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草种植技术

象草种植技术
象草种植技术

象草种植技术

(一)平整土地一般应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地建植象草。土地深耕翻,并进行平整。按宽1米左右作畦,同时施

人充足的有机肥作底肥,一般每公顷施入22.5~37.5吨。若利用山

坡地种植,宜开成水平条田。

(二)种茎准备因象草结实率低,种子发芽率低及实生苗生长缓慢等原因,故生产上常采用无性繁殖。应选择生长100天以上的粗壮、无病虫害的茎秆作种茎,按2~4节切成一段,以省插植。

(三)栽植象草对栽培时期要求不严,在平均气温达13~14℃时,即可用种茎栽植,每畦2行,株距50--60厘米,种茎可平放,亦可

芽朝上斜插,覆土6~10厘米。每公顷需种茎3000-~6000公斤,

栽植后及时灌水。栽植期以春季为好,两广地区为2月,两湖地区

为3月。

(四)田间管理水肥充足是象草高产的关键。生长期间注意中耕除草,适时适量灌水和追肥,以保证苗全苗壮,加速分蘖和生长。每

次刈割后也应及时松土追肥,以利再生。

1栽培

1.1整地:象草根系发达,需要深厚的土层,一般深耕30cm,最

好在冬天深耕冻垡,确保土壤疏松。3月份耙地做畦,畦宽4m,开

好田间一套沟,避免田间积水。此田于4月中下旬育苗移栽或直接

播种。

1.2育苗:用杂交一代种子繁殖应先行育苗。苗床用有机肥1吨,或纯氮20kg/亩,另加20kg/亩过磷酸钙。长江中下游于3月下旬播种,苗床用种2

2.5--30.0kg/公顷,采用稀条播,行距15--18cm。

先开沟,施杀虫剂,防治地下害虫咬食种子,播后设置小棚用薄膜

覆盖。苗床温度最好控制在20--25℃,播后保持土壤湿润,以保一

播全苗。幼苗长至3--4片直叶时,可施用化肥1次,施用尿素30-

-45kg/公顷。施肥后中耕,将化肥埋入土中,如遇苗床干旱,则应

人工灌水。

1.3合理密植:幼苗长到6--8片真叶时,即可向大田移栽,1公

顷苗床的种苗可栽种30--40公顷大田,大田栽培4.5万株/公顷左右,行株距30cmx60cm,每穴1苗。

1.4撒播:象草也可不育苗直接播种,种子用量会增加。播种方

式与小麦相似,但对气温和土温有要求,必须在地温稳定在15℃以上。育苗移栽播种量1kg/亩。

2科学管理

追施肥料。每次刈割之后追肥一次,每次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要结合追肥进行中耕培土和浇水。

象草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很广,在广西海拔1200米以下地

区均能良好生长,能耐轻霜。在广州、南宁能保持青绿过冬,但如

遇严寒,仍可能冻死。在气温12~14℃时开始生长,23~35℃时生

长迅速,8~10℃时生长受抑制,5℃以下时停止生长。具有强大根系,能深入土层,耐旱力较强。经30~40天的干旱,仍能生长;在

特别干旱、高温的季节,叶片稍有卷缩,叶尖端有枯死现象,生长

缓慢,但水分充足时,很快恢复生长。

对士壤要求不严,沙土、粘土和微酸性土壤均能生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最为适宜。象草再生能力强,生长迅速,故

对肥料要求较高,需施用大量有机肥和氮肥。象草在水分、温度适

宜的条件下,一般种植后7~10天即可出苗,15~20天开始分蘖。

肥地分蘖多,瘠薄地分蘖少;雨季分蘖多,旱季分蘖少。所以只有水

肥充足,才能获得高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