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基础教育(中小学)规划、统计用综合指标

10基础教育(中小学)规划、统计用综合指标
10基础教育(中小学)规划、统计用综合指标

【有效性】有效

【法规名称】基础教育(中小学)规划、统计用综合指标(试行)

【颁布部门】国家教委

【颁布日期】1987年07月04日

【实施日期】1987年07月04日

【正文】

基础教育(中小学)规划、统计用综合指标(试行)

1.学校网点布局覆盖率:

学校网点已覆盖范围

W=----------×100%

本地区范围

以全覆盖合理布局为目标,标志学校网点布局进展程度。具体计算时,分别按校点数及覆盖人口计算。

以校点数计:

已布校点数

Wd=--------------×100%

已布校点数+全覆盖尚缺校点数

以覆盖人口计:

总人口-尚缺校点数覆盖人口

Wr=--------------×100%

总人口数

——要先做规划布局图,确定全覆盖的合理布点方案和每个学校的覆盖范围。若规划中对已布点要做调整,则“已布校点数”可采用调整后的数字。农村小学缺应布下校点者,应计入尚缺校点数中。

——在确定全覆盖的学校网点布局时,小学一般应以走读、就近入学为原则。在少数特殊地区,也可考虑用寄宿制适当集中办学;中学布局应适当集中、分片入学,以利于提高办学效益,保证教育质量。

——每所学校覆盖范围视走读和寄宿有所不同。寄宿生一般不受家庭距离的限制。走读生则应考虑学生上学途中安全和上学距离不能过长。走读生上学途中单程时限(不论步行还是利用自行车或其他交通工具)建议为:

小学低年级上学途中最多不超过30分钟;

小学高年级上学途中最多不超过45分钟;

中学上学途中最多不超过60分钟;

在确定的学校服务范围内,对部分超过时限的学生(如不少农村单设初中),可采用寄宿,但必须具备合适的寄宿(包括伙食)条件。

——覆盖只意味着学校服务面所及,在学校办学条件尚不充分之前,并不意味着覆

盖范围内的所有适龄人口都能入学。

——小学(Wdx,Wrx),初中(Wdc,Wrc)分别计算。农村戴帽初中(少数边远

分散地区经审查批准,初中与小学分部管理的学校除外)不计入已布点内。经审查批准的九

年一贯制学校,分前后段分别按所定的服务范围(如前段限走读,后段考虑寄宿,则后段的

服务面就宽些)计入小学和初中的覆盖率。

2.毛入学率:

学年初在校学生数

R=----------×100%

学年初适龄人口数

标志教育的相对规模和相应学龄人口接受某阶段教育的机会。

——适龄人口指与当地现行学制和规定入学年龄相对应的标准学龄人口。具体可分为小学适龄人口,初中适龄人口,九年教育适龄人口,高中阶段适龄人口等。如该地区现行小学7岁(实际上包括部分7周岁以前)入学,小学六年制,则小学适龄人口为7~12岁人

口;如小学为五年制,则小学适龄人口为7~11岁人口。正式规定实行6周岁入学的地区,适

龄人口的年龄相应提前一年。初中适龄人口,高中阶段适龄人口的计算以此类推。九年教育适龄人口是针对九年义务教育提出的,它指从当地规定的小学入学年龄算起连续九个年龄段的人口之和。如小学7岁入学,则九年教育适龄人口为7~15岁人口。

小学毛入学率:

学年初小学在校学生数

Rx=----------×100%

学年初小学适龄人口数

Rχ5、Rx6分别对应学制为五、六年的地区。

——一个地区并存两种学制时,计算该地区的毛入学率须将Rx5和Rx6加权平均。

或:

学年初全地区小学在校生数

R5,6=--------------------------

全地区分别按不同的现行学制计算的小学适龄人口的总数

——上式分母的计算,就是将该地区实行小学五年制的区域的小学适龄人口(五个年龄段)加上该地区实行六年制的区域的小学适龄人口(六个年龄段)。

初中毛入学率:

学年初初中在校学生数

Rc=----------×100%

学年初初中适龄人口数

Rc3、Rc4分别对应初中学制为三、四年的地区。

——九年一贯制学校分别按当地小学、初中分段的学制将在校生计入小学、初中的在校生。初中并存两种学制时的处理方法同小学类似。

九年教育毛入学率:

全部小学、初中在校生(包括学制为1-3年的农职业初中)

R9=----------------------------×100%

九年教育适龄人口数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

Rg=--------------×100%

高中阶段适龄人口数

——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在校生包括普通高中、农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和学制三年及以上招收初中毕业生的技工学校的全部在校生。

3.适龄人口入学率:

适龄人口中的在校生数

S=----------×100%

适龄人口数

一定年龄段的学龄人口中的在校生(指在相应层次及更高层次的学制一年及以上的全日制学

校的在校生)的比重,标志一定年龄段学龄人口中相对应的教育普及程度。

——要特别强调,“适龄人口中的在校生”不是仅仅指与该年龄段相应的教育层次中的适龄在校学生,而且还包括该年龄段人口在更高教育层次学制一年及以上的全日制学校的全部在校生。以初中为例,如初中适龄人口为13~15岁人口,则“初中适龄人口中的在校

生”不仅包括在初中就读的13~15岁学生,而且还包括在高中及以上各级全日制学校就读的

13~15岁学生。

——在统计适龄人口中的在校生时,要注意以下特殊情况:

(1)因各种原因暂时休学离校的学生不计入适龄人口中的在校生,待复学后再计入。

(2)对因提前入学、跳级等原因提前完成小学学业毕业离校,而又未能升入初中的小学适龄人口,要将其计入“小学适龄人口中的在校生”。初中适龄人口和高中阶段适龄人口也有同样的问题,可类似处理。

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

小学适龄人口中的在校生数

Sx=------------×100%

小学适龄人口数

Sx5、Sx6分别适用于小学五、六年制的地区。

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

初中适龄人口中的在校生数

Sc=------------×100%

初中适龄人口数

Sc3、Sc4分别适用于初中三、四年制的地区。

九年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

九年教育适龄人口中在小学及以上学校的在校生数

S9=------------------------×100%

九年教育适龄人口数

高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

高中阶段适龄人口中的在校生数

Sg=----------------×100%

高中阶段适龄人口数

逐岁人口入学率:

n岁人口中的在校生数(从幼儿园、学前班直至高等教育)

Ssn=--------------------------×100%

n岁人口数

Ss4,Ss5,Ss6,Ss7,……,Ss20分别代表4,5,6,7,……,20岁人口的入学率。

——上述各项指标均可按男女性别分别统计,男、女分别加下标m或f。如Sx6f表

示六年制小学适龄女童入学率。

4.按时毕业率:

标准毕业年龄的同龄人口中的毕业生数

B=------------------×100%

标准毕业年龄的同龄人口总数

同龄人按时达到毕业的比重。

——毕业生指获得毕业证书的学生;标准毕业年龄指按当地规定入学年龄入学,按

时顺利完成学业的学生毕业时的年龄,下同。

小学按时毕业率:

按学制分Bχ5和Bx6,以小学六年制为例:

12岁或13岁儿童中的小学毕业生数

Bx6=------------------×100%

12岁或13岁儿童数

——12岁或13岁分别为规定小学6岁或7岁入学时对应的标准毕业年龄。

初中按时毕业率:

按学制分Bc8和Bc9,如小学加初中共9年

15岁或16岁少年中的初中毕业生数

Bc9=------------------×100%

15岁或16岁少年数

——规定小学6岁入学时,取15周岁的数据;规定小学7岁入学时,取16周岁的数据。

5.普及率:

比标准毕业年龄大1至2岁的同龄人口中的毕业生数

U=-----------------------×100%

比标准毕业年龄大1至2岁的同龄人口总数

按标准毕业年龄推迟1至2岁计算,表示同龄人能达到毕业程度的比重,综合标志某层次教育按质按量普及程度。

小学普及率:

14岁的人口中的小学毕业生数

Ux=--------------×100%

14岁的人口总数

初中普及率:

18岁的人口中的初中毕业生数

Uc=--------------×100%

18岁的人口总数

6.升学率:

当年高一级全日制学校新生入学人数与同年某一级学校毕业生数(指获毕业证书人数,下同)之比。

小学升学率:

初中(包括学制为1~3年的农职业初中)招生数

XC=----------------------×100%

小学毕业生数

初中升学率:

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数

CG=------------×100%

普通初中毕业生数

——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数包括普通高中、农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和学制三

年及以上招初中毕业生的技工学校的招生数

7.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简称义务教育覆盖率):

实施n年义务教育的乡(镇、区)的人口总数

Cn=---------------------×100%

总人口

实施义务教育的地方占人口中的比重。

——上式分母“总人口”可视需要分别为县、地(市)、省、全国的总人口。

——如一个地区实施两种或多种年限的义务教育,则在计算年限短的义务教育覆盖率时应将年限较长的义务教育包括进去。如某地到本世纪末实施九年、六年和四年义务教育的人口分别占80%、15%、5%,则那时九年、六年、四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分别为:C9=80%

C6=80%+15%=95%

C4=80%+15%+5%=100%

——一个县的全体乡(镇)都实施了n年义务教育,则认为该县是全县实施了n年义务教育。

以县为单位实施n年义务教育的比重为CCn:

所有乡(镇、区)实施了义务教育的县的人口总数

CCn=-----------------------×100%

所有县的总人口

必然有:Cn≥CCn。

——上式分母“所有县的总人口”可视范围不同分别为地(市)、省、全国的所有县的总人口。

——考虑到各地区的不平衡性,为便于因地制宜,今后在衡量各地义务教育的覆盖率时,主要采用按乡(镇)计算的Cn。中央教育体制改革决定中所说的全国三类地区的差别,在相当长时间内,主要体现在义务教育覆盖率的差别上。

——实施义务教育的分批分期。实施义务教育以乡(镇、区)为单位,按乡逐年依

次施行。统计分期应与“七·五”、“八·五”、“九·五”等五年计划一致,各地可分别计算

1990、1995、2000年的Cn。需要时,可用相应下标加以区分,如:Cn90、Cn95、Cn2000。

8.任课教师达标率:

任课教师达标人数

T=----------×100%

任课教师总数

——任课教师指在教学岗位上担任教学工作的所有教师,既包括任课的专任教师,也包括临时任课的代课教师,但不包括在编而不任课的教师。

任课教师达标率可具体分为学历达标率(TD)和岗位合格率(TW)两类。

任课教师学历达标率:

任课教师中具备国家规定合格学历的人数

TD=------------------×100%

任课教师总数

任课教师岗位合格率:

任课教师中胜任或基本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数

TW=--------------------×100%

任课教师总数

——胜任或基本胜任教学工作的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当地的中小学教师合格考核工作制定。

——任课教师达标率要按小学(TDx,TWx),初中(TDc,TWc),高中(TDg,

TWg)分别计算。

非参数统计题目及答案

1.人们在研究肺病患者的生理性质时发现,患者的肺活量与他早在儿童时期是否接受过某种治疗有关,观察3组病人,第一组早在儿童时期接受过肺部辐射,第二组接受过胸外科手术,第三组没有治疗过,现观察到其肺活量占其正常值的百分比如下: 这一经验是否可靠。 解: H 0:θ2≤θ1≤θ 3 H 1 :至少有一个不等式成立 可得到 N=15 由统计量H= ) 112 +N N (∑=K i i N R 1i 2 -3(N+1)=)(1151512+(32×6.4+29×5.8+59×11.8)-3×(15+1)=5.46 查表(5,5,5)在P(H ≥4.56)=0.100 P(H ≥5.66)=0.0509 即P (H ≥5.46)﹥0.05 故取α=0.05, P ﹥α ,故接受零假设即这一检验可靠。

2.关于生产计算机公司在一年中的生产力的改进(度量为从0到100)与它们在过去三年中在智力投资(度量为:低,中等,高)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结果列在下表中: 值等等及你的结果。(利用Jonkheere-Terpstra 检验) 解: H 0:M 低=M 中=M 高 H 1:M 低﹤M 中﹤M 高 U 12=0+9+2+8+10+9+10+2+10+10+8+0.5+3=82.5 U 13=10×8=80 U 23=12+9+12+12+12+11+12+11=89 J= ∑≤j ij U i =82.5+80+89=251.5 大样本近似 Z= []72 )32()324 1 2 1i 22 2∑ ∑==+-+--k i i i k i n n N N n N J ()(~N (0,1) 求得 Z=3.956 Ф(3.956)=0.9451 取α=0.05 , P >α, 故接受原假设,认为智力投资对改进生产力有帮助。

《统计学》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课件

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一) (一)填空题 1、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统计指标,其表现形式为绝对数。 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的内容不同,分为总体的标志总量和总体单位总量;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结构和时点结构。 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瞬间)上状况的总量指标称为时点结构,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活动过程的总量指标称为时期结构。 3、相对指标的数值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有名数,二是无名数。 4、某企业中,女职工人数与男职工人数之比为1:3,即女职工占25%,则1:3属于比例相对数,25%属于结构相对数。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银行系统的年末储蓄存款余额是( D ) A. 时期指标并且是实物指标 B. 时点指标并且是实物指标 C. 时期指标并且是价值指标 D. 时点指标并且是价值指标 2、某企业计划规定本年产值比上年增长4%,实际增长6%,则该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 B ) A、150% B、101.9% C、66.7% D、无法计算 3、总量指标具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A ) A. 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加 B. 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减少 C. 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的减少而增加 D. 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的大小没有直接联系 4、在出生婴儿中,男性占53%,女性占47%,这是( D ) A、比例相对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结构相对指标 5、我国1998年国民经济增长(即国内生产总值为)7.8% ,该指标是( C ) A. 结构相对指标 B. 比例相对指标 C. 动态相对指标 D. 比较相对指标 6、某商店某年第一季度的商品销售额计划为去年同期的110%,实际执行的结果,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4.3%,则该商店的商品销售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B ) A. 124.3%÷210% B. 124.3%÷110% C. 210%÷124.3 D. 条件不够,无法计算 7、下面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 ) A. 商品库存量 B. 商品销售量 C. 婴儿出生数 D. 平均工资 8、将粮食产量与人口数相比得到的人均粮食产量指标是( D ) A、统计平均数 B、结构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9、某工业企业总产值计划比去年提高8%,实际比去年提高10%,则实际总产值比计划的任务数提高( B ) A. 2% B. 1.85% C. 25% D. 101.85% 10、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102%,实际比基期增长12%,则计划规定比基期增长( A ) A. 9.8% B. 10% C. 8.5% D. 6%

第四章统计学综合指标课后习题

二、单项选择题 1.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 A受各组次数f的影响最大B受各组标志值X的影响最大 C只受各组标志值X的影响D受各组次数f和各组标志值X的共同影响 2,平均数反映了( ) A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B总体中总体单位分布的集中趋势 C总体分布的离散趋势D总体变动的趋势 3.在变量数列中,如果标志值较小的一组权数较大,则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 ) A接近于标志值大的一方B接近于标志值小的一方C不受权数的影响D无法判断4.根据变量数列计算平均数时,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 A各组次数递增B各组次数大致相等C各组次数相等D各组次数不相等 5.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 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加权调和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 6.已知5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5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 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加权调和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 7.计算平均数的基本要求是所要计算的平均数的总体单位应是( ) A大量的B同质的C差异的D少量的 8,某公司下属5个企业,已知每个企业某月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要求计算该公司平均计划完成程度,应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其权数是( ) A计划产值B实际产值C工人数D企业数 9.中位数和众数是一种( ) A代表值B常见值C典型值D实际值 10.由组距变量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代表组内标志值的一般水平,有一个假定条件,即( ) A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B各组标志值必须相等 C各组标志值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D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11.四分位数实际上是一种( ) 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位置平均数D数值平均数 12.离散趋势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 A极差B平均差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 13.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于( ) A指标意义不同B计算条件不同C计算结果不同D数学处理方法不同 A 7万元 B 1万元 C 12 万元 D 3万元 15.已知某班40名学生,其中男、女学生各占一半,则该班学生性别成数方差为( ) A25% B 30% C 40% D 50% 17.方差是数据中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 ) A离差绝对值的平均数B离差平方的平均数 C离差平均数的平方D离差平均数的绝对值 18.一组数据的偏态系数为1.3,表明该组数据的分布是( ) AlE态分布B平顶分布C左偏分布D右偏分布 19.当一组数据属于左偏分布时,则( )

医学统计学总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医学统计学总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为 C A.统计研究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C.统计研究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统计研究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E.统计研究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2.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D A.统计描述和统计学检验 B.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 C.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 D.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E.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 3.统计资料的类型包括E A.频数分布资料和等级分类资料 B.多项分类资料和二项分类资料 C.正态分布资料和频数分布资料 D.数值变量资料和等级资料 E.数值变量资料和分类变量资料 4.抽样误差是指 B A.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 B.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 C.样本中每个体之间的差别 D.由于抽样产生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 E.测量误差与过失误差的总称 5.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B A.任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6.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宜用 D A.全距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方差7.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其资料分布特点的是 C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D.对称分布 E.任何分布 8.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A.变异系数 B.方差 C.极差 D.标准差 E.四分位数间距 9.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 C A.统计量与参数 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 C.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D.样本标准差与总体标准差 E.样本与总体 10.正态分布的特点有 B A.算术均数=几何均数 B.算术均数=中位数 C.几何均数=中位数 D.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E.以上都没有

非参数统计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p23-25 2、(2)有两组学生,第一组八名学生的成绩分别为x 1:100,99,99,100,99,100,99,99;第二组三名学生的成绩分别为x 2:75,87,60。我们对这两组数据作同样水平a=0.05的t检验(假设总体均值为u ):H 0:u=100 H 1:u<100。第一组数据的检验结果为:df=7,t 值为3.4157,单边p 值为0.0056,结论为“拒绝H 0:u=100。”(注意:该组均值为99.3750);第二组数据的检验结果为:df=2,t 值为3.3290,单边p值为0.0398;结论为“接受H 0:u=100。”(注意:该组均值为74.000)。你认为该问题的结论合理吗?说出你的理由,并提出该如何解决这一类问题。 答:这个结论不合理(6分)。因为,第一组数据的结论是由于p-值太小拒绝零假设,这时可能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较小,且我们容易把握;而第二组数据虽不能拒绝零假设,但要做出“在水平a时,接受零假设”的说法时,还必须涉及到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4分)然而,在实践中,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多不易得到,这时说接受零假设就容易产生误导。实际上不能拒绝零假设的原因很多,可能是证据不足(样本数据太少),也可能是检验效率低,换一个更有效的检验之后就可以拒绝了,当然也可能是零假设本身就是对的。本题第二组数据明显是由于证据不足,所以解决的方法只有增大样本容量。(4分) 第三章p68-71 3、在某保险种类中,一次关于1998年的索赔数额(单位:元)的随机抽样为(按升幂排列): 4632,4728,5052,5064,5484,6972,7596,9480,14760,15012,18720,21240,22836,52788,67200。已知1997年的索赔数额的中位数为5064元。 (1)是否1998年索赔的中位数比前一年有所变化?能否用单边检验来回答这个问题?(4分) (2)利用符号检验来回答(1)的问题(利用精确的和正态近似两种方法)。(10分) (3)找出基于符号检验的95%的中位数的置信区间。(8分) 解:(1)1998年的索赔数额的中位数为9480元比1997年索赔数额的中位数5064元是有变化,但这只是从中位数的点估计值看。如果要从普遍意义上比较1998年与1997年的索赔数额是否有显著变化,还得进行假设检验,而且这个问题不能用单边检验来回答。(4分) (2)符号检验(5分) 设假设组:H 0:M =M 0=5064 H 1:M ≠M 0=5064 符号检验:因为n +=11,n-=3,所以k=min(n+,n-)=3 精确检验:二项分布b(14,0.5), ∑=-=3 0287 .0)2/1,14(n b ,双边p-值为0.0576,大于a=0.05, 所以在a水平下,样本数据还不足以拒绝零假设;但假若a=0.1,则样本数据可拒绝零假设。查二项分布表得a=0.05的临界值为(3,11),同样不足以拒绝零假设。 正态近似:(5分) np=14/2=7,npq=14/4=3.5 z=(3+0.5-7)/5.3≈-1.87>Z a/2=-1.96 仍是在a=0.05的水平上无法拒绝零假设。说明两年的中位数变化不大。 (3)中位数95%的置信区间:(5064,21240)(8分) 7、一个监听装置收到如下的信号:0,1,0,1,1,1,0,0,1,1,0,0,0,0,1,1,1,1,1,1,1,1,1,0,1,0,0,1,1,1,0,1,0,1,0,1,0,0,0,0,0,0,0,0,1,0,1,1,0,0,1,1,1,0,1,0,1,0,0,0,1,0,0,1,0,1,0,1,0,0,0,0,0,0,0,0。能否说该信号是纯粹随机干扰?(10分)

统计学第四章答案

五、计算题 1.某企业两个车间的工人生产定额完成情况如下表: .. 从表中看,各个技术级别的工人劳动生产率(人均完成工时定额)都是A车间低于B车间,试问:为什么A车间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又会高于B车间呢? 2.在某个核算年度内,两个建筑施工单位采购同一种建筑材料的价格和批量情况如下表。试分别计算两个施工单位的平均采购价格。并从平均数计算的角度说明,为什么两个施工单位的平均采购价格会有差别? .. 3.根据某城市500户居民家计调查结果,将居民户按其食品开支占全部消费开支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分组后,得到如下的频数分布资料: .. 要求:(1)据资料估计该城市恩格尔系数的中位数和众数,并说明这两个平均数的具体分析意义。(2)利用上表资料,按居民户数加权计算该城市恩格尔系数的算术平均数。

(3)试考虑,上面计算的算术平均数能否说明该城市恩格尔系数的一般水平?为什么? 4.某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及成交量、成交额的资料如下: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高,并说明其原因。 5. 2004年某月份某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低分组的生产班组数和产量资料如下:.. 试计算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6. 某学院二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英语统考成绩如下表。要求:(1)分别计算两个班的平均成绩; (2)试比较说明,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哪个班的学生英语水平差距更大?你是用什么指标来说明这些问题的;为什么? .. 7. 利用上题资料,试计算A班成绩分布的极差与平均差,并与标准差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看看三者之间是何种数量关系。 8. 根据某城市居民家计调查结果,将500户居民按年收入水平分组后,分别观察其食品开支占全部消费开支的比重,整理得到如下的复合分组资料,试以恩格尔系数作为考察变量,利用资料(即恩络尔系数)分别计算该变量的总方差,平均组内方差、组间方差,并验证三者之间的数量关式:

风电场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

风电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 1、平均风速 平均风速是指统计周期风机轮毂高度处瞬时风速的平均值。取统计周期全场风机或场代表性测风塔的风速平均值,即 1 1n i i V V n ==∑ 单位:米/秒(/m s ) 式中: V —统计周期的风电场平均风速,/m s ; n —统计周期的全场风机的台数或代表性测风塔的个数; i V —统计周期的单台风机或单个代表性测风塔的平均风速,/m s 。 2、平均温度 平均温度是指统计周期风机轮毂高度处环境温度的平均值,即 1 1n i i T T n ==∑ 单位:摄氏度(o C ) 式中: T —统计周期的风电场平均温度,o C ; n —统计周期的记录次数; i T —统计周期的第i 次记录的温度值,o C 。 3、平均空气密度 平均空气密度是指统计周期风电场所处区域空气密度的平均值,即 P RT ρ= 单位:千克/立方米(3/kg m )

式中: ρ—统计周期的风电场平均空气密度,3/kg m ; P —统计周期的风电场平均大气压强,a P ; R —气体常数,取287/J kg K ?; T —统计周期的风电场开氏温标平均绝对温度,K 。 4、 平均风功率密度 平均风功率密度是指统计周期风机轮毂高度处风能在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平均功率,即 31 12n i wp i D V n ρ==∑()() 单位:瓦特/平方米( 2 /W m ) 式中: wp D —统计周期的风电场平均风功率密度,2 /W m ; n —统计周期的记录次数; ρ—统计周期的风电场平均空气密度,3/kg m ; 3 i V —统计周期的第 i 次记录平均风速值的立方。 5、有效风速小时数 有效风速小时数是指统计周期风机轮毂高度处介于切入风速与切出风速之间的风速累计小时数,简称有效风时数,即 n i i V V V V T T == ∑有效风时数 单位:小时(h ) 式中: T 有效风时数—统计周期的风电场有效风时数,h ; 0V —风机的切入风速,/m s ;

统计学综合指标

第四章 统计综合指标 一、单选题 1.某企业某种产品计划规定单位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了7%,则实际生产成本为计划完成度的( A ) A. 97.9% B. 140% C. 10 2.2% D. 2% 2.某月份甲工厂的工人出勤率属于( A ) A. 结构相对数 B. 强度相对数 C. 比例相对数 D. 计划完成相对数 3.按全国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 B ) A. 平均指标 B. 强度相对指标 C. 比较相对指标 D. 结构相对指标 5.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有( B )成立。 A. x > e M >o M B. x o M >e M D. x

6.已知某企业职工消费支出,年支出6000元人数最多,平均年支出为5500元,该企业职工消费支出分布属于( A ) A.左偏分布 B.右偏分布 C.对称分布 D.J形分布 7.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 B ) A.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 B.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 C.组中值能取整数 D.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8.加权算术平均数不但受标志值大小的影响,而且也受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多少的影响。因此,下列情况中对平均数不发生影响的是( D ) A.标志值比较小而次数较多时 B.标志值较大而次数较小时 C.标志值较大而次数较多时 D.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相等时 9.已知某市场某种蔬菜早市、午市、晚市的每公斤价格,在早市、午市、晚市的销售额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计算平均价格可采取的平均数形式是( C )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简单调和平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 10.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数( A )

统计学综合指标

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一、单选题 1?某企业某种产品计划规定单位成本降低 度的(A ) 5%,实际降低了7%,则实际生产成本为计划完成 A.97.9% B.140% C.102.2% D.2% 2?某月份甲工厂的工人出勤率属于(A) A.结构相对数 B.强度相对数 C.比例相对数 D.计划完成相对数 3?按全国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B) A.平均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结构相对指标 5?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有( B )成立。 A.x > M e> M 0 B.x< M e< M0 C.x> M o> M e D.x

9. 已知某市场某种蔬菜早市、午市、晚市的每公斤价格,在早市、午市、晚市的销售额基本 相同的情况下,计算平均价格可采取的平均数形式是( C ) A. 简单算术平均数 B. 加权算术平均数 C. 简单调和平均数 D. 加权调和平均数 10. 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 2 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 1/3,则平均数( A ) A. 扩大 2 倍 B. 减少到 1/3 C. 不变 D. 不能预期平均值的变化 11. 假定各个标志值都减去 20 个单位,那么平均值就会( A ) A. 减少 20 B. 减少到 1/20 C. 不变 D. 不能预期平均值的变化 12. 如果单项式分配数列的各个标志值和它们的频数都缩小到原来的 1/2 ,那么众数( A ) A. 缩小到原来的 1/2 B. 缩小到原来的 1/4 C. 不变 D. 不能预期其变化 14. 如果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则不能计算( B A. 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 C. 众数 D. 中位数 15. 计算标准差时,如果从每个变量值中都减去任意数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16. 假如把分配数列的频数换成频率,则标准差( A. 减少 B. 增加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19. 不同总体间的标准差不能进行简单对比,这是因为 A. 平均数不一致 B. 离散程度不一致 13. 如果单项式分配数列的各个标志值都增加一倍, A. 增加一倍 B. 减少一半 C. 不变 D. 不能预期其变化 而频数均减少一半, 那么中位数 ( A ) a,计算结果与原标准差相较(

统计学综合指标

统计学综合指标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第四章 统计综合指标 一、单选题 1.某企业某种产品计划规定单位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了7%,则实际生产成本为计划完成度的( A ) A. % B. 140% C. % D. 2% 2.某月份甲工厂的工人出勤率属于( A ) A. 结构相对数 B. 强度相对数 C. 比例相对数 D. 计划完成相对数 3.按全国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 B ) A. 平均指标 B. 强度相对指标 C. 比较相对指标 D. 结构相对指标 5.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有( B )成立。 A. x > e M >o M B. x o M >e M D. x

6.已知某企业职工消费支出,年支出6000元人数最多,平均年支出为5500元,该企业职工消费支出分布属于( A ) A.左偏分布 B.右偏分布 C.对称分布 D.J形分布 7.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 B ) A.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 B.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 C.组中值能取整数 D.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8.加权算术平均数不但受标志值大小的影响,而且也受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多少的影响。因此,下列情况中对平均数不发生影响的是( D ) A.标志值比较小而次数较多时 B.标志值较大而次数较小时 C.标志值较大而次数较多时 D.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相等时 9.已知某市场某种蔬菜早市、午市、晚市的每公斤价格,在早市、午市、晚市的销售额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计算平均价格可采取的平均数形式是( C )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简单调和平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

统计学第四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由反映总体单位某一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到的指标是() A.总体单位总量 B.质量指标 C.总体标志总量 D.相对指标 2.各部分所占比重之和等于1或100%的相对数() A.比例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结构相对数D.动态相对数 3.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计划提高5%,实际提高了10%,则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4.76% B.95.45% C.200% D.4.76% 4.某企业计划规定产品成本比上年度降低10%实际产品成本比上年降低了14.5%,则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程度() A.14.5% B.95% C.5% D.114.5% 5.在一个特定总体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存在一个单位总量,但可以同时存在多个标志总量 B.可以存在多个单位总量,但必须只有一个标志总量 C.只能存在一个单位总量和一个标志总量 D.可以存在多个单位总量和多个标志总量 6.计算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求是所要计算的平均指标的总体单位应是() A.大量的 B.同质的 C.有差异的 D.不同总体的

7.几何平均数的计算适用于求() A.平均速度和平均比率 B.平均增长水平 C.平均发展水平 D.序时平均数 8.一组样本数据为3、3、1、5、13、12、11、9、7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3 B.13 C.7.1 D.7 9.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是() A.方差 B.极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10.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大小时,其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 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 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 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 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 11.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12.算术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决定于总体次数的分布状况。在对称的钟形分布中() A.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C.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D.中位数>算术平均数>众数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某地区人口数B.某地区死亡人口数C.某地区出生人口数

统计学综合指标

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 一、单选题 1.某企业某种产品计划规定单位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了7%,则实际生产成本为计划完成度的(A) C.比较相对指标 D.结构相对指标 5.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有(B)成立。 A.x> M>o M e B.x< M

C.x> M>e M o D.x< M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简单调和平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 10.若各个标志值都扩大2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3,则平均 A.缩小到原来的1/2 B.缩小到原来的1/4 C.不变 D.不能预期其变化 13.如果单项式分配数列的各个标志值都增加一倍,而频数均减少一

半,那么中位数(A) A.增加一倍 B.减少一半 C.不变 D.不能预期其变化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无法确定 19.不同总体间的标准差不能进行简单对比,这是因为(D) 4

A.平均数不一致 B.离散程度不一致 C.总体单位不一致 D.离差平方和不一致 20.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B) B.0.5 C.0.3 D.0.1 23.如果偏度值a小于零,峰度值β小于3,可判断次数分布曲线为(C) A.左偏分布,呈尖顶峰度

《统计学》_第四章__统计综合指标(补充例题)

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 (五)计算题 例1、某集团公司所属各拖拉机厂某月生产情况如下表所示: 厂别类型每台马力数产量(台) 第1厂履带式3675 履带式18105 轮式28400第2厂履带式7585 轮式1594 轮式12150第3厂履带式4540 履带式7525 轮式2450 要求按产品类型和功率核算有关总量指标。 解:【分析】通常总量指标中首选核算实物量。 这里可以核算自然实物量、双重单位实物量和标志单位实物量。 从下面两表看出核算的过程及结果: (1)按自然单位和双重单位核算: 产品类型产量(台)产量(台/马力) 履带式330330/14640 轮式694694/15610 合计10241024/30250(2)按标准单位核算(以15马力拖拉机为标准单位): 产品类型与功率产量(台)换算系数标准台数(1)(2)(3)=(1)÷15(4)=(2)×(3)履带式

18马力105126 36马力75180 45马力40120 75马力110550 小计330—976轮式 12马力150120 15马力9494 24马力5080 28马力400747 小计694—1041合计1024—2017 例2、下面是某市年末户籍人口和土地面积的资料: 单位:人 户籍人口数 2001年2002年 人口总数 男 女1343599 682524 661075 1371588 695762 675826 已知该土地面积1565平方公里,试计算全部可能计算的相对指标,并指出它们属于哪一种相对数。 解:计算结果列表如下: 2001年2002年人口总数13435991371588

男 女 (1)男性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2)女性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3)性别比例(%)男:女 (4)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5)人口增长速度(%) 682524 661075 103 858 — 695762 675826 102 876 在所计算的相对指标中:(1)、(2)为结构相对数,(3)为比例相对数,(4)为强度相对数,(5)为动态相对数。 例3、某服装公司产量如下: 单位:万件 2002年 2003年 计划 实际 重点企业产量 成人的 儿童的 合计 计算所有可能计算的相对指标,并指出它们属于哪一种相对指标。 解:下面设计一张统计表,把所计算的相对指标反映在表中: 2002年 2003年 2003年比2002 年增长 (%) 产量 比重 (%) 计划 实际 产量计划 完成 (%) 重点企业 产量 比重(%) 产量 比重 (%) 产量 比重 (%) (甲) (1) (2) (3) (4) (5) (6) (7) (8) (9) (10) 成人的 儿童的 56 44 61 39 61 39 65 35

统计学统计综合指标补充例题

统计学统计综合指标补充 例题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 (五)计算题 例1、某集团公司所属各拖拉机厂某月生产情况如下表所示: 厂别类型每台马力数产量(台)第1厂履带式36 75 履带式18 105 轮式28 400 第2厂履带式75 85 轮式15 94 轮式12 150 第3厂履带式45 40 履带式75 25 轮式24 50 要求按产品类型和功率核算有关总量指标。 解:【分析】通常总量指标中首选核算实物量。 这里可以核算自然实物量、双重单位实物量和标志单位实物量。 从下面两表看出核算的过程及结果: (1)按自然单位和双重单位核算: 产品类型产量(台)产量(台/马力) 履带式330 330/14640 轮式694 694/15610 合计1024 1024/30250 (2)按标准单位核算(以15马力拖拉机为标准单位): 产品类型与功率产量(台)换算系数标准台数(1)(2)(3)=(1)÷15 (4)=(2)× (3) 履带式 18马力105 126 36马力75 180 45马力40 120 75马力110 550 小计330 —976 轮式 12马力150 120 15马力94 94 24马力50 80 28马力400 747 小计694 —1041 合计1024 —2017

例2、下面是某市年末户籍人口和土地面积的资料: 单位:人 户籍人口数 2001年 2002年 人口总数 男 女 1343599 682524 661075 1371588 695762 675826 已知该土地面积1565平方公里,试计算全部可能计算的相对指标,并指出它们属于哪一种相对数。 解:计算结果列表如下: 2001年 2002年 人口总数 男 女 (1)男性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2)女性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3)性别比例(%)男:女 (4)人口密度(人/平方公 里) (5)人口增长速度(%) 1343599 682524 661075 103 858 — 1371588 695762 675826 102 876 在所计算的相对指标中:(1)、(2)为结构相对数,(3)为比例相对数,(4)为强度相对数,(5)为动态相对数。 例3、某服装公司产量如下: 单位:万件 2002年 2003年 计划 实际 重点企业产量 成人的 儿童的 合计 计算所有可能计算的相对指标,并指出它们属于哪一种相对指标。 解:下面设计一张统计表,把所计算的相对指标反映在表中: 2002年 2003年 2003 年比 2002 年增 长 (%) 产量 比重 (%) 计划 实际 产量计划完成(%) 重点企业 产量 比重(%) 产量 比重(%) 产量 比重(%) (甲) (1) (2) (3) (4) (5) (6) (7) (8) (9) (10 ) 成人 56 61 61 65

非参数统计十道题

非参数统计----十道题 09统计学 王若曦 114 一、 Wilcoxon 符号秩检验 下面是10个欧洲城镇每人每年平均消费的酒类相当于纯酒精数,数据已经按升序排列: 人们普遍认为欧洲各国人均年消费酒量的中位数相当于纯酒精8升,试用上述数据检验这种看法。 数据来源:《非参数统计(第二版)》 吴喜之 手算: % 建立假设组: 01H :M=8H :M>8 T 2467891046T 5319n=10 +-=++++++==++= 查表得P=<α=,因此拒绝原假设,即认为欧洲各国人均年消费酒量的中位数多于8升。 》 SPSS : 操作:Analyze ——Nonparametric Tests ——2-Related Sample Test

Test Statistics b c - x Z-1.886a Asymp. Sig. (2-tailed).059 Exact Sig. (2-tailed)! .064 Exact Sig. (1-tailed).032 Point Probability.008 a. Based on positive ranks. b. Wilcoxon Signed Ranks Test 由输出结果可知,单侧精确显著性概率P=<α=,因此拒绝原假设,即认为欧洲各国人均年消费酒量的中位数多于8升。与手算结果相同。 R语言: … > x=c,,,,,,,,, > (x-8,alt="greater") 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 data: x - 8 V = 46, p-value = alternative hypothesis: true location is greater than 0 由输出结果可知,P=<α=,因此拒绝原假设,即认为欧洲各国人均年消费酒量的中位数多于8升。与以上结果一致。 |

统计学综合指标

统计学综合指标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第四章 统计综合指标 一、单选题 1.某企业某种产品计划规定单位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了7%,则实际生产成本为计划完成度的( A ) A. 97.9% B. 140% C. 102.2% D. 2% 2.某月份甲工厂的工人出勤率属于( A ) A. 结构相对数 B. 强度相对数 C. 比例相对数 D. 计划完成相对数 3.按全国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 B ) A. 平均指标 B. 强度相对指标 C. 比较相对指标 D. 结构相对指标 5.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有( B )成立。 A. x > e M >o M B. x o M >e M

D. x

第四章 综合指标作业复习课程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第四章综合指标 五、计算分析 1.某县粮食产量资料如下表所示 某县粮食平均亩产量计算表 要求:试根据资料计算该县粮食平均亩产量。 1.某县粮食生产情况如下表所示: 粮食亩产量分组表 按亩产量分组(千克)播种面积比重(%) 200以下8 200~250 35 250~400 45 400以上12 合计100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计算该县粮食平均亩产量。 解析:X1f1+X2f2+…+Xnfn ∑x f f 加权算术平均数X===∑x() f1+f2+…+fn ∑f ∑f f 邻组组距 其中,x是指变量值,f指次数,指比重,缺下限组的组中值=上限— ∑f 2 上限+下限邻组组距 重合式组限组的组中值=,缺上限组的组中值=下限+ 根据以上公式得出各 2 2 组的组中值:200以下为200—(250—200)/2=175,200~250为(200+250)/2=225,250~400为(250+400)/2=325,400以上为400+(400—250)/2=475 如下表所示: 按亩产量分组(千克)组中值播种面积比重(%)200以下175 8 200~250 225 35 250~400 325 45 400以上475 12 合计100

则X =175X8%+225X35%+325X45%+475X12%=296(千克) 2.某公司所属三个企业计划完成情况如下: 某公司计划完成情况计算表 要求:试根据资料计算该公司计划完成程度。 【训练资料3】【解答】 某公司计划完成情况计算表 %73.10610551126=== ∑∑x m m H 即该公司计划完成程度为106.73% 。 2.某公司下属有三个企业,其计划完成情况如下表所示: 三个企业计划完成情况表 企业 计划完成程度(%) 实际产量(件) 甲 120 450 乙 105 315 丙 95 361 合 计 — 1126 要求:计算该公司计划完成程度。 实际产量 实际产量 H = 计划产量= 计划产量 计划完成程度 1126 则:H = =106.7% 450 315 361 120% 105% 95%

非参数统计十道题

非参数统计----十道题 09统计学 王若曦 32009121114 一、 Wilcoxon 符号秩检验 下面是10个欧洲城镇每人每年平均消费的酒类相当于纯酒精数,数据已经按升序排列: 4.12 5.81 7.63 9.74 10.39 11.92 12.32 12.89 13.54 14.45 人们普遍认为欧洲各国人均年消费酒量的中位数相当于纯酒精8升,试用上述数据检验这种看法。 数据来源:《非参数统计(第二版)》 吴喜之 手算: 建立假设组: 01H :M=8H :M>8 T 2467891046T 5319n=10 +-=++++++==++= 查表得P=0.032<α=0.05,因此拒绝原假设,即认为欧洲各国人均年消费酒量的中位数多于8升。 SPSS : 操作:Analyze ——Nonparametric Tests ——2-Related Sample Test Ranks N Mean Rank Sum of Ranks c - x Negative Ranks 7a 6.57 46.00 Positive Ranks 3b 3.00 9.00 Ties 0c Total 10

由输出结果可知,单侧精确显著性概率P=0.032<=0.05,因此拒绝原假设,即认为欧洲各国人均年消费酒量的中位数多于8升。与手算结果相同。 R语言: > x=c(4.12,5.81,7.63,9.74,10.39,11.92,12.32,12.89,13.54,14.45) > wilcox.test(x-8,alt="greater") 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 data: x - 8 V = 46, p-value = 0.03223 alternative hypothesis: true location is greater than 0 由输出结果可知,P=0.03223<α=0.05,因此拒绝原假设,即认为欧洲各国人均年消费酒量的中位数多于8升。与以上结果一致。 二、Mann-Whitney-Wilcoxon检验 下表为8个亚洲国家和8个欧美国家2005年的人均国民收入数据。检验亚洲国家和欧美国家的人均国民收入是否有显著差异(α=0.05)。

《统计学》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

《统计学》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 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一) (一)填空题 1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统计指标,其表现形式为 绝对数。 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的内容不同, 分为总体的标志总量 和总体单位总量;按其反映的 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结构和时点结构。 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 (瞬间)上状况的总量指标称为 时点结构,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活 动过程的总量指标称为时期结构。 3、 相对指标的数值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 有名数,二是无名数。 4、 某企业中,女职工人数与男职工人数之比为 1:3,即女职工占25%则1:3属于比例相对 数, 25%属于结构相对数。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 银行系统的年末储蓄存款余额是 (D ) A. 时期指标并且是实物指标 B. 时点指标并且是实物指标 C. 时期指标并且是价值指标 D.时点指标并且是价值指标 2、 某企业计划规定本年产值比上年增长 4%实际增长 6%则该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 (B ) A 150% B 、101.9% C 、66.7% D 、无法计算 3、 总量指标具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A ) A. 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加 B. 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减少 C. 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的减少而增加 D. 指标数值的大小随总体范围的大小没有直接联系 4、在出生婴儿中,男性占 53%女性占47%这是( D ) A 、比例相对指标 B 、强度相对指标 C 、比较相对指标 D 、结构相对指标 5、我国1998年国民经济增长(即国内生产总值为) 7.8%,该指标是(C ) A. 结构相对指标 B. 比例相对指标 C. 动态相对指标 D. 比 较相对指标 6、某商店某年第一季度的商品销售额计划为去年同期的 110%实际执行的结果,销售额比 去年同期增长24.3%,则该商店的商品销售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B ) A. 124.3% - 210% B. 124.3% - 110% 8、将粮食产量与人口数相比得到的人均粮食产量指标是( D ) A 、统计平均数 B 、结构相对数 C 、比较相对数 9、某工业企业总产值计划比去年提高 8%实际比去年提高10%贝U 实际总产值比计划的任 务数提高(B ) A. 2% B. 1.85% C. 25% D. 101.85% 10、 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 102%实际比基期增长12%则计划规定比基期增长(A ) A. 9.8% B. 10% C. 8.5% D. 6% 11、 已知某市有各种经济类型的工业企业 3128个,工业总产值为 210亿元,则在该资料中 总 体标志总量是(C ) C. 210% - 124.3 D. 7、下面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商品库存量 B. 条件不够,无法计算 (A ) 商品销售量 C. 婴儿出生数 D. 平均工资 D 、强度相对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