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EP CFSv2对中国2015年夏季月尺度降水和环流预报分析

NCEP CFSv2对中国2015年夏季月尺度降水和环流预报分析
NCEP CFSv2对中国2015年夏季月尺度降水和环流预报分析

第36卷第4期2016年12月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Plateau and Mountain Meteorology Research

Vol.36 No.4

Dec.2016

文章编号:1674 -2184(2016)04 -0048 -11

NCEP CFSv2对中国2015年夏季月尺度降水和环流预报分析

黄小梅\蒋兴文\肖丁木2

(1.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72;

2.四川省气象台,成都610072)

摘要:利用美国环境预报中心的第二代气候预报系统(NCEP CFSv2)提供的1982 ~2010年历史回报资料和2015年6 ~8月预报产品、NCEP CFSR再分析资料及中国地面观测降水资料,评估了 NCEP CFSv2对2015年(厄尔尼诺发展年)中国夏季月 降水和环流形势的预报能力,并分析了影响模式预报技巧高低的可能因子。结果表明:1)模式对降水的预报技巧较低且表 现出明显的月变化(7月最高,8月次之,6月最低),但总体水平都不高。预报技巧明显依赖于提前时间的长短。2) CFSv2对 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500hPa关键区环流异常空间模态表现出较高的预报技巧。对全东亚区域,模式基本都可提前5 ~9天(7月9天,6月6天,8月5天)较为准确的预报出未来一个月高度异常空间模态。3)通过对比分析发现,CFSv2环流预报中 选取12个集合成员(滑动3天)可以得到较稳定的预报结果。4)在2015年夏季月尺度环流异常模态预报中,东亚全区的环

流预报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高纬地区的预报。CFSv2对中高纬环流月预报技巧(6 ~ 8月都能从提前4天开始就基本稳 定维持在较高水平)比热带地区更高更稳定。

关键词:CFSv2;月降水;环流异常;预报技巧

中图分类号:P468 文献标识码:A doi:10. 3969/j.issn.1674 -2184 ? 2016. 04. 008

引言

早期短期气候预测主要采用统计和气候方法,随着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数值模式进行短期气候预 测已成为主要手段。月尺度气候预测是短期气候预测业 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务上月气候预测尝试始于20世纪 80年代[1]。从Myakoda等&3]的一系列月平均环流场 异常预测成功后,长期数值预报得到迅速发展。例如欧 洲中期数值模式预报中心(ECMWF)开发的月尺度气候 预测系统T159I40(该系统于2004年发展为集合51个成 员的海气稱合月尺度集合预测系统[4])、美国环境预报 中心的海气耦合模式CFSvl和CFSv2、日本气象厅(JMA)的集合月动力延伸预报模式[5]、亚洲太平洋经济 合作组织气候中心(APCC)集合多个国家的15个模式,提供的全球和东亚地区未来3个月的逐月气候预测产 品[6]。以上这些国外模式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短期气候预 测之中,已成为了目前月尺度气候预测的主要工具。

虽然长期以来月尺度预报一直是气象学术界关注 的重点,但是由于该时间尺度的预报受到逐日大气可预报上限(约2 ~ 3周)的制约,当前数值模式的热带外大气环流预报技巧总体偏低,始终无法产生有效的业务预报能力[7_9]。总结已有的相关研究结果[9_11]及业 务预报经验可知,目前在月尺度上,影响模式预报技巧 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1)预报提前时间长 短;2)所选取的集合成员数量;3)模式对中高纬和热带 地区预报技巧的差异。因此,为了减小数值模式的预报误差,则需要从这三方面人手,搞清楚数值预报各要 素的可用时效,找出模式能提供稳定预报结果的合理集合成员个数,并分析模式在中高纬和热带地区预报技巧的差异,为改进数值预报产品的月尺度预报能力做必要的准备。

依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监测公报 (2015年)》[12]数据显示:2015年,赤道中东太平洋大部 海温异常偏暖,厄尔尼诺事件继续发展。截至12月,此 次厄尔尼诺事件累计海温指数已达23. 0°C,是一次超强 厄尔尼诺事件,强度已超过1982/1983年,成为历史上第 二强的厄尔尼诺事件。该年是有现代气象记录数据135 年来全球平均气温最高的一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持续升 高,引起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 等,对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广 泛的影响。

收稿日期=2016-9-23

资助项目:中国气象局预报预测核心业务发展专项(CMAHX20160504);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BROP2015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337107)

作者简介:黄小梅,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气候诊断分析和预测研究。E-mail:hxmWel y@https://www.360docs.net/doc/c56428439.html,

中国的降水

(教材第50页) 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教材第50页)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教材第51页) 4.四城市降水量柱状图(教材第52页)及对比表; 5.锋面雨示意图;(教材第52页) 6.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教材第52-53页) 7.北京降水年际变化折线图;(教材第54页) 8.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教材第55页) 9.我国干湿地区比较表;(教材第56页) 上一节我们分析了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这一节我们再来分析我国降水的特点。 板书: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 [学习新知] 教师: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板书:一、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投影: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教师:这是根据我国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而绘制的等降水量线图。请同学们读图分析我国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学生: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教师板书: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教师:请同学们读图回答教材第50页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读图逐题回答。 教师相应进行指导和讲解。 教师:为什么我国降水的总趋势会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呢? 学生思考,回答:因为东南沿海距海近,水汽多,所以降水多;西北内陆距海远,水汽少,所以降水少。教师:是的,陆地上的降水主要来自海洋上产生的水汽。海洋上的水汽随大气的水平运动,也就是风传送到陆地上形成降水。对于我国来说,能从海洋上带来水汽的风是夏季风。 投影: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教师: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另外还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请同学们根据夏季风的情况,再来分析我国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原因。 学生:带来降水的夏季风总的来说,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的。在此过程中形成降雨,显然,开始时水汽最丰沛,降水量也就最多,越向西北内陆,水汽含量越少,降水也就越少了。 教师:分析得很好。实际上,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夏季风在向西北运动过程中受到地形阻挡,势力越来越弱,以至于西北内陆地区夏季风很少能影响得到,降水也就很少了。我们一般将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而将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副高、锋面雨带与我国夏季降水有何关系

副高、锋面雨带与我国夏季降水有何关系 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徐西锋271200 编辑老师: 您好!在复习中国地理时,经常遇到副高、锋面雨带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问题。副高控制下易形成干燥少雨的天气,如何又与雨带相联系?副高与雨带的位置关系又是怎样的?请您在百忙之中给予解答,好吗?谢谢! 泰安市李天骄 李天骄同学: 你好!要回答上面你提出的问题,首先应明确这里的“副高”是指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常年位于副热带地区的高气压带常分裂为若干个高压中心,按不同的地理位置分别有不同的名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一个永久性的活动中心,属于暖性高气压,中心位置平均在北太平洋东部,美国西南海岸附近,随着季节变换而不断移动,冬季它的势力最弱,中心位置在西经128°和北纬35°处,中心气压为1018毫巴。此后逐渐西移北上,夏季最强,中心位置移至西经151°和北纬30°处,中心气压增至1027毫巴。西太平洋地区受此高压脊控制,它的东西、南北活动对东亚地区的东南季风影响很大。 副高如何引起我国夏季降水?这里要注意不是副高本身导致我国夏季降水,而是来自副热带高压里的暖气团通过东南季风和北方冷气流相遇形成锋面降雨,即冷锋降水。 那么,副高与雨带的位置关系如何?冬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在20°N以南,很少伸入我国。春末,副高位于15°N—20°N之间,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置在15°N左右,雨带的位置在23°N左右,即华南地区。夏初,副高西伸北进到20°N,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置在20°N左右,雨带的位置在30°N左右,大体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副高推进到25°N -30°N,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在30°N左右,雨带位置在40°N左右,主要位于华北地区。由此可以看出,雨带始终在副热带高压脊以北,并且与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置大约相差5-10个纬度。

中国的气候(知识讲解)

中国的气候(知识讲解) 考点解读 考点提示 气候和降水分布特点及原因;气候特征及其影响;主要气候灾害原因及分布。 复习建议 掌握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以及气候的主要特征。了解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知识清单 冬季:南北温差,主要是受、地形以及 的影响 1.气温分布 夏季:南北普遍,最热的地方是吐鲁番 空间:从向递减;主要是受东南和西南季风的影响 2.降水分布 时间:降水集中在季节,全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集中在5~9月 3.气候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______ ____。 参考答案: 1.大太阳辐射大气环流高温 2.东南西北夏秋 3.季风复杂多样 考点聚焦 气温 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 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典型例题】 例题1 读〝我国南部部分省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以下图),回答下题。 影响图中28℃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②海陆分布③地形因素④大气环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图中有5条28℃等温线,其中3条呈封闭状,分别在武夷山、台湾山脉和海南岛五指山周围,必然是受地形影响所致;另两条中一条沿海岸线分布,另一条基本与海岸线平行,说明这两条主要是受海陆分布影响。 答案:B 例题2 以下图为北京、南京、哈尔滨和海口四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 A、夏季普遍高温,温差小 B、夏季普遍寒冷,温差大 C、冬季普遍寒冷,温差大 D、冬季普遍低温,温差小 2.形成四地气温年变化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天气状况 考点: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答案:12.A13.A 试题解析:12.13.我国气温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越低,形成四地气温年变化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所以A正确。 解析:第1题我国气温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由四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判定,甲为海口,温差最小,丁是哈尔滨,夏季高温,冬季严寒且温差最大,乙图,冬季气温在0℃以上。 第2题我国气温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越低,形成四地气温年变化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所以A正确。 答案:1. A 2. A

2020届中考地理知识要点总结复习讲解: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特点

2020届中考地理知识要点复习讲解: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特点 一、知识要点 1、①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②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普遍高 温 ③温度带划分的主要指标:(课本P35图) 自北向南有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2、降水的特点 ①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时间分布特点: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季多,冬春少。 ②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划分四类干湿地区:(课本P38图)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③植被自东向西的变化: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二、跟踪训练

(益阳)读“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1~2题: 1.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城市是( D ) A.哈尔滨 B.上海 C.北京 D.广州 2.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的月份数最多的两个城市是( C ) A.哈尔滨北京 B.北京上海 C.上海广州 D.广州哈尔滨 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及“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3~5题:

3.下列对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三个城市冬季都很寒冷 B.三个城市中,③城市雨季最长 C.三个城市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 D.三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大 4.“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反映了所示地区什么气候特征( B ) A.冬季南北温差大 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C.夏季气温从东向西逐渐降低 D.夏季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 5.若①、②、③三个城市的位置与图中甲、乙、丙三地对应,那么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D )

最完整的基于ArcGIS的中国降水量分布图制作

《GIS应用技术》课程 课间实验报告 基于ArcGIS的中国 2011年降水量分布图制作 姓名:学号 班级: 指导教师: 测量与空间信息处理实验 基于ArcGIS的中国 2011年降水量分布图制作 一、实验目的及所用软件版本 1、实验目的 (1)了解和熟悉ArcGIS的基本操作和工作原理 (2)了解和熟悉ArcGIS底图制作、空间降水插值、地图整饰直到最后成图的整个过程的基本操作 2、实验软件所用版本 实验软件 二、实验内容及问题背景 1、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主要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1)底图的制作。这一部分介绍衬托专题图的底图的制作,这一部分的结果还可以作为其它专题图的底图; (2)中国年降水量插值。这一部分介绍用ArcGIS的空间插值方法将气象站点的降水量数据插值得到全国范围内的降水分布; (3)地图整饰。这一部分介绍添加地图要素和美化及最后出图; 当前绝大多数的GIS软件都能够提供对数据处理的功能,本实验以为例完成以上工作。 2、实验内容所涉及的问题背景 在今年的Esri中国用户大会上,我听了几场关于ArcGIS用于制图方面的讲座,也在体验区与Esri中国的技术老师有一些交流。一直觉得ArcGIS在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方面很强大,而在制图方面却表现得不怎么样。我看到在国内很多人制图用的是CorelDraw、AI(可能不仅仅是国内,国外的专业制图也是),诚然这些软件作为专门的图形软件,在很多方面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对于地理信息制图来说,图形不能和地理信息相关联却是这些软件最大的软肋。而ArcGIS越来越注重在制图方面的发展与应用,每年举办的制图大赛就是推广之一。 三、实验原理与数学模型 本实验主要从实际要求出发,经过对以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的制作为例详细地介绍了数据的获取、预处理、空间降水插值直到最后成图的整个过程。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底图的制作。这一部分介绍衬托专题图的底图的制作,这一部分的结果还可以作为其它专题图的底图;

我国的降水分布及原因

影响我国降水主要因素有哪些 我国气候特点是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范围广,雨热同期,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时间分布: 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季多冬季少,年纪变化大。各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在东部季风区,随着夏季风向北扩张,愈往北或愈深入内陆,雨量愈加集中。 北方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5--75%,而南方不到50%。呼和浩特夏季降水占全年的67.5%,赤峰占72.5%,而南宁和贵阳分别占48.8%和46.6%。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最大降水量在雅鲁藏布江西部河谷占80%以上。全国仅有少数地区,如伊犁河谷阿尔春地区四季降水均匀,各占全年的20--30%左右 空间分布: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区大于1600毫米的降水量带,有广西、云南、海南、西藏的一部分和湘西、鄂西地区,其中广西、云南、海南的一些山地以及西藏东南喜马拉雅山东南坡,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喜马拉雅山南翼迎风坡的巴昔卡年降水量约4500毫米,是我国大陆上最大的降水中心,在全国仅次于台湾岛火烧寮(年降水量6557.8毫米)。五指山迎风坡的琼中年降水量达2447毫米,位于印度洋西南季风迎风财坡面上的云南西盟达2812.9毫米,均为我国著名的多雨中心。达到800──1600毫米的降水量带,有广西、贵州、四川西部的大部分地区,达到400──800毫米的降水量带,分布在大兴安岭山地、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区;达到200─400毫米的降水量带,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东部,以及西北内陆地区的天山、阿尔泰山迎风坡低山地带。 新疆、内蒙古西部、宁夏、青海、西藏北部和甘肃河西走廊的民族地区等西北广大内陆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为100毫米左右。准噶尔盆地为100--200毫米,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在50毫米以下。吐鲁番盆地西侧的托克逊年降水

中国的气温和降水教学案

一气温 1.冬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 2.冬季最冷的地方是哪里?黑龙江省的。 3.一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哪里?---- 。 4.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 5.夏季最热的地方是哪里?新疆的。 6.. 青藏高原夏季气温为什么偏低?。 7.温度带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1)(2) 8.读图:温度带名称 A. 带B. 带 C. 带 D. 带 E. 带 F. 区 9.举例说明不同温度带的代表性水果。 苹果、梨主要产自带,柑橘主要产自带,、 产自热带。 10. 二、降水1.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什么? 2.降水最多和降水最少的地方分别是哪里?台湾的、新疆塔里木盆地中的。 3.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哪个季节? 4. 南北方雨季有什么不同?南方雨季开始,结束,雨季;北方雨季开始,结束,雨季。 5. 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6.读图:四类干湿地区A. 区 B. 区 C. 区 D. 区 7.不同干湿地区的降水数值大约是多少? 湿润区一般在毫米以上。半湿润区为 —毫米,半干旱区为—4 毫米,干 9.东北地区的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长白山脉为什么是湿润地区? 10.天山地区为什么形成是半干旱地区? 11.降水多少对传统的住房有什么影响? 12.降水多少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13.降水多少对农作物的分布有什么影响? 湿润区种植需水量大的,半湿润区主要种植较耐旱的、玉米。 第二节气候

一气温 1.冬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2.冬季最冷的地方是哪里?黑龙江省的漠河。 3.一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哪里?秦岭----淮河。 4.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5.夏季最热的地方是哪里?新疆的吐鲁番。 6.. 青藏高原夏季气温为什么偏低?海拔高。 7.温度带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1)气温的南北差异。(2)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 8.读图:温度带名称 A.寒温带B. 中温带 C. 暖温带 D. 亚热带 E. 热带 F. 青藏高原区 9.举例说明不同温度带的代表性水果。 苹果、梨主要产自暖温带,柑橘主要产自亚热带,椰子、 香蕉产自热带。 10. 二、降水1.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什么?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降水最多和降水最少的地方分别是哪里?台湾的火烧寮、新疆塔里木盆地中的托克逊。 3.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哪个季节?夏季 4. 南北方雨季有什么不同?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5. 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什么?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6.读图:四类干湿地区A. 湿润区 B. 半湿润区 C. 半干旱区 D. 干旱区 7.不同干湿地区的降水数值大约是多少?湿 润区一般在800毫米以上。半湿润区为400—800 毫米,半干旱区为200—400毫米,干旱区在200 9.东北地区的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长白山脉为什么是湿润地区? (1)纬度高、海拔高,年平均气温低,蒸发少。(2)森林茂密,水源涵养好。 10.天山地区为什么形成是半干旱地区?

高考总复习中国的气候

高考总复习中国的气候 编稿:王艳欣审稿:李永华 考点解读 考点提示 气候和降水分布特点及原因;气候特征及其影响;主要气候灾害原因及分布。 复习建议 掌握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以及气候的主要特征。了解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知识清单 冬季:南北温差,主要是受、地形以及的影响 1.气温分布 夏季:南北普遍,最热的地方是吐鲁番 空间:从向递减;主要是受东南和西南季风的影响 2.降水分布 时间:降水集中在季节,全国大多数地方降水集中在5~9月 3.气候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大太阳辐射大气环流高温 2.东南西北夏秋 3.季风复杂多样 考点聚焦 气温

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原因:①盆地地形,不易散 热,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 成焚风;②沙漠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天空少 云,太阳辐射强 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温度带 范围≧1000℃积温作物熟制热带 琼全部和台南部、粤南 部(雷州半岛)、滇南 部(西双版纳) >8000℃ 一年三熟,我国热带作物和热带经 济林的重要产区 亚热带 秦淮一线以南的大部分 地区,青藏高原以东 4500-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两熟或双季 稻。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 我国水稻、油菜及亚热带水果、经 济林的重要产区。 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 即鲁全部和陕、晋、冀 大部分和南疆 3400-45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我国冬小表、 玉米、谷子及温带水果(苹果、梨、 葡萄等)的主产区。 中温带 吉全部和黑、辽、内蒙 古大部,北疆 1600-3400℃ 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甜菜、 玉米、谷子、高粱 寒温带黑、内蒙古的最北部<1600℃ 一年一熟。生长期较短的早熟作物 为主: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 高原气 候区 青海、西藏大部和四川 西部 <2000℃一年一熟。青稞等

中国区域之中国降水(含答案)

课题:中国的降水 一、学习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类型和分布 2.能够说出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移动规律 3.知道干湿地区划分、分布 4. 能结合区域,解释降水的成因 二、教学课时:2课时 三、学习过程 【知识清单】1.降水的定义——一般把降落到地面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水的形成条件 充足的水汽、空气上升冷却促使水汽凝结、足够的凝结核(尘埃杂质)。 (一)学习新知识 考点1 我国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 探究1:在中国年降水量图中用彩色笔描出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观察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 (1)中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探究2:读上图观察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①读上图东部季风区,四地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4 至 9月,武汉为5至8月,北京为 7 、 8 月,哈尔滨为 7-8 月。 ②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夏季多,冬春少,季节变化大,明显的差异是北方季节变化大,南方季节变化小。 中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季节变化:①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夏秋季。②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年际变化: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南方较小,北方较大 考点2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原因 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致以大兴安岭 、_阴__山、_贺兰_山、_巴颜喀拉_山、_冈底斯_山为界。 ②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受不到夏季风影响的主要原因是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以及高原和山脉的阻挡。 ③我国的降水主要是冬季风带来的还是夏 季风带来的? 原因一:导致中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是夏季风影响的强弱。 探究4:

我国夏季降水特征

我国夏季降水特征 1.1 我国雨型分类[2] 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廖荃荪等(1981)就把中国东部夏季降水雨带划分为Ⅰ类雨型,即北方型( 主要多雨带位于黄河流域及其以北,江淮流域大范围少雨); Ⅱ类雨型,即中间型(主要多雨带位于黄河至长江之间,雨区中心一般在淮河流域一带); Ⅲ类雨型,即南方型 (主要多雨带位于长江流域或江南,淮河以北大范围地区及东南沿海地区少雨)这三种类型(以下简称“三类雨型”)。 上图中为三类

雨型的典型降水分布图,第一幅为Ⅰ类雨型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可以看到主要的降水区域是在包括华北平原以及华北平原以北的内蒙古中部地区、新疆准格尔盆地以北至阿尔泰山脉之间和我国东北地区;第二幅为Ⅱ类雨型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图,降水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的黄河以南至长江以北之间,在淮河流域形成密集态降水区;第三幅为Ⅲ类雨型的代表图,降水集中地区为我国长江流域及华南沿海一带,方位偏南。 1.2 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特征 由于我国地形差异显著,南北、东西跨越较大,气候天气差异较大,按照降水量多少可划分为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华北地区(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内蒙古中部)、长江中下游地区(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福建)、西北东部地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的中东部和北部、内蒙古西部)和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重庆)8个区。 1.2.1 我国夏季降水的空间特征 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主要是我国夏季降水变化与东亚季风强弱变化存在密切关系。我国夏季降水在东南和西北地区增加,两者之间形成降水减少带,故东南洪涝灾害严重,而华北、东北地区降水减少,且西南地区干旱灾害频繁,对农业带来不利影响。[3] 1.2.2 我国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我国夏季降水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偏低,在1960年代、1990年代和2000-2012年相对偏高,特别是1990年代夏季降水量最高,进人2000年以来降水较1990年代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全国夏季降水均值。[3] 1.2.3 黄淮地区夏季降水特征 黄淮地区位于淮河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带。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该区域的夏季易受变性热带海洋气团或极地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南风和东风,因此暖热多雨、雨热同季;冬季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温度低于0℃。年降水量1000mm左右,其中约有三分之二的降水集中在夏季。黄淮地区四季差异较大,冬、夏季风方向显著变化,呈几乎相反的方向。 由于黄淮地区包含了黄河至淮河一段河流分布区,夏季降水可以直接影响三大河流的径流量,出现暴雨时容易引起气象灾害,影响周围人们的生活水平甚至严重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例如1991 年淮河流域洪涝受灾耕地551.6 万hm2,受灾人口达5423 万人,当年直接经济损失就有340 亿元。相比于江淮流域多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等温线特征全球: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北半球:等温线较曲折。1月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 气温分布规律全球:无论7月或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北半球: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南半球:同一纬度气温差异较小 主要影响因素全球: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北半球: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半球: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广阔)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1.纬度位置的影响;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3.地势高低的影响;4.洋流的影响;5.人为原因(本来每一条都还有解释,可是我犯懒了,原谅我吧) 降水的空间分布 赤道附近年降水量:降水多(2000mm以上)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上升 两极附近年降水量:降水少(200mm以下)成因: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年降水量:(500-1000mm)成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大陆西岸年降水量:降水量少(200mm以下)成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或受信风带控制,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中纬内陆年降水量:降水少(500mm以下)成因:距海远,海风难以到达 中纬度大陆东岸年降水量:降水多(500-1000mm)成因: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中纬度大陆年降水量:降水多(500-1000mm)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降水的季节分配 全年多雨区:赤道附近 全年少雨区:干旱地区、两极地区 夏季多雨区:南北纬30°-55°之间的大陆东岸 冬季多雨区: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常年湿润区: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世界大洲的主要界限 亚与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与非:苏伊士海峡、红海; 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与北美:白令海峡; 欧与非: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四大洋的主要特征 ①太平洋:最大,几乎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半。跨南北半球,最深,岛屿也最多。

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

一、影响气温的因素 1、太阳辐射(纬度因素) 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为:气温由低纬向高纬度递减。 气温的时间分布为:一天中最高温出现在午后两点,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中最高温(以北半球为例)陆地上出现在7月份,海洋上出现在8月;最低温出现在1月,海洋出现在2月。南半球相反。 2、地面状况: (1)海陆分布: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陆面的增温或冷却都比海洋表面表现得剧烈。在夏季同纬度大陆上要比海洋上气温高,等温线在大陆上向高纬凸出,在海洋上向低纬凸出;在冬季同纬度大陆又比海洋上冷,等温线在大陆上向低纬凸出,海洋上向高纬凸出(所以有1陆南7陆北的说法)。且陆地上的日温差和年温差都大,而海洋上的日温差和年温差都小。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出现在北纬20°—30°的非洲沙漠地区,1月份北半球最寒冷的地方不在北极,而在西伯利亚的维尔霍扬斯克,那里1月份平均气温为-50.5℃,绝对最低气温达-68℃(2)地形类型:盆地地形,周围高山环绕,热量不易散失,气温高。高山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差,气温低。冬季风的迎风坡比背风坡的气温低,例如秦岭以北冬季气温0°以下,秦岭以南0°以上。 (3)反射率:反射率越高,地面得到的热量越少,气温越低。新雪的反射率最高,赤道附近的海洋地区的反射率最低。 (4)植被覆盖:覆盖率越低,气温的变化越大。荒漠地区的温差大,森林地区的温差较小。 3、大气环流和洋流输送热量,可以调节高低纬之间的温度。 低纬地区的热量通过大气环流和洋流输送到高纬,使低纬地区温度降低,高纬地区温度升高,大大减小了高低纬地区之间的温度差异。据计算,由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作用,热带地区温度降低< XMLNAMESPACE PREFIX ="ST1" />10℃左右,纬度60°以上的高纬地区温度升高20℃左右。由此可见,大气环流和洋流对气温分布有多么显著的影响。 4、洋流:暖流经过的地区,对大气具有增温作用,比同纬度的气温高,寒流经过地区,气温低。如欧洲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同纬度大陆东岸受千岛寒流的影响,东岸温度低,西岸温度高。 5、天气状况:白天阴雨,气温比平时低,夜间阴雨,比平时气温高,整天阴雨,气温日较差小,晴朗较差大。全球最高气温不出现在全年阴雨的赤道,而出现在终年晴朗的副热带的沙漠地区。 6、天气系统:冷锋过境,气温下降;暖锋过境,气温上升。

中国的气温和降水学教案

第四节中国的气温和降水 教学目标: 1.我国冬夏季气温 .年降水量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以及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气象灾害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1课时 2、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 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第2课时 .800mm年等降水量线, 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地区 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温润区。 以水稻生产为主;此线以北为半 湿润区,以旱作农业为主; b:400mm年降水量线,此线大致 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到兰州, 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

一线。此线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也是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c: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经青藏高原一线。此线大致是我国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年降水量200mm 以下的地区,多为荒漠地区,除有灌溉水源的绿洲以外,自然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十分荒凉。 4、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 ⑴锋面雨带的形成: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不断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 ⑵锋面雨带的移动:五月,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六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向西推移,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 注图中阴影与非阴影的分界线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1.我国降水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什么特点?以及解决措施? 空间: 时间: 措施: 5、干湿地区划分及分布 我国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自东南向西北分布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