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一、儿推的起源、发展和流派

基础: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作为理论指导,用一定的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畅。

中医基础理论:

阴阳:

五行:

藏象:

辨证:

体系:成于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第十卷,《保婴神术按摩经》小儿之疾,无七情所干,不在肝经,则在脾经,其疾多在肝脾二脏。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幼科推拿秘书》《保赤推拿法》等书目的形成,在学术上也出现了一些争议,比如关于补泄的问题,手法的问题等等。

流派:名家:孙重三,张汉臣,李德修、

北方青岛三字经派,南方上海的海派,湖南刘开运派等。

正本溯源!

结论:三字经派的特点,主张取穴少而精,还强调用“独穴”治病。所谓“独穴”就是一定的情况下,只取一个穴位多推久推,以得效为度。

二、小儿疾病的病理特点与诊断

1. 脏腑娇嫩,形气未冲;阴阳的平衡特别容易被打破,易外感,病势变化迅速。风寒咳嗽→肺炎;食积→吐泻→阴津阳气虚脱证。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用药或者治疗得当,效果明显。

3.幼儿没有情志方面的疾病,病情相对简单。

万全在总结钱乙五脏虚实辨证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实践体会,进一步完善了小儿生理病理学理论,他提出了“三有余、四不足”之说,即肝常有余、心常有余、阳常有余,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肾常虚、阴常不足。

平肝、清肺。补脾、补肾

肝不宜补,肺气虚弱多补肺。心不宜推,扰动心神。小儿肾常虚,不宜清泄。

治疗原则:以提高免疫力为主,注重扶正。气正则邪难侵。治疗时,祛邪亦不忘扶正,小儿“稚阴稚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治病过程中必须时时顾护正气。

三、小儿疾病的诊断

1.印堂颜色:青,白,黑、赤、黄

2.面色:发红,肝肺有热,左边为肝,右边为肺

3.舌苔:

4.眼睛:先看是否有神。眼珠乱动歪斜为肝风内动;白眼珠红→风热上攻;白眼珠黄→湿热,黄疸;眼睑浮肿→肾;睡露睛→脾虚;

5.鼻子:清涕为风寒;黄涕为风热;鼻子煽动肺气不宣。鼻头红为脾热,鼻头黄为脾虚。

6.嘴:流口水为脾虚

7.肛门:红肿为大肠湿热;脱肛主要是中气下陷,与脾虚、肾虚有很大关系。

8.大便:干燥为实热伤津;有奶花是食伤,带黄水,有臭味为湿热内滞;泄泻清为寒症。

9.小便:黄、量少为热证;尿多,清为寒症

三、小儿推拿手法

1.基本的原则是:沉肩坠肘,上身微微前倾,手臂一定要放松。手指不需要用力,按摩的时候基本是靠前臂自然推动或手腕甩出去的力量。这样就不会觉得吃力。

2.手法

推、拿、揉、掐、运、捣、分、合

推:推拿的时候手指末节的力量一定要足,不能指根处有力量而到有指尖那节就没力了,这很会影响效果。

揉:幅度小,力量匀,顺升逆降。

3.介质的问题

根据不同的病情宜采用不同的介质,比如生姜汁,茐白汁,薄荷水,橄榄油,滑石粉,还有白酒呀,不一而足。

滑石粉or爽身粉:滑,吸收手汗,保护眼睛!

四、小儿推拿穴位

天河水的推法注意事项:这个一定要注意从头到尾都得固定推在中线上,不能偏。初学的往往推久了就偏离了中线,这点要注意。

六腑推拿注意事项:这个穴位三字经和其它派的不大一样。三字经的六腑位处在手太阳小肠经的路线,其它派的一般是在前臂正尺侧。推拿的时候如果想两个位置都照顾到,有个很简单的办法,用除母指外四个手指去推,末节自然弯曲,这样不仅尺侧面可以按摩到,手太阳小肠经的路线也按摩到。效果会非常好。

三关推拿注意事项:这个穴位三字经和其它派的也不大一样,三字经中的三关是在手太阴肺经的路线,其它派在前臂正桡侧,推拿方法跟六腑是类似的,用除母指外的四个手指推比较好,两处位置都可以推拿到。

穴位属性其实不分男左女右。习惯上一般用左手。但如果有人想推右手或左右都推,其实也可以。

每个穴位连续推是最好的,但多数人其实很难做到,中间略有停滞,这个尽量不要时间过长否则也会影响效果。

关于推拿的力道与速度,一般书上都这么写:轻重适宜,用力均匀,速度以每分钟150-200次为宜。但我发现有些初学者一味追求速度快而忽视了穴位和手法的准确性,一定要明白是在穴位和手法正确的前提下速度宜快不宜慢.有些家长问到只能每分钟推100次有没有效?我说如果推不了那么快的速度,那把推拿时间补上来一样有效果,这叫勤能补拙。还有一种情况,有些人推拿速度上去了,但给人一种飘的感觉,这样的话渗透力就不够,同样会影响效果。这个得多练才能找到感觉。还有就是力道,这个最不好理解,到底多大的力道合适?轻重适宜,何谓适宜啊?90%的初学者搞不懂这个问题,我的经验是能带动皮下的肌肉组织的力度就可以了,如果只接触到皮肤层,那力道是轻了,如果推拿时感觉你的手都能按到孩子肌肉里面的骨头,那是偏重了。

其它的没什么特别说明的了。手法主要靠平时多练,看字面上的东西而不去实践,是很难体会的。就像游泳,任谁讲的要领多好,你在陆地上也学不会的。

有个问题再跟大家说一下。就是有人提到练功法的问题,就是所谓的气功了,说不学功法的话推拿不会有什么效果。这个大家不要去盲目相信,其实只要取穴和手法正确,推拿时精神集中,就算你不会任何功,也会有不错的效果。当然如果真去练气功,那我只能说会有个加强的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小儿推拿之所以得以流行,就是因为简单,如果这么个东西也给弄上一些玄而又玄的东西,就偏离了小儿推拿的本意了。学这个的父母一定要有信心。

另外还有个说法有些父母极容易受到影响,就是有人说到自己生病的时候不能给孩子推拿,否则会把病气传给孩子。这个真不用担心,除非你患有什么易传染的病(靠皮肤接触或空气就可以传染的),比如像一些流行性的感冒,手与手的接触其实不会有什么影响,但如果你非要用嘴去吸,那可能是传染的,如果你手上长湿疹了,那皮肤接触也可能传染给孩子。当然了,如果生病的时候感觉都手脚无力了,那也不宜给孩子做推拿,因为渗透力不够效果也不会好。

很早就想写这么一篇文章,因为个中原因现在才动笔好好梳理一番。在和家长交流过程中,很多人对于穴位的属性都停留在比较表面的印像。所以对于一些常用而且重要的穴位有必要深入解释一下。

膊阳池:点性穴位,虽然是温性,但无论寒热皆可以用。这个穴位是治疗头痛及鼻塞的特效穴,和一窝风穴联用治疗风寒感冒初起的流清涕鼻塞头痛屡用屡效。位于一窝风穴直上2寸的地方,有的教材上写着是3寸,这是错误的,一窝风穴上3寸那个位置是支沟穴,支沟穴是治疗便秘非常有效的一个穴位。膊阳池有个很简单的取穴办法:用操作者的母指腹部先按住一窝风,然后从一窝风处缓慢往上推(推动时力稍为沉下去),推不动的地方就是膊阳池,初学者可以先在自己手上体验一下,然后再和手指的宽度(2寸)做对比。

外劳宫:点性穴位。外劳宫的位置比较有争议,有的教材说是在手背食中两指的掌骨中间,也有说是在手背中指和无名指的掌骨中间。我请教过多位从事小儿推拿工作的朋友也结合自己的经验,觉得正确的位置应该是在手背中指和无名指的掌骨之间。我们看一下《幼科推拿三字经派求真》教材上这个穴位图:

注意外劳宫旁边的威灵穴,威灵穴就处在食中两指的掌骨中间,如果外劳宫也是在这个位置,显然就不合理。所以可以很明确的说外劳宫的准确位置是在中指和无名指的掌骨中间。外劳宫也有个很简单的取穴办法:用操作者的母指腹部从中指的掌骨小头往手腕方向推,推动时(力稍为沉下去)母指腹往无名指方向偏一点,推不动的地方就是外劳宫,初学者可以先在自己手上体验一下,如果揉的位置对了有很明显的酸胀感。一窝风与外劳宫都有温阳散寒的功效,但一窝风侧重散一身之表寒(外寒),而外劳宫侧重于温脾化湿(也就是温里寒),温下元。所以如果遇到打喷流清涕或全身发冷这种,用一窝风效果就好过外劳宫。而如果是误食冷饮或风寒入里导致腹痛腹泻或者遇到高烧时上身暖下肢冷的情况,那用外劳宫效果就好过一窝风。

三关:线性穴位。这个穴位三字经和其它派的不大一样,三字经中的三关穴是在前臂手太阴肺经的路线(也即是从太渊穴到尺泽穴这一段),其它派的一般是说在前臂正桡侧,我个人经验倾向于三字经派的定义。几乎所有教材都说到三关是个大温大热的穴位,其实这种说法不对,上推(即向心推)三关才是大温大热的,有培补元气、助气活血、温阳散寒、发汗解表的功效,下推(即离心推)三关则是大寒(和退六腑性质差不多)。三关穴治疗咳嗽的效果也非常不错,因为按三字经中对三关穴位的定义,三关是位于前臂手太阴肺经的路线,而手太阴肺经上的穴位基本都有止咳的功效,推拿三关时同样也起到了疏通肺经的作用。对于寒咳,宜向心推,而对于热咳,宜离心推(有一针推朋友说刮痧比推拿的效果更好,大家可以试试,也即是对于寒咳,向心方向刮三关,对于热咳,离心方向刮三关,每次刮痧50-100下不等,咳时即刮,不咳不刮,双手都刮),试过两例效果不错,但不是对所有咳嗽都会有效,因为咳嗽的原因非常复杂,五脏六腑皆可至咳,非独肺也,而且很多咳嗽往往虚实寒热错杂,这个在咳嗽篇中再做详细论述。一窝风和上推三关都有温阳散寒的功效,但一窝风侧重于表实症,而上推三关侧重于虚症,拿简单的风寒感冒来说吧,一个平时体质不错的孩子突然患上风寒,那适用一窝风。如果这孩子平时体质就不好,经常容易感冒的,那除了配上一窝风,还得配合上推三关效果才好。因为上推三关大温大热,如果不是虚寒体质的孩子,不宜单用或推拿时间过长,否则会引起便秘甚至发烧的情况。实际临床中,上推三关多与六腑配合用,那么教材中说的上推三关具有培补元气的功效,这个元气是什么气呢?补的是肺气,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之前说了,三关穴是前臂手太阴肺经的路线,上推三关是补法,补的当然是肺气,肺主一身之表,如补之太过,就会发烧(对于退烧时出汗过多导致体温偏低的情况,上推三关可以让孩子很快恢复正常体温)。又因肺与大肠相表里,如补之太过,则会便秘。因为上推三关补的是肺气,所以对于气虚自汗的效果就很好,但对于阴虚盗汗则不适宜。李德修那本教材中说到无论是阳虚自汗还是阴虚盗汗都主张用上推三关,是一个很大的错误。

肾经穴:线性穴位,位于小指腹部。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穴位,有的教材认为向心推为补,离心推为清,有的教材认为离心推为补,向心推为清,其实这两种说

法都是错误的,唯一正确的是向心推补肾阴(相当于六味地黄丸),离心推补肾阳(相当于桂附地黄丸)。这就是为啥向心推肾经穴时间长了有的孩子会出现遗尿,因为补肾阴其实相当于服用六味地黄丸,偏凉性,如果孩子不是阴虚体质,很容易导致遗尿;而离心推肾经穴时间过长了有的孩子会出现半夜睡觉烦噪甚至发烧,这是因为补肾阳相当于服用桂附地黄丸,偏温性,如果孩子不是阳虚体质,补肾阳会助心火。所以如果对自己家孩子体质判断不清楚,建议父母不要轻易动肾经穴。三字经派很少用肾经穴,补肾基本都用二马代替。

脾经穴:线性穴位。具体位置也多有争议,三字经派和张继岗派认为是在母指桡侧赤白肉际处,而张汉臣认为是画家描错了图,正确位置应该是母指腹部,岭南派(也称旋推派)认为是在母指末节罗纹面(即是靠近指尖那节罗纹面)。我有

朋友在重庆一家非常有名气的小儿推拿机构工作(当地收费最贵效果也最好的),她们对补脾经的这几种推拿法都做过临床试验,认为均有效果,但效果的明显程

度:母指桡侧面<母指腹部<母指末节罗纹面,也就是旋推母指末节罗纹面这种补脾方法效果最明显,向心推母指腹部次之,向心推母指桡侧面又次之,仅供参考。另外张继岗派认为清补脾也就是来回推脾经穴的作用效果是互相抵消的(相当于1-1=0),没有意义,但三字经派临床中经常用到清补脾,个人经验认为来回推(即平补平泻)起到了加强脾的运化功能,有助消化的功效,作用是没有抵消的,只是效果差异罢了。

二马穴:点性穴位。大补元气,肾阴肾阳双补,双向调节,这是个很神奇的穴位,虽然各家教材都将它定义为温性,而且确实又在手的阳面,但临床中久揉却不会助热。很奇怪,对于这么一个如此重要的穴位每家说的位置竟然都不一样甚至是模凌两可(如何模凌两可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各家教材学说上对于二马穴位置的描述)。为此也请教过多位从事小儿推拿工作的朋友结合我自己临床经验,觉得二马穴的更准确位置应该就是成人穴位中的“中渚穴”,有个简单的取穴办法,用操作者的母指腹部从小指与无名指的掌骨小头之间的位置缓慢向心方向推(推动时力稍为沉下去),推不动的地方就是二马穴。

胃穴和板门穴:三字经教材中胃穴是位于腕横纹至母指根部,外侧缘赤白肉际处,属线性穴位。也有教材认为是母指腹部第一节(即靠近指根处那节),临床上基本是按三字经教材为准。清胃是离心方向推,即从腕横纹推到母指根部,也有些人习惯从腕横纹直推到母指尖的,效果一样。板门穴的位置三字经教材定义的比较细:母指下,掌面大鱼际肌之中点,以指点之有大如豆粒的筋头。重按有酸麻感,属面性穴位。周尔晋教材中则对板门穴位置定义的比较宽,说是在手掌大鱼际的平面,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椭圆形的面状,所以又好找又容易操作。而张汉臣教材中的板门穴则是和三字经的胃穴位置一样(即母指下,手掌桡侧面赤白肉际处,是线性穴位,陈为章讲座中说的板门穴也是采用张汉臣教材中的定义,有些奇怪,陈为章自称是三字经派的传人,但板门穴却不是以三字经派为标准,不过都是大师级的人物,板门也是常用穴位,效果应该都是确切的)。正宗的三字经派和周尔晋对板门穴的操作都是用揉法,张汉臣对板门穴的操作是来回推(陈为章也是)。我临床中对板门穴是按三字经派的方法。清胃和板门这两个穴位都属凉性,都有清胃热止呕吐的功效,所以很多人搞不懂啥情况下应该用清胃,啥情况下应该用清板门,我的经验是清胃偏重于清利湿热,去胃火,降逆止呕,所以湿热症,还有像牙龈肿痛,口臭,急性扁桃体炎,实热便秘或伤食呕吐,用清胃效果好过板门。而清板门偏重于治疗胃阴虚,上吐下泻,腹痛和消化不良这些症状。当然有时候清胃和板门也常配合用,特别是腹痛和伤食呕吐,清胃和板门几乎都是必用的。另外清胃与六腑配合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功效。而板门和补肾水,涌泉配合可以治疗阴虚低热。独揉板门穴20-30分钟可以治疗消化不良,厌食症。

内八卦:内八卦穴位是小儿推拿穴位中的一个神奇的穴位,因为这个穴位对两大系统的疾病都很有效果,一个是呼吸系统,一个是消化系统。现在的宝宝得的病最多的也就是这两大系统的疾病。所以家长熟练使用这个穴位很重要。

内八卦定位法:

第一步:让宝宝把小拳头松松的握住,注意先找到中指握住的点,这个就是内劳宫穴,这个穴位在手背位置相对的就是外劳宫。

第二步:定八卦中的离位,在内劳宫和中指根画一条直线,在这条直线的2/3处,注意,是靠近指根处就是离位,找到离位后家长用左手大拇指按住宝宝的离位,因为在运内八卦的时候,一般都不会让离位受到按摩,主要是避免扰动心火,往往是另外一只手的大拇指从这个手的大拇指的指甲盖上运过去。

第三步:画内八卦圆,以内劳宫为圆心,以离位为直径,画一个圆圈,这个就是内八卦。

第四步:定坎位,这个位置主要是决定了顺运还是逆运的方向,坎位就处在小天心的正上方,从坎位往小指这边运过来是是逆运,从坎位往大母指那边运过去是顺运。

顺运内八卦和逆运内八卦都有助消化,顺气化痰止咳的作用。所以很多初学者也往往搞不懂什么情况下应该用顺运,什么情况下应该用逆运。顺运内八卦气是上升的,偏温性,侧重于宽胸理气,行滞消食,主要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因为顺运可以提升中气,所以对付腹泻,脱肛这种中气下陷的病症效果就特别好,但也因为顺运气上升,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宜用于便秘和呕吐这种症状,顺运内八卦与补脾经,揉板门,揉中脘配合使用,可以消腹胀,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宝宝很有效。另外顺运内八卦和清胃常联用,因为顺运内八卦气上升,清胃气下降,一升一降起到调理全身气机的作用,经常用于咳嗽和上吐下泻的症状。逆运内八卦气是下降的,偏凉性。侧重于止咳平喘,和胃降逆止呕。无论是呼吸系统疾病还是消化系统疾病都用得比较多。因为胃气以降为顺,所以临床中逆运内八卦使用的频率要高于顺运内八卦,比如咳嗽和呕吐这种肺胃之气上逆之症,逆运效果就很好,但因为逆运是降气的,有通便的效果,所以对腹泻不宜。看过三字经教材的人往往感到奇怪,三字经派中无论是消化系统还是呼吸系统疾病大部分情况下都用顺运内八卦,咳嗽严重的情况下才用逆运,其实就是因为担心逆运内八卦用多了可能导致出现腹泻伤了孩子胃气,但对于大便干结或便秘的热性痰咳,无论

轻重用逆运内八卦效果都不错,曾经治疗过两个咳嗽非常严重的孩子(几乎一分钟都没停过),逆运内八卦30分钟竟咳嗽立止,让父母惊叹不已。后介绍过几个网友使用,效果也非常好,不过这只是治标的,咳嗽暂时控制住后还得配合其它穴位来治本。逆运八卦还是治疗哮喘的必用穴,常和四横纹联用。张汉臣有个经典的健脾组方:补脾,逆运内八卦,四横纹。这里补脾气是上升的(脾主升),逆运内八卦气是下降的(胃主降),张汉臣认为单用补脾的话容易滞,加上逆运八卦和四横纹宽胸理气就有补而不滞的效果,临床中效果不错,大家可以试试。

四横纹,掌小横纹和四缝穴:四横纹在掌面第二至第五指根部横纹处,即指与掌的交界处,属线性穴位。操作的时候是用母指桡侧面来回推,用力重点集中在横纹处,主要功效是调中行气,消胀散结,止咳平喘。如果是脾虚腹胀(特征是腹胀多在午后开始,至第二日凌晨逐渐缓解),应先补脾经5-10分钟,再推四横纹。有个值得说明的问题是,在李德修的教材上,说四横纹可以治疗寒热往来的发烧,但临床中基本没发现有此效果,我处理此类发烧习惯以分阴阳为主穴,疗效确定。

掌小横纹:位于掌面小指根纹下小横纹处。属点性穴位。操作时用揉法,用母指螺纹面按住小横纹左右揉。主要功效是宣肃肺气,消肺炎,又能化痰涎,并有疏肝郁的作用。主治口疮,流口水,肺炎气管炎百日咳等,一切痰雍咳喘皆有良效。掌小横纹还是治疗口疮的必用穴位,如患儿因口疮疼痛不能吮乳和吃东西时,先揉小天心5分钟,再揉本穴5分钟可散结热,止口疮痛有效。

四横纹与掌小横纹在咳喘治疗中都是常用穴位,但四横纹侧重于治疗干咳少痰性的咳喘(比如虽然有痰,但很少且很难咳出,那就要通过增加行气的力量助痰咳出来,这种时候就要用到四横纹),但掌小横纹侧重于治疗痰多雍盛的咳喘(比如咳嗽时有很多痰吐出来或者虽然因为孩子太小吐不出痰但咳嗽时能听到肺部有很多的湿性罗音,这种情况也要用掌小横纹)。无论是四横纹还是掌小横纹,在治疗咳喘时都经常与运内八卦联用以增强止咳化痰之力。

四缝穴:发现很多人把四横纹的位置和四缝穴搞乱。四缝穴是位于第2-5指掌面,从指尖数第2节横纹中央。虽然有些资料对四缝穴的功效写得非常多,说是除了治疗小儿疳积,还对百日咳、胃脘痛、腹痛、腹胀、咽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呃逆、中暑、发热、感冒哮喘、小儿惊风等症均有奇效。还有人发现可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疖肿、痛风、月经不调等成人病症。但在小儿推拿临床中,最常见的还是用来治疗疳积(厌食症),至于腹痛腹胀咳嗽,习惯上多用四横纹。用四缝穴治疗疳积型厌食,书上基本都介绍四缝放血法,不过对于父母来说,放血这种方式多不敢轻易尝试,那可以用掐法,掐四缝穴的效果也非常好,方法是从食指开始,视个体情况不同每指掐5-20下。我在临床中还有个小经验,比如遇到孩子高烧无汗,可以用点力掐四缝穴直至把孩子掐哭,又可发汗解表又可助消化,一举两得,大家可以试试。

六腑:线性穴位。这个穴位三字经和其它派的不大一样。三字经的六腑位于前臂手太阳小肠经的路线(即是从小海穴到阳谷穴之间这条线),其它派的一般是在前臂正尺侧。我个人经验倾向于三字经派的定义。因为心与小肠相表里,心属火,而手太阳小肠经位于手的阳面,属于阳中之阳,所以泻小肠经火就可以达到泻六腑火的目的。临床中退六腑后孩子的尿量增多,也能从侧面佐证六腑应该是位于前臂手太阳小肠经的路线(推拿时如果想两个位置都兼顾,在手法篇中有详细介绍)。六腑以通为顺,只有清法,没有补法,退六腑是离心方向推,这点切记不要搞错。曾在论坛上看到有位妈妈退六腑方向推反了(本应离心推,她向心推)孩子体温从38度在很短时间内急升到40度,而且该妈妈再用物理降温的方法也无济于事,最后送到医院去了。虽然不排除是碰巧,但仍然值得我们警剔。因为六腑性大寒,所以有些教材上注明高烧39-40度以上才考虑用。实际上只要是肠胃实热症(也就是中医上所说的阳明实热症,具体表现为大便秘结,口渴心烦,高热大汗或腹中胀满,狂噪,舌苔黄厚,脉沉实有力。或因胃肠热盛而致发斑,吐血,口齿咽喉肿痛等),不管发不发烧,都要用到六腑效果才好。说到六腑,那就不得不说下清天河水,大家知道,退六腑和清天河水都是退烧的要穴,但清天河水善于清卫分之热(也就是热病初起,热只是在表并没有入里,这种时候我们用清天河水解表热就退了)。在临床中,我发现发烧时体温只要超过38.5

度,不用六腑就很难退,可能是体温超过38.5度的时候,有部分转为里热了(就是伴有阳明实热),这种时候单用清天河水效果往往不好,配上六腑时烧就很容易退。三字经的教材中,发烧在38.5度以上基本是必用六腑的,也说明单用清天河水对不少发烧是无能为力的。在和家长交流中,发现有些父母对六腑有一种恐惧感,说教材上都讲六腑大寒,副作用会不会很大?很伤阳气啊等等这种。其实推拿和用药一样,该用的时候不用,对孩子的伤害更大。见过一些父母孩子烧到39度多了,只敢用清天河水,烧一直退不下来,结果不得不去医院挂水,然后医生可能等孩子挂完水后还会配一些像蒲地兰之类的寒凉药,我就纳闷了到底是六腑寒还是挂水寒?在我临床中,该用六腑的时候我都会用,不管发不发烧,在穴位配伍合理的情况下,极少发现有什么副作用。有次女儿发烧到40.2度,六腑我推了30分钟,配上二马10分钟,一次烧退没留下任何后遗症。有个家长的孩子手足口病,退烧后我仍然配了六腑10分钟推了两次(配了二马和外劳宫等其它穴位),症状一天天见好直至痊愈。还有一些小经验,补脾与六腑配合有止汗功效(这个汗是阳明实热引发的汗,阴虚盗汗和阳虚自汗不宜用),外劳宫与六腑配合善治上热下寒症(有些孩子高烧时常见到这种情况,即上身很烫,但脚发凉,那就要先揉外劳宫温暖下元,再退六腑即可退烧),另外二马与六腑配合善治汗出不退的高烧。对于素体阳虚的孩子高烧时要用六腑,往往会和上推三关配合以防六腑清法太过。

天河水:线性穴位,位于前臂正中从总筋到曲泽穴成一直线. 有些教材对天河水的推法分成好多类,什么小清天河水,推天河水,大推天河水,打马过天河,取天河水,引水上天河,临床中大家不要搞得那么复杂,只需要记住清天河水和取天河水两种即可。清天河水从腕推到肘(即向心方向推),取天河水从肘推向腕,即离心方向推。清天河水的主要功效是解表发汗退热透邪,取天河水的主要功效是滋阴降火止汗。所以一切无汗的发烧及表症,都可以用清天河水,这就是为什么三字经教材中风寒感冒也用清天河水的原因,因为风寒感冒也是一种表症,需要发汗。而一切内热症及由内热引起的自汗都可以用取天河水。对于清天河水长期以来都有不少争论,其中有些观念与临床中得到的实际结论差别很大。比如很多初学小儿推拿的爱好者都知道中里巴人《求医不如求己》书中对清天河水(有些教材也称为推天河水)的描述:“推天河水,为什么会功效卓著呢?让我们来看看天河水的位置,是从劳宫穴一直到曲泽穴,这正好是心包经的位置,逆推心

包经,既可泻肝经之火,又可补脾经之血,肝火得泻,心里自然清凉,脾经得补,胃口必会大开。所以对于那些夜里手脚心发热,汗出烧不退,烦躁难眠,夜咳不止等热性病症,最为有效。但若是畏冷怕风,神倦易困的虚寒性体质,则万不可用。”泻肝经之火倒可以说得通,因为木生火,母实则泻其子,但补脾经之血毫

无根据,也没有临床证明有这种效果,更没有任何一本小儿推拿教材提到有这种功效。而夜里手脚心发热,这种往往是食积或阴虚的表现,用清天河水也是没有效果的,“汗出烧不退”就更加不靠谱,本来清天河水主要功效就是解表发汗,“汗出烧不退”,汗出表就解了,再解表发汗就能退了?既说不通而且临床中也完全

不是这回事。“夜咳不止”,即使是热性,单用清天河水也是没有效果的。“但若是畏冷怕风,神倦易困的虚寒性体质,则万不可用。”这种说法大误,三字经派和

张寄岗派中大部分的寒症都会用到清天河水,而且推拿如同用药,一个症状的解决,往往是组合用方,即使是凉性穴位,需要用到的时候仍然可以和温性穴位联用,如何来万不可用之说?很是让人不解,这些结论本来出自一个非专业小儿推拿的养生家,因为其书的广泛流传,其影响效果居然盖过李德修张继岗这些有着几十年临床经验的推拿大师。另一个影响比较大的观点就是清天河水退烧泻阳气,其理由呢?当然也是建立在清天河水性寒的基础上。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白清天河水是通过什么方式来退烧的,之前说过,清天河水有一个主要的功效是解表发汗,其实清天河水就是通过发汗使热随汗出达到退烧的目的。既然是通过解表发汗的方式来退烧,理论上讲如果汗出多了,确实就会伤阳气。有个别父母反映清天河水后导致孩子发汗过多手脚发凉的,但我留意到她们在做清天河水推拿前都无一例外的给孩子喝了姜糖水或是用了像布洛芬和美林之类的退烧药。本来对于小儿来说生姜及布洛芬、美林这种发散之力就很强了,再加上清天河水的解表之功,那发汗效果就更加强大,可惜居然没有人怀疑看似平和的姜糖水,也没有人去怀疑布洛芬及美林这种退烧西药带来的副作用,反认为是清天河水之过。在临床当中,如果孩子没有误用发散药而只是推拿,我是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也没听到从事小儿推拿的朋友提过有这种问题。但既然清天河水可以解表发汗,那就肯定得耗气。有些人认为清天河水即使久推也无任何副作用的,这其实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看到这里肯定有朋友疑惑了,说清天河水既然可以解表发汗,那到底清天河水是寒性还是温性?其实这个观点就是在大师当中也是在争论的,张寄岗就明确的说到清天河水是温性。我觉得之所谓前人误以为清天河水是寒性,是因为可以用来退烧。但能退烧的不一定就是寒性的东西,从用药的角度来看,麻黄汤可以退烧,桂枝汤也可以退烧,一碗姜糖水也可以退烧,甚至热水泡脚出一身汗也可以退烧。在实际临床中,清天河水对于所有肠胃实热症几乎没有效果,如果清天河水是寒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确实让人无法解释。而在赵鉴秋著的《三字经小儿推拿宝典》中,对清天河水的解释同样奇怪,清热解表与解表散寒两种明显矛盾的说法竟然同时存在于教材中。以下截图自该教材第46页(需要说明的是,教材中的天河水指的是清天河水):

但如果说清天河水是温性,那为什么又有安神去心火的效果呢?我个人认为是因为天河水正好处于心包经上,心包经上所有的穴位其实都有安神的作用,能安神了大家就以为可以去心火。但其实遇到心火重的,清天河水同样效果不好,比如舌头生疮或弄舌,大家都知道是心火重的原因,但实际上如果你单用清天河水,是没有效果的。另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清天河水既然是温性,那就是补法而不是清法。我初学小儿推拿时就很不理解,天河水与三关处在同一平面且相隔不到1CM,为何三关向心推就是大热,属补法,而清天河水同样是向心推,却属清法?我查了所有能找到的资料都找不到合理的解释,甚至就没有解释。我想之所以前人认为清天河水是一种清法,那应该是和“清天河水”带着个“清”字有关了。我们知道在五经穴里,有清脾(胃),清心,清肝,清肺之说,前面都带着个“清”字,也都属清法,所以就让人误以为凡是带着“清”字的都属清法,这是一种惯性思维。但仔细分析却发现有些不同的地方。比如说清胃大家都知道是清胃火的意思,清肝是清肝火的意思,如此类推,清天河水是什么意思呢?天河水处于心

包经上,怎么老祖宗没起个“清心包经”的名堂呢?如果是清心包经的话,那自然大家都知道是清心包经之火,也就不会有什么争议了。在此要引入一些中医阳阴五行的知识,在阴阳五行里,水是属阴的,阴是代表寒的东西,所以“清天河水”实质上的意思是清理掉阴寒的东西(清理天河上的水),什么才可以清理阴寒的水呢?那自然是温热的东西才可以(寒者热之),所以清天河水是温性,是补法而不是清法。而取天河水的意思就很容易理解了,就是取来天河上的水,取水能用来干啥?当然是灭火,所以取天河水是寒性,属清法。临床中对于内热盗汗自汗,我常配取天河水滋阴清热止汗,疗效是经得起考验的。梳理到这里也就明白了,整个北方派的小儿推拿,其实核心理论上本就是统一的,那就是向心为补,离心为清(除了肾经穴有补肾阳肾阴之说)。我猜测创立小儿推拿的这位前辈,中医理论绝对是非常深厚的(只可惜因为资料有限,无法找到这位前辈的片言只语的资料,流传出的教材也是后人整理而成),之所以出现偏差,是因为后人对“清天河水”这个名称产生了岐义,这也难怪,因为小儿推拿本来属于一门民间技艺,那个年代的中医大师往往不屑于研究这种旁门左道,所以当时很多掌握小儿推拿的人中医基础应该不是很丰富(其实现在的情况也差不多,如果不是抗生素的滥用及庸医太多,小儿推拿说不定只能深藏于民间了)。而岭南派(也称为旋推派),我猜想是不是因为那时南方的徒弟跟北方派的师傅学习,北方师傅可能出于偏见而做了保留甚至故意教错,以至于出现南北两派在五经穴上清法是完全相反的方向,也或者是南方徒弟为了开宗立派刻意要与北方派不同。按理说推拿方向相反,那效果肯定也相反,如果出现这种问题,那岭南派早应该消失了,但经络的神奇也在于此,人体上的穴位确实有些存在双向调节的功效,就像一个人从北边的哈尔滨去北京,而另一个人从南方的广州去北京,虽然方向相反但都可以到达目的地,这应该也是小儿推拿前辈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但岭南派与北方派在手法上的差异也仅限于五经穴,其它穴位南北两派是一致的,说明同样有很多穴位没有双向调节功效,就像四通八达的公路,有的是双行道,有的是单行道。我之所以建议父母学习北方派的小儿推拿,是因为北方派理论上的统一性,而且方便好记,对于父母来说,越简单的东西就越容易上手。

小儿推拿特定穴位

◆ 头面部穴位 【攒竹(天门)】线状穴。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图201)。 次数:30~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惕不安等。 临床应用:①为小儿推拿常例手法(加推坎宫,揉大阳)之一,可用于外感表证及内伤杂病;②若惊惕、烦躁可与清肝经、按揉百会等穴合用。 【坎宫(阴阳)】线状穴。 位置:自眉头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作分推,称推坎宫,又称分阴阳(图202)。 次数:30~50次。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目赤。 临床应用:①为小儿推拿常例手法之一,可用于外感表证及内伤杂病;②目赤痛可与清肝经、掐小天心、清天河水等穴合用。 【太阳】点、线结合穴。 位置:眉后凹陷处。 操作:①两拇指挠侧自前向后直推,称推太阳;②用中指指端揉或运,称揉太阳或运太阳(图203)。 次数:30~50次。 主治:头痛发热,目赤痛。

临床应用:①为小儿推拿常例手法之一,可治外感、内伤;②目赤痛除推、揉法外,可加点刺放血,以增强疗效。 【人中】 位置:人中沟,上1/3与2/3交界点。 操作:用拇指甲掐,称掐人中。 次数:3~5次或醒后即止。 主治:惊风、昏厥、抽搐。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急救,对于人事不省、惊厥、抽搐时,可与掐十宣、掐老龙等穴合用。 【迎香】 位置:鼻翼旁五分,鼻唇沟中。 操作:用食、中二指揉,称揉迎香。 次数:20~30次。 主治:鼻塞流涕。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外感或慢性鼻炎引起的鼻塞,可与清肺经、拿风池等穴合用。 【百会】 位置:两耳尖连线头顶中部操作:拇指按或揉,称按百会或揉百会(图204)。 次数:按30~50次;揉100~200次。 主治:头痛、惊风、脱肛、遗尿等。 临床应用:①治惊风、烦躁,可与清肝经、清心经、掐揉小天心等穴合用;②治遗尿、脱肛,可与补牌经、补肾经、推三关、揉丹田等穴合用。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讲稿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一、小儿推拿特定穴 小儿推拿特定穴的特点: 1、穴位形态多样性:点状、线状、面状 2、操作形式多样性 3、穴位定位模糊 4、归经较难 5、百脉皆汇于两掌 一、头面部穴位: 天门: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作用:发汗解表,镇静安神,开窍醒神。 坎宫: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 作用: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太阳:在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作用:清热消肿,止痛疏络。 耳后高骨: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作用:疏风解表,安神除烦。 迎香:在鼻翼外缘,旁开0.5寸,鼻唇沟中。 作用:通利鼻窍,疏散风邪。 鼻通:攒竹穴沿鼻翼两旁至迎香穴,线状穴。 作用:通利鼻窍 二、上肢部穴位: 脾经:拇指末节罗纹面。(拇指偏锋桡侧缘成一直线) 作用:健脾胃,补气血。 肝经:食指末节罗纹面。 作用:平肝泻火,熄风镇惊,解郁除烦。 心经:中指末节罗纹面。 作用:清心泻火。 肺经: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作用:补肺经可补益肺气;清肺经可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 肾经:小指末节罗纹面。 作用:补肾益脑,温养下元。 胃经:拇指掌面近掌端第1节 作用:清胃经可清中焦湿热,和胃降逆,泻胃火,除烦止渴;补胃经可健脾胃,助运化。 肾顶:小指顶端。 作用: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大肠: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作用:补大肠可涩肠固脱,温中止泻;清大肠可清利肠府,除湿热,导积滞。 板门:手掌大鱼际平面。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滞,止泻,止呕。 小天心:大小鱼际交际处凹陷中。 作用:清热、镇惊、利尿、明目。 八卦:以手掌中心(内劳宫)为圆心,圆心至中指根距离2/3为半径之圆周 作用:顺气化痰,平衡阴阳。 膊阳池:在手背一窝风后3寸处。 作用:止头痛,通大便,利小便。 三关: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作用: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 六腑: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 作用:清热、凉血、解毒。 天河水: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 作用:清热解表,泻火除烦。 四横纹: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1指间关节横纹处。 作用:退热除烦,散瘀结,调中行气,和气血,消胀满。 三、胸腹部穴位: 天突:在颈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发表者:赵东奇 (访问人次:1226) 穴位定位 脾穴(脾 经)拇指桡侧,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根 肝穴(肝 经)食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 心穴(心 经)中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 肺穴(肺 经)无名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 肾穴(肾 经)小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 胃穴(胃 经)自腕横纹至拇指根部,外侧缘赤白肉际处 大肠穴(大肠)食指桡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根 小肠穴(小肠)小指尺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根

利小便穴自腕部沿手掌尺侧 缘推向小指尖称为 利小便穴 八卦穴手掌面,掌心的周 边。以掌心为圆 心,从圆心至中指 根横纹约2/3处为 半径,画一圆圈, 八卦即在此圆圈 上,分为乾、坎、 艮、震、巽、离、 坤、兑八卦,对小 天心者为坎,对中 指者为离 运水入土 穴手掌面,自小指尖偏尺侧至大指根,沿手掌边呈一弧形曲线 运土入水 穴手掌面,自拇指桡侧端至小指根,沿手掌边呈一弧形曲线 板门穴拇指下,掌面大鱼 际肌之中点,以指

点之有大如豆粒的 筋头,重按有酸麻 感,为扳门的部位小天心掌根,小大鱼际肌 交接处凹陷中 四横纹(小横纹)掌面,第2至5指根部横纹处 小横纹穴(掌小横 纹)掌面,小指根纹下小横纹处 阴阳穴掌根,小天心穴两 侧,靠拇指侧的为 阳池,靠小指侧的 为阴池 外劳宫穴在手背、中指与无 名指掌骨中间 二马穴(二人上马/上 马)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骨小头之间的凹陷中 一窝风穴手腕背侧,腕横纹 中央之凹陷中 列缺穴手腕两侧的凹陷内

(非针灸之列缺) 阳池穴(膊阳池)前臂一窝风穴上2寸凹陷中 天河水前臂掌侧正中,自 腕横纹至肘横纹成 一直线 六腑穴前臂尺侧,自肘横 纹头至腕横纹头成 一直线 三关穴前臂桡侧,自腕横 纹至肘横纹成一直 线 五指节穴手背手指各关节处威灵穴在手背外劳宫旁, 食中指掌骨之间精宁穴在手背外劳宫旁, 无名指与小指掌骨 之间 七节骨从尾骨端到第四腰 椎成一直线 涌泉穴屈趾,足掌心前正 中凹陷处

实用小儿推拿(含穴位图及手法图)

实用小儿推拿(含穴位图及手法图)【补肺经/清肺经】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如上图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下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上图。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开天门】 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 穴位:天门(攒竹) 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揉太阳】 揉太阳(按揉眉梢后太阳穴)100次 穴位:太阳 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 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揉30次。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 ===================================================================== 治疗儿童发烧的穴位按摩 临床上小孩发烧以外感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烧可以试试上述手法,这样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药物的副作用。 这类患儿起病较急,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由于小儿的体质不同,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故小儿推拿必须结合时令、气候和症候表现的差异加以辨别和处理。 另外小儿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以防感冒发烧。日温差也较大时,家长一定要适时给小儿加减衣服,预防感冒。注重合理喂养,不可过食肥腻食物,以免伤食积滞,从而引起发烧。发烧时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

收集—小儿推拿常用穴—文案

小儿推拿常用穴

目录 概述 (1) 1.头面颈项部穴位 (2) 天门、坎宫 (3) 太阳穴 (4) 风池穴、百会穴 (5) 迎香穴 (6) 高骨、人中 (7) 印堂 (8) 2.胸腹部穴位 (9) 膻中 (10) 乳旁、乳根 (11) 腹、脐 (12) 天枢、肚角 (13) 中脘 (14) 3.腰背部穴位 (15)

龟尾、大椎 (16) 肺俞 (17) 脾俞 (18) 肾俞、推脊 (19) 捏脊、七骨节 (20) 肩井 (21) 4.上肢部穴位 (22) 总筋、阴阳 (23) 脾经 (24) 肝经 (25) 心经 (26) 肺经 (27) 肾经 (28) 五经配伍及推治 (29) 大肠、小肠 (32) 胃经 (33)

小天心、内劳宫 (34) 板门 (35) 十宣 (36) 四横纹、四缝穴 (37) 老龙 (38) 外劳宫、二扇门 (39) 合谷 (40) 一窝风 (41) 阳池、三关 (42) 六腑 (43) 天河水 (44) 水底捞月 (46) 五指节 (47) 5.下肢部穴位 (48) 涌泉 (49) 足三里、三阴交 (50)

太冲 (51) 6.穴位的功能归类 (52)

小儿推拿穴位概述: ◆穴位,也称腧穴,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疾病的反应点,也是治疗 的刺激点。 ◆定位方法:骨度分寸法;手指比量法;手指同身寸法;体表形态标志法;简便取穴法。 小儿推拿特定穴: 小儿推拿常用穴部50余个,其中重点穴部22个: 面头部:天门、坎宫、太阳 上肢部:总筋、阴阳、脾经、肝经、心经、肺经、肾经、大肠、三关、六腑 下肢部:足三里、涌泉 胸腹部:膻中、中院、肚脐 肩背腰骶部:脊、肺俞、鱼尾、肩井 小儿推拿操作程序: 第一步:面头部(开天门、坎宫、太阳) 第二步:上肢部(总筋、阴阳) 第三步:下肢部 第四步:胸腹部 第五步:肩背腰骶部(拿按肩井)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大全(附穴位示意图),快快收藏!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大全(附穴位示意图),快快收藏! 小儿推拿要想见效,手法的正确和穴位的准确都是首要的。今天山东金医典的老师们就为大家整理了临床上比较常用的小儿推拿穴位和手法,希望对大家学习小儿推拿有所帮助。 大肠经 【功效】清利肠腑,主治腹泻、便秘、积滞等。 【手法】在食指外侧,向指尖方向推为清,向虎口方向为补,来回推为清补,一般用清补法。 【演示】 胃经 【功效】清脾胃积热,降气和胃,消导助运化,治肚子胀满,积食腹痛,恶心呕吐,便秘,厌食。 【手法】自大拇指下端鱼际外缘黄白皮交汇处,离心推至大拇指根部,此为清法;反之为补;一般用清法。 【演示】

肝经 【功效】舒肝理气,发散外邪,平肝镇惊;主治伤风感冒,惊风,夜啼,斑疹。 【手法】一般用清法,习惯称之为平肝;清法一般从食指指根推到指端。 【专家心得】平肝法常与清肺、推天河水配合应用。起退热,治肺炎的作用。 【演示】 脾经 【功效】健脾益气,调理中焦。主治腹泻、积滞、便秘、唇裂肿痛,口舌生疮,软骨病、瘫痪,虚性咳嗽。 【手法】大拇指末节外侧,离心推之为清,向心推之为补,来回推之为清补。 【演示】

肾经 【功效】和气血,调阴阳,分寒热。主治寒热往来,气血不和,胸膈满闷。 【手法】分阴阳穴在小天心穴往上,掌横纹中间略上处,用拇指罗纹面从穴位中间向左右分推。 【演示】 板门 【功效】宽胸膈,利肠胃,主治呕吐、腹泻、幽门狭窄、痉挛、贲门松弛等。 【手法】以拇指端点住鱼际中点,左右旋揉同数。 【演示】

内八卦 【功效】行气宽中,利膈消滞。主治胸腹胀痛,咳嗽痰喘、积滞、纳呆、百日咳。 【手法】用运法,自乾宫起至兑宫止,环手掌一周,周而复始,旋转摩擦,为顺运八卦。 【专家心得】五脏之气不调,诱发胸膈作闷,痰火郁结,咳嗽交作,小儿百日咳等,都可用运八卦法,以宽胸利膈,开郁降气,且能助气调气,加强中气运化力量,消化食积。 【演示】 小天心 【功效】行气宽中,利膈消滞。主治胸腹胀痛,咳嗽痰喘、积滞、纳呆、百日咳。 【手法】用运法,自乾宫起至兑宫止,环手掌一周,周而复始,旋转摩擦,为顺运八卦。

小儿推拿讲解

小儿推拿讲解 1.定义 小儿推拿,属于中医推拿的一种,医生通过对宝宝身体的穴位进行推拿,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缓解不适、促进宝宝身体健康成长的目的。 2.形成标志 小儿推拿成为一种体系完备的推拿门类始于明朝。自此之后,有了《保婴神术按摩经》这样的学科专着,也出现了一批有临床经验和理论医学基础的医生。 3.特点 (1)穴位 中医常用的点穴穴位主要是点状、线状和面状。 (2)手法 其特点主要是手法轻柔、力量稳定,推拿讲究程序性,可以缓解慢性病、常见疾病。并通过经年经验积累,逐渐形成了“按摩掐揉推运搓摇”的八种主要推拿手法。 (3)经穴 在经穴上有“五指经穴通联”的论断。适合推拿的穴位分别对应了一种脏器器官,有些穴位会呈现点、线或面状分布。 (4)诊断 在诊断上,创造性的开创了腹诊法。腹诊法将归经施治作为重要的指导原则,同时非常推崇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则。 (5)临床操作 临床上不仅要求按摩师有序规范的操作手法,还要求其使用的手法能够起到补泻的作用。在按摩过程中要配合姜汁、滑石粉等,有利于保护宝宝的皮肤不受损伤,还能让手法的疗效得到最大发挥。 小儿推拿作用 1.提高宝宝身体机能 穴位处于人身体上经络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穴位被有效刺激的条件下,可以调阴阳、益气补血。尤其是对于宝宝来说,还能够增强免疫能力,保证宝宝的饮食均衡、正常成长。 2.缓解小儿病痛 宝宝如果生病的话,通过被按摩与病处对应的穴位,能够缓解病痛甚至痊愈。而中医推拿针对的病症种类很多,范围很广,小到伤风感冒、胃痛等消化性疾病,大到哮喘、近视等。 3.增强宝宝抗病能力 推拿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免疫能力,还可以减少患传染病的几率。按摩可以调养气血,令经脉畅通,还能预防一些急性传染病。 小儿推拿适用范围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头面部 1、攒竹(天门) 【位置】二眉之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两拇指由下至上交替直推。 【次数】 30到50次。 【主治】发热、头痛、感冒、精神萎靡、惊烦不安等。 【临床应用】推攒竹能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等症,多与推坎宫、揉太阳等合用;若惊烦不安、燥动不宁,多与清肝经、按揉百会等合用。 2、坎宫(眉弓) 【位置】自眉头起沿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分推。 【次数】 30到50次。 【主治】外感发热、惊风、头痛、目赤痛。 【临床应用】推坎宫能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多于推攒竹、揉太阳等合用;若用于治疗目赤痛,多与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清河水等合用。亦可推后点刺出血或用掐按法,以增强疗效。 3、山根(山风) 【位置】两目内眦之间。 【操作】拇指甲掐。 【次数】 3到5次。 【主治】惊风、抽搐。 【临床应用】掐山根有开窍醒脑、定神的作用。对惊风、昏迷抽搐等症,多与掐入中、掐老龙等合用。本穴用于治疗疾病外,还和年寿、准头等穴用于诊断,如见山根处青筋显露为脾胃虚寒或惊风。 4、颊车(牙关) 【位置】耳下一寸下颌骨陷上方的咬肌中。 【操作】拇指按或中指揉。 【次数】 5到10次。 【主治】牙关紧闭,口眼歪斜。

【临床应用】按颊车主要用于牙关紧闭,若口眼歪斜则多用揉颊车。 5、囟门 【位置】前发际正中直上两寸,百会前骨陷中。 【操作】两手扶儿脱,两拇指自前发际向该穴轮换推之(囟门未合时,仅推至边缘)称推囟门。拇指端轻揉囟门。 【次数】推或揉,各50到100次。 【主治】头痛、惊风、神昏、烦躁、鼻塞、衄血等。 【临床应用】推揉囟门能镇惊安神、通窍,多于头痛惊风、鼻塞等症。正常前颅在生后12到18月之间闭合,故临床操作时手法需注意不可用力按压。 6、耳后高骨 【位置】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操作】两拇指或中指端揉。 【次数】 30到50次。 【主治】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临床应用】推耳后高骨能疏风解表。治感冒头痛。多与推天门攒竹)、坎宫等合用。能安神除烦,可治疗神昏烦躁等症。 7、天柱(颈骨) 【位置】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或用瓷汤匙的边蘸水自上而下刮。 【次数】推100到500次,刮至皮下轻度瘀血即可。 【主治】恶心、呕吐、项强、发热、惊风、咽痛等症。 【临床应用】推、刮天柱能降逆止呕,祛风散寒,主要用于治疗恶心、呕吐、外感发热、项强等症。治疗呕吐多与横纹推向板门、揉中脘等合用。但用并法亦有效,但推那次数需多才行;治疗外感发热、项强等多与拿风池、掐揉二扇门等合用。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胸腹部 1、天突 【位置】在胸骨切迹上缘,凹陷正中。 【操作】用中指端按揉,称按揉天突,用双手拇、食两指对称挤捏,称挤捏天突。 【次数】按揉 15~30次,挤捏 1~3次。 【主治】咳喘胸闷,恶心呕吐,咽痛等症。

小儿推拿穴位及功能详解

一、手上的推拿:(一般以保健为主) 1、双手拇指按住总筋(掌根中心)向两边平推20-30下 2、双手拇指按住一窝风(手背掌根中心有个窝)向两边平推20-30下 3、二人上马穴(手背,简称二马)揉100-200下(顺时针转,补肾)。 4、清大肠200-300下(在二指侧边由指根向指尖方向推)。 5、清脾胃(300下)或清脾胃+补脾(300下)(清是从拇指侧边的掌根向拇指尖推,补是在拇指第一节顺时针揉)。 (补充说明:一般孩子上火、咳嗽、嗓子红是因胃热、大肠热导致的肺热,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可用清大肠和清脾胃配合清肺。) 6、板门揉200-300下(助消化、健脾和胃)。 (补充说明:从板门向横纹推可止泻,从横纹向板门推可止吐。)7、清肝200-300下或清肝+补肝300下(清是从二指的指根向指尖推,补是在二指的第一节顺时针揉转) (补充说明:如果看到眼角红是肝火旺,需要清肝,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可以又清又补,清补加起来不超过300下。冬天一般不清肝火,除非嗓子特别红。春天则以补肝为主。) 8、千万不要动心经(三指和三指指根下一点),容易引起小孩情绪不安,如果看到小孩舌尖红或眼屎多,说明心热,通过清小肠火来解决。 9、清肺+补肺300下(清是从无名指指根向指尖推,补是在无名指的第一节顺时针揉转)。 (补充说明:如果小孩嗓子非常红多清少补)

10、清小肠200-300下(从小指侧边指根向指尖推。) (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外加以下穴位) 1、如果是受凉了(症状是舌苔白、流清涕)可以加上外劳宫(手背)顺时针揉转50下。 2、如果痰比较多,可以在小横纹处(小指根到掌根)上下搓200下。 3、如果咳嗽,可以同时揉止咳点(板门旁边两点)50下。 二、手臂推拿 1、天河水300下(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成一直线,从掌根向肘方向推,去热症)。 2、如果受凉了(症状是舌苔白、流清涕),推三关50下,(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从掌根向肘方向推,去寒、虚症) 3、六腑(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从肘向牚根方向推,去热症,但一般用于春夏(300下),但是冬天如果嗓子特别红,可推50下。)

珍贵的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

珍贵的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高清大图! 40个小儿推拿手法,其特点是取穴以手臂部穴位为主,全身穴位为辅;手法灵巧独特,操作规范简便,且疗效显著。快来跟着学两招吧!

一、脾经(脾土) 位置:①在拇指桡侧缘末节,自指尖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用于直推法补脾经);②在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用于直推法清补脾经);③在拇指的螺旋面(用于旋推法补脾经)。 操作:术者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小儿手,食指和拇指捏住小儿拇指,用右手拇指推之。 ①直推法:将小儿拇指屈曲,自指尖推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称补脾经(或补脾土);②将小儿拇指伸直,自指根至指尖来回推,称清脾经(或清补脾经)。③旋推法:拇指面旋推,顺时针方向为补,逆时针方向为泻。一般用300~500次。 作用:脾为后天之本,补之可补虚扶弱,补血生肌,进饮食,化痰涎,助消化,止泻痢;清之可清热利湿,消食化积。 主治: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疳积,痢疾,惊厥,黄疸,湿痰,痿证,疹、痘不出,改变面色等。 说明:经实验证明:推补脾经有以下作用:①对胃蠕动有促进作用;②可使胃液的酸度增高; ③可使胃蛋白酶分泌增加;④对淀粉酶作用不明显。

二、肝经(肝木) 位置:在食指掌面。 操作:将小儿的食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肝经(或称平肝或泻肝);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肝经。一般100~500次。 作用:开郁,除烦,平肝胆之火,息风镇惊。 主治:目赤,昏闭,烦躁不安,惊风抽搐,口苦咽干。 说明:肝经一般用清法,不用补法,若肝虚应补时,则用补肾经代之,为滋肾养肝法。因肾为肝之母,补肾即补肝。如肝实或不采用本穴,可用泻心火,或用清天河水、清小肠穴代之, 因肝为心之母,实则泻其子,心与小肠相表里。

小儿推拿手法整理简单易学

小儿推拿手法整理简单易学 河南大学东京贝乐小儿推拿研究学院自成以来,一直致力于小儿推拿文化的研究与推进,覆盖学派,手法、技巧、起源等多项领域。一直坚持信息分享化,技巧公开化,知识平等化的理念,让每一位读者都能有所感,有所学,有所享。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套不同的穴位(19种),不通的手法技巧(19种),以达到不通的疗效的小儿推拿组图,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儿推拿的治疗体系形成于明代,以《保婴神术按摩经》等小儿推拿专著的问世为标志。小儿推拿的穴位有点状穴、线状穴、面状穴等,在操作方法上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程序,对常见病、多发病均有较好疗效,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 小儿推拿是建立在中医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取穴以手臂部穴位为主,全身穴位为辅;手法灵巧独特,操作规范简便,且疗效显著。

一、脾经(脾在五行合土,故名脾土) 南朝齐褚澄《褚氏遗书·平脉》:“既受命矣,万物从土而出,惟脾为先,故尺上之关为脾。脾土生金,故关土之寸为肺。”《红楼梦》第十回:“脾土被肝木克制者,必定不思饮食,精神倦怠,四肢酸软。”

位置: ①在拇指桡侧缘末节,自指尖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用于直推法补脾经); ②在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用于直推法清补脾经); ③在拇指的螺旋面(用于旋推法补脾经)。 操作:推拿者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小儿手,食指和拇指捏住小儿拇指,用右手拇指推之。 ①直推法:将小儿拇指屈曲,自指尖推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称为补脾经(或补脾土); ②将小儿拇指伸直,自指根至指尖来回推,称清脾经(或清补脾经)。 ③旋推法:拇指面旋推,顺时针方向为补,逆时针方向为泻。一般用300~500次。

小儿推拿穴位图文解释

小儿推拿穴位图文解释 小儿推拿穴位图文解释 小儿推拿 一、头面颈部穴位 四白 “四”,意为广阔的意思;“白”,指光明清澈。本穴可治疗眼病,具有增强视力的作用,所以称为“四白”。“四白”穴在眼睛正视时,瞳孔直下、眼眶下眶凹陷中。 睛明 “睛”,指眼睛;“明”,意为明亮。本穴有使眼睛明亮的作用,故名。“睛明”穴在内眼角直上0.1寸凹陷中。 瞳子髎(liáo) “瞳子”,指眼;“髎”,意为孔穴。该穴在小儿外眼角旁开0.5寸、眼眶骨外缘凹陷中,所以称“瞳子髎”。 球后 “球”,这里指眼球;“后”,前后的后。本穴位位置较深,在眼球的后部,位于下眼眶外侧缘处,所以叫“球后”。 xx “迎”,意为迎接;“香”,指香味,这里泛指各种气味。因为本穴主治不闻香臭的病症,所以定这一穴名。“迎香”穴在鼻翼外缘旁开0.5寸,也就是在鼻唇沟中点凹陷处。 攒(cuán)竹

“攒”,聚集;“竹”,竹叶,形容眉行。穴位在两眉头凹陷中,皱眉时此处好象竹叶聚集,所以称为“攒竹”。鱼腰 形容眉毛如鱼,穴在鱼之正中部,故名。“鱼腰”穴在眉毛中点凹陷处。 xx “印”,原意指图章;“堂”,庭堂。古代星相家把前额部两眉头之间叫做印堂,此穴位在前正中线上,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所以也称“印堂”。 xx “太”,高、极的意思;“阳”,阴阳的阳。头颞(nia)部的微凹处,俗称为太阳穴,穴在它的上面,所以叫“太阳”。 百会 “百”,表示数量多;“会”,意为会聚。本穴在头顶,是各条经脉会聚的地方,所以称“百会”。具体位置在后发际(头发与颈部交界处)正中直上7寸,两耳尖连线中点。 风池 “风”,指风邪;“池”,意为池塘,这里指凹陷。本穴位于颈后,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是风邪易于侵犯的地方,所以称“风池”。 风府 “风”,指风邪;“府”,这里指聚集的部位。因为是指风邪集结的部位,所以称“风府”。“风府”穴位于两“风池”穴之间中点凹陷处。 翳(yì)风 “翳”,遮掩的意思;“风”,指致病的风邪。因为本穴可以治疗风邪引起的疾病,又被耳垂所遮掩,所以称“翳风”。翳风穴在耳垂后下缘凹陷中。 二、上肢穴位 合谷

小儿推拿手法与穴位

小儿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手法的种类较少,清?张振鋆在《厘正按摩要术》中首次将“按、摩、掐、揉、推、运、搓、摇”列为小儿推拿八法,随着小儿推拿的发展,许多成人推拿手法也变化运用到小儿推拿疗法中来,成为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本节主要介绍推、揉、按、摩、掐、捏、运、捣、拿、擦、搓、捻、刮、摇、拍打、按揉、揉捏等17种常用手法。 一、推法 以拇指或食、中两指的罗纹面着力,附着在患儿体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作单方向的直线或环旋移动,称为推法。临床上根据操作方向的不同,可分为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合推法。 【操作】 1(直推法:以一手握持患儿肢体,使被操作的部位或穴位向上;另手拇指自然伸直,以罗纹面或其桡侧缘着力,或食、中两指伸直,以罗纹面着力,用腕部发力,带动着力部分作单方向的直线推动。频率每分钟约220,280次左右。 2(旋推法:以拇指罗纹面着力于一定的穴位上,拇指主动运动,带动着力部分作顺时针方向的环旋移动,频率每分钟约160,200次左右。 3(分推法:以双手拇指罗纹面或其桡侧缘,或用双掌着力,稍用力附着在患儿所需治疗的穴位或部位上,用腕部或前臂发力,带动着力部分自穴位或部位的中间向两旁作“? ,50次左右。?”直线推动。一般可连续分推20 4(合推法:合推法是与分推法相对而言。以双手拇指罗纹面或双掌着力,稍用力附着在患儿所需治疗的穴位或部位的两旁,用肘臂发力,带同着力部分自两旁向中间作相对方向的直线或弧线推动。本法又称合法或和法。 【动作要领】

1(直推法:用拇指着力作直推法时,主要依靠腕部带动拇指作主动的内收和外展活动,用食、中指着力作直推法时,主要依靠腕部带动肘部作适当的屈伸活动。操作时,动作要轻快连续,一拂而过,如帚拂尘状,以推后皮肤不发红为佳。操作时必须直线进行,不可歪斜。 2(旋推法:医者肩、肘、腕、掌指关节均要放松,仅依靠拇指作小幅度的旋转推动。动作要轻快连续,犹如用拇指作摩法,仅在皮肤表面推动,不得带动皮下组织。要求动作协调,均匀柔和,速度较直推法稍缓慢。 3(分推法:操作时主要依靠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带动指、掌着力部分作横向直线分推。依靠腕部和拇指掌指关节的内收、外展活动带动拇指着力部分作弧线分推。双手用力要均匀,动作要柔和而协调,节奏要轻快而平稳。 4(合推法:其动作和要求与分推法基本相同,但推动方向相反,主要是作直线合推,不作弧线合推,动作幅度较小,不要使皮肤向中间起皱。 【注意事项】 1(不可推破皮肤,一般需要辅以介质,随蘸随推。 2(根据病情、部位和穴位的需要,注意掌握手法的方向、轻重、快慢,以求手法的补泻作用,达到预期的疗效。 3(推法是从摩法中演变而出,但比摩法、运法为重,而较指揉法为轻,所以旋推法与指摩法极为相似,操作时需准确掌握运用。 4(操作时手法不可呆滞。 【适用部位】直推法适用于小儿推拿特定穴中的线状穴位和五经穴,多用于头面部、四肢部、脊柱部,旋推法主要用于手部五经穴及面状穴位,分推法适用于头面部、胸腹部、腕掌部及肩胛部等,合推法适用于头面部、胸腹部、腕掌部。 二、揉法

小儿推拿按摩常见(头面部) 穴位图解

小儿推拿按摩常见(头面部) 穴位图解 610)?'610px':'auto'; }" border=0 alt="" src="https://www.360docs.net/doc/c610153012.html,/DownloadImg/2013/08/0 707/34321347_1.gif" width=137 height=169> 610)?'610px':'auto'; }" border=0 alt="" src="https://www.360docs.net/doc/c610153012.html,/DownloadImg/2013/08/0 707/34321347_2.gif" width=130 height=150>穴位:百会位置: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操作:用拇指端按揉,约按揉30次。主治:头痛,脱肛,遗尿,惊痫等。 610)?'610px':'auto'; }" border=0 alt="" src="https://www.360docs.net/doc/c610153012.html,/DownloadImg/2013/08/0 707/34321347_3.gif" width=137 height=169> 610)?'610px':'auto'; }" border=0 alt="" src="https://www.360docs.net/doc/c610153012.html,/DownloadImg/2013/08/0 707/34321347_4.gif" width=175 height=138>穴位:天门(攒竹)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610)?'610px':'auto'; }" border=0 alt="" src="https://www.360docs.net/doc/c610153012.html,/DownloadImg/2013/08/0 707/34321347_5.gif" width=137 height=169>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头面部 1、攒竹(天门) 【位置】二眉之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两拇指由下至上交替直推。 【次数】30到50次。 【主治】发热、头痛、感冒、精神萎靡、惊烦不安等。 【临床应用】推攒竹能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等症,多与推坎宫、揉太阳等合用;若惊烦不安、燥动不宁,多与清肝经、按揉百会等合用。 2、坎宫(眉弓) 【位置】自眉头起沿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分推。 【次数】30到50次。 【主治】外感发热、惊风、头痛、目赤痛。 【临床应用】推坎宫能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多于推攒竹、揉太阳等合用;若用于治疗目赤痛,多与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清河水等合用。亦可推后点刺出血或用掐按法,以增强疗效。 3、山根(山风) 【位置】两目内眦之间。 【操作】拇指甲掐。 【次数】3到5次。 【主治】惊风、抽搐。

【临床应用】掐山根有开窍醒脑、定神的作用。对惊风、昏迷抽搐等症,多与掐入中、掐老龙等合用。本穴用于治疗疾病外,还和年寿、准头等穴用于诊断,如见山根处青筋显露为脾胃虚寒或惊风。 4、颊车(牙关) 【位置】耳下一寸下颌骨陷上方的咬肌中。 【操作】拇指按或中指揉。 【次数】5到10次。 【主治】牙关紧闭,口眼歪斜。 【临床应用】按颊车主要用于牙关紧闭,若口眼歪斜则多用揉颊车。 5、囟门 【位置】前发际正中直上两寸,百会前骨陷中。 【操作】两手扶儿脱,两拇指自前发际向该穴轮换推之(囟门未合时,仅推至边缘)称推囟门。拇指端轻揉囟门。 【次数】推或揉,各50到100次。 【主治】头痛、惊风、神昏、烦躁、鼻塞、衄血等。 【临床应用】推揉囟门能镇惊安神、通窍,多于头痛惊风、鼻塞等症。正常前颅在生后12到18月之间闭合,故临床操作时手法需注意不可用力按压。 6、耳后高骨 【位置】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操作】两拇指或中指端揉。 【次数】30到50次。 【主治】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临床应用】推耳后高骨能疏风解表。治感冒头痛。多与推天门攒竹)、坎宫等合用。能安神除烦,可治疗神昏烦躁等症。 7、天柱(颈骨) 【位置】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或用瓷汤匙的边蘸水自上而下刮。 【次数】推100到500次,刮至皮下轻度瘀血即可。 【主治】恶心、呕吐、项强、发热、惊风、咽痛等症。 【临床应用】推、刮天柱能降逆止呕,祛风散寒,主要用于治疗恶心、呕吐、外感发热、项强等症。治疗呕吐多与横纹推向板门、揉中脘等合用。但用并法亦有效,但推那次数需多才行;治疗外感发热、项强等多与拿风池、掐揉二扇门等合用。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1、脾经 【位置】拇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旋推或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脾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脾经。补脾经、清脾经统称推脾经。 【次数】 100到500次。

【主治】腹泻、便秘、痢疾、食欲不振、黄疸等。 【临床应用】 (1) 补脾经能健脾和胃,补气养。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引起的食欲不振,肌肉消瘦,消化不良等症。 (2) 清脾经能清热利湿、化痰止呕。用于湿热熏蒸、皮肤发黄、恶心呕吐、腹泻、痢疾等症。 (3) 小儿体虚、正气不足,患斑疹热病时,推补本穴,可使稳疹透出,但手法宜快,用力宜重。 2、心经 【位置】中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心经。补心经和清心经统称推心经。 【次数】 100到500次。 【主治】高热昏迷、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心血不足、惊烦不安等。 【临床应用】 (1)清心经能清热退心火。常用于心火旺盛而引起的高热神昏、面赤口疮、小便短赤等,多与清天河水、清小肠经等合用。 (2)本穴宜用清法,不宜用补法,恐动心火之故。若血气不足而见心烦不安、睡卧漯晴等症,需要补法时,可补后加清,或以补脾经代之。 3、肝经 【位置】食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肝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肝经。补肝经和清肝经统称推肝经。 【次数】100到500次。 【主治】烦躁不安、惊风、目赤、五心烦热、口苦咽干等。 【临床应用】

(1) 清肝经能平肝泻火,息风镇惊,解湿除烦,常用治疗惊风、抽搐、烦躁不安、五心烦热等症。 (2) 肝经宜清不宜补,若肝经虚应补时则需补后加清,或以补肾代之,称为滋肾养肝法。 4、肺经 【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肺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 【次数】100到500次。 【主治】感冒、发热、咳嗽、胸闷、气喘、虚汗、脱肛等。 【临床应用】 (1)补肺经能补益肺气。用于肺气虚损,咳喘气喘,虚汗怕冷等肺经虚寒症。 (2)清肺经能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用于感冒发热及咳嗽、气喘、痰鸣等肺经实热症。 5、肾经 【位置】小指末节落纹面。 【操作】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肾经;向指更方向直推为清肾经。补肾经和清肾经统称推肾经。 【次数】100到500次。 【主治】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腹泻、遗尿、虚喘、膀胱蕴热、小便淋漓刺痛等。 【临床应用】 (1)补肾经能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用于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久泻、多尿、遗尿、虚汗喘息等症。 (2)清肾经能清利下焦湿热。用于膀胱蕴热,小便赤涩等症。临床上肾经穴一般多用补法,需用清法时,也多以清小肠代之。

小儿推拿讲解

小儿推拿讲解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小儿推拿讲解 1.定义 小儿推拿,属于中医推拿的一种,医生通过对宝宝身体的穴位进行推拿,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缓解不适、促进宝宝身体健康成长的目的。2.形成标志 小儿推拿成为一种体系完备的推拿门类始于明朝。自此之后,有了《保婴神术按摩经》这样的学科专着,也出现了一批有临床经验和理论医学基础的医生。 3.特点 (1)穴位 中医常用的点穴穴位主要是点状、线状和面状。 (2)手法 其特点主要是手法轻柔、力量稳定,推拿讲究程序性,可以缓解慢性病、常见疾病。并通过经年经验积累,逐渐形成了“按摩掐揉推运搓摇”的八种主要推拿手法。 (3)经穴 在经穴上有“五指经穴通联”的论断。适合推拿的穴位分别对应了一种脏器器官,有些穴位会呈现点、线或面状分布。 (4)诊断 在诊断上,创造性的开创了腹诊法。腹诊法将归经施治作为重要的指导原则,同时非常推崇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则。

(5)临床操作 临床上不仅要求按摩师有序规范的操作手法,还要求其使用的手法能够起到补泻的作用。在按摩过程中要配合姜汁、滑石粉等,有利于保护宝宝的皮肤不受损伤,还能让手法的疗效得到最大发挥。 小儿推拿作用 1.提高宝宝身体机能 穴位处于人身体上经络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穴位被有效刺激的条件下,可以调阴阳、益气补血。尤其是对于宝宝来说,还能够增强免疫能力,保证宝宝的饮食均衡、正常成长。 2.缓解小儿病痛 宝宝如果生病的话,通过被按摩与病处对应的穴位,能够缓解病痛甚至痊愈。而中医推拿针对的病症种类很多,范围很广,小到伤风感冒、胃痛等消化性疾病,大到哮喘、近视等。 3.增强宝宝抗病能力 推拿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免疫能力,还可以减少患传染病的几率。按摩可以调养气血,令经脉畅通,还能预防一些急性传染病。 小儿推拿适用范围 1.治疗法则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是其基本的治疗法则。小儿推拿的疗法和内治法大致类似,需要体察病症,使阴阳调和中正,达到祛除邪气的目的。 2.适用病症

小儿推拿视频手法和穴位干货分享收藏版

小儿推拿视频手法和穴位,干货分享(收藏版) 1脾经(脾土) 位置:①在拇指桡侧缘末节,自指尖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用于直推法补脾经);②在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用于直推法清补脾经);③在拇指的螺旋面(用于旋推法补脾经)。操作:术者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小儿手,食指和拇指捏住小儿拇指,用右手拇指推之。①直推法:将小儿拇指屈曲,自指尖推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称补脾经(或补脾土);②将小儿拇指伸直,自指根至指尖来回推,称清脾经(或清补脾经)。③旋推法:拇指面旋推,顺时针方向为补,逆时针方向为泻。一般用300~500次。作用:脾为后天之本,补之可补虚扶弱,补血生肌,进饮食,化痰涎,助消化,止泻痢;清之可清热利湿,消食化积。主治: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疳积,痢疾,惊厥,黄疸,湿痰,痿证,疹、痘不出,改变面色等。 说明:经实验证明:推补脾经有以下作用:①对胃蠕动有促进作用;②可使胃液的酸度增高;③可使胃蛋白酶分泌增加;④对淀粉酶作用不明显。 2 肝经(肝木) 位置:在食指掌面。操作:将小儿的食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肝经(或称平肝或泻肝);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肝经。一般100~500次。作用:开郁,除烦,平

肝胆之火,息风镇惊。主治:目赤,昏闭,烦躁不安,惊风抽搐,口苦咽干。说明:肝经一般用清法,不用补法,若肝虚应补时,则用补肾经代之,为滋肾养肝法。因肾为肝之母,补肾即补肝。如肝实或不采用本穴,可用泻心火,或用清天河水、清小肠穴代之,因肝为心之母,实则泻其子,心与小肠相表里。 3 心经(心火)位置:在中指掌面。操作:将小儿的中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心经;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心经。100~500次。作用:清热,泻心火,补益心血,养心安神。主治:小便不利,口舌生疮,目赤,五心烦热,惊惕不安。说明:心经一般用泻法,不用补法,因心火不能妄动。若心气虚或不采用本穴,可用清天河水穴代之。如患儿高热并见两颧腮部色赤尤甚,为火来烁金,可有剧咳发作,应采用泻法,推1~2次后.多见两颧腮色赤消退,对剧咳也可缓解。但对患有肺结核病的两颧腮色赤者,用之无效。 4肺经(肺金)位置:在无名指掌面。操作:将小儿的无名指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或来回推称为清肺经;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肺经。100~500次。作用:宣肺止咳,顺气化痰,疏风解表,清热通便。主治:感冒,发热,咳喘,肺炎,肺虚,自汗,盗汗,便结等症。说明: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之上肢部穴位

小儿推拿常用腧穴之上肢部穴位 ◆ 上肢部穴位 【脾经】 面状、线状相结合穴位。 位置:拇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图219):①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由远端向掌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牌经。②拇指伸直,由指端经罗纹面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脾经。补牌经、清脾经,统称推脾经。③在拇指末节罗纹面作旋推法,亦称为补脾经。 次数:100~500次。 主治:腹泻、便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临床应用:①补牌经能健脾胃、补气血。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可与揉中脘、指揉脾俞、按揉足三里等穴合用;②清脾经能清热利湿可与清天河水、清大肠等穴合用。 小儿脾胃薄弱不宜攻伐太甚,在一般情况下,脾经穴多用补法;仅只体壮邪实者方能用清法,或清后加补。 【肝经】 线状、面状相结合穴位。 位置:食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食指伸直,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肝经(图220);旋推为补,称补肝经。清肝经、补肝经统称为推肝经。 次数:100~500次。 主治:烦躁不安、惊风、五心烦热、目赤、口苦咽干等。 临床应用:①清肝经能平肝泻火,息风镇惊,解郁除烦,可与清天河水、推涌泉等穴合用;②肝经宜清而不宜补,若肝虚应补时,则需补后加清,或以补肾经代之,称为滋肾养肝法。 【心经】 线状和面状相结合穴位。 位置:中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图221):食指伸直,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心经;旋推为补,称补心经。清心经、补心经统称为推心经。

次数:100~500次。 主治:高热神昏,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心血不足、惊惕不安等。 临床应用:①清心经能清热退心火,可与清天河水、清小肠等穴合用;②本穴宜清不宜补,对心烦不安、睡卧露睛等症,需用补法时,可补后加清,或以补肾经代之。 【肺经】 面状、线状相结合穴位。 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图222):旋推为补,称补肺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 次数:100~500次。 主治:感冒、发热、咳嗽、胸闷、气喘、虚汗、脱肛等。 临床应用:①补肺经能补益肺气,可与揉肺俞等穴合用;②清肺经能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止咳,可与推膻中,揉风门等穴合用。 【肾经】 面状、线状相合穴位。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一、儿推的起源、发展和流派 基础: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作为理论指导,用一定的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畅。 中医基础理论: 阴阳: 五行: 藏象: 辨证: 体系:成于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第十卷,《保婴神术按摩经》小儿之疾,无七情所干,不在肝经,则在脾经,其疾多在肝脾二脏。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幼科推拿秘书》《保赤推拿法》等书目的形成,在学术上也出现了一些争议,比如关于补泄的问题,手法的问题等等。 流派:名家:孙重三,张汉臣,李德修、 北方青岛三字经派,南方上海的海派,湖南刘开运派等。 正本溯源! 结论:三字经派的特点,主张取穴少而精,还强调用“独穴”治病。所谓“独穴”就是一定的情况下,只取一个穴位多推久推,以得效为度。 二、小儿疾病的病理特点与诊断 1. 脏腑娇嫩,形气未冲;阴阳的平衡特别容易被打破,易外感,病势变化迅速。风寒咳嗽→肺炎;食积→吐泻→阴津阳气虚脱证。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用药或者治疗得当,效果明显。 3.幼儿没有情志方面的疾病,病情相对简单。 万全在总结钱乙五脏虚实辨证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实践体会,进一步完善了小儿生理病理学理论,他提出了“三有余、四不足”之说,即肝常有余、心常有余、阳常有余,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肾常虚、阴常不足。 平肝、清肺。补脾、补肾 肝不宜补,肺气虚弱多补肺。心不宜推,扰动心神。小儿肾常虚,不宜清泄。

治疗原则:以提高免疫力为主,注重扶正。气正则邪难侵。治疗时,祛邪亦不忘扶正,小儿“稚阴稚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治病过程中必须时时顾护正气。 三、小儿疾病的诊断 1.印堂颜色:青,白,黑、赤、黄 2.面色:发红,肝肺有热,左边为肝,右边为肺 3.舌苔: 4.眼睛:先看是否有神。眼珠乱动歪斜为肝风内动;白眼珠红→风热上攻;白眼珠黄→湿热,黄疸;眼睑浮肿→肾;睡露睛→脾虚; 5.鼻子:清涕为风寒;黄涕为风热;鼻子煽动肺气不宣。鼻头红为脾热,鼻头黄为脾虚。 6.嘴:流口水为脾虚 7.肛门:红肿为大肠湿热;脱肛主要是中气下陷,与脾虚、肾虚有很大关系。 8.大便:干燥为实热伤津;有奶花是食伤,带黄水,有臭味为湿热内滞;泄泻清为寒症。 9.小便:黄、量少为热证;尿多,清为寒症 三、小儿推拿手法 1.基本的原则是:沉肩坠肘,上身微微前倾,手臂一定要放松。手指不需要用力,按摩的时候基本是靠前臂自然推动或手腕甩出去的力量。这样就不会觉得吃力。 2.手法 推、拿、揉、掐、运、捣、分、合 推:推拿的时候手指末节的力量一定要足,不能指根处有力量而到有指尖那节就没力了,这很会影响效果。 揉:幅度小,力量匀,顺升逆降。 3.介质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