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态人和五行人

五态人和五行人帮助 | 留言交流 | 登录
首页 我的图书馆 主题阅读 精彩目录 精品文苑 Tags 会员浏览 好书推荐 五态人和五行人(转载)宸煦 收录于2010-09-01 阅读数:查看
收藏数:79

公众公开 原文来源
tags: 中医
欢迎浏览 宸煦 个人图书馆中收藏的文章,想收藏这篇好文章吗,赶快吧,1分钟拥有自己的个人图书馆!
我也要收藏 举报如果您在该网页中发现有色情、暴力、反动等不良内容,请填写以下表格联系我们:


以文找文 如何对文章标记,添加批注?


《黄帝内经?灵枢》里有两篇详细介绍了人的分类,一篇是《通天篇》,一篇是《阴阳二十五人》。

少师曰: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
——《灵枢?通天篇》

《通天篇》记载:黄帝发现人都可以分成阴性的人和阳性的人,但是究竟应该怎样来区分呢?他向大臣伯高咨询了这个问题。伯高回答说:“人不仅能分成阴阳两类,还可以分成五类,这五类就是‘太阳之人、少阳之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实际上伯高指的就是五行之人,火、木、水、金、土五行之人。只是称呼不同,其实是一回事。
太阳之人是火,
少阳之人是木,
太阴之人是水,
少阴之人是金,
阴阳和平之人就是土。
太阳之人,多阳无阴。其基本性格特点是:居处于于(随意自得而不拘谨),好言大事(喜欢高谈阔论),无能虚说(没有真实本领,常常言过其实),志发四野(志向远大,但不切实际),败而无悔(常过于自信而意气用事,虽遭失败也不知悔改)。

少师曰: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心和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之,此太阴之人也。
少阴之人,小贪而贼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好伤好害,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心疾而无恩,此少阴之人也。
太阳之人,居处于于,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乎四野,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此太阳之人也。
少阳之人,諟谛好自贵,有小小官,则高自宜,好为外交,而不内附,此少阳之人也。
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治。
——《灵枢?通天篇》

少阳之人,多阳少阴。其基本性格特点是:諟谛自贵

(处事精细谨慎,自尊自重),好为外交(擅长人际交往),内而不附(不愿默默无闻地埋头工作),立则好仰,行则好摇(站立时头仰得很高,行走时惯于左摇右摆)。
阴阳和平之人,阴阳和谐平衡。其基本性格特点是:居处安静(生活平静安稳,不介意个人名利),无为惧惧(不惊恐忧虑),无为欣欣(不过度兴奋),婉然从物(一切顺从自然,不争胜好强),与时变化(善于适应环境,不固执保守)。
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其基本性格特点是:小贪贼心(贪图蝇头小利,常存害人之心),见人有亡,常若有得(有幸灾乐祸之心,见到别人有所失,就像自己有所得),见人有荣,乃反愠怒(常怀嫉妒之心,见到别人获得某种荣誉,自己反而感到愤怒不平)。
太阴之人,多阴无阳。其基本性格特点是:贪而不仁(贪得无厌,为富不仁),好内恶出(喜欢索取,厌恶付出),心和不发(处心积虑,不动声色),不务于时(只顾自己,不识时务),动而后之(见风使舵)。

《通天》五态人五态
 体态 体质 气血(病理) 性格
太阳 反身折腘多阳少阴(重阳人)气滑易脱(易狂暴死) 志发四野
少阳 好立仰 多阳少阴(虚阳实阴)血在中气在外(经小络大)自贵自宜(好外交)
阴阳和平容仪安阴阳气和 气和血调 平静不争
少阴 立躁行伏多阴少阳 易血脱气败(六腑不调) 小贪贼心(妒忌无恩)太阴 腘然未偻多阴无阳
血浊气涩(阴阳不和) 贪而不仁(好内恶出)

《阴阳二十五人》记载:黄帝听了伯高的回答之后,了解了阴阳五态人,很高兴。接着又对正常态的五行人感兴趣,请教伯高,伯高不太清楚,这时岐伯做了回答:“这是先师传下来的秘密,难怪伯高不知道。我现在告诉您,请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岐伯告诉黄帝,首先要区别五行人,然后根据五色的不同区别五种形态的人,最后就可以区分二十五人了。
于是岐伯根据人的脸形、体形、肤色、情感反应、性格静躁,以及对季节气候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人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型。然后又根据五音以及经络,气血多少反映在头面四肢的生理特征,将每一类型再分为五类,共为五五二十五型,统称“阴阳二十五人”。

《阴阳二十五人》五行人分型
体形面色 头 面形 肩背 体腹 手足

木修长 苍 小头长面 大 直身 小
火锐隆 赤 小头锐面 好 髀腹 小
土敦实 黄 大头圆面 美 大腹 小
金方正 白 小头方面 小 小腹 小
水圆满 黑 大头面不平小肩 大腹 动

比较一下《通天》的五态人和《阴阳二十五人》的五行人可以看出,《通天》的五态人是从人的性情、性格、举止、品德上进行分类,除了阴阳和平之人外,其他都是不健康的,因而这不是一种体质的划分。《阴阳二十五人》主要是从人的体形上进行分类,跟人的体质有密切关系,但还要考虑其他要素。下面我就来讲讲怎样用五行认识你的体质和人格。用五行认识自己的体质与人格《黄帝内经》分别在《阴阳二十五人》和《通天》中具体介绍了金、木、水、火、土五类人的体质。但是这两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从人的长相出发来判定体质的。可事实上如果只从长相上是很难区分一个人体质的,还需要结合这个人的性格、气质、个性。我们可以从五行的功能、属性上形象地判断一个人的体质和人格。
先看木型的人。“木曰曲直”,《尚书》里把木看成是曲直,具有条达(板直)与柔和(揉曲)两种属性。树木,总是往上长、往四周长的,所以这种人具有生发向上的特征。《黄帝内经》里描述这种人长得很高,很瘦。木型的人,是一种向上的积极的生发的人,好比四季当中的春天。
木型的人:胸怀开阔,明智可靠,循序渐进,能与人合作;积极向上,认真,自信,慷慨,公正,有理解能力,有恻隐之心,善于外交;追求目标的迫切感适中,习惯领域处于成长之中,扩展而又不过分冒险。缺点是好抗上、不服人、顶撞,有的人善变不稳定。
看火型的人。《尚书》上讲“火曰炎上”,像火一样往上冒。而火往上冒,木也是往上长的,但火呈现一种热烈的、更加朝气蓬勃的特征。火型的人,更加热烈,热情好动,好比是夏天。
火型的人:敢担风险,富于冒险精神,有自信心、进取心,雄心壮志;为人热情,坦率,坚强,精力充沛,上进奋发,勇敢无畏,思维迅速,擅长发明,有创见,具有领导才能;追求目标的迫切感比较强,习惯领域的可变性大,无所畏惧,朝气蓬勃。缺点是缺乏耐心、急躁、好争理、喜夸张、好虚荣、骄傲好斗。
土的特征叫“土曰稼穑”,大家看一看大地,用于播种和收获,所以它是居于中位的,具有高稳定性,居中不偏激。土型的人往往比较综合。这种人比较稳

重,具有控局能力,非常敦实、诚信,相当于长夏。长夏在《黄帝内经》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季节。春夏秋冬每一个季节最后一个月的后18天,加起来共72天,这就叫长夏。说明土不占四时但统领四时,不占四方但统领四方。
土型的人:稳定,坚贞,客观,现实,慎重,合作力强,讲求原则性和组织性,有自我修养和事业心;宽宏大量,合作互助,稳健和谐,具有责任感;厚道,勤恳实干,稳定持久;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和控局能力。缺点是思想不够活跃,偏于保守,沉闷呆板,反应迟钝,冒险性和开拓性不强。追求目标的迫切感低,习惯领域固定。
金型的人,则具有高支配力,《尚书》上说“金曰从革”,“革”就是革命,这种人能改革,具有很高的控制力。金型的人,具有高支配力,这种性格的人好比是秋天,具有上进性,目标力极强,有非常威严的气质。
金型的人:意志果断、坚定,坚毅,权威,聚焦,目标力极强,仗义疏财,广交善缘,稳重自持,高瞻远瞩,具有远见,精力充沛,有组织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不妥协性;追求目标极其迫切,习惯领域稳定。缺点是情绪急躁,难融;认识刻板、固执,缺乏灵活;爱计较,好比较,刻薄尖酸,喜欢以自我为中心。
最后看水,《尚书》上讲“水曰润下”,水是往下流的,能够滋润万物。所以这种人柔弱,不好动,不好争,有利于他人。水还具有很强的适应力,地势低,它就往低处流,地势高一点,它就往高处流,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而水型的人,则是四季当中的冬天,比较柔弱,比较内敛,但很能适应万物。
水型的人:为人处世具有调和性、妥协性;具有说服力,为人驯服,且富有同情心;这类人大多敏感、谦虚、顺从,足智多谋,性柔和,心灵手巧,擅精艺术,肯低矮就下;沉稳安静,滋润祥和,温柔婉约,城府较深;追求目标的迫切感弱,习惯领域的可变性强。缺点是自卑,爱哭,消沉抑郁,多忧多虑,多变,缺乏坚定和勇敢的意志品质。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
老子最崇尚的东西就是“水”。水被老子称为“上善”,最高的善,最美的德。水的“善”表现在什么地方?老子一

连用了七个“善”字。
“居善地”,是从选择居地方面说的,水总是往低处流,选择低下的地方。人总是喜欢往高处走,不喜欢低处,而

水偏偏选择人们所讨厌的低处,这就是卑下、谦虚、不争。
“心善渊”,是从心态、心胸说的,水具有大海、深渊一样的胸怀。
“与善仁”,是从与人交往、接人待物方面说的,水具有女性的仁爱、慈悲的特性。
“言善信”,是从言语上说的,言语的“善”表现为诚信。当然水是无法言语的,准确地说,水的言语是常人听不懂的,所以这里有拟人化的意味,后面三个“善”都是拟人的说法。
“政善治”,是从行政治理方面说的,“治”字说得太好了,中国人说“治理”,西方人说“管理”,一字之差,却反映了中西方管理的不同,“治”字从水,“管”字从竹。说明中国人重视水性管理——柔性管理,西方人重视刚性管理——阳性管理。
“事善能”,是从为人处世方面说的,水善于发挥才能,善于发挥效能。
“动善时”,是从行动、行为方面说的,水善于把握时机,体现了中国人重视时间超过重视空间的价值取向。
老子提倡用水性管理来治理一个大国,我们应该用水性管理来治理一个企业,但我们现在最缺的恰恰就是这种管理方式。我们现在的企业缺的不是刚性管理,也不是自强不息,否则不可能一路走向成功。我们现在企业家最缺的是水性管理,缺的是柔性,是文化,是顺势而为。

《老子》认为水有十大特征。
第一,水是最柔弱的。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说明柔弱是最有生命力的,也是最有战斗力的,柔弱胜过刚强。
第二,水是往低处流的。人喜欢高处,不喜欢低处,而水偏偏流向人们不喜欢的地方,这就叫做低姿态,高境界。这也说明了老子的思维是往低处走的,这是一种反向思维。我们也要从中学习,越把自己放得低,其实你人格就越高。这就是一个人的处世哲学。
第三,水是顺势而为的,它的流动总是顺着地势走的,地势高了它就往高处流,地势低了它就往低处流,它永远顺势而为。
第四,水可以包容万物。水可以载舟,也可以容纳万物、接受万物。这就体现了水的包容性。
第五,水是最善于变化的。水的变化是所有事物当中最大的,水有三种形态,它可以是液体,可以是气体,可以是固体,说明它能够随机应变。
第六,水又是永恒不变的。气体、液体、固体都是由水分子构成,H2O是永远不会变的,也就说它具有原则性。
第七,水能够养育万物。水无私地滋润万物,万物离开了水的滋润就无法成长。水是所有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人体重量的50%~60%由水组成,儿童体内的水分更高达80%。地球上最多的就是水,地球表面有71%被水覆盖。
第八,水是不争的。水能够养育万物,它的功劳最大,但是它却不与万物相争,体现了水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也表现了谦虚、卑下、无为的优良品德。
第九,水是纯洁的,具有去污性。人要效法水,做到心地纯净。
第十,水的力量是最强大的。水滴石穿,这就是以柔克刚。
——参见张其成著《大道之门》,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



对五行人的区分,最重要的是要用我们的形象思维,开启我们的右脑,把五行看成是一种生动的形象,比如提到木就想象眼前有一棵树,再琢磨这棵树有什么特点,它是怎么长的,搞清楚五行的特征之后,就容易把握人的体质和人格的五行分类了。你可以对照自己或某个人,看看和五行中的哪一行的特征相同、相近,由此做出判断。


欢迎浏览 宸煦 个人图书馆中收藏的文章,想收藏这篇好文章吗?
赶快吧,1分钟拥有自己的个人图书馆!
上一篇:药性赋
下一篇:辩中边论 我也要收藏 复制网址发给朋友 (宸煦 的分类目录 [我的图书馆]) ?
关闭? 相关文章老子庄子名言故事12009-10-08 迷途的狼
数术学|易海拾贝 - 中国预测论坛 免费算八字/生辰八字/八字算...2009-01-20 温馨小屋
邵伟华四柱预测学2009-04-14 baiyt
阴阳宅风水之气 阴阳 五形 八卦 方位 24山法2009-07-30 南丹山人
西方也有“阴阳五行” 源自古希腊四元素说2009-08-14 周易风水图书馆
河图简述2009-08-17 不知道人
命理探原2009-09-13 南丹山人
河图2008-12-11 ☆如风
查看更多文章>>
-



发表评论 游客请 登录 后再发表评论!您还没有 注册 ?30秒快速拥有您的“个人图书馆”!



发送评论时内容自动复制到剪切板
热点推荐国学入门:书目及其读法...
中国古代7大谜团——任...
朝、美、韩、中四方描述...
前苏联军官泣血告中国:...
荷花吟 (图文乐)
浅谈用Google S...
戏说当代女人八想
网友实拍: 黄埔军校现...
站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
婚姻中有种感动叫守口如瓶
难得一见的明星大腕们的...
[智慧哲文]中国古代座...
时尚爆笑的疯狂语录(经...
环球音乐极品典藏1
1896年李鸿章访美盛大场面

文 革 邮 票 全 集...
风情万种俏丽美眉 梅婷...
小年的风俗来历 ( 图文乐)
什么是碱性食物 什么是...
(转)太晚睡觉等于自杀...





主题阅读那些在中国变了味的流行...
女性网友收藏夹里最爱不...
颜色搭配
不同腿型的女生---选...
丝巾、披肩、围巾的系法...
令肤色变白的9种穿衣法...
20种女性穿衣技巧 喜...
服饰搭配巧妙的把小肚子藏起来
小个子穿衣★六款小个子...
服饰搭配与装扮大揭密
服饰搭配中色彩、体形、...
男士服装搭配原则_流行密码



?(本文为 360doc 用户收藏,不代表 360doc 观点)
360doc简介 服务条款 设360doc为首页 留言交流 联系我们 客服QQ:524562434
Copyright ? 2010 https://www.360docs.net/doc/c614766632.html,360doc个人图书馆------您的知识管理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