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材料学A卷

纺织材料学A卷
纺织材料学A卷

《纺织材料学》第二部分A卷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吸湿平衡

具有一定回潮率的纤维,放在一个新的大气条件下,它将立刻放湿或吸湿,经过一定时间后,它的回潮率逐渐趋向于一个稳定的值,这种现象称为吸湿平衡。

2. 蠕变、松弛

蠕变是指在一定拉伸力作用下,变形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

松驰是指在拉伸变形(伸长)恒定的条件下,内部应力(张力)随时间的延续继续不断下降的现象。3.极限氧指数

极限氧指数LOI是材料点燃后在氧-氮大气里维持燃烧所需要的最低的含氧量的体积百分数。

4.断裂伸长度

纤维和纱线拉伸到断裂时的伸长率(应变率)叫断裂伸长率,或称断裂伸长度。

5.临界捻度

传统纺纱的纱线,随着捻度增加,开始为临界强度强度上升,后来又下降,

极大值处是临界捻度(捻系数)。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1、铜氨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为纤维素,酪素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是 a-氨酸缩合形成的蛋白质。

2、纺织材料的机械性能是指纤维、纱线、织物在机械作用时的力学性质,总体包括了拉伸、压缩、弯曲、扭转、摩擦、磨损、疲劳等各方面的作用。

3、用烘箱法测试回潮率,称重方法一般可分为箱内热称、箱外热称、

箱外冷称三种。

4、纺织材料的比热是指使质量为1克的纺织材料,温度变化1°C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5、纯棉21s比纯棉21 tex 粗(填粗或细)。

6、提高纺织材料的难燃性的途径有对纺织材料进行防火处理和制造难燃纤维。

7、纱线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称为捻度。单纱中的纤维在加捻后,捻回的方向自下而上,自左而右的叫 Z 捻。

8、测定纱线捻度的方法主要有解捻法和解捻加捻法(或张力法)。

9、纱线捻系数的大小,主要由原料的性质和纱线的用途决定。

10、细纱不匀率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测长称重法、目光检测法、电子均匀度仪法。

11、纺织材料的保暖性主要取决于纤维层中夹持的空气的数量和状态。

12、棉与涤纶混纺纱,其混纺比为T/C:60/40。巳知棉公定回潮率为8.5%,涤

纶纤维的公定回潮率为0.4%,则该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为 3.64% 。

13、一般测得的纺织材料的导热系数是纤维、空气和水分这个混合体的导热系数。

14、热塑性纤维受热温度提高,相继出现玻璃态、高弹态及粘流态三种物理状态。出现两个转变温度是玻璃化温度、流动温度。

15用二根18tex棉纱合并为股线时,特数的表示形式为18′2tex 。

16、纤度为50旦的长丝相当于 180 公支。

17、纱线因加捻而引起的长度的缩短,叫捻缩。

三、多项选择题(少选或多选不得分。每题1分,共10分)

1、纤维或纱线在较小拉伸力长时间作用下也会断裂,这种现象我们称

为( B )。

A、老化

B、疲劳

C、蠕变

D、初始模量

2、在用烘箱测定回潮率时,如果把烘箱置于标准状态下,则测得的回

潮率是( A )。

A、实际回潮率

B、标准回潮率

C、公定回潮率

3、下列指标属于相对强度的有( A、B、C )。

A、断裂应力

B、比强度

C、断裂长度

D、断裂强力

4、纱线名义上的特数,叫( A )。

A、公称特数

B、设计特数

C、实际特数

5、随着回潮率的提高,纺织材料的导热系数将(),保暖性将

()。( B )

A、减小,上升

B、增大,下降

C、减少,下降

D、增大,上升

6、羊毛、棉、维纶的耐摩擦性能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应为( B )。

A、棉<羊毛<维纶

B、羊毛<棉<维纶

C、羊毛<维纶<棉

D、棉<维纶<羊毛

7、纤维吸湿后在长度方向的膨胀(),在直径方向膨胀()。( C )

A、很小,不变

B、很大,不变

C、很小,很大

D、很大,很小

8、一般把熔点以下( B )的一段温度范围,叫软化温度。

A、10-30℃

B、20-40℃

C、30-50℃

D、40-60℃

9、当受热温度超过( C )时,纺织材料的热稳定性,叫耐高温性。

A、300℃

B、400℃

C、500℃

D、600℃

10、纺织材料、空气、水的导热系数的大小顺序为( C )

A、纺织材料>空气>水

B、空气>水>纺织材料

C、水>纺织材料>空气

D、空气>纺织材料>水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棉麻等天然纤维素纤维的强力随着回潮率的升高而上升。(对)

2、LOI值越大,说明纺织纤维越易燃。(错)

3、导热系数越大,材料的导热性越好,热绝缘性和保温性越好。(错)

4、法向压力等于零时的切向阻力叫“抱合力”。(对)

5、特为定长制。同一种纤维的特数越大,则纤维越粗。(对)

6、在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中,茧丝的耐光性最差。(错)

7、吸湿性是指纺织材料在大气中吸收或放出气态水的能力。(对)

8、粘胶纤维随着回潮率的增加而强力增加。(错)

9、根据纺织材料的保暖性,一旦服装纤维层中的空气发生流动,

纤维层的保暖性就大大提高。(错′)

10、决定纤维静电衰减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材料的表面比电阻。(对)

五、简答题(第1、2题每题6分,第3题8分,共20分)

1、比较烘箱测湿时,箱内热称、箱外热称两者的结果,并分析原因。

答:箱内热称:由于箱内热空气的浮力小而使称得的试样干量偏重,算得的回潮率偏小。(得3分)箱外热称:由于试样中存在热空气,使其密度小于周围空气,称得的干量偏小算得回潮率偏大。采用箱外热称,纤维在空气中吸湿,会使称得重量偏大,并与称量快慢有关,因此计算结果稳定性差。(得3分)

2、试述纤维吸湿滞后性产生的原因及对检验工作的意义。

答:一般认为吸湿时由于水分子进人纤维的无定形区,使大分子间距离增加,少数连接点被迫拆开,而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结合。放湿时,水分子离开纤维,连接点有重新结合的趋势,但由于大分子上已有较多的极性基因与水分子相吸引,阻止水分子离去,而且大分子间的距离不能及时完全回复到原来情况,因而

保留了一部分水分子。所以,纤维从放湿达到平衡比从吸湿达到平衡,具有较高的回潮率。(得3分)

由于吸湿滞后现象的存在,在进行纤维材料的物理性能检测是,必须先将它在低温、低湿下放置一定时间,即进行预调湿,使纤维中所含水分低于标准温湿度条件下的含水,再放到标准温湿条件下调湿,以保证其吸湿过程,尽量减少纤维吸湿滞后性所造成的误差。(得3分)

3、影响纺织纤维拉伸断裂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纤维拉伸断裂强度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纤维的内部结构(得1分)

(1)大分子聚合度:纤维的强度随聚合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聚合度小时,随聚合度的增加纤维强度显著增加,到达一定聚合度后,聚合度对纤维强度的影响不明显或不再增加。

(2)结晶度:纤维的初始模量、密度和屈服点应力都随结晶度的增加而增加。

(3)大分子取向度:纤维的断裂强度、初始模量和屈服应力都随取向度的增加而增加。(得2分)(二)、温湿度:(得1分)一般纤维随温度升高强度降低。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相比,合成纤维受

温度影响更为敏感。一般纤维随相对湿度增加强度降低,然而天然纤维素纤维的强度反而增加。这是由于聚合度、结晶度均高,纤维吸湿后拆开非结晶区链段的结合点,增加同时受力的分子数,使纤维强度增加。(得1分)

(三)、试验条件(得1分)

(1)试样长度:纤维强度随试样长度的增加而降低,因为纤维的断裂点总是在最弱处产生。试样长度越长,出现最弱点的机率越多,所以强度愈低,特别对强度不匀大的天然纤维影响更大。

(2)试样根数:由束纤维试验所得的平均单纤维强度要比以单纤维试验时所得的平均单纤维强度为低,束纤维根数越多,两者差异越大,这是由于束纤维中的各根纤维伸直程度、受力情况不同,出现断裂的不同时性和少量纤维滑移所致。

(3)拉伸速度及负荷方式:拉伸速度大,纤维强度偏高。加负荷的方式有等速拉伸、等速伸长和等加负荷三种,采用形式不同也会影响试验结果。(得2分)

六、计算题(每题5分,共15分),

1、有一批混纺面料,称得重量为2500kg,面料的混纺比为羊毛40/涤纶40/粘胶20。求该批面料的公定回潮率?(羊毛公定回潮率14%,粘胶公定回潮率为13%,涤纶公定回潮率0.4%)

解:W==8.36%(公式2分,计算3分)

2、一批粘胶重2000kg,取100g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89.29g,求该批粘胶的实际回潮率和公定重量。(粘胶的公定回潮率为13%)

解:实际回潮率W0==12% (公式1分,计算1分)

Gk= =2017.86(kg) (公式1分,计算2分)

3、已知苎麻纤维的细度为2000公支、平均单纤维强力26.88cN,计算纤维的断裂长度(km)、比强度(cN/dtex)、断裂应力(N/mm2)。(r苎麻=1.5g/cm3)

解:断裂长度L= = =53.8(km) (公式1分,计算1分)

Ntex= = =0.5tex=5dtex

比强度

ptex= =5.38(cN/dtex) (公式1分,计算1分)

纤维直径d= (mm) T S=

Ts = = =806.4(N/mm2)(1分)

纺织材料学习题集(DOC)

《纺织材料学》习题集 宗亚宁编 2008年6月目录 绪论 (1) 第1章天然纤维素纤维 (1) 第2章天然蛋白质纤维 (2) 第3章化学纤维 (2) 第4章纤维形态特征 (3) 第5章纤维的结构特征 (3) 第6章纺织材料的吸湿性 (4) 第7章纤维力学性质 (4) 第8章纺织材料的热学、光学及电学性能 (5) 第9章纱线的分类与基本特征参数 (6) 第10章纱线的力学性质 (7) 第11章织物的分类及基本结构 (7) 第12章织物基本力学性质 (8) 第13章织物的保形性 (8) 第14章织物的舒适性 (9) 第15章织物的风格与评价.................................................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纺织材料(2)纺织纤维(3)化学纤维 (4)天然纤维(5)再生纤维(6)合成纤维 二、问答题 试述纺织纤维的主要类别,并分别举例。 第1章天然纤维素纤维 一、名词解释 1. 丝光 2. 皮棉 3. 棉纤维天然转曲 4. 皮辊棉 5. 锯齿棉 6. 原棉疵点 7. 成熟度 8. 衣分率 9. 原棉品级10. 工艺纤维11. 主体长度12. 平均长度 13. 品质长度14. 短绒率15. 跨越长度 二、问答题 1. 简述正常成熟的棉纤维纵向、横截面的形态特征。 2. 简述棉纤维天然转曲的影响因素。 3. 简述棉纤维截面结构层次、各层次的特点及各层次与纤维性能的关系。 4. 简述棉纤维长度及其分布与纺纱工艺、纱线性能之间的关系。 5. 简述棉纤维细度及其分布与纺纱工艺、纱线性能之间的关系。 6. 棉纤维成熟度与纺纱工艺及产品性能之间的关系 7. 中国细绒棉品级评定的分级情况及主要依据是什么。 8. 原棉品质评定(商业检验)的内容。 9. 简述麻纤维的种类。 10. 简述苎麻、亚麻纤维的形态特征、性能特点及检测方法。 11. 试述细绒棉与长绒棉、锯齿棉与皮辊棉的特点 12. 原棉标志的含义。试述327A、231B和527代表什么样的原棉 第2章天然蛋白质纤维 一、名词解释 1. 品质支数 2. 加权主体长度 3. 加权主体基数 4. 短毛率 5.卷曲度

纺织材料学(于伟东-中国纺织出版社)课后答案

纺织材料学(于伟东-中国纺织出版社)课后答案第一章纤维的分类及发展 2、棉,麻,丝,毛纤维的主要特性是什么?试述理由及应该进行的评价。 棉纤维的主要特性:细长柔软,吸湿性好(多层状带中腔结构,有天然扭转),耐强碱,耐有机溶剂,耐漂白剂以及隔热耐热(带有果胶和蜡质,分布于表皮初生层);弹性 和弹性恢复性较差,不耐强无机酸,易发霉,易燃。 麻纤维的主要特性:麻纤维比棉纤维粗硬,吸湿性好,强度高,变形能力好,纤维以 挺爽为特征,麻的细度和均匀性是其特性的主要指标。(结构成分和棉相似单细胞物质。) 丝纤维的特性:具有高强伸度,纤维细而柔软,平滑有弹性,吸湿性好,织物有光泽,有独特“丝鸣”感,不耐酸碱(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毛纤维的特性:高弹性(有天然卷曲),吸湿性好,易染色,不易沾污,耐酸不耐碱(角蛋白分子侧基多样性),有毡化性(表面鳞片排列的方向性和纤维有高弹性)。 3、试述再生纤维与天然纤维和与合成纤维的区别,其在结构和性能上有何异同?在 命名上如何区分? 答:一、命名 再生纤维:“原料名称+浆+纤维” 或“ 原料名称+黏胶”。 天然纤维:直接根据纤维来源命名,丝纤维是根据“植物名+蚕丝”构成。 合成纤维:以化学组成为主,并形成学名及缩写代码,商用名为辅,形成商品名或俗称名。 二、区别 再生纤维:已天然高聚物为原材料制成浆液,其化学组成基本不变并高纯净化后 的纤维。 天然纤维:天然纤维是取自植物、动物、矿物中的纤维。其中植物纤维主要组成物质为纤维素,并含有少量木质素、半纤维素等。动物纤维主要组成物质为蛋 白质,但蛋白质的化学组成由较大差异。矿物纤维有SiO2 、Al2O3、Fe2O3、 MgO。

纺织材料学试题库整理(科大)

绪论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纺织纤维 2聚合度 3结晶度 4取向度 5大分子的柔曲性 三、填空题: 1.纤维大分子聚合度越高,则纤维的强度。 2. 纺织纤维中大分子间的结合力有、、、四种。 四、简答: 1.比较结晶区和非结晶区的特点。 2.什么是大分子的柔曲性?影响柔曲性的因素是什么? 五、判断题: 1.纤维大分子的聚合度越高,强度越低() 2.纤维结晶度越高,则其强度越大,但其初始模量较低()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第一节)1公定重量 2回潮率 3含水率 4平衡回潮率 5公定回潮率 6吸湿滞后性(第二节)7吸湿积分热 8吸湿微分热 二、选择题: (第一节)1.在同等条件下,成熟差的棉纤维比成熟好的棉纤维吸湿性() A 好 B 差 C相同 2.标准重量是指纺织材料在()的重量. A标准大气时 B公定回潮率时 C平衡回潮率时 3.粘胶纤维吸湿性比棉纤维() A 好 B 差 C 相同 4.纺织材料的公定(标准)重量是() A实际回潮率时的重量 B标准回潮率时的重量 C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 5.纺织材料的含水率为10%时,其回潮率()10%。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第二节)6.同一种纤维从放湿达到平衡的回潮率()从吸湿达到平衡回潮率 A 大于 B 小于 C 相等 7.纤维回潮率随着温度升高而() A增大 B 降低 C 不变 8.维纶缩甲醛主要是为了提高纤维的() A耐热水性 B强度 C耐晒性 9.具有准晶态结构的纤维是() A涤纶 B丙纶 C腈纶 10.如果需要包芯纱具有较好的弹性,则芯纱一般采用() A氨纶 B腈纶 C高收缩涤纶 (第三节)11.纺织材料重量随回潮率增加而() A增大 B 降低 C 不变 12.大多数纤维吸湿后,直径方向会() A缩短 B膨胀 C 不变 13.纤维吸湿后,其强度一般会() A 提高 B 降低 C 不变 14.棉纤维吸湿后导电性能迅速提高,一般不易积累() A 水分 B 杂质 C 静电 15.随着相对湿度的提高, 强度变化最小的纤维是( )

纺织材料学试题库--计算题

绍兴中专染整专业《纺织材料学》试题库 ——计算题模块 1、某种纤维的线密度为1.45dtex,如用公制支数和特数表示,各为多少? 解:N dtex ÷N t =10 ? N t = N dtex ÷10 =1.45÷10=0.145 (特) N t ×N m =1000 ? N m = 1000÷N t =1000÷0.145=6896.55(公支) 2、一批粘胶重2000kg,取100g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89.29g,求该批粘胶的实际回潮率和公定重量。 解:W 实= 29 . 89 29 . 89 100- =12% G 公=G 实 ? 实 公 W W + + 100 100 =2000? 12 100 13 100 + + =2017.86(kg) 3、计算70/30涤/粘混纺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混纺比。 解:涤/粘混纺纱混纺比=70?(1+0.004):30?(1+0.13) = 70.28:33.9 =67.5:32.5 4、有一批棉纱,在相对湿度为80%,温度300C时,称得其实际重量为100吨,测得其回潮率为15%。试计算这批棉纱的标准重量和它的含水率(公定回潮为8.5%)。 解:G 公=G 实 ? 实 公 W W + + 100 100 =100? 15 100 5.8 100 + + =94.35

W 含= W W + 100 100 = 5.8 100 5.8 100 + ?=7.83% 5、一批粘胶重1000kg,取50g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44 .5g,求该批粘胶的回潮率和公定重量。(已知粘胶的公定回潮率为13.0%) 解:W= 5. 445. 44 50- =12.36% G 公=G 实 ? 实 公 W W + + 100 100 =1000? 36 . 12 100 13 100 + + =1005.7kg 6、计算50/50腈纶/粘胶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为多少。(已知腈纶的公定回潮率为2 .0%) 解:W= 10013 50 2 50? + ? =7.5% 7、计算70/30涤/棉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及公定回潮率下的混纺百分比(已知涤纶的公定回潮率为0.4%,棉的公定回潮率为8.5%)。 解:W 公 =(0.7?0.4%+0.3?8.5%)?100% =2.83% 方法一:公定回潮率下涤纶的百分比=0.7?(1+0.4%)/(1+2.83%) =68.35% 公定回潮率下棉的百分比=100%-68.35% =31.65% 方法二:涤/棉混纺纱的混纺百分比=70?(1+0.004):30?(1+0.085) =68.35:31.65 9、将锦纶长丝绞成每周长为1.125米,共100圈的丝绞,称重后求得丝绞的平均重量为1.02克,烘干后平均重量为0.97克,求该批锦纶长丝的线密度。(公

东华大学833纺织材料学2017年考研真题

2017年纺织工程试卷 一名词及相互关系解释(每小题5分,共50分) 1.纤维的结构与尺度 2.介电损耗与静电现象 3.纤维的捻系数和滑脱长度 4.织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短纤维可加工性与长纤维可加工性 6.纤维弹性回复指标与疲劳极限

7.纤维的耐光性和光热稳定性 8.重均(重量加权)平均长度与豪特长度 9.织物的悬垂性和视觉风格 10.三向机织物和三维机织物 二、问答与计算题 1.(18分)请讨论如何鉴别区分下述纱线:涤棉纱,F/S(长短)复合纱,Kevlar?49长丝纱,Sirospun纱,碳纤维纱,涤纶缝纫线,锦纶工业用丝和毛纱。并图解讨论涤棉混纺纱的强度变化及原因。

2.(16分)导热系数λ和比热容C是纺织纤维热学性质中的两个基本指标,作为保暖织物和接触凉爽型植物,λ和C该如何选择?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如果纤维变细,织物的凉爽性和保暖性如何变化?假设织物表面毛羽增加,织物的凉爽性和保暖性又如何变化?请给出对应的解释。

3.(15分)纤维纤维的摩擦性质是纤维相互作用过程中最重要的表面性质。影响羊毛织物毡缩性的内在原因和外在条件各为何?纤维产生粘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请图解此过程。 4.(15分)试比较机织物、针织物和非织造布的强度利用系数的差异及讨论产生差异的原因和大于1的原因,并比较三类织物常测的拉伸应变及压缩变形能力的差异及其成因。

5.(20分)纤维力学性质中有初始模量E0、剪切模量G、弹性模量E’、和损耗模量E’’,请给出①E0与E’的关系及理由;②相对单纤维来说,E0与G的关系及理由;③E’与E’’分别代表纤维体中何种结构区域的作用;④若已知纤维结晶度为50%的回潮率W=12.5%时,求其无序部分为60%时的W,并问其模量和结晶度作何变化;⑤若晶区以弹簧、非晶区以粘壶表达,请用Maxwell模型和V oigt模 型,并任取其中一个,当作用ζ=ζ0e i(ωt+δ),ε=ε0e iωt,求其E0、E’、和E’’。 6.(16分)已知织物的经、纬纱均为45D的涤纶丝与棉纤维的复合纱,其复合比为1:1,即50T/50C,纱的密度δT/C=0.85g/cm3;捻缩为5%,试求成纱的Tex(特数)和英制支数。

纺织材料学复习题库

《纺织材料学》简答论述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名词解释(15分) 羊毛缩绒性:在湿热或化学试剂条件下,羊毛纤维或织物鳞片会张开,如同时加以反复摩擦挤压,由于定向摩擦效应,使纤维保持指根性运动,纤维纠缠按一定方向慢慢蠕动。羊毛纤维啮合成毡,羊毛织物收缩紧密, 这一性质成为羊毛的缩绒性。 差别化纤维:一般经过化学改性或物理变形,使纤维的形态结构、物理化学性能与常规纤维有显著不同,取得仿生的效果或改善提高化纤的性能。这类对常规纤维有所创新或具有某一特性的化学纤维称为差别化纤 维。 超细纤维:单丝线密度较小的纤维,又称微细纤维。根据线密度范围可分为细特纤维和超细特纤维。细特纤维抗弯刚度小,制得的织物细腻、柔软、悬垂性好,纤维比表面积大,吸湿好,染色时有减浅效应,光泽柔 和。 高收缩纤维:沸水收缩率高于15%的化学纤维。根据其热收缩程度的不同,可以得到不同风格及性能的产品。如热收缩率在15%-25%的高收缩涤纶,可用于织制各种绉类、凸凹、提花织物。 吸湿滞后性:在相同大气条件下,放湿的回潮率-时间曲线和吸湿的回潮率-时间曲线最后不重叠而有滞后性,从放湿得到的平衡回潮率总高于吸湿得到的平衡回潮率。纤维这种性质称为吸湿滞后性或吸湿保守性。 纱线:由纺织纤维制成的细而柔软的、并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质的长条。 纺织纤维:直径一般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而长度比直径大百倍、千倍以上的物质,并且可用来制造纺织制品。这类纤维称为纺织纤维。 断裂长度:是相对强度指标。随着纤维或纱线长度增加,自重增加。当纤维或纱线自重等于其断裂强度时的长度,为断裂长度(km).数值越大,表示纤维或纱线的相对强度越高。 临界捻系数:捻系数表示纱线加捻程度的指标之一,可用来比较同品种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纱线强力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捻度的增加而增加,纱线获得最大强力时的捻系数,称为临界捻系数。 纤维:直径一般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而长度比直径大百倍、千倍以上的物质。 含水率:纺织材料中所占水分重量对纺织材料湿量的百分比。 丝光:棉纤维在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或液氨中处理,纤维横向膨化,截面变圆,天然转曲消失,使纤维呈现丝一般的光泽。如果膨化的同时再给予拉伸,则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变纤维的内部结构,从而提高纤维强力。这一处理称为丝光。 公定回潮率:为了计重和核价的需要,必须对各种纺织材料的回潮率作统一规定,这称为公定回潮率。公定回潮率较接近实际回潮率。 回潮率:是指纺织材料中所含的水分重量对纺织材料的干量的百分比。 吸湿保守性:在相同大气条件下,放湿的回潮率-时间曲线和吸湿的回潮率-时间曲线最后不重叠而有滞后性,从放湿得到的平衡回潮率总高于吸湿得到的平衡回潮率。纤维这种性质称为吸湿滞后性或吸湿保守性。 特克斯:是指1000米长的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数。 极限氧指数:是指材料点燃后在氧氮大气里持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氧气浓度,一般用氧占氧氮混合气体的体积比(百分比)表示。极限氧指数(LOI)值越大材料耐燃性越好。

2013年浙江理工大学考研真题920 纺织材料学

浙江理工大学 201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纺织材料学代码:920 (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一、简要解释下列名词(每题3分,共45分) 1、半合成纤维 2、差别化纤维 3、变形纱 4、羊毛品质指数 5、纤维的形态特征 6、棉纤维成熟度 7、热定型 8、初始模量 9、动态损耗模量 10、临界捻系数 11、纤维分子间引力 12、假捻变形纱 13、纱线转移系数 14、接触角及浸润滞后性 15、织物的结构相和零结构相 二、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在各题的()中填入正确选项的编号(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纤维中,属于半合成纤维的是()。 ①黏胶②醋酸③锦纶 2、对位芳纶液晶纺丝是为了()。 ①提高耐热性能②增加强度③增加伸长率 3、下列纤维弹性性能最好的是()。 ①PBT ②PTT ③高收缩涤纶 4、在各种变形丝中,与短纤纱性能最接近的是( )。 ①假捻变形丝②空气变形丝③改良假捻变形丝 5、低强高伸涤纶与羊毛混纺,随着涤纶含量的增加,其混纺纱强力( )。 ①逐渐增加②逐渐下降③先下降至一定值后又逐渐增加 6、各种干燥纤维的吸湿微分热()。 ①大致相等②与纤维吸湿能力有关③与纤维吸湿能力无关 7、利用金属导电纤维与涤纶纤维交织制成的孕妇服的抗静电性能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而()。 ①不变②愈大③愈小 8、利用电容式传感器测量纱线细度的变化应采用()。 ①低频②高频③中频 9、用倍克线法测量纤维的双折射率值,该法测得的是纤维()折射率。 ①表层②整体③内层 10、涤纶纤维的三种热收缩率()。 ①一样②热空气的热收缩率最大③饱和蒸汽的热收缩率最大 11、棉纤维的长度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 ①增加②不变③减小 12、纤维的浸润性越好,液滴与纤维之间的接触角()。 ①越大②越小③无关 第 1 页,共2 页

2019真题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五邑小文整理11页

东华大学 200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833 纺织材料学 东华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科目:纺织材料学 (考生注意:答案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注:凡专业课考“纺纱原理”或“织造学”或“针织学”的考生做1~10题,凡专业课“非织造学”的考生做6~15题) 1.织物舒适性 9.蠕变与应力松弛 2.变形纱 10.高聚物热机械性能曲线 3.织物悬垂性 11.ES纤维 4.机织物紧度与针织物未充满系数 12.毛型化纤 5.捻系数 13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 6.羊毛品质支数 14.极限氧指数 7.玻璃化温度 15.纤维初始模量 8.吸湿滞后性 二、问答与计算题(共70分): (注:凡专业课考“纺纱原理”或“织造学”或“针织学”的考生做1~5题,凡专业课考“非织造学”的考生做4~9题) 1、(15分)简述蚕丝纤维的特性及设计仿真丝织物的思路(包括纤维、纱 线、织物组织、后整理等) 2、(16分)简述纱线细度不匀形成的原因?纱线细度不匀对织造工艺和产 品质量的影响?评述纱线细度不匀的测试方法? 3、(12分)有一批名义特数为18tex的涤65/棉35混纺纱,测得平均每 缕纱干重为⒈75g,每缕纱长为100m。求: (1)该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和实际特数(tex); (2)该混纺纱的重量偏差(%); (3)该混纺纱的英制支数。 (已知:棉的特制公定回潮率为8.5%,英制公定回潮率为9.89%,涤纶的公定回潮率为0.4%)

4、(15分)纺织材料在加工和使用中的静电是如何产生的?试述消除静电 的常用方法及其原理。 5、(12分)今在标准大气条件下,对3旦、51mm的锦纶纤维进行强伸性能测试,夹持距离为20mm,测得平均单强为14.1gf,平均断裂伸长为0.8mm。试求: (1)该纤维的相对强度(cN/dtex)、断裂应力(N/mm2)和断裂伸长率(%); (已知:锦纶纤维的密度为1.14g/cm3) (2)当测试温度不变,而湿度增大时,则该纤维的强度和伸长将有什麽变化?说明其原因。 6、(10分)试分析纤维的手感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7、(10分)下列纤维中(棉纤维、羊毛纤维、粘胶纤维、涤纶纤维、丙纶 纤维),哪些可用超声波粘合法加固成非织造布?说明其原因。 8、(15分)试述丙纶纤维的结构特点、主要性质及其在服用和产业领域的 应用。 9、(8分)今有一批粘胶纤维重1000kg,取50g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 为45.2g。求: (1)该批粘胶纤维的回潮率(%); (2)该批粘胶纤维的标准重量(kg)。 (已知:粘胶纤维的公定回潮率为13%) 东华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 科目:纺织材料 (考生注意:答案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棉纤维成熟度 6.转移指数 2.吸湿滞后性 7.随机不匀 3.取向度 8.变形纱 4.蠕变与应力松弛 9.紧度与未充满系数 5.热定型 l0.织物免烫性 二、问答题(共48分): (注:统考生做1,2,3,4题,单考生从1,2,3,4,5题中任选4题) 1.(12分)何谓羊毛的缩绒性,分析说明缩绒性在羊毛加工和使用中的利弊及其克服弊端的方法。 2.(12分)描述苎麻、羊毛、粘胶和涤纶纤维的燃烧特征,试述纤维燃

纺织材料学2010A卷及答案

浙江理工大学2009 —2010 学年第 2 学期 《纺织材料学B 》期末试卷( A )卷 班级:学号:姓名: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小时。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复合纤维 2、溶液纺丝 3、纤维的取向度 4、吸湿等温线 5、纤维的初始模量 6、纤维的应力松弛 7、纤维的双折射 8、纱线的捻向 9、织物风格 10、织物的结构相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按纤维性能分类,芳纶纤维属于纤维。 2、锦纶6的化学名称为。 3、纤维的取向结构使纤维的力学性能、光学、热学性能、吸湿膨胀性等产生。 4、棉纤维的天然转曲是由于次生层中原纤排列而成。 5、细度为200D的锦纶6长丝纱,其细度为公支。 6、纤维从放湿达到的平衡回潮率在数值上总是从吸湿达到的平衡回潮率。 7、纤维的初始模量,则其制品比较柔软。 8、高于玻璃化温度时,纤维处于态。 9、纤维的性质对短纤纱中纤维的径向分布规律影响很大,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则

长纤维优先向转移。 10、纤维间相互移动时,产生粘-滑现象的本质原因是。 11、羊毛出现毡缩的必要条件是。 12、捻度为60捻/10cm,粗细为25tex的纱线特克斯制捻系数为。 13、截面中平均根数为100根纤维的纱线极限不匀率为。 14、织缩率是表示纱线在织物内__ _ __。 15、经纱或纬纱采用不同纤维原料的纱线织成的织物称为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羊毛纤维是()。 (1)单细胞纤维(2)非细胞组织纤维(3)多细胞纤维 2、天然纤维中,取向度最高的是_____。 (1)棉(2)麻(3)毛 3、浸润性好的纤维,水滴与纤维之间接触角。 (1)小(2)大(3)无关 4、羊毛纤维经过拉伸后,大分子从α型转变为β型是属于。 (1)构型改变(2)构象改变(3)超分子结构改变 5、吸湿性小的纺织材料,。 (1)加工性能和服用性能好(2)强伸性能好(3)电绝缘性能好 6、棉、麻等天然纤维素纤维随着回潮率的上升,其强度。 (1)增大(2)减小(3)接近不变 7、同样温度下,热收缩率最大的纤维是()。 (1)丙纶(2)涤纶(3)麻纤维 8、下列纤维中,耐光性最好的纤维是()。 (1)羊毛(2)锦纶(3)腈纶 9、纱线片段间不匀率,随片段长度的增加而。 (1)增加(2)减小(3)不变

纺织材料学试题库_计算题

中专染整专业《纺织材料学》试题库 ——计算题模块 1、某种纤维的线密度为1.45dtex,如用公制支数和特数表示,各为多少? 解:N dtex ÷N t =10 ? N t = N dtex ÷10 =1.45÷10=0.145 (特) N t ×N m =1000 ? N m = 1000÷N t =1000÷0.145=6896.55(公支) 2、一批粘胶重2000kg,取100g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89.29g,求该批粘胶的实际回潮率和公定重量。 解:W 实= 29 . 89 29 . 89 100- =12% G 公=G 实 ? 实 公 W W + + 100 100 =2000? 12 100 13 100 + + =2017.86(kg) 3、计算70/30涤/粘混纺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混纺比。 解:涤/粘混纺纱混纺比=70?(1+0.004):30?(1+0.13) = 70.28:33.9 =67.5:32.5 4、有一批棉纱,在相对湿度为80%,温度300C时,称得其实际重量为100吨,测得其回潮率为15%。试计算这批棉纱的标准重量和它的含水率(公定回潮为8.5%)。 解:G 公=G 实 ? 实 公 W W + + 100 100 =100? 15 100 5.8 100 + + =94.35

W 含= W W + 100 100 = 5.8 100 5.8 100 + ?=7.83% 5、一批粘胶重1000kg,取50g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44 .5g,求该批粘胶的回潮率和公定重量。(已知粘胶的公定回潮率为13.0%) 解:W= 5. 445. 44 50- =12.36% G 公=G 实 ? 实 公 W W + + 100 100 =1000? 36 . 12 100 13 100 + + =1005.7kg 6、计算50/50腈纶/粘胶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为多少。(已知腈纶的公定回潮率为2 .0%) 解:W= 10013 50 2 50? + ? =7.5% 7、计算70/30涤/棉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及公定回潮率下的混纺百分比(已知涤纶的公定回潮率为0.4%,棉的公定回潮率为8.5%)。 解:W 公 =(0.7?0.4%+0.3?8.5%)?100% =2.83% 方法一:公定回潮率下涤纶的百分比=0.7?(1+0.4%)/(1+2.83%) =68.35% 公定回潮率下棉的百分比=100%-68.35% =31.65% 方法二:涤/棉混纺纱的混纺百分比=70?(1+0.004):30?(1+0.085) =68.35:31.65 9、将锦纶长丝绞成每周长为1.125米,共100圈的丝绞,称重后求得丝绞的平均重量为1.02克,烘干后平均重量为0.97克,求该批锦纶长丝的线密度。(公

纺材重点及答案

1、天然转曲:纤维素以螺旋状原纤形态一层一层淀积在胞壁上,螺旋方向时左时右,纤维干涸后,由于内应力作用,胞壁扭转形成“天然转曲”(棉纤维生长发育过程中纤维素沿纤维轴向的螺旋变向所致。)(转曲的存在,使抱合力增大,有利于纺纱,提高产品的质量。一般用单位长度(1cm)中扭转180度的次数表示。) 2、抱合力:纤维间在法向压力为零时,做相对滑动时产生的切向阻力。 皮辊棉:用皮辊式轧棉机加工的皮棉。特点:皮棉是片状,含杂含短绒较多,长度整齐度较差,黄根较多,但纤维长度损伤少,轧工疵点少。 3、极限氧指数: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在氧、氮混合气体中,材料刚好能保持燃烧状态所需要的最低氧浓度。 4、复合纤维: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高聚物或性能不同的同种聚合物通过一个喷丝孔合成的纤维。 5、品质支数:表示直径在某一范围内的羊毛细度。 6、缓弹性变形:加(或去除)外力后需经一定时间后才能逐渐产生(或消失)的变形。 工艺纤维:工艺纤维是指脱胶和梳麻处理后,符合纺纱要求的具有一定细度、长度的束纤维。 7、急弹性变形:加(或去除)外力后能迅速变形。 8、摩擦效应:毛纤维鳞片层具有方向性,使对其摩擦有逆鳞、顺鳞之分。逆、顺摩擦系数之差对逆、顺摩擦系数之和的百分率为摩擦效应。 9、粘胶纤维的原料一般选用 答:先将纤维素原料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碱纤维素,再与二硫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纤维素黄酸酯,纤维素黄酸酯溶解在稀碱溶液中制成粘胶。 10、纺织纤维中大分子间的结合力有哪些 答:纤维大分子的次价键力包括范得华力、氢键、盐式键、化学键。范德华力存在于一切分子之间的一种吸引力。包括定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极性很强的X-H键上的氢原子,与另一个键上电负性很大的原子Y上的孤对电子相互吸引而形成的一种键。盐式键存在于部分纤维大分子间,盐式键键能大于氢键,小于化学键。网状构造的大分子可由化学键构成交联。 11、丙纶是化学纤维中密度最轻的品种。 12、麻纤维有茎纤维和叶纤维两类,茎纤维有哪些,叶纤维有有哪些 答:叶纤维:单子叶植物的叶鞘和叶身内的维管束纤维,如剑麻、蕉麻、菠萝麻等。 茎纤维就是韧皮纤维。 13、蚕茧由哪四部分组成。 答:蚕茧的构成:茧衣、茧层、蛹衬、蛹,茧层可缫丝,茧衣、蛹衬因丝细而脆弱只能作绢纺原料。蚕层可缫丝,形成的连续长丝称为“生丝”。 14、在同样结晶度下, 一般说来, 晶粒小的吸湿性好还是差? 答:在同样的结晶度下,微晶体的大小对吸湿性也有影响。一般来说,晶体小的吸湿性较大。韧皮纤维:双子叶植物茎的韧皮层内部丛生成束的纤维。如:苎麻、亚麻、黄麻、大麻、苘麻、荨麻、罗布麻等 15、吸湿性的测定方法? 答:吸湿性的测试方法:分为直接法与间接法两大类。直接测定法称得湿重Ga,去除水分后得干重G0,根据定义求得W。具体的测试方法有:烘箱法,红外线辐射法,高频加热干燥法,吸湿剂干燥法,真空干燥法。间接测定法利用纺织材料中含水多少与某些性质密切相关的原理,通过测试这些性质来推测含水率或回潮率。具体的测试方法有电容式测湿仪,电阻测湿仪。 16、根据蚕的饲养季节,蚕茧分? 答:根据蚕的饲养季节,蚕茧分春蚕,夏蚕,秋蚕。 17、:组成羊毛纤维的蛋白质层,表皮层是由___角蛋白质细胞__组成,它象__鱼鳞___一样重叠覆盖,包覆在羊毛纤维的表面,所以又称_鳞片____层。皮质层是__蛋白质___,又分_正皮质细胞____和__偏皮质细胞___,由于两种皮质的物理性质的不同引起的不平衡,形成了羊毛的卷曲。髓质层由____薄壁细胞_______组成,它的存在使羊毛的质量变_____。 18、:纺织纤维导电性能的指标为比电阻有哪三种。 (1)体积比电阻(ρv ,Ω·cm)

大学纺织材料学试题定稿版

大学纺织材料学试题精 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纺材试题 2005年一、名词解释:30分 1 两型毛 毛纤维有明显的粗细不匀,同一根毛纤维上具有绒毛和粗毛特征,髓质层呈断续状分布,存在于未改良好的杂交羊和粗毛羊的被毛中。 2 中长纤维 长度和细度介于棉型化纤和毛型化纤之间的一类化学纤维,长度一般为51-76cm,细度0.2-0.3tex,可采用棉型纺纱设备或专用纺纱设备加工仿毛型产品。 3 纤维的结晶度:纤维内部结晶部分所占整个纤维的体积或重量百分比。 4 品质长度 是纺织纤维的长度指标,用来确定纺纱工艺参数。不同测试方法得出的品质长度不同,目前主要是指用罗拉式长度分析仪测得的比主体长度长的那一部分纤维的重量加权平均长度。 5 吸湿滞后性:又称“吸湿保守性”。同样的纤维材料在同一温湿度条件下,由放湿达到的平衡回潮率和由吸湿达到的平衡回潮率不同,前者大于后者,这种现象叫做吸湿滞后性。 6 蠕变:纺织材料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变形随时间变化而增加的现象。

7 合成纤维的热塑性 将合成纤维或制品加热到玻璃化温度以上,并加一定外力强迫其变形,然后冷却并去除外力,这种变形就可固定下来,以后遇到的温度不超过玻璃化温度,则纤维或制品的形状就不会有大的变化,这种性质称为合成纤维的热塑性。 8 绝热率 是指热体不包覆试样时在单位时间内的散热量与包覆试样时的散热量的差值与前者的百分比。(或用公式表示)纺织材料的绝热率越大,保暖性越好。 9 差别化纤维 是非常规生产得到的具有特殊性能的化学纤维的总称。如异形纤维、高吸湿纤维、抗起毛起球性纤维以及仿天然纤维、易染色纤维等。 10 非制造布 一种由纤维网构成的纺织品,这种纤维网可以是梳理网或由纺丝方法直接制成的纤维薄网,纤维杂乱或者有某些定向铺置,纤维网应经过机械或化学方法加固。 二填空(本题共30个空,每空1分,满分共30分。) 1 在测定纤维拉伸性质时,应注意的环境条件为温度、湿度。 2 纤维之间的切向阻力包括抱合力和摩擦力。 3 在天然纤维中耐光性最差的纤维是蚕丝;合成纤维中耐光性最差的是丙纶。

近十年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试题及-答案

近十年东华大学纺织材 料学试题及答案 2000年一、名词解释(30分) 1、准结晶结构 腈纶在内部大分子结构上很特别,成不规则的螺旋形构象,且没有严格的结晶区,属准结晶结构。 2、玻璃化温度 非晶态高聚物大分子链段开始运动的最低温度或由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的温度。 3、纤维的流变性质:纤维在外力作用下,应力应变随时间而变化的性质 4、复合纤维- 由两种及两种以上聚合物,或具有不同性质的同一聚合物,经复合纺丝法纺制成的化学纤维。分并列型、皮芯型和海岛芯等。 5、极限氧系数:

纤维点燃后,在氧、氮大气里维持燃烧所需要的最低含氧量体积百分数。 6、交织物:用两种不同品种纤维的纱线或长丝交织而成的织物。 7、多重加工变形丝 具有复合变形工序形成的外观特征,将其分解后可看到复合变形前两种纱线的外观特征。 8、织物的舒适性 狭义:在环境-服装-人体系列中,通过服装织物的热湿传递作用经常保持人体舒适满意的热湿传递性能。 广义:除了一些物理因素外(织物的隔热性、透气性、透湿性及表面性能)还包括心理与生理因素。 9、织物的悬垂性和悬垂系数 悬垂性:织物因自重下垂的程度及形态称为悬垂性。 悬垂系数:悬垂系数小,织物较为柔软;反之,织物较为刚硬。

10、捻系数 表示纱线加捻程度的指标之一,可用来比较同品种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捻系数与纱线的捻回角及体积重量成函数关系。特数制捻系数at=Tt Nt;Tt特数制捻度(捻回数/10cm),Nt特(tex) 公制捻系数at=Tm/Nm;Tm公制捻度(捻回数/m),Nm公制支数(公支),捻系数越大,加捻程度越高。 二、问答和计算题 1、(10分)甲、乙两种纤维的拉伸曲线如下图所示。试比较这两种纤维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初始模量、断裂功的大小。如果将这两种纤维混纺,试预估其混纺纱与混纺比的关系曲线。 2、(20分)试比较蚕丝和羊毛纤维的结构和性能以及它们的新产品开发取向。注:结构:包括单基、大分子链形态、分子间力、形态结构等;性能:包括断裂强力、

(完整版)东华大学历年纺织材料学名词解释及计算题及答案

纤维: 通常是指长宽比在103倍以上、粗细为几微米到上百微米的柔软细长体。 化学纤维: 是指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聚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和机械方法加工制造出来的纤维。 再生纤维:以天然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和机械方法制成的,化学组成与原高聚物基本相同的化学纤维。 合成纤维:以石油、煤、天然气及一些农副产品等低分子作为原料制成的单体后,经人工合成获得的聚合物纺制成的化学纤维。 差别化纤维: 通常是指在原来纤维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处理,使性状上获得一定程度改善的纤维。 工艺纤维:单纤维很短,不能采用单纤维纺纱,而是以许多植物单细胞藉胶质粘合集束而成的束纤维作为纺纱用纤维,称为工艺纤维。 异形纤维:是指经一定几何形状(非圆形)喷丝孔纺制的具有特殊截面形状的化学纤维。 复合纤维: 由两种及两种以上聚合物,或具有不同性质的同一聚合物,经复合纺丝法纺制成的化学纤维。分并列型、皮芯型和海岛芯等。 特种纤维:是指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结构、功能或用途的化学纤维,其某些技术指标显着高于常规纤维。 超细纤维: 单丝细度<的纤维称为超细纤维

高收缩纤维:是指纤维在热或热湿作用下的长度有规律弯曲收缩或复合收缩的纤维 吸水吸湿纤维:是指具有吸收水分并将水分向临近纤维输送能力的纤维 功能纤维:是满足某种特殊要求和用途的纤维,即纤维具有某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棉纤维成熟度degree of maturity: 即纤维胞壁的增厚的程度。成熟系数:指棉纤维中断截面恢复成圆形后相应于双层壁厚与外径之比的标定值 手扯长度:用手扯法整理出一端平齐、纤维平整、没有丝和杂质的小棉束,放在黑绒板上量取的纤维束长度。 熔体纺丝:将高聚物加热至熔点以上的适当温度以制备熔体,熔体经螺杆挤压机由计量泵压出喷丝孔,使成细流状射入空气中,经冷凝而成为细条。 湿法纺丝:将纺丝溶液从喷丝孔中压出、在液体凝固剂中固化成丝。 干法纺丝:将纺丝液从喷丝孔中压出,在热空气中使溶剂挥发固化成丝。 同质毛:在整个毛被上的各个毛丛,都由一种粗细类型的毛纤维所组成。毛丛内部的纤维粗细、长短和弯曲基本一致。品质较好。 异质毛:在整个毛被的各个毛丛,由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羊

纺织材料学考题

一、名词解释 1、熔体纺丝 2、变形丝 3、变异-长度曲线 4、内外转移 5、吸湿等温线 6、玻璃化温度 7、比热 8、纱线 9、干法纺丝10、顶破11、初始模量12、热导率13、缩绒性14、极限氧指数15、洗可穿性16、临界捻系数17、滑脱长度18、湿法纺丝19、花式纱20、热定形21、织物悬垂性22、弱环定理23、粘流温度24、吸湿平衡 二、选择题 1.下列纤维中耐酸碱性能都好的是()。 ①涤纶②丙纶③维纶 2.机织物经纬向结构和纱线性质差异越小,其顶破强力()。 ①越小②越大③不变 3.双折射率为负值的是()。 ①涤纶②锦纶③腈纶 4.当纱线的重量偏差为负值时,表示纱线()。 ①设计重量大于实际重量②实际重量大于设计重量③二者重量相等 5.纱线片段内的不匀率,随着片段长度增加而() ①减小②增加③不变 6.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相比,试样长度对拉伸能影响大的是()。 ①天然纤维②化学短纤维③化纤纤维 7.同品种不同特数细纱,如果捻系数相同,则特数大的细纱捻度() ①大②小③二者相等 8.织物组织中交织点越多,织物的撕裂强力()。 ①越大②越小③不变 9.在绳子上悬挂比其断裂强度小的重物,经一定时间后,绳子断裂,这种断裂属()。 ①应力松弛断裂②动态疲劳断裂③蠕变伸长断裂 10.下列织物耐磨性能比较,正确的是() ①锦纶>低强高伸型涤纶>高强低伸型涤纶 ②锦纶>高强低伸型涤纶>低强高伸型涤纶 ③低强高伸型涤纶>锦纶>高强低伸型涤纶 11.麻纤维属于()。 ①高强低伸型②高强高伸型③低强高伸型 12.直径越小的纤维,其集合体的保暖性()。 ①越好②越差③与直径无关 13.完全取向的纤维,其吸湿膨胀各向异性值fs等于()。 ① 1 ② 0 ③ -1 14.随涤纶含量的增加,涤/毛和涤/棉混纺纱的弹性()。 ①都增加②下降和提高③提高和下降

纺材课后习题参考

纺材课后习题参考

向阻力。一般认为:外层纤维先断 纤维长、捻度多的纱——滑脱少 纤维短、捻度少的纱——滑脱多 1.试分析影响短纤维纱断裂强度的诸因素。 答:a.纤维的性质(1)纤维长度和长度不匀率:纤维长度越大,长度不匀率越小,则滑脱纤维数量就越少,纱强力越大。(2)纤维细度:纤维细度越大,细度不匀率越小,则滑脱根数越少,纱强力越大。(3)纤维强力与强力不匀率:纤维强力越大,强力不匀率越小,则纤维断裂不同时性减小,纱强力变大。单纱实际强力<纱截面中各根纤维强力之和(理论强力) b.纱线结构的影响(1)纱线捻度:捻度越大,纱强力越大;临界捻度时,纱强力最大;捻度大于T临界后,强力下降。(2)纺纱方法:环锭纱>气流纱,膨体纱强力较低,因为真正受力的纤维根数少。 2.根据普通低强高伸涤纶和棉纤维的拉伸曲线,分析涤/棉混纺纱线强力与混纺比之间的关系。并讨论理论预测的混纺纱强力与实测强力有何差异?为什么? 答: 混纺比:不同拉伸性质的纤维混纺时,必然是断裂伸长的小的先发生断裂,断裂伸长能力大的后断裂,有二次断裂现象。因此纱线的拉伸强力与混纺比的大小有关系。而且,混纺纱的强力总比起组分中性能好的那种纤维的纯纺纱的强力低。例如,当棉与低强高伸型涤纶混纺时,由于棉纤维初始模量大于涤纶。必然是棉纤维承担大的外力。当

棉纤维断裂时,涤纶并未达到其断裂伸长,纱线继续受拉伸,涤纶继续伸长,当达到其断裂伸长后,涤纶断裂,电子拉力试验机测试其拉伸图如图所示。有图可知,当涤纶含量小于50%时,纱线比强度最低。若两种混纺纤维的伸长能力基本相同,混纺纱的强力将随强力高的纤维含量增加而提高,如图所示,涤毛纤维混纺纱的强力随涤纶混纺比的增加而上升。 涤棉混纺纱拉伸曲线涤毛混纺纱强伸度与混纺比的关系预测的混纺纱强力与实测强力有何差异:预测值将大大超过实测值,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短纤维纱中纤维间相互滑动、纤维不伸直、纤维倾斜以及纱线结构不匀等原因。 3.试述长丝和短纤纱的临界捻系数产生的原因。 答:将纱线拉伸到断裂时,发现断裂截面上并不是所有纤维都断 裂,而是一部份纤维断裂,另一部份纤维滑脱,且断裂的那部份 纤维也不是同时断裂,这种断裂性能和单纱强力与纱的捻度有 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捻度的增加,纱线强力继续增加,但到一定 捻度之后,继续加捻度,强力反而下降,有利方面是捻度增加,纤

(完整版)纺材试题库及答案

《纺织材料学》试题一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一、概念题(15分) 1、羊毛的缩融性: 2、差别化纤维 3、超细纤维 4、高收缩纤维 5、吸湿滞后性 二、填空:25分 1、化学纤维“三大纶”指的是、和。其中,耐磨性最好的是,保形性最好的是,多次拉伸后剩余伸长最大的是,耐光性最好的是,耐光性最差的是;保暖性最好的是,热稳定性最好的是;有合成羊毛之称;可做轮胎帘子线的是。 2、棉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是。生长期包括、和转曲期三个时期。正常成熟的棉纤维横截面是,纵面是不规则的沿长度方向不断改变旋向的螺旋形扭曲,称为。棉主要性能包括、、、、和。 3、羊毛的主要组成是。其横截面由、和中腔组成;纵向有天然。 4、化学纤维的制造包括、、和纺丝 后加工四个过程。 5、人造棉即,人造毛即;有人造丝之称;合成棉花指的是。纤维有防治关节炎之功效。 6、氨纶的最大特点是。 7、中空纤维的最大特点是。 8、纺织纤维从大分子结合成纤维,大致经历、、、和纤维五个层级。 9、标准状态指的是。公定回潮率的规定是为了计重和的需要,它与回潮率接近。 10、原棉标志329代表的含义是。 三、判断正误并改错(10分) 1、吸湿使所有的纺织纤维强度下降,伸长率增加。

() 2、兔毛有软黄金之称。 () 3、粘胶、涤纶、晴纶和锦纶都是合成纤维。 () 4、直径很细,而长度比直径大许多的细长物质称为纺织纤 维。() 5、棉纤维在酸溶液中给予一定的拉伸,以改变纤维的内部 结构,提高纤维的强力。这一处理称为丝光。 () 四、计算题(15分) 1、某种纤维的线密度为1.45dtex,如用公制支数和特数表 示,各为多少? 2、一批粘胶重2000kg,取100g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 89.29g,求该批粘胶的实际回潮率和公定重量。 3、计算70/30涤/粘混纺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混纺比。 五、试述下列各题(25分) 1、哪些因素影响纺织纤维的回潮率,如何影响? 2、羊毛的鳞片层有什么作用? 3、纤维的长度和细度对成纱质量有何影响?

纺织科学技术:纺织材料学考试答案.doc

纺织科学技术:纺织材料学考试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名词解释 卷曲形成 本题答案:羊毛主体部分为皮质层。皮质层中皮质细胞一般有两种,即结 本题解析:羊毛主体部分为皮质层。皮质层中皮质细胞一般有两种,即结构疏松的正皮质和结构紧密的偏皮质。当正、偏皮质分居于纤维的两侧,并在长度方向上不断变换位置,由于两种皮质层物理性质不同引起不平衡,形成卷曲。羊毛卷曲度越大,纤维抱合力越好,也越有利于羊毛缩绒。 2、问答题 混纺纱线的命名遵循什么原则 本题答案:(1)、按原料混纺比的大小依次排列,比例多的在前,中间 本题解析:(1)、按原料混纺比的大小依次排列,比例多的在前,中间用/隔开。如65%涤纶和35%的棉的混纺纱,命名为:涤/棉纱65/35或65/35涤/棉纱(T/C65/35)。 (2)、若混纺原料比例相同,则按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再生纤维的顺序排列,中间用/隔开。如50%粘胶与50%腈纶的混纺纱命名为:腈/粘纱50/50。25%麻、25%粘胶与50%涤纶混纺纱命名为:涤/麻/粘纱50/25/25。 3、填空题 测定织物撕裂强度的方法有单缝法(单舌法)、( )、落锤法三种。 本题答案:梯形法 本题解析:梯形法 4、名词解释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