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复习过程

公共政策复习过程
公共政策复习过程

学习-----好资料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公共政策的内涵:1、公共政策是决定、决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具有决定、决策的一般特征;

2、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的活动方式或活动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的权力意志的表现;

3、公共政策是经由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的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主导这一过程的基轴是公共权力机关与公民的关系;

4、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

5、公共政策是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

6、公共政策在形式上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公共政策的产生必须具备的三个初始条件或者说三个核心要素:1、公共问题的形成;2、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3、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

近代公共政策的转型或发展在四个方面的表现:1、公共政策问题形成中的公民参与2、现代国家和政府制度的基本理念是:主权在民;3、公共政策领域向社会管理方面的大规模扩展;4、以政策过程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来保证政策质量

公共政策的本质1、公共政策的认识论本质——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政策兼具理论与实践的二重特征。1)政策与理论的基本关系:理论是政策的理念依据,政策是理论的具体化2)政策与实践的基本关系:政策是实践经验的原则化并在实践中得以完善和发展,实践须以政策为出发点并贯穿其整个过程3)理论是政策的理念依据或指导思想有两方面的含义:①理论的内容影响和决定政策的内容,理论依据的不同造成政策的基本差别;②理论的正确与否,决定政策的成败;4)理论和政策同属观念形态,其存在和发展都依赖社会实践;政策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其目标和功能;2、公共政策的社会本质: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现代公共政策起决定作用的规定性: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为了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社会价值的分配。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一)政治性、权威性与强制性:公共政策是由政治性组织制定的,是国家、政府、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目的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因此,公共政策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公共政策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是和它的政治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是由它的强制性决定的。(二)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三)应然与实然的统一(四)回应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政策工具:指的是被设定为旨在实现一定政策目标的各种措施、策略、方法、技术、机制、行动、作为以及配置的人力、资金、设备、资源等手段。

政策工具的类型:(一)两分法:规制性工具与非规制性工具;政府部门直接提供与非政府部门提供;诱导性工具与规制性工具。(二)三分法:法律工具、经济工具、交流工具;管制型工具、财政激励工具、信息传播工具;市场化工具、工商管理技术工具和社会化手段;自愿性工具、混合性工具、强制性工具。(三)四分法1、哈内孔把政策工具划分成立法、委托服

务、征税、说服四类形态。2、艾尔莫尔把政策工具划分成命令性、激励性、能力构建、系统变迁四类。3、休斯认为政府干预大多采用经济手段,从经济方面把政策工具区分为供应、补贴、生产、管制四类。4、丘昌泰把政策工具分为:管制类工具、财务类工具、沟通类工具、组织类工具(四)五分法对中国学者影响较大的五分法:1、史耐德和英格拉姆:权威式、刺激式(包括激励、收费、制裁、强制)、能力构建式、符号和劝告式、学习式2、韦默和维宁:市场自由化、使用财政补贴和课税的方式改变诱因;建立规章制度;经由市场机制提供物资;提供保险与社会保障。(五)七分法林德和彼得斯:命令条款、财政补助、管制、课税、劝告、权威、契约(六)八分法胡德使用信息、财政、权威、组织四种基本资源达到监督社会和改变行为两项目的。奥哈雷从政府介入方式和政府行动的类别两个维度进行划分。

政策工具类型学研究的根本意义:在于政策工具的分类是政策工具的比较、选择和配置的基础。

既有分类的缺陷:大多只适用于公共权力机关的经济和社会政策所使用的政策工具;既有的政策工具分类过于重视正式、有形的、静态的政策工具,而看轻甚至无视非正式的、无形的、动态的政策工具;有些分类过于简括或过于庞杂,有些分类则纯属主观臆想。

如何进一步推动政策工具类型学的研究:1、重视政策工具箱的建设;2、坚持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路线;3、使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明确化、明朗化,为政策工具的选择和配置奠定基础。

第五章

政策系统的三大子系统:①主体系统②支持系统③反馈系统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公共政策主体是相对于政策客体而言的,指的是那些在特定政策环境中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实施、评估、监控的行为者;※公共政策主体分为直接主体和间接主体两大类:1、直接主体:即公共政策的法定生产者。主要有①代议机关②行政机关③司法机关④其他直接主体(某些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和军队领导人或军队执政机构)2、间接主体,分为三类:①次国家政策行为者②跨国政策行为者③全球性政策行为者。3、政策主体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1)政策制定系统,基本功能是:①认定政策问题②确认政策目标③组织政策方案的设计④主持审议备选方案并最终进行政策抉择⑤完成政策合法化程序并正式发布政策(2)政策执行系统,基本功能是:①为政策方案的实施做好准备②有效实施政策方案③分析和总结执行情况(3)间接主体系统,基本功能是:①利益表达与利益综合②提出公共问题③影响公共政策制定④影响并改变政策环境⑤填补政策直接主体所无法达到的空间

政策系统与环境的关系(政策网络):所谓政策网络是指在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政府和其他行为者围绕共同的、实际上是不断协商的信念和利益而结成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联系1、公共政策环境变的复杂和动荡的主要表现:①不确定性②关联性③模糊性④动态性2、政策网络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交流信息和意见的需要②交换资源的需要③结盟的需要;④追逐权力的需要⑤协调的需要;

公共政策客体的定义:是指政策发挥作用时所指向的对象或者说政策主体就哪些问题、针对哪

些人制定政策;包括“人”,“事”;1、从事的角度看,公共政策客体就是政策问题2、从人的角度看,公共政策客体是目标人群—受制约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2、客体系统:由公共政策

的客体组成的系统就是政策客体系统。

政策支持系统:健全和完善政策支持系统是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由以下子系统构成:1、信息传播系统:是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基本功能是:①信息的收集与整理②信息的加工与储- 10 -存③信息的传递2、政策咨询系统:也称“思想库”、“智囊”或“外脑”,通常由政策研究机构、政府与这些机构的关系、咨询活动构成3、政策监控系统:是政策系统的一个特殊子系统,基本功能是:①建立政策监控标准②监测政策绩效③发现和纠正政策执行偏差4、政策评估系统:政策系统的一个基础子系统,五大构成要素是:①政策评估主体②评估对象③评估目的④评估标准⑤评估方法

政策环境:对于具体的政策主体系统来说,存在两种不同的政策环境:1、政策系统的一般环境即系统的生态环境,包括:①地理自然环境②经济环境③政治法治环境④社会文化环境⑤国际环境。2、政策系统的工作环境:是指政策系统在制定和实施某项公共政策的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过程中直接地对政策系统的运行产生影响的政策环境。一国的现实国情是政策的工作环境。

政策反馈系统:政策反馈系统是将政策的主体系统与客体系统、政策系统与政策环境连接起来的一个特殊子系统。多层次、多网络是其突出特点。

政策系统的运行的步骤:①利益输入②利益综合③政策形成④政策发布⑤政策执行⑥政策反馈

政府权力、政府职能与公共政策的关系:1、政府权力、政府职能的二重性决定了公共政策的二重性:①公共政策是政府推行政治统治的基本工具②公共政策是政府实施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2、政府权力、政府职能决定政策的性质、类型与数量

国家结构与公共政策的关系:任何政策都是在一定的政治制度所提供的总体框架内运行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为:1、单一制:①中央集权型(法国是中央集权型单一制的典型)②地方分权型(英国是地方分权型单一制的典型)2、联邦制。※政府能力:政府在其职责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力,正确地制定并有效地实施公共政策的能力,其内涵包括如下:

1、政府能力与政府权力、政府职能密切相关

2、政府能力包括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两个层次的能力

公共决策权的配置:1、根据最高决策权所属人数的多少,分为:①首长制②委员会制;

2、根据决策权限的集中与分散程度,分为:①分权制②集权制;

3、根据上级决策机关对下级的指挥控制方式,可分为①完整制②分离制;

4、根据决策系统中个部门的职责权限和范围,分为①层级制②职能制。

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①总统制②议会制③半总统制半议会制④超级总统制⑤委员会制⑥人民代表大会制⑦军人独裁制。

公民更多的是政策客体的理由:1、公民的真正意愿很难确定2、公民的意见多属短见3、公民参与成本过高,效率低下4、公民参与会导致社会不稳定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如何理解公民是公共政策的基石;1、整个政策运行过程都以公民为基础2、公民参与政策过程,可加深其对政策意义的理解,还可增加他们配合政策运行的自觉性,提高政策的效力3、政策过程的民主化、法制化要求公民参与4、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政策信息的获得将变得十分便捷,公民的素质不断提高,消除了参与过程所遇到的障碍,提高其参与效率

社会团体、公民社会对公共政策的作用:①政策信息沟通②影响并制约公共政策③稳定公共政策秩序④角色替代

大众传播对公共政策的作用:1、提出公共问题并推动问题认定:①监测环境变化,及时发现和提出公共问题②促进信息交流,释放社会多元诉求③制造“焦点效应”,催生热点公共问题2、有效影响政策议程的设置:①推动公众议程尽快转化为政策议程②价值取向和利益导向的引领者③构建“第二现实”3、影响公共政策的抉择

大众传播对政策执行和监控:1、为政策执行提供良好的舆论支持2、监督和控制政策执行过程

大众传播对政策评估和调整1、及时收集和反馈公众对政策的意见2、以自已特有的方式进行政策评估3、推动公共政策的及时调整

政党与公共政策:政党是公共政策制定最重要的倡导者和政策理念最重要的提供者,公共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视为执政党的政策,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行两党制的国家里,政党首先借助于公共权力才能够与公共政策现实地发生联系,政党的主张和要求转化为公共政策,只有那些在大选中获胜、取得国家政权的政党才能成为政策的直接制定者,其政治纲领和主张才能转变为公共政策。在实行一党制国家里,政党是公共政策的主导性力量。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作为唯一合法的执政党以及全国人民根本利益和意志的集中体现者,中国共产党在政策制定的各个环节上都发挥主导性作用,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而是参政党,特们通过政治协商制度参与国家大事情的讨论与决定

第六章

模型:是对原型的抽象与模仿(仿真),是认识主体为着一定的认识目的,依据相似性原则而构造出来的一种理念系统,以代表作为研究对象的真实系统即实际存在的事物;有实物模型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如地球仪)和理论模式两种。

公共政策分析需要借助于模型的原因?1、模型及其认识论的意义2、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具体性3、决策程序是根据模型的特征,人为地编制出的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步骤顺序。

政策过程模型的必备条件:1、必须明确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2、必须与宏观政策密切相关3、必须建立在注重人文特点的行为科学与注重科学程序和方法的管理科学二者相互交融的基础上4、必须对宗教、意识形态等大量非理性因素持客观态度5、必须对时间非常敏感,并且具有历史色彩,即具有历时观察的功能

模型及其认识论的意义:1、可以通过解释模型而认识原型的某种本质规定性,对所构模事物

的运行结果和发展趋势做出了有效预测;2、模型是进行科学抽象的重要工具;3、模型是研究过程中资料搜集和经验观察的指南

揭示社会本质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有:①机构—制度模型;②集团模型;③精英模型

理性主义模型的含义:依据完整而综合的信息做出理性的决策,即遵循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原则,选择最佳的方案,使用最佳的手段达到最大的政策结果;

理性主义模型的具体运用:1、这种模式假定决策者是“理性人”;2、理性人的理性主义决策过程;

决策过程理性化的含义: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以科学的精神,经由合法的公共权力机关,经由合法的程序,获得其合法性和强制力。

决策过程专业化的原因:(政策过程专业化也是公共政策科学化的重要内容)1、政策议程的确立需考虑专业技术人员的研究意见;2、提供政策建议,充当参谋3、专业人员的价值观、素质和利益等因素经常影响到政策实施效果;4、政策效果需专业人员来评估。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

他们的判断和诊断能够对政策的命运产生巨大影响

政策过程科学化的含义:就是决策者及其他决策参与者尊重客观规律,采用合理的决策程序,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方法,对政策问题及其产生的客观环境,事实求是地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做出预测、判断和抉择

政策过程的民主化的含义:是指保障公民和各社会政治团体以及政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保障政策内容尽可能充分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要求,在决策系统及其运行中形成民主的体制、程序和气氛

第七章

政策问题:是指统治集团或社会大多数人感到现实中出现的某种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望、价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求有关社会公共组织和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

公共问题的基本内涵:1、客观的事实或问题情境;2、问题的察觉;3、现实与利益期望等的冲突性;4、团体或组织活动;5、政府或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行动;

公共问题和政策问题之间的关联及区别:1、问题是泛指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2、公共问题范围最宽,包括社会问题;3、公共政策问题是基于特定的社会、公共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公共行动以期解决的问题。

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基本特征):①关联性与公共性②客观性和主观性③历史性与动态性

政策问题的分类:1、从政策问题的结构角度:①结构优良②结构适度③结构不良三种类型2、根据政策问题发生领域的不同:①政治问题②经济问题③文化问题④外交问题⑤民族问题等3、根据作用范围不同:①国际问题②全国性问题③区域性问题④地方性问题。

常见的公共问题提出主体:1、政府部门;2、政治人物;3、政党组织;4、利益集团;5、大众传媒;6、专家人士及咨询机构;7、公民和社会团体;8、政策网络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政策网络的含义:由政府机构与民间组织及市场主体、利益相关者或意见领袖们以及其他相关主体及人士组成的能对有关政策过程产生一定影响的政策社群、政策联盟或政策联合体。主要可以分为:①利益型政策网络②意见型政策网络③混合型政策网络。

问题认定:就是对需要由公共政策来解决的公共问题进行性质、范围、涉及领域及相关利益关系的界定过程。

问题认定的方法:1、边界分析法:是一种对政策问题的本质属性和实际范围进行分析和界定的方法;三个步骤:①饱和抽样②诱导性提问③边界估计。2、多角度分析:即一种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多重认识来获得对公共政策问题的全面了解和解决办法的分析方法;多角度分析的三个角度:①个人②组织③技术3、类别分析法:是科学研究的常规方法之一,同样也是政策问题的分析方法之一,通常要经过逻辑区分和逻辑归类两个过程;4、层次分析法:将政策问题的原因划分成可能原因、合理原因和可诉原因三个层次的一种分析方法。其实属一种分类分析方法;(1)可能原因:是指一切有可能促成某种问题得以产生的因素;(2)合理原因:是指以科学的研究或直接的经验为基础所探查出的问题成因;(3)可诉原因:是合理原因中实际起作用的原因;(4)如就贫穷原因来说,拒绝工作,失业以及精英之间财富与权力的分配都算可能原因,而失业和精英之间财富与权力的分配属合理原因,而失业则是唯一的可行原因;5、头脑风暴法:又称脑力激荡术,激智术,脑力激发术等,是指由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一些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人,从各个角度共同讨论有关的公共政策问题,并因而激发大量新构想的一种分析过程和方法;包含如下阶段:①组建团体②意见产出③意见评估④意见排序。假设分析法:是一种旨在将相互冲突的政策问题立论假设创造性地综合为一体的分析技术.它比所有分析方法都更具有综合性,更适合于处理结构不良的问题

问题认定的步骤:1、对拟认定的问题进行初步观察2、勾勒出该问题的边界的轮廓3、搜寻事实依据4、列举目的和目标5、明确政策封套6、匡算政策相关者潜在的成本和收益7、在此审视对该问题的表述

政策议程:指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应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政策议程的类型:1、系统议程:指政治系统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2、政府议程,即正式议程:指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政府议程的分类:(1)按照议程项目的新旧状况,分为:①旧项目②新项目,(2)按照其建立过程中各项功能活动的先后次序,分为:①界定或认定议程②规划议程③磋商议程④循环议程;

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的差异,这是政策系统的划分的两大类:1、系统议程:由一些较抽象的

项目组成,其概念和范围都很模糊,仅是整个政策过程中的问题发生或提出阶段;它不涉及可行性解决方案问题,所体现出来的往往是众说纷纭的特点;2、政府议程:由一些较具体的项目组成,处于政策问题认定的最后阶段,主旨在于最终认定与政策问题有关的种种事实,如青少年犯罪问题一旦进入政府议程阶段,政府就要详述该问题情形及各种具体的解决办法;

政策议程确立过程的模型:1、科珀等学者的模型理论(1)外在创始模型:是属非政府团体创始政策问题的过程,通常先散布到公众议程,再介入政府议程;该类型通常在民主和平等的社会中比较常见。(2)动员模式的含义:属政府直接创始政策问题并将该问题扩散到公众议程的过程;该模式通常出现在不太民主的社会中;- 16 -(3)内在创始模式的含义:属政府因解决纯政府内部事务而提出政策问题且不愿将该问题扩散到公众议程当中的过程;该模式在财富和权力高度集中的社会较为流行2、芭芭拉.尼尔森的模型理论:议程的确立过程分为四个阶段:①议题确认②议题采纳③议题重要程度排序④议题持续。3、约翰.金登的模型理论:三源流模型,建立在三种源流的基础上:(1)问题流:主要关注问题的定义,包括预算约束,问题是如何被认知的,以及客观条件是如何被

定义为问题的(2)政策流:与解决问题的技术可行性、问题解决方案的公众接受度等有关;(3)政治流:设计政治对于问题解决方案的影响。(4)当问题流、政策流、政治流汇合到一起,政策窗口就打开了。中国学者的模型理论:①关门模式②动员模式③内参模式④借力模式⑤上书模式⑥外压模式。

国外有学者将公共政策议程按照政策问题的重要性程度划分为:1、实质性议程:是指认定哪些影响深远和潜在意义重大的政策问题的议程;2、象征性议程:指一些政策问题虽然属象征性的,但也会引起社会和决策者政治上的关注的议程

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1、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2、要有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3、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与过程。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进入政策议程的障碍:1、事件和问题并没有明显的严重化,政策问题仍处于潜在的状态和轻微的程度上;2、领导人和有关学者并没有察觉其严重性;3、社会缺乏正常的、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过程(以上四点是于进入政策议程条件相对应的相反条件均可造成障碍);4、不符合社会既得利益者价值规范的要求,不合乎社会制度和程序要求的问题;5、表达方式不当;第八章

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

政策目标的特征:①问题的针对性②未来的预测性③目的的多元性。

公共政策目标的基本目标:①公平②效率③自由④安全※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1、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2、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

确定政策目标的原则:①实事求是②面向未来③系统协调④明确具体⑤伦理考量

政策规划,即政策构建:是指建立有关政策议程后,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政府组织力量草

拟和评估政策方案与行动步骤的过程。

政策方案设计的原则:①紧扣政策目标②规划多重方案③方案彼此独立④方案要有创新⑤方案切实可行。

政策规划的主要模型:1、韦默和维宁的政策分析框架,将政策分析过程分为两个阶段:(1)问题分析,由三个重要步骤构成:①理解问题②选择和解释目标与约束③选择解决办法(2)解决方案分析,分为四个步骤:①说明相关标准,也就是确定备选政策方案的评估标准②详细说明能够潜在推进政策目标的备选政策方案③用每一种衡量标准来评价每一种备选政策方案,预测其可能产生的影响④推荐一种备选政策方案,并提供选择的依据2、帕顿与沙维奇的政策分析框架,政策分析的六个步骤:①认定和细化问题②建立评估标准③确认备选政策④评估备选政策⑤展示和区分备选政策⑥监督和评估政策实施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公共政策的抉择:是由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根据政策规划建议和要考量的事项,按照一定的决策制度和规定,对解决有关政策问题的行动方案作出决定性选择的过程。这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阶段。

公共政策的抉择主体:①国家元首;②行政首长;③民意代表;④法官;⑤执政党首脑以及军事首长等

公共政策抉择的原则:1、尊重科学分析的价值;2、考量各方利益的平衡;3、发挥决策者的能动作用;4、遵照有关程序的规定

政策抉择的环节:1、政策论证;2、政策审议;3、政策采纳

政策论证的六大要素:①政策相关信息②政策主张③立论理由④立论依据⑤驳斥理由⑥可信度政策论证的八种模式:①权威模式②统计模式③类别模式④直觉模式⑤分析模式⑥解释模式⑦实用模式⑧价值评价模式

政策论证的特殊形式政策审议的基本方法——评估和择优※——政策探究和政策对话

公共政策抉择的合法化:是有关政策抉择主体依据有关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对政策方案加以审查,通过或批准,签署及发布的过程;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政策内容合法化的含义:就是决策者择定的政策在内容上不能与既定的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必须合乎有关法律的原则甚至具体规定。2、决策程序的合法化:就是政策抉择过程应合乎法定的程序要求。1)行政系统的决策程序:①法制部门的审查②领导会议的讨论决定③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2)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①提出议案②审议议案③通过议案④公布政策3、政策的法制化: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将有些成熟、稳定的政策上升为法律的过程,也称政策立法,其实是一种立法过程。

危机决策的构成需要具备三个要素:1、决策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突然性、急剧性,需要决策者当机立断2、可供决策者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3、事态的发展危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及决策单位、决策者的根本利益,并且决策的后果很难预料

方案评估与择优的两种主要方法:1、预测性评估:(1)预测性评估的步骤:方案调查;详细研究;进一步的分析;试验式证实。(2)预测性评估的方法:①外推预测:分析人员根据目前的和历史的数据,来判断未来的社会状况②理论预测:理论预测帮助分析人员以理论假设,以及当前和历史的数据为基础对未来的社会状况做出预测③判断预测:试图就各种判断进行推导和合成2、可行性评估:(1)林水波、张世贤提出可行性包括四个层次:适当、可能、可行的、可行性实验;(2)可行性分析的对象:技术可行性,政治可行性,经济可行性,行政可操作性

第九章

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对象,使公共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的特点:①目标的导向性②内容的务实性③行为的能动性④手段的权威性

公共政策执行的作用:1、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2、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质量的唯一环节;3、政策执行是制定后续政策的基本依据

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执行“上来下去”模型内涵:1、政策执行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2、政策执行是一个“实验-推广”的过程;3、政策执行是一个“执行-总结”的过程※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执行理论模型:1、过程模型(史密斯模型):提出政策执行主要涉及四大变量:①理想化的政策②执行机关③目标群体即政策对象④环境因素2、互适模型(也称互动理论模式,麦克拉夫林):政策执行是执行者与受影响者之间就目标或手段相互调适的过程;有效的政策执行有赖于成功的相互调适。3、循环模型(雷恩—拉宾诺维茨模型):(1)政策执行经历的三个阶段:①拟定纲领阶段②分配资源阶段③监督执行阶段;(2)每个阶段都应该贯彻的原则:①合法②理性③共识4、博弈模型(巴达克):参与竞赛者是完全理性人,政策执行是一种游戏,它包含6个规定:①竞赛者②利害关系③竞赛资源④竞赛规则⑤信息沟通⑥结果的不确定5、系统模型(霍恩—米特模型,霍恩和米特提出的):影响政策执行的变量来自系统本身和系统环境;合理有效的政策执行模型必须重视五个重要变量:①政策目标与标准②政策资源③执行者的属性④执行方式⑤系统环境)。6、综合模型(梅兹曼尼安—萨巴提尔模型):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受多种变量影响的动态过程;将影响政策执行的变量追溯到了政策问题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政策执行机关的特性:①执行性②服务性③权威性④法制性

下级执行人员执行行为的地位及作用:1、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政策执行的主体行为;

2、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保证;

3、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塑造政府形象的重要途径

公共政策执行力: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对政策目标及其方向把握,设计政策实行方案,调度和配置相关资源,运用政策工具,从而实现政策目标、最终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及其成效。高效的政策执行力必须具备的要素:①必须具备较高的政策执行能力②必须具备较好的成效力。

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①执行者因素②资源因素③工具因素④环境因素

影响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1、政策本身政策本身对于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①政策的合理性②政策的具体性③政策的稳定性2、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是指负责组织落实公共政策的人员或组织,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被赋予执行权的其他公共权力机关以及供职于这些机关的公职人员。政策主体对于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1)政策执行组织:①执行组织的结构的合理性:要求组织的纵向结构层级化和横向结构专业化;

②执行组织权责的明确性。(2)政策执行人员:①利益因素②心理因素③知识因素④能力因素3、政策对象政策对象对于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公共政策对象的特点):①政策规定性②受动性③主观差异性4、政策环境政策环境对于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2)社会环境:①政治环境②经济环境③文化环境

创新提升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机制:1、优化公共决策机制;2、创新政策执行的动力机制;3、构建政策执行的功能共享机制;4、完善政策执行的利益均衡机制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行为效果偏离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①象征性政策执行(不务实或阳奉阴违,前紧后送,敷衍塞责);

②附加式政策执行(土政策)。③残缺式政策执行(断章取义,为我所用)。④替代性政策执行(挂羊头,卖狗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⑤观望式政策执行(软拖)。⑥照搬式政策执行(原原本本传达,不折不扣执行,呆板执行)⑦规避式政策执行(扯皮推诿)

执行偏差产生的主观原因:①政策执行者自身利益和需求。②执行者的素质缺陷。③④政策执行的宣传缺陷。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

执行偏差产生的客观原因:①政策本身的复杂性。②政策环境的变化。③目标群体的。④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压力(利益集团的压力;目标群体的文化障碍)

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正:1、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成本-收益分析;2、加强公共政策的认知力度;努力提高公共政策执行者的素质;3、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控制与监督;4、加强公共政策执行的制度创新;

政策失灵:政策失灵通常被称为“政策失效”、“政策失败”,其实质是指政策执行之后,政策不一定总是能产生政策主体所希望的结果。

政策无效执行: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意外和多变因素,当这些因素致使政策执行行为偏离政策目标时,就会导致政策执行无效。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政策无效执行的具体表现:1、执行机制与执行者的缺陷;2、利益群体或压力集团的影5、目标群体的不配合或抵触、政策执行原则把握不好;4、政策执行环境的影响;3响;

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原则:①忠实原则②民主原则③法治原则④创新原则

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机制:1、公共政策信息沟通机制2、公共政策的公民参与机制,表现以下几个方面:①公民参与执行计划②公民参与执行监督③公民参与执行评估3、公共政策的激励、责任与监督机制:①激励机制②责任追究机制③监督机制

更多精品文档.

影响公共政策的主要因素

影响公共政策的主要因素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可以把公共政策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影响政策的除决策制度、决策方法外,还有其直接的工作环境,以及更广阔的如社会、经济、文化、法律等一般环境。 一、政治制度与决策制度 政治制度一般指统治阶级用以统治国家的方式和方法,如政体制度、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选举制度、官吏制度、决策体制与程序等。而决策制度是指党和国家制定政策法令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涉及到最高决策权是什么,最高决策者是谁、决策需经过什么样的合法程度、需要遵循什么原则等。它们都对政策具有重要影响。从本质上说,不同的政治制度以及相应的决策制度对政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决定谁是最高决策者、什么是最高决策权体现出来的。并且,由于决策制度还涉及到决策程序和原则的问题,而决策程序和原则又决定了所采用的决策形式和决策方法,因而政治和决策制度还会通过这一系列的传递作用影响到所制定政策的质量,即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直接决策者 直接决策者是指依据法律或传统在决策机关中占有决策职位因而直接参与决策的人,一般包括执政党组织、各级政府中有关的立法、行政、司法人员等。正是由于直接决策者直接参与政策的制定,因而他们对政策具有最为重要和明显的影响。作为个人,不同的决策者其眼界、主张,以及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必然会对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产生很大影响。 三、人民大众 从根本上说,人民大众是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基础。在现代民主国家它表现得更为明显。首先,人民可以通过选择直接决策者而间接地影响政策。其次,人民大众可以通过对政策的接受与否来影响政策。第三,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向政府反映自己的意见和要求,从而影响政策。第四,人民可以通过自己的代表间接参与政策的制定。第五,人民大众有权对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估。总之,人民大众作为间接决策者,在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都对政策发生着重大影响。 四、利益集团与政党 政党作为一种层次更高、组织更严密更正规、肩负的责任更大也更有影响力的政治组织,是最重要、对政策的影响最大的代表一定社会阶级、阶层、集团根本利益的团体。 利益集团对政策的影响方式,首要的是通过代表本集团利益的直接参与决策的人员提供政策备选方案、支持或反对某个政策方案等途径直接影响政策;其次是影响公众舆论,利用大众传媒宣传鼓动民众支持自己的主张;第三,在资本主义国家里,还通过形成"压力集团",通过游说等方式说服直接决策者或对他们施加压力,以影响公共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因而不存在资本主义国家那种相互争权夺利的利益集团。但现阶段我国也存在着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也还有在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因而不同群体之间利益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客观上也存在不同?quot;利益集团"。他们也要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同样也会对公共政策产生重大影响。我国的民主党派对共产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也具有重大影响 。 五、大众传播媒介(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可以促使大众所关心的重大问题及时进入政策议程,它表达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呼声和要求,对政策制定起到一种中介推动作用,因而对政策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但社会舆论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传播才能形成。这些信息载体,潜在的却是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因而也影响着人们的判断与选择,影响着社会舆论乃至整个社会的行动。 大众传播媒介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直接决策者和间接决策者的影响来实现的。 六、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是整个社会制度的基础,它规定着社会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定着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的形式,规定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经济制度通过作用于政治制度和决策制度对政策发

中国的政策过程理论分析框架

中国的政策过程理论分析框架 一、中国的政策过程 中国政策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共识”的目标诉求。共识就是意见一致。我国的宪政制度、政府体系以及党政关系均将共识视为政策目标。在政策过程的实践中,共识诉求甚至超越单纯的理性目标,如用政策方案的“可批性”代替“可行性”的情形。共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达成,如指令、协商、竞争等。 政策过程由政策舞台、政策参与者和共识过程三个变量构成。政策舞台即政策制定的政府部门、机构或非正式组织。政策参与者指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影响政策制定的行为个体。共识过程即意见收敛的过程,在政策研究中,共识过程与信息流动的方向、官僚组织的层级、参与政策制定的组织及网络等均相关。 政策过程的模式受到制度环境的显著影响。 制度环境包括政府组织结构、资源配置方式、产权结构和意识形态等变量。 政府组织结构决定了政策制定的舞台、程序和规则,并规定了政策参与者之间的权力关系。 资源配置方式和产权结构决定了政策参与者的利益格局和政策立场。 意识形态决定了政策参与者的政策信仰和政策偏好。 由于不同的政策参与者在权力关系、利益格局和政策偏好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性,政策压力和冲突随即形成,政策过程就是缓解政策压力、解决政策冲突的共识形成过程

政策舞台的制度化层面就是政策提出、酝酿、构思和决策的官僚体系。官僚体系是政策舞台的制度化层面就是政策提出、酝酿、构思和决策的官僚体系。官僚体系是政策过程的组织基础和制度框架,它规定了各个部门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职能分工,从而限定了政策在哪些政府部门制定、经由何种程序和规则、最后以何种方式颁布和执行。制度化层面上的官僚体系提供政策过程的正式规则,其政策压力和意见传达、收敛、并达成共识的过程通常是自下而上的、程序化的过程; 政策舞台的社会化层面就是参与或影响政策过程的机构、团体或个人所组成的非正式关系网络,即协商网络。揭示了官僚组织和正式制度背后的动态因素,如哪些人在积极推动、其影响力的来源、作用途径和影响强度等。协商网络因政策领域不同而呈现出较大差异,通常根据行为主体参与程度的差异分成不同的层次,即决策层、酝酿层、影响层,形成由内及 外渐次扩散的涟漪。社会化层面上的政策协商网络则为政策过程提供了潜在的、关键的动力,其政策压力或意见的传达、收敛和共识形成的模式通常是自上而下的、间断性的过程。由于制度化层面上的政策过程缺乏动力和自发收敛的可能性,而社会化层面上的政策过程又缺乏相应的合法性,因此,两者的有效互动才能够形成最终的政策共识。

公共政策执行的手段与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的手段与过程.txt鲜花往往不属于赏花的人,而属于牛粪。。。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空白人生有三样东西无法掩盖:咳嗽贫穷和爱,越隐瞒,就越欲盖弥彰。第四节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和手段 一、政策执行过程的诸环节 政策执行过程包括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准备、组织准备、政策实验、全面实施等环节。 1 、政策宣传 政策宣传是政策执行过程的始环节和一项重要的功能活动。要使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必须首先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政策宣传就是统一人们思想认识的一个有效手段。执行者只有在对政策的意图和政策实施的具体措施有明确认识和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执行政策。因此,各级政策执行机构要努力运用各种手段,宣传政策的意义、目标,实施政策的方法和步骤。 2 、政策的分解 政策分解就是通常所说的制定计划,它是政策实施初期的另一项功能活动,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必经之路途。制定执行计划,应遵循下列原则: ( 1 )客观性原则。编制计划要切实可行,积极可靠,排除臆断;计划的各项指标,不保守也不冒进:既不是唾手可得的,也不是经过努力仍然高不可攀的;对有关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切不可含糊笼统。 ( 2 )适应性原则。编制的计划要有适应环境变化的弹性机制,特别是要有应对意外情况发生的防范机制。 ( 3 )全面性原则。编制计划要能够统筹方方面面、理顺各种关系,切忌顾此失彼。计划前后衔接、轻重缓急有层次,不同管理层次的计划各有侧重。 ( 4 )一致性原则。执行机构内部各职能部门要做到工作目标和政策目标保持一致,上下级的政策目标保持一致,以增强组织上的统一性和方向上的一致性。 3 、物质准备 物质准备主要是指必需的财力(经费)和必要的物力(设备)两方面的准备。执行者应根据政策执行活动中的各项开支编制预算。预算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才算落实了经费。必要的设备,包括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技术机械设备、办公用品等,是政策执行的物质手段。只有具备了必不可少的设备条件,政策执行才有可能顺利进行。 4 、组织准备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 v 一、政策执行研究的兴起 v 二、政策执行的基本内容 v 三、政策执行力 v 四、提高政策执行力 一、政策执行研究的兴起 v (一)政策执行研究兴起的背景 v 1、政策科学早期的认识 v 虽然拉斯韦尔等早期政策科学家把政策执行看成了政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但是政策执行并没有引起政策科学学者的足够重视,政策科学被认为是研究政策制定的科学,例如德洛尔的政策科学范式就认为政策科学就是对政策制定的研究,其目标是改善政策制定系统,提高政策制定的质量;政策过程被分成元政策制定、政策制定和后政策制定(包括政策制定和评估等环节)三个阶段。 v 2、政策执行不受重视的原因 v 天真地假设政策执行过程是简单的且人所共知的;强调权威决策者的作用而排除了“低层次”官员对政策执行过程负责;执行过程涉及严重的边界问题,往往难以界定相关的行动者;时间和资源的巨大消耗。 v v (二)政策执行研究兴起的契机 v 1、美国奥克兰计划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

v 1973年美国学者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对美国联邦政府的创造就业的机会的政策项目——“奥克兰”计划的跟踪研究而写成报告《执行:华盛顿的宏大计划是如何在奥克兰破灭的》。这本书成为70年代“执行运动”兴起的标志。 v 2、政策科学研究视野的拓宽 v 从理论上看,20世纪60年代末政策科学研究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要求对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从实践上看,60年代约斡逊总统发起的“伟大社会”改革的许多政策项目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客观上提出了为什么比较理想的政策方案及项目也不能取得预期的结果这样一个问题,这促使人们从政策执行上寻找原因。 (三)政策执行研究的主要途径 v 1、自上而下的研究途径 v 这种途径假定,政策是由上层规划制定的,然后它们被翻译或具体化为各种指示、以便下层的行政官员或职员执行。领导人形成政策偏好,这种偏好随着行政层次的降低而不断被具体化,为下层行政官员或职员。 v 2、自下而上的途径 v 这种途径以组织中的个人(即参与政策过程中的所有行动者)作为出发点,政策链条中的较低及最低层次被当作政策执行的基础;客观存在强调政策或项目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参与执行项目的行动者的承诺与技巧。 v 3、“政策/行动连续统”途径 v 这种途径或多或少有作为前两种途径的综合的意味。政策制定者将作出限制其他行动者权力的决策,而行动者将做出规避决策者权力的决策。这一途径是以权力作为焦点的。 v 4、工具选择途径 v 政策决策的实质或形式的过程总是包含着在可利用的政府工具箱选择特定工具。

政策过程理论

政策过程理论[Theories of the Policy Process] 第一章寻求更好的理论 复杂世界的简化 由于众多原因,政策过程涉及一系列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的复杂的互动因素。这些因素概括地说,涉及行动主体、时间、政策项目的复杂性、政策争论、政策中的政治与价值观冲突等。“政策过程通常至少需要10 年时间。当众多行为者都积极寻求宣传他们对事件的重要意义时,理解政策过程就需要我们掌握关于政策目标的相关知识,同时注意观察全国范围内的众多行为者,这就可能涉及技术性很强的科学问题或是法律问题。”P5 在大多数情况下,对社会现象和事物的观察要借助于一系列的假设。这些假设有两种中介功能:一是告诉观察者该探究什么;二是界定特定的类别从而将现象分类。有两种方法简化假设:一是常识性的方法。它基于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分类和假设去观察世界,但是有局限性。二是科学的方法。其基本的逻辑是微小的重要关系可以解释复杂的现象。 埃里诺·奥斯特罗姆对三个概念进行了划分: 一是概念性的框架(conceptual framwork)。它确定了一系列变量以及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变量被假定能用来解释一系列现象。这个框架能够提供从适当的变量到像范式那样范围较广泛的对象。 二是理论。它提供了更为“密集”和逻辑上更有连贯性的一系列关系。 三是模型(Model)。这是对特定情形的陈述。与理论相比,它在范围上较小,而在假 设上更为精细。就最理想的状态而言,模型可以被量化。 因而,上述三者可以通过对连续的统一关联体的操作实现概念化。 政策过程的理论框架有多种 一是阶段启发框架:它把政策过程分为一系列的阶段,通常是“议程设置、政策构建和合法化、政策实施和评估”,同时,分析各阶段具体进程的影响因素。这一方法在20 世纪70-80 年代初成为一个有用的分析工具。它把复杂的政策过程划分为分散的阶段,并在特定的阶段开展深入的研究。阶段启发法存在一些局限性[非因果关系、线性描述、自上而下的偏见、过于简化]。P9 二是其它框架:1、制度性的理性选择(Institutional rational choice)。制度性的理性选择是一组分析框架。它们都聚焦于制度规则如何改变受物质自利推动的特别理性的个人行为。这种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是一种比较完善的方法。 2、多源流分析框架(the multiple-streams framework)。这是由约翰·金顿在“垃圾桶”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把政策过程看作是由行为者和过程的三个源头组成的:由各种问题的数据和各种问题界定内容所形成的问题源流;涉及政策问题解决方案内容的政策源流;由各种选举活动和被选举官员组成的政治源流。当政策窗口打开时,三源流交汇在一起。 3、间断-平衡框架(Punctuated-Equilibrium Framework)。此方法认为,(美国)政策制定具有长期的渐进变迁伴随短期的重大政策变迁的特点。当政策反对者力图形成新的“政策图景”、利用美国政策多样化这一特征时,就有可能发生短期的重大政策变迁。 4、支持联盟框架(Advocacy Coalition Framework)。此框架最初由保罗·A·萨巴蒂尔和简金斯-史密斯提出。其关注的焦点是支持联盟间的相互作用,每一个联盟都是由来自政策子系统的不同组织的行为者组成,他们拥有一套共同的信仰。政策变迁既是子系统内部竞争的结果,也是子系统同外部所发生的事件影响的结果。此框架描述了政策精英的信仰系统,分析不同联盟间进行政策取向型相互学习所需要的条件。

秋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及答案

1 公共政策概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2.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3.决策支持系统是指辅助决策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米切尔S.斯科特(MichaelS.Scott)和彼德G.W.基思(PeterG.W.Keen)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它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模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计算机系统。 4.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 公共性社会问题。 5.公共政策时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6.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物,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形式的决策体制。 7.公共政策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 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8.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它是1948年有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本首先提出的一种加强创造性思维的手段。他可以用来产生大量关于解决 问题的潜在办法的建议。它通过召集一定数量的专家(10—15人)一道开会研究,共同对某一问题做出 集体判断。 9.决策支持系统指辅助决策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米切尔S.斯科特和彼德G.W.基恩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它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 术、模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对半机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计算 机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 1.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C),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权威性 B.合法性 C.倾斜性D.系统性 2.决策权力的角逐的核心问题是(A),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A.权力B.利益C.关系D.制度 3.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说应当强调“(B)”.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A.不闻不问B.公事公办C.退避三舍D.积极介入 4.“系统分析”最早是由(D)提出并使用的。 A.贝塔朗菲B.麦克纳马拉C.美国国防部D.兰德公司 5.公共利益是公众(A)的资源和条件。 A.共享B.共同拥有C.共同创造D.独享 6.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B)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B.惩罚性C.温和性D.权威性

2017公共政策概论习题及答案

2017公共政策概论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公共政策是(A )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 政府 2. 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A)A. 利益 3. 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 A) A. 公共政策主体 4. 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D ) A. 公民 B. 非政府组织 C. 利益集团 D. 大众传媒 5. 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B ) A. 公共政策客体 B. 目标群体 C. 思想库 D. 政策目标 6. (A )构成政策系统运行的外部条件,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过程。 A. 公共政策环境 B. 全球化 C. 国际化 D. 信息化 7. 国内政策环境中的文化环境不包括(C ) A. 传统习俗文化 B. 政治文化 C. 精英文化 D. 普通文化水平 8. 荷兰经济学家(D )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 萨拉蒙 B. 罗威 C. 林布隆 D. 科臣 9. ( C)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 A. 管理 B. 强制 C. 管制 D. 限制 10. 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A )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A. 《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 B.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C. 《理解公共政策》 D. 《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 11. (B )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A. 政策问题 B. 政策议程 C. 政策目标 D. 政策对象 12. 政策方案制定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于(D )地位。

政策变迁研究论述及展望

文献综述 题目: 政策变迁课程名称: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4 2017年6月27

政策变迁研究论述及展望 摘要: 政策变迁是一种对现行政策所从事的变革活动。众所周知,在早期的传统政策循环论中并没有讲公共政策的变迁这一过程纳入其中,而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需要重视对政策变迁的研究。 本文主要介绍了政策变迁的发展历史、主要、政策变迁中相关参与者角色以及国内外运用政策变迁相关理论的相关实践。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总结并提出展望,希望能够为该领域的研究或者政策变迁决议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见解。 关键词:政策变迁渐进主义间断-平衡模型倡导联盟框架政策制定参与者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推进,国家内部的政策制定和国际政策的制度都十分重要,涉及的范围极大涉及的利益群体也极其广泛。同时在政策变迁过程中,其参与者也十分重要。本文主要是对国际国内2010-2013年间对于政策变迁相关内容的综述。对这一时期“政策变迁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国内外已有学者对这一议题进行了有价值的前瞻研究,3年时限较短因此本文主要是从横向出发(多领域多角度进行综合论述)再适当加以纵向分析(主要以时间为线索)了解政策变迁相关的发展。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政策变迁研究的成果,并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指出了可能的方向。并提出对于当代政策变迁的建议。 二、政策变迁概念辨析 所谓的政策变迁就是国家机关、公共组织或者其他组织由于社会实际情况的变动,原有的政策不适合而不能继续适用而通过对原有政策的修改或者从新出台的变迁过程。 政策变迁作为政策动态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政策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3

案例: 孙志刚,男,1976年生,湖北黄冈人,2001年武汉科技学院(原武汉纺织工学院)艺术系艺术设计专业毕业,2003年春节后来到广州,案前任职于广州市达奇服装公司。 3月17日:孙志刚因无暂住证在广州街头被带至广州天河区黄村街派出所。3月18日:孙志刚被黄村街派出所送往广州收容遣送中转站。3月18日:孙志刚称有心脏病被收容站送往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3月19-20日:孙志刚在救治站遭遇无情轮番毒打。3月20日:救治站宣布孙志刚不治死亡。4月18日:尸检结果表明,孙志刚死前72小时曾遭毒打。后来广州市公安局(2003)穗公刑法字4号刑事科学技术法医学鉴定书,证实被害人孙志刚系因背部遭受钝性暴力反复打击,造成背部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 一.孙志刚事件的政策过程研究价值 第一,社会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社会状况。不过只有当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和一部分有影响的任务认为某种社会状况是社会问题时,它才是社会问题。孙志刚事件是属于结构性社会问题。所谓结构性社会问题是指由社会不合理所导致的一些社会现象。在整起孙志刚事件中,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媒体是舆论的主体,公众是决策的参与者,政府是政策权力的主体。只有社会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政府才会引起足够重视。孙志刚事件是我国关于流动游乞人员管理政策(制度)变迁的触发机制,直接导致了我国在流浪游乞人员管理上的政策变迁,导致了我国流浪游乞管理上的进步。

第二,孙志刚事件在结构上有清晰的发展脉络,既有开头:孙志刚之死;又有发展:社会反应;还有结局:政策变更政策。 第三,孙志刚事件从发生开始,经历过几个月时间,全国范围内的人几乎都知晓了。这件事情有很强的开放性,所以才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后来的政策制定作铺垫。 第四,这一事件具有内容的合理性,也就是上面说的政策过程关联性。 由于这四个原因造成了它作为一个典型的政策过程案例的第五个特征:资料的全面性。关联性使它成为一个政策过程案例,动态性与结构性使这一案例增加了典型性,开放性使这一典型的案例能够作为资料被完整的收集。由此形成了一个包括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决策等在内的政策全过程的理想材料。 二.孙志刚事件后面的政策过程 政策过程的范式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指的是包含要求达到的状态与观察到的状态之间的矛盾。就孙志刚事件引发的政策变更来看,表面上它也是从问题出发的,首先是孙志刚的非正常死亡暴露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存在从需要出发的系统过程,按照系统理论,系统的存在总是以执行一定的功能为基础的。所以这里接着考察孙志刚事件后面的政策过程的功能。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这儿讲的系统的逻辑,另一方面是因为主流的政策理论认可的政策系统的自我维持功能具有明显的保守性,成了众矢之的的东西。 三.孙志刚事件后面的政策过程的意义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执行的几种理论模型 在业已建立起来的政策执行模型中,比较有代表性并且有影响性的政策执行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史密斯的过程模型 美国政策科学家史密斯(T.B.Smith)是最早建构影响政策执行因素及其过程模型的学者,他在1973年《政策执行过程》一文中提出了一个描述政策执行过程的模型,其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如下: 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由四个部分组成:(1)理想化的政策。它是政策制定者试图导致的理想化的相互作用形式;(2)目标群体。它是受政策影响而必须采取新的相互作用形式的那些人组成,他们受政策最直接的影响,必须作出适当的反应以符合政策要求;(3)执行机构。它通常是政府机构中负责政策执行的单位;(4)环境因素。它通常包括环境中影响政策执行或受政策执行影响的那些因素。如史密斯认为,“可以把环境因素想象成一种约束通道,政策的执行必须通过这个通道。不同的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可能对不同的政策起着支配作用。”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即是说明: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必须具备一系列相关的前提条件,即“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四者,为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要因素。具体地说,政策的形式、政策的类型、政策的渊源、范围及受支持度、社会对政策的印象、执行机关的结构和人员、

主管领导的方式和技巧、执行的能力与信心,目标群体的组织或制度化程度、接受领导的情形以及先前的政策经验,文化、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的不同,凡此等等均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影响其成败所需考虑和认定的因素。” [118](二)麦克拉夫林的互动模型 美国学者麦克拉夫林(M.Mclaughlin)于1976年在其代表作《互相调适的政策执行》一文中提出了政策执行的互动模型。该模型认为,政策执行过程本质上就是政策执行者与受政策影响者之间就目标或手段进行相互调适的互动过程,政策执行的有效与否从根本上取决于政策执行者与受政策影响者之间行为调适的程度。其模型如下: 麦克拉夫林的互动模型即是说明:(1)尽管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之间在需求与观点上可能存在着不一致,但是基于双方在政策上的利益关系,所以,双方必须作出让步和妥协,寻求一个可以为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政策执行方式;(2)鉴于政策执行者的目标与手段均富有弹性,它们可以依据环境因素和政策接受者的需求与观点的改变而变化;(3)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之间的相互调适过程并非传统理论者所说的“上令下行”的单向信息流程,而是一个双向的信息交流过程,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接受者双方在相互调适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4)政策接受者的利益、价值与观点将反馈到政策上,以左右政策质执行者的利益、价值和观点。 因此,在政策执行的调适模型中,有两个方面发生互动,一是政策执行者一方,二是受政策实施影响的一方。在这两方中都存在一些可以进行相互调适的部

第三章 公共政策系统与决策体制

一、名词解释 1.决策权力2.集权制3.分权制4.公共政策监控系统 1.决策权力,一种法律权力,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其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2.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务,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 3.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4.公共政策监控系统是指由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组成,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二、单项选择题 1. 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A ),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A. 权力 B. 利益 C. 关系 D. 制度 2. 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B )两种具体形式。 A. 个人不负责制 B. 个人负责制 C. 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 D. 集权者 3. 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D )。 A. 秘书 B. 助手 C.领导者 D. 外脑 4. 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C )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A. 利益群体 B. 压力集团 C. 行政 D. 社会团体 三、多项选择题

1. 公共决策体系包含着(ABCD )等子系统。 A. 监控 B. 智囊 C. 决断 D. 信息 2. 外部监控体系是由(BCD )等组成。 A. 政党 B. 人民群众 C. 新闻舆论 D. 社会团体 3、决断系统在公共政策及其运行中的作用(ABCD )。 A.界定政策问题 B.确定政策目标 C.设计政策方案 D. 选择政策方案 四、问答题 1.简述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 答:公共政策系统由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及监控系统构成。是否及时得到准确而有用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及时处理,是进行有效公共决策活动的必要前提。智囊系统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在于填补当代领导职责与其能力之间的差距,为领导服务。决断系统是由拥有公共决策权力的领导者集体所组成的中枢机构,是公共政策活动的组织者,领导政策的全过程。公共政策的决断系统是整个公共政策体制的核心和中枢系统。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决断系统不仅拥有决定权,而且还统帅其它子系统的活动,为信息系统指明收集信息的方向,为智囊系统确立拟定备选方案的目标,指导政策方案的实施活动;但信息、智囊等其它系统或机构却不能取代决断系统的地位。对政策过程的监控,既有助于公共政策的合法化,也有助于政策方案的贯彻实施与评估,是实现既定目标的有力保障。这四个系统各有分工、相互独立,又密切配合、协同一致,促进公共政策大系统的运行得以顺利展开。

第四讲 政策制定的理论与方法

第四讲公共政策制定的理论与方法 公共政策制定的书目很多,我们这里让大家阅读的7本关于公共政策制定的著作和1篇论文按照公共政策的两大研究范式来了划分。属于第一种研究范式——政策科学,即追求政策科学的科学性,致力于揭示政策制定过程的一般知识和一般逻辑的只有两部——那就是杰弗里.维克斯的《判断的艺术——政策制定研究》、《逆境中的政策制定》,我们所列出的其他数目都是属于第二种研究范式——政策分析研究范式,即着眼于政府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以提高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能力,改善公共政策质量。 托马斯·R·戴伊是美国著名非营利教育机构——林肯公共服务研究中心主席,曾任佛罗里达州立大学麦肯锡政府研究系教授。戴伊教授在美国政府和公共政策研究领域享有盛名,撰写了大量专著和论文。其〈民主的讽刺〉、〈州和社区中的政治〉、〈理解公共政策〉、〈最谁统治美国〉等书版式再版,极具社会影响。 《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探讨了基金会、智囊团、政治捐助者、特殊利益代表集团、院外活动者、律师事务所和公共媒体在美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和进行的各种活动。而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模式描述的是国家的精英集团通过什么样的过程将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和偏好转化为公共政策,整个过程都充满了精英集团与政府(包括国会和法院)的互动。指出美国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模式是由美国社会的财富和权力的结构决定的。书中通过对大量案例、数据、图表、特写、调查问卷等,使作者的观点建立在大量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具有说服力。的语言将美国政策制定过程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角度新颖的分析。本书让我们看到,在这个号称民主圣殿的美国,公共政策也并非反映了“民众的要求和呼声”,而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制定模式反映了占统治地位的精英集团的价值观念和兴趣爱好。尽管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模式并不是很受欢迎,但托马斯·R.戴伊仍然认为,在国家精英集团的权力切实受到宪法限制的前提下,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与民主的真谛并不矛盾,并不会损害到美国民主的核心价值观。 【美】约翰.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对公共政策中的核心环节——问题是如何引起官员的注意的?备选方案是如何产生的?政府议程是如何建立的?(为什么有些问题会被提上政府议程而其他问题会被忽视,为什么政府内部及其周围的人们十分关注某些备选方案而舍弃其他备选方案?)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几种在政策参与者身上——是谁通过何种方式影响议程的确定及备选方案的说明?金登描述了三条过程溪流:问题溪流、政策溪流和政治溪流。政策的参与者——总统、国会议员、文官、压力集团、新闻记者、学者等都可能参与每一个过程。金登指出,在某一个关键的时间点上,问题源流、政治源流、政策源流这三个源流汇合在一起,问题就被提上了政策议程。这个关键的时间点就是所谓的“政策之窗”。“政策之窗”开启,社会问题被关注并进而提上政策议程。 金登在书中运用访谈法、案例研究法对问题的识别和界定的方式、政策建议提出的方式、政治事件进入的方式以及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方式进行研究。 金登在《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中所提出来的理论被称为多源流分析框架。 多源流分析框架对政策过程理论的重大贡献 “政策过程”理论中阶段论占据主要地位,它“把政策过程分解为相互联系的几个阶段,我们可以对其中每一个阶段进行独立的考察,也可以考察任何阶段之间或所有阶段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公共政策变得更容易理解”,同时“阶段论有助于政策科学从一个纯学术的方向走向一个更具判断性的艺术、行业”。阶段论在公共政策研究中一度占据主要地位。如安德森的五阶段论:c1.政策议程;2.政策制定;3.政策选择;4.政策执行;5.政策评估)。

电大本科公共政策考试简答题

1、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答:(-)整体性。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尽管某一政策是针对特定问题提出的,但这些问题总是与其它问题网结为一整体,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二)超前性。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但它们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与指南,必须具有预见性。(三)层次性。政策作为政府行为的产出项,根据不同层次的政策主体,具有不同规格。(四)多样性。公共政策的多样性,显然导源于政策的“公共”特征。(五)合法性。政府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法人行为”。体现政府行为的政策,本身就具有一定法律性质。它的规范作用,与道德规范不同。 2、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答:所谓公共政策的功能,就是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它通过政策的地位、结构、影响力与结果表现出来。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有:(一)导向功能。公共政策是针对社会利益关系中的矛盾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为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的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得政策具有导向性。公共政策所具有的导向功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二)调控功能。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政策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调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尤为是物质利益关系。(三)分配功能。公共政策应具有利益的分配功能。每一项具体政策,都有一个“谁受益”的问题。换句话说,政策必须鲜明地表示:把利益分配给谁。这既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严肃的实践问题。 3、简述公共政策主体体系 答: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和个人。它应该包括政府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和社会公众。 4、简述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内容 答:(1)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作为特殊的行为准则,公共政策在规范人们行为时,指出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能够做的,什么是不能够做的。(2)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公共政策主体将哪些问题列入公共政策议程,直接决定了对公众观念和行为将产生什么样的引导。(3)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公共政策是公共政策主体为了实现有效管理选择一种主观最满意的方案的动态过程。(4)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公共政策的本质决定了公共政策必须立足于解决对社会资源公平分配的问题。 (5)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除了政府这个核心公共政策主体外,执政党、利益团体、社会团体、第三部门等准公共政策主体以及公众、新闻媒体等共同构成一个公共政策系统。一般来说,互动的范围越大、频率越多,越有利于公共政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5、简述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 答:公共政策系统主要由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及监控系统构成。(1)信息系统职责:第一,有计划、有规律、经常性的收集、处理、分析和贮存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实的情况与数据,以保证公共政策能够及时获得适用、准确和充足的情报信息资料。第二,有意识地收集、整理政策实施过程及结果等方面的情况、数据,并及时向决策者反馈。第三,研究分析政策执行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政策的偏差或失误,并及时向决策者反馈。(2)智囊系统职责:1.参与公共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2.为政策主体提供咨询服务,开阔政策主体的视野和思路。3.对政策问题进行“会诊”,找出问题的症结。 (3)决断系统职责:1.界定政策问题;2.确定政策目标;3.设计政策方案;4.选择政策方案。(4)监控系统职责:1.防止政策主体滥用决策权。2.促使政策内容切合实际。3.监督执行机构及其人员正确执行政策。6、简述公共政策体制的类型 答:(1)层级结构中的集权制与分权制。1.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的决策事务,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2.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机制。(2)个人决策模式和集体决策模式。1.个人决策模式指决策权力属于单个决策主体所有,它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个人负责制两种具体形式。2.集体决策模式指决策机构的全部成员拥有同等决策权力,共同决策和共同负责。具体形式有:(1)历史上的寡头政治。(2)当代的各种委员会制。 7、试论中国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政府作为国家的行政管理机关,是国家各项重要职能的直接体现者和执行者。现代政府活动的主要方式就是制定和实施一定的政策。在各个国家中,政府的政策数量最多,政策活动的制度化程度最高,是政策系统的核心主体,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的中央人民政府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同时是国家最高的行政管理机关。它除了具有一般

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读书笔记详细版.doc

保罗·A.萨巴蒂尔: 《政策过程理论》 保罗·A.萨巴蒂尔的《政策过程理论》在两个方面是出众的, 它既是一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方面的指导手册, 同时也是一本对现有政策过程理论的文献综述。他利用科学哲学中对于科学理论的评判标准, 对政策过程领域中“ 启发式” 和“ 前景更好” 的七个理论框架进行评价, 说明它们的适用范围, 指出它们的不足, 并为进一步推动政策过程理论的发展制订了计划。 萨巴蒂尔将该书分为十章、五大部分, 每一章分别由七个理论框架的代表人物执笔。第一部分“ 导言” 中, 萨巴蒂尔通过分析当前“最有影响力的概念性框架” ——“ 阶段启发框架” 的不足, 揭示出全书的目标——寻求更好的理论, 并给出“更有希望的理论框架” 的选取标准。 该书第二部分“考察政策过程中理性所起作用” 的两章为“ 制度分析和发展框架” 与“ 多源流框架” 。前者以自利的理性行为者作为个体模型, 分析在一定制度的约束下, 外部客观条件和文化价值等主观因素如何影响政策参与者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 并通过在“行动舞台” 中与其他参与者的互动, 进行政策输出。“多源流框架” 则采用与之针锋相对的个体模型, 认为在“模糊性条件下” 人们通常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 在问题和偏好都不清楚的情况下, 政策制定者关心的是管理时间而非管理任务, 倾向于处理那些并不是由他们所能控制的因素强加给他们的问题。 该书第三部分“聚焦于相对长时期政策变迁”的两章, 主要针对如何解释政策制定过程中渐进与突变共存的特点。“间断一平衡理论”从基于注意力的有限理性模型出发, 认为政策突变不是来自参与者偏好的改变, 而是来自注意力的转移。“支持联盟框架”则建立在信仰高于利益的个体模型之上,认为行动者面对着诸如谁的利益最应受到关注等一系列涉及价值偏好的政策目标。 该书第四部分聚焦于“大量政治系统间的政策比较”研究, 其中所探讨的“政策传播模型” 、“政策创新模型”以及“因果漏斗框架” 等理论模型都采用了对大量样本进行定量的相关分析或定性的比较分析方法, 以确定哪些自变量是影响新政策采纳可能性的因素。 该书结论部分对前面各章中的框架、理论和模型进行了比较, 指出它们之间的显著不同点。 在最后一章中, 萨巴蒂尔详细地给出了一套建立和发展框架、理论和模型的指导方针。 该书的一大贡献在于它为读者集中展示了当前政策过程研究领域中的主要理论框架, 并详细讨论了各框架的优势与不足, 以便于读者在此基础上开展自己的研究。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把这些理论框架集中在一起后, 我们发现, 各理论发展其内部逻辑一致性的努力导致了彼此之间极大的矛盾。它们分别从各不相同的个体模型出发, 演绎出各自的理论模型, 然后对相似问题做出了差别极大的解释。这些理论究竟是都符合实际, 还是都不符合, 抑或每个理论都只与实际中的一部分相符? 显然我们面对的是第三种情况, 要想更好地解释现实, 我们就必须融合各理论中正确的部分。但这样做所面临的首要难题就是如何解决不同的个体模型间的逻辑关系问题。要完善这样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理论, 我们就不能单纯地在一个假想的模型上进行逻辑推演, 而要深入实际, 根据与理论相悖的事实对个体模型进行修改, 形成能容纳不同理论的框架, 并不断用事实去检验它, 修正它。 。 该书另一大贡献在于作者为建构政策科学的理论体系所提出的指导方针。因此, 该书作者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发展理论体系, 而并非单一的理论, 评价一个框架合理与否也就要看它能否符合这一发展目标, 而这才是阶段启发框架被抛弃的真正原因。萨巴蒂尔等人详细界定了框架、理论、模型的内涵和相互关系, 并提出了发展合理的理论体系的途径。作者认为框架通过规定变量、分析单位、分析层次和研究范围, 为研究同类现象提供了基础; 在此基础上, 做出关于

公共政策概论试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公共政策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A.政府B.企业 C.个人 D.社会组织 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 B.惩罚性 C.温和性 D.权威性 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权威性 B.合法性 C.系统性 D.倾斜性 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最早提出的。 A.伊斯顿 B.西蒙 C.拉斯韦尔 D.史密斯 5、()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非政府组织 B.非营利组织 C.政府主体 D.社会公众 6、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 A.被管理者 B.对立者 C.被统治者 D.伙伴

7、决策权力角逐的核心问题是(),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A. 权力 B. 利益 C. 关系 D. 制度 8、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两种具体形式。 A. 个人不负责制 B. 个人负责制 C. 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 D. 集权者 9、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 A. 秘书 B. 助手 C.领导者 D. 外脑 10、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A. 利益群体 B. 压力集团 C. 行政 D. 社会团体 11.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 )。 A. 补充 B. 协调 C. 一致 D. 排斥 12.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 )。 A. 基本掌握 B.选择 C. 共识 D.互动 13.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的失效。 A.终结状态 B.特殊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