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

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
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

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1、在化学反应中,有一种物质被氧化,必定有一种物质被还原,这样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2、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就是氧化反应,物质得电子的反应就是还原反应。

3、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4、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中的原子得电子,则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变成还原产物,则该物质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5、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中的原子失电子,则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变成还原产物,则该物质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概念转化:

口诀:升失氧,降得还,若说性,恰相反;

二、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单线桥法:表示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

2、双线桥法(了解):表示氧化剂及其还原产物、还原剂及其氧化产物之间得失电子情况。

三、中学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一)常见氧化剂与还原剂

1、氧化剂

+ 还原产物

得 ne

还原剂 + 氧化剂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还原剂 氧化剂物 质 产物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反应物 生成物 具有氧化性(性质) 元素化合价升高 发生氧化反应(反应) 元素失电子 元素被氧化 同时发生 电子转移 变价相等

(1)非金属性较强的单质:等;、、、、、322222O O I Br Cl F

(2)变价元素中高价态化合物:

、固体硝酸盐等;

、稀、浓、浓、、334272243HNO HNO SO H O Cr K KMnO KClO (3)高价态金属阳离子:等;、、+

++23e Cu Ag F

(4)能电离出H +的物质:溶液等;、、稀稀442NaHSO HCl SO H

(5)其他: ()等

、银氨溶液、新制、、、、漂白粉、2222222a OH Cu O H NO O N MnO HClO 2、还原剂

(1)金属性较强的单质:等;、、、、、Zn Fe Al Mg Na K

(2)某些非金属单质:等;、、Si C H 2

(3)变价金属中某些低价态化合物:

()及亚硫酸盐等;

及其盐、、、盐、及硫化物、、2222SO HI HBr OH Fe Fe S H CO +(4)其他:单质S 、Sn 2+盐、浓盐酸、NH 3等

(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常用判断方法(两种题型考法)

1、根据金属活泼性判断

金属的金属性越强,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对应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1)单质的还原性:按金属活动性顺序依次减弱。(强调顺序)

(2)离子的氧化性:按金属活动性顺序依次增强(铁指Fe 2+)

如氧化性:++++++>>>>>223Fe H Cu Fe Hg Ag

2、根据非金属的活泼性判断

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1)单质的氧化性:S I Br Cl F >>>>2222

(2)离子的还原性:----->>>>F Cl Br I S 2

3、通过元素周期表判断

4、通过化学反应判断

氧化剂+还原剂 →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简记为:左>右。

5、通过相近的反应判断

如由FeS S Fe FeCl Cl Fe →+→+,32,可得出氧化性:S Cl >2

6、有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不同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氧化性越强;不同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还原性越强。如卤素单质按2222I Br Cl F 、、、的顺序反应条件越来越难,反应条件要求越来越高,则可得出氧化性:2222I Br Cl F >>>。

氧化还原反应专项练习

1.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 .2F 2+2H 2O==4HF+O 2↑

C .2AgNO 3+Na 2CO 3==2NaNO 3+Ag 2CO 3↓

2.下列变化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 ]

A .Fe ——→FeSO 4

B .Cu(NO 3)2——→Cu

C .P ——→P 2O 5

D .NaCl ——→AgCl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 .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 .复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4.实现下列反应需加入氧化剂的是 [ ]

A .HCl ——→CaCl 2

B .HCl ——→H 2

C .HCl ——→Cl 2

D .HCl ——→CO 2

5.下列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 ]

A .Mg 变为MgO 时化合价升高,因此Mg 在该反应中应中作还原剂

B .KMnO 4受热分解时,Mn 元素化合价一方面升高一方面降低,因此反应中锰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C.凡是氧化还原反应能能造福于人类

6.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 ]

A.一定被氧化B.一定被还原

C.既可能被氧化又可能被还原D.以上都不是

7.在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C.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任一反应物,不是氧化剂,就一定是还原剂

8.下列粒子中,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

A.Mg

B. Zn2+

C. Fe2+

D.HCl

9.下列各反应中,水只做氧化剂的是( )

A. C+ H2O = CO+ H2

B.2 H2O = 2 H2↑+ O2↑

C. Na2O + H2O =2NaOH

D.CuO+ H2=Cu+ H2O

10、对C+CO2===2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该反应的氧化剂是CO2

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D、按照方程式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是4

11、已知反应CL2+H2O===HCL+HCLO,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CL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是1:2

C、按照方程式进行,氧化剂失电子1 mol

D、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2. 黑火药爆炸反应为:S+2KNO3+3C=K2S+3CO2↑+N2↑。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①C ②S ③K2S ④KNO3⑤N2

A、①③⑤

B、②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13.在H2SO3+2 H2S=3 H2O+3S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元素的质量比为( )

A.1:1

B.2:1

C.1:2

D.3:2

14.M2O7x-离子和S2-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M2O7x-+3S2- +14H+ =2M3++3S↓+7H2O,则M2O7x-离子中M的化合价是()

A +2

B +3

C +4

D +6

15.已知:Ni+CuSO4=NiSO4+Cu Cu+2AgNO3=Cu(NO3)2+2Ag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还原性:Ni>Cu>Ag

B.氧化性:Ni2+ >Cu2+ >Ag+

C.还原性:Ni

D.氧化性:Ni2+

16.标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Cl2 + 2KBr = 2KCl + Br2 H2S + Cl2 = S↓+ 2HCl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剂:还原剂:

MnO2+ 4HCl = MnCl2 + Cl2↑+ 2H2O 3Cu + 8HNO3(稀) = 3Cu(NO3)2 +2NO↑+ 4H2O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剂:还原剂:2H2S + SO2 = 3S + 2H2O Cl2 + H2O = HCl + HClO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剂:还原剂:

2FeCl3 + 2KI = 2FeCl2 + 2KCl + I2 2Al + 6H+ = 2Al3+ + 3H2↑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剂:还原剂:

17.在2KClO3 = 2KCl + 3O2↑的反应中,氯元素从__ 价变为__价,发生____ 反应;氧化剂是______ ,还原剂是______。电子从_ __元素转移给__元素,转移的电子总数是_______。

18.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其特征是____________。物质中的某元素发生氧化反应时,反应结果该元素的化合价____,该物质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物质中某元素被还原时,它发生了______反应,______电子,结果化合价______,该物质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19.在Cu2+、Fe2+、Al3+、Fe、Cl2、Cl-、S2-、S八种粒子中,只具有氧化性的是_________,只具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__ ,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___ 。

1.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多于4个,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2.离子:是带电的原子

原子离子

定义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电性不带电

带电荷

阳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所带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联系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原子

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

3、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4.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组成的表示

5.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即以一种碳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种碳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实际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6. a.离子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分类及形成:阳离子(由于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带正电;阴离子(由于原子得到电子而形成)带负电

b.注意:原子在变为离子时,质子数、元素种类没有改变;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化

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c.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电性和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若数字为1时,可省略不写。例如:钠离子:Na +

d.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个某种离子;表示带n 个单位某种电荷的离子。例如:Fe 3+ :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铁离子

e.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的含义: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例如:Fe 3.+ :3表示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f.离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

g.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的种类 原 子

离 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区

粒子结构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粒子电性

不显电性 显正电 显负电 符 号

用元素符号表示 用离子符号表示 用离子符号表示 相互

转化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相同

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质量、体积都很小;在不停运动;有间隙

h.离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离子符号前面加系数。例如:2个钠离子:2Na +

i.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7.、离子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得到电子 失去电子 得到电子 失去电子

(1)离子间能生成难溶或微溶的物质,而不能大量共存。如:

①SO42ˉ与Ba2+、Ca2+、Ag+等不能共存;

②CO32ˉ与Ba2+、Ca2+、Mg2+、Ag+、Cu2+、Zn2+等不能共存;

③S2ˉ与Cu2+、Pb2+、Fe2+、Hg2+、Ag+等不能共存;

④OHˉ与Mg2+、Al3+、Fe2+、Fe3+、Cu2+、Ag+、Zn2+等不能共存;

⑤AlO2ˉ与HCO3ˉ不能大量共存:AlO2ˉ+HCO3ˉ+H2O=Al(OH)3↓+CO32ˉ

(2)离子间能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而不能大量共存。如:H+与CO32ˉ、HCO3ˉ、SO32ˉ、HSO3ˉ、S2ˉ、HSˉ等不能共存;

(3)离子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

①H+与OHˉ、AlO2ˉ、SiO32ˉ、ClOˉ、Fˉ、PO43ˉ、HPO42ˉ、H2PO4ˉ、CH3COOˉ、C6H5Oˉ等不能大量共存;

②OHˉ与H+、NH4+、HCO3ˉ、HSO3ˉ、HSˉ、H2PO4ˉ、HPO42ˉ等不能大量共存;

8.、离子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1)在酸性条件下

①NO3ˉ与Iˉ、Brˉ、Fe2+、S2ˉ、HSˉ、SO32ˉ、HSO3ˉ等不能共存;

②S2ˉ与SO32ˉ等不能共存;(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

③MnO4ˉ与Iˉ、Brˉ、Clˉ、S2ˉ、HSˉ、SO32ˉ、HSO3ˉ、Fe2+等不能共存;

④ClOˉ与Fe2+、Iˉ、S2ˉ、HSˉ、SO32ˉ、HSO3ˉ等不能共存;

(2)Fe2+与S2ˉ、HSˉ、SO32ˉ、HSO3ˉ、Iˉ等不能共存;

9、离子间能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1)Fe3+与SCNˉ、C6H5Oˉ不能共存;

(2)Ag+与NH4+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共存。

10、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1)Al3+与AlO2ˉ、HCO3ˉ、CO32ˉ、HSˉ、S2ˉ、SO32ˉ、HSO3ˉ、SiO32ˉ、ClOˉ、C6H5Oˉ等不能共存;

(2)Fe3+与AlO2ˉ、HCO3ˉ、CO32ˉ、SiO32ˉ、ClOˉ等不能共存;

(3)NH4+与AlO2ˉ、SiO32ˉ等不能共存;

11.与氢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有OH- ,弱酸根离子如:CO32- 、SO32- 等,还有酸式根离子如:HCO3- 、HS-等

12.与氢氧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有H+,弱碱阳离子如:Cu2+ 、Fe3+ 等,还有酸式根离子如:HCO3- 、HS- 等

13.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均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HCO3- 、HS- 等

14.有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Cu2+,Fe2+,Fe3+,MnO4-均是有色离子二价和三价铁离子MnO4-、是常见的强氧化性离子,它与S2-、SO32-等强还原性离子无论在酸性、中性还是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铜离子不能跟氢氧根等共存

15.铝离子与什么离子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碳酸根

16.偏铝酸根离子与什么离子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ALO2-不能和能水解产生H+的弱碱阳离子大量共存,否则会产生AL(OH)3沉淀。弱碱阳离子水解产生的酸性不足以溶解产生的AL(OH)3。H+ + ALO2- +H2O=AL(OH)3, ALO2不能和少量H+共存,大量可以,因为大量H+可以溶解AL(OH)3。

17.铁离子与什么离子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Fe3+和SCN- 三价铁离子会和硫氰根离子发生络合反应,生成血红色的络合物

18.铁离子与什么离子因发生还原氧化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S2-、I-等等Fe3+和S2-不能共存是氧化还原反应,因为铁离子有一定的氧化性,硫离子处于最低价态,具有一定的还原性,两者反应生成单质硫沉淀和亚铁离子

19.亚铁离子与什么离子因发生还原氧化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HNO3-

3Fe2++4H+ +NO3-=3Fe3++2H2O+NO,Fe2+被NO3-氧化成Fe3+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像8,9题因为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的更多的例子:强氧化性的:

MnO4-,ClO-,Fe3+,MnO4(2-),CrO4-(重铬酸根离子),等等较强还原性的:Ag+,Fe2+,S2-,Cu2+,I-,等等,这些与上面的结合都会反应(两个铁结合的除外)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离子不能共存的原因一般是:

20.溶液里的离子间能够反应,生成难溶、难电离、易挥发的物质时,不能大量共存。

21.弱碱的金属阳离子不能存在于强碱溶液中。如NH4+、Fe3+、Cu2+、Al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

22.弱酸根的阴离子不能存于强酸溶液中,如碳酸根、醋酸根、硫离子、偏铝酸根、次氯酸根不能与氢离子大量共存。

23.弱酸的酸式酸根,既不能存在于强酸溶液中,也不能存在于强碱溶液中。如碳酸氢根、硫氢离子、亚硫酸氢根、磷酸氢根、磷酸二氢根等既不能与氢离子共存,也不能与氢氧根共存。

24.水解显酸性的离子与水解显碱性的离子一般不能大量共存,如三价铁离子、铝离子不能与偏铝酸根、碳酸根、碳酸氢根、硫离子等阴离子大量共存。

25.两种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不能大量共存。如在强酸溶液中二价铁离子、硫离子、碘离子不能与高锰酸根、硝酸根等离子大量共存。

26.两种离子相遇生成稳定的络离子时不能大量共存。如三价铁离子与硫氰根离子大量共存。

27.离子方程式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概念关键在理解,并不能说明实质。离子方程式有其书写规则,并不是所有的离子方程式都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表示离子反应。例如: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反应,写离子方程式时由于醋酸是弱酸,应写分子式。)

意义:1.揭示离子反应的本质 2.表示同一类型离子反应

28.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基本步骤为:①“写”: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拆”:可溶性的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可溶性盐)用离子符号表示,其它难溶的物质、气体、水等仍用分子式表示。微溶的强电解质应看其是否主要以自由离子形式存在,例如,石灰水中的Ca(OH)2写离子符号,石灰乳中的Ca(OH)2用分子式表示。浓硫酸中由于存在的主要是硫酸分子,也书写化学式。浓硝酸、盐酸书写离子式。

③“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④“查”:检查式子两边的各种原子的个数及电荷数是否相等(看是否配平),还要看所得式子化学计量数是不是最简整数比,若不是,要化成最简整数比。

29.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规律:1.依据四原则(1)客观事实原则

如2Fe + 6H+ ==== 2Fe3+ + 3H2↑,错在H+不能把Fe氧化成Fe3+,而只能氧化成Fe2+。应为:Fe + 2H+ ==== Fe2+ + H2↑。

(2)质量守恒原则

如Na + H20 ====Na+ + OH- + H2↑,错在反应前后H原子的数目不等。应为:2Na + 2H2O ==== 2Na+ + 2OH- + H2↑。

(3)电荷守恒原则

如Fe3+ + Cu ==== Fe2+ + Cu2+,错在左右两边电荷不守恒。应为:2Fe3+ + Cu

====2Fe2+ + Cu2+。

(4)定组成原则

如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H+ + SO4- + Ba2+ + OH- ==== BaSO4↓ + H2O,错在SO42-和H+,Ba2+和OH-未遵循1:2这一定组成。应为:2H+ + SO4- + Ba2+ + 2OH-

====BaSO4↓ + 2H2O。

2.看拆分正误

(1)能拆分的物质

如Ca(HCO3)2 + 2H+ ====Ca2+ + 2CO2↑ + 2H2O,错在未将Ca(HCO3)2拆分成Ca2+ 和HCO3-。应为:HCO3- + H+ ====CO2↑ + H2O。

可见:能拆分的物质一般为强酸(如盐酸HCl)、强碱(如氢氧化钠NaOH)、和大多数可溶性盐(氯化钠NaCl)等强电解质

(2)不能拆分的物质

如Cl2 + H2O ? 2H+ + Cl- + ClO-,错在将弱酸HClO改写成了H+ 和ClO-。应为:Cl2 + H2O ==== H+ + Cl- + HClo。

可见不可拆分的物质一般为弱酸(如氢硫酸H2S)、弱碱(如氢氧化镁Mg(OH)2、一水合氨NH3?H2O)、少数可溶性盐(如氯化亚汞HgCl2)、沉淀(CaCO3、AgCl、Cu(OH)2等)、气体(CO2、H2等)和水

3.分析量的关系

如把过量的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HCO3- + Ca2+ + OH- ====CaCO3↓ + H2O,错在未考虑反应物中量的关系。应为:2HCO3- + Ca2+ + 2OH- ==== CaCO3↓ + 2H2O +CO32-。

4.查看是否有忽略隐含反应

如将少量S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H2O + SO2 + Ca2+ + 2ClO- ==== CaSO3↓ + 2HCl O,错在忽略了HClO可以将+4价的硫氧化。应为:Ca2+ + 2ClO- + SO2 + H2O ==== CaSO4↓ + H+ + Cl- + HClO。

30.易错分析:①所有氧化物过氧化物统一写化学式,初学者易忽略只有易溶且易电离的电解质用离子符号表示,往往将许多不可溶的强电解质拆开,导致错误。这里必须清楚,像过氧化钠、氧化钠等活泼金属氧化物或过氧化物,虽然是易溶的电解质,但是不可拆。

②还有像碳酸氢钠,属于可溶的强电解质,但是有时(例如向饱和碳酸钠中通二氧化碳)也写作化学式,那就要看它主要是以固态物质形式存在,还是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

③强酸的酸式盐如硫酸氢钠要拆成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高中只有硫酸氢盐属此类);弱酸酸式盐如碳酸氢钠则拆成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碳酸、磷酸、

亚硫酸等的酸式盐皆属此类)。

④弱电解质、非电解质、氧化物、单质、沉淀、气体都不能拆。

31. 33种易误拆而不能拆的物质

BaSO4,BaCO3,CaCO3,MgCO3,Ag2CO3

FeS,CuS

Fe(OH)3,Cu(OH)2,Al(OH)3,Mg(OH)2 NH3·H2O

AgCl,AgBr,AgI

CH3COOH,HF,HClO,H2CO3,H2S,H2SO3

MnO2,CuO,Fe2O3,Al2O3,Na2O,Na2O2

HCO3-,HS-,HSO3-,H2PO4-,HPO4 2-

32.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规律:多种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归纳起来就是:一色,二性,三特殊,四反应。

a.一色--溶液颜色:若限定无色溶液,则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不能存在。

b..二性--溶液的酸,碱性:(1)在强酸性溶液中,H+及弱酸根阴离子(如

CO32-,SO32-,S2-,CH3COO-等)均不能大量存在;

(2)在强碱性溶液中,OH-及弱碱阳离子(如NH4+,Al3+,Mg2+,Fe3+等)均不能大量存在;

(3)酸式弱酸根离子(如HCO3-,HSO3-,HS-)在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存在。

c..三特殊--三种特殊情况:(1)AlO2-与HCO3-不能大量共存:

AlO2-+HCO3-+H2O=Al(OH)3↓+CO32-;

(2)“NO3-+H+”组合具有强氧化性,能与S2-,Fe2+,I-,SO32-等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3)NH4+与CH3COO-,CO32-,Mg2+与HCO3-等组合中,虽然两种离子都能水解且水解相互促进,但总的水解程度很小,它们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热就不同了)。

d..四反应--四种反应类型:指离子间通常能发生的四种类型的反应,能相互反应的离子显然不能大量共存。

(1)复分解反应

如Ba2+与SO42-,NH4+与OH-,H+与CH3COO-等;

(2)氧化还原反应

如Fe3+与I-,NO3-(H+)与Fe2+,MnO4-(H+)与Br-等;

(3)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

如Al3+与HCO3-,Al3+与AlO2-等;

(4)络合反应

如Fe3+与SCN-等。

33、a.定义: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所以有的物质后面没有离子符号,只要反应方程式中出现离子就可以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称为离子反应方程式

b.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写、改、删、查

写: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改:把易溶解、易电离的物质改成离子

删:删去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查:检查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

关键记住:不可以改为离子的物质:

①难溶物(如BaSO4);②难电离物(弱酸、弱碱等弱电解质, H2O);③气体(CO2、SO2);

④单质(Fe、H2);⑤氧化物(Na2O、CuO 等)

c.一看清题目要求:选的是“正确”还是“不正确”的答案及所反应的两种物质是相对量多少等。二看反应能否写离子方程式:固体与固体反应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不是熔融态),浓硫酸、浓磷酸与固体反应一般不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三看拆分是否正确:①“强酸、强碱、易溶的盐”拆写成离子的形式,其他物质则仍写化学式。

②酸式根离子只有HSO4—通常要写成SO42—+H+,其他弱酸的酸式根离子不能拆分。③微溶物的拆分:作为反应物且是澄清溶液拆成离子符号,若是浊液写成化学式;作为生成物写成化学式(标“↓”)。

四看电荷是否守恒:在离子方程式中,两边的电荷数及原子数必须守恒。如铜片加入氯化铁溶液中:Fe3++Cu=Cu2++Fe2+,钠加入水中:Na+H2O=Na++2OH—+H2↑两者均有电荷不相等问题,后者还有原子个数不等的问题。

五看反应物、生成物的配比是否合理:如稀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不能写成

H++SO42—+Ba2++OH—=BaSO4↓+H2O,方程式中Ba2+与OH—的比例不符合化学式中的配比。六看是否漏掉部分离子反应:如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写成

SO42—+Ba2+=BaSO4↓,反应物中漏了Cu2+与2OH—,产物中少了Cu(OH)2。

七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如:“少量”“过量”“足量”“等物质的量”“适量”“任意量”以及“滴加顺序”等对方程式的影响。

①生成的产物可与过量的物质继续反应的离子反应:需注意题给的条件,判断产物是否与过量的物质继续反应,正确确定产物的形式。如Ca(OH)2溶液通入CO2等。

②酸式盐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遵循“以少定多”的原则(足量物质的阴、阳离子个数的配比要跟该物质的化学式相同,不足物质则不一定)。如NaHSO4溶液与少量Ba(HCO3)2溶液反应时:Ba2++2HCO3—+2H++SO42—=CO2↑+2H2O+BaSO4↓。

③与氧化还原能力相关的离子反应:遵守“先后规律”(氧化剂总是先把还原性强的还原剂氧化,还原剂也是类似的),如氯气通入FeBr2溶液时,氯气先将还原性强的Fe2+氧化,若氯气有剩余,再将Br—氧化:Cl2+2Fe2+=2Cl—+2Fe3+(少量氯气);

3Cl2+4Br—+2Fe2+=6Cl—+2Fe3++2Br2(足量氯气)。

八看产物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铁与稀硝酸反应:Fe+2H+=Fe2++H2↑是不符合反应事实。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与规律;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及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与规律: 一、五对概念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五对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概念。它们的名称和相互关系是: 二、五条规律 1、表现性质规律 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性质强弱规律 3、反应先后规律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 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氧化剂作用。例如,向含有FeBr 2溶液中通入Cl 2 ,首先被氧 化的是Fe2+ 4、价态归中规律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 5、电子守恒规律 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总数一定相等。 三.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 <1>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随其单质还原性的增强而减弱

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随其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而减弱 (2)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 前者比后者容易发生反应,可判断氧化性:。同理,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3)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不同进行比较 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就越强。 如,根据铁被氧化程度的不同, 可判断氧化性:。同理,当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氧化剂被还原的程度越大,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 (4)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比较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5)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比较 一般地,氧化性:上>下,右>左;还原性:下>上,左>右。 (6)某些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与下列因素有关: 温度: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 浓度:如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强。 酸碱性:如中性环境中不显氧化性,酸性环境中显氧化性;又如溶液的氧化性随溶液的酸性增强而增强。 注意: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只决定于得到或失去电子的难易,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如还原性:,氧化性:。 【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不一定: ⑴含有最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前述的氯元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是价 态越低,氧化性超强。H 3PO 4 中+5价的P无强氧化性。 ⑵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 ⑶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与物质得到或掉失去电子的多少无关。 ⑷得到电子难的元素失去电子不一定容易,例如:第ⅣA族的C,既难得到电子,又难 失去电 子,与其它原子易以共价键结合。 ⑸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不一定是是氧化反应,也可能是还原反应。 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Cl 2、Br 2 、O 2 、I 2 、S等 (2)元素处于高价时的氧化物:CO 2、NO 2 、SO 3 、MnO 2 、PbO 2 等 (3)元素处于高价时的含氧酸:浓H 2SO 4 、HNO 3 等 (4)元素处于高价时的盐:KClO 3、KMnO 4 、FeCl 3 、K 2 Cr 2 O 7 等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与规律: 一、五对概念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五对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概念。它们的名称和相互关系是: 二、五条规律 1、表现性质规律 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性质强弱规律 3、反应先后规律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氧化剂作用。例如,向含有FeBr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被氧化的是Fe2+ 4、价态归中规律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 5、电子守恒规律 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总数一定相等。 三.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 <1>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随其单质还原性的增强而减弱

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随其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而减弱 (2)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 前者比后者容易发生反应,可判断氧化性:。同理,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3)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不同进行比较 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就越强。 如,根据铁被氧化程度的不同, 可判断氧化性:。同理,当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氧化剂被还原的程度越大,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 (4)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比较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5)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比较 一般地,氧化性:上>下,右>左;还原性:下>上,左>右。 (6)某些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与下列因素有关: 温度: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 浓度:如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强。 酸碱性:如中性环境中不显氧化性,酸性环境中显氧化性;又如溶液的氧化性随溶液的酸性增强而增强。 注意: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只决定于得到或失去电子的难易,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如还原性:,氧化性:。 【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不一定: ⑴含有最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前述的氯元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是价 态越低,氧化性超强。H3PO4中+5价的P无强氧化性。 ⑵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 ⑶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与物质得到或掉失去电子的多少无关。 ⑷得到电子难的元素失去电子不一定容易,例如:第ⅣA族的C,既难得到电子,又难 失去电 子,与其它原子易以共价键结合。 ⑸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不一定是是氧化反应,也可能是还原反应。 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Cl2、Br2、O2、I2、S等 (2)元素处于高价时的氧化物:CO2、NO2、SO3、MnO2、PbO2等 (3)元素处于高价时的含氧酸:浓H2SO4、HNO3等 (4)元素处于高价时的盐:KClO3、KMnO4、FeCl3、K2Cr2O7等

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

离子反应知识点归纳 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所含类型: ①酸:HCl、H 2SO 4 、HNO 3 、H 3 PO 4 、H 2 CO 3 、CH 3 COOH ②碱:NaOH、KOH、Ba(OH) 2、NH 3 ·H 2 O、Fe(OH) 3 、 ③盐:NaCl、CaCO 3、NaHSO 4 、KNO 3 ④活泼金属氧化物:Na 2 O、CaO、MgO ⑤水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所含类型: ①非金属氧化物:SO 2、SO 3 、CO 2 、CO、P 2 O 5 ②非酸性气态氢化物:NH 3 ③部分有机物:蔗糖、酒精、CH 4 *补充知识点: ①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均属于化合物。例如:HCl是电解质,其水溶液盐酸不是电解质。 ②化合物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变为电解质:a.在水溶液中能导电。b.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例:共价化合物HCl在液态时不导电,在水溶液中能导电。 ③CO2等非电解质氧化物溶于水后所得溶液能导电,原因是在溶液中真正起到导电作用的 是它们与水反应的生成物H 2SO 3 、H 2 SO 4 ,而不是它们自己本身。所以CO 2 属非电解质。 ④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铜等;电解质不一定都能导电,如NaCl晶体。 ⑤活泼金属氧化物(NaO、MgO)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能导电,故属于电解质。 ⑥BaSO 4、CaCO 3 等盐难溶于水,但它们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能导电,故属于电解质。 三、电离方程式 1.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叫电离方程式。 如:H 2SO 4 ==2H++SO 4 2- H 2 CO 3 H++HCO3- 注: ①正确拆分离子; ②离子符号的正确写法; ③电离出的离子的电荷数守恒,即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

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概念转化: 口诀:升失氧,降得还,若说性,恰相反; 1、在化学反应中,有一种物质被氧化,必定有一种物质被还原,这样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2、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就是氧化反应,物质得电子的反应就是还原反应。 3、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4、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中的原子得电子,则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变成还原产物,则该物质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5、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中的原子失电子,则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变成还原产物,则该物质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二、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单线桥法:表示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 2、双线桥法(了解):表示氧化剂及其还原产物、还原剂及其氧化产物之间得失电子情况。 三、中学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一)常见氧化剂与还原剂 1、氧化剂 (1)非金属性较强的单质:等;、、、、、322222O O I Br Cl F 还原剂 + 氧化剂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失 e 还原剂 + 氧化剂 = 氧化产物 + 还原产-还原剂 氧化剂 物 质 产物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反应物 生成物 发生还原反应(反应) 具有氧化性(性质) 元素化合价降低 元素化合价升高 具有还原性(性质) 发生氧化反应(反应) 元素失电子 元素得电子 元素被氧化 元素被还原 同时发生 电子转移 变价相等

(2)变价元素中高价态化合物: 、固体硝酸盐等; 、稀、浓、浓、、334272243HNO HNO SO H O Cr K KMnO KClO (3)高价态金属阳离子:等;、、+ ++23e Cu Ag F (4)能电离出H +的物质:溶液等;、、稀稀442NaHSO HCl SO H (5)其他: ()等 、银氨溶液、新制、、、、漂白粉、2222222a OH Cu O H NO O N MnO HClO 2、还原剂 (1)金属性较强的单质:等;、、、、、Zn Fe Al Mg Na K (2)某些非金属单质:等;、、Si C H 2 (3)变价金属中某些低价态化合物: ()及亚硫酸盐等; 及其盐、、、盐、及硫化物、、2222SO HI HBr OH Fe Fe S H CO +(4)其他:单质S 、Sn 2+盐、浓盐酸、NH 3等 (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常用判断方法(两种题型考法) 1、根据金属活泼性判断 金属的金属性越强,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对应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1)单质的还原性:按金属活动性顺序依次减弱。(强调顺序) (2)离子的氧化性:按金属活动性顺序依次增强(铁指Fe 2+) 如氧化性:++++++>>>>>223Fe H Cu Fe Hg Ag 2、根据非金属的活泼性判断 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

三、氧化还原反应 1、准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1 氧化还原反应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1)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反应。 (2)反应物: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表现氧化性 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表现还原性 (3)产物: 氧化产物:失电子被氧化后得到的产物-----具有氧化性 还原产物:得电子被还原后得到的产物-----具有还原性 (4)物质性质: 氧化性:氧化剂所表现出得电子的性质 还原性:还原剂所表现出失电子的性质 注意:a.氧化剂还原剂可以是不同物质,也可以是同种物质 b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不同物质,也可以是同种物质 C.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是指物质得到(或失去)电子的能力,与物质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5)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1.2 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 (1)物质在反应中是作为氧化剂还是作为还原剂,主要取决于元素的化合价。 ①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它的原子只能得到电子,因此该元素只能作氧化剂,如+7价的Mn和+6价的S ②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它的原子随反应条件不同,既能得电子,又能失电子,因此该元素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如0价的S和+4价的S ③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它的原子则只能失去电子,因此该元素只能作还原剂,如-2价的S (2)重要的氧化剂 ①活泼非金属单质,如F2、Cl2、Br2、O2等。 ②元素处于高价时的氧化物、高价含氧酸及高价含氧化酸盐等,如MnO2,NO2;浓H2SO4,HNO3;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2.2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

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概念的理解 1.电解质: 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 电解质与导电的关系是: (1)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 (2)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可能是电解质,关键看是否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例如,固体NaCl是电解质,但不导电。 3.强、弱电解质: (1)电离:化合物在水溶液里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强电解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例: HCl=H++Cl-H2SO4=2H++SO42- NaOH=Na++OH-CuCl2=Cu2++2Cl- 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3)弱电解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例: H2S H++HS-NH3·H2O NH4++OH- 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水 二、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 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酸、碱、盐溶于水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酸、碱、盐在溶液中参加的反应实质是离子反应。 例如: H2SO4和BaCl2溶液混合,H2SO4和BaCl2分别完全电离: H2SO4=2H++SO42—BaCl2=Ba2++2Cl- 溶液中主要存在四种离子:H+、SO42—、Ba2+和Cl-。Ba2+和SO42-结合成BaSO4沉淀,H+和Cl-仍在溶液中自由移动,所以H2SO4和BaCl2反应实质是Ba2+和SO42-反应:Ba2++SO42—=BaSO4↓ 例如: Na2SO4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Na2SO4和Ba(OH)2分别完全电离: Na2SO4=2Na++SO42— Ba(OH)2=Ba2++2OH- 溶液中主要存在四种离子:Na+、SO42—、Ba2+和OH—。Ba2+和SO42—结合成BaSO4沉淀,Na+和OH-仍在溶液中自由移动,所以Na2SO4和Ba(OH)2反应,实质是Ba2+和SO42—的反应:Ba2++SO42—=BaSO4↓由上述分析,可见酸、碱、盐在溶液中参加的反应实质是离子反应。 又如: Fe+CuSO4=FeSO4+Cu实质是Fe与Cu2+的反应,Fe+Cu2+=Fe 2++Cu,该反应虽不是复分解反应,但也是离子反应。 二、 三、2.离子反应的类型 ①离子互换形式的反应(复分解反应)

最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一、氧化还原基本概念 1、四组重要概念间的关系 (1)氧化还原反应:凡是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或电子转移)的化学变化叫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转移。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或者说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成为氧化反应;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或者说是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3)氧化剂、还原剂是指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叫做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 价升高的物质叫做还原剂。 (4)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是指生成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所得产物叫做氧化产 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所得产物叫做还原产物。 关系: 口诀: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还.原剂,氧.化反应;(升失氧还氧)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氧.化剂,还.原反应;(降得还氧还)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注意: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1.氧化还原中的电子转移表示法 (1)双线侨法: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表示电子转移结果,该法侧重于表示同一元素的原 子或离子间的电子转移情况,如

注意: ○1线桥从方程式的左侧指向右侧; ○2箭头不表示得失,只表示变化,所以一定要标明“得”或“失”。 (2)单线桥法:在反应物中的还原剂与氧化剂之间箭头指向氧化剂,具体讲是箭头从失电 子的元素出发指向得电子的元素。如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1.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和氧化剂分别为不同的物质,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全部被还原或氧化,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全部发生变化。例如: 2.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或氧化剂只有部分被氧化或还原,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只有部分发生变化,除氧化还原反应外,还伴随非氧化还原反应。例如 3.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发生在同一物质的不同元素之间,即同一种物质中的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该物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也可以发生在同一物质的同种元素之间,即同一物质中的同一种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例如:

离子反应规律及离子方程式书写知识点总结

离子反应规律和离子方程式书写 1 基本概念 离子反应:在溶液(或熔化态)中有离子参与或有离子生成的化学反应统称离子反应。它包括有离子参与或有离子生成的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两大类。 2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本身能发生电离的化合物叫电解质,不能发生电离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叫强电解质,它包括大多数的盐类、强酸和强碱。;在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为离子的电解质叫弱电解质,它包括弱酸(H2SO3、HF、HClO)以及弱碱(NH3?H2O)等。 2 离子反应规律(仅讨论非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对于复分解反应而言,有下列三种物质之一生成的反应就能进行完全:①更难溶物质;②更难电离的物质;③气态物质。简言之,复分解反应的方向总是朝着有利于某种离子浓度减少的一方进行。 沉淀的生成及转化 常见难溶物有:①酸:H2SiO3 ;②碱:Mg(OH)2 、Al(OH)3、Cu(OH)2、Fe(OH)3等;③盐:AgCl、 AgBr、AgI、BaCO3、BaSO4、Ca3(PO4)2等。 常见弱电解质有:①弱酸:HF、H2CO3、HClO、CH3COOH等;②弱碱:NH3?H2O;③其它:H2O、C6H5OH 等 (3) 气态物质生成 常见气态物有:SO2、CO2、NH3、H2S 等 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3.1.1 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步骤—“写拆删查“ 以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为例 第一步“写“ 2NaClO + CO2 + H2O = 2HClO + Na2CO3 第二步“拆“ 2Na+ + 2ClO- + CO2 + H2O = 2HClO + 2Na+ + CO32- 第三步“删“ 2ClO- + CO2 + H2O = 2HClO + CO32- 第四步“查“查原子个数、离子电荷是否配平 [说明] ①原则上说,电解质要不要拆分改写为离子形式,应以物质客观存在的形式为依据。若化合物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则应“拆”为离子形式表示;若化合物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则不能“拆”,而仍应以“分子”形式表示。如浓H2SO4应以分子式表示,稀H2SO4则应“拆”为离子式(2H+ 和SO42- )表示。

氧化还原反应综述新课标人教版

氧化还原反应综述 学习目标: 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联系。 2、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规律、观点、方法、能力、题型、态度综合一体化。 3、用科学的方法落实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知识,掌握高考中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题型的解题思路。 学习内容: 一、知识与方法 (一)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联系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表现在___________反应前后有变化。 2、联系:回顾下列物质的性质,其中在反应中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大约占多

元素化合物只是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ne —失ne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总结规律:1、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1)依据元素周期表。(2)依据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在溶液中反应)。 (3)依据反应原理: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4)依据反应条件及反应剧烈程度。(5)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程度。 (6)依据电化学原理。(7) 依据反应浓度大小 2、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1)反应先后规律(2)得失相等规律(3)归中规律(只靠近、不交叉) (4)邻位转化规律(5)跳位转化规律。 (四)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单线桥法:箭头由________指向_________,标出电子转移的总数。 2、双线桥法:一个箭头由氧化剂指向_______产物,电子总数前写________(填“得”或“失” );另一个箭头由________指向___________,电子总数前写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精讲精练

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知识点详解考点一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1.电解质、非电解质 电解质非电解质 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 能导电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本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 能够电离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发生电离的化合物 导电实质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没有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结构特点离子化合物和某些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 共同点均为化合物 注意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区分与化合物的水溶性无关. 举例NaCl Ba(OH)2 CH3COOH CH3CH2OH C12H22O11 2.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定义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电离程度完全部分 电离平衡不存在存在 溶液中存在微粒种类水合离子、水分子水合离子、水分子弱电解质分子电离过程不可逆、不存在电离平衡可逆、存在电离平衡 相互关系均为电解质。在相同条件下,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于弱电解质溶液 电离方程式书写规律用等号 HnA=nH++A n- 用可逆符号,弱酸分步电离 HnA H+ +HA(n-1)-,HA(n-1)- H+ +H2A(n-2)- 举例强酸:HCl H2SO4 HNO3 HClO4 HBr HI 强碱:KOH NaOH Ba(OH)2等. 绝大部分盐:BaSO4 BaCl2. 等弱酸:CH3COOH HCN H2S H2CO3等弱碱:NH3H2O Cu(OH)2等. H2O及小部分盐:(CH3COO)2Pb等. [例1]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Na2O B.SO3 C.Cu D.NaCl溶液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材料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①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 应; ④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 应。 从数学集合角度考虑: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基本概念 概念定义注意点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被氧化元素失去电子的过程元素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被还原元素得到电子的过程元素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 氧化产物通过发生氧化反应所 得的生成物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同 一种产物,也可以是不同产物,还可以是两种或 两种以上的产物。如反应 4FeS2+11O2=2Fe2O3+8SO2中,Fe2O3和SO2均既 为氧化产物,又为还原产物。 还原产物通过发生还原反应所得的生成物 氧化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常见氧化剂:(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卤素单质(X2)、O2、S等(2)高价金属阳离子;如Fe3+、Cu2+等(3)高价或较高价含氧化合物;如MnO2、浓 H2SO4、HNO3、KMnO4等(4)过氧化物;如Na2O2、 H2O2等 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反应物常见还原剂:①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如K、Na、Z n、Fe等②一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等③较低态的化合物;CO、SO2、H2S、Na2SO3、FeSO4 氧化性得到电子的能力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其得失电子能力 有关,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还原性失去电子的能力

2.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 氧化剂有氧化性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有还原性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例1]金属钛(Ti)性能优越,被称为继铁、铝制后的“第三金属”。工业上以金红石为原料制取Ti的反应为: aTiO2+bCl2+cC aTiCl4+cCO ……反应① TiCl4+2Mg Ti+2MgCl2 ……反应② 关于反应①、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①TiCl4在反应①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②中是氧化剂; ②C、Mg在反应中均为还原剂,被还原; ③在反应①、②中Mg的还原性大于C,C的还原性大于TiCl4; ④a=1,b=c=2; ⑤每生成19.2gTi,反应①、②中共转移4.8mol e-。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D.②⑤ 标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双线桥法、单线桥法) ①单线桥法。从被氧化(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被还原(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标明电子数目,不需注明得失。例: 2e-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②双线桥法。得失电子分开注明,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同种元素)注明得失及电子数。例: 得2e-——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失2e-— — 两类特殊的化学反应 ①歧化反应,同种元素同价态在反应中部分原子化合价升高,部分原子化合价降低。例: 得5×e 3Cl2+6KOH KClO3+5KCl+3H2O 失5e ②归中反应。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趋于中间价态,解此类题最好将该元素的不同价态用数轴标出,变化的区域只靠拢,不重叠。例: 得5e-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氧化還原反應 1、概念 定義: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の反應就叫做氧化還原反應。 判斷の依據:化合價是否有變化 本質: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 反應歷程:氧化還原反應前後,元素の氧化數發生變化。根據氧化數の升高或降低,可以將氧化還原反應拆分成兩個半反應:氧化數升高の半反應,稱為氧化反應;氧化數降低の反應,稱為還原反應。氧化反應與還原反應是相互依存の,不能獨立存在,它們共同組成氧化還原反應。 例1.下麵有關氧化還原反應の敘述正確の是 ( ) A.在反應中不一定所有元素の化合價都發生變化 B.肯定有一種元素被氧化,另一種元素被還原 C. 物質所含元素化合價升高の反應是還原反應 D.某元素從化合態變為游離態時,該元素一定被還原 【鞏固】判斷下列化學反應哪些是屬於氧化還原反應。 ⑴2Mg+O2点燃2MgO CaO+H2O=Ca(OH)2 ⑵2KMnO4△ K2MnO4+MnO2+O2↑Cu(OH)2△CuO+H2O ⑶C+2CuO高温2Cu+CO2Zn+H2SO4=ZnSO4+H2↑ ⑷2HCl+CaCO3=CaCl2+CO2↑+H2O KCl+AgNO3=AgCl↓+KNO3 ⑸3NO2+H2O=2HNO3+NO2H2S+SO2=3S+2H2O 氧化性:是指物質得電子の能力。處於高價態の物質一般具有氧化性。 還原性:是指物質失電子の能力,一般低價態の物質具有還原性。

【練習】1、指出下列氧化還原反應中の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物、還原產物。 ⑴4P+5O2点燃2P2O5⑵2KClO3催化剂 △ 2KCl+3O2 ⑶2KMnO4△K2MnO4+MnO2+O2↑⑷S+2KNO3+3C△2S+3CO2↑+N2↑⑸2H2S+SO2=3S+2H2O ⑹3NO2+H2O=2HNO3+NO ⑺4FeS2+11O2高温2Fe2O3+8SO2 ⑻Zn+2HCl=ZnCl2+H2↑MnO2+4HCl(濃)△MnCl2+Cl2↑+2H2O ⑼3Cu+8HNO3 (稀)=3Cu(NO3)2+2NO↑+4H2O 2.已知下列反應:①2Na+2H2O=2NaOH+H2↑②2F2+2H2O=4HF+O2 ③Cl2+H2O=HCl+HclO ④2NaCl+2H2O 电解 2NaOH+H2↑+Cl2↑⑤CaO+H2O=Ca(OH)2 ⑥CaCO3+H2O=Ca(HCO3)2 (1)其中水在反應中作氧化劑の反應是(填代號下同) . (2)其中水在反應中作還原劑の反應是 . (3)其中水在反應中既不作氧化劑也不作還原劑の反應是. 3.在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反應中,是氧化劑;是還原劑;元素被氧化;元素被還原;是氧化產物;是還原產物;電子轉移の總數是 . 3、氧化還原反應實質の表示方法 (1)雙線橋法 a、兩條線橋從反應物指向生成物,且對準同種元素 b、要標明"得"、"失"電子,且數目要相等。 c、箭頭不代表電子轉移の方向。 舉例: (2)電子轉移法即單線橋法 a、一條線橋表示不同元素原子得失電子の情況。 b、不需標明"得"、"失"電子,只標明電子轉移の數目。 c、箭頭表示電子轉移の方向。 d、單線橋箭頭從還原劑指向氧化劑。 舉例: 【鞏固】分別用雙線橋和單線橋表示下列氧化還原反應電子の轉移。 ⑴2Mg+O2点燃2MgO ⑵2KClO3MnO2 △ 2KCl+3O2 ⑶C+2CuO高温2Cu+CO2⑷Zn+H2SO4=ZnSO4+H2↑ 4、氧化還原反應與四種基本反應類型の關係 (1)置換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 (2化合反應不都是氧化還原反應。有單質參加の化合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 (3分解反應不都是氧化還原反應,有單質生成の分解反應才是氧化還原反應。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点归纳总结+典例解析

离子反应 【学习目标】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2.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会判断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3.能运用书写规则书写常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结合具体反应对所给离子方程式进行正误判断。 【要点梳理】 要点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电解质、非电解质均应是化合物。金属属于单质,故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导电必须有外界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CO2、SO2、SO3、NH3溶于水后也导电,却是与水反应生成新物质后电离而导电的,不是本身电离导电的,故属于非电解质。 (4)能导电的物质并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能导电,但因其为单质,故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食盐水能导电,但其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溶于水不能导电的物质可能是电解质,如BaSO4难溶于水,但其溶于水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属于电解质。 要点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

电解质的强弱是以电离的程度来区分的,与物质的溶解度、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①BaSO4、CaCO3等虽然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溶液的导电性很差,但是由于都是离子化合物,溶于水的部分是全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 ②浓氨水的导电性比极稀NaOH溶液强,但NH3·H2O属于弱电解质。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要求左边书写电解质的化学式,右边写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的化学式,不同离子间用加号相连。强电解质用“==”,弱电解质用“”。 如:H2SO4==2H++SO42-;NaHSO4==Na++H++SO42—;Ca(HCO3)2==Ca2++2HCO3— CH3COOHCH3COO- + H+;NH3·H2ONH4+ +OH- ;H2OH++ OH- (2)电离过程中,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不变。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它在化合物中显示的化合价。 (3)检查电离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时,不仅要检查质量是否守恒(即电离前后原子的种类是否相同和个数是否相等),而且要检查电荷是否守恒(即电离后的阴、阳离子所带负、正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4)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如碳酸电离方程式: H2CO3H++HCO3―;HCO3―H++CO32― (5)多元弱碱电离方程式一步写出,如氢氧化铁电离方程式:Fe(OH)3Fe3++3OH― 3.酸、碱、盐的定义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 HCl = H+ + Cl- H2SO4 = 2H+ + SO42- HNO3 = H+ + NO3-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的化合物叫做碱。 NaOH = Na+ + OH- Ba(OH)2 = Ba2+ + 2OH- KOH = K+ + OH- (3)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NH4NO3 = NH4+ + NO3- MgCl2 = Mg2+ + 2Cl- Fe2(SO4)3 = 2Fe3+ + 3SO42- 要点三、离子反应 1.定义: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为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像这样,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就叫做离子反应。 2.本质:反应物中的某些离子的浓度减小。 3.发生条件: ①生成难溶(或微溶)的物质,如Al(OH)3、BaSO4、Ag2SO4、CaSO4、Ca(OH)2等。 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弱酸、弱碱、水等。 ③生成挥发性的物质,如CO2、SO2、NH3等。 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Zn与硫酸铜溶液:Zn+Cu2+=Zn2+ +Cu 要点四、离子方程式 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2.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四个步骤(以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为例): “一写”:首先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CO2↑+H2O “二改”(或拆):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最关键的一步): CaCO3+2H++2Cl―==Ca2++2Cl―+CO2↑+H2O 注意: (1)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易溶的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必须写成阴、阳离子的形式。难溶的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和单质则必须保留化学式。 (2)对于微溶性的强电解质:①在反应物中视情况而定。如澄清石灰水中Ca(OH)2以Ca2+、OH―存在,可以拆成离子的形式;石灰乳中主要以不溶的Ca(OH)2固体形式存在,不能拆成离子形式。②在生成物中,一般不能拆,以化学式形式表示。 (3)可溶性多元弱酸酸式盐的酸式根一律保留酸式根形式。如在水溶液中HCO3―写成H++CO32―是不对的。 “三删”:删去方程式两边未参加反应的离子: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杭信一中何逸冬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离) 口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 3、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有元素化合价变化 失电子总数=化合价升高总数=得电子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4、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结果 ○2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 5、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习题一】 (2018?绍兴模拟)下列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FeCl2+Cl2═2FeCl3 B.ICl+H2O═HCl+HIO C.SiO2+2C高温Si+2CO↑ D.2Na+O2点燃Na2O2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规律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从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的角度判断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以此解答。 【解答】解:A.Fe和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选; C.C和Si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Na和O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B。 【习题二】 (2015春?高安市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 B.工业可采用火法炼铜:Cu2S+O2═2Cu+SO2,每生成2mol铜,反应共转移6mol电子

知识讲解_离子反应(提高)

离子反应 编稿:房鑫审稿:曹玉婷 【学习目标】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2.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会判断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3.能运用书写规则书写常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结合具体反应对所给离子方程式进行正误判断。 【要点梳理】 要点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电解质、非电解质均应是化合物。金属属于单质,故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导电必须有外界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CO2、SO2、SO3、NH3溶于水后也导电,却是与水反应生成新物质后电离而导电的,不是本身电离导电的,故属于非电解质。 (4).能导电的物质并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能导电,但因其为单质,故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食盐水能导电,但其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溶于水不能导电的物质可能是电解质,如BaSO4难溶于水,但其溶于水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属于电解质。

要点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概念水溶液中全部电离的电解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相同点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电离,都能导电,与溶解度无关 不同点 电离程度完全电离部分电离 电离过程不可逆过程可逆过程,存在电离平衡 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用“==”电离方程式用“” 溶液中溶质 微粒 只有水合离子水合离子,弱电解质分子 实例 强酸:HCl、HNO3、H2SO4 HBr、HI、 HClO4等 强碱:KOH、NaOH、Ba(OH)2 Ca(OH)2 绝大多数盐:BaSO4、AgCl、CaCO3 弱酸:HF、HClO、H2S、H2SO3、H3PO4、 H2CO3、H2SiO3、CH3COOH等。 弱碱:NH3·H2O、Fe(OH)3等不溶性碱 水:H2O 要点诠释: 电解质的强弱是以电离的程度来区分的,与物质的溶解度、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①BaSO4、CaCO3等虽然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溶液的导电性很差,但是由于都是离子化合物,溶于水的部分是全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 ②浓氨水的导电性比极稀NaOH溶液强,但NH3·H2O属于弱电解质。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要求左边书写电解质的化学式,右边写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的化学式,不同离子间用加号相连。强电解质用“==”,弱电解质用“”。 如:H2SO4==2H++SO42-;NaHSO4==Na++H++SO42—;Ca(HCO3)2==Ca2++2HCO3— CH3COOH CH3COO- + H+;NH3·H2O NH4+ +OH- ;H2O H++ OH- (2)电离过程中,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不变。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它在化合物中显示的化合价。 (3)检查电离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时,不仅要检查质量是否守恒(即电离前后原子的种类是否相同和个数是否相等),而且要检查电荷是否守恒(即电离后的阴、阳离子所带负、正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4)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如碳酸电离方程式: H2CO3H++HCO3―;HCO3―H++CO32― (5)多元弱碱电离方程式一步写出,如氢氧化铁电离方程式:Fe(OH)3Fe3++3OH― 3.酸、碱、盐的定义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 HCl = H+ + Cl- H2SO4 = 2H+ + SO42- HNO3 = H+ + NO3-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的化合物叫做碱。 NaOH = Na+ + OH- Ba(OH)2 = Ba2+ + 2OH- KOH = K+ + OH- (3)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NH4NO3 = NH4+ + NO3- MgCl2 = Mg2+ + 2Cl- Fe2(SO4)3 = 2Fe3+ + 3SO42- 要点三、离子反应 1.定义: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为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像这样,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就叫做离子反应。 2.本质:反应物中的某些离子的浓度减小。 3.发生条件: ①生成难溶(或微溶)的物质,如Al(OH)3、BaSO4、Ag2SO4、CaSO4、Ca(OH)2等。 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弱酸、弱碱、水等。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一、概念 1、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物) 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氧化性: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能力 还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还原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能力 3、氧化产物:氧化后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还原后的生成物。 4、被氧化:还原剂在反应时化合价升高的过程 被还原:氧化剂在反应时化合价降低的过程 5、氧化性: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能力 还原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能力 6、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口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 7、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或得失)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同种元素在反应前后得失电子的情况。用带箭头的连线从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开始,指向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再在连线上方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 化合价降低+ne-被还原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化合价升高-ne-被氧化

(2)单线桥法:表示反应物中氧化剂、还原剂间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在单线桥法中,箭头的指向已经表明了电子转移的方向,因此不能再在线桥上写“得”、“失” 字样. 二、物质的氧化性强弱、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氧化性→得电子性,得到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还原性→失电子性,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 由此,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少,通常都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所以,一般来说,金属性也就是还原性;非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多,通常都容易得到电子,表现出氧化性,所以,一般来说,非金属性也就是氧化性。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 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容易,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难,氧化性越弱;反之,越不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难,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2、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 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非金属,得到电子还原成非金属阴离子越容易,其阴离子失电子氧化成单质越难,还原性越弱。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规律来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可用如下式子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