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_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_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一致性评价案例展示——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片

一致性评价案例展示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片 达4年的“酝酿-争议-探讨”拉锯战之后,国家层面力推的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终于要快马加鞭向前开进了。CFDA于5月26日再次发文明确了评价对象和实施阶段,同时还公布了289个必须在2018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评价的品种清单。 由于289个品种将涉及上千家药企手中的上万个生产批文,各药企在艰难做出“哪些品种需要做一致性评价”这一生死抉择后,紧接着面临的就是具体品种如何做一致性评价的问题。医药魔方将在未来一段时间连载与289个品种有关的案例,以便为制药企业开展一致性评价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今天为大家展示的是一份关于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片的一致性评价资料。 原研药学信息综述 国内上市情况 目前国内奥美拉唑肠溶胶囊10mg规格有10个文号(文号即发文字号,是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年份和文件顺序号三个部分组成。);20mg规格有101个文号;40mg规格有4个文号。 奥美拉唑肠溶片在国内有16个文号。有进口本地化产品上市,国药准字 H20030412,商品名:洛赛克;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有韩美和香港正美两家公司在中国进口上市。 国外上市情况 目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上市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三个规格共有51个文号;

FDA橙皮书参比制剂为ASTRAZENECA生产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规格20mg、40mg。 日本橙皮书中参比制剂为阿斯利康和田边三菱的片剂,规格20mg 原料药理化性质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 溶解度:易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微溶于乙醇(95%)溶液,几乎不溶于水。 解离常数(室温):pKa1(一般来说,较大的Ka值(或较少的pKa值)代表较强的酸,这是由于在同一的浓度下,离解的能力较强。) = 4.5(针对吡啶环、采用吸光度法测定);pKa1 = 8.9(针对苯并咪唑环、采用吸光度法测定在各溶出介质中的溶解度(37℃): pH 1.2:33.0mg/ml pH 6.0:0.079mg/ml pH 6.8:0.078mg/ml 水:0.091mg/ml 在各溶出介质的稳定性: 水:37℃条件下,2小时降解14%,6小时降解43%。 在各pH值溶出介质中:在pH1.2、pH6.0和pH6.8各溶出介质中,37℃/2小时分别降解83%、97%和8%。 光:未测定。 熔点:约150℃

总局关于发布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豁免指导原则的通告(2016

总局关于发布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豁免指导原则的通告(2016 年第87号) 2016年05月19日发布为规范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国办发〔2016〕8号)的有关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了《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豁免指导原则》,现予发布。 特此通告。 附件: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豁免指导原则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2016年5月18日附件 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豁免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中口服固体常释制剂申请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豁免。该指导原则是基于国际公认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以下简称BCS)起草。

一、药物BCS分类 BCS系统是按照药物的水溶性和肠道渗透性对其进行分类的一个科学架构。当涉及到口服固体常释制剂中活性药物成分(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以下简称API)在体内吸收速度和程度时,BCS系统主要考虑以下三个关键因素,即:药物溶解性(Solubility)、肠道渗透性(Intestinal permeability)和制剂溶出度(Dissolution)。 (一)溶解性 溶解性分类根据申请生物等效豁免制剂的最高剂量而界定。当单次给药的最高剂量对应的API在体积为250ml(或更少)、pH值在1.0—6.8范围内的水溶性介质中完全溶解,则可认为该药物为高溶解性。250ml的量来源于标准的生物等效性研究中受试者用于服药的一杯水的量。 (二)渗透性 渗透性分类与API在人体内的吸收程度间接相关(指吸收剂量的分数,而不是全身的生物利用度),与API在人体肠道膜间质量转移速率直接相关,或者也可以考虑其他可以用来预测药物在体内吸收程度的非人体系统(如使用原位动物、体外上皮细胞培养等方法)对渗透性进行分类。当一个口服药物采用质量平衡测定的结果或是相对于静脉注射的参照剂量,显示在体内的吸收程度≥85%以上(并且有证据证明药物在胃肠道稳定性良好),则可说明该药物具有高渗透性。 (三)溶出度

1.生物等效性研究的统计学指导原则 2018年第103号 2018-10-17

附件1 生物等效性研究的统计学指导原则 一、概述 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 BE)研究是比较受试制剂(T)与参比制剂(R)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差异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的研究,可用于化学药物仿制药的上市申请,也可用于已上市药物的变更(如新增规格、新增剂型、新的给药途径)申请。 目前生物等效性研究通常推荐使用平均生物等效性(Average Bioequivalence, ABE)方法。平均生物等效性方法只比较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平均水平,未考虑个体内变异及个体与制剂的交互作用引起的变异。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考虑其他分析方法。例如气雾剂的体外BE研究可采用群体生物等效性(Population Bioequivalence,PBE)方法,以评价制剂间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平均水平及个体内变异是否等效。 本指导原则旨在为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生物等效性研究的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提供技术指导,是对生物等效性研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一般原则。在开展生物等效性研究时,除参考本指导原则的内容外,尚应综合参考《以药动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化学药物仿制药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和《药物临床试验的生物统计学指导原则》等相关指导原则。 二、研究设计 (一)总体设计考虑 生物等效性研究可采用交叉设计或者平行组设计。 —1 —

1.交叉设计 生物等效性研究一般建议采用交叉设计的方法。交叉设计的优势包括:可以有效减少个体间变异给试验评价带来的偏倚;在样本量相等的情况下,使用交叉设计比平行组设计具有更高的检验效能。 两制剂、两周期、两序列交叉设计是一种常见的交叉设计,见表1。 表1 两制剂、两周期、两序列交叉设计 序列 周期 1 2 1 T R 2 R T 如果需要准确估计某一制剂的个体内变异,可采用重复交叉设计。重复交叉设计包括部分重复(如两制剂、三周期、三序列)或者完全重复(如两制剂、四周期、两序列),见表2和表3。 表2 两制剂、三周期、三序列重复交叉设计 序列 周期 1 2 3 1 T R R 2 R T R 3 R R T —2 —

生物等效性试验备案的流程

为了避免大家在生物等效性试验备案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帮助大家更顺利的通过,今天就为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生物等效性试验备案的流程吧: (一)注册申请人向具有资质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提出申请,获得该机构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签署BE试验研究合同。 (二)注册申请人开展生物等效性试验前30天,应当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指定的化学药BE试验备案信息平台进行化学药BE试验备案,按要求提交备案资料。 提前30天申请,但未明确说30天未收到异议即可开展BE研究,这点很重大! (三)备案资料主要包括注册申请人信息、产品基本信息、处方工艺、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参比制剂基本信息、稳定性研究、原料药、试验方案设计、伦理委员会批准证明文件等。 此条对讨论稿中的“合法原料”做了终版解释,无“合法原料”说法,所以可解读为新3+5,老3+6都是可以备案的啦。 (四)注册申请人BE试验的参比制剂及各参与方的基本信息等向社会公开。 (五)注册申请人在获得备案号后,应在第1例受试者入组前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完成开展试验前的所有信息登记,并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向社会公示;1年内未提交受试者入组试验信息的,注册申请人须说明情况;2年内未提交受试者入组试验信息的,所获得备案号自行失效。 (六)注册申请人应严格执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按照试验方案开展BE试验。BE试验过程中,参比制剂、原料药、制剂处方、工艺等发生变更,注册申请人应停止试验,通过备案平台提交试验中止的申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公示其中止试验。注册申请人根据变更情况,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交备案变更资料,生成新的备案号后重新开展BE试验。 这条写的很好,BE试验过程中的终止与变更必须引起大家的关注,BE试验在国外的一次性通过几率有多少?偷偷做人体预试验这个事儿,靠谱不? (七)注册申请人应当在BE试验完成或因故终止一年内,在备案平台提交BE试验的总结报告或情况说明。 (八)注册申请人完成BE试验后,应将试验数据申报资料、备案信息及变更情况提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药品注册申请。注册申请人要承诺其注册申请资料及数据的真实、完整、规范。 BE结束后,才是正式的“药品注册申请”啦,在此之前都是企业自行验证药品质量的过程。而真实性的关注将化作永恒。 (九)未按本公告规定备案而开展的BE试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不受理其注册申请。

生物等效性实验生物样品处理注意事项(严)知识讲解

生物等效性实验生物样品处理注意事项(严)

生物等效性实验生物样品处理注意事项一、样品采集后的的处理和贮存 鉴于生物样本的特点,为了避免样品中被测药物发生分解或产生其他化学变化,取样后最好立即进行分析测定,但实际工作中几乎无法做到,常需将收集到的样品冷藏、冰冻,临用前再融化并放至室温后使用。在样本冷冻贮藏前,需及时进行处理。 1.1血液样本处理注意事项 1.1.1. 在肌肉注射或静脉输含有葡萄糖或电解质(含钾、钠、氯离子)的液体时,建议3小时以后采集静脉血样本进行这些项目的检验,以防止上述检验项目因输液引起的假性升高。 1.1.2保定非麻醉状态的动物时应尽量避免用力挤压动物头颈和胸腹,以免引起血液淤滞,局部组织缺氧,造成血液某些成分的改变,特别是测定乳酸,血液含氧量等指标时。 1.1.3血液中红细胞内外成分有很大差异,溶血可造成红细胞内的物质向细胞外转移,如K+、Mg2+和某些酶类(LD、AST、ALT、ACP);另外,溶血还可干扰某些化学项目(TBil、DBil、TC等)的测定,严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血样本应防止溶血。引起溶血的原因有:注射器采血时抽吸力太大;血液与抗凝剂比例失调;混匀样本时过度振荡;注射器或采血容器带水或容器污染;全血放置时间长或突然受冷或受热;注射器中的血沫注入采血容器;真空采血时如未

采满至相应刻度,残存负压造成红细胞破裂;不拔针头直接注入采血容器;样本离心时离心力过大等。为避免溶血,取血时应注意: ①、抽拉注射器时应尽量避免注射器内产生大量真空; ②、添加抗凝剂后的容器在除必要干燥流程后应及时密封; ③、混匀样本时避免用力过度,切勿产生泡沫; ④、避免重复使用注射器、针头、采血管、毛细玻璃管等一次性用品,手术刀片和剪刀等器材取材时尽量洗去残留血液; ⑤、采血时的室温应控制在22℃至25℃,采取的血液容器在需要放入冰盒时,切勿紧贴冰袋,冰水; ⑥、当注射器内因吸入空气产生血沫时,注意弃掉血沫,在将血液注入采血容器时勿将血沫一并注入; ⑦、使用真空采血管需抽取负压时切勿过量; ⑧、将血液注入采血容器时要除去针头,轻柔推入; ⑨、离心带有血细胞的血样时,按照规格设定离心参数; 1.1.4. 正确选择采集管。通常情况下多采用血清为样本(不抗凝),部分检测项目需注意样本属性为血清或血浆,两者不可替代。一些特殊检验项目需要使用抗凝剂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抗凝剂并注意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以防止样本凝血或红细胞形态的改变;抗凝血样本采集后立即轻轻摇匀至少上下颠倒8次,以防凝血发生。 1.1.5. 多项化验采血顺序:血培养瓶(厌氧瓶优先)→蓝帽管→黑帽管→红/黄帽管→绿帽管→紫帽管→灰帽管→其他。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药理性质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药理性质 ? ?通用名称: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功能主治:本品用于胃酸过多引起的烧心和反酸症状的短期缓解。 ?主要成分:本品主要成份奥美拉唑。 ?包装规格:20mg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1粒,一日1次(每24小时),必要时可加服1粒,用温开水送服。本品必须整粒吞服,不可咀嚼或压碎,更不可将本品压碎于食物中服用。 ?不良反应:本品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痛、腹泻、恶心、呕吐、便秘、腹痛及腹胀。偶见头晕、嗜睡、乏力、睡眠紊乱、感觉异常、皮疹、瘙痒、荨麻疹、肝功能试验异常等。 罕有多汗、周围血管性水肿、低钠血症;血管水肿、发热及过敏性休克;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全血细胞减少症;可逆性精神错乱、易激惹、抑郁、攻击和幻觉;男子女性型乳房;口干、味觉异常、口炎、念珠菌病; 脱发、光过敏、多形性红斑;肝性脑病(先前有严重肝病者),黄疸性或非黄疸性肝炎、肝衰竭;支气管痉挛;关节痛、肌痛、肌肉疲劳;间质性肾炎;视力模糊。 ?注意事项:1. 使用不得超过7天,如症状未缓解或消失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 两个月以内不得再次服用,如症状反复,应立即就医。 3. 本品在以下情况下请勿使用:吞咽困难或疼痛;呕血; 便血或黑便。这些可能是严重情况的征兆,请咨询医师。 4. 肝功能不全或血象不正常的患者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 假如出现烧心持续或加重症状,请停用本品并去医院就 诊。 6. 儿童使用本品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7. 孕期、哺乳期妇女慎用。 8. 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请立即就医。 9.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1.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3.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药物相互作用: ? 1. 应避免与口服咪唑类抗真菌药如酮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及氟康唑等同时使用。 2. 奥美拉唑与克拉霉素联合用药可增加中枢神经系统(主 要是头痛)及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3. 应避免与地西泮(安定)、苯妥英、华法林、硝苯地平、 地高辛、西沙必利、奎尼丁、环孢素、咖啡因和茶碱同时使用。

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经验指导原则

精心整理附件3 以药动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 化学药物仿制药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技术指导原则 体循环的过程,通常将受试制剂在机体内的暴露情况与参比制剂进行比较。 在上述定义的基础上,以药动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生物等效性研究又可表述为:通过测定可获得的生物基质(如血液、血浆、血清)中的药物浓度,取得药代动力学参数作为终点指标,藉此反映药物释放并被吸

收进入循环系统的速度和程度。通常采用药代动力学终点指标C max和AUC 进行评价。 如果血液、血浆、血清等生物基质中的目标物质难以测定,也可通过测定尿液中的药物浓度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 药效动力学研究: 2)两 每位受试者依照随机顺序接受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对于半衰期较长的药物,可选择第2种试验设计,即每个制剂分别在具有相似人口学特征的两组受试者中进行试验。第3种试验设计(重复试验设计)是前两种的备选方案,是指将同一制剂重复给予同一受试者,可设计为部分重复(单制剂重复,即三周期)或完全重复(两制剂均重复,即四周期)。重复试验设

计适用于部分高变异药物(个体内变异≥30%),优势在于可以入选较少数量的受试者进行试验。 对于高变异药物,可根据参比制剂的个体内变异,将等效性评价标准作适当比例的调整,但调整应有充分的依据。 (二)受试者选择 18 60岁 通常推荐采用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评价生物等效性,因为单次给药在评价药物释放的速度和程度方面比多次给药稳态药代研究的方法更敏感,更易发现制剂释药行为的差异。 (五)稳态研究 若出于安全性考虑,需入选正在进行药物治疗,且治疗不可间断的患

者时,可在多次给药达稳态后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 (六)餐后生物等效性研究 食物与药物同服,可能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因此通常需进行餐后生物等效性研究来评价进食对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生物利用度影响的差异。 2小 推荐采用实测药物峰浓度C max评价吸收速度。药物浓度达峰时间T max 也是评价吸收速度的重要参考信息。 2.吸收程度/总暴露量 对于单次给药研究,建议采用如下两个参数评价吸收程度: (1)从0时到最后一个浓度可准确测定的样品采集时间t的药物浓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说明书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说明书,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说明书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石药)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症(胃泌素瘤)。下面是我们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商品介绍 通用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生产厂家: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xx5206 药品规格:20mg*12粒 药品价格:¥13.8元 【通用名称】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商品名称】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石药) 【英文名称】OmeprazoleEnteric-coatedCapsules 【拼音全码】AoMeiLaZuoChangRongJiaoNang(ShiYao) 【主要成份】主要成份为奥美拉唑。化学名:S-甲氧基

-2-(((4-甲氧基-3,S-二甲基-2-吡啶基)甲基)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 分子式:C17H19N3O3S 分子量:345.42 【性状】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石药)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的胶囊剂。 【适应症/功能主治】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症(胃泌素瘤)。 【规格型号】20mg*12s 【用法用量】口服,不可咀嚼。1、消化性溃疡:一次20mg(1粒),一日1-2次。每日晨起吞服或早晚各一次。胃溃疡疗程通常为4-8周。2、反流性食管炎:一次20-60mg(1-3粒)。一日1-2次。晨起吞服或早晚各一次,疗程通常为4-8周。3、卓-艾综合征:一次60mg(3粒),一日1次,以后每日总剂量可根据病情调整为20-120mg(1-6粒),若一日总剂量需超过80mg(4粒)时,就舂为两次服用。 【不良反应】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耐受性良好、常见不良反应是腹泻、头痛、恶心。腹痛、胃肠胀气及便秘。偶见血清氨基转移酶(ALT,AST)增高。皮疹。眩晕、嗜睡、失眠等。这些不良反应通常是轻微的。可自动消失。与剂量无关。长期治疗未见严重

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附件3 以药动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 化学药物仿制药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本指导原则主要阐述以药动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化学药物仿制药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的一般原则,适用于体内药物浓度能够准确测定并可用于生物等效性评价的口服及部分非口服给药制剂(如透皮吸收制剂、部分直肠给药和鼻腔给药的制剂等)。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时,除本指导原则外,尚应综合参考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等相关指导原则开展试验。 生物等效性定义如下:在相似的试验条件下单次或多次给予相同剂量的试验药物后,受试制剂中药物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与参比制剂的差异在可接受范围内。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按照研究方法评价效力,其优先顺序为药代动力学研究、药效动力学研究、临床研究和体外研究。 药代动力学(药动学)研究: 对于大多数药物而言,生物等效性研究着重考察药物自制剂释放进入体循环的过程,通常将受试制剂在机体内的暴露情况与参比制剂进行比较。 在上述定义的基础上,以药动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生物等

效性研究又可表述为:通过测定可获得的生物基质(如血液、血浆、血清)中的药物浓度,取得药代动力学参数作为终点指标,藉此反映药物释放并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的速度和程度。通常采用药代动力学终点指标C max和AUC进行评价。 如果血液、血浆、血清等生物基质中的目标物质难以测定,也可通过测定尿液中的药物浓度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 药效动力学研究: 在药动学研究方法不适用的情况下,可采用经过验证的药效动力学研究方法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 临床研究: 当上述方法均不适用时,可采用以患者临床疗效为终点评价指标的临床研究方法验证等效性。 体外研究: 体外研究仅适用于特殊情况,例如在肠道内结合胆汁酸的药物等。对于进入循环系统起效的药物,不推荐采用体外研究的方法评价等效性。 二、基本要求 (一)研究总体设计 根据药物特点,可选用1)两制剂、单次给药、交叉试验设计;2)两制剂、单次给药、平行试验设计;3)重复试验设计。 对于一般药物,推荐选用第1种试验设计,纳入健康志愿者参与研究,每位受试者依照随机顺序接受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对于

USP体内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南(第一部分)

USP<1090>体内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南第一部分 背景 该章节提出进行药物制剂性能体内及体外评估的有关建议。该章节提供指导目的是为科学家或医师欲通过找到可以替代与人体临床试验相关或临床试验前研究的方法,用于评估药物制剂性能。USP-NF提供原料药、辅料以及成品的质量标准。法定物质或制剂的USP-NF中每一个品种正文均对应一个官方批准的原料药或制剂。品种正文包括产品定义;包装,储存条件;以及质量标准内容。质量标准包括一系列通用的检查(性状、鉴别、杂质、含量测定)以及特定的检查项目,每个检查具有一个或多个分析方法以及限度要求。质量标准是药物制剂不可或缺的重要属性。满足USP-NF的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均可作为高质量药物制剂的保障,并且是生物等效性(BE)、可替代的多来源药物制剂获批的必要要求。多来源药物制剂(Multisource drugproducts)必须达到体内及/或体外试验特性标准,以确认具有治疗等效性及可替代性。在不同的国家,可替代的多来源药物制剂的法规获批情况是不同的(参考即将颁布的章节《药物制剂选择的要点Essentials for DrugProduct Selection》(1096)仍在议)。药物制剂(drug performance)可被定义为活性成分(API)从药物制剂中的释放,产生API的体内利用度可以获得理想的疗效。该章节讨论了决定药物制剂特性的体内及体外方法,重点讨论口服固体制剂方面。 该章节参考了FDA指导原则,《行业指导原则-口服制剂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基本研究Guidance forIndustry—Bioavailability and Bioequivalence Studies for Orally AdministeredDrug Products—General Considerations(2003)》(https://www.360docs.net/doc/c517921641.html,/;请以文件名检索),以及WHO文件,《附录7 多来源(仿制)药物制剂:建立可替代性注册要求的指导原则Annex7 Multisource (Generic)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Guidelines on RegistrationRequirements to Establish Interchangeability(2006)》(http://who.int/en/;请以文件名检索)。FDA 的指导原则主要适合于在美国境内使用;各国家/地区药物制剂监督机构可以使用WHO、FDA和其他由国家/地区的指南。一旦获得批准,药物制剂质量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由内部或公开标准进行,包括性能检查。USP提供了以下通则,描述了这些检查及实施步骤:《崩解度》<701>、《溶出度》<711>、《药物释放》<724>,《药物制剂的体内及体外评价》<1088>以及《溶出度实验方法的建立和验证》(1092)。 该章节提供了生物等效性(BE)研究以及溶出曲线对比实施的通用信息,BE研究作为体内药物制剂特性检查的替代方法,溶出曲线对比作为体外药物制剂特性检查的方法。该章节还讨论了针对特定药物制剂的体内BE豁免条件,并且叙述了如何应用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进行药物制剂性能的预测。该章节的附件定义了关键科学术语,并提供了FDA及WHO药物制剂释义评估的对比。 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以及溶出度 生物利用度(BA)研究主要是测定药物从口服制剂中释放并到达作用部位的过程及速度(参见FDA指导原则《行业指导原则-口服制剂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基本研究Guidancefor Industry—Bioavailability and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临床研究计划及研究方案

临床研究计划及研究方案xxxx制药有限公司

1、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临床研究计划 1.1、接到国家药监局同意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临床研究的批件后,将拟好的受试者知情同意书样稿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方案,送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接到医院伦理委批准临床研究的批件后,组织受试者,向其介绍试验用药的有关情况及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方案,并让他们阅读知情同意书样稿,同意参加试验者进行体检。 1.3、体检合格的健康志愿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4、保护受试者权益:受试者在详细了解了试验药物的情况,包括临床前毒理、药效、稳定性资料、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疗效、不良反应、禁忌症、试验目的、试验方法以及完成试验后的报酬后,如同意参加试验,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期间受试者如不愿继续参加试验,可以随时退出。整个试验期间有医生、护士监护,确保受试者的安全。受试者的隐私权将受到保护。 1.5、按试验方案进行试验。 1.6、依据统计与分析结果,得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是否生物等效的评价结论。 1.7、收到试验药品后6个月内完成整个试验并提交研究报告。 2、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健康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设计方案 2.1、试验目的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Omeprazole Enteric-coated Capsules)为一新型三唑类抗真菌药物。本文以市售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为标准参比制剂,对××××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的氟康唑胶囊健康人体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进行了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2.2、试验对象、材料

受试者选择:2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年龄18~24岁,标准体重。受试前体检心、肝、肾等均正常。受试前两周及试验期间禁用任何其他药物并禁烟酒。受试者对试验过程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表示理解并签约知情同意书。 被试制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725规格20mg/粒,释放度等符合要求。 参比制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吉林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批号:××0302,规格20mg/粒,释放度等符合要求。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 甲醇、乙腈为色谱纯、乙酸乙酯、二乙胺、氨水、磷酸等均为分析纯。 2.3、试验方法 2.3.1、给药剂量、方法 两种制剂采用自身交叉设计试验方法,每名受试者均分别单剂量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被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各300mg,两次试验间隔为2周。受试者于试验前日晚8时后禁食,次日晨用200ml温开水送服受试药物。服药后4h进相同低脂肪、低蛋白标准餐。 2.3.2、标本的收集与处理 分别于给药前、后0.5、1.0、1.5、2、3、4、5、6、8、12、24、48、72、96h取静脉血3ml,肝素抗凝,取血浆,-30℃保存待测。 2.3.3、血浆药物浓度HPLC测定方法: 2.3.3.1色谱条件色谱柱:C18柱(4.6×200mm),流动相:甲醇∶水(含0.125%磷酸,二乙胺调PH4.0)=75∶25(v/v);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60nm,进样量50μl。 2.3.3.2样品处理:抗凝全血离心(3000r/min)10min,精密吸取血浆1ml,加入1.5mol·L-1氨水200μl,加入乙酸乙酯5ml,旋涡混合2min,离心15min(3500转/分),吸取上层有机相4ml于45℃氮气吹干,用100μl甲醇溶解,50μl进样。 2.3.3.3血浆标准曲线制备:取血浆1ml,分别加入奥美拉唑对照品,使其浓度分别为0.125、0.25、0.5、1、2、4、8mg/L,样品处理同上。记录样品峰面只(A),以样品峰面积对奥美拉唑浓度C作回归,得回归方程。 2.3.3.4方法学考察 2.3.3.4.1专属性在实验条件下,奥美拉唑应有较大的色谱峰和较好的分离度,血浆中杂质不干扰样品峰。 2.3.3.4.2回收率取肝素化血浆1ml,精密加入不同量的奥美拉唑对照品,使其浓度分别

人体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2012

人体生物利用度及 生物等效性研究
药物代谢与药动学实验室 2012.11.2 王雪丁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
| 概念:指药物从某制剂吸收进入全身血循环
的速度和程度
| 意义: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
选择给药途径的依据之一
| 分类
绝对生物利用度(F) 相对生物利用度( 相对 物利用度 Fr)
2

绝对生物利用度(F)
| 指血管外给药后,吸收进入血循环的药物量
占所给予的药物总量(静脉给药的药物暴露 量 的 例 其表示为 量)的比例,其表示为:
绝对生物利用度(F) = AUC血管外 AUC静脉注射
3

相对生物利用度(FR)
| 指血管外途径给予的两种制剂按剂量校正后
(等剂量使用?) 二者吸收进入血循环的 (等剂量使用?),二者吸收进入血循环的 药物量之 药物量之比
受试制剂的AUC 相对生物利用度(Fr) = 参比制剂的AUC
4

二、生物利用度试验需具备的条件
生物利用度试验是在人体进行的,因此,根 据我国药品GCP的精神和规定的人体临床试验要求 进行。
5

三、生物利用度试验与临床研究的相关性
(一)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 物利用度与 物等效性
| 生物利用度:以药物的血药浓度及药时曲线下面
积为基础,它反映了药物吸收的程度与速度,许 多药物的疗效与毒性往往与血药浓度有关。
6

生物等效性试验方法及规程

生物等效性试验方法及规程 生物等效性主要包括临床应用得安全性与有效性。仿制药得研究开发与临床药品应用得替换,其基本要求都就是不同制剂间具有生物等效性。所以,生物等效性试验有着非常重要得地位与作用。但就是对于试验方法,很多都不知道,下面就为大家简单得介绍一下吧 生物等效性试验方法一般包括体内与体外两种方法,下面就为大家简单得介绍一下: 1、药代动力学法:测量生物样本如全血,血浆,血清,或其她生物样本中药物得活性成份,或其代谢产物得浓度与时间得关系;体外法:此种方法具有已确立好得体内外相关关系,可用于预测人体生物利用度得相关数据. 2、人体体内法:测量尿样样本中药物得活性成份,或其代谢产物得浓度与时间得关系。 3、药效法:测量药物得活性成份,或其代谢产物得即时药效与时间得关系。 4、临床试验法:通过设计良好得临床比较试验以综合得疗效终点指标来确立生物等效性。 5、体外方法通常为体外溶出度测定法:能够确保体内生物利用度。 6、FDA认可得任何其它用于测量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得方法。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得一些方法,现在就来简单得介绍一下实验前应准备那些: 1、材料 1、1药政部门同意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得批文,同一批号得药检部门得检验报告书。 1、2同类制剂得临床文献,应有疗效分析,不良反应及药代动力学得内容。 1、3受试药得临床前药理与毒理试验得报告及生物等效性试验得计划。 1、4受试药制剂及少量纯品(供作标准曲线用),参比药制剂。 2、受试者 为了减少个体误差并保障受试者得安全,应注意以下几点:

2、1选男性青年:年龄相差不超过10岁。身长以160一180cm为宜。体重应在标准体重土10%范围内。我国标准体重可按下式估算:标准体重kg二0、7火(身高cm一8得。特殊药物可选用妇女、儿童、肿瘤病人,不受上述限制。 2、2受试前检查:心电图、血压、肝肾功能、血常规等应正常,记录既往病史与既往用药史。注意过敏体质及有药物过敏史者切勿入选。受试2wk前未用其她药物。 2、3列表报告:体重、身长、心率、血压、ALT、BUN、Cr及用药顺序(TOR或ROT)。 2、4知情同意书:有每人病史、体检、化验结果及签名,伦理委员会总批件。 2、5例数:国内规定12一24例,FDA18一24例。例数少难合格,误差大者例数应多一 些。 2、6管理:用药前禁食12h,用药后禁食4h,统一上午7时(或8时)用药,以温开水200ml送服。实验期间统一饮食,用膳时间应一致,以免影响药峰时间。不吃茶、酒、高脂食物,不作剧烈运动或整日卧床,否则误差增大。 2、7取血点:FDA规定16-20个点,我国9-16个点。至少3个半衰期或最低药浓小于峰值药浓得1/10,建议根据文献或先以较密间距实测1-2人,以上升段、峰值段各3-4点,下降段4-6点为宜。最后一点至少已有3个半衰期或药浓小于峰值药浓得1/10-1/20。 2、8清洗期通常取1wk,说明间隔几个半衰期,就是否已达到清洗目得。 3、药物 3、1供试药及参比药均应报告药名、制剂、规格、厂商、批号、 3、2参比药应说明选用理由宜用已上市得同样产品。化学上就是同一物质,处方、生产工艺、制剂及剂量基本一致。特殊情况下可用不同规格、剂量或剂型,应充分说明理由。 3、3检测应报告仪器、试剂、内标物得规格、来源、详细检测条件(色谱柱、流动相、流速、波长、灵敏度、温度)及血药浓度检测方法。报告标准曲线(R>0,98)、回归方程、线性范围。 最低检出浓度。列出标准品、血浆及含药血浆得图谱以说明专属性及干扰情况。理论塔板数不得小于1000。回收率作3个浓度各5次重复,绝对回收率>70%,RSD<10%-15%。精密试验作3个浓度各5次重复得日间、日内差异,RSD(15%-20%)。 4、药代动力学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附件3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药物制剂要产生最佳疗效,其药物活性成分应当在预期时间段内释放吸收并被转运到作用部位达到预期的有效浓度。大多数药物是进入血液循环后产生全身治疗效果的,作用部位的药物浓度和血液中药物浓度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测定血液循环中的药物浓度来获得反映药物体内吸收程度和速度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间接预测药物制剂的临床治疗效果,以评价制剂的质量。允许这种预测的前提是制剂中活性成分进入体内的行为是一致并且可重现的。 生物利用度 (Bioavailability,BA )是反映药物活性成分吸 收进入体内的程度和速度的指标。过去出现的一些由于制剂生物利用度不同而导致的不良事件,使人们认识到确有必要对制剂中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的一致性或可重现性进行验证,尤其是在含有相同活性成分的仿制产品要替代它的原研制剂进入临床使用的时候。鉴于药物浓度和治疗效果相关,假设在同一受试者,相同的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意味着在作用部位能达到相同的药物浓度,并产生相同的疗效,那么就可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作为替代的终点指标来建立等效性,即生物等效性 ( Bioequivalence, BE)。

BA和BE研究已经成为评价制剂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指导原则 将重点阐述BA和BE研究的相关概念、应用范围和BA和BE研究的设计、操作和评价等。 本指导原则主要是针对化学药品普通固体口服制剂质量一致性评价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因为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有可能面临多种情况,对于一些特殊问题,仍应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二、BA和BE基本概念及应用 1. 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活性成分从制剂释放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程度和速度。一般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绝对生物利用度是以静脉制剂(通常认为静脉制剂生物利用度为100%)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活性成分吸收进入体内循环的相对量;相对生物利用度则是以其他非静脉途径给药的制剂(如片剂和口服溶液)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活性成分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 2. 生物等效性:是指药学等效制剂或可替换药物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服用相同剂量,其活性成分吸收程度和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常意义的BE研究是指用BA研究方法,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终点指标,根据预先确定的等效标准和限度进行的比较研究。在药代动力学方法确实不可行时, 也可以考虑以临床综合疗效、药效学指标或体外试验指标等进行比较性研究,但需充分证实所采用的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了解以下几个概念将有助于理解BA和BE 原研药(Innovator Product ):是指已经过全面的药学、 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以及临床研究数据证实其安全有效性并首次被批准上市的药品。药学等效性(Pharmaceutical

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日本)

药食审发第1124004号文 2006年11月24日尊敬的各省市县医药卫生主管部门领导 厚生劳动省医药品食品卫生管理局管理科科长签发有关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等指导原则的一系列制订与修订事宜 在药品申报时、对于所应交付的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资料要求,曾在1997年12月22日医药审发第487号文“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2000年2月14日医药审发第64号文“含量规格不同的口服固体制剂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2000年2月14日医药审发第67号文“口服固体制剂更改处方后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2001年5月31日医药审发第786号文“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等一系列指导原则的修订事宜(即增补版)”及2003年7月7日药食审发第0707001号文“局部皮肤用药的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等一系列文件中公布出来。此次对以上各指导原则再次进行了修订,详见附件-1、2、3和4。其中所附事项,请各相关单位敬请留意并遵照执行。 序 1.此次变更的指导原则 (1) 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 (2) 含量规格不同的口服固体制剂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 (3) 口服固体制剂更改处方后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 (4) 局部皮肤用药的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 2.以上各指导原则的执行时间 自2006年11月24日起执行。但原指导原则仍可并行使用至2007年11月24日。

附件-1 《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 目录 第1章序言 第2章专业用语 第3章试验部分 A.口服普通制剂与肠溶制剂 I. 参比制剂与仿制制剂 II. 生物等效性试验 1.试验方法 1)试验计划 2)试验例数 3)受试者 4)给药条件 a. 给药量 b. 给药方法 ①单次给药 ②多次给药 5)测定 a. 体液采集 b. 采集次数与时间 c. 检测组分 d.分析方法 6)停止给药时间 2.评价方法 1)等效性评价指标 2)生物学同等性判定范围 3)统计学分析 4)同等性判定 III. 药力学试验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英文名称:Omeprazole Enteric-coated Capsules 【成份】 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奥美拉唑,化学名5-甲氧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2-吡啶基,-甲基]-亚砜}-1H-苯并咪唑结构式:分子式:C17H19N3O3S分子 量:345.41 【适应症】 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用法用量】 口服,不可咀嚼。 1 消化性溃疡:一次20mg,一次1片,,一日1~2次。每日晨起吞服或早晚各一次,胃溃疡疗程通常为4~8周,十二指肠溃疡疗程通常2~4周; 2 反流性食管炎:一次20~60mg,一次1~3片,,一日1~2次。晨起吞服或早晚各一次,疗程通常为4~8周; 3 卓-艾综合征:一次60mg,一次3粒,,一日1次,以后每日总剂量可根据病情调整为20~ 120mg,1~6粒,,若一日总剂量需超过80mg,4粒,时,应分为两次服用。【不良反应】 本品耐受性良好,常见不良反应是腹泻、头痛、恶心、腹痛、胃肠胀气及便秘,偶见血清氨基转移酶(ALT,AST,增高、皮疹、眩晕、嗜睡、失眠等,这些不良反应通常是轻微的,可自动消失,不剂量无关。长期治疗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但在有些病例中可发生胃粘膜细胞增生和萎缩性胃炎。 【禁忌】 对本品过敏者、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及婴幼儿禁用。

【注意事项】 1 治疗胃溃疡时,应首先排除溃疡型胃癌的可能,因用本品治疗可减轻其症状,从而延误治疗; 2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 本品为肠溶胶囊,服用时注意不要嚼碎,以免药物在胃内过早释放而影响疗效。【特殊人群用药】 儿童注意事项: 婴幼儿禁用 妊娠不哺乳期注意事项: 虽然本品在动物实验中无致畸作用,但孕妇一般应不用,对哺乳期妇女也应慎用。老人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可延缓经肝脏代谢药物在体内的消除,如安定、苯妥英钠、华法令、硝苯啶等,当本品和上述药物一起使用时,应减少后者的用量。 【药理作用】 质子泵抑制剂。本品为脂溶性弱碱性药物,易浓集于酸性环境中,因此口服后可特异地分布于胃黏膜壁细胞的分泌小管中,并在此高酸环境下转化为亚磺酰胺的活性形式,然后通过二硫键不壁细胞分泌膜中的H+,K+-ATP酶,又称质子泵,的巯基呈不可逆性的结合,生成亚磺酰胺不质子泵的复合物,从而抑制该酶活性,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因此本品对各 种原因引起的胃酸分泌具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贮藏】 密封,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有效期】

人体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

*********人体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 一、研究概况:*******是由********研制生产的化学药品*类,本项目由*******申办,现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号药物临床研究批件进行本项研究。*****化学名:******* 药理作用:**************。不良反应:*****************。 二、研究目的:本试验的目的是****************提供的************为受试制剂,按有关生物等效性试验的规定,与国内上市*********有限公司生产的*******(商品名:****,参比制剂)进行人体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试验,计算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比较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临床批件号:*******)。 三、入选标准:1健康志愿受试者,年龄18~40周岁,同一批受试者年龄不应相差10岁以上;2体重指数(BMI)应在19~24[BMI=体重(kg)/身高2(m2)]范围内,同一批受试者体重应相近;3无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等疾病,无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以及精神异常;4无循环系统、血液系统及内分泌系统异常;5经体格检查血压、心电图、呼吸状况及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均无异常(或经临床医师判断无临床意义);6试验开始前两周内未服过任何其他药物;7无体位性低血压史;8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9无吸毒史。 如果您不符合任意上述条件,您将不能作为受试者入选。 四、排除标准:如果您有以下任何一种情况,您将不能参加此项临床研究:1在过去的一年中,有酗酒史、嗜烟或药物滥用史;2入选前三个月内,参加过另一药物研究;3试验前三个月内使用过本试验药物;4临床上有显著的变态反应史,特别是药物过敏史,尤其任何对盐酸氨溴索及辅料中任何成分过敏者;5在研究前三个月内献过血,或打算在研究期间或研究结束后三个月内献血或血液成分。 五、试验方法:如果您同意参加这项试验,您需要在参加之前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检查,胸透检查以及全面的体格检查,检验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您是否符合本试验入选标准。如您符合试验要求,请于试验前一天晚7时进入**********医院I期病房,应保证试验前禁食10小时以上。本试验采用自身交叉对照的方法设计,男性受试者18~24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B组)在不同试验周期分别按以下方式服用受试制剂***(药物总剂量** mg)或参比制剂***(药物总剂量** m g)。您将按下表参与试验: 试验前1-7天全面体格检查 试验前1天报到入住I期临床试验病房 第1天空腹服药,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采集静脉 血5 ml(普通避光) 服药后2小时可 饮水,4小时、10 小时统一进餐 第2天于给药后*******小时取静脉血5 ml(普通避光) 第一周期服药后的一周为清洗期。清洗期后交叉给药。第二周期给药、采血方式同第一周期。给药2小时后可饮水,4小时、10小时后统一进食清淡餐。您在服药后应避免剧烈活动,亦不得长时间卧床。在试验期间,您的饮食和作息时间统一安排。禁服任何含酒精和黄嘌呤的食品和饮料:巧克力、茶、咖啡及可乐等,并禁止吸烟,禁止饮用西柚汁。您应遵守试验方案,不服用任何药物。除非在治疗突发疾病时必须用药。并应及时告知研究者。您需在试验结束后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检查。以保证您的安全。 六、受试者的受益和风险:任何药物都有可能带来不适,临床应用中曾观察到的不良反应有:************。研究过程中医护人员将对您进行相关检查,对发生的任何不良反应采取及时、合理、必要的治疗措施,以确保您的安全。您将免费接受试验药物及全面的体格检查,并在试验结束时获得一定的补偿。 七、试验安全性及保障:本项试验研究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符合人体试验伦理标准。试验期间,您将由经验丰富且经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培训的临床医生、护士全程监护,试验病房内备有相应的应急设备和抢救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