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课题报告

实践课题报告
实践课题报告

江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中期报告

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

学院:

立项时间:

二O一六年四月

一、课题研究已进行的工作小结

二、课题研究已获得的研究成果(可增行,成果证明材料另附)

三、课题研究后继工作计划及预期结题时间

四、所在部门/学院意见

五、研究生院意见

科研课题申报立项:6077-小学校园足球发展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校园足球发展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1、问题提出:足球运动是世界上开展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远观世界足坛足球实力雄厚的国家不仅仅专注于足球职业化的建设,其更注重于校园足球的建设,通过校园足球来源源不断的培养足球后备人才。中国足球未能走在世界足坛的前列有着很多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足球后备人才青黄不接。2015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试点县(区)遴选工作的通知》在有关单位自主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推荐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综合认定,经综合遴选认定并命名北京市崇文小学等8651所中小学校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我校荣幸成为这首批8651足球特色学校之一,经过3年的实践与发展,我校积累了一定的发展经验。校园足球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成就中国足球梦想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基础工程,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有效抓手。 课题界定:本课题结合校园足球开展现状,提出“校园足球”基本概念,以学校为中心,在广大学生中全面开展以促进学生强身健体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足球相关活动的总称。在社会活动中“模式”是指事物的标准样式,“发展模式”是指已经开展并实践的样式,“校园足球发展模式”是指为推动学校体育的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依据现有的条件以开展足球活动为载体,形成自身的足球发展样式。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相对健全和青少年足球运动的良好开展,可能是国外对青少年校园足球研究较少的主要原因。国外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培养中心模式为主,如德国的“天才促进计划”、英格兰的“品质特许计划”等;另一种是以学校模式为主,代表国家是韩国和日本。国内,一些专家学者从多个角度对我国目前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尤其2014年以来,随着第十届中国足球协会会员大会、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召开,以及《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的颁布,大力发展学校足球成为共识。但是,如何有效推进校园足球发展,如何将足球文化融入学校整体教育文化当中,则未形成系统性研究成果,也没有典型推广案例。 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足球运动不仅仅需要的是勇气和精神,更需要的是知识和智慧,文化沉淀与底蕴。这一切,都离不开有力的教育支持,离不开规范的校园生活。以正规学校为依托,配合学校素质教育,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健康第一”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为前提,形成新的足球运动的发展模式,这是一个尝试和探索过程。实施本课题使体育教学改革新形式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教育水平得到提高,使本校体育教师的课余体育锻炼,体育教学,体育健康思想观念发生转变,利用学校平常的常规教学模式与足球兴趣培养相结合,健全了学校足球运动普及方式,通过学生管理自己的足球俱乐部锻炼提高学生实践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坚韧不拔、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同时以点带面,通过足球校本课程开发培养多样化,个性化的少儿体育人才、办现代化学校,突出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帮助学生通过体验足球运动,实现对体育,社会和自我的整体认识,使教师专业精神,专业技术得到提高,实现教师个性特长良好的发展,为足球的基础教育事业创造一个新的普及方式。 足球运动的特点、作用,影响力决定了它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足球运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一次实践,在教学与推广中如何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教师通过足球运动教学推广,在实践体验中、提高师生的实践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习到足球文化,体育精神的重要性,为学校其它体育和非体育项目的管理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设性经验。 2、课题理论依据: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教育部、体育总局和团中央关于开展全面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通知》《教育部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为宗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进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总体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初步能力;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强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了解基本的生活自理的习惯,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从事科学研究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5.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一些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等活动中的一些具体技能;并在活动中获得参与综合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具体目标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1)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获得方案,并组织实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4)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5.组建一支基本稳定的师资队伍,以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为抓手,加强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素质,推进课题研究工作稳步发展。 四、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探究课题结题报告

新课程背景下—— 《初中学生语文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探究》课题 结题报告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我校作为一所普通的初级中学,在实施语文新课程的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对于新课标倡导的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在学生学和老师教的过程中,困惑很大。对此现状,我校语文教研组实施了《初中学生语文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探究》的课题研究,并被列为市级课题。经过一年的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做出如下报告。 【摘要】: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主阵地,因此应以“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教会学生确立自主目标;获得自学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为目标。本课题主要研究初中语文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改进办法,其目的是提高课堂效益,促进学生发展。研究从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历时将近近一年,分两个阶段进行,期间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分析、交流讨论、查阅资料等活动,总结了我校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现状,并研究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由实验教师进行实践,发现新问题,再讨论交流,不断改进,最终得到了一套较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方式方法与策略,推荐给老师们使用。 【关键词】:课堂教学;自主参与;教学设计;发展性评价 经过了为期不到一年的系统观察和实验研究,课题组完成了课题实验中的各项任务,达到了预期的实验效果。下面就课题实验的基本情况作综合报告。 一、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着力于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

生的可持续发展,倡导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根据我校当前教师教法陈旧、理念落后和学生学不得法、费时长、收效微的现状,促使教师改进教法,引导学生确立自主学习意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已迫在眉睫。为此,我们确立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课题研究。 2、主要研究内容: (1)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2)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的培养。 (3)学生自主学习策略、方式与方法的研究与培养。 (4)学生自主选择和自主调控的能力。 (5)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探索。 3、研究意义:(1)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当今时代是走向知识经济的时代,面对知识爆炸式的发展和更新周期缩短,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可持续发展,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学会学习”的口号。按照现代学习论的观点来看,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才能使学生在将来的学习型社会中,通过自主学习来实现自我构建、自我发展。 (2)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益。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式、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自我调控,自我评价,那么学生就能有效解决自己的很多问题,学习效率就会提高,教学质量当然也就能提高。同时,学生会从被动学习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学得更开心,教师也能从“手把手地教”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指导自主学习,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不断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 二、课堂教学现状及原因简析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3篇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3篇 Model Research Report 编订:JinTai College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3篇 小泰温馨提示:研究报告分为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研究的内容和假设、研究的步骤及过程以及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研究报告内容的逻辑 性是整个研究思路逻辑性的写照。本文档根据研究报告内容要求展开 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 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2、篇章2: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3、篇章3:教研课题研究报告文档 研究报告必须绝对真实地反映客观情况,所有叙述、说明、推断和引用,都必须恰如其分。以下是两篇课题研究报告范文,欢迎参考~! 篇章1: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三、课题研究的预设目标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设计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课题背景 “语文教学正面临危机。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体系的重大 弊端造成了‘少、慢、差、费’,厌教厌学的恶果,不彻底改变它,中学语文教学就走不出死胡同!”()在此严峻形势下,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的高中语文教材(试验修订本)在江西、山西和天津两省一市试验三年后,根据教育部20xx年颁 布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于20xx年秋季开始在全 国使用,从而取代了这以前使用了近20年的高中课本,真可 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应该说这几年课程、教材的变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需要我们对实施教改主渠道的教学进行有意义的理论研究和有价值的课堂实践。新教材是出来了,可如何适应新教材在体系和结构方面对旧教材所作的三个方面的改革(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分编;破除以记叙、说明和议论的文 体为中心的模式;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编写与教科书配套的,作为高中课本必要的组成部分),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

综合实践优秀学科教研组汇报材料(精)

综合实践优秀学科教研组汇报材料 指导思想: 本着“安全、和谐、服务、节约、业绩”五种责任和意识的治校方略。认真贯彻“体验生活,学会自理,培养能力,磨练意志”的办学宗旨;认真落实“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世界,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学以致用;推动学生对自我、社会、自然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和谐发展;坚持学生的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发展创设空间;参与就是胜利,经历就是财富”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让学生获得实践的体验与丰富的经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形成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的办学目标;实施规范管理与发展。以课程改革为抓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教师队伍建设为着力点,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增添活力;以教育教学管理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特色化、优质化,彰显学校品牌特色,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项目,充实整合专业教师队伍,做了一些扎实的具体工作。 现汇报如下: 一、我校教师的基本情况

基地校现有执行编制40人,实际在编24人。其中党员8人,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1人,初级职称8人,男教师13人,女教师11人,45岁以上教师8人。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教师共11人,教学校长1人。其中校学科优秀教师三名,区骨干教师三名。 二、基地校课程设置情况 课程设置原则:以“体验生活、学会自理、磨练意志、培养能力”十六个字为宗旨。本着参与就是胜利,经历就是财富的原则,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学科与实践三个方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内容,力求为家长分忧,为学生解惑,为学校排难。活动内容以基地资源为依托,开发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以学生、家长、社会需求为基础,依托当地“教育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才力资源”,以新课程改革为抓手,以基地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主要载体,在不脱离学生生活世界和社会世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需要分别开设30多个活动主题,其中每一个大的活动主题又都分出了很多小的主题。分别是: 爱国主义教育篇:模拟长征、法制宣传、禁毒教育、感恩教育、奥运乐园、青春期健康教育;

第二课堂实践报告

第二课堂实践报告 “第二课堂”作为教育部“矿业类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实践”子项目,以山东科技大学资环学院采矿99-1、2班、采矿2001-1、2、3班为研究载体,现将有关研究成果报告如下:一、组织试点学生学习教育部项目的研究内容及现实意义 研究人员组织试点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学习了该项目的研究内容及现实意义。通过学习,大家充分认识到二十一世纪需要高等学校培养既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又具有良好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针对目前工科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重理工、轻人文,知识深、能力弱的现象,为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拟在采矿工程专业中开设“第二课堂”以补充“第一课堂”。其主要内容包括: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社团活动、社会活动,科技活动等。 二、研究人员对“第二课堂”的组织与实施 (一)考核的理论设定与依据 1.“第二课堂”的定义 我们把必修课和选修课课堂理论教学时间以外围绕学生素质教育所开展的一系列思想品德教育、社会、科技等活动统称为“第二课堂”。研究证明,这门课也需要同其它必修课一样实行传统的百分制考核。 2.“第二课堂”列为一门必修课的现实意义 (1)这样定义大大拓展了传统意义上“第二课堂”的内容,极大地丰富了其内涵。 (2)能够比较准确地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大学生素质测定的量化杠杆。 (3)能够有效地使个人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加强,影响综合素质诸因素的地位及关系以量化形式表达,更有益于大家对综合素质深刻内涵的理解。 (4)规范了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培养途径、先后顺序及轻重环节,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定发展的“最佳路线”,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5)大学生对提高综合素质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得到加强。 3.“第二课堂”的学分确定 (1)根据国家教育部综合测评德智体的比重可以设定“第二课堂”学分占课堂理论教学课的3/7左右,现在学年学分制每学期大约需要修24个学分左右,这样每学期的第二课堂学分可以确定为10个学分左右。 (2)现在我校执行每16~20学时为一学分。根据现阶段的情况,以一周为例,分析每位大学生应该分配的时间,根据教学计划一般每周安排了30学时的课堂教学时间,每周按5天计算,每天课堂教学时间约6学时。同时学校还要求每天不低于2学时的自习时间,即每天就有8学时的业务学习时间,这样每位学生从周一到周五大致有学习时间40学时左右,周六周日可以分为休息8学时、素质教育8学时(如果简单化地从时间角度去考虑,因素质教育的这8个学时可能非均匀地分布在周内),即参加第二课堂的时间约为8学时,若每学期按20周计算,共160学时,约为10个学分,那么加上休息日的学习时间,每周用于学习的时间约为50学时。另外,根据调查,第二课堂占学习时间的1/5,即每周约10个学时左右,0.5个学分,每学期按20周计算,约10个学分。由此可见,根据上述两种不同途径的分析可以得出第二课堂每学期的学分确定在10个学分左右是比较科学的。但考虑到是初步试行,学生第二课堂的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不宜太高,每学年按1学分计,共4学分。 (二)实施原则 紧紧围绕“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做文章,继承、发扬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以及知识教学和一般能力培养的优势,努力改进“成才”教育措施,大幅度增加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

综合实践课题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综合实践课题报告 篇一: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开题报告 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开题报告 注:1、开题后,修改的正式开题报告连同此表一式2份一并上交。 2、无开题报告及此表中未填注各项意见者不得参加论文答辩。 篇二:综合实践活动课调研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课调研报告 彭阳县城阳中学李步岗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要求必须开设的国家课程,也是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着力解决的重点和难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程。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主要领域。有时,为了充分体现学校特色,学校也可把班团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等纳入综合实践活动之中来加以开发和实施。

目前,在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在活动实施、内容开发、活动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部分学校根本不知道如何开展这门学科 通过调研,大部分学校根本不知道如何开设这门学科,所以也就没有安排这门课程。课表上呈现出了这门课而上的却是几门所谓的“主课”。 第二、教师的配备不合理 当前,农村初级中学根本没有专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学生难以得到全面、有效的指导。通常情况下,学校领导总是安排学校部分非专职教师来参与指导,而且这些教师都有自己承担的各学科课程的教学工作或其他任务。所以实际过程中,学校往往出现学生活动过程无人全程指导和跟踪服务与评价的状况。第三、课程内容的开发缺乏广泛性和科学性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十分广泛,涉及自然、社会、自我三个领域,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中,多数农村初中将综合实践活动变得活动学科化、简单化、单一化。比如说有些学校干脆将传统的班团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代替综合实践活动。 大家都知道,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有责任感、有创意、有个性的生活方式的关键阶段,是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阶段,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基本成

_化学实验教学研究_课程改革初探_卢一卉

第34卷 第2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4月Vol 34 N o 2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A pr 2009 文章编号:1000 5471(2009)02 0197 04 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课程改革初探 卢一卉 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分析了传统 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课程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对课程的内容体系、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的改革措施,总结了改革初探的收获. 关 键 词: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程改革;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423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高师 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课程是高师化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体现高师化学专业师范特色的主要课程.该课程集实验研究及实验教学研究为一体,起着培养师范生化学实验技能、实验能力及化学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研究初步能力的作用. 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课程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中学化学教师的素质[1].但长期以来,该门课程在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适应和满足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在教材的编写上,大多数教材只是编写了一些具体的实验,在编写的体例上,与其他课程如无机、有机实验的教材结构没有差别,学生仅仅是学习了某个实验所涉及的知识与实验操作技能,主要表现在:实验步骤与要求直接陈述,导致教学中学生依样画葫芦、照方抓药,因而失去探究性和创新性;教材内容中的实验基本上是重复验证中学的有关实验,内容陈旧,时代性、新颖性不强,缺少与现代生活和生产实际的联系,体现现代科技成果、新方法的内容少,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实验不多,因而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被动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2 3];另外 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课程内容没有体现出本课程与其他实验课程不同的教育功能. 在教学方法上,一般大都采取教师讲解、学生听,然后做实验的单向式的教学模式,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因而在本课程的学习中, 学生 和 教师 的双重角色中的 教师 角色不到位;在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学生对知识、技能方面的学习,没有体现以 方法 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培养,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在评价方式上,过分地强调评价的甄别功能,忽视评价的改进与激励功能;将学生排除在主体之外,忽视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过分重视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掌握情况,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4].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使该门课程的教学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与效果,更谈不上 研究 与 创新 了.为了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研究能力的新型的中学化学教师,我院在 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课程的教学中从多方面进行了改革. 收稿日期:2008 09 24 作者简介:卢一卉(1959 ),女,重庆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工作.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城北办邵火庙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实施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 3、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具体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①、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②、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③、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在联系。 ④、了解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⑤、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⑥、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2、教师发展目标: ①、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策略。 ②、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 ③、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 ④、培养教师之间的协作精神。

提高校本教研有效性途径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提高校本教研有效性途径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2010.11 常州市潞城中学 沈雪萍金建斌 一、课题的提出 进入21世纪,我们步入了一个信息化、全球化的知识社会,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人们史无前例的体会到知识的力量,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感受到人才的可贵。教育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水平。 教育的现代化和新课程改革是当今我国基础教育的两大热点问题。在此背景下,教师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是必然的选择。不论是青年教师还是中老年教师,都需要在自己工作岗位上思考如何走好专业化发展的问题。而校本教研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如何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1) 什么是“校本教研”: 一般来说“校本”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 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 校本教研就是要从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分析筛选出对学校教学实践和管理工作有价值且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解决的问题来进行研究,并把研究的结果用于教学实践的改进和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也就是说,校本教研是基于学校、在学校中和为了学校的研究。 2) 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目前国内外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的研究已经有很丰富的结果,如开展校本培训、课题研究、反思等多种途径,但落实的具体的学校,会因为每个学校本身不同的特点而有所不同。 校本教研实质上是将学校实践活动与教育研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使教师成为校本研究的主体,最终使教师成为研究者。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既相互渗透又互为促进的关系。 因此,我校开展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的研究,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我由我校教师的结构现状决定的。 在当前教学实际中,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流于形式,且被一线教师当作一种教学之外的额外负担,活动效果不理想,校本教研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报告 班级:初一(7) 组长:金帆 组员:李颂阳袁兰骝巫青笛 指导教师:侯迎晖 领域:人与社会 目录 摘要 研究背景 目的与意义 研究方法 任务分工 活动时间 研究过程 总结报告 体验与反思 致谢 附录

摘要 圆明园遗址公园是清朝的皇家园林,由于园林和建筑艺术之精湛,它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型。在中国众多文化遗产中,圆明园背负了国人更多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希望通过我们研究,为妥善保护历史遗产出谋划策,尽出我们微薄之力。了解圆明园的昔日辉煌,毁灭过程,希望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严格保护,积极抢救,合理利用,精心管理,使其尽早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妥善保护历史遗产,合理利用文化资源,推动圆明园保护整修与利用可持续发展。 研究背景 圆明园遗址公园是清朝鼎盛时期的大型皇家园林,由于园林和建筑艺术之精湛,它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型。近代以来,因屡造劫难而被破坏,现在只保留有部分当年建筑物的残迹和山形水系形态,关于如何发展和管理争议很大。在中国众多文化遗产中,圆明园背负了国人更多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希望通过我们研究,为妥善保护历史遗产出谋划策,尽出我们微薄之力。 目的意义 1.了解圆明园 (1)昔日辉煌,毁灭过程 (2)激发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希望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严格保护,积极抢救,合理利用,精心管理,使其尽早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妥善保护历史遗产,合理利用文化资源,推动圆明园保护整修与利用可持续发展。 研究方法 文献、调查、访谈、实地走访 任务分工 查阅资料袁兰骝、金帆 汇总筛选资料,讨论全组 请教老师李颂阳、巫青笛 圆明园实地考察、调查全组 整理数据,讨论资料,请教老师,写出论文金帆、李颂阳 活动时间 (1)2010年1月20日,首次考察圆明园; (2)2010年2月20日,第二次考察圆明园; (3)2010年4月5日,调查圆明园管理情况。

关于新农村课题的实践总结报告

关于新农村课题的实践总结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举措。苏卢村以新农村建设要按照“生产进展、日子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治理民主”的要求为理念,以村规划为龙头,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依托和载体;以村民增收为目标,构筑特色鲜亮、优势突出的村里土地出租产业新格局;以提高村民素养为全然,哺育符合时代进展要求的新型农民;以群众性文体活动为支撑,树立科学健康向上的农村文明新风尚;以典型带动为突破口,促进全村各队整风光貌焕然一新。 如今,苏卢村利用好本村的地理优势稳步地进展土地出租业。向城市现代产业的转变,经济得到了迅猛的进展,村民的日子得到了保障。并且村民的日子水平提高后,转变就业观念,村里富余劳动力和失业人员再就业水平明显提高。村医疗设施进一步完善,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得到普及。村里环境整治、改水改厕、道路硬化等工作成效明显,各项基层民主制度得到进一步降实和完善,人民群众日子质量别断改善和提高。 以上是苏卢村的现状的总结,下面我对土地出租业、怎么提高村民的日子待遇和怎么提高少年人的日子积极性提自己的一些建议: 在进展土地出租业方面,需要调节并保障好村民和租客的关系,确保在合理的法律范畴内能更好的获得经济收入。我觉得应该在村里面多普及有关法律的知识,更好的提高村民的法律素养。我建议能够在村里弄一具宣传栏,特意去普及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每一具星期更新一次内容,让村民能从宣传中别断的提高自身的法律知识水平,更好的利用好自己的房产资源优势,制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推动全村的经济进展,使村里的经济面向一具更现代化的方向转变。 关注民生是实践日子富裕、生命阳光的重要工作。日子富裕、生命阳光是全覆盖的,城乡同质。改善农村弱势群体的日子水平,算是日子富裕口号的实际体现,关爱弱势产业、弱势群体,体现了阳光般的温暖。 苏卢村应该怎么提高村民的待遇呢?我认为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从周围的环境做起,给村民带去良好的日子环境,组织好一部分的村民让他们负责村里的卫生工作的治理,在一定的点放好一下卫生工具,进行环境卫生的监督和治理,使情况降实到每家每户,让村民保护环境,让村民能从小事中体味到村领导班子为民办实事的专心,让苏卢村一步一步的进展到城镇化的日子环境水平。2、别断增加村民的文化活动内容,定时刻开展一定的文化活动,使村里的村民能享受更好的娱乐氛围,从而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3、健全好村里的医疗保险制度,让每一具村民都能享受很好的医疗环境和医疗设备,让每一具村民都能看好病、支付更低的看病医药费。3、健全好村里的电脑等高科技的设备,组织好村民进行电脑的培训,别断的提高村民应用高科技的技能,使村民的思想能与世界先进文化和技能接轨,让村民能时时能了解和查询到世界各地的新闻和实事,更好的进行生产工作。4、村里的领导班子要让村弘扬好民族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在节假日给村里的村民送去节日的咨询候,让村里的老人和孩子享受到温暖5、加强村文化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进展村文化设施和增加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络。村里可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和站(所)整合,组建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科普培训、体育和青青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配备专职人员治理。村文化活动室可“一室多用”,明确由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在学校布点整顿中腾出的闲置校舍,可改造为村文化活动基地。充分发挥村里中小学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方面的作用,提倡中小学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定时就近向村民群众开放,把中小学校建成宣传、文化、信息中心。6、积极进展农村电影放映。实施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工程,加大专项资金投入,重点做好配送电影流淌放映车和电影拷贝工作,丰富村里电影片源。加强村里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村里科教影片的放映。采取定点、流淌、录像放映等多种形式,

学生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开怀中学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学生在学校所学的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实现课程的发展价值,注重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了让青少年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问题研究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为学生的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学生的社会化。通过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有效途径、经验,为中小学的课程设置与实施提供有效的示范和引领。经市教育局研究,决定由仁怀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校外综合实践活动,为确保此项活动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为指导,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按照校外联办《关于印发建立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工作机制的案例,推进校外活动发展的函》的要求,以“中小学生校外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题,切实开展此项活动。 二、组织委员会 顾问:马恒勇 主任:杨旭 副主任:张应昌刘忠友王文广许明 委员:王占权潘晓强杜英潘登显杨通德张仁伟

沈春丽杨遵伟 三、实践活动主题 校外综合实践活动 四、实践活动时间安排 各校高度重视此项活动,以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必修课)为依据,在每学期初,学校要将校外实践活动课程纳入课程计划,并进入课程表,按照课程安排进行实施。 五、校外教育综合实践课基地 凯里市第十四中 六、参加对象 全校学生。(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七、八年级的学生,时间从2012年3月至2012年5月;第二阶段为九年级学生,时间从2012年5月至2012年6月) 七、实践活动内容 (一)艺术类 1、语言艺术(记者、主持人、小品、相声、话剧、课本剧的实践体验) 2、感受舞蹈魅力(舞蹈介绍、欣赏,基本训练指导) 3、音乐体验(各种乐器介绍、欣赏及动手体验) 4、绘画艺术(作品介绍、欣赏及动手体验) 5、书法艺术(作品介绍、欣赏及动手体验) 6、剪纸艺术(作品介绍、欣赏及动手体验) 7、手工制作(作品介绍、欣赏及动手体验)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编号:JG1152-034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晋江市龙湖镇英峰小学数学课题组执笔:XX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背景 古语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花,思维应从问题开始。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 环节,从某种程度上看,课堂教学的艺术也正是提问的艺术。在课堂中,我们往往看到教师为了表面上的热闹而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课堂上占半数的提问是缺乏科学的依据与科学设计的;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或不能、不善于提出问题。当我们力图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在思维情境中学会思维,在探究问题中学会探究时,我们不能不把研究重点放在常态课堂教学中提问设计的研究上,使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桥梁、火种与催化剂。基于此,我校确立《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旨在以课题研究进一步带动全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素质。在2009年5月被确认为晋江市教育科学“十一五” 规划(第二批)课题。(二)意义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合部分,运用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之情,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其次它是实现师生互动、实现师生之间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而提问更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有效的或高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将一堂数学课变得轻松自如,将学生引向知识、能力、觉悟的目标,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它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中国传统中“启发式”的教育理论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精辟地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怎样使“学”的过程成为“思”的过程呢?这就是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提问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课堂教学论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课堂教学

实习课题报告

实习课题报告 学员单位:#### 学员姓名:### 实践单位:#### 实践导师:### 实践时间:2014年6月 27日至2014年7月18日 一、实践课题:邮报商品督导检查实践报告(7.4-7.17档期) 通过全程参与门店邮报选品、货源筹备、商品陈列、氛围宣传、督导检查,完善门店邮报商品操作流程,规范邮报商品促销,并结合督导检查情况,制定门店邮报商品考核评比方案,提升门店聚客能力。 二、实践内容: (一)参加邮报选品会,根据上一档期邮报绩效,做好本档期邮报商品选择。 2014年6月27日,门店组织各卖场课长参加总部采购邮报选品会。对6月13日至25日档期邮报绩效进行了分析,销量为0的单品有16个,占邮报商品的9.14%;销量在5个以下的单品有60个,占邮报商品的34.28%;销量在10个以下的单品有89个,占邮报商品的50.86%。 邮报商品实现销售4.02万元,占门店销售的4.8%。来客数19391人次,环比下降1020人次,下降5%;客单价59.06元,环比上升15.37%。数据显示,该档期邮报商品上量单品偏少,卖场在选品中主题不清晰,未结合咸宁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商品,对邮报新品推介认识不足,货源跟踪不及时,导致该档期邮报单品销量未达预期目的。针对该情况,各卖场提前开展市场调研,针对7月4日至17日邮报选品情况,将邮报单品需求及意见在会上上报了采购部。其中5个单品数量在9个以下,库存偏少,货源进行了督促;根据当地消费习惯对女式针棉短裤进行了换品;在休闲食品中选择了折扣力度较大的形象单品;在土特产中插入了新品推介;同时大力开展厂商周活动,汇源果汁全场8.5折,百雀羚全场8.5折等品牌、品类折扣活动。 (二)制定邮报商品检查评分表。 1、按商品陈列、价格、氛围和货源4个方面分15点内容制定检查表格。具

有效作业管理研究与实验结题报告

有效作业管理研究与实验结题报告 2009-4-17 ——强化过程管理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合肥一六八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是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面对新的课程标准和新一轮教学改革,抓好作业环节,提高作业环节的有效性,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尤为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因为没有标准,作业检查很难评判优劣,常规检查中发现:有的教师布置批改作业重质但量不足;有的教师有量但低质;有的教师作业布置没有针对性或不符合学生实际,成为无效作业,即有量无质;有的教师作业没有评讲等问题。 合肥一六八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完全中学,积极探索教学中有效作业管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保持、学习信心的强化、对学习效率的提高、对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创建一个在共性的基础上又富有个性化的作业管理体系(即“有效作业”管理),以达到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智力和情感、态度的和谐发展的目的,选择《有效教学中有效作业管理的研究与实验》课题是非常必要的。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和要求 (一)研究目标:通过系统的课题研究与实验活动,自主更新作业观念,培养有效作业意识,掌握促进学生作业效率和效益提升的基本策略,掌握有效作业的评价要素,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符合新课程要求的作业管理方式,努力提高提高教学中作业环节的有效性。 (二)内容和要求

1、精心设计作业,提高作业的针对性。为此,我们要求做到:精选目标明确的作业,提高作业的针对性;作业设计的形式应体现多样性,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布置给学生的作业题,教师要先做过等。 2、作业完成讲策略,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在作业完成过程中,作出了如下明确要求:一是能在自习堂上定时完成的作业,一定当堂完成;不能当堂完成的作业,由课代表呈报给学习委员,学习委员事先公布收缴时间,按时收取,不得无故延误。二是学科代表对该科作业从各个环节上应留下详细记录及评价。 3、改革批改作业的方法,提高作业反馈的及时性。作业除了课后由教师全批全改外,也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可以更好地发挥作业的实效。如:课堂上集体批改,课间增设当面批改,提倡学生互相批改,小组批改作等。 4、对学生作业的有效评价策略。我们要求:一是采取分层评价,鼓励为重的方式。即对分层布置的作业,采用分层评价法;二是采取亮点评价,激励当先的策略。即在作业评价中,我们要尽量捕促学生作业中的亮点。 5、上好作业讲评课。具体的做法有:①总结式。即概述学生作业的正误情况,指出错解现象、原因及一般纠正方法;②专题式。对作业的某一方面内容,进行专题讲评;③辨析式。就是列出错解实例,让学生讨论分辨;④点拨式。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要根据题目意思,启发学生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找出题目设置的陷阱,再审题意,找出捷径。 6、作业后做好反思和总结。一是对各班同一学科作业,两周总结一次,对不同老师作业情况总结备课组工作情况、老师工作情况,反思作业各个环节,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改进作业教学;二是学生对自己每一学科作业要反思总结,并留下记录,形成错题档案。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步骤

中小学生实践课题论文开题报告

中小学生实践课题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研究目标: 1.中小学生在校的实验活动与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存在怎样的关系? 2.同我所进行的“八五”重点课题“学生实验能力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目前中小学生的实验能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科学(理、化、生)课程的实践能力是否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3.探讨中小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方法。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那么,什么是实践能力呢? 一、关于实践能力的定义 目前,关于实践能力尚无统一的定义。从字面上理解,实践能力应为从事实践活动的能力。 实践能力可以定义为: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不从解决问题角度来讲,可以将实践能力定义为:个体完成实际任务的能力。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就是将所学知识特别是以间接方式获得的知识,如书本知识或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实际任务。一方面,相对学生主体而言,要么实际情况是学生未曾遇到过的,要么实际问题或任务是学生未曾遇到过的,或者是完全未曾经历,或者是部分未曾经历,总之相对学生有新的成分。另一方面,对学生经历过的事情,在完成质

量和完成效率有提高。实践能力的高低可以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通过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体现。学以致用是实践能力的核心。 二、实践能力的结构 实践能力由哪些要素构成呢?有研究认为,实践能力有四个基本构成要素: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因素、专项实践能力因素和情境实践能力因素。 实践动机是指由实践目标或实践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者内部动力。一般实践能力因素包括个体在实践中的基本生理和心理机能,它不指向解决具体问题,但影响个体问题解决的效果,构成个体实践能力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专项实践能力因素指个体在解决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的专项技能。情境实践能力因素是指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实践者根据自身能力和具体情境条件的相互关系,恰当地决定行动路线并付诸实现的能力要素。 另有学者研究得出实践能力包括三大要素:一般实践能力、专项实践能力、情境实践能力。 三、实践活动、实践能力的类别始于XX年的中小学第8次课程改革,设置了综合课程如科学课、艺术课、综合实践课,增加了探究性实验和研究性学习内容,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科学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