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文化创新的途径

第2课时文化创新的途径
第2课时文化创新的途径

第2课时文化创新的途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文化创新的一个根本途径,两个基本途径。理解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

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是学生具备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构建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探究文化创新的具体事例,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一个根本途径,两个基本途径)

难点: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

三、教学方法

事例探究法、启发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

1.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被合称为“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它不但对中国的发展,而且对整个人类的发展都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四大发明的根本途径是()

A.社会实践

B.炎黄子孙的聪明才智

C.创新精神

D.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

答案:A

解析: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京剧是通过不断吸收地方戏曲的精粹和其他艺术形式的特长丰富发展起来的。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维护艺术的长盛不衰,关键在于能否()

A.全面吸收各种艺术的特色

B.不断推陈出新、博采其他艺术精华

C.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D.保持传统艺术不受其他艺术的冲击

答案:B

解析:题干是讲如何维护艺术的长盛不衰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如何保持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推陈出新、开展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故选B项。A项表述不科学,C项与题干意思不符; D项说法错误。

3.20世纪50年代,我国音乐学院的学生练习的曲目大多是外国音乐家的作品。在上海音乐学院读书的一些拉小提琴的年轻人决心创作出中国人自己的作品。他们以发展民族音乐为使命,创作出了感动全世界的经典曲目——《梁祝》。这首反映中国古老而美丽传说的乐曲,成为通过文化融合实现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这说明要以中国人容易接受的形式实现文化创新,就必须()

A.固守本民族的文化

B.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

C.推崇外来文化

D.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答案:D

解析:坚持文化创新发展的正确方向,必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同时必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A、B、C三项表述均错误。

4.2005年6月11日《人民日报》报道,近年来山西文化事业出现了令人惊喜的形势:精品不断出现,在国内演出市场叫好又叫座。山西省委宣传部为促进山西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体制改革,山西文化艺术团体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规律,不守旧,不自馁,大胆创新,在继承中创作的话剧《立秋》、舞剧《一把酸枣》、大型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响遍大江南北。这说明()

A.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发展的前提

B.传统文化都有鲜明的民族性

C.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D.文化的发展要勇于在继承中创新

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准确地把握材料中心思想是关键。总结出题干中心思想后,要根据题干的要求,逐项进行对照选择。本题的中心思想是:山西省文化团体不守旧,不自馁,大胆创新,创造出一批文化精品。A、B两项都与题干中心思想无关,C项讲的是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也与题干不符。

二、假如,我们过几天要参观黄梅戏剧团,现团长想请大家为黄梅戏剧的发展,献计献策,我们的对策是什么呢?

四、板书设计

文化创新的途径

五、教学反思

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师生、生生、师生与教学资源、媒体的“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教师不应以“领导者”“权威”自居来支配课堂教学,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与指导者,学生才能成为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习主体。本框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中主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有适时、针对性的点拔、引导,真正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学习伙伴。但是本堂课在选材方面虽然材料丰富,但是有一些不符合蕲春这个地方学生的实际,如《天鹅湖》,因此以后在教学过程中,选材的时候应更加仔细的斟酌,力求符合校本课程的要求。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专题5.2文化创新的途径名师公开课精品讲义(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五课文化创新 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 【重难点“精讲”】 一、根本途径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这也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2. 为什么说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 二、基本途径 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1)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2)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①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而从头开始。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 ②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的发展,带来了经济、政治、文化各个生活领域的变化,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文化创新,表现在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原因: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由此可见,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知识拓展: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着眼于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为《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第二框。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既是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探索实践性。在前面的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基本明确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创新。第一框题《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重点学习了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所以本节课主要探讨怎样进行文化创新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本课主要就是谈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对此,学生比较感兴趣,尤其是大部分学生都观看了奥运会的开幕式,了解一些奥运知识,所以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运用水平还不够,缺乏框架性的认识;另外,一部分学生的活动能力、自我探究能力还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明确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理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③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能力目标〗 ①增强学生文化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②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赏析赵本山小品的成功,使学生感悟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

实践; ②通过探究《金镶玉》等奥运元素的成功创新,激发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③通过了解中国杂技芭蕾《天鹅湖》的成功,激发学生学习世界优秀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的热情,投身于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难点〗①怎样看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借鉴界和融合。 ②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教学构思】 〖设计理念〗 (1)教学过程中努力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和主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地学习,体现新的学生观。 (2)教学素材的选择尽量是学生的喜闻乐见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典型视频图片,同时尽量简约截取素材。 (3)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情境,调动同学们的生活经验,激发同学们的创造热情,通过文化创新途径的实践与探索培养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教法学法〗 (1)教法:情景教学法、实践探索法等 (2)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说明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理解文化创新的一个根本途径、两个基本途径。 ②理解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使学生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②通过材料探究,使学生具备在合作探究中体验文化、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赏析汉字、诗词和绘画等,使学生感悟文化创新必须立足社会实践; ②通过分析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的热情,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投身于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教学难点: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三、【教法、学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法、事例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展示图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 导语:在电脑科技迅猛发展、许多人已“提笔忘字”的今天,一档于游戏中学习知识、于竞技中领略汉字、诗词之美的文化电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关注与好评。这些电视节目不仅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进行了文化创新。今天,让我们来共同探究文化创新的途径。 探究1思考:《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为什么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对于文化的发展而言,它的成功表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探究、发表意见) 教师分析:《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一改往日国产动画片人物造型呆板僵硬,说教味极浓的缺陷。以幽默的语言,搞笑的剧情,鲜活的人物造型,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为当之无愧的国产动画第一片。由此可见,文化要想发展,要想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就必须进行文化创新。今天,让我们来共同探究文化创新的途径。 二、【材料讨论、探究新课】 探究2:展示《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的主人翁图片及其生活原型:美羊羊——生活中善良亲切和爱美之心很强的人;喜羊羊——社会上的台柱子,很重要的人物;灰太狼是社会上奸诈愚蠢的坏蛋,爱老婆孩子。红太郎是毒辣老婆,十分凶悍。 问:这部影片中的人物来源于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自主探究、发表意见) 教师分析:这边影片中的人物来源于生活,这表明文化要创新,就需要立足于实践。由此得出“文化创新离不开社会实践”的结论,具体如下: (一)、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教师设疑:为什么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呢?(此时可让学生结合第五课第一框知识思考,从而使学生温故知新)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所以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教师: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那么要想实现文化创新,我们有没有其他途径可走了呢? 三、【突破重点】 材料:《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之所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就是在坚持中国风格的基础上,在情节叙述上学习国外动画片的成功做法,大胆想象,无限夸,如果再能够学习国外动画片细腻的人物形象,毫无疑问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探究3:(1)、灰太狼、喜羊羊与传统国产动画片中的狼与羊的形象有何异同?(2)、找出材料中《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获得成功的原因,这对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有什么启示? (围绕上述问题,教师将全班学生以四人一组的形式分成若干组,组织学生结合

高中政治 第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5课 文化创新 第2框 文化创新的途径课后素养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

文化创新的途径 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 1.中国艺术家将中国昆曲表演和西方传统无伴奏合唱嫁接,创作了无伴奏合唱清唱剧《桃花扇》,这种新的音乐语言使中西不同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令人震惊的强烈对比和美感。这表明( B ) ①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②艺术混搭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③创新是文化充满活力的重要保证④艺术创作必须借鉴西方的先进文化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 材料中强调了各种艺术形式可以嫁接,相互融合在一起,体现了艺术形式的表现可以多种多样。该创新展现出令人震惊的对比和美感,强调了创新是文化充满活力的保证,选B。艺术混搭不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②错误,④错误,艺术创作可以继承传统,必须借鉴西方文化说法过于绝对化。 2.历史学家Tony Judt曾写道:“我们亏欠我们的小孩一个比我们所继承的更好的世界;但是我们也亏欠我们的前人一些东西。”连北京高考作文题也在感叹:“世易时移,一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在传统文化上,我们该怎样对得起前人与后代( C ) ①继承传统文化,反对西化②立足社会实践,推陈出新③提高辨别眼力,选择利用④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对待传统文化我们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故②③符合题意。文化有优秀与落后之分,应继承优秀传统文化,①说法错误;④属于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与题意无关。故选C。 3.《汉书》记载: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D ) A.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本地的社会实践 B.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C.弘扬传统文化应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 D.学习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解析]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邯郸学步启示我们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故选D。其他三项与题意无关。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教学设计 科目:政治 年级:高二 内容:《文化创新的途径》

学校:广东省汕尾市城区 田家炳中学 作者:胡燕巧 文化创新的途径 (胡燕巧广东省汕尾市城区田家炳中学广东省汕尾市 516600) 【教学依据】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不断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也不断深入,这就要求中华文化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创新。而且,最为以后文化的主力军的学生,有必要学习文化创新的途径。另外,新形势给中华文化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所以,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总之,作为一名政治老师,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正确对待和处理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为共同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而努力!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并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推陈出新,既要博采众长,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注意坚持正确方向,克服

错误方向。 2.能力目标 结合实例理解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理解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尝试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为铸造中华的新辉煌做贡献。 [教学方式] 通过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走近生活、体验践行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主动思考,在老师的带领下层层推进,完成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以致用。 [教学构思]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周杰伦和宋祖英合唱的《本草纲目》 众所周知,《本草纲目》是我国中医里的著名典籍,是李时珍毕生的心血,它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医学上取得的成就;宋祖英作为新一代的民歌歌唱家,歌声十分动听,艺术造诣也颇深,她的作品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的繁荣景象;周杰伦作为流行乐坛的一颗巨星,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作曲的实力也很强,深受青少年,特别是同学们的喜爱。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三者代表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当代文化。当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一种文化的创新。周杰伦和宋祖英合唱的《本草纲目》,将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配搭到一起,使传统文化体现出时代的精神,其形式更具动感。 思考:周杰伦和宋祖英的演唱方式有什么区别吗?周杰伦和宋祖英合唱的《本草纲目》是怎样实现创新的呢? 二讲授新课 (一)立足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全国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及点评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 一、本课地位 本课内容为《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第二框。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既是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探索实践性。在前面的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基本明确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创新。那么,怎样进行文化创新便是本课探讨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过程中要认识、处理好的两对基本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分析判断能力:结合具体实例初步具备分析判断文化现象中的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高雅与庸俗等的能力。 (2)实践探究能力: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 (3)思辨创新能力:结合具体实例初步具备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提出富有创意的方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关注世界文化发展。 (2)积极参加文化学习、创作活动,具有积极学习借鉴各民族文化优点,特别是对中华文化发展创新的态度。 (3)要坚持辩证的观点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反对文化生活中的“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处理好的两对关系。 (2)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的正确方向。 难点: (1)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2)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四、教学构思 (一)设计理念 (1)教学过程中努力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和主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地学习,体现新的学生观。 (2)教学过程中引导同学们观察文化现象、体验矛盾冲突、引发辩证思考、合作探究解决、生成构建知识、启发正确观念、反思践行提升,体现新的学习观、知识观。 (3)教学过程中大胆突破教材局限,重新生成和整合知识结构,从中国和世界两个角度深化对文化正确方向的理解。 (4)教学过程中以典型的文化现象——“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品评、设计、展示等活动贯穿始终,充分发挥和体现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特点。 (5)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情境,调动同学们的生活经验,激发同学们的创造热情,通过文化创新途径的实践与探索培养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法学法 (1)教法:情景教学法、实践探索法等 (2)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等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五.教学过程

文化创新的途径

文化创新的途径 余银辉【教学依据】 《文化创新的途径》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思想政治第三册《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二框的内容。依据新课程改革要求,本框题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多媒体为教学辅助形式,以问题设计为主要表现形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完成确定的教学任务。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理解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发展需要创新。而怎样进行创新则是本节课探讨的内容,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在于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包括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但是高二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已具备一定归纳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能够自主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化行为,但看问题往往比较偏激、片面,缺乏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文化创新的途径上要对他们进行指导,以免走入误区。所以,在文化创新中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这是本框题的难点。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识记并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区分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理解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明确在文化创新中要注意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结合人类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的历史,分析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尝试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增强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感悟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为铸造中华文化的辉煌做贡献。 【教学方式】 通过课件演示法,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学构思】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明确为什么要文化创新等理论点,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文化创新的途径,了解怎样进行文化创新。[教师活动]:展示图片:芭蕾和杂技。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杂技是中国的国粹,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称“百戏”,隋唐称“散乐”,唐宋方称“杂技”。中国版杂技舞剧《天鹅湖》的创作借鉴了十九世纪俄罗斯芭蕾舞剧的剧情,并将柴可夫斯基的经典音乐和世界高雅艺术之一的芭蕾以及中国国粹杂技巧妙地进行糅合创新,实现中国杂技从单纯的“技”到“剧”的质的飞跃。 展示视频:中国版杂技舞剧《天鹅湖》中的精彩片段。(时长3分钟)[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视频。 [教师活动]:舞剧中的主角是吴正丹和魏葆华。2002年初,《东方天鹅——芭蕾对手顶》在摩纳哥捧得“金小丑”奖,短短几分钟内竟获得200多次掌声。丹麦皇

高考政治复习练习题 文化创新的途径新人教版

高考政治复习文化创新的途径 1.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今天要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就要( ) A.超越生活、改变社会 B.立足实践、扎根生活 C.继承传统、满足大众 D.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2.实践表明,每一部优秀文艺作品都会与时代发生深层次的关联,与其他的社会思潮进行有效的对接与碰撞。这对我国艺术创作者的启示有( ) ①文化创新应立足于社会实践 ②文化创新贵在贯通和融合 ③文化创新应吸收多元文化成果 ④思想运动往往促进文化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 ) 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C.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 4.作为儒家学说经典的《论语》《礼记》等传入西方,启示和鼓舞了西方启蒙思想家。中国儒家的自然观、道德观和政治思想,成为西方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有力的思想武器。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 B.中国传统文化得到西方的广泛认同 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D.文化创新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5.文化强则民族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必须推动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推动文化创新( ) ①必须坚守民族文化传统不动摇 ②必须坚持文化多样性,在交流借鉴中博采众长 ③必须用优秀文化代替民族文化 ④应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 “文化创新之路”教学计划 -王赢 1和教材分析 “文化创新之路”是我院“文化生活”三中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二框架的内容,第五课是前一课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进一步延伸。本课的第一个方框“文化创新的来源和功能”,主要讲授“什么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来源”和“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按照“什么”、“为什么”和“如何”的逻辑顺序,这个“文化创新之路”的盒子就是要解决“如何”的问题,从而彻底终结“文化创新”的三大难题。 2、学习情况分析 高二学生,他们对身边的文化现象有一定的关注和了解,也有一定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他们可以用自己感兴趣的案例来吸引自己的注意力。然而,他们仍然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以及比较和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为此,我将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案例,让学生独立分析,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等能力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理解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基于社会实践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创新创新。面对世界,向他人学习 (2)要理解文化创新的过程,就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反对错误的倾向。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有能力理解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2)通过材料分析和合作探究,学生有能力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知识和建构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探索文化创新的实例,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和学习各民族的文化优势思考 1 思考意识通过对传统孝道和现代孝道材料的分析和探索,帮助学生建立对父母和社会的感恩之情。 4,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 文化创新途径 坚持正确方向,克服文化创新中的错误倾向 2,教学难点: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5,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文化创新的两个基本功能的基本内容,学生不能完全依靠他们对 的理解和理解能力,需要教师给予一些解释 2,合作探究法:根据展示材料,学生分组讨论文化创新的两种基本

最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2.2 创新永无止境公开课教案

第2课时 创新永无止境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教学难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理解创新精神。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链接视频——港珠澳大桥) 观看视频,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创新强国 (一)从总体上介绍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 1.材料展示: 材料一:“蓝鲸一号”是全球最先进的海上钻井平台。18000多吨的上船体由重型吊床吊起与下船体合拢,从船底到钻井架顶端有37层楼高,甲板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最大钻井深度超过了大海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 材料二:洋山港区位于浙江省嵊泗县境内,由大洋山港口区和小洋山港口区组成,是上海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支点。2017年12月,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开港试运营,集装箱年吞吐量超过4000万标箱,居世界第一。这是全球最大的全自动化码头,实现了24小时无人作业,中国港口行业完成跨越式升级。 (多媒体链接视频——渤海粮仓) 从上述材料和视频中,你有哪些感想? 2.小结:(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2)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1.图文展示: 南仁东(左三)与工程技术人员在位于黔南州平塘县的大窝凼施 工现场检查施工进展 有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于2016年9月25日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喀斯特坑洼中落成,开始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波。射电望远镜工程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从预研到建成历时22年,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阅读教材和上述图文材料,也可以播放相关视频资料,感悟发展教育和科技的必然性。 (多媒体链接视频——《辉煌中国》第一集) 2.小结:发展教育和科技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是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拓展思考:结合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理解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 提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教案

课题文化创新的途径 ●教学容分析 【课标要求】 汇集实例,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阐述推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围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教材分析】 本课题共设三目,第一目“继承传统,推成出新”。教材通过述雕刻艺术的发展和中国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和一个问题的设计说明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通过对我国传统“孝”文化的古今的发展对比和一个问题的设计阐明文化创新中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注入时代精神。第二目“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首先,教材先引导学生列举实例印证面向世界,借鉴交流文化进行创新的实例。通过对《梁祝》的分析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第三目“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教材设计三种观点的辨析如何正确处理外来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教材最后一段意在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的启迪。 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教学难点:正确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第三课“世界文化多样性”第四课“传统文化继承”第五课“文化创新”的基础上学习文化创新的三条途径,在理解上没有阻碍,但是学生在如何继承传统,推出新进行创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过程中为什么要面向世界,如何面向世界。如何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这些问题学生不能辩证的看待问题。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1)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2)明确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3)理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4)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文化创新一个根本途径两个基本途径的和克服两种错误倾向,增强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2)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能力。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 一、本地位 本内容为《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文化创新”的第二框。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既是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探索实践性。在前面的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基本明确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创新。那么,怎样进行文化创新便是本探讨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过程中要认识、处理好的两对基本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实践探究能力: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 (2)思辨创新能力:结合具体实例初步具备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提出富有创意的方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关注世界文化发展。 (2)积极参加文化学习、创作活动,具有积极学习借鉴各民族文化优点,特别是对中华文化发展创新的态度。 (3)要坚持辩证的观点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反对文化生活中的“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实践。 (2)文化创新的两个重要途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难点: (1)怎样看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创新 (2)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四、教学构思 (一)设计理念 (1)教学过程中努力贯彻新程的理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和主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文化创新的途径 精品教案

【教学设计】 学校: 实验高中学科:政治编写人:孙宝民审稿人:徐朝才 第五课文化创新 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本课内容为《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第二框。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既是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探索实践性。在前面的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基本明确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创新。那么,怎样进行文化创新便是本课探讨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明确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理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3)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二)能力目标 (1)增强学生文化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2)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赏析赵本山小品的成功,使学生感悟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实践; (2)通过探究《金镶玉》等奥运元素的成功创新,激发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3)通过了解中国杂技芭蕾《天鹅湖》的成功,激发学生学习世界优秀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的热情,投身于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难点:怎样看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借鉴界和融合。 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四、学情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切身体会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了解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了解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投身社会实践,善于学习他人之长处,积极进行

2.5.2文化创新的途径

2.5.2文化创新的途径导学案 编写:夏茂胜审核:廖肃清日期: 班级:姓名:组别:组号: 一、【学习目标】——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知识目标】知道“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理解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能力目标】比较鲁迅的作品与高尔基的作品,增强比较事物的能力。培养收集、加工、整理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态度。 【学习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学习难点】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二、【自学案】————把握基础,夯实基础 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1),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 (2)在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3)在文化继承中实现文化创新的要求:一方面,我们不能。另一方面,,重要追求。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与,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2)在文化交流、借鉴、融合过程中,必须以,充分 。 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要把握好、的关系。反对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和“”;反对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和“”。 (2)我们如何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立足实践,着眼需求,发扬优秀传统,汲取长处,创新,铸造新辉煌。 三、【探究案】————理解运用,探究提高

注:本题漫画根据方成的《洗澡》改编 (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什么偏差?(2分) (2)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6分) (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只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的偏差。 (2)①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享世界文化创新成果。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四、【达标训练案】————勤学苦练,游刃有余 1、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行程万里实地考察,不仅向他人请教,更注重亲自试验。例

文化生活:5.2文化创新的途径2

《文化创新的途径》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文化创新的途径。 (2)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能力目标: 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学习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问题导读] 1、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什么?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又是什么? 2、如何理解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3、文化如何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为什么要交流借鉴与融 合?) [课前知识填空] 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1)立足于,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着眼于文化的继承,“、”,“、”,这是文化创新必然必然要经理的过程。 (3)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与,也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2)文化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 (3)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做到、。 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对于文化创新而言,这意味着要把握好与、和的关系。 (2)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和“”;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和“”.对于上述两种错误倾向,必须予以。 (3)今天,我们要立足于和,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在与、与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汲取文化的长处,在和

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课堂基础知识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1.(2008江苏卷23)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它是当时的设计者在潜心研 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这说明C 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D.潜心思考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2、2006年5月11日光明网载文指出,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这说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D A、调查研究B、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C、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社会实践 3.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C A.外来文化是先进文化,应该照搬过来 B.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不相容,应该坚决抵制 C.外来文化中有优秀的、落后的部分,应有选择地借鉴外来文化 D.外来文化均是落后文化 4.我们在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应该 C A.全盘吸收B.彻底否定C.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任其自流5.中国儒家地自然观、道德观核政治思想,成为西方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有力地思想武器。这表明文化 B A.来源于社会实践B.不同民族文化地交流、融合 C.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排斥D.具有民族特色 6.博采众长表明文化创新应 A A.坚持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地交流、借鉴、融合B.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合作C.创造不同民族文化展开竞争的环境D.体现时代精神 7. 毛泽东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在这里,毛泽东主席批评的这批人实际上是犯了的错误。 B A.守旧主义核封闭主义B.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C.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D.封闭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8.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化交流崇尚“见贤思齐”,这就要求我们 D A.用优秀民族的文化改造本民族的文化 B.依照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 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D.善于学习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 9、新文化运动应该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不断创新的,而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

文化创新的途径的教学反思

《文化创新的途径》的课后反思 根据教学进度安排,我上了《文化创新的途径》这节课,在教学设计时感觉还好,但实际上后出现了很多问题,这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和反思。希望能够让自己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和提升。 一、本课的成功之处 1、在案例的选用上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理念,我选用了中西合璧的《功夫诗》为题材,而且贯穿全篇。通过这个案例设计了很多情境,例如:“幕后探访”“论坛潜水”等。通过一个个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在一个个情境中达成三维目标。 2、在活动的设置上 新课程标准和以学生成长为中心都要求学生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所以我在设计时,便将学生活动放在首要位置,通过一个个活动,搭建起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平台。 在课程导入时,请学生想象中国功夫和西方芭蕾结合是什么样子?激发学生兴趣,课堂实例证明这是一个成功的导入。 在新课学习过程中,我将书本知识整合,把活动编成三组,每组两个,分别交由不同的小组完成,并且下一组问题的解决要依赖于上一组问题的答案。这样一种嵌套的形式使整个教案结构完整,在这里既有师生互动,又有生生互动。 在课堂小结处,我改变了以往老师讲的传统模式,而是要求学生去完善板书,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使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同时又做到了总结的目的。让学生参与其中,还能够检验他们对本节课掌握了多少内容。 通过活动,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更能逐渐掌握技能。 二、本课的失败之处 1、活动设置太多,活动形式单一。 我在设计时有点就活动而活动的倾向,没有将每个活动深入,整堂课学生都陷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到疲倦,而且活动设置单一,缺乏新颖性。随着活动难度的增大,学生参与度越来越低,所以最后完全偏离了主题。也直接造成了学习任务没有完成,从而也影响到了三维目标的达成。这是整堂课最大的问题,也是我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知识分享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

《文化创新的途径》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王琼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理解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②通过材料探究,使学生具备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探究文化创新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的思想意识。 ②通过对传统孝德与现代孝德材料的分析、探究,帮助学生树立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情感。 二、【课程标准】: 汇集生动鲜活的实例,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主题曲。思考:《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为什么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对于文化的发展而言,这表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探究、发表意见) 教师分析:《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一改往日国产动画片人物造型呆板僵硬,说教味极浓的缺陷。以幽默的语言,搞笑的剧情,鲜活的人物造型,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为当之无愧的国产动画第一片。由此可见,文化要想发展,要想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就必须进行文化创新。今天,让我们来共同探究文化创新的途径。 【材料讨论、探究新课】 探究1:展示《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的主人翁图片及其生活原型:美羊羊——生活中善良亲切和爱美之心很强的人;喜羊羊——社会上的台柱子,很重要的人物;灰太狼是社会上奸诈愚蠢的坏蛋,爱老婆孩子。红太郎是毒辣老婆,十分凶悍。 问:这部影片中的人物来源于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自主探究、发表意见) 教师分析:这边影片中的人物来源于生活,这表明文化要创新,就需要立足于实践。由此得出“文化创新离不开社会实践”的结论,具体如下: 一、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教师设疑:为什么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呢?(此时可让学生结合第五课第一框知识思考,从而使学生温故知新)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所以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教师: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那么要想实现文化创新,我们有没有其他途径可走了呢? 探究2:展示材料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必修3)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必 修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创新的途径》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Ⅲ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题的内容。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理解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发展需要创新。而怎样进行创新则是本节课探讨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同时,本课是承上启下,对接下来要学习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具有指导作用。在呼唤创新的当今时代,文化创新作为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实践性。《文化创新的途径》也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2、课标要求 汇集实例,印证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绵延不断的重要根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二、【教材处理】

在教材处理方面,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为了更贴近学生实际,体现时代性,我删减了教材中徐悲鸿和梁祝的例子,增加了莫言和中国杂技芭蕾舞《天鹅湖》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立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文化创新的一个根本途径、两个基本途径。 (2)理解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 2、能力目标: (1)使学生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 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2)使学生具备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 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究文化创新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 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的思想意识。

(2)通过对传统孝德与现代孝德的分析、探究,帮助学生树立 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要求,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我校高二学生基础、理解能力较弱的实际,我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依据:本课探究是的是怎样才能实现文化创新,所以本知识点理所当然地成为本课重点。 突破重点方法:通过材料探究,循循善诱、得出结论。 2:、教学难点: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 倾向:。 依据:由于学生很难找出正确方向,分清错误倾向。所以,本知识点是难点。 突破难点方法:结合P55的“对待外来文化的三种态度”:,在教师引导下,帮助学生找出正确方向,分清错误倾向。 五、【教法学法】 1、教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