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不同温度下的折射率、粘度和介电常数

水在不同温度下的折射率、粘度和介电常数

水在不同温度下的折射率、粘度和介电常数

温度℃折射率n D

粘度η

×103kg·m-1·s-1

介电常数ε

0 1.33395 1.7702 87.74

5 1.33388 1.5108 85.76

10 1.33369 1.3039 83.83

15 1.33339 1.3174 81.95

20 1.33300 1.0019 80.10

21 1.33290 0.9764 79.73

22 1.33280 0.9532 79.38

23 1.33271 0.9310 79.02

24 1.33261 0.9100 78.65

25 1.33250 0.8903 78.30

26 1.33240 0.8703 77.94

27 1.33229 0.8512 77.60

28 1.33217 0.8328 77.24

29 1.33206 0.8145 76.90

30 1.33194 0.7973 76.55

35 1.33131 0.7190 74.83

40 1.33061 0.6526 73.15

45 1.32985 0.5972 71.51

50 1.32904 0.5468 69.91

55 1.32817 0.5042 68.35

60 1.32725 0.4669 66.82

—49—

介电常数

介电常数 求助编辑 介质在外加电场时会产生感应电荷而削弱电场,原外加电场(真空中)与最终介质中电场比值即为介电常数(permittivity),又称诱电率。如果有高介电常数的材料放在电场中,场的强度会在电介质内有可观的下降。 目录 编辑本段简介 介质在外加电场时会产生感应电荷而削弱电场,原外加电场(真空中)与最终介质中电场比值即为相对介电常数(permittivity),又称相对电容率,以εr表示。如果有高介电常数的材料放在电场中,场的强度会在电介质内有可观的下降。介电常数(又称电容率),以ε表示,ε=εr*ε0,ε0为真空绝对介电常数,ε0=8.85*e-12,F/m。 一个电容板中充入介电常数为ε的物质后电容变大ε倍。 介电常数 电介质有使空间比起实际尺寸变得更大或更小的属性。例如,当一个电介质材料放在两个电荷之间,它会减少作用在它们之间的力,就像它们被移远了一样。 当电磁波穿过电介质,波的速度被减小,有更短的波长。 相对介电常数εr可以用静电场用如下方式测量:首先在其两块极板之间为空气的时候测试电容器的电容C0。然后,用同样的电容极板间距离但在极板间加入电介质后侧得电容Cx。然后相对介电常数可以用下式计算εr=Cx/C0

编辑本段相关解释 "介电常数" 在工具书中的解释 1.又称电容率或相对电容率,表征电介质或绝缘材料电性能的一个重要数据,常用ε表示。它是指在同一电容器中用同一物质为电介质和真空时的电容的比值,表示电介质在电场中贮存静电能的相对能力。介电常数愈小绝缘性愈好。空气和CS2的ε值分别为1.0006和 2.6左右,而水的ε值特别大,10℃时为 8 3.83,与温度t的关系是 介电常数 查看全文 2.介电常数是物质相对于真空来说增加电容器电容能力的度量。介电常数随分子偶极矩和可极化性的增大而增大。在化学中,介电常数是溶剂的一个重要性质,它表征溶剂对溶质分子溶剂化以及隔开离子的能力。介电常数大的溶剂,有较大隔开离子的能力,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溶剂化能力。介电常数用ε表示,一些常用溶剂的介电常数见下表: "介电常数" 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粘度及换算表

粘度及换算表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燃油粘度及换算表 粘度(VISCOSITY)是油品流动性的一种表征,它反映了液体分子在运动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强弱,作用强(粘度大),流动难。石蜡基型原油含烷烃成份较多,分子间力的作用相对较小,粘度较低,环烷基原油含脂环、芳香烃较多,粘度一般较大。但需注意的是油品的流动性并非单决定于粘度,它还与油品的倾点(或凝点)有关。 流体的粘度明显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压力也有一定影响,但一般可忽略不计),这种影响也是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来实施的:通常的概念是温度升高流体体积膨胀,分子间距离拉远,相互作用减弱,粘度下降;温度降低,流体体积缩小,分子间距离缩短,相互作用加强,粘度上升。由于粘度与温度关系密切,因此任何粘度数据都需注明测定时的温度。通常在低温区域温度对粘度的效应尤其显著。 粘度的测定方法,表示方法很多。在英国常用雷氏粘度(Redwood Viscosity),美国惯用赛氏粘度(Saybolt Viscosity),欧洲大陆则往往使用恩氏粘度(Engler Viscosity),但各国正逐步更广泛地采用运动粘度(Kinemetic Viscosity),因其测定的准确度较上述诸法均高,且样品用量少,测定迅速。各种粘度间的换算通常可通过已预先制好的转换表查得近似值。 粘度对于各种油品都是一重要参数。内燃机及喷气发动机燃料的汽化性能、锅炉用燃料雾化的好坏均直接与各油品的粘度相关,而油品的输送性能亦与粘度有密切关系。由于粘度在油品实际应用中表现出的重要性,因此不少油

粘度和使用温度参数指征

TABLE 6. LOWEST ON-WING VISCOSITY VALUES FOR DE/ANTI-ICING FLUIDS (See Page 3 for Table 6 Notes)

(See Page 3 for Table 6 Notes)

(Table 6 Notes) NOTES 1 Significance of this Table: The viscosity values in this table are those of the fluids provided by the manufacturers for holdover time testing. For the holdover time guidelines to be valid, the viscosity of the fluid on the wing shall not be lower than that listed in this table. The user should periodically ensure that the viscosity value of a fluid sample taken from the wing surface is not lower than that listed. 2 The Aerospace Information Report (AIR) 9968 viscosity method should only be used for field verification and auditing purposes; when in doubt as to which method is appropriate, use the manufacturer method. Viscosity measurement methods are indicated as letters (in parentheses) beside each viscosity value. Details of each measurement method are shown in the table below. The exact measurement method (spindle, container, fluid volume, temperature, speed, duration) must be used to compare the viscosity of a sample to a viscosity given in this table. 3 Measurements using the AIR 9968 method do not provide stable, reliable results. Use the manufacturer method to evaluate the viscosity of this fluid. Method Brookfield Spindle Container Fluid Volume Temp. Speed Duration a LV1 (with guard leg) 600 mL low form (Griffin) beaker 575 mL* 20°C 0.3 rpm 10 minutes 0 seconds b LV1 (with guard leg) 600 mL low form (Griffin) beaker 575 mL* 20°C 0.3 rpm 33 minutes 20 seconds c LV2-disc (with guard leg) 600 mL low form (Griffin) beaker 425 mL* 20°C 0.3 rpm 10 minutes 0 seconds d LV2-disc (with guard leg) 250 mL tall form (Berzelius) beaker 200 mL* 20°C 0.3 rpm 10 minutes 0 seconds dd LV2-disc (with guard leg) 200 mL tall form (Berzelius) beaker 155 mL* 20°C 0.3 rpm 10 minutes 0 seconds e LV2-disc (with guard leg) 150 mL tall form (Berzelius) beaker 135 mL* 20°C 0.3 rpm 10 minutes 0 seconds f SC4-34/13R small sample adapter 10 mL 20°C 0.3 rpm 10 minutes 0 seconds g SC4-34/13R small sample adapter 10 mL 20°C 0.3 rpm 15 minutes 0 seconds h SC4-34/13R small sample adapter 10 mL 20°C 0.3 rpm 30 minutes 0 seconds i SC4-31/13R small sample adapter 10 mL 20°C 0.3 rpm 10 minutes 0 seconds j SC4-31/13R small sample adapter 10 mL 0°C 0.3 rpm 10 minutes 0 seconds k SC4-31/13R small sample adapter 9 mL 20°C 0.3 rpm 10 minutes 0 seconds l SC4-31/13R small sample adapter 9 mL 0°C 0.3 rpm 10 minutes 0 seconds m LV0 UL adapter 16 mL 20°C 0.3 rpm 10 minutes 0 seconds n LV1 big sample adapter 50 mL 20°C 0.3 rpm 10 minutes 0 seconds o LV1 big sample adapter 55 mL 20°C 0.3 rpm 10 minutes 0 seconds p LV2-disc big sample adapter 60 mL 20°C 0.3 rpm 10 minutes 0 seconds *If necessary, adjust fluid volume to ensure fluid is level with notch on the spindle shaft

完整word版,介电常数与好三因素间的关系

介电常数与耗散因数间的关系 介电常数又称电容率或相对电容率,是表征电介质或绝缘材料电性能的一个重要数据,常用ε表示。介质在外加电场时会产生感应电荷而削弱电场,原外加电场(真空中)与最终介质中电场比值即为介电常数。其表示电介质在电场中贮存静电能的相对能力,例如一个电容板中充入介电常数为ε的物质后可使其电容变大ε倍。介电常数愈小绝缘性愈好。如果有高介电常数的材料放在电场中,场的强度会在电介质内有可观的下降。介电常数还用来表示介质的极化程度,宏观的介电常数的大小,反应了微观的极化现象的强弱。气体电介质的极化现象比较弱,各种气体的相对介电常数都接近1,液体、固体的介电常数则各不相同,而且介电常数还与温度、电源频率有关有些物质介电常数具有复数形式,其实部即为介电常数,虚数部分常称为耗散因数。 通常将耗散因数与介电常数之比称作耗散角正切,其可表示材料与微波的耦合能力,耗散角正切值越大,材料与微波的耦合能力就越强。例如当电磁波穿过电解质时,波的速度被减小,波长也变短了。 介质损耗是指置于交流电场中的介质,以内部发热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量损耗。介质损耗角是指对介质施加交流电压时,介质内部流过的电流相量与电压向量之间的夹角的余角。介质损耗角正切是对电介质施加正弦波电压时,外施电压与相同频率的电流之间相角的余角δ的正切值--tgδ. 其物理意义是:每个周期内介质损耗的能量//每个

周期内介质存储的能量。 介电损耗角正切常用来表征介质的介电损耗。介电损耗是指电介质在交变电场中,由于消耗部分电能而使电介质本身发热的现象。原因是电介质中含有能导电的载流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产生导电电流,消耗掉一部分电能,转为热能。任何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都有能量损耗,包括由电导引起的损耗和由某些极化过程引起的损耗。 用tgδ作为综合反应介质损耗特性优劣的指标,其是一个仅仅取决于材料本身的损耗特征而与其他因素无关的物理量,tgδ的增大意味着介质绝缘性能变差,实践中通常通过测量tgδ来判断设备绝缘性能的好坏。 由于介电损耗的作用电解质在交变电场作用下将长生热量,这些热会使电介质升温并可能引起热击穿,因此,在绝缘技术中,特别是当绝缘材料用于高电场强度或高频的场合,应尽量采用介质损耗因数,即电介质损耗角正切tgδ较低的材料。但是,电介质损耗也可用作一种电加热手段,即利用高频电场(一般为0.3--300兆赫兹)对介电常数大的材料(如木材、纸张、陶瓷等)进行加热。这种加热由于热量产生在介质内部,比外部加热速度更快、热效率更高,而且热均匀。频率高于300兆赫时,达到微波波段,即为微波加热(家用微波炉即据此原理)。 在绝缘设计时,必须注意材料的tgδ值。若tgδ过大则会引起严重发热,使绝缘材料加速老化,甚至导致热击穿。 一下例举一些材料的ε值:

机油粘度与温度对应及适用地区表

机油粘度与温度对应及适用地区表 稀 ∣ ∣ ∣粘度适应温度适用地域(中国) 5W30-35℃至30℃新车及北方冬季 10W30-25℃至30℃新车及北方冬季 10W40-25℃至40℃大部分地区适用 ↓15W40-20℃至40℃南方地区 5w-40-30--40度 稠20W50-15℃至50℃南方热带地区及磨损严重的旧车 SAE是英文“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的缩写,大家能看见机油罐上会有 SAE40,SAE50或SAE15W-40、SAE5W-40这样的标记,它代表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粘度等级。 W代表冬季使用的机油,前面的数值越小,代表可供使用的环境温度越低,一横后面的数值则代表非冬季使用系列,数值越大,可供使用的环境温度越高。象SAE40,SAE50这样只有一组数值的是单级机油,不能在寒冷的冬季使用。象SAE15W-40、SAE 5W-40这样两组数值都有,这就代表这种机油是先进的"多级机油",适合从低温到高温的广泛区域,粘度值会随温度的变化给予发动机全面的保护。一般说来,可依据车辆所在地常年气温选择机油,具体推荐如下: 生产日期与保质期的说明: 根据北美和欧洲的法律法规,所有的化学品未开封前都是没有保质期的,可以长期存放,所以原包装的英文说明上是没有“shelf life”的。

但是根据中国国内的法律法规,是必须标有保质期才可在市场上销售,所以购买霍尼韦尔的化学养护用品是不需要担心商品的保质期。 (SAE)适用的环境温度(°C) 5w -30 10w -25 15w -20 20w -15 30 30 40 40 50 50 多级油的优点 1.全年使用,延长发动机寿命,减少磨损(减少冷启动引起的磨损); 2.提高燃油经济性; 3.降低润滑油消耗; 4.减少磨损; 5.提供良好低温润滑性; 6.更长的换油期; 7.大多数重负荷发动机制造商推荐。 目前,机油分类体系以美国石油协会(APT)品质分类系统使用最为广泛,它是根据机油的工作能力,采用简单的代码来描述发动机机油的。其中“S”类用于汽油发动机,从“SA”一直到“SH”,每递增一个字母,机油的性能就会好过前一种许多,机油中就会有更多用来保护发动机的添加剂。

粘度单位换算表

粘度单位换算表 中国耐材之窗网2012年6月12日 粘度测定有:动力粘度、运动粘度和条件粘度三种测定方法。 (1)动力粘度:ηt是二液体层相距1厘米,其面积各为1(平方厘米)相对移动速度为1厘米/秒时所产生的阻力,单位为克/厘米·秒。1克/厘米·秒=1泊一般:工业上动力粘度单位用泊来表示。 (2)运动粘度:在温度t℃时,运动粘度用符号γ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运动粘度单位为斯,即每秒平方米(m2/s),实际测定中常用厘斯,(cst)表示厘斯的单位为每秒平方毫米(即 1cst=1mm2/s)。运动粘度广泛用于测定喷气燃料油、柴油、润滑油等液体石油产品深色石油产品、使用后的润滑油、原油等的粘度,运动粘度的测定采用逆流法 (3)条件粘度:指采用不同的特定粘度计所测得的以条件单位表示的粘度,各国通常用的条件粘度有以下三种: ①恩氏粘度又叫思格勒(Engler)粘度。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如:50℃、80℃、100℃)下,从恩氏粘度计流出200毫升试样所需的时间与蒸馏水在20℃流出相同体积所需要的时间(秒)之比。温度tº时,恩氏粘度用符号Et表示,恩氏粘度的单位为条件度。 ②赛氏粘度,即赛波特(sagbolt)粘度。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如100ºF、 F210ºF或122ºF等)下从赛氏粘度计流出200毫升所需的秒数,以“秒”单位。赛氏粘度又分为赛氏通用粘度和赛氏重油粘度(或赛氏弗罗(Furol)粘度)两种。 ③雷氏粘度即雷德乌德(Redwood)粘度。是一定量的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从雷氏度计流出50毫升所需的秒数,以“秒”为单位。雷氏粘度又分为雷氏1号(Rt表示)和雷氏2号(用RAt 表示)两种。 上述三种条件粘度测定法,在欧美各国常用,我国除采用恩氏粘度计测定深色润滑油及残渣油外,其余两种粘度计很少使用。三种条件粘度表示方法和单位各不相同,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图表进行换算。同时恩氏粘度与运动粘度也可换算,这样就方便灵活得多了。 粘度的测定有许多方法,如转桶法、落球法、阻尼振动法、杯式粘度计法、毛细管法等

PCB介电常数常识

1、我们常用的PCB介质是FR4材料的,相对空气的介电常数是4.2-4.7。这个介电常数是会随温度变化的,在0-70度的温度范围内,其最大变化范围可以达到20%。介电常数的变化会导致线路延时10%的变化,温度越高,延时越大。介电常数还会随信号频率变化,频率越高介电常数越小。100M以下可以用4.5计算板间电容以及延时。 2、一般的FR4材料的PCB板中内层信号的传输速度为180ps/inch(1inch=1000mil=2.54cm)。表层一般要视情况而定,一般介于140与170之间。 3、实际的电容可以简单等效为L、R、C串联,电容有一个谐振点,在高频时(超过这个谐振点)会呈现感性,电容的容值和工艺不同则这个谐振点不同,而且不同厂家生产的也会有很大差异。这个谐振点主要取决于等效串联电感。现在的比如一个100nF的贴片电容等效串联电感大概在0.5nH左右,ESR(等效串联电阻)值为0.1欧,那么在24M 左右时滤波效果最好,对交流阻抗为0.1欧。而一个1nF的贴片电容等效电感也为0.5nH(不同容值差异不太大),E SR为0.01欧,会在200M左右有最好的滤波效果。为达好较好的滤波效果,我们使用不同容值的电容搭配组合。但是,由于等效串联电感与电容的作用,会在24M与200M之间有一个谐振点,在这个谐振点上有最大阻抗,比单个电容的阻抗还要大。这是我们不希望得到的结果。(在24M到200M这一段,小电容呈容性,大电容已经呈感性。两个电容并联已经相当于LC并联。两个电容的ESR值之和为这个LC回路的串阻。LC并联的话如果串阻为0,那么在谐振点上会有一个无穷大的阻抗,在这个点上有最差的滤波效果。这个串阻反倒会抑制这种并联谐振现象,从而降低LC谐振器在谐振点的阻抗)。为减轻这个影响,可以酌情使用ESR大些的电容。ESR相当于谐振网络里的串阻,可以降低Q值,从而使频率特性平坦一些。增大ESR会使整体阻抗趋于一致。低于24M的频段和高于200M的频段上,阻抗会增加,而在24M与200M频段内,阻抗会降低。所以也要综合考虑板子开关噪声的频带。国外的一些设计有的板子在大小电容并联的时候在小电容(680pF)上串几欧的电阻,很可能是出于这种考虑。(从上面的参数看,1nF的电容Q值是100nF电容Q值的10倍。由于手头没有来自厂商的具体等效串感和ESR的值,所以上面例子的参数是根据以往看到的资料推测的。但是偏差应该不会太大。以往多处看到的资料都是1nF和100nF的瓷片电容的谐振频率分别为100M和10M,考虑贴片电容的L要小得多,而又没有找到可靠的值,为讲着方便就按0.5nH计算。如果大家有具体可靠的值的话,还希望能发上来^_^) 介电常数(Dk, ε,Er)决定了电信号在该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电信号传播的速度与介电常数平方根成反比。介电常数越低,信号传送速度越快。我们作个形象的比喻,就好想你在海滩上跑步,水深淹没了你的脚踝,水的粘度就是介电常数,水越粘,代表介电常数越高,你跑的也越慢。 介电常数并不是非常容易测量或定义,它不仅与介质的本身特性有关,还与测试方法,测试频率,测试前以及测试中的材料状态有关。介电常数也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有些特别的材料在开发中就考虑到温度的因素.湿度也是影响介电常数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水的介电常数是70,很少的水分,会引起显著的变化. 以下是一些典型材料的介电常数(在1Mhz下):

机油粘度与温度对应及适用地区表

机油粘度与温度对应及适用地区表 稀粘度适应温度适用地域(中国) ∣ 5W30 -35℃至30℃新车及北方冬季 ∣ 10W30 -25℃至30℃新车及北方冬季 ∣ 10W40 -25℃至40℃大部分地区适用 ↓ 15W40 -20℃至40℃南方地区 5w-40 -30--40度 稠 20W50 -15℃至50℃南方热带地区及磨损严重的旧车 SAE是英文“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的缩写,大家能看见机油罐上会有SAE40,SAE50 或SAE15W-40、SAE5W-40这样的标记,它代表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粘度等级。 W代表冬季使用的机油,前面的数值越小,代表可供使用的环境温度越低,一横后面的数值则代表非冬季使用系列,数值越大,可供使用的环境温度越高。象SAE40,SAE50这样只有一组数值的是单级机油,不能在寒冷的冬季使用。象SAE15W-40、SAE 5W-40这样两组数值都有,这就代表这种机油是先进的"多级机油",适合从低温到高温的广泛区域,粘度值会随温度的变化给予发动机全面的保护。一般说来,可依据车辆所在地常年气温选择机油,具体推荐如下: 生产日期与保质期的说明: 根据北美和欧洲的法律法规,所有的化学品未开封前都是没有保质期的,可以长期存放,所以原包装的英文说明上是没有“shelf life”的。 但是根据中国国内的法律法规,是必须标有保质期才可在市场上销售,所以购买霍尼韦尔的化学养护用品是不需要担心商品的保质期。 (SAE)适用的环境温度(°C) 5w -30 10w -25 15w -20 20w -15 30 30 40 40 50 50 多级油的优点 1.全年使用,延长发动机寿命,减少磨损(减少冷启动引起的磨损);

介电常数

介电常数 介质在外加电场时会产生感应电荷而削弱电场,介质中电场与原外加电场(真空中)的比值即为相对介电常数(permittivity,不规范称dielectric constant),又称诱电率,与频率相关。介电常数是相对介电常数与真空中绝对介电常数乘积。如果有高介电常数的材料放在电场中,电场的强度会在电介质内有可观的下降,理想导体内部由于静电屏蔽场强总为零,故其介电常数为无穷。 介电常数(又称电容率),以ε表示,ε=εr*ε0,ε0为真空绝对介电常数,ε0=8.85*10^(-12)F/m。需要强调的是,一种材料的介电常数值与测试的频率密切相关。 一个电容板中充入介电常数为ε的物质后电容变大εr倍。电介质有使空间比起实际尺寸变得更大或更小的属性。例如,当一个电介质材料放在两个电荷之间,它会减少作用在它们之间的力,就像它们被移远了一样。 当电磁波穿过电介质,波的速度被减小,有更短的波长。 根据物质的介电常数可以判别高分子材料的极性大小。通常,介电常数大于3.6的物质为极性物质;介电常数在2.8~3.6范围内的物质为弱极性物质;介电常数小于2.8为非极性物质。 测量方法 相对介电常数εr可以用静电场用如下方式测量:首先在两块极板之间为真空的时候测试电容器的电容C0。然后,用同样的电容极板间距离但在极板间加入电介质后测得电容Cx。然后相对介电常数可以用下式计算 εr=Cx/C0 在标准大气压下,不含二氧化碳的干燥空气的相对电容率εr=1.00053.因此,用这种电极构形在空气中的电容Ca来代替C0来测量相对电容率εr时,也有足够的准确度。(参考GB/T 1409-2006) 对于时变电磁场,物质的介电常数和频率相关,通常称为介电系数。 "介电常数" 在工具书中的解释: 1.又称电容率或相对电容率,表征电介质或绝缘材料电性能的一个重要数据,常用ε表示。它是指在同一电容器中用同一物质为电介质和真空时的电容的比值,表示电介质在电场中贮存静电能的相对能力。对于介电材料,相对介电常数愈小绝缘性愈好。空气和CS2的ε值分别为1.0006和 2.6左右,而水的ε值特别大,10℃时为8 3.83,与温度有关。 2.介电常数是物质相对于真空来说增加电容器电容能力的度量。介电常数随分子偶极矩和可极化性的增大而增大。在化学中,介电常数是溶剂的一个重要性质,它表征溶剂对溶质分子溶剂化以及隔开离子的能力。介电常数大的溶剂,有较大隔开离子的能力,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溶剂化能力。介电常数用ε表示,一些常用溶剂的介电常数见下表: "介电常数" 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1.介电常数是指物质保持电荷的能力,损耗因数是指由于物质的分散程度使能量损失的大小。理想的物质的两项参数值较小 文献来源介电常数与频率变化的关系2.其介质常数具有复数形式,实数部分称为介电常数,虚数部分称为损耗因子.通常用损耗正切值(损耗因子与介电常数之比)来表示材料与微波的耦合能力,损耗正切值越大,材料与微波的耦合能力就越强

阻抗中有关介电常数的探究2011

阻抗中有关介电常数的探究 最近我们厂的阻抗板连续被投诉了两单。客户发现我们板子的介电常数两个批次不一样,而且不稳定。于是我们不得不重新重视我们厂对于介电常数的界定 业界习惯把FR4的介电常数界定在4.2-4.3之间,但具体是多少,很少有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这次我们的课题中就包括了对我们厂FR4板材的介电常数的推算。具体办法就是,采集物理实验室的阻抗测试报告的数据。由测试结果反推出板材的介电常数。 介电常数跟很多因素有关,包括温度,湿度,板材本身的属性,测试时所用的信号频率等等。影响板材介电常数最大的两个因数除了板材本身的属性外就是测试频率了。一般来讲,测试频率越高,介电常数就越低,当频率大于3G时,f的变化就很小了,基本趋向于稳定了。 要想彻底弄懂介电常数就必须了解阻抗测试仪的测试原理,但目前我手头上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很少,希望各位大虾们能跟进共享。 好了先写到这里吧,我要去上班了。后续的试验过程我会陆续发出,希望我们能共同把这个课题做好! 1、我们常用的PCB介质是FR4材料的,相对空气的介电常数是4.2-4.7。这个介电常数是会随温度变化的,在0-70度的温度范围内,其最大变化范围可以达到20%。介电常数的变化会导致线路延时10%的变化,温度越高,延时越大。介电常数还会随信号频率变化,频率越高介电常数越小。100M以下可以用4.5计算板间电容以及延时。 2、一般的FR4材料的PCB板中内层信号的传输速度为180ps/inch(1inch=1000mil=2.54cm)。表层一般要视情况而定,一般介于140与170之间。 3、实际的电容可以简单等效为L、R、C串联,电容有一个谐振点,在高频时(超过这个谐振点)会呈现感性,电容的容值和工艺不同则这个谐振点不同,而且不同厂家生产的也会有很大差异。这个谐振点主要取决于等效串联电感。现在的比如一个100nF的贴片电容等效串联电感大概在0.5nH左右,ESR(等效串联电阻)值为0.1欧,那么在24M左右时滤波效果最好,对交流阻抗为0.1欧。而一个1nF的贴片电容等效电感也为0.5nH(不同容值差异不太大),ESR为0.01欧,会在200M左右有最好的滤波效果。为达好较好的滤波效果,我们使用不同容值的电容搭配组合。但是,由于等效串联电感与电容的作用,会在24M与200M之间有一个谐振点,在这个谐振点上有最大阻抗,比单个电容的阻抗还要大。这是我们不希望得到的结果。(在24M到200M这一段,小电容呈容性,大电容已经呈感性。两个电容并联已经相当于LC并联。两个电容的ESR值之和为这个LC回路的串阻。LC并联的话如果串阻为0,那么在谐振点上会有一个无穷大的阻抗,在这个点上有最差的滤波效果。这个串阻反倒会抑制这种并联谐振现象,从而降低LC谐振器在谐振点的阻抗)。为减轻这个影响,可以酌情使用ESR大些的电容。ESR相当于谐振网络里的串阻,可以降低Q值,从而使频率特性平坦一些。增大ESR会使整体阻抗趋于一致。低于24M的频段和高于200M的频段上,阻抗会增加,而在24M与200M频段内,阻抗会降低。所以也要综合考虑板子开关噪声的频带。国外的一些设计有的板子在大小电容并联的时候在小电容(680pF)上串几欧的电阻,很可能是出于这种考虑。(从上面的参数看,1nF的电容Q值是100nF电容Q值的10倍。由于手头没有来自厂商的具体等效串感和ESR的值,所以上面例子的参数是根据以往看到的资料推测的。但是偏差应该不会太大。以往多处看到的资料都是1nF和100nF的瓷片电容的谐振频率分别为100M和10M,考虑贴片电容的L要小得多,而又没有找到可靠的值,为讲着方便就按0.5nH计算。如果大家有具体可靠的值的话,还希望能发上来^_^) 介电常数(Dk, ε,Er)决定了电信号在该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电信号传播的速度与介电常数平方根成反比。介电常数越低,信号传送速度越快。我们作个形象的比喻,就好想你在海滩上跑步,水深淹没了你的脚踝,水的粘度就是介电常数,水越粘,代表介电常数越高,你跑的也越慢。 介电常数并不是非常容易测量或定义,它不仅与介质的本身特性有关,还与测试方法,测试频率,测试前以及测试中的材料状态有关。介电常数也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有些特别的材料在开发中就考虑到温度的因素.湿度也是影响介电常数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水的介电常数是70,很少的水分,会引起显著的变化. 以下是一些典型材料的介电常数(在1Mhz下):

多种粘度杯对照表

Viscosity Measurement with The Shell Cup The conversion table indicates the useful range for each size.The measurement is accomplished as follows: 123ABOUT THE NORCROSS SHELL CUP VISCOMETER 70oF/21oC .979cps 212oF / 100oC.284cps 176oF/80oC .361cps 141oF/60.5oC .465cps 100oF/37.7oC .684cps 88oF/31oC .782cps 64oF/17.7oC 1.061cps 58oF/14.4oC 1.159cps NORCROSS Corporation 255 Newtonville Avenue Newton, MA 02458 USA T elephone 617 969 7020 Fax 617 969 3260 Email sales@https://www.360docs.net/doc/c517530978.html, On the Internet https://www.360docs.net/doc/c517530978.html, 04_Viscosity Conversion Table 8.2.2 Efflux Cup Product Overview & Viscosity Conversion Tables

1.00 2.00 3.00 5.00 7.5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250 275 300CENTIPOISE VISCOSITY CONVERSION TABLES by NORCROSS CORPORATION ? 255 Newtonville Avenue, Newton, MA 02458 USA Phone: 617.969.7020 Fax: 617.969.3260 Email: sales@https://www.360docs.net/doc/c517530978.html, 325 350 375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250 1500 175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K References visit us at:https://www.360docs.net/doc/c517530978.html, Notes: Note 1: This data is based upon a table from Worthington Pump,1956 which was based upon original test data no longer available. Not all ‘Zahn’ Cups match this data.Note 2: This data is based upon original mechanical design of Shell Chemical. Equations in ASTM 4212 do not match actual values, as they were based upon prior data plots that are no longer available and do not match the actual cups. Note 3: The 2 1/2 and 3 1/2 Shell Cup were introduced by Norcross in the 1970’s to provide additional viscosity range coverage. Note 4: Typical piston size recommended for use in the Model M8BO process viscometer ( with a length code C - other lengths may require different pistons ) - Contact Norcross for information.Note 5: Data based on S.G. =1.0 Centipoise = Centistokes X S.G.

粘度换算列表

关于粘度测试单位与单位换算: 粘度单位直接读数:帕秒(Pa s)或毫帕?秒(mPa. ? s)或(dPa ? S)。 粘度单位换算关系:Pa.s=1000cP=1000mPa.s=10P=10dPa.s dpa.s 是decipascal-seconds 的缩写,是粘度单位 P(poise),cP(ce nti poise) Pa.s(pascal-sec on ds),dPa.s(decipascal-sec on ds) mPa.s(millipascal-sec on ds) 流体在流动时,相邻流体层间存在着相对运动,则该两流体层间会产生摩擦阻力,称为粘滞力。粘度是用来衡量粘滞力大小的一个物性数据。其大小由物质种类、温度、浓度等因素决定。 粘度一般是动力粘度的简称,其单位是帕秒(Pa s)或毫帕秒(mPa-s)o 粘度分为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三者有区别,不能混淆。 粘度还可用涂一4或涂一1杯测定,其单位为秒(s)o (动力)粘度符号是□,单位是帕斯卡秒(Pas) 由下式定义:L=u - 0/h 卩0板在其自身的平面内作平行于某一固定平壁运动时的速度 h――平板至固定平壁的距离。但此距离应足够小,使平板与固定平壁间的流体的流动是层流 L――平板运动过程中作用在平板单位面积上的流体摩擦力 运动粘度符号是v,运动粘度是在工程计算中,物质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单位是二次方米每秒(m2/s) v= i /p 在石油工业中还使用”恩氏粘度”,它不是上面介绍的粘度概念。而是流体在恩格拉粘度计中直接测定的读数。 粘度的度量方法分为绝对粘度和相对粘度两大类。绝对粘度分为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两种;相对粘度有恩氏粘度、 赛氏粘度和雷氏粘度等几种表示方法。 1、动力粘度n在流体中取两面积各为1m2,相距1m,相对移动速度为1m/s时所产生的阻力称为动力粘度。单 位Pa.s(帕.秒)。过去使用的动力粘度单位为泊或厘泊,泊(Poise)或厘泊为非法定计量单位。 单位关系:1Pa.s=1N.s/m2=10P 泊=10 的 3 次方cp= 1Kcps ASTM D445标准中规定用运动粘度来计算动力粘度,即n = P式中n动力粘度,Pa.s期目标制p密度,kg/m3 u 运动粘度,m2/s我国国家标准GB/T506-82为润滑油低温动力粘度测定法。该法使用于测定润滑油和深色石油产品的低温(0?-60 C )动力粘度。在严格控制温度和不同压力条件下,测定一定体积的试样在已标定常数的毛细管粘度计内流过所需的时 间,秒。由试样在毛细管流过的时间与毛细管标定常数和平均压力的乘积,计算动力粘度, 单位为Pa.s。该方法重复测定两个结果的差数不应超过其算术平均值的芳%。 2、运动粘度u流体的动力粘度n与同温度下该流体的密度P的比值称为运动粘度。它是这种流体在重力作用下

粘度对照表

粘度对照表 标 准 粘 度(cps) 格式管 KU 值 旋 转 粘 度 计 mPa.s 恩 格 勒 粘 度 计 福 特 杯 4# 秒 粘度杯(s) 尼 尔 克 杯 (s) 涂 -4# 杯 (s) 涂 -1# 杯 (s) 号 数 气 泡 秒 数 2# 3# 4# 10 A-4 3.5 94 11 16 2 10 2.5 25 A-2 9.5 190 16 19 3 14 3.5 50 A 30 19.5 350 20 23 4 18 4.5 65 B 26 27 5 22 6 85 C 34 33 6 28 7 100 D 1.46 40 40.7 750 40 38 12 10 7 30 7.5 125 E 1.83 46 46 8 32 8 140 F 2.05 46 53.0 1050 51 51 16 13 9 38 9.5 165 G 2.42 57 60 10 42 10.1 180 GH 2.64 50 70 1350 60 23 16 11 45 11 200 H 2.93 52 77 150 65 26 17 12 50 12 225 I 3.30 57 75 28 20 14 57 14.0 250 J 3.67 57 1870 85 30 21 16 65 16.0 275 K 4.03 96 32 22 18 73 18.0 300 L 4.40 60 114 2250 108 34 24 20 80 20.0 320 M 4.70 118 117 35 25 22 88 22.0 340 N 5.00 125 123 37 27 31 123 31.0 370 O 5.40 138 127 39 28 32 128 32.0 400 P 5.80 64 150 3000 131 42 30 33 133 33.0 435 Q 6.40 137 45 32 35 138 34.0 470 R 6.90 144 48 34 36.5 144 480 R+ 7.13 67 183 3600 147 37 147 500 S 7.30 68 191 3725 154 50 36 154 550 T 8.10 69 204 166 54 39 166 627 U 9.20 60 43 800 UV 11.60 77 293 6000 884 V 13.00 50 1000 W 15.70 354 7500 1400 X 18.90 96 498 10350 1500 X+ 21.10 98 539 11100 2300 YZ 25.80 105 827 16800 2500 Z1 39.60 114 893 18250 3400 Z2 49.85 125

粘度及换算表

燃油粘度及换算表 粘度(VISCOSITY)是油品流动性的一种表征,它反映了液体分子在运动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强弱,作用强(粘度大),流动难。石蜡基型原油含烷烃成份较多,分子间力的作用相对较小,粘度较低,环烷基原油含脂环、芳香烃较多,粘度一般较大。但需注意的是油品的流动性并非单决定于粘度,它还与油品的倾点(或凝点)有关。 流体的粘度明显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压力也有一定影响,但一般可忽略不计),这种影响也是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来实施的:通常的概念是温度升高流体体积膨胀,分子间距离拉远,相互作用减弱,粘度下降;温度降低,流体体积缩小,分子间距离缩短,相互作用加强,粘度上升。由于粘度与温度关系密切,因此任何粘度数据都需注明测定时的温度。通常在低温区域温度对粘度的效应尤其显著。 粘度的测定方法,表示方法很多。在英国常用雷氏粘度(Redwood Viscosity),美国惯用赛氏粘度(Saybolt Viscosity),欧洲大陆则往往使用恩氏粘度(Engler Viscosity),但各国正逐步更广泛地采用运动粘度(Kinemetic Viscosity),因其测定的准确度较上述诸法均高,且样品用量少,测定迅速。各种粘度间的换算通常可通过已预先制好的转换表查得近似值。 粘度对于各种油品都是一重要参数。内燃机及喷气发动机燃料的汽化性能、锅炉用燃料雾化的好坏均直接与各油品的粘度相关,而油品的输送性能亦与粘度有密切关系。由于粘度在油品实际应用中表现出的重要性,因此不少油品,诸如残渣燃料油、某些润滑油等往往以粘度作为其分级的依据。此外通过对使用过程中的润滑油的粘度的测定更可提供该油品是否已经变质而需加以更换的信息。 运动粘度(KINEMETIC VICOSITY)υ是油品的动力粘度(Dynamic Viscosit y)η与同温度下的油品密度ρ之比: υ=η/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