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几种常用工具

绩效管理几种常用工具
绩效管理几种常用工具

首先由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薪酬与福利、绩效管理和员工管理这六大模块组成。

绩效管理几种常用工具

1、目标管理法(MBO)

目标管理的概念最早是由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1954年提出的。所谓目标管理法,就是依据组织预定的管理目标,对组织领导人及其员工的绩效进行检查、考核、评估的方法。目标管理法和KPI结合,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员工绩效考评方法。其基本程序为:

(1)监督者和员工联合制定考评期间要实现的工作目标。

(2)在考评期间,监督者与员工根据业务或环境变化修改或调整目标。

(3)监督者和员工共同决定目标是否实现,并讨论失败的原因。

(4)监督者和员工共同制定下一考评期的工作目标和绩效目标。

目标管理法的特点在于绩效考核人的作用从法官转换为顾问和教练,员工的作用也从消极的旁观者转换为积极的参与者。这使员工增强了满足感和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以一种更加高涨的热情投入工作,促进工作目标和绩效目标的实现。

采用这种方法时,不能仅仅只关注目标实现的结果,更应关注绩效目标达成的过程,否则容易误导员工将精力更多地放在短期目标的达成上,而忽视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

2、360度考核

为了使员工的绩效考核更加公平、公正、公开,有些企业把绩效考核主体由单纯的上级考核扩展为所谓的“360度考核”的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一个员工的工作行为信息是来自他(她)周围的所有的人,包括员工本人、他(她)的上级、下属和同事及内、外部客户,那么绩核考核主体也是由这些人组成。

实施360度考核,因其收集的信息量很大,如果企业人数较多,就需要有一个较好考评系统来支撑这种方式的运作。因此,采用这种方法投入的时间较多,费用也较高。同时,在选择考核主体时,应注意选择真正与被考核人相关的人员,并注重对他们的培训,避免出现一些感情打分或是报复打分的现象。

3、关键绩效指标法(KPI)

关键绩效指标(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分解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它通过对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分析,可用鱼骨分析法将战略分解成几个关键领域,并设定关键领域的绩效指标。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KPI体系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

确定关键绩效指标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1)、把个人和部门的目标同公司的整体战略联系起来,以全局的观点思考问题;

(2)、指标一般应比较稳定,如果业务流程基本不变,则关键绩效指标也不应有较大的变动;

(3)、关键指标应当简单明了,容易被执行者理解和接受。

(4)、应符合“SMART”原则,即

“S”(Specific)指目标要具体;

“M”(Measurable)指目标要量化,这样才能够衡量;

“A”(Attainable)指制定的目标通过努力能够实现;

“R”(Relevant)指目标要与员工岗位业务相关;

“T”(Time-bound)指完成目标要有具体的时间限制。

KPI通过与MBO、BSC、EVA等绩效管理方法结合,可以组成不同的绩效管理体系,目前在很多企业内得到了很好地运用。

4、平衡记分卡(BSC)

1992年第1/2月号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S. Kaplan)与戴维·诺顿(David P. Norton)关于平衡计分卡的第一篇文章《平衡计分卡——业绩衡量与驱动的新方法》,标志着平衡计分卡的正式诞生。与此同时,世界500强中有80%的企业在应用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是一套能使公司高层快速而全面的考察企业业绩的指标体系。作为一种战略绩效管理及评价工具,平衡计分卡主要从四个重要方面来衡量企业,它包含了财务指标,同时,它通过一些驱动财务业绩的因素,如客户满意度、内部流程以及组织的学习与发展能力等运营指标,对财务指标进行了补充。

平衡计分卡方法有以下的优点:

1、克服财务评估方法的短期行为;

2、使整个组织行动一致,服务于战略目标;

3、能有效地将组织的战略转化为组织各层的绩效指标和行动;

4、有助于各级员工对组织目标和战略的沟通和理解;

5、利于组织和员工的学习成长和核心能力的培养;

6、实现组织长远发展;

7、通过实施平衡计分卡,提高组织整体管理水平;

平衡计分卡进入中国是这两年的事,目前在管理学界、企业界非常火爆。据笔者调查了解,很多企业都在推行平衡计分卡,但真正掌握平衡计分卡精髓并取得成功的企业并不多,这说明仍需我们管理专家、企业家们做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5、EVA价值管理

EVA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是业绩度量指标,与大多数其他度量指标不同之处在于:EVA考虑了给企业带来利润的所有资金成本。基于EVA的绩效管理方法,把企业内部制订的很多离散指标统一成一个最终指标,就是为企业创造价值。

在进行业绩评价时,若不考虑权益资本费用,就不能真实地反映出资本的运营效率和企业为股东所创造财富的多少。因此,只有在业绩评价中充分考虑企业所用的全部资本费用,才能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资本保值增值情况和其所创造的财富。EVA等于税后经营利润减去债务和股本成本,是所有成本被扣除后的剩余收益(Residual income)。它反映的是企业税后营业净利润与全部投入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是对真正“经济”利润的评价。如果税后净利润大于全部资本成本,EVA为正值,说明企业为股东创造了价值,增加了股东财富;反之,则表明造成了股东财富的损失。

EVA不衡量过程,直接切入为股东创造的价值,是一种概念朴素的方法,避免了中间过程指标可能造成的管理上的误导。EVA绩效管理对最终创造价值的考核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以公司从上至下的价值链相贯穿,能够有效地将企业的目标分解到基层。但这种方法的强项是针对财务指标,因此又引入了独立绩效因素(IPF-Independent Performance Factor),类似于KPI 中的行为过程指标。通过IPF把行政、人力资源等不直接创造价值的支持部门的奖金总额,与所服务的内部客户创造的价值额度按比重挂钩,再决定部门内员工间的奖金分配。

基于财务的EVA绩效管理对公司内部的财务体系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所以,对财务分析

系统不很完善、财务数据难以达到可供分析判断的需求的企业,实行时需要加以具体调整。

绩效管理的绩效目标设定方法

LG 绩效管理体系 1. 评价目标设定方法 1)目标设定及合议程序 整体评价程序 目标树立及合议程序 ◇目标树立原则: 通过公司目标 - 部门目标 – 科室目标 - 个人目标的连接, 树立及合议有连贯性的目标。 ◇科室别目标及 评价尺度树立、合议 (部长?科长) ◇个人别目标树立及合议 (科长?副科长、社员) ◇业绩C/M 树立(事业计划)及确定 ◇部门别目标及评价项目、 项目别评价尺度树立及合议 总经理?厂长、部门长?部长) ※目标设定5项基本原则 (SMART 原则) ※公司目标=Σ部门目标=Σ科室目标=Σ个人别目标 使目标与战略相连 通过<公司VISION – 战略课题 – 目标设定- 达成成果及培养计划>等 全盘计划树立活动,进行设定。 - Specific 具体 - Measurable 可测定 - Attainable Action-Oriented 可实现 - Realistic Result-Oriented 具有现实性 - Time-bounded 期限明了 Ⅰ. 评价程序概要 Page 8

2)目标设定详细方法及事例 . 目标合议:分解组织目标形成下级目标及达成方案。 ①评价项目:根据通过目标合议赋予个人的责任与权限 针对个人要达成的成果设定评价项目。 虽然根据业务性质可分为战略性目标项目和日常业务目标项目, 但是尽可能优先设定解决问题性质的战略性目标。 评价项目一般不宜超过5项。 ②详细管理目标: 把达成评价目标时的重点或者需要集中力量进行管理的部分 设定为详细管理目标。 把日常性业务设定为评价目标时,其详细管理目标应该是业务改善事项。 ③权重: 对于设定的详细管理目标,根据业务性质赋予适当的「权重」, 使权重之合为100。 ④达成目标水准: 尽可能量化, 定性表述时尽可能明确地定义。 设定个人目标水准时要考虑TEAM 的目标达成和要求个人的力量, 通过与直属上级讨论,使目标水准具有挑战性和合理性。 ⑤评价尺度:超额或者没有完成所设定的年目标水准时应该获得怎样的评 价, 将其设定在评价尺度栏内。 完成达成目标水准栏内所有目标时的情况设定为(3), 超额完成达成目标水准栏内所有目标,设定为(5), 超额完成达成目标水准栏内所有目标(效果不太明显),设定为(4) 没有完成达成目标水准栏内所有目标(差一点),设定为(2), 没有完成达成目标水准栏内所有目标,设定为(1), 通过跟被评价者面谈在部门内会议上分配给个人的目标及各自的评价项目、比重、达成水准、评价尺度定得是否合理,具不具备挑战性或者有没有遗漏之处来修改 目标及实施合议。 ※ 目标设立后的检查要点 ! - 对比SMART 原则时,目标项目是否适当? - 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连贯性如何? - 目标项目的个数是否适当? - 目标是Stretch goal 吗? - 评价项目别评价尺度是否具有客观性? - 评价尺度对比部门别所需一般性职级别能力水准时是否适当? Page 9

薪酬管理基本原则

薪酬管理基本原则 薪酬简单理解就是给员工的劳动报酬,薪酬管理有哪些基本原则? 一起来看看下面为你带来的“薪酬管理基本原则”,这其中也许就有你需要的。 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什么 1.基于外部竞争性的薪酬水平 薪酬水平是指雇主所支付的一系列劳动力费用的平均水平,计算公式为:薪酬/员工数量。外部竞争性是组织之间的薪酬关系,也可称为外部公平性,在实践中可以表述为:设定一个高于、低于或与竞争对手相同的薪酬水平。由此可见,薪酬水平并不仅仅指薪酬的绝对水平,更指薪酬的相对水平。组织面临着吸引留住人才和节约人力资本的博弈,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不是最高的,而是最恰当的。 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可以吸引、留住和激励员工,特别是优秀员工。使薪酬水平具有外部竞争性,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 第一,进行科学的市场薪酬调查。通过与其他组织进行交流或者通过公共机构来取得职位薪酬资料,包括所在行业其他组织相应职位的薪酬水平和本地区人才市场的薪酬水平。同时对未来市场薪酬水平加以预测,并估计增长率。 第二,对核心人才实行“市场领袖薪酬策略”。为最优秀最关键岗位的员工支付比现有人才市场同类人才薪酬平均水平更高的薪酬。

根据王先玉的研究,一般情况下,核心人才薪酬水平应该高于业内平均薪酬水平的15%左右。这样既不会使组织负担过重,也可以达到吸引、保留、激励优秀人才的目的。 第三,以合理的薪酬体系推动薪酬水平的不断上升。组织应该明确不同岗位的职业发展路线,完善培训制度,不断提供晋升机会,打通员工升职加薪通道。 2.基于内部一致性的薪酬结构 Milkovich认为薪酬结构表现为三个方面:职位等级的数量、不同等级之间的工资级差、用于确定这些等级和级差的标准或基础。内部一致性通常被称为内部公平性,是指单个组织内部不同工作/技能/能力之间的薪酬关系。科学合理的薪酬结构对教师来说,是最持久也是最根本的激励。因为科学合理的薪酬结构解决了最根本的分配问题。薪酬结构的内部一致性实际上就是指薪酬结构的内部公平,它要求薪酬结构的各因素之间、薪酬岗位标准的各指标之间都要保持一个适当的比例,特别是要确保薪酬结构能充分体现人力资本价值、岗位职责等决定薪酬的基准因素。万能的薪酬结构并不存在,不同组织的薪酬结构应该有所不同。 薪酬结构内部一致性主要通过以下五个方面体现 第一,总薪酬中各薪酬种类及其各自内部比例是否合理。一般来说,要想做到合理必须:将薪酬与组织绩效紧密联系;各职位数量与薪酬等级数量对应;同一等级职位之间的薪酬保持公平;不同等级职位之间的薪酬具有差异性。同时,还要注意各岗位工作价值的体现程

绩效管理应遵循的六大原则

绩效管理应遵循的六大原则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绩效管理也逐步走入各企业中,成为评估考核员工的普遍方式。然而,在绩效管理实践中,企业由上至下往往会陷入这样的思想误区:高层管理者的“叶公好龙”现象,大家都说绩效管理好,不过那是针对下级管理者和基层员工的,真的考核到自己时,往往会百般抵触;中层管理者的盲从思想,不着力追求管理方法的改进,仅仅认为这是公司要求这样做的,只要按规定完成考核表就万事大吉了;基层员工的悲观情绪,他们会认为,考核就是扣分扣钱,那是管理者给自己上的“套”,从而片面理解了考核奖惩的正激励意义。从考核成效看,“重结果、轻过程”是要不得的,“员工严、中层紧、高管松”更是要不得的,这样的绩效管理体系是注定不能长久坚持的。 六原则助企业绩效管理效果升级 一、权责一致原则 各项绩效考核指标的主要作用,在于监控和考核相关的业务流程和每项业务流程所对应的工作岗位。绩效考核实施前提是必须解决企业战略清晰化、部门职能规范化、岗位责任细致化和业务流程合理化等基础管理问题,否则,根本不可能做好绩效考核。 所以,绩效考核首先要求明确考核对象,对考核对象承担的责任和赋予的权利有明确的界定,从而明晰管理层次的关系,减少部门摩擦,降低对立情绪,提高企业整体运行效率。 由此可见,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细致的《岗位描述》是绩效管理的基础,对被考核者来说,只是考核你所在岗位的绩效表现,而不是针对你这个人。只有在这个前提下,绩效考核才有可能在企业顺利实施下去,才会对管理者和员工起到绩效牵引的作用。 二、量化考核原则 绩效考核是通过系统量化的方法,对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业绩、工作的数量、质量以及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 绩效考核往往是单一的上级对下属进行审查或考评,考评者作为员工的直接上司,与员工的私人关系或个人喜好等方面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绩效考评结果。 同时,考评者常常由于相关信息的缺失,而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考评意见,甚至会引发上下级关系的紧张和矛盾。因此,只有量化了的指标才具有操作价值。 在设置绩效指标时,对企业层面的关键业绩指标、部门层面的考核指标和业务层面的日常管理指标,要尽量做到指标量化,能用财务性指标量化的,尽量用财务性指标量化,不能用财务性指标量化的,尽可能准确的描述每种绩效表现和对应的奖惩幅度,从而使考评者能够准确把握绩效标准,公正的对被考核者作出评价。 三、兼顾公平原则 主要是合理设置考核权重,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绩效的关系,关键是避免两重理解偏差:第一种情况是个人绩效突出,但因部门绩效不佳,受到牵连,导致个人考评结果不理想,从

绩效考核标准制定六大要点

绩效考核标准制定六大要点 数量和时间一般不做为单独的考核标准,考核的内容一定要是自己可控的,形容词不做量化考核的标准,考核标准要遵循三个定量原则,考核标准要应用逆推法,上级一定要和员工达成一致。 “绩效考核往往流于形式,考核量化有难度?其原因很可能是在制定考核标准是进入了误区,没掌握好要点。 ”近日,培华企业管理培训集团邀请原蒙牛副总裁兼人力资源总监张文老师来到浙江杭州,为广大浙商讲授培华实战MINI-EMBA之《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课程。 张文指出,绩效考核标志的制定要注意六大要点。 数量和时间一般不做为单独的考核标准在非量化的指标中,数量和时间一般不做为单独的考核标准。 所谓非量化是指追求的工作质量,而非数量,比如一个打字员,其工作标准为60个字每分钟、错误率在1%,在中个情况下员工就很可能把打字速度提高到120个字没分钟,但是错误率到了5%,像这样的打字只追求速度,而忽视了更重要的质量了。 很多人在做绩效考核的时候常用“某某项目在某月底完成”,其实这个是错误的绩效考核表填写方法的。 这会导致员工只求完成工作的速度,而容易忽视完成工作的效果,如准确率、返工率等都是很好的衡量标准。 考核的内容一定要是自己可控的很多质量检测部门,质量监控部门会在绩效考核表中写到保证质量合格率在多少以上,其实这个是错误写法,因为你所监管的部门的质量不是你所能控制的,你只能做到检验产品合格率的准确度达到误差在多少范围内。 要记住,质量不是能控制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检测知识为生产提供督导、参考的。 形容词不做量化考核的标准在员工填写绩效考核表是,常有出现这样的字样“完善制度”“及时传达”。 带有这些字眼的考核标准都是很难量化的。 什么程度下才是算完善?什么情况下算是及时?作为一个办公室主任,考核是应这样些,普通文档8小时内送到,加急文档3小时内送到,这样量化了后才能很好评判办公室主任工作到底是不是及时。 考核标准要遵循三个定量原则考核内容是定下来了,但标准应该怎样确定呢?考核标准要遵循三个定量原则,上级期望、历史数据、同行数据。 上级期望是指,上级期望你百分百完成,你就要百分百完成。 历史数据是指,一般情况下,本月所做的标准不能低于上月,至少要和上月齐平。 同行数据就是根据同行的标准,来制定自己的标准。 考核标准要应用逆推法任何的考核标准的制定都可以根据数量、质量、成本、时间期限、客户(上级)的评价五个部分组成。 例如你要制定一份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从数量上来说,可以是一份,也可以规定多少字,也可以规定有多少分册等。 从质量上来说,可以是,某某办公会议通过,或是上级签字,或是上级修改几次。 从成本上来说,可以说控制在多少钱以内。

绩效考核的目的及意义是什么

绩效考核的目的及意义是什么 绩效考核(performanceexamine),也称成绩或成果测评,然而绩效考核的目的及意义各是什么?绩效考核的原则又 是什么?小编为你带来了“绩效考核目的与意义”,欢迎阅读! 什么是绩效考核 企业在既定的战略目标下,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员工 过去的工作行为及取得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并运用评估的 结果对员工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产生正面引导的过程 和方法。 明确这个概念,可以明确绩效考核的目的及重点。企业

在制定发展规划、战略目标时,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个目标需 要把目标分阶段分解到各部门,最终落实到每一位员工身上,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任务。绩效考核就是对企业人员完成目 标情况的一个跟踪、记录、考评。注意绩效考核的时效关系,绩效考核是对被考核主体过去进行评价并对其来产生影响。 绩效考核目的定位偏差及其影响 一、绩效考核目的定位偏差的表现 1.以考核作为评薪定级的依据 不少企业的高层领导在谈到绩效考核时,都认为考核即 是管理,管理即是考核,把考核摆在了很高的位置。的确, 不考核怎么知道员工的工作情况,不考核员工怎么会重视这 些工作,考核就像一根指挥棒,指引着员工按照企业的要求 去工作,为了增强考核的牵引力,就必须加大考核使用的力度,在众多的考核结果使用中,诸如末位淘汰、培训、员工 职业生涯规划、晋升和发奖金定薪酬等级,众多企业高层都 偏爱把薪酬和绩效结合起来。据调查,企业实施绩效考核的 目的,被调查企业列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把薪酬与绩效结合 起来(75.9%);检查工作完成情况(55.4%);培养员工的能力

(54.5%)。 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应是用来帮助员工提升绩效,进而 达到提升企业绩效的目的。“把薪酬与绩效结合”只应该是绩效管理的副产品,它是保证绩效管理能起到作用的重要 手段,而不应该是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但是从这一调查结 果可以发现75.9%的被调查企业把“把薪酬与绩效结合起来” 当作是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这样就会导致企业最终为了“薪酬”而不是“绩效”进行绩效管理,从而使绩效管理误入歧途,这一点值得中国企业高度关注。 2.评价员工工作情况,防止员工“偷懒” 这个考核目的是基于对员工愿意主动做好工作的怀疑, 在管理理念上,这样的企业持“x”理论,认为员工是懒惰的、不愿意负责任的、只看重物质激励、必须在监督下才能 完成工作。但是过于强调这一点,直接导致在实际的绩效考 核操作过程中,管理者认为要时刻监督员工,防止其偷懒, 员工绩效高低的结果胜于绩效的形成过程,热衷于判断、收 集员工绩效好坏的信息,作为年终考核公平、公正的依据, 对于员工为什么绩效高和业绩低下,则没有探究和观察的兴 趣,更谈不上还要针对问题所在帮助员工改进。

绩效管理三原则

绩效管理的首要原则是对公司目标的充分共识。顾名思义,绩效管理是对结果评估基础上的奖惩管理。如果对预期的商业结果,公司上下不能达成一致,不同层级的经理对下级的绩效考核往往会更多地从自身理解出发,必然南辕北辙。没有清晰明确的方向,部门之间和岗位之间不能发挥协同作用,从而使公司高管丧失对绩效考核的信心;没有清晰明确的方向,中层经理对普通员工的绩效考核,往往会演变成尽量避免得罪人的变相平均奖金;没有清晰明确的方向,员工们为争取高绩效奖金的努力,也往往会演变成在对上层经理好恶的主观判断基础上,投其所好。所以,绩效管理的前提在于,对公司目标的充分宣传和一致性前提下的分解。从总裁到普通员工,都有清晰明确的自身目标,绩效考核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绩效管理必须依靠公司各级管理者的共同理解和支持。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是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职责和使命。但绩效体系的实施,却必须由所有管理者共同承担。由于绩效考核与每一个管理者以及员工的切身利益相关,只要严格执行,常常会在奖优罚劣过程中得罪上级、同级和属下。于是,绩效考核体系推进的初期,一定会阻力重重,怨声载道。公司高管应该在人力资源部门的配合下,通过绩效考核推动业绩提升的案例分享等方式,身体力行地带动各层经理持续地推进和完善考核体系,解决下属在绩效考核中的瞻前顾后的思想顾虑,鼓励和强化以“结果导向”代替“一团和气”的考核原则。最终把绩效考核从一项被迫的“管理难题”,演变为各层经理追求卓越的共同习惯。 再次,绩效管理必须结合员工职业发展,体现和引导大多数员工的共同利益。绩效考核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行为和结果,但考核对象却是行为和结果的主体—所有经理和员工。在岗位职责明晰的前提下,绩效考核应成为晋升、轮岗、降职解职的最重要依据。通过绩效考核,让考核连续优秀的员工,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命运共同体;让考核一般的员工,有机会通过轮岗人尽其才;让考核不合格的员工,理智平静地离开企业去寻找新的合适机会。因此,绩效考核除了对商业结果奖优罚劣外,也必须兼顾员工的职业发展,从而引导员工不仅“Dothingright”,而且“Dorightthing”。 成功的绩效考核必须建立在对公司目标的充分共识基础上;必须依靠公司各级管理者的共同理解和支持;必须结合员工的职业发展,体现和引导大多数员工的共同利益。人力资源部门是绩效考核的推动者,但成功的绩效考核一定是公司全体管理者和绝大多数员工身体力

绩效管理习题含答案(1)

第四章绩效管理 一、单选题: 1、绩效管理的对象是组织的() (A)一般人员(B)领导成员(C)全体成员 (D)特定成员(E)个别成员 2、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它是针对企业( )开展的。 (A)基层员工(B)中层领导 (C)高层领导(D)全体员工 3、目标管理法属于( )考评方法。 (A)品质主导型(B)行为主导刑 (C)能力主导型(D)效果主导型 4、行为主导型的绩效考评适合于对( )的工作进行考评。 (A)管理性、事务性(B)管理性、技术性 (C)事务性、技术性(D)管理性、事务性、技术性 5、下面关于行为主导型的绩效考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重在工作过程,而不是工作结果 (B)它的考评标准容易确定,操作性较强 (C)它的考评标准很难确定,操作性较差 (D)它适合于对管理性、事务性的工作进行评价 6、在管理实践中,人们设计出一些考评员工作为的方法,其中关键事件法是() (A)对事(B)对人(C)对人不对事 (D)对事不对人(E)对人对事 7、企业利用目标管理法进行绩效考评,在制定员工的绩效目标时,( )。 (A)由员工的上司制定(B)依据员工个人能力来确定 (C)应该制定达到目标的详细步骤 (D)目标一旦确定就不能再修改,要保持它的一致性 8、绩效面谈的质量和效果主要取决于() (A)考评双方的心理状态 (B)是否成立了员工绩效评审委员会 (C)考评双方对绩效管理制度的理解 (D)考评双方的准备情况以及提供数据的详细和准确程度 9、关于绩效面谈,理解正确的是() (A)关注员工对考核过程的想法 (B)注重挖掘员工的潜能、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C)强调让上级发现员工的问题并帮助员工解决问题 (D)职业发展计划不应紧随考核后进行,至少要相隔三个月 10、绩效管理活动实施过程中的中坚力量是() (A)高层领导(B)一般员工 (C)直接上级/主管(D)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11、在绩效考评中,通常情况下()考评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难把握。 (A)同事(B)下级(C)本人(D)客户 12、柳静上月产量是45件,本月是49件,比上月的工作绩效有所提高,这各种分析方法是() (A)目标比较法(B)水平比较法(C)横向比较法(D)循环比较法 13、在制定工作目标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作目标是可测量和评价的(B)在考核前工作目标不可被修改

绩效管理的根本原则

绩效管理的根本原则 翻开有关绩效管理的课件资料,或者查阅有关绩效管理的文章,你就会发现,这些资料或文章的作者在论述绩效管理的原则的时候,大多都只提到了“参与原则”、“期望原则”、“双向沟通原则”。他们把这些原则作为绩效管理的原则加以强调,表面上看,这些原则对绩效管理都是适用的,因为绩效管理强调主管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强调企业对员工表达期望,强调让员工参与其中,从这个角度看,这些原则似乎没有问题。 但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实际上,这些原则大多只适用于绩效计划阶段,却并不适用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或者说,这些原则仅仅是制定考核指标的原则,而非绩效管理的原则。在制定绩效计划阶段,在主管为员工制定考核指标的时候,强调员工的参与,强调与员工进行双向沟通,为使考核指标的导向更加明确,更加有利于于帮助员工改善绩效,还要强调企业对员工的期望。 也就是说,这些原则实际上只是保证了绩效管理的第一个环节得到了控制,主管与员工在制定绩效考核指标的考核的时候要与员工保持双向的沟通,让员工参与其中,并表达主管或企业对员工的期望。无疑,这些原则对于帮助主管为员工制定考核指标是有帮助的,它能引导主管和员工制定出高质量的考核指标,既保证了考核指标的质量,也保证了主管和员工之间的沟通,从这一点上讲,这些原则是成功的,是我们需要的。 正如前面所述,我认为这些原则只在绩效计划阶段发挥作用,而不能在整个绩效管理

的过程都发挥作用。这些原则仅仅是绩效管理的一般的原则,而不是根本原则,要想保证整个绩效管理的过程都得到控制,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仅仅提出这些原则是不够的。 为了使整个绩效管理的过程得到控制,我们还必须强调一个原则,这个原则也就是绩效管理的根本原则——没有意外。下面我就来谈谈这个原则。 一、什么叫“没有意外”? 所谓“没有意外”,是指主管在对员工进行绩效管理和考核的时候,员工对绩效管理的流程不会感到意外,对绩效考核的程序不会感到意外,对有关考核指标的标准以及指标的完成情况不会感到意外,对考核的结果不会感到意外。 也就是说,在进行绩效管理和考核的时候,主管与员工应该对考核的程序、考核指标、指标的标准、每项指标的完成情况以及最终的考核结果等关键内容有一致的理解,至少不会出现较大的分歧。 二、为什么要强调“没有意外”?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把“没有意外”作为绩效管理的根本原则加以强调?提出“没有意外”对我们的绩效管理意味着什么?我想,这是各位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这个问题可

绩效管理的目的及意义[001]

绩效管理的目的及意义 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工具和方法,其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已为广大的管理者所认同,相当一批企业在这方面投入了较大的精力。但遗憾的是,通过绩效考核达到预期目的的企业却很少,大多数企业最后不是中途夭折,就是流于形式,问题何在? 在对企业进行咨询诊断过程中,笔者听的最多的就是企业领导人的无奈和抱怨。花大力气精心设计出来的考核方案往往被束之高阁,或在实际运作中举步维艰;各级主管怨声载道,员工议论纷纷;民营老板在走马灯似的换掉几任经理后,却转而责备员工素质不高;国有企业老总责备制度,责备上级领导授权不够。从传统的“德勤绩才”考核到目标管理、平衡记分卡的应用,“药方”开了无数,可为什么著名外资企业屡试屡爽的完美方法到了本企业却灵光不再呢?企业的领导人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根据笔者在咨询实践过程中的观察,发现我国企业在绩效考核方面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现象: 一、本末倒置

现在,有许多企业一味强调要引进世界先进的考核手段,但在领导者心目中,考核无非就是奖优罚劣,亦即传统的胡萝卜加大棒。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很多企业的领导者对此都没有清楚的认识。就如一夜之间,国内的许多企业都把人事部改成人力资源部、但做的仍旧是单纯的人事工作一样。绩效考核的目的何在? 绩效考核,顾名思义,就是要“挖掘”出绩效来,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考核等管理手段促进绩效的提高。研究发现,恰恰是因为我国企业在很多时候对绩效考核的理解不全面、不系统甚至存在误解,才导致这项对于企业价值极高的工作难以收到预期成效。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真正有效的是绩效管理,而不是许多企业所理解的那种秋后算账式的绩效考核或者绩效评价,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计划执行、绩效考核、绩效反馈面谈等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到企业的最终绩效水平。 因此,单纯的通过对员工最后产出水平的考核是很难让企业提高绩效水平的,在对最后结果考核之前,我们要做好绩效计划的工作;在平时工作过程中,企业的领导者要对员工工作进行辅导;在考核结果出来之后,上级领导要与员工共同进行绩

(完整版)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基本知识问答(一)

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基本知识问答(一) 1.什么是预算? “预算”,或称“财政预算”,是政府按照一定的公共政策、原则、程序编制,并经立法机构通过的财政资金收支计划,一般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具有计划性、公共性、政策性和法定性的特征。 “预算是庶政之母”,作为现代财政管理的产物,预算所具备的财政资金分配功能、公共资源配置功能、行政管理功能、社会政策功能,使其不仅成为政府履职的财力保障,也是政府调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 2.什么是绩效? “绩效”一词最初来源于企业,其英文“Performance”,意为“履行”、“执行”、“表现”、“行为”、“完成”,在管理学中被引申为“成绩”、“成果”、“效益”。从不同角度,对“绩效”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概括来说,“绩效”就是个人、组织、政府等通过努力和投入所形成的产出和结果,以及产出和结果的合理性、有效性,即效益、效率和效果情况。 从本质上讲,效益、效率和效果都是从资源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角度描述资源配置所处的特定状态,但对衡量“预算绩效”而言,它们又都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现在普遍认可的是用“4E”描述“预算绩效”:一是“经济性”(Economy),是成本与投入的关系,是指以最低费用取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资源,即预算支出是否节约;二是“效率性”(Efficiency),是投入和产出的关系,

包括是否以最小的投入取得一定的产出或者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即是否讲求效率;三是“效益性”(Effectiveness),是产出与目标的关系,是指多大程度上达到政策目标、经营目标和其他预期结果,即是否达到目标;四是公平性(Equity),即社会公众(尤其是弱势群体)能否得到公平待遇和享受公共服务。四个方面(“4E”原则)相互融合,基本诠释了“预算绩效”的内涵。 3.什么是预算绩效管理? 所谓预算绩效管理,是以“预算”为对象开展的绩效管理,也就是将绩效管理理念和绩效管理方法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并实现与预算管理有机融合的一种预算管理模式。 预算绩效管理强化政府预算为民服务的理念,强调预算支出的责任和效率,要求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中更加关注预算资金的产出和结果,要求政府部门不断改进服务水平和质量,花尽量少的资金、办尽量多的实事,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政府行为更加务实、高效。 4.如何理解预算绩效管理的内涵? 理解预算绩效管理的内涵,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⑴预算绩效管理的本质仍是预算管理,是利用绩效管理理念、绩效管理方法等对现有预算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完善。 ⑵预算绩效管理的主线是结果导向,即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等,始终以年初确定的绩效目标为依据,始终以“绩效目标

绩效管理的四个原则

一、把管理承诺作为考核制度的要素 企业领导人会激情满怀地宣布实行新的绩效考核制度,可很快就无疾而终。因而,企业领导人必须对绩效考核的需求和提供的必要资源等给予承诺,同时在展现策略性规划及建立考核标准上扮演公开透明的角色,这样才能使员工心悦诚服,统一认识,为企业开展这项工作开辟有效途径。 为此,企业领导人应该参与策划、调研、设计和推行的全过程,及时让员工了解企业绩效考核的初衷、步骤和目标,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和发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达成共识,倾力投入。倘若不能做到这些,绩效考核方案就成了空中楼阁,形同虚设,也表明领导对此的承诺没有兑现。 二、换位思考赢得员工高度信任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的初期会遭遇员工的逆反心理和负面情绪,这个问题往往成为阻碍该制度贯彻的瓶颈。在开展绩效考核前,企业领导人需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先行了解掌握考量存在的阻力,然后,分门别类因地制宜地排除化解。 为了引导员工度过阵痛期,远见卓识的领导人会倾听了解员工的真实反应和关注焦点,条分缕析,去粗取精,继而召开绩效考核宣讲会,讲明说透下列内容,减少员工焦虑,消除心头误解。其中包括,详细说明建立以人为本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指出过去存在的问题,解释新制度如何克服这些弊端;用摆事实讲道理论功过的方式增强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有效保证员工合理的工作量、奖励计划和专业技能培训。 三、选准认真履行承诺的领导人 企业领导人是绩效考核制度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领导人能否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有无一诺千金践诺诚信尤为重要。客观地看,这项制度的执行力高低,一方面要看领导人的自身素质,另一方面也是施展才华的动力所在。一名合格的绩效考核领导人必须做到:开宗明义表里如一地与员工进行真诚沟通;把自己定位为企业的一员,因为企业推出的绩效考核制度存在着不足和缺憾,需要大家的理解和支持;为实现预定目标要考虑多种路径和高效有序的配套方案;以公正、科学、合理为原则,搞好错综复杂的人事安排;立足创新,勇于探索,有务实灵活的管理方法。 四、形成凝聚团队力量的机制 实际上,一个卓有成效的团队并非要包含所有部门的员工代表,但企业主要经营部门的代表却不能少,如业务、营销、人力资源、质量管理、生产计划和财务部门等。不同的绩效考核指标,诸如生产周期、销售进度、员工流动率及客户服务

绩效管理的三个目的 四个环节 五个关键

四.论述题(20分) 分析战略性绩效管理的系统模型构成及其主要内容。 (一)三个目的:(3分,每点1分) 1.战略目的:绩效管理系统将员工的工作活动与组织的战略目标联系在一起。在绩效管理系统的作用下,组织通过提高员工的个人绩效来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从而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2.管理目的: 组织在多项管理决策中都要使用到绩效管理信息(尤其是绩效评价的信息)。绩效管理中绩效评价的结果是企业进行薪酬管理决策、晋升决策、保留或解雇决策等重要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 3.开发目的:绩效管理的过程能够让组织发现员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促进员工个人发展,实现绩效管理的开发目的。 (二)四个环节:(8分,每点2分) 一个完整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必须具备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评价和绩效反馈四个环节。 1.绩效计划。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过程的起点,在心的绩效周期开始时,管理者与员工经过充分的沟通,明确为实现组织经营计划与管理目标,员工在绩效周期内,应该做什么事情以及事情应该做到什么程度,并对为什么做、何时应做完、员

工的决策权限等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促进相互理解并达成协议。 2.绩效监控。在绩效计划制定完毕后,员工就开始按照计划开展工作。在工作过程中,管理者要对员工进行指导和监督,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绩效计划进行调整。 3.绩效评价。绩效评价通过在绩效监控期间收集到的能够说明被评价者绩效表现的实施和数据,判断员工的绩效是否达到绩效目标要求。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过程的核心环节,也是技术性最强的一个环节。 4.绩效反馈。绩效反馈是指绩效周期结束时,管理者与员工进行绩效评价面谈,使员工充分了解和接受绩效评价的结果,并由管理者指导员工在下一周期如何改进绩效的过程。 (三)五项关键决策:(9分) 1.评价什么。是指如何确定员工个人的绩效评价指标、指标权重及目标值。 2.评价主体。在确定评价主体时,应重点考虑评价的内容,评价主体应该与评价内容相匹配。评价主体对被评价者及其工作内容都应有所了解,只有这样,评价才能有助于达到一定的管理目的。 3.评价方法。绩效评价方法是指评价主体评价绩效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具体采用何种评价方法,要根据所要评价对象的特点进行选择,并考虑设计和实施的成本。 4.评价周期。就是多长时间评价一次。评价周期与评价指标、职位等密切相关,其设置应尽量合理,不宜过长,也不能过短。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点四级绩效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试考点 第四章绩效管理 1.绩效的性质和特点 1.绩效的多因性(从绩效的形成来看) 2.绩效的多维性(从绩效的考核来看) 3.绩效的动态性(从发展的角度来看) 2.马斯洛需求理论: 5.自我实现需求:自为自主、自我实现 4.尊重需求:尊重与荣誉 3.归属需求:友谊与温暖 2.安全需求:安全与稳定 1.生理需求:谋生与生存 3.绩效的影响因素 4.绩效管理——为实现组织发展战略目标,采用科 学的方法,通过对员工个人或组织的综合素质、态度行为和工作业绩的全面监测分析与考核评定,不断激励员工,改善组织行为,提高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其潜力的活动过程。 基本特点: 1.绩效管理的目标(改善、优化、激励、提高) 2.绩效管理的范围(覆盖所有人员和所有活动过程) 3.由一系列具体的工作环节组成 4.是一套正式的、结构化的制度 5.是以绩效考评制度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 5.绩效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6.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公开与开放的原则 1.制定出客观的绩效管理标准,将对员工的要求规定下来; 2.实现公开化,破除神秘感; 3.引入自我评价及自我申报机制; 4.分阶段引入绩效管理的评价标准和规则。 (二)反馈与修改的原则 (三)定期化与制度化原则 (四)可靠性与有效性原则 可靠性——又称信度,指某项测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有效性——又称效度,指墨香测量有效反映测量内容的准确程度(五)可行性与实用性原则 可行性分析:限制因素分析、目标效益分析、潜在问题分析 实用性:1.根据不同目的和要求采用简便可行的方法; 2.绩效管理考评方案适合企业各部门和岗位的特点、要求。 7.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的四阶段法 (一)设计方案一 1.定义绩效:界定具体维度及其内容和权重 2.绩效考评:制定出健全合理的考评方案并实施绩效考评 3.绩效反馈:将考评结果反馈给员工本人 4.绩效改善:提高员工素质,促进组织整体素质和绩效提升 (二)设计方案二 1.决定绩效考评内容 2.选择绩效考评方法 3.绩效考评结果反馈 4.检讨绩效考评系统 (P195:图4-4) 8.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的五阶段法(P195:图4-5) (一)绩效计划 (二)绩效沟通 (三)绩效考评 (四)绩效诊断 1.对管理制度的诊断; 2.对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诊断; 3.对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诊断;

绩效管理的六步法

从企业咨询经验来看,企业不仅要完整地看待绩效管理的全过程,从到绩效管理,而且要树立“绩效管理是基本的管理过程”的理念,并围绕此理念展开绩效管理的各项活动。我们将绩效管理这一基本的管理过程归纳为六个步骤: 1.设立绩效目标 设立绩效目标着重贯彻三个原则:导向原则、SMART原则、承诺原则。 其一,导向原则,依据公司总体目标及上级目标设立部门或个人目标。 其二,SMART原则,即目标要符合具体的(Specific)、可衡量的(Measurable)、可达到的(Attainable)、相关的(Relevant)、基于时间的(Time-based)五项标准。 其三,承诺原则,上下级共同制定目标,并形成承诺。 2.记录绩效表现 这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其实,管理者和员工都需要花大量时间记录工作表现,并尽量做到图表化、例行化和信息化。一方面为后面的辅导和评估环节提供依据,促进辅导及反馈的例行化,避免拍脑袋的绩效评估;另一方面,绩效表现记录本身对工作是一种有力的推动。中国有句俗话“不怕管,就怕算”,绩效记录也是一项算的功夫。 3.辅导及反馈 辅导及反馈就是主管观察下属的行为,并对其结果进行反馈——表扬和批评。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下属行为好坏的评判标准事先需要与下属沟通,当观察到下属好的表现时,应及时予以表扬;同样,当下属有不好的表现时,应及时予以批评并要求纠正。有人认为绩效辅导就是要时刻监督、检查员工的工作。这不能一概而论。正确的做法是:只是在下属需要的时候,才密切地监督他们。一旦他们能自己履行职责,就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管理。 4.绩效评估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或评价环节。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评价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绩效评估是过程中依据设定的评估方法和标准进行的正式评价。鉴于绩效结果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以及绩效评估等级的敏感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半年或一年评估一次。 5.反馈面谈 反馈面谈不仅是主管和下属对绩效评估结果进行沟通并达成共识,而且要分析绩效目标未达成的原因,从而找到改进绩效的方向和措施。由于管理者和员工对反馈面谈的心理压力和畏难情绪,加之管理者缺乏充分的准备和必要的面谈沟通技能,往往使反馈面谈失效甚至产生负作用,这是需要注意克服的。 6.制定绩效改善计划 根据反馈面谈达成的改进方向,制定绩效改进目标、个人发展目标和相应的行动计划,并落实在下一阶段的绩效目标中,从而进入下一轮的绩效管理循环。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连这一环节都做不好,要做好完整的绩效管理的过程岂不更难。其实,管理问题一般是系统问题,依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不能奏效,需要采取系统的解决问题。绩效管理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如果只是把精力花在上,确实难以见到成效。唯有将各个环节运作良好,才能使绩效管理行之有效。 随机读管理故事:《跳槽》 A对B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恨这个公司! B建议道:我举双手赞成你报复!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A问:??? B说:如果你现在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挡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公司才会受到重大损失,非常被动。 A觉得B说的非常在理。于是努力工作,事遂所愿,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后,他有了许多的忠实客户。再见面时B问A:现在是时机了,要跳赶快行动哦! A淡然笑道:老总跟我长谈过,准备升我做总经理助理,我暂时没有离开的打算了。其实这也正是B的初衷。一个人的工作,永远只是为自己的简历。只有付出大于得到,让老板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于位置,才会给你更多的机会替他创造更多利润。

绩效管理的作用意义

绩效管理的意义 缺乏对绩效管理的意义和价值的全面正确认识,很容易将它看成头痛医头,脚痛 医脚、就事论事的工具,这样的後果是员工对它的截头去尾的片面理解。 一、它是战略执行工具,是目标管理的一个方法。 我们知道,企业的使命和远景,如果不能转化为日常的具体目标,就很容易 变为贴在墙上、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条条框框,失去激励员工的价值。通过绩 效管理中的目标体系,将远景和员工的日常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并通过各类监控 指标,随时了解公司的战略执行情况。 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公司的目标体系,不是用来控制员工,而是用来激励员工。它是凝聚员工激情的力量! 公司的远景象灯塔一样指导员工的发展方向。让员工因目标而行动,因目标而自信!通过目标 体系,使员工认识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与公司的远大目标休戚相关,使员工感觉到自己的工作 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激发员工的成就感和使命感!这种感觉转化为实际行动後,他们往往会更 自觉主动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绩效管理的前提 顺应这种意义,我们自然而然的得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推广绩效管理的前提。 公司的远景能否转化为员工心中的灯塔,公司的计画能否转化为员工日常的工作目标,关键在 於它们能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而主管的主要职责不是监督员工的行为而是创造一个催人奋进、和谐的工作环境,创造一种个人需要与公司管理目标相互统一,最大限度激励士气的环境。这 就需要管理者重新思考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定位。上下级之间的本着人格上平等、尊重、依赖, 工作上相互理解、支援,上级为下级提供服务、资源、资讯等,下级对上级和自己的目标提供 承诺、责任、热情、主动等,达到“上下同欲者胜”的理想境界。 实施绩效管理的方法 秉承这种管理理念,我们在推行绩效管理时候的方法就很明确。那就是叁与、共识、沟通、反馈、宣传、协调、信任、激励。公司落实战略目标的过程就是员 工叁与共同制定的过程!员工叁与共同制定才会产生责任感,才会产生内在的承诺,而不是依 靠行政命令的服从!在执行过程中需要随时保持沟通和反馈,了解

最新绩效管理试题(答案)

绩效管理试题 一、选择题 1、( C )是对员工承担岗位工作的成果进行评定和估价。 (A)能力考核(B)态度考核 (C)业绩考核(D)绩效考核 2、在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最直接影响绩效评价质量和效果的人员是( C ) (A)高层领导 (B)一般员工 (C)直接上级/主管 (D)人力资源部人员 3、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 D )。 (A)确定被考评者未来的薪金水平 (B)帮助员工找出提高绩效的方法 (C)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实施方案 (D)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提高与发展 4、目标管理法能使员工个人的( A )保持一致。 (A)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 (B)努力目标与组织目标 (C)努力目标与集体目标 (D)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 5、符合绩效考核指标设置要求的陈述是( D )。 (A)让顾客完全满意 (B)熟悉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C)尽量节约时间 (D)每月废品率不超过1% 6、行为主导型的考评内容以考评员工的( D )为主,效果主导型着眼于干出了什么,重点 在于产生和贡献,而不关心行为和过程。 (A)工作效果(B)工作态度 (C)工作业绩(D)工作行为

7、主管对员工的绩效结果进行反馈时,应努力做到(D )。 (A)给员工发言的机会 (B)集中于关键事项 (C)运用反馈技巧,因人而异 (D)以上都是 8、工作绩效一般是指员工的劳动行为表现及其( B ) (A)工作表现(B)工作成果 (C)工作成绩(D)工作效果 9、( B )是企业根据岗位工作说明书,对员工的工作业绩,包括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 进行全面系统考察与评估的过程。 (A)行为考核(B)绩效考核 (C)人事考核(D)能力考核 10、下面绩效考评中,不属于能力考评项目的是( D ) (A)知识(B)经验阅历 (C)技能熟练程度(D)工作质量 11、对于从事管理性和服务性的工作人员一般宜于采用的考核方法是( C )。 ①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方法②以行为为导向的考核方法 ③以品质特征为导向的考核方法④以态度特征为导向的考核方法行为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②④ 12、( D )不属于人力资源部对绩效考核表格进行必要的检查的内容。 (A)考核指标的相关性 (B)考核标准的准确性 (C)考核表格的简捷程度 (D)考核中各单位主管就履行的责任 13、绩效面谈的质量和效果取决于( C )。 (A)考评者与被考评者事先的准备程度和被考评者的临场状态 (B)双方提供的数据资料的详实和准确程度及绩效管理制度的有效程度 (C)考评者与被考评者事先的准备程度及双方提供的数字资料的详实准确程度 (D)双方提供的数字资料的详实准确程度及被考评者的临场状态

绩效管理

第四章绩效管理 第一节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运行与开发 第一单元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 一、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1、绩效管理制度的设计: 绩效管理制度:是企业单位组织实施绩效管理活动的准则和行为的规范,它是以企业单位规章规则的形式,对绩效管理的目的、意义、性质和特点,以及组织实施绩效管理的程序、步骤、原则和要求所做的统一规定。 2、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根据工作对象和内容不同: (1)管理的总流程设计:是从企业的宏观的角度对绩效管理程序进行的设计 (2)具体考评程序设计:是在较小的范围内,对部门或可使员工绩效考评活动过程所做的设计。 二、对绩效管理系统的不同认识 1、国内关于绩效管理系统的理论 (1)目标设计:主要针对具体的工作岗位职责 A、结果的目标设计:数量、质量、成本、时间 B、行为的目标设计: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的态度、努力程度和能力等胜任特征。 (2)过程指导:它强调的是考核之前管理者对于员工的激励、反馈和辅导。 A、激励阶段:主要强调的是非正式激励的途径和方法 B、反馈阶段:强调不仅要考虑正面反馈的方法,而且要考虑负面反馈的方法。 C、控制阶段:强调管理者,特别是基层管理者要针对员工的行为表现进行及时的纠正、示范和培训,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咨询。 (3)考核反馈:涉及结果和行为两个方面,结果考核容易操作。 (4)激励发展:它是将绩效管理评价的结果应用于实际的关键环节,包括绩效工资的设计方法和分配方式,以及根据考核结果发现的问题,制定培训发展计划 2、国外的理论:加拿大专家认为绩效管理主要有以下四部分组成: (1)指导:明确每位员工的工作职责,以及与此相关的特定工作行为。其主要的内容就是给员工清楚地指明:问题是什么,以及应该如何去做。 (2)激励:与较强的工作动机相关的有两方面的因素:目标设定和员工参与。如果在绩效管理活动中能具备这两方面的要素,员工就会积极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具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 (3)控制:它贯穿于绩效评价的整个过程。组织要从短期和长期战略出发来设计及效评估体系 (4)奖励:它是绩效管理活动过程中的最后一个要素。绩效工资制已经成为薪资管理专家的热点。 能力要求 绩效管理总流程的设计,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考评阶段、总结阶段和应用开发阶段 一、准备阶段:它实际效管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需要解决四个基本问题 (一)明确绩效管理的对象,以及各个管理层级的关系。正确的回答“谁来考评,考评谁” 1、谁来考评: (1)考评者:涉及各层及管理人员(主管)、部专职人员。 (2)被考评者:涉及全体员工 (3)被考评者的同事:涉及全体员工 (4)被考评者的下级:涉及气体员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