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导论复习题

信息技术导论复习题
信息技术导论复习题

一、单选题,答案填在括号内。

1.冯·诺依曼的主要贡献是()。

A.发明了微型计算机

B.设计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C.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

D.设计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2.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最核心的部件是()。

A. 主板

B. CPU

C. 内存储器

D.I/O设备

3.计算机系统必须具备的两部分是()。

A. 键盘和打印机

B.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C. 硬件和软件

D.以上都不是

4.第三代计算机的逻辑器件使用()。

A.电子管 B. 晶体管

C. 集成电路

D.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5.其内容在电源关闭以后会消失且被称为暂时存储器的部件是()。

A.外存储器 B.基本工具

C. 随机存储器

D.硬盘

6.键盘是计算机的()部件。

A.输入

B.输出

C.控制

D.运算

7.无需了解计算机内部构造的语言是()。

A.汇编语言

B.机器语言

C.操作系统

D.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8.进栈和退栈操作是按照()的原则进行。

A.后进先出

B.随机存取

C.先进后出

D.按名存取

9.在计算机中,地址和数据全部信息的存储和运算都是采用()。

A.八进制数 B.十进制数

C.十六进制数

D.二进制数

10.十进制数43转换为二进制数是( )。

A.101011

B.11111101

C.11001101

D.11101101

11.十进制数0.625转换为二进制数是( )。

A. 0.1101

B. 0.101

C. 0.1011

D. 0.1111

12.八进制数312转换为十进制数是( )。

A. 268

B.202

C. 264

D.168

13. 二进制数101101转换为十进制数是( )。

A. 21

B. 16

C. 20

D. 45

14. 八进制数25.63转换为二进制数是( ).

A. 10101.110011

B. 11001.110111

C.11101.111011

D. 11001.111111

15. 将十六进制数312转换为十进制数是( )。

A. 867

B. 786

C. 678

D. 667

16. 将十进制数55转换为八进制数是()。

A. 73

B. 76

C. 67

D. 79

17. 将十进制数55转换为十六进制数是()。

A. 83

B. 38

C. 37

D. 67

18. 将二进制数101001101.101转换为十六进制数是()。

A. 14D.A

B. 15A.D

C. 24

D.A D. 24A.D

19. 设带符号数的真值X=-55,则它的补码是()。

A. 1 001001

B. 0 001001

C. 0 110111

D. 1 110111

20. 十六进制数F260转换为十进制数等于()。

A.62040

B.62408

C.62048

D.以上都不是

21.下列4个数中最小的是()。

A.(11100011)2

B.(AC)16

C. (256)8

D.(175)10

22.下列4个数中,()不可能是七进制。

A.1011010

B.1024

C.777

D.555

23. ASCII 码是()。

A.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

B.汉字输入码

C.拼音码

D.以上都不是

24. ALU完成算数操作和()。

A. 存储数据

B.奇偶校验

C. 二进制计算

D.逻辑操作

25.计算机中主要使用的内存类型有RAM、ROM和()。

A.CD-ROM

B.RISC

C.CMOS

D.MCA

26.下列哪一种存储器是顺序存取的存储媒体()。

A.软盘

B.硬盘

C.光盘

D.磁带

27.Windows 98的发布日期是()。

A.1998年6月

B. 2000年2月

C.2001年10月

D. 2005年7月

28. Windows XP是( )。

A.微软磁盘操作系统

B.微软视窗操作系统

C.微软网络操作系统

D.微软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译系统

29.程序设计语言C是( )。

A.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B.汇编语言

C. 机器语言

D.什么都不是

30.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

A.目标程序

B.可执行程序

C.源程序

D.伪代码程序

31.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

A.核心系统软件

B.关键的硬件部件

C.广泛使用的应用软件

D.外部设备

32.某单位的人事管理软件属于()。

A.系统软件

B.工具软件

C.编辑软件

D.应用软件

33. WORD 2003在保存文档时,“保存类型”表示要保存的文件类型,默

认的文件扩展名为( )。

A. .C

B. .DBF

C. .DOC

D. .TXT

34. 如果要将Word文档的扩展名保存为.TXT,应在“另存为”对话

框的“保存类型”框中选定( )。

A. Word文档

B. 网页

C. 纯文本

D.RTF格式

35.若要复制一段文本的格式到多个文本上,则应()格式刷按钮。

A.单击

B.双击

C.左击

D.以上都不用

36.在Excel中,一个新的工作簿默认的工作表数是( )。

A.1张

B.2张

C.3张

D.6张

37.在Excel工作表中,单元格地址AB6所表示的单元格是( )。

A.第6行第AB列

B.第A行第B6列

C.第B6行第A列

D.第AB行第6列

38. 在Excel工作表某单元格内将输入的数字“45”作为文本处理,应在

该单元格编辑区内输入( )。

A.45

B.45’

C.’45

D.’45’

39. Excel的每个工作表由多少行和多少列构成( )。

A.256行,32768列 B.32768行,256列

C. 65536行,256列

D.256行,65536列

40. 在Excel 2003工作表中,求单元格A1:A6中数据的平均值,

正确的Excel公式是()。

A.= AVERAGE (A1;A6)

B.= AVERAGE (A1:A6)

C.= AVERAGE (A1!A6)

D.= AVERAGE (A1$A6)

41. 在Excel 2003工作表中,要输入分数“1/3”,正确的输入方法

是( )。

A.直接输入1/3

B.先输入0,然后输入空格,再输入1/3

C.输入(1/3)

D.输入’1/3

42. 在引用单元格时,绝对引用是( )。

A.=A2

B.=A2:A5

C.=$A$2

D.=Sheet1:Sheet5!A2

43. 要计算单元格A1:A8中数据的和,应输入的函数为( )。

A.=AVERAGE(A1:A8) B. =SUM(A1:A8)

C. =MIN(A1:A8)

D. =MAX(A1:A8)

44.Excel 创建的文件称为( )。

A.演示文稿

B.工作簿

C.文本文件

D.程序源代码

45.工作簿的文件扩展名是()。

A. .DBF

B. .COM

C. .EXE

D. .XLS

46.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后右对齐的是()。

A. 文本型数据

B.数值型数据

C. 日期时间型数据

D.以上都不是

47. PowerPoint创建的文件称为( )。

A. 工作簿

B.演示文稿

C. 网页

D.程序源代码

48.Power Point创建的幻灯片在保存时默认的文件扩展名是( )。

A..DOC B.XLS

C. .COM

D.PPT

49. 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在打开“插入”下拉菜单后,应选择()。

A.图片

B.对象

C.影片和声音

D.剪贴画

50. Excel 是()。

A.系统软件

B.应用软件

C.杀毒软件

D.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51、在Word文档中输入数学公式,打开“插入”下拉菜单后,应选择()菜单。

A.图片

B.影片和声音

C.对象

D.剪贴画

52、在Excel工作表中,用录制步骤的方法来创建一个宏,应首先单击()菜单。

A.工具

B.格式

C.插入

D.视图

二、简答题

1.什么是计算机?

2、什么是数据结构?

3.什么是线性表?

4、什么是队列?

5.什么是操作系统?

6、什么是堆栈?

7、什么是算法?

8、什么是数制?

9、什么是命题?

10、程序设计语言翻译器包括那几类?

11、什么是系统主板?

12、如何用吉普森3个公式评价计算机性能?

三、证明命题逻辑的等式

1. 试用真值表证明等式B A B A A ∨=∧?∨)((结果填入表的空格中):

2、试用真值表证明等式B A B A A ∧=∨?∧)((结果填入表的空格中):

3、试用真值表证明B A B A ?∧=→?)((结果填入表的空格中):

四、证明逻辑代数的等式

1、试用真值表证明等式AB B A A =+)((结果填入表的空格中):

2、试用真值表证明吸收率A B A AB =+(结果填入表的空格中):

3、试用真值表证明分配律))((C A B A BC A ++=+(结果填入下表的空格中):

五、 (1)若给定两个正整数M 和N,试写出求它们的最大公因子(即能够同时整除M 和N 的最大整数)的算法-欧几里德算法(Euclid ’s Algorithm ),

(2)写出AX 2

+BX+C=0在实数范围内的求解过程。

要求:用自然语言或者流程图来表示(二者选其一,不写具体的运 算程序)。

教育技术学导论试题

《教育技术学导论》模拟试题一 一、翻译并解释术语(每题5分,共20分) 例如: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一种思维方法,提倡用多重的、动态的和复杂的观点与方法代替现代研究中的一般的、静止的和简单的方法。 1、程序教学—— 2、教学媒体—— 3、绩效技术—— 4、课程整合—— 二、填空(第1-4题每空1分,第5-6题每空2分,共33分) 1、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 2、现在应用最广泛的电子讲稿制作软件是Microsoft办公室系列中的﹍﹍﹍﹍﹍。 3、按评价功能,教学评价可分为﹍﹍﹍﹍﹍、﹍﹍﹍﹍﹍、﹍﹍﹍﹍﹍。 4、支持教育统计的软件:Microsoft Excel和﹍﹍﹍﹍﹍。 5、将下列人物前面的字母,写在匹配的横线上 a.泰勒 b.桑代克 c.加涅 d.布鲁纳 e.乔纳森 f.戴尔 g.布卢姆 h.华生 i.罗杰斯 j.斯金纳 (1)﹍﹍﹍提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和“积极强化”的理论,并据此设计制造了教学机 器,被西方学术界誉为“教学机器之父”。 (2)﹍﹍﹍在总结视觉教学理论及视听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发表了以著名的“经验之塔”理论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一书,他依据各类媒体所提供的学习经验的抽象程度作 了系统的分类,并概括了应用的原则。 (3)﹍﹍﹍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又称试误说,此理论来源于他对猫所做的“疑难笼”实验;并在总结早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学习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4)﹍﹍﹍是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5)﹍﹍﹍根据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代表作有《学习的 条件和教学论》、《教学设计原理》等。

信息技术考试试题库

信息技术考试试题库(完整版含答案) 1、计算机预防病毒感染有效的措施是( D )。 A.定期对计算机重新安装系统 B.不要把U盘和有病毒的U盘放在一起 C.不准往计算机中拷贝软件 D.给计算机安装防病毒的软件,并常更新 2、一个512MB的U盘能存储字节(Byte)的数据量。 A.512×8 B.512×1024×1024 C.512×1024 D.512×1024×8 3、计算机病毒是 A.计算机系统自生的 B.一种人为特制的计算机程序 C.主机发生故障时产生的 D.可传染疾病给人体的 4、在计算机内部,数据是以 A.二进制码 B.八进制码 C.十进制码

D.十六进制码 5、下面列出的四种存储器中,断电后正在处理的信息会丢失的存储器是 A.RAM B.ROM C.PROM D.EPROM 6、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和。 A.生物技术 B.媒体技术 C.通信技术 D.传播技术 7、内存和外存相比,其主要特点是。 A.能存储大量信息 B.能长期保存信息 C.存取速度快 D.能同时存储程序和数据 8、二十世纪末,人类开始进入 ( C )。 A. 电子时代 B. 农业时代 C. 信息时代

D. 工业时代 9、关于信息的说法,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 收音机就是一种信息 B. 一本书就是信息 C. 一张报纸就是信息 D. 报上登载的足球赛的消息是信息 10、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C )。 A.报上登载的举办商品展销会的消息 B.电视中的计算机产品广告 C.计算机 D.各班各科成绩 11、多媒体信息不包括( D )。 A.影像、动画 B.文字、图形 C.音频、视频 D.硬盘、网卡 12、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和( A.编码技术 B.电子技术 C )。 C.通信技术

2018年教育技术学导论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8年教育技术学导论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 试题一 一填空 1.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和三个发展阶段,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教育技术发展概况。这就形成了关于教育技术发展的“2×3”模型。绩效技术和知识管理技术属于(信息化教育技术)发展阶段的(观念形态)技术。 2.“经验之塔”把人们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各种经验,按照它的抽象程度,分为3大类11个层次(1969年修改为11层次)。其中3大类为( 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3.学习结果和学习目标在本质上一致的,加涅根据学习结果不同特点,概括出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4.1954年哈佛大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发表了题为《学习的科学和教学艺术》一文,指出了传统教学的缺点,指出使用教学机器能解决许多教学问题。他根据他的(操作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理论设计了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 二AECT94定义 1.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绩效技术 绩效技术是运用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系统方法来提高个人和组织机构的工作业绩的研究领域 3.知识管理 是将可得到的各种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是要对知识进行规范管理,以利于知识的产生、获取和重新利用。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整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5.信息素养 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 三简答 1.如何理解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含义? 技术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涵在不断地演变。技术包含2方面内容,即有形的物质设备、工具手段和无形的非物质的、观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期末复习题1汇总

1.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是(B ) A.知识、经济、能源 B.信息、能量、物质 C.工业、农业、轻工业 D.物质、材料、通信 2.下列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B ) A.报上刊登的广告 B.高一的《信息技术》教科书 C.电视中播放的刘翔打破世界纪录的新闻 D.半期考的各科成绩 3.收听电台广播,其主要的信息载体形式是(C ) A.文字 B.视频 C.声音 D.图像 4.下列关于信息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C ) A.“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说明了信息具有真伪性的特征 B.天气预报、情报等日常生活事件说明了信息具有时效性的特征 C.信息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 D.“盲人摸象”的故事说明了信息具有依附性的特征 5.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D) 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共享性 6.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C) A.载体依附性 B.共享性 C.时效性 D必要性 7.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B ) A.依附性 B.共享性 C.价值性 D.时效性 8.将几副相互无关联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的加工后, 形成一副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像,这体现了信息是(C) A.可以共享的 B.需依附一定载体的 C.可以增值的 D.具有实效性

例1.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与支柱是(A ) A.计算机技术 B.液压技术 C.通信技术 D.微电子技术 例2.通信技术主要是用于扩展人的(B )功能 A.处理信息 B.传递信息 C.收集信息 D.信息的控制与使用 例3.现在我们常常听人家说到IT行业各种各样的消息。那么这里所提到的“IT”指的是( B )。 A.信息 B.信息技术 C.通信技术 D.感测技术 例4.下列属于现代通信技术应用的是(B ) A.飞鸽传书 B.移动电话 C.烽火狼烟 D.动画制作 例5.下列选项中,体现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是(D)A.印刷术的发明 B.文字的使用 C.造纸术的发明 D.语言的使用 例6.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是(B ) A.语言的使用 B.印刷术的发明 C.文字的使用 D.电报、电话、广播的发明和普及 例7.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深入应用,将引领信息技术朝着( B )

教育技术学导论思考题

从技术的本质阐述教育技术的本质 主体技术、客体技术 为什么说教育技术是主体技术? 教育技术(94、2005)定义及其理解 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包括哪几大范畴?每个范畴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 试述本科阶段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的素质要求及其自己的努力方向。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方向及其相应的培养目标有哪些? 视听教学 个别化教学 强化理论的基本原理 阐述教育技术是如何形成的。 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理论,英国是开展播音教育较早的国家,1924年美国韦斯顿公司试制成功有声电影,1946年戴尔在总结视觉教学理论及视听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发表了以著名的“经验之塔”理论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一书。1947年全美教育协会的视觉教学部正式更名为视听教学部。 视听与教育传播过程的关系 1925年普莱西设计了第一台自动教学机,20世纪50年代中期哈佛大学斯金纳发起新的程序教学运动。1954年斯金纳发表了题为《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一文,推动了程序教学的发展,被誉为当代程序教学运动之父。 程序教学的基本原理有哪些?(原理、要素、模式) 系统设计教学方法的起源、发展和教学开发 我国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概念 我国教育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美国学者华生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斯金纳是美国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评述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真正形成是以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1967年发表的《认知心理学》为标示。P82 加涅的学习过程模式及其过程P8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评述 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出自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 建构主义的四大要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述评 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哪几个层次?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罗杰斯的学习理论观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的观点、原则、优缺点 巴班斯基的教学优化理论的观点、标准、原则、及评述 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观点、原则、评述 暗示教学理论的基本原理、方法 从传播学角度看,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要素有哪些? 教育传播过程有哪六个阶段? 香农-韦弗模式、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图 共识律、谐振律、选择律、匹配律 互联网引发的教育传播变革有哪些?如何理解? 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有哪些?整体原理、反馈原理、有序原理 系统方法采用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什么是媒体?教学媒体的发展阶段有哪些? 教学媒体的功能和作用有哪些? 教学媒体有何特性? 教学媒体的选择原则有哪些?如何选择教学媒体?

最新初中信息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中信息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在信息技术中不会涉及到的技术是(a )。 A. 克隆技术 B. 数据安全技术 C. 多媒体技术 D. 光纤技术 2.下面对计算机描述错误的是( d )。 A. A. 具有“记忆”功能 B.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B. C. 具有高速度、高可靠性 D. 具有“学习”功能 3.CPU每执行一个(c),就完成了一步运算或判断。 A. A. 段落 B. 软件 C. 指令 D. 语句 4.以下使用计算机的不好习惯是()。 A. B.不怕麻烦,经常对重要数据做备份 C.把用户文件放在系统文件夹中 D.使用标准的文件扩展名 E. F.关机前退出所有正在执行的应用程序 5.数据和程序是以()形式存放在磁盘上的。 A. A. 集合 B. 记录 C. 文件 D. 目录 6. 7.Windows98资源管理器中,如果要同时选定不相邻的多个文件,应按下()键, 然后用鼠标点击相应文件。 i. A. Shift B. Ctrl C. Esc D. Alt 8.以下对Windows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从软盘上删除的文件和文件夹,不送到回收站 B.在同一个文件夹中,可以创建两个同类型、同名的文件 C. D.删除了某个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将删除该应用程序对应的文件 E.不能同时打开两个写字板应用程序 9. 10.在使用一个应用程序打开并且修改了一个文档后又关闭这个文档,这时将会()。 A. B.只从内存中撤消该文档,对外存上的文档内容不作更新 C.直接用文档的新内容更新外存上的原内容 D.自动另存为一个临时文件 E.弹出一个询问框,确定是否保存已作的修改 11. 12.在Word中,不能进行的字体格式设置是()。

教育技术学导论考试试题汇总

试题一 一填空 1.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和三个发展阶段,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教育技术发展概况。这就形成了关于教育技术发展的“2×3”模型。绩效技术和知识管理技术属于(信息化教育技术)发展阶段的(观念形态)技术。 2.“经验之塔”把人们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各种经验,按照它的抽象程度,分为3大类11个层次(1969年修改为11层次)。其中3大类为( 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3.学习结果和学习目标在本质上一致的,加涅根据学习结果不同特点,概括出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4.1954年哈佛大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发表了题为《学习的科学和教学艺术》一文,指出了传统教学的缺点,指出使用教学机器能解决许多教学问题。他根据他的(操作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理论设计了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 二AECT94定义 1.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绩效技术 绩效技术是运用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系统方法来提高个人和组织机构的工作业绩的研究领域 3.知识管理 是将可得到的各种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是要对知识进行规范管理,以利于知识的产生、获取和重新利用。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整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5.信息素养 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 三简答 1.如何理解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含义? 技术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涵在不断地演变。技术包含2方面内容,即有形的物质设备、工具手段和无形的非物质的、观

中学信息技术会考复习知识点(大全)

初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能描述信息的主要特征及信息技术包含的基本内容。 1、什么是信息 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它的基本功能是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2、信息的基本特征 普遍性、共享性、传递性、依附性、时效性、价值相对性。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与获取、加工、存储、传输、表示和应用信息有关的技术。 4、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 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方法;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1、信息技术的历史 人类在发展中,经历了五次信息革命,它们是: 1语言的形成,2文字的产生,3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 4电报、电话、无线广播、电视的发明,5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

◇了解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1、有效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为: 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多渠道获取信息→保存信息 2、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1)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获取信息 (2)通过媒体(书籍、报刊、广播、电视、影视资料、电子读物、网络等)获取信息 (3) 通过事物本身获取信息 3、常用的信息采集工具 扫描仪、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录音机、计算机(利用多种软件工具,把来自光盘、网络、数码设备等多种类型的信息采集到计算机中) 4、保存信息 计算机一般以文件的形式存储信息,不同的文件格式存储不同类型的信息。 常用的文件格式及其特点

教育技术学导论期末考试重点

教育技术学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development 、utilization、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 教育技术学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和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原文是: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using、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现代教育技术系统环境: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自学和教师导学的全部外在因素。 系统方法的特点:整体性,综合性,最优化 媒体的几大特性:表现力,重现力,接触面,参与性,受控性 最大价值率:价值(V)=功能(报酬)/要付出的代价 微格教学系统组成:微格教室、控制室、观摩室 卫星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发射站,测控站,星体,地面接收网 多媒体技术:是指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承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控制和显示,将多媒体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并完成一系列随机性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 远程教育:也称为远距离教育,是指教师和学生依赖远程传播技术而进行的非面对面的教育形式。 教学设计:是一种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教育传播过程为对象,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教学目标:是指希望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思维、情感和行为上发生改变的明确阐述。 认知领域:按智能特性的复杂程度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等级教育目标情感领域:注意、反应、价值判断、组织化和价值五个等级 动作技能领域:模仿、操作、精确、联接四个等级 诊断性评价:是教师在教学前进行的评价,其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在教学前是否具有新的教学单元目标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技能。 形成性评价:是指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教学评价,是在学生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进行的,它是评价的主要形式。目的在于了解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所存在的问题或缺陷。通过形成性评价,教师可知道哪些教学目标尚未达到,哪些方面还存在难点,从而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 总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结束时进行的教学评价,主要用于评定学生对本阶段的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判断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并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形成性评价的作用: 1.通过形成性测验调节学习活动 2.通过学习成果的确认而进行进一步的强化,使学生在完成学习目的后得到满足感,对 学习起促进作用。 3.可判断学习上的难点,提供矫正学习的方法,使今后的学习方向更为明确。

信息技术考试试题

信息技术模块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技术范畴的是( ) A. 传感技术 B. 通信技术 C. 纳米技术 D. 电子计算机技术 2. 关于信息技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信息技术是最近发明的技术 B. 自从有了计算机和网络才有了信息技术 C.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 D. 自从有了电话、广播、电视才有了信息技术 3. 常用的搜索引擎按其工作方式可划分为( ) A. 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和分类搜索引擎 B. 关键字搜索引擎和全文搜索引擎 C. 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和全文搜索引擎 D. 分类搜索引擎和分段搜索引擎 4. 如果你想在网上查找歌曲《隐形的翅膀》,下列选项中最有效的方法是( ) A. 在网页的地址栏中输入"隐形的翅膀"(不含双引号) B. 在Google网站的网页搜索栏中输入"隐形的翅膀"(不含双引号) C. 在搜狐主页的搜索栏中输入"隐形的翅膀"(不含双引号) D. 在百度的歌曲搜索栏中输入"隐形的翅膀"(不含双引号) 5.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是( ) A. 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B. 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C. 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D. 越来越复杂的操作步骤 A. 文件传输协议 B. 超文本传输协议 C. 计算机主机名 D. TCP/IP协议 6. 用百度在因特网上搜索苏轼的《水调歌头》,搜索结果最有效的关键字是( ) A. 苏轼宋词 B. 宋词水调歌头 C. 苏轼水调歌头 D. 水调歌头 7.要想将报纸上的文章录入到电脑里,手工录入比较慢,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来完成:扫描→识别→编辑,这三个步骤分别需要使用那些硬件和软件?() A.扫描仪、金山快译、word B.扫描仪、尚书OCR、记事本 C.数码相机、尚书OCR、Excel D.数码相机、金山快译、记事本 8. 古人云:"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这句话主要说明了信息特征具有( ) A. 价值性 B. 时效性 C. 共享性 D. 不完全性 9. 地理老师在向同学们介绍了"南黄海奇葩-蛎蚜山"这一生物所形成的自然景观后,要求同学收集有关蛎蚜生活习性的资料,并用Word编辑成一个研究报告。下列哪些属于直接获取信息的渠道?( ) A. 去学校和社会图书馆查阅相关图书 B. 找相关专家咨询 C. 去蛎蚜山实地考察并用数码设备采集相关资料 D. 去商店购买相关的资料光盘 10. 黄锋有一道物理题目不会做,他决定第二天去问老师。他的决定属于信息获取的哪个环节?( ) A. 定位信息需求 B. 选择信息来源 C. 处理信息 D. 评价信息 11. 高二(2)班要在学校网站上发布元旦晚会的相关图片新闻。下列设备中,可以用来采集图像信息的设备是( ) A. 手写板 B. 数码相机 C. 麦克风 D. mp3 12.电子邮件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Internet服务之一,下面()是一个正确的电子邮件地址。 A Ping198.105.232.2 B https://www.360docs.net/doc/c518499863.html,@fox C fox@https://www.360docs.net/doc/c518499863.html, D fox^_^@https://www.360docs.net/doc/c518499863.html, 13. 下列域名中,表示教育机构的是( ) A. https://www.360docs.net/doc/c518499863.html, B. https://www.360docs.net/doc/c518499863.html, C. https://www.360docs.net/doc/c518499863.html, D. https://www.360docs.net/doc/c518499863.html, 14. 关于FlashGet(网际快车)软件,错误的说法是( ) A. 它是一种常用的下载工具 B. 它不支持多线程下载 C. 它支持断点续传 D. 它支持批量下载 15. 下图中有很多方框,你是如何判断出它们是正方形的?( ) A. 直观视觉 B. 经验 C. 图片的来源 D. 利用工具测量 16. 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印刷术的意义在于( ) A. 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B. 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提纲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提纲-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复习提纲 一、教育技术及其学科发展概述 1、本专业发展历史 3、美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时间,特征,典型事件) (一)视觉教育(visual education) 时期:17世纪至20世纪初;特征:直观教学 17世纪,“图解”教科书 18-19世纪,教具(图片、实物、模型,照片、磁铁、地球仪) 19世纪后期-20世纪,教学媒体(幻灯、无声电影) 典型事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直观教学之父)《世界图解》霍本等《课程视觉化》 1923年,美国教育协会(NEA)成立了“视觉教学部”(Division of Visual Instruction,简称DVI) (二)视听教育(visual and audio education) 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50年特征:教学媒体中增加了“声音”开始关注“媒体理论” 典型事件: 1946年戴尔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经验之塔” 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将“视觉教学部”正式改名为“视听教学部”(Division of Audio-Visual Instruction) (三)视听传播(visual and audio communication) 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特征:教育电视开始关注“教育传播理论” 典型事件: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的盛行 1961年,美国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组成“定义”和“术语委员会” (四)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 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 特征:计算机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设计理论得到迅速发展教育技术成为学科 典型事件:1970年,美国视听教育协会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AECT) 4、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四个时期(时间,特征,典型事件) (一) 电化教育的兴起 时期:1919-1949 特征:幻灯、电影、无线电等媒体在教育中得到了应用 典型事件:

信息技术复习题修订稿

信息技术复习题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一、选择题 1.计算机网络有(A)的功能。 A.资源共享 B.病毒管理 C. 用户管理 D.站点管理 2 下列选项中是网络软件的是(B)。 A.DBMS B.操作系统 C.Office软件 D. 计算机主机 3.计算机网络硬件包括(C)。 A.网管 B.复活卡 C.交换机 D.代理节点 4.网络资源子网负责(C)。 A.数据通信 B.数字认证机制 C.信息处理 D.路由器 5.通常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可分为:局域网、(A)和广域网三种。 A. 城域网 B.有线网 C.无线网 D.星型网络 6.为了简化计算机网络的分析和设计,有利于网络的硬件和软件配置,按照计算机网络的系统功能,一个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称为网络的(A)。 A.通信子网 B.有线网 C.无线网 D.资源子网 7.为了简化计算机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有利于网络的硬件和软件配置,按照计算机网络的系统功能,把网络中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称为(D)。

A.通信子网 B.有线网 C.无线网 D.资源子网 8.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通信方式分类可以分为:(D)和广播式传输网络两种。 A.星型网络 B.总线型网络 C.树型网络 D.点对点传输网络 二、填空题 1.(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两大功能。 2.网络资源包括有(数据)、(软件)和(硬件设备)四种类型。 3.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组成的。 4.计算机网络主要解决(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矛盾。 5.“通信子网”主要负责全网的(数据传输)为网络用户提供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转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1、计算机技术与()是计算机网络产生与发展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 A.电话 B.通信技术 C.线路 D.各种协议 2、在处理神州号宇宙飞船升空及飞行这一问题时,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都协作完成一部分的数据处理任务,体现了网络的()功能。 A、资源共享 B、分布处理 C、数据通信 D、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3、城域网的英文缩写为()。 A.LAN B.WAN C.ISDN D.MAN 4、下面不属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的是()。 A.数据通信B.文献检索 C.资源共享D.分布控制与分布处理

教育技术学导论第3阶段练习题

第三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教育技术学导论》第四章至第五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包括、、、、和评价六个层次。 2、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一个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该模型把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建立在信息加工心理学基础上,得到广泛认同。 3、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有、、、、,以及等多种因素。 4、、、和是教学系统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5、是教学系统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 6、两种典型的“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是和。 7、认为利用“先行组织者”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定向与引导能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二、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美国教育学者柯拉斯霍等人将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哪几个层次? 2、加涅根据学习结果的不同特点,概括出哪几种学习结果? 3、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该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 4、“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是什么? 5、“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原则有哪些? 三、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述两种不同的学习目标分类体系,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 2、试比较分析“以教为主”教学系统设计和“以学为主”教学系统设计各自的优点及局限性。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 2、加涅 3、身心发展状况认知结构学习策略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外部环境 4、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 5、系统方法 6、肯普模型史密斯—雷根模型 7、奥苏贝尔 二、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答: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以下五个层次: (1)接受:这是情感目标中最低层次的学习结果,是指对某种现象和刺激的感知。先有感知,才能产生注意,然后,才能选择所要注意的刺激。教师如果要引导学生学习,首先要使学生愿意接受。 (2)反应:这是指主动的注意,如果学生对某学科知识表示有兴趣学习,即属于反应的层次。 (3)价值判断:这是指对于接触到的事情、现象或行为感到有价值,因而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并对该事物表示欣赏。“态度”和“欣赏”即属于此层次的行为。 (4)价值的组织:当个人以不同的程度评价许多事物的价值时,他就开始发展自己的价值系统。将这些不同的价值系统组织起来,使其具有一致性,即为价值的组织。学生能确定其人生观或处世哲学,就是此层次的行为。 (5)价值的个性化:这是将价值系统内在化,成为个性或信念的一部分,每个人皆依其信念行事。 2、答:加涅根据学习结果的不同特点,概括出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 (1)言语信息。言语信息是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表达或陈述的事实性知识或事件信息。 (2)智力技能。智力技能是学习者通过符号系统与自己所处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反应能力,加涅把智力技能细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每一类智力技能的学习都是以第一级的智力技能为先决条件。 (3)认知策略。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内部心理加工过程的技能,可用于实现学习者对自己行为的修正和调节。 (4)动作技能。动作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以此为基础的行为表现反映在身体运动的速度、精确度、力量和连续性上。 (5)态度。态度是影响个体对人、对物、对事的行为的复杂的内部心理状态,它带有情感和行动,而不需要很多知识的参与。

信息技术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信息技术考试试题库及 答案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信息技术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全国信息技术水平考试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全国电子信息应用教育中心)负责具体实施的全国统一考试。该考试是对从事或即将从事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员技术水平的综合评价,其目的是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技术人才的培养,同时为企业合理选拔聘用信息化技术人才提供有效凭证。 信息技术模拟考试题库 1、计算机预防病毒感染有效的措施是( D )。 A.定期对计算机重新安装系统 B.不要把U盘和有病毒的U盘放在一起 C.不准往计算机中拷贝软件 D.给计算机安装防病毒的软件,并常更新 2、一个512MB的U盘能存储 B 字节(Byte)的数据量。 ×8 ×1024×1024 ×1024 ×1024×8 3、计算机病毒是 B 。 A.计算机系统自生的 B.一种人为特制的计算机程序 C.主机发生故障时产生的 D.可传染疾病给人体的 4、在计算机内部,数据是以 A 形式加工、处理和传送的。 A.二进制码 B.八进制码 C.十进制码 D.十六进制码 5、下面列出的四种存储器中,断电后正在处理的信息会丢失的存储器是 A 。 6、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和 C 。 A.生物技术 B.媒体技术 C.通信技术 D.传播技术 7、内存和外存相比,其主要特点是 C 。 A.能存储大量信息 B.能长期保存信息 C.存取速度快 D.能同时存储程序和数据 8、二十世纪末,人类开始进入 ( C )。

A. 电子时代 B. 农业时代 C. 信息时代 D. 工业时代 9、关于信息的说法,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收音机就是一种信息 B. 一本书就是信息 C. 一张报纸就是信息 D. 报上登载的足球赛的消息是信息 10、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 A.报上登载的举办商品展销会的消息 B.电视中的计算机产品广告 C.计算机 D.各班各科成绩 11、多媒体信息不包括( )。 A.影像、动画 B.文字、图形 C.音频、视频 D.硬盘、网卡 12、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和( )。 A.编码技术 B.电子技术 C.通信技术 D.显示技术 13、使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计算机元件的计算机是( )。 A.第一代计算机 B.第二代计算机 C.第三代计算机 D.第四代计算机 14、计算机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 A.主机和外部设备 B.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 C.主机和软件系统 D.操作系统和硬件系统 15、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包括( )。 A.程序和数据 B.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C.操作系统与语言处理程序 D.程序、数据与文档 16、微型计算机中,I/O设备的含义是( )。 A .输入设备 B.输出设备 C.输入输出设备 D.控制设备 17、在以下所列设备中,属于计算机输入设备的是( )。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大纲

理论类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教育技术学导论 一、课程概况 所属专业: 教育技术学开课单位:教育科学学院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代码: 开课学期: 1 学分: 2 学时:34 核心课程: 是 拟使用教材: 黄荣怀.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国内(外)现有教材: 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李思维.教育技术学导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 李芒.教育技术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学习参考资料 1. 专著教材类 李艺.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2. 报纸期刊类 电化教育研究、开放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现代远距离教育、中国远程教育 3. 网络资源类 微信公众平台:教育技术微课堂(微信公众号:vclassroom) 二、课程描述 “教育技术学导论”是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最核心的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引领学生步入该领域、了解该专业的导入性课程。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刚进入大学不久的一年级或二年级学生了解该学科的核心思想、基本理念、专业范围及5个主要研究方向。

三、课程目标 “教育技术学导论”旨在帮助学生把握和理解本学科的特征,使学生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有所了解,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正确引导学生设计其发展方向,并使学生在学习策略、学习能力上得到提高与改善。 到本课程结束时,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 ①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 ②把握和理解本学科的学科性质、学科领域、学科研究方法等基本特征。 ③了解本学科主要方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④能够设计本学科五个主要发展方向。 ⑤提高自学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社交能力。 ⑥提高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与反思能力,改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能力。四、教学要求 授课教师将按照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有关要求做好课程教学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课表规定的时间、地点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将根据本大纲要求,认真备课完成教案与讲稿编写等各项课前准备工作;授课过程力求内容充实、概念准确、思路清晰、详略得当、逻辑性强、重难点突出,力戒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同时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和课堂教学效果信息的反馈,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同时将结合课程目标要求,做好考核内容设计,并严格按照本大纲要求做好出勤率统计、作业评价等各项工作。 学习是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应根据课程大纲要求制定本门课程学习计划,加强学业管理,严格自我要求,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主动适应课程学习要求。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迟到、不早退,无正当理由不请假,上课认真听讲,不做任何与课堂教学无关事宜,未经授课教师允许,不私自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积极与授课教师进行教学互动,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做好预习、复习、课外书籍阅读等工作,主动与同学开展合作学习,认真完成任课教师布置的课程作业。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本门课程考核方式及要求如下: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汇总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汇总(含答案) 主题一:信息技术与社会 (一)信息及其特征 1.现代社会中,人们把(B)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能量、知识 B.信息、物质、能量 C.财富、能量、知识 D.精神、物质、知识 2、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D) 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共享性 3、下列叙述中。其中(D)是错误的 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 B.信息具有时效性特征 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 4、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说明信息具有(A) 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可转换性 5、(B)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 A.时效性 B.不可能增值 C.可传递、共享 D.依附性 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信息的一般特征?(D) A.载体依附性 B.价值性 C.时效性 D.独享性 7、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C) A.载体依附性 B.共享性 C.时效性 D必要性 B、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B )

A.依附性 B.共享性 C.价值 性 D.时效性 9、关于信息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信息能够独立存在 B.信息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C.信息不能分享 D.信息反映的是时间永久状态10、下面对信息特征的理解,错误的(B) A.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B.信息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C.刻在甲骨文上的文字说明信息的依附性 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 11、在朝鲜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蓝德公司向美国政局高价兜售一份调查报告没被理会,战后美国政府分文未花就得到该报告,这体现了信息的:(D) A.价值性 B.可伪性 C.具有可传递性 D.具有失效性 12、关于信息共享与物质的共享的差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信息一方使用时另一方就不能使用 B.信息使用后就会损耗 C.信息可无限复制、传播或分配给众多的使用者 D.信息可以有限的使用 13、将几副相互无关联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的加工后,形成一副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像,这体现了信息是(C) A.可以共享的 B.需依附一定载体的 C.可以增值的 D.具有实效性 14、武王伐封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却没有甲骨文资料记载其确切年代。现代考古工作者根据历史传说中的“天象”,利用天文知识成功地完成该时间的判定。这说明信息具有(C)特征 A、可传递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的可转换性 D、价值性 15、某次语文测验成绩已经按学号顺序录入到Excel表中,对语文成结在100分以上的学生筛选,得出相应的名单,这体现了信息( B )的特征 A、可以共享的 B、可以增值的 C、需依附一定载体 D、具有时效性 16、下面有关对信息作用事例的理解,错误的是(D) A.许多历史事件以文字的形式记载在书上,体现信息的依附性。 B.交通信号灯被许多行人接收,体现信息的共享性。

初中信息技术考试题库(打印版)

1、计算机预防病毒感染有效的措施是【 D 】。 A.定期对计算机重新安装系统 B.不要把U盘和有病毒的U盘放在一起 C.不准往计算机中拷贝软件 D.给计算机安装防病毒的软件,并常更新 2、一个512MB的U盘能存储【B】字节(Byte)的数据量。 A.512×8B.512×1024×1024 C.512×1024 D.512×1024×8 3、计算机病毒是【B 】。 A.计算机系统自生的 B.一种人为特制的计算机程序 C.主机发生故障时产生的 D.可传染疾病给人体的 4、在计算机内部,数据是以【A 】形式加工、处理和传送的。? A.二进制码 B.八进制码 C.十进制码D.十六进制码 5、下面列出的四种存储器中,断电后正在处理的信息会丢失的存储器是【A】。A.RAM B.ROM C.PROMD.EPROM 6、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和【C】。 A.生物技术B.媒体技术 C.通信技术 D.传播技术 7、内存和外存相比,其主要特点是【C 】。? A.能存储大量信息B.能长期保存信息 C.存取速度快 D.能同时存储程序和数据 8、二十世纪末,人类开始进入【C】。 A. 电子时代 B. 农业时代 C. 信息时代D.工业时代 9、关于信息的说法,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D】。 A.收音机就是一种信息B. 一本书就是信息 C. 一张报纸就是信息D.报上登载的足球赛的消息是信息 10、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C】。 A.报上登载的举办商品展销会的消息 B.电视中的计算机产品广告 C.计算机D.各班各科成绩 11、多媒体信息不包括【D】。 A.影像、动画B.文字、图形C.音频、视频D.硬盘、网卡 12、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和【C】。 A.编码技术 B.电子技术C.通信技术D.显示技术 13、使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计算机元件的计算机是【D 】。 A.第一代计算机B.第二代计算机

信息技术考试历年试题

2010-2015信息技术考试题选择判断汇集 1 信息技术考试选择判断题2010.12: 1. 当你给你的美国笔友发一封邮件时主要采用的是( C )技术。 A. 微电子技术 B. 传感技术 C. 通信技术D. 虚拟技术 2. 老师用有声有色的课件来授课,这个课件属于( A ) A. 多媒体信息 B. 声音素材 C. 文本信息 D. 图片信息 3. 下面哪一项活动是信息处理的过程( B ) A. 听一段英语录音带 B. 汇总出你班所有信息测试得A 的同学名单 C. 打印一张中国地图 D. 欣赏一幅山水画 4. 上微机课的不好习惯是( B ) A. 对于一些重要的数据进行备份 B. 把我们上课时所建的文件放在系统文件中 C. 关机前退出所有正在运行的程序 D. 未经同学允许从不轻易删除他人的文档 5. 未来电脑发展的趋势不可能是( A ) A. 信息的非智能化 B. 速度越来越快 C. 性能越来越高 D. 渗透领域更广泛 6. 下列哪项操作可能使你的电脑感染病毒( D ) A. 电脑桌卫生很差 B. 电源不稳定 C. 从键盘输入所需数据 D. 运行从其它机器拷贝来的程序 7. CD-ROM 指的是( B ) A. 只读型硬盘 B. 只读型光盘 C. 随机存储器 D. 可读写存储器 8. 下列选项中,( C )不是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A. 破坏性 B. 隐蔽性 C. 免疫性 D. 潜伏性 9. 我们可以双击( D )来快速实现窗口的最大化和还原之间的切换。 A. 窗口边框 B. 窗口的四角 C. 状态栏 D. 标题栏 10. 我们可以通过( C )与计算机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 A. 鼠标 B. 菜单 C. 用户界面 D. 键盘 11. 通过( A )可以方便快捷的浏览一台电脑中的资料。 A. 资源管理器 B. 控制面板 C. 我的文档D. 桌面 12. 要安装一个新软件,一般直接执行软件安装盘中的( B )文件。 A. uninstall.exe B. setup.exe 或install.exe C. setup.dll D. install.rar 13. 下列软件不属于系统软件的是( C ) A. windows vista B. Linux C. Internet explorer D. windows98 14. 用Word2000修改一篇文章,但还要求保存原稿的最好方法是( D ) A. 复制原文件 B. 重新输入新修改的文件 C. 将原文件改名 D. 文件“另存为”一个新文件 15. 如果要在Word2000中,把选中一段文字加着重号,应选择格式菜单中的( C )命令 A. 文字方向 B. 段落 C. 字体 D. 中文版式 16. 在Word 的编辑状态下,以下( A )方法不能选中全文 A. 在文档任意处连续三次点击鼠标左键 B. 使用“编辑”菜单下的“全选”命令。 C. 在文档左侧空白处连续三次点击鼠标左键 D. CTRL+A 17. 要将一篇文章中所有“按排”换成“安排”,最简便的方法是( B )。 A. 输入一个“安排”再复制粘贴 B. 替换 C. 一个个进行修改 D. 删除 18. 小明申请了一个电子信箱:mingming@https://www.360docs.net/doc/c518499863.html, ,那么小明的用户名是( B ) A. sina B. mingming C. https://www.360docs.net/doc/c518499863.html, D. com 19. 在IE 中清除地址栏内已经访问过的历史记录的正确操作是( A ) A. 选择"Internet 选项…"对框中常规标签,单击"清除历史记录"命令按钮 B. 选择地址栏下拉列表中的地址,然后用键盘上的Delete 键删除 C. 选择"Internet 选项…"对框中常规标签,单击"删除文件"命令按钮 D. 选择"Internet 选项…"对框中常规标签,单击"使用空白页"命令按钮 20. 下列哪一个是我们经常用的中文搜索引擎( A ) A. https://www.360docs.net/doc/c518499863.html, B. https://www.360docs.net/doc/c518499863.html, C. https://www.360docs.net/doc/c518499863.html, D. https://www.360docs.net/doc/c518499863.html, 21. 目前不能向计算机输入中文信息的方式是(A ) A. 想象输入 B. 键盘输入 C. 手写输入 D. 扫描输入 22. 信息技术是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的英文简写是( B ) A. IE B. IT C. IS D. IP 23. 以下不是信息社会特点的一项是( A ) A. 家电下乡活动中有大量的家电进入了农村家庭 B. 信息社会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标志 C. 从事信息工作的人是主要劳动者,代表先进生产力方向 D. 信息成为重要资源,对信息的生产、储存、加工、处理成为主要产业 24. 启动电脑后显示的Windows 软件属于( C ) A. 娱乐软件 B. 应用软件 C. 系统软件 D. 窗口软件 25. 一个标有160G 的硬盘,这表示的是它的( D ) A. 频率大小 B. 参考价格 C. 出厂型号 D. 容量大小 26. 你认为不是硬件的是( D ) A. 内存条 B. 机箱 C. 主机 D. 金山画王 27. 我们现在家庭用的计算机应该属于( C ) A. 大型计算机 B. 小型电脑 C. 微型个人计算机 D. 专用化电脑 28. 要将文字输入中的半角切换成全角输入法状态,可通过( B )热键来实现。 A. Shift+Ctrl B. Shift+空格 C. Ctrl+空格 D. Shift+Alt 29. 在使用软件时,我们一般可以通过( B )对常用工具栏进行调整,以便更简捷、实用。 A. “帮助”菜单 B. “视图”或“查看”菜单 C. “文件”菜单 D. “编辑”菜单 30. 各种应用软件都必须在( D )的支持下才能运行。 A. 编程程序 B. 字处理程序 C. 计算机语言程序 D. 操作系统 31. 在Word2000编辑状态下,要设置字符缩放比例,可用( C )菜单命令 A. “视图”菜单下的“显示比例”命令 B. “格式”菜单下的“显示格式”命令 C. “格式”菜单下的“字体”菜单命令 D. “格式”菜单下的“段落”命令 32. 在Word 的“字体”对话框中,不能设置的字符格式是( C ) A. 字符大小 B. 更改颜色 C. 三维效果D. 加删除线 33. 赵老师想输入数学符号⊙,他应该通过( C ) A. “插入”菜单“分隔符” B. “插入”菜单“图示” C. “插入”菜单“特殊符号” D. “插入”菜单“对象” 34. 在Word2000的编辑状态下,以下( D )方法最适合于近距离移动文字 A. 使用“编辑”菜单下的复制 B. 使用“编辑”菜单下的粘贴 C. Ctrl+C,Ctrl+V D. 选中要移动的文字,用鼠标左键拖动 35. 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 A ) A. 可以互相通信、数据共享 B. 运算效率高 C. 处理速度快 D. 存储容量大 36. 当打开一封新邮件,需要给发送者回信时,应选择哪个功能菜单( C ) A. 全部回复 B. 转发 C. 回复 D. 删除 37. 在URL (统一资源定位)https://www.360docs.net/doc/c518499863.html, 中,表示其使用的协议是( D ) A. https://www.360docs.net/doc/c518499863.html, B. www C. cn D. http 38. 现代人们常说的“信息高速公路”是( A ) A. 能够高速传输信息的计算机网络 B. 特快专递 C. Internet D. E-mail 39. 有关我们认识的计算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C ) A. 计算机的CPU 中主要包含了运算器、控制器和内存储器三个部件 B. 微型计算机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计算器,它体积微小,功能有限 C. 外存储器的容量大,数据可以长期保存,但存取速度慢 D. 防止磁盘感染病毒的方法是经常对磁盘格式化 40. 未来电脑发展的趋势不可能是( A ) A. 信息的非智能化 B. 性能越来越高 C. 速度越来越快 D. 渗透领域更广泛 41. 一台微型计算机主要由( C )、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部件构成 A. 鼠标 B. 主板 C. CPU D. 键盘 42. 计算机系统由( A )组成。 A.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B. 主机和显示器 C. 输入和输出设备 D.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43. 下列对Windows98的“窗口”和“对话框”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B ) A. 都可移动,但窗口不能改变大小 B. 都可移动,但对话框不能改变大小 C. 既能移动,也能改变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