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5补修课]政治学原理#任务一

605补修课]政治学原理#任务一
605补修课]政治学原理#任务一

1、在西方思想史上,率先把道德与政治权力分离开来的是意大利政治学家()。(3分)

A、戴维伊斯顿

B、拉斯维尔

C、马基雅维利

D、马克斯韦伯

2、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3分)

A、政党

B、集体

C、民族认同

D、利益

3、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而展开。(3分)

A、治国之道

B、治民之术

C、合法性

D、治臣之道

4、()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3分)

A、规范方式

B、说服方式

C、命令方式

D、压力方式

5、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可以概括为()。(3分)

A、政治社会学

B、政治经济学

C、皇权政治学

D、伦理政治学

6、()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3分)

A、阶级

B、国家

C、利益

D、法律

7、()途径可以把我们引向“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其实质就是“公民自治”的结论。(3分)

A、经验主义

B、科学主义

C、多元主义

D、理想主义

8、()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3分)

A、身份资格

B、理论与策略

C、组织

D、能力素质

9、()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3分)

A、现实主义

B、经验主义

C、科学主义

D、理想主义

10、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3分)

A、民众主义

B、民粹主义

C、民族主义

D、精英主义

保存

1、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3分)

A、正确

B、错误

2、公民权利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3分)

A、正确

B、错误

3、权利观念起源于17世纪和18世纪,最早来自自然权利或天赋权利的思想。(3分)

A、错误

B、正确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主要场所。(3分)

A、正确

B、错误

5、从理论上讲,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必须是一个合理划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界限的社会。(3分)

A、正确

B、错误

6、政治是人类生存的一个无可避免的事实,每个人都在某一时期以某种方式卷入某种政治体系。(3分)

A、正确

B、错误

7、墨子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中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3分)

A、正确

B、错误

8、命令方式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3分)

A、错误

B、正确

9、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3分)

A、错误

B、正确

10、使神学与政治理论分家的是托马斯?阿奎那,他被视为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3分)

A、错误

B、正确

保存1、柏拉图留下三篇关于政治和法律的对话,即(),成为政治学研究的经典著作。(4分)

A、法律篇

B、理想国

C、政治学篇

D、政治学

2、就当今世界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主要包括()。(4分)

A、民主权

B、自由权

C、财产权

D、生存权

3、从历史的角度看,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4分)

A、社团和群体权

B、自由权

C、公民权

D、社会经济权

4、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也为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政治的含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4分)

A、阶级分析方法

B、经济分析方法

C、历史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5、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4分)

A、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B、经济的集中体现

C、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D、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6、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于()。(4分)

A、官本位

B、“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C、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

D、权力本位

7、政治权力具有()的特性。(4分)

A、强制性

B、权威性

C、扩张性

D、支配性

E、排他性

8、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三大结构。(4分)

A、政治秩序

B、意识形态

C、经济基础更多试题及答案+扣二九七九一三九六八四$

D、上层建筑

9、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他所撰写的()等著作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主要代表作。(4分)

A、《论联合政府》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新民主主义论》

D、《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10、西方政治研究大体经历的三个时期是()。(4分)

A、社会科学时期

B、传统学术时期

C、激进批评时期

D、行为主义时期

保存

电大本科补修政治学原理作业三

电大本科补修政治学原 理作业三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政治学原理作业三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1、马克斯·韦伯认为任何统治者所认定的衡量合法性的普遍标准是( ABD ) A.服从超凡魅力 B.服从法律 C. 服从君主 D.遵从传统 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2、( ABD)构成了代议制民主理论的主要思想来源。 A. 古典民主理念 B. 社会契约理论 C. 自然法理论 D. 自由主义理论 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3、儿童时期的政治社会化一般以( ABCD )带有情感性色彩的政治认知和感情培养为主要内容。 A. 政治归附 B.政治忠诚 C.政治服从 D.政治认同 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4、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BCD ) A.经济的集中体现 B. 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 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5、政治研究科学化进程遇到的难题是( ABD )。 A. 隐性价值问题 B.价值中立问题 C.经费问题 D.数据问题 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6、传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被认为是(AD)。 A.全能主义 B.多元主义 C. 有限国家 D.一元主义 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7、政治权力的分配模式主要的有(ABCD)。 A.精英主义模式 B.多元主义模式 C.元精英模式

D.马克思主义模式 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8、在众多政治设计思路中,具有明显对比性的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方案,二者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根源于人们对( AD )的认识和评价的截然不同。 A.公共权力 B.民主 C.专制 D.人性 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9、第三次民主化浪潮的政治背景是取代(BCD)。 A.法西斯统治 B. 个人专制统治 C. 军人政体 D.一党制 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10、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的组织的力量取决于(ABCD )。 A.组织原则 B.组织结构 C. 组织成员的相互关系 D.组织基础 多选题。(共50道试题,每题2分) 11、第三次民主化浪潮实现民主化的方式是(CD )。

吴玲2018年政治学原理形考任务1

2018年政治学原理形考任务1 姓名:吴玲 学号:1743001458222 学院:怀化广播电视大学 行政班级:17秋直属行政管理专科 形考任务一 (一)交流主题(学员可从以下三个主题中任选一个进行交流) 题目1、理论联系实际讨论为什么说政治是不可避免的?政治会“终结”吗? 题目2、理论联系实际讨论“理想主义政治设计方案”与“现实主义政治设计方案”的差异及现实意义。 题目3、理论联系实际讨论为什么说政治权力要受到制约?如何制约政治权力? (二)讨论交流形式 以下二种形式均可: 1.学员可以在本讨论区教师开的主题帖下,直接跟帖交流; 2.辅导教师将学员分组(每组7人左右),进行线下讨论或运用qq群等进行线上讨论,每个学员将讨论交流情况上传至本讨论区。上传内容包括:本人的发言内容(提纲);小组讨论总结(不少于300字)。 (三)交流时间 完成第三章学习任务后进行。 (四)成绩评定 辅导教师对每位学生的交流帖评分。 分隔小组: 怀化分校直属教学点_2018年春季一键分班 答题: 选择题目3:理论联系实际讨论为什么说政治权力要受到制约? 如何制约政治权力?

答: 一、本人发言提纲: (1)政治权力要受到制约,是因为政治权力是一种社会公共力量,又是一种以暴力为核心的物质力量,它具有普遍性、排它性、单向性和至上性的特点,对全社会成员普遍适用,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但是,当它凌驾于社会之上而不受任何监督和制约时,就会异化而产生腐败。因此,只有对它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才能保证它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从而达到维护统治秩序、整合社会运行机制的目的。 (2)制约政治权力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①健全制度体系。因此,要结合实际,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夯实以制度制约权力的基础,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要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及时完善、修订、废止有关制度,建立健全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党和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要特别注重以制度规范党内民主权利、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各自的领域和作用范围,防止权力过分集中。要完善党务、政务、司法等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 ②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以制度制约权力,必须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做到执行制度不走样、维护制度不变通、违反制度必惩处。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制度运行监控机制,形成各方面监督制度运行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精简版)

政治学原理 一、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说明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的主要区别 答:1)政治哲学研究主要运用先验的哲学思辩的方法,论证某些政治价值是值得追求的,并以这些价值为标准,对显示政治作出评价,并试图探求理想的政治生活方案。它以人类追求的政治价值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政治的价值基础和根本原则。 2)政治科学研究主要运用经验的,科学的和实证的方法,对政治生活进行量化分析。 2.什么是政治参与?列举现代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答: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政治参与常见的方式有:1、政治投票。2、政治选举。3、政治结社。4、政治表达。5、政治接触之。6、政治冷漠。 3.说明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政治观的差异 答: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是两种不同的政治思维模式。 1、对人性的看法 理想主义:人性本善,至少可以通过修养达到善 现实主义:人性本恶,人有权欲,本性难改 2、对国家关系的看法 理想主义:国家间的利益能够调和,主张在道义和民主基础上建立公正的国际关系 现实主义:强调世界的竞争性,各国利益不可调和,国际关系只能以权力与利益为轴心 3、对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作用的看法 理想主义:极为看重国际法和国际组织,视之为维护国际秩序的唯一有效工具 现实主义:离开权力均势,国际组织就名存实亡 4、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 理想主义:强调研究社会和世界“应该如何”,对世界报以盲目乐观态度 现实主义:信奉实证原则,强调人类应当面对争斗的现实,不可陷入和谐的空想 5、对未来的看法 理想主义:认为未来的目标是实现普遍裁军和建立民主的世界政府 现实主义:未来受到人的利己主义的支配,实现世界和平的目标路途坎坷 理想主义重要特点之一是从道德和价值判断的角度看待一切。反映在世界政治中,理想主义从道德价值和合法规则的角度出发,探讨国际政治的行为标准,在对世界事务做出道德评价的基础上,致力研究国际政治体系中各国应当如何行动的问题。它以人类必将走向大同,世界必将走向和平的信念为前提,强调全球利益和国际合作。由于它对世界政治的看法并非建立在现实经验的分析之上,所以,也将被现实主义视为空想主义理论。 现实主义是最古老的国际政治理论,强调全力政治和国家利益。它将其全部理论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国家是国际和世界舞台上的主角,是一个拥有主权的自治实体。而且,民族主义的兴起和现代国家的产生,更使国家变成了一个统一的政治共同体,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4.简要概括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整治意识和立场的过程。它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是社会意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5.概括说明政党的主要功能 答: 1、凝聚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2、集合和发展阶级政治力量。3、影响和领导社会政治生活。4、培养本阶级的政治骨干分子。 5、影响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 6.什么是联邦制?说明联邦制的主要特点 答:联邦制国家又称为联盟国家,一般由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结合组成。联邦制国家的特点在于: (1)国家具有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政治权力。 (2)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但是,在国家统一宪法和基本法律范围内,各联邦组成单位又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3)国民既有联邦国籍,又有组成联邦单位的国籍; (4)在对外关系方面,联邦是国际政治中的主权国家,中央政府拥有外交权。 7.简要说明政治文化对于政治体系的作用 答:政治文化对既有政治体系起着维护和延续的作用,同时,政治文化的变化最终又可能带来现实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变迁。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的“软件”部分,一般与政治制度性结构安排相匹配。跨国性比较研究和现代化研究显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制度安排方面,而且也体现在政治文化方面;民主政治制度的良好运转,需要以民主的政治文化为条件。 8.什么是政党制度?举例说明目前世界上存在的主要政党制度类型 答: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 类型:1、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1)两党制。(2)多党制(3)一党制。 2、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1)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制。(2)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2014年《政治学原理》补修模拟题(A)

《政治学原理》补修模拟试题(A) 总共30题共100分 一. 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 1. 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3分) A.法家 B.杂家 C.兵家 D.儒家 参考正确答案:D 参考得分:3 分预祝考试顺利 2. 宪政的核心是()。(3分) A.形成公民社会 B.依法治国 C.保障自由 D.民主政治 参考正确答案:D 参考得分:3 分预祝考试顺利 3. 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3分)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哥拉底 D.西塞罗 参考正确答案:A

参考得分:3 分预祝考试顺利 4. 在当代,政治发展主要指政治的()过程。(3分) A.现代化 B.民主化 C.法治化 D.法制化 参考正确答案:A 参考得分:3 分预祝考试顺利 5. 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3分) A.城市 B.城邦 C.法律 D.国家 参考正确答案:D 参考得分:3 分预祝考试顺利 6. 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则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3分) A.监督 B.选举 C.弹劾 D.罢免 参考正确答案:B 参考得分:3 分预祝考试顺利 7. 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3分) A.民粹主义 B.民本主义

C.精英主义 D.民众主义 参考正确答案:C 参考得分:3 分预祝考试顺利 8. 美国经济学家()指出,民主本来是用来防止一切专制的,但是,如果多数人的统治不被限制,民主这种理想就会成为一种新的专制权力的根据。(3分) A.哈耶克 B.熊彼特 C.诺齐克 D.布坎南 参考正确答案:A 参考得分:3 分预祝考试顺利 9. 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而展开。(3分) A.合法性 B.治民之术 C.统治术 D.治国之道 参考正确答案:D 参考得分:3 分预祝考试顺利 10. 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所应追求的目标。(3分) A.治理 B.民主 C.法制 D.法治 参考正确答案:A

《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作业4答案[2]

《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作业4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公民的意志 2.分权制衡 3.暴力 4.权力 5.政治文化6.权力 7.工会 8.宪政建设bbs.joyren.c n#^$s/B9O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N7`%J1o/Z bY 1.C 2.D 3.ABCD 4.AB 5.ABD 6.AD 7.D 8.AC 9.CD 10.B 11.D 12.B 13.ABCD 14.ABCD 15.C 16.ACD 17.B 18.B 19.ABD 20.D bbs.joyr https://www.360docs.net/doc/c610402013.html,7D H^v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2.公民权利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bbs.joyr en.c n"Z?@-C C-d5N%}0I 3.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 4.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bbs.joyren.c_/A:~O+e E+_&d8y 1.(1)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不过宽容是有限度的,它的限度在于要求对方必须尊重既有政治秩序,在政治上取得政治共识;(3分)卓越人社区~X2c S'P G ] (2)妥协精神;(2分) (3)每个人在行动与言论时应当考虑其后果,井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3分)0\,A1P(j N9_O ?1F% 2.(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2分)bbs.joyren.c n$S u2T,\+[9` (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2分) (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2分)卓越人社区0w9I^&v^ (4)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2分)d0e!?Z({1I 3.(1)经济发展创造了、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3分) (2)经济发展促进教育的发展;(3分) (3)经济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自身利益并希望表达出来。(2分) 4.(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2分) (2)法家则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 (2分)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2分) (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2分)#p y+J!q G.s 五、论述题(20分) @z/E7s D{!d%y#r 要点提示:(要求学员要对每一个要点进行展开) (1)善治模式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bbs.joyr https://www.360docs.net/doc/c610402013.html, v-c (2)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明确界限,并且更加强调国家与社会的依赖关系; (3)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强调管理对象的参与;s,s v0{ (4)善治还意味着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h h"c a0S;v8f

政治学原理简答题

政治参与的作用是什么?(1)政治参与有助于促进政治民主发展;(2)政治参与有助于经济发展,政治参与能够加强政府或执政党推进经济增长政策的力量;(3)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表达愿望的过程,它有助于使社会利益分配的政策向符合人民利益的方向发展,并还有助于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是什么?(1)普遍选举原则;(2)平等选举原则;(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原则;(4)秘密投票原则。儒、法、道、墨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2)法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 的“王道”和“霸道”。(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什么?(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2)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3)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4)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为什么现代化过程中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1)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2)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3)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4)政府的执行危机。 (5)此外,对于那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国际势力的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1)权威性;(2)支配性,;(3)强制性;(4)扩张性;(5)排他性。 善治的精神是什么?(1)契约观念,契约观念的要素:第一,自愿;第二,一致同意;第三,责任性;第四,公开性或者说透明性。(2)效率精神,包括的内涵:第一,管理效率;第二,制度效率;第三,回应性。 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1) 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2) 与中产阶级规模发展相伴随的是教育水平的提高。与上述两方面因素相联系,经济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自身利益并希望表达出来。公民自我意识和个人权力观念的形成,是要求制

政治学原理补修试题

西安电大直属二分校补修课程测试题 行政管理本科《政治学原理》测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 C )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A 管理 B 神权 C 道德 D 权力 2、美国政治学家( B )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A马克斯·韦伯 B 戴维·伊斯顿 C汉密尔顿 D 哈罗得·拉斯韦尔 3、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A )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苏哥拉底 D 西塞罗 4、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 C )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A 民粹主义 B 民族主义 C精英主义 D 民众主义 5、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 D )。 A 自由 B 民主 C 法律 D 国家 6、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 D )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 A 管理 B 文学 C 历史 D 社会伦理 7、关于权力的来源和基础,西方历史上曾经盛行( A )。 A 君权神授论 B 人民主权论C社会契约论 D 天赋人权论 8、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 ABCD )。 A 复决权 B 罢免权 C 创制权 D 选举权 9、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AC )是最为基本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 A 政府 B 行业协会 C 市场 D 政党 10、为了有效消除执政者的欲望,防止执政偏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 ABD )等一系列的权力制约方法。 A 限任 B 监督 C 法治 D 选举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4、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5、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6、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8、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 9、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10、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理性经济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

电大政治学原理形考任务作业参考答案 (2)

政治学原理形考任务作业参考答案 客观题共8题(满分24分) 一、多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3分) 第1题、善治就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A、B、C、D)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A、确立认同与共同的目标 B、合作 C、伙伴关系 D、协商 第2题、在现代法治社会,(D)监督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监督的最重要的形式,也就是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 A、政党 B、社会 C、公民 D、新闻舆论 第3题、在现代法治社会,(D )监督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监督的最重要的形式,也就是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 A、政党 B、社会 C、公民 D、新闻舆论 第4题、各国宪法与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D)上。 A、财产权 B、平等权 C、自由权 D、参政权 第5题、(B)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 A、法律 B、利益 C、阶级 D、国家 第6题、(A)就是使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相联系的基本途径。 A、选举 B、监督 C、集会

D、游行 第7题、善治就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A、B、C、D)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A、确立认同与共同的目标 B、合作 C、伙伴关系 D、协商 第8题、参政权就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A、B、C、D)。 A、复决权 B、罢免权 C、创制权 D、选举权 主观题共5题(满分76分) 二、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 第9题、试述政治选举的意义与作用就是什么? 参考答案:(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选举就是使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联系的基本途径。由于国家权力的行使者只能就是少数人,这样就导致了国家权力的所有者与行使者相互分离,并因而形成少数领导者与绝大多数被领导者的相互矛盾。选举制度则为解决这种相互分离与相互矛盾状况提供了根本的途径; (2)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公民与国家权力行使者的这种委托关系,决定了权力行使者必须向全体公民负责。如果公民撤回对权力行使者的委托,那么权力行使者的存在、延续以及权力行使也就失去了合法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公民可通过民主程序重新选举产生新的符合自己意愿的权力行使者。这就要求权力行使者必须坚持为社会公众服务,时刻牢记对权力所有者负责的思想; (3)政治选举就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国家的统治、社会的管理都必须以民意为依归。选举就就是形成、表达民意的理想方式。同时,公民通过选举活动的参与,还可以增强民主意识。公民通过参与选举,不仅会对自己的地位与作用产生明确的认识,而且还能增强其分析与判断政治现象、政治问题的能力,从而积极地参政、议政; (4)政治选举还就是缓与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经济萧条、通货膨胀、政局不稳、集团利益冲突激烈等社会矛盾与社会危机就是影响国家政治秩序与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选举则就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通过选举,不仅可以使社会公众之间、社会公众与其代表之间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可以集思广益,对各种政策选择方案进行论证,从而为各种社会问题寻找到合理的能为人们所接受的解决方法。 第10题、试述现代政治文明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1)秩序原则。政治文明意味着人类合作的稳定性与有序性,它的根本原则就就是秩序。这体现在政治上就就是法治。作为一种法律价值的秩序,即法律秩序,它就是人们行为

政治学原理(补修课)综合练习题

政治学原理(补修课)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5题,共计50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K74、()认为,在确立各种规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所谓“同意限定公正”。 D 布坎南 19\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C精英主义53、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工人阶级政党D共产主义者同盟 120、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系统阐述直接参与的民主思想,他的“人民主权”学说被认为是直接的或参与制式的民主理论的典型代表。 B 卢梭 9.1956年,()在美国《政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比较政治体系”,首次提出“政治文化”这一概念。D 阿尔蒙德C2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D 社会伦理C96、从世界各国的现实状况看,占据主导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主要是()。A 自由主义 C77、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的政治行为。D 普通公民 C117、倡导“宽容精神”和“个人独立”这种观念在政治实践中的体现就是现代()制度。A 政党 D121、()民主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A 代议制 D111、()主要是指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D 宪政 D4、()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A 道德 D15、道家的政治学说以()为思想核心。B 法自然 D75、第一个真正论及公民政治参与在实践和理论方面意义的近代理论家是D 托克维尔 D57、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A 多党制 D70、当代政治共识的建立途径更多地是通过()的形式来实现的。D 重叠共识 D128、第一次民主化浪潮实现民主化的方式是()。A 暴力革命 D129、第二次民主化浪潮实现民主化的方式是()。B 军事战争 F126、法国思想家()曾经指出:民主国家的一个非常自然、但又非常危险的本能“就是使人轻视和不太考虑个人的权利”;多数享有无限的权威,不仅容易使个人的意志受到征服而造成思想的专制,而且也容易造就“巴结大多数”的国民心理。 D 托克维尔 F127、法国思想家()认为,民主共和国的存亡,取决于公民的“品德”,一旦社会大多数人失去这种品德,或者被“民主的急躁”所支配,民众的行为就会失去规制,民主的缺陷将会变本加厉。 B 孟德斯鸠 F81、()在18世纪大革命时开始承认秘密投票。 A 法国 F51、法国思想家()曾经指出:在政治生活中,共同的敌意几乎总是友谊的基础。 B 托克维尔 F46、分权制衡主要是()国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C 资本主义 F32、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认为政治权力最终属于人民,这成为现代民主共和制的理论基础。 B 人民主权论 G55、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政党的典型。 C 单位化 G31、关于权力的来源和基础,西方历史上曾经盛行()A 君权神授论 G26、公民权利首先表现为()。A政治权利 G29、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D公共利益 G11、1880年美国()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D哥伦比亚大学G105、()是一个人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媒介。D家庭 G90、()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B公民监督 G92、()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因此被认为是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A 《公民文化》G99、()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 B 个人主义 H8、汉朝的董仲舒创造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鼓吹“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使()政治观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合法性依据。 B 神权 H102、怀疑人类的理性能力,使保守主义信奉()主义,反对任何宏大的社会设计和改造方案。 D 实用H107、()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D 亨廷顿 J130、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 B 中产阶级

2016《政治学原理》试题答案

《政治学原理》历届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220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行政管理专业 政治学原理试题(2007年1月) 一、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政治制度化包括政治参与的制度化、()的制度化两个基本方面的容。 2、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3、政治()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4、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5、古典观以()为蓝本,把视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提倡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6、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根据政治学的一般分析原理,非政府政治体系由()组成。 A.个体公民 B.社团 C.政党 D.市民社会 2、一般来讲,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方式主要包括() A.舆论监督 B.公民监督 C.政党监督 D.社会团体监督 3、()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A.密尔 C.卢梭 B.孟德斯鸠 D.托克维尔 4、()是政府的灵魂。 A.权威性 B.有机组织性 C.阶级性 D.公共性 5、英国政府一直在()的轮流执掌之下。 A.保守党 B.党 C.党 D.工党 6、的限度包括()。 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B.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 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以不侵人“私人领域”为限度 7、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A.专制君主制 B.立宪君主制 C.二元君主制 D.寡头制 8、()是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 A.弹劾权 B.选举权 C.罢免权 D.质询权 9、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A.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B.组织政府的手段 C.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 D.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政治学原理(补修课)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补修课)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分,题,共计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奴隶)社会时期。 、亚里士多德论述政治学的代表作是(政治学) 、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柏拉图) 、(道德)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马克斯·韦伯、哈罗得·拉斯韦尔等人都是从(权力)角度定义政治的。 、孙中山先生是(管理)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汉朝的董仲舒创造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鼓吹“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使(神权)政治观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合法性依据。 、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 、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学)是人类最高的学问。 、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权力研究途径) 、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 、在多年的历史演变中,(儒家)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梁启超认为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宪政政体代表政体的进化方向,通过改良途径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是中国未来政治的发展方向。 、——年,中国基本上实施(民众主义)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 、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精英主义)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社会伦理)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 、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可以概括为(伦理政治学)。 、(现实主义)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马基雅维利研究政治问题时所采取的(现实主义)态度标志着政治观念的一次历史性变革。 、行为主义政治学要求用研究(自然科学)的态度、手段和方法来研究政治现象,由此出发,主张以政治行为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理想主义)方案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公民权利首先表现为(政治权利)。 、(利益)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利益)的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 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特性,形成 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基 础。 、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公共 利益)。 、在划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从而 确定“公权”与“私权”的关系和界限 方面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主要来自于 (自由主义)。 、关于权力的来源和基础,西方历 史上曾经盛行(君权神授论)。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 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人民 主权论),认为政治权力最终属于人 民,这成为现代民主共和制的理论 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是 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 、(能力素质)是政治权力主观 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 、(能力素质)是政治权力得以 形成和保持的基础。 、(压力方式)是政治权力的潜在 作用方式。 、政治权力实现方式中的(奖酬 方式)是积极的权力作用方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经 济秩序)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狭义的政府仅仅是指国家机关中 执掌(行政权力)的机关。 、(有机组织性)是政府的灵魂。 、(人民主权原则)原则是现代宪 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 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 和归属的问题。 、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 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原 则。 、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 就从人性恶的角度分析了权力制约 的必要性。 、作为年美国宪法主要起草人的 (汉密尔顿)指出,一个国家的 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不是天使而是 人,因而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 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 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 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 、(潘恩)指出:在专制政府 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 国家中法律便应成为国王。 、分权制衡主要是(资本主义)国 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议行合一原则是(社会主义)国 家政府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专制君主制) 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 形式。 、美国政治学家(达尔)认为, 没有自治组织的存在,就不可能实 现国家层面上的民主。 、政党形成于世纪初期,它的产生 是现代(议会民主)政治发展的产 物。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曾经 指出:在政治生活中,共同的敌意 几乎总是友谊的基础。 、西方传统政党最早出现于(英 国)。 、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第一个 国际性的工人阶级政党(共产主义 者同盟)。 、欧美的保守党、自由党、民主党、 共和党等都属于(核心会议型) 政党。 、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单位化) 政党的典型。 、两党制以(美国)最为典型。 、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 (多党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 的民主党派属于(参政党)。 、(政治共识)指的是人们对政治 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 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 、最先提出政治合法性概念的是 (马克斯·韦伯)。 、政治合法性的核心观念是人们对 (政治合作)的理解。 、(政治正义观)是政治合法性的 最根本的基础,它是人们评价政治 体系的标准。 、宪政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 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 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 (政治正义)观念。 、宪政制度于世纪在(英国) 确立以来,到今天已经发展形成了 稳定和完备的制度体系。 、资产阶级国家将(三权分立) 确定为其宪政规则, 、社会主义将(议行合一)确定 为其宪政规则。 、针对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危机,有 可能出现的政治行动主要是(政 治革命)。 、威权主义的政府如果政治体系腐 败不堪,效率低下,无法维持政治 稳定的局面,并且无法吸收新生社 会力量时,则有可能发生(政治 革命)。 、(罗尔斯)认为,处于当代这 种深刻的理性多元主义的现实中, 指望人们都持某一种综合性教义是 不可能的,除非用国家力量来压迫 民众。 、当代政治共识的建立途径更多地 是通过(重叠共识)的形式来实 现的。 、宪政建设的根本意义在于它的 (程序)正义。 、(契约)观念意味着政府在治理 过程中不是一个权威的身份参与治 理,而是与其他团体、公民平等的 身份去参与,与它们协商合作,共 同治理。 、契约观念的首要条件就是(自 愿),它是人们缔约的起点。 、(布坎南)认为,在确立各种规 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 所谓“同意限定公正”。 、第一个真正论及公民政治参与在 实践和理论方面意义的近代理论家 是(托克维尔) 、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参与) 问题十分重视,把它作为工人阶级 取得政权之后实现民主的重要标 志。 、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 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政治参与实际上乃是公民行使以 (普选权)为核心的公民权利的过 程。 、全民公决是直接民主的一种手段, 它始于世纪的(瑞士)。 、在中国,制度化的政治接触渠道 是(信访)。 、(法国)在世纪大革命时开始承 认秘密投票。 、实行(两党制)的国家往往采 用单名选区制。 、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 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选举)则 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 、(孟德斯鸠)精辟地论述道: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 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 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 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政治监督是一种(以权力制约 权利的监督)思路和机制。 、社会监督是(以权利制约权力 的监督)思路和机制。 、一般来讲,(社会监督)只有在 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 实现。 、(卢梭)指出“人民的力量只有 集中起来才能行动,如果分散开来, 它就会消灭,正如洒在地面上的火 药的作用,只能是星星点点地燃烧 罢了。” 、(新闻舆论)被公认为是一种能 够有效地监督和防止权力腐化的“第 四种权力”。 、(公民监督)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 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 、年,(阿尔蒙德)在美国《政治 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比较政治体 系”,首次提出“政治文化”这一概念。 、(《公民文化》)为政治文化研究 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因此 被认为是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的经典 之作。 、(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 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 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 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 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 的主观要素。 、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 (葛兰西)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特点的时候指出,国家统治= 暴力+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 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把社会 主义和(自由主义)看成是两种对 立的意识形态。 、从世界各国的现实状况看,占据 主导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主要是 (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是西方国家的主流 意识形态。 、(自由主义)被认为是工业化国 家的意识形态,至今有多年的历史。 它是封建主义走向衰亡、市场经济 逐步发展的产物。 、(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 原则。 、现代自由主义以认同和支持(国 家干预)为特点。 (米瑟斯)在《自由与繁荣的国度》 中指出:“分析旧自由主义纲领与新 自由纲领之间的区别最简单、最直 观的方法是看它们如何理解平等问 题”。 、怀疑人类的理性能力,使保守主 义信奉(实用)主义,反对任何 宏大的社会设计和改造方案。 、(无政府主义)是一种反对权威 崇尚自由的意识形态。 、政治社会化的第一个途径是(家 庭)。 、(家庭)是一个人最初的、影响 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媒介。 、(学校)是系统化强有力的社会化 途径。 、(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 治秩序》中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 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 、(政治制度化)是实现政治稳定的 根本途径。 、政治文明意味着人类合作的稳定 性和有序性,它的根本原则就是 (秩序)。 、早在古希腊的时候,(亚里士多

政治学原理试题14

政治学原理试题12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17分) 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西方政治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①国家②权力③政策④法律 2、集欧洲中世纪神权思想之大成的人是………………………………………………………………………………………() ①奥古斯丁②斯宾诺莎③托马斯·阿奎那④格老秀斯 3、国家产生的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是………………………………………………………………………………………() ①雅典国家②罗马国家③德意志国家④印度国家 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具体表现为的矛盾…………………………………………………………………() 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③和产关系与生产力④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5、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性质属于………………………………………………………………………………………………() ①民族矛盾②敌我矛盾③阶级矛盾④人民内部矛盾 6、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说的“半国家”是指……………………………………………………………………………() ①资本主义国家②社会主义国家③帝国主义国家④福利国家 7、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实质是来看待和处理民族问题。……………………………………………………………………() ①民族大融合的观点②民族自决权原则③资产阶级利益为核心④民族同化的原则 8、从13世纪末起,欧洲大部分国家先后实行过等级君主制,其中以最为典型。…………………………………………() ①德国②西班牙③法国④葡萄牙 9、在政治体系内部,处个机构、组织的活动都要围绕进行。………………………………………………………………() ①国家机构②政党③领袖人物④利益集团 10、我国国家元首职权由国家主席和共同行使………………………………………………………………………………() ①国务院②全国人大常委会③全国政协④中央政治局 11、美国参议院议员是由………………………………………………………………………………………………………() ①总统任命②行政官员兼任③选民间接选举产生④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12、党的领导的核心是……………………………………………………………………………………………………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课程ID:02034 座位号: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补修课 《政治学原理》试题 准考证号学生证号工作站 一、填空(每空3分,共24分) l、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 2 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 3.政治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4.马克思主义对于问题十分重视,把它作为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之后实,现民主的重要标志。 5.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自由权和。 6.政府的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在形式上或者实质上把自己的主张、制度、规则和政策等上升为对普遍的的诉求。 7 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8.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经历了国家建设、民主化、三个阶段。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57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能得分) 1.从政府政治体系的角度来说,政治民主化主要表现为( )的民主化改造。 A 政府职能B.政府体制C.政府结构D.政府管理 2.从总体上而言,善治在精神上仍有相统一之处,这种精神就是( ) A。效率精神D.民主精神C契约观念D.法治观念 3.( )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A 自由主义 B 福利社会主义 C 社群主义D“第三条道路”4.下列组织属于邦联制的是( )

A。欧洲共同体B.独联体 C 俄罗斯联邦D。东南亚国家联盟5.马克思主义认为,( )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A.国体. B 党的领导C.国家政权 D 政体 6.保守思想和观念大体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对以( )为标志的经济和政治急剧变迁的反动。 A.德国革命D.美国革命C英国革命D.法国革命 7.市民社会是在国家权力体系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以其( )为特点。A.制度化B.平等性C组织化D.独立性 8.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 )o A 政治哲学研究 B .政治科学研究 C 政治经济研究D.政治法律研究9.在现代社会中,( )制度已成为调整国家权力活动的基本途径。 A.弹劾 B .选举 C 监督D.罢免 10.人们把古希腊( )的“哲学王”思想看作是精英主义的最早表述。 A 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 C 西塞罗 D 苏哥拉底 11.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可以概括 为( )。 A 皇权政治学B.伦理政治学C.政治社会学D.法治政治学12.( )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A 密尔 B 盂德斯鸠C卢梭D.托克维尔 13.( )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 A 舆论监督B.公民监督 C 政党监督D.社会团体监督14.( )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 A.发展经济B.共同富裕 C 政治发展 D 政治制度化15.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 )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A.民粹主义B.民本主义 C 精英主义D.民众主义 16.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 )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