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的护理常规(2)

尿崩症的护理常规(2)
尿崩症的护理常规(2)

尿崩症的护理常规

按内科及本系统有关的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评估

1.准确记录患者尿量、尿比重、饮水量,观察液体出入量是否平衡,以及体重变化。

2.观察饮食情况,如食欲不振,以及便秘、发热、皮肤干燥、倦怠、睡眠不佳症状

3.观察脱水症状头痛、恶心、呕吐、胸闷、虚脱、昏迷。

症状护理:

1.对于多尿、多饮者应给予扶助与预防脱水,根据患者的需要供应水。

2.测尿量、饮水量、体重,从而监测液体出入量,正确记录,并观察尿色、尿比重等及电解质、血渗透压情况。

3.患者夜间多尿而失眠、疲劳以及精神焦虑等应给予护理照料。

4.注意患者出现的脱水症状,一旦发现要及早补液。

5.保持皮肤、粘膜的清洁。

6.有便秘倾向者及早预防。

7.药物治疗及检查时,应注意观察疗效及副作用,嘱患者准确用药。

一般护理:

1.患者夜间多尿,白天容易疲倦,要注意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患者休息。

2.在患者身边经常备足温开水。

3.定时测血压、体温、脉搏、呼吸及体重。以了解病情变化。

健康指导:

1.患者由于多尿、多饮,要嘱患者在身边备足温开水。

2.注意预防感染,尽量休息,适当活动。

3.指导患者记录尿量及体重的变化。

4.准确遵医给药,不得自行停药。

5.门诊定期随访。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内科一般常规护理 1、病室环境保持整洁、舒适、安静,空气新鲜。根据病症性质适当调节温湿度。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至指定床位休息。适时向患者(及陪送家属)介绍 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介绍作息时间、探视及相关制度,请患者积极配合。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按规定做好相关护理工作。 3、根据患者的情况,做有关的健康、卫生宣教,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和保健知识有一 定了解,以积极配合。 4、即刻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观察舌象、脉象,询问有无过敏史, 做好记录。并通知医生。 5、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天。若体温37.5℃以上者改为每日4 次,体温39℃以上者改为每4小时一次。或遵医嘱执行,每日记录两便次数一次。每周测体重一次,或遵医嘱执行。 6、需书写护理病历者,及时了解病情,准确、按时完成各项记录。 7、按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8、24小时留取三大常规(血、尿、便)标本送检。 9、重危患者按医嘱执行特别护理者,应制定护理计划、认真实施、做好特护记录,并床头 交接班。 10、经常巡视。及时了解、发现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护理问题,及时实施相应护理措施。 11、严密观察患者的神智、面色、生命体征、舌脉象等变化。若发现病情突变,可先行应急处理,及时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 12、按医嘱给予饮食、掌握饮食宜忌。并指导患者执行。 13、按医嘱准确给药,做到发药到口,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性、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与药物有关知识的宣教,以取得配合。 14、严格执行消毒隔度制度,预防院内交叉感染。做好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5、做好卫生宣教和出院健康指导,并征求意见。 肺胀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疾病。临床以胸中胀满,痰涎壅盛,喘咳上气,动后尤显,甚者面色、唇色发绀,心慌浮肿为主症。病位在涉及心、脾、肾。多由于久病废虚,感受外邪引发病。临床辨证分为寒饮束肺、痰湿壅肺、痰热郁肺、痰蒙心窍、肺肾气虚证。西医学中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有上述表现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病室空气清新,避免烟尘等刺激性气味,寒饮束肺和肺肾气虚应保暖防寒;痰热郁肺者室温宜凉爽,痰湿壅肺者,室内湿度偏低些。 三.重症患者应卧床休息,胸闷喘息取半坐位,注意预防褥疮护理,病情缓解会或轻症可适当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不宜过劳。 四、重症患者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浮肿者应记录出入量。 五、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必要时体位引流。 六、密切观察神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喘息、浮肿、咳嗽、咯痰、舌象、面色、出汗、四肢、二便等变化。 若见以下情况,应立即报告医师,医护写作处理:

鞍区肿瘤术后尿崩症的观察护理

鞍区肿瘤术后尿崩症的观察护理 鞍区肿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以垂体腺瘤﹑颅咽管瘤为多,随着神经外科的发展,手术切除是鞍区肿瘤治疗的主要方式,尿崩症是其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进一步认识和探讨尿崩症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我们对26例鞍区肿瘤切除术后病人进行严密监测、系统观察和预见性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26例,女11例,男15例,年龄24~61岁。所有病例经CT或MRI显示鞍区占位,其临床表现为头痛11例,闭经、溢乳20例,视力减退8例,肢端肥大、性功能减退2例,颅内压增高2例,视野缩小8例。其手术方式:经鼻蝶入路行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均为垂体腺瘤。 2 护理体会 2.1 鞍区肿瘤术后并发尿崩症是由于蝶鞍区周围有重要的结构,手术切除肿瘤难度、切除面积大。术中因机械性的牵拉易损伤垂体后叶和垂体柄,引起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1]。肿瘤减少,体液调节机能紊乱而大量排尿,出现尿崩症,切除得越彻底,这种影响就越大。术前与主管医生全面了解病人情况,如肿瘤大小、位置,推断出垂体后叶垂体柄受损情况,为术后尿量的观察提出侧重点。 2.2 尿崩症:是指尿量大于200 ml/h,尿渗透压小于200 mmol/L,血渗透压大于300 mmol/L,尿比重小于1.005的一种临床综合征[2]。随着尿量的增多,尿液颜色变淡,病人体重降低。尿比重下降,最低可达1.000。本组21例病人有此表现。临床表现为多尿、夜尿、口渴、多饮症状,四肢无力、神智淡漠、腹胀、麻痹性肠梗阻,心血管系统方面有不规则心律快而弱,缺钾严重时,尿的浓缩功能下降,会加重多尿、夜尿,血钾小于 3.5 mmol/L、血钠小于135 mmol/L。根据术后尿量的观察,及时为病人提供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3 严密观察神志、生命体征的改变,特别是意识变化:每日对病人进行格拉斯哥评分,评价意识障碍表现,监护仪监测心率、呼吸、血压、SpO2甚至监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尿崩症

尿崩症 一、概述 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功能低下、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和释放不足,或者肾脏对ADH反应缺陷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和低渗透压尿。病变在下丘脑-神经垂体者,称为中枢性尿崩症或垂体性尿崩症;病变在肾脏者,称为肾性尿崩症。 尿崩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而以青年为多见。由肿瘤、外伤、感染、血管病变、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等、垂体切除术等引起下丘脑-神经垂体破坏,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释放和贮藏减少所致者称继发性尿崩症;无明显病因者称特发性尿崩症。 因低渗性多尿,血浆渗透压升高,兴奋口渴中枢致大量饮水,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可迅速出现严重失水、高渗性昏迷,甚至死亡。 二、临床表现 本病大多起病缓慢,往往为渐进性的,数天内病情可渐渐明显。少数可突发,起病有确切日期。 1、多尿:多尿、烦渴、多饮为其最显著的临床症状。多尿表现在排尿次数增多,并且尿量也多,24h尿量可达5~10L或更多。多尿引起烦渴多饮,24h 饮水量可达数升至10L,或更多。病人大多喜欢喝冷饮和凉水。 2、皮肤粘膜干燥,消瘦无力。如未能及时补充饮水,可可出现高渗征群,为脑细胞脱水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头痛、神志改变、烦躁、谵妄,最终发展为昏迷。 3、继发性患者可有原发性的临床表现。不同病因所致的尿崩症可有不同临床特点。遗传性尿崩症常幼年起病。如颅脑外伤或手术所致的尿崩症可表现为多尿-抗利尿-多尿三相变化。肾性尿崩症较罕见。 4、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尿比重通常在 1.001~1.005,相应的尿渗透压为50~200mOsm/L(正常值为600-800mOsm/L),明显低于血浆渗透压。若限制摄水,尿比重可上升达1.010,尿渗透压可上升达300mOsm/L。

【实用】-尿崩症护理常规

尿崩症护理常规 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即精氨酸加压素,简称AVP)缺乏,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多尿、烦渴、多饮与低比重尿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本病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部位的病变所致,但部分病例无明显诱因,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年多见,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前者病因未明,后者多为下丘脑-神经垂体部位的病变所引起。 1.护理评估 1.1病史:了解尿崩症的原因及诱因,询问尿量、饮水量、体重变化及伴随症状。 1.2症状: 1.3多尿:尿量明显增多,24h尿量5-10L,最多不超过18L 1.4烦渴、多饮: 大量饮水,且喜冷饮。 1.5心理社会反应:因大量饮水及排尿,患者及家属焦虑不安。 1.6辅助检查:结合病史及体检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助检查。 2.护理问题 2.1.体液不足:与内分泌调节功能障碍、下丘脑—神经垂体部位病变有关。 2.2知识缺乏:与新患疾病、文化水平低、缺乏指导有关。 3.护理措施 3.1提供病人喜欢的冷饮料,如冷开水,以保证病人足够的水分摄入。 3.2如病人烦渴中枢受损或处于意识不清状态,遵医嘱予以胃肠外补液。 3.3遵医嘱给予激素替代疗法。 3.4监测尿量、尿比重及体重等指标。 3.5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尿崩症基本知识及治疗方法。 3.6告知病人准确监测液体平衡的重要性,包括每日称体重(同一时间穿同样衣服)。 3.7如能使用长效尿崩停针剂治疗,使用前必须充分摇匀,并深部肌内注射,慎防用量过大引起大中毒。 3.8口渴一定要保证液体供给。

3.9定期门诊复诊。 4.健康指导 4.1患者由于多尿、多饮,要嘱患者在身边备足温开水。 4.2注意预防感染,尽量休息,适当活动。 4.3指导患者记录尿量及体重的变化。 4.4准确遵医给药,不得自行停药。 5.护理评价 5.1患者住院期间口渴程度减轻,尿量减少,尿比重上升,体重未有明显下 降。 5.2患者已对本疾病知识和药物治疗有所了解,能准确记录出入水量。

尿崩症诊疗常规

尿崩症 一、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1.多饮、多尿,每日尿量2500ml以上; 2.若饮水量不足可出现软弱、发热、精神异常,甚至死亡; 3.可有颅脑原发病表现:如外伤、手术、肿瘤、感染等等。 【体格检查】 1.饮水量不足时可出现脱水征:如皮肤干燥、弹性差,甚至血压、体重下降等。 2.可有原发病体征:如颅脑外伤、肿瘤、炎症等。 【辅助检查】 1.一般检查:24h尿量2500ml以上,低比重低渗尿,可有血液浓缩的生化表现,如BUN、Hb升高等。 2.禁水加压试验:禁水后尿比重<1.020,尿量减少和尿渗透压升高均不明显,皮下注射加压素5u后1小时尿比重达1.020以上,尿量明显减少,尿渗透压升高9%以上,为禁水加压试验阳性;若注射加压素后无反应则肾性尿崩症可能性大。 3.可行鞍区MRI等检查,以查明尿崩症病因。 【诊断标准】 1.每日尿量>2500ml; 2.禁水加压试验阳性; 3.可有颅脑原发病表现。

【鉴别诊断】 1.精神性烦渴:禁水后尿量明显减少,尿比重和尿渗透压明显上升。 2.肾性尿崩症:可通过上述禁水加压试验无反应而血AVP正常或升高鉴别。 3.其它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等:病人多有相应疾病临床表现。 二、治疗原则 【原发病治疗原则】 1.激素替代疗法: (1)去氨加压素即弥凝0.1mg每日2~3次。 (2)加压素水剂4~6h皮下注射5~10u。 (3)鞣酸加压素注射液即长效尿崩停(5u/ml),0.2~0.3ml肌注,根据尿量调整剂量,每3~4天肌注一次。 2.其它抗利尿药物:如DHCT、卡马西平、氯磺丙脲等。 3.病因治疗:继发性尿崩症应尽量治疗其原发病。 【常见并发症治疗原则】 高渗性失水 1.补水为主,补钠为辅; 2.参考配方:5%GS1000ml+NS500ml+4%碳酸氢钠50ml 三、治疗效果评价 【临床痊愈】 1.尿量明显减少,控制在2000~2500ml/天;

颅咽管瘤的护理常规

颅咽管瘤 1、术前护理 1)执行开颅手术术前护理。 2)对于垂体功能低下者,做好心理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伴有视力视野障碍者,专人守护。 4)有下丘脑损害表现时,应注意患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术后护理 1)执行开颅手术术后护理常规。 2)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3)监测血生化,防止高钠血症及低钠血症的发生。 4)注意观察意识变化。 5)遵医嘱及时准确的用激素治疗,并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 6)视力视野障碍者加强生活护理,专人陪护,防止意外受伤。 3、并发症护理 1)尿崩症 ①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及每小时尿量,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 ②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变化。 ③及时监测血生化及尿比重情况,发现异常及时纠正。 ④观察病人皮肤弹性,及早发现脱水指征。 ⑤禁止摄入含糖食物,以免使血糖增高,产生渗透性利尿,使尿量增加。 ⑥遵医嘱按时按量补充电解质。 ⑦遵医嘱必要时给予弥凝片口服,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 2)低钠血症/高钠血症 ①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是意识变化。 ②观察病人皮肤弹性(高钠脱水、低钠水肿) ③遵医嘱监测血生化,将化验结果及时报告医生。 ④鼓励低钠病人进食含钠高的食物,如咸菜。 ⑤鼓励高钠病人多饮白开水,利于钠离子排出。 ⑥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总结24小时出入量、监测尿比重。 ⑦按时输入各种液体及保持输液通畅。 4、健康指导 1)次全切手术患者术后进行放射治疗,增加存活,延缓肿瘤复发时间。 2)及时准确的用激素治疗,并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 3)视力视野障碍者加强生活护理,专人陪护,防止意外受伤。 5、主要护理问题 1)脑组织灌注异常:与肿瘤压迫有关。 2)疼痛:与手术伤口有关。 3)清理呼吸道无效:与长期卧床有关。 4)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手术后长期卧床有关。 5)体温过高:与手术有关。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卧床及躯体运动障碍有关。

内分泌科护理常规

常州金林骨科医院 内分泌科护理常规目录 一、内分泌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 二、糖尿病护理常规 (2) 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常规 (3) 四、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护理常规 (5) 五、低血糖症护理常规 (6) 六、甲状腺功能亢进护理常规 (7) 七、甲亢危象护理常规 (9) 八、甲状腺炎护理常规 (10) 九、尿崩症护理常规 (11) 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护理常规 (12) 十一、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护理常规 (13) 十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护理常规 (14) 十三、高血钙危象护理常规 (15) 十四、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护理常规 (16) 十五、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护理常规 (17) 十六、嗜铬细胞瘤护理常规 (18) 十七、嗜铬细胞瘤致高血压危象护理常规 (19) 十八、低钾血症护理常规 (20) 十九、糖原累积病护理常规 (21) 二十、护理部相关专科检查护理常规 (22)

内分泌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制订(修订)者:护理部审批者: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2、休息与卧位:应根据不同疾病进行具体护理,轻者休息或卧床休息,危重或做特殊检查者绝对卧床休息。 3、生活护理:除常规生活护理外,还应注意身高、体重及准确记录出入量等特殊护理项目。 4、饮食护理:根据不同疾病给予各种治疗饮食并指导病人遵守膳食原则。 5、功能试验:了解内分泌疾病功能试验的意义及方法,做好各种物品准备及急救准备,向病人作必要的解释以取得合作,保证试验过程和标本采集准确无误。 6、用药护理:正确给药,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指导患者预防副作用的发生。 7、内分泌疾病危象的护理:了解危象发生的表现,以及不同危象的特异治疗及护理,积极配合医生抢救。 8、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精神负担,积极配合治疗。 9、健康教育:根据病种及病情向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疾 病的相关知识,学会自我管理,进行自我护理,遵医嘱定期门诊随访。

临床护理常规

临床护理常规 《临床护理常规》涵盖内科、外科、手外科、神经外科、骨科、运动医学科、急重症科、皮肤科、妇产科等,由我院多年从事护理工作的专家,结合国内外医疗技术新进展、现代医院发展新要求,经认真讨论和总结编写而成。编写过程中,在基础理论指导下结合临床,条目简明扼要。对各科一般护理常规、各种疾病护理常规、特殊症状护理、常用诊疗技术护理配合都有详尽的管理规定,使其成为临床工作和护理教学活动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第一篇临床常见症状护理 第一章发热 第二章水肿 第三章皮疹 第四章压疮 第五章阴道流血 第六章咳嗽与咳痰 第七章发绀 第八章呼吸困难 第九章心悸 第十章恶心与呕吐 第十一章腹泻 第十二章便秘 第十三章排尿异常 第十四章认知障碍 第十五章意识障碍 第十六章吞咽困难 第十七章失眠 第十八章瘫痪 第一节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第二节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第三节肌病瘫痪 第四节单瘫 第五节偏瘫 第六节截瘫 第十九章抽搐 第二十章焦虑 第二十一章抑郁 第二十二章疼痛 第二篇临床护理 第二十三章内科一般护理 第二十四章消化系统疾病护理 第一节消化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第二节上消化道出血 第三节下消化道出血 第四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

第五节急性胰腺炎 第六节慢性胰腺炎 第七节原发性胰腺癌 第八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第九节肝硬化 第十节原发性肝癌 第十一节肝性脑病 第十二节常用诊疗技术护理配合 第二十五章血液系统疾病护理 第一节血液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第二节急性白血病 第三节慢性白血病 第四节淋巴瘤 第五节多发性骨髓瘤 第六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第七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第八节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九节造血干细胞移植 第十节常用诊疗技术护理配合 第二十六章肾脏系统疾病护理 第一节肾脏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第二节急性肾衰竭 第三节慢性肾衰竭 第四节肾病综合征 第五节急性肾盂肾炎 第六节急性肾炎 第七节红斑狼疮性肾炎 第八节常用诊疗技术护理配合 第二十七章循环系统疾病护理 第一节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第二节高血压 第三节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心绞痛)第四节心肌桥 第五节心律失常 第六节心功能不全 第七节病毒性心肌炎 第八节心肌病 第九节常用诊疗技术护理配合 第二十八章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第一节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消渴患者护理常规

消渴患者护理常规 消渴是以多饮、多尿、多食、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根据本证“三多”症状的主次,又分为上消、中消、下消,病位在肺、胃、肾。糖尿病、尿崩症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辨证:燥热伤肺证、胃燥津伤证、肾阴亏虚证、阴阳两虚证。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既往饮食结构、饮食习惯、家族史。 2.病程长短、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3.并发症。 4.心理社会状况。 二、护理措施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遵医嘱定期检查血糖和尿糖的变化,做好记录。多饮多尿者,需记录24小时液体进出量及小便次数,并注意尿液的颜色、气味等。 3.观察患者饮食情况,每周定时测体重。 4.观察患者神志、视力、血压、舌脉、皮肤、气味等情况。患者突然出现心慌头晕、出虚汗、软弱无力等低血糖现象时;或有神志改变、恶心呕吐、呼吸加速、呼出烂苹果气味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5.严格按医嘱服用降糖类药物,中药汤剂宜温服,安排在两餐之间服用。

6.遵医嘱进食,控制总热量;严格限制各种甜食以及各种含糖饮料等,禁烟酒。 7.增强与慢性疾病做斗争的信心,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8.燥热伤肺证,若患者口干舌燥,可给予鲜芦根煎水代茶饮;胃燥津伤证,大便秘结时,可食用多纤维蔬菜或遵医嘱口服通便药;肾阴亏虚证,可进行穴位艾灸;口渴时遵医嘱给予中药泡水代茶饮;出现低血糖时,立即给予糖水或果汁、巧克力、饼干等,必要时遵医嘱给药;有皮肤瘙痒、疖肿、痈疽者,嘱患者切勿搔抓,以免引起皮肤感染。 三、健康教育 1.向患者讲解饮食疗法,使患者合理安排每日膳食。 2. 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监测血糖和尿糖的方法。 3.讲解本病并发症的表现,如眼部病变、足部感染等,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4.指导患者起居有常,劳逸结合,积极进行有氧运动。 四、出院回访 1.是否遵医嘱正确服用降糖药,血糖的控制情况。 2.运动及饮食结构是否合理,必要时给予相应指导。 3.告知随身携带糖尿病治疗保健卡,以防发生低血糖时,可采取急救措施。 4.定期复查。

内科疾病护理_常规

目录 一、第一节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第二节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一、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二、慢性支气管炎 三、肺炎 四、支气管哮喘 五、支气管扩 六、自发性气胸 七、呼吸衰竭 第三节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一、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二、慢性心力衰竭 三、心律失常 四、病毒性心肌炎 五、感染性心膜炎 六、心肌病 七、冠心病 (一)心绞痛 (二)心肌梗死 八、心脏瓣膜病 九、高血压病 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四节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一、消化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慢性胃炎 三、消化性溃疬 四、胃癌 五、肝硬化 六、肝性脑病 七、急性胰腺炎 八、上消化道出血 九、肠结核 十、溃疡性结肠炎 十一、结核性腹膜炎 第五节泌尿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二急性肾衰竭 三、慢性肾衰竭 四、急性肾小球肾炎 五、慢性肾小球肾炎 六、肾病综合征 七、尿路感染 第六节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一、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缺铁性贫血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

四、出血性疾病 五、白血病 六、化疗病人护理常规 七.骨髓移植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八.骨髓移植病人无菌护理 第七节分泌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一、分泌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四、糖尿病 五、皮质醇增多症 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七、嗜铬细胞瘤 八、痛风 九、肥胖症 十、尿崩症 第八节风湿性疾病护理常规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 二、类风湿关节炎 三、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四、系统性硬化病 五、强直性脊柱炎 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病人入院介绍。 2新入院病人入院后由接诊护士根据病情安排床位,及时通知医生,协助体检,新入院病人建立护理病历,并做好由责任护士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以后每天测量4次,连续3天; 体温正常者改为每天1次;体温超过37.5℃的病人每天测量4次;体温超过39℃者,每4小时测量1次,持续观察72小时。 3按医嘱给予饮食,指导病人按需进食,危重病人必要时给予鼻饲饮食。 4动态观察病情变化,认真听取病人主诉,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的变化以及药物作用、不良反应。 5新入院病人遵医嘱次日晨留取血、尿、粪常规标本并送检。 6每日记录粪便次数1次,便秘病人,遵医嘱绐予轻泻药或进行灌肠等处理;每周测体重1次,并记录在体温单上。 7准确、及时执行医嘱,确保各项治疗计划落实。 8根据病人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的不同,给予分级护理,落实基础护理,危重病人做好重症护理,预防压疮、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安全防护。 1.开展健康教育,针对病人及家属需求进行健康指导,如疾病防治、饮食及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等。 第二节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一、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1按科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 2休息与体位:重症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轻症或恢复期可适当活动。 3饮食护理: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多饮水。 4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注意观察氧疗效果, 5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病人正确咳嗽、咳痰,必要时给予吸痰。机械通气病人做好气道管理。 6严密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变化,如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剧烈胸痛、意识障碍咯血等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 7准确落实纤支镜等各项检查的术前准备.并做好术后观察及护理。 8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如有无血压升高、脉速、肌肉震颤等,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尿崩症诊疗指南

尿崩症诊疗指南 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ADH)部分或完全性的缺乏(中枢性)或是肾脏对ADH敏感性降低所致(肾性)。主要表现为大量低渗尿,烦渴、多饮等水代谢紊乱症状。其病因有: 一、中枢性: (一)原发:原因未明,约占1/3~1/2不等。 (二)继发:颅内肿瘤,炎症,浸润性疾病,血管病变。 (三)遗传:少见,家族性尿崩症仅占1%,可能为渗透压感受器缺陷所致。 二、肾性; (一)原发:为性连锁隐性遗传病,病因为肾小管上皮细胞腺苷环化酶缺陷,对ADH无反应。 (二)继发:失钾、高钙,梗阻性尿路病变,肾盂肾炎,肾小管坏死,汞、锰、镁中毒,骨髓病,淀粉样变,干燥综合征,多囊肾等。 【诊断】 一、临床表现

中枢性尿崩症简称尿崩症,肾性尿崩症要说全称。 主要临床表现 (一)多尿:起病常较急,一般起病日期明确。24小时尿可多达5-10L,一般不超过18L,也有报道达40L/d者。 (二)低比重尿;尿比重常在1.005以下,尿渗透压常为50-200mmol/L,尿色淡如清水;部分患者症状较轻,24小时尿量为2.5~5L,如限制饮水,尿比重可超过1.010,尿渗透压可超过血浆渗透压,可达290-600mmol/L,称为部分性尿崩症。 (三)烦渴和多饮,喜冷饮。 (四)当病变累及下丘脑渴觉中枢时,口渴感消失,或由于手术,麻醉,颅脑外伤等原因,患者处于意识不清状态,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可出现严重失水、高钠血症,表现极度软弱,发热,精神症状,谵妄甚至死亡,多见于继发性尿崩症。 (五)当尿崩症合并垂体前叶功能不全时,尿崩症症状反

而会减轻,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后症状再现或加重。 (六)长期多尿可致膀胱容量增大,因此排尿次数相应有所减少。 (七)继发性尿崩症除上述表现外,尚有原发病的症状和体症。 二、辅助检查 (一)计24h尿量,测尿比重,渗透压。 (二)空腹血糖,血电解质,必要时做OGTT。 (三)24h尿蛋白、电解质定量,肾功。 (四)禁水加压素试验(常规做),禁水时间8~18小时不等,据病情而定。文献报道最长禁水时间48小时,当尿渗或尿比重达到“平顶”,不能再升高,两次尿渗差值<30mOsm /kg时,可皮下注射垂体后叶素5u,再连续观察2h尿渗或尿比重可结束试验。试验中,每1~2小时测尿量、尿比重、尿渗各一次,试验中严密观察体重和血压,如体重下降>3~5%应停止试验。实验前、注射垂体后叶素前测血渗一次,并同步测尿渗。

神经外科专科护理常规

2011.08修订 专科护理常规 1、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神经外科疾病手术护理常规 3、颅内压增高护理常规 4、癫痫护理常规 5、颅内血肿清除术护理常规 6、桥小脑角占位手术护理常规 7、重型颅脑损伤护理常规 8、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护理常规 9、脊髓压迫症护理常规 10、三叉神经痛减压治疗护理常规 11、脑血管造影护理常规 12、脑室引流护理常规 13、颅底骨折护理常规 14、脑膜瘤及神经胶质瘤护理常规 15、颅内动脉瘤护理常规 16、听神经瘤护理常规 17、脑出血护理常规 18、亚低温治疗护理常规 19、精神障碍护理常规 20、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21、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22、尿崩症护理常规 23、糖尿病护理常规 24、高血压护理常规 25、瘫痪护理常规26、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常规 27、神经功能障碍康复护理常规 28、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护理常规 29、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护理常规 30、持续心电监测护理常规 31、临时起搏器使用护理常规 32、电除颤护理常规 33、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监测护理常规 34、电动雾化泵使用护理常规 35、空气压力波治疗仪护理常规 36、深静脉血栓护理常规 37、脑梗塞护理常规 38、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39、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 40、肋骨骨折护理常规 41、锁骨骨折护理常规 42、石膏固定护理常规 43、牵引护理常规 44、药疹护理常规 45、胸腔闭锁引流护理常规

2011.08修订 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1、适宜环境:病人尽量置抢救室,备齐抢救药品。室温18-22℃,湿度60-70%,每日开窗通风2次,30分/次,清水拖地2次,限制陪护人员,必要时用空气消毒机消毒。 2、床头抬高30-45°,翻身时,应使头、躯干处于同一水平线,防止套管旋转 角度太大,影响通气而致窒息,外套管系带松紧以通过一指为宜。 3、术后遵医嘱进流质、半流质,必要时鼻饲。 4、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分泌物量及性状,观察有无伤口及气管内出血、皮下气肿、感染、周围皮肤湿疹等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5、专科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吸痰前可行翻身拍背辅助排痰。加强气道湿化,使用氧气驱动湿化装置或遵医嘱滴入湿化液、雾化吸入等。 (2)带气囊的气管套管,遵医嘱定时放气或更换金属导管。放气前后,应充 分吸引气道内分泌物;有套管的气管导管,还应经套管吸引。 (3)每班消毒内套管,煮沸消毒30min或消毒剂浸泡消毒,切口处每班换药 1次,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如果浸血或潮湿及时更换。气管套管口覆盖1-2 层纱布。 6、保持口腔清洁,小儿及烦躁者应约束双手,防止抓脱套管,使用机械通气患者,应调节管道长短,防止牵拉脱管。 7、拔管前应堵管1-2d,如呼吸平稳,发音良好,排痰正常可拔管。拔管后继 续观察1-2d,伤口以蝶行胶布拉紧皮肤,盖以无菌纱布。 8、患者气管切开后不能发音,可行书面交谈或动作表示,恢复期指导堵管 发音。 持续心电监护常规 [目的] 1、持续监测危重患者心电活动,早期发现心率及心律的变化。 2、了解患者血压的动态变化。 3、间接判断血容量、心肌收缩力、周围血管阻力情况。 [操作步骤]

原发性脑干损伤护理常规1

原发性脑干损伤护理常规 【主要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瞳孔和眼球活动异常、去大脑强直、呼吸功能紊乱、心血管功能紊乱、高热、内分泌紊乱、颅内压增高、延髓损伤、脑桥损伤、中脑损伤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病情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病人取侧卧位,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气管切开病人保持气切套管通畅,湿化气道,及时吸痰。 2.一般护理: (1)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给予心理指导。(2)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少渣食物。 3.用药护理:预防和处理颅内压增高和脑疝,遵医嘱准确应用脱水药。观察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脑疝。 4.皮肤准备:剃头,第一台手术,术前晚剃头,清洁皮肤后戴上一次性帽子,接台手术,术晨剃头,清洁皮肤后戴上一次性帽子。 5.术前指导:全麻患者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水4小时。 二.术后护理 1.体位:麻醉清醒前予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麻醉清醒后床头抬高15-30°,取健侧卧位或平卧位. 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伤口敷料情况,有无颅高压的表现,了解术中情况,给予心电监护,吸氧2-3L/分。延髓损伤病人尤其应注意呼吸的变化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3.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脱落,躁动患者适当约束,并签署约束知情同意书,了解术中情况及引流管放置的位置,硅球负压保持在2/3,若短时间内硅球引流量多,颜色呈鲜红色,

管壁有温热感,可能存在活动性出血,立即汇报医生,遵医嘱处理;若硅球造负压后很快回弹,硅球内引流液少许并充满气体,考虑为硅球漏气,立即汇报医生,遵医嘱处理。 4.饮食护理:术后暂禁食,术后第一天,复查头颅CT无异常,遵医嘱给予鼻饲流质,米汤100ml,患者无不适,少量多餐,每天5-6顿,每次200ml左右,并观察胃液。 5.用药护理:消除脑水肿,严密观察输液速度,遵医嘱准确应用脱水药。观察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脑疝,避免造成颅内压骤然升高的因素:如高热、躁动、癫痫发作等。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躁动、癫痫发作病人注意保护病人,应用镇静药后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6.并发症的护理: (1)尿崩症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遵医嘱及时查电解质,及时发现电解质紊乱。 (2)消化道出血:严密观察病人呕吐物及呼吸情况。在消化道出血前期或早期多数病人会出现呼吸异常或呃逆。遵医嘱给予抗酸药及胃肠减压,并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 (3)预防脑水肿。详细记录24h出入量准确按时应用脱水药物如20%甘露醇250ml在30min内输完,而甘油果糖则应中速静点,防止红细胞溶胀导致的血红蛋白尿。用药后观察尿量,记录24h尿量,发现少尿或无尿应立即报告医生,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预防脑水肿。 (4)中枢性高热的护理:采用冬眠药物辅助物理降温的方法降低体温,降低低机体代谢率和脑耗氧量,抑制皮层、皮层下中枢和网状结构功能,降低颅压,提高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保护脑细胞。注意四肢末梢的保暖,冷敷部位加强护理,应定期按摩,防止冻伤。(5)泌尿系感染的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每天消毒尿道口1~2次。留置导尿患者应保持尿管通畅,防止尿液倒流引起逆行性感染,尤其是在翻身时应特别注意。长期昏迷患者每周更换1次导尿管,并行膀胱冲洗Bid,间歇性夹闭导尿管,以锻炼膀胱的反射功能。

护理常规三基考试试题6

医院护理三基考试6 一、单选题 1.输液中发生空气栓塞时应立即让病人取的卧位是 A.平卧位 B.右侧卧位并头低足高 C.半卧位 D.左侧卧位并头低足高 2导致压疮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年老体弱 B.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C.营养不良 D.石膏夹板使用不当 3病人自身无变换卧位的能力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是 A.被动卧位 B.被迫卧位 C.主动卧位 D.端坐位 4.正确采集痰标本的时间是 A.输液前 B.痰液较多时 C.清晨 D.临睡前

5.注射后72小时测皮肤硬结直径为5-9mm,提示结果为 A.阴性 B.弱阳性 C.阳性 D.强阳性 6.遵医嘱指导消化道溃疡病人进半流质饮食,下列适宜的是 A.牛奶 B.豆浆 C.米汤 D.蒸蛋 7.缺铁性贫血属于哪一类贫血 A.正细胞正色素性 B.大细胞低色素性 C.小细胞正色素性 D.小细胞低色素性 8.确诊淋巴留最主要依据是 A.脾肿大 B.淋巴结活检 C.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D.贫血出血发热 9.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具诊断价值和特征性的检查是 A.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

B.CT检查 C.MRI检查 D.脑血管造影 10重症肌无力病人最先受累的肌肉为 A.呼吸肌 B.膈肌 C.四肢肌肉 D.眼外肌 11预防切口感染最关键的措施是 A.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B.定期更换切口敷料 C.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D.足量使用抗生素 12手术前呼吸道准备戒烟时间应选择 A.3日以上 B.1周以上 C.3周以上 D.2周以上 13下列不属于非特异性感染的是 A.蜂窝组织炎 B.气性坏疽 C.脓肿

D.急性阑尾炎 14关于破伤风病人的护理,错误的一项是 A.为减少刺激,不需专人护理 B.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C.加强呼吸道管理 D.观察局部伤口情况 15下列那项不是外科急腹症的临床表现 A.腹痛 B.恶心呕吐 C.腹膜刺激症 D.腹泻 16.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术后并发盆腔脓肿最简单的确诊方法是 A.腹腔穿刺 B.直肠指检 C.大便检查 D.X线 17.直肠癌最可靠有效的检查方法是 A.B超 B.直肠指检 C.大便潜血试验 D.直肠镜取活组织检查 18门静脉高压施行分流术后需卧床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汇总

一、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1.病室环境 (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症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3.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4.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两次,连续三日。 (3)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 (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5.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6.每周测体重、血压各1次,或遵医嘱执行。 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9.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2)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10.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 11.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2.遵医嘱准确给药。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3.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4.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做好病床单位的始末消毒处理。 15.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咳嗽 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不清所致。以咳嗽、咯痰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肺,涉及脾、肾。呼吸道感染、急性及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脓肿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第五章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颅脑损伤护理 颅脑损伤是因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颅骨及脑组织的损伤。 一、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症状观察: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语言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及时判断病人是否出现休克、脑疝。 (2)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对脑疝病人立即静脉快速滴注脱水降脑压药。 (3)完善各项术前准备。 (4)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供氧,必要时可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备齐气管切开用物或呼吸机。 (5)纠正休克:开放性颅脑损伤时引起失血性休克,疼痛性休克应使病人保持平卧,注意保暖,补充血容量。 (6)有脑脊液耳漏者,以头偏向患侧为宜,以便引流防止脑脊液逆流造成颅内感染。(7)预防颅内感染:开放性颅脑损伤应及时清创和常规应用抗生素。有脑脊液耳、鼻漏者要注意保持耳、鼻孔及口腔的清洁,尽可能避免挖鼻孔、打喷嚏和咳嗽,严禁填塞或用水冲洗耳、鼻以及经鼻吸痰和插胃管,以免引起逆行感染。定时测体温,密切观察有无颅内感染征象。 2、术后护理: (1)卧位:术后均应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2)生命体征的观察:定时监测语言意识、瞳孔、呼吸、血压、肢体活动等,做好记录。(3)高热护理:应查明原因,可采用药物及物理降温两种方法。对中枢性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如酒精擦浴、戴冰帽、大动脉冰敷、冰水洗胃或应用冰毯;必要时行低温冬眠疗法。 (4)预防并必症发生:加强基础护理。对于昏迷的病人要注意保暖,定时拍背排痰,清理呼吸道,预防坠积性肺炎。按时给予翻身,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躁动病人谨慎使用镇静剂,应设专人守护,给予适当约束,防止坠床及意外发生。 (5)冬眠的护理:遵医嘱选用适当的冬眠合剂,待病人进入昏睡状态后,再加用物理降温措施。因为如果没有冬眠药物的保护,360C以下的体温可使机体产生寒战,从而增加机体耗氧,并消耗热能。降温以肛温32~340C为宜,冬眠时间一般为3—5日。治疗期间严密观察病情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特别是血压和体温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冬眠药物最好经静脉滴注,以便通过滴速的调节控制冬眠的深度,使体温稳定在治疗要求的范围内。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雾化吸入,以防止肺炎发生;仔细观察皮肤及肢体末端的血液循环情况,并给予按摩以防止发生冻伤及压疮等并发症。停止冬眠治疗时,应首先停止物理降温,再停止冬眠药物。停止冬眠措施后,病人体温会自然升高,如因药物致使复温困难时,可使用热水袋等方法复温。(6)营养支持:颅脑外伤或术后采用静脉输液补充热量,输液总量一般不宜超过1500ml,以防止脑水肿的发生或发展。以后可根据病人的意识状态和胃肠功能改为流食或鼻饲饮食。 二、出院指导 第二节脑出血外科护理

尿崩症护理查房

一例尿崩症患者的护理查房 重点:尿崩症的护理措施 要点:尿崩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 难点:发病机制、禁水加压试验结果解读 一、病例: 患者,女,53岁,因突然出现的口干、多饮、多尿、及夜尿增多5个月,于2016年01月19日入院。每日饮水量达5-8L ,白天小便10-20次,夜间小便3-4次,喜冷饮,饮食量与尿量相当。伴脱发,纳差,乏力,体重下降。无发热、关节疼痛及头部外伤史。曾在当地医院就诊,多次查血钠升高,胃镜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尿比重减低。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2001年行子宫肌瘤手术,无大出血史。有青霉素过敏史,表现为皮试阳性。 查体:体温:36.5℃,脉搏:99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3/87mmHg 。 外院辅助检查资料:10月15日血钠147.6mmol/L,1月4日血钠154.6mmol/L ,尿常规比重0.094,胃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胸片、腹部彩超、垂体MRI+头颅MRI ,均未见明显异常。 尿量超过3L/d 称尿崩。引起尿崩的常见疾病称尿崩症,可以概括为因下丘脑垂体抗利尿激素(AVP )不足或缺如而引起的下丘脑垂体性尿崩症(又称中枢性尿崩症),以及因肾远曲小管、肾集合管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所致的肾性尿崩症。 三、病因和发病机制: 1、中枢性尿崩症(CDI ),体抗利尿激素(AVP )不足或缺如 (1)原发性尿崩症(2)继发性尿崩症,颅外伤、肿瘤、肉芽感染。(3)遗传性尿崩症 2、肾性尿崩症(NDI )由于肾脏对AVP 不反应或反应减弱所致 (1)遗传性(2)继发性,肾小管损害,肾盂肾炎。 四、临床表现:大量低比重尿,尿量超过3L/d ,比重低于1.006(正常值为1.015-1.025)。烦渴多饮,尤善冷饮,除倦怠、乏力,影响睡眠外,一般不影响生长发育。 五、实验室检查: 1、尿渗透压 为50-200 mOsm/(kg. H2O) (正常值为600~800 mOsm/(kg. H2O)),血浆渗透压可高于300 mOsm/(kg. H2O)(正常值为290-310 mOsm/(kg. H2O))。 2、血浆抗利尿激素降低。 3、禁水加压试验 目的:助于明确尿崩症的类型 禁水时间一般从夜间开始(重症患者也可从白 天开始),禁水 6~16 小时不等,禁水期间每 2 小时排尿一次,测尿量、尿比重和渗透压,当尿渗透压达到高峰时(连续两次尿渗透压差小于 30mOsm/kg.H20)抽血测血浆渗透压,然后立即皮下注射加压素 5U ,注射后 1 小时和 2 小时测尿渗透压。 正常人在注射外源性血管加压素后,尿渗透压不再升高,而尿崩症患者因体内血管渗透压缺乏,注射外源性血管加压素后,尿渗透压进一步升高。血管加压素缺乏程度越重,尿渗透压增加的明显。而肾性尿崩症在禁水后尿液不能浓缩,注射加压素后仍无反应。精神性烦渴则与正常人类似。 4、头颅及鞍区CT 、MRI 。

尿崩症护理

尿崩症护理 尿崩症是指精氨酸加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 ADH)严重缺乏或部分缺乏(称中枢尿崩症)或肾对精氨酸加压不敏感(肾性尿崩症),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多尿、烦渴、多饮与低比重尿和低渗尿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护理常规】 1.休息与运动适当休息,保证睡眠,避免疲劳。病房保持阴凉安静,温度、相对湿度适宜,以减少水分的丧失。 2.饮食护理补充足够的水分及维生素,避免脱水。神志不清或进食困难的患者,必须建立静脉通路,以便静脉注射液体,维持体液的平衡。 3.药物护理遵医嘱用药,保证剂量准确,并观察药物效果。 4.心理护理同情理解并关心、体贴患者,鼓励患者检查遵医嘱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5.病情观察与护理观察患者口渴、多饮的症状,有无脱水的表现,如口腔、黏膜干燥、皮肤失去弹性等,以便及早发现并及时处理,防止休克的发生。 6.基础护理病房尽可能靠近厕所,或选用尿壶等用具,置于床旁以减少如厕往返时间。皮肤干燥时擦拭少量的润肤油,以保持皮肤柔软有弹性。 7.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床旁备有饮水设备,以备饮用,保证水

源充足。每日睡觉前,可遵医嘱给予抗利尿药物,减少夜间尿频症状。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光线等刺激。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病房保持舒适安静,正常温湿度,以减少水分的丧失。为使白天也有适当的睡眠,应注意病室的安静,避免光线、嘈杂声。 2.饮食指导补充足够的水分及维生素,避免脱水。营养均衡,保持体力。 3.用药指导协助患者认识药物种类及作用时间。指导患者服用油剂加压素后,避免饮用过多的水,以免水分滞留体内。 4.心理指导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如惊吓、过度紧张、悲伤等。 5.康复指导预后取决于病因,轻度脑损伤或感染引起的尿崩症可完全恢复,颅内肿瘤或全身性疾病所致者,预后不良。特发性尿崩症常属永久性,在充分的饮水供应和适当的抗利尿治疗下,通常可以基本维持正常的生活,对寿命影响不大。 6.复诊须知指导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