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B数学必修五课时分层作业21 简单线性规划 含解析

人教B数学必修五课时分层作业21 简单线性规划 含解析
人教B数学必修五课时分层作业21 简单线性规划 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一) 简单线性规划

(建议用时:60分钟)

[基础达标练]

一、选择题

1.z =x -y 在???

2x -y +1≥0,

x -2y -1≤0,

x +y ≤1

的线性约束条件下,取得最大值的可行解为

( )

A .(0,1)

B .(-1,-1)

C .(1,0)

D .? ??

??12,12

C [可以验证这四个点均是可行解,当x =0,y =1时,z =-1;当x =-1,y =-1时,z =0;当x =1,y =0时,z =1;当x =12,y =1

2时,z =0.排除选项A ,B ,D ,故选C .

2.已知实数x ,y 满足???

x -2y +1≥0,

|x |-y -1≤0,,则z =2x +y 的最大值为( )

A .4

B .6

C .8

D .10

C [画出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平移直线y =-2x ,知点A (3,2)为z =2x +y 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所以z =2x +y 的最大值为2×3+2=8.故选C .]

3.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

x +y -1≥0,

y ≥2x -2,

y ≤2,

且z =kx +y 取得最小值时的点有无

数个,则k =( )

A .-1

B .2

C .-1或2

D .1或-2

D [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

由z =kx +y ,得y =-kx +z ,若k =0,则y =z ,此时z 只在B 处取得最小值,不满足条件.若k >0,则-k <0,平移直线y =-kx ,由图象可知当直线y =-kx 和直线x +y -1=0平行时,此时z =kx +y 取得最小值时的最优解有无数多个,此时-k =-1,即k =1.若k <0,则-k >0,平移直线y =-kx ,由图象可知当直线y =-kx 和直线y =2x -2平行时,此时z =kx +y 取得最小值时的最优解有无数多个,此时-k =2,即k =-2,综上,k =1或k =-2.故选D .]

4.已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

x -y +2≤0,

x ≥1,

x +y -7≤0,

则y

x 的取值范围是( )

A .????

??95,6

B .? ?

???-∞,95∪[6,+∞)

C .(-∞,3]∪[6,+∞)

D .(3,6]

A [作出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y

x 可理解为可行域中一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又B ? ????52,92,A (1,6),故y x 的取值范围是????

??

95,6.]

5.已知x ,y 满足约束条件???

x ≥0,

y ≥0,

x +y ≥1,

则(x +3)2+y 2的最小值为( )

A .10

B .2 2

C .8

D .10

D [先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如图.A (0,1),B (1,0),目标函数z =(x +3)2+y 2表示阴影部分的点与点C (-3,0)的距离的平方.由图可知最小值为|AC |2=32+12=10.

]

二、填空题

6.满足不等式组???

x +y ≤5,

2x +y ≤6,

x ≥0,

y ≥0,

并使目标函数z =6x +8y 取得最大值的点的

坐标是________.

(0,5) [首先作出直线6x +8y =0,然后平移直线,当直线经过平面区域内的点M (0,5)时截距最大,此时z 最大.

]

7.若实数x ,y 满足???

x -y +1≥0,

x +y ≥0,

x ≤0,

则z =3x +2y 的最小值是________.

1 [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

设t =x +2y ,则y =-12x +t

2, 当x =0,y =0时,t 最小=0. z =3x +2y 的最小值为1.]

8.某高科技企业生产产品A 和产品B 需要甲、乙两种新型材料.生产一件产品A 需要甲材料1.5 kg ,乙材料1 kg ,用5个工时;生产一件产品B 需要甲材料0.5 kg ,乙材料0.3 kg ,用3个工时.生产一件产品A 的利润为2 100元,生产一件产品B 的利润为900元.该企业现有甲材料150 kg ,乙材料90 kg ,则在不超过600个工时的条件下,生产产品A 、产品B 的利润之和的最大值为________元.

216 000 [设生产产品A x 件,产品B y 件,则

?????

1.5x +0.5y ≤150,

x +0.3y ≤90,5x +3y ≤600,x ≥0,x ∈N +,y ≥0,y ∈N +

.

目标函数z =2 100x +900y .

作出可行域为图中的阴影部分(包括边界)内的整数点,图中阴影四边形的顶点坐标分别为(60,100),(0,200),(0,0),(90,0).

当直线z =2 100x +900y 经过点(60,100)时,z 取得最大值,z max =2 100×60+900×100=216 000(元).

三、解答题

9.变量x ,y 满足条件???

x -y +1≤0,

y ≤1,

x >-1,

求(x -2)2+y 2的最小值.

[解]

不等式组???

x -y +1≤0,

y ≤1,

x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

中的阴影部分所示.

设P (x ,y )是该区域内的任意一点,则(x -2)2+y 2的几何意义是点P (x ,y )与点M (2,0)距离的平方.由图可知,当点P 的坐标为(0,1)时,|PM |最小,所以|PM |≥22+1=5,所以|PM |2≥5,即(x -2)2+y 2的最小值为5.

10.某厂拟用集装箱托运甲、乙两种货物,集装箱的体积、重量、可获利润和托运能力限制数据见下表,那么为了获得最大利润,甲、乙两种货物应各托运多少箱.

货物 每箱体积/m 3 每箱重量/kg

每箱利润/百元

甲 5 2 20 乙 4 5 10 托运能力限制数

24

13

[意得

?????

5x +4y ≤24,

2x +5y ≤13,x ≥0,y ≥0,x ∈N ,y ∈N .

z =20x +10y ,作出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作直线l :20x

+10y =0,当直线z =20x +10y 经过可行域上的点A 时,z 最大,又A (4.8,0)不是整点,解方程组?????

5x +4y =24,2x +5y =13,得点B (4,1)为整点.所以甲货物托运4箱,乙货

物托运1箱,可获得最大利润.

[能力提升练]

1.设O 为坐标原点,A (1,1),若点B (x ,y )满足???

x 2+y 2-2x -2y +1≥0,

1≤x ≤2,

1≤y ≤2,

OA →·OB →取得最小值时,点B 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无数个

B [如图,阴影部分为点B (x ,y )所在的区域. ∵OA →·OB →

=x +y ,

令z =x +y ,则y =-x +z .

由图可知,当点B 在C 点或D 点时,z 取最小值,故点B 的个数为2.]

2.已知a >0,x ,y 满足约束条件???

x ≥1,

x +y ≤3,

y ≥a (x -3),

若z =2x +y 的最小值为1,

则a 等于( )

A .14

B .12

C .1

D .2

B [先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如图,

设z =2x +y ,则y =-2x +z ,将最小值转化为y 轴上的截距,当直线y =-2x +z 经过点B 时,z 最小,由????? x =1,y =a (x -3),得?????

x =1,

y =-2a ,

∴z min =2-2a =1,

得a =1

2,故选B .]

3.某工厂有甲、乙两种产品,按计划每天各生产不少于15吨,已知生产甲产品1吨需煤9吨,电力4千瓦,劳动力3个(按工作日计算);生产乙产品1吨需煤4吨,电力5千瓦,劳动力10个;甲产品每吨价7万元,乙产品每吨价12万元;但每天用煤量不得超过300吨,电力不得超过200千瓦,劳动力只有300个,当每天生产甲产品________吨,乙产品________吨时,既能保证完成生产任务,又能使工厂每天的利润最大.

20 24 [设每天生产甲产品x 吨,乙产品y 吨,总利润为S 万元,依题意,约束条件为

?????

9x +4y ≤300,4x +5y ≤200,3x +10y ≤300,x ≥15,y ≥15.

目标函数为S =7x +12y ,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含边界)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直线S =7x +12y 经过点A 时,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最大,S 取最大值.

解方程组?????

4x +5y -200=0,3x +10y -300=0,

得A (20,24),

故当x =20,y =24时,S max =7×20+12×24=428(万元).]

4.已知实数x ,y 满足???

y ≥1,

y ≤2x -1,

x +y ≤4,

则目标函数z =

x +4y +5

x +1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是________.

9

[作出????

?

y ≥1,y ≤2x -1,

x +y ≤4

表示的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

把z=x+4y+5 x

+1

变形为z=

x+1+4y+4

x+1

=1+

4(y+1)

x+1

.易得A?

?

?

?

?

5

3

,7

3

,C(3,1),则z的最大值z max=1+

4×?

?

?

?

?

7

3

+1

5

3

+1

=6,z的最小值z min=1+

4×(1+1)

3+1

=3,所以所求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9.]

5.在约束条件

?

?

?x≥0,

y≥0,

x+y≤s,

y+2x≤4

下,当3≤s≤5时,求目标函数z=3x+2y的

最大值的变化范围.

[解]如图得A(2,0),B(4-s,2s-4),C(0,s),C′(0,4),令z=0,得l0:3x +2y=0,

当l0向上平移时,z值逐渐增大.

(1)当3≤s<4时可行域为四边形OABC,

此时l0平移到B点时z取最大值,

z max=3×(4-s)+2(2s-4)=s+4.

因为3≤s<4,所以7≤z max<8.

(2)当4≤s<5时,可行域是△OAC′,

此时l0过C′点时z取最大值,z max=3×0+2×4=8. 综上所述,z max∈[7,8].

高考数学专题练习:不等式与线性规划

高考数学专题练习:不等式与线性规划 1.若不等式(-2)n a -3n -1-(-2)n <0对任意正整数n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 ???1,43 B.? ???? 12,43 C.? ? ???1,74 D.? ?? ??12,74 答案 D 解析 当n 为奇数时,要满足2n (1-a )<3n -1恒成立, 即1-a <13× ? ????32n 恒成立,只需1-a <13×? ????321,解得a >1 2; 当n 为偶数时,要满足2n (a -1)<3n -1恒成立, 即a -1<13× ? ????32n 恒成立,只需a -1<13×? ????322,解得a <7 4. 综上,12<a <7 4,故选D. 2.已知a >0,b >0,且a ≠1,b ≠1,若log a b >1,则( ) A.(a -1)(b -1)<0 B.(a -1)(a -b )>0 C.(b -1)(b -a )<0 D.(b -1)(b -a )>0 答案 D 解析 取a =2,b =4,则(a -1)(b -1)=3>0,排除A ;则(a -1)(a -b )=-2<0,排除B ;(b -1)(b -a )=6>0,排除C,故选D. 3.设函数f (x )=??? x 2-4x +6,x ≥0, x +6,x <0,则不等式f (x )>f (1)的解集是( ) A.(-3,1)∪(3,+∞) B.(-3,1)∪(2,+∞) C.(-1,1)∪(3,+∞) D.(-∞,-3)∪(1,3) 答案 A 解析 f (1)=3.由题意得??? x ≥0,x 2-4x +6>3或??? x <0, x +6>3, 解得-33. 4. 若a ,b ,c 为实数,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若a >b ,则ac 2>bc 2 B.若a <b <0,则a 2>ab >b 2

人教版初中数学讲义

人教版初中数学讲义 第一章有理数 一、正数和负数 1、正数、负数:大于零的数叫做正数,小于零的数叫做负数。应用:生产收入,海拔高低,气温的冷热,方位的指向,比赛的胜负,比例的增长等等。 二、有理数 1、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正整数??正整数?正数???整数正分数?零??????负整数 2、分类?零或????负整数??正分数?负数?分数????负分数??负分数?? 注:分数和小数可以互化,所以小数可以归为分数类。 3、“0”表示的意义: (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0是整数(3)0不是表示没有,有时表示一种趋于正负的状态(4)0是最小的自然数,即是最小的非负整数(5)0不能作为分母(6)0等相反数是0(7)0的绝对值是0(8)0没有倒数(9)0乘以任何数都为0(10)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为0. 4、数轴: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数学中规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5、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与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a,b互为相反数,则a+b=0) 6、绝对值: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a|=??a(a≥0) ?-a(a<0)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三、有理数的加减法 1、有理数的加法: (1)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2、有理数的减法: 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a-b=a+(-b)) 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 四、有理数的乘除法 1、有理数的乘法: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家庭作业

五年级数学家庭作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 1、10枝铅笔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枝铅笔是铅笔总数的) () (,每人分得的铅笔 是铅笔总数的) () (。 2、24的因数有( ),30的因数有( ),24和30的公因数有( ), 24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 )。 3、在15、18、20、25、40中,( )既有因数2,又有因数3;( )是3和5的公倍数;( )和( )有公因数2和5。 4、在括号内填上分数。 25秒 = ( )分 32厘米 = ( )米 75分 = ( )时 750克 = ( )千克 4000平方米 = ( )公顷 5、明明用40元去买书,买了x 本,每本6.2元,买书用了( )元。当x=3时,应找回( )元。 6、如果15+x=28,那么15+x-15=28○□,如果3x=42,那么3x ÷3=42○□。 7、根据“张明比钱惠重16千克”,知道:( )体重+16=( )体重。 8、如果x ÷3=0.18,那么x +1.56=( )。 9、小彤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 ,她坐在第( )列第( )行。小丽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6列第2行,用数对表示是(___,___)。 10、把7公顷的地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公顷,每份是7公顷的( ),是1公顷的( )。 11、小明的爸爸每隔4天休息一天, 妈妈却每隔5天休息一天。3月4日 爸爸、妈妈都在家休息,再到( )月 ( )日他们又可以同时在家休息。 12、某学校为学生编学籍号,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如果二年 级4班的王浩是2005年入学,学号36,他的学籍号是2005204361,那么他表姐李姗2003年入学,是五年级2班的19号同学,她的学籍号是( )。 13、11只李子的重量等于2只苹果和1只桃子的重量,2只李子和1只苹果的重量等于1只桃子的重量,那么,一只桃子的重量等于( )只李子的重量。 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 ) 2、如果x ÷0.5=0.5,那么x =1。…………………………………( ) 3、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 2007年3月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人教新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最新) 目录 一、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1、有理数 2、整式的加减 3、一元一次方程 4、图形的认识初步 二、七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5、相交线与平行线 6、实数 7、平面直角坐标系 8、二元一次方程组 9、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0、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三、八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11、三角形 12、全等三角形 13、轴对称 14、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 15、分式

四、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16、二次根式 17、勾股定理 18、平行四边形 19、一次函数 20、数据的分析 五、九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21、一元二次方程 22、二次函数 23、旋转 24、圆 25、概率 六、九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26、反比例函数 27、相似 28、锐角三角函数 29、投影与视图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 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 ????负分数负整数 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 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 π不是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即a 和- a 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还是0; (2)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 ???<-=>=) 0()0(0) 0(a a a a a a 或???<-≥=)0a (a ) 0a (a a 或???≤->=)0()0(a a a a a ; 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零既可以和正数一组也可以和负数一组; 5.有理数比大小: 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 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 1; 若ab=1? a 、b 互为倒数; 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

高中数学线性规划经典题型

高考线性规划归类解析 一、平面区域和约束条件对应关系。 例1、已知双曲线224x y -=的两条渐近线与直线3x =围成一个三角形区域,表示该区域的不等式组是() (A)0003x y x y x -≥??+≥??≤≤? (B)0003x y x y x -≥?? +≤??≤≤? (C) 003x y x y x -≤?? +≤??≤≤? (D) 0003x y x y x -≤?? +≥??≤≤? 解析:双曲线224x y -=的两条渐近线方程为y x =±,与直线3x =围 成一个三角形区域(如图4所示)时有0 003x y x y x -≥?? +≥??≤≤? 。 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以及线性规划问题。验证法或排除法是最效的方法。 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不等式组20 200x y x y y +-≤??-+≥??≥? 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是() (A)42 (B)4 (C) 22 (D)2 解析:如图6,作出可行域,易知不等式组20 200x y x y y +-≤??-+≥??≥? 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一个三角形。容 易求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坐标为A(0,2),B(2,0),C(-2,0).于是三角形的面积为: 11 ||||42 4.22 S BC AO =?=??=从而选B。 点评:有关平面区域的面积问题,首先作出可行域,探求平面区域图形的性质;其次利用面积公式整体或部分求解是关键。 二、已知线性约束条件,探求线性截距——加减的形式(非线性距离——平方的形式,斜率——商的形式)目标关系最值问题(重点) 例3、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 ? ??≥+-≥-≤-1122y x y x y x ,则 ①y x 32+的最大值为 。(截距) 解析:如图1,画出可行域,得在直线 2x-y=2与直线x-y=-1 的交点A(3,4)处,目标函数z 最大值为18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问题,由线性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然后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是一道较为简单的送分题。数形结合是数学思想的重要手段之一。 ②则2 2 x y +的最小值是 . ③1y x =+的取值范围是 . 图1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案 26.1 二次函数(1)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注重学生参与,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教学过程: 一、试一试 1.设矩形花圃的垂直于墙的一边 AB 的长为 xm,先取 x 的一些值,算出矩形的另一边BC的长,进而得出矩形的面积ym2 3.试将计算结果填写在下表的空格中, 2 . x 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 ? 有限定范围吗 ? 3 .我们发现,当 AB 的长(x)确定后,矩形的面积(y)也随之确定, y 是 x 的函数,试写出这个函数的关系式,

对于 1.,可让学生根据表中给出的 AB 的长,填出相应的 BC 的长和面积,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情况,提出问题:(1)从所填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2)对前面提出的问题的解答能作出什么猜想?让学生思考、交流、发表意见,达成共识:当AB 的长为5cm,BC 的长为 10m 时,围成的矩形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 50m2。 对于 2 ,可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表意见。形成共识,x 的值不可以任意取,有限定范围,其范围是 0

五年级数学上学期家庭作业

五年级数学上学期家庭作业 班级姓名 一、口算设计:陈松审核:丁萍 80÷20=56÷4=48+42=36×3= 400÷50=72÷24=60+460=4×18×25= 96÷6=78÷3=24×5=810÷15÷6= 4×14=91-56=15 4×4÷4×4= 二、用竖式计算 504÷26=728÷24=888÷34= 三、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46+789+5425×2815×13×4 421-173-27720÷45420÷35÷2 四、填空。(写数时要注意分级) 1、10个一千是(),10个一万是(),()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是一千万。 2、16个万是(),810个万是(),()个万是10000000。 3、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故宫的宫殿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720000多平方米。 (2)北京天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总面积达2730000平方米。 (3)阿迪达斯是2004欧洲杯国家级赞助商,它为欧洲杯提供了总数超过100000件的产品。读作:(1)(2)(3) 4、写出下面横线上各数。 (1)到2005年底,南京总人口数可能达到六百八十五万人左右,到2020年南京市人口总数将超过九百万。写作:()() (2)据科学家统计,现已被人认识的两栖爬行类动物有3万多种,鱼类有2万多种,植物大约有40万种。写作:()()() 5、按规律再写几个数。 85万、90万、95万、、、。 2070万、2080万、2090万、、、。 6、一个数它的千万位上是5,十万位上是3,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7、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五位是2,第七位是9,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是()。 8、到报纸或网络上找一些较大的数据摘录在作业纸的上面。 五、勤思妙用。

2020高考:高中数学线性规划各类习题精选

线性规划 基础知识: 一、知识梳理 1. 目标函数: P =2x+y是一个含有两个变 量 x 和y 的 函数,称为目标函数. 2.可行域: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称为可行域. 3. 整点:坐标为整数的点叫做整点. 4.线性规划问题: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通常称为线性规划问题.只含有两个变量的简单线性规划问题可用图解法来解决. 5. 整数线性规划:要求量取整数的线性规划称为整数线性规划. 二:积储知识: 一. 1.点P(x 0,y 0)在直线Ax+By+C=0上,则点P 坐标适合方程,即Ax 0+By 0+C=0 2. 点P(x 0,y 0)在直线Ax+By+C=0上方(左上或右上),则当B>0时,Ax 0+By 0+C>0;当B<0时,Ax 0+By 0+C<0 3. 点P(x 0,y 0)在直线Ax+By+C=0下方(左下或右下),当B>0时,Ax 0+By 0+C<0;当B<0时,Ax 0+By 0+C>0 注意:(1)在直线Ax+By+C=0同一侧的所有点,把它的坐标(x,y)代入Ax+By+C,所得实数的符号都相同, (2)在直线Ax+By+C=0的两侧的两点,把它的坐标代入Ax+By+C,所得到实数的符号相反, 即:1.点P(x 1,y 1)和点Q(x 2,y 2)在直线 Ax+By+C=0的同侧,则有(Ax 1+By 1+C )( Ax 2+By 2+C)>0 2.点P(x 1,y 1)和点Q(x 2,y 2)在直线 Ax+By+C=0的两侧,则有(Ax 1+By 1+C )( Ax 2+By 2+C)<0 二.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①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或<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Ax+By+C=0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 不. 包括边界; ②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 ≥0(或≤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Ax+By+C=0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且包括边界; 注意:作图时,不包括边界画成虚线;包括边界画成实线. 三、判断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哪一侧平面区域的方法: 取特殊点检验; “直线定界、特殊点定域 原因:由于对在直线Ax+By+C=0的同一侧的所有点(x,y),把它的坐标(x,y)代入 Ax+By+C,所得到的实数的符号都相同,所以只需在此直线的某一侧取一个特殊点(x 0,y 0),从Ax 0+By 0+C 的正负即可判断Ax+By+C>0表示直线哪一侧的平面区域.特殊地, 当C ≠0时,常把原点作为特殊点,当C=0时,可用(0,1)或(1,0)当特殊点,若点坐标代入适合不等式则此点所在的区域为需画的区域,否则是另一侧区域为需画区域。 例题: 1. 如图1所示,已知ABC ?中的三顶点(2,4),(1,2),(1,0)A B C -,点(,)P x y 在ABC ?内部及边界运动,请你探究并讨论以下问题:若目标函数是1y z x -=或z =你知道其几何意义吗?你能否借助其几何意义求得min z 和max z ?

高中数学线性规划汇总

直线与线性规划 由已知条件写出约束条件,并作出可行域,进而通过平移直线 在可行域内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优解是最常见的题型,除此之外, 还有以下七类常见题型。 一、求线性目标函数的取值范围 例1、 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222x y x y ≤??≤??+≥? ,则z=x+2y 的取值范围是 ( ) A 、[2,6] B 、[2,5] C 、[3,6] D 、(3,5] 变式训练1:已知x ,y 满足约束条件 30 5≤≥+≥+-x y x y x ,则y x z -=4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 变式训练2:若?? ?≥+≤≤2,22y x y x ,则目标函数 z = x + 2 y 的取值范围是 ( ) A .[2 ,6] B . [2,5] C . [3,6] D . [3,5] 二、求可行域的面积 例2、不等式组260302x y x y y +-≥??+-≤??≤? 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 ( ) A 、4 B 、1 C 、5 D 、无穷大 变式训练1:由12+≤≤≤x y x y 及围成的几何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变式训练2:已知),2,0(∈a 当a 为何值时,直线422:422:2221+=+-=-a y a x l a y ax l 与及坐标轴围 成的平面区域的面积最小? 三、求可行域中整点个数 例3、满足|x|+|y|≤2的点(x ,y )中整点(横纵坐标都是整数)有( ) A 、9个 B 、10个 C 、13个 D 、14个 变式训练1:不等式3<+y x 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整点个数为 ( ) A . 13个 B . 10个 C . 14个 D . 17个 变式训练2:.在直角坐标系中,由不等式组230,2360,35150,0 x y x y x y y ->??+-

五年级下册 数学作业

五年级数学作业 姓名: 一、填空: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2、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棱长和是( ) 厘米;六个面中最大的一个面积是( ) 平方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3、285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2.8米=( )分米=( )厘米 4、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锯成2个小长方体,其中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 厘米,它的棱长和是( )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6、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棱长1分米的大正方体,需要( )个小正方体,把这些小正方体排成一排,长( )米。 7、平角的21 是( )度,是( )角。 8、一段公路每天修全长的121 ,4天修全长的( )。 9、七折指现价是原价的( ),一套原价75元的书,现八折出售,每套( )元。 10、正方形的边长34 米,它的周长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11、在“女生占全班人数的59 ”这一数学信息中,( )是“一个整 体”,写出求女生人数的数量关系式是:( )×59 =女生人数。 12、一根铁丝长58 米,截去14 ,还剩下( )( ) ;若截去14 米,还剩下( )米。 13、 1吨的58 等于( )吨的18 。 二、火眼金睛 1、将一个长方体切成两个相等的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长方 体表面积的一半。( ) 2、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体的长方体,其他四个面的面积相等。( ) 3、把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2倍,表面积也扩大2倍。( ) 4、2个长方体表面积相等,棱长之和也一定相等。( ) 5.一件商品打六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106 。( ) 计算 109-53 134 - 51 117+158 1-198 158-3 2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

12.1 变量与函数 [变量和常量]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我们称之为变量,而数值始终保持不变的量,我们称之为常量。 [函数]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如果当a x=时b y=,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 [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方法] 1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必须使解析式有意义。 当解析式为整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当解析式为分数形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0的所有实数;当解析式中含有二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的所有实数。 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必须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函数的图像] 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描点法画函数图形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 第二步: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 第三步: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 [函数的表示方法] 列表法:一目了然,使用起来方便,但列出的对应值是有限的,不易看出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对应规律。 解析式法:简单明了,能够准确地反映整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相依关系,但有些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不能用解析式表示。 图象法:形象直观,但只能近似地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12.2.1 变量与函数 [正比例函数] 一般地,?形如y=?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proportional function),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小学数学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题

5月11日家庭作业 姓名家长签字 一、填空。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1平方米=()平方分米 2.04立方米=()立方分米 0.08立方米=()升= ()毫升 3.8升=()升()毫升 2、长方体、正方体都有()个面、()条棱和()个顶点。 3、一个长方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长5厘米、3厘米、4厘米,这个长方体的所有棱长之和是()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可用字母公式()来表示。 5、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2平方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6、用三个长5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木块拼成一个表面积最大的长方体,这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1、一个长方体木箱,竖着放和横着放时所占的空间不一样大。() 2、一个厚度为2毫米的铁皮箱的体积和容积完全相等。()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它的表面积就扩大8倍。() 4、体积相等的两个正方体,它的表面积也一定相等。() 5、一个棱长为1米的无盖正方体铁箱,它的表面积是5平方米。() 四、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6.8+ 6.8×6.8 – 1.5× 6.8 (3.6+ 12.03÷ 0.3 )× 2.5 1.25× 0.25×8× 0.496.356 ×(5.9 + 5.1)-963.56

五解决问题 1、一种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8分米,宽5分米,高3.5分米。做这个油箱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这个油箱可以装多少升汽油? 2、用一根长36厘米的铁丝做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框架,在框架外面全部糊上白纸,需要白纸多少平方厘米? 3、把一个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钢块,锻造成横截面积为4平方分米的长方体钢锭,这根钢锭长多少米? 4、一个长方体侧面展开和底面都是正方形。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3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附加题: 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所有棱长的和是100厘米,它的高是7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简单线性规划教案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教案:简单线性规划 教 学目 标 1、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2、掌握可行域的作图方法 教 学重 难点 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 学参 考 优化探究 授 课方 法 自学引导 类比 教学辅助手段 多 媒 体 专用教室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一、知识回顾 1.二元一次不等式Ax +By +C >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Ax +By +C =0某一侧的所有 点组成的平面区域(半平面), 边界直线.不等式Ax +By +C ≥0所表示的平面 区域(半平面) 边界直线. 2.对于直线Ax +By +C =0同一侧的所有点(x ,y ),使得Ax +By +C 的值符号相同,也就是 位于同一半平面内的点,其坐标适合Ax +By +C >0;而位于另一个半平面内的点,其坐标适 合 . 3.可在直线Ax +By +C =0的某一侧任取一点,一般取特殊点(x 0,y 0),从Ax 0+By 0+C 的 来判断Ax +By +C >0(或Ax +By +C <0)所表示的区域. 4.由几个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 5. 填表:线性规划中的基本概念 二、基础练习 1.满足如图所示的平面区域(阴影部分)的不等式是___________. 2.不等式组????? x ≥0y ≥0 x +y ≤1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 面积为________. 3.画出下列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1)2x +y -10<0; 学生自己阅读、理解

练习:P208 2,3,4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2)????? x -y +5≥0x +y +1≥0 x ≤3. 三、例题讲解 例1 若不等式组????? x ≥0,x +3y ≥4 3x +y ≤4,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被直线y =kx +43 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k 的值是 . 总结: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的判定方法:直线定界、取点定域.注意不等式是否可取等号,不可取等号时直线画成虚线,可取等号时直线画成实线.若直线不过原点,特殊点常选取原点. 四、课堂练习 如图,△ABC 中,A (0,1),B (-2,2),C (2,6),写出△ABC 区域所表示的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作业 练习册 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猜测 学生猜测、理解 学生练习: P218 2 、5板演, 课 外作 业 练习册第236页 习题5、 教 学 小 结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作业

班级:姓名:学籍号: 整除具备的条件: 1、被除数、除数(0除外)都是整数; 2、商是整数; 3、商后面没有余数。 (说一说一个整数除法算式中,谁能被谁整除?谁能整除谁?) 整除的算式的特征: 1.除数、被除数都是自然数,且除数不为0。 2.被除数除以除数,商是自然数而没有余数。 整除的意义: 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第一个整数能被第二个整数整除。 除尽包括整除。能除尽的不一定能整除,能整除的一定能除尽。 一个整数a除以整数b,除得的商正好是自然数,且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 整除。b能整除a 。如15÷5=3、80÷20=4、24÷4=6 。自然数都是整数。a÷b=c (a、b、c均为自然数且b≠0) 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 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整除、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都是指除0以外的自然数。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们就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12÷6=2,所以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说一说一个整数除法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a×b=c (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 a和b是c的因数,c是a的倍数,也是b的倍数。例如,3×6=18 ,3和6是18的因数,18是3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班级:姓名:学籍号:家长签字: 练一练: 1.下面各题哪些是整除?哪些是除尽?哪些都不是?为什么? 32÷8=4 40÷30=1 (10) 35÷0.7=50 51÷17=3 20÷9=2……2 4.8÷1.2=4 4.2÷6=0.7 60÷5=12 2.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做b的(),b就叫做a的()。 15能被5整除,我们就说,15是5的(),5是15的()。 a、b、c都是非0的整数,如果存在ab=c,那么()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5×4=20,则()是()的因数,()是()的倍数。 3.说一说:20和10 7和3 5和5 2.1和0.7 1和17 1.哪组数中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为什么? 2.说出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用5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了这个立体图形,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 (1)从正面看是,你可以怎样摆? (2)从左面看是,你可以怎样摆? (3)从上面看是,你可以怎样摆? 现阶段俱乐部存在的问题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数学课程标准(2018年)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人教版) 一、数与代数 (一)数与式 1、有理数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方法,知道a的含义(这里的a表示有理数)。(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以内为主)。 (4)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5)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2、实数 (1)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2)了解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对应的负整数)的立方根。(3)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求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4)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5)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了解二次根式(根号下仅限于数)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简单四则运算。 3、代数式 (1)借助现实情境了解代数式,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2)能分析具体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3)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找到所需要的公式,并会代入具体的值进行运算。 4、整式与分式 (1)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数。(2)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型和去括号的法则,能进行

简单的整式加法和减法运算;能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其中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之间以及一次式与二次式相乘)。 (3)能推导乘法公式:()b a + ()b a 22b a -=- ,()b a b a ab 2222+±=±,了解 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5)了解分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能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能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 (二) 方程与不等式 1、方程与方程组 (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 (2)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3)能解一元一次方程、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4)掌握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能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5)理解配方法,能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6)会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数根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 (7)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合理。 2、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结合具体问题,了解不等式的意义,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能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用数轴确定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 (3)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 函数 1、函数 (1)探索简单实例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 (2)结合实例,了解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法,能举出函数的实例。 (3)能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五年级数学家庭作业习题集

五年级数学家庭作业习题集 一.分析数据,合理计算。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0.49divide;7= 2.4times; 5 = 3.7+3 = 0.12divide;100 = 1.25times;0.73times;8= 0.72divide;0.9= 0.27-0.2= 0.9 times;0.09= 0.83times;1000= 8-2.45-1.55= 2. 用你喜欢的方法算:(12分) 12.7- (3.7+0.84) 1.23+3.4-0.23+6.6 9.16times;1.5-0.5times;9.16 28.6times;101-28.6 16.35-8.2times;0.45 1.29+3.7+ 2.71+6.3 3.列式计算:(7分) (1)把64.8平均分成18份, (2)85乘3.46与2.54的和, 每份是多少? 积是多少? 4.解下列方程。( 8分) (1)80.64 divide;x =96 (2)xndash;3.5=10.5 (3)3.7+0.5x=6.3 (4)4x-2.6=5.4 二.认真读题,谨慎填空。26分(第8题2分,其余每

个空格1分) (1)1.05吨=( )吨( )千克 0.25时=( )分 4.5平方米=( )平方分米 5米4厘米=( )米 (2) 9.954保留一位小数是( ),精确到百分位是( )。 (3)在计算1.152divide;0.36时,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都要向( )移动( )位,都扩大( )倍,变成( )除以( )。 (4)在下面的○中填入“gt;”、“lt;”、“=”。 5.08times;0.98○5.08 3.9○3.9divide;1.01 4.5divide;0.01 ○4.5times;100 3公顷40平方米 ○3.4公顷 (5)将4.05扩大100倍是( ),30.25缩小( )倍是3.025。 (6)5.04times;2.1的积是( )位小数,估计这个积比10( )。 (7)根据105times;24=2520,可以推出 10.5times;2.4=( ),0.105times;0.24=( ) (8)5.37的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再向左移动2位是( )。 (9)一台收割机7小时收割小麦3.5公顷。平均收割一公顷小麦要( )小时, 平均一小时收割小麦( )公顷。 三、仔细推敲,认真判断。5分 (1)一个数的1.05倍,一定比原数大。 ( )

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教案

3.3.2 “简单的线性规划”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方程的基础上,介绍直线方程的一个简单应用,这是《新大纲》对数学知识应用的重视.线性规划是利用数学为工具,来研究一定的人、财、物、时、空等资源在一定条件下,如何精打细算巧安排,用最少的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它是数学规划中理论较完整、方法较成熟、应用较广泛的一个分支,并能解决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经营管理等许多方面的实际问题.中学所学的线性规划只是规划论中的极小一部分,但这部分内容体现了数学的工具性、应用性,同时也渗透了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为学生今后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数学建模法.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依据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以及线性规划的有关概念比较抽象,按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认知水平难以透彻理解,再加上学生对代数问题等价转化为几何问题以及数学建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有一个学习消化的过程,故本节知识内容定为了解层次 本节内容渗透了多种数学思想,是向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好教材,也是培养学生观察、作图等能力的好教材 本节内容与实际问题联系紧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 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重点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的区域 教学难点难点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并给出解答.解决难点的关键是根 据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找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利用图解法求得最优解.为突出重点,本节教学应指导学生紧紧抓住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将实际问题数 学化、代数问题几何化 课时安排2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线性规划的意义以及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等基本概念 2.运用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联想以及作图的能力,渗透集合、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激励学生创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掌握“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尽管侧重于用“数”研究“形”,但同时也用“形”去研究“数”,培养学生观察、联想、猜测、归纳等数学能力 2.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激励学生勇于创新.

高中数学_线性规划知识复习

高中必修5线性规划 最快的方法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一、知识梳理 1. 目标函数: P=2x+y是一个含有两个变量x和y的函数,称为目标函数. 2.可行域:约束条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称为可行域. 3. 整点:坐标为整数的点叫做整点. 4.线性规划问题: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通常称为线性规划问题.只含有两个变量的简单线性规划问题可用图解法来解决. 5. 整数线性规划:要求量取整数的线性规划称为整数线性规划. 二、疑难知识导析 线性规划是一门研究如何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最优地完成科学研究、工业设计、经济管理中实际问题的专门学科.主要在以下两类问题中得到应用:一是在人力、物力、财务等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如何使用它们来完成最多的任务;二是给一项任务,如何合理安排和规划,能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来完成该项任务. 1.对于不含边界的区域,要将边界画成虚线. 2.确定二元一次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有多种方法,常用的一种方法是“选点法”:任选一个不在直线上的点,检验它的坐标是否满足所给的不等式,若适合,则该点所在的一侧即为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否则,直线的另一侧为所求的平面区域.若直线不过原点,通常选择原点代入检验. 3. 平移直线y=-kx+P时,直线必须经过可行域. 4.对于有实际背景的线性规划问题,可行域通常是位于第一象限内的一个凸多边形区域,此时变动直线的最佳位置一般通过这个凸多边形的顶点. 5.简单线性规划问题就是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无论此类题目是以什么实际问题提出,其求解的格式与步骤是不变的:(1)寻找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2)由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做出可行域;(3)在可行域内求目标函数的最优解. 积储知识: 一. 1.点P(x0,y0)在直线Ax+By+C=0上,则点P坐标适合方程,即Ax0+By0+C=0 2. 点P(x0,y0)在直线Ax+By+C=0上方(左上或右上),则当B>0时,Ax0+By0+C>0;当B<0时,Ax0+By0+C<0 3. 点P(x0,y0)在直线Ax+By+C=0下方(左下或右下),当B>0时,Ax0+By0+C<0;当B<0时,Ax0+By0+C>0 注意:(1)在直线Ax+By+C=0同一侧的所有点,把它的坐标(x,y)代入Ax+By+C,所得实数的符号都相同, (2)在直线Ax+By+C=0的两侧的两点,把它的坐标代入Ax+By+C,所得到实数的符号相反, 即:1.点P(x1,y1)和点Q(x2,y2)在直线 Ax+By+C=0的同侧,则有(Ax1+By1+C)(Ax2+By2+C)>0 2.点P(x1,y1)和点Q(x2,y2)在直线 Ax+By+C=0的两侧,则有(Ax1+By1+C)( Ax2+By2+C)<0 二.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①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或<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Ax+By+C=0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 平面区域. 不.包括边界; ②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或≤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Ax+By+C=0某一侧所有点组成 的平面区域且包括边界; 注意:作图时,不包括边界画成虚线;包括边界画成实线. 三、判断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哪一侧平面区域的方法: 方法一:取特殊点检验; “直线定界、特殊点定域 原因:由于对在直线Ax+By+C=0的同一侧的所有点(x,y),把它的坐标(x,y)代入Ax+By+C,所得到的实数的符号都相同,所以只需在此直线的某一侧取一个特殊点(x0,y0),从Ax0+By0+C的正负即可判断 Ax+By+C>0表示直线哪一侧的平面区域.特殊地,当C≠0时,常把原点作为特殊点,当C=0时,可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