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课后答案张丽萍

9 糖代谢

1.假设细胞匀浆中存在代谢所需要的酶和辅酶等必需条件,若葡萄糖的C-1处用14C 标记,那么在下列代谢产物中能否找到14C标记。

(1)CO2;(2)乳酸;(3)丙氨酸。

解答:

(1)能找到14C标记的CO2 葡萄糖→→丙酮酸(*C1) →氧化脱羧生成标记的CO2。

(2)能找到14C标记的乳酸丙酮酸(*C1)加NADH+H+还原成乳酸。

(3)能找到14C标记的丙氨酸丙酮酸(*C1) 加谷氨酸在谷丙转氨酶作用下生成14C 标记的丙氨酸。

2.某糖原分子生成n 个葡糖-1-磷酸,该糖原可能有多少个分支及多少个α-(1—6)糖苷键(*设:糖原与磷酸化酶一次性作用生成)?如果从糖原开始计算,lmol葡萄糖彻底氧化为CO2和H2O,将净生成多少mol ATP?

解答:经磷酸化酶作用于糖原的非还原末端产生n个葡萄糖-1-磷酸, 则该糖原可能有n+1个分支及n+1个α-(1—6)糖苷键。如果从糖原开始计算,lmol葡萄糖彻底氧化为CO2和H2O, 将净生成33molATP。

3.试说明葡萄糖至丙酮酸的代谢途径,在有氧与无氧条件下有何主要区别?

解答:(1) 葡萄糖至丙酮酸阶段,只有甘油醛-3-磷酸脱氢产生NADH+H+ 。NADH+H+代谢去路不同, 在无氧条件下去还原丙酮酸; 在有氧条件下,进入呼吸链。

(2) 生成ATP的数量不同,净生成2mol ATP; 有氧条件下净生成7mol ATP。

葡萄糖至丙酮酸阶段,在无氧条件下,经底物磷酸化可生成4mol ATP(甘油酸-1,3-二磷酸生成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经烯醇丙酮酸磷酸生成丙酮酸),葡萄糖至葡

--二磷酸分别消耗了1mol ATP, 在无氧条件下净生糖-6-磷酸,果糖-6-磷酸至果糖1,6

成2mol ATP。在有氧条件下,甘油醛-3-磷酸脱氢产生NADH+H+进入呼吸链将生成2×2.5mol ATP,所以净生成7mol ATP。

4.O2没有直接参与三羧酸循环,但没有O2的存在,三羧酸循环就不能进行,为什么?丙二酸对三羧酸循环有何作用?

解答:三羧酸循环所产生的3个NADH+H+和1个FADH2需进入呼吸链,将H+和电子传递给O2生成H2O。没有O2将造成NADH+H+和FADH2的积累,而影响三羧酸循环的进行。丙二酸是琥珀酸脱氢酶的竟争性抑制剂,加入丙二酸会使三羧酸循环受阻。

5.患脚气病病人丙酮酸与α–酮戊二酸含量比正常人高(尤其是吃富含葡萄糖的食物后),请说明其理由。

解答:因为催化丙酮酸与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的酶系需要TPP作酶的辅因子, TPP 是VB1的衍生物,患脚气病病人缺VB1,丙酮酸与α–酮戊二酸氧化受阻,因而含量比正常人高。

6.油料作物种子萌发时,脂肪减少糖増加,利用生化机制解释该现象,写出所经历的主要生化反应历程。

解答:油料作物种子萠发时,脂肪减少,糖増加,表明脂肪转化成了糖。转化途径是:脂肪酸氧化分解成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经乙醛酸循环中的异柠檬酸裂解酶与苹果酸合成酶催化, 生成草酰乙酸,再经糖异生转化为糖。

7.激烈运动后人们会感到肌肉酸痛,几天后酸痛感会消失.利用生化机制解释该现象。

解答:激烈运动时, 肌肉组织中氧气供应不足, 酵解作用加强, 生成大量的乳酸, 会感到肌肉酸痛,经过代谢, 乳酸可转变成葡萄糖等其他物质,或彻底氧化为CO2和H2O, 因乳酸含量减少酸痛感会消失。

8.写出UDPG的结构式。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糖原时,每增加一个糖残基将消耗多少ATP?

解答: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糖原时, 每增加一个糖残基将消耗3molATP。过程如下:葡萄糖

ATP G6P ADP

+--+

(激酶催化),

G 6P G 1P ----(己糖磷酸异构酶催化),

2G 1P UTP UDPG PPi PPi H O 2Pi

--+++−−→(UDPG 焦磷酸化酶催化),

再在糖原合成酶催化下,UDPG 将葡萄糖残基加到糖原引物非还原端形成α-1,4-糖苷键。

9.在一个具有全部细胞功能的哺乳动物细胞匀浆中分别加入1mol 下列不同的底物,每种底物完全被氧化为CO 2和H 2O 时,将产生多少摩尔 ATP 分子?

(1) 丙酮酸 (2)烯醇丙酮酸磷酸 (3) 乳酸 (4) 果糖-l ,6-二磷酸

(5)二羟丙酮磷酸 (6)草酰琥珀酸

解答:(1) 丙酮酸被氧化为CO 2和H 2O 时,将产生12.5mol ATP ;

(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被氧化为CO 2和H 2O 时,将产生13.5mol ATP ;

(3) 乳酸被氧化为CO 2和H 2O 时,将产生15mol ATP ;

(4) 果糖1,6--二磷酸被氧化为CO 2和H 2O 时,将产生34mol ATP ;

(5) 二羟丙酮磷酸被氧化为CO 2和H 2O 时,将产生17mol ATP ;

(6)草酰琥珀酸被氧化为CO 2和H 2O 时,将产生20mol ATP 。

10 脂质的代谢

1.脂肪是如何分解和合成的?

解答:生物体利用三酰甘油是通过脂肪酶水解三酰甘油生成甘油与脂肪酸。甘油和脂肪酸在组织内进一步氧化生成CO 2、水及能量。合成脂肪所需的甘油-3-磷酸可由糖酵解产生的二羟丙酮磷酸还原而成,亦可由脂肪动员产生的甘油经脂肪组织外的甘油激酶催化与A TP 作用而成。脂肪酸经活化生成的脂酰辅酶A 与甘油-3-磷酸缩合生成磷脂酸;二羟丙酮磷酸也能与脂酰CoA 作用生成脂酰二羟丙酮磷酸,然后还原生成溶血磷脂酸,溶血磷脂酸和脂酰CoA 作用可生成磷脂酸。磷脂酸在磷脂酸磷酸酶作用生成二酰甘油及磷酸。二酰甘油与另一分子的脂酰CoA 缩合即生成三酰甘油。

详见10.2和10.3节。

2.什么是β-氧化?1mol 硬脂酸彻底氧化可净产生多摩尔A TP?

解答:脂肪酸氧化作用是发生在β碳原子上,逐步将碳原子成对地从脂肪酸链上切下,这个作用即β-氧化。它经历了脱氢(辅酶FAD ),加水,再脱氢(辅酶NAD +),硫解四步骤,从脂肪酸链上分解下一分子乙酰CoA 。1mol 硬脂酸(十八碳饱和脂肪酸)彻底氧化可净产生120mol 摩尔A TP 。1.5×8+2.5×8+10×9-2=12+20+90-2=120 mol ATP 。

详见10.2.2中的“脂肪酸β-氧化过程中的能量转变”。

3.脂肪酸除β-氧化途径外,还有哪些氧化途径?

解答:脂肪酸除主要进行β-氧化作用外,还可进行另两种方式的氧化,即α-氧化与ω-氧化。

在α-氧化途径中长链脂肪酸的α-碳在加单氧酶的催化下氧化成羟基生成α-羟脂酸。羟脂酸可转变为酮酸,然后氧化脱羧转变为少一个碳原子的脂肪酸。此外脂肪酸的末端甲基(ω-端)可经氧化作用后转变为ω-羟脂酸,然后再氧化成,αω-二羧酸进行β-氧化,此途径称为ω-氧化。含奇数碳原子的脂肪酸也可进行β-氧化,但最后一轮,产物是丙酰CoA 和乙酰CoA 。丙酰CoA 经代谢生成琥珀酰CoA 。也可以经其他代谢途径转变成乳酸及乙酰CoA 进行氧化。

详见10.2.3中的“奇数碳链脂肪酸的氧化”和10.2.3中的“α-氧化和ω-氧化”。

4.C16:1与相同碳原子数的饱和脂肪酸氧化途径有何区别?

解答:几乎所有生物体的不饱和脂肪酸都只含有顺式双键,且多在第9位,而β-氧化中的△2-反烯脂酰CoA 水化酶和β-羟脂酰CoA 脱氢酶具有高度立体异构专一性,所以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除要有β-氧化的全部酶外,还需要△3-顺, △2-反烯脂酰CoA 异构酶和△2-反,△4-顺二烯脂酰CoA 还原酶。详见 10.2.2.5“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不饱和脂肪酸C 16:1比相同碳原子数的饱和脂肪酸少生成1.5个A TP 。

5.酮体是如何产生和氧化的?为什么肝中产生的酮体要在肝外组织才能被利用'

解答:丙酮、乙酰乙酸、β-羟丁酸在医学上称为酮体,其如何产生和氧化详见10.2.4.1 “酮体的生成”和10.2.4.2 “酮体的氧化”。肝产生的酮体要在肝外组织才能被利用,是因为肝中有活力很强的生成酮体的酶,但缺少利用酮体的酶。

6.脂肪酸是如何进行生物合成的?

解答:详见 10.3.2“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7.1mol三辛脂酰甘油在生物体内分解成CO2和H2O时,可净产生多少摩尔ATP?

解答:1mol三辛脂酰甘油在生物体内加H2O分解成1mol甘油和3mol辛酸。甘油氧化成CO2和H2O时,可净产生18.5mol ATP,3mol辛酸经3次β-氧化,生成4mol乙酰CoA。3mol辛酸:3×【1.5×3+2.5×3+10×4-2】=150mol ATP,1mol三辛脂酰甘油可净产生168.5mol ATP。

8.试以磷脂酰胆碱为例叙述磷脂合成和分解的途径。

解答:磷脂酰胆碱的合成详见10.4节,分解见10.1.2“磷脂的酶促水解”。

9.胆固醇在体内是如何生成、转化和排泄的?

解答:详见10.5节。

11 蛋白质分解和氨基酸代谢

1.蛋白质在细胞内不断地降解又合成有何生物学意义?

解答:细胞不停地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并又将蛋白质降解为氨基酸。这种看似浪费的过程对于生命活动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可去除那些不正常的蛋白质,它们的积累对细胞有害。其次,通过降解多余的酶和调节蛋白来调节物质在细胞中的代谢。研究表明降解最迅速的酶都位于重要的代谢调控位点上,这样细胞才能有效地应答环境变化和代谢的需求。另外细胞也可以蛋白质的形式贮存养分,在代谢需要时将其降解产生能量供机体需要。

2.何谓氨基酸代谢库?

解答:所谓氨基酸代谢库即指体内氨基酸的总量。

3.氨基酸脱氨基作用有哪几种方式?为什么说联合脱氨基作用是生物体主要的脱氨基方式?

解答: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主要有氧化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和非氧化脱氨基作用。生物体内L-氨基酸氧化酶活力不高,而L-谷氨酸脱氢酶的活力却很强,转氨酶虽普遍存在,但转氨酶的作用仅仅使氨基酸的氨基发生转移并不能使氨基酸真正脱去氨基。故一般认为L-氨基酸在体内往往不是直接氧化脱去氨基,主要以联合脱氨基的方式脱氨。详见11.2.1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4.试述磷酸吡哆醛在转氨基过程中的作用。

解答:转氨酶的种类虽多,但其辅酶只有一种,即吡哆醛-5-磷酸,它是维生素B6的磷酸酯。吡哆醛-5-磷酸能接受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而变成吡哆胺-5-磷酸,同时氨基酸则变成α-酮酸。吡哆胺-5-磷酸再将其氨基转移给另一分子α-酮酸,生成另一种氨基酸,而其本身又变成吡哆醛-5-磷酸,吡哆醛-5-磷酸在转氨基作用中起到转移氨

基的作用。

5.假如给因氨中毒导致肝昏迷的病人注射鸟氨酸、谷氨酸和抗生素,请解释注射这几种物质的用意何在?

解答:人和哺乳类动物是在肝中依靠鸟氨酸循环将氨转变为无毒的尿素。鸟氨酸作为C和N的载体,可以促进鸟氨酸循环。谷氨酸可以和氨生成无毒的谷氨酰胺。抗生素可以抑制肠道微生物的生长,减少氨的生成。

6.什么是鸟氨酸循环,有何实验依据? 合成lmol尿素消耗多少高能磷酸键?

解答:尿素的合成不是一步完成,而是通过鸟氨酸循环的过程形成的。此循环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鸟氨酸与二氧化碳和氨作用,合成瓜氨酸。第二阶段为瓜氨酸与氨作用,合成精氨酸。第三阶段精氨酸被肝中精氨酸酶水解产生尿素和重新放出鸟氨酸。反应从鸟氨酸开始,结果又重新产生鸟氨酸,形成一个循环,故称鸟氨酸循环(又称尿素循

环)。合成1mol尿素需消耗4mol高能键。

详见11.2.3“①排泄”和“(2)尿素的生成机制和鸟氨酸循环”。

7.什么是生糖氨基酸、生酮氨基酸、生酮兼生糖氨基酸?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代谢的中心?你是如何理解的?

解答:在体内可以转变为糖的氨基酸称为生糖氨基酸,其按糖代谢途径进行代谢;能转变成酮体的氨基酸称为生酮氨基酸,其按脂肪酸代谢途径进行代谢;二者兼有的称为生糖兼生酮氨基酸,部分按糖代谢,部分按脂肪酸代谢途径进行。一般说,生糖氨基酸分解的中间产物大都是糖代谢过程中的丙酮酸、草酰乙酸、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或者与这几种物质有关的化合物。生酮氨基酸的代谢产物为乙酰辅酶A或乙酰乙酸。在绝大多数生物体内,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蛋白质、氨基酸等物质的共同分解途径。另一方面三羧酸循环中的许多中间体如α-酮戊二酸、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草酰乙酸等又是生物体各物质合成的共同前体。因此三羧酸循环是各物质代谢的中心。

8.什么是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解答:生物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需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为必需氨基酸。如成年人体不能合成苏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等8种氨基酸,此8种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缺少其中任一种都将影响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而生物体自身能合成的氨基酸为非必需氨基酸。

9.何谓一碳单位?它与氨基酸代谢有何联系?

解答:生物化学中将具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称为一碳单位。在物质代谢过程中常遇到一碳基团从一个化合物转移到另一个化合物的分子上去,而一碳单位的载体往往为四氢叶酸,体内一碳单位的产生与下列氨基酸代谢有关。

甘氨酸、丝氨酸的分解反应可产生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组氨酸降解为谷氨酸的过程中可以形成N5-亚氨甲基四氢叶酸,苏氨酸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甘氨酸所以也能生成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另外甲硫氨酸也是体内重要的甲基化试剂,可以为很多化合物提供甲基。详见11.3.2“氨基酸代谢与一碳单位”。

10.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可分为哪几种衍生类型?

解答:不同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不同,但许多氨基酸生物合成都与机体内的几个主要代谢途径相关。因此,可将氨基酸生物合成相关代谢途径的中间产物,看作氨基酸生物合成的起始物,并以此起始物不同划分为六大类型:①α-酮戊二酸衍生类型,②草酰乙酸衍生类型,③丙酮酸衍生类型,④甘油酸-3-磷酸衍生类型,⑤赤藓糖-4-磷酸和烯醇丙酮酸磷酸衍生类型,⑥组氨酸生物合成。详见11.3.1“氨基酸合成途径的类型”。

11.1分子丙氨酸在哺乳动物体内彻底氧化可净生成多少A TP?

解答:丙氨酸通过转氨基作用将氨基转给α-酮戊二酸产生丙酮酸和谷氨酸。丙酮酸经过氧化脱羧形成乙酰CoA和NADH。1分子乙酰CoA在细胞内彻底氧化可产生10分子的ATP,1分子NADH通过呼吸链的氧化可产生2.5分子A TP。谷氨酸在谷氨酸脱氢酶的催化下形成1分子NADH、1分子α-酮戊二酸和1分子NH4+。2分子NH4+在哺乳动物体内经过尿素循环转变成尿素需要消耗4分子A TP。因此1分子丙氨酸在哺乳动物体内被彻底氧化可净产生12.5+2.5-2=13分子的ATP。如果是鱼类,则脱下的氨基可直接排出体外,不需要消耗A TP,那么就可净产生15分子的A TP。

12.给哺乳动物喂食15N标记的丙氨酸,能否在动物体内找到15N标记的苏氨酸、赖氨酸和谷氨酸?

解答:在动物体内可以找到15N标记的谷氨酸,15N标记的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在谷丙转氨酶的作用下生成谷氨酸和丙酮酸。苏氨酸和赖氨酸是由食物供给的必需氨基酸,动物体自身不能合成。

12 核苷酸代谢

1.你如何解释以下现象:细菌调节嘧啶核苷酸合成的酶是天冬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而人类调节嘧啶核苷酸合成的酶主要是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

解答: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参与两种物质的合成,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和精氨酸的合

成。在细菌体内,这两种物质的合成发生在相同的部位(细菌无细胞器的分化),如果调节嘧啶核苷酸合成的酶是此酶的话,对嘧啶核苷酸合成的控制将会影响到精氨酸的正常合成。而人体细胞内有两种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即定位于线粒体内的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和定位于细胞质内的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Ⅱ,它们分别参与尿素循环(精氨酸合成),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2.假如细胞中存在合成核苷酸的全部前体物质,①从核糖-5-磷酸合成1mol腺苷酸需要消耗多少摩尔ATP?②如果用补救途径合成1mol腺苷酸,细胞可节省多少摩尔ATP?

解答:①从核糖-5-磷酸合成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时,需要将1mol焦磷酸基团从ATP转移到核糖-5-磷酸分子上去,在合成IMP途径的后续步骤中,该焦磷酸被释放并迅速水解生成2mol Pi,相当于消耗2mol ATP。随后在生成甘氨酰胺核苷酸、甲酰甘氨咪唑核苷酸、5-氨基咪唑核苷酸和甲酰胺核苷酸四步反应中,各有1mol ATP的消耗,生成了IMP。在IMP转化成腺苷酸时,由腺苷琥珀酸合成酶催化的反应又另外消耗1mol GTP。所以,从核糖-5-磷酸合成1mol腺苷酸需要消耗7mol ATP。②补救途径合成腺苷酸反应为:腺嘌呤 + 核糖-5-磷酸→腺苷+Pi ,腺苷 + ATP → AMP + ADP ,可见从腺嘌呤补救途径合成1mol腺苷酸只消耗1mol ATP,比从头合成核糖-5-磷酸节省6mol ATP 。

3.使用放射性标记的尿苷酸可标记DNA分子中所有的嘧啶碱基,而使用次黄苷酸可标记DNA分子中所有的嘌呤碱基,试解释以上的结果。

解答:使用放射性标记尿苷酸后,尿苷酸(UMP)→UDP→CTP→CDP→dCDP→dCTP;UDP →dUDP→dUMP→dTMP→dTDP→dTTP。放射性标记次黄苷酸后,次黄苷酸(IMP)→GMP→GDP →dGDP→dGTP;次黄苷酸(IMP)→腺苷琥珀酸→AMP→ADP→dADP→dATP。

4.为便于筛选经抗原免疫的B细胞和肿瘤细胞的融合细胞,选用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陷(HGPRT–)的肿瘤细胞和正常B细胞融合后在HAT(次黄嘌呤–氨甲蝶呤–胞苷)选择培养基中培养,此时只有融合细胞才能生长和繁殖,请解释选择原理。

解答:细胞内核苷酸合成有两条途径,一是从头合成途径,另一条是补救途径。对于B细胞,由于不能在培养基上繁殖,所以未融合的B细胞不能在培养基上繁殖。对于肿瘤细胞,因为是HGPRT缺陷型,因而它不能通过补救途径合成核苷酸。又因为选择性培养基HAT中含氨甲蝶呤,它是叶酸的拮抗剂,叶酸是嘌呤和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中转移一碳单位的辅酶(四氢叶酸)的来源,所以氨甲蝶呤抑制了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这样未融合的肿瘤细胞也不能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和繁殖,只有融合细胞具有了双亲的遗传性,才能在HAT选择性培养基中利用补救途径合成核苷酸,从而生长和繁殖。

5.简述5-氟尿嘧啶(5-Fura)、6-巯基嘌呤在体内的代谢去向,试解释它们为何能抑制DNA的复制。

解答:5-溴尿嘧啶是胸腺嘧啶的结构类似物。它进入人体后,可转化成5-溴脱氧尿苷酸(BrdUMP),进一步生成5-溴脱氧尿苷二磷酸(BrdUDP)和5-溴脱氧尿苷三磷酸(BrdUTP),BrdUTP作为dTTP的类似物可掺入到新合成的DNA链中。但它又可作为一种假的负反馈抑制剂抑制CDP的还原,从而抑制DNA的合成。因为dTTP作为NDP还原酶的变构抑制剂可抑制CDP的还原,具有类似的效应。CDP还原的抑制影响到DNA前体dCTP 的产生。 6-巯基嘌呤是次黄嘌呤的结构类似物。它进入人体后,在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催化下发生下列反应:6-巯基嘌呤 + PRPP → 6-巯基嘌呤核苷酸,可抑制磷酸核糖焦磷酸激酶和磷酸核糖氨基转移酶,使PRPP和5-磷酸核糖胺的合成受阻。同时6-巯基嘌呤核苷酸还可抑制次黄苷酸(IMP)进一步合成AMP、GMP,从而使核酸的合成受阻。

6.人体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陷会引起核苷酸代谢发生怎样的变化?其生理生化机制是什么?

解答: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是催化次黄嘌呤、鸟嘌呤补救合成的一种重要的酶。正常情况下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和补救合成途径是平衡的,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缺陷后,嘌呤补救合成停止了,会使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底物堆积,尤其是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高水平的PRPP导致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过量生成。由于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是在PRPP基础上进行的,因而HGPRT缺陷对嘌呤核苷酸

合成影响更大。高水平的嘌呤核苷酸进而促使它的分解加强,结果导致血液中尿酸的堆积。过量尿酸将导致自毁容貌症,又称Lesch-Nyhan综合征。

7.用氘标记胞苷的嘧啶碱基,用14C标记胞苷的核糖部分,用标记好的胞苷注射动物。经过一段时间后,从动物组织中除了分离出游离的带有标记的核糖和胞嘧啶,同时还发现分离出的DNA分子中含有带标记的脱氧胞苷酸,从这些实验事实中你可得到什么结论?

解答:从这些实验事实中可以看出,嘧啶化合物与其他代谢物一样在体内处于不断的分解和合成中。胞苷进入体内后可经过合成代谢转变为胞苷酸和脱氧胞苷酸,后者可进一步转变成dCDP和dCTP而掺入DNA分子中。胞苷也可经分解代谢产生胞嘧啶和核糖。从这些结果促使人们去研究核苷酸在体内是如何转变成脱氧核苷酸的?核苷酸还原酶的发现使这一问题得到了答案,原来核苷酸还原酶能够以核苷二磷酸为底物,催化核苷二磷酸转变为脱氧核苷二磷酸。

大学所有课程课后答案

我为大家收集了大学所有课程的课后答案,这里只列出了一部分,要想找到更多的答案,请到https://www.360docs.net/doc/c619055283.html,查找。 资料打开方法:按住 Ctrl键,在你需要的资料上用鼠标左键单击 资料搜索方法:Ctrl+F 输入关键词查找你要的资料【数学】 ?01-08数值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第四版课后答案 ?01-08微分几何第三版梅向明黄敬之主编课后答案 ?01-07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陈志杰主编第二版课后答案?01-07高等代数第三版北京大学数学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课后答案 ?01-07数学分析陈纪修主编第二版课后答案 ?01-07数学分析华东师大第三版课后答案 ?12-27高等数学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五版课后答案 ?12-08积分变换(第四版)东南大学数学系张元林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 ?11-30微积分复旦大学出版社曹定华主编课后答案 ?11-21人大-吴赣昌-高等数学/微积分(经管类)课后答案 ?11-09概率统计简明教程同济版课后答案 ?11-09复变函数钟玉泉课后答案 ?11-09微积分范培华章学诚刘西垣中国商业出版社课后答案 ?11-09线性代数同济大学第四版课后答案

?11-08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大版盛骤谢式千课后答案 ?11-08复变函数西安交通大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 ?11-07离散数学教程肖新攀编著课后习题答案 ?11-07离散数学(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耿素云,屈婉玲,张立昂)课后习题答案 ?11-04高等数学同济大学出版社第六版课后答案 ?10-27高等数学北大版课后答案 ?【通信/电子/电气/自动化】 ?01-08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吴大正第4版课后答案 ?01-08信号与系统刘泉主编课后答案 ?01-08信号与系统奥本海姆英文版课后答案 ?01-08数字信号处理吴镇扬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 ?01-08通信原理樊昌信第六版国防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 ?01-08通信原理北京邮电大学课后答案 ?12-10数字逻辑第四版(毛法尧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12-10数字逻辑第二版(毛法尧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 ?12-08电路第五版邱关源罗先觉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12-03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程佩青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

生物化学课后答案张丽萍

生物化学课后答案张丽 萍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9糖代谢 1.假设细胞匀浆中存在代谢所需要的酶和辅酶等必需条件,若葡萄糖的C-1处用14C标记,那么在下列代谢产物中能否找到14C标记。 (1)CO 2 ;(2)乳酸;(3)丙氨酸。 解答: (1)能找到14C标记的CO 2 葡萄糖→→丙酮酸(*C 1 ) →氧化脱羧生成标 记的CO 2 。 (2)能找到14C标记的乳酸丙酮酸(*C 1 )加NADH+H+还原成乳酸。 (3)能找到14C标记的丙氨酸丙酮酸(*C 1 ) 加谷氨酸在谷丙转氨酶作用下生成14C标记的丙氨酸。 2.某糖原分子生成n 个葡糖-1-磷酸,该糖原可能有多少个分支及多少个α-(1—6)糖苷键(*设:糖原与磷酸化酶一次性作用生成)如果从糖原 开始计算,lmol葡萄糖彻底氧化为CO 2和H 2 O,将净生成多少molATP 解答:经磷酸化酶作用于糖原的非还原末端产生n个葡萄糖-1-磷酸, 则该糖原可能有n+1个分支及n+1个α-(1—6)糖苷键。如果从糖原开始计 算,lmol葡萄糖彻底氧化为CO 2和 H 2 O, 将净生成33molATP。 3.试说明葡萄糖至丙酮酸的代谢途径,在有氧与无氧条件下有何主要区别 解答:(1) 葡萄糖至丙酮酸阶段,只有甘油醛-3-磷酸脱氢产生 NADH+H+ 。NADH+H+代谢去路不同, 在无氧条件下去还原丙酮酸; 在有氧条件下,进入呼吸链。 (2) 生成ATP的数量不同,净生成2mol ATP; 有氧条件下净生成7mol ATP。 葡萄糖至丙酮酸阶段,在无氧条件下,经底物磷酸化可生成4mol ATP (甘油酸-1,3-二磷酸生成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经烯醇丙酮酸磷酸生成丙酮酸),葡萄糖至葡糖-6-磷酸,果糖-6-磷酸至果糖1,6 --二磷酸分别消耗了1mol ATP, 在无氧条件下净生成2mol ATP。在有氧条件下,甘油醛-3-磷酸脱氢产生NADH+H+进入呼吸链将生成2× ATP,所以净生成7mol ATP。 4.O 2没有直接参与三羧酸循环,但没有O 2 的存在,三羧酸循环就不能进行, 为什么丙二酸对三羧酸循环有何作用 解答:三羧酸循环所产生的3个NADH+H+和1个FADH 2 需进入呼吸链,将 H+和电子传递给O 2生成H 2 O。没有O 2 将造成NADH+H+和FADH 2 的积累,而影响三 羧酸循环的进行。丙二酸是琥珀酸脱氢酶的竟争性抑制剂,加入丙二酸会使三羧酸循环受阻。 5.患脚气病病人丙酮酸与α–酮戊二酸含量比正常人高(尤其是吃富含葡萄糖的食物后),请说明其理由。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课后答案_张丽萍

1 绪论 1.生物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解答:生物化学主要研究: (1)生物机体的化学组成、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及功能; (2)生物分子分解与合成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3)生物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表达; (4)生物体新陈代谢的调节与控制。 2.你已经学过的课程中哪些内容与生物化学有关。 提示: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并运用生物化学的知识。 3.说明生物分子的元素组成和分子组成有哪些相似的规侓。 解答:生物大分子在元素组成上有相似的规侓性。碳、氢、氧、氮、磷、硫等6种是蛋白质、核酸、糖和脂的主要组成元素。碳原子具有特殊的成键性质,即碳原子最外层的4个电子可使碳与自身形成共价单键、共价双键和共价三键,碳还可与氮、氧和氢原子形成共价键。碳与被键合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的性质,使得碳骨架可形成线性、分支以及环状的多种多性的化合物。特殊的成键性质适应了生物大分子多样性的需要。氮、氧、硫、磷元素构成了生物分子碳骨架上的氨基(-NH2)、羟基(-OH)、羰基()、羧基(-COOH)、巯基(-SH)、磷酸基(-PO4 )等功能基团。这些功能基团因氮、硫和磷有着可变的氧化数及氮和氧有着较强的电负性而与生命物质的许多关键作用密切相关。 生物大分子在结构上也有着共同的规律性。生物大分子均由相同类型的构件通过一定的共价键聚合成链状,其主链骨架呈现周期性重复。构成蛋白质的构件是20种基本氨基酸。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连。肽链具有方向性(N 端→C端),蛋白质主链骨架呈"肽单位"重复;核酸的构件是核苷酸,核苷酸通过3′, 5′-磷酸二酯键相连,核酸链也具有方向性(5′、→3′ ),核酸的主链骨架呈"磷酸-核糖(或脱氧核糖)"重复;构成脂质的构件是甘油、脂肪酸和胆碱,其非极性烃长链也是一种重复结构;构成多糖的构件是单糖,单糖间通过糖苷键相连,淀粉、纤维素、糖原的糖链骨架均呈葡萄糖基的重复。 2 蛋白质化学 1.用于测定蛋白质多肽链N端、C端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基本原理是什么? 解答:(1) N-末端测定法:常采用―二硝基氟苯法、Edman降解法、丹磺酰氯法。 ①―二硝基氟苯(DNFB或FDNB)法:多肽或蛋白质的游离末端氨基与―二硝基氟苯(―DNFB)反应(Sanger反应),生成DNP―多肽或DNP―蛋白质。由于DNFB与氨基形成的键对酸水解远比肽键稳定,因此DNP―多肽经酸水解后,只有N―末端氨基酸为黄色DNP―氨基酸衍生物,其余的都是游离氨基酸。 ②丹磺酰氯(DNS)法:多肽或蛋白质的游离末端氨基与与丹磺酰氯(DNS―Cl)反应生成DNS―多肽或DNS―蛋白质。由于DNS与氨基形成的键对酸水解远比肽键稳定,因此DNS―多肽经酸水解后,只有N―末端氨基酸为强烈的荧光物质DNS―氨基酸,其余的都是游离氨基酸。 ③苯异硫氰酸脂(PITC或Edman降解)法:多肽或蛋白质的游离末端氨基与异硫氰酸苯酯(PITC)反应(Edman反应),生成苯氨基硫甲酰多肽或蛋白质。在酸性有机溶剂中加热时,N―末端的PTC―氨基酸发生环化,生成苯乙内酰硫脲的衍生物并从肽链上掉下来,除去N―末端氨基酸后剩下的肽链仍然是完整的。 ④氨肽酶法:氨肽酶是一类肽链外切酶或叫外肽酶,能从多肽链的N端逐个地向里切。根据不同的反应时间测出酶水解释放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按反应时间和残基释放量作动力学曲线,就能知道该蛋白质的N端残基序列。 (2)C―末端测定法:常采用肼解法、还原法、羧肽酶法。

【生物】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张丽萍杨建雄课后答案

【关键字】生物 1 绪论 1.生物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解答:生物化学主要研究: (1)生物机体的化学组成、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及功能; (2)生物分子分解与合成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3)生物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表达; (4)生物体新陈代谢的调节与控制。 2.你已经学过的课程中哪些内容与生物化学有关。 提示: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并运用生物化学的知识。3.说明生物分子的元素组成和分子组成有哪些相似的规侓。 解答:生物大分子在元素组成上有相似的规侓性。碳、氢、氧、氮、磷、硫等6种是蛋白质、核酸、糖和脂的主要组成元素。碳原子具有特殊的成键性质,即碳原子最外层的4个电子可使碳与自身形成共价单键、共价双键和共价三键,碳还可与氮、氧和氢原子形成共价键。碳与被键合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的性质,使得碳骨架可形成线性、分支以及环状的多种多性的化合物。特殊的成键性质适应了生物大分子多样性的需要。氮、氧、硫、磷元素构成了生物分子碳骨架上的氨基(—NH2)、羟基(—OH)、羰基()、羧基(—COOH)、巯基(—SH)、磷酸基(—PO4 )等功能基团。这些功能基团因氮、硫和磷有着可变的氧化数及氮和氧有着较强的电负性而与生命物质的许多关键作用密切相关。 生物大分子在结构上也有着共同的规律性。生物大分子均由相同类型的构件通过一定的共价键聚合成链状,其主链骨架呈现周期性重复。构成蛋白质的构件是20种基本氨基酸。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连。肽链具有方向性(N 端→C端),蛋白质主链骨架呈“肽单位”重复;核酸的构件是核苷酸,核苷酸通过3′, 5′-磷酸二酯键相连,核酸链也具有方向性(5′、→3′ ),核酸的主链骨架呈“磷酸-核糖(或脱氧核糖)”重复;构成脂质的构件是甘油、脂肪酸和胆碱,其非极性烃长链也是一种重复结构;构成多糖的构件是单糖,单糖间通过糖苷键相连,淀粉、纤维素、糖原的糖链骨架均呈葡萄糖基的重复。 2 蛋白质化学 1.用于测定蛋白质多肽链N端、C端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基本原理是什么? 解答:(1)N-末端测定法:常采用―二硝基氟苯法、Edman降解法、丹磺酰氯法。 ①―二硝基氟苯(DNFB或FDNB)法:多肽或蛋白质的游离末端氨基与―二硝基氟苯(―DNFB)反应(Sanger反应),生成DNP―多肽或DNP―蛋白质。由于DNFB与氨基形成的键对酸水解远比肽键稳定,因此DNP―多肽经酸水解后,只有N―末端氨基酸为黄色DNP―氨基酸衍生物,其余的都是游离氨基酸。 ②丹磺酰氯(DNS)法:多肽或蛋白质的游离末端氨基与与丹磺酰氯(DNS―Cl)反应生成DNS―多肽或DNS―蛋白质。由于DNS与氨基形成的键对酸水解远比肽键稳定,因此DNS―多肽经酸水解后,只有N―末端氨基酸为强烈的荧光物质DNS―氨基酸,其余的都是游离氨基酸。 ③苯异硫氰酸脂(PITC或Edman降解)法:多肽或蛋白质的游离末端氨基与异硫氰酸苯酯(PITC)反应(Edman反应),生成苯氨基硫甲酰多肽或蛋白质。在酸性有机溶剂中加热时,N―末端的PTC―氨基酸发生环化,生成苯乙内酰硫脲的衍生物并从肽链上掉下来,除去N―末端氨基酸后剩下的肽链仍然是完整的。 ④氨肽酶法:氨肽酶是一类肽链外切酶或叫外肽酶,能从多肽链的N端逐个地向里切。根据不同的反应时间测出酶水解释放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按反应时间和残基释放量作动力学曲线,就能知道该蛋白质的N端残基序列。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课后 习题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1绪论 1.生物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解答:生物化学主要研究: (1)生物机体的化学组成、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及功能; (2)生物分子分解与合成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3)生物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表达; (4)生物体新陈代谢的调节与控制。 2.你已经学过的课程中哪些内容与生物化学有关。 提示: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并运用生物化学的知识。 3.说明生物分子的元素组成和分子组成有哪些相似的规侓。 解答:生物大分子在元素组成上有相似的规侓性。碳、氢、氧、氮、磷、硫等6种是蛋白质、核酸、糖和脂的主要组成元素。碳原子具有特殊的成键性质,即碳原子最外层的4个电子可使碳与自身形成共价单键、共价双键和共价三键,碳还可与氮、氧和氢原子形成共价键。碳与被键合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的性质,使得碳骨架可形成线性、分支以及环状的多种多性的化合物。特殊的成键性质适应了 生物大分子多样性的需要。氮、氧、硫、磷元素构成了生物分子碳骨架上的氨基(—NH2)、羟基(—OH)、羰基(C O )、羧基 (—COOH)、巯基(—SH)、磷酸基(—PO4 )等功能基团。这些功能基团因氮、硫和磷有着可变的氧化数及氮和氧有着较强的电负性而与生命物质的许多关键作用密切相关。 生物大分子在结构上也有着共同的规律性。生物大分子均由相同类型的构件通过一定的共价键聚合成链状,其主链骨架呈现周期性重复。构成蛋白质的构件是20种基本氨基酸。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连。肽链具有方向性(N 端→C端),蛋白质主链骨架呈“肽单位”重复;核酸的构件是核苷酸,核苷酸通过3′, 5′-磷酸二酯键相连,核酸链也具有方向性(5′、→3′ ),核酸的主链骨架呈“磷酸-核糖(或脱氧核糖)”重复;构成脂质的构件是甘油、脂肪酸和胆碱,其非极性烃长链也是一种重复结构;构成多糖的构件是单糖,单糖间通过糖苷键相连,淀粉、纤维素、糖原的糖链骨架均呈葡萄糖基的重复。 2 蛋白质化学 1.用于测定蛋白质多肽链N端、C端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基本原理是什么 解答:(1) N-末端测定法:常采用2,4 ―二硝基氟苯法、Edman降解法、丹磺酰氯法。 ①2,4 ―二硝基氟苯(DNFB或FDNB)法:多肽或蛋白质的游离末端氨基与 2,4 ―二硝基氟苯( 2,4 ―DNFB)反应(Sanger反 应),生成DNP―多肽或DNP―蛋白质。由于DNFB与氨基形成的键对酸水解远比肽键稳定,因此DNP―多肽经酸水解后,只有N―末端氨基酸为黄色DNP―氨基酸衍生物,其余的都是游离氨基酸。 ②丹磺酰氯(DNS)法:多肽或蛋白质的游离末端氨基与与丹磺酰氯(DNS―Cl)反应生成DNS―多肽或DNS―蛋白质。由于DNS与氨基形成的键对酸水解远比肽键稳定,因此DNS―多肽经酸水解后,只有N―末端氨基酸为强烈的荧光物质DNS―氨基酸,其余的都是游离氨基酸。 ③苯异硫氰酸脂(PITC或Edman降解)法:多肽或蛋白质的游离末端氨基与异硫氰酸苯酯(PITC)反应(Edman反应),生成苯氨基硫甲酰多肽或蛋白质。在酸性有机溶剂中加热时,N―末端的PTC―氨基酸发生环化,生成苯乙内酰硫脲的衍生物并从肽链上掉下来,除去N―末端氨基酸后剩下的肽链仍然是完整的。 ④氨肽酶法:氨肽酶是一类肽链外切酶或叫外肽酶,能从多肽链的N端逐个地向里切。根据不同的反应时间测出酶水解释放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按反应时间和残基释放量作动力学曲线,就能知道该蛋白质的N端残基序列。 (2)C―末端测定法:常采用肼解法、还原法、羧肽酶法。 肼解法:蛋白质或多肽与无水肼加热发生肼解,反应中除C端氨基酸以游离形式存 在外,其他氨基酸都转变为相应的氨基酸酰肼化物。 ②还原法:肽链C端氨基酸可用硼氢化锂还原成相应的α―氨基醇。肽链完全水解后,代表原来C―末端氨基酸的α―氨基醇,可用层析法加以鉴别。 ③羧肽酶法:是一类肽链外切酶,专一的从肽链的C―末端开始逐个降解,释放出游离的氨基酸。被释放的氨基酸数目与种类随反应时间的而变化。根据释放的氨基酸量(摩尔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便可以知道该肽链的C―末端氨基酸序列。 2.测得一种血红蛋白含铁%,计算其最低相对分子质量。一种纯酶按质量计算含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问其最低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解答: (1)血红蛋白: (2)酶: 因为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所以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残基数之比为:%:%=2:3,因此,该酶分子中至少含有2个亮氨酸,3个异亮氨酸。 3.指出下面pH条件下,各蛋白质在电场中向哪个方向移动,即正极,负极,还是保持原点? (1)胃蛋白酶(pI ),在pH ; (2)血清清蛋白(pI ),在pH ; (3)α-脂蛋白(pI ),在pH 和pH ; 解答:(1)胃蛋白酶pI <环境pH ,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 (2)血清清蛋白pI <环境pH ,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 (3)α-脂蛋白pI >环境pH ,带正电荷,向负极移动; α-脂蛋白pI <环境pH ,带负电荷,向正极移动。 4.何谓蛋白质的变性与沉淀二者在本质上有何区别 解答:蛋白质变性的概念:天然蛋白质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后,使其失去原有的生物活性,并伴随着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这种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变性的本质:分子中各种次级键断裂,使其空间构象从紧密有序的状态变成松散无序的状态,一级结构不破坏。 蛋白质变性后的表现:①生物学活性消失;②理化性质改变:溶解度下降,黏度增加,紫外吸收增加,侧链反应增强,对酶的作用敏感,易被水解。

生物化学课后答案张丽萍

9 糖代谢 1.假设细胞匀浆中存在代谢所需要的酶和辅酶等必需条件,若葡萄糖的C-1处用14C 标记,那么在下列代谢产物中能否找到14C标记。 (1)CO2;(2)乳酸;(3)丙氨酸。 解答: (1)能找到14C标记的CO2 葡萄糖→→丙酮酸(*C1) →氧化脱羧生成标记的CO2。 (2)能找到14C标记的乳酸丙酮酸(*C1)加NADH+H+还原成乳酸。 (3)能找到14C标记的丙氨酸丙酮酸(*C1) 加谷氨酸在谷丙转氨酶作用下生成14C 标记的丙氨酸。 2.某糖原分子生成n 个葡糖-1-磷酸,该糖原可能有多少个分支及多少个α-(1—6)糖苷键(*设:糖原与磷酸化酶一次性作用生成)?如果从糖原开始计算,lmol葡萄糖彻底氧化为CO2和H2O,将净生成多少mol ATP? 解答:经磷酸化酶作用于糖原的非还原末端产生n个葡萄糖-1-磷酸, 则该糖原可能有n+1个分支及n+1个α-(1—6)糖苷键。如果从糖原开始计算,lmol葡萄糖彻底氧化为CO2和H2O, 将净生成33molATP。 3.试说明葡萄糖至丙酮酸的代谢途径,在有氧与无氧条件下有何主要区别? 解答:(1) 葡萄糖至丙酮酸阶段,只有甘油醛-3-磷酸脱氢产生NADH+H+ 。NADH+H+代谢去路不同, 在无氧条件下去还原丙酮酸; 在有氧条件下,进入呼吸链。 (2) 生成ATP的数量不同,净生成2mol ATP; 有氧条件下净生成7mol ATP。 葡萄糖至丙酮酸阶段,在无氧条件下,经底物磷酸化可生成4mol ATP(甘油酸-1,3-二磷酸生成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经烯醇丙酮酸磷酸生成丙酮酸),葡萄糖至葡 --二磷酸分别消耗了1mol ATP, 在无氧条件下净生糖-6-磷酸,果糖-6-磷酸至果糖1,6 成2mol ATP。在有氧条件下,甘油醛-3-磷酸脱氢产生NADH+H+进入呼吸链将生成2×2.5mol ATP,所以净生成7mol ATP。 4.O2没有直接参与三羧酸循环,但没有O2的存在,三羧酸循环就不能进行,为什么?丙二酸对三羧酸循环有何作用? 解答:三羧酸循环所产生的3个NADH+H+和1个FADH2需进入呼吸链,将H+和电子传递给O2生成H2O。没有O2将造成NADH+H+和FADH2的积累,而影响三羧酸循环的进行。丙二酸是琥珀酸脱氢酶的竟争性抑制剂,加入丙二酸会使三羧酸循环受阻。 5.患脚气病病人丙酮酸与α–酮戊二酸含量比正常人高(尤其是吃富含葡萄糖的食物后),请说明其理由。 解答:因为催化丙酮酸与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的酶系需要TPP作酶的辅因子, TPP 是VB1的衍生物,患脚气病病人缺VB1,丙酮酸与α–酮戊二酸氧化受阻,因而含量比正常人高。 6.油料作物种子萌发时,脂肪减少糖増加,利用生化机制解释该现象,写出所经历的主要生化反应历程。 解答:油料作物种子萠发时,脂肪减少,糖増加,表明脂肪转化成了糖。转化途径是:脂肪酸氧化分解成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经乙醛酸循环中的异柠檬酸裂解酶与苹果酸合成酶催化, 生成草酰乙酸,再经糖异生转化为糖。 7.激烈运动后人们会感到肌肉酸痛,几天后酸痛感会消失.利用生化机制解释该现象。 解答:激烈运动时, 肌肉组织中氧气供应不足, 酵解作用加强, 生成大量的乳酸, 会感到肌肉酸痛,经过代谢, 乳酸可转变成葡萄糖等其他物质,或彻底氧化为CO2和H2O, 因乳酸含量减少酸痛感会消失。 8.写出UDPG的结构式。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糖原时,每增加一个糖残基将消耗多少ATP? 解答: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糖原时, 每增加一个糖残基将消耗3molATP。过程如下:葡萄糖 ATP G6P ADP +--+ (激酶催化),

生物化学课后答案-张丽萍(1)

生物化学课后答案-张丽萍(1)

9 糖代谢 1.假设细胞匀浆中存在代谢所需要的酶和辅酶等必需条件,若葡萄糖的C-1处用14C标记,那么在下列代谢产物中能否找到14C标记。 (1)CO2;(2)乳酸;(3)丙氨酸。 解答: (1)能找到14C标记的CO2 葡萄糖→→丙酮酸(*C1) →氧化脱羧生成标记的CO2。 (2)能找到14C标记的乳酸丙酮酸(*C1)加NADH+H+还原成乳酸。 (3)能找到14C标记的丙氨酸丙酮酸(*C1) 加谷氨酸在谷丙转氨酶作用下生成14C标记的丙氨酸。 2.某糖原分子生成n 个葡糖-1-磷酸,该糖原可能有多少个分支及多少个α-(1—6)糖苷键(*设:糖原与磷酸化酶一次性作用生成)?如果从糖原开始计算,lmol葡萄糖彻底氧化为CO2和H2O,将净生成多少mol?ATP? 解答:经磷酸化酶作用于糖原的非还原末端产生n个葡萄糖-1-磷酸, 则该糖原可能有n+1个分支及n+1个α-(1—6)糖苷键。如果从糖原开始计算,lmol葡萄糖彻底氧化为CO2和H2O, 将净生成33molATP。 3.试说明葡萄糖至丙酮酸的代谢途径,在有氧与无氧条件下有何主要区别?

解答:(1) 葡萄糖至丙酮酸阶段,只有甘油醛-3-磷酸脱氢产生NADH+H+ 。NADH+H+代谢去路不同, 在无氧条件下去还原丙酮酸; 在有氧条件下,进入呼吸链。 (2) 生成ATP的数量不同,净生成2mol ATP; 有氧条件下净生成7mol ATP。 葡萄糖至丙酮酸阶段,在无氧条件下,经底物磷酸化可生成4mol ATP(甘油酸-1,3-二磷酸生成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经烯醇丙酮酸磷酸生成丙酮酸),葡萄糖至葡糖-6-磷酸,果糖-6-磷酸至果糖1,6 --二磷酸分别消耗了1mol ATP, 在无氧条件下净生成2mol ATP。在有氧条件下,甘油醛-3-磷酸脱氢产生NADH+H+进入呼吸链将生成2×2.5mol ATP,所以净生成7mol ATP。 4.O2没有直接参与三羧酸循环,但没有O2的存在,三羧酸循环就不能进行,为什么?丙二酸对三羧酸循环有何作用? 解答:三羧酸循环所产生的3个NADH+H+和1个FADH2需进入呼吸链,将H+和电子传递给O2生成H2O。没有O2将造成NADH+H+和FADH2的积累,而影响三羧酸循环的进行。丙二酸是琥珀酸脱氢酶的竟争性抑制剂,加入丙二酸会使三羧酸循环受阻。 5.患脚气病病人丙酮酸与α–酮戊二酸含量比正常人高(尤其是吃富含葡萄糖的食物

生物化学思考题答案

生物化学思考题答案 【篇一:生物化学课后答案】 s=txt>第三章氨基酸 提要 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当ph接近1时,氨基酸的可解离基团全部 质子化,当ph在13左右时,则全部去质子化。在这中间的某一ph 〔因不同氨基酸而异〕,氨基酸以等电的兼性离子〔h3n+chrcoo-〕状态存在。某一氨基酸处于净电荷为零的兼性离子状态时的介质ph 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用pi表示。 参与蛋白质组成的氨基酸中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在紫外区有 光吸收,这是紫外吸收法定量蛋白质的依据。核磁共振〔nmr〕波谱技术在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表征方面起重要作用。 氨基酸分析别离方法主要是基于氨基酸的酸碱性质和极性大小。常 用方法有离子交换柱层析、高效液相层析〔hplc〕等。 习题 以下氨基酸的单字母和三字母的缩写符号:精氨酸、天冬氨酸、谷 氨酰氨、谷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见表3-1] 表3-1 氨基酸的简写符号 名称三字母符号单字母符号名称 丙氨酸(alanine) ala a 亮氨酸(leucine) 三字母符号单字母符号 leu l m 精氨酸(arginine) arg r 赖氨酸(lysine) lys k 天冬酰氨(asparagines) asn n 甲硫氨酸(蛋氨酸)(methionine) met

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 asp d asn和/或asp asx b 半胱氨酸(cysteine) cys c 谷氨酰氨(glutamine) gln q 谷氨酸(glutamic acid) glu e gln和/或glu gls z 甘氨酸(glycine) gly g 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ro p 丝氨酸(serine) ser s 苏氨酸(threonine) thr t phe f 脯氨酸(praline)色氨酸(tryptophan)trp w 组氨酸(histidine) his h 酪氨酸(tyrosine) tyr y 异亮氨酸(isoleucine) ile i 缬氨酸(valine) val v 解:ph = pka + lg20% pka = 10.53 (见表3-3,p133) 4、计算以下物质0.3mol/l溶液的ph:(a)亮氨酸盐酸盐;(b)亮氨酸钠盐;(c)等电亮氨酸。 [(a)约1.46,(b)约11.5, (c)约6.05] 5、根据表3-3中氨基酸的pka值,计算以下氨基酸的pi值:丙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pi:6.02;5.02;3.22;10.76] 解:pi = 1/2〔pka1+ pka2〕 pi(ala) = 1/2〔〕 pi(cys) = 1/2〔〕 pi(glu) = 1/2〔〕

生物化学_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生物化学_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1.下列蛋白中,能转运游离脂肪酸的是: 参考答案: 白蛋白 2.脂肪酸从头合成中,将糖代谢生成的乙酰CoA从线粒体内转移到胞液中的 方式是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参考答案: 正确 3.关于蛋白质结构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各种蛋白质均具有一、二、三、四级结构 4.蛋白质中的二硫键属于共价键 参考答案: 正确 5.血红素代谢的终产物是: 参考答案: 胆色素 6.胆汁中出现沉淀往往是由于胆汁中:

参考答案: 胆固醇过多 7.生物转化作用就是解毒作用。 参考答案: 错误 8.在肝细胞内催化6-磷酸葡萄糖生成葡萄糖的酶是 参考答案: 葡萄糖-6-磷酸酶 9.葡萄糖通过成环变成山梨醇。 参考答案: 错误 10.胆红素在血中的主要运输形式是: 参考答案: 胆红素-清蛋白 11.Km值是指 参考答案: 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12.酶促反应中决定酶的专一性的是 参考答案: 酶蛋白 13.酶浓度与反应速度呈直线关系的前提条件是 参考答案: 底物浓度远远大于酶的浓度 14.同工酶的共同点是 参考答案: 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 15.因抑制巯基酶活性而引起中毒性疾病的是 参考答案: 重金属离子 16.下列常见的抑制剂中,哪些是不可逆抑制剂 参考答案: 有机磷化合物_有机砷化合物_有机汞化合物_氰化物 17.脚气病患者缺乏 参考答案: 维生素B1

18.关于酶活性中心的错误说法是 参考答案: 酶的必需基团就是酶的活性中心 19.参与体内一碳单位转移的物质是 参考答案: FH4 20.维生素B1缺乏会导致脚气病 参考答案: 正确 21.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 参考答案: 正确 22.葡萄糖分子成环状后,其半缩醛羟基必在费歇尔投影式左侧 参考答案: 错误 23.下列分子中,属于酮糖的是 参考答案: 果糖

九版 生化课后题

生化课后题 一、绪论 1.生物化学: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反应的基础生命科学。 2.分子生物学: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基因结构、 表达与调控的内容。 3.七大营养素:糖、脂、蛋白质、水、无机盐、激素和空气中的氧。 4.生物大分子:主要有核酸、蛋白质、多糖、蛋白聚糖和复合脂类等。其分 子结构复杂,但有一定规律性,都是由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顺序和方式连接而形成的多聚体,分子量一般大于104。 5.物质代谢:在细胞内酶催化下发生的化学反应系列组成了代谢途径,分为 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伴有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6.生物化学与医学的关系 ①正常的生物化学反应是健康的基础,生命活动依赖于生物体内进行的各种 生化反应。 ②各种疾病均有其生物化学基础,在生物分子机构异常、生化反应或生化过 程不能正常进行时就会导致疾病。 ③生物化学技术可以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手段 ④通过对疾病状态下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课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作为生物催化剂(酶)、代谢调节作用、免疫保护作 用、物质的转运和存储、运动与支持作用、参与细胞间信息传递、氧化供能。 2.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为C、H、O、N、S。 3.平均含氮量?有何实际用途? 100克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g % )=每克样品含氮克数×6.25×100 可用于蛋白质样品中的氮含量测定,平均为16%。 4.10.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是什么? L-α-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相邻氨基酸通过肽键相互连接形成肽链。 5.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成肽(肽的两端) 6.蛋白质的结构 (1)一级结构: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主要化学键为肽键,还有少量二硫键。 (2)二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空间结构。主要化学键是氢键。 (3)三级结构: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即肽链中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主要化学键是疏水键、氢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 (4)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主要化学键是疏水键有的四级结构还有二硫键。 6.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基础、 蛋白质的功能依赖特定的空间结构、蛋白质构象改变可引起疾病。 7.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的功能?

生物化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生物化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生物化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科学,它研究了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大分子 的结构、性质和功能,以及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机制和调控。生物化学的课后 习题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非常重要,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下面是生物化学第三版课后习题的答案。 第一章:绪论 1. 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体内的化学物质,包括蛋白质、核酸、碳水化 合物、脂类等。 2. 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答: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分离纯化、鉴定结构、测定性质、研究功能、探 索机制等。 第二章:氨基酸和蛋白质 1. 什么是氨基酸? 答: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它由氨基、羧基和侧链组成。 2. 氨基酸的分类有哪些? 答:氨基酸可以根据侧链的性质分为非极性氨基酸、极性氨基酸和带电氨基酸。第三章:核酸 1. 核酸的组成单位是什么? 答:核酸的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它由糖、碱基和磷酸组成。 2. 核酸的功能有哪些?

答:核酸的功能包括存储遗传信息、传递遗传信息和参与蛋白质合成等。 第四章:碳水化合物 1.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有哪些? 答:碳水化合物可以根据分子中含有的糖单位数目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 2. 碳水化合物的功能有哪些? 答:碳水化合物的功能包括提供能量、构建细胞壁和参与细胞信号传导等。第五章:脂类 1. 脂类的分类有哪些? 答:脂类可以根据分子中含有的酯键数目和酸基的性质分为简单脂类、复合脂类和衍生脂类。 2. 脂类的功能有哪些? 答:脂类的功能包括提供能量、构建细胞膜和参与信号传导等。 第六章:酶 1. 酶的特点是什么? 答:酶是生物体内的催化剂,具有高效、高选择性和高度专一性的特点。 2. 酶的分类有哪些? 答:酶可以根据催化反应类型分为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和合成酶等。通过解答以上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对生物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习题的答案也为学生提供了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对于理解生命现象和解决生物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这些习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化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科学素养。

张丽萍生物化学简明教程课后习题详解

张丽萍生物化学简明教程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章绪论 1.生物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解答:生物化学主要研究: (1)生物机体的化学共同组成、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及功能;(2)生物分子水解 与制备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3)生物遗传信息的储存、传达和抒发;(4)生物体 新陈代谢的调节与掌控。 2.你已经学过的课程中哪些内容与生物化学有关。 提示信息:生物化学就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特别注意从相同的角度,回去认知并 运用生物化学的科学知识。 3.说明生物分子的元素组成和分子组成有哪些相似的规簟 答疑:生物大分子在元素共同组成上存有相近的规赈浴l肌⑶狻⒀酢⒌、磷、硫等6 种就是蛋白质、核酸、糖和脂的主要共同组成元素。碳原子具备特定的成键性质,即为碳 原子最外层的4个电子可使碳与自身构成共价单键、共价双键和共价三键,碳还可以与氮、氧和氢原子构成共价键。碳与被键再分原子构成4个共价键的性质,使碳骨架可以构成线性、分支以及环状的多种多性的化合物。特定的成键性质婉 o应了生物大分子多样性的需要。氮、氧、硫、磷元素构成了生物分子碳骨架上的氨 基(―nh2)、羟基(―oh)、羰基(c)、羧基(―cooh)、巯基(―sh)、磷酸基 (―po4)等功能基团。这些功能基团因氮、硫和磷有着可变的氧化数及氮和氧有着较强 的电负性而与生命物质的许多关键作用密切相关。 生物大分子在结构上也有著共同的规律性。生物大分子均由相同类型的构件通过一定 的共价键生成成链状,其主链骨架呈现出周期性重复。形成蛋白质的构件就是20种基本 氨基酸。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连。肽链具备方向性(n端的→c端的),蛋白质主链骨架 呈圆形“肽单位”重复;核酸的构件就是核苷酸,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相连, 核酸链也具备方向性(5′、→3′),核酸的主链骨架呈圆形“磷酸-核糖(或脱氧核糖)” 重复;形成脂质的构件就是甘油、脂肪酸和胆碱,其非极性烃短链也就是一种重复结构; 形成多糖的构件就是单糖,单糖间通过糖苷键相连,淀粉、纤维素、糖原的糖链骨架均呈 圆形葡萄糖基的重复。 1 第二章蛋白质化学 1.用于测定蛋白质多肽链n端、c端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疑:(1)n-末端测定法:常使用2,4d二硝基氟苯法、edman水解法、丹磺酰氯法。

生物化学自学辅导资料及习题

生物化学自学辅导资料及习题 生物化学自学辅导资料及习题 生物化学自学辅导材料 参考资料 1、张楚富主编,生物化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 2、徐长法主编,生物化学(第三版)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陶尉荪等(1995).蛋白质的分子基础(第二版),科学出版社 4、郭蔼光主编,基础生物化学,世界图书出版社,1997 5、罗纪盛、张丽萍、杨建雄等修订,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徐晓利、马涧泉主编,医学生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7、周爱儒、查锡良,生物化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8、张洪渊主编,《生物化学教程》第三版四川大学出版社 9、TrudyMcKee、JamesR.McKeee,《生物化学导论》科学出版社影印版 生物化学习题集 蛋白质化学 一、选择题 1、在寡聚蛋白质中,亚基间的立体排布、相互作用以及接触部位间的空间结构称之谓() A、三级结构 B、缔合现象 C、四级结构 D、变构现象 2、形成稳定的肽链空间结构,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肽键中的四个原子以及和它相邻的两个α-碳原子处于() A、不断绕动状态 B、可以相对自由旋转 C、同一平面 D、随不同外界环境而变化的状态 3、甘氨酸的解离常数是pK1=2.34,pK2=9.60,它的等电点(pI)

是() A、7.26 B、5.97 C、7.14 D、10.77 4、肽链中的`肽键是:() A、顺式结构 B、顺式和反式共存 C、反式结构 5、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 A、静电作用力 B、氢键 C、疏水键 D、范德华作用力 6、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A、一级结构改变 B、空间构象破坏 C、辅基脱落 D、蛋白质水解 7、必需氨基酸是对()而言的。 A、植物 B、动物 C、动物和植物 D、人和动物 8、在下列所有氨基酸溶液中,不引起偏振光旋转的氨基酸是() A、丙氨酸 B、亮氨酸 C、甘氨酸 D、丝氨酸 9、天然蛋白质中含有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 A、全部是L-型 B、全部是D型 C、部分是L-型,部分是D-型 D、除甘氨酸外都是L-型 10、谷氨酸的pK’1(-COOH)为2.19,pK’2(-NH3)为9.67,pK’3r(-COOH)为4.25,其pI是+() A、4.25 B、3.22 C、6.96 D、5.93 11、在生理pH情况下,下列氨基酸中哪个带净负电荷?() A、Pro B、Lys C、His D、Glu 12、天然蛋白质中不存在的氨基酸是() A、半胱氨酸 B、瓜氨酸 C、丝氨酸 D、蛋氨酸 13、破坏α-螺旋结构的氨基酸残基之一是:() A、亮氨酸 B、丙氨酸 C、脯氨酸 D、谷氨酸 14、当蛋白质处于等电点时,可使蛋白质分子的() A、稳定性增加 B、表面净电荷不变 C、表面净电荷增加 D、溶解度最小 15、蛋白质分子中-S-S-断裂的方法是() A、加尿素 B、透析法 C、加过甲酸 D、加重金属盐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 第四版 张丽萍 杨建雄 课后答案

2.测得一种血红蛋白含铁0.426%,计算其最低相对分子质量。一种纯酶按质量计算含亮氨酸1.65%和异亮氨酸2.48%,问其最低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解答: (1)血红蛋白: (2)酶: 因为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所以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残基数之比为: 1.65%: 2.48%=2:3,因此,该酶分子中至少含有2个亮氨酸,3个异亮氨酸。 4.何谓蛋白质的变性与沉淀?二者在本质上有何区别? 解答:蛋白质变性的概念:天然蛋白质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后,使其失去原有的生物活性,并伴随着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这种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变性的本质:分子中各种次级键断裂,使其空间构象从紧密有序的状态变成松散无序的状态,一级结构不破坏。 蛋白质变性后的表现:① 生物学活性消失; ② 理化性质改变:溶解度下降,黏度增加,紫外吸收增加,侧链反应增强,对酶的作用敏感,易被水解。 蛋白质由于带有电荷和水膜,因此在水溶液中形成稳定的胶体。如果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适当的试剂,破坏了蛋白质的水膜或中和了蛋白质的电荷,则蛋白质胶体溶液就不稳定而出现沉淀现象。沉淀机理:破坏蛋白质的水化膜,中和表面的净电荷。 蛋白质的沉淀可以分为两类: (1)可逆的沉淀:蛋白质的结构未发生显著的变化,除去引起沉淀的因素,蛋白质仍能溶于原来的溶剂中,并保持天然性质。如盐析或低温下的乙醇(或丙酮)短时间作用蛋白质。 (2)不可逆沉淀:蛋白质分子内部结构发生重大改变,蛋白质变性而沉淀,不再能溶于原溶剂。如加热引起蛋白质沉淀,与重金属或某些酸类的反应都属于此类。 蛋白质变性后,有时由于维持溶液稳定的条件仍然存在,并不析出。因此变性蛋白质并不一定都表现为沉淀,而沉淀的蛋白质也未必都已经变性。 9.概述测定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基本步骤。 解答:(1)测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 (2)蛋白质的N 端和C 端的测定。 (3)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水解方法将所要测定的蛋白质肽链断裂,各自得到一系列大小不同的肽段。 (4)分离提纯所产生的肽,并测定出它们的序列。 (5)从有重叠结构的各个肽的序列中推断出蛋白质中全部氨基酸排列顺序。 如果蛋白质含有一条以上的肽链,则需先拆开成单个肽链再按上述原则确定其一级结构。如是含二硫键的蛋白质,也必须在测定其氨基酸排列顺序前,拆开二硫键,使肽链分开,并确定二硫键的位置。拆开二硫键可用过甲酸氧化,使胱氨酸部分氧化成两个半胱氨磺酸。 8.概述超螺旋DNA 的生物学意义。 55.8100100131000.426⨯⨯=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最低相对分子质量==铁的百分含量()r 2131.11100159001.65M ⨯⨯= ≈最低()r 3131.11100159002.48M ⨯⨯=≈最低

生物化学_浙江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生物化学_浙江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1.下列氨基酸中,具有4种构型的氨基酸是? 答案: Ile 2.一分子乳糖水解后的产物是? 答案: 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 3.人体内嘌呤代谢的终产物是? 答案: 尿酸 4.某一酶可以催化四种不同的底物S1,S2,S3和S4,对四种底物的Km值 如下,则该酶的最适底物是? 答案: Km=5×10-5 mM

5.肌肉收缩所需的大部分能力在肌肉中的储存形式是? 答案: 磷酸肌酸 6.关于DNA双螺旋结构,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答案: 碱基位于结构的外侧,亲水的糖磷酸主链位于螺旋的内侧7.蛋白质多肽链形成一级结构,依靠哪种键维持? 答案: 肽键和二硫键 8.鸟氨酸循环发生在? 答案: 线粒体和细胞液中

9.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互补的两条DNA单链将会结合成DNA双链 答案: 退火 10.下列维生素中哪一种是脂溶性的? 答案: 维生素K 11.下列有关乳糖操纵子调控系统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答案: 乳糖操纵子调控系统的诱导物是葡萄糖 12.抑制电子从复合物 I 到CoQ传递作用的抑制剂是以下哪种? 答案: 鱼藤酮

13.糖原磷酸化酶的作用是? 答案: 只断裂1,4糖苷键 14.下列化合物中哪一种不是丙酮酸脱氢酶的辅酶? 答案: 生物素 15.糖异生对糖酵解不可逆过程采取的迂回途径不包括? 答案: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形成甘油酸-2-磷酸 16.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受抑制,可以使下列哪种代谢受影响 答案: 脂肪酸合成

17.1mol 丙酮酸彻底氧化成CO2和H2O,产生ATP的摩尔数是 答案: 12.5 18.在酶合成调节中阻遏蛋白作用于? 答案: 操纵基因 19.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交 汇点上的化合物是 答案: 6-磷酸葡萄糖 20.糖原的一个葡萄糖残基酵解时净生成几个ATP 答案: 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