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代零售商业业态研究

美国当代零售商业业态研究
美国当代零售商业业态研究

美国当代零售商业业态研究

美国是一个商品流通十分发达、商品市场高度发展的国家。在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中,商业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美国零售商业业态齐全,各种业态均在市场上存在并取得长足发展,成为美国商业基本的和主体的部分。

一、当代美国零售商业业态发展情况

(一)零售商业业态的种类、特点及销售趋势

1、百货商店(department stores)。百货商店是一种相对古老的零售业态,其单店面积通常为10000—20000m[2],它经营的商品种类较广,每类商品中也有较多的品牌、规格、花色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美国的传统百货店都大大削减了原有的商品部,而集中在服装、服饰等软性商品上。百货店对顾客提供的服务是极全面周到的。因此,它的人工成本较高,商品价格也较贵。80年代以来,由于折扣店和专业店的竞争,加之百货店的服务质量下降,所有百货店的销售要么停滞不前,要么增长极微。为此,百货店努力改变商品的搭配和展示,还致力于开发自有品牌。它们针对特定的消费群体、特定的连锁分店或特定的营销设计组织进货,要求进货从过去的商品导向变成市场导向。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美国百货店的增长极为缓慢,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的年均销售额增长为1%—2%。

2、折扣商店(discount stores)。折扣商店提供的商品种类多、价格低但服务有限,它的定位取向是中低收入消费者。折扣店和百货店经营商品总数量相当,但在品牌、规格、花色上比百货店要少,单店面积8000m[2]左右。折扣店连锁经营在80年代末和90 年代初增长较快,1988—1998年间沃尔玛和塔吉特的年均销售增长分别达到16.1%和13.8%,其中1988—1993年间,沃尔玛折扣店年销售增长都在20%以上,而1994年后,由于类型专业店和超级购物中心等新业态出现,折扣店销售额增长趋缓。

3、专业店(speciality stores)。传统专业店经营的商品集中在有限的几种互为补充的品种上,并提供高水平的售货服务,商品价格较高。专业店的市场定位瞄准的是一个很窄的细分区间,目标针对中高收入阶层,其商品种类比百货店和折扣店都少,但品牌、规格、花色、款式等较多,这使购买该类商品的消费者有更广泛的挑选余地和更好的购物体验。单店面积一般在1000m[2]以下。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专业店的发展不太平衡,经营较好的专业店能一直获得稳定的增长,如盖浦商店(the gap)和有限商店(the limited),1988—1998年销售年均增长分别为19.7%和9.9%。他们的成功在于根据市场变化,树立自己的经营特色,盖浦商店大力发展自有品牌;有限商店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建立不同店面风格和商品类别的连锁分店。

4、类型专业店(category specialists)。类型专业店提供商品的特点是品种少、规格多、档次多、花色多。以顾客自选为主,适当提供帮助,采取低价格策略。其单店面积在5000—10000m[2]。类型专业店的低价格策略源于它使用了先进的库存管理系统和配送系

统,其商场位置和内外装修等也以简易实用为主。又由于能以低价格提供某类商品的几乎全部品牌、款式、规格、花色,这使其他零售商在经营该类商品时处境艰难,因此类型专业店常被称为“类型杀手”(categorykillers)。

5、仓储式商店(wholesale clubs)。仓储式商店的商品构成中一半为食品,一半为其他商品。商品种类较多,但品牌、规格、花色少。为了降低库存费用只经营畅销的品牌。它一般在制造商做促销时才购进商品,自己不做广告。仓储式商店在低租金地区独立选址,单店面积达8000—10000m[2],内部装修极俭朴,几乎不提供任何服务,顾客购货数量较大。以上特点决定了仓储式商店商品的低价格。大多数仓储式商店实行两种会员制,一种是小型零售商或消费团体,另一种是个人消费者。仓储式商店在90年代竞争异常激烈,现在,美国仓储式商店销售基本由两家垄断:沃尔玛的山姆仓储式商店(sam’s club)和克斯科仓储式商店(costco club),前者90年代的销售额年平均递增15 %左右,后者为13%左右。

6、超级购物中心(super centers)。超级购物中心是经营食品和其它日用商品且兼营各种服务的零售业态。这一概念早在几十年前就存在,近年由沃尔玛对其进行了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沃尔玛的超级购物中心将折扣店和食品超市以及药店、洗衣店、摄影厅、美发沙龙、眼镜店等一系列便民服务统置在一个屋檐下,商品价格低,品类丰富,单店面积10000—17000m[2]。超级购物中心适应了现代家庭“一次购足”和“一次办齐”的消费心理,又有较灵活的市场反应能力,受到消费者欢迎,其近几年的发展对传统超市和食品杂货店都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

(二)美国当代零售业业态的发展动向及其原因

90年代以来,美国零售业业态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动向,可以从几种主要的零售业态的销售额在零售业总额中所占的比例来考察美国当代零售业各业态的发展动向。下表列示了近10年间在美国销售额前100 位的零售商中,各种不同零售业态的销售额占前100 位零售商销售总额的比例。

美国前100位零售商中不同业态

零售额占其销售总额的比例(%)(注:https://www.360docs.net/doc/c56543825.html,)

年代1988198919921993 199419951996

业态

百货商店9.810.1…8.98.17.28.07.8

折扣商店15.915.8…17.917.317.416.717.1

仓储式商店 3.0 3.6… 6.5 6.87.1 5.9 5.7

服装专业店 4.4 4.3… 4.1 3.9 4.0 3.4 3.1

类型专业店 4.1 4.2… 5.1 5.5 6.59.310.2

传统超市34.733.3…29.427.827.827.226.0

超级购物中心…

4.7

1、从以上资料中可以看出:(1)90年代以来,美国发展最快的零售商业业态是类型专业店。其销售额的年均增长普遍大于其它业态,且在前100位大型零售商销售额中占的比例也增长极快,从1988年的4.1%到1996年的10.2%,增长了1.5倍。(2)仓储式商店和折扣店也是发展较快的业态,从市场占有率看,折扣店是仅次于传统食品超市的零售业态。(3)超级购物中心则是极具潜力的新兴业态。

2、定位于中低收入消费者的折扣店、仓储式商店、类型专业店及超级购物中心等零售业态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1 )中低收入阶层的大量增加。美国进入80年代,收入的两极分化日益严重。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家庭年平均收入为3~4万美元,低于和相当于该水平的家庭数量越来越多。折扣店、仓储式商店、类型专业店以及超级购物中心等极力以低价格吸引这部分消费群体。(2 )掌握目标顾客的消费心理和习惯。美国人的消费心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已发生了较大变化,长期时兴的摆阔气、讲名牌已被当今精打细算、讲求实惠所逐渐取代。甚至一些高收入者也以获得物美价廉的消费品为乐事。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往往购买大量的相同商品或多次要求同样的服务,以减少支出。这就要求零售商们审时度势,或改良已有业态或创造新型业态,采取更有效的服务方式和促销手段,真正从顾客的利益出发,设法让中低收入者节省更多的钱,而这正是折扣店、仓储式商店、类型专业店和超级购物中心受顾客青睐的又一重要原因。(3 )当代美国日益紧张的工作,使人们没有多少闲暇时间去选购商品,他们希望能以较短的时间就能完成购买;同时,特别是周末时,希望在购物中还能够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娱乐,这就使那些能提供一次购齐商品的零售业态得到迅速发展。(4)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80年代以来,在流通领域应用最多的技术是:条形码、收款机、电子数据交换、快速响应库存管理系统和卫星通讯网等。狭拉德百货1991年率先在百货行业采用计算机库存管理系统,做到库存充足而不积压,加快了资金周转,使企业发展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而沃尔玛早在60年代末就注意到计算机在零售中的作用,当连锁规模越来越大时,它首先利用卫星进行各分店的通讯,在保证沃尔玛实现全方位低价格战略中,科技的贡献功不可没。

二、美国零售商业业态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与国之间联系的日益加深,以及科技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美国商业也随之变化。总体上看,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规模经营效益”主题

1、零售企业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在本世纪70年代初,美国就出现了较原来大型百货商店、超级市场更为巨大的“超级商店”,其规模要比常规商场大一倍,运作方式实行商业、服务业、餐饮业综合经营。他们以规模来抢占市场,采用这种方式的主要零售商有美国的沃尔玛、凯马特等。这类零售商的最大特点是商店规模和业务网络都巨型化、集团化,从而带来的经营优点是低价便利,选择面宽。

2、规模经营效益的另一个表现方式为连锁化。连锁经营作为一种先进的经营方式,其本质是把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原理应用于零售商业,实现了商业活动的标准化、专业化、统一化、单纯化,从而达到提高规模效益的目的。1993年,美国连锁店的数量约为5.5万家,仅占所有零售店总数的2%,但其销售总额却占零售销售额的37.5%。同时,美国的前5名大型零售商不论是采取百货店式经营还是超市、折扣店式经营,无一不是实行连锁经营的。据美国南加州商学院的研究分析,目前美国大约有25%零售店铺面积在逐渐减少,但连锁店除外。

就连锁经营而论,当前美国连锁业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其行业范围已扩展到整个服务业,连锁经营活动领域趋于全球化、国际化,已步入新式连锁时期。90年代中后期,美国连锁业态的发展呈现出了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在外部竞争中连锁店比独立零售店更具竞争力;二是小型连锁店远不如大型连锁店实力强,在激烈竞争中,小型连锁店极易被大型连锁店兼并。如美国南加州最大的108家地区性连锁店,最终全部被全国性大连锁店吞并。

(二)中小型零售商实行专业化经营

中小型零售商实行专业化经营是为了发挥其自身的潜力,实现高效化。专业商店经营的商品虽然种类不多,但在商品的大类中,品种、花色、款式一应俱全,且商品档次高、服务优质、营业时间长。因此,在美国各大城市的商业中心,除少数大型综合商店外,其余绝大多数店铺都是专业商店。同时,这部分零售企业同样也在走连锁化的道路,从而在保证其灵活优越性的同时,又能获取规模效益。

(三)经营国际化

由于美国国内零售市场趋于饱和,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型零售企业正在加紧打进世界上范围较大、潜力较强的市场。据估计,世界上最大的100家零售企业中已有一半多是在全球范围经销的。

美国沃尔玛公司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签订后不久,就拆资3亿美元从加拿大伍尔沃思百货公司买下120家分店。它与墨西哥合伙的首期投资额已达10亿美元,在墨西哥开设67家零售店和山姆俱乐部。这些均表明,具有一定实力的美国零售企业都在极力寻找跨国经营的机会,走国际化经营的路子。

(四)无店铺销售方式特别是网上销售将成为未来零售业的主导

由于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发现空闲时间越来越少了,为了尽可能地节约时间,他们一方面选择去那些“一次购齐”的商店。另一方面,更多的人选择了网上购物方式或通过目录邮购商品。

90年代中期,无店铺销售方式销售额只占零售总额的10%,而其增长速度却远远高于其它零售方式。从1990年到1998年无店铺销售总额由456亿美元增长到794亿美元,增长了75%。而同期,整个零售业则只增长了40%。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通过网络来开展销售。据预测,无店铺销售的营业额在2000年将达到4000亿美元。

三、美国零售业业态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零售商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我国零售商业发展过程中,零售业仍然存在着业态老、规模小、服务差和科技水平低等弊端。在我国零售业发展中,如何借鉴美国零售商业业态发展方面的经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美国当代零售业态的发展至少给我们以下五个方面的启示:

(一)在组织上要向连锁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连锁化经营方式对于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是有其独特作用的,它不仅适用于大型超市的扩充,也对其它业态的零售企业具有普遍适用性。通过连锁化经营,可以把中小企业的灵活性同大企业集团的规模经济效益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我国零售商业发展的现状来看,不论是在网点上还是在资金、规模上都处于十分分散的状况。各自为战必将在国外零售商的强大压力下走向失败。而如果采取单纯地扩大商店规模,又在资金、场所等方面存在制约因素,因此采取连锁化经营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以增强整体实力,从而保证其有能力同国外大型零售企业竞争。

(二)在业态发展上要向新兴业态拓展

虽然从总的发展来看,“一次购齐”商店有它的竞争优势及相对大的目标市场,但在同时,任何一个社会中都存在相当大的一部分中产乃至高收入阶层。对于这部分人而言,那些较为低档的便利店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一时的需要,但由于他们可支配收入较多,闲暇时间较长,因此有充分的条件去购买更令他们满意的商品。所以,一部分零售企业就应从这方面着眼,向专业化发展,以满足消费者多方面、深层次的需求。

(三)在经营上要向特色化、服务化、优质化发展

纵观当代美国零售商业业态的发展,虽然折扣店、大型购物中心、超市已经在零售总额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但百货店、便利店甚至一些小型的夫妻店、单人店均能有一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相比之下,我国当前大型百货店面临困境,经营亏损时有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无特色即经营上缺乏个性。而美国的百货店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百货店除了把经营的主力商品放在服装外,也开始改变其商品的组合方式和服务方

式。一方面大力开发自有品牌,以保证自己商店的特色;另一方面,百货店也在努力成为“策略的提供者”,即努力为满足个人和家庭的需要而服务。

(四)在管理上要向规范化、科技化发展

美国的商业,特别是其零售商业企业之所以能取得飞速发展。除了不断地采用新的业态方式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它们不断地探索和使用新的科技,及内部管理的高度规范化。以沃尔玛为例,早在1987年,沃尔玛就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卫星系统。利用这个系统与3800家供货商实现计算机联网,每天销售情况直接反馈到供应商,供应商便可根据情况适时安排生产并及时补充供货。该系统也用来联接沃尔玛所有商店及设施,通过商店付款柜台激光扫描器,售出的每一件货物,都会自动记入电脑,当某一货品库存减少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发出信号,商店可即时向发货中心要求进货。这种高效率的存货管理,使公司能及时掌握销售情况和市场需求趋势,既不积压存货,又不使商品断档,加速了资金周转,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而我国的企业一提到用电脑管理零售企业,往往只注重财务管理,而不注重或忽略了对商品进货及库存的电脑管理,其实进货和库存的管理现代化才是连锁店获得成本优势之重点,这正是我国零售业当前的薄弱环节。另外,要加大对网络的重视,必须认识到网络化是零售业未来的主导。从国外商业的发展来看,这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虽然,我国现在的各个方面的条件并不适合大力开展网上交易,但我们的企业应当提前准备,提前为进入该领域而努力,从而为即将到来的中国网络时代商业打好基础。

(五)在发展步骤上要先国内再国外,在成功地占领好国内市场后,再坚持走国际化道路

任何一种经济形态、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在国外取得发展,绝对都必须有其坚实的基础——国内销售。国内经营在为扩展国际市场提供资金方面的供应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大批经营人才,从而为开拓国际市场准备人才资源。美国的大型零售企业,不管是沃尔玛还是西尔斯无一不是在国内取得巨大成功之后,才逐渐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在开拓国际市场的战略上,也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不同方式。如沃尔玛就一次购下了加拿大的伍尔沃思百货店的120家分店,但在中国,却只是先在深圳开了一家分店,然后有选择地在一些大城市设立分店。其原因就在于美国与加拿大在地理、习惯和文化上的相似性以及对中国国情的不熟悉。

总之,从美国零售商业业态发展的经验和趋势看,我们今后的一定时期内在零售商业发展方面应采取的措施为:稳定发展大型百货商店,并对其进行改造,增加其服务功能,从而将其目标顾客定在中、高收入阶层及特定的假日下的普通消费者;健康有效地推进专业店发展,以满足特定顾客特定的需求;努力发展超级市场和超级购物中心,使其成为消费者购物、娱乐一体化的场所,提供全面服务;注意发展网上销售等高科技性质的零售方式,从而跟上时代发展步伐,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需要,满足消费者对零售发展的需求。另外,全力推广连锁化,从而全面推进我国零售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国商业零售业的发展历程及其业态变迁分析复习进程

我国商业零售业的发展历程及其业态变迁分析 陈敏 一、中国零售业困境分析 西方零售业经历了150年的发展历程,孕育了像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隆等一大批巨型零售企业,创造了百货、超市、仓储俱乐部等零售业态,相对于中国零售企业而言,具有规模、资金、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优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零售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三到五年将逐步取消对地域、数量、外资持股比例等方面的限制,中国的零售业在迎接机遇的同时,面临巨大挑战。中国零售业的现状如何,能否在与强大对手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中国零售业经历了自1978年开始的流通体制改革,尤其是在1992年允许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零售领域以后,获得巨大的发展。目前已打破百货商店单一业态的格局,形成了百货、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多种业态并存的格局。 引人注目的是在与传统百货业的竞争中,以连锁超市为主的连锁经营形式展示了巨大的生命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半期,是中国百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从1997年开始,中国百货业进入全面萎缩阶段,百货业的主导地位被动摇。 面对这些现象,新兴业态、连锁经营模式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甚至有人认为目前零售业已步入连锁经营的时代。对于处于困境的百货业态为主的企业,人们也纷纷建议企业改变业态形式,实行连锁经营。但从连锁企业的经营绩效来看,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面对外企的巨大冲击,改变业态形式,连锁经营是否能使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连锁超市的经营绩效状况表明,简单的转换业态形式和采用所谓的连锁经营形式并不能使企业的经营状况得到根本的改善,关键是对零售企业进行经营绩效的深入分析,探求业态转换和连锁经营模式内在的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有关因素,借助这些因素的改善,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培养自身的竞争优势,争取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二、我国零售业发展的历程分析 零售作为商品从流通领域进入到消费领域的最后一道环节,有其自身的内涵、特点和功能。 根据我国2001年8月推出的《零售业态分类规范意见》,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经营形态。业态的分类主要依据零售业的选址、规模、目标顾客、商品结构、店堂设施、经营方式、服务功能等确定。目前,我国零售业的主要业态有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仓储式商场、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等[i] 。中国零售业的发展,如果以业态的发展为标志,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前以国有大型百货业态为主体的单一业态阶段;1992年尤其是1996年以来以连锁超市为主体的多

烟草零售业态分类

(1)食杂店 以销售烟、酒、饮料、休闲食品及日杂货为主,独立、传统的无明显品牌形象的零售业态。其基本特点有: ①多位于各种居民区内或传统商业区内以及农村地区。②营业面积一般在100平方米以内。③采取柜台销售与自选(开架)销售相结合方式。 ④服务时间一般在12小时以上。⑤一般无管理信息系统或具备初级信息管理系统。 (2)便利店 以开架自选为主,销售小容量应急性的食品、日用小百货等,以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其基本特点有: ①多位于商业中心区、居民区、交通要道以及车站、医院等公共活动区附近。②营业面积一般在100平方米左右。 ③采取自选销售方式,结算在收银处统一进行。④服务时间16小时以上。⑤管理信息化程度较高、采取单体或连锁经营方式。 (3)超市 以开架自选、消费者在出口付款为形式,满足消费者一次性购全大众化适用品需求的零售业态。其基本特点有: ①多位于市、区(县)商业中心、居民区、交通要道、城郊结合部附近。②营业面积一般在200-6000平方米之间,大型综合超市一般在6000平方米以上。③采取自选销售方式(烟草制品采取柜台销售方式)。④出入口分设,在收银台统一结算。⑤服务时间不低于12小时。⑥管理信息化程度较高;采取单体或连锁经营方式。 (4)商场 在一个建筑物内,经营若干大类商品;实行统一管理,分区销售;满足顾客对时尚、中高档商品多样化选择需求的零售业态。其基本特点有: ①多为市、区(县)商业中心、历史形成的商业集聚地。②营业面积至少在2000平方米以上,多在6000至20000平方米之间。③采取柜台销售与自选(开架)销售相结合方式。④服务时间一般在12小时以上。⑤管理信息化程度较高。 (5)烟酒商店 以销售烟草制品、酒类商品为主的零售业态。其基本特点有: ①多位于市、区(县)商业中心、居民区或百货店、购物中心内。②大多在200平方米以下。③采取柜台销售与自选(开架)销售相结合方式。 ④服务时间一般在12小时以上。⑤管理信息化程度不一、采取单体或连锁经营方式。 (6)娱乐服务类 以提供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服务场所的业态。其基本特点有:①多位于市、区(县)商业区以及城郊结合部。②营业面积不等。 ③多以商品部、吧台售卖为主,也可点叫购买。④服务时间一般在下午及夜间。⑤管理信息化程度较高。 (7)其他类 以经营各类非烟草制品为主的其他商品零售或服务形式,并不能归入上述6类业态的其他零售业态。其基本特点有: ①以经营传统食品为主的零售专业店,如土(水)特产、水果、干货店等。②其他零售专业店,除烟酒、食品之外,零售其他某一类商品的专业店,如文具、书报、农具等。③其他小型服务性行业,并难以归入娱乐服务类,如修车行、理发店等。④持证内供,不对外营业,如政府、部队、监狱内部供应等。

商业地产的详细分类以及商业业态的分类

商业地产的详细分类以及商业业态的分类 从商铺的概念可以看出,其范围极为宽泛,不对它进行有效分类是无法深入进行相关研究,更不要说对商铺投资进行专业的剖析。本节将对商铺进行分类,便于读者理解和后面对商铺投资进行探讨。 商铺的形式多种多样,在各种商业区、各种住宅区、各种专业市场,以及大型购物中心等商业房地产里面,随处可见商铺----商业设施就是由大大小小的商铺组成。 尽管都是商铺,但很显然,不同地方、不同类型的商铺,其商业环境、运营特点、投资特点都会显著不同。在此对商铺进行必要分类,有助于读者对商铺的个性化了解,以及便于后面对其进行研究。 1、按照开发形式进行分类 (1)、商业街商铺 商业街指以平面形式按照街的形式布置的单层或多层商业房地产形式,其沿街两侧的铺面及商业楼里面的铺位都属于商业街商铺。 商业街过去十年在国内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其中包括建材、汽车配件、服装精品街、酒吧街、美容美发用品街等。上述以某类商品为经营内容的商业街起步较早的,大多数目前已经取得了成功,有些跟风项目的经营情况却并不好。当然也有不少商业街采取各类商品混业经营的方式,商业街的命名只体现地点特征,这类商业街取得成功的较少。 与商业街的发展紧密联系的就是商业街商铺,商业街商铺的经营情况完全依赖于整个商业街的经营状况:运营良好的商业街,其投资者大多数已经收益丰厚;运营不好的商业街,自然令投资商、商铺租户、商铺经营者都面临损失。 (2)、市场类商铺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市场”是指各种用于某类或综合商品批发、零售、经营的商业楼宇,有些是单层建筑,大多是多层建筑。这类市场里面的铺位即我们所谈的市场类商铺。 市场类商铺在零售业中所占比重比较高,在全国各地都有大量从事某种商品经营的专业批发和零售市场,比如,图书交易市场、电子市场、家用电器市场、家具城、建材城等。 (3)、社区商铺 社区商铺指位于住宅社区内的商用铺位,其经营对象主要是住宅社区的居民。 社区商铺的表现形式主要是1-3层商业楼或建筑底层商铺,有些铺面可以直接对外开门营业,但多数属于铺位形式。 (4)、住宅底层商铺 住宅底层商铺,指位于住宅等建筑物底层(可能包括地下1,2层及底上1,2层,或其中部分搂层)的商用铺位。 住宅底层商铺是目前市场极为关注、投资者热衷的商铺投资形式,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充分认可住宅底层商铺的巨大价值,不仅避免了过去住宅底层不好卖的尴尬局面,而且获得了更大的投资收益。对于住宅底层商铺的投资者来讲,鉴于住宅底层商铺上面建筑将会带来的稳定的客户流,住宅底层未来的客户基础将相对可靠,换言之,投资者的投资风险相对较小。 (5)、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商铺 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商铺指百货商场、各种类型购物中心里面的铺位。百货商场及各种类型购物中心的运营好坏对里面商铺的经营状况影响直接而深远。目前,国内有很多这类正在运营的项目,另外也有不少大型SHOPPING MALL项目在国内多个大中城市开发建设。 (6)、商务楼、写字楼商铺

零售业态分类

零售业态分类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零售业态的分类标准及其分类原则和各种业态的结构特点。 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零售业的企业和店铺。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零售业 retail industry 以向消费者销售商品为主,并提供相关服务的行业。 2.2零售业态 retail formats 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进行相应的要素组合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 3 零售业态分类原则 零售业态按零售店铺的结构特点,根据其经营方式、商品结构、服务功能,以及选址、商圈、规模、店堂设施、目标顾客和有无固定营业场所进行分类。 4 零售业态分类 零售业态从总体上可以分为有店铺零售业态和无店铺零售业态两类。 按照零售业态分类原则分为食杂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建材商店、购物中心、厂家直销中心、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电话购物等17种零售业态。 4.1 有店铺零售 store-based retailing 是有固定的进行商品陈列和销售所需要的场所和空间,并且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主要在这一场所内完成的零售业态。 4.1.1 食杂店 traditional grocery store 是以香烟、酒、饮料、休闲食品为主,独立、传统的无明显品牌形象的零售业态。 4.1.2 便利店 convenience store 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

4.1.3 折扣店 discount store 是店铺装修简单,提供有限服务,商品价格低廉的一种小型超市业态。拥有不到2000个品种,经营一定数量的自有品牌商品。 4.1.4 超市 supermarket 是开架售货,集中收款,满足社区消费者日常生活需要的零售业态。根据商品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食品超市和综合超市。 4.1.5 大型超市 hypermarket 实际营业面积6000M2以上,品种齐全,满足顾客一次性购齐的零售业态。根据商品结构,可以分为以经营食品为主的大型超市和以经营日用品为主的大型超市。 4.1.6 仓储会员店 warehouse club 以会员制为基础,实行储销一体、批零兼营,以提供有限服务和低价格商品为主要特征的零售业态。 4.1.7 百货店 department store 在一个建筑物内,经营若干大类商品,实行统一管理,分区销售,满足顾客对时尚商品多样化选择需求的零售业态。 4.1.8 专业店 speciality store 以专门经营某一大类商品为主的零售业态。 例如办公用品专业店(office supply)、玩具专业店(toy stores)、家电专业店(home appliance)、药品专业店(drug store)、服饰店(apparel shop)tffu. 4.1.9 专卖店 exclusive shop 以专门经营或被授权经营某一主要品牌商品为主的零售业态。 4.1.10 家居建材商店 home center 以专门销售建材、装饰、家居用品为主的零售业态。 4.1.11 购物中心 shopping center/shopping mall 是多种零售店铺、服务设施集中在由企业有计划地开发、管理、运营的一个建筑物内或一个区域内,向消费者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商业集合体。 4.1.11.1 社区购物中心 community shopping center 是在城市的区域商业中心建立的,面积在5万m2以内的购物中心。 4.1.11.2 市区购物中心 regional shopping center 是在城市的商业中心建立的,面积在10万m2以内的购物中心。 4.1.11.3 城郊购物中心 super-regional shopping center 是在城市的郊区建立的,面积在10万m2以上的购物中心。

商业地产业态类型

一、城市综合体 1概述:“城市综合体”就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它基本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全部功能,所以也被称为“城中之城”。按特点可以分为两类:1城市CBD中心的城市综合体、2城郊结合部城市综合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城市综合体和CBD的区别和联系噢~ (中央商务区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一般而言,CBD高度集中了城市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力量,作为城市的核心,应具备金融、贸易、服务、展览、咨询等多种功能,并配以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讯条件。主要是一最先进的最发达的而第三产业,而城市综合体的产业则比较全面。 ) 大型城市综合体适合经济发达的大都会和经济发达城市,在功能选择上要根据城市经济特点有所侧重,一般来说,酒店功能或者写字楼跟购物中心功能是最基本的组合。城市综合体与多功能建筑的差别在于,多功能建筑是数量与种类上的积累综合,这种综合不构成新系统的产生,局部增减无关整体大局。而城市综合体则是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优化组合,并共同存在于一个有机系统之中。 2地标式的城市建筑 城市综合体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均在所在城市矗立了地标式建筑。如超高层酒店:济南万达广场180米高超白金五星级酒店;又如高层地标式双塔:无锡万达广场白金五星级酒店及酒店式公寓组成的玻璃雕塑双塔等。 3、案例:北京万达广场、香港太古广场、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巴黎拉德芳斯、东京六本木等。 二、购物中心 购物中心是指一群建筑,是组合在一起的商业设施,按商圈确定其位置、规模,将多种店铺作为一个整体来计划、开发和经营,并且拥有一定规模的停车场。 1、分类:购物中心(Shopping Center/Shopping Mall) 是指多种零售店铺,服务设施集中在由企业有计划地开发,管理,运营的一个建筑物内或一个区域内,向消费者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商业集合体. 根据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将购物中心分为: (1)社区购物中心(Community Shopping Center) 是在城市的区域商业中心建立的,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内的购物中心. (2)市区购物中心(Regional Shopping Center) 是在城市的商业中心建立的,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内的购物中心。商圈半径为10公里~20公里,有40 个~100个租赁店,包括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各种专业店、专卖店、饮食店、杂品店以及娱乐服务设施等,停车位1000 个以上,各个租赁店独立开展经营活动,使用各自的信息系统。 (3)城郊购物中心(Super-regional Shopping Center) 是在城市的郊区建立的,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的购物中心. 按照购物中心规模分类 1.巨型/超级购物中心——24万㎡以上 2.大型购物中心——12--24万㎡ 3.中型购物中心——6--12万㎡ 4.小型购物中型——2--6万㎡

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2018

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2018) 一、分类目的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简称“三新”)的要求,为科学界定“三新”活动范围,满足统计上监测“三新”经济活动规模、结构和质量等需要,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范围 本分类的范围包括:现代农林牧渔业、先进制造业、新型能源活动、节能环保活动、互联网与现代信息技术服务、现代技术服务与创新创业服务、现代生产性服务活动、新型生活性服务活动、现代综合管理活动。 三、分类原则 (一)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三新”的有关要求为指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等文件中有关“三新”活动的阐述,确定“三新”活动的范围和分类。 (二)参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7)》(试行)、《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2018)》《国家科技服务业统计分类(2015)》等

相关统计分类标准,重点体现先进制造业、互联网+、创新创业、跨界综合管理等“三新”活动。 (三)以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对其中符合“三新”特征的有关活动进行再分类。 (四)注重实际可操作性,立足现行统计制度和方法,充分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以保证统计部门能够采集到“三新”活动的数据。 四、结构和编码 本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三新”活动划分为三层,分别用阿拉伯数字编码表示。第一层为大类,用2位数字表示,共有9个大类;第二层为中类,用4位数字表示,共有63个中类;第三层为小类,用6位数字表示,共有353个小类。 本分类代码结构: ×××××× (数字)小类顺序码 小类代码 (数字)中类顺序码 中类代码 (数字)大类代码 五、有关说明 (一)本分类建立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对应关系,在国民经济行业类别中仅部分活动属于“三新”统计分类的,行业

什么是商业零售业态

商业业态 什么是商业业态 所谓商业业态是指针对特定消费者的特定需要,按照一定的战略目标,有选择地运用商品经营结构、店铺位置、店铺规模、店铺形态、价格政策、销售方式、销售服务等经营手段,提供销售和服务的类型化经营形态。 [编辑] 商业业态的形式及特点 商业业态包括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专业市场(主题商城)、专卖店、购物中心和仓储式商场等8种形式。各主要业态选址和经营特征如下。 1、百货店 百货店是指在一个大建筑物内,根据不同商品部门设销售区,开展进货、管理、运营,满足顾客对时尚商品多样化选择需求的零售业态。 (1)选址在城市繁华区、交通要道。 (2)商店规模大,营业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 (3)商品结构以经营男装、女装、儿童服装、服饰、衣料、家庭用品为主,种类齐全、少批量、高毛利。 (4)商店设施豪华、店堂典雅、明快。 (5)采取柜台销售与自选(开架)销售相结合方式。 (6)采取定价销售,可以退货。 (7)服务功能齐全。 2、超级市场 超级市场指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食品、生鲜食品、副食品和生活用品为主,满足顾客每日生活需求的零售业态。 (1)选址在居民区、交通要道、商业区。 (2)以居民为主要销售对象,10分钟左右可到达。

(3)商店营业面积在1000平方米左右。 (4)商品构成以购买频率高的商品为主。 (5)采取自选销售方式,出入口分设,结算由设在出口处的收银机统一进行。 (6)营业时间每天不低于11小时。 (7)有一定面积的停车场地。 3、大型综合超市 大型综合超市是指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大众化实用品为主,满足顾客一次性购足需求的零售业态。 (1)选址在城乡结合部、住宅区、交通要道。 (2)商店营业面积2500平方米以上。 (3)商品构成为衣、食、用品齐全,重视本企业的品牌开发。 (4)采取自选销售方式。 (5)设与商店营业面积相适应的停车场。 4、便利店(方便店) 便利店是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的目的的零售业态。 (1)选址在居民住宅区、主干线公路边,以及车站、医院、娱乐场所、机关、团体、企业事业所在地。 (2)商店营业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营业面积利用率高。 (3)居民徒步购物5-7分钟可到达,80%的顾客为有目的的购买。 (4)商品结构以速成食品、饮料、小百货为主,有即时消费性、小容量、应急性等特点。 (5)营业时间长,一般在10小时以上,甚至24小时,终年无休日。 (6)以开架自选货为主,结算在收银机处统一进行。 5、购物中心 购物中心指企业有计划地开发、拥有、管理运营的各类零售业态、服务设施的集合体。 (1)由发起者有计划地开设、布局统一规划,店铺独立经营。

零售业态9大分类

零售业态9大分类 零售业态9大分类 中国零售业态按零售店的结构特点分类,根据其经营方式、商品结构、服务功能,以及选址、商圈、规模、店堂设施和目标顾客等结构特点,分为百货店、大型综合商场、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家居中心、仓储商店等九种零售业态。 1.百货店业态结构特点 (1)采取柜台销售与自选(开架)销售相结合方式。 (2)商品结构为种类齐全、少批量、高毛利,以经营男、女、儿童服装、服饰、衣料、家庭用品为主。 (3)采取定价销售,可以退货,有导购、餐饮、娱乐场所等服务项目和设施,服务功能齐全。 (4)选址在城市繁华区、交通要道。 (5)商圈范围大,一般以流动人口为主要销售对象。 (6)商店规模大,在5000平方米以上 (7)商店设施豪华,店堂典雅、明快。 (8)目标顾客为中高档消费者和追求时尚的年轻人。 2.超级市场业态结构特点 (1)采取自选销售方式,出入口分设,结算在出口处的收银机处统一进行。 (2)商品构成以购买频率高的商品为主,经营的商品应以肉类、禽蛋、水果、水产品、冷冻食品、副食调料、粮油及其制品、奶及奶制品、熟食品以及日用必需品为主。营业时间每天在11H左右,可采取连锁经营方式,有一定的停车场地。 (3)选址在居民区、交通要道、商业区。 (4)商圈范围较窄,以居民为主要销售对象。 (5)商店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 (6)目标顾客以居民为主。 3.大型综合超市 (1)采取自选销售方式和连锁经营方式 (2)商品构成为衣、食、用品齐全,重视本企业的品牌开发。 (3)设有与商店营业面积相适应的停车场。 (4)目标顾客为购物频率高的居民。 (5)商圈范围较大。 (6)商店营业面积一般在2500平方米以上。 (7)选址在城乡结合部、住宅区、交通要道。 4.便利店业态结构特点 (1)以开架自选为主,结算在进口(或出口)处的收银机处统一进行,可采取连锁经营方式。 (2)商品结构特点明显,有即时消费性、小容量、应急性等。 (3)营业时间长,一般在16h以上,甚至24h,终年无休日。 (4)选址在居民住宅区、主干线公路边以及车站、医院、娱乐场所、机关、团体、企事业所在地。 (5)商圈范围窄小,一般设定在居民徒步购物5-7min到达的范围内。 (6)商店营业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营业面积利用率高。 (7)店堂明快、清洁、货架丰满。 (8)目标顾客主要为居民、单身者、年轻人。80%的顾客为有目的的购买。

零售业态概念与分类

零售业态概念与分类 零售业态概念与分类作者:佚名 时间:2010-1-1 浏览量:一.业态概念 零售是指把商品或随商品而提供的服务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销售活动。从事零售活动的基本单位和具体场所是商店,而商店依据销售形式不同又区分出不同的经营形态,即零售业态。近年来,受国际商业发展趋势的影响,零售商店的业态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并且出现多样化和细分化趋势,尽管当前世界各国对零售业态的定义由于侧重点不同而有所区别,但通常认为,业态是零售店向确定的顾客群提供确定的商品和服务的具体形态,业态是零售活动的具体形式。通俗理解,业态就是指零售店卖给谁、卖什么和如何卖的具体经营形式。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零售业态的研究滞后于现实,不仅理论界自身对零售业态的认识还存在较大分歧,而且与国内商业主管部门对业态的规范意见也不尽一致。但不管理论上如何争论,实际上,各种新兴业态自九十年代初引入以来发展势头强劲,超级市场、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等如雨后春笋,对我国传统百货商店这一单一业态形式和众多单体店构成强大冲击之势。 998年,政府统计系统中的贸易统计年报开始增设零售业态统计,作为

试行表,考虑到目前各种业态的发育程度,以及国家国内贸易局关于零售业态分类规范管理的指导意见,按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在界定零售业态时采取了大多数专家学者的意见,即: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的经营形态。这一概念包括了两方面的含义:其一,确定的目标市场;其二,具体的经营策略,包括:选址、规模、商品策略、价格策略、商店设施、服务方式等。 二.业态分类 我国零售业态的统计分类 尽管国际上对零售业态的分类已比较完善,但在我国进行业态统计时还必须考虑我国的具体情况。1998年初研究和设计我国零售商业业态统计时,主要考虑了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我国零售各业态的发展水平和所处的生命周期。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促使旧式百货店、粮油店、副食店、肉菜店等逐步衰落,代之而起的是处于成熟期的大型百货店;处于增长期的中小型超级市场、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等;处于创新期的仓储式商场、邮购、电视导购和直销。而上述各业态又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引进和发展上不同步,比如上海在1991年组建了”联华”超市公司,出现了中小型超级市场新业态;1994年出现了便利店;1995年出现了电视导购和直销;1996年出现了大型仓储式超市,而1994年以后真正规范的连锁

10种商业业态分类和基本要求

10种商业业态分类和基本要求 作者:平沙秋雁出自:沧浪之水浏览/评论:152/0 日期:2009年11月6日 09:58 1、超市要求选址在城区中心、居民区,商圈目标顾客为经营服务辐射半径0.5km,目标顾客以居民为主,营业面积应在300㎡以上,商品经营结构为以销售食品、生鲜食品、日用品为主,经营方式为采取自选销售方式,出入口分设,统一结算。 2、便利店要求选址在城区中心、居民区、交通要道,以及车站、医院、学校、娱乐场所、办公楼等公共活动区,商圈目标顾客为目标顾客以居民、单身、年轻人为主,营业面积应在50㎡左右,商品经营结构为以销售食品、小百货为主,有即时消费性、小容量、应急性等特点,经营方式为以开架自选为主,统一结算。 3、大型综合超市要求选址在城市中心区、城郊结合部、交通要道、大型居住区附近,商圈目标顾客为经营服务辐射半径3km以上,目标顾客以居民、流动顾客为主,营业面积应在3000㎡以上,商品经营结构为大众化衣、食、用品齐全,满足一次性购全,注重本企业品牌开发,经营方式为采取自选销售方式,出入口分设,统一结算。 4、仓储商店要求选址在城乡结合部的交通要道,商圈目标顾客为经营服务辐射半径5km以上,目标顾客以中小零售店、餐饮店、集团购买和流动顾客为主,营业面积应在5000㎡左右,商品经营结构为以销售大众化衣、食、用品为主,自有品牌占相当部分,实行低价批量销售,经营方式为采取会员制,自选销售方式,出入口分设,统一结算。 5、专业店要求选址在城区中心、专业街以及百货店、购物中心内,商圈目标顾客为目标顾客以有目的地选择某类商品的顾客为主,营业面积根据商品特点而定,商品经营结

商业业态分类以及特点商业业态分类以及特点

商业业态分类以及特点商业业态分类以及特点商业业态包括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专业市场(主题商城)、专卖店、购物中心和仓储式商场等8种形式。各主要业态选址和经营特征如下。 1、百货店 百货店是指在一个大建筑物内,根据不同商品部门设销售区,开展进货、管理、运营,满足顾客对时尚商品多样化选择需求的零售业态。 (1)选址在城市繁华区、交通要道。 (2)商店规模大,营业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 (3)商品结构以经营男装、女装、儿童服装、服饰、衣料、家庭用品为主,种类齐全、少批量、高毛利。 (4)商店设施豪华、店堂典雅、明快。 (5)采取柜台销售与自选(开架)销售相结合方式。 (6)采取定价销售,可以退货。 (7)服务功能齐全。 2、超级市场 超级市场指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食品、生鲜食品、副食品和生活用品为主,满足顾客每日生活需求的零售业态。 (1)址在居民区、交通要道、商业区。 (2)以居民为主要销售对象,10分钟左右可到达。 (3)商店营业面积在1000平方米左右。

(4)商品构成以购买频率高的商品为主。 (5)采取自选销售方式,出入口分设,结算由设在出口处的收银机统一进行。 (6)营业时间每天不低于11小时。 (7)有一定面积的停车场地。 3、大型综合超市 大型综合超市是指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大众化实用品为主,满足顾客一次性购足需求的零售业态。 (1)选址在城乡结合部、住宅区、交通要道。 (2)商店营业面积2500平方米以上。 (3)商品构成为衣、食、用品齐全,重视本企业的品牌开发。(4)采取自选销售方式。 (5)设与商店营业面积相适应的停车场。 4、便利店(方便店) 便利店是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的目的的零售业态。(1)选址在居民住宅区、主干线公路边,以及车站、医院、娱乐场所、机关、团体、企业事业所在地。 (2)商店营业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营业面积利用率高。(3)居民徒步购物5-7分钟可到达,80%的顾客为有目的的购买。(4)商品结构以速成食品、饮料、小百货为主,有即时消费性、小容量、应急性等特点。 (5)营业时间长,一般在10小时以上,甚至24小时,终年无休

零售业态分类标准名词解释

零售业态分类(GB/T18106―2004) (2004年6月9日发布2004年6月30日实施) 零售业:以向消费者销售商品为主,并提供相关服务的行业。 零售业态: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进行相应的要素组合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零售业态分类原则:零售业态按零售店铺的结构特点,根据其经营方式、商品结构、服务功能,以及选址、商圈规模、店堂设施、目标顾客和有无固定营业场所进行分类。 零售业态分类:零售业态从总体上可以分为有店铺零售业态和无店铺零售业态两类。 按照零售业态分类原则分为食杂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建材商店、购物中心、厂家直销中心、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直销、电话购物等18种零售业态。 有店铺零售:是有固定的进行商品陈列和销售所需要的场所和空间,并且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主要在这一场所内完成的零售业态。 有店铺零售业态分为12类: 1、食杂店:是以香烟、酒、饮料、休闲食品为主,独立、传统的无明显品牌形象的零售业态。 2、便利店: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 3、折扣店:是店铺装修简单,提供有限服务,商品价格低廉的一种小型超市业态。拥有不到2000 个品种,经营一定数量的自有品牌商品。 4、超市:是开架售货,集中收款,满足社区消费者日常生活需要的零售业态。根据商品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食品超市和综合超市。 5、大型超市:实际营业面积6000?O以上,品种齐全,满足顾客一次性购齐的零售业态。

根据商品结构,可以分为以经营食品为主的大型超市和以经营日用品为主的大型超市。6、仓储会员店:以会员制为基础,实行储销一体、批零兼营,以提供有限服务和低价格商品为主要特征的零售业态。 7、百货店:在一个建筑物内,经营若干大类商品,实行统一管理,分区销售,满足顾客对时尚商品多样化选择需求的零售业态。 8、专业店:以专门经营某一大类商品为主的零售业态。例如办公用品专业店、玩具专业店、家电专业店、药品专业店、服饰店等。 9、专卖店:以专门经营或被授权经营某一主要品牌商品为主的零售业态。 10、家居建材商店:以专门销售建材、装饰、家居用品为主的零售业态。 11、购物中心:是多种零售店铺、服务设施集中在由企业有计划的开发、管理、运营的一个建筑物内或一个区域内,向消费者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商业集合体。其中分为: ①社区购物中心:是在城市的区域商业中心建立,面积在5万?O以内的购物中心。 ②市区购物中心:是在城市的商业中心建立的,面积在10万?O以内的购物中心。 ③城郊购物中心:是在城市的郊区建立的,面积在10万?O以上的购物中心。 12、厂家直销中心:由生产商直接设立或委托独立经营者设立,专门经营本企业品牌商品,并且多个企业品牌的营业场所集中在一个区域的零售业态。 无店铺零售业:不通过店铺销售,由厂家或商家直接将商品递送给消费者的零售业态。 无店铺零售业态分为六类: 1、电视购物:以电视作为向消费者进行商品推介展示的渠道,并取得定单的零售业态。 2、邮购:以邮寄商品目录为主向消费者进行商品推介展示的渠道,并通过邮寄的方式将商品送达给消费者的零售业态。

零售业职能和主要零售业态

第五讲零售业职能和主要零售业态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零售业态何其分别的特点 教学难点:零售业态分类标准 教学方式:多媒体、讲授法 一、职能:零售是分销渠道的终端,制胜终端 二、主要零售业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零售业态的分类标准及其分类原则和各种业态的结构特点。 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要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零售业的企业和店铺。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零售业(retail industry): 以向消费者销售商品为主,并提供相关服务的行业。 2.2、零售业态(retail formats) 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进行相应的要素组合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 3、零售业态分类原则 零售业态按零售店铺的结构特点,根据其经营方式、商品结构、服务功能,以及选址、商圈、规模、店堂设施、目标顾客和有无固定营业场所进行分类。 4、零售业态分类 零售业态从总体上可以分为有店铺零售业态和无店铺零售业态两类。 按照零售业态分类原则分为仞杂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建材商店、购物中心、厂家直销中心、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电话购物等17种零售业态。 4.1、有店铺零售(store-based retailing)

是有固定的进行商品陈列和销售所需要的场所和空间,并且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主要在这一场所内完成的零售业态。有店铺零售业态分类和基本特点见表1。 4.1.1、食杂店(traditional grocery store) 是以香烟、酒、饮料、休闲食品为主,独立、传统的无明显品牌形象的零售业态。 4.1.2、便利店(convenience store): 满足顾客便利性需求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 4.1.3、折扣店(discount store) 是店铺装修简单,提供有限服务,商品价格低廉的一种小型超市业态。拥有不到2000个品种,经营一定数量的自有品牌商品。 4.1.4、超市(supermarket) 是开架售货,集中收款,满足社区消费者日常生活需要的零售业态。根据商品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食品超市和综合超市。 4.1.5、大型超市(hypermarket) 实际营业面积6000m2以上,品种齐全,满足顾客一次性购齐的零售业态。根据商品结构,可以分为以经营食品为主的大型超市和以经营日用品为主的大型超市。 4.1.6、仓储会员店(warehouse club) 以会员制为基础,实行储销一体、批零兼营,以提供有限服务和低价格商品为主要特征的零售业态。 4.1.7、百货店(department store) 在一个建筑物内,经营若干大类商品,实行统一管理,分区销售,满足顾客对时尚商品多样化选择需求的零售业态。 4.1.8、专业店(speciality store)

零售业态9大分类

零售业态9大分类 零售业态9大分类提要:超级市场业态结构特点1)采取自选销售方式,出入口分设,结算在出口处的收银机处统一进行。2)商品构成以购买频率高的商品为主 更多精品源自方案 零售业态9大分类 中国零售业态按零售店的结构特点分类,根据其经营方式、商品结构、服务功能,以及选址、商圈、规模、店堂设施和目标顾客等结构特点,分为百货店、大型综合商场、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家居中心、仓储商店等九种零售业态。 1.百货店业态结构特点 采取柜台销售与自选(开架)销售相结合方式。 商品结构为种类齐全、少批量、高毛利,以经营男、女、儿童服装、服饰、衣料、家庭用品为主。 采取定价销售,可以退货,有导购、餐饮、娱乐场所等服务项目和设施,服务功能齐全。 选址在城市繁华区、交通要道。 商圈范围大,一般以流动人口为主要销售对象。 商店规模大,在5000平方米以上 商店设施豪华,店堂典雅、明快。 目标顾客为中高档消费者和追求时尚的年轻人。 2.超级市场业态结构特点

采取自选销售方式,出入口分设,结算在出口处的收银机处统一进行。 商品构成以购买频率高的商品为主,经营的商品应以肉类、禽蛋、水果、水产品、冷冻食品、副食调料、粮油及其制品、奶及奶制品、熟食品以及日用必需品为主。营业时间每天在11H左右,可采取连锁经营方式,有一定的停车场地。 选址在居民区、交通要道、商业区。 商圈范围较窄,以居民为主要销售对象。 商店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 目标顾客以居民为主。 3.大型综合超市 采取自选销售方式和连锁经营方式 商品构成为衣、食、用品齐全,重视本企业的品牌开发。 设有与商店营业面积相适应的停车场。 目标顾客为购物频率高的居民。 商圈范围较大。 商店营业面积一般在2500平方米以上。 选址在城乡结合部、住宅区、交通要道。 4.便利店业态结构特点 以开架自选为主,结算在进口处的收银机处统一进行,可采取连锁经营方式。 商品结构特点明显,有即时消费性、小容量、应急性等。

商业业态分类

商业业态分类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餐饮的分类: 特色中餐厅:川菜、鲁菜、浙菜、粤菜、皖菜、苏菜、湘菜、滇菜、京菜、东北风味、火锅、麻辣香锅、烧烤吧、鱼餐厅、各类面馆等等。 西餐厅:披萨店、汉堡店、牛排店、 国外风情餐厅:意大利餐厅、泰国餐厅、日本料理、韩国料理、法式餐厅、台湾小吃、夏威夷风情餐厅、印度风味餐厅等等 自助餐:纯自助式、半自助式 快餐业(台湾称为便当业):馅饼店、永和豆浆 冷饮店:水吧、冰吧、奶茶吧、酸奶吧、茶水店 轻餐饮:咖啡厅、茶餐厅、商务简餐吧 娱乐的分类:KTV、酒吧、迪厅、慢摇吧、动漫厅、影院、网络竞技馆、桌球厅、棋牌室、桌游厅、室内儿童乐园、儿童职业体验馆。 体育健身类:台球俱乐部、卡通赛车馆、室内高尔夫球训练馆、网球馆、羽毛球馆、壁球馆、保龄球馆、乒乓球馆、健身馆、瑜伽馆、拳击馆、泰拳馆、武术馆等等。 精品类:珠宝玉器、黄金首饰、银饰店、工艺礼品、文玩手串、服装配饰店、箱包皮具;化妆品集合店、彩妆店、数码产品店、通讯产品店、精品小家电、钟表眼镜店、烟具店、渔具店;鲜花店、盆景奇石、水族馆、宠物用品店、宠物馆;床品家纺、家居饰品、儿童玩具、百货精品、内衣店等等。 鞋服类:

女装:少女装、淑女装、职业装、家居服、孕妇装、中老年装、太太服、旗袍店、婚纱店等等。 男装:西装礼服、运动服饰、休闲服饰。 童装:宝宝服(0-1岁)、婴儿装(1-3岁)、少儿装(3-5岁)、儿童装(5-7岁)、少年装(7-9岁)。 服务类:美容美发、美甲店、瘦身纤体馆、美肤馆、美容SPA、整形美容、文眉刺身;足疗按摩、修脚店、汗蒸馆;皮具美容店、修衣店、服装定制;网络运营商营业厅、银行、邮局、公用事业水、电、气收费营业厅、药店、卫生机构、牙科诊所。 文化类:文房四宝、书画装裱、书画社、茶艺馆、陶艺馆、手工艺制作、书店画廊、围棋馆、琴艺馆、教育培训。 数码类:手机、数码相机、DV、投影仪、数码相框、数码音乐播放器。

各商业业态特点

各商业业态特点 ?百货店department store(Dept.) ?概念 在一个大建筑物内,根据不同商品部门设销售区,开展各自的进货、管理、运营的零售业态。 ?特点 1.采取柜台销售与自选(开架)销售相结合方式。 2.商品结构为种类齐全、少批量、高毛利,以经营男、女、儿童服装、服饰、衣料、 家庭用品为主。 3.采取定价销售,可以退货,有导购、餐饮、娱乐场所等服务项目和设施,服务功 能齐全 4.选址在城市繁华区、交通要道。 5.商圈范围大,一般以流动人口为主要销售对象。 6.商店规模大,在5000平方米以上 7.商店设施豪华,店堂典雅、明快。 8.目标顾客为中高档消费者和追求时尚的年轻人。 ?超级市场suPer market(S.M) ?概念 ?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生鲜商品、食品和向顾客提供日常必需品为主要目的的零售业态。 ?特点 1.采取自选销售方式,出入口分设,结算在出口处的收银机处统一进行。 2.商品构成以购买频率高的商品为主,经营的商品应以肉类、禽蛋、水果、水产品、 冷冻食品、副食调料、粮油及其制品、奶及奶制品、熟食品以及日用必需品为主。 3.营业时间每天在11H左右,可采取连锁经营方式,有一定的停车场地。 4.选址在居民区、交通要道、商业区。 5.商圈范围较窄,以居民为主要销售对象。 6.商店营业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 7.目标顾客以居民为主。 ?大型综合超市generalmerchandise store(G.M.S) ?概念 ?采取自选销售方式,以销售大众化实用品为主,并将超级市场和折扣商店的经营优势合为一体的、满足顾客一次性购全的零售业态。 ?特点

零售业态分类规范意见(试行)

零售业态分类规范意见(试行) 商务部关于贯彻实施《零售业态分类》国家标准的通知 商建发[2004]39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商务主管部门: 零售业态是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进行相应的要素组合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为发挥新型零售业态对商品流通的促进作用,指导各地做好商业网点规划工作,我部根据近年来我国零售业发展的趋势,并借鉴发达国家对零售业态划分方式,组织有关单位对原国家标准《零售业态分类》(GB/T18106-2000)进行了修订。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已联合颁布新国家标准《零售业态分类》(GB/T18106-2004)(国标委标批函[2004]102号),新标准将于2004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为更好地贯彻新标准,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做好对新的零售业态分类标准的宣传工作 零售业态分类标准是科学地规范和引导零售业发展的前提,是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层次分明、体系完整的商品市场格局的重要技术基础。新标准按照零售店铺的结构特点,根据其经营方式、商品结构、服务功能,以及选址、商圈、规模、店堂设施、目标顾客和有无固定营业场所等因素将零售业分为食杂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建材店、购物中心、厂家直销中心、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电话购物等17种业态,并规定了相应的条件。这种分类方式符合国内外零售业发展的趋势。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切实做好对新标准的宣传工作,通过专题培训、新闻宣传等方式,使政府部门、企业及消费者广泛了解新标准的业态、分类条件以及各业态的功能,为贯彻实施标准奠定基础。 二、要把新标准作为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重要依据 零售业态是构成城市商业网点的基础。新标准对零售业态的条件和功能作了明确界定,各地应以此为依据,规划城市商业网点的布局和结构,使网点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居民消费的变化趋势相一致,使各类业态互为补充,协调发展。

商业零售业态分类及业态要求

商业零售业态分类及业态要求 基本条件业态选址目标顾客规模商品(经营)结构经营方式服务功能商业信息自动化食居民小区、交通要道以及车站、以居民和流动顾客为营业面积在100平方米以销售食品主采取柜台销售初级或不设立营业时间10小时以上杂医院、学校主以内 店 社区商业中心、居民小区、交通目标顾客以居民,单身营业面积在100平方米以销售食品、小百货为以开架自选为主,结算营业时间10-16小时以上,便要道以及车站、医院、学校、娱年轻人,有目的的购买左右主,有即时消费性、小容在收银处统一进行提供即时性食品的辅助设程度较高利乐场所、办公楼等公共活动区者量、应急性等特点施,开设多项商品性服务项店目 折社区商业中心、居民区等租金相以居民和流动顾客为营业面积在150-300 平以销售小百货、日用品为以开架自选为主,结算用工精简,为顾客提供有限一般扣对便宜的地区主方米左右主,商品平均价格低于市在收银处统一进行的服务店场水平 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经营服务辐射半径营业面积在500-2000以销售大众化的食品、生采取自选销售方式,出营业时间12小时以上程度较高超居民小区、交通要道以及车站、0.3-0.5公里以上,目平方米以上,小型超市鲜食品、日用品为主入口分设结算在集中 市医院、学校、娱乐场所、办公楼标顾客以居民和流动可以小于500米的收银处统一进行 等公共活动区顾客为主

大市级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经营服务辐射半径1.5营业面积在2000平方大众化衣、食、用品齐全,采取自选销售方式,出设不低于营业面积40%的停程度较高型社区商业中心、城郊结合部交通公里以上,目标顾客以米以上满足一次性购全需要,注入口分设,结算在集中车场超要道和大型居住区附近居民、流动顾客为主重本企业品牌开发的收银处统一进行 市 仓城乡结合部的交通要道经营服务辐射半径3-5营业面积在4000-6000以销售大众化衣、食、用采取自选销售方式,出设相当于营业面积的停车程度较高一般储公里以上,目标顾客以平方米左右品为主,自有品牌占相当入口分设,结算在集中场实行会员制客会中小零售店、餐饮店、部分,实行低价格,批量的收银处统一进行户管理方式员集团购买和流动顾客为销售 店主 -1- 市级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目标顾客以流动顾客营业面积在2500-5000综合性,门类齐全,以销采取柜台销售和开架注重服务,设导购、餐饮、程度较高百社区商业中心及历史形成的商为主平方米以上售服装、鞋类、箱包、化面售相结合方式娱乐场所等服务项目和设货业集聚地妆品、文体用品、礼品、施,功能齐全店家庭用品为主 专市级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目标顾客以有目的选营业面积根据商品特以销售某类商品为主,体采取柜台销售或开架从业人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程度较高业社区商业中心、专业街以及百货购某类商品的流动顾点而定现专业性、深度性、品种面售方式知识店店、购物中心内客为主丰富,选择余地大专市级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目标顾客以中高档消营业面积根据商品特以销售某一品牌系列商采取柜台销售或开架注重品牌声誉,从业人员具一般卖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