”。例如,唐代的王维、李思训,后世称为“南北宗”。 北宋的山水画,虽然在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中包含着画家对这些景物的感受和理想,但更主要的还是以客观地描写自然物为主。代表人物是范宽、郭熙和王希孟。 欣赏范宽《溪山行旅图》绢本水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占据画面约三分之二,耸立在中的主峰,右侧有深谷瀑布,另一边矮小的侧峰。中景与主山间,被云气阻绝,烘托出主山高不可攀的气势。这幅画构图并不复杂,细部的描写却很仔细,显示出画家有高度观察能力

第3课花鸟画一.docx

实用文档 第 13 课花鸟画 ( 一 ) ◆ 本课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中国花鸟画基本技法以及相关基础知识。学习菊花、梅花画法,运用中锋、侧锋等笔墨技巧创作一幅简单的花鸟画作品。 ◆本课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花鸟画知识,体会花鸟画笔墨技巧。 ◆ 本课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笔墨的技巧,处理画面的主次、虚实关系。

一.教材分析 (一)编辑指导思想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本套教材“中国画系列”知识体系中 的一课。从本套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彩墨游戏(一)》和《彩墨游戏(二)》到四年级下册的《用彩墨画鱼》、《动物的脸》的编写都是按照《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用毛笔、宣纸、国画颜料等尝试中国画表现方法,体验笔墨趣味,了解 这些工具材料的基本特性及使用方法。在本册教材中本课与《花鸟画(二)》《山水画》《有特点的人脸》形成一个知识单元,特别是与《花鸟画(二)》一课在表现内容和形式上有着递进的关系。本课的突出特点是由过去体验笔墨乐趣过渡到正式的中国画学习,了解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并进行中国画小品的创作,体验笔墨之美,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花鸟画的独特内涵,从而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画科之一,以描绘花卉、竹石、动物(以鸟类即翎毛 为多)为画面主体。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工笔花鸟画和水墨写意花鸟画两大类。 或勾勒填彩,色彩艳丽。或水墨晕染,雅逸清淡,各具特色。 中国花鸟画是为工艺装饰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早在原始彩陶和商周青铜器上,已可窥见花鸟画的端倪。根据文献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独立形态的花鸟画作品和一些擅长此类的画家。如顾恺之的《凫雁水鸟图》、萧绎的《鹿图》等,这一时期的花鸟画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但迄今已无迹可考。至唐时, 花鸟画正式形成独立的画科。由于当时宫殿、屋宇、陵墓及寺观壁画的装饰需要,发展迅速,出现了一批画家,《宣和画谱》中记载:曹霸、陈闳的鞍马,冯绍正的画鹰,薛稷的画鹤,韦偃的画龙,边鸾、滕昌佑、刁光胤的花鸟,孙位的画松竹,不仅表现了强大的阵容,而且各自都有杰作。如薛稷画鹤,杜甫有诗赞曰:“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画色久欲尽,苍然犹出尘。低昂各有意,磊落似长人。”五代时,画坛出现“徐、黄二体”并影响至北宋初期。由于题材与表现手 法的不同,分别呈现出“野逸”和“富贵”的旨趣。北宋中期以后,随文人写意画风的兴起,出现了水墨花鸟画,画家们多以“四君子”(梅、兰、竹、菊)为 题材作画,各有寄托,寓意深远。特别是明代晚期的徐渭,作品“不求形似求生韵”,注重主观情感的抒发,对后来的石涛、八大山人、扬州八怪的写意花鸟画皆有很大的影响。近现代以来,花鸟画名家辈出,虚谷、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李苦禅、陈玉圃等,都创造性的发展了中国传统花鸟画。 在中国画的发展进程中,花鸟画逐渐形成了注重花之形态与生意、鸟之造型

中国花鸟画赏析教案

中国花鸟画赏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中国花鸟画,以及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 ___花鸟画相关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并进一步理解写意花鸟画与工笔花鸟画的不同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 ___花鸟画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 ___画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___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及中国花鸟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 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不同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四、教学策略: 1.讲授法: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 2.对比法:(1)不同历史时期花鸟画的特点。 (2)黄家富贵与徐熙野逸。 (3)院体花鸟画与文人花鸟画。 (4)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 (5)中国花鸟画与西方动物画、静物画。

五、教学用具: 人美版《美术·绘画》,相关图片和资料,多媒体,钢笔,笔记本。 六、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以周敦颐《爱莲说》导入) 提出问题: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提到:“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导入新课。 2.提出问题:什么是花鸟画? 引导学生思考,并带着问题,结合图片,了解中国花鸟画的发展 历程。 3.结合图片和问题,讲述花鸟画 ___与发展: ⑴原始社会石器时代的彩陶图案。

⑵先秦、汉代帛画中的花鸟。 ⑶结合韩滉《五牛图》与韩干《照夜白》,介绍唐代花鸟画的发展。 提出新问题:韩滉《五牛图》与韩干《照夜白》画的是牛和马,没有花,也没有鸟,为什么也把它们归入花鸟画呢? (学生思考、发言,教师引导。) ⑷结合图片介绍五代、宋元花鸟画的发展。 ①五代时期花鸟画: 幻灯片展示黄荃与徐熙的作品,引导学生鉴赏。 提出问题:他们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 黄家富贵与徐熙野逸。

士子情怀、文人风骨----中国文人写意花鸟画赏析

士子情怀、文人风骨----中国文人写意花鸟画赏析 一、活动1:导入 我这儿有三枚硬币,它们是我国第5套人民币1元、五角、1角。请大家仔细观察三枚硬币的背面,你能否看出它刻画的是什么植物---一元的是菊花、5角是荷花、1角是兰花。 问:这些花卉图案为什么会出现在人民币背面它们有着怎样的特殊寓意 ---傲霜、傲雪的民族精神。人民币是国家的象征,自然要体现我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类似荷花、菊花、兰花含有特殊寓意的事物还有很多。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士子情怀、文人风骨---中国文人写意花鸟画赏析。 二、活动2:新授 1、讲述传统文化中植物与动物的特殊寓意 (1)植物 问: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四君子的植物是为何称它们为君子 ---梅兰竹菊。古人有很多诗句来表述“四君子”的各自性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的傲雪品格为人所称颂---清肌傲骨;“不以无人而不芳”的兰高洁、谦卑、内敛为人欣赏---幽芳高洁;“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表达了苏轼对竹子的喜好---虚心劲节;“我花开后百花杀”形容了菊花傲霜的品格---傲霜凌秋小结:植物是中国古人文人偏爱的形象之一。

问:说说这些植物的特殊寓意 ---石榴、葡萄:多子多福;柿子:事事如意;牡丹:富贵。(2)动物 问:动物也是古代文人常用的形象。请说说画面中这些动物的寓意 ---锦鸡配花卉:锦上添花、前程似锦;鱼:年年有余;蝙蝠、鹿、鹤:福禄。 小结:对植物、动物的表现,不仅能表现作者的志趣、心情,同时也增加了绘画表现的生活气息。 2、花鸟画绘画技法分类 问:说说花鸟画的主题内容 ---以花草,鸟兽,虫鱼,竹石等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为题材的一种绘画形式。 问:观察牡丹的两幅作品,从造型、质感(用笔,用墨)及色彩表现上比较有何不同 ---工笔(再现):造型工整、描绘细腻、设色精致典雅;写意(表现):造型不拘一格、简洁随性、意境。 小结:花鸟画从技法上主要分工笔和写意两类。写意画造型立足点在抽象与具象之间,它以描绘对象的大意为原则,要求抓住神韵,形神兼备,带有个人的情感与特色。 三、活动3:新授 1、徐渭《墨葡萄图》赏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