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脉冲技术

电池脉冲技术
电池脉冲技术

双极性过电压电池脉冲装置及方法

发明人:奥弗·T·阿嫩森达格·阿利尔德·瓦兰德

申请日:2011-05-05 下证日:2013.01.04

提供了一种双极性过电压电池脉冲装置及方法,其在电池的端子上交替地施加正脉冲电压和负脉冲电压。所述双极性过电压电池脉冲装置及方法的目的在于增加蓄电池比如铅酸蓄电池的循环寿命及容量。正脉冲前沿及负脉冲下降沿的上升时间与电化学溶液的离子弛豫时间相比要短。正脉冲与负脉冲之间交替为每个新脉冲提供了相同的起动条件,而无需实现最后施加的脉冲具有相同极性时可能产生的任何记忆效应,使可以使向所述电池施加的过电压的程度降低并使可以使得最高可用脉冲循环频率降低,而无需经历脉冲重叠。可以对脉冲的形状、类型及定时进行调整以产生持续时间长、振幅高的过电压脉冲

一种改善电池脉冲供电的方法

申请人:深圳市三奇科技有限公司发明(设计)人:陈安民朱炳权朱辉李丕林彭军杨智锋

申请日:2013-12-23 公开:2014-05-14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电池脉冲供电的方法,电池处于标准电流输出状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控制芯片收到一个改变电流输出状态的命令;步骤3,电池工作状态控制电路自动改变电池的输出状态为大电流输出状态,按照预先设定的固定时间长度计时;步骤4,控制芯片控制电芯输出大电流;步骤5,控制芯片在预先设定的一个固定时间长度后控制电芯回到原来的标准电流输出状态。本发明不仅可以满足手持设备的大电流输出,手持设备发出去的通信协议中的起始引导文件被基站完全接收的成功率大大提高,避免手持设备的丢帧现象,而且可以起到对电池和手持设备的保护功能。

铅蓄电池脉冲放电节油装置

申请人:上海爱逊电气有限公司潘明道刘忠麟发明(设计)人:潘明道

申请日:2005-10-24 下证日:2008-02-20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铅蓄电池脉冲放电节油装置,包括一个外壳,内设有的脉冲发生指令单元、脉冲发生单元、脉冲传输单元、脉冲放电执行单元、脉冲放电与脉冲发生频率同步单元构成的直流电源脉冲放电电路,及由所述电路的正、负极引至所述外壳一侧的二根与直流电源,即铅蓄电池正、负极须对应连接的软导线,将铅蓄电池组/只的储能电势的电压电平传导至装置外壳内的电路的正、负极,经与电路各单元的构通配合,使直流电源,即铅蓄电池组/只进行脉冲放电。由脉冲放电产生“宽”脉冲波,既能有效杜绝阻碍铅蓄电池充、放电的铅极板“硫化物”的生成,予电池充、放电畅通而稳定;又能以产生的“宽”的脉冲波强劲、集中、稳定提供给发动机火花塞点火端,促使电喷雾化燃油颗粒更细、燃爆更充分,以减少积炭、增大扭矩、提供动力,并节省燃油。

基于电池组的电源装置及其放电方法

申请人:上海易狄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发明(设计)人:朱伟王骞李晶薛新华

申请日:2009-05-12 变更日:2015-05-13

本发明涉及电池电源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池组的电源装置及其放电方法。本发明中,通过一个开关在多个锂离子电池单元之间进行依次循环切换,每一个锂离子电池单元每一次接通时都是脉冲放电,利用锂离子电池脉冲瞬间放电可提供更高电流的特性,能够以同样的电池组为用电设备提供更高的电流,提高了电池的使用率。对电池组的输出进行稳压,可以使电源输出更为稳定。

用于机动车辆电池脉冲充电的方法与系统

申请人:福特全球技术公司发明(设计)人:迪帕克·阿斯瓦尼罗伯特·K·德纳卡斯提芬·J·亨特穆昆达·V·普里马塞德·阿里沙伊莱施·帕泰

申请日:2008-09-18 授权日:2011-07-20

通过使所需的脉冲充电曲线的基频相位跟踪驾驶员或车辆所需的电流扰动,将用于车辆电池的脉冲充电曲线与驾驶员或车辆所需的电流扰动相同步。当这些驾驶员或车辆所需的扰动没有激活时,实现跟踪的充电曲线

蓄电池修复电路、蓄电池修复装置和蓄电池修复方法

申请人: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发明(设计)人:倪捷胡继红陈文胜盛专成童海平黄潮峰

申请日:2012-08-17 公开日:2012-11-28

一种蓄电池修复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门限单元,用于连接至蓄电池两极和脉冲控制单元,当所述蓄电池的电压大于或等于预设起始电压时导通所述蓄电池与所述脉冲控制单元的连接,使所述蓄电池向所述脉冲控制单元供电,当所述蓄电池的电压小于或等于预设截止电压时断开所述蓄电池与所述脉冲控制单元的连接,使所述蓄电池停止向脉冲控制单元供电;所述脉冲控制单元,连接至脉冲输出单元,接收所述蓄电池供电并产生脉冲控制信号,将所述脉冲控制信号输出至脉冲输出单元;所述脉冲输出单元,连接至所述蓄电池两极,根据所述脉冲控制信号产生脉冲电流,并将所述脉冲电流输出至所述蓄电池。

蓄电池修复装置

申请人: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杭州高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发明(设计)人:李治钢田涛

申请日:2009-11-17 授权日:2014-06-11

一种蓄电池修复装置,包括微控制器、AC/DC转换电路、DC/DC转换电路、充/放电控制电路、负载和放电电路;所述AC/DC 转换电路的输出包括两路,一路连接DC/DC转换电路,另一路连接被充电电池;DC/D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微控制器和充电/放电控制电路,为他们供电;所述微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充/放电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入端;充/放电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AC/DC转换电路,控制AC/DC转换电路的连接被充电电池的一路输出;所述放电电路连接被充电电池,负载与放电电路连接;放电电路的控制端与充/放电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本技术方案大大提高了电池修复质量,使电池的恢复容量由原来的50%达到60%~70%。

一种铅蓄电池修复装置

申请人:李静发明(设计)人:李静

申请日:2011-09-05

本发明公开了蓄电池领域内的一种铅蓄电池修复装置,包括与电池相连的分压电路,分压电路的输出端经A/D转换电路与单片机相连,单片机的输出端经驱动电路与MOSFET单元的

输入端相连,MOSFET单元的输出端与电容电感储能电路的输入端相连,电容电感储能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池相连,分压电路的输出端还与稳压电路相连形成保护电路,保护电路的输出端经滤波电路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控制电路包括脉冲发生器和电子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电容电感储能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本发明通过控制单元产生的脉冲清理电池极上的结晶硫化物,从而使蓄电池极板始终保持足够的活性物质参与电化学反应,延长了电池的寿命。本发明适用于各类电池中。

汽车节油器

申请人:胡耀民发明(设计)人:胡耀民

申请日:2012-08-09 授权日:2013-01-23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节油器,包括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脉冲电路以及与所述脉冲电路输出端电连接的导电体;所述导电体置于汽车滤清器和化油器之间的空气气路内,所述导电体上设置有多个并置的碳纤维发射电极;所述脉冲电路与壳体外的车载蓄电池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增加了空气气路的单位空间内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从而使得化油器内产生大量带相同负电的油滴颗粒,这种带相同负电的油滴颗粒的相互排斥性好,不易粘连,燃烧率高,从而发挥节油作用。

汽车充电控制节油法和节油充电调节器

申请人:曲峰发明(设计)人:曲峰

申请日:2009-06-18 公开日:2010-12-29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节油控制方法和一种节油充电调节器。属于汽车技术领域。节油效果显著,安装调试简单,制造成

本低,不改动发动机供油系统的节油方法。通过合理控制汽车发电机的充电时机来节省燃油,当汽车发动机输出动力驱动

汽车时,让汽车发电机停止或减小对汽车蓄电池的充电电流,节省动力用于驱动汽车,当汽车发动机不输出动力驱动汽车时,

增大汽车发电机给汽车蓄电池的充电电流,把多余浪费的动力转化成电能给汽车蓄电池充电,达到了节省燃油的目的。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节油充电调节器。

一种汽车节油稳压器

申请人:东莞市航浦五金塑胶有限公司发明(设计)人:陈亮

申请日:2012-04-09 授权日:2013-01-23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汽车节油稳压器,包括稳压模块、微处理器模块和充放电模块,所述稳压模块输入端与汽车电源连接,所述充放电模块输入端与汽车电源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分别与稳压模块输出端、充放电模块输出端连接,所述充放电模块包括继电器JQ1,超级电容,三极管Q4,发光二极管D1,二极管D5,电阻R12、R13、R15、R16。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节油稳压器应用了超级电容对电池充放电,保证了汽车电池的快速放电;同时减少了发电机的启动次数,延长了电池的寿命;另外电池的快速供电保证了汽油的充分燃烧,减少了尾气的排放,节约了能源。

LT8490锂电池充电器电路设计详解

LT8490 锂电池充电器电路设计详解 标签:LT8490(3) 低功耗(190)电源管理(505) LT8490( $12.5700)是降压升压开关稳压电池充电器,实 现恒流恒压( CCCV )充电模式,适用于大多数电池,包括密封铅酸电池( SLA )、溢流电池、胶体电池和锂电池。片上 逻辑在太阳能应用时提供自动最大功率点跟踪( MPPT),并 具有自动温度补偿功能。主要用在太阳能电池充电器、多种类型铅酸电池充电、锂电池充电器以及电池供电的工业或手持军用设备。 状态和故障引脚含有充电器的信息可以被用来驱动 LED指示灯。该器件采用扁平(高度仅0.75mm)7mm x 11mm 64 引脚QFN 封装。 图1 LT8490 框图 LT8490 主要特性

-VIN 范围:6V?80V - VBAT 范围:1.3V?80V ?单 电感器允许VIN高于,低于或等于VBAT ?自动MPPT,用于太阳能充电?自动温度补偿?无需任何软件或固件开发?从 太阳能电池板或直流电源供电?输入和输出电流监视器销弓 脚?四位一体的反馈回路?同步固定频率: 100kHz?400kHz 的-64 引脚(7mm X 11mm x 0.75mm 高度)QFN 封装LT8490 应用?太阳能电池充电器?多种铅酸蓄电池充电?锂离子电池充电器?电池供电工业产品或便携式军用设备 图2 LT8490 27.4V 锂电池充电器电路图 DC2069A( $195.9800)-LT8490 演示板高效率MPPT 电池充电器控制器17V?54V ,最高200W 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入电压。12V SLA 电池,最高16.6A 充电电流。演示电路2069A采用了LTR8490 (高性能降压-升压型转换器),实现了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和灵活的充电特性,适用于大多数类型的电池,如水淹电池,密封铅酸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可在输入电压高于、低于或等于电池电压的情况下工作。 该演示板配置为17V~54V 的输入电压范围,电源可以 是太阳能电池板36?72单元(最高200W),或直流电压源。 提供两种输入接口。LTC4359($2.5500)理想的二极管控制器可以保护直流电源的输出(不受太阳能电池板回流的影响)这使得,例如在 24VDC 电源接通的同时,又可以使具有更高的电压的太阳能电池板,被用于对电路供电。

智能蓄电池检测仪

智能蓄电池检测仪 智能蓄电池检测仪是针对蓄电池组进行核对性放电实验、容量测试以及日常定期维护而设计。在蓄电池组进行恒流放电的同时,对单节蓄电池 (2V 、6V或12V)电压同时进行检测。集整组放电与单节检测为一体,在放电过程随时发现性能落后的蓄电池。功耗元件采用新型PTC,安全无污染、寿命长。整机外观新颖、体积小、重量轻、移动方便。微处理器控制,液晶显示、中文菜单,操作简单。同时配有功能完备的数据处理软件。各种参数一旦设定,自动完成整个放电检测过程,完全实现智能化。 主要功能与特点: ?微电脑控制:大屏幕液晶显示、中文菜单;实时显示各种检测数据(放电电流、电池组总电压、每节电池电压、放电时长、放电容量、启动时间,温度等),随时了解设备运行状态。 ?键盘操作:通过键盘设置各种放电参数及机器运行的各种指令。 ?电脑操作:通过笔记本电脑或计算机可以设置、提取,下传各种放电参数及机器运行的各种指令 ?自动保护:设定放电时长到、放电容量到;蓄电池组电压、单节电池电压低于设定的最低保护电压;负载连线出现异常等,自动停止放电并报警。同时自动记录停机方式。 ?掉电功能:在放电过程中如意外停电,自动保存所设置的放电参数和在放电过程所采集的各种数据,等来电后自动持续放电,各种放电数据连续存储,且不会对设备造成损坏。

?数据采集:放电开始以较快的频率自动采集存储各种数据(采集周期可以自行设定)从而便于对蓄电池组及每节蓄电池性能的分析。 ?数据处理:检测存储的各种数据可通过RS232口(也可以是485口)或U盘上传计算机,经专用软件(随机配置)进行处理,生成各种直观反应蓄电池组及每节蓄电池性能的曲线、柱图、报表,并可放大、查询、打印等。?高温报警:当机内温度过高时,自动报警。 ?监测功能:在放电中可通过笔记本电脑或计算机随时提取各种数据,监测放电情况。 ?修正功能:对电压、电流值无论在放电前或放电过程中都可进行修正(校验)。 ?数据存储:可自动连续存储多次放电数据、关机不丢失。 ?功耗元件:采用新型PTC,安全无明火、寿命长、体积小、重量轻、无污染。 ?U盘的应用:使数据转存变的更加方便,快捷。 ?性能稳定:轴流风机、IGBT单管 ,新型PTC(功能元件)的应用以及出厂时的严格检验、老化,使整机的性能非常稳定,经久耐用。 ?便携灵活:机器底座配有四个耐冲击脚轮,二侧配有提手,使机器在使用或移动上都非常方便。 ?操作方便:蓄电池引入接线及负载开关位于机箱左侧、工作电源、RS232、USB 等接口位于机箱右侧,操作面板、液晶显示屏、倾斜位于机箱顶端,操作起来相当方便。

快速脉冲充电技术的研究

快速脉冲充电技术的研究 概述 目前个护电动充电式产品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个护占居市场的电动剃须刀用的可充电电池多数采用镍氢镍镉电池 , 其充电方式采用直流恒压或恒流充电 ,这两种充电方式实际中存在很大缺陷。恒压充电不合理是因为可充电电池内阻很小 ,恒压充电初始电流很大,因而要降压, 到了充电后期则因电压过低导致充电不足, 长期欠充会使充电电池内部严重不能完全有效化学反应 ; 恒流充电之所以不合理是因为充电电池充电曲线呈指数变化 , 如图 1 所示 ,恒流电流在充电初期小于充电电池可接受最大电流 ,延长了充电周期 , 后期则超过充电电池可接受电流的能力 ,电能不能有效转化为化学能 , 多变为热能消耗掉了。解决方法之一就是根据理想充电曲线 , 动态跟踪参变量 , 实时调节充电电流。智能电动产品充电电池具有放电电流大、放电时间短以及放电深度深等特点 , 对于电动智能产品还有启动较频繁等特点 , 因此采用智能快速脉冲式充电技术 , 将避免上述缺点 , 使充电过程更合理化。 一般在正常充电时 , 以 8 或 10 小时充电率电流进行充电所需时间多为 10 多个小时 , 快速充电的特点是采用 1 C (A) ( C 为充电电池额定容量数值) 以上的大电流 , 在短时间内把电池充满 , 而在此过程中 , 充电电池既不产生大量气体 , 又不使充电电池温度过高 , 解决的办法就是采用脉冲式充电 , 用反向电流短时间放电的方法消除极化 , 这样就可以保证充电电池不大量产生气体又不

发热 , 从而大大缩短充电时间。 快速充电的基本原理 找出充电电池能够接受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可以接受的充电电流曲线 ,如图1 所示 ,方程式: i = I0e - at 方程式中i —任意时刻t 时充电电池可接受的充电电流 I0 —最大初始可接受充电电流 a —衰减率常数 , 也称充电接受比 图1 图 1 所示是一条自然充电接受特性曲线 , 超过这一充电接受曲线的任何充电电流 , 不仅不能提高充电效率 ,而且会增加析气 ,小于此接受曲线的充电电流 ,便是充电电池具有的储存充电电流。 在实验的基础上验证出 , 充电电池在采用任何放电电流后 ,

(整理)铅酸蓄电池的性能检测

铅酸蓄电池的性能检测 一、容量 电池容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并由制造商宣称的电池容量值。实际上是在规定 温度下,以一定电流放电一定时间,当达到规定的终止电压时,所能给出的电量,用C 表示,以安时(Ah)为单位。 ⑴起动电池的容量 a. 额定储备容量,用Cr.n表示,其值应符合GB/T 5008.2-2008标准的规定。 b. 实际储备容量,用Cr.e表示,其值应在第3次或之前的储备容量试验时,达到额定储备容量用Cr.n。 c. 20h率额定容量,用C20表示,其值应符合GB/T 5008.2-2008标准的规定。 d. 实际容量,用Ce表示,其值应在第3次或之前的容量试验时,应不低于额定容量C20的95%。 ⑵牵引电池的容量 a. 额定容量,用C5表示,在30℃温度下放电5h,放电电流是C5/5(A),放电至单体电压1.70V,所给出的电量(Ah),其值应符合GB/T 7403.1-2008标准的规定。 b. 实际容量,用Ce表示,在规定条件下,电池所能放出的电量(Ah),其值应在第1次容量试验时应不低于额定容量C5的85%。实际容量在前10次容量试验内至少有1次 达到额定容量。 ⑶内燃机车用排气式电池的容量 电池的额定容量以C5表示,其值应在第6次循环内达到电池标称容量值,应符合GB/T 7404.1-2008标准的规定。 ⑷内燃机车用阀控密封式电池的容量 电池的额定容量以C5表示,其值应在第6次循环内达到电池标称容量值,应符合GB/T 7404.2-2008标准的规定。

⑸铁路客车用电池的容量 a. 额定容量,用C10、C5、C1表示,其容量值在进行容量试验时要达到额定值,在3次试验中有1次合格为合格,应符合GB/T 13281-2008标准的规定。 b. 实际容量,用Ce表示,即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电池实际放电容量。 c. 低温容量,用Cd表示,电池在零下40℃环境中静置8h,以I10(A)电流放电至单体电压1.60V,计算其容量,低温容量Cd与常温容量C10、C5、C1的比值不少于0.4(>40%)。 ⑹固定型防酸式电池的容量 C10容量在第1次循环不低于0.90C10,第5次循环应达到C10;C1和1.0C容量分别在第7次、第9次循环达到额定值,应符合GB/T 13337.1-2008标准的规定。 ⑺固定型阀控密封式电池的容量 C10容量在第1次循环不低于0.95C10,第3次循环应达到C10、C3、C1,应符合GB/T 19638.1-2008的规定。 ⑻小型阀控密封式电池的容量 C20容量应符合GB/T 19639.2-2008的规定。实际容量Ce在第5次充/放循环内应不低于C20。 ⑼电动道路车辆用电池的容量 a. 额定容量,用C3表示,第1次放电容量应不低于0.85C3,第10次放电容量或之前放电容量应达到C3,应符合GB/T 18332.1-2008的规定。 b. 低温容量,用Cd表示,电池在零下18℃环境中静置24h,以I3(A)电流放电至单体电压1.40V,其容量应不低于0.5C3。 ⑽电动助力车用密封式电池的容量 a. 额定容量,用C2表示,应在第3次循环内达到。 b. 实际容量,用Ca表示,应符合GB/T 22199-2008的规定。

铅酸蓄电池用极板检验技术条件

铅酸蓄电池用极板检验技术条件

目次 1.范围 2.引用标准 3.术语、定义 4.产品分类 5.技术要求 6.试验条件 7.试验方法 8.判定标准 9.标志、包装和贮存

铅酸蓄电池用极板 1范围 本附件规定铅酸蓄电池用极板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附件适用于涂膏式负极板、涂膏式正极板、管式正极板。 2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附件的引用而成为本附件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附件,然而,鼓励根据本附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附件。 GB/T 626 化学试剂硝酸 GB/T 631 化学试剂氨水 GB/T 643 化学试剂高锰酸钾 GB/T 676 化学试剂乙酸(冰醋酸) GB/T 694 化学试剂无水乙酸钠 GB 1245 化学基准试剂(容量)草酸钠 GB/T 1266 化学试剂氯化钠 GB/T 1294 化学试剂酒石酸 GB/T 1400 化学试剂六次甲基四胺 GB/T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ISO2859_1:1999,IDT) GB/T 蓄电池名词术语(GB/T , eqvIEC60486:1986) GB/T 6684 化学试剂过氧化氢 GB/T 6685 化学试剂氯化羟胺(盐酸羟胺) GB 6782 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 GB/T 10111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GB/T 15347 化学试剂抗坏血酸3术语、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附件 干式荷电极板 极板为干态且处于高层建筑荷电状态的极板.普通型极板 极板为干态且处于低荷电状态的极板. 涂膏式极板外观术语和定义 3.3.1极板弯曲 极板弧状变形 3.3.2极板活性物质掉块 极板上活性物质脱高板栅,且形成穿透性缺陷. 3.3.3极板表面脱皮有气泡 活性物质之间层状剥离,但未形成穿透性缺陷. 3.3.4极板活性物质凹陷 极板上活性物质局部明显低于极板表面 3.3.5极板四框歪 极板对角线不相等. 3.3.6极板活性物质酥松 活性物质之间或与板栅之间结合力变差 管式极板外观术语和定义 3.4.1丝管破裂 丝管表面一处或多处相互脱离 3.4.2丝管散头 丝管顶端发散. 3.4.3铅膏粘附。 丝管外表面粘附活性物质。

脉冲式全自动快速充电器电路图

脉冲式全自动快速充电器电路图 发布: | 作者: | 来源: chengangduo | 查看:703次 | 用户关注: 脉冲式全自动快速充电器电路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靠,其电路如图所示。脉冲式全自动快速充电器电路电路工作原理:由图可知,市电经变压器降压,再经VD1~VD4桥式整流,在A点得到约20V的电压,经R1限流、VZ、C1稳压,在B点得到14V左右的稳定电压。此电压主要供给NE555工作,使其产生振荡,并从第3脚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池的充电过程,同时通过调节RP,在C点建立基准电位。假设只对两节镍镉电池进行充电,电位定在2.8 脉冲式全自动快速充电器电路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靠,其电路如图所示。 脉冲式全自动快速充电器电路 电路工作原理:由图可知,市电经变压器降压,再经VD1~VD4桥式整流,在A点得到约20V的电压,经R1限流、VZ、C1稳压,在B点得到14V左右的稳定电压。此电压主要供给NE555工作,使其产生振荡,并从第3脚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电池的充电过程,同时通过调节RP,在C点建立基准电位。假设只对两节镍镉电池进行充电,电位定在2.8V(比额定电压稍高一点)。NE555对充电情况的检测是这样的:一开机,作为振荡元件的C2处在充电状态,NE555的第3 脚输出高电平,LED灭,V1截止,电源停止对电池充电;当C2上的电压逐渐上升,以至大于5脚的电压,内部电路触发,第7脚对地呈短路;在C2对地放电的过程中,NE555的第3脚变为低电平,LED亮,V1导通,电源对电池开始充电;当C2上的电压因放电低于第5脚的电压1/2时,内部的电路再次翻转,第7 脚与地断开,C2开始充电,第3脚重又变为高电平,以下的情形跟开机时基本相同。当电池的充电即将完成时,C2的充电过程逐渐放慢(因第5脚的电压已接近C点的电压),电池的充电间隙延长,发光管长时间不亮,最后电池动态地

电动车铅酸蓄电池的脉冲快速充电设计

电动车铅酸蓄电池的脉冲快速充电设计 [作者:杜娟娟裴云庆王兆安转贴自:电源技术应用点击数:276 更新时间:2005-11-29 文 章录入:ebike ] 【字体:】 摘要:对快速充电原理进行了阐述,针对蓄电池充电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采用了分级定电流的脉冲快速充电方案,提出了充电器的硬件电路和控制软件的设计方案。该充电方案对充分发挥蓄电池的功效,提高对蓄电池的充电速度,减少充电损耗,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动车;铅酸蓄电池;脉冲快速充电 0 引言 以动力蓄电池为能源的电动车被认为是21世纪的绿色工程,它的出现将汽车工业的发展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目前,电动车核心部件中的电动机、控制器和车体三大部件在理论和技术上已较为成熟,而另两大部件蓄电池、充电器的发展还不能满足电动车的要求,有一些理论和技术问题还有待攻关,现已成为影响电动交通工具发展的瓶颈。 目前,我国的电动车用动力蓄电池大多为铅酸蓄电池,这主要是由于铅酸蓄电池具有技术成熟、成本低、电池容量大、跟随负荷输出特性好、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当然,也有一些高性能电池,比如锂电池、燃料电池等。锂离子电池电动车在深圳已投入试运营,由上海研制的第二代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二号”也于2004年5月在北京的国际氢能大会上露面,但都还未能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虽然近年来蓄电池自身的技术有了不小的进步,但作为其能量再次补充的充电器的发展非常缓慢,传统的常规充电时间过长,快速充电技术至今仍未能完全解决,严重地制约着电动车的发展。 自铅酸蓄电池问世以来,由于各种技术条件的限制,所采用的充电方法均未能遵从电池内部的物理化学规律,使整个充电过程存在着严重的过充电和析气等现象,充电效率低。电动车用动力蓄电池与一般蓄电池还有所不同,它以较长时间中等电流持续放电为主,间或以大电流放电,用于起动、加速或爬坡。一般来说,电动车用蓄电池多工作在深度充放电工作状态。因此,对电动车用动力蓄电池的快速充电提出了不同于常规电池的要求,它必须具有充电时间短、对蓄电池使用寿命影响小以及充满电判断准确的特点。

锂电池充电电路详解

锂电池充电电路图 锂电池是继镍镉、镍氢电池之后,可充电电池家族中的佼佼者.锂离子电池以其优良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 手机、摄录像机、笔记本电脑、无绳电话、电动工具、遥控或电动玩具、照相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 一、锂电池与镍镉、镍氢可充电池: 锂离子电池的负极为石墨晶体,正极通常为二氧化锂。充电时锂离子由正极向负极运动而嵌入石墨层中。放电时,锂离子从石墨晶体内负极表面脱离移向正极。所以,在该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锂总是以锂离子形态出现,而不是以金属锂的形态出现。因而这种电池叫做锂离子电池,简称锂电池。 锂电池具有:体积小、容量大、重量轻、无污染、单节电压高、自放电率低、电池循环次数多等优点,但价格较贵。镍镉电池因容量低,自放电严重,且对环境有污染,正逐步被淘汰。镍氢电池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且不污染环境,但单体电压只有1.2V,因而在使用范围上受到限制。 二、锂电池的特点: 1、具有更高的重量能量比、体积能量比; 2、电压高,单节锂电池电压为3.6V,等于3只镍镉或镍氢充电电池的串联电压; 3、自放电小可长时间存放,这是该电池最突出的优越性; 4、无记忆效应。锂电池不存在镍镉电池的所谓记忆效应,所以锂电池充电前无需放电; 5、寿命长。正常工作条件下,锂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远大于500次; 6、可以快速充电。锂电池通常可以采用0.5~1倍容量的电流充电,使充电时间缩短至1~2小时; 7、可以随意并联使用; 8、由于电池中不含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对环境无污染,是当代最先进的绿色电池; 9、成本高。与其它可充电池相比,锂电池价格较贵。 三、锂电池的内部结构: 锂电池通常有两种外型:圆柱型和长方型。 电池内部采用螺旋绕制结构,用一种非常精细而渗透性很强的聚乙烯薄膜隔离材料在正、负极间间隔而成。正极包括由锂和二氧化钴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及由铝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负极由片状碳材料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和铜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组成。电池内充有有机电解质溶液。另外还装有安全阀和PTC元件,以便电池在不正常状态及输出短路时保护电池不受损坏。 单节锂电池的电压为3.6V,容量也不可能无限大,因此,常常将单节锂电池进行串、并联处理,以满足不同场合的要求。字串5 四、锂电池的充放电要求; 1、锂电池的充电:根据锂电池的结构特性,最高充电终止电压应为4.2V,不能过充,否则会因正极的锂离子拿走太多,而使电池报废。其充放电要求较高,可采用专用的恒流、恒压充电器进行充电。通常恒流充电至4.2V/节后转入恒压充电,当恒压充电电流降至100mA 以内时,应停止充电。 充电电流(mA)=0.1~1.5倍电池容量(如1350mAh的电池,其充电电流可控制在135~2025mA之间)。常规充电电流可选择在0.5倍电池容量左右,充电时间约为2~3小时。 2、锂电池的放电:因锂电池的内部结构所致,放电时锂离子不能全部移向正极,必须保留一部分锂离子在负极,以保证在下次充电时锂离子能够畅通地嵌入通道。否则,电池寿命就相应缩短。为了保证石墨层中放电后留有部分锂离子,就要严格限制放电终止最低电压,也就是说锂电池不能过放电。放电终止电压通常为3.0V/节,最低不能低于2.5V/节。电池放

电动车铅酸蓄电池的脉冲快速充电设计

电动车铅酸蓄电池的脉冲快速充电设计 摘要:对快速充电原理进行了阐述,针对蓄电池充电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采用了分级定电流的脉冲快速充电方案,提出了充电器的硬件电路和控制软件的设计方案。该充电方案对充分发挥蓄电池的功效,提高对蓄电池的充电速度,减少充电损耗,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动车;铅酸蓄电池;脉冲快速充电 引言 以动力蓄电池为能源的电动车被认为是21世纪的绿色工程,它的出现将汽车工业的发展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目前,电动车核心部件中的电动机、控制器和车体三大部件在理论和技术上已较为成熟,而另两大部件蓄电池、充电器的发展还不能满足电动车的要求,有一些理论和技术问题还有待攻关,现已成为影响 电动交通工具发展的瓶颈。 目前,我国的电动车用动力蓄电池大多为铅酸蓄电池,这主要是由于铅酸蓄电池具有技术成熟、成本低、电池容量大、跟随负荷输出特性好、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当然,也有一些高性能电池,比如锂电池、燃料电池等。锂离子电池电动车在深圳已投入试运营,由上海研制的第二代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二号"也于2004年5月在北京的国际氢能大会上露面,但都还未能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虽然近年来蓄电池自身的技术有了不小的进步,但作为其能量再次补充的充电器的发展非常缓慢,传统的常规充电时间过长,快速充电技术至今仍未能完全解决,严重地制约着电动车的发展。 自铅酸蓄电池问世以来,由于各种技术条件的限制,所采用的充电方法均未能遵从电池内部的物理化学规律,使整个充电过程存在着严重的过充电和析气等现象,充电效率低。电动车用动力蓄电池与一般蓄电池还有所不同,它以较长时间中等电流持续放电为主,间或以大电流放电,用于起动、加速或爬坡。一般来说,电动车用蓄电池多工作在深度充放电工作状态。因此,对电动车用动力蓄电池的快速充电提出了不同于常规电池的要求,它必须具有充电时间短、对蓄电池使用寿命影响小以及充满电判断准确的特点。 1脉冲快速充电法的理论基础 理论和实践证明,蓄电池的充放电是一个复杂的电化学过程。一般地说,充电电流在充电过程中随时间呈指数规律下降,不可能自动按恒流或恒压充电。充电过程中影响充电的因素很多,诸如电解液的浓度、极板活性物的浓度、环境温度等的不同,都会使充电产生很大的差异。随着放电状态、使用和保存期的不同,即使是相同型号、相同容量的同类蓄电池的充电也大不一样。 1972年,美国科学家马斯在第二届世界电动汽车年会上提出了著名的马斯三定律,即1)对于任何给定的放电电流,蓄电池充电时的电流接受比a与电池放出的容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即 式中:K1为放电电流常数,视放电电流的大小而定; C为蓄电池放出的容量。 由于蓄电池的初始接受电流Io=aC,所以 I0=aC=K1(根号C)(2) 2)对于任何给定的放电量,蓄电池充电电流接受比a与放电电流Id的对数成正比,即 a=K2logkId(3) 式中:K2为放电量常数,视放电量的多少而定; k为计算常数。 3)蓄电池在以不同的放电率放电后,其最终的允许充电电流It(接受能力)是各个放电率下的允许充电 电流的总和,即:

天能阀控铅酸蓄电池电池检测标准

附件一:阀控铅酸蓄电池的检 测 1、检测方法、判断标准 1.1万用表电压检测法 情况一:蓄电池在短期内突然出现放电时间或行驶里程骤降。 步骤:a.电池间连接线检查。检查电池间连接线是否连接牢固有无松动,连接线有无腐蚀断丝; b.放电。将电池总电压放至测量值,即单格电压达到1.8V(6V电池为 5.4V/单只,8V电池为7.2V/单只,12V电池为10.8V/单只); c.放电后电压记录。打开车载用电设备(如:大灯、冷暖风机等)迅 速测量每单只电池的电压并按照不同方位电池做好电压记录; e.补充电。如有△U值大于以上参考值,对这只电池作好记号便于找到,并作以 下补充电; (1)用车载充电器充电至充电完成; (2)用单只充电器对△U值大于以上参考值的电池进行补电; (3)重复b至d步骤; (4)如△U值仍大于参考值,用车载充电器充电至充电完成后更换这只落后电池。 f.平衡适应阶段。为更好使更换的电池达到与其它电池间平衡和适应过程前期 务必按以下操作,切勿作深放电;

(1)充电后放电深度在30%左右进行充电为宜,即如正常可行驶100公里,在行驶30公里左右停止; (2)用车载充电器充电至充电完成; (3)以此浅放电循环至少3次以上方可,建议放电深度不大于70%为宜(即在平缓的路况行驶时感觉车速下降动力不足),如长期进行深 放电会造成电池间压差增大,电池容量、寿命快速下降的风险。 情况二:蓄电池在一定期间内放电时间或行驶里程短大于电池正常衰减且后续未出现急剧下降; 步骤:a.充电后电压记录。用车载充电器充电至充电完成,断开充电器静止2小时测量每单只电池电压并按照不同方位电池做好电压记录, 充满电即单格电压在2.2V左右(6V电池为6.6V/单只,8V电池 为8.8V/单只,12V电池为13.2V/单只),作为判断电池是否因充 电器问题未充满电; b.放电1。将电池总电压放至测量值,即单格电压达到1.8V(6V 电池为5.4V/单只,8V电池为7.2V/单只,12V电池为10.8V/单只); c.放电后电压记录。打开车载用电设备(如:大灯、冷暖风机等) 迅速测量每单只电池的电压并按照不同方位电池做好电压记录, 作为判断是否可能因电池单只落后导致,如单只落后按情况一d 至f进行,如电压正常继续以下操作; d.放电2。将电池总电压放至截止电压,即单格电压达到1.65V (6V电池为4.95V/单只,8V电池为6.6V/单只,12V电池为9.9V/ 单只); e.放电后电压记录。打开车载用电设备(如:大灯、冷暖风机等) 迅速测量每单只电池的电压并按照不同方位电池做好电压记录, 作为判断控制器欠压保护是否设置太高导致;

Q2057W锂电池充电器原理(适用)

摘要:本文介绍美国TI公司生产的先进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BQ2057,利用BQ2057系列芯片及简单外围电路可设计低成本的单/双节锂电池充电器,非常适用于便携式电子仪器的紧凑设计。本文将在介绍BQ2057芯片的特点、功能的基础上,给出典型充电电路的设计方法及应用该充电芯片设计便携式仪器的体会。 关键词:锂电池充电器BQ2057 1 引言 BQ2057系列是美国TI公司生产的先进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BQ2057系列芯片适合单节(4.1V或4.2V)或双节(8.2V或8.4V)锂离子(Li-Ion)和锂聚合物(Li-Pol)电池的充电需要,同时根据不同的应用提供了MSOP、TSSOP和SOIC的可选封装形式,利用该芯片设计的充电器外围电路及其简单,非常适合便携式电子产品的紧凑设计需要。BQ2057可以动态补偿锂电池组的内阻以减少充电时间,带有可选的电池温度监测,利用电池组温度传感器连续检测电池温度,当电池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BQ2057关闭对电池充电。内部集成的恒压恒流器带有高/低边电流感测和可编程充电电流,充电状态识别可由输出的LED指示灯或与主控器接口实现,具有自动重新充电、最小电流终止充电、低功耗睡眠等特性。 2.功能及特性 2.1 器件封装及型号选择 BQ2057系列充电芯片为满足设计需要,提供了多种可选封装及型号,其封装形式如图2-1所示,有MSOP、TSSOP和SOIC三种封装形式。其型号如表2-1所示,有BQ2057、BQ2057C、BQ2057T和BQ2057W四种信号,分别适合4.1V、4.2V、8.2V和8.4V的充电需要。 元件型号 BQ2057 BQ2057C BQ2057T BQ2057W 8.4V BQ2057的引脚功能描述如下: ?VCC (引脚1):工作电源输入; ?TS (引脚2):温度感测输入,用于检测电池组的温度; ?STAT(引脚3):充电状态输出,包括:充电中、充电完成和温度故障三个状态; ?VSS (引脚4):工作电源地输入; ?CC (引脚5):充电控制输出; ?COMP(引脚6):充电速率补偿输入; ?SNS (引脚7):充电电流感测输入; ?BAT (引脚8):锂电池电压输入; 2.2 充电状态流程 BQ2057的充电状态流程如图2-3所示,其充电曲线如图2-2所示,BQ2057的充电分为三个阶段:预充状态、恒流充电和恒压充电阶段。

智能脉冲充电器介绍

48V 10-14Ah智能正负脉冲充电器性能介绍 基本参数:输入交流电压185-240V AC 50Hz 正脉冲充电电流 2.5A+-0.15A 负脉冲放电电流 2.4A+-0.2A (电池电压为56V时) 负脉冲占比 2.8% 快速充电平均充电电流 2.05A +-0.1A 最高充电电压59V+-1% 25摄氏度 浮充电电压55.55V+-1% 25摄氏度 技术特点:以高效快速响应开关电源为基础,配以单片微电脑全程监测和控制,采用各种配比的正负脉冲对电池进行充电,提高电池受电率并大大降低电池失水率。通过独创的过程电压曲线监视分析技术,可以早期发现异常温升等非正常情况,完全防止电池充热充鼓,且能够正常判停缺格电池。内置进风口温度检测,对充电电压进行温度补偿,保证冬季充足,夏季不充过。 充电状态及描述: 1.接入电池初期检测: 充电器首先检测电池电压,确定电池电压在可充电范围内(39V-58V),否则指示电池电压错误。 2.过放电电池预充电: 电池接入后,如果电压在39V-47V之见,充电器先对电池进行短脉冲预充电(平均有效电流0.5A),此时指示灯为红色慢闪,直到电压达到47V以上为止。 3.全电流预充电检测: 充电器对电池进行为时5秒的全电流连续充电,通过这个过程判断电池的可充电性以及是否为充满的电池,此过程指示灯为红灯常亮。如果是充满电的电池,此过程只相当于浮充。 4.正负脉冲快速充电: 当之前检测及预充电通过后,充电器进入正负脉冲快速充电阶段,此时指示灯为红色快速闪烁。快速充电阶段每三分钟为一个小充电区间,之见将会进行为时10秒的电池状态检测,此时指示灯橙色常亮。检测阶段将会判断电池是否充满,同时会记录电池当前电压并和之前多组电压数据进行比对(即电压曲线监视)。当判断电池已经充满或者电压曲线监视发现电池将要发生热失控时,则立刻停止快速充电状态。另外,当快速充电时间超过约10小时,也会强制退出快速充电状态,超时退出后也会进入浮充状态,但是指示灯为绿色橙色交替慢闪。 5.浮充状态: 充电器间歇对电池施加浮充电压进行浮充(比一般的连续施加电压而言,对电池更好),此状态指示灯绿色常亮。 6.均衡补充电状态:

蓄电池智能放电检测仪

在线监测、核对放电及快速容量测试三合一 ◆产品概述 CR-AG系列蓄电池综合测试仪是针对市场需求而推出的一款同时具备蓄电池快速容量测试、在线监测 及容量核对测试三大功能于一体的产品,集成化程度更高,功能更完善。 体积更小 功能更强 安全性更高 ◆产品功能 ?在线监测功能: 在电池组处于在线放电、均充、浮充等状态下,对电池组及单节电池进行实时的监测;包括整组电压、单节电池电压、整组充放电电流、整组充入容量、整组放出容量等; ?容量试验功能: 在电池组脱离系统后进行恒流核对放电,设定好放电参数,测试仪便自动执行放电功能,并实时显示放电电流、电池已放容量、整组电压、单节电池电压、放电时间等数据;当电池组达到终止放电条件或人为进行终止操作时均可停止放电测试。 ?快速容量测试功能: 在电池组脱离系统后进行放电,只需5~20分钟便可测出电池组中每一节电池的实际容量、内阻、性能状况(正常、落后、劣化)等;并提出维护

建议。 ?可以测试蓄电池的内阻,准确预估容量,在同类产品中是唯一一款具有内阻测试功能的仪器。 ? ◆主要特点 ?可扩充性强: 用户可根据电池组内电池的节数,设置放电电池节数。 ?安全可靠: 在做核对放电试验时可同时设置四个放电终止条件: ①整组电压终止条件;②单体电压终止条件;③放电时间终止条件;④放电容量终止条件。 也可根据需要人为终止正在进行的测试过程; ?不需人工修正电压: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测试仪在测试前,需要修正电压,以保证电压测试的准确性。该仪器在使用中,不需要人工校准电压,有效的保证了仪器的测试精度。 ?实时数据存储: 仪器可保存10组在线监测、10组核对放电和50组容量测试数据;用户可进行查询、删除及传输操作。 ?计算机可通过串口于仪器连接,对仪器进行测试控制和实时监测,并进行图形分析。 ?完备的通讯功能,具有RS232通讯接口与USB接口。数据传入计算机,进行入库管理,可进行长期的历史数据保存和分析;利用U盘传递数据,随 时测试随时保存,轻巧便携,安全可靠。 ?自动保护功能: 在测试过程中当检测到整组或者单体电池异常或仪器本身工作异常时,仪器自动终止测试,以便对电池进行保护。 ?功能全面的分析软件 该分析软件全中文设计,能自动生成电压、电流、内阻等直方图、曲线图,还能自动生成测试报告(包括Excel表格、Word文档)并提出维护建议。

脉冲式充电器电路图

图是脉冲式充电器电路。图(a)为充电器电路,图(b)为充电器框图,由基准电压、时钟脉冲、充电控制和恒流部分等组成。工作原理简述如下:NE555产生时钟脉冲,通过3脚输入14013构成的D触发器,14013的D,端(5脚)输入为高电平时,Qt端(1脚)输出高电平,晶体管VTi导通,VT3与LED,等构成的恒流电路对电池进行充电。电池的电压随充电而升高,但未超过1.4V时,Ay输出仍为高电平。若14013的D1端输入为高电平,即使有时钟输入,14013的Q1输出仍保持不变,为高电平。当电池电压升高超过1.4V时,A1输出为低电平,若一定时间后输入脉冲,则Q1输出低电平,VT1截止,电池停止充电,为休眠状态。若电池放电时,电池电压降到一定值时,A1输出高电平,则14013的D,为高电平,来了时钟脉冲后其Q1输出高电平,VT1导通,电池再次开始充电。另一路,即A2与VT2等充电电路的工作与此类似。 图(c)是工作时序图,充电中,LED1(LED2)发光显示,休眠时灯灭。基准电压利用VD2~ VD4三个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用RPt调整为

1.4V.

图14是天能TN-1智能负脉冲充电器电路图。这个充电器主要部分是典型的半桥式两段充电器,和前面介绍的图12充电器基本一样。这里主要介绍负脉冲充电部分的工作原理。这部分电路由放电开关、负脉冲加载控制、脉冲振荡器三部分组成。 放电开关是三极管Q6、Q6导通,其集电极和发射极将电瓶短路,电瓶放电。Q6截止,电瓶恢复充电。Q5和Q6是直接耦合,俗称达林顿管。Q6受加载负脉冲控制和振荡器联合控制。加载负脉冲控制由IC3的C和D构成。D接成反相器(电路中,与非门两个输入并联看作一个非门),只有C的两个输入都为高电平时,③脚为低电平,经D反相使Q6导通,给电瓶放电。C的②脚来自多谐振荡器的每秒1个(脉宽3ms)正脉冲,C的①脚来自两阶段电流检测电路IC2的①脚,恒流充电时①脚为高电平。此时,负脉冲才起作用。 脉冲振荡器由IC3的A和B以及C24、C25、两只100kΩ电阻构成典型的多谐波振荡器,其

锂电池充电电路及原理简介

锂离子电池的原理及充电器 锂离子电池是前几年出现的金属锂蓄电池的替代产品,它的阳极采用能吸藏锂离子的碳极,放电时,锂变成锂离子,脱离电池阳极,到达锂离子电池阴极。锂离子在阳极和阴极之间移动,电极本身不发生变化。这是锂离子电池与金属锂电池本质上的差别。锂离子电池的阳极为石墨晶体,阴极通常为二氧化锂。充电时,阴极中锂原子电离成锂离子和电子,并且锂离子向阳极运动与电子合成锂原子。放电时,锂原子从石墨晶体内阳极表面电离成锂离子和电子,并在阴极处合成锂原子。所以,在该电池中锂永远以锂离子的形态出现,不会以金属锂的形态出现,所以这种电池叫做锂离子电池。 一、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特性 500mAh的AA型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特性曲线如图1。单只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电压最好保持在4.1V+50mV,充电电流通常限制在1C(500mA)以下,否则会造成锂离子电池永久性损坏。锂离子电池通常采用恒流/恒压充电模式,即先采用1C的恒定电流充电,电池电压不断上升,当上升到4.1V时充电器应立即转入恒压方式(4.1V+50mV),充电电流逐渐减小,当电池充足电时,电流降到涓流充电电流。用此方法,大约两个小时电池可以充足(500mAh)。锂离子电池放电电流不应超过3C(1.5A),单体电池电压不应低于2.2V,否则会造成损坏。采用0.2C的放电电流,电池电压下降到2.7V时,可以放出额定电池容量(500mAh),采用1C的放电电流时,电池能够放出90%的电池容量,另外环境的温度对电池的放电容量也会产生影响,所以规定了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的温度为-20℃~+60℃。锂离子电池的一个特点是比较容易显示剩余电量,因为锂离子电池的工作电压随时间徐徐下降,锂离子电池放电起始电压为4.1V(4.2V),放电终止电压为2.5V。 二、锂离子电池的优缺点 优点:1.工作电压高;2.体积小、重量轻、能量高;3.寿命长;4.安全快速充电;5.允许温度范围宽;6.放电电流小、无记忆效应、无环境污染。 缺点:1.与干电池无互换性;2.不能快速充电;3.内部阻抗高;4.工作电压变化大;5.放电速率大,容量下降快,无法大电流放电。 三、锂离子电池充电器 下面介绍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器模块PS1719,它采用恒流/恒压方式控制锂离子电池充电。恒流、恒压调整方便,以充电电流减小到最大电流(恒流)的15%作为充满判别基准,并终止充电。此外还有充电显示和充满显示功能。PS1719模块工作电压为9V,内部结构见图2。 图3给出了PS1719的典型电路图,按图可以组成简单且功能齐全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器。

铅酸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

铅酸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 关键字:铅酸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蓄电池内阻仪蓄电池放电仪蓄电池检测仪 当前,蓄电池的检测和监测已逐渐成为一个热点问题,电力系统、电信系统、移动通讯系统及其他信息产业领域都对蓄电池的检测和监测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各大生产厂商都在积极开发相关产品。 从信息安全和供电安全角度来说,电池监测本身与电池具有同样的重要性。在高度现代化的当今社会,很难想象电力网停电、电信网瘫痪给社会政治、经济带来的损失。为了避免这样的损失,在相应的设备上都使用电池作为备用电源,这样,即使电力网停电,也可以从容地采用其他应急手段,避免重大损失的发生。电池如同其他电子元件一样,同样存在早期失效问题,而且电池还存在正确运行的问题,电池监测正是要从这两个角度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也就是说一方面监测可以保证电池处于正确的运行状态,另一方面监测可以发现即将失效的电池。所以电池监测对重要系统的运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电池监测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的历史几乎同铅酸电池的历史一样长,只是由于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才给它注入了新的概念。从使用者的角度说,仅仅对电池组电压和电池组电流进行监测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具有单体电池电压监测乃至具有电池内阻监测的产品正在被越来越多地采用。另一方面,新技术已经广泛采用,继电器触点式电池切换逐渐消失代之以先进的电子式切换,单片机技术使监测产品具有了强大的功能,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使监测产品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低的成本。这一领域的各种应用使新一代电池监测产品正从各个角度不断完善。 蓄电池用户最关心的问题是电池监测产品能否满足他们应用系统的安全要求。而市场上销售的电池监测产品并非都能令用户满意。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来看,单体电池电压监测除了能够发现电池短路和电池断路这样类型的电池失效外,对电池容量下降很难发现,电池容量下降是电池失效的最主要模式,目前只有电池内阻监测可以有效地发现这样的电池。 产品的性能和成本是用户最关心的两个问题。电池组运行参数监测产品对电池组的正确运行帮助很大,对电池失效基本没有检测能力;具有单电池电压监测的产品可以发现如电池短路和电池断路这样类型的严重失效电池,对电池容量下降基本没有检测能力;具有电池内阻监测的产品可以满足高安全性要求的应用需要。电池组运行参数监测产品具有最低成本;极有单电池电压监测的产品具有较低的成本;具有电池内阻监测的产品成本较高。也有针对特定大批量需求用户的高性能的产品可供选用。由于应用系统的安全性要求,系统不能随时停机维护,在线监测能更好满足这方面的需求。在线监测还能提高效率,更加准确可靠地完成电池监测任务。电池监测问题和网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网络安全除了与软件、系统管理等问题有关,还与硬件有着密切关系,而电池监测则是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另一方面,从监测自动化角度来说,网络化监测是电力、通讯行业的特点,这就要求电池监测产品具有网络兼容性。 针对蓄电池用户关心的问题,本公司特推出以下产品来解决: 蓄电池内阻测试仪,PITE3915内阻仪采用最先进的交流放电测试方法,能够精确测量蓄电池两端电压和内阻,并以此来判断蓄电池电池容量和技术状态的优劣。客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按键操作和液晶触摸两种操作方式。它既可以对蓄电池进行成组测量,也可以进行单节测量。 蓄电池活化仪,PITE3930/3932智能蓄电池活化仪,是专用于日常维护中对落后蓄电池处

锂电池保护电路

锂电池保护电路 锂电池过充电,过放电,过流及短路保护电路 下图为一个典型的锂离子电池保护电路原理图。该保护回路由两个 MOSFET(V1、V2)和一个控制IC(N1)外加一些阻容元件构成。控制IC负责监测电池电压与回路电流,并控制两个MOSFET的栅极,MOSFET在电路中起开关作用,分别控制着充电回路与放电回路的导通与关断,C3为延时电容,该电路具有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过电流保护与短路保护功能. 锂电池保护工作原理: 1、正常状态 在正常状态下电路中N1的“CO”与“DO”脚都输出高电压,两个MOSFET都处于导通状态,电池可以自由地进行充电和放电,由于MOSFET的导通阻抗很小,通常小于30毫欧,因此其导通电阻对电路的性能影响很小。 此状态下保护电路的消耗电流为μA级,通常小于7μA。 2、过充电保护 锂离子电池要求的充电方式为恒流/恒压,在充电初期,为恒流充电,随着充电过程,电压会上升到4.2V(根据正极材料不同,有的电池要求恒压值为4.1V),转为恒压充电,直至电流越来越小。

电池在被充电过程中,如果充电器电路失去控制,会使电池电压超过4.2V后继续恒流充电,此时电池电压仍会继续上升,当电池电压被充电至超过4.3V时,电池的化学副反应将加剧,会导致电池损坏或出现安全问题。 在带有保护电路的电池中,当控制IC检测到电池电压达到4.28V(该值由控制IC决定,不同的IC有不同的值)时,其“CO”脚将由高电压转变为零电压,使V2由导通转为关断,从而切断了充电回路,使充电器无法再对电池进行充电,起到过充电保护作用。而此时由于V2自带的体二极管VD2的存在,电池可以通过该二极管对外部负载进行放电。 在控制IC检测到电池电压超过4.28V至发出关断V2信号之间,还有一段延时时间,该延时时间的长短由C3决定,通常设为1秒左右,以避免因干扰而造成误判断。 3、过放电保护 电池在对外部负载放电过程中,其电压会随着放电过程逐渐降低,当电池电压降至2.5V时,其容量已被完全放光,此时如果让电池继续对负载放电,将造成电池的永久性损坏。 在电池放电过程中,当控制IC检测到电池电压低于2.3V(该值由控制IC决定,不同的IC有不同的值)时,其“DO”脚将由高电压转变为零电压,使V1由导通转为关断,从而切断了放电回路,使电池无法再对负载进行放电,起到过放电保护作用。而此时由于V1自带的体二极管VD1的存在,充电器可以通过该二极管对电池进行充电。 由于在过放电保护状态下电池电压不能再降低,因此要求保护电路的消耗电流极小,此时控制IC会进入低功耗状态,整个保护电路耗电会小于0.1μ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