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拟南芥花期调控的研究

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拟南芥花期调控的研究
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拟南芥花期调控的研究

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拟南芥花期调控的研究

白宇杰段晓琼王火旭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连 116029)

Effects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on florescence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BAI Yu-jie,DUAN Xiao-qiong,WANG Huo-xu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 Academy of Life Sciences ,Dalian 116029) Abstract :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GA3and uniconazol on the florescence of wild-type Arabidopsis thaliana were studied in this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ngle or mingle usage of them can significantly promote flowering of wild-type Arabidopsis. When using alone, the effect of 60 ng GA3is obvious among all of GA3treatments and that of 30 ng uniconazol is obvious among all of uniconazol treatments. The better result was obtained with mixed use of 65ng GA3 and 40ng uniconazol per plant.

Keywords: Arabidopsis thaliana;Florescence regulation;

Gibberellin(GA3) ; Uniconazol

摘要:以野生型拟南芥为材料,研究了赤霉素和烯效唑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及组合对其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或混合使用赤霉素和烯效唑都能

不同程度的促进拟南芥开花,使其提前进入花期。单独使用时,60 ng/株赤霉素或

30 ng/株烯效唑作用效果最明显;混合使用时,65 ng/株赤霉素与40 ng/株烯效唑组

合作用效果最佳。

关键词:拟南芥花期调控赤霉素烯效唑

在农业,园林及果树生产中,人们经常需要人为控制花期[1]。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花期调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了解赤霉素和烯效唑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及组合对拟南芥花期的影响,对于人为调控花期及阐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拟南芥花期调控的生理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野生型拟南芥(由辽宁师范大学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提供。)

——————————————————

第一作者简介:白宇杰(1981-),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植物细胞信号传导。Email:yujiebyj@https://www.360docs.net/doc/c58512269.html,

1.2方法

1.2.1播种

选取籽粒饱满、大小均一的拟南芥种子约400粒放入1.5 ml离心管中。在超净台上,加入量0.5 % NaClO+吐温溶液表面消毒15 min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并用微量加样器取适量0.1 %的琼脂糖溶液于1.5ml离心管中吹打混匀,播种于MS培养基中后置于4 oС下春化一周后,将其放在25±2 oС下光照培养。

1.2.2移栽

当拟南芥长出2片真叶时移栽到蛭石和营养土中,并置于室温25 oС±2下继续培养。

通讯作者:王火旭(1963-),女,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从事植物转基因方面的研究。Email:wanghuoxu@https://www.360docs.net/doc/c58512269.html, 1.2.3实验设计

按照随机区组法和正交设计法实验如下[2]- [9]:

表1-1随机区组法实验设计表

处理赤霉素(ng/株)稀效唑(ng/株)

0-0 0 0

1-1 60 0

1-2 65 0

1-3 70 0

2-1 0 30

2-2 0 40

2-3 0 50

表1-2正交设计实验因素水平表L9(32)

水平

因素

赤霉素(ng/株)烯效唑(ng/株)

1 60 30

2 65 40

3 70 50

表1-3

正交实验法设计表

处理赤霉素(ng/株)稀效唑(ng/株)

3-1 60 30

3-2 60 40

3-3 60 50

4-1 65 30

4-2 65 40

4-3 65 50

5-1 70 30

5-2 70 40

5-3 70 50

拟南芥生长一周后,按照以上实验设计

每隔五天定期喷施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

照喷清水,连续喷施三次,每次处理后第五

天统计开花结果并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随机区组实验结果

2.1.1赤霉素对拟南芥花期的影响

0-0

重复Ⅲ0 8 34 42

合计0 16 75 91

表2-1 不同浓度赤霉素对拟南芥花期的影响(单位:朵)

上述统计结果表明:利用赤霉素三种不

同浓度三次处理结果分别是对照组的 2.09

倍、2.03倍和1.80倍,说明三种不同浓度

赤霉素均能促进拟南芥开花,使其提前进入 花期。但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大,作用效果

逐渐减弱。

2.1.2 烯效唑对拟南芥花期的影响

0-0

重复Ⅰ 0 3 19 21 重复Ⅱ

0 5 22 27 重复Ⅲ 0 8 34 42 合计 0 16 75 91 平均/盆

0 5.33 25 30.33 2-1

重复Ⅰ

1

30

62

93

平均/盆 0 5.33 25 30.33 1-1

重复Ⅰ 0 19 35 54 重复Ⅱ

0 19 51 70 重复Ⅲ 0 9 67 66 合计 0 47 153 190 平均/盆 0 15.67 51 63.33 1-2

重复Ⅰ 1 13 65 79 重复Ⅱ

0 24 34 58 重复Ⅲ 1 15 34 70 合计 2 52 131 185 平均/盆 0.67 17.33 43.67 61.67 1-3

重复Ⅰ 1 19 33 53 重复Ⅱ

2 18 34 54 重复Ⅲ 0 14 4

3 57 合计 3 51 110 16

4 平均/盆

1

17

36.67

54.67

重复Ⅱ 3 16 46 65 重复Ⅲ 4 15 57 76 合计8 61 165 234 平均/盆 2.67 20.33 55 78

2-2 重复Ⅰ 3 17 50 70 重复Ⅱ 6 19 28 53 重复Ⅲ 4 37 63 104 合计13 73 141 227 平均/盆 4.33 24.33 47 75.67

2-3 重复Ⅰ 1 11 57 69 重复Ⅱ 2 23 63 83 重复Ⅲ0 12 37 49 合计 3 46 157 201 平均/盆 1 15.33 52.33 67

由上表可知:利用烯效唑三种不同浓度三次处理结果分别是对照组的2.57倍、2.49倍和2.21倍,说明三种不同浓度烯效唑能更有效促进拟南芥开花,而且随着浓度的增加,作用效果也有所降低。

2.2 正交设计实验结果

2.2.1第一次处理后结果分析

编号

开花数(朵)

因素重复

Tt 赤霉素烯效唑重复Ⅰ重复Ⅱ重复Ⅲ

3-1 1 1 1 0 1 2 3-2 1 2 2 4 1 7 3-3 1 3 0 2 1 3 4-1 2 1 0 1 0 1 4-2 2 2 3 3 5 11 4-3 2 3 1 0 2 3 5-1 3 1 1 3 4 8 5-2 3 2 2 1 1 4

表2-3 第一次处理后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拟南芥花期影响统计结果L 9(3) 由表2-3得出:与单独喷施三种不同浓度赤霉素或烯效唑相比,组合使用均更能促 株+烯效唑40 ng/株)的Tt 值最大,作用效果最明显。 进拟南芥开花。其中处理4-2(赤霉素65 ng/

表2-4 第一次处理后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拟南芥花期影响的方差分析

变异来源 自由度 平方和 均方 F F 0.05 F 0.01 区组间 2 1.56 0.78 <1 赤霉素 2 0.67 0.34 <1 烯效唑 2 10.89 5.45 3.24 3.49 5.85 误差 20 33.55 1.68 总变异

26

46.67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赤霉素作用效果差异不显著,而不同浓度烯效唑作用效果差异显著。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后得知,与赤霉素各不同浓度的组合中,40 ng/株烯效唑效果最佳。

2.2.2第二次处理后结果分析

表2-5 第二次处理后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拟南芥花期的影响L 9(32)

编号

开花数(朵)

因素

重复 Tt 赤霉素

烯效唑 重复Ⅰ 重复Ⅱ 重复Ⅲ 3-1 1 1 20 18 30 68 3-2 1 2 21 31 13 65 3-3 1 3 17 25 25 67 4-1 2 1 10 28 22 60 4-2 2 2 21 31 32 84 4-3 2 3 23 18 19 60 5-1

3

1

13

11

23

47

5-3 3 3 1 1 1 3 T 1 12 11 11 15 16 42(T) T 2 15 22 T 3

15 9 x 1 4 3.67 x 2 5 7.33 x 3

5 3 R

1

4.33

5-2 3 2 17 20 18 55 5-3 3 3 18 9 13 40 T1200 175 159 191 196 546(T) T2204 204

T3142 167

x1 66.67 58.33

x268 68

x347.33 54.67

R 20.67 13.33

表2-5显示:处理4-2(赤霉素65 ng/株+烯效唑40 ng/株)的Tt值最大,作用效果最佳,同样烯效唑各浓度组合中,40 ng/株作用效果最明显。赤霉素各浓度组合中,与60 ng/株或65 ng/株的组合作用效果相似;而70 ng/株的组合开花数却减少了约25 %。

表2-6 第二次处理后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拟南芥花期影响的方差分析变异来源自由度平方和均方 F F0.05F0.01区组间 2 89.56 44.78 1.35

赤霉素 2 267.59 133.80 4.02* 3.49 5.85 烯效唑 2 84.23 42.12 1.27

误差20 665.29 33.26

总变异26 1106.67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赤霉素或烯效唑处理间差异极显著。进一步进行各处理间的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65 ng/株或60 ng/株赤霉素与40 ng/株烯效唑组合能极显著促进拟南芥开花。2.2.3 第三次处理后结果分析

表2-7第三次处理后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拟南芥花期的影响L9(32)

编号

开花数(朵)

因素重复

Tt 赤霉素烯效唑重复Ⅰ重复Ⅱ重复Ⅲ

3-1 1 1 72 73 52 197 3-2 1 2 47 71 63 181 3-3 1 3 66 47 49 162 4-1 2 1 41 22 52 115 4-2 2 2 84 68 61 213 4-3 2 3 66 60 54 180 5-1 3 1 41 37 41 119

5-2 3 2 39 26 18 83

5-3 3 3 11 29 45 85

T1540 431 467 433 435 1335(T) T2508 477

T3287 427

x1 180 142

x2169.33 159

x395 142.33

R 85 17

由表2-7可知:组合处理后拟南芥开花

数显著增多。不同组合中,60 ng/株赤霉素

及40 ng/株烯效唑作用效果最明显。

表2-8 第三次处理后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拟南芥花期影响的方差分析变异来源自由度平方和均方 F F0.05F0.01区组间 2 80.89 40.45 <1

赤霉素 2 4217.56 2108.78 9.80** 3.49 5.85 烯效唑 2 171.56 85.78 <1

误差20 4304.67 215.23

总变异26 8774.68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烯效唑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赤霉素处理间差异极显著,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65 ng/株或60 ng/株赤霉素能极显著促进拟南芥开花。

综合以上三次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喷施不同浓度赤霉素和烯效唑比单独使用赤霉素或烯效唑均更能有效促进拟南芥开花,其中65 ng/株赤霉素+40 ng/株烯效唑组合作用效果最佳。

3讨论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花期调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花卉生产中的花芽分化调控[10]。植物花芽的分化与内源激素水平关系密切,因此通过施用外源激素促进或抑制花芽分化来人为调控植物花期[11]。

植物开花是一个极为重要而且比较复杂的过程,受很多内外因素的影响[12]。本实验只是对不同浓度赤霉素和烯效唑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不同组合对拟南芥花期的影响进行初步的研究,详细的生理机理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此外,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否也适用于其他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

参考文献

[1].冯慧, 王建红, 王茂良. 激素在植物开花结

果中的作用[J]. 北京园林, 2006, 22(77) [2].刘锦霞, 杨兰廷, 沈思远等. 多效对八仙花

组培苗营养生长及成花的影响[J]. 北方园

艺, 2007,(6): 205-207

[3].刘佩瑛. 蔬菜研究法[M]. 河南: 河南科学

技术出版社, 1981, 159-199

[4].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花卉教研组. 花卉学

[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1 [5].高凤菊, 汤忠梅, 王晓理等. PP333 在植物

组织培养上的应用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02, 22(2)

[6].李合生, 周广文, 蒋德安. 植物生理学[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

[7].黄定华. 花卉花期调控新技术[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 8-32

[8].胡惠蓉, 王彩云, 包满珠. 温光处理调控观

赏植物花期的研究进展[J]. 园艺学报, 2000,

27(Z): 522-526

[9].曹毅, 周荣. 低温及乙烯利处理鳞茎对药百

合的影响[J]. 种子, 2002, (1): 35

[10].吴莉英, 唐前瑞, 尹恒等. 观赏植物花芽分

化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讯, 2007, 18(6) [11].马月萍, 戴思兰. 植物花芽分化机理研究进

展[J]. 分子植物育种, 2003, 1(4): 539 —545 [12].时宝凌.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花期调控中的

应用[J]. 山西林业科技, 2006, 3

果蔬中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果蔬中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摘要: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农药,可用于调节 果蔬的生长和贮藏。近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蔬生产中的使用越来越多,而 产生的安全事件不断增多。果蔬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 泛关注,痕量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分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文中概述了国内外 检测果蔬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主要分析方法及其优缺点,包括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HPLC)、质谱联用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毛细管电泳(CE)及其他分析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水果蔬菜;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方法 一、果蔬中常用的调节剂 调节剂按其功能可分为五类: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类、赤霉素类、催熟剂类 以及生长抑制剂类。当前,在果蔬生产中使用比较多的有:赤霉素、氯吡脲、乙 烯利、矮壮素、多效唑等,它们大多属低毒类农药,也有少数微毒或者无毒,然 而某些调节剂或其水解产物具有潜在的致癌、致畸或者导致突变作用(例如:丁 酰肼的水解产物不对称二甲基肼具有致畸作用)也应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果蔬中常用调节剂的分析方法 2.1气相色谱(GC)分析法 目前GC 技术主要应用于乙烯利的检测,也可用于丁酰肼等调节剂的分析, 但需要进行衍生化反应,前面的处理过程较为繁琐。由于大部分的调节剂相对分 子质量较大、极性较强、不易气化或者受热易分解,所以,GC 技术在调节剂的残留分析中应用不多,虽然衍生化处理后可以采用GC 分析某些调节剂,但衍生化 过程通常都会耗时费力,不符合实际检测中简单、快速的要求,更不适用于大批 量样品的分析。而乙烯利等少数调节剂虽然其特殊性质采用GC 分析操作比较简便,但是灵敏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2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法 与GC 相比,HPLC 可用于检测果蔬中大多数调节剂的残留,正常情况下无需 衍生化反应,前面处理过程比较简单,可是,在分析基质比较复杂的样品时,其 选择性与灵敏度不及GC。Newsome 等采用高压离子交换液相色谱法分析了马来 酰肼及其β-D- 葡糖苷。样品采用甲醇提取,在马铃薯、大头菜、甜菜及胡萝卜中 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7%。而Kobayashi 等改用水提取,建立了测定农产品中马 来酰肼残留的HPLC法,方法的回收率为92.6%~104.9%,LOD 为0.5μg/g。虽然HPLC分析马来酰肼与美国官方分析化学师协会(AOAC)采用的蒸馏-分光光度法 相比更加快速、灵敏、准确,但样品中干扰杂质的分离相对困难。所以潘广文等 建立了马铃薯、洋葱、大蒜中马来酰肼的高效离子排斥色谱(HPIEC)法,该方法不但样品处理步骤简单,分析周期短并且不受杂质干扰。固相萃取(SPE)是HPLC 分析中最常用的前处理技术:Hu Jiye 等采用酸化乙腈提取、氨基柱净化、丙酮洗脱后以HPLC-UV(紫外检测器)分析了西瓜中氯吡脲的残留;而Kobayashi 等改用丙酮提取,Chem Elut柱和Oasis HLB 以及Bond Elut PSA 迷你柱双柱净化后,也用HPLC 分析了农产品中氯吡脲的残留;Zhang Hua等又以乙酸乙酯提取,ENVI-18 柱净化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分析了果蔬中氯吡脲的残留。 虽然SPE 技术对微量以及痕量目标化合物的提取、分离能力较为强,但其操作比 较繁琐、耗时,并且成本较高,不适合大批量样品的快速筛查。所以,胡江涛等 以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DSPE-HPLC)快速分析了猕猴桃中氯吡脲残的残

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大全

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 大全

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大全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的座果率等,同时还能与多种农药品种进行复配, 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复配可分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之间混复配、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杀菌剂复配、植物生长调节剂与肥料复配等,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之间复配 以前大家认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专用性,不能复配使用,而现代植物生理学研究证明: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使用后,将产生意想不到的好效果。生长促进剂与生长抑制剂复配使用后发现,对一些植物可抑制营养生长而促进生殖生长,在植物控制旺长、抗倒伏的同时,使果实膨大,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1、复硝酚钠萘乙酸钠 它是一种省工、低成本、高效、优质的新型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复硝酚钠作为一种综合调节作物生长平衡的调节剂,可全面促进作物生长,而与萘乙酸钠复配,一方面强化萘乙酸钠的生根作用,另一方面又增强复硝酚钠生根速效性,二者共同促进,使生根效果更快,吸收营养更强劲,更全面,加速促进作物伸张健壮,不倒伏,节间粗壮,分枝、分蘖增多,抗病,抗倒伏。 2、DA-6 乙烯利(或复硝酚钠乙烯利) 它是一种复合型玉米专用的矮化、健壮、防倒型调节剂。单用乙烯利,表现为有矮化作用,且叶片增宽、叶色深绿、叶片向上、次生根增多,但易出现叶片早衰现象。 3、复硝酚钠赤霉素 复硝酚钠与赤霉素同作为速效性调节剂,均能在施用后短时间内发生作用,使作物显示出很好生长效果,而复硝酚钠与赤霉素复配使用,据中牟县枣树科学研究所应用中威春雨1号(正宗复硝酚钠)研究表明,在加合二者效果的同时,复硝酚钠的持效性特点,能补赤霉素的这一缺陷,同时通过综合调控生长平衡,避免赤霉素使用过量造成对植株体的伤害,从而使枣树显着增产,品质也明显提高。 4、萘乙酸钠吲哚丁酸盐 它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复合生根剂,在果树、林木、蔬菜、花卉及一些观赏植物上推广应用广泛。该混剂可经由根、叶、发芽的种子吸收,刺激根部内鞘部位细胞分裂生长,使侧根生长快而多,提高植株吸收养分和水分能力,达到植株整体生长健壮。 由于该剂在促进植物扦插生根中往往出现增效或加合作用,从而使一些难以生根的植物也能插枝生根。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艺植物上的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艺植物上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作用、使用方法以及在园艺植物上的应用效果。 二、实验原理 植物生长调节剂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园艺植物生长的各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改进品质、方便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乙烯及生长抑制剂。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不同的浓度、不同的使用方法,在各种园艺植物及同一种园艺植物不同生长期上有着不同的使用效果。 三、材料和用具 1.材料95%酒精、生产用赤霉素、多效唑、小白菜等蔬菜种子、鲜切花等。 2.用具喷雾器、喷壶、烧杯、容量瓶、天平、毛笔、三角瓶等。 四、内容和方法 1基础知识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于园艺植物生产中从播种到收获的各个时期: 1.1在育苗中的应用 (1)打破休眠、促进发芽大多数落叶果树的种子都有自然休眠期,蔬菜花卉的块茎、鳞茎采收后也有一段自然休眠期。用赤霉素处理可缩短桃、葡萄种子的层积处理时间,可提高柑橘种子的发芽率;乙烯可打破草莓和苹果种子的休眠;用赤霉素对蔬菜花卉的块茎、鳞茎进行浸种可促进发芽;用赤霉素处理牡丹花芽也可打破休眠促进开花。

(2)促进扦插生根各种生长素都有促进扦插生根的作用。但不同的药剂种类处理效果不一样,其中以吲哚丁酸效果最好,还有萘乙酸、吲哚乙酸、吲哚丙酸等。 (3)促进嫁接苗伤口愈合对嫁接伤口,特别是芽接伤口涂抹吲哚乙酸可促进愈合。 1.2对营养生长的调节 (1)促进生长赤霉素和生长素类可促进各种园艺植物的茎蔓和枝梢迅速生长,节间变长。 特别是绿叶蔬菜类用赤霉素处理可以加速生长,提高产量。 (2)抑制生长、矮化植株乙烯利、矮壮素、多效唑等对草本和木本植物都有抑制生长的作用,用脂肪酸、甲基酸等处理苹果、梨树的新梢顶端可起到化学摘心的作用。 1.3对花芽分化的调节 (1)促进花芽分化和开花乙烯利可促进菠萝、苹果、梨等形成花芽;多效唑能明显地抑制营养生长,从而促进苹果、桃、核桃等的花芽形成,对黄瓜、菜豆、番茄等也有效;用赤霉素处理蔬菜可促进抽薹开花,替代春化处理;用赤霉素处理山茶花、仙客来、君子兰等都有提前开花的作用。 (2)抑制或延迟花芽形成促进生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都可促进生长而抑制花芽的形成。比如用赤霉素处理可延迟葡萄、核果类的开花,用处理能使菊花延迟开花。 (3)调节雌雄花比例在荔枝上使用多效唑,不但可促进秋梢成花,而且可以促进雌花数量;在瓜类中,特别是黄瓜、瓠瓜上应用乙烯利可促进雌花分化,用赤霉素则可促进雄花分化。 1.4对果实生长发育的调控 (1)促进坐果、诱导单性结实多效唑、矮壮素、萘乙酸、赤霉素等能提高苹果、葡萄、枣、山楂、梨和杏等的坐果率;2,较低浓度时提高番茄坐果率,较

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

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 山东丁世民刘玉娥 在植物栽培中,您可能使用过植物生长调节剂,但对每种调节剂的调节机理及具体用法,可能就了解不多了。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应用实例,或许对您有所帮助。 萘乙酸(α-萘乙酸、NAA、α-naphthaleneacetic acid) 属于广谱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诱导形成不定根,提高坐果率,防止落果,改变雌、雄花比例,延长休眠,维持顶端优势等;对人畜低毒。常见剂型为70%钠盐原粉: 在园林花卉中的具体应用实例有: ①促进生根将侧柏插枝用200~400毫克/千克萘乙酸浸12小时;仙客来用1~10毫克/千克萘乙酸浸球茎6~12 小时。 ②减少落果菊花在短日照处理后6~9天,用50~100毫克/千克萘乙酸喷洒叶片,每30天1次;叶子花、香豌豆、兰花用50毫克/千克萘乙酸在蕾期喷洒离层部。 ③减少落果用10毫克/千克萘乙酸在花谢后7天喷洒文竹,10~15天后再喷1次。 赤霉素(赤霉酸、九二○、gibberellicacid) 广谱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迅速打破种子、块茎、鳞茎等器官的休眠,促进发芽;减少蕾、花及果实的脱落,使2年生的植物在当年开花。常见剂型有:85%结晶粉、4%乳油。 在园林植物中的具体应用实例如表1、表2。 表1 赤霉素打破休眠、促进萌发应用实例 表2 赤霉素促进开花应用实例

丁酰联(二甲基琥珀酰阱、调节剂九九五、B9、daminozide) 属于生长抑制剂,可抑制内源激素赤霉素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新枝生长、缩短节间、增加叶片厚度及叶绿素含量,防止落花,促进坐果,诱导不定根形成,刺激根系生长,提高抗寒力。常用剂型有:85%、90%可溶性粉剂,4%乳油。 在园林植物中的具体应用实例为有: ①促进生根如麝香石竹、大丽花,可用5000毫克/千克丁酰肼处理插枝,快蘸5秒;一品红,可用2500毫克/千克丁酰肼处理插枝,快蘸15秒。 ②促进开花用5000毫克/千克丁酰肼对叶子花进行叶面喷洒,同时进行8小时短日照处理;用2500毫克/千克丁酰肼在杜鹃发新枝时进行叶面喷洒,同时进行8小时短日照处理。 ③延迟开花用1000毫克/千克丁酰肼在杜鹃开花前1~2个月喷洒蕾部。 ④延长花期用2500毫克/千克丁酰肼处理菊花,在短日照开始后3周叶面喷洒1次,5周后再喷1次。 ⑤矮化作用用2500毫克/千克丁酰肼处理菊花,在花芽分化期进行叶面喷洒;用2500~5000毫克/千克丁酰肼对矮牵牛进行叶面喷洒。 多效唑(高效唑、氯丁唑、PP333,PaclobutrMol) 为内源激素赤霉素的合成抑制剂,能抑制植物的纵向伸长,使分蘖或分枝增多,茎变粗,植株矮化紧凑。它主要通过根系吸收,叶吸收量少,作用较小,但能增产。经过多效唑处理的菊花、月季、天竺葵、一品红以及一些花灌木,株形明显受到调整,更具观赏价值。常见的剂型为15%可湿性粉剂。 在园林植物中的具体应用实例有: ①矮牵牛将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稀释后进行土壤浇灌,每盆1~2毫.克(有效含量)。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

香焦生的时候运输,用乙烯利催熟。土豆有矮壮素。果菜运输中用乙烯拮抗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是指人工合成(或从微生物中提取)的,由外部施用于植物,可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非营养的化学物质,具有相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微量使用这类物质,就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到促进或抑制的作用,达到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目的,但用量过大会对植物造成伤害。 植物生长调节剂大致可分为六类,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和生长延缓剂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以下作用特点: ①作用面广,应用领域多。植物生长调节剂可适用于几乎包含了种植业中的所有高等和低等植物,如大田作物、蔬菜、果树、花卉、林木、海带、紫菜、食用菌等,并通过调控植物的光合、呼吸、物质吸收与运转,信号转导、气孔开闭、渗透调节、蒸腾等生理过程的调节而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改善植物与环境的互作关系,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提高作物的产量,改进农产品品质,使作物农艺性状表达按人们所需求的方向发展。②用量小、速度快、效益高、残毒少。 ③可对植物的外部性状与内部生理过程进行双调控。 ④针对性强,专业性强。可解决一些其他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形成无籽果实、防治大风、控制株型、促进插条生根、果实成熟和着色、抑制腋芽生长、促进棉叶脱落。 ⑤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难以达到最佳。气候条件、施药时间、用药量、施药方法、施药部位以及作物本身的吸收、运转、整合和代谢等都将影响到其作用效果。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很多,但根据其来源、作用方式、应用效果等大体分为以下几类: 1、生长素类 生长素类是农业上应用最早的生长调节剂。最早应用的是吲哚丙酸(indole propionic acid,IPA)和吲哚丁酸(indole butyric acid,IBA),它们和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一样都具有吲哚环,只是侧链的长度不同。以后又发现没有吲哚环而具有萘环的化合物,如α-萘乙酸(α-naphthalene acetic acid,NAA)以及具有苯环的化合物,如2,4-二氯苯氧乙酸(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也都有与吲哚乙酸相似的生理活性。另外,萘氧乙酸(naphthoxyacetic acid,NOA)、2,4,5一三氯苯氧乙酸(2,4,5-tr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5-T)、4-碘苯氧乙酸(4-iodophenoxyacetie acid,商品名增产灵)等及其衍生物(包括盐、酯、酰胺,如萘乙酸钠、2,4-D丁酯、萘乙酰胺等)都有生理效应。目前生产上应用最多的是IBA、NAA、2,4-D,它们不溶于水,易溶解于醇类、酮类、醚类等有机溶剂。生长素类的主要生理作用为促进植物器官生长、防止器官脱落、促进座果、诱导花芽分化。在林果上主要用于插枝生根、防止落花落果、促进结实、控制性别分化、改变枝条角度、促进菠萝开花等。 2、赤霉素类 赤霉素种类很多,已发现有121种,都是以赤霉烷(gibberellane)为骨架的衍生物。商品赤霉素主要是通过大规模培养遗传上不同的赤霉菌的无性世代而获得的,其产品有赤霉酸(GA3)及GA4和GA7的混合物。还有些化合物不具有赤霉素的基本结构,但也具有赤霉素的生理活性,如长孺孢醇、贝壳杉酸等。目前市场供应的多为GA3,又称920,难溶于水,易溶于醇类、丙酮、冰醋酸等有机

5种蔬菜植物生长调节剂简介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一)乙烯利 中文通用名称乙烯利。 英文通用名称ethephon。 其它名称一试灵、乙烯磷。 剂型40%水剂。 毒性低毒。 作用特点乙烯利是一种广谱性的激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易被植物迅速吸收。一般植物细胞液的pH均大于4,乙烯利在植物体内会逐渐分解并释放出乙烯,代替内源激素乙烯的生理功能。如促进果实成熟及叶片、果实的脱落,矮化植株,改变雌雄花的比率,诱导某些作物雄性不育。在蔬菜上用于番茄催熟,黄瓜、南瓜等增加雌花。 防治对象番茄、黄瓜、南瓜、西葫芦。 使用方法 (1)番茄催熟用40%乙烯利水剂800-1 000倍液对青番茄喷果1次。 (2)黄瓜、南瓜增加雌花用40%乙烯利水剂2 000-4 000倍液,在黄瓜苗3-4叶期全株喷洒2次(间隔10日),南瓜3-4叶期全株喷洒1次。 注意事项 (1)禁止与碱性农药混用,也不能用碱性较强的水稀释。 (2)在晴天气温20℃以上时使用,药后6小时遇雨,应当补喷。 (3)乙烯利对眼睛、皮肤有强刺激作用,对金属器皿有腐蚀作用,加热或遇碱时会释放出易燃气体乙烯,应小心贮存和使用,以免发生危险。 (二)防落素 中文通用名称防落素。 其它名称番茄灵。 剂型98%粉剂,95%可湿性片剂,1%、2.5%、5%水剂。

作用特点防落素是一种防止水果类、瓜果类和茄果类落花落果的苯酚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经茎叶吸收,传导到生长旺盛部位,从而增加坐果率,加速幼果发育,形成无籽果实,增厚果肉,提高含糖量,改进品质。 防治对象番茄、茄子、辣椒、甜椒、菜豆。 使用方法 (1)在番茄一个花序中2-3朵花开放时用10-25微升/升药液,喷第一次,有50%左右花朵开放时再喷1次。使用时间应以夜温低于15℃或高于22℃时使用。可用毛笔或棉球蘸药,涂在花柄或雌雄蕊上,每隔2-3天蘸1次。 (2)茄子开花时,用25-40微升/升浓度药液,用手持小喷雾器喷洒当天开的花,或前后1-2天开的花,或浸蘸药液。气温低时使用浓度可稍高些,气温高时浓度可稍低些。每隔3-4天用1次药。 (3)辣椒、甜椒使用浓度为25-30微升/升,花开放时进行喷花。 (4)菜豆开花时用2微升/升浓度药液喷花。 注意事项 (1)防落素不溶于水,使用时应先用酒精溶解后再加水稀释配制成所需浓度。 (2)经处理过的果实种子不能发育或发育不良,不能留种。 (3)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上的浓度应用,并尽量不要将约液喷到心叶或嫩叶上,以免引起药害。 (三)赤霉素 中文通用名称赤霉素。 英文通用名称gibberellicacid。 其它名称九二O。 剂型85%结晶粉,10%水溶性粉剂,20%可湿性粉剂,4%乳油。 毒性低毒。 作用特点赤霉素是一种广谱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和伸长,使植株长高、叶片扩大、果实生长,使其提早成熟。改进品质,促进发芽、减少落花、落果,提高结果率或形成无籽果。 防治对象黄瓜、番茄、马铃薯、茄子、豌豆、芹菜等多种蔬菜。 使用方法详见表2-1。

关于萘乙酸生长调节剂的问题

关于萘乙酸生长调节剂的问题 时间: 2009-09-27 作者: 雪淞 07:21:00 从“NY5015-2002”3.6.3中将比久(丁酰肼)、萘乙酸、2,4-D作为无公害食品柑橘生产技术规程中禁止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α-萘乙酸(萘乙酸、NAA)是一种低毒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急性毒性约为:2520毫克/公 ... 从“NY5015-2002”3.6.3中将比久(丁酰肼)、萘乙酸、2,4-D作为无公害食品柑橘生产技术规程中禁止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α-萘乙酸(萘乙酸、NAA)是一种低毒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急性毒性约为:2520毫克/公斤(大鼠急性径口)。并且,到目前为止,还未有见致癌、致畸、致突变等的报道。但对皮肤有轻度刺激及对眼睛有强烈刺激。在1998年9月联合国FAO和UNEP倡导的《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公约》,即《鹿特丹公约》清单所规定管制的27种农药和农药制剂中,并未有出现萘乙酸。至今,在欧盟所宣布的禁用的320个农药有效成份中,也暂时未见萘乙酸。在美国禁用及限用124个农药中仍旧暂未见出现萘乙酸。在我国禁止使用的农药29种及限制使用的22种中,没有萘乙酸出现。但我国限制使用的农药名单中出现了丁酰肼(比久、B9),在欧盟的清单中出现2-4滴丙酸。在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夏世钧)、沈阳化工研究院安全评价中央(白喜耕)、广州医学院致癌研究所(蔡义国)、中国疾病防备控制中央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黄金祥等全国近50多位闻名教授、研究员、专家所联合编写的《农药毒理学》中所报道的具有致癌、内分泌干扰物的农药中,萘乙酸没有出现,但丁酰肼、2-4滴丙酸却有出现。再者,在“NY5015-2002”中,没有对萘乙酸可能对环境的伤害作出解释或详细的量化。而萘乙酸的实际使用的浓度一般多在30毫克/公斤(50ppm)以下的使用稀释浓度。并且,一般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后作为抑制植株体内脱落酸的发展而与赤霉素配合使用。在使用后距离采收期长达180多天。中国生理学会植物生长物质委员会组织编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上的应用》中介绍在柑橘疏花疏果中应用萘乙酸(李三玉),以及减少苹果和梨采前落果,在采果前约30天和15天各喷1次浓度为20~30ppm 萘乙酸或防落灵,防落效果良好(李三玉);由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研究室主任潘瑞炽,及华南师范大学理学博士、副教授、中国植物生理学会植物生长物质副秘书长李玲等编写的《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控制》一书中介绍芒果在10~12cm时喷施30~40ppm 萘乙酸可有效减少采前落果。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徐映明等编写的《农药问答》(2005年1月第4版,2007年7月第3次印刷)对萘乙酸应用中,对温州蜜柑花后喷施疏果、柠檬喷施加速成熟、金橘喷施促进果实膨大,以及萘乙酸在其它果树上的应用均作了较详细的量化指引。假如一种农药进入植物体内会逐渐代谢降解,药效就慢慢消失,植物生长调节剂也不例外,其在作物体内残留量的多少,常决定于药物降解速度和摄入量。根据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主编的《新编农药手册》中资料,萘乙酸应用于苹果及梨的处理时间在采收前最长为21天,最短为5天,使用浓度为5~20ppm,也就

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复配方法

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复配方法 1、促进坐果剂:作用是提高单性结实率,提高水果单重,促进坐果、加快果实的膨大速度、增加果实的大小。其类型分别有赤霉素+细胞激动素、赤霉素+生长素+6-BA、赤霉素+萘氧乙酸+二苯脲、赤霉素+卡那霉素、赤霉素+芸苔素内酯、赤霉素+萘氧乙酸+微肥元素等。 2、生根剂:主要促进秧苗移栽之后的生根、缓苗,或者苗木的扦插等。其类型分别有生长素+土菌消、生长素+邻苯二酚、吲哚乙酸+萘乙酸、生长素+糖精、脱落酸+生长素、黄腐酸+吲哚丁酸等。 3、抑制性坐果剂、谷物增产剂:作用是控制旺长,提高坐果率。其类型分别有矮壮素+氯化胆碱、矮壮素+乙稀利、乙稀利+脱落酸、矮壮素+乙稀利+硫酸铜、矮壮素+嘧啶醇、矮壮素+赤霉素、脱落酸+赤霉素等。 4、打破休眠促长剂:作用是打破休眠促进发芽。其类型有赤霉素+硫脲、硝酸钾+硫脲、苄氨基嘌呤+萘乙酸+烟酸、赤霉素+KCl、赤霉素+Fospinol 等。 5、干燥脱叶剂:主要用于芝麻、棉花等,在机械采收前干燥、脱叶,其作用不仅是干燥脱叶的效果,还要有增加产量的效果。其类型有乙稀利+百草苦、噻唑隆+甲胺磷、噻唑隆+碳酸钾、乙稀利+过硫酸胺、噻唑隆+敌草隆、乙稀利+草多索+放线菌酮等。 6、催熟着色改善品质剂:有加快果实成熟、使色泽鲜艳、增加果实的甜度等作用。其类型有乙稀利+促烯佳、乙稀利+环糊精复合物、乙稀利+2,4,5-涕丙酸、敌草隆+柠檬酸、苄氨基嘌呤+春雷霉素等。

7、蔬果、摘果剂:在苹果、柑橘快成熟前应用,促使柑橘果梗基部的离层形成,从而导致果实与枝条的分离。其类型有:萘乙酰胺+乙稀利、二硝基邻甲酚+萘乙酰胺+乙稀利、萘乙酰胺+西维因、二硝基邻甲酚+萘乙酰胺+西维因、萘乙酸+西维因等。 8、促进花芽发育、开花及性比率:使果实作物由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促进开花。其类型有萘乙酸+苄氨基嘌呤、苄氨基嘌呤+赤霉素、赤霉素+硫带硫酸银、乙稀利+重铬酸钾等。 9、抑芽剂:在烟草上抑制腋芽的萌发,在贮藏期抑制马铃薯的发芽等作用。其类型有青鲜素+抑芽敏、氯苯胺灵+苯胺灵、蔗糖脂肪酸酯+青鲜素等。 10促长增产剂:提高植株对N、P、K的吸收,增加产量的作用。其类型有吲哚乙酸+萘乙酸、吲哚乙酸+萘乙酸+2,4-D+赤霉素、助壮素+细胞激动素+类生长素、双氧水+木醋酸等。 11、抗逆剂(抗旱、抗低温、抗病等):增加营养元素的吸收、促进幼苗的生长、增加干物质总量、提高抗寒性、抗旱性、抗病、抗虫能力。其类型有抗激动素+脱落酸、细胞激动素+生长素+赤霉素、乙稀利+赤霉素、水杨酸+基因活性剂等。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dormex

无公害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DORMEX 一、简介 DORMEX是世界上最大的精细化工公司德国德固萨公司(Degussa AG, Dr.-Albert-Frank-Atr.32,D-83308 Trostberg,Germany)20年前研制生产的一种破眠 剂。它的应用效果已在全世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不同地区种植的落叶果树上得到证 实。在世界范围内,DORMEX已经应用了二十年,使花芽分化更一致,产量增加,并为果树提供了许多理想的变化。它已经应用在美国、意大利、希腊、西班牙、澳 大利亚、墨西哥、智利、新西兰、以色列等国家的多种果树作物上。 DORMEX在美国第一次成功的登记是1992年在加利福尼亚和亚利桑那的使用葡萄上。 二、制剂 DORMEX为水溶液,非常稳定并呈蓝色。 三、DORMEX对处理过的植株能产生下列效果: 增加花芽分化比例; 使花芽分化更一致; 提早花芽萌发,开花和收获; 缩短花期; 增加产量; 减少采收次数。 作物忍耐力 迄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推荐的浓度下该破眠剂对作物安全。 四、防护措施:DORMEX刺激眼睛和皮肤。 避免接触眼睛和皮肤; 不要吸入喷出的雾滴; 施药时不能吃东西、喝水或吸烟; 施药时,应穿防护衣,如工作服、橡胶手套、胶靴和护目镜。 每天清洗防护服; 在使用产品后马上用肥皂和水洗手和脸。 DORMEX与酒精相互作用 在施用DORMEX前、中、后24小时内不能喝酒。 DORMEX会烧伤绿叶。 避免喷出的雾滴沾到邻近的作物上; DORMEX对蜜蜂有毒,雾滴尤其不要沾到花期作物上,因为可能会伤及蜜蜂。五、注意事项 避免动物接触雾滴或洗涤容器用水; 避免药品或使用后空的容器污染水源; 在每天喷雾后,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喷雾器的喷嘴和管道; 不要将剩余药液留在喷雾容器中过夜; 万一药液出现外溢马上隔离污染区域,穿上防护服,用泥土或锯末吸收一出的药液,

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一、植物生长促进剂 分子式:C10H9O2N 分子量:175.19 性质:纯品无色.见光氧化成玫瑰红,活性降低。在酸性介质中不稳定,PH低于2时很快失活,不溶于水, 易溶于热水,乙醇,乙醚和丙酮等有机溶剂。它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较稳定。 用途:植物组织培养 2、吲哚丁酸,IBA 分子式:C12H13NO3 分子量:203.2 性质:白色或微黄色。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用途:诱导插枝生根。作用特别强,诱导的不定根多而细长。 3、萘乙酸,NAA相似的有萘丁酸、萘丙酸 分子式:C12H10O2 分子量:186.2 性质:无色无味结晶,性质稳定,遇湿气易潮解,见光易变色。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钠盐溶于水。 用途:促进植物代谢,如开花、生根、早熟和增产等,用途广泛。 4、萘氧乙酸,NOA 分子式:C12H10O3 分子量:202 性质:纯品白色结晶。难溶于冷水,微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乙醚、醋酸等。用途:与NAA相似。 5 、2,4-二氯苯氧乙酸,2,4-D,2,4-滴 分子式:C8H6O3C12 分子量:221 性质:白色或浅棕色结晶,不吸湿,常温下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等。它的胺盐和钠盐溶于水。 用途:植物组织培养,防止落花落果,诱导无籽,果实保鲜,高浓度可杀死多种阔叶杂草。 6、防落素,PCPA 4-CPA,促生灵,番茄灵,对氯苯氧乙酸 分子式:C6H7O3C1 分子量:186.6 性质:纯品为白色结晶,性质稳定。微溶于水,易溶于醇、酯等有机溶剂。 用途:促进植物生长;防止落花落果,诱导无籽果实;提早成熟;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等。常用于番茄保果。 7、增产灵,4-碘苯氧乙酸。相似的有4-溴苯氧乙酸,又称增产素 分子式:C8H7O3I 分子量:278 性质:针状或磷片状结晶,性质稳定。微溶于水或乙醇,遇碱生成盐。 用途:促进植物生长;防止落花落果,提早成熟和增加产量等。 & 甲萘威,西维因,N-甲基-1-萘基氨基甲酸酯 分子式:C12H11O2N 分子量:201.2 性质:纯品为白色结晶,工业品灰色或粉红色。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甲醇、丙酮等有机溶剂。遇碱(P H大于10 )迅速分解失效。 用途:干扰生长素运输,使生长较弱的幼果得不到充足养分而脱落,用于苹果的疏果剂。同时它也是一种高效低毒沙虫剂。 9 、2,4,5-T,2, 4,5-三氯苯氧乙酸 分子式:C8H5O3C13 分子量:255.5

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 综述:20世纪40年代以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应用与调控作物生长发育,其主要功能有:调节植物内部的化学组成或果实的颜色;启动或终止种子芽的休眠;促进发根或根的生长;控制植物或器官的大小;提前或阻止开花及诱导或控制叶片或果实的脱落;改变作物发育的起始时间;增加植物的抗病虫能力和抗逆能力。本文仅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历史对植物新陈代谢的调节和对开花及果实发育的调节等做一些简要介绍。 乙烯利(ethephon),其化学名称为2-氯乙基膦酸,为纯白色针状结晶,密度1.58g/cm3,熔点74-75℃,易溶于水、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等极性溶剂,微溶于苯、甲苯等非极性溶剂;工业品为淡棕色水溶液,市售一般是40%的乙烯利水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发展历史 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基督时代,那时人们把橄榄油滴在无花果树上可以促进无花果的发育,后来人们知道高温时橄榄油分解,释放出的乙烯影响了无花果的发育。40年代,生长素被发现具有乙烯利类似的作用。80年代初,单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最大市场是美国的棉花脱落

剂,其次可能是乙烯,用于马来西亚及东南亚橡胶割胶,以及热带地区甘蔗的催熟。90年代,控制作物顶端生长优势,促进侧芽滋生的多效唑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稻作物以及果树园艺等方面。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研究现状 乙烯利水稻催熟技术是我国创新技术,乙烯利是乙烯气体释放剂,可用于提高橡胶树的流胶产量,已成为橡胶生产常规技术措施,它能延长流胶时间,减少割胶次数,有助于延长橡胶树的寿命,对于大部分橡胶树的干胶产量可以增加100%。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影响果实的品质。乙烯利可以增加徐国苹果品种着红色,并可以加速青苹果成熟提早上市。乙烯利和B9也用于桃子的催熟,在樱桃葡萄和梨子也有应用。乙烯利还用于香蕉胡椒海枣洋李的催熟。 乙烯利的合成 1.1 环氧乙烷与三氯化磷的合成路线 1946年Kabachnik MI和Rossiiskaya PA首次报告了乙烯利的合成,以三氯化磷和环氧乙烷为起始原料,在低温下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亚磷酸三(2-氯乙基)酯,然后加热发生自身重排反应得到2-氯乙基膦酸二(2-氯乙基)酯,最后在加热条件下与HCL发生酸解反应得到乙烯利。该方法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生产乙烯利的主要方法,经国内外化学工作者的

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使用安全

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使用安全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用于农业生产发展。而这些科技成果无疑给我们农业的生产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不过,科技往往是把双纫剑,合理安全使用,会让我们的生产发展省时省力高效益,不合理不科学的使用,必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极大的反面作用,不仅会使我们的生产受益甚微,更重要的是,它也会危害到我们的健康。所以,懂得植物生长调节剂,懂得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尤为重要的。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是一类与植物激素具有相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的物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存在于植物体内天然合成的,叫植物激素,另一类则是通过人工合成的从外部施入植物体内,叫植物生长调节剂。 已发现具有调控植物生长和发育功能物质有生长素、赤霉素、乙烯、细胞分裂素、脱落酸、油菜素内酯、水杨酸、茉莉酸和多胺,矮壮素,防落素,植物生长抑止剂和促进剂等,而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主要是前6大类。 下面我们就先对这主要应用的六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功能了解一下。 赤霉素,赤霉素是在研究水稻恶苗病的过程中发现的。水稻恶苗病是由赤霉菌寄生而引起的,最常见的症状是稻苗徒长,病苗比健苗可以高出1/3。经过研究得知, 促进稻苗徒长的物质是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赤霉素突出的生理作用是促进茎的伸长,引起植株快速生长。水稻恶苗病病株的茎秆徒长,就是赤霉素对茎秆伸长起了促进作用的结果。赤霉素对于促进矮生性植物茎秆的伸长有特别明显的效果。例如,一些矮生性植物(矮生玉米、矮生豌豆等),它们的株高比一般的株高要矮得多,如果用赤霉素处理这些植物,它们的株高可以与一般的株 高相同。用赤霉素处理芹菜,可以使食用的叶柄增加长度。赤霉素还有解除休眠和促进萌发的作用。例如,刚收获的马铃薯块茎,种到土里不能萌发,原因是刚收获的马铃薯块茎要有一定的休眠期,在度过休眠期以后,才能够萌发。如果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则能解除它的休眠,提早用来播种。赤霉素对于种子,也有解除休眠、促进萌发的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

关于促进坐果、膨果的几个配方 促进果实坐果、膨大、增加产量,历来是调节剂的主要应用之一。自我国开始在植物调节剂的研究以来,这类应用一直占有着相当大的比例。从番茄、茄子的防止落花,苹果的防止采前落果,促进葡萄果粒膨大而后到应用抑制剂促进结实率,我们先后应用了吲哚乙酸、2,4 -D、萘乙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比久等抑制剂来促进坐果、膨果,而达到增产、改善品质的目的。但单独使用某一药剂时,往往提高坐果的同时,产生空洞果、裂果、果梗变硬等副作用,达不到提高品质的要求,就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混用,但复配产品要经过科学的试验,其复配有效成份及含量均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否则欲速则不达,甚至产生副作用,下面就一些此类常用的复配制剂介绍一下。 (1)复硝酚钠+α-萘乙酸钠 其制剂一般为水剂或可溶粉剂,由高纯度α-萘乙酸钠与复硝酚钠复配而成,市场上常见的为2.85%水剂(1.8:1.05),这两种成份可以相互增效,拓宽药效,降低使用浓度,既具有复硝酚钠赋活剂的效果,又具有α-萘乙酸钠生根、膨果的效果,是一种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由于其制剂的速效性,保花保果性能优良,已成为一个较为广泛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 (2)赤霉素(GA4+7)+ 6-BA 其制剂一般为乳油、可溶液剂或涂抹剂。市场产品有3.6%、3.8%乳油,3.6%液剂,2.7%膏剂。它可经由植物的茎、叶、花吸收,再传到到分生组织活跃的部位,促进坐果,促进苹果五棱突起,并有增重效果。此混剂已在元帅系的红星、新红星、短枝红星、红富士和青香蕉苹果上应用,一般是盛花期对花喷一次,隔15-20天再对幼果喷一次。此外,还可在猕猴桃、葡萄、香蕉等果树上应用。 (3)氯化胆碱+萘乙酸(钠) 其制剂一般为可溶粉剂或水剂。市场产品有25%水剂,主要应用于马铃薯、甘薯、萝卜、洋葱、人参等块根块茎类作物。此配方为促控剂类型,通过抑制C3植物的光呼吸,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进有机质的运输,并将光合产物尽可能输送到块根块茎中去,增加块根块茎的产量。 (4)赤霉素(GA3)+ CPPU 其制剂一般为乳油或可溶液剂。为0.1%氯吡脲可溶液剂的升级产品,加赤霉素的作用是防止穗轴硬化及幼果大小不齐等副作用。一般赤霉素的使用浓度在10ppm,氯吡脲根据处理作物的不同,使用浓度有所调整,使用范围在5-20ppm。如在巨峰葡萄上应用此混剂,最好选用赤霉素10ppm+CPPU5ppm的浓度,不仅能提高坐果率,还促进了幼果的膨大,单果重明显增加。 (5)赤霉素(GA3)+ (类)生长素 其制剂一般为可溶液剂或可溶粉剂。类生长素如α-萘乙酸、2,4-D、对氯苯氧乙酸、β-萘

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 自1934年生长素(吲哚乙酸)问世以来,植物激素在农、林、花卉等多种作物上得到越来越广的应用。 我国1997年颁布实施,2001年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作为农药方面的基本法规,将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农药进行统一管理。植物生长调节剂应该严格注意使用作物、浓度、时期、方法和环境气候。 2007年10月统计数据表明取得登记的杀虫剂有14839个,占52.08%;杀菌剂有7126个,占25.01%;除草剂有5805个,占20.37%;生长调节剂有724个(40多个品种),占2.54%。 其中矮壮素、赤霉素、多效唑、甲哌鎓、萘乙酸、乙烯利、复硝酚钠、芸苔素内酯等八个占生长调节剂登记总量的71%。 一、萘乙酸(生长素类) 化学名称为:α-萘乙酸,代号NAA。剂型有70%钠盐原粉、99%精制粉剂、80%粉剂和2%钾盐水剂。 萘乙酸为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诱导形成不定根,增加坐果,防治落果,改变雌雄花比率等。主要用于扦插生根剂,又可用于防止落果、调节开花等。 二、芸苔素内酯 也叫“油菜素内酯”,是美国人Mirchell等人1970年首先从油菜花粉中分离而出的一种甾醇物质。代号为BR。剂型有0.01%乳剂、0.15%油剂。 它能促进植物茎的伸长和细胞分裂具有强烈的促进作用和促进

受精作用。它的一些生理作用表现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它还可以提高作物耐寒、耐旱、耐涝、耐盐碱能力,减轻农药药害及化学污染药害;抗多种病毒、细菌、真菌的危害。 三、赤霉素 属于贝壳杉烯类化合物,代号为GAs。1926年日本黑泽英一在研究水稻恶苗病时确认赤霉素是赤霉菌的分泌物。植物内源赤霉素已经发现70多种。其他名称有:920。有85%结晶粉、4%乳油、40%水溶性片剂或粉剂等。 赤霉素可以改变作物雌雄花比例,诱导单性结实,加速某些植物果实生长及有些植物的抽薹。还具有加快幼枝生长,抑制成熟和衰老、侧芽休眠及块茎的形成。 在茎苔生长上GA3作用最大,在促进开花结果上GA7作用最大,在促进苹果坐果及无棱突起上则是GA7和GA4,在促进番茄单性结实上是GA5最好。 四、矮壮素 化学名为:氯化氯代胆碱,代号为CCC。剂型有5%、40%、50%、64%水剂和原粉。 矮壮素为赤霉素的拮抗剂,主要抑制细胞的伸长,但不抑制细胞分裂,不影响器官的形成,促进生殖生长,使植物节间缩短而矮、壮、粗,根系发达,抗倒伏。同时叶色加深,叶片增厚,叶绿素增多,光合作用增强,提高作物抗逆性,从而提高坐果率。 五、多效唑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栽培中的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栽培中的应用 由于植物激素含量很少,难以提取,无法满足大规模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要,人们根据植物激素的活性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合成了许多类似植物激素的化学物质。为了与植物激素相区别,把人工合成的或从微生物中提取的,施用与植物后对其生长发育具有调控作用的有机物叫做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植物生长促进剂,植物生长抑制剂和植物生长延缓剂。目前,在农林生产中大量使用的植物生长物质主要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很多用途,因品种和目标植物而不同。例如:控制萌芽和休眠;促进生根;促进细胞伸长及分裂;控制侧芽或分蘖;控制株型(矮壮防倒伏);控制开花或雌雄性别,诱导无子果实;疏花疏果,控制落果;控制果的形或成熟期;增强抗逆性(抗病、抗旱、抗盐分、抗冻);增强吸收肥料能力;增加糖分或改变酸度;改进香味和色泽;促进胶乳或树脂分泌;脱叶或催估(便于机械采收);保鲜等。某些植物生长调节剂以高浓度使用就成为除草剂,而某些除草剂在低浓度下也有生长调节作用。 随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其成为果树栽培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的深入,其生理作用和在果树上的应用已为广大果树科技工作者所熟知和证实,。 打破种子休眠。使用生长调节剂可打破果树种子休眠,促进萌发,缩短层积处理天数。如用GA3500~1000mg/L低温层积30d即可解除砂梨种子休眠,比直接沙层积缩短30d,其发芽率比直接沙层积高[3]。樱桃种子采收后立即浸于GA3中24h,可使后熟期缩短2~3个月,或将种子在7℃

冷藏24~34d,然后浸于100mg/L GA3中24h,播种后发芽率达75%~100%。在中国樱桃胚培养基中加入BA可代替低温层积处理而打破种胚休眠,萌发率高达100%。 促进生根。植物生长发育受酶的调节,采用生长素处理插条能诱导茎组织内形成淀粉水解酶,促进磷酸激酶的活性,从而推动呼吸链的快速运转,增强细胞壁的透性,进而使较大比例的能量和代谢产物积累到根发端区,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2,4-D是生长素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诱导mRNA的合成,从而产生生根所需要的能量和酶蛋白,促进细胞的生长,使插条快速生根和萌梢。目前,用于促进扦插生根的生长调节剂主要有IAA、IBA、NAA、苯酚化合物、ABT生根粉等。赵兰枝等[5]将无花果插条用生长素如NAA、IBA、IAA、2,4-D处理后进行水培,发现其生根率达100%。生产上应用GGR7处理冬枣嫩枝插条,可使其发根率达85%左右,从而提高冬枣嫩枝扦插的成活率,为生产上大规模应用嫩枝扦插育苗提供了理论依据[6]。张福平和张金云[7]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6-BA、激动素(6-KT)、IBA、比九(B9)和乙烯利等对红桑插枝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红桑扦插生根的影响不同,同一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对其生根也有所不同,其中6-BA以2mg/L(处理插枝基部16.5h)促进作用最好;6-KT以6mg/L(处理插枝基部16h)促进作用最好;IBA以100mg/L(处理插枝基部13.5h)促进作用最好;而B9(≥200mg/L)和乙烯利(≥0.5%)却对红桑插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插条的生根除了与植物本身遗传特性有关外,还与处理插条的激素种类和浓度等因素有关。

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技巧及注意事项

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技巧及注意事项 1.单独制成水剂、粉剂复硝酚钠是一种集营养、调节、防病为一体的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单独制成水剂、粉剂(1.8%复硝酚钠水剂、1.4%复硝酚钠可溶性粉剂) 2.复硝酚钠与肥料复配复硝酚钠与肥料复配以后,植物对营养元素吸收好,见效快,同时能解除拮抗作用。搁肥问题、厌无机肥症、调节营养平衡,使您的肥效倍增。(参考用量2-5‰) 3.复硝酚钠与冲施肥复配可使作物根系发达,叶片肥厚浓绿油亮、茎粗杆壮、果实膨大、速度快、色泽鲜艳提早上市等(复配量1-2‰)。 4.复硝酚钠与杀菌剂复配复硝酚钠可增强植物免疫能力、减少病原菌侵染、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同时与杀菌剂复配后增加杀菌功能、使杀菌剂两天内起到明显的效果,药效持续20天左右,提高药效30-60%,减少药用量10%以上(参考用量为2-5‰)。 5.复硝酚钠与杀虫剂复配复硝酚钠可与大多数杀虫剂复配使用,不仅能拓宽药谱,增加药效,防止农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药害,经过复硝酚钠的调节促使受害植物很快恢复生长。(参考用量为2-5‰) 6.复硝酚钠与种衣剂复配在低温下仍起调节作用,能缩短种子休眠期,促进细胞分裂,诱导生根,发芽、抵制病原菌的侵扰,使幼苗健壮。(复配量为1‰) 7. 在碱性(ph7)叶肥,液肥或施肥中,可直接搅拌加入,在偏酸性液肥中(ph5-7)加入时,应先将复硝酚钠溶于10-20倍的温水中加入,在酸性较大的液肥中(ph3-5)加入时,一是用碱调ph5-6后加入,或加入液肥0.5%的柠檬酸缓冲剂后加入,可以防止复硝酚钠絮凝沉淀。固体肥料则不考虑酸碱性均可加入,但必须用10-20公斤的栽体混均后再加入,或加入造粒用水中溶解后加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复硝酚钠是一种较稳定的物质,高温不分解,烘干不失效,并可长期存放 二、DA-6(胺鲜脂) 1、 DA-6原粉单独施用,可直接做成液剂和粉剂,浓度可根据需要而配制 2、与肥料复配施用做肥料添加剂, DA-6可以直接与多种元素复配使用,具有很好兼容性。不需要有机溶剂和助剂等添加剂,非常稳定,可长期贮存。且能提高植物的同化能力,加速植物对肥料的吸收利用、增加肥效达30%以上,减少肥料用量10%左右。 3、与杀菌剂复配使用,DA-6是中性物质、可与多种杀菌剂复配,都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且实验证明DA-6对真菌、细菌、病毒等所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具有抑制和防治作用。 4、与杀虫剂复配使用,DA-6是中性物质,可与多种杀虫剂复配使用。可增加植物长势,增强植物抗虫性,且DA-6本身对软体虫具有驱避作用。 5、与除草剂复配使用,在不降低除草剂效果的情况下能有效防止农作物中毒,使除草剂能够安全使用。对于已中毒的农作物,可用DA-6进行解毒,使农作物快速恢复生机,减少经济损失. 6、DA-6单独使用时,效果以10-15PPm更好;与肥料、杀菌剂、杀虫剂和除草剂复配使用,以10ppm)效果更好 7.. 不能与碱性稀土元素、化肥(如碳铵)及碱性农药复配,以免影响DA-6的药效。 三、噻苯隆 当棉桃开裂70%,每亩用50%可湿性粉剂100g,对水全株喷雾,10天开始落叶,吐絮增加,15天达到高峰。1. 施药时期不能过早,否则会影响产量。 2. 施药后两日内降雨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