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教案

分数的意义教案
分数的意义教案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P60-62页,《作业本》P22页。教材分析: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实验教材中,分数概念是分两个阶段教学的。在第一阶段中(三年级上册)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把一个物体(或图形等)平均分后,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可以用分数表示。后一阶段就出现在五年下册教材中(也就是本课教学内容),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学生理解了分数不仅可以表示“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进行平均分”,还可以表示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实现了认知上的飞越,这是对分数的意义的一次拓展。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了解分数的产生,进一步掌握分数的读写法,认识分数单位,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2、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把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这一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等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设想: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师生教与学的中介,但只是提供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材料,它需要每一个教师实践、丰富、完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与认知特征,以教材为依据,但又不拘泥于“依纲靠本”,大胆处理教材,灵活使用教材,使学生的认知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对分数并不陌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学习的起点也比较高。笔者认为在课的导入时,没有必要在“分数的产生和发展”这一知识点上做太多的纠缠,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直接导入新课。教学时可以拓宽思路,将步伐迈得大些,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本课主要设计了三个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环节“铺垫孕伏,寻找联结点”。为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寻找教学起

点,同时唤起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已有认识。

第二环节“探究思考,提升对分数意义的认识”。第一层次“研究一个整体的 ” 。(1)先认知一个整体的 ,建立表象 ;(2)再现一个整体的 ,并从数量方面扩大和物体种类方面扩展,深化认识。(3)比较概括 表示的意义。第二层次“研究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结合学生的生成素材展开探究、交流,逐步完善分数的意义。并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认识分数单位。

第三环节“应用拓展,回归生活。”练习设计力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体现 了层次性、针对性、实效性。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了解分数的演变过程。

3000多年前 2000多年前 7世纪中期 公元12世纪

(古埃及) (中国) (印度) (阿拉伯人) 出示第一幅:

师:猜猜看这是什么? 生:下雨、一个人、 ……(教师不置可否,让学生尽情猜测) 师:这是3000多年前古埃及一个数的书写记号。

出示第二幅:

师:这会是什么呢? 生:5根小棒、火箭、 …… 师:同样这个数,到了2000多年前,中国用算筹来表示它。

出示第三幅

师:这是——

生:分数……

师:有什么发现?

生:没有分数线。 师:印度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分数 。

4 4 4

14

14141414141

出示第四幅:

生(异口同声):四分之一。

师:到了公元12世纪,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这种表示分数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师:请读出来,

生:四分之一。

师:聊了这么多,可以上课了吗?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谈话,既能缓和学生的紧张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演变过程。】

二、铺设孕伏,寻找联结点。 1、关于分数 你已经了解它的哪些知识?

预设: 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是 。(板书:一个物体 平均分) 生1: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是 。

生2: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是 。

生3:我知道4是分母,1是分子,中间短横叫分数线。

…… 2、回忆一个物体的

师:这里有一组图形。(先出示图形,再出示问题。)

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能直接用分数表示吗?

生1:第一幅图不能用分数表示,因为没有平均分。

师:想用分数表示要“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生2: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是 。

生2: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是 。

生3: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是 。 师:一个正方形、一个圆形、一条线段等我们把它称为一个物体(板书:一1

4141414141414141

个物体)。为什么这里的涂色部分都可以用来表示。(板书: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

3、揭示课题:

这些都是过去我们对分数的了解,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学生对“分数”并不陌生,在三年级上册时就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通过引导回忆,既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寻找教学起点,又能唤起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已有认识。】

三、探究思考,提升对分数意义的认识。

(一)研究一个整体的

先出示图:

师:你能找出下面各图的

吗?拿出练习纸,在图上表示出来。

1、学生独立练习,教师点拨,收集材料。

2、展示学生作品,全班交流。

第一幅图:

生:一共是4个圆,1个圆就是其中的。

师:把4个圆圈起来表示什么意思?虚线呢?

生:把4个圆圈起来看作一个整体,虚线就是平均分成4份。

师:说得真好!他是把4个圆看作一个整体,用虚线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这样大家一眼就看出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

师:这幅图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

第二幅图:

生:我把8个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1份也是。

师:这一份呢?(师指着其中任意一份)?

生:。

师:表示其中的任意一份,都是这个整体的。

师:把4个、8个物体等看作一个整体,表示出,大胆想象一下还可以表

4

1

4

1

4

1

4

1

4

1

4

1 4

1

4

1

4

1

示多少个物体的 。

生:12个、16个……

师: 12个、16个、100……等等不同数量的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们的一份就是 。

2、自主探究一个整体的 。 出示:表示出这个整体的 。 师:这里有一个空的图,知道什么意思吗?

生:我们想画几个都可以。

师:这是发挥你创造力的大空间,可以用画图来表示,也可以用文字来描述这个整体的 。

(1)学生上台展示: 生1:我把12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 。

师:仔细看看,他有没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为什么加上虚线?

生:虚线是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师:比较一下,你表示的与他表示的一样吗?(学生继续上台展示) (2)师:刚才同学们把4个、8个、16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表示出 。100个可以吗?1000个?……(转入:一个空的整体)

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是这个整体的

。 生(齐答): 。 师:什么东西都不清楚,数量也不知道,为什么可以用 表示?

生:不管是什么东西,也不管他几个,都看作一个整体,只要平均分成了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都能用 表示。

师:这个“?”号背后隐藏可能是……几个?除了把一些小圆形、三角形等图形看作一个整体外,说说看还可以是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4141414141414141414

1

3、概述 所表示的意义。 ? 师:研究这么长时间的四分之一(课件),谁能概括地说说四分之一表示的意思。(板书:一些物体、一个整体) 生1: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是 。

师:仅指一个物体吗?

生2: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是 。

……

师:讲得真好!把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是 。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通过具体直观的图形,认知一个整 体的 ,建立表象 ;接着让学生自己创造出 ,再现知识,促进知识内化。并从数量方面和物体种类方面进行扩展,深化认识。通过比较概括,让学生感受“一个物体和多个物体” 的异同。从“一个物体”到“一个整体”

,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相对性的教学目的。 】

2.除了,你还想到哪些分数?

(任选1-2个)1温馨提示:(选一选写一写

分一分涂一涂)1

4

温馨提示:

(1) 写一写(多写几个分数) (2) 涂一涂(选择其中1或2个分数涂一涂)

1

4

1414141414141

(3) 说一说(同桌相互说一说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学生上台展示交流:

师:(结合图片)请你说一说三分之一这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生:

师:谁能说一说九分之二这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生:

师:还有与他们表示不一样的分数吗?(学生汇报,师写几个) 如果用 (A ≠0)表示一个分数,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是? 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A 份,表示这样的B 份,就用 表示。

师: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A 份,可能会是几份呢?

生:2份、3份、4份、5份……

师:可以用哪个词概括。

生:随便几份。

师:,我们称它为“若干份”,也就是指不确定的份数。(板书:若干份) 师: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板书:一份、几份)

师:你们真了不起!表示出这么多分数,静静想一想,到底什么叫分数?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

师: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出示)

师:读着读着,想想这意义中哪部分描述是分母、分子呢?

师:在数学上把一个整体通常叫做单位“1”,为什么单位“1”要加上双引号呢?

生:因为单位“1”不仅指一个物体,也指一些物体。

师:看来这个单位“1”很特殊,所以加上双引号。举例生活当中还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板书:单位“1”)

生:一群羊、一盘苹果,一个学校的面积,全班学生……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成素材展开探究、交流,让学生经历 “具体直观——符号化——抽象概括”的学习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揭示单位“1”。】

四、应用拓展,回归生活

A B A B

1、做一做,揭示分数单位(课本第62页)

(1)6颗糖,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堆糖的( )之( )。

数量变化:6颗→12颗→一堆糖。

质疑:你有什么发现?

生:不管是多少颗糖,只要是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这堆糖的 。

(2)这里有12颗糖,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

(3)平均分成3份,2份是这堆糖的( )分之( )。

(3)平均分成4份,3份是这堆糖的( )分之( )。

(4)平均分成6份,5份是这堆糖的( )分之( )。

(5)平均分成6份,1份是这堆糖的( )分之( )。

①像这样,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叫分数单位。(板书:分数单位)

所以说, 是 的分数单位。(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② 分数单位是 ; 的分数单位是 。

③请说出黑板上分数的分数单位各是几分之几? 的分数单位是? ④分数单位会跟分数中的什么有关呢?(分母相同,分数单位也相同)

2、读出下面的分数,说说它们的具体含义。

(1)

师: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生1:小孩的身高看作单位“1”,头部的高度占小孩身高的 。

生2:小孩的身高是头部高度的4倍。

生3:把小孩的身高平均分成4份,头部身高占其中的 。

师:小孩头部的高度是15厘米,你能知道什么?

81

140

厘米

21A B 61654332314115厘米 4141

生:小孩的身高是60厘米。因为有4个15厘米是60厘米

图2:

师:图2中你又能获得什么信息? 生1:一个成人的头部高度是身高的 。

生2:一个成人的身高是头部高度的8倍。

师:这里单位的“1”是什么?

生:人的身高看作单位“1”。

师:(出示140厘米)他有多高?

生:140厘米除以7是20厘米,也就是头部的高度。再20乘8就是160厘米是他的身高。

(2)中国用占世界

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的人口。 生齐读。

师:说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师:单位“1”相同吗?分别是什么?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3、表示出每幅图的

(1)师:表示出每幅图的 ,请小组合作完成。并在小组中说说你的想法。

(2)展示作品,全班交流: 师:(图1)这个 表示什么意义?

生:把6个圆平均分成6份,表示这样的5份就是 。 师:谁看懂第二幅图? 生:把3个圆平均分成6份,2个半圆就表示其中的 。 师:(指第三幅图)这个 你又是怎么找到的? 生1:把3个圆看作一份,一共是6份,所以其中的5份就是 。

生2:一共是18个圆,18是6的3倍,所以5的3倍是15,也就是15个圆表示它的 。 师:真了不起!同样是 表示的物体的个数也会有不同。(变成问句) 665656565656565100201007816

5

4、5个圆的 。 师:(先出示4个圆)刚才大家从4个圆中找出了 。那5个圆,你能找到 吗? 生:(课件)先把4个圆平均分成4份, 1个圆就表示 ,再把另外一个圆也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1块就是 。一共是1个圆多1块就表示 。 师:(课件演示把5个圆重叠在一起)你还能找出 吗?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力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 实效性。第1、3个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再次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第2个练习,通过阅读信息,进一步理解单位“1”的含义,及初步感悟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第4个练习,让学生找5个圆的 ,更深刻地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

六、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什么问题?通过研究讨论你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七、课堂作业:《作业本》P22

八、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分数单位) 一个物体 一份

或 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 叫做分数。 一些物体 ↓ 几份

单位“1”

(A ≠0)

4141414141414

18283A B 8181A

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