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地貌概述解析

河流地貌概述解析
河流地貌概述解析

河流地貌概述

一、河谷地貌

河谷是由河流长期侵蚀而成的线状延伸的凹地,它的底部有着经常性的水流,至于其他成因如构造运动所成的谷地如果没有河流出现,都不能称为河谷。河谷的长短不一,大的河谷长达数千公里,如亚马逊河为6516千米,尼罗河为6484千米,长江为6380千米。

河谷由谷坡和谷底两大部分组成,谷坡的形态有凸形、凹形、直线形、阶梯形等。谷底是夹在两坡之间的平坦面,这个平坦面由河床及河漫滩组成。其中河床是河谷中最低部分,它有经常性的水流,在它两侧为高起的河漫滩,它只是在洪水泛滥时才被淹没,故又称为洪水河床。

河谷的发育过程大致有三个阶段,并且相应地产生三种谷形:

1、峡谷

又称“V”形河谷,流水沿着地形的原始倾斜地面开始侵蚀时以垂直下切侵蚀为主,这在由基岩组成的山区河谷中表现最为明显。河谷横剖面呈“V”形,两壁较陡,谷底狭窄;谷底即为河床,没有河漫滩,河床纵剖面坡降很大,河床底部起伏不平,水流湍急,沿河多急流、瀑布;河谷平面形态较平直。如我国著名的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那里是“两岸乳岩半空起,绝壁相对一线天”;又如金沙江上的虎跳涧峡谷,深达2500~3000米,谷底宽不到100米;美国的科罗拉多峡谷,谷深达1500~1800米。它们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

2、河漫滩河谷

“V”形河谷进一步发展,下切作用减弱,侧向侵蚀加强,谷底拓宽,并有河漫滩发育,就转变为箱形的河漫滩河谷。河漫滩河谷谷底的扩宽是有限度的,它的宽度大小与河流流量、河岸抗冲强度和河床纵比降三者有关。

此外,地下水和坡面片流对河谷的拓宽也有明显的影响。在湿润气候区,由于地下水量丰富而造成滑坡和强烈的片流侵蚀,加速了谷坡的后退;而在干旱地区,这些作用不明显,故谷坡较为稳定。

3、成形河谷

当河漫滩河谷因侵蚀基准面下降而河流重新下切时,原河漫滩就转化为阶地,尔后河流又在新的基准面上开辟新的谷地。这种具有阶地的河谷称为成形河谷。它表明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

按河谷发育的一般规律是上游多成深窄的峡谷,中下游多是宽敞的河漫滩河谷和成形河谷,下游以河漫滩河谷为主。

河漫滩河谷和成形河谷两岸常有不对称现象,其中一坡长而缓,谷底有着宽阔的河漫滩;另一坡短而陡,河床逼近谷坡。造成这种不对称性的原因有:地球偏转力的影响,河谷两坡倾斜度不等,河谷两侧不等量上升,单斜岩层的影响,河谷两侧岩层软硬不同,以及两坡小气候(如雨量、融雪量、土层干湿程度等)不同的影响。

二、河床地貌

(一)河床纵剖面

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底部最深点的连线。从宏观看,纵剖面是一条上凹形的曲线,它的上游坡度大而下游坡度小。但微观看,曲线上每一段都并非平整,而是呈阶梯状高低起伏的。这是因为河流对河床的作用是在许多因素参与下进行的。影响纵剖面形态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地质构造和地壳运动的影响、岩性影响、地形影响以及支流的影响。

1、地质构造和地壳运动的影响

河床纵剖面的巨大起伏首先与地质构造有关,在大地构造上升区和下降区,地形高差甚大,往往造成纵剖面上大规模的阶梯,如长江由发源地至金沙江段为新构造强烈上升区,河流运行于青藏高原和丛山峻岭之中,造成深切的峡谷,河床纵剖面急陡。当流入相对下降的四川盆地后,纵比降明显减小,发育了典型的河曲。随之又横贯过著名的三峡,这又是新构造运动显著的穹窿抬升区,河床纵比降亦明显增加。流出三峡后,进入了近代下沉的江汉平原,河床蜿蜒曲折,纵比降又显著减小。

2、岩性的影响

它是影响河床纵比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坚硬的岩石抵抗流水侵蚀力大,河床不易下切,深度较浅,但容易展宽,形成以侧蚀为主的侧向侵蚀区。相反,岩性软弱的河床,下切明显,形成以垂直侵蚀为主的深向侵蚀区。据哈克(J.F.Hack)和布鲁斯(L.M.Brush)的测定,在给定河长的河床上,页岩(软岩)沿程比降迅速减小,石灰岩次之,砂岩(硬岩)减小最慢:

S1(页岩)=0.034L-081

S2(石灰岩)=0.019L-0.71

S3(硬岩)=0.046L-0.167

式中:S1,S2,S3是河床纵比降,L是河长。

显然,不同岩性交替出现的河床,必然导致不同比降的交替出现。

3、地形的影响

河床沿程地形的宽窄,直接影响到水流对河床的冲淤变化和纵比降的大小。如在高水位期河道束窄段或河底凸起段,水面落差比河道扩张段或河床凹陷段的大。故前者在高水位期冲刷,河床加深,成为深向侵蚀区;后者河床淤积,河床展宽,成为侧向侵蚀区。若两者交替出现,河床则产生一系列的阶梯。

另外,弯曲河道和分叉河道的水力作用,在弯道水流冲刷凹岸,成为深槽,河床纵比降在此处增大。汊道的外侧两岸亦具有同样情况。

4、支流的影响

有支流加入的主流河床,由于水沙增加而使水情及泥沙性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也反映在纵剖面上。

(二)侵蚀基准面与河床纵剖面的关系

河流的下切侵蚀并不是无止境的,往往受到某一基面(Base-level)的控制,河流下切到这一基面后即失去侵蚀能力,这一基面是个水平面,称为河流侵蚀基准面。由于地球上大多数的河流注入大海,水流活动受到海平面控制,尽管河流下蚀的深度在个别地段因局部流水动力、岩性或地壳下沉等因素影响可以达到海平面以下(如长江三峡段河床上有在海平面以下30~45米的深槽出现,在武汉以东有些地方的河床竟低于海平面几十米至近百米)。但是,海平面对河流侵蚀深度还是有一定限制作用,任何一条河流都不可能出现河床全部低于海平面的现象。因此,海平面一般就认为是河流的终极基准面,或称永久侵蚀基准面。此外,如果河流注入湖泊,或支流汇入主流,那么湖面或主流水面就成为该河或支流的侵蚀基准面。就一条河流各河段而言,造成急流或瀑布的坚硬岩坎可作为其上游河段的侵蚀基准面。这些侵蚀基准面存在时间较短,影响范围也较局部,因而统称为临时侵蚀基准面,或局部侵蚀基准面。

由此可见,河床纵剖面是以侵蚀基准面为起点而建立的,当这个侵蚀基准面发生变化时,例如上升或下降,都会引起纵剖面的演变。

当侵蚀基准面下降时,可能出现三种情况:第一,侵蚀基准面下降后出露的地表倾斜度大于原来的纵剖面时,河流侵蚀复活,从河口向上游进行溯源侵蚀。第二,侵蚀基准面下降后出露的地表倾斜度小于原来的纵剖面时,河流将出现回水现象,发生沉积。第三,侵蚀基准面下降后出露出的地面与原来纵剖面的倾斜度一致时,纵剖面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当侵蚀基准面上升时,它对河流的影响只有一定的距离,该距离取决于回水高度、河流

比降及流速等,在这距离内,一般发生堆积,而在此以上影响不到。

从总的看,河流下游,特别是河口地区,堆积旺盛,河床比降减小,加上侵蚀基准面的影响,下切受到限制。在河流上游,特别在河源处,水量较小,下切力也弱,只有在河流的中游下切最强。因为这里水量和流速都较大,有足够的力量进行侵蚀和搬运泥沙,所以河床纵剖面的基本形态是呈上凹形曲线。但因原始地形、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局部水力等影响,这条曲线不是平滑的。

(三)河床平衡剖面

在河流长期作用下,河床纵剖面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趋向于平衡,这时的纵剖面称为平衡剖面。所谓平衡主要是指“动力平衡”,平衡时的河流侵蚀力与河床阻力相等,即河流既不侵蚀,也不堆积,水流动力正好消耗在搬运泥沙和克服水流内外摩擦阻力上,此时由河流上游带来的泥沙等于河流带走的泥沙,即冲淤平衡。

但是河流是一个开放系统,它与周围环境不断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由于组成环境的因素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如流域内的地质构造、岩石、气候、植被的变化或河流流量、含沙量、坡度、地形的改变等都不可能使河流上游的来沙与当地河流的挟沙力相等,于是河床也就发生冲刷或淤积;如果输入的泥沙超过当地水流的挟沙力时,过多的泥沙将会沉积下来,使河床淤高;当来沙少于当地挟沙力时,不足的泥沙将从当地河床中得到补充,使河床刷深,此时河床的平衡剖面将受到破坏。但是河流的自动调节作用会促使河床发生相应的调整,使河流达到新的平衡。不过这种平衡是暂时的和相对的,而不平衡是长期的和绝对的。达到“动力平衡”的河床纵剖面形态,大致呈一上凹形的抛物曲线,但从微观看,它仍然是阶梯式的或波状起伏的。

(四)山地河床地貌

山地河流发育比较年青,以下蚀作用为主,河床纵剖面坡降很大,多壶穴(深潭)、石质深槽、岩槛、跌水(瀑布)、浅滩,河床底部起伏不平,水流湍急,涡流十分发育。

急流和涡流是山地河流侵蚀地貌的主要动力。河底旋涡流携带着砂、砾石,具有较强的冲蚀力,旋磨河床底部的坚硬岩石,形成深陷的凹坑,称为壶穴。壶穴大小可以从不足一米至六七米,位于瀑布下面的深潭可深达二十余米。壶穴发育在岩面上,成为石质河床加深的主要方式。当壶穴彼此连通之后,河床即加深了,这些崩溃了的壶穴,就成为新河道上一条条石沟地形,一条深水道便产生出来了。原来的石质河床此时也会部分干出,形成高水河床。

山地河床以河床浅滩地形发育为特点。山地河床浅滩地形,按组成物质可分石质浅滩和砂卵石浅滩两类,其中后者与平原河流的浅滩属同一性质。由于山地河流滩多流急,对船舶

的航行造成危险,所以浅滩又称为滩险。浅滩的成因有:①坚硬岩层横阻河底(即岩槛,俗称石龙过江),成为石滩。长江三峡有不少滩就是这样形成的;黄河九曲处的青铜峡、刘家峡等19个峡滩,也是硬岩层横过河床所成。②峡谷两岸土石崩落阻塞河床而成。如汀江的莲花滩就因江中堆积巨大的花岗岩崩石,状如莲花而得名;又如北盘江虎跳峡谷的虎跳石滩,也是由于灰岩下覆的页岩和煤层被水流淘空,使上部灰岩失去支撑而崩塌坠落江心,堵塞河床所致。③冲沟沟口的扇形地和泥石流阻塞河床而成。由暴流冲沟所成的扇形地伸入河床而成的滩险,称为“溪口滩”。它最为常见,在金沙江的滩险中有85%以上属于这种类型;川江滩险也主要是溪口滩。

(五)平原河床地貌

根据平原河道的形态及其演变规律,可以将它分为三种类型:顺直河道(顺直微弯型)、弯曲河道和分汊河道。其中分汊河道又可划分为相对稳定型和游荡型两亚类。

1、顺直河道

河道的顺直与弯曲,人们往往把河道的长度与其直线距离之比值作为划分标准。这一比值称为弯曲率。它的大小变化一般在1~5之间。顺直河道弯曲率为1.0~1.2,而弯曲率由1.2~5的称为弯曲河道。

顺直河道在平原或山地中都有分布,不过平原区的顺直河道比山地更少,长度更短。如山(西)陕(西)间的黄河,从延长县马家河至宜川县蛤蟆滩,河道长度为82千米,其中顺直段距离为74千米,弯曲率为1.10,河床下切于三叠纪的岩层内。在平原,顺直河道长度很少能超过河宽的10倍。在全球,顺直河道比弯曲及分汊河道都要少得多。

顺直河道中,主流线位于河床的中央,流速也最大,它的两侧形成两个对称的横向环流:洪水期河心水面高而两岸低,呈凸形,表层水流由中央流向两岸,到达岸边后下沉成为底流;而底流由两岸底向河心相汇,然后再上升。这种环流往往使两岸受到冲刷,河心堆积,故洪水期容易出现塌岸。枯水期和平水期,河心水面比两岸低,表层水流从两岸向河心集中,然后下降成底流,底流从河心向两岸分流,最后又沿岸边上升,构成与洪水期流向相反的两个环流,此时河心底部受到冲刷,两岸发生堆积。

顺直河道的形成条件,在山地(河流上、中游)主要受地质构造和岩性制约;在平原(河流下游),只发生在河道两岸有节点(指山丘、岩岸、堤坝等抗击水流的地点)的地段,因为这里迫使主流线在中央,避免了两岸因受到冲刷而弯曲。此外,如果河道两岸的组成物质抗冲性较强(如粘土、粉砂质粘土等)以及厚度大时,两岸不易遭受破坏,对直道的产生也十分有利。

顺直河道不易保存,而且大多数略带弯曲,原因是河道在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地球偏转力的作用下,主流线经常偏离河心,折向一边河岸冲击,因此河道出现了弯曲。上游一旦弯曲,下游水流便作“之”字形的反复折射,于是产生了一连串的河湾。在湾顶上游,来水集中,水力加强发生冲刷并形成深槽;在两个相邻河湾之间过渡段以及湾顶对岸,水流分散,水力减弱,发生沉积,形成河湾之间的浅滩和紧贴岸边的边滩。这样,深槽与浅滩交替分布,边滩犬牙交错,三者构成了微弯河道中最基本的微地貌。但是,这些地貌是很不稳定的,当洪水来时,主流线趋直,边滩物质移向下方深槽处堆积,原来受侵蚀的河岸,很快因上边滩的下移而受到保护,深槽和浅滩的位置也跟着向下游移动。例如长江马鞍山河段的何家洲浅滩,在1959—1970年间,深槽向下移动了1900米和向右摆动350米,浅滩向下延伸了250米,向左摆动了800米。因此,深槽、浅滩和边滩经常变位,水深很不稳定,对于水利工程和河港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

2、弯曲河道

它是平原地区比较常见的河型,又称为曲流,它的弯曲率一般都在1.5米以上,如长江的上荆江为1.7米,下荆江为2.84米,南运河为1.96米,均属典型的弯曲河道。

(1)弯曲河道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弯曲河道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河流的单向环流作用。当水流经过弯道时,水质点作曲线运动并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使凹岸水位抬高,在过水断面上形成了横比降。由于凹岸水位比凸岸水位高,故在凹岸产生一种横向力,这种力的大小由水面至水底一致,力的作用方向指向凸岸。由于离心力由水面向水底减小,如果将离心力与横向力两个力系相加,其结果是水流上层(表流)合力向着凸岸,水质点向凹岸运动;水流下层(底流)合力指向凸岸,水质点向凸岸运动,这样便形成了单向环流,或称弯道环流。但它不是一种封闭式的环流,因为它是在河流纵向水流运动下派生出来的,所以当两者结合起来后,便构成螺旋状环流。

在每一个弯曲处的环流,都有一定的方向,如果在一个弯曲处是顺时针螺旋式前进,下一个弯曲处则是逆时针螺旋式前进,以下类推,一反一正,不断循环。单向环流作用下,凹岸表流集中而且下沉,能量增大,一方面使河岸受到侵蚀后退,另一方面河底也冲成深槽;而凸岸是底流上升处,加上水流分散,能量减少,因此发生堆积形成边滩;上下游两个深槽之间,同样是底流上升处,也同样发生堆积形成浅滩。浅滩多半是洪淤、枯冲,而深槽则洪冲、枯淤。因枯水时,浅滩壅水作用明显,水面比降大于深槽的水面比降,因此浅滩段水流的挟沙能力大于深槽段,造成浅滩冲刷,深槽淤积。洪水时情况相反,此时浅滩段壅水作用

消失,其水面比降与深槽相近,而深槽段的水深、流量与流速均大于浅滩段,故深槽冲刷而浅滩淤积。由于凹岸不断后退和凸岸不断前伸,其结果使河床形成一系列弯曲,造成曲流。典型弯道河床的平面形态为弯道段和过渡的直道段相间,主流线明业,流路蜿蜒曲折,深槽和浅滩交替,深槽位于弯顶,浅滩位于过渡段,分布形态大体与顺直微弯河道相同,而边滩则是弯曲河道的主要微地貌,多位于凸岸。由于弯道环流的流速比纵向流速大1/4(如荆江),故弯道内的边滩发育比直道明显得多,深槽也延伸得更长一些。弯道比直道稳定,而且为多数平原所具有,这是因为弯道消耗的能量比直道要小的缘故。

(2)弯曲河道的典型

弯曲河道的典型地貌为曲流,它有两种类型:即自由曲流和深切曲流。

自由曲流:又称迂回河曲,一般发育在宽阔的河漫滩(河岸冲积平原)上,组成物质比较松散和厚层,这就有利于曲流河床比较自由地在谷底迂回摆动,不受河谷基岸的约束。

长江中游的荆江河道,尤其是藕池口至城陵矶一段(下荆江),是我国自由曲流发育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地段。这段河道直线距离仅87千米,而天然弯曲的河道长度竟达239千米,共有河湾16个。这里截弯取直现象经常发生,近百年来因自然截弯而遗留的新、老牛轭湖有十多处。1972年7月19日石首县六合垸发生的最近一次截弯取直,使原来长达20千米多的河曲缩短到不足1千米。

曲流的发育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河道弯曲呈半椭圆形,接近于正弦曲线,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凹岸不断侵蚀后退,凹岸不断堆积前伸,使整个弯道作横向摆动,最大的侵蚀点在凹岸的顶端。第二阶段随着河弯的发展,弯曲河床逐渐向下游作纵向移动,形态上呈倒向下游的圆弧形,此时最大侵蚀点转移到凹岸项端下方的L/4处(L为相邻两河弯顶点沿深泓线的距离)。第三阶段河弯不断增长,曲率半径日益缩小弯曲度越来越大,相邻两河弯的上、下部分日益接近,形成狭窄的曲流颈,河床呈环形。第四阶段河弯继续发展,曲流颈更加收窄,它一旦被洪水冲开,河床便自然截弯取直,形成新的顺直河道。日后老的弯道口淤塞,老弯道成了牛轭湖并日渐淤废,新的直道又重新发育出弯道来。

深切曲流:它出现在山地中,是一种深深切入基岩的河曲,又称嵌入河曲。由于这种河曲被束缚在坚硬的岩层中,故称为强迫性曲流。深切曲流在生成之前本来是平原上的自由曲流,后由于地壳强烈上升,河床下切,河道仍保持原有的弯曲,形成深切曲流。如四川在合川以上的嘉陵江发育有典型的深切曲流。深切曲流不断发展,也会发生截弯取直,取直后在原弯曲河道的中间,留下相对凸起的基岩孤丘,称为离堆山。河床深切,使被废弃的曲流位置相对增高,称为高位废弃曲流。

3、分汊河道

平原上发育的无论是直道或弯道,如果河床中出现一个或几个以上的江心洲时,都会使河床分成两股或多股汊道,造成河道宽窄相间的藕节状,这种河道称为分汊河道。平原上分汊河道按其稳定程度分为相对稳定型和游荡型两大类。

(1)稳定型汊道(双汊)

江心洲的发育是稳定型汊道产生的地形标志。江心洲形成于以下几种情况:①直道双向环流的作用。在直道河床中,由于洪水期出现底流辐合式的对称(双向)环流,它使两岸侵蚀的物质带到河心堆积。②河道地形的影响。在束窄河道的上游回水段,由于回水作用,流速减缓,泥沙发生堆积,如长江新洲水道的浅滩;在束窄河道的下游,河面展宽,水流分散,单宽流量减少,挟沙能力减弱,同样发生堆积,如西江羚羊峡出口的墨砚洲。③主支流汇口的水流缓冲作用。如西江支流青岐河在三水县青岐镇汇入西江时所形成的琴沙。④边滩或沙咀被水流切割。弯道在洪水期由于水量和动量大,水流流路趋直(俗称“小水坐弯、大水居中”),把凸岸伸出的边滩从根部切开,被切割的边滩成为心滩,河道也分成两股。洪水退后,新开的汊道因上、下游间直线比降较大,故得到保持。如长江在武汉以下的王家洲、叶家洲,安庆河段的长风洲等。又如1954年特大洪水时长江团凤汊道边滩即被切成人民洲和李家洲。

江心洲的形成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河床底部的泥沙逐渐淤积形成水下浅滩。它在枯水期也不露出水面,也很不稳定,可能因冲刷而消失,也可能向一岸移动成为边滩。第二阶段是浅滩堆积如果得到加强,致使过水断面缩小,水流流速加大,冲刷两岸,水道随着河岸后退而弯曲,加强了环流,促使粗粒沙砾即推移质在浅滩上沉积,滩体不断扩大淤高,最后在枯水期露出水面而成为心滩。心滩前端水流速度大,易受冲刷,滩尾有一低速区有利泥沙沉积,因此,往往是滩头崩退,滩尾淤涨,心滩不断下移,如南京长江的潜洲在1950—1956年期间,向下游移动了3.6千米。第三阶段是在心滩基础上,经历多次洪水期悬移质的加积,心滩滩面超过了平水面,就形成了江心洲。江心洲因常年出露水面,只有洪水泛滥时才被淹没,滩面又覆盖厚层细粒粘土,因此,它可以耕作、居住,故而得名。它的形态稳定,有时洲头还因壅水作用,使洪水沙泥淤落洲头,使沙洲向上游伸展,如长江天星洲于1954年向上游伸延300米。

发育在江心洲两侧的汊道是稳定的,这种汊道在我国的大河中分布较为普遍,如长江中游城陵矶至江阴段长1160千米间,汊道段即有36段之多,共长736千米,占全河段长度的63%。西江羚羊峡以下河段,北江飞来峡以下河段也属于汊道型河床。汊道的稳定性是由于

它们水沙分配的独特性所致,即汊道的淤积和侵蚀每作周期性变迁,使汊道不易淤死。

(2)游荡型汊道(网道):

游荡汊道是指河床中汊道密布而时分时合、汊道与汊道之间的洲滩也经常变形变位的河道,又称为网状河道或不稳定汊道,这种河道以黄河下游最为典型。

游荡型汊道的特点主要是:①河身宽、浅且较为顺直:因为这种河道要适应排泄突发性的大量洪水及泥沙,就必须要有宽、浅且较顺直的河身。如

值都在20~40之间,与此相比,荆江段河曲只有2~4,相差10倍;河身较顺直,如黄河下游高村以上的弯曲率仅为1.15,永定河下游的弯曲率仅1.18,都比弯曲河道的最低值1.2还要小。②河流的含沙量和输沙量大:它导致了河床的严重淤积,为河床中大量的洲滩出现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如黄河的平均年输沙量为16亿吨,比长江大3.2倍,比珠江大18.6倍。它由秦厂至高村河段,

在1986年前几年内,河床的淤高速度每年平均为16~21厘米,多年而大量的泥沙淤积,最终使黄河下游变为地上河。③河床内心滩众多,而且变化迅速:游荡性河床心滩很多,但很难转化为江心洲;边滩也很发育,但亦时冲时淤,极不稳定。④河汊密布,水流系统乱散,且变化无常:与洲滩相应产生的汊道甚多,主支汊道的位置经常摆动,而且幅度极大,如黄河下游有“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之称。在黄河的秦厂站洪峰中深泓线的平均摆动距离为130米/天,在花园口约为136米/天。某些宽阔河段一次摆动可达5~6千米。河槽摆动时间一般是汛期比非汛期大。

游荡型汊道形成的主要条件是:

(1)组成河岸的物质疏松:主要是泥沙质,只有松散物质才易被冲刷,造成宽浅而顺直微弯的河身。

(2)河床的纵比降大:由于河床纵比降大,故流速也大,所以能把大量的上游来水、来沙及时排泄,又能迅速改变原有的滩槽地貌,形成瞬息万变的现象。

(3)暴流性河川水文特征和沙源丰富:游荡性河道多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因为这里具有暴流性的水文特征,水位涨落变化悬殊,枯水期水浅流急,洪水期水位涨落剧变,流量和流速都很大。佛汝德数一般比平原大,即接近1或大于1。这样,强大的水力不但给河床带来大量的泥沙堆积,而且还能快速改变原来的滩槽地貌。

游荡性河道多出现在干旱与半干旱的山前平原区,因为那里沙源丰富,它被带入河床后,由于河床透漏强,沿途蒸发量大而水量迅速减少,加上暴流河川出山后地形转平,故泥沙得以大量堆积。我国黄河有暴流性的河川特征,它的中下游流经黄土高原区,疏松的黄土提供

的泥沙源源不断地被带入河中,当黄河经孟津进入华北平原后,地形豁然开朗平坦,这些都为它下游游荡性河道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和地形条件。

这里需要指出,三种河床类型的划分没有断然的界线,往往从一种类型逐步过渡为另一种类型,且在各种自然因素影响下,如含沙量的变化,洪水流量的变化,河床比降的大小和边界条件的影响,都能使河型互相转化。例如,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罗帕河支流卡拉莫河在40千米流程中,流量变化平稳,比降相似,但上游呈直道,中游是弯道,下游是网道。这是因为这条河流流经的全是沙地,上游地下水位高,植物生长多,越到下游地下水位越低,植物生长越来越稀疏,这样随着河岸可冲性的逐渐增大,河身不断展宽,河床形态也自直道过渡到弯道再到网道。又如澳大利亚南威尔士的莫伦华吉河,现今以弯道为特征,但是在古代却是网道(航空照片中可见)。这是因为古代气候干,旱植物稀少,洪峰流量及沙量大于今日;现今气候变湿润,植被好,洪峰流量调平,来沙大幅度减少(但悬移质粘土含量增多,古代为1.6%,现今达25%),河道由堆积抬高转而为侵蚀下切,在下切过程中,河宽减少,河型从网道转为弯道。

三、河漫滩

河漫滩是在河流洪水期被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平坦部分。被普通洪水淹没的部分,称为低漫滩,特大洪水泛滥被淹没的部分,称为高漫滩。在大河的下游,河漫滩可宽于河床几倍至几十倍,这种大型的河漫滩又称为河岸平原。

(一)河漫滩的生成

河漫滩(Floodplain)是河流发育过程中的产物,前苏联学者 E.B.桑采尔认为它是河流侧向侵蚀和河床横向迁移过程中形成的。最原始的河漫滩是出现在年青时期的V形谷内,由于河流的侧向侵蚀,使谷坡逐渐后退,谷底开始展宽,在河弯的凸岸处形成狭窄的和由粗大砾石所组成的雏形滨河床浅滩。随着侧向侵蚀作用的不断进行,凹岸继续后退,凸岸处雏形浅滩不断扩大加高,以致在河流平水期也大片露出,发展成为雏形河漫滩。这时因河谷仍比较窄,洪水时水深和流速仍然较大,在谷底的堆积物仍以粗粒的推移质如砾石和沙等为主,而悬移质如泥和粉沙则被水流带往下游。雏形河漫滩形成以后,谷底进一步扩宽,滩面再度淤高,洪水时由于滩面水深变浅而流速减小,洪水中的大量悬移质就可以在那里沉积下来,构成由粉沙及粘土组成的沉积层。这样雏形河漫滩就发展成为真正的河漫滩。

由此可见,河漫滩在沉积上具有二元结构的特点,它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粗粒的河床相堆积物,如砾石、卵石和粗沙,代表河床侧向移动过程中的产物;上部为细粒的河漫滩

相堆积,如粘土及粉沙等,是洪水泛滥期的堆积,故河漫滩又有泛滥平原之称。

河漫滩堆积物的厚度,在山区比平原要小,甚至很大的河流也很少超过10~15米,而且组成物质粗大,主要是砾石,悬移质极少。河漫滩的宽度大小不一,由10多米至数十公里不等,这与河流大小、发育时间长短以及受侵蚀的自然条件等有关。

(二)河漫滩的类型及其地貌

1、河曲型河漫滩

它是随弯曲河道横向移动发育而成的河漫滩,由于洪水期水流侵蚀力特大,每次洪水凹岸都有一次明显的后退,侵蚀下来的物质通过单向环流被带到凸岸堆积,在凸岸形成多条大致平行的弧形沙堤和沙堤间的狭窄的弧形洼地,它常为沼泽或湖泊。这些弧形地形向河流下游方向辐聚,呈扇形的汇集在一起,称为迂回扇地形。

2、汊道型河漫滩

它是心滩并岸而成的河漫滩,洪水期心滩的两侧对岸发生强烈侵蚀,泥沙通过底流带到心滩两岸堆积,成为高起的沙堤,沙堤之间为洼地。因此,当心滩并岸后所成的河漫滩有着与河流轴线平行的沙堤和它们之间的洼地等特点。

3、堰堤型河漫滩

它发生在顺直或微弯河床两岸,微地貌由河岸向陆可分为三个部分:

(1)天然堤带(滨河床沙堤):当洪水泛滥时,河水溢出河床,流速骤减,大量而较粗大的泥沙首先在贴近河床处堆积下来,形成沿河两岸分布的沙堤,又称天然堤。它属中细沙和粉沙的楔状沉积,从岸边向堤后平地尖灭。其横剖面呈三角形,两坡不对称,向河床的一坡较陡,背河床的一坡较缓。天然堤的最大高度视为大洪水期的最高水位,许多大河的天然堤宽度达1~2千米,高5~10米。如黄河下游天然堤高出泛滥平原8~10米,堤宽达2~5千米。美国密西西比河的天然堤宽1.5千米,高出平原5~6米。

(2)泛滥平原带:天然堤以外,洪水堆积物逐渐减少,地形上由高起的天然堤转变为低下的平地,地面宽广,成为河漫滩的主体部分。它是洪水中悬移质的主要沉积带,因上滩洪水量很小(1/10左右),滩面粗糙度非常大(往往生长有喜湿植物),故流速小,有利悬移的泥沙(主要为亚沙土、亚粘土)沉积。如山东惠民县滩地1937—1957年平均每年淤高达15.5厘米。

泛滥平原上,可见二元结构,即下部为河床相砾石沙层,有斜层理;上部为河漫滩相细泥沙层,具很薄的水平层理及平缓的波状层理。

(3)湖沼洼地带(Backswamp):位于远离河床的接近谷坡坡麓部分,是河漫滩中最低

洼的地带。由于洪水带来的泥沙经过沿途沉积而愈来愈少、愈细,沉积速度也十分缓慢。沉积物质以粘土和亚粘土为主,一次洪水沉积不过1~2厘米。这里常分布有废弃河道或牛轭湖(Oxbowlake),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加上谷坡的片流和暴流注入,使这里经常潴水成为沼泽或湖泊。如广东西江下游两岸的塱(当地称的积水洼地)、塘,可开发养鱼,种植水草和水生作物,如莲藕、茨实等。

湖沼洼地带也可出现在两天然堤之间,如海河平原上古黄河河床间洼地,即多淀泊保存;又如长江中游由武穴到安庆间的北岸,保存大量的湖泊群,它们是长江北支古河道遗迹。四、河流阶地

阶地(Riverteriace)是分布于谷坡上的阶梯状地貌,属谷坡的一部分。因它高出河漫滩,并以最大洪水也不能淹到而与后者区别开来。阶地由阶地面和阶地坡组成。阶地面比较平坦,微向河床倾斜;阶地面以下为阶地斜坡,坡度较陡,是朝向河床急倾斜的陡坎。阶地高度一般指阶地面与河流平水期水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阶地沿河谷分布但往往并不连续,一般多保存在河流的凸岸。在许多河谷中阶地也不只是一级,而是有数级,标记阶地级序采用从新到老的方法,即自下而上编号,把最新的超出河漫滩或河床的最低一级阶地,称为第Ⅰ级阶地,其余向上依次类推。

(一)阶地的成因

阶地的生成主要是地壳的相对升降运动、侵蚀基准变化和气候的变化所引起,使原来河谷底部的河漫滩脱离了现代河面及河流作用范围,因此它应是一种古河流地貌。

1、地壳升降运动

当地壳相对稳定或下降时,河流以侧向侵蚀作用为主,此时塑造出河漫滩;然后地壳上升,河床纵比降增加,水流转而进入积极下切,于是原来的河漫滩成了河谷两侧阶地。

地壳多次间歇性上升,就可以形成几级阶地。如长江由宜昌至董市河段及重庆市附近等地,都有五级阶地;珠江中下游河谷中也有2~4级阶地。由地壳运动形成阶地比较普遍,但由于运动的升、降性质不同,阶地形态表现也有差异。大面积上升地区,河流普遍下切,阶地分布的范围也大。有时,在同一时期内地壳运动并非均一地发展,某一地区上升的幅度大、速度快,而另一地区上升的幅度小、速度慢。因此,同时形成的阶地将有不同的高度,如长江三峡地区中部阶地高,东西二侧降低。若在同一时期内不同地段地壳运动方向不一致,则上升地区将形成阶地,而下降地区则发生堆积,没有阶地形成,甚至早期原有的阶地被埋藏成为埋藏阶地。

2、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影响到河流水量和含沙量。气候变干时,河水量减少,地面植被稀疏,坡面侵蚀加强,河水含沙量相对增多,此时河床堆积填高;反之,气候湿润期,河水量增多,植被茂盛,河水含沙量相对变少,导致河流向下侵蚀,形成了阶地。由于气候的干湿变化引起堆积、侵蚀交替作用,所成的阶地称气候阶地。

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在同一河流的上下游可形成交叉式的阶地,冰期时源于冰川作用区的河流,携带大量冰川侵蚀的碎屑物在上游段发生加积;而下游因冰期海面下降,即侵蚀基准面下降引起近海的下游河段下切加强形成阶地。间冰期时,气候转暖,植物增生,河源地区进入河流的泥沙减少,上游段河流下切加强,形成阶地;下游段因间冰期时海面上升,即侵蚀基准面上升,出现回水,堆积加强,并将冰期所成的阶地掩埋,形成埋藏阶地。如法国罗讷河上游的最后一次冰期的阶地,高出当地河面30米,而相应阶地在下游则位于罗讷河三角洲沉积物之下至少50米。

3、侵蚀基准面下降

由地壳升降运动或气候变化引起。由地壳变动引起侵蚀基准面变化而成的阶地,称为地动型;由气候变迁引起的侵蚀基准面变化而成的阶地,称水动型。基准面下降后,河流向外伸展,原来河口附近出现裂点,加速河流下切。以后裂点位置不断上溯,裂点以下出现阶地,阶地面与裂点以上的河漫滩位置相当。

(二)阶地的类型

河流阶地根据形态和结构特征,可划分为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基座阶地和埋藏阶地四种基本类型。

1、侵蚀阶地

由基岩构成,有时阶地面上残留极薄层河流冲积物。它多发育在河谷上游及山区河谷中,在不太长的河段中,高度比较稳定。这类阶地的阶地面是河流侵蚀削平不同的岩层而成,故称为侵蚀阶地。

2、堆积阶地

阶地全由河流冲积物所组成,一般在河流的中下游最为常见。堆积阶根据多级阶地之间的接触关系,还可分为上叠阶地、内叠阶地等。

上叠阶地是新阶地的冲积层完全叠置在老阶地的冲积层之上,后期河流下切的深度未达到先期河流的谷底。内叠阶地是新阶地的冲积层套在老阶地冲积层之内,各次河流下切的深度均达到原来的谷底。大部分的气候阶地具有这两种阶地形态。

3基座阶地

阶地由两种物质组成,上部是河流冲积物,下部是基岩。它是由于河流下切的深度超过了原冲积层的厚度,切到基岩内部而形成的。它分布于新构造运动上升显著的山区。

4、埋藏阶地

早期形成的阶地被后期冲积物覆盖埋入地下,就成为埋藏阶地,这种阶地不显露于地面。

上述四种基本类型的阶地,可以在同一条河流的同一地段出现,也可以在一条河流的不同地段出现。如果在同一地段出现,通常高阶地为侵蚀阶地或基座阶地,低阶地为堆积阶地;如果在不同地段出现,通常上游以侵蚀阶地和基座阶地为主,下游以堆积阶地和埋藏为主。

河流阶地有对称分布的,也有不对称分布的。前者在河谷两侧同一高度上分布着;后者在河谷两侧左右错列在不同高度上,它反映以河流为轴心、两侧不等量的上升运动。

(三)非河流作用形成的阶地(假阶地)

在河谷斜坡上往往看到形态上很像河流阶地的阶梯地形,但它的形成不是河流的作用,不属于河流阶地的范畴,所以,这种非河流作用形成的阶地称为假阶地。

在河谷中常见的假阶地有以下四种:

1、构造阶地

在岩层为水平构造的地区,因岩性软硬不同,抵抗风化与剥蚀的强度不同,这种因差别风化与差别剥蚀而成的阶地称为构造阶地,它的高度与级数与河流作用无关,更不反映河流深切作用的强度与次数。

2、冲积锥、洪积扇阶地

河谷两侧的溪沟在主流谷底所形成的冲积锥与洪积扇,受到主流的侧蚀作用常形成河曲陡壁,它高出河漫滩之上,很像河流阶地。有时由于随主流的摆动,引起支沟侵蚀基面的相对下降,支沟遂加深河床,切入冲积锥或洪积扇之中,并在其前端再沉积成新的冲积锥或洪积扇。新老冲积锥或洪积扇高度不同,常误认为河流阶地之残部。

3、滑坡阶地

谷坡上不稳定的岩石或土体在重力作用及地下水作用下,常发生大块的滑动,即滑坡(地滑)。滑坡体凸出在谷坡上,形状也很像阶地。滑坡阶地的物质全为谷坡上部的岩石土体。在阶地的前缘也时常产生滑坡,而造成假阶地。在野外工作中我们必须注意区别真正的阶地与假阶地。

在寒冻风化作用强烈的地区,因融冻泥流作用,在谷坡上形成起伏不大的泥流阶地,它的特点是级数多而面积小,全由泥流堆积物所组成。

阶地往往被坡积物所改造,或被坡积物所埋藏,在西伯利亚由于坡积物的发育,常常把阶地完全埋没了。

五、河口三角洲与河口湾

(一)河口区及其分段

河流入海(或湖)的地区是河流与海洋或湖相互作用之处,称为河口区。在该区范围内,一方面是河流淡水与海洋盐水相互混合和作用的水域,其水体盐度的变化是在0.1‰~30‰之间的一种冲淡水(混合水)。另一方面又是河流动力与海洋动力(主要是潮汐和波浪)相互交接过渡和相互作用的地带,其范围是上界以洪季潮区界为界,下界是在靠近河口的沿岸地带。具体分为三段,即近口段、河口段和口外海滨段。

1、近口段

上界为洪季潮区界,下界为枯季咸水界。这里主要受淡水径流控制,不受河口冲淡水上溯影响。枯季逆向潮流作用显著。洪季虽受潮汐影响,但逆向潮流作用弱或上溯距离短,多数以河流作用占优势。

2、河口段

上界为枯季咸水界,下界为洪季底层盐度为30‰的盐水界,亦即洪季盐水入侵前端位置。在这里盐、淡水直接交锋、混合和相互作用,是河口的核心部位,潮流往复作用明显。

3、口外海滨段

位于河口段下界以外至水下三角洲堆积(包括水下拦门沙、落潮三角洲等)的前缘。这里水体的底层由海洋盐水控制,表层为冲淡水覆盖的近口海域。此处潮流常常具有旋转流特性。

(二)河口区水文特征

河口区是河水与海水混合地区,水文非常复杂,其中包括河流水动力的变化、盐淡水的混合、河流的径流量与输沙量、河口潮汐和潮流、河口波浪作用等,它们对三角洲的形成影响很大。分述如下:

1、河口水动力的变化

河流入海,从固定的河床进入开阔的海洋时,水流发生一系列变化。首先水面比降逐渐减小,并趋向于零。这时的水流是一种惯性流,它不再从外界获得能量,而只靠消耗本身的势能来维持流动,因此流速降低。加上河口的水流展宽、河海水混合时的阻力,以及受海底和侧向水体的摩擦力等作用下,流速进一步降低,从而发生沉积。

2、盐淡水的混合

河水是淡水,海水是盐水,两种水体的密度和化学性质不同,混合后对河口动力和泥沙沉积都将发生重大的影响。在水体混合中,密度差异起着重要的作用,贝茨(1953)应用射流理论分析密度不同的水体在河口区混合后所产生的变化,并以此对三角洲的形成作了理论上概括。不同密度的水体混合,将发生三种情况:

(1)河流进入海洋时,由于河水密度小,海水盐度高,温度低,密度比河水大,所以形成一种低密度流,呈平面射流形式,产生二维空间的混合作用,海水因而浮载着河水及其带来的泥沙进行扩散。因为轻、重水层之间稳定,垂直混合受到抑制,故射进的水流流速的降低和展宽速度都比较慢,在这种情况下,所形成的三角洲形状和规模将受河口流量大小的影响。如果流量中等到大,将形成尖头形、扇形或鸟足形三角洲;若流量小,则在口外形成新月形沙坝。

(2)河流注入淡水湖泊时,两种水体密度相近,出现等密度流,形成轴向射流形式,产生三维空间的混合作用,水流展宽较快,流速急剧降低,沉积的泥沙由粗变细,相应形成了吉尔伯特型三角洲。

(3)注入水体密度大于受水盆地水体密度时,则出现高密度流,较重的水体沿底部流动形成平面射流形式,上下层水体之间的垂向混合作用受到限制,如冷水注入暖水湖泊中,又如浊流流出海底峡谷,形成海底扇堆积等。

根据河流径流量与潮流量的比率不同而将盐淡水的混合程度分三种类型:

(1)高度分层型(A型):当径流远较潮流为强时,淡水较轻居于表层,海水较重位于底层,沿河底侵入形成盐水楔;盐淡水分层流动,边界面明显。这种现象称为密度流或异重流。大量淡水河口多属本类型。如珠江的西江磨刀门河口就出现了高度成层的盐水楔异重流。盐水楔顶端所在的位置是河口区沉积严重的地点,形成水下浅滩。因其位于河口附近,故又称“拦门沙”。

(2)部分混合型(B型):当径流与潮流都比较强,底层的盐水向上扩散,上层淡水也向下传送,盐淡水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面。但底层和表层水流的含盐度仍有显著差别,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存在密度梯度。细粒泥沙随涨落潮水流上下漂移,在憩流(即平流不动)时沉积下来,沉积区为盐水侵入的上下限之间河段上。长江口即属于这一类型。

(3)充分混合型(C型):潮流强大超过径流作用时,盐淡水混合比较均匀,在垂直方向上盐度差别已很微弱,往往可以忽略不计,但水平方向上密度梯度仍然存在,如钱塘江口。

由上述可知,这三种混合型的划分是取决于河水量和潮流量的比率。在这里以混合指数

河流地貌类型教学设计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第二部分是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第一部分共包括两个内容:河流侵蚀地貌的三种形式——溯源侵蚀、下蚀、侧蚀,然后详细分析了河谷的形态及其演变过程。在河流堆积地貌中主要介绍了典型的地貌类型:冲击平原。并对构成冲击平原的三个部分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第二大部分“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中,教材通过分析不同地区河流地貌特点,说明河流地貌对聚落形态、规模和集散程度的影响。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内外力作用的来源及主要表现形式,并具备了运用实例分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邢台影响的能力。同时学生对于河流有一定的认识,初中之学过关于河流的知识。但是本节课内容专业性较强,有河漫滩、溯源侵蚀等新概念。 教学思路 本节课主要表现地理过程,对学生的空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现实案例与学生自主探究思考相结合,让学生能在脑海中形成这河流地貌形成过程。教法学法 教法:案例教学法,读图分析法。 学法:探究学习法,总结归纳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水侵蚀地貌放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形式及其对地表邢台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 (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掌握冲积平原的三种类型及形成过程。 (3)理解冲积——洪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2)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能够分析河流冲击平原各部分成因级地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唯物主义观点。 (2)进一步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加强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流水侵蚀地貌类型及河谷的演变过程。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程教案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出河流地貌的成因; 2.理解河流地貌特征及演变过程; 3.辨认河流的凹岸和凸岸; 4.认识河流地貌的基本类型; 5.说出河流为聚落分布提供的有利条件和产生的不利影响; 6.掌握河流对聚落分布产生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外力作用对河流地貌形成的影响; 2.通过图片了解河流侵蚀地貌的三种形式; 3.结合图片分析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地貌特点; 4.通过图片认识河流对聚落产生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地理,学会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地貌,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和生活联系密切; 2.通过看黄河三角洲不同年份的图片,结合课本中的资料,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意识。 【教学重点】 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河谷的演变过程; 3.流水堆积地貌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4.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河谷的演变过程; 2.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上节课中,我们以山岳地貌为例,学习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我们知道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包括内力和外力,那么,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有什么影响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河流地貌及其对聚落分布产生的影响。 板书: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介绍:下面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张图片,这是位于长江上游虎跳峡,这个是长江下游的一张图片,它们都是河流地貌,所以,河流地貌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地貌,按照地貌成因可以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首先我们先学习一下河流侵蚀地貌。 板书:一、河流地貌 (一)河流侵蚀地貌 播放幻灯片并介绍:要学习河流侵蚀地貌,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河流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是怎么形成的,首先,看第一点什么是河流侵蚀地貌。从概念上来理解的话,它指的是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掀起和破坏地表物质,这样的话,所形成的地貌咱们称它为河流侵蚀地貌。 板书:1.形成 播放幻灯片并介绍:那么,河流在流动的过程中是通过什么方式破坏地表物质的呢?接下来咱们学习一下流水侵蚀作用的形式,现在大家通过这张图片可以看出流水侵蚀方式主要有溯源侵蚀、下蚀、侧蚀。那什么是溯源侵蚀?什么是下蚀?什么是侧蚀?接下来我们具体来学习一下,首先看一下最左边的这幅图,这是溯源侵蚀的示意图,同学们看图中红色的箭头指的是什么方向? 学生:源头方向。 介绍:对,溯源侵蚀指的就是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河流从高处向低处流的过程中,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拓展,这种侵蚀方式就是溯源侵蚀。图中虚线代表的是原本的河谷和河道,实线是现在的河谷和河道,从图片中可以看出河谷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变得更长了。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河流地貌形成与演化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河流地貌形成与演化 一、典例剖析 典例:下图示意某条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流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粒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1)~(3)题。 (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 A.T0 B.T1 C.T2 D.T3 (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 ) 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 (3)推测该河流所在区域地壳经历了( ) 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 [解法指导] 读:图示某条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断面海拔差异明显且沉积物平均粒径不同。提:洪水期仅能淹没T0,其他断面都在河水以上,无法接受流水沉积;河流流速越大,搬运作用越强,携带泥沙颗粒越大,T3断面上颗粒最大;不同断面颗粒差异大,说明在当时有一定的时间沉积,然后河流下切到另一断面。 调:河流侵蚀、搬运及沉积作用及其形成过程。 答案:(1)A (2)A (3)D 解析:(1)由于当前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故T3、T2、T1阶地由于位置较高,则不再受河流侵蚀影响,面积不再变化,而T0阶地由于受洪水期河流侵蚀,面积会增大。(2)阶地的

形成是受流水侵蚀,而阶地上面砾石的堆积,则是洪水带来的沉积物,河流流速越大,携带泥沙的能力就越强,根据四级阶地上沉积的砾石的平均粒径T3>T0>T2>T1,可推断T3形成时期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携带泥沙的能力最强。(3)阶地的形成经历两个过程,一是河流侵蚀作用,然后在上面堆积,二是地壳抬升,使已经形成的阶地向上移动。据图可知,四个阶地的高度位置不同,故地壳抬升是间歇性抬升。 思:河流断面是由河流沉积形成的,图中保留四个断面,说明河流发育期间地壳间歇性 向上抬升。 [考法指导] 二、知识讲解 一、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的侵蚀地貌教案

4.3 河流的侵蚀地貌教学设计 ◆课程题目: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上第77页——81页)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课标分析:该标准的行为条件是“结合”,对学生达到要求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限定,即要通过实际例子来实现;该标准的行为动词是“分析”,属于理解层面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能够理解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各种外力因素。教材相关的教学要求:以河流地貌为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认识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其相应的地表形态。教学时要注意与本地地质、地貌、水文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教材简单介绍了河流侵蚀作用及其类型,然后较为详细的阐述了河谷地貌的发育,随后设计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河流侵蚀地貌的知识,对张家界的河谷形成过程进行简单的分析,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用到实践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这也是地理学以致用的一个体现。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以及从地图上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知识面还不够宽等原因,对某些知识如河流侵蚀的三种方式在理解时还有一定的困难,分析较深层次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列举出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并说明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 说出河谷地貌的发育过程过程及其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老师在黑板上的版图及其讲解让学生了解流水侵蚀的三种形式以及 分别对地表形态形成的影响; 2.通过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分析不同河段侵蚀作用及河道特征的 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进一步形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河谷的演变过程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 河谷的演变过程及其特征 ◆教学方法:课件辅助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用时:15-20min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这节课我们将来学习又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本节课主要河流地貌为案例 来剖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师:河流地貌,就是河水在流动过程中,使沿程物质发生侵蚀、搬运、 堆积,从而形成的各种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师:我们以长江为例,我们把长江分为三个河段,湖北宜昌以上为上 游,宜昌到江西省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从长江的纵剖面图 可以看到,上游的河流比降很大,中游次之,下游最小。因此,这三 个不同的河段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的地貌景观。这些地貌形态到底是 怎样形成的呢?接下来进入本节课的内容。

中大港口河岸工程研究生培养计划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致力海洋工程科学的高级科技和教学人才。掌握坚实的本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专业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取得较系统的研究成果。毕业后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以及海洋工程管理、航运、环保,港建等部门的实际工作。 二、研究方向: 1、海洋工程与能源; 2、近岸动力学; 3、海岸带水环境与遥感; 4、海洋环境动力要素对建筑物作用; 5、波、流和结构的相互作用; 6、海岸港口河道泥沙; 7、海岸及近海工程数值模拟及可视化研究; 8、海岸及近海工程信息技术及网络研究; 9、海洋环境水力学 三、学习年限 学制3年。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中大研院[2003]3号《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试行办法》有关规定要求。 四、课程设置

五、考核方式

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中大研院[2003]3号《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试行办法》有关规定要求。 六、学位论文工作及发表论文要求 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中大研院[2003]3号《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试行办法》有关规定要求。 七、参考书目 1.波浪理论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 丘大洪,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2.随机波浪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俞聿修,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3.海岸河口动力学, 赵今声等, 海洋出版社 1993 4.海岸动力学, 薛鸿超等, 人民交通出版社,1980 5.海洋科学导论, 冯士笮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河流动力学,王绍成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7.潮汐分析预报,方国洪, 海洋出版社 8.Estuaries: a phsical introduction, Dyer, K.R. 1978, John Wiley and Son 9.水波动力学,梅强中,科学出版社,1984 10.水动力学,朱蔚文,张涤明,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11.计算流体力学,张涤明、蔡崇喜、章克本、詹杰民、黄海,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 12.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ASCE. 13.Journal of Waterway, Port, Coastal, and Ocean Engineering, ASCE 14.Ocean Engineering 15.Applied Ocean Research 16.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Fluids 17.海洋学报 18.海洋工程 19.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20.力学学报 21.水利学报 22.遥感学报 23.海洋与湖沼 24.热带海洋 25.海洋技术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4.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学目标知识与 技能 1、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对地表形态 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 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理解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 3、理解洪积扇、河漫滩、三角洲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4、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5、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分析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因及地貌特点。过程与 方法 1、探究与活动,理解沟谷和河谷的演变关系。 2、利用景观图片分析河流地貌的成因。 情感、 态度与 价值观 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难点重点1、河谷的演变过程。 2、不同类型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难点1、区分河流侵蚀的三种形式。 2、理解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教学方法 与 手段 自主学习,分析法、讨论法 通过师生互动、网络与课堂链接的教学模式和小组讨论、查阅资料、电脑演示等多种学习方式,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全面参与,培养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及教学策略 本节教材在分析河流地貌的发育时,分别选取河谷和冲积平原作为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的案例进行剖析,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理解,并初步了解分析地貌形成过程的方法。这是这段内容的重点。 在河流侵蚀地貌部分,教材首先简单介绍了河流侵蚀作用及其类型,然后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河谷地貌的发育。随后设计的“活动”,目的是用运学过的河流侵蚀地貌的知识,对现实中的张家界的河谷形成过程进行简单的推测。能够用学过的地理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也是地理课学以致用的体现。 在河流堆积地貌部分,介绍了河流冲积平原的组成和它的形成过程。“冲积平原”这个名词学生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它的组成是新知识。图4.17示意性地指出了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的大致分布位置。这三种平原虽然都是河流的堆积作用形成的,但是具体的形成机制还是有差别的,对此,教材一一做了简要介绍。这部分教材设计了一个案例——黄河三角洲的发育,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河流三角洲的发育条件(即河流输沙量大、入海口潮差小,潮流搬运能力弱)及形成过程。随后还安排了一个“活动”,分析黄淮海平原的地貌特征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材从三方面阐述了河流堆积地貌,即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对所在的高原、山区和平原地区的聚落分布的影响。随后,教材设计了“活动”,让学生对分析与聚落分布有关的地理问题,目的是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制作人:王建梅审稿人:梁昌国[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一个案例,是前面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河流地貌是外力塑造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同时可以延伸到其他外力作用。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通过前面的方法,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以及从地图上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本节涉及许多新名词。如河漫滩、弯道环流等,因此在讲解中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将知识深如浅出,用现象代替难懂的名词。 [教学目标] 1.以河流地貌为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认识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类型及形成与发展过程。 3.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河谷的演变过程。 2.不同类型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 [教学难点] 1.河流侵蚀作用对河谷产生的影响。 2.怎样理解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侵蚀。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比较法 [教具] 图册,板图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地址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冰川、流水、风或生物等引起地表形态变化,它们被统称为外力作用。流水作用比较常见,如我们生活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是河流地貌中的堆积地貌。下面我们就以河流地貌及其发育的情况为例,来认识外力作用是如何对地貌形态产生影响的。 (板书)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一>河流侵蚀地貌 1

<教师讲解> 河流的发育过程都是由河水向河源不断推进,因此,河源段受河流作用时间最短为河谷发育早期,中游经较长时间发育,河谷宽展为中期,下游河流作用时间长,河谷宽浅,为成熟期,所以我们可以以河流的不同河段来说明河谷的发育过程。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自西向动注入东海。在长江的上游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叫虎跳峡。<地图册P37>。 学生讨论:虎跳峡有什么特点?这种景观是怎样形成的? 答:虎跳峡谷壁陡峭,河流湍急,河谷深而窄,横剖面呈“V ”型。 (补充)<河谷下切剖地下含水层,获得稳定的地下水补给,形成河谷> 河流上游,落差大,流速快,能量集中,河流侵蚀作用以下能和溯流侵蚀为主,使河谷不断加深和延长,形成“V ”型河谷。 (板书)(1)早期以下蚀和溯流侵蚀为主“V ”型 左图中指出荆江河段,河流蜿蜒蛇形。 (教师讲解) “V ”型河谷形成以后,河流落差变小,下蚀减弱,侧蚀加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和,河流弯曲,河谷拓宽。河流在弯曲河道,受离心力的作用,表层水流由凸岸流向凹岸,在水压的作用下,水流由底部从凹岸流回凸岸,凹岸水流速度快,受到侵蚀,而侵蚀的物质在水流的作用下,被搬到凸岸堆积。(如板图) (板书)(2)中期:河流下蚀减弱,侧蚀加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弯曲。 (教师讲解)随着凹岸不断侵蚀,凸岸不断堆积,河流更加弯曲,河谷宽而浅,呈“V ”型。 (板书)(3)成型期:下蚀为主,河谷宽而浅呈“V ”型。 (书P77)图,总结河谷的不同发育阶段,河谷的特点。 (过渡)由于河床坡度降低,导致流速减慢,或者其他原因引起河流搬运能力降低,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就会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板书)(二)河流堆积地貌 1.洪积—冲积平原 (对照板图,天山北麓的洪和扇)(我国西北) 山区:洪水期,流速快,携带大量的砾石和泥沙→水流出山口 度减慢→物质堆积→洪积扇→洪积平原 (冲积扇主要在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 洪积扇以谷口为顶点,由扇顶到扇缘,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为砾石、碎石、 砂、粉砂、粘土、在扇缘,水土质易好,往往形成干旱地区肥美的绿洲,如天山北麓的绿洲。 2.河浸滩平原 (如图)(教师讲解沙浸滩的形成并板书) 河流中下游地区,下蚀弱,侧蚀强→(凹岸堆积)凸岸侵蚀→水下堆积体→ 地势平缓 河道开阔 →水流速 枯水期露出水面→河漫滩 洪水期继续堆积 →河流改道或继续向下侵蚀→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一个案例,是前面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河流地貌是外力塑造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同时可以延伸到其他外力作用。在研读课标的基础上,比较四个版本的相关内容,可以结合课本案例和乡土案例,以达到学生学习到身边的地理,化抽象为具体,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等。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通过教学过程中各种河流地貌景观图片的多媒体演示,加强直观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观察分析、综合概括能力。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总之,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结合中,既实现本节的三维目标,又获取一些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流水侵蚀地貌类型,读图分析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说出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2)掌握流水堆积地貌类型,读图分析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读各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说明其形成原因及地貌特点。 过程与方法 (3)让学生学会搜集、整理与课堂有关的地理资料的能力,同时运用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归纳能力。 (4) 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探究讨论和实验研究,让学生开心地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 进一步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加强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教法与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动画演示法、问题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等。重、难点 重点 1 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流水侵蚀地貌类型及河谷的演变过程。 2 流水堆积地貌类型及形成原因。 难点 1 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河谷的演变过程。

合肥工业大学流体力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肥工业大学流体力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1.所属学院: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学科、专业代码: 080103 获得授权时间:2011年 2.学科、专业简介 流体力学主要研究流体本身的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其在生活、环保、科学技术及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毕业生可以在政府、建筑开发、施工、设计、科研单位、管理等部门得到相应的工作机会,也可以从事设计、施工、管理、研究等工作。 3. 培养目标 1.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觉悟,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求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 了解流体力学领域发展前沿和动态,在流体力学领域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熟练的实验技能。 3. 懂得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遵纪守法,举止文明,有“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良好作风,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和心理素质以及一定的美学修养。 4. 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技术科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对本专业学科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新发展及其新动向有一定的了解。 5. 受到工程设计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具备本专业所必需的运算、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等技能以及一定的基本工艺操作技能。 6. 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具有较强开拓创新的精神,具备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素质。 7. 较为熟练的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8. 具有较强的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能够将现代信息技术熟练运用于学习、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说明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教材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河流侵蚀地貌及其类型,然后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河谷地貌的发育,随后设计的“活动”,目的是运用学过的河流侵蚀地貌的知识,对现实中的河谷的形成过程进行简单的推测。能够用学过的地理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也是地理课学以致用的体现。 2.教材第二部分介绍了河流冲积平原的组成及其形成过程。 【三维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1.了解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过程,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并掌握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洪积-冲击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发生的位置及形成过程。 3.理解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能力目标 1.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2.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能够分析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因及地貌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 【教学难点】 1.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原理。 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图片导入 投影展示:

师问:看投影上的几幅图,看看这些地貌的形成与什么因素影响有关? (学生看图回答)生答:第一幅主要受力作用,其余三幅受外力作用。 教师总结:这些图片所反映的地貌还受到流水、风、冰川、生物等的影响。引出外力作用的含义。 过渡:我们生活在黄河入,流水形成的地貌比较常见,尤其是河流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是最常见的地貌之一。(创设意境,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的思维空间,同时吸引学生注意力,导入新课。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导入地理课,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学生联系前面的知识,回忆河流可以形成哪些地貌。) 河流地貌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地貌之一。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河流侵蚀地貌。 1.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 投影展示小实验视频:(联系实际生活中流水的流动状况,请同学合作探究后填写下面表格) 投影表格 表:河流侵蚀的类型及对河谷的影响 过渡 实际上河谷的形成过程正是由于以上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地形成河谷的呢?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下一个问题:河谷的形成原理。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的容,思考河谷作为一种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是如何一步步发育成熟的? (投影河流发育的各个阶段的图片,并绘制剖面图。利用图形分段讲解,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河流动力学概论(清华版)习题

河流动力学概论(清华版)习题 第二章 1. 等容粒径、筛分粒径、沉降粒径的定义各是什么?为什么筛析法得到的泥沙颗粒粒径接近于它的等容粒径? 答: (1)等容粒径为与泥沙颗粒体积相同的球体直径。如果泥沙颗粒的重量W 和容重γs (或体积V )可以测定,则其等容粒径可按下式计算: 113 3 66n s V W D ππγ????== ? ????? (2)如果泥沙颗粒较细,不能用称重或体积法确定等容粒径时,一般可以采用筛析法确定 其筛分粒径。设颗粒最后停留在孔径为D 1的筛网上,此前通过了孔径为D 2的筛网,则可以确定颗粒的粒径范围为D 1<D <D 2。 (3)对于粒径小于0.1 mm 的细砂,由于各种原因难以用筛析法确定其粒径,而必须用水析法测量颗粒在静水中的沉速,然后按照球体粒径与沉速的关系式,求出与泥沙颗粒密谋相同、沉速相等的球体直径,作为泥沙颗粒的沉降粒径。 (4)对形状不规则的泥沙颗粒,可以量测出其互相垂直的长、中、短三轴,以a ,b ,c 表示。可以设想颗粒是以通过中轴筛孔的,因此筛析所得到的颗粒的中轴长度b 。对粒径较粗的天然泥沙的几何形状作统计分析,结果可以表达如下式: ()13 b ab c = 即中轴长度接近(实测结果为略大于)三轴的几何平均值。如果把颗粒视为椭球体,则其体积为 6 V abc π = 等容粒径为 ()11 3 36n V D abc π??== ??? 因此,如果上述各假设成立,则筛析法所得到的泥沙颗粒粒径(颗粒恰好通过的孔径)接近于它的等到容粒径。 2. 100号筛的孔径是多少毫米?当泥沙粒径小于多少毫米时就必须用水析法做粒径分析? 答:查表2-2知100号筛的孔径是0.149 mm ,当泥沙粒径小于0.1 mm 时就必须用水析法做粒径分析。 3. 什么是颗粒的形状系数? 答:有时采用形状系数(shape factor )来综合表示颗粒形状特点,定义如下: SF = 4. 密度、容重、干容重在概念上有什么区别? 答:

《河流地貌的发育》高中地理教案

《河流地貌的发育》高中地理教案 1.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自主学习,分析法、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沟谷和河谷的演变关系。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河流地貌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理解事物是发展的,发展既有内部条件,也有外部条件。 1.河流的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侵蚀的不同类型。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以山岳地貌为例,学习了内力作用对地表 形态的影响。在外力作用中,流水是一种最强大而普遍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板书)。 师:河流所形成的地貌,是我们在自然界中所见到的最常见的 地貌种类之一。请看下面两幅图片。 (出示图片“三峡地貌”“崇明岛”) 师:以上两幅图片都是河流地貌,但它们的成因相同吗? 生:成因不同。三峡是长江切割巫山而形成的,是河流的侵蚀 地貌;崇明岛是长江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堆积而成,是河流的堆积地貌。 师:分析得很正确!这两种地貌都是外力作用--流水作用的结果,只不过它们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形成的地貌,让我们首先来认识河流侵蚀地貌。 (板书)(一)河流侵蚀地貌

师:河水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带走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的侵蚀主要有三种类型,由于它们对地表的侵蚀方向不同,因而对河谷形态的影响也不同。这三种类型是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 (播放录像“虎跳峡”或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一定为虎跳峡汹涌而澎湃的激流所震撼,湍急的河水从高处奔流跌落而下,对河谷的岩石有着强烈的冲刷作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种侵蚀的最终结果会使河谷怎样发展?这是三种类型中的哪一种? 生:(讨论后回答)强大的流水作用会侵蚀岩石,使岩石向着河流的上游方向逐渐消退,这是溯源侵蚀。 师:非常好。这种侵蚀会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从而使河流向上游方向发育。请大家再看虎跳峡的横剖面图,像英语字母中的哪个字母? 生:“V”字形 师:对!虎跳峡处于长江的上游,在长江的发育过程中处于较晚的时期,也就是河流发育的初期,河谷的集水面积较小。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 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掌握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 3.理解洪积扇、冲积、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2.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能够分析分析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因及地貌特点。 3、用讲解、观察、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 【教学难点】1.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原理2. 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第一小节大家学习了塑造地貌的内、外力作用,外力作用是由风、流水、冰川等等的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外力作用中的流水作用地貌,是大自然中最为常见的地貌,这节课我们来探讨一下河流对地貌的作用。 【板书】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介绍】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板书】河流地貌: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知识回顾】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前面课本中的一些概念 【板书】(一)河流侵蚀地貌 【播放幻灯片】 侵蚀作用: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也可以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称为侵蚀作用。 侵蚀作用地貌:侵蚀作用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称为侵蚀地貌 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搬运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4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word版本

《4.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 区县学校:××区牛栏山第一中学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课标解读: 本节课标的要求是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该标准的行为条件是“举例”,对学生达到水平要求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限定,即要通过对实际例子的分析来得以实现;该标准的行为动词是“分析”,属于理解层次的水平要求——即要求学生达到的认知水平是能够理解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各种内、外力因素。 [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掌握流水的外力作用方式,已经具有读取坐标图的基本能力,但是由于阅历浅,知识面还不够宽等原因,分析较深层次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材分析] 河流是自然界非常活跃的外力因子之一,它塑造的河流地貌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非常密切,所以,与第二节山岳相对应,本节以河流地貌为案例,剖析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以及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节课的目地是通过对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将这种案例分析方法迁移到其他外力地貌的学习中。 “河流地貌”的重点。本节教材在分析河流地貌的发育时,分别选取河谷和冲积平原作为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的案例进行剖析,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理解,并初步了解分析地貌形成过程的方法。这是这段内容的重点。 在河流侵蚀地貌部分,教材首先简单介绍了河流侵蚀作用及其类型,然后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河谷地貌的发育。随后设计的“活动”,目的是运用学过的河流侵蚀地貌的知识,对现实中的张家界的河谷形成过程进行简单的推测。能够用学过的地理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也是地理课学以致用的体现。 在河流堆积地貌部分,介绍了河流冲积平原的组成和它的形成过程。“冲积平原”这个名词学生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它的组成是新知识。图4.17示意性地指出了洪积-冲积平原、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巩固专练:10河流地貌的形成

河流地貌的形成 (2018·全国高考真题)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 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T0 B.T1 C.T2 D.T3 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 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 库赛湖位于藏北高原,冬季湖面结冰,冰上多分布有风沙活动带来的砂砾。湖底沉积物一年中由粗和细两层组成,下图为库赛湖地形及取样点沉积层垂直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湖湖滨杂草湿地广布,其中杂草湿地面积宽广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同一年份的粗颗粒层位于细颗粒层下部,粗颗粒层形成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湖泊沉积层可还原古代气候环境,若湖底细颗粒层较厚,可推测该年比往年 A.冬季风力偏大 B.夏季降水偏多

C.夏季气温偏高 D.冬季光照较强 河流发育到一定程度,随着流水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加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再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图5示意某地牛轭湖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地形区中,牛轭湖最多的是 A.云贵高原 B.东北平原 C.东南丘陵 D.塔里木盆地 5.促使河道自然裁弯形成牛轭湖的原因是 A.凹岸侵蚀 B.凹岸堆积 C.凸岸侵蚀 D.凸岸堆积 6.牛轭湖形成后,面积将逐渐缩小直至消亡。自然状态下牛轭湖消亡的原因是 A.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渐干涸 B.人类过量用水,水位不断下降 C.上游河道淤积,湖泊面积缩小 D.湖水蒸发下渗,植被发育覆盖 一般的河流只有一个入海口,但珠江却十分有趣,它有八个入海口,俗称“八口入海”。下图示意珠江口八大门地理位置及其周边环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与珠江“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密切相关的地理要素是

一、“工程力学+土木工程”

附件: 2010年双学士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 1、土木工程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 2、水利水电工程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 3、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 4、工程管理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 5、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 6、公共事业管理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 7、广播电视新闻学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 8、汉语言文学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 9、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 10、数学与应用数学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 11、日语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 12、英语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 13、金融学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 14、国际经济与贸易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 1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 1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 17、电子信息工程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 18、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双学位专业介绍及培养计划

一、土木工程专业 招生对象:已修满工程力学专业所有课程,学习成绩优良,对土木工程有专业需求的工程力学专业毕业生,拟招生30名左右。 要求:一年内修满至少43学分,成绩合格。 说明:“工程力学+土木工程”培养计划参照了工程力学专业培养计划中相关研究方向课程设置情况。 双学位专业课程教学指导性进程计划表 建设工程学部土木工程专业2010年入学适用

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招生对象:已修满工程力学专业所有课程,学习成绩优良,对水利水电工程有专业需求的工程力学专业毕业生,拟招生30名左右。 要求:一年内修满至少41学分(非建工方向45学分),成绩合格。 说明:“工程力学+水利水电工程”培养计划参照了工程力学专业培养计划中相关研究方向课程设置情况。 双学位专业课程教学指导性进程计划表 建设工程学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10年入学适用

河流的侵蚀地貌教学设计

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一课时河流的侵蚀地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以河流地貌为例,讲述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 地表形态的影响; 3 .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能用所学知识来解释自然界中河谷地貌的形成原因; 2.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三、德育目标 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河谷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 1.对溯源侵蚀的理解; 2.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原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甲乙 1.在本章的第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营造地表形态的力,我们分为两类,分别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2.其中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风化、侵蚀、搬动、堆积。 3.常见的外力又有哪些呢?一一风,流水,冰川,生物,波浪。 3 .观察两幅图片,图中所展示的地貌是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 ――河流。 过渡:河流地貌是自然节中最常见的地貌之一。上节课我们以“山岳 的形成”为例,学习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这节课我们将以 “河流地貌的发育”为例,来进一步学习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板书] 二、讲授新课 1.观察两幅图片中,河流作用形成的地貌有什么区别? ――甲是河流的侵蚀地貌,乙图是河流的堆积地貌。这就是我们常见的两种河流地貌。首先我们来学习河流的侵蚀地貌。[板书] 2.河流的侵蚀地貌: ①理解河流地貌的涵义:侵蚀——河流侵蚀——河流的侵蚀地貌。

人教版高三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人教版高三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 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分析法、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沟谷和河谷的演变关系。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河流地貌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理解事物是发展的,发展既有内部条件,也有外部条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河流的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 河流侵蚀的不同类型。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以山岳地貌为例,学习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外力作用中,流水是一种大而普遍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板书)。

[教师精讲] 师:河流所形成的地貌,是我们在自然界中所见到的最常见的地貌种类之一。请看下面两幅图片。 (出示图片“三峡地貌”“崇明岛”) 师:以上两幅图片都是河流地貌,但它们的成因相同吗? 生:成因不同。三峡是长江切割巫山而形成的,是河流的侵蚀地貌;崇明岛是长江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堆积而成,是河流的堆积地貌。 师:分析得很正确!这两种地貌都是外力作用--流水作用的结果,只不过它们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形成的地貌,让我们首先来认识河流侵蚀地貌。 (板书)(一)河流侵蚀地貌 师:河水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带走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的侵蚀主要有三种类型,由于它们对地表的侵蚀方向不同,因而对河谷形态的影响也不同。这三种类型是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 (播放录像“虎跳峡”或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一定为虎跳峡汹涌而澎湃的激流所震撼,湍急的河水从高处奔流跌落而下,对河谷的岩石有着强烈的冲刷作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种侵蚀的最终结果会使河谷怎样发展?这是三种类型中的哪一种? 生:(讨论后回答)强大的流水作用会侵蚀岩石,使岩石向着河流的上游方向逐渐消退,这是溯源侵蚀。 师:非常好。这种侵蚀会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从而使河流向上游方向发育。请大家再看虎跳峡的横剖面图,像英语字母中的哪个字母? 生:“V”字形 师:对!虎跳峡处于长江的上游,在长江的发育过程中处于较晚的时期,也就是河流发育的初期,河谷的集水面积较小。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 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掌握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 3.理解洪积扇、冲积、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2.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能够分析分析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因及地貌特点。 3、用讲解、观察、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 【教学难点】1.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原理2. 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第一小节大家学习了塑造地貌的内、外力作用,外力作用是由风、流水、冰川等等的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外力作用中的流水作用地貌,是大自然中最为常见的地貌,这节课我们来探讨一下河流对地貌的作用。 【板书】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介绍】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板书】河流地貌: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知识回顾】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前面课本中的一些概念 【板书】(一)河流侵蚀地貌 【播放幻灯片】

侵蚀作用: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也可以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称为侵蚀作用。 侵蚀作用地貌:侵蚀作用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称为侵蚀地貌 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搬运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引导读书】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77倒数第一、二段,填出以下表格。 【教师总结】实际上河流的形成过程正是由于以上的侵蚀作用而形成。到底是如何经过一步步的形成河流呢?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下一个问题。 【播放幻灯片】 河流侵蚀作用视频 早期河流形成时,伴随着地壳的抬升作用。例如: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 【播放幻灯片】实例1: 视频: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 【思考】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成因是什么? 科罗拉多大峡谷横剖面呈什么形状? 【播放幻灯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