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摘局部义齿习题

可摘局部义齿习题
可摘局部义齿习题

1.牙列缺损的Kennedy分类方法(亚类)。

2.何谓RPI卡环组?它的应用范围和优缺点?

3.连接体的种类,形态,与周围组织毗邻关系。

4.试叙述可摘局部义齿选择人工牙的原则。

5.试叙述可摘局部义齿基托的功能、类型以及各种基托的优缺点。

6.试叙述可摘局部义齿合支托的作用及设计制作要求。

7.试叙述可摘局部义齿固位体的功能和要求。

8.试叙述可摘局部义齿固位体的种类,适应症。

9.试叙述可摘局部义齿间接固位体的作用。

10.简单叙述卡环和导线的关系。

11.可摘局部义齿固位力有哪些部分组成?

12.试叙述可摘局部义齿固位力的影响因素。

13.临床上可采取哪些方法来调节可摘局部义齿的固位力?

14.试叙述可摘局部义齿几种不稳定现象的处理方法。

15.试叙述可摘局部义齿设计的生物学与生物力学原则。

16.试叙述可摘局部义齿选择就位道的原则,一般规律。

17.试叙述可摘局部义齿就位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8.试叙述可摘局部义齿戴入后基牙疼痛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9.试叙述可摘局部义齿戴入后软组织疼痛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20.试叙述可摘局部义齿戴入后固位不良和稳定不良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

21.可摘局部义齿戴入后咀嚼功能差是何原因?如何处理?

22.上颌可摘局部义齿戴入后恶心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

南方医科大学

07年

名词解释:根分叉病变;尖牙保护合;根尖诱导成形术;高嵌体;牵引成骨;工作长度

简答及论述:牙外伤分类及处理原则

牙隐裂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检查手段

牙髓牙周联合病变的处理原则

烤瓷冠与全瓷冠的优缺点比较

树脂黏结剂的研究进展

多形性腺瘤的病理表现,临床表现,特点。

08年

一:名词解释

菌斑;修复性牙本质;Frey综合症;牙髓干细胞;缩余釉上皮;牙本质自酸蚀粘结技术;扁平苔癣;引导性组织再生技术;癌前状态

二:简答

1、颌面部感染的来源

2、舌癌T2N2aM0分期的临床意义

3、颌面外伤的处理原则

4、根管预备的目的及弯曲根管的预备方法

5、牙胚的组成部分

三:问答

1、颌面部损伤的特点

2、无牙颌据组织学特征可分哪几个区?全口义齿的固位原理

3、艾滋病的口腔表现

4、食物嵌塞的治疗方法

还有龋病四联因素学说

简答:联合印模法

09年

名词解释:联合卡环、贝尔麻痹、修复性牙本质、原位癌、turner牙、horner综合症、DMF

简答:

1、活动期牙周炎的病理变化

2、复合树脂修复的牙本质粘接技术

3、六十岁,男,右上后牙疼痛,试说说引起疼痛的原因

4、颏部骨折发生的移位情况

5、癌前状态与癌前病变的区别与联系

6、经治疗后的牙应该怎样进行修复治疗

7、金瓷结合的理论

8、龈下刮治器械的特点

9、基牙倾斜度超过三十度,应采取哪种方式来解决并制作可摘局部义齿

10 全口义齿排牙根据牙的合面形态,可将其分为几种形态,各自特点及优缺点

2010年

一. 名词解释

Cysts;Residual pulpitis;OSAS;DMFS;RPI卡环;牙本质肩领;混合层;继发性牙合创伤;血外渗性囊肿;颌间牵引;托姆斯颗粒层

二. 简答:

1.牙槽骨组织结构、临床意义

2.牙周探诊的内容

3.牙周炎的主要表现

4.Kennedy分类、依据

5.颧骨颧弓骨折的临床表现

6.鳞癌的诊断依据、分级标准

7.邻面缺损修复如何防止悬突

8.全口义齿印模的要求

9.生理性根尖孔的临床意义

10.急性根尖周炎的应急处理

11.拔牙后正常愈合的5个阶段

三.论述

1.牙合创伤与牙周炎

2.牙在颌面部损伤中的利与弊

3.逐步后退法的适应证及优点

4.面颈部瘘道形成的可能原因

5.金-瓷结合的影响因素

口腔专科护士培训复习题

口腔专科护士培训复习资料2012 一.判断正误 1.口腔四手操作护理配合中传递用物作到:稳、准、轻、快,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2.龋病是在宿主为主的多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3.21世纪,新的口腔健康模式为:“预防口腔疾病,保护和维护自身完好的牙颌系统,建 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增强自我口腔保健能力”。+ 4.釉质龋可分为窝沟龋、平滑面龋和深龋。- 5.牙椅位操作所有开关均无动作可能原因是电源接通、电路系统保险烧坏、椅位保护开关 动作故障。- 6.四手操作时,医生的眼与病人口腔距离为26~46cm。- 7.根尖周组织是指牙体根尖部周围的组织,主要包括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其生理特 点与牙髓有很大区别。+ 8.釉质酸蚀剂的成分:磷酸。+ 9.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有牙本质小管或牙髓暴露、牙周途径和血源性感染。 + 10.牙髓病是指牙根组织的疾病,包括牙髓充血、牙髓炎、牙髓坏死和牙髓变性等,其中以 牙髓炎最常见。+ 11.口腔医师的座椅高度以使医师大腿与地面不平行,下肢自然下垂为宜。+ 12.碘酚使用的注意事项:腐蚀性极强,避免接触健康软组织。+ 13.根管治疗术分为:传统根管治疗术和现代机用镍钛根管预备及热牙胶充填术。+ 14.橡皮障隔离法的优点,其中有一定是提高视野清晰度。+ 15.生物水泥MTA的用途:根管侧穿(或内吸收)修复,根尖诱导成形,根尖倒充填,盖 髓剂。+ 16.牙列缺失是指整个牙弓上下不存留任何天然牙或牙根,又称无牙颌.牙列缺失患者制作的 义齿称全口义齿. 牙列缺失是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 17.灭菌是指杀灭所有微生物。不包括芽孢。- 18.三聚甲醛失活剂(三甲)的用途:牙髓失活。 19.浅龋位于釉质内,病人一般有主观症状,遭受外界的物理和化学刺激如冷、热、酸、甜 刺激时亦无明显反应。- 20.医生工作区此区不能放置物品,上颌操作多选7点,下颌操作多选7~9点。- 21.口腔护理工作内容从单纯的“四手操作”到“椅旁护理”技术的展开;护理模式从以疾病为 中心的护理服务转至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22.在四手操作中,病人采用平卧位,诊疗椅背呈水平或抬高7°~15°,脊柱完全放松,头部 位置舒适。+ 23.浅龋:浅龋位于牙冠部时,一般均为本质龋。- 24.牙椅位操作所有开关均无动作的排除方法是接通电源、更换同规格保险管、解除引起保 护开关动作的故障。+ 25.牙周塞治剂的性能:杀菌、止血、安抚、镇痛、防腐,保护手术创面,防止感染。+ 26.牙列缺损是口腔修复临床常见的和多发性缺损畸形。牙列缺损修复方法有可摘局部义齿 和固定义齿两种。+ 27.甲酚甲醛合剂的用途:消毒感染根管。+ 28.根尖周组织是指牙体根尖部周围的组织,主要包括牙骨质、牙本质和牙槽骨,其生理特 点与牙髓有很大区别。- 29.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有牙本质小管或牙髓暴露、牙周途径和血源性感染。 + 30.碘仿糊剂的性能:杀菌、防腐、除臭、减少渗出,无刺激,促进根尖区炎症消退、病灶

可摘局部义齿检测试题

1.下列哪一种情况不适合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A. 游离端缺失者 B. 缺牙伴牙槽骨、颌骨和软组织缺损者 C. 基牙一度松动、牙槽骨吸收1/3 D. 基牙的固位形态过差者 E. 牙列缺损的过渡性修复 2.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中不包括______ A. 人工牙 B. 基托 C. 固位体 D. 桥体 E. 连接体 3.可摘局部义齿中哪个部件没有传导力的作用? A. 卡环体 B. 卡臂尖 C. 支托 D. 基托 E. 连接体 4.可摘局部义齿解剖式人工牙的牙尖斜度是______ A. 0° B. 10° C. 20° D. 30° E. 40° 5.可摘局部义齿半解剖式人工牙的牙尖斜度是______ A. 0° B. 10° C. 20° D. 30° E. 40° 6.可摘局部义齿非解剖式人工牙的牙尖斜度是______ A. 0° B. 10° C. 20° D. 30° E. 40° 7. 可摘局部义齿选择前牙时不必考虑的因素是______ A. 剩余牙的颜色、形状和大小 B. 患者有无旧义齿 C. 患者的面形 D. 患者的肤色 E. 患者的年龄 8.可摘局部义齿人工后牙颊舌向宽度小于天然牙的目的是______ A. 提高咀嚼效率 B. 获得咬合平衡 C. 防止咬颊 D. 减小支持组织负荷 E. 增强固位 9.上颌游离端局部义齿基托后缘应位于______ A. 末端人工牙远中 B. 翼上颌切迹前方 C. 翼上颌切迹 D. 翼上颌切迹后方 E. 上颌结节

10.下颌游离端缺失的患者,基托后缘应覆盖磨牙后垫的______ A. 全部 B. 2/3~1/3 C. 2/3~1/2 D. 1/3~1/2 E . 1/3~1/4 11.可摘局部义齿塑料基托的厚度一般为______ A. 0.5 mm B. 1 mm C. 1.5 mm D. 2 mm E. 2.5 mm 12.可摘局部义齿金属基托的厚度一般为______ A. 0.1mm B. 0.3mm C. 0.5mm D. 1.0mm E. 2.0mm 13.基托具有以下功能使其可以加强义齿的固位和稳定作用,除了______ A. 基托与粘膜之间存在唾液,三者间有吸附力 B. 基托与基牙及邻近牙接触可以形成抵抗义齿位移的力量 C. 基托有防止义齿翘动的间接固位体作用 D. 基托进入制锁区 E. 基托进入组织倒凹区 14.可摘局部义齿恢复功能的部分是______ A. 固位体 B. 基托 C. 人工牙 D. 连接体 E. 以上都对 15.卡环的主要功能不包括______ A. 固位 B. 稳定 C. 支持 D. 连接 E. 以上都对 16.间接固位体最主要的作用是______ A. 固位

口腔修复练习题(一)

口腔修复学试题(一)(共100分)【A型题】(每小题2分) 1.口腔修复的基本治疗手段是( )。 A、充填B、手术 C、制作修复体 D、对因治疗 E、对症处理2.( )是指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和迫切要求解决的主要问题。A.系统病史 B.主诉 C.检查 D.诊疗情况 E.既往史 3.口腔检查中咀嚼肌检查主要是通过以下哪种方法( )。A.望 B.闻 C.问 D.扪 E.听 4.Ⅲ度松动牙是指松动幅度( )的牙。 A.不超过1mm B.超过l mm C.为1--2 mm D.超过2 mm E.超过3 mm 5.牙合关系检查不包括( )。 A.牙合干扰检查 B.息止颌位检查 C.下牙弓形态检查 D.正中颌位检查 E.侧方运动 6.以下哪种x 线检查不能了解牙列情况( )。A.咬合片B.牙片C.曲面断层片 D.头颅侧位片 E.头颅正位片 7.咀嚼效能是指( )。A.在一定时间内将一定食物咬碎的程度B.咀嚼牙合力的大小 C.咀嚼能力的大小 D.咀嚼食物细碎的程度 E.咬硬物的能力 8.口腔( )功能检查反映了牙合、颞颌关节、咀嚼肌三者的动态功能关系。 A.咀嚼效能 B.肌电图检查 C.下颌运动轨迹 D.牙合力检查 E.张闭口运动9.牙列缺损在口腔组织健康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一般首选( )修复方法。 A.可摘局部义齿 B.常规固定义齿 C.种植义齿 D.精密附着体固定义齿 E.磁性附着体 10.下列不属于修复前准备的为( )。 A.处理急性症状,如急性牙髓炎、牙

槽脓肿等 B.取观察模型及记存模型,制定修复计划 C.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彻底清除牙石牙垢 D.拆除口腔内的不良修复体E.保护口内剩余牙,治疗和控制龋病、牙周病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口内余留残根不可轻易拔除,需要拍摄x片,观察有无保留价值。尽量保留残根,行RCT后行桩冠或覆盖义齿修复B、根分叉受累二度及以上的牙,如果X片上骨吸收比较明显,则可以考虑拔除后修复C、如果重度伸长牙已经咬到对颌失牙区黏膜,修复前必须对它进行调磨,必要时可以在根管治疗后截断伸长牙,以利于修复体有足够空间和强度D、选磨不均匀磨耗牙时,一般需要将尖锐边缘磨低磨圆钝,以防引起食物嵌塞和牙周组织创伤E、如果牙缺失后长期未修复造成缺隙两侧牙倾斜移位,可以使用牙少量移动的矫正技术将相关牙矫正到正常位置后再修复。这样可以保存尽量多的牙体组织,改善修复预后12.义齿修复前常进行牙槽骨修整的部位,不包括( )。 A.拔牙创部位 B.下颌双尖牙舌侧 C.上颌唇侧 D.磨牙后垫 E.上颌结节 13.牙槽嵴修整术最好在( )进行。 A.拔牙后2周 B.拔牙后6周 C.拔牙后1个月 D.拔牙后2个月E.拔牙后3个月14.修复前口腔软组织的处理,不包括( )。 A.唇颊系带矫正术 B.瘢痕或松软组织切除术 C.前庭沟加深术 D.松软牙槽嵴切除术 E.咀嚼肌功能训练 15.患者,女,31岁,A区6因龋坏而拔除残根2个月,来诊要求修

可摘义齿复习题1

可摘义齿复习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可摘局部义齿固位力的调节中,不正确的是 A.调整基牙上固位体的固位形,一般倒凹深度大于lmm,坡度大于20° B.利用制锁作用增强固位 C.调整卡环臂进入倒凹的深度和部位 D.增加直接固位体数目,一般2-4个 E.用锻丝卡增强横向固位力 2.前腭杆应位于 A.腭皱襞处 B.上腭硬区 C.腭皱襞之后,上腭硬区之前 D.上腭硬区之后 E.颤动线之前 3.牙列缺损应采用牙合堤记录上下颌关系的情况是 A.缺牙少 B.末端游离缺失 C.前牙缺失 D、个别后牙缺失 E、对颌牙牙合面严重磨耗 4.一般情况下,可摘局部义齿卡环的数目应 A.尽可能少 —2个 —4个 —6个 E.尽可能多 5.以下不是可摘局部义齿适应证的是 A.缺牙伴有牙槽骨、颌骨或软组织缺损者。 B.需在修复缺失牙的同时,适当加高垂直距离者。 C.游离端缺牙者。 D.唇、腭裂不能或不愿外科手术,需要以基托封闭腭部裂隙者。 E.生活不能自理者。 6.金属基托厚度一般为 A.0.5mm B.1.Omm C.l.5mm D.2.Omm E.3.Omm 7.前腭杆的厚度约为 A.0.5mm B.1.0mm C.1.5mm D.2.0mm E.2.5mm 8.支托具有以下作用,除了 A.支持作用 B.做间接固位体 C.防止食物嵌塞 D.固位作用 E.恢复咬合接触 9.关于金属基托的评价,错误的是A.强度高,不易折裂 B.体积小且薄,戴用舒适 C.不易修理 D.制作复杂 E.温度传导差 10.以下表述中,错误的是 A.延伸卡环的卡臂在临近缺隙的基牙上位于倒凹区,起固位作用 B.联合卡环有防止食物嵌塞作用C.RPI卡环可减小基牙的扭力 D.孤立磨牙上的圈形卡环的卡臂尖向近中 E.对半卡环有两面两个牙合支托 11.关于局部义齿基托的说法,正确的是 A.磨牙后垫处应做缓冲 B.粘膜支持式义齿的基托可适当缩小C.塑料基托的温度传导作用好于金属基托 D.前牙缺失的义齿均须有唇侧基托E.基托与天然牙轴面非倒凹区接触,可起卡环对抗臂作用 12.具有二型观测线的基牙 A. 近缺隙侧倒凹区小,远离缺隙侧倒 凹区大 B. 近缺隙侧倒凹区小,远离缺隙侧倒

病例分析

口腔内科典型病例分析 病例1 患者,男,17岁,学生。刷牙时牙龈出血2年。2年前开始患者每日刷牙时发生牙龈少量出血,未曾治疗。近一年接受口腔正畸治疗,出血症状加重,并且牙龈肿胀明显,故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无全身慢性系统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无特殊嗜好,每日刷牙两次。 家族史:家人身体健康,无类似疾病。 口腔检查:口腔中戴有固定矫治器,软垢(+),上下前牙牙龈色鲜红,水肿光亮,牙龈乳头成球状突起,肿胀增生,覆盖部分牙冠,探诊出血,探诊龈沟深度4mm,未探及附着丧失。 辅助检查:血象检查无异常,X线片显示牙槽嵴顶无吸收。 诊断:青春期龈炎 诊断依据: 1.青春期男性患者 2.牙龈炎症程度与局部刺激物程度不成正比 3.牙龈乳头球状增生

4.X线片正常。 治疗: 1.口腔卫生宣教 2.进行牙周基础治疗 3.定期复查复治 4.手术治疗 病例2 患者男 42岁 主诉:牙龈出血牙齿松动两年余。 病史:两年来,牙龈经常出血,咬东西无力,下前牙松动,偶有牙床肿胀,流脓,经口服“消炎药”后症状缓解。近两周来,后牙遇冷热痛。无自发痛、夜间痛。否认全身疾病及家族史。 检查:全口牙龈红肿,点彩消失,龈乳头退缩,质软。牙石(+++),牙周袋3~4mm,探诊出血,可探及龈下牙石,附着丧失3~5mm。下前牙松动Ⅱ度。X 线片显示:全口牙槽骨水平吸收Ⅱ度,牙周膜间隙增宽,个别牙的骨硬板消失。 诊断:广泛型中度慢性牙周炎 牙龈退缩伴牙本质过敏

诊断依据: 牙龈出血牙齿松动,下前牙松动,牙床肿胀,流脓,后牙遇冷热痛,全口牙龈红肿,点彩消失,龈乳头退缩,质软,牙石(+++),牙周袋3~4mm,探诊出血,可探及龈下牙石,附着丧失3~5mm,下前牙松动Ⅱ度。X 线片显示:全口牙槽骨水平吸收Ⅱ度,牙周膜间隙增宽,个别牙的骨硬板消失 治疗方案 1 全口龈上洁治 2 全口龈下刮治 3 药物治疗 4 下前牙松牙固定 5 定期复查 6 口腔卫生宣教 病例3 患者男 56岁 主诉:左下后牙自发痛、持续性胀痛一天。

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试题库及答案

茗志存远,祝你成功! 1 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 第一章 总论 (前两章约占总成绩的70%-80%)第一节概述 1、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是研究牙列缺损和颌面部缺损畸形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及可摘修复体制作技术的一门科学。 2、(牢记)可摘局部义齿工艺内容包括:常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套筒冠义齿修复工艺;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覆盖义齿修复工艺;颌面部缺损修复工艺;牙周夹板修复工艺及垫制作工艺。 第二节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和作用 (牢记)可摘局部义齿一般是由人工牙、基托、固位体和连接体组成,按照部件所起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三部分,即修复缺损部分、固位稳定部分和连接传力部分。 一、人工牙(牢记) (名释)人工牙是义齿代替缺失牙建立咬合关系,恢复咀嚼功能和外形的部分。 (一)人工牙的种类 按面形态不同可分(牢记) (1)解剖式牙:牙尖斜度为33°或30° (2)非解剖式牙:又称无尖牙,牙尖斜度为0°。 (3)半解剖式牙:牙尖斜度较小,约20°左右。 (二)人工牙的选择 1、前牙选择的原则 (1)形态:前牙应选形态与口腔余留牙近似的人工牙。人工牙的唇面应与面部的侧面外形弧度相称。 (2)大小:参考口腔余留牙或同名牙。 (3)颜色:颜色应与患者的肤色、年龄相称,选择颜色时要综合考虑人工牙的颜色的色调、彩度、光 亮度和透明度。 2、后牙选择的原则 (1)人工后牙的颊、舌侧宽度,应比天然牙的颊、舌侧宽度要小,以减少支持组织的负荷。 (2)后牙颊面的长度,应根据牙弓后部的间隙和前牙的唇面长度来选牙,使前牙和后牙和谐一致。 二、基托 (名释)基托又称基板,是可摘局部义齿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覆盖在口腔粘膜及牙槽嵴上,将义齿的各部分连成一个整体,是排列人工牙的基地。 (一)基托的功能(大题、牢记) 1、将义齿各部分连接成一整体。 2、承受义齿在生理限度范围内的力,将其分散传导到口腔组织。 3、修复缺损的牙槽骨、颌骨和软组织,恢复外观和功能。 4、加强义齿的固位与稳定。 (二)基托的种类 1、塑料基托 2、金属基托 3、金属塑料联合基托 (三)基托的要求(大题、牢记)

口腔修复练习题(九)

口腔修复学试题(九) (共100分) (每小题2分) 51.RPI卡环采用近中牙合支托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基托下沉B.减少牙槽嵴受力 C.减少基牙所受扭力D.增强义齿稳定E.防止食物嵌塞 52.对半卡环适用于()。 A.I类导线B.锥形牙C.游离缺失的末端基牙D.孤立的双尖牙、磨牙E.前牙缺失的病例 53.延伸卡环适用于()。 A.前牙缺失的病例B.肯氏一类和二类的病例 C.咬合紧的病例D.松动基牙或牙冠外形差的基牙E.磨耗牙54.下列哪些不是I型杆的优点()。 A.固位作用好B.稳定作用强C.美观 D.对基牙损伤小E.暴露金属少 55.下列与RPI卡环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RPI卡环由近中牙合支托、邻面板和I型杆组成 B.RPI多用于游离端义齿 C.近中牙合支托连同其小连接体作为间接固位体,有对抗义齿向远中脱位的作用D.邻面板与基牙导平面接触,有防止义齿下沉的作用 E.I杆舌侧不需要设计对抗臂 56.RPI卡环可以减轻对基牙损伤,错误的原因是()。

A.鞍基受载下沉后,I型杆离开基牙牙面,不产生对基牙的扭力 B.I型杆与基牙接触面积小,对基牙损伤小 C.近中脸支托对基牙的扭力小 D.鞍基受载下沉后,邻面板随之下沉,不产生对基牙的扭力 E.舌侧对抗臂与I型杆有较强的交互作用,对基牙扭力小 57.关于RPA卡环叙述错误的是()。 A.RPA卡环是有近中牙合支托、邻面板和圆环型卡环三部分组成 B.RPA卡环的近中牙合支托、邻面板的设计与RPI卡环相同 C.RPA卡环的颊侧固位臂坚硬部分与观测线上缘接触 D.为提高RPA卡环的支持与稳定作用,卡环臂的坚硬部分应尽量向牙合方上移 E.RPA卡环固位被与基牙的接触面积较大,对美观有一定的影响 58.关于锻丝卡环错误的叙述是()。 A.锻丝卡环由金属丝才弯制,弹性好,固位力强B.锻丝卡环比较适合第三类观测线的基牙 C.锻丝卡环比铸造卡环的纵向固位力大D.锻丝卡环变形后容易调改E.锻丝卡环臂与基牙牙面接触的密合度与均匀度不如铸造卡环 59.大连接体的作用有()。 A.连接局部义齿各部分B.传导和分散牙合力C.稳定作用D.支持作用E.A,B,C,D 60.下列与大连接体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连接体将义齿的各部分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口腔病例分析

一、患者,男,68岁。 主诉:戴全口义齿8年,咀嚼无力二年。 检查:上、下颌8—8缺失,全口义齿修复。义齿易脱落,面重度磨损,息止颌间隙5mm。义齿摘除后,见基托所覆盖区域的粘膜潮红。生活史:饭后不清洁义齿,夜间不摘取。 病例分析 1、主诉疾病的诊断:上、下牙列缺失 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义齿性口炎 3、分析咀嚼无力的原因: ①镶复时间长,基托与粘膜不贴合,义齿固位稳定差。 ②面重度磨损,垂直距离过低。 4、若重新修复,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有: ①利用息止颌间隙确定②面部比例平分法③面部外形观察法 ④旧义齿作参考⑤拔牙前的记录。 5、校对垂直距离的方法: ①指感髁状突撞击法②指感颞肌纤维收缩法③面部外形观察法 6、非主诉疾病发生的原因: ①义齿清洁差②夜间不摘取。 二、患者,男,56岁。 主诉:上前牙修复二年变色,影响美观。 检查:左上1烤瓷冠,外形如图(显示冠颈缘变黑),全口牙结石(++ — +++),X片如图(显示牙槽骨水平吸收)。

病例分析: 1、主诉疾病的诊断:上颌牙体缺损 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慢性牙周炎 3、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拆除修复体②重新制作 4、非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龈上洁治术②龈下刮治术③口腔卫生宣教④定期复查,维持疗效。 三、患者,女,52岁。 主诉:下前牙缺失三个月。 检查:下颌1│1缺失,下颌3│3稳固,下唇及颊粘膜处可见3~4个溃疡点。上颌│2邻面龋。X片如图(显示:龋达牙本质浅层)。 既往史:溃疡有反复发作史。 病例分析: 1、主诉疾病的诊断:下颌牙列缺损 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①复发性口腔溃疡(单纯型)②左上2中龋。 3、主诉疾病的修复设计:①固定义齿②可摘局部义齿③种植义齿 ④粘结桥 4、非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消炎止痛,促进愈合②局部、全身用药③消除病因④左上2垫底充填。 5、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溃疡3~4个②有自限性③周期性反复发作④红、黄、凹、痛⑤左上2邻面龋达牙本质浅层。 四、患者,男,36岁。 主诉:左下后大牙咬合痛,面部肿胀三天。

口腔修复学可摘局部义齿病例分析题(课堂讨论)

病例一 缺失,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上放置RPI卡环,上放置三臂卡固位体。1.间接固位体(支托)的最佳位置为 A.面近中B.舌隆突 C.舌隆突D.面近中 E.面近中 2.如果采用附加卡环做间接固位体,最好放置在 A.,卡臂尖向近中 B.,卡臂尖向近中 C.,卡臂尖向远中 D.,卡臂尖向近中 E.,卡臂尖向远中 答案:1.D 2.C 病例二 一患者,缺失。 1.其肯氏分类为 A.第一类第一亚类 B.第一类第二亚类 C.第二类第一亚类 D.第二类第二亚类 E.第三类第一亚类 2.义齿的支点线形式为 A.直线式B.斜线式C.横线式 D.纵线式E.平面式 答案:1.D 2.E 病例三 一患者缺失。铸造支架式义齿,RPI卡环,舌杆大连接体。义齿戴用一周后,主诉义齿压痛、基牙咬合痛。口腔内检查发现:舌系带根部小溃疡,叩痛(+),义齿各部分密合,咬合高。

1.舌系带根部溃疡的原因是 A.义齿前后翘动B.义齿摘戴困难 C.义齿下沉D.舌杆位置过低 E.舌杆未缓冲 2.基牙疼痛的原因是 A.根尖周炎B.受力过大 C.牙周病D.牙本质过敏 E.咬合干扰 3.基牙疼痛的处理措施是 A.牙髓失活B.根管治疗 C.牙周治疗D.调 E.人工牙减径或减数 答案:1.D 2.B 3.E 病例四 一患者下颌左567右5678缺失,左下8 HE面2度龋、近中舌向倾斜、不松动,余留牙牙石2度,左侧下颌隆凸明显、倒凹大,舌侧前部牙槽骨为斜坡型,口底深,上颌牙完全正常。 76.患者在开始修复治疗前需进行哪些口腔处理 A.拔除左下8 B.拔除左下8,牙周洁治剩余牙 C.充填左下8合面龋坏,牙周洁治剩余牙 D.拔除左下8,牙周洁治剩余牙,手术去除左侧下颌隆凸 E.充填左下8合面龋坏,牙周洁治余留牙,手术去除左侧下颌隆凸 正确答案:76.E; 77.根据Kennedy分类法,此患者属 A.第一类 B.第一类一亚类 C.第一类二亚类 D.第二类 E.第二类一亚类 正确答案:77.E; 78.需要增加辅助固位卡环的最佳位置是 A.右下3 B.左下3 C.左下5 D.左下6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12月课程考试《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考查课试题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12月课程考试《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考查课试题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10 分。) 1. 铸造支架变形的常见原因,下列那个不正确() A. 支架熔模变形 B. 包埋材料透气性差,铸造时模腔内残存气体 C. 合金的线收缩率过大,支架形态不规则所产生的不均一变形 D. 打磨加工时引起的机械性变形 正确答案: 2. 需采用均凹法确定就位道的是() A. 后牙非游离缺失,缺隙一端基牙倒凹过大者 B. 多个牙间隔缺失者 C. 双侧后牙游离缺失,为加大基牙远中倒凹,设计二型卡患者 D. 前牙缺失,牙槽嵴丰满、前突者 正确答案: 3. 铸造支架的制作过称中对磷酸盐耐火材料模型进行表面处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提高模型的强度和光滑度 B. 保证高温下准确铸造的同是补偿金属凝固收缩 C. 为支架下进行塑料预留空间 D. 缓冲 正确答案: 4. 当有一侧后牙远中游离缺失,基牙为近缺隙侧前磨牙是首先考虑用下列那类卡环() A. 对半卡环 B. 长臂卡环 C. 倒钩卡环 D. 回力卡环 正确答案: 5. 下列那一项不是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适应症() A. 各种牙列缺损,尤其是游离端缺牙者 B. 基牙或余留牙松动不超过Ⅱ°,牙槽骨吸收超过1/2者,修复牙列缺损的同时可固定松动牙 C. 牙面重度磨损或多个牙缺失等原因造成咬合垂直距离过低,需恢复垂直距离者 D. 缺牙伴有牙槽骨、颌骨或软组织缺损者 正确答案: 6. 对于Ⅱ类卡环性能描述正确的是() A. 固位和稳定作用均较好 B. 固位较好,但稳定性差 C. 稳定性好,但固位作用差

D. 固位和稳定作用均较差 正确答案: 7. 为了减少大连接体对牙龈的损伤在设计是要与龈缘之间有一定距离,腭杆距龈缘一般为(),舌杆为() A. 4~6mm , 3~4mm B. 1.5~2.0mm , 3~4mm C. 4~6mm , 3~3.5mm D. 6~8mm ,4~6mm 正确答案: 8. 支托是可摘局部义齿的重要组成部件,其作用总结而言有三种,错误的是() A. 支承、传递力 B. 稳定义齿 C. 防止食物嵌塞和恢复关系 D. 将义齿各部件连接到大连接体上 正确答案: 9. 解剖式牙亦称有尖牙,其牙尖斜度为() A. 10°或20° B. 20°左右 C. 30°~33° D. 40°左右 正确答案: 10. 可摘局部义齿的基托应有一定厚度以保持其抗挠曲强度,塑料基托一般不少于(),过薄易折裂,过后患者感觉不适,金属基托可以薄一些,一般为() A. 2.5mm , 0.8mm B. 2.0mm , 0.8mm C. 2.0mm , 0.5mm D. 2.5mm , 0.5mm 正确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12月课程考试《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考查课试题 二、主观填空题(共7 道试题,共22 分。) 1. 导线是卡环设计和制作的依据,卡环的类型和基牙上的位置是根据导线来确定的。卡环的非弹性部分不应进入导线以下的倒凹区,卡环臂端则应进入倒凹的适当深度。一般铸造钴铬合金卡环臂端进入倒凹的深度约,金合金约,弯制钢丝卡环约。

可摘局部义齿复习题

可摘局部义齿 【A型题】 1.下列哪一条不属于可摘局部义齿的优点( )。 A.磨除牙体组织较少B.适应围较广C.方便摘戴,便于清洗 D.咀嚼效率较高E.基托可以修复部分缺损的牙槽嵴软硬组织 2.患者下颌8764 5678缺失已半年,要求做义齿修复。检查:余牙牙冠形态正常,无松动。患者适合做哪种修复? ( ) A.固定义齿B.可摘局部义齿C.覆盖义齿D.总义齿E.即刻义齿 3.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中不包括( )。 A.人工牙B.基托C.固位体D.基牙E.连接体 4.可摘局部义齿中有传导合力作用的包括以下部件,除了( ) A.人工牙B.基托C.大、小连接体D.卡环体E.卡臂尖 5.不属于可摘局部义齿的部件是( )。 A.间接固位体B.直接固位体C.桥体

D.I杆E.邻面板 6.可摘局部义齿中不起稳定作用的部分是( ) A.基托B.人工牙C.间接固位体D.连接体E.以上部分都起稳定作用 7.解剖式人工牙的牙尖斜度是( )。 A.0°B.15°C.5°D.30°E.40° 8.解剖式人工牙与非解剖式牙的区别是( )。A.解剖式人工牙咀嚼效率高,侧向牙合力大B.解剖式人工牙咀嚼效率低,侧向牙合力小 C.解剖式人工牙咀嚼效率高,侧向牙合力小D.解剖式人工牙咀嚼效率低,侧向牙合力大 E.解剖式人工牙咀嚼效率高,侧向牙合力与非解剖式牙无差别 9.对牙槽嵴损伤最小的人工牙是下列哪种( )。A.解剖式瓷牙B.半解剖式瓷牙C.解剖式塑料牙D.半解剖式塑料牙E.非解剖式塑料牙 10.选择人工前牙时不必考虑的因素( )。A.剩余牙的颜色、形状和大小B.患者过去是否戴过义齿 C.患者的面型D.患者的肤色

2016年上半年面授考试课程-《口腔修复学》复习题

1、人工牙基托固位体连接体牙支持式粘膜支持式 2、主承托区副承托区边缘封闭区缓冲区 名词解释 1、倒凹深度是导线观测器的分析杆至基牙倒凹去牙面的垂直距离。 2、指牙体硬组织不同程度的外形和结构的破坏、缺损或发育畸形,造成牙体形态、咬合和邻接关系的异常,影响牙髓和牙周组织甚至全身的健康,对咀嚼、发音和美观等也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口腔修复学是应用符合生理的方法,采用人工装置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并恢复其相应生理功能,预防或治疗口颌系统疾病的一门临床科学。 4、 4、克里斯坦森现象:将上下合托戴入口内后,嘱患者下颌向前伸约6mm,当下颌托向上颌托闭合时,合托前缘接触。而后部离开,形成楔形间隙,此间隙出现于髁道斜度呈正度数时,此现象称为克里斯坦森现象。 简答 1、前牙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FM)牙体预备步骤? 1)切端预备:定深沟1.5-2.0mm,2-3个。 2)唇面预备:先在唇面的切2/3 形成10-1.5mm的纵形沟,然后在颈1/3处依次磨出同样深度(0.5mm)。 3)邻面预备:先磨除切缘至颈部的倒凹,再按肩台设计要求磨除邻面牙体组织,两邻面切向聚合度2-5度。 4)舌面预备:分两步,先磨除舌隆突至龈缘的倒凹;在按舌面形态磨出修复体必要空间。 5)颈袖形成:在颈1/3 出按牙体长轴的方向磨除修复所需间隙,形成切向为2-5度的柱状颈袖。 6)龈缘预备(肩台预备): 7)精修完成。 2. 简述全口义齿的固位原理? 1)吸附力的作用吸附力是指两种物体分子之间相互的吸引力,包括内聚力和附着力的作用。 附着力是指不同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内聚力是指同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吸附力的大小与基托和粘膜之间的接触面积和密合程度有关。 吸附力的大小与唾液的质和量也有关系。 2)表面张力是抵抗将液体分层的力量。如果要使全口义齿脱位,必须使义齿基托和粘膜之间的唾液分成两层;将唾液分成两层,又必须使空气进入基托和粘膜之间。 防止空气进入基托和粘膜之间,靠唾液内部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使外层分子受到内部分子的吸引力,产生向液体内部的趋势,而使表面形成半月形的液体表面,这是由于表面张力受造成的。。 3)大气压力全口义齿基托的边缘与周围的软组织保持紧密接触,形成良好的边缘封闭,使空气不能进入基托和粘膜之间,在基托和粘膜间形成负压,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基托和粘膜密贴而使义齿获得固位。 基托的边缘封闭越好,则大气压力的作用越强,义齿的固位力也越大。 论述 1、固定义齿与可摘局部义齿的区别 固定义齿可摘局部义齿

可摘局部义齿期末复习资料。。。共8页文档

Kennedy根据缺隙所在部位,结合可摘局部义齿氨基与基牙之间的关系对牙列缺损的分类,共分为4类。 第一类:即双侧游离端缺损,临床较多见,尤其是下颌。如此类缺损伴有另外的一个或两个中间缺损,称之为第一类的第一亚类或第二亚类。 第二类:即单侧游离端缺损。如此类缺损伴有中间缺损,根据其缺隙数目,称之为第二类的第一亚类或第二亚类等。 第三类:即前后都有余留牙齿的单侧中间缺损。如此类缺损伴有另外的同侧或对侧中间缺损,根据其缺隙数目,称之为第三类的第一亚类或第二亚类等。第四类:即前部缺牙,余留牙齿在缺隙的远中,与上述三类不同的是,此类缺损没有亚类。 部分组成。 1.按制作材料分类:(1)瓷牙;(2)复合树脂牙与塑料牙;(3)金属—塑 料结合牙:1)金属舌面牙;2)金属颌面牙 2.按颌面形态分类:(1)解剖式牙:又称有尖牙,有清晰的尖,窝,沟, 嵴等解剖形态。(2)半解剖式牙:近似正常解剖形态,牙尖斜度小。(3)非解剖式牙:其颌面没有牙尖和斜面,又称无尖牙。 隙部分的基托又称为鞍基。 襞处,边缘形态圆钝,与局部黏膜密贴,以获得良好的边缘封闭;基托舌侧可伸展至口底与龈黏膜移行皱襞处;基托的上颌后缘的两侧可伸展到翼

上颌切迹,中间可达腭小凹后2mm处;下颌后缘可覆盖磨牙后殿的一分之三到一分之二处,在系带处,基托局部应形成切迹,不妨碍其运动。临床上基托伸展大小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原则上在保证义齿的固位,支持和稳定的条件下,应适当缩小,让患者舒适美观。 基托应有一定的厚度,以保证其强度,铸造金属基托厚度为0.5mm左右,塑料基托的厚度为2mm左右。 凹向外的弧形,以适应颊肌,舌肌的运动,有利于义齿的固位。 是可摘局部义齿安放在基牙上的部分,通常由金属制作,起固位,支持和稳定义齿的作用,按固位体的作用不同分为直接固位体和间接固位体。 1.连接义齿各组成部分。 2.传导并分散颌力至基牙和邻近的支持组织,以减少基牙在功能状态时所 承受的扭力和负荷。 大连接体的使用,减少了基托面积,增加了义齿的强度,减轻了异物感。 1.要有一定强度,质地坚韧,不变形,不断裂。 2.不能妨碍唇,颊,舌和各系带的运动。 3.其截面呈扁平型,板条形或半梨形。 4.不能进入软组织倒凹,以防影响义齿就位和损伤软组织。在上颌硬区, 下颌舌隆区及其他骨性突起区应做缓冲,以防压迫。

可摘义齿试题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修复活动部分试题 1、口腔修复开始前需标明行的口腔检查是 A.颌面部检查 B.口腔内的检查D.X线检查D.制取模型检查 E.以上内容都包括 2、以下哪种情况的患牙应拔除() A.牙槽骨吸收1/3,牙松动I度 B.牙槽骨吸收1/2,牙松动Ⅱ度 C.牙槽骨吸收1/2,牙松动Ⅱ度 D.牙槽骨吸收2/3,牙松动Ⅲ度 E.以上都不对 3、制作可摘局部义齿印模,选择的托盘与牙弓内外侧应有多大间隙() A.无间隙 B.1-2mm间隙 C.2-3mm间隙 D.3-4mm间隙 E.5mm以上间隙 4、临床常用的印模材料是() A.印模石膏 B.藻酸盐类印模材料 C.琼脂胶体 D.硅橡胶印模 E.印模油膏 5、制取牙列缺失印模,以下叙述哪项错误 A.使组织受压均匀 B.适当伸展印模范围 C.采取解剖式印模 D.保持稳定的位置 E.作肌功能修整 6、以下对无牙颌印模范围要求哪项不正确 A.包括整个牙槽嵴 B.边缘伸展到唇、颊、舌沟处 C.上颌后缘伸展到腭小凹处 D.上颌两侧后缘伸展到翼上颌切迹颊侧盖过上颌结节 E.下颌后缘盖过磨

牙后 7、上颌后堤区最宽处位于() A.腭中缝两侧与上颌结节之间的区域 B.腭中缝处 C.翼上颌切迹处 D.上颌结节处E、都不正确 8.牙列缺损肯氏分类第一类是() A、双侧游离缺失B.单侧游离缺失C.单侧非游离缺失D.前牙游离缺失E.以上都不是9.没有亚类的牙列缺损肯氏分类是() A.第一类B.第二类C.第三类D.第四类E.以上都不是 10.哪个不是可摘义齿的必要部分() A.人工牙和卡环B.基托和人工牙C.人工牙和卡环D.连接杆E.以上都不是 11.全口义齿的缓冲区包括() A.上颌前弓区B.上颌后弓区C.舌侧翼缘区D.后堤区 E.以上都不是 12.卡环支持主要来自() A.卡环臂B.卡环体C.牙合支托D.小连接体E.以上都包括 13.卡环的弹性部分是() A.卡环臂和卡环体B.卡环体D.小连接体C.牙

口腔修复学复习题1

可摘局部义齿是指利用口内余留的天然牙、黏膜、牙槽骨作支持,借助义齿的固位体及基托等部件装置取得固位和稳定,用以修复缺损的牙列及相邻的软、硬组织,患者能够自行摘戴的一种修复体。人工牙是义齿结构上用以代替缺失的天然牙,以恢复牙冠形态和咀嚼功能的部分。 支托是指放置于天然牙上,以防止义齿龈向移位及传递牙合力至该牙的一种硬性(金属)装置 观测线又称导线,指按共同就位道描画的、用以区分硬、软组织的倒凹和非倒凹区的分界线。 小连接体是坚硬无弹性的部分,它的作用是把金属支架上的各部件,如卡环、合支托、义齿基托、大连接体等相连接。 直接固位体:防止义齿牙合向脱位,起主要固位作用的固位部件 间接固位体:用以辅助直接固位体的固位部件,起防止义齿发生翘起、摆动、旋转及下沉的作用。制锁力:进入制锁角内的义齿部件及阻止其脱位的牙体间产生摩擦力称制锁力 制锁状态是指义齿由于设计的就位道与功能状态中义齿实际的脱位方向不一致而造成的约束状态。倒凹深度是指导线观测器的分析杆至基牙倒凹区牙面的垂直距离。 倒凹坡度是指倒凹区牙面与基牙长轴之间构成的角度。 制锁角:就位道与脱位道的方向之间形成的角度称制锁角。 可摘局部义齿的稳定是针对义齿在行使功能过程中无翘动、下沉、摆动及旋转而言。即指义齿在行使功能中,始终保持平衡而无局部脱位,不存在义齿明显地围绕某一支点或转动轴而发生转动等不稳定现象。 什么是RPI卡环组?简述RPI卡环组的优点. 由近中牙合支托、远中邻面板、颊侧I型杆式卡环三部分组成,常用于远中游离端义齿。 优点:①游离端邻缺隙积压受力小,方向接近牙长轴②I型杆卡与基牙接触面小,美观且患龋率低③邻面导板防止义齿与基牙间食物嵌塞,同时起舌侧对抗卡环臂的作用。④近中支托小连接体可防止游离端义齿远中移位。⑤游离端基托下组织受力增加,但作用力垂直于牙槽嵴且较均匀。 RPA与RPI卡环的结构区别是什么?何时选择应用RPA卡环? 答:RPA与RPI的区别:用圆环形卡环的固位臂代替 I 杆。 RPA用于远中游离端义齿,当患者口腔前庭深度不足时,基牙下存在软组织倒凹时,或观测线低,接近颈缘时均不宜使用I 杆时。 简述牙合支托的作用。 答:(1)支持、传递牙合力(2)稳定义齿(3)防止食物嵌塞和恢复牙合关系 如何确定RPD的基托伸展范围? 答:基托的唇、颊侧边缘应该伸展至粘膜转折处,基托的后缘在上颌应伸展至翼上颌切迹,远中颊侧应盖过上颌结节,后缘中部最大的伸展范围可以到硬、软腭交界处稍后的软腭上。下颌基托后缘应覆盖磨牙后垫的1/3~1/2,基托的舌侧伸展至粘膜转折处,缓冲舌系带处,不影响舌的运动。原则上在保证义齿固位、支持和稳定的条件下,应该适当缩小基托的范围,让患者感到舒适美观。 简述人工前牙选择的原则 答:(1)满足切割功能,达到语言和美观方面的要求。 (2)形态、大小和色泽应与同名牙和相邻牙对称协调。 (3)排牙应参考余留邻牙、对颌牙和缺牙区牙槽嵴情况。 (4)颜色应与患者的肤色、年龄相称,自然逼真。 (5)尽量选用成品牙。 简述间接固位体的作用 (1)防止游离端义齿牙合向脱位,减少因义齿转动而造成对基牙的损伤。(2)对抗侧向力,防止义齿旋转和摆动。(3)分散牙合力,减轻基牙及基托下组织承受的牙合力。

实验二十四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一)

实验二十四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一) 牙体预备、弯制卡环(9学时) 【目的和要求】 1、了解和熟悉可摘局部义齿的一般设计原则和要求。 2、掌握可摘局部义齿牙体预备的方法和要求 3、熟悉弯制卡环的各种器械及使用方法。 4、掌握三臂卡环及间隙卡环的弯制方法。 【实验内容】 1、11、21、26、46缺失的初步设计,牙体预备,取印模、灌制模型 2、11、21、26缺失的支架制作(弯制法) 【实验用品】 仪器设备:全口有孔托盘一付、电机、橡皮碗、石膏调刀、石膏剪刀、石膏打磨机、三德钳,平头钳、日月钳、蜡勺、雕刻刀、酒精灯。 消耗材料:口镜、探针、镊子、小球钻、刀边轮砂石、轮状石车针、柱状石车针、夹石针、砂片、弹性印模材、石膏粉、0.9mm不锈钢丝,红蓝铅笔、蜡片、等。 【方法和步骤】 (一)口腔检查: (二)义齿的初步设计 (三)按初步设计做口腔准备 1、牙合支托沟的准备: 目的是为了使义齿的牙合支托放在基牙上,不妨碍上下颌牙齿的咬牙合接触。所以在取模前应先在基牙上制备出安放牙合支托的凹来。牙合支托的位置一般在缺隙两侧基牙牙合面的近中或远中边缘嵴上,制备时一般在牙釉质内进行。 ①制备要求: 沟的方向:一般略与基牙长轴垂直,与牙合平面平行,沟的深度:约1mm。 沟的长度:磨牙上约为近远中径的1/4~1/3:双尖牙近远中径的1/3~1/2。沟的宽度,占基牙颊舌径的1/3。

沟的底部应圆滑、边缘嵴转角处应园钝。 冷弯锻丝法:沟的宽度与深度与选用的钢丝相当。沟的长度约2mm。其它同于铸造法。 ②制备方法: 用刀边轮或轮状车针,按要求在基牙牙合面近缺牙区一端的边缘,做颊舌向移动,逐渐将釉质磨去,使其有合适的宽度、深度、长度。制备时,注意手的支点,放在邻近的基牙上,保护好口腔内软硬组织,制备完毕后,可用探针探测法或咬牙合蜡片记录法来检查支托沟是否合平要求。 2、间隙沟的制备 ①制备要求:宽度和深度约lmm,以能自由通过所选用的钢丝为原则。制备时可能破坏基牙的邻接点。如果咬牙合过紧,制备深度不够时,可以选磨对牙合牙尖少许。沟的底部及颊舌侧拐角处均应圆钝。‘ ②制备方法: 用刀边轮砂石或柱状车针(约1mm粗的直径),在相邻两基牙牙合外展隙处,加深加宽;做适当选磨,其宽度和深度应与所选用的钢丝相同。 3、基牙修整: 基牙有较大倒凹,影响义齿就位时,可用柱状车针进行修整。 4、咬牙合调整及修整制备的牙体: 最后将所有制备的牙体应修整光滑,并给以防龋及脱敏处理。 (四)取印模 (五)灌模与脱模 (六)弯制间隙卡环 先弯颊侧卡环臂,后弯舌侧小连接体。取0.9mm钢丝一段,根据基牙牙冠的颊面形态先弯成合适弧度,在模型上比试一下,检查是否与牙冠颊面密合;再根据牙冠高度向舌侧方向将钢丝弯成90°角,并与间隙卡沟密合;然后根据间隙沟长度,将钢丝向下向舌侧弯成一钝角,距舌侧龈缘约5mm处,将钢丝弯向缺牙区即可。注意连接体应均匀离开粘膜组织0.5mm距离。 (七)三臂卡环的弯制: l、卡环臂:先弯颊侧卡环臂、后弯舌侧对抗臂,再弯牙合支托。

济宁医学院学位考试复习题 口腔修复学复习题

口腔修复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牙片可检查的内容不包括() A.牙根数目B.牙根粗细C.牙根弯曲度D.牙根截面形状 2.开口度是指患者最大开口时() A.上下唇之间的距离B.上下中切牙切缘之间的距离 C.上下中切牙龈缘之间的距离 D.上中切牙切缘至颏底的距离 3.一般情况下余留牙的拔除时牙槽骨吸收应达到() A.牙根1/4 B.牙根1/3 C.牙根1/2 D.牙根2/3 4.Ⅰ度松动的牙松动方向是() A.仅有唇(颊)舌向松动 B.唇(颊)舌向及近远中向均有松动 C.近远中向及垂直向均有松动 D.唇(颊)舌向及近远中向松动,并伴有垂直向松动 5.正常覆盖时,上颌切牙切缘到下颌切牙唇面的水平距离是() A.0mm B.3mm以内C.3~5mm D.5~7mm 6.以下关于桩核冠理想根桩长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达根长的1/3即可B.应达根长的1/3~1/2 C.应达根长的1/2~2/3 D.应达根长的2/3~3/4 7.有根尖瘘管的患牙根充后桩核冠修复开始的时机一般是() A.无叩痛后B.瘘管闭合后C.无根尖区扪痛后D.无自觉症状时 8.不是天然牙牙冠表面自洁区的是() A.面B.颊面C.邻接触区D.舌面 9.不会导致全冠粘固后出现龈缘炎的是() A.轴壁突度不良B.咬合早接触C.冠边缘不密合D.龈沟内粘固剂残留10.金-瓷结合的主要机制是() A.化学结合B.压缩结合C.范德华力D.机械结合 11.前牙做龈下边缘的主要优点是() A.龈沟内是免疫区 B.修复体边缘密合性好 C.不易产生继发龋 D.美观

12.金属全冠戴用2天后,咀嚼时修复牙出现咬合痛,检查有明显叩痛,其原因为()A.牙髓炎B.牙周炎C.咬合时有早接触点D.牙龈炎 13.下列哪项属于牙体缺损修复的治疗原则() A.正确的恢复形态与功能 B.患牙预备时尽可能保存保护牙体组织 C.修复体应保证组织健康 D.以上均是 14.修复体的固位力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 A.制备牙轴面聚合度B.黏结剂的厚度C.接触面积 D.制备牙的松动度 15.一患者,右下5活髓,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水门汀粘固后第二天出现自发痛夜间加剧,最可能的原因为() A.创伤B.牙髓炎C.根尖周炎D.牙髓充血 16.固定桥的组成部分是() A.固位体、桥体、连接体 B.固位体、桥体、人工牙 C.固位体、人工牙、连接体 D.固位体、桥体、基牙 17.选择固定桥基牙时不必考虑的因素是() A.牙周膜 B.牙槽骨 C.根长 D.对侧牙的形态 18.Ante主张() A.以力比值决定基牙数目 B.以缺牙数决定基牙数目 C.以牙周膜面积决定基牙数目 D.以缺牙部位决定基牙数目 19.卫生桥体龈面与牙槽嵴黏膜之间的间隙至少为() A.2mm B.2.5mm C.3mm D.3.5mm 20.固定桥修复的最佳时间一般是在拔牙后() A.4周 B.5周 C.6周 D.3个月 21.义齿利用树脂基托将钢丝弯制卡环,人工牙等连接成整体的义齿类型是() A.牙与黏膜混合支持式义齿 B.塑料胶连式义齿 C.牙支持式义齿 D.金属铸造支架式义齿 22.不适合采用调节倒凹法确定就位道的是() A.后牙游离缺失 B.前牙缺失 C.一侧后牙非游离缺失 D.缺牙间隙多,倒凹大 23.义齿固位力与卡环臂进入基牙倒凹的深度和倒凹的坡度的关系() A.进入倒凹深,倒凹坡度大,固位力强 B.进入倒凹深,倒凹坡度小,固位力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