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个人日志2010-05-11 20:47:49 阅读18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大大的发展了,不仅如此,还加快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世界的融合与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但同时使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世界各大强国的经济的侵入中国不得不出台各大方案去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严峻的问题,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的环境问题不尽如人意,各大工厂随着改革开放走进了中国但是污染问题在上个世纪却不怎么有人问津,直到大量的河水被污染,大片的森林森林被砍伐,围湖造田,造厂,使得大量的湿地遭到了破坏,严峻的环境问题使人们开始意识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问题,如此如此,还有很多,值得警惕。

凡事都有好坏两面,在知道问题之后我们需要进一步去总结经验,但我们同样可以发现改革开放带

来的巨大财富。

想想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时中国是何等的衰败,持续十年的经济倒退是中国陷入了最低谷。但反观现在,中国能屹立世界经济之林并占有一席之地改革开放功不可没;不仅如此,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各项科学实验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等等一系列好处,都与中国经济增长有关,想想这改革开放的30多年,而经济增长也只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一点好处罢了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变。资本主义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而其带来的经济持续大幅度增长非常可人,它中国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同时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如此它还使人们的社会观念、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改变,这30年几乎超过了中国历史几千年的社会进步。这样的巨大进步值得欣喜。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当真是一样新奇而又充满挑战的国策。当时的反对或许有些道理,但现在我们真应该感谢小平同志大胆的决策。因为这项措施优惠了每个中国人,对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也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措施。它开创了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的先河,为后人提供新的方法。中国改革开放自经济改革开始,自从中央提出‘以人为本’以来,实际上就已经进入了改革阶段。现在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医疗、卫生、教育等改革,都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今后中国还会进入政治改革阶段,这种安排也是坚持了循序渐进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稳步发展中国,大胆中求稳步发展。

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可谓迅速,在三十年里,大部分地区由原来的吃不饱到现在的都可实现温饱,更有许多地区已经实现了小康,这都与改革开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前提下,大力的发展经济成为了最大的任务,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与现代的经济改革结合在一起,都为增强经济而服务。想当年,小平同志就曾说“大胆改革”,可见其先觉先知,在经过几代领导人的共同努力后,改革开放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观现在,中国已经在世界上已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都与改革开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大胆的继续坚持这条路线将是中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实行的国策,或者随着世界一体化,中国将更大程度的去融入世界,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在获得巨大的利益之后,中国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加入世贸中国将更加警惕的去看世界,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虎视眈眈,令中国更加的坚定信心走好改革开放,但面临的问题也同样要随时应对,不断地总结完善才会更好。改革开放后,短期经济增长均衡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财富没有被有效率的分配,或者说没有被公平分配。即“二八现象”,我国所创造的80%的利润被20%的人所分享,可以看出,这是突出的矛盾,所以这就需要政府合理的去解决问题。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还没有很大的改变。总体上看还是基本延续了一种粗放型增长的格局。所以许小年教授有一个很合理的判断,叫做“老周期下的新增长”。就是说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传导机制并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变化。现在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上,积极的财政政策逐渐淡出,转而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

尽管还是讲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实际执行的结果是积极的,两年贷出5万多亿元怎么也不能说是稳健的,而是一种过分的冲动,冲动加上结构性的扭曲尽管带来了短期的高涨和局部的热潮,但会产生长期的不良后果。当然还有其他问题,包括政府潜在的债务风险、包括我国脆弱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全社会综合投资效率低下,这都是影响经济短期增长,从而会对长期经济安全构成威胁的主要因素。

不仅如此,再有的的问题就是不能带来就业的增长。这实际上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产物,改革的不彻底使我国承受的代价越来越大。而且没有建立起合理的收入分配调控机制和合理的转移支付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一种不均衡的增长特征,这会对中国的中长期增长形成挑战。社会各阶层之间、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距急剧拉大,这与我国目前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有比较大的关系,所有省市的个人所得税主要依靠的是中低收入工薪阶层在支撑,而先富阶层和企业家所缴个人所得税远低于其收入水平,没有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中国的经济在市场配置方面离真正的市场经济还有一段距离。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能着急,应该总结经验去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才

不会出现严重的漏洞,并且可以有效的持续的发展。

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应该大力坚持改革开放这国策,它适应我国的国情,更能有效地发展经济,

与世界能更好的共同发展。

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最新资料

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 德育目标是德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制约着德育内容的选定、德育途径及方法的选择和具体运用。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具有预见性、超越性、可能性等特征。 一、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第一,尊重了德育目标的历史延续性,既尊重了历史的客观现实,也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需求。第二,注意到了德育目标的层次性,有了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两个层次,注意到了德育目标分类的必要。摒弃了以往。使学生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一刀切做法。第三,体现了社会要求与个人发展的统一性,对个体道德观念、责任感和道德批判能力等的培养问题有了初步的强调。第四,考虑到了德育工作的阶段性,对小学和中学的德育目标分别用两个大纲加以规定,即使是中学德育大纲中,也区分了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但是,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一)德育目标大而划一,没有形成明显的目标序列,缺乏针对性 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循序渐进的规律。是从无律到他律、

自 律阶段的发展历程。因此,同样是小学生,一年级的学生和六年级的学生所能够达到的道德要求显然是有区别的,即使同样是六年级的学生。其道德追求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学校德育的目标需要形成一个比较细致的目标序列,并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提出不同的道德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提出的目标过高,过于理想化。没有形成循序渐进的目标序列。同时,在德育实施过程中,为了追求“高大”的目标,很多教师趋向于向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造成学生基本的道德要求被忽视。这种缺乏针对性的高目标、高要求的德育造成的后果是学校德育的天平向少数学生倾斜,德育工作热衷于抓尖子、抓典型。对大多数学生的品质培养和训练重视不够。大面划一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要求还会产生另一个后果,就是容易造成学生会说不会做。知行脱离。 (二)德育目标的制定主体较为单一,德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等并未真正参与 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基本上是以国家决定和颁布的方式确定的。虽然国家作为教育主体之一有决定和颁布学校德育目标的权利和必要,但是如果国家的学校德育目标的制定没有具体德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社区等积极、实际地参与,它的实际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因为没有具体德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社区等的积极参与,容易导致中小学德育目标脱离学校德育工作、学生品德发展规律、社区道德需求的实际,成为华丽或颇具诱惑的词语堆积成的花瓶,另外,也容易导致具体德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社区的消极甚或是抵制的情绪,不利于他们积极性的调动。

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思考课程改革的文化性缺失体现在哪些方面 如果把课程改革的文化性缺失同时能够理解为“当前教育”有哪些“文化性缺失”的话,作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育过程和教育评价中以人为本的主体文化缺失。 综观当下我国的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的素质教育呼声最高,以考试分数为评价标准的应试教育却最为激烈。再先进的教育理念到了教育过程中也会异化为老师为考试而教,再多元性的教育评价也会异化为单一性的学生为考试而学,这种只见分数不见“人”的应试教育,造成的最直接的后果就老师不胜其苦,学生不胜其累,因课业负担过重和师生关系紧张而导致的悲剧和丑闻屡有发生,教育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深深泥淖。 2、传统文化中核心价值观和人文精神的缺失。 勿庸置疑,今天的社会问题很多。大家在问,中国,你到底缺什么?缺钱吗?你借给了世界头号强国万亿之巨(美债);缺人吗?你独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缺法吗?你有法律条文数百万款;缺根吗?你有五千年的惊世文明;缺力吗?你能把有机的和无机的数吨物质送上太空;不过地沟油,黑砖窑,人贩子却在神州屡屡出现,原来,你缺失了信仰、公德和良知。我们的社会在迈向现代文明时缺失了“五千年的惊世文明”所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仁、义、道、德、忠、义、礼、智、信,我们在倒洗澡水把婴儿也一起倒掉了。 取向又影响着社会风气。读孟子可知什么是“浩然正气”,读岳飞知道什么是“精忠报国”,读诸葛亮出师表知道什么是“鞠躬尽瘁”,读关羽留给曹公的书信知道什么叫做“义干云宵”,读苏武牧羊知道什么是“民族气节”——传统教育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孙,也打上鲜明的民族烙印,生生不息绵延五千年而不绝衰。即使在近代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也没有亡国灭种。是什么凝聚了中华儿女的抗争?是奔涌的中华文化浸染的血脉造就的精神!以前的经典、礼教、美德、字文——这些标识性的中华文化在现代教育中整体丢失了,只留下无根无魂的散枝蔓叶怎能支撑起信仰的天空? 3、课程设置中开放性、多元性和生成性文化缺失。现在的教育被“学生安全责任”和“学业考试成绩”两大绳索桎梏在学校一亩三分地中,就是设置了开放性课程,实际意义又在哪里?学生天天受社会风气不良影响,却又时时脱离社会;应该在大自然中呼吸自由空气吸取天地之灵气,却又象奴隶一样被囚禁在学校和家庭。课程设置中体现开放、多元、生成性文化的形成该有多长的路要走?

改革开放以前新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34卷 第4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月Vol.34 No.4 JOURNA L OF HENAN N ORMA L UNIVERSIT Y J ul.2007 改革开放以前新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郭根山,刘玉萍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摘 要:改革开放前的30年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光辉成就的历史时期,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问题在于,在高速经济增长的前提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赶不上经济增长的幅度,人民生活质量没有得到与经济增长同比例的提高,中国依然没有脱离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行列,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拉大,同时,由于经济领域与政治领域的“左”倾相互影响,出现了像“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样的冒进错误,甚至导致了“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全局性错误,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社会公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30年进行客观公正的判断,因为公众总是直观地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和之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对比,而无需去考察这些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而历史研究者和党史理论工作者则必须力求再现历史的原貌,从当时国际国内、经济政治的诸多因素中捕捉这些问题的因果关系,从而得出一个更加接近历史事实的判断,对这些问题作出历史的说明和合理的评价。 关键词:经济增长;高积累;问题;理论分析;评价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359(2007)0420196204 作者简介:郭根山(1963-),河南洛阳人,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共党史研究。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30年里,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的高速增长。统计资料表明,1953-1978年间经济高速增长,按可比价格计算的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7.9%、8.2%和6.0%。这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即使与经济发展较快的韩国、中国台湾相比也不算低。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52年的679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3624.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GDP 从1952年的342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1018.4亿元,第二产业GDP从1952年的141.8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1745.2亿元,第三产业GDP从1952年的194.3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860.5亿元[1](P3,4),增幅分别达到471.1%、170.1%、1525.2%和399.3%。 研究了这一时期中国工业化进程之后,美国研究中国经济史的大多数学者指出,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并不稳定,出现周期性的经济衰退,但中国总是能从衰退中恢复过来,重新进入新的增长阶段。在1952-1974年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约在6%。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取得这样高的增长率的国家是不多的。尽管存在着许多缺陷,但中国的战略和体制使中国脱离了落后的农业社会,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发展到工业化的中等阶段,出现了重大的工业和技术变革。1949年,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以异常贫穷、落后为特征,到20世纪70年代末,这个国家已为人民提供了充足的粮食、衣服和住房,医疗卫生有了保障,人人有工作,并显示出改善的巨大能量[2](P1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共产党探索工业化道路的历史经验研究”(2006BDJ005)、 “毛泽东发展生产力思想与实践研究”(05BDJ014) 收稿日期:2007204211 ? 6 9 1 ?

用史实说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1]

回望祖国大地,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了。30年来,从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装饮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 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基本达到小康、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等等,这一切只用了30年时间,被称为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而这一奇迹的创造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13亿中国人民。13亿中国人民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根本改变,这本身就是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的30年光辉历程,使我们这个过去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成就,想变化,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国际地位和声望不断增长,这使得我们更有信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有信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有信心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 这个季节,正是农村下谷种稻的季节,也是农民三夏大忙的季节。30年前,当拖拉机第一次驶入农村时,农民群众还十分好奇。而现如今,传统的耕作方式正逐渐被轰鸣的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所代替,许多农民已不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农民买拖拉机或汽车,已不再稀奇。而现在在城里,购买轿车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在宽阔的道路上,“大众”“尼桑”等品牌家用轿车正自由地疾驰,体现出了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公民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 30年前,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四世同堂十平米,五代家人居陋室”,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们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楼,城市居民更是从以前的平房转变成现在的小高层,复式住宅,人们的居住都向着“更高大,更宽敞,更环保”发展,处处折射出人们住房条件的极大改善,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缝纫机、黑白电视机、自行车’等‘老三件’,如今都已换上了高档的家庭电器了。试想30年前的夏季,人们只能靠摇着蒲扇来解暑,如今也被空调所替代了。 30年前,由于家庭收入不高,有限的资金主要是优先考虑吃饭,加上国家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生产能力十分有限,普通居民上班、出行只能靠两条腿,极个别家境较好的才有可能用自行车代步。如今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大发展、大飞跃,城市基础道路建设、交通设施大大改善,人们平时上班、出行的工具更是多种多样,近途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公交车、私家车,出远门地上有火车、汽车,天上有飞机,水路有轮船,可随意挑选组合,使居民时时处处感受到方便快捷。

改革开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经济发展给环境和资源状况带来的严峻挑战(环境问题)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生态环境的形式是“局部治理,总体恶化”。特别是大江南北,非旱即涝;长城内外,沙暴连连。自然灾害愈演愈烈。 原因: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性企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过快地消耗了大量资源和宝贵的环境容量,主要污染物排放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生态系统功能退化,资源保障能力不足, 解决方法:必须根据国情和发展阶段,发挥好政府和市场双重作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充分听取公众和其它受影响方的意见,使他们充分参与相关决策过程,各方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有效促进资源和环境合理利用。 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着力解决布局和结构造成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硬化资源和环境产权,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健全地区之间竞争的约束机制 以健康文明的消费,引导企业采取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 (二)经济增长带来的贫富差距问题 问题:1.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扩大。行业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由于缺乏有效调控机制,垄断行业及一些高收入行业的收入水平增速过快,导致行业差距不断扩大。地区收入差距扩大,虽然近几年对开发西部加大了力度,但东西部的差距仍呈扩大趋势。 原因:自然地理条件的巨大差异;市场经济的竞争和优胜劣汰;国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实施的某些倾斜政策;不合理的战略思维和经济政策;经济体制和法律制度的某些漏洞;国家和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不力;等等。 解决方法: 政府应该在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通过公平的教育制度、平等的就业制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等,为全体国民提供更为公平的发展机会和合理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有效途径。 (三)医疗改革问题 原因:.医改不成功,各方不满意。医疗收费价格偏高,医患矛盾突出。患者与医院普遍缺乏信任度。药品和医用器材价格虚高,生产流通秩序混乱。卫生监管不力,导致医疗问题严重。 解决方法:要善于借鉴和利用国外的成功经验。把别人成功的经验拿过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体制之路。规范医疗卫生秩序。药品由政府直接向药厂购买,然后从政府手中交到医院,同时医院在显要位置处公布药品价格,以方便患者查阅。健全法制,严格监管。针对医疗卫生中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要加强法制建设,用法律的手段规范行为。同时,要提高执法能力,加强管理。 (四)教育资源问题 原因:学校招收择校生、借读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利益驱动。以及各个学校师资力量的分配不均衡。 解决方法:政府要依法行政、领导应带头扭转风气。要强化政府主导、杜绝公办学校市场化。教师配置应均衡、增强所有学校吸引力。要促进社会办学、办学环境要公平优化。促进社会办学是和加强政府主导义务教育办学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向薄弱学校倾斜、加强投入并确保生源。享受公平的教育,是每位孩子的权利,而其前提是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政府是实施教育公平的主体,实现教育公平也是政府应尽的职责,为保障每位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到平等教育的权利,政府必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五)公共服务 中国正处在人均GDP3000美元以下,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增长快,变化大,诉求强烈,政

新课程改革中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学总结

新课程改革中的存在的关问题及其对策 引言 新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工作,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一、新课程标准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广大教师都努力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合作、探究,充分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功与快乐,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储备创新的能量。但在新课改教 学实践中,会发现有一些问题,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想方设法去突破,实实在在地推进课改。 (一)、重合作讨论,轻自主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彼此间的交流讨论,互动共享,合作探究,可以激发思维碰撞,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和发展,这正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转变学习方式的一个显著特征。但切不可误认为:现代学习方式是一个问题下来,教师就发动学生“讨论”,你一言,他一语,十分热闹,其中学生又有多少深入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呢?结果只能是浮于表面形式主义的作"秀",不少"热闹"和"活跃"是以扼制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为代价的,

久而久之,学生的依赖性增强,对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是十分不利的。 合作学习应该是在教师精心组织下,学生间有序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形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考虑所提问题值不值得、应不应该拿出来讨论,能不能起到相互帮助的作用;有些老师在出示问题后,学生未经独立思考就进入合作状态。这样,那些思维较敏捷的学生往往会抢先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思维相对迟钝的学生也就失去了独立思考与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样的合作学习非但走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学习习惯。合作学习,应该是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自主学习时需要一份宁静,所以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留给学生相对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获得各自认识后,再合作交流,这样学生的思维才有深度和广度,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可以说,缺少了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不能说是完美的。 (二)、重开放教学,轻活动评价 《课程标准》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面对全体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要求,开放式教学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了更广阔的空间,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但切不可误认为:鼓励多种见解,可以不要活动评价,不要

浅谈我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浅谈我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我国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最重大、最壮观、最令人瞩目的事件之一。改革开放的30年,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最迅速、综合国力上升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国际地位提高最显著的30年,使我国实现了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转变。我国改革开放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进行的,具有鲜明的特点。深入研究我国改革开放的特点,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我对家乡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承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年来,承德发生了巨大变化。 1.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承德的燕山山区和坝上高寒地区由于地理、气候条件恶劣,农业基础条件和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致使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改革开放30年来,承德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明显改善。重点实施了旱作农田基本工程,集雨补灌工程、雨水高效利用工程,旱作农业产业化工程“四大工程”后,有效地改善了承德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增收。到2007年末,全市的老区县(市、区)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程控电话,告别了点煤油灯的历史和信息不通,与外世隔绝的历史。承德老区的公路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到2007年末,全市老区村已经基本上达到了公路村村通,实现了国道、省道、县道与乡村道路的有效衔接,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承德人民的“出行难”问题,而且直接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2.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有了较快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和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承德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承德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先后实施了“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宣传文化示范村工程”,改善了文化设施严重不足的状况。同时,还不断在开展了“假日文化工程”、彩色周末、“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教育方面,不仅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并通过新建、改建新校舍,基本上结束了“旧房子、土台子、土孩子”的现状。在医疗卫生方面,乡镇卫生院的软硬件设施进一步改善,全市7个老区县(区)已全部纳入新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使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老大难”问题有了很大改变。 3.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实行了一系列富民政策,农林牧副渔各业以及各类民营经济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大多数人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彻底结束了“花钱靠救济,吃粮靠返销”的历史,村容村貌不断改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改观。“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梦想已经变成现实,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以及“小灵通”、手机等无线通讯工具已落户寻常百姓家。昔日那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以及全村上下男女老少穿的全都是蓝、黑、绿单一色调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村容村貌方面,通过改水、改厕、改道,硬化路面,飞播造林,植树造林,使大多数老区村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天更蓝了,环境更整洁了。全市革命老区绝大多数已经旧貌换新颜:过去的荒山秃岭如今成为“燕山最绿的地方”,不少贫困落后的老区村变成了小康村。 4.改革开放30年来,承德人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走出了一条具有承德特色的发展之路。探索出了适合承德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途径。例如,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经过反复摸索实践,在家庭联产承包的基础上,相继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中介组织等新时期农村组织形式,还相继摸索出了“支部+协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协会+农户”、“支部+农户”、以及土地“返租倒包”等多种新的管理模式。

国有企业改革主要进展存在问题及今后思路

南昌是一座工业基础较好的城市,也是一座正在朝着新型工业化道路迅速崛起的城市。至今为止,全市已拥有汽车、医药、新材料、软件和信息产业、家电和服装产业、机电、冶金、化工等余个行业、余个种类、余个小类、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其中汽车、医药、新材料、软件和信息产业、家电和服装产业五类工业确定为全市的支柱产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现有户(包括市直工业企业户不含江铃,这户企业涉及资产亿元,负债亿元,职工总数人),其中国有和公有制性质的大集体企业户,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企业户,这些企业基本上是我市工业的支柱产业,年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均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以上,也是我市企业改制的重点。一、我市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形式和基本成效⒈我市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形式十四大以来,我市加快了企业改革的步伐。特别是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企业改革的领导力度,全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公司制改革和股份合作制改制为主攻方向,以结构调整、资产营运为主要手段,突出了“抓大”、“放小”、“啃骨头”三条战线整体推进。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市企业改革按照“产权关系清晰化、产权主体多元化、产权代表人格化、产权交易制度化、产权保障法制化、劳动用工市场化”的“六化”要求,“一厂一策”、因厂制宜,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并取得了重要突破,创造了十种各具特色的改制形式:一是招大靠大,嫁接重组。二是捆绑式改制。三是软着陆式改制。四是对“三无”小企业调剂资金改制。五是依法破产。六是争取政策性破产后收购重组。七是民营化改制。八是股份出让。九是退城进郊。十是整体收购。⒉我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成效通过认真抓好企业的改制,我市一部分原国有企业实现了产权主体多元化;理顺了企业管理体制;剥离了国有企业办社会负担;提高了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建立了厂长(经理)激励约束机制;培植了新税源;实现了做活做大做强。一是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通过招大靠大嫁接重组、捆邦式改制、收购重组、股份出让等多种形式的改革,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实现多元化。如市直工口户国有企业中,截止到××年月,有户企业基本完成改制工作,共涉及资产亿元,负债亿元,职工人,有户企业正在实施改制工作,共涉及资产亿元,负债亿元,职工人。截止到××年上半年,市商贸口有户大型商贸企业和户中小商贸企业已经或正在实施改制。二是理顺了企业管理体制。我市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的要求,根据“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与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整合了市直国有工业企业资产资源,在撤销原市机械、轻工、二轻、纺织、化工、电子、建材等个工业局办的基础上,组建了南昌市工业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理顺了国有工业企业管理体制;整合了我市公交、自来水、燃气、出租以及市政工程开发等市政公用企业资产资源,组建了南昌市政公用投资控股(集团)公司,理顺了市政公用企业管理体制。三是剥离了国有企业办社会负担。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将剥离企业办社会负担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先后采取措施剥离企业办学校、办医院等社会负担,强干主体,分离附体,使国有企业能够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四是提高了国有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从江铃汽车集团于年成功上市至年,我市市属企业只有户上市公司。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加大了领导力度,到××年月底止,南昌地区现有上市公司共户,其中市属企业猛增到户。它们包括汽车、飞机制造、机械、电子、能源、化工等行业,共募集社会资本亿元。洪城水业也将在××年年初上市。五是建立了厂长(经理)激励约束机制。在推进国有企业改制的同时,我市积极探索国有企业经营者特别是重点骨干企业的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先后在江铃、江纺、洪城大厦、百货大楼等企业实行企业经营者年薪制,有效地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六是形成了一批新的增长亮点。如江西棉纺织印染厂是我市管理基础较好,产品有市场的国有大型棉纺织企业,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江纺,该公司与上海华源投资发展公司实行强强联合。在原材料采购、享受技改国债贴息政策、承接日韩高档产品市场订单方面,得到了中国华源集团的有力扶持,企业发展后劲大大增强。截止到××年底,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实现利润万元,实现利税万元。江西电机厂是我市

浅谈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浅谈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浅谈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认识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机械11班 姓名: 学号:

浅谈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认识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是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中国从此也走进了全面复兴之路。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而改革开放首先要做到就是思想解放,思想没法解放改革开放也就实施不起来。思想解放就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从本国实际出发,破除旧的教条。法国人客观的评价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时认为:“这种改革方式极具独创性。”“他们(指中国人民)先做一些小的试点,摒弃了任何形式的教条主义。”这个评价非常恰当。正如邓小平当年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要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的过程。邓小平的思想成了这一改革进程的指导思想,他不但摒弃了教条主义,主张“摸着石头过河,”同时在他南巡中,大胆的告诉人民:“致富光荣”。 思想解放了以后,就应该做些“实事”了。而改革开放中,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来之不易的辉煌成就。 首先,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到2007年止,我国GDP总额已达到22.4万亿元,人均约合2880美元,年均增长100%以上,已经上升到世界第四位。由占全球GDP总额的10%上升到50%以上;经济效益的提高,财政收入连年的增加,到2007年已达到5.13万亿元,外汇储备超过.7万亿美元。 紧接着还有取消农业税。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个政策。中国几千年来,农民都要缴纳各种各样的农业税,而中国十三亿人有70%左右是农民,他们的负担是何其的重啊。取消了农业税,不仅仅减轻了农民们的负担,也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除了经济方面,改革开放的30年还是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 另外,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

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或旧的观念出发,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 当代中国的改革实践经验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主要有八条基本经验: 一.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不改革没有出路,根本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改向”也没有出路 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不改革没有出路,若不顾客观条件变化和人类历史的发展潮流,固守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僵化体制,只能把社会主义引向死胡同,葬送社会主义事业。相反,如果借改革之机,企图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全面走向资本主义,也难以找到出路。这是中国改革的首要经验。 二.要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清除思想障碍 从历史上看,任何一次社会变革,无不以思想解放为先导,改革的深化也有赖于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其实,三十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也就是一部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的历史。农村改革之初,有人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说成是搞资本主义复辟;特区刚建立时,也有人说,特区除了五星红旗是社会主义外,其余全是资本主义;长期以来,市场经济被视为洪水猛兽,被斥之为社会主义的异端;还有些人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是资本主义土壤,搞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就是搞资本主义,就是所谓的私有化……不解放思想,不冲破传统观念,不打破思想枷锁,不抛弃“左”的教条,改革就无从谈起。同时,也要警惕右的倾向,防止被外国敌对势力所利用。 三.要把改革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上 改革的实质和目的,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束缚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尽快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所有改革理论的提出和一切改革政策的制定,都是围绕尽可能快地发展生产力这一中心展开的。 四.是“异端”,还是正途,要靠实践来检验 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难以被人们接受。因此,后来提出了“摸着石头过河”、“不争论”的方针,这种“摸着石头过河”,边实践,边摸索,边总结,尊重改革实践,尊重群众创造,在改革的实践中逐步确立改革目标的做法,有利于改革的稳步推进,同时又防止了出现大的挫折。 五.“骑自行车原理”的启示自行车骑得太快,易栽跟头,若骑得太慢或者不动,最终也会摔下来,这就是“骑自行车原理”。它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改革必须保持一个合适的速度,才能稳步前进。 六.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和巩固改革成果 要把改革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运用法制手段巩固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这样可以使人们在

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课程改革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贵州省普安县青山中学:张万佳 新课程改革在我省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学生的理念正在转变,但真正把新课程改革理念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还有许多困难。 一、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1、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问题。在新课程改革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老师对新课程改革理念、教学改革与考试改革等的认识不同,由此导致教学的不适应,影响了课程改革和教学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知识素养、组织能力、思想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教学策略问题。按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主要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这势必花费的时间较多,如果按以往的讲念结合法,强化训练,占用的时间少,可能在考试中成绩并不一定差。如何处理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效果相矛盾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 3、教学设备问题。新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倡导体验学习。 4、课程开设问题。近几年由于师资没有充实,大部分学校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地方课程开设不全,加之对这些课程的评价不到位,使这些课程名存实亡,开设效果不佳,学生综合素质难以真正提高。

5、教学评价问题。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评价与教学管理、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和方式的客观性、可操作性,感觉把握困难。目前绝大部分学校还是沿用传统评价模式,只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回归传统教学,课改精神得不到落实。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保证新课程改革稳步推进,我个人觉得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一方面督促教师通过继续教育途径参加课程培训;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教研会议为教师提供各种学习、观摩的机会,促进对新课程理念与操作要求的理解。除此之外,更直接、更有效、更经常的培训形式是校本培训,要加强校本教研活动,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探讨,时刻关注最新的学科研究成果,提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开发新课程、进行课程创新的能力。 2、大力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研究 目前,新课程教材的内容多,而课时量又少,要舒缓目前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之间比较尖锐的矛盾,主要的出路在优化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途径共同解决,同时要组织新课程备课组,积极进行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打破以往授课的基本程序。新课改

题目_浅谈如何正确认识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与问题

浅谈如何正确认识30年改革开放的 成就与问题 目录: 一、容摘要………………………………………………3页 二、关键词、论点…………………………………………4页 三、绪论……………………………………………………5页 四、正文……………………………………………………6页 五、结束语…………………………………………………12页 六、参考资料及注释………………………………………12页

浅谈如何正确认识30年改革开放的 成就与问题 容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实现了现代化进程中的多次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的历史性转变,同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也形成了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这三论成果为主要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文就我国改

革开放三十年历程中所产生的三次历史转变和形成的主要理论成果及其历史进程中的在问题做一些基本的回顾、总结和思考。 浅谈如何正确认识30年改革开放的 成就与问题 关键词: 改革开放历史转变理论成果在问题

浅谈如何正确认识30年改革开放的 成就与问题 绪论: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目标进程中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

进步和辉煌的成绩。在取得这些巨大历史进步的各个不同历史阶段过程中,经过我们党和人民的艰辛探索和创新实践,实现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多次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的历史转变,同时形成了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这三论成果为主要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重大的历史性转变和理论成就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最大的历史遗产和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正文: 一、改革开放进程中实现的三大历史转变及其意义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勇于开拓,锐意进取,谱写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篇章。在这一波澜壮阔历史过程中,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实现了现代化进程中的多次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的历史转变。当然,在不同历史阶段实现的各个转变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作用,而其中最重要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以下三次重大历史性转变:(一)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 (6)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 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7)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8)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9)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10)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我国企业行政管理的现存问题及改革思路

我国企业行政管理的现存问题及改革思路 浙江苍南电大学生:林张簪 企业行政管理对我国企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企业行政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即全盘照搬党政机关行政管理模式;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游击作风”;企业行政管理人员时常脱离各部门实际;企业行政管理体系缺乏或欠缺。为此,要选择合适的规范的企业行政管理模式;联系实际开展工作;构建企业行政管理新体系。 [关键词]我国;企业;行政管理 企业行政管理是指企业行政系统为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依靠一定的法律、制度、原则及方法对企业进行职能性管理的总和。它具有管理、服务和协调三大功能:在管理上,处理好企业日常事务,确保企业顺利运行的同时全盘考虑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策略、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建设,为高层决策提供参考;在服务上,为企业各个部门的运转提供后勤服务;在协调上,实现纵横两个方向的沟通,即实现企业不同层级部门之间、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良好沟通协调。企业行政管理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企业行政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改进我国的企业行政管理。 一、企业行政管理对我国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增强我国企业的适应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得到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和竞争实力大大加强。为促进我国更快更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被提出,这不仅是目前形势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我国企业的发展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而我国企业要想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些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并以此为指导来促进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通过企业行政管理来实现,也只有这样,我国企业才能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换言之,企业行政管理有助于增强我国企业的适应能力。 (二)有助于增强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除了经济实力以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企业的科技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在一定意义上讲,企业的科技竞争力体现为能否紧密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学习。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服务和保障的作用。①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企业行政管理,努力打造学习型企业,强化企业成员的学习,使企业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和科学技术,并且将其转化到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中去。这样,就能够提高我国企业的科技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企业行政管理有助于增强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数学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数学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发表时间:2012-01-19T09:45:49.250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1年第11期供稿作者:孙文霞[导读]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山东省海阳市育才小学孙文霞新课程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一种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但在于新课程本身,更重要的是让任教的老师真的运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去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因此适时的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是我们面对新课程改革首先必须理清的关键。 具体说,新课程改革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教学准备不够充分 为了实现《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目标,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展开数学探究。因此教科书中创设了丰富的问题情境,引用了许多真实的数据、图片和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实际问题。所以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充分的教学准备。教师不仅要把教材处理好,课备好,而且要准备好一些教具、投影仪等,条件好的学校要准备课件。但是,由于有些农村中学的硬件条件跟不上,教材的配套教具也不多,而教师的自制教具又相当缺乏,从而造成教学准备不够充分。上课只能让学生看课本或在黑板上绘画,失去了实物形象的效果。 二、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部分教师难于控制课堂纪律,教学任务难于完成。其实,教学任务完不成,并不是新课程结构有问题,而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教学策略。教学不再是预先设计的课程方案的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课程预先设计的基础上,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地调节整个教学环节。对课堂不能调控,主要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为此,教师应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新课程的教学有开放性、创新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请先把机会交给学生,也许他们自己能够想办法解决。一旦碰到教师也不会的问题时,教师应坦诚地说:“我也不太清楚,咱们课下可以一起研究。”如果教师错了,就应该勇敢地向学生承认错误,放下架子,这样教师反而会觉得很轻松。有些课虽然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发展,也是值得肯定的。 三、教学活动流于形式主义 新课标要求下的新课堂必须体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化,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巧设合作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教师也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新课程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改变。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有的教师上课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提问题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还有的教师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也就是说,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其实,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安静、有序的愉快课堂气氛也是新课程所刻意追求的。“活而不乱”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 四、教师不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他主学习要不断地转向自主学习;另一方面是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随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增长和提高,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基本甚至完全的独立。在学习活动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并养成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新课标的提出,代表着教育的进化,指引着数学课堂的不断更新、不断完善。新课标的提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新课标”下没有优质的“新课堂”。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