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政治哲学与社会理想

儒家政治哲学与社会理想
儒家政治哲学与社会理想

儒家政治哲学与社会理想

儒家政治哲学与社会理想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傅小凡

“政治”概念包含着不同层次的意义。人们往往将政治活动,政治观点,政治思想和政治哲学不加区别,误解自然产生。笔者在此专门讨论政治哲学问题,它不是某阶级或集团谋取权力的方法的理论总结,而是从理想的高度,从应然的角度,为评价各种社会制度设立标准,用一种高尚的理念,评价任何一个社会制度的善与恶。所以说,政治哲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社会的正义问题,是社会的善。它实际上是要告诉人们,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是最好的或最理想的,它尽可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出一个美好的未来。这个未来也许一时难以实现,但它却因此为批判现实社会的腐败与黑暗提供了参照或标准。在这个领域,中国古代思想家有许多精彩论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各家表达着自己对理想社会的描述。然而儒家的社会理想最能代表以农耕经济为主的中国民众的心理,所以他们对理想政治的描绘一直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批判封建专制主义,遏制暴君恶政的思

想武器。其中以孟子的“仁政说”,“贵民说”和源远流长的“大同”世界与“小康”理想最具代表性,影响也最深远。今天讨论继续传统文化与建立和谐社会的关系问题,这些思想资源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施仁政于民

儒家的“仁政”学说,主要是由孟子提出来的,是他的政治哲学的核心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孟子到处宣传“仁政”学说,其最终的政治目的是在现实世界建立“王道”。“仁政”学说的提出,是当时社会阶级矛盾在政治哲学中的反映。据《孟子》一书记载:“邹与鲁閧,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①]意思是说,在邹国和鲁国交战之中,邹国的军官战死33人,可是被迫当兵的百姓却无一人战死,说明当时的百姓在战争中见死不救,甚至利用战争以报私仇。统治者对这样的士兵杀也不是,不杀也不是。民众的反抗力量在逐渐显示出来,统治者与民众完全处于对立状态,统治者不得不重视民心的向背。所以说,社会的阶级矛盾尖锐化,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现实基础。孟子提倡的“仁政”,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施政方针,它并不是孟子追求的目的,而只

是实现“王道”的手段和途径。所以,孟子对“仁政”措施的解释,涉及的了很多方面。往往是面对不同的国君,针对不同的国情,仁政的措施有所区别,从而构成了孟子“仁政”说的大致内容。它包括经济、政治、道德等方面,可以说是达到理想社会的一个比较完整的施政纲领,虽然几千年来并没有哪个封建统治者真正实行过,但是它作为一种参照标准,一直成为儒家批判统治者的依据。

(一)制民之产

孟子认为,仁政必须从恢复井田制为起点。他说: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②]

孟子所说的经界与井地,显然不是奴隶制时期的井田制,因为孟子所处的战国末期,井田制在大多数诸侯国家已经被废除。井田制是中国古代土地国有制的一种形式,在井田制度之下,土地是禁止买卖和私有的。所谓奴隶制是我们今天的概念,孟子自然不可能有封建制与奴隶制的区别,况且至今学界对中国的西周是奴隶制还是封建农奴制存在着激烈的

争议。所以,说孟子主张奴隶制度的复辟显然是缺乏历史常识。孟子提倡恢复井田制,意在坚持土地的国有,禁止土地私有化必然导致的土地兼并。井田制在孟子眼里是平等社会的经济基础,破坏了井田制也就打破了平等,暴君和污吏必然会利用土地自由买卖的条件,进行土地兼并,从而造成普通民众走向贫困。历史上经常有人提出恢复井田制,如果说他们主张恢复奴隶制,就更是无稽之谈了。实际上,他们大都是要坚持土地国有,抑制土地兼并,解决社会矛盾,并没有谁真正想恢复奴隶制度,况且他们也不知道什么叫“奴隶制”。

孟子不但没有恢复奴隶制的想法,而且主张建立一家一户的私有经济,当然这种私有经济是不包括土地的私有的。土地对农民而言只有使用权,因为它是国家分给农民的。孟子考虑问题自然不会完全从农民的立场出发。他一再地告诫当时的诸侯王,“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③]。一个国家是不能没有普通百姓的,让农民有不动产,农民就会被束缚在土地上,既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也使国家稳定而没有动乱。正所谓:“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④]仁政的首要条件是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为此目的必须“制民之产”。孟子说: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⑤]

人民的产业主要指土地,它在国有制的情况下,由统治都配给,所以需要明君为民制产。让普通百姓拥有基本的能够维持正常生活所需要的生产资料,这样就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之上,他们有了国家分配给的土地,就不会随意迁徙,当然有利社会秩序的稳定。列宁曾经深刻地指出:“农民在自己的分地上经营‘自己的’经济,是地主经济存在条件,其目的不是‘保证’农民有生活资料,而是‘保证’地主有劳动力。”[⑥]虽然,孟子“制民之产”的主张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度的社会秩序,但是这种政策实施的结果自然对农民有好处。

有了恒产之后,还不能保证“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因为封建国家对农民的剥削往往是非常苛重的,所以孟子进一步提出“薄税敛”,这是儒家在国家财政收入问题上的一贯主张。《孟子》一书中,多次提到这一“仁政”措施。他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⑦]还说:“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⑧]显然,这是“制民之产”政策的延续性措施。给农民分了土地,如果横征暴敛的话,百姓生活依然无法得到保障,社会秩序依然

不会稳定,“仁政”措施就会半途而废。所以,薄赋敛与“制民之产”是完全一致的,二者统一为前后相继的完整的“仁政”经济政策。

无论是“制民之产”还是“薄赋敛”,所面对的都是有正常劳动能力的普通民众,但是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又没有亲人赡养的人,“制民之产”与“薄赋敛”等仁政措施是没有意义的。这些人的生活问题不解决,社会秩序很难稳定,最终的理想社会依然无法建立。所以孟子针对这些人又对统治者提出进一步的建议。他说: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⑨]

这四种人是天下最穷困的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弱势群体”,是社会保障的对象。当然,孟子时代并没有社会保障的观念,但是主张天下大同的理想主义者,是不能容许人间有这样的群体孤苦无告地存在的。如果说为农民制恒产还有保障统治者自己的政权与财政收入的功利目的的话,那么保护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则是仁政措施的道德意义的集中体现,是追求“王道”这一理想社会的目标的

必然结论。周文王是否施仁政于这四类人,已无从可考,但是这四种人虽然人数不多,却非常令人关注,对他们施仁政的话,影响面却是很大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是衡量这个社会的政治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的重要依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⑩]

一统天下的人,必须是施仁政的君王。

封建社会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社会保障制度,然而,社会弱势群体又不能总是依靠仁君一时的政策,必须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制度以保障这些失去劳动能力的人的生存。孟子将目光再次投向家庭,因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社会的保障功能只能由家庭承担。他说:

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11]

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这是一幅典型

的自然农业经济的田园画,有了这些恒产的保障,不仅普通百姓一家八口人衣食无忧,而且还能够使失去劳动能力的老者安度晚年。可以说,尊老爱幼的美德是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的,孝敬老人也是需要能力的。由此可见,仁政的经济举措,是最终建立王道社会的物质前提。制民之产的道德意义也因此而凸显出来。

(二)使民为善

对孟子来说,“制民之产”不是目的,“施仁政”也不是目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达到“王道”社会。所以,施仁政的种种措施,就必然要体现出政治和道德意义来。有了这两重意义,统治者才更有可能施行仁政。

比如,孟子在谈“制民之产”的结果时,直言不讳地说:“……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12]在保障了民众最基本生活条件的基础之上,再让他们接受伦理道德规范,他们就不会有抵触。普通民众的道德水平一定以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为保障。在最起码的生活都不能保障的贫困条件下,任何道德说教都是虚伪和无效的。所有善的道德条目,都会传化为伪善,甚至是恶。

仁政不仅仅是与民为善,还应该为民除恶,解民倒悬,将受暴政虐待的民众从苦难中解救出来,这是统治者获得民众支持的一个重要方法。当民众“憔悴于虐政”的时候,万乘之国的君主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13]。另外,当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候,君主开仓放赈,也是一项仁政措施,同样能够获得民心。他说:

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14]

本来是一个上慢而残下的昏聩腐败的国家,如果在自然灾害到来的时候,能够施仁政,四处流散的民众依然会回到自己的国家,而且民众还会感激君王,为其效死命。

(三)仁政无敌

主张施仁政的孟子,自然坚决反对战争。尤其是反对诸侯之间为争夺霸权而进行的兼并战争。他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15]以暴力争取全国统一,这样的政权自然是暴政。诸侯之间在争霸,不使用暴力能够统一全国吗?孟子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说: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16]

看来孟子也不是一味地反对战争,关键在于战争的正义性问题。征讨的对象是一个不施仁政的暴君,他使自己国民陷入死亡的边缘,所以仁政之王救民于水火,自然能够得到敌国民众的支持,所以说“仁者无敌”。然而,战争依然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最好的办法是在自己国家内彻底实施仁政,对其他国家形成竞争力,正所谓:“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17]

二、爱民者为君

孟子的“仁政学说”和“王道”理想,贯穿着“民贵君轻”的观点。“贵民”思想,在中国古代源远流长,虽然没有哪位封建帝王真正将其付诸实践,但是它的影响非常久远。贵民不等于民主,但它是现代民主意识的前提。在一个视民如草芥的封建专制国度,民主建设会更加困难和遥远。中华民

族之所以能够接受西方的民主思想,民族精神中的贵民意识起着重要作用。

(一)君王美德在爱民

具有“贵民”思想的不仅是孟子,在齐国稷下学子的论文集《管子》中有大量内容论述了“贵民”思想。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管子》认为百姓是国家安危与强盛的根基。得到百姓的赞同,国家才安定;得到百姓的支持,国家才强盛。一旦被百姓非难,国家就陷入了危险;如果遭百姓背弃,国家必然灭亡。面对百姓的力量,《管子》提出,如果要治理好一个国家,统治者必须“爱民”。《管子》甚至认为,“爱民无私”是国君的善良品德,“慈爱百姓”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

第二,《管子》认为爱民的目的是为了得民心。《管子》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18]

既然得民心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够得民心、顺民心呢?《管子》认为,必须发展经济,才能安定民心,维护统治。统治者要大力开垦土地,发展生产,使国家富有,仓库充实,

人民生活安定富足。统治者必须在政治活动中体恤民情,关心百姓疾苦。关心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使饥饿的人有饭吃,挨冻的人有衣穿,去逝的人得到安葬,没有钱的人得到资助。还要减轻赋税,缓和刑政,不违农时。如此,自然够做到“顺民心”,“得民心”,使“天下归之若流水”。[19]

第三,《管子》认为,必须正确处理君与民的关系。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必须反对“君权神授”的观念,认为“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20];另一方面,《管子》认为必须广开言路,运用众人的力量。因为,国君是人不是神,他们和普通老百姓一样,都会犯错误,甚至会犯大错,贤明的君主应该善于倾听民众的意见,而民众也要敢于指出帝王的过错。这样,君主就能够“任圣人之虑,用众人之力”[21]。做到了这两点,就能处理好君民关系,使国家治理能顺民心、得民心,从而在诸侯争霸中取得成功。

(二)尊重人民的生命

当然,《管子》的贵民与孟子的贵民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管子》主要从君主如何取得政治成功的角度出发,而孟子则更多地是从尊重人本身的价值的角度考虑问题。他说: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22]

统治者的厨房里有肥肉,马厩里有肥马,但是百姓却面有饥色,田野里饿殍遍地。这种悲惨的景象和贫富悬殊的鲜明对比,正是“率兽食人”的最好写照。兽相食都会引起人们的反感,那么作为百姓的父母官,为政的结果却是“率兽食人”,他还有什么资格继续统治民众呢?孔子因俑像人形而反对

作俑,在孔子心目中人的生命何其尊贵!如此重要而尊贵的生命,统治者如何能够容忍其因饥饿而死!这种关爱民众的悲悯,正是儒家理想主义者的仁爱之心。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历史几千年,民众受尽了剥削压迫,苦难的日子是绝大部分,但是却很少有人为民请命,替民伸冤,为民谋利。不过,这种人道主义的声音自孟子远在几千年前奋力喊出之后,重视人的生命,反对食人暴政的呼声,在中华民族历史中,一直不绝于耳,构成中华民族人道精神的重要内涵。这种精神穿过沉沉的封建重压,透过重重的历史烟尘,终于在近代与西方的人道主义撞击出冲亮丽的火花,构成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三)得民心者得天下

有了这种对人的生命的尊重,自然会得出以人为本的结论。在人的生命面前,一切都是次要的。无论是封建统治者的江山社稷,还是统治者自己,都不如人民大众重要。正所谓: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23]

在人民、社稷和君主三者之间进行比较,人民是最尊贵的。因为,没有人民就无所谓君主,得到民众的支持才能成为君主。就如同得到天子的青睐才能被列为诸侯,得到诸侯的喜欢才能被封为大夫一样。诸侯在大夫之上,天子在诸侯之上,而人民自然在天子之上。天子的权力是民众赋予的,而并非源自于天。诸侯如果危害江山社稷,天子可以将其更换;祭祀用的牺牲和各类供品一应俱全,并且按时进行了祭祀,然而天依然旱,洪水依旧滔天,那么人们可以不再祭祀社稷之神。如果天子得罪了人民,人民同样可以更换天子。所以当齐宣王问孟子,商汤与周武王是否是臣弑君时,孟子回答:“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24]殷纣王因暴虐而被人民

所推翻,正是人民更换天子的最好例证。孟子进一步解释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25]然而,天子却根本不可能更换人民,所以,人民是国家之本。这是儒家政治哲学的最高成就,是儒家政治理想的全部根基。任何一个明智的统治者都必须看到这一点,否则它就会像水旱无常且不顺民意的社稷一样,被人民抛弃。

三、理想的社会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社会进入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型期,出现了天下大乱,“礼崩乐坏”的动荡局面。先秦诸子为此展开了激烈讨论,纷纷提出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理解,并且试图说服当时的统治者将自己的理论付诸实施。在各种社会理想方案中,唯儒家观点影响最深远。主要因为儒家是讨论未来理想社会最多的一个派别。儒家提出的“道”与道家之“道”的不同在于:道家之“道”是自然规律,而儒家之“道”是社会理想。后来被韩愈以及宋儒家概括的“道统”,正是对这种社会理想传承的一个追溯。可以说,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在现实人间社会建立一个有道的理想社会。在不同的儒者心目中,理想社会却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一)王道之始

孟子劝统治者施仁政,就是为了实现他所追求的“王道”,即理想社会。在他的心目中,理想社会实际上是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他说: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6]

孟子将王道理想的实现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人民生活基本得到保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提出了两个要求:一个是针对统治者说的,让他们役使百姓时,不能违背农时,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粮食。二是针对全体民众说的,用今天的话说,这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只要不违农时,生产与开发尊重自然规律,保持生态平衡,就能够保证人民最基本生存要求。然而,这只是“王道”之始。实现“王道”

的第二步,是分配给每家每户足够的田产,这在以上“制民之产”中已经论述。当拥有了五亩之宅,百亩之田之后,首先发展农业,以保证数口之家吃饱肚子。同时,还要发展其他经济作物的生产,甚至是家庭的养殖业,才能保证五十岁的老人衣帛,七十岁的老人吃肉。有了这样的经济基础,再兴办教育,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当生活不饥不寒,人人都成为有道德之人的时候,“王道”理想也就实现了。这样的理想社会,不过是小生产者自给自足的田园之梦。大地主的土地兼并,封建王朝的横征暴敛,使这种梦想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这种梦想只能成为批判封建王朝黑暗统治的理论依据。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理想主义者,为反抗封建专制的黑暗统治而努力奋斗。

(二)大同世界

孟子之后的《礼记》,借孔子之口描绘了儒家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这种理想社会较之孟子的王道而言,不再是一个小农私有经济社会,而是原始共产主义的大同世界,所以更具有空想性。《礼记》说: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27]

“天下为公”是理想社会的根本特征。在这样的社会里,财产是全社会公有的,社会实行民主管理,将社会最有德性的人推举到管理岗位。人与人之间,讲求信用,和睦相处。其道德基础不再是血缘关系,全社会成员像一家人一样相亲相爱。老年人有生活保障,壮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青少年得到抚养和教育,各类弱势群体得到妥善的安置。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各尽所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没有盗贼,也没有战争,不需要国家也不需要政府。人们过着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的日子。这种大同世界完全是空想,在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然而,正是这种空想性,却使这种理想具有持久的批判意义,在私有制条件的封建社会,它将永远是批判现实的思想武器。

(三)小康社会

儒家所说的大同世界,正是古代尧舜时期。而以后的禹、周文、武王等所建立的社会在儒家心目中并不是理想社会。与

大同世界比起来,只能称之为“小康”社会。这种社会理想,与孟子主张的王道有很多相似之处: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皆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尝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28]

儒家的历史观是倒退的,理想社会在远古,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由大同世界退步到小康社会。在小康社会,大道不能够通行,公有制被私有制所取代。人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努力,家家都有自己的私利。在这个基础上,必须建立国家政权,以防止社会的动乱。人与人之间必须建立社会规范以约束行为。鼓励贤勇和智慧,运用赏罚制度,但是战争和阴谋也随之出现。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等贤明君主出来治理天下。这六位君子,制订规范,行使赏罚,管理民众,建立社会秩序。如有不服从者,必然遭殃。这样的小康社会,是春秋战国之前,周王朝鼎盛时期的写照。能够恢复这样的秩序,是在无法实现大同理想的情况

下,退而求其次的要求。这样的有序状态,较之于空想的大同理想而言,具有更多的现实性。如果说大同世界永远是一个不能实现的梦想的话,那么小康社会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为现实的追求。

[①]

《孟子·梁惠王上》。

[②]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③]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④]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⑤]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所有士子的目标。而这句话正是出自儒家的经典《礼记》。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家思想之所以一直受推崇也与它所崇尚的价值观分不开。“仁、孝、义”是儒家道德体系的主要组成。 仁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首先提出了“仁”的思想,并以之作为治国使民的基本原则。“仁”作为儒家道德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各种道德规范,道德要求的基本出发点,在众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孝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行为规范和重要道德范畴。在儒家道德体系中,孝悌是仁德的开始和基础。“孝”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部分,“孝”更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一个不“孝”的人,何谈为人,更何谈什么道德品行? 义义是儒家文化的又一重要价值。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这里生命和道义是合理的存在的,但当两者发生冲突或利害关系时,对道义的追求就高于了对生命的追求,在只有牺牲生命才能坚持道义的时候,人就应该舍生取义。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信”与“义”作为一枝独秀,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今天,很多人仍是以这几点来判断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可以说,儒家为我们确立了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在古代,自汉以来的各个朝代都是以儒治国,因此儒家文化也是一种政治文化。众所周知,“和”的思想是先秦儒家的重要思想,“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即儒家学者理想中的社会至少是一个和谐、团结、和平的社会,这与时下的和谐社会建设相似。尽管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礼治”的秩序思想、“德治”和“人治”主张,都对当今政治有借鉴意义。

论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词典中对个人理想的解释是“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的对于自己的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所产生的种种设想和向往,它包括个人具体的职业理想,生活理想和道德理想。” 当今之世,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在不断变更,但对自己的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所产生的种种设想和向往是不变的。对我来说,我从不认为站在社会地位上的高层次或是收入丰厚才算实现了个人理想。孔子认为,人的眼光有两种,一种向外,只会不断地向物质生活伸手,为世俗名利所缚,累不堪言,因为受的物相诱惑太多太多,而另一种眼光是向内,向自己的内心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在生命的更深层次实现一种和美之境,和谐之势,才算真正意 处在这个历史条件里,说多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事业中去,说多了牺牲自己利益、保全集体利益,说多了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说多了为人民服务——然而又有几个人能真正视之为个人理想,并真的为之付出一生辛劳?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最实际的个人理想扎扎实实学到知识,扎扎实实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将来的工作中。也许有人会质疑:这样也算志存高远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通过工作把自己的绵薄之力贡献到社会之中,发挥最大的光和热,一起点亮这个社会,这是一项缺了谁也不行的任务——这时的个人,不仅实现了最真实的个人理想,而且已经等同于圣人了。庄子说:“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说神人真的没功劳吗,是说圣人真的没有名气吗?不,因为神人功劳太大(正如社会上无数劳动者联手打造了这个高度文明与发达的社会)而无法概括他的功劳,因为圣人名声太多(还是正如这些劳动者,凭着个人理想的指导,创造了一个个推动社会的动力,赢得了无声赞美颂扬)而无法概括他的名声。每个人,怀揣着这个人理想,都应该自豪——毕竟并非人人都是比尔盖茨,能为社会创造大量财富,毕竟并非人人都是雷锋,能为社会贡献无限爱心。 对个人理想,我的总结是,志当存高,踏踏实实。 谈到这,就该引入社会理想了。 因为只追求个人理想而漠视共同理想,如同本末倒置,其结果是渺小的。社会理想是什么,根据词典的解释,是“社会集体主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个人理想的实现,除了自身努力,更大程度上是依靠社会的助力。 到了现代,我国的社会理想也一直在变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制约,社会理想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力强盛的同时,我们个人的生活也走出温饱,跨入小康。到了这时,我们的社会理想,便是进一步使国家走上经济高速发展之路,在国际中站稳脚跟,扩大影响力,走向共产主义之路。 社会理想并非挂在嘴边的空话,是需要每个人都付出努力的。可见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有着密切关系。我认为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是正确的看法。***同志说过的:“人为什么要活着?如果只是为了自己,为家庭而活着,那意义是很有限的,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集体为他人的利益,尽心尽力地工作,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有真正的意义,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可见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人生的基本关系和基本矛盾,由这个关系决定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而且社会理想还应占主导地位,社会理想指引着个人理想的基本方向,而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基础。只有把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结合起来,个人理想才会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持久的生命力。

大学生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大学生的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100943 土木工程 9班何昀 一、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正确个人理想 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信念而奋斗.”罗曼·罗兰也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理想信念.”理想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90后的大学生,一度被众人所质疑,被冠以”月光族””啃老族”之类的称号.但是做为祖国的下一代,祖国的未来需要我们来创造,因此在大学时代,也正是人生风华正茂之际,我们需要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来扬起生命的风帆,开辟和探索人生新的航程. 同时,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并且坚定自己的个理想,不要被一点点的小挫折给打败.最近,华中科技大学又发生了几起学生跳楼事件,对于大学生跳楼事件,每年都有好多起,有的是为情所困,有的是压力太大,等等.我认为这是缺乏个人理想,不珍惜生命的体现.青春年华,风华正茂都是大学生所具备的特质,这时正应该是慷慨激昂,充满斗志的时候,一个轻生的念头就让这一切逝去,这是多么的可惜,多么的不负责任. 理想信念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就会成为空想.光有对美好理想信念的向往是不够的,还需用辩证地眼光看待和处理理想信念与现实的矛盾,坚信自己的理想是能够实现的. 对于自己的国家,应该树立起为国家和民族的社会理想信念而献身的精神,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科学坚定不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当代大学生应该践行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即是在生活中能吃苦耐劳,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在学习上能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努力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 二、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 一个社会不能没有理想,一个人也不能没有理想.个人的理想必须同社会发展进步的大趋势相一致.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社会理想,是人类最伟大的社会理想. (1)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信念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论述了资本主义必将灭亡,共产主义必将实现的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社会主义是向共产主义社会过度的一个阶段.中国以建立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而向共产主义奋斗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需要以共产主义做为理想信念.它是一面旗帜,能统一、协调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同时它也是一股巨大的推力,能够推动我们无产阶级不畏艰险、勇敢的、坚定的向着目标奋斗. (2)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个人理想相结合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统一的.我们的远大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的努力,都是朝着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前进的. 做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将自己的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相结合.首先,我们应从思想上相结合.我们必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持拥护中国共产党,相信党的领

浅谈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

浅谈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 作者:陈晓霞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创造力。中华名族名人辈出,文化荟萃,具有极为可贵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现代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继承儒学精髓,是推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的 举措,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思想广阔,为我们的文化建设提供思想 基础,那么,追究儒家文化所反映出来的“和谐”要先了解何为儒 家文化、儒家文化的确立及儒家文化的发展史。 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空前活跃,文化极度繁荣的历史时期, 在这一时期,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诸子并作,儒家、道家、法家等百家蜂起,出现了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并且,也由此奠基了中华文化的基本框架,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其中儒家学说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个学说体系。 追究其渊源,儒家学说是春秋末期孔子所创立的学派,是当时 百家争鸣中重要的一家,居于世家之首。并且后来著有《论语》、《孟子》、《荀子》等著名著作,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作品。儒家思 想从狭义上理解,是指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从广义上理解,是指源 远流长的儒家学派的思想。但无论是从狭义上还是广义上理解,有 三点是共同,即主张“礼乐”、“仁义”、“忠恕”和不偏不倚, 无过之而无不及的“中庸”之道,提出“德治”、“仁政”和王道,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自我修养,这些思想在孔子、孟子、荀子的思

想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也是最主要的代表人物 是孔子、孟子、荀子。 孔子,春秋时期怒国人,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及教育学家, 孔子提出的思想中的“礼”、“仁”、“中庸”构成了孔子思想体 系的核心,孔子从“礼”出发,发展了“仁”的思想,总结出自觉 的“中庸”观念体系,因而是儒学发展成为了一宗学派,“礼”的 观念只是孔子对传统的继承和综合,而“仁”和“中庸”则体现了 他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孟子,战国时期人,孟子得以发展和扩大了儒家思想文化,他 的思想是“孔子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对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后世及世界的 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孟子》一书体现了孟子的思想,其思想的核心是“仁政”,而“仁政”的提出的根据是人性善,并 且一直影响着孟子的整个思想及人生的处事态度。 荀子处于百家争鸣的晚期,以儒学为基本立场,兼诸子百家的 思想,形成了一种比较开放的儒家学说,综其三大儒家的思想,都 离不开“和”、“仁”、“德”的思想,因此,对后世的影响较为 深远,儒家思想称为现代思想的基础,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思 想基础。 一、儒家思想中“和”的观念 “和”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古老的观念,早期的《尚书》、《诗经》、《国语》等重要的文献中,已经出现了“和”这一个名词及 思想观念。大体而言,“和”既有天道观的意义又有人道观的内涵,从天道观上看,“和”主要理解为事物的生成、运行、存在的条件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 【摘要】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关键词】儒学传统文化精神价值选择价值观念“以儒治世” 儒学未来 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系时才能存在。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同时又以“近者悦,远者来”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倡导民族和睦,友好相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起了凝聚作用,因此儒学长期以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儒学不是宗教却能取代宗教”,坚持的是一种对儒学的信仰和依赖。儒学提倡德化社会、德化人生的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华人世界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直至今日,儒家文化仍具有一种积存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凝聚力,起着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正是由于儒学避免了狭隘民族性的特点,为它走向世界,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奠定了基础。

论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

论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军械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论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 儒家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的一些思想至今还为我们现在人所认同和接受,对现代社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随着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一、儒家文化的概述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把握。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汉以后,通过董仲舒的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取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儒家道德的基础。孔子所谓的“仁”包括了忠、恕、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它几乎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规范。仁的核心是仁爱,也即是同情、爱护和帮助人。仁是德行的根本,体现于万事万物中而使天下人相亲相爱(《原善》下)。“仁”是爱之源,是道德情感本身,“义”、“礼”、“智”是“仁”的推广和延伸,是道德情感的不同表现。如仁爱、尚义、和谐、诚信、自律等精神。 1 军械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二、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及其在古今社会的广泛体现 (一)中国古代的和谐及孔、孟的和谐思想

在中国文化中,“和”与“谐”同义,而“和谐”在古代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作为古典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和”的思想经历了孕育、萌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构成了完备而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中国思想史上的各家各派,尤其是中国哲学三大支柱儒、道、释,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和”的祈求与向往,这些思想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积淀和凝聚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悠久传统,至今仍闪烁着智慧之光。 “和谐”意义的形成,还与“天人合一”等观念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大命题。自先秦理性精神确立之后,“神人以和”逐步让位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董仲舒把儒家的基本理论与战国以来风行的阴阳家的五行宇宙论结合起来,为儒家的伦常政治纲领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宇宙论体系基石。 “和”是古典中国哲学在探究“天(自然)—人”、“人—人”、“人—我”等关系中总结出来的人生智慧。中国哲学三大支柱儒、道、释对此都作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并各有侧重地发展和丰富了“和”的思想体系。 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孔子主张寓天道于人道之中,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因此,他既讲“天知人”,把天拟人化、道德化;又讲“人知天”,强调人在天命面前不是被动的。孟子把天和人的心性联系起来,主张“尽心”而“知性”,“知性”而“知天”,以人性为中介将天和人沟通和统一起来。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中庸”也称“中和”、“中行”、“中道”,都是同样的意思,即“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所谓“和而不同”,说的是对一件事情有否有可,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这是合乎辩证法的和同观的。所谓“过犹不及”,说的是凡事都有一个界限和尺度,达不到或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关系为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漫长的历史演进中,还没有一种学说能动摇儒学在中国思想界的地位,其深远影响辐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历史上,儒家思想几乎成为政治的玩偶,时而被全盘肯定,时而被全盘否定。其实,在一种思想的继承过程中,对它消极因素的批判也极为重要,它可以使我们得到更多的反面经验,走出自己在思想上的误区。下面就其中的几个方面作一下简要分析。 “仁”是儒家思想中的重量级元素,它以“爱人”为基础,儒家的伦理思想即由其发展而来,但它与封建宗法等级制是相互制约的,这就显示儒家伦理思想的二重性。儒学最初便明确了君臣、父子、夫妇等伦理关系,经汉代董仲舒“三纲”、“五常”的加强和宋明理学的进一步巩固,更上一层楼,完全迎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心意了。“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教子亡,子不得不亡”竟被视为格言警语,至今尚在民间广为流传,而对于上层阶级的制约在不断减少,长期皇权、父权、夫权思想的侵蚀,使中国始终也没有建立完整的体制去规范人的行为,人治比法治更有市场。鲁迅曾深刻的揭露出,辛亥革命后封建专制表面上没有了,单家族制还活着,封建礼教还活着。 “托古改制”是儒家政治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凡事要“托古”似乎成了中国古代多数政治家的习惯。一位外国学者曾经把中国封建社会朝代的更迭比做一个立方体的翻转,只是换个面而已,其外表与内涵还是一如既往。一个封建王朝建立后,极少有革命性的创新举动,而是效仿前人,依样画葫芦。到了近代,某些政治家的习惯还是没有改,上演了“复辟”、“称帝”的闹剧。而历代改革者也很难越过“托古改制”这条思想鸿沟。改革者或被贬官,或被罢职,或被杀头,而且以最后一种结局居多。我们说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在中国历史上,动力不足的问题显得非常严重。这与儒家思想中的愚民政策不无关系,其主张“上智下愚”,“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历届朝代的改革运动,仿佛只有改革者再摇旗呐喊,而很少得下层民众的支持,这会令人想起一幅图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百日维新以失败告终,戊戌六君子被处以极刑,京城里的人对此事大多持观望态度:京城以外得百姓也只是把此事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这与法国大革命时巴黎市警钟长鸣,巴黎市民武装起义保卫革命果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段精彩的讨论,认为培养理想的公民必须高度重视音乐与体育,音乐可以使人文雅,体育可以使人强悍。而儒家思想则提倡“文”,贬低“野”,对人才要求“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使人才创造力的发挥受到严重的思想束缚,轻视生产劳动本身的社会价值和意义的这一怪思

浅谈儒家文化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浅谈儒家文化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程时珍(湖北师范学院政法0601班) 【摘要】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本文对儒 家核心文化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再从儒家文化对个人自身,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家庭以及个人与自然方面的阐述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儒家文化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儒家文化所倡导的理念既是构建友爱社会的基础、维系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促进人与自然亲密相处的前提,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的一种良好的道德精神。 【关键词】儒家文化;仁爱观;和谐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的主干,它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体系博大,义理宏深。胡锦涛同志指出, 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社会, 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不但是和谐社会的必要内容和重要标志, 而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1]儒家文化到底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哪些启示呢?笔者认为,儒家的文化包含了许多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这其中包括孔子的“仁爱观”,“中和观”,“尚公观”,“忠信观”,还有“和合观”。 一,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 (一)儒家“仁爱观”,倡导“仁者爱人”理念,启迪人们树立“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情怀,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地去关心人,爱护人。“仁”和“礼”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人”的基本含义是“爱人”,“爱人”的具体含义是把人当人看,尊重人的价值,特别是人的独立人格,加强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沟通,要求每个人都能承受相应的道德制约和社会义务。[2]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当大力借鉴我们祖先留下的“仁爱”遗产,激发自觉地“仁爱”情怀,真心实意地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立身做人的基本原则,在日常平凡工作中,实实在在地去关心人,爱护人,使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成为全社会人们的自己行动。若能如此,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到来,就指日可待了。 (二)儒家的“中和”观,倡导“尚中贵和”理念,启迪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自觉化解呵呵矛盾,促进人际关系和谐有序发展。“中和”包括“中”与“和”两方面。“中”指适中,中正。“和”就是和谐,协调之义。 (三)儒家的“尚公”观,倡导“天下为公”理念,启迪人们确立对社会,国家,民族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消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天下为公”,贵在一个“公”字,其旨意在于提倡以公义战胜私欲,强调人们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和义务。儒家经《礼记〃礼运篇》所阐述的“天下为公”与“世界大同”的思想,导源于儒家仁学思想的扩展与推演,是“仁者爱人”,“泛爱众”,“安百姓”,“四海之内皆兄弟”思想的逻辑发展,因此长久地成为儒家文化追求的社会理想。[3]这种“天下为公”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爱国主义思想基础,已陶冶出千千万万以民族大义为重的贤哲志士。从梦中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道德追求,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

浅谈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浅谈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摘要]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探讨传统思想文化与现代思想和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社会思想的变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儒家思想在文化、伦理道德层面上给予现代社会的启发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探讨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现代社会影响,以期加深了解儒家思想的特点、变化、价值和它的现代指导意义,抓住儒家思想的本质和精髓,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点滴经验和参考。 思想是一个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一个社会起着一定的约束力,因此思想对一个社会能够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中国社会传统思想主流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发挥了重大作用,时至今日,时代在变化,思想也在变化,面对文化多元、中西融合碰撞的文化发展趋势,对一种文化或者说思想的重视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一个社会的文明进程,因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集千古圣贤众多儒流于一体的历经变化的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关键词] 思想、作用、价值。 一、儒家思想的内涵 儒家思想讲求“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其基本核心是“仁”,以“仁”为基础和精髓的儒家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两千多年,从古至今长盛不衰,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

定性的作用,中国文化的伦理和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儒家思想发展到今天与原来的“孔孟之道”在内容和实质上已经有很大不同。儒家的“仁治”“礼治”“德治”“孝道”“大一统”“天人合一”“民贵君轻”“有教无类”等思想主张依然光芒四射。对儒家思想的发掘和借鉴,对儒家思想中的精华发展和弘扬,可以更加丰富儒家思想的内涵,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作用。 二、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社会的作用 1、儒家的仁政思想及道德观念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仁政”学说是贯穿于儒家思想的核心,其“敬得保民”“仁政爱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仁政理念的变革和发展对社会的安定、和谐的构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而这种社会伦理观正是基于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或道德意识加以规范以此来实现社会的统治和管理。抛开阶级意识而言,这种社会伦理对社会的有效管理还是可以起到很大作用的。 儒家思想在长期的历史实践和社会演变中形成了众多优秀的认识和思想,而这些认识和思想又被后来者奉为准则或规范。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舍生取义、见利思义”的生死道义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的坚毅品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探索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服饰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xx古代服饰的影响 中国素以“衣冠之国”位居,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服饰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和内涵。在长期占有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影响下,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在服饰上有极其显著的反映。它与礼制相结合,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不同阶层的穿衣戴帽,从服装的质料、服色、图案纹样等都有详尽的规定,以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充分表现人们的身份、地位。可以说,中国服饰制度具有鲜明、独特的礼制文化特色。 一、服饰艺术追求礼制秩序xx 中国伦理道德对中国审美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中国数千年的服饰艺术发展中,儒家的礼教思想成了其核心理念。只有遵从了伦理道德规范的服饰才为美,只有充分体现了社会各个阶层等级秩序的服饰才为美。周代制定的冠服制度影响了中国后世几千年,冠服是服装根据帽子的不同而命名的各类服装的总称。 什么样的帽子配什么样的衣服,都有严格细致的规定。在不同的礼仪场合,不同等级的人必须穿着与其身份相适应的服饰,这些服饰在颜色、材质、尺寸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规定。周代的冠服制度规定极严,同为裘服,也要根据皮质、颜色来划分等级。天子穿白狐裘,诸侯及大夫、士穿青狐裘、黄狐裘,庶民则穿犬羊裘。 自周以后,冠服形制被历代传承相袭,虽按各代统治者之意略有改动,但其基本形制却大同小异,尤其是显示阶级差别的内涵始终没有改变。 二、儒家对服饰的审美观 “质”与“文”二字在中国哲学中释义相当宽泛。质指一个人的资质美,《论语·卫灵公》中记载: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孔子这里所说的“质”,是指人内在所具有的伦理品质。文指一个人服饰的美,《论语·泰伯》记述: “子曰:

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在这里,孔子所谓的“文章”是指礼服上的纹饰、丹车白马、雕琢刻镂之类的文饰或文采。可见,孔子是极其重视服饰之美的。但是,孔子在认定服饰要讲形式美的同时,又对君子的个人修养提出形式与内在的关系。《论语·雍也》中言: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没有合乎礼仪的服饰,就像没有文化修养的凡夫野人。然而,只有合乎礼的服饰与动作姿态,而缺乏“仁”的品质,那么这些虚饰只能使人感觉像浮夸的史官。儒家在服饰上文质统一的审美观,是与等级观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和变化,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上层社会尤甚。就其文化内涵而言,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作为“礼”的重要成分,已经渗透到穿衣戴帽的许多细节中。无论是“君子”还是贵妇的服饰,无一不受这种观念的支配,而忠孝思想对服饰的影响几乎波及了社会各阶层。以上这些正是形成中国古代服饰独特风貌的原因之一。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汉代儒家传统地位确立之前,就被“礼”所约束。随后孔子提出的“克己复礼”,汉代把《仪礼》列入五经。“仪礼”的关注点是整个社会活动,项目繁缛,对于服饰有全面严格的规定,是典型的儒家所倡导的礼制在服饰上的反映,它直接影响了几千年来国人的服饰观念和风格。例如,西汉建立以后,新的统治者吸取了秦朝的教训,在服饰礼制方面规定得十分用心,不仅对百官服饰的样式和色彩进行了严格的规定,甚至对民间服饰也做出了限定。在当时,百姓只能穿着本色的麻布衣,而不得使用其他色彩的服饰。除此,还对生活用品进行详细完备的规定,诸如相关的生活基本需求,如衣帽鞋袜、车马乘骑、日用杂品等。在汉朝,不论花色、品种、质料,还是色彩,都有严格的等级划分。历代更是在朝廷中设立相关的机构对礼制进行管理。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历代统治者都把此作为行为准则,用法制、礼教、哲理等各种手段统治人们的思想,使人们循礼蹈规,安分守己,使之成为相应的风气。在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代,无论是人们的思想,还是物质的生产都达到了一定的历史高度。服饰纹饰以一种“标识”的特有形式显示着封建礼制的等级制度。在《旧唐书·舆服志》中有一段关于中国官服补子起源的记载: “则天天授二年二月朝,集使刺史赐绣袍,各于背上绣八字铭……诸王饰以盘龙及鹿,宰相饰以凤池,尚书饰以对雁。”由此可见,武则天以绣袍赐予百官,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①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并不是要排斥和抹杀个人理想,而是要摆正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的关系。 ②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集和升华,代表和反应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 努力来实现,并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 ③当社会理想同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的时候,有志气、有抱负的人可以做出最大的牺牲,是个人的理想服从于全 社会的共同理想。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①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 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假如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 ②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理想之树深深扎根于现实的沃土中,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实 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③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 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民族精神 ①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 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②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 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 民族精神。 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既是一定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认知、情感、意志是起着主要作用的三种心理要素。 用科学的人生观指导人生 ①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 ②社会上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人生观。种种错误的人生观尽管在形式上五花八门, 内容上不尽一致,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的特征:揭示错误人生观的本质。 ③其一,它们都是剥削阶级的人生观,反映的都是狭隘的剥削阶级利益,不可能具有无产阶级的宽广胸怀和远大 志向,更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其二,它们没有把握个人与社会的正确关系,忽视或否认社会性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本质属性,它们讨论人生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己之私利。其三,它们对人的需要的理解是片面的,夸大了人生的某方面需要,而无视人的全面性和人生的整体需要。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要,马原中总结了,结合环境保护法)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①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应当善于上网学习,是网络这一先进工具成为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同时要提高 鉴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做到不涉足不良网站,浏览不良内容。 ②健康进行网络交往。网络交往要做到诚实无欺,不侮辱、诽谤他人,更不能参与网络色情游戏、赌博等活动。 同时,在网络交往中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相信、约会网友,避免受骗上当。

关于儒家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关于儒家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儒家思想仁学思想中庸思想和谐社会 一、仁义之德为和谐之基 “和”是儒家哲学简要的思想范畴之一。予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这充分说明了人与人之间,思 想观点具有差异性,不能完全求得一致,但仍然可以在和谐的前提下,携手并进,};结起来一起做事。“和”的思想,还是对社会都 能起着积极作用达到“和”的理想境界,儒者讲“仁、义、礼、智、信”,其“仁”与“义”的思想观念在创建和谐社会起基础作用。 (一)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也。”《论语·颜渊》儒家仁学思想中的“爱人”把握一个本质价值,这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质性基础,其实质就是“修己”与“克已”。在儒者看来,见“爱人”无所谓“和谐”;爱人,就要处处为他人着想,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欲达而达人”作为处事做人的准则。予日:“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 2.“仁则荣,不仁则辱”是儒家哲学中世人的荣辱观,不仅是 社会对人的评价标准,而也是社会对个人的基本要求。子日:“君子

而名不称焉。”(《沧语·灵公》)意为,一个力求实现人生价值的人最引以为恨的,就是直到死去,三被世人所传颂。这关键就在于一个人应去追寻什么样的荣誉。儒家思想求人们应该有荣誉心、所谢:“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无耻矣;不知有耻,为国家大耻。士荣在于施仁,士辱在于施不仁。”(龚明良论二)“仁则荣,不仁则辱”充分概括了儒家荣辱思想的精神实质。这种观念在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对平衡人生价值,调剂生命意义同样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二 )“非义不居” “非义不居”是儒家思想实践精神的代表,它对构建和谐社会,对形成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人物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儒家哲学思想认为,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和争斗皆起源于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的矛盾。在此认识的基础之上,儒者们提出重义轻利、“非义不居”思想。 义与利是对立的两个概念,二者的轻重取舍在人的生命过程对人生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儒学更强调义的获取,强调义赋予生命存在的道德意义。予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把义与利提到人的道德境界上来,一个有德行、道德境界高尚的人知道的应该是“义”,而一个无德行道德境界低的人知道的只足“利”。正如孟子所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含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第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教案.doc

授课章 节授课题 目授课类 型 教学目 标 教学重 点教学难 点教学资 源教学方 法 板 书 设 邛崃市职业教育中心教案 教者:彭枭 第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授课日期 第十一课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 理论课讨论课授课时数 2 课 时 了解理想与现实、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辩证知识目标 关系,理解有关人生理想的人生问题。 自觉地把个人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确立能力目标 崇高的人生理想。 情感目标顺应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1.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2.积极创造实现人生理想所必需的条件。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多媒体课件教学。 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一、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1.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2.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3.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二、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 1.社会理想是社会的最高奋斗目标

计 教时学间过分程配 2.个人理想是个人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道德情操和职业等方面的追求 和向往 3.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三、理想对人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1.理想指引着人生前进的方向 2.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3.理想是人生进步的力量源泉 四、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1.人生理想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2.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的要求 3.在社会发展中确立自己崇高的人生理想 教师活动学目 生的 活 动以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例导入。 提问: 「」 1.你现在有什么理想吗 引 分 2. 你觉得青年人是否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 入 钟 学生:讨论,回答。 青年学生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正确处理好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一、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1.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大家说的理想涉及了各个方面,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新「」 向往和追求。理想不是幻想和空想,具有实现的必要的现实条件,经分 过奋斗最终是可以实现的。而空想缺乏现实客观条件根本无法实现,

诗经中的儒家思想和文化

《诗经》中的儒家思想 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男子钟情美好女子的情怀,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远征战士那份战火中思乡的苦楚与归家时的近乡情怯,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心爱之人可望不可即那份无望的相思,到“无父何怙,无母何恃?”中那份子女对父母的依赖眷恋......《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虽后经证实认为《诗经》为各诸侯国协助周朝朝廷采集,之后由史官和乐师编纂整理而成。孔子只是参与了这个整理的过程,但孔子常用《诗》来教育自己的弟子,对于《诗经》的思想内容,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对于它的特点,则“温柔敦厚,诗教也”;孔子甚至说“不学诗,无以言”,显示出《诗经》对中国古代文学及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也反映了《诗经》中所表现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而意义深刻的。 关于《诗经》的集结历代说法众多,主要的有以下三种:1,王官采诗说;2,公卿献诗说;3,孔子删诗说。《诗经》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共305篇,又称《诗三百》。它最早的作品大约成于西周时期,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跨越了大约500年。人们把《诗经》的内容编排和表现手法称为:风雅颂,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国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

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风》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它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一些地方,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多半是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十五国风”,有160篇。“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风的意义就是声调。《雅》是“王畿”之乐,“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大雅多为宴饮所作,小雅多为个人抒怀。固然多半是贵族的作品,但其实周代贵族也是参与劳作的,所以小雅中也有不少类似风谣的劳人思辞,如黄鸟、我行其野、谷风、何草不黄等。“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本是祭祀时颂神或颂祖先的乐歌,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但鲁颂四篇,全是颂美活着的鲁僖公,商颂中也有阿谀时君的诗。王国维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这是其音乐的特点。风,雅,颂各具其特点,其中以国风最能体现丰富的文化积淀。 礼乐文化作为制度化的意识形态对于确立周人统治的合法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礼乐仪式中一种以话语形式存在的构成因素,诗歌所具有的重要性自然是不容忽视的。诗在西周初年周公就渐渐获得某种权威性,甚至神圣性,在春秋之时诗的这种权威性和

论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论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摘要:儒家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的一些思想至今还为我们现在人所认同和接受,对现代社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随着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儒家思想中蕴含许多关于和谐的理念,纵观儒家的和谐思想可以看出它包括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个人自身的三重和谐统一,借鉴其精华并做出适应时代精神的发挥,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儒家文化和谐 一、儒家文化的概述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把握。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汉以后,通过董仲舒的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取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儒家道德的基础。孔子所谓的“仁”包括了忠、恕、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它几乎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规范。仁的核心是仁爱,也即是同情、爱护和帮助人。仁是德行的根本,体现于万事万物中而使天下人相亲相爱(《原善》下)。“仁”是爱之源,是道德情感本身,“义”、“礼”、“智”是“仁”的推广和延伸,是道德情感的不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个人理想是指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的未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设想。社会理想是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是全体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这二者辩证统一,相互制约,存在密切的关系。 个人理想是社会理想的基础,个人理想体现社会理想。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 社会理想指导个人理想,决定和制约个人理想。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实现的条件,违背社会理想的个人理想很难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是有意义的。 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并不是要排斥和抹杀个人理想,而是要摆正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的关系。我们必须重视个人理想的树立和实现。但是,当社会理想同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的时候,有志气、有抱负的人可以做出最大的自我牺牲,使个人理想服从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指导性,又极具包容性。一方面,它凝聚着党、国家、民族、个人利益和愿望,是全体社会的共识,是号召全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另一方面,在这个大的理想信念的框架中,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形成自己在生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理想,个人理想的多样性也使社会理想更具活力。 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到一起,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立志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真正做到“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