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中国中药行业研究报告》(245页)

《年度中国中药行业研究报告》(245页)
《年度中国中药行业研究报告》(245页)

第一部分

中药行业相关概念与投资特性

到底哪些产品才是中药?

中药行业的成长性如何?

中药的盈利性和投资要求有哪些?

中药行业有什么特点?

第一章中药相关概念与行业投资特性

第一节中药的概念和中药品种的发展

对于中药的概念,业界的认识一直比较模糊。以下是中药专家顾进华先生的分析,很有价值:

一、中药的概念

1、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在内的丰富的天然药材是防治人和动物疾病的主要武器。由于其中的植物性药材占大多数,使用也更普遍,所以我国古来相沿,把药物称作“本草”。

“中药”一词的出现是在近代。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包括西方医药学在内的近代实验科学大量涌入中国,国人接触到一类新的医药形式,在中国开始出现两种有着较大差异的医药学系统并存的局面。

由于我国古已有之的药物的应用是以中国传统医药学理论为基础,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若干特点,所以人们把它称为“中药”。

众所周知,中医药学与西方以实体分析为特征的医药学所用的研究手段及思维方法不同。鸦片战争以后的百年间,近代自然科学在中国大地上大放异彩,西方医药学迅猛崛起。在这同时,中医药学备受责难,解放前甚至濒于被“废止”的境地。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现代以综合为特征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学科的兴起,特别是基础知识日益枯竭的西医药学在药物研究和应用方面遇到重重困难的今天,人们的目光更多地转到中医药方面,对中医中药进行研究的角度、方法、途径、甚至目的也越来越多。同时,对中药概念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中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据考证,在两千多年前即已基本确立,以《神农本草经》的问世为主要标志。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中药”,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和内涵。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中药鉴定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等中药学二级学科的发展方向无不与中药概念的理解紧密相关。同

时,新药开发中的中药与西药的研制思路与归口管理,以及药品质量标准中中西药物的划分及收载形式的确定,更是实实在在地受到这个问题的影响。

那么,中药的定义是什么?什么样的药物才能称得上是中药呢?一般认为:凡主产于中国,在中医药学基本理论指导下,长期为中医所习用的原生药物叫中药。这个定义中的中药能反映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若干特点,内涵比较丰富,但明显缩小了中药概念的外延,只能包含部分中国的传统药物,使许多现在公认的“中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这就需要我们客观地、公正地找到中药概念的本质。

2、历史回顾

要正确认识这个问题,首先应该认识到中药体系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它不断地纳入一些新药、不断地纳入其他学科的一些于己有益的发展成果。

它从国外吸收了大量以天然植物药为主的药物。

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布的药典《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在《神农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增加收载了密陀僧、血竭、硇砂、郁金、阿魏、安息香、龙脑香、诃黎勒、胡椒、薄荷等很多外来药物;五代时撰写的《海药本草》大量记载了当时广州一带已用、由海外传入的如檀香、乳香、沉香、苏合香等香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记载了明朝引进的曼陀罗、番红花、番木鳖、阿芙蓉等外来药。提取奎宁的原料--金鸡纳树皮,1640年左右传入欧洲,1695年传入中国,清朝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已载入此药。颠茄草,其叶于1809年开始收载于《英国药典》,本世纪传入我国。西洋参,华侨在美国发现了它,于是引入到中药里来,现在国内引种栽培也已获得成功。最近传入中国的还有穿心莲、水飞蓟等等。

除了天然植物、动物和矿物以外,随着社会和文化的演进,利用其它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制成的化学制成品、炮制加工品亦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

先秦时期,在采矿和冶金技术基础上出现了近代化学的前驱--炼丹术。汉代已能炼制适用于治病的矿物药,到晋代,炼丹术盛行,葛洪所著《抱朴子》中载有许多类如“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的制药化学实验,客观上导致了制药化学的发展,为中药体系增添了用雄黄炼制的砒石,用水银等炼制的轻粉、铅丹、白降丹等主要以矿物为原料的化学合成药物。《证类本草》记载有“秋石”(主含尿甾体性激素)的制备法,其中阳炼法成功地应用了皂甙沉淀甾体这一特异反应。

南北朝时期开创的新兴分支学科--炮制学使得药物加工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炮炙论》是我国最早的制药专著,其中叙述了各种药物经过适宜的炮制,可以提高药效,减轻毒性或烈性。如“凡修事巴豆,敲碎,以麻油并酒等煮,研膏后用。”即是巴豆的炮制方法。宋朝廷颁行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设有专章讨论炮制技术,将炮制列为法定的制药技术,其中的许多炮制方法一直沿用至今,特别是修制、水治、火治、水火共制等制药法则的应用最为普遍。现在,制川乌、胆南星、制何首乌、制草乌、蜜甘草、酒大黄等外部形状未发生很大变化的很多炮制品已经是该药材应用的主要形式。

修制、水治、火治、水火共制等法则以外的“其他制法”(不水不火法)中有发酵法、发芽法、制霜法、提净法、干馏法等,由此制成的六神丸、淡豆豉、巴豆霜、芦荟、薄荷脑、阿胶、白矾以及植物挥发油、脂肪油、树脂等炮制加工品,其外形多已与原植(动、矿)物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药物的应用形式进一步得到了增加,其中包括酵母制剂(如六神丸)、化学单体药物(薄荷脑)等。

可见,从古至今,中药的品种、形式一直在不断地增加。中药不仅包括国内、国外的多种天然植、动、矿物药,也有经人工炮制加工形成的炮制加工品,更有靠化学制药方法得到的一些化学单体或混合物。因此说,在形式上,中药与以化学合成药物、天然产物及其结构的衍生物为主体的西药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并不能笼统地按是否是天然原生药物或人工合成药物来区分中西药物。当然,也不能一律按古代本草有无记载来判断是否是中药。中药定义中没有必要加“凡主产于中国”、“长期为中医习用”、“原生”等定语。

3、中药概念的本质认识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理论的深入研究,我们知道,中医药学不是一种“死去的文明”的纪念品。她的深厚的理论基础及在实践的考验中不断向前迈进的事实告诉我们,她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是一个永远不会自我封闭的体系。因此,我们应该抓住其本质的特征,抛却附加在“中药”概念上的种种羁绊。

只要能从疗效直接总结归纳出药物本身的独特性能(中药药性),功效用中医药学的术语和指标表述,使用时能根据理、法、方、药的思维顺序辨证配伍用药,则该药物即已被纳入中医药学体系,成为了中药。所以,在东西方医药科学技术还存在着较大差异的今天,中药的概念应该描述为“在中医药学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

二、中药品种的发展

1、我国中西药物品种的划分问题药物品种在划分上有很多种方法。有的以药物的自然属性为分类特征,把药物划分为天然植(动、矿)物药、化学合成药、经提取得到的药物等,还可以分为无机药品类、有机药品类、生药类和其他生物药品类;有的以与临床相结合的功能为分类特征,中药分为解表药、清热药、祛风湿药、理气药等,西药分为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抗疟药、拟胆碱药等;还有的按疗效把药物分为内科用药、外科用药、妇科用药、儿科用药、五官科用药。所有这些分类方法都有药物自身的客观依据,可以把一种药物比较明确地放在哪一类里。

要把一种药物是中药还是西药分得清清楚楚则是相当困难的,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不加任何条件地判定一种药物是中药还是西药是做不到的。大黄是中医长期应用的传统药物,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的功效,西医则习惯当作苦味健胃药来使用。滑石粉在中医药系统内是清热解暑、利尿通淋的药物,而西医药则多用它来作为辅形剂。单从药物自身的属性去判定一个药物是中药还是西药,越来越行不通了,我们应该考虑的是药物自身以外的外在因素,即人为的文化因素。随着世界文化(主要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各种药物可以在各种文化氛围(即各种理论指导下)得到应用,区分中药和西药这两种带有特定含义的药物需要以指导应用的理论是什么为标准来进行。将来,很有可能有不少药物只有在应用的时候才能判定是中药还是西药。

本文第一部分所论述的中药定义,现在已为不少人所接受。这个概念可以包容在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下应用的所有形式的药物。有人认为当今是中西方文化激烈交融、互相渗透的时代,中西药物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品种上也是互相借鉴,越来越趋向一致,只要能归纳出药物的中药药性,应用的时候也按理、法、方、药的程序,那么,现在的西药都将“成为”中药。这个论断从理论上讲,并不违背中药的概念,但是,从客观上来说是行不通的。西药大多是单体药物,药品标准中一般皆先列出其结构式,言明分子量、熔点等限制条件。这类药物在讲求微观结构分析的西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比当作中药来应用可能具有更大的优势。

另一方面,如果机械地用西医药学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中药,片面地用几个有效成分去代替中药,那么,中药的优势也会不复存在。

由此可见,虽然中西药物品种可以相互借鉴,但是,它们还是有各自的特色与优势,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进一步强调中西药物品种的特色与优势,以此作为目前划分中西药物的依据。

这就要求我们明确什么是中药的特色与优势,在中药新品种的研究与开发中注重什么样的中药优势品种。

2、中药的优势品种

中医药学的特色与优势在于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同样,在中药被认识、应用过程中,体现的也是这两点:

首先,中药的药性、功效都是在临床用药中直接归纳出来的。在人或动物体这个复杂的大系统中输入一定形式的药物,观察综合作用的效果,从而总结出药物作用于机体的性质。这里注重的并不是片面的构——效关系,而是整体性的药——效关系,因而具有很强的整体性与客观性。中药的复方配伍,更能体现中医药学理论的整体观念。

其次,中药的应用遵照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原则,使方中药物构成一个功效整体,与机体的综合状况——证相对应。中药复方可以随证加减,同时,由于组成复方这样复杂系统的各组分并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它们相互之间的化学反应和作用于机体时产生的生理生化拮抗、协同,使得组合整体的作用常常不是简单地等于各组分孤立时作用的总计和,而突现出一些各单组分所不具备的新性质,使得复方能够更有力地供纠正机体的不平衡状态之用。

从成分的多样性这个角度来看,每味具复杂成分的中药材都是一个完整的“复方”。中医几千年的临床应用也证明,许多有很好疗效的药物都是许多分子按一定的比例组成的复合物,绝大多数天然药物都是这样。

在中药的研究中,成分的多样性与单一性问题在中药注射剂中反映得比较突出。中药注射剂的澄明度与药物提纯程度之间的矛盾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要得到比较好的澄明度,现在多通过把药物进一步提纯来得到,但往往是澄明度解决了,中药以前的药性、功效也已几乎丧失殆尽,或者甚至表现出来的是与原来药物功效毫不相干的作用。虽然通过这种提纯也可以得到某些新型的药物,但当其较纯的成分作用于机体时,就不是原来那种含有多种成分的中药了,这样就失去了中药原有的特色与优势,很难针对复杂机体中一系列的状态变量发挥有效的作用。

因此,复合药物的保持在中药特色的保持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可以说,中药的优势品种主要在这些复合药物里面,包括天然药物、复方制剂(甚至中西复方制剂)。中药新品种的研制与开发也应该把重点放在以天然药物为主的复合药物这些中药的优势品种上面。

国内生药学把中药中天然或稍事加工的植、动物药材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反映了重视天然复合药物的动向。

七十年代国内的中草药运动挖掘了大量以天然植物药为主的民间草药,极大地丰富了祖国医药学宝库,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很多颇具成效的药物。有人把中药与草药概称为“中草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单味中药药材的现状。

近些年来,对民族药的整理与研究也取得了相当的成绩。虽然蒙药、维药、藏药等民族药的用药理论与中医药理论并不完全一致,但由于它们本是同出一源,且民族药绝大部分是天然植、动物药,因此,民族药的研究和应用与中药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我国现行的药品质量标准中药部分已收入了一部分民族药,其收录形式与传统中药相同,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中药品种的又一次扩增。

以上这些只是中药优势品种发展的一个方面。随着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具有中药特色与优势的各种形式的药物品种将会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中药品种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基于我国目前两种医药系统并存的局面,认真探讨中药概念的本质内涵及中药的优势品种是很有必要的。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面临着本国的传统医药学与现代医药学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开展这样的讨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只要我们客观地对待这个问题,那么,我们相信,中医药学必将有更大的发展,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也会更加伟大。

第二节中药分类方法

中草药的种类很多,根据近年的初步统计,总数约在八千种左右,常用中草药亦有700种左右。如此繁多的种类必须按照一定的系统,分门别类,才便于学习、研究和应用。药物分类的方法是根据人们对于药物认识的逐渐深化而不断发展的。例如中国最早的药书——《神农本草经》把当时常用的365种药物按照毒

性强弱和用药目的不同分成上、中、下三品:上品是延年益寿药,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中品是防病补虚药,有毒无毒,根据用量用法而定;下品是治病愈疾的药物,多有毒性,不可久服。这种分类方法简单而粗糙,其中有些药物的分类也不一定恰当。但当时,可能在避免因用错药物而中毒的问题上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

梁代陶弘景编《本草经集注》时,增药365种,分为玉石、草、木、果菜、米食、有名未用六类,每类又各分上、中、下三品,这是根据药物自然属性进行分类的开端,但仍较粗糙。直到明代李时珍编《本草纲目》一书,分类方法始有重大的发展。他采用了根据以前本草的分类方法略加修改,把药物分为水、火、土、石、草、谷、菜、果、木、器、虫、鳞、介、禽、兽、人等十六部外,又把各部的药物按照其生态及性质分为六十类。例如草部分为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杂草等。而且他还往往把亲缘相近或相同科属的植物排列在一起,例如草部之四、隰草类中的53种药物中,有21种属于菊科,而且其中10种是连排在一起的。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药材原植物(或动物)的辨认与采收,对于澄清当时许多药材的混乱情况起了很大作用。现代记载中草药的教科书所采用的分类方法,根据其目的与重点而有不同,主要有下列四种:

1.按药物功能分类——如解毒药、清热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等。

2.按药用部分分类——如根类、叶类、花类、皮类等。

3.按有效成分分类——如含生物碱的中草药、含挥发油的中草药、含甙类的中草药等。

4.按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先把中草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动植物药材再根据其原植物原动物的亲缘关系来分类和排列次序。如麻黄科、木兰科、毛茛科等等。

上述各种分类方法各有优缺点,究竟以采用哪一种分类方法比较适宜,主要取决于我们的目的和要求。例如按药物功能分类,有利于学习和研究中草药的作用和用途,按药用部分分类便于学习和比较各类药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因而有利于药材的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按有效成分分类有利于学习和研究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及其化学鉴定。采用按药材自然属性和亲缘关系分类的方法,这是由于同科属的中草药在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化学成分和医疗应用等方面往往有很多相似之处。采用这种分类方法不但便于学习和研究这些共同点,也便于比较它们的特异点,以揭示其规律性,这样,既有利于中草药的鉴定也有利于从同科属动植物中寻找含有相同或类似成分的动植物,以扩大药物资源。

第三节中药行业投资特性

一、中药产业发展的特性

1.中药适用性广泛

以中医中药为特色的北京中医医院就设有急诊科、内科(心血管病科、消化病科、呼吸病科、肾病科、风湿病科、血液病科、男性病科)、老年内科、肝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按科、皮肤性病科、肿瘤科、针灸科、肛肠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综合治疗科等26个临床科室和70个中医专病专台,中医中药在冠心病、风湿病、各型肝炎、血小板减少、肾病、男性病、溃疡病、神经症、红斑狼疮、银屑病、湿疹、脑血管病、痛症、骨关节病、骨质疏松症、周围血管病、疮疡、乳腺病、复杂瘘管、肺癌、乳腺癌等病的治疗上独具风格,国际上享有盛誉。中医中药在困扰人类的各种疾病的防治方面,均有用武之地。

2.发展基础良好

我国拥有几千年的中医中药应用经验和配方的积累。有中国现有20余所中医学院、药学院设有中药专业,近60所医药学校、卫校设置了有关中药的专业;国家一级和许多省市成立了中医药研究院所。在开展科研和人材培养(含药剂士、学士、硕士、博士、工程师、药师等)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药发展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才资源库。

在药材资源方面,现已知中药资源总计有12807种,其中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在中药资源调查基础上,一些进口药材国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如萝芙木、安息香、沉香等已在国内生产。中药资源保护、植物药异地引种、药用动物和药用动物的驯化及中药的综合利用也颇见成效。西洋参、天麻、鹿茸、熊胆和人参、钩藤等就分别是这些方面的典型事例。发展现代中药具有了工业化的基础。这些都是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的优势。

二、中药首先属于医药,它具有医药行业的基本特点:

1.医药行业属于防守型行业

从本质上讲,医药行业是与生命科学紧密相关的产业,因此,它不存在成熟期,是一个永远成长和发展的行业。在世界范围内,医药行业的发展速度一般高于其它行业,而且较少受经济危机影响,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从一个国家范围来看,由于医药产品具有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据测算,医疗保健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为137%,即收入每提高100元,医疗消费水平要增长137元),因此,国家经济良好时,个人收入增长将拉动个人药品需求增加;但在相反情况下,由于药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低,因此药品需求并不会有大幅度减少,这在国

家经济不景气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国际经验表明,由于医药行业受宏观基本面的影响较小,在国家经济处于不景气周期时,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一般要优于其他行业。

从产品市场角度来看,医药行业有以下特征:

(1) 产品特异性强。有道是“对症下药”,大多数药品用途专一,事关健康

和生命,丝毫不可混淆,药品种类繁多、各不相同,对药品市场的分析

必须十分细致。

(2) 需求弹性小,供应弹性大。健康人一般不会因药品价格下降而多吃药,

病人一般也不会因药品价格上涨而拒绝消费,尤其是在公费医疗和保险

必将普及的情况下,消费者一般不太注意药品的价格变化,但是药品价

格对其供应的影响却很大,一般情况下调节着供应量使之与其需求相适

应。

(3) 独特的购买行为。对于绝大部分药品来说,其购买决定不是由消费者

作出,而是由医疗机构作出的,其经销渠道不同于一般商品,一般消费

者也不熟悉其所消费的药品。

2.高技术性

中药产业是高科技产业。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现代科学和手段已经并将广泛的应用于中药行业。如在药物剂型方面,透皮控释制剂、新复方制剂、释药器具和制剂设备新工艺的专利文献大量涌现,新剂型大大提高了药效;在药物开发方面,化学制药仍占主导地位,但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药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将是90年代制药业的重点;在医疗器械方面,该行业作为跨学科的综合性高技术产业,与计算机科学、图象处理、精密仪器、放射科学和人体科学等密切相关。

从产业投资的角度来看,医药行业有如下特征:

(1)高新技术吸纳能力强。生命和健康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战胜疾病、维护生命和健康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第一目标。人类社会不同时期的

最新技术往往首先在军事和医药领域获得应用,而且几乎涵盖了所

有的重大技术成果,如放射技术、电磁技术、计算机技术、激光技

术等,无不如此。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生物工程科学和技术,也率先

在医药领域获得应用并已成为未来医药行业超前发展的强大技术

支撑。因此,医药行业是科技含量最高的行业。

(2)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高。由于医药行业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和健

康,人类对疗效更好、更安全、更方便的新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而且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在这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愿

意花费更多的钱。因此,一旦一项先进医药技术得以开发,则意味

着新的市场需求,因而比较容易实现其产业化。与其他行业相比,

医药行业的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比率较高,这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

了医药科技的发展。

3. 高投入、高风险性

(1)高投入性

医药行业的高投入性在新药上要比普药表现得更为明显。一般,普药具有生产工序简单、投入低、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需求量大的特点。而新药的开发和生产则需要大量投入,而且生产工序复杂,研制期长。通常开发一种新药平均需要耗资25亿美元,有的高达10亿美元,从筛选到投入临床需要10年的时间。国外一些著名制药企业非常重视新药产品的开发,不惜花巨资研制新药,以提高产品的下场竞争力。他们的科技投入一般都能达到其产品销售总额的15%以上,瑞士罗氏公司则高达236%,医药器械公司的科技投入份额也在12%以上。科技投入和科技进步已经成为医药经济发展的“核动力”。

(2)高风险性

医药企业经营业绩悬殊,且易波动。由于药品特异性强,市场空间主要受其性能决定,技术含量高、性能好的药品往往有极广阔的市场和优厚的价格,开发出这类药品的企业能够取得高额利润,相反对于性能一般的药品即使价格下降也不会增加市场规模,一旦供应量增加就意味着企业效益的快速滑坡。由于一种药品的畅销周期一般只有3—5年,而许多医药企业依赖于一、两种产品,其风险可想而知,即使是国际上一些大公司;其业绩也经常发生大幅波动。

医药行业的高风险性也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

A、一种新药一旦临床中或上市后发现其有严重的副作用或药效提升有限,

将很快被市场取消或淘汰;由此造成的损失是无法挽救的。

B、专利新药的垄断具有局限性和暂时性的特点。由于药品种类的广泛性,

因此,一个企业无论如何尽其所能也只能垄断某个专利新药市场,但不

可能垄断整个医药市场、甚至某一类药品市场。并且由于专利具有时效

性,这种垄断是暂时的,一旦专利保护期限解冻,竞争优势将迅速下降。

随着制药技术的不断升级,药品市场也不断更新换代、推陈出新,任何

一种新药在市场上都随时存在救药效更佳、功能相似、价格相近的新药

取代的风险。

4高收益性

医药行业的高投入、高技术含量的特点决定了其高附加值的特性。一种新药一旦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尽管前期投入巨大,但产生的收益也是巨额的。

据统计,一个成功的新药年销售额可以多达10—40亿美元;世界排名前10 位的医药企业利润率都在30%左右;专利产品在专利有效期内由于能垄断该产品市场,因此,在受益期内能获得巨额垄断利润。

5. 市场进入壁垒高

由于医药商品与人类的健康和安全紧密相关,因此,世界各国无一例外地对药品的生产、管理、销售、进口等均采取严格的法律加以规范和管理。未经等级规范论证的药品和企业很难进入药品市场。同时,制药行业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的技术资本密集型特征也加大了新企业进入的难度。在我国的医药产业政策中,也对市场进入作出了若干规定,对某些医药的生产和经营设立了特许制度,如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品前体、放射性药品、计划生育药品由国家统一定点、特许生产,并由国家特许定点依法经营;同时还规定,外资暂不能参与国内药品批发、零售业经营。

6. 集中程度高

从世界范围来看,医药行业是集中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首先是医药企业管理极其严格,任何新药问世以前,必须经过长期、复杂的临床试验,被淘汰的可能性极大,因而新药的研制费用极高,国外研制一种新药一般要花费 2—10亿美元,这是一般企业无法承担的,只有少数制药巨头才有能力组织医药的研究和开发,并因此在同行业竞争中取得优势和获取垄断利润。当前,葛兰素、默克、辉瑞等制药巨头在世界医药市场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行业兼并势头很猛,目前排名世界前10位的公司占到市场总量的1/3以上。

7.成长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行业年均增长17.7%,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2000年,我国医药生产、销售、出口和效益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医药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据医药快报统计,全年医药生产总产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完成2332亿元,同比增长20%;医药工业销售收入1750亿元,同比增长18.4%;医药商业销售收入1135亿元,同比增长19.4%;据海关数据统计,全年医药商品进出口总额64亿美元,同比增长16.4%。从以上可看出,我

国医药经济已进入高速增长阶段。而在医药产业之中,又以中药效益和成长性最好。

从医药需求前景来看,目前,我国人均用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随着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老龄化比例的加大、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医疗体制改革及药品分类管理的实施,我国医药行业将持续高速增长。“十五"期间,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重点是:着重于内涵发展,着眼于技术创新和提高水平、提高质量;投资的重点在于促进结构升级,总体上不追求数量的扩增;重点发展中药、生物工程药物和优势化学原料药。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向好及国家基本药物和基本医疗保险药物目录的推行,医药行业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按照这一规划目标,预计“十五"期间,我国药品需求年均递增速度可达到12%左右。

从全球范围看,据美国IMS战略小组预测,今后10年,全球药品销售额将保持每年7%的增长,预计到2002年全球药品市场将达4000-4060亿美元,而到2010年,则将高达6800-7200亿美元。随着医药行业的高速发展,天然药品、生物药品和非处方药将三分天下,形成21世纪药业的三大新兴市场。

因此,中医中药行业必然吸引大量投资资金,成为21世纪企业投资的一个重要方向。

第二部分

中药行业现状与前景

中药行业当前市场规模有多大?

中药的具体应用市场有哪些?

中药消费者如何评价中药?

中药的进出口状况如何?

中药材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如何

第二章中药产业的现状

第一节中医中药产业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药物知识的起源和积累

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由于太古时期文学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出现了医药书籍。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便于流传和推广的作用。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由于药物中草类占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便称为“本草”。据考证,秦汉之际,本草流行已较多,但可惜这些本草都已亡佚,无可查考。现知的最早本草著作称为《神农本草经》,著者不详,根据其中记载的地名,可能是东汉医家修订前人著作而成。

《神农本草经》全书共三卷,收载药物包括动、植、矿三类,共365种,每药项下载有性味、功能与主治,另有凡例简要地记述了用药的基本理论,如有毒无毒、四气五味、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剂型,可说是汉以前中国药物知识的总结,并为以后的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将《神农本草经》整理补充,著成《本草经集注》一书,其中增加了汉魏以下名医所用药物365种,称为《名医别录》。每药之下不但对原有的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补充,并增加了产地、采集时间和加工方法等,大大丰富了《神农本草经》的内容。

到了唐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对外交通日益频繁,外国药物陆续输入,药物品种日见增加。为了适应形势需要,政府指派李勣等人主持增修陶氏所注本草经,称为“唐本草”后又命苏敬等重加修正,增药114种,于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颁行,称为《新修本草》或《唐新本草》,此书由当时的政府修订和颁行,所以可算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这部本草载药844种,并附有药物图谱,开创了中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不但对中国药物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而且不久即流传国外,对世界医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所述是中国古代药物知识的三次总结,以后每隔一定时期,由于药物知识的不断丰富,便有新的总结出现。如宋代的《开宝本草》、《嘉祐补注本草》,都是总结性的。到了北宋后期,蜀医唐慎微编成了《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

证类本草)。他将《嘉祐补注本草》与《图经本草》合并,增药500多种,井收集了医家和民间的许多单方验方,补充了经史文献中得来的大量药物资料,使得此书内容更为充实,体例亦较完备,曾由政府派人修订三次,加上了“大观”、“政和”、“绍兴”的年号,作为官书刊行。

明代的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在《证类本草》的基础上)进行彻底的修订,“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编成了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本草著作——《本草纲目》,于李时珍死后三年(1596年)在金陵(今南京)首次刊行。此书载药1892种,附方11000多个。李时珍在这部书中全面整理和总结了十六世纪以前中国人民的药物知识,并作了很大发展。他改绘药图,订正错误,并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为十六纲,六十类,每药之下,分释名、集解、修治、主治、发明、附方及有关药物等项,体例详明,用字严谨,是中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也是中国科学史中极其辉煌的成就。李时珍长期亲自上山采药,远穷僻壤,遍询土俗,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对药物进行实地考查和整理研究,并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力辟迂儒之谬论,痛斥方士之邪说,纠正了古代本草中不少药物品种和药效方面的错误,才使《本草纲目》一书达到前代一切本草远未达到的水平,这部书在十六世纪初就流传中外,曾经多次刻印并被译成多种文字,不但对世界医学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也是研究动植矿物的重要典籍。清代乾隆年间赵学敏编成《本草纲目拾遗》一书,对《本草纲目》作了一些正误和补充,增药716种。由汉到清,本草著作不下百余种,各有所长,但可称为总结性的,只有上述几书。其余如地方性的《滇南本草》(明·兰茂)、专记外来药物的《海药本草》(唐·李殉)。记载食物疗法的《食疗本草》(唐.孟铣)、记载救荒植物的《救荒本草》(明·朱橚)、侧重药物鉴别的《本草衍义》(宋·寇宗黄)、侧重药物炮炙的《炮炙论》(南北朝刘宋·雷敩)以及便于学习诵读、翻检查阅或临症参考的中小型本草多种。清代道光年间,吴其浚的两部专论植物的著作:《植物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专长编》问世,前者记载植物1714种,后者描述了植物838种。对于每种植物的形色性味、用途和产地叙述颇详,并附有精确插图,尤其着重植物的药用价值与同名异物的考证,所以虽非药物专著,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中国古代人民关于药物的知识还收栽在许多医学和方剂学的著作中。例如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唐代孙思邈的《干金备急方》和《千金翼方》、宋代陈师文等所编的《太平惠民和济局方》、明代朱橚等的《普济方》等等,不胜枚举。

这些书籍中收载的药物和方剂,很多至今还被广泛地应用着,具有很好的疗效。很多中草药的疗效不但经受住了长期医疗实践的检验,而且也已被现代科学

研究所证实。有些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和分子结构等也已经全部或部分地研究清楚。例如麻黄平喘的有效成分麻黄碱、常山治疟的有效成分常山碱、延胡索止痛的主要成分四氢掌叶防己碱(延胡索乙素)、黄连和黄柏止痢的主要成分小蘖碱(黄连素)、黄芩抗菌的主要成分黄芩素、大黄泻下的有效成分番泻甙等等。为了保证药物的疗效,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于药物的栽培、采收、加工、炮制、贮藏保管等方面,也都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大量事实证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实践所积累起来的医药遗产是极为丰富、极为宝贵的。我们应当珍视这个祖国医药学的伟大宝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返观国外药物知识的发展,以埃及和印度为最早。公元前1500年左右埃及的“papytus”(纸草本)及其后印度的“Ajurveda”(阿育吠陀经)中均已有药物的记载。希腊、古罗马、阿拉伯在医药的发展中也有悠久的历史,如希腊医生Dioscorides的“Materia Medica”(药物学),古罗马的Galen(公元131~200年)所著“Materia Medica”(药物学),阿拉伯医生Avicenna (公元980年)所著“Canon Mediclnae”(医药典)等都是专门的药物学著作,对古代医药学的发展都有较大的影响。

二、现代中药科学的发展和概况

1.中华民国(1912~1949年)

中华民国的建立,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统治,但是中国仍未改变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加之国家连年战争,社会动荡,经济衰退,致使中国科技发展缓慢而不平衡,远远落后于欧美、日本等,失去了16世纪以前中国在世界科技上普遍领先地位。在西方科技文化大量涌入的情况下,出现了中西药并存的局面。与此相应,社会和医药界对传统的中国医药逐渐有了“中医”、中药”之称,对现代西方医药也因此逐渐称为“西医”、西药”。

由于国民党政府采取废止中医的政策,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因而引发了中医药界的普遍抗争。在学术医药工作者奋发进取,尽管困难重重,本草学或中药学仍然有所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现存民国时期的中药专著有260多种,大多体例新颖、类型多样、注重实用。由于它们的论述范围、体例、用语等与传统本草有所不同,或为了通俗的原因,一般都不以本草命名。其间综合性中药著作和讲义较多,内容多数偏于临床实用。前者以蒋玉柏《中国药物学集成》较有代表性。该书有总论、各论两大部分。总论概述了中药有关基本理论知识;各论按功效分类,分别记述了400余种药物的别名、气味、形状、功用、制法、有毒无毒、用量、禁忌、处

方等。其体例和内容与前者基本相似,但更简明实用。如秦伯未《药物学讲》,分为发散、利尿、理气、理血、温热、寒凉药等12类加以介绍,如张山雷《本草正义》,属于传统药论性质。该书结合个人用药体验论述了中药的药性、功用以及鉴别、炮制、煎煮法等,有较好的影响。

属于传统的地方本草亦有多种,以肖步丹《岭南采药录》、高宗岳《泰山药物志》较有特色,也丰富了药物的品种。食疗本草有较大的进步,大多内容丰富、实用。如秦伯未《饮食指南),以传统、简要为特点;杨志一、沈仲圭《食物疗病常识》、陆观豹《食用本草学》,则多为经验之谈。其他方面,如经曹炳章据清末郑肖岩所撰《伪药条辨》补订而成的《增订伪药条辨》,载药110种,就产地、形态、气味、主治等以论述或比较,为辨识药物真伪优劣提供了宝贵经验。杨华亭《药物图考》,摘引本草文献,对药物品种作了科学的考证,并附有图谱,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炮制制药方面,如杨叔澄《中国制药学》、周复生《增订药业指南》,有关内容均较切合实际。当时的中药学著作,除了传统的表述外,还产生了中西药汇通之作。汇通派医药学家,利用自然科学和西方医药学的某些成果,补充表达中药的基源、成分、功效及其药理等,或以中西药理互为解说;其间深浅、得失参差不齐。在各种著作中,以郭望《汉药新觉》、温敬修《最新实验药物学》及阮其烃、王一仁、董克仁的《本草经新注)等较有代表性。

鉴于此期中药数量众多、知识广泛,对中药的学习与传播已有诸多不便,故不仅便读、歌括一类中药入门书籍不少,而且新产生了中药辞书。其中影响较大的是1935年陈存仁编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全书270万字,收药目4300条,每药分别介绍命名、古籍别名、基本、产地、形态、性质、成分、效能、主治、历代记述考证、辨伪、近人学说、配合应用、用量、施用宜忌、参考资料等21项。资料丰富、全面,汇集了古今有关论述,并有附图。它是中药发展史上第一部大型辞典。除上述外,反映在本草或中药学术的进步,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功效和主治已明确分别开来,功效表述较准确,增加了中药剂量,以及逐渐用科、属、种名表示中药基源等。

这一时期药用植物学、生药学已成为研究植物类中药的自然来源(分类)、性状或鉴别等新兴的学科,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如赵燏黄《中国新本草图志》、《祁州药志》、《现代本草生药学》和裴鉴《中国药用植物志》等,均很有代表性。与此同时,也从化学成分、药理等方面对若干常用中药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其中以陈克恢对麻黄成分、药理的研究最深入,而且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其他学者对洋金花、延胡索、黄连、常山、槟榔、鸦胆子、益母草、乌头、川芎、当归等百余种中药进行了成分、药理或临床研究,开拓了中药现代研究的道路。

民国时期有许多中医药社团、院校,虽属民办,但在传播学术、交流经验,培养人才等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927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区,十分重视中医药事业的普及与发展,在研制药品、防治疾病中,大量采用中医药,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成绩。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医药事业奠定了基础。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1949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制定了以团结中西医和继承中医药学为核心的中医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发展中医药事业。随着现代自然科学和中国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中药学也因此取得了长足进步。

从1954年起,国家有计划地整理、出版了一批重要的本草古籍,计有《本经》、《新修本草》、《证类本草》、《纲目》等数十种。60年代以来又辑复了《吴普本草》、《别录》、《新修本草》、《本草拾遗》等十余种,对研究和保存古本草文献有重大意义。

随着中药事业和学术的发展,新的中药著作大量涌现,范围广、门类齐全。其中一批中药著作反映了当代水平:①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编写的《中药志》,原书分四册,修订后全书分六册,其中一、二册为根与根茎类,收载药物206种;三册为种子果实类,收载药物138种;四册为全草类,收载药物135种;五册为叶、花、皮、藤木、树脂、藻菌、其他类,收载药物148种;六册为动物、矿物类,待出。每册药物均附有墨线图、照片及彩色图照。每一药物介绍了历史、原植(动)物、采制、药材及产销、化学成分、药材鉴别、性味及功效、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附注等内容。②70年代由《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编写的〈全国中草药汇编)共收载中草药2288种,附墨线图2100余幅。各药介绍了来源、形态特征、生境分布、栽培或饲养要点、采集加工、炮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性味功能、主治用法、处方等,内容全面、简要。比较广泛地反映了当时全国中草药资源与应用。③经过长期努力由江苏新医学院编写的《中药大辞典》,共收载中药5767种。每一药物分药名、性味、归经、功能主治、选方”、临床报道、各家论述等19项加以记述。它包含了所载中药古今有关内容。④由原色中国本草图鉴编纂委员会编著的《原色中国本草图鉴》,全书共25册,收载彩绘中药的5000种,并附文字解说,包括基原、植物(动物)形态、采集加工、化学成分、药理、性味效能、主治用法、用量、附注等内容。⑤由卫生部药

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云南省药品检验所等编纂的《中国民族药志》首次介绍了中国多民族药物1200多种。每一药物分民族药名、来源、民族药用经验、药材检验、科研资料等项,具体介绍了药物的基原、学名、药用部分、形态及附图、历史现状、功用,以及成分、药理、临床应用等。此外,徐国钧《生药学》、谢宗万《中药材品种论述》、刘寿山《中药研究文献摘要》等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药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先后多次组织力量资源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和资料的搜集。这些成果大部分都反映在全国和各地中药志或药用植物志、动物志等著作中。现已知中药资源总有12807种,其中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在中药资源调查基础上,一些进口药材国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如萝芙木、安息香、沉香等已在国内生产。中药资源保护、植物药异地引种、药用动物和药用动物的驯化及中药的综合利用也颇见成效。西洋参、天麻、鹿茸、熊胆和人参、钩藤等就分别是这些方面的典型事例。

中药的现代研究大多取得了瞩目进展:①中药的基本理论得到了系统、全面整理,对药性、归经、十八反等作了大量研究,十八反的实验研究取得较大成果。但这方面的研究难度较大,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②生药学和中药鉴定学,在中药鉴定方面除一般来源、性状鉴定外,还普遍采用显微、理化等手段。而且鉴定技术已向用少量检品达到迅速、准确的方向发展。③通过中药炮制技术与原理的现代研究,中药炮制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与此相应,对许多中药的炮制、作了改进和规范,并采用了许多先进的设备与技术,提高了饮片质量。④建立了中药化学,对中药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多数常用中药明确了主要有效成分,部分弄清了化学结构。⑤建立了中药药理学。对多数常用中药的药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抗菌、抗病毒、抗肿瘤、解热、利尿、降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药物筛选。过去不被注意的多糖类、鞣质、氨基酸、多肽等,现己发现有多种生物活性。它在阐明中药功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③随着中药制剂的发展,新剂型的增多,以及质量检测控制手段的提高,中成药生产已走向现代化。

为了统一制定药品标准,卫生部及早成立了药典编纂委员会,后改为中国药典委员会,于1953年、1963年、1977年、1985年、1990年和1995年先后出版发行了六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从1963年开始,药典分“一部”、“二部”编写。“一部”为中药部分,主要收载中药材、中药成方制剂,另有凡例与附录的制剂通则、中药检定方法等。所收载的中药各版均有调整。1995年版药典“一部”共收920种,其中药材、植物油脂等522种,中药成方及单味制剂398种。有关中药内容,根据品种和剂型的不同分别依次列有:中文名、汉语拼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