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与识字教学

汉字文化与识字教学
汉字文化与识字教学

一、汉字文化与识字教学

其实我们自己就有深刻的体会,从小学开始学习认字,认识和掌握了一定数量,这样才能进行交际,才能阅读文章,提高自己的能力。也为以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然而自己印象里以前老师教我们识字仅仅是单纯地要我们记住它的读音、笔画、意思及其用法,很少涉及到汉字背后的文化。导致我们现在汉字文化的缺失,而且当时识字的效果并不是很好!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识字的对象是汉字,而我们的汉字是一种历史的文字,谱写着中华民族在蹉跌进程中丰富的心智成长史。汉字是一幅画,汉字是一首诗,汉字是汉民族智慧的结晶。然而,我们长期的识字教学,割裂于汉字与汉字文化的联系,孤立地在当今语境下识字,忽视了汉字作为汉民族历史文化的全息镜像;忽视汉字中渗透的智慧灵感;忽视汉字中凝聚的汉民族思维方式,以至于进行纯工具地识字教学。学生只知有其字,但不知其字形与字义及其字音之间的联系,导致识字困难。因此,我们的识字教学不能脱离汉字文化语境,要归根于汉字文化这一肥沃的土壤,让孩子在丰厚的民族文化中感受到:认识汉字,就是认识民族文化。那么怎样运用汉字文化去促进识字教学?

汉字是表意文字体系,每一个汉字,字形和字义紧密联系。汉字本身携带的知识、趣闻、故事、历史、文化都让每一个汉字充满神奇的魅力,而学生一旦从中发现了这种魅力,学习的动机便转化成对汉字知识本身的兴趣,这样学习的效率也将事半功倍。另外我们要把握好一个尺度,因为讲的太多,一是太专业了,听不懂,二是学生关顾着听这一方面的而忽视了识字本身。

我们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汉字字形统一的特点进行教学,通过形象的外表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在我们的汉字中,有很多的象形文字,

比如在教“燕”这个复杂的字时,我们可以通过形象的古体字到现代楷体字的演变展示,学生会主动展开丰富的联想。其甲骨文为,学生就会记住“廿”是燕子的头,“口”是燕子的嘴巴,“北”是翅膀,“灬”是尾巴,一只活灵活现的燕子便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再比如在讲解“初”字时,为什么它是“衣”字旁?我们可以先看它的甲骨文,左边表示衣服,右边表示刀。引导学生理解“初”的字形是用刀剪布制作衣服,而裁剪布料是制作衣服的开始,所以初的意思就是“开始”。通过这样形象生动的教,学生掌握的当然很快。汉字的创造,蕴藏了丰富的意味,需要慢慢去体会,教学中师生不断探索、发现,使汉字的表意本质灌输于学生脑中。

识字教学中除了会认外,还需要掌握怎么写,而在写的过程常常会出现很多问题,在对其进行规范时,也可以利用汉字文化。“帽子”的“帽”常常很多很多人写错,主要是“帽”的右上部分,要么缺口框里中间一横悬空,,下面一横封死;要么是缺口框里中间两横全封死。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先对“冒”的古文字就行讲解,“冒”的金文,中间两个短横像帽里的头发, 下面“目”是眼睛, 缺口框里的两横封死的话就像把帽子上下封死了, 这样就戴不进去了。所以“帽”字右上部的中间两短横左右两边不封,以此表示帽子戴在头顶上。和它相关的字还有“冕”, 也是帽子的意思, 所以上面的两短横也是左右两边不封的。除了记住怎么写外,还可以理解它的意思,如在讲“争”字时,先板画“争”的古文字,解说上面的角字头是由“手”变来的,下面部分也是“手”的古体字加一横而成,两只手代表争夺的两方,一横代表争夺的一根木棍。争的本义就是“争抢、争夺”。通过字理分析,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运用和书写能力,是建立在汉字特殊的生成机制之上,让学生从机械记忆走向自觉识字的一种方法。有

一些汉字在演变中已经和古文字的形体大相径庭了,所以不必字字都来分析字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进行教学,否则可能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不仅如此,通过利用汉字文化进行识字文化教学,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很多知识和道理,在认识“衣”字时,可以穿插讲一些古代服饰的知识,古代衣有交领和直领之分,交领居多。交领的衣服和左右衣襟相连,衣襟在胸前,衣襟在胸前相交,衣领随之在颈下相交。直领是衣领后沿左右绕到颈前,左右平地直垂下来,古代女子多穿直领,男子多穿交领。再加上一些照片,就更生动了!另外,碰到到“友”时,我们利用“友”的金文进行讲解,友”是个会意字“, ナ”表示手“, 又” 也表示手, 二手互援为“ 友”。无形之中就告诉我们在生活能够互相帮助的就是我们的朋友。这些都是单纯讲字的结构、字义所不能达到的目的。

正如前面所讲的那样,我们在教的时候要把握好尺度,主要目的是教会他们识字,汉字文化知识辅助教学,我们面对的是儿童,要考虑到他们的特点,注意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方法,真正将汉字的文化种子播撒到他们的心灵中!

二、必选题:

1、汉字与古代饮器或食器:

盨的金文,形声字,从皿,须声。盨是盛放黍、稷、梁等饭食的器具,其基本形制是椭方体,敛口、鼓腹、圈足、左右两耳。有盖,盖顶有足,可翻过来放置食物。盨是由弇口圈足的簋演化出来的,出现在西周中期,盛行于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已基本消失。盨同簋一样,一般为偶数成组。

豆甲骨文作,金文作,正是豆器的象形。豆是盛放腌菜、肉酱和味品的食器。豆是古代常见食器,依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分木豆、竹豆、瓦豆等,木

豆即用木制作者,竹豆为竹制,瓦豆即陶豆。商代晚期还出现了青铜豆,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形制为高足、圆腹,腹部深浅不等,有的有盖,有的无盖,有的有双耳,也有少量方腹豆。豆作为礼器的一种,常以偶数成组使用。古代地位不同,配豆之数也不同。

盂是大型盛饭或盛水器。字形甲骨文作,金文作,下像盂行,上为声符于。《说文、皿部》:“盂,饭器也。从皿,于声。”。《韩非子·外储篇》:“君犹盂也,民犹水也。盂方水方,盂圜水圜。”这是盂盛水的说明。盂的基本形制是圆腹、圈足、两耳、侈口,也有四耳者,有的有盖,有的无盖。青铜盂出现于商代晚期,盛行于西周。

斝是盛酒器。基本形制是圆深腹、平底、三尖足,口沿有二柱,旁有鋬。字形甲骨文作,金文,上部像器之二住,下部像其足,旁侧为鋬,后字形上部两间变为两口,下部变为斗。”斝形似爵而无流与尾。斝主要是行裸礼时用的酒器,裸礼是用酒灌地的一种祭祀,故斝无流,且比爵高大。经书中常见饮器名“散”者,经考证,散就是斝。

壶是盛酒器。甲骨文作,金文作,上像有盖,旁有两耳,下有圈足的壶形。与出土壶形相同,在《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浆即酒,表示壶为盛酒器。古代酒的品种繁多,壶的使用时间又长,故其形制相当复杂,有圆壶、扁壶、方壶等

“尊”的本义是盛酒器。字形甲骨文作,金文作,像双手捧酒器形,是奉酒祭祀的形象反映,表示尊主要用于宗庙祭祀。从尊的字形功能出发,后引申出尊贵、敬重、尊奉等义,又成为祭祀礼器的通称。尊的形制大体分为有肩大口尊、觚形尊三类。有肩大口尊上口侈大,呈大喇叭状,下有圈足。觚行尊形体似觚,但整体稍粗。鸟兽尊是铸为各类鸟兽形象的尊。

2、汉字与古代服饰:

“衣”的本义是上衣,《说文.衣部》:“衣,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衣”甲骨文作、金文作,字形正像上衣有领襟之形,为象形字。古代中原地区的衣服是左襟压右襟,即衣襟向右掩,正像甲骨文、金文字形表示的样子;而南方边远地区则是右襟压左襟。古代衣有交领和直领之分,交领居多。交领衣服是衣领和左右襟相连,衣襟在胸前相交,衣领也随之在颈下相交。直领是衣领从颈后沿左右绕到颈前,左右平行地直垂下来,古代女子多穿直领,男子多穿交领。“衣”字后来引申为衣服的总称。

“裤”是从衣裤的形声字,是个后起字,裤字古代写作绔、袴。“绔,胫衣也,从糸,夸声。”“今所谓套袴也。左右各一,分衣两胫。”古代的裤子与今不同,没有裆,只有两个裤筒,各自套在腿上,每一裤筒两侧有绳带,绳带系在腰带上,古代裤无裆,古人一般穿像现代大衣之类的长衣,自可掩盖裆部。有绔是富裕生活的标志。纨是织造精细的生绢。纨绔是高档裤子,为有钱人的服装,故后来引申为富贵人家不务正业的子弟。

裈字从衣军声,声亦表义。裈分两种,一种相当于现在的内穿裤衩或外穿短裤,一般是劳动者短上衣时穿的;另一种则相当于今天的长裤。其特点皆是有裆。形似内穿裤衩的裤称为犊鼻裈,不缝裤管,只是用一条布缠于裆部。犊鼻裈为贫贱劳作者所穿,故受罚时穿,如同囚犯。与今天之长裤相似者称为大绔。

求裘

“求”、“裘”原本一字,甲骨文作,其行像毛在外的皮衣,与“衣”相似。“衣”甲骨文,求显然在“衣”字基础上加了外毛形象,其本义是皮衣。此字金文,在甲骨文字形基础上中间加了“又”,这是表音的声符,由甲骨文的象形字变成了形声字。“求”,《说文》古文作,此当是金文字形的约写,也是今天“求”的原形,由于约写后不能明确显示原义,故有些金文又加了“衣”旁,演化成今天的裘。“求”、“裘”分别承担不同的意义共同流传下来,“裘”专表本义,而“求”则借作寻找的词义的字形。

“表”的本义是穿在外边的衣服,与内衣相对,古称内衣为“中”或“中衣”,称外衣为“表”或“上衣”。“表“字小篆作,字形由“衣”和“毛”组成,因为古代皮衣是毛在外,故以毛衣表示在外的衣服,表后来引申指表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