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5.3快乐的农夫 |花城版

《快乐的农夫》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聆听乐曲,参与体验乐曲快乐的情绪,并能用语言简单描述自己的感受。

2、感受不同版本及不同演奏形式的乐曲《快乐的农夫》体验作品的欢乐情绪能记住并哼唱作品的主题,能分组用打击乐器为乐曲编配伴奏并表演。

3、主要是通过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及乐曲的情感来体会其中的快乐,并且感受到乐曲能带给人们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乐曲带给人们的欢乐

难点:分析整首乐曲的结构以及节奏并且进行模唱

三、教具:黑板、口风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有一个国王,郁郁寡欢,于是他就派手下的一个人四处寻找一个快乐的人。这位国王命令道:“等你找到那位快乐的人,就把他带回来。”国王的手下各处找了好几年,也没找到一个快乐的人。终于有一天,当他走进一个最穷的国家的贫困地区时,听到一个人放声歌唱。循着歌声,他找到一个正在田间犁地的农夫。他问农夫:“你快乐吗?”“我没有一天不快乐。”农夫答道。于是,国王的使者就把他此次使命的意图告诉了农夫。农夫不禁大笑起来。为了表示感谢,农夫又说道:“我曾因没有鞋子而沮丧,直到我在街上遇见一个无腿的人……

师:故事到这里,你们有什么话要和大家分享呢?(讨论提问)这节课我们就用一首钢琴曲来表现这个故事。

二、讲授新课

1、首先,开始听一遍乐曲,然后告诉同学们这首钢琴曲的名字《快乐的农夫》并用提问法引导学生初步的了解作曲家及作品。

简介:《快乐的农夫》这首钢琴曲是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舒曼作品68号之10,曲谱可见《少儿钢琴曲集》,此曲是舒曼再大的大女儿玛丽十岁生日时写成的,舒曼钢琴作品有:《勇敢的骑士》《士兵进行曲》《猎歌》《幻想曲》等,《快乐的农夫》演奏学习可以强化左手弹奏旋律能力。乐曲描绘了一位勤劳朴实又有风趣的农民形象。此曲结构为二段曲式。2.、通过简单介绍,再次听一遍乐曲,并思考这首乐曲表达怎么样的情感,然后进行提问回答,了解了曲子情感后,提出下一个问题“乐曲大致有几段组成”乐曲可分为A.B两段,将简谱播放出来,请同学们跟着钢琴进行试唱,并且清楚乐曲节奏及旋律,模唱后再思考整首乐曲的结构,并

进行提问,在黑板上列出结构(A A B A B A),再次听一遍乐曲,让学生跟着谱子一起模唱。3、进行总结,通过学习本首乐曲,是同学们拥有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以后的生活,就像乐曲中的农夫一样,永远快乐。

教学反思

在《快乐的农夫》中至始至终都紧扣音乐主题,能哼唱主题。当学生走在大街小巷上,听到这首优美的音乐时:哎!那不是《快乐的农夫》嘛!那我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能让学生记住享受这首乐曲,其实就已经成功了!

不过我在这堂课中也有不足之处如给学生自学的时间不够充分,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等。

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创新自我的课堂教学,注意师生互动交流;带着童心走到学生中去,教态轻松、自然亲切;平时注意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多看优秀的课堂案例,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多听课,多向优秀教师交流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