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尼埃病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全文)

梅尼埃病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全文)
梅尼埃病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全文)

梅尼埃病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全文)一、梅尼埃病的流行病学

迄今为止,梅尼埃病确切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尚不清楚。Stahle等报道的患病率是46/10万;日本人群的发病率为17/10万;Wilmot报道北爱尔兰的年发病率为10-20/10万;Okafor报道尼尔利亚黑人的发病率达400/10万;Wladislavosky-Waserman等通过严格的标准和研究设计,分析1953-1980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年龄调节后的年发病率为15.3/10万;Kotimaki等分析了500万芬兰人口,发现患病率为43/10万,年发病率为4.3/10万。以上报道的梅尼埃病患病率和发病率差异很大,其原因为:(1)研究者对梅尼埃病诊断标准的掌握不一致,不同时期应用的诊断标准并不完全相同;(2)疾病的自然病程不一;(3)存在数据采集方法和分析方法差异。

二、梅尼埃病的分级诊断

最早提出梅尼埃病分级诊断的是1995年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AAO-HNS)制定的梅尼埃病指南,将梅尼埃病诊断分为四级:确诊(certain)梅尼埃病、临床诊断(definite)梅尼埃病、疑似(probable)梅尼埃病以及可疑(possible)梅尼埃病。我国2006年贵阳标准中,提出“临床诊断”及“梅尼埃病待诊”。2015年Barany学会等制定的梅尼埃病诊断标准

中,将梅尼埃病分为“临床诊断梅尼埃病”和“疑似诊断梅尼埃病”。

本《指南》制定过程中,我们参考了以上历史沿革以及目前国际主流的Barany学会诊断标准,明确提出梅尼埃病的分级诊断,即“临床诊断”和“疑似诊断”。梅尼埃病的分级诊断符合临床实际,考虑到了患者的病程和临床表现的差异性,有助于提高疾病诊断水平。

三、梅尼埃病的分期

1995年美国AAO-HNS梅尼埃病指南中,提出根据患者纯音听阈分为I至IV期。我国2006年贵阳标准中提出按照听力变化特征,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而2015年Barany学会制定梅尼埃病诊断标准时,却未提出疾病的分期。本次指南制定中,我们采用了1995年AAO-HNS 指南中的分期标准,即按照纯音听阈分为一至四期。在梅尼埃病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疗效评估时,听阈是重要的参考因素。此外,按照听阈进行分期便于临床操作。

1995年AAO-HNS指南中关于听阈评价选用了4个频率:500Hz、1kHz、2kHz和3kHz。本指南中我们选用3个频率,即500Hz、1kHz 和2kHz,主要基于:(1)2015年Barany诊断标准中强调低频听力下降;

(2)3kHz并不是临床上常规检测的频率。为便于新版指南的应用、推广,经专家反复讨论,暂不纳入3kHz,但建议有条件单位可以进行3kHz听

阈测试,积累临床数据,为今后完善诊断标准提供参考。

四、梅尼埃病的相关检查

根据梅尼埃病的定义,诊断需要病史信息、听力学检查(纯音听阈)和鉴别诊断。因此,本指南将检查分为“基本检查”和“根据情况可以选择的检查”两类。

(一)基本检查

包括耳镜检查、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检查。根据诊断标准,梅尼埃病患者至少有一次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疾病早期,患者间歇期听力正常或伴有轻度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在疾病中期则表现为间歇期低、高频率均有听力下降;疾病早、中期时多次纯音听阈检查,有时可见听力波动;发展到疾病晚期,则全频听力损失达中重度以上,不再出现波动。

(二)可选择的检查

临床上,为诊断梅尼埃病或验证内淋巴积水,可行多种客观检查。

1.听力学检查:(1)脱水剂试验:文献报道的梅尼埃病患者甘油试验阳

性率差异较大(25%-75.5%),可能与阳性判断标准不一致以及患者处于病程的不同时期等有关,甘油试验阴性不能排除梅尼埃病。(2)耳蜗电图:最常用的参数为总和电位(SP)与动作电位(AP)的比值,即-SP/AP。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该比值≥0.4可作为诊断内淋巴积水的依据,文献中耳蜗电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较大,故不能仅依靠该检查来诊断疾病。(3)耳蜗积水掩蔽分析程序: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较大,目前该测试的临床意义尚待探讨。

2.前庭功能检查:包括很多测试项目,但非诊断梅尼埃病所必需。(1)冷热试验:反映外半规管的功能,可对梅尼埃病患侧进行定侧,梅尼埃病患者出现半规管轻瘫的比例文献报道不一。(2)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单独VEMP检查不足以诊断梅尼埃病,但可作为梅尼埃病诊断试验组套的重要一部分,且由于VEMP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非创伤性,可以作为梅尼埃病的筛查方法。(3)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检测单侧前庭功能障碍患者的敏感性高,在梅尼埃病患者中,vHIT结果可正常。

3.影像学检查:给予造影剂钆后进行内耳MRI检查,可以判断有无内淋巴积水,这是近年来梅尼埃病检查的一个重要进展。目前研究已证实该技术在明确内淋巴积水方面的有效性,但临床上还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1)该技术是半定量评价,在划定积水与非积水图像界限时,无法避免主观因素的存在;(2)目前内淋巴积水判断的标准和方法尚未统一;(3)某些因素可能会导致阴性结果,如一部分病程较短的梅尼埃病;(4)某些非梅尼埃

病的耳科或眩晕疾病可显示内淋巴积水阳性结果。因此,虽然该技术能相对客观地判断内淋巴积水,是很好的辅助诊断技术,但目前尚不能成为梅尼埃病诊断的客观标准和依据。

五、梅尼埃病的治疗

1.生活方式的调整:应鼓励所有梅尼埃病患者减少盐分摄入,每日的最大摄入量为2克,如能耐受则为每日1.5克。避免咖啡因制品,减少巧克力摄入,尽可能避免烟草和酒精类制品。一些患者可能对某些食物过敏,故需要了解相应的变应原,并进行治疗或尽可能避免;部分患者存在季节性变态反应,应避免或减少与花粉等变应原的接触。部分针对梅尼埃病患者的免疫治疗可以减少眩晕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2.倍他司汀:已有很多研究表明,倍他司汀可以有效控制梅尼埃病患者的眩晕症状。James和Burton(2001年)和Nauta(2014年)分别进行了倍他司汀治疗梅尼埃病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均支持倍他司汀可减轻梅尼埃病的眩晕症状。新近一项长期、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表明,倍他司汀与安慰剂相比,并不能减少梅尼埃病的眩晕发作;新近系统评价发现,有低质量的证据表明,在减少不同原因导致的眩晕发作方面,倍他司汀具有正面作用。总之,尽管有系统分析认为文献不符合高质量研究方法,但大部分研究支持倍他司汀可减轻梅尼埃病的眩晕症状。

3.利尿剂:用于梅尼埃病的治疗已有多年。循证医学(cochrane系统评价)研究认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利尿剂可以有效缓解临床诊断梅尼埃病患者的眩晕、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胀感。但新近系统综述分析显示,多个低证据级别的研究报道,口服利尿剂在梅尼埃病的药物治疗中可能是有益的,可以改善眩晕发作的频率,但缺乏改善听力的可信证据。目前认为,利尿剂是所有梅尼埃病患者相对安全的治疗选择之一。

4.鼓室注射糖皮质激素:由于梅尼埃病可能与变态反应或免疫调节有关,因此糖皮质激素对梅尼埃病患者具有治疗价值。前瞻性安慰剂对照随机双盲研究表明,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后眩晕的完全控制率为82%,主观耳鸣的改善率为48%,听力提高为35%,耳闷胀感改善为48%,而对照组的有效比例均很低。最近我们研究发现,对于初次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无效的患者,重复鼓室注射可以提高A级控制率约1

5.7%,可以使78.6%的初次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无效患者避免或延迟鼓室注射庆大霉素。此外,我们还发现,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可有效控制迟发性膜迷路积水的眩晕发作,且对继发于梅尼埃病的跌倒发作有效。同期Patel等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报道,鼓室注射糖皮质激素可以获得与注射庆大霉素相似的眩晕控制率。循证医学证据(Cochmne系统评价)结果表明,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可有效治疗梅尼埃病,给药后24个月,眩晕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均可显著改善。因此,对于药物保守治疗无效的梅尼埃病患者,鼓室注射或重复注射糖皮质激素可以达到较好的眩晕控制率。该治疗可以同时保存耳蜗功能

和前庭功能。

5.低压脉冲治疗:经外耳道给予脉冲式正压是一种较新的梅尼埃病治疗方法,主要设备为Meniett仪(Medtronic,美国),通常先行鼓膜置管,其机制不清,可能与压力促进内淋巴吸收有关。有研究表明,应用Meniett 仪可有效控制梅尼埃病患者的眩晕发作,降低耳鸣和耳闷胀感程度;但也有研究表明Meniett仪长期疗效差。有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临床研究表明,Meniett仪可改善患者眩晕,但对听力和前庭功能改善不明显,推荐该技术作为单侧梅尼埃病的二线治疗选择。我们的系统评价研究表明,Meniett仪治疗可显著降低梅尼埃病患者眩晕发作频率,减轻功能缺陷,但对听力的作用不确定,最佳疗效可能维持18个月左右。总之,尽管低压脉冲治疗的机制不明,但随机对照研究和新近Meta分析表明,Meniett 仪可改善梅尼埃病患者的眩晕症状。

6.鼓室注射庆大霉素:大量研究表明,鼓室注射庆大霉素可有效控制大部分(80%-90%)梅尼埃病患者的眩晕症状,听力损失发生率约为10%-30%。目前国内外鼓室注射庆大霉素的方法包括:固定法、滴定法、改良滴定法、单次注射法等,尚无统一标准。我们推荐使用“改良滴定法”,即使用较低浓度庆大霉素(20mg/ml),进行2次鼓室注射(间隔1周),之后观察是否出现“效果”,即“单侧前庭功能减退”症状或注射耳听力下降(纯音测听500Hz、1kHz、2kHz的平均听阈上升≥15dB)。若在第2次注射后1周内出现“效果”,则不进行后续注射;如未出现,则进行第3次注射,

并再次观察“效果”,若出现,则停止再次注射,若无,则进行第4次注射;最多注射次数为4次。该方法治疗顽固性单侧梅尼埃病,眩晕控制率达90%,听力下降发生率为20%。

单侧前庭功能减退症状的确定:(1)出现非梅尼埃病样的头昏或平衡功能障碍,表现为持续的头昏沉感(非旋转性)或平衡不稳。(2)或是随访时,床旁前庭功能检查(包括自发性眼震、摇头试验和甩头试验)发生改变:①治疗前上述三项检查均为阴性,治疗后任意一项检查结果转为阳性;②治疗前已有部分试验结果阳性,治疗后原来阴性结果转为阳性;③治疗前三项检查结果均为阳性,治疗后出现新的前庭功能不全症状,如恶心、呕吐,振动幻视,平衡失调等。

早期多推荐庆大霉素注射达到前庭功能的完全破坏,以控制眩晕。现在则推荐前庭功能部分破坏,既能有效控制眩晕,又能减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风险。有研究表明,前庭功能的完全破坏对于控制眩晕不是必要的,部分破坏可降低听力损失的风险约20%左右。

鼓室注射庆大霉素需要注意的事项:(1)某些线粒体基因突变患者对氨基糖苷类药物敏感,注射庆大霉素有致聋风险,注射前应详细询问家族史并充分告知风险,有条件者可行相关基因检测。(2)鼓室注射庆大霉素期间,应监测听力变化。(3)双侧梅居埃病、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患者是鼓室注射庆大霉素的禁忌证。

总之,循证医学证据(Cochrane系统研究)表明,庆大霉素鼓室注射是控制梅尼埃病眩晕症状的有效方法,但可能存在听力下降的风险。

7.内淋巴囊手术:目前只有一项30例患者的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内淋巴囊引流术与乳突切除术具有同等疗效,该结论目前仍有争议。其他非随机研究报道,内淋巴囊手术的眩晕控制率7%-75%不等。有系统研究和Meta分析认为,内淋巴囊手术(包括减压术和乳突引流术)对75%的药物治疗无效的梅尼埃病患者有短期(大于1年)及长期(大于2年)疗效,内淋巴减压术和乳突腔引流术的眩晕控制率相似。

总之,只有一项关于内淋巴囊手术的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考虑到报道中手术和非手术患者的多样性、眩晕随时间的潜在自发缓解以及缺乏随机对照研究,目前对文献评价困难。尽管如此,由于内淋巴囊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目前仍被视为药物或保守治疗无效患者的一线手术方式。

8.半规管阻塞术:Yin等首次报道了三个半规管阻塞术治疗梅尼埃病,短期评价显示2例完全控制、1例显著控制。樊兆民等报道了17例接受三个半规管阻塞术患者,术后3个月眩晕控制率100%,听力下降发生比例为29.4%。zhang等采用三个半规管阻塞术治疗顽固性单侧梅尼埃病79例,2年长期随访研究表明,眩晕控制率(完全控制+显著控制)为98.7%,听力保存率是70.9%;而行内淋巴囊减压术的对照组,眩晕控制

率为72.2%。

总之,目前三个半规管阻塞术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研究报道尚不多,现有结果显示其眩晕控制率高,对于顽固性梅尼埃病(尤其是没有实用听力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应注意该手术有一定听力下降的风险。

9.前庭神经切断术:可以通过多种手术径路切断前庭神经,该手术较内淋巴囊手术有更高的眩晕控制率,但术后前庭功能完全丧失。随着新的治疗方法的出现以及对前庭功能保护的重视,该术式现在很少使用。

10.迷路切除术:该手术是所有梅尼埃病治疗方法中最具破坏性的,目前已经很少使用。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解读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美国AAO-HNS、美国神经科学会和Barany学会等曾先后分别发表了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诊疗标准或临床指南。在参考国外诊疗指南并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本《指南》的主要更新在于:(1)统一命名;(2)完善诊断分型并增加诊断分级;(3)根据临床证据级别推荐治疗方案;(4)完善了疗效评价体系。

一、命名

“位置性”(positional)和“变位性”(positioning)这两个名称在临床中

均有使用,尚未统一。早期文献将位置性眩晕/眼震定义为在特定体位时出现的眩晕/眼震,而变位性眩晕/眼震是因头位及体位的快速变动而诱发的短暂眩晕/眼震。两种命名反映了不同的发病机制。第一版眩晕疾病国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Vestibular Disorders,ICVD)重新定义了位置性和变位性眩晕,前者为头位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所诱发的眩晕,眩晕出现在头位改变后;后者为头位变化过程中出现的眩晕。根据新定义,本《指南》建议统一采用位置性眩晕、位置性眼震及位置试验。但该新定义是否能真实反映疾病的本质,还有待于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进一步验证。

二、流行病学

迄今为止,BPPV确切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尚不清楚,多项研究结果差异较大。Mizukoshi等报道日本的年发病率约为10.7/10万,但该研究仅纳入了急性期就诊的患者。Froehling等通过病历联网系统推算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发病率约为64/10万,但发病后没有就诊的患者未被纳入。德国一项人群横断面研究报道,BPPV年患病率为1.6%,终生患病率为2.4%,年发病率为0.6%,占前庭性眩晕患者的20%-30%。上述研究结果差异较大的原因可能是:(1)各研究的纳入标准和试验设计不同;(2)疾病诊断

标准发生变迁。

三、诊断分级

国内外BPPV诊断标准均将典型的位置性眩晕病史列在诊断依据的第一位,但位置性眩晕并非BPPV所独有,而且部分患者的主诉或病史并不典型。如缺乏客观的位置性眼震而仅根据位置性眩晕的病史做出诊断,可能导致BPPV的过度诊断而增加医疗风险。

2008年美国AAO-HNS诊疗指南中已经提到了主观性BPPV的概念,但并未将其列为独立的BPPV类型。2015年Barany学会的诊断标准中正式引入了分级诊断,即确定诊断和有争议的综合征,主观性BPPV属于有争议的综合征类别下的疑似BPPV。本《指南》参考了上述历史沿革,经专家反复讨论,增加了分级诊断,即确定诊断,可能诊断和有争议的综合征。对于可能诊断和有争议的综合征应密切观察随访,积极鉴别诊断,尽可能避免有创治疗。上述分级诊断有助于规范诊断、避免泛化,并且为制定治疗策略和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四、诊断分型

旧版指南依据受累半规管(后、外和前半规管)和可能的发病机制(管结石症和嵴帽结石症)描述了不同亚型BPPV的眼震特点。2008年美国AAO

-HNS诊疗指南着重描述了后半规管和外半规管BPPV的眼震表现,并简要介绍了判断外半规管BPPV患侧的方法;该指南未讨论前半规管BPPV 的眼震表现。2015年Barany学会的诊断标准详细描述了BPPV各种亚型的眼震特点,对外半规管BPPV的分型进一步细化,并阐述了判断患侧的主要和次要体征。本《指南》基本采用了2015年Barany学会诊断标准中的诊断分型。

关于眼震方向的描述问题,讨论时,有专家建议眼震的扭转成分可描述为“顺时针”或“逆时针”,但同一扭转方向从检查者视角和被检查者视角描述会完全相反,因此专家们讨论后认为,更准确的描述应为扭转成分以眼球上极为标志、其快相所指的方向。2015年Barany学会的诊断标准中,眼震垂直方向的参照物为朝向或背离前额。专家组经讨论后认为,以骨性眼眶作为垂直方向的参照物更直观、更具临床操作性。

五、检查

2008年美国AAO-HNS诊疗指南根据临床证据等级,推荐位置试验作为BPPV的检查项目;不推荐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常规行影像学和前庭功能检查。旧版指南和2015年Barany学会的诊断标准未对检查做分级评价。本《指南》将检查分为“基本检查”和“可选择的检查”两类。

(一)基本检查

根据诊断标准,位置试验是必须完成的检查项目,等同于2008年美国AAO-HNS诊疗指南中的强烈推荐级别。建议受试者在正常光线下佩戴Frenzel眼镜或使用红外线视频眼震图仪(VNG)完成位置试验,以减少固视对水平性和垂直性眼震的抑制。

(二)可选择的检查

这些检查项目并非诊断BPPV所必需的,但在下列情况可酌情选择:(1)对有争议的综合征、治疗失败或复发的患者,需要和其他耳科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相鉴别;(2)需要全面评价患者的前庭功能;(3)寻找可能的病因,了解发病机制。本《指南》将这些检查项目罗列出来,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可根据临床需要来选择,并进行相关的临床研究、积累资料,为进一步完善诊疗指南提供证据。

1.眼动功能检查:有助于鉴别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2.前庭功能检查:有助于了解前庭功能障碍的部位、性质、程度以及中枢代偿情况,有助于判断BPPV与其他前庭感受器的共病状态,分析病因和判断预后。

3.听力学检查:原有的稳定的听力下降不影响BPPV诊断。如果眩晕

伴有新近出现的听力下降则需要进行听力学检查。正常的听力学检查结果有助于排除其他耳科疾病,如梅尼埃病、迷路炎、听神经瘤等。

4.影像学检查:颞骨CT有助于排除中耳、内耳的炎性病变或结构异常导致的位置性眩晕。内耳-桥小脑角内听道MRI能帮助了解有无占位性病变(如听神经瘤)、有无结构异常,能为部分不典型或难治性病例提供诊断线索。

5.平衡功能检查:用于评价姿势稳定性,为制定康复策略、疗效评价提供依据。

6.病因学检查:有助于寻找可能的病因,了解发病机制。包括钙离子代谢和骨质疏松的指标,如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游离钙离子水平、骨密度测量,以及血糖、血脂、尿酸、性激素等相关检查。

六、治疗

2008年美国AAO-HNS诊疗指南中对各种治疗方法(耳石复位、前庭康复训练、药物治疗以及观察等待)的临床证据进行评价并给出推荐意见。国内旧版指南和2015年Barany学会的诊断标准均未涉及治疗方法。

(一)耳石复位

耳石复位治疗是通过一系列沿特定空间平面的序贯式头位变动,使位于半规管管腔内或嵴帽表面的异位耳石颗粒按特定方向运动,经半规管开口回到椭圆囊而达到治疗目的。因其简便、无创、高效而成为BPPV的一线治疗方法。随着BPPV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新的复位方法不断出现和发展。为了便于理解掌握,本《指南》着重介绍了有高质量临床证据支持的复位方法。

1.手法复位

(1)后半规管BPPV:Epley法和Semont法是临床上后半规管BPPV 最常用的复位方法,其疗效已获得多篇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的证实。复位后头位限制、辅助使用乳突振荡器等方法不能进一步增加复位疗效,不推荐常规使用。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晕,通常呈自限性。半规管转换(canal switch)和耳石返流(canalrenux)指耳石在移动过程中误入相邻的半规管或者耳石回到椭圆囊后再次返流进入半规管,表现为复位后眼震和眩晕加重或眼震性质改变,其发生率约5%-15%。耳石返流与耳石复位和复查Dix-Hallpike试验的间隔时间过短有关,如需要多次耳石复位治疗或复位后复查Dix-Hallpike试验,建议和前次复位至少间隔

15min。

(2)外半规管BPPV:外半规管BPPV的临床分型和患侧判定复杂,复

位手法多样。

Barbecue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复位法,而近期随机对照研究和系统评价的结果表明,Gufoni法能有效治疗向地性和离地性外半规管BPPV。但因证据不足,该系统评价无法比较Gufoni法和其他复位手法之间有无疗效差异。此外,也有文献报道改良的Semont法、摇头法和强迫侧卧体位法对外半规管BPPV有效。由于Gufoni法治愈率高,患者耐受性更好,故推荐作为外半规管BPPV的首选复位方法。外半规管BPPV在复位过程中亦可出现半规管转换,Tirelli和Russolo报道在接受Barbecue法复位的患者中其发生率为6.4%。复位过程中保持半规管总脚平面高于椭圆囊平面可减少半规管转换的发生。

(3)前半规管BPPV:前半规管BPPV发病率低,目前没有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近期系统评价的结果显示,Yacovino法可用于治疗前半规管BPPV,尤其适用于难以判断患侧的病例。此外,也有散在文献报道反向Epley法、改良Epley法或李氏复位法对前半规管BPPV有效。Yacovino 法的不良反应包括:耳石颗粒移位到前半规管壶腹段导致嵴帽结石症、转换为后半规管BPPV以及颈项僵硬等。

(4)多半规管BPPV:发病率低,目前没有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一般认为可采用相应的复位手法依次治疗各半规管BPPV,诱发眩晕和眼震更强烈的责任半规管应优先处理。其治愈率和复发率与单半规管BPPV相比

没有显著差异。

2.耳石复位仪辅助复位:手法复位的效果令人满意,但受诸多因素限制:(1)复位手法难以规范化;(2)复位中颈部扭转会刺激颈部本体感受器;

(3)在翻转时,患者头、颈、身三者难以协调。三维耳石复位仪复位时患者头颈和躯干一体变换位置,并采用红外线视频眼罩观察眼震,从而弥补了上述缺陷。多项研究显示,耳石复位仪和手法复位疗效相似,可作为一种复位治疗选择,适用于手法复位操作困难的患者。

(二)药物治疗

BPPV的具体发病机制不清,可能与内耳微循环障碍、椭圆囊神经上皮退行性改变、全身钙离子代谢紊乱等多种因素有关。耳石复位是针对其发病机制假说的特异性治疗方法,而原则上药物并不能使耳石复位。已有的随机对照研究表明,耳石复位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前庭抑制剂。在明确合并其他耳科或系统性病变时,如梅尼埃病、特发性突聋、偏头痛、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或治疗后患者仍有明显的头晕、平衡不稳等症状时,可酌情给予药物辅助治疗,有助于改善症状。Guneri和Kustutan发现,倍他司汀联合耳石复位对后半规管BPPV患者生活质量和情绪的改善更显著。

(三)手术治疗

包括半规管阻塞术和单孔神经切断术。适应证为诊断清楚、责任半规管明确、经规范的耳石复位等综合治疗≥1年无效且活动严重受限的难治性患者。

1.半规管阻塞术:该手术对眩晕的完全控制率接近100%,少数患者术后会出现听力损失。其禁忌证为急性或亚急性中耳炎。和单孔神经切断术相比,该术式的技术难度较小,术后听力损失发生率低,推荐为难治性BPPV的首选手术治疗方式。

2.单孔神经切断术:该手术技术难度较大,失败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半规管阻塞术高。其主要并发症是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发生率在

3.7%-40%。随着半规管阻塞术的出现,该术式目前已很少使用。

(四)前庭康复训练

包括一般性前庭康复训练,如Cawthorne-Cooksey练习、Brandt -Daroff练习等,以及个体化前庭康复训练。一般性训练的效果优于假复位和单纯药物治疗,但低于耳石复位治疗。Cohen和Kimball报道前庭康复训练可作为有手法复位禁忌证的患者的备选治疗方法。Steenerson等发现在复位治疗前应用前庭康复训练可增加患者对复位的耐受性。部分患者在复位治疗成功后,其姿势稳定性仍低于正常水平,而个体化的前庭康

复训练能显著改善此类患者的静态和动态平衡功能以及步态稳定。

七、疗效评价

国内外指南都将位置性眩晕和位置性眼震作为疗效评价指标,但对于疗效评价时间界定不一。旧版指南以1周和3个月作为短期和长期疗效的评价时间,并对疗效进行分级评价。2008年美国AAO-HNS诊疗指南进一步将疗效评价指标分为主要指标(位置性眩晕)和次要指标(位置性眼震),疗效评价时间界定为1个月。本《指南》参考2008年美国AAO-HNS诊疗指南及最新研究进展,并结合中国国情,对上述疗效评价体系做出补充和修正。

1.评价指标:大多数临床研究采用眩晕消失作为判断疗效的指标。此时需要鉴别,患者是由于复位有效而眩晕消失,还是因避免处于激发头位而眩晕未发作。约1/3的患者在复位治疗后,Dix-Hallpike试验转阴,但仍有位置性眩晕或非特异性头晕,可能的原因包括:(1)复位后仍有少量耳石遗留在半规管或中枢代偿不足;(2)合并其他前庭功能障碍;(3)存在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状态。

位置试验中诱发眼震的特点是定位责任半规管、判断病变类型及选择正确复位方法的客观依据。因此有学者认为位置试验中眼震消失是治疗成功的最佳指标。但部分后半规管BPPV患者复位后仍有亚临床型眼震,即

陈太生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定位诊断

陈太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定位诊断 2014-09-19陈太生眩晕论坛 作者陈太生教授 天津市耳鼻喉科研究所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头部位置变化到某一特定位置时诱发的短暂眩晕,是一种具有自限性的前庭周围性疾病,常因仰卧位向左右翻身、躺下或坐起、低头或仰头等诱发。在眩晕类疾病的疾病谱中,BPPV是临床最常见的眩晕症,国外文献BPPV占全部眩晕的17~42%,而近年来国内的某些文献报道更高。 在受现代媒体的干扰下,使BPPV患者的就诊具有趋向性,直接影响了BPPV患病率数据的可靠性,只有多层次、多区域、多中心的统合数据资料才能显示其真实性。BPPV的三要素 ①异位耳石-半规管的内源性拟旋转刺激因子; ②头位变化-半规管的内源性拟旋转刺激的启动要素; ③功能存在-半规管功能良好或存在,半规管对耳石位移产生的拟旋转刺激具有应答能力,呈现出BPPV的临床特征,三

个要素必须同时具备,否则不产生、或不诱发BPPV临床症状和体征,即不会产生BPPV。因此BPPV既是临床疾病,同时其本质又具有生理属性。 BPPV临床诊治 BPPV的嵴顶结石症(cupulolithiasis)和管石症 (canalithiasis)的发病机制学说已经获得共识,基于该学说建立的BPPV诊断指南和各种耳石复位方法使大部分患者获得了较好的临床诊治效果。 BPPV治疗的首选方法是耳石复位,而成功复位的首要环节是对责任半规管进行准确定位,主要依据是变位试验诱发的特征性眼震,包括眼震的方向、强度以及潜伏期和持续时间。Dix-Hallpike在1952年首先对BPPV正式命名,并从眼震潜伏期、持续时间、疲劳性、方向类型及其与变位的关系总结了后半规管BPPV眼震的五大特征。该研究对于BPPV嵴顶结石症和管结石症学说共识形成、水平半规管BPPV亚型认知、各种耳石复位方法的建立和BPPV诊断指南制定等均产生了重要指导作用。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率先在2006年制定发布了《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与疗效评估》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和治疗指南(全文) 前言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俗称“耳石症”,是最常见的外周性前庭疾病。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2007)、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会(2008)、美国神经病学学会(2008)和Barany学会(2015)分别发表了BPPV相关的诊疗指南或标准。随着眩晕诊疗实践的不断深入,新的临床证据、检查技术和治疗手段不断涌现,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现有BPPV 诊疗标准进行修订和补充。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组织国内专家多次研讨,在参考借鉴国外最新指南的同时,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和中国国情,制定出台了《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以期规范、完善国内BPPV 的诊疗工作。 定义 BPPV是一种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头位变化所诱发的、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的外周性前庭疾病,常具有自限性,易复发。 流行病学 BPPV检查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诊断标准的不断完善导致不同时期的流行病学数据差异较大,目前为止报道的年发病率为(10.7-600)/10万,年患病率约1.6%,终生患病率约2.4%。BPPV占前庭性眩晕患者的20%-30%,男女比例为1:1.5-1:2.0,通常40岁以后高发,且发病率随年龄增

长呈逐渐上升趋势。 临床分类 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可按照病因和受累半规管进行分类。 一、按病因分类 1.特发性BPPV:病因不明,约占50%-97%。 2.继发性BPPV:继发于其他耳科或全身系统性疾病,如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特发性突聋、中耳炎、头部外伤、偏头痛、手术后(中耳内耳手术、口腔颌面手术、骨科手术等)以及应用耳毒性药物等。 二、按受累半规管分类 1.后半规管BPPV:最为常见,约占70%-90%,其中嵴帽结石症约占6.3%。 2.外半规管BPPV(水平半规管BPPV):约占10%-30%。根据滚转试验(roll test)时出现的眼震类型可进一步分为向地性眼震型和离地性眼震型,其中向地性眼震型占绝大部分。 3.前半规管BPPV:少见类型,约占1%-2%。 4.多半规管BPPV:为同侧多个半规管或双侧半规管同时受累,约占9.3%-12%。 发病机制 BPPV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公认的学说包括以下两种。 一、管结石症(canalithiasis) 椭圆囊囊斑上的耳石颗粒脱落后进入半规管管腔,当头位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时,耳石颗粒受重力作用相对半规管管壁发生位移,引起内淋巴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与治疗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与治疗 定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 ) 是头部快速移动至某一特定位置时所激发的 短暂的阵发性眩晕,是一种具有自限性的周围性前 庭疾病。可为原发性,也可为继发性。 眼震具有潜伏期、短暂性和疲劳性特点 流行病学 占末梢前庭疾病的20-40% 10.7-64/100,000人群 占老年人群的9%,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妇女发病率比男性高,约1.6~1或2~1 发病原因 BPPV多数病因不详,属于特发性原因(50%-70%)。迷路老化、椭圆囊斑变性而 致耳石沉积于半规管或壶腹嵴。 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 患BPPV的中老年女性中,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高达75% 正常对照组仅为4% 骨质疏松症与BBPV 之间可能存在某些特定联系 发病机制 1. 嵴顶结石症学说(cupulolithiasis) Schuknecht 提出的壶腹嵴顶结石学说,由于变性的耳石碎片从椭圆囊中脱离,附着于后半规管的壶腹嵴顶,引起内淋巴与壶腹嵴顶密度不同,从而使比重发生差异,导致壶腹 嵴对重力作用的异常感知,引起眩晕 嵴顶结石症的特点 患者处于激发体位眩晕立即出现; 激发体位不改变,症状就持续存在。 它可发生于后半规管也可发生于水平半规管,这种类型的BPPV相对少见。 发病机制 2. 管石症学说(canalithiasis) Hall于1979年根据重复刺激时产生的疲劳现象提出管石症概念:各种原因导致耳石脱落或变性的耳石聚集于半规管近壶腹处,当头位转至激发位时,管石受到重力作用,向离壶腹方向移动,而形成离壶腹内淋巴流使嵴顶发生移位,牵拉壶腹嵴,使该半规管的神经元 放电增加,引起眩晕及眼震。 管结石症有以下特点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10 张图帮你理清

2016-06-24 07:45来源:丁香园作者:幸福的味道 字体大小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常见的周围性眩晕性疾病之一,作为眩晕的重要鉴别诊断而为神经内科医师所熟知。BPPV 也称为耳石症,根据耳石部位分为前半规管BPPV、后半规管BPPV 和水平半规管BPPV。其重要的诊断性手段为Dix-Hallpike 试验和仰卧位滚转试验。 近期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杂志发表了一篇由希腊学者Balatsouras 等撰 写的综述,用图表的方式生动地阐述了三种类型BPPV 发病机制及对应的诊断性试验结果,一起来学习下吧。 后半规管BPPV

图1 进行右侧Dix-Hallpike 试验时对后半规管的刺激(c),(a,b)分别显示了左耳和右耳半规管 当耳石位于同侧(右侧)后半规管时(b),Dix-Hallpike 试验导致耳石沿管腔移动,诱导出现BPPV。当耳石位于对侧(左侧)后半规管(a)时,Dix-Hallpike 试验并不会导致耳石的运动,因为头部运动与受累半规管平面垂直,此时Dix-Hallpike 试验为阴性。 前半规管BPPV 图2 进行右侧Dix-Hallpike 试验时对左侧前半规管的刺激(c),(a,b)分别显示了左耳和右耳半规管 当耳石位于对侧(左侧)前半规管时(a),由于内淋巴液的流动,受累侧的前半规管受到刺激,诱发出现BPPV。

图3 进行右侧Dix-Hallpike 试验时对右侧前半规管的刺激(c),(a,b)分别显示了左耳和右耳半规管 当耳石位于同侧(右侧)前半规管时(b),头部旋转的方向与受累半规管平面垂直。但由于其壶腹嵴部分几乎是垂直的,所以也会导致耳石移位,表现为Dix-Hallpike 试验阳性,但对壶腹嵴顶的压力以及患者表现出的症状不是那么显著。 水平半规管BPPV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试题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科别:内一科姓名: 选择题: 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特点:() A良性: 无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不威及生命; B阵发性: 发病短暂,症状反复; C位置性: 特定的体位可以诱发症状; D听觉功能正常。 2.外、上和后半规管的特点:() A.呈不完全的环形; B.外侧为骨性半管,内侧系膜性结构; C.管腔内分别充满内淋巴液; D.主要感受器是壶腹 E.外半规管内,内淋巴液朝向壶腹方向的流动可以引发兴奋,而两个垂直半规管则相反。 3.耳石症引起眩晕,理论上,发病必备的条件: A.耳石从囊斑上面的脱落; B.在内淋巴液中的游离状态; C.外力作用下,随内淋巴液的飘动; D.撞击前庭感受器,如半规管的壶腹嵴或囊斑; E.引发单侧前庭的兴奋性反应,双侧前庭系统不对称。 4.耳石症的类型:()

A半规管型 B 嵴帽顶结石 C 前庭结石症 5.耳石脱落的原因() A继发性:30-50% 迷路炎、前庭神经炎、耳及耳神经外科等病理条件下. B头部外伤,包括耳部手术(7-17%) C内耳病毒感染,突发性聋(15%) D梅尼埃病(5%) E偏头痛(5%) F原发性或称特发性:(50-70%) G 50岁以上,前庭系统的感染或退行性变可能是原因,特别是椭圆囊耳石膜的变性。 6.依据耳石脱落的部位,管石症分类:() A.PC-BPPV后半规管BPPV:60-90% B.HC-BPPV水平半规管BPPV:10-30% C.AC-BPPV前半规管BPPV:3-10% D.混合性PBBV(C-BPPV)即同时性PC-BPPV和HC-BPPV。少见。 7.耳石症临床表现特征:() A.潜伏期:头位变化后1~4秒钟后才出现眩晕; B.旋转性:眩晕具明显的旋转感,患者视物旋转或闭目有自身旋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点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点 *导读: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又名壶腹嵴顶耳石症状,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周围性眩晕之一,以头部位置的快速改变引起发作性眩晕为特征。…… 一般资料本组男5 例,女7例,年龄36~63岁,平均50. 8岁,其中60岁以上5例。病程3~200 d,平均8周,其中病程 2周者4例, 2周~6个月者7例 6个月者1例。除1例患者初诊确诊为BPPV外,其余11例曾分别被诊断为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干小脑病变、颈性眩晕和神经症。 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突然起病, 10例(83. 3% )表现为躺下、坐起或床上翻身时突然发生的眩晕,也可以因快速低头或过度抬头(高处取物、晾晒衣物)而诱发;2例在快速转头时发生,表现为持续5~30秒的短暂眩晕发作,有明显视物旋转,程度剧烈,停止头转动后,眩晕很快消失,但头转回原来位置时,类似眩晕再次发作。全组患者均无耳鸣、耳聋、视物不清、言语含糊或口周麻木。神经系统检查和耳科检查均正常。 诊断标准①有因头位改变诱发的短暂眩晕发作史,持时间通常不超过1 min; ②Dix2Hallp ike测试阳性[ 3 ] ,受检者坐于检查床上,头向一侧转45o (注视检查者) ,迅速将受检者放倒,头超出床沿并下垂30o (也可再向对侧迅速转90o ) ,出现眩晕和快相向上的旋转性眼震为阳性。本组患者经Dix2Hallp ike测

试,结果均为阳性,其中10 例为典型的后半规管BPPV ( PC2BPPV) ,表现为快相向上的旋转性眼震; 2例为垂直半规管BPPV (HC2BPPV) ,表现为与转头方向一致的水平眼震。 实验室检查脑电图检查2 例、头颅MR I 8 例、颈椎MR I 5例、前庭功能测试2例, TCD检查6例,结果均无特殊发现。

1、耳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医临床路径之欧阳歌谷创编

耳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中医临床路径 欧阳歌谷(2021.02.01)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西医诊断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住院 患者 一、耳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耳眩晕(ICD10:BRE09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SD)(ICD10:H81.10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标准: (2)西医诊断标准:以旋转性眩晕为主要症状,目闭难睁,伴眩晕多在翻身、起卧、低头抬头时发作,持续时间小于1分钟,眩晕时无耳鸣及耳聋,伴有恶心呕吐,神志清楚,无肢体麻木、无构音障碍、无饮水呛咳等不适,发病诱因常有疲劳、思虑过度、情绪波动等;鼓膜检查多无异常表现,行耳石诱发实验阳性。

2、证候诊断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耳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常见证候: 肝阳上亢证 痰湿中阻证 瘀血阻络证 气血亏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耳鼻喉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耳眩晕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耳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按标准确诊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能配合研究治疗者。 2、年龄6~80岁,病程不限。 3、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

陈太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定位诊断

陈太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定位诊断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陈太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定位诊断 2014-09-19陈太生 作者陈太生教授 天津市耳鼻喉科研究所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头部位置变化到某一特定位置时诱发的短暂眩晕,是一种具有自限性的前庭周围性疾病,常因仰卧位向左右翻身、躺下或坐起、低头或仰头等诱发。在眩晕类疾病的疾病谱中,BPPV是临床最常见的眩晕症,国外文献BPPV占全部眩晕的17~42%,而近年来国内的某些文献报道更高。 在受现代媒体的干扰下,使BPPV患者的就诊具有趋向性,直接影响了BPPV患病率数据的可靠性,只有多层次、多区域、多中心的统合数据资料才能显示其真实性。BPPV的三要素 ①异位耳石-半规管的内源性拟旋转刺激因子; ②头位变化-半规管的内源性拟旋转刺激的启动要素; ③功能存在-半规管功能良好或存在,半规管对耳石位移产生的拟旋转刺激具有应答能力,呈现出BPPV的临床特征,

三个要素必须同时具备,否则不产生、或不诱发BPPV临床症状和体征,即不会产生BPPV。因此BPPV既是临床疾病,同时其本质又具有生理属性。 BPPV临床诊治 BPPV的嵴顶结石症(cupulolithiasis)和管石症 (canalithiasis)的发病机制学说已经获得共识,基于该学说建立的BPPV诊断指南和各种耳石复位方法使大部分患者获得了较好的临床诊治效果。 BPPV治疗的首选方法是耳石复位,而成功复位的首要环节是对责任半规管进行准确定位,主要依据是变位试验诱发的特征性眼震,包括眼震的方向、强度以及潜伏期和持续时间。Dix-Hallpike在1952年首先对BPPV正式命名,并从眼震潜伏期、持续时间、疲劳性、方向类型及其与变位的关系总结了后半规管BPPV眼震的五大特征。该研究对于BPPV嵴顶结石症和管结石症学说共识形成、水平半规管BPPV亚型认知、各种耳石复位方法的建立和BPPV诊断指南制定等均产生了重要指导作用。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率先在2006年制定发布了《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与疗效评估》的诊疗方案,随后美国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AAO)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断:10 张图帮你理清 2016-06-24 07:45 来源:丁香园作者:幸福的味道 字体大小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常见的周围性眩晕性疾病之一,作为眩晕的重要鉴别诊断而为神经内科医师所熟知。BPPV 也称为耳石症,根据耳石部位分为前半规管BPPV、后半规管BPPV 和水平半规管BPPV。其重要的诊断性手段为Dix-Hallpike 试验和仰卧位滚转试验。 近期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杂志发表了一篇由希腊学者Balatsouras 等撰 写的综述,用图表的方式生动地阐述了三种类型BPPV 发病机制及对应的诊断性试验结果,一起来学习下吧。 后半规管BPPV

图1 进行右侧Dix-Hallpike 试验时对后半规管的刺激(c),(a,b)分别显示了左耳和右耳半规管 当耳石位于同侧(右侧)后半规管时(b),Dix-Hallpike 试验导致耳石沿管腔移动,诱导出现BPPV。当耳石位于对侧(左侧)后半规管(a)时,Dix-Hallpike 试验并不会导致耳石的运动,因为头部运动与受累半规管平面垂直,此时Dix-Hallpike 试验为阴性。 前半规管BPPV

图2 进行右侧Dix-Hallpike 试验时对左侧前半规管的刺激(c),(a,b)分别显示了左耳和右耳半规管 当耳石位于对侧(左侧)前半规管时(a),由于内淋巴液的流动,受累侧的前半规管受到刺激,诱发出现BPPV。

图3 进行右侧Dix-Hallpike 试验时对右侧前半规管的刺激(c),(a,b)分别显示了左耳和右耳半规管 当耳石位于同侧(右侧)前半规管时(b),头部旋转的方向与受累半规管平面垂直。但由于其壶腹嵴部分几乎是垂直的,所以也会导致耳石移位,表现为Dix-Hallpike 试验阳性,但对壶腹嵴顶的压力以及患者表现出的症状不是那么显著。 水平半规管BPPV

nejm综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NEJM 综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一位 58 岁的女性患者,某天早上起床时突然感到眩晕和身体不平衡感,伴恶心呕吐,为此向她的主治医师寻求诊治。当时眩晕持续时间不超过 1 分钟,该患者躺下、翻身、或爬起时,均再次出现眩晕症状,否认耳鸣及听力下降。对此情况,我们该如何诊断和治疗 临床上的难题 到目前为止,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缩写为 BPPV)是所有眩晕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有报道显示,BPPV 的年患病率为人,终生患病率为 %。该病症状主要表现为短暂的旋转样感觉,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 1 分钟,一般在头位改变后诱发,如躺下或起床,在床上翻身,头向后仰或前倾。 虽然有少部分患者描述为较持久的眩晕和不平衡感,但医生通过详尽的病史采集最终都能获悉这些患者在头位改变后眩晕症状通常会加重。眩晕发作时,很多患者伴有恶心,有时伴呕吐。BPPV 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头部外伤、长期斜卧及各种内耳疾病有关。频繁的自发缓解与复发,一年内复发的概率约 15%。在日常活动中,患者容易摔倒和受伤。 在老年人群和女性人群中,BPPV 的患病率明显增高,50-60 岁为高发年龄段,男女比例为 1:2-3。有报道显示,BPPV 与骨质疏松、血清维生素 D 水平下降有关,当然,首先排除了年龄和性别因素引起的骨质疏松和血清维生素 D 水平下降。其实,BPPV 的基本病理生理过程是,从椭圆囊脱落的耳石掉入半规管。当患者头位突然改变,可引起半规管内耳石碎屑的移位,从而产生某种旋转样的位置错觉。由于后半规管最容易受重力影响,所以后半规管耳石引起的 BPPV 最为常见,可占全部病例的 60%-90%。然而,我们可能低估了水平半规管型患者的比例,因为该型患者的耳石比后半规管型更容易自发复位。由于前半规管位置高,耳石碎屑较难进入而很少受累,故前半规管型 BPPV 患者相对少见。 临床要点: 1. BPPV 是目前所有眩晕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短暂的旋转样感觉,由头位改变诱发。 2. 诊断后半规管型 BPPV 须根据眼震激发试验:对患者行 Dix–Hallpike 试验时,当头部侧向一旁,可见向上旋转性眼震,眼震快相朝向地面。 3. 水平半规管型 BPPV 患者行 Dix–Hallpike 试验时,当患者平躺,头转向一侧时,可见向地性眼震或背地性眼震。 4. 耳石手法复位对 BPPV 疗效显著(如 Epley 手法复位对后半规管型 BPPV 有效)。 方案与根据 BPPV 与其他急性或突发性眩晕不同(见表 1),通过病史采集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往往能与脑卒中、前庭神经元炎引起的眩晕鉴别。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时应包括眼震激发试验,眼球偏斜检测及一套能提示中枢性原因的前庭反应。 有研究表明,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对诊断脑卒中至关重要,其诊断参考价值超过头颅 CT 和早期使用 MRI,如头位改变诱发眩晕这一特征性症状支持 BPPV 的诊断。由于大部分内科医师不熟悉人体内耳半规管的具体解剖结构,在这里我们不便展开阐述各种形式的眼震及正确手法复位的详细步骤。

良性位置性眩晕

良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手法复位术一、概述 良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前庭系统最常见的病症。该病于1897年和1921年分别由Adlerh和Barany首先描述[1]。1906 年奥地利Robert Barany 医生发现著名的 COWS( Cold Opposite Warm Same)理论,即温差反应检查(灌冷水到耳朵引起向对侧眼震,灌热水到耳朵引起向同侧眼震),并因此在1914 年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耳鼻喉科医师。然而,直至1952年Dix和Hallpike才提出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这一病名。该术语描述了此病的特征,由之产生的经典的位置试验至今仍适用。 根据2009年我国头晕诊断流程专家组给出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目前国内BPPV占眩晕症的20%,内耳眩晕的50%[2]。一项来自日本的Mizukoshi及其同事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日本年发病率为十万分之10.7-17.3,然而,这似乎被低估,因为大部分BPPV病例于数月内自发缓解。最近的一项来自于拉丁美洲、印度及中国的流行病调查显示,BPPV占中、重度眩晕的8%,终身患病率为2.4%、年患病率1.6%、年发病率0.6%,并且通过多元统计分析BPPV与年龄、偏头痛、高血压、高脂血症及脑卒中独立相关[3]。许多研究提示女性发病率较高,但年轻病例和创伤后BPPV发病率两性相同。起病年龄最常见于50~80岁。中年以上发病危险增加,一项居于中老年人有关不平衡感的调查发现,9%的有未被认识的BPPV。BPPV最常累及单一半规管,通常为后半规管,但可同时累及同侧内耳的后半规管和外侧半规管。手法复位后,后半规管BPPV可转变为外侧半规管BPPV。头部外伤是双侧后半规管BPPV的最常见原因。 二、机制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诱发的短暂的眩晕发作,是一种常见的自限性前庭周围性疾病,BPPV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头外伤、迷路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耳手术、内淋巴积水、前庭神经炎、中耳病变等有关。1962年,Dr Harold Schuknecht 提出了嵴帽结石病学说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眩晕的分类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常见的内耳机械性疾患,占所有眩晕症的20%左右,也是约半数耳源性眩晕症的原因。此病虽然为耳科疾病,但常在神经科首诊,且多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性眩晕而延误了治疗。现结合文献,对其病因、发病机制以及诊治作进一简要总结以增加对该疾患的了解,减少误诊率。 BPPV于1921年被Barany首次报道,此后有很多类似的报道。Dix和Hallpike于1952年提出手法测试方法,为诊断BPPV提供了依据。BPPV的发病率为每年107/10万,平均年龄54岁(11~84岁),女性比男性多见。 病因及发病机制:BPPV的病因,早期的研究认为是嵴帽沉石症或管沉石症。以后对病人的耳部手术和对个别病人的尸检发现半规管中出现游离的碳酸钙盐晶体,证实了管沉石症学说[7,8]。该学说推测椭圆囊囊斑上的耳石因感染、外伤或变性等原因而脱落,因解剖位置的缘故多沉积于水平半规管中。头位变化(低头或抬头)使水平半规管处于水平位置,转头致使耳石碎片在管中受重力作用而移动。因其比内迷路淋巴比重大,产生“拔塞效应”,使壶腹嵴发生位移,刺激前庭神经,产生眩晕[1~5]。该学说可以很好地解释BPPV的各种临床特征:耳石碎片有惯性才出现潜伏期;头位变化停止后不久,耳石碎片也停止移动,眩晕呈短暂性;头位回复原来位置,耳石碎片再次反方向移动,产生又一次眩晕;多次运动后,“拔塞效应”减弱,出现疲劳现象。但大多数患者无明确病因,17%的患者起病前有头外伤史,15%有前庭神经元炎史(可在炎症后2周~8年内发生),少数可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史。目前仍认为管沉石症是主要的病因。 临床表现:BPPV的临床表现有5个特征:(1)潜伏期:头位变化后1~4秒钟后才出现眩晕;(2)旋转性:眩晕具明显的旋转感,患者视物旋转或闭目有自身旋转感;(3)短暂性:眩晕在不到1分钟内自行停止;(4)转换性:头回到原来位置可再次诱发眩晕;(5)疲劳性:多次头位变化后,眩晕症状逐渐减轻。本患者的表现均符合这5项特征。 BPPV又分为后半规管性BPPV(PC-BPPV)、水平半规管性BPPV(HC-BPPV)及混合性PBBV(C -BPPV)即同时性PC-BPPV和HC-BPPV。后半规管性BPPV在临床上最常见,水平半规管性BPPV 次之,而混合性BPPV少见。 诊断:BPPV的诊断完全依据于典型的临床表现和Dix-Hallpike测试结果阳性。 Dix-Hallpike测试: 患者坐于检查台上,在检查者帮助下迅速取仰卧悬头位,并向一侧偏45度,PC-BPPV者,头转向患侧时经数秒潜伏期后出现短暂眩晕和垂直旋转性眼震,反复试验有疲劳性。 此外还有仰卧侧头位试验,患者坐于检查台上,迅速取平卧位,随即头向一侧转90度,HC-BPPV者立刻出现剧烈旋转性眩晕和水平向性眼震。 由于上述测试可诱发眩晕,患者会恐惧、喊叫或不配合,因此检查前应将目的交代清楚,取得配合,保证不闭眼。对有严重心脏病、颈椎病、颈动脉狭窄的患者慎用或禁用。由于BPPV的预后良好,各种神经系统和耳科学检查正常,故对所有门诊眩晕患者均应行Dix-Hallpike测试,阳性者可即刻得到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无效的“对症处理”。 鉴别诊断:BPPV需与多种周围性和中枢性眩晕相鉴别,掌握BPPV的临床特征和Dix-Hallpike测试、注意了解相应的病史则不难鉴别。约1/3的患者并不主动诉说有体位诱发的表现,故没有发作诉说也不能排除BPPV的可能。 常见被误诊的疾病包括颈性眩晕、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全、非特异性头昏、心源性头昏和神经症等。 颈性眩晕:也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病因可能有颈椎退行性变、颈肌和颈部软组织病变、颈部肿瘤和颅底畸形等引起椎动脉受压而发生缺血导致眩晕;椎动脉本身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和畸形等更易发病。颈交感神经丛受到直接或间接刺激,引起椎动脉痉挛或反射性内耳循环障碍而发病。反射异常也可引起,如环枕关节及上三个颈椎关节囊中的颈反射感受器受到各种刺激,其冲动可传至小脑或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因特定头位改变而诱发的阵发性短暂眩晕,为常见的前庭末梢器官病变。亦称为管石症或耳石症。多数病例发病并无明显诱因,而可能的诱因则多见于外伤。 临床特点: 1、发病特点:时间性及空间(位置)性。 2、眩晕特点: (1)潜伏期:头位改变后数秒后才出现症状。 (2)持续期--渐强、渐弱、短暂、可逆、疲劳 (3)适应性(易疲劳性): (4)互换性(躺下、坐起均有) 3、眼震特点:同眩晕特点方向:旋转性或水平性、向地性 治疗:该病药物不能治愈,手法复位有奇效。 疾病分类 老年病科 疾病描述 位置性眩晕分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和中枢性位置性眩晕两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是在某一特定头位时,激发伴随有眼震的短暂阵发性眩晕,但不伴有耳鸣、耳聋等耳宣传员症状。 症状体征 1、发病突然 症状的发生常与某种头位或体位活动有关。激发头位(患耳向下)时出现眩晕症状,眼震发生于头位变化后3—10s之内,眩晕则常持续于60s之内,可伴恶心及呕吐。 2、眼震十分特殊 在坐位训练改变至激发头位时出现一种旋转性的短暂的易疲劳的眼球震动,作耳向下时眼震为顺时针方向,右耳向下时为逆时针方向,眼睛震持续过程中,先是逐渐增强,其后逐渐减弱,当从卧位回至坐位时,出现一种方向相反的短暂低速度眼震。 3、病程 可为数小时至数周,个别可达数月或数年,眩晕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眩晕的成为变化较大,严重者于头轻微活动时即出现眩晕,间歇期可无任何不适,或有头晕、眩晕发作后可有较场时间的头重脚轻及飘浮感。

4、多见于中年患者(45—50岁)。 疾病病因 主要是由于耳石器异位所引起,也可能与下列疾病有关或继发于下列疾病。 1、耳石病 迷路老年性改变,或退行性变椭圆囊斑变性及耳石膜脱落后进入并沉积于半规管,特别是后半规管中。 2、外伤 颅脑外伤,血管病变如高血压、低血压、颈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引起的内耳循环障碍,特别多发于轻度头颅外伤后数天及数周,或头部加速减速运动时所致的外伤。 3、耳部疾病 如中耳及乳突感染、迷路炎后,梅尼埃病缓解期,前庭神经炎、突聋。 诊断检查 临床检查 1、Hallpike变位性眼震试验 应为常规检查的重要方法。 2、听力学检查 一般无听力学异常改变 3、姿势图检查 无特异性诊断患者临床表现为在某种体位和头位时突然发作眩晕并出现眼震,伴有轻度自主神经症状,但不伴有耳聋、耳鸣等耳蜗症状。位置性、变位性实验出现旋转性或水平旋转性眼震,有潜伏期,持续数秒至30s,连续检查时有习服现象。冷热实验多为正常。治疗方案 治疗虽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可自愈的疾病,但其自愈的时间有时可达数月或数年,严重的可使患者丧失工作能力,故应尽可能地治疗。 1、心理治疗 指出本病为良性过程,无严重的后遗症,以接触患者的精神负担。 2、体位和头位 当眩晕发作剧烈时,尽量避免采用可引起眩晕发作的体位和头位。 3、抗眩晕药 桂利嗪或氟桂利嗪等有一定效果,也可加服血管扩大剂及西地泮类药物。 4、前庭习服疗法

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

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研究 2017-02-10 眩晕论坛 作者:赵慧贤,刘鑫国,田永远,邢金燕,谭建成,王月田,杨丹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常见前庭疾病,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相关眩晕疾病中占首位。大部分BPPV患者表现为阵发性、短暂眩晕发作,同时伴特征性眼震,称客观性BPPV (O-BPPV),小部分BPPV患者临床仅表现阵发性短暂眩晕发作,而无特征性眼震出现,称主观性BPPV(S-BPPV)。本文分析S-BPPV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1年9月~2015年9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治各类BPPV患者350例,其中男137例,女213例,年龄15~88岁,平均56岁,病程1~820d,平均29d,其中50例患者符合S-BPPV诊断。就诊后行颅脑CT,颅脑MRA和颈动脉B超,排除颅内、脑血管及颈椎病变,耳鼻咽喉科检查排除引起类似临床表现的疾病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体位性低血压及偏头痛眩晕等。所有患者均排除患有颈椎病、颈动脉狭窄、严重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 S-BPPV诊断。S-BPPV诊断标准:①患者因头位变动而出现的阵发性、短暂的发作性眩晕,有些伴有恶心、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②Dix-Hallpike试验和滚转试验(rolltest)可以诱发出现阵发性、短暂的发作性眩晕,而未见眼震;③位置性眩晕症状持续至少1个月,无自限趋势,对应的手法复位治疗有效果,或者位置性眩晕症状减轻或消失;④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发作性眩晕,如体位性低血压、梅尼埃病、颈椎病、眩晕性偏头痛,脑血管疾病等。 S-BPPV治疗。 上半规管发病很少见,对Dix-Hallpike试验诱发出眩晕者按后半规管BPPV进Epley管石复位法,复位效果不好者,让患者在家中行Brandt-Daroff习服疗法。Epley管石复位法:患者坐位,头向患侧转45°,保持头位,患者快速躺下,头悬30°,头向健侧旋转90°,然后身体向健侧旋转呈侧卧位,同时头向下转90°(与原仰卧位呈135°),保持患者最后头位坐起,使患者收颌,头前倾20°,保持每个体位1~2min,或眩晕和眼震消失。重复此过程1~6次或至眩晕和眼震完全消失。Brandt-Daroff习服疗法:患者坐床边,由坐位向患侧侧卧位,枕部接触检查床,当眩晕消失后坐起,停留30s,向对侧重复以上运动,整个治疗过程重复12遍,每天3次,可以做7~10d。 滚转试验诱发出眩晕者,按外半规管S-BPPV采用Barbecue 360°体位翻滚复位法治疗。Barbecue翻滚复位法:患者坐复位床上,迅速平卧位,1min后头向健侧转90°;身体向健侧转180°,头转90°,鼻尖朝下;继续向健侧转,使侧卧于患侧;坐起。治疗过程中保持每个体位1~2min。 疗效评定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贵阳会议标准。本研究疗效评定标准如下:①痊愈:位置性眩晕完全消失;②有效:位置性眩晕感减轻,但未消失;③无效:在治疗前后位置性眩晕无变化、加剧或转为其他类型的BPPV;④复发:位置性眩晕较首次治疗后1周时加重或者患者首次治疗后3个月时重新出现位置性眩晕。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耳石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张大妈平时身体很好,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可是近来患了一种奇怪的病,就是晚上睡觉躺在床上就感觉天旋地转,张大妈害怕了,会不会脑子里得了很严重的病?于是就去了医院要求做一个头颅CT,谁知医生说不用,询问了情况之后告诉张大妈,她是患了耳石症,并让张大妈到耳鼻喉科治疗。耳鼻喉科的医生给她做了两次手法复位,病就奇迹般的好了。没打针,没吃药,真是神奇!那么,什么是耳石症呢? 耳石症又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头部运动至某一特定位置时,出现的短暂眩晕和眼震。内耳里与半规管相连的椭圆囊斑和球囊斑表面有一层胶质膜,胶质膜表面的碳酸钙颗粒称耳石。当耳石脱落,便滚到半规管里,在半规管的内淋巴液中浮沉滚动,当头部转动,就会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眩晕感觉。 一、诊断方法和比较猛的复位治疗 1、后半规管耳石症快速手法复位方法:让病人平卧,头后仰,头偏向右侧时出现眩晕可判断为右侧后半规管耳石症。复位方法如下:①患者右侧卧位,蜷腿屈膝。②待眩晕缓解后,操作者双手扶在患者头部两侧,患者的双手抓紧操作者的左前臂。以患者右臀部为轴点,迅速将患者翻转180度至左侧卧位,保持该位置状态约5分钟。 2、上半规管耳石症快速手法复位方法:平卧头后仰出现眩晕者可判断为上半规管耳石症。上半规管耳石症的操作步骤:①患者平卧于平板床上,头部与一端床头平齐,两腿自然分开垂于治疗床两侧,

注意床不要太宽。②操作者站于患者左侧,右手扶在患者的枕部,左手扶于额部,以臀部为轴点,让患者快速坐起。 3、外半规管耳石症快速手法复位:患者平卧,向左侧侧卧时出现眩晕症状时,则为左侧外半规管耳石症,右侧亦然。以右外半规管耳石症为例,操作步骤如下:①患者右侧卧位于一张宽床上。②待眩晕缓解后,操作者站于患者背后,用右手拉患者右手,迅速翻滚于左侧卧位,保持该位置状态5分钟左右。 二、常见手法 1、Epley手法(针对后半规管耳石症):①患者坐于治疗台上,在治疗者帮助下迅速取仰卧悬头位,并向患侧扭转45°;②头逐渐转正,然后继续向健侧偏45°;③将患者头部连同身体向健侧翻转,使其侧卧于治疗台上,头部偏离仰卧位达135°;④坐起,头前倾20度。完成上述4个步骤为1个治疗循环,每一体位待眼震消失后再保持1min 近年来,眩晕的诊断思路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患了眩晕、迷糊,很多人被误诊为脑供血不足、颈椎病,而真正的诊断可能是耳石症、前庭性偏头痛、心因性头晕等。 为了增强人们对眩晕疾病的诊疗意识,本报“新文化·公益健康专家团”活动,特别联合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举办“眩晕诊治”惠民活动月。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吉林省名中医项颗,老年病科主任孙莉教授将率队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