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和镇、县和县级市的区别

乡和镇、县和县级市的区别

乡和镇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主要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中工农业的比重以及居民数量等指标来设立的,一般来说镇比乡发达,但是两种的行政级别是相同的。

县级市和县有什么区别:

县级市政府是在符合国家设市标准的较小地域内设立的城市政府。

县级市一般是由县属镇发展设立或撤县建市设立的,一般有较强的农业地区行政管理的色彩。

县级市政府在国家行政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在没有设立地区行政公署地方的县级市政府,受省、自治区政府的直接领导,并受地区行政公署的监督指导;

2、在没有设立或不再设立地区行政公署的地方的县级市,受省、自治区政府的直接领导;

3、在实行地级市管理县、县级市体制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县级市政府,受地级市、自治州政府的领导。

县级市政府下辖乡、民族乡、镇政府,也可以设立街道办事处。

县政府是设立于农村地区的地方政府。

县政府在国家行政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在没有设立地区行政公署地方的县政府,受省、自治区政府的直接领导,并受地区行政公署的监督指导;

2、在没有设立或不再设立地区行政公署的地方的县政府,以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下辖的县政府,受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的直接领导;

3、在实行地级市管理县、县级市体制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县政府,受地级市、自治州政府的领导。

县政府下辖乡、民族乡、镇政府,也可以设立街道办事处。

县政府在必要的时候,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区公所,作为县政府的派出机构。

简单的说,县的经济一般是指农村经济,县级市的经济成分包括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由县到县级市有一定的标准,就是城市经济分量在全县经济中的比重.具体标准如下:

(一)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四百人以上的县,达到下列指标,可设市撤县:

1、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含县属企事业单位聘用的农民合同工、长年临时工,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登记的有固定经营场所的镇、街、村和农民集资或独资兴办的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城镇中等以上学校招收的农村学生,以及驻镇部队等单位的人员,下同)不低于十二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八万。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30%,并不少于十五万。

2、全县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不低于80%,并不低于十五亿元(经济指标均以一九九○年不变价格为准,按年度计算,下同);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十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20%以上;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一百元,总收入不少于六千万元,并承担一定的上解支出任务。

3、城区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65%,道路铺装率不低于60%,有较好的排水系统。

(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一百人至四百人的县,达到下列指标,可设市撤县:

1、县人民政府驻地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十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七万。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25%,并不少于十二万。

2、全县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不低于70%,并不低于十二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八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20%以上;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八十元,总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并承担一定的上解支出任务。

3、城区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60%,道路铺装率不低于

55%,有较好的排水系统。

(三)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一百人以下的县,达到下列指标,可设市撤县:

1、县人民政府驻地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八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六万。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20%,并不少于十万。

2、全县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不低于60%,并不低于八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六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20%以上;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六十元,总收入不少于四千万元,并承担一定的上解支出任务。

3、城区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55%,道路铺装率不低于50%,有较好的排水系统。

(四)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设市时条件可以适当放宽:

1、自治州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驻地。

2、乡、镇以上工业产值超过四十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二十五亿元,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超过一亿元,上解支出超过50%,经济发达,布局合理的县。

3、沿海、沿江、沿边境重要的港口和贸易口岸,以及国家重点骨干工程所在地。

4、具有政治、军事、外交等特殊需要的地方。

具备上述条件之一的地方设市时,州(盟、县)驻地镇非农业人口不低于六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四万。

(五)少数经济发达,已成为该地区经济中心的镇,如确有必要,可撤镇设市。设市时,非农业人口不低于十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八万。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五百元,上解支出不低于财政收入60%,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高于90%。

(六)国家和部委以及省、自治区确定予以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和财政补贴县原则上不设市。

(七)设置市的建制,要符合城市体系和布局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地质、地理环境条件。

(八)县级市不设区和区公所,设市撤县后,原由县管辖的乡、镇,由市管辖。

设立县级市及地级市标准中的财政收入指标,将根据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上涨情况,由民政部报经国务院批准适时调整。

曾经在中国出现大规模县改市风潮,有些学者认为县改市的优点是:

1.不增加新的县级建制,有利于减少机构编制,减少管理成本。

2.有利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在整县改市条件下市域内既有城市经济,又有农村经济,可以较好地统筹城乡资源,实现城乡经济互补、优势互补及城乡社会大融合,特别是有利于以城带乡,发展城市反哺农村,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3.有利于避免切块设市带来的市县矛盾,在切块设市模式下,如果块切太大了,县域发展受到严重削弱,如果块切小了,市的发展没有足够空间,一段时间后市县矛盾日益尖锐,最终不得不再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近年来大中城市郊县撤县设区大多源于此。

4.有利于节约耕地,提高城镇规模效益。

但现在国家基本上停止了县改市的审批. 县改市的主要缺点是部分地区混淆了城市概念,把大面积农村地区和大量农村人口列入了城市范畴。

《城乡划分标准》

三个产业划分标准

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划分标准

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

第一条为了科学、真实地反映我国现阶段城乡的人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仅适用于各类统计及与统计有关的业务核算,不改变现有的行政区划、隶属关系、管理权限和机构编制,以及城市规划、集镇和村庄规划等有关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主要以国务院关于我国市镇建制的规定和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为依据,将我国地理区域划分为城镇和乡村。

第四条城乡分类与代码

代码分类

100 城镇

110 城市

111 设区市的市区

112 不设区市的市区

120 镇

121 县及县以上人民政府所在建制镇的镇区

122 其他建制镇的镇区

200 乡村

210 集镇

220 农村

第五条城镇是指在我国市镇建制和行政区划的基础上,经本规定划定的城市和镇。

第六条本规定所称城市,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市建制的城市市区。包括:设区市的市区和不设区市的市区。

设区市的市区是指:

(一)市辖区人口密度在1500人/平方公里及以上的,市区为区辖全部行政区域;

(二)市辖区人口密度不足1500人/平方公里的,市区为市辖区人民政府驻地和区辖其他街道办事处地域;

(三)前款市辖区人民政府驻地的城区建设已延伸到周边建制镇(乡)的部分地域,其市区还应包括该建制镇(乡)的全部行政区域。

设区市的其他地区分别按本规定的镇、乡村划分。

不设区市的市区是指:

(一)市人民政府驻地和市辖其他街道办事处地域;

(二)市人民政府驻地的城区建设已延伸到周边建制镇(乡)的部分地域,其市区还应包括该建制镇(乡)全部行政区域。

不设区市的其他地区分别按本规定的镇、乡村划分。

第七条本规定所称镇,是指经批准设立的建制镇的镇区。包括:县及县以上(不含市)人民政府、行政公署所在的建制镇的镇区和其他建制的镇区。镇区是指:(一)镇人民政府驻地和镇辖其他居委会地域;

(二)镇人民政府驻地的城区建设已延伸到周边村民委员会的驻地,其镇区还应

包括该村民委员会的全部区域。

第八条乡村是指本规定第六、七条款划定的城镇地区以外的其他地区。乡村包括集镇和农村。

集镇是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

农村指集镇以外的地区。

第九条凡地处本规定城镇地区以外的工矿区、开发区、旅游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特殊地区,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的,按镇划定;常住人口不足3000人,按乡村划定。

第十条本规定由国家统计局负责解释。

中国五级行政机构,中央-省-地级市-县、区-乡镇,县区是同级的,40万人口以下的县撤县设区须具备两个条件:非农人口达到12万;全县财政收入超过6000万。

区在中国拥有特殊的自治权利,特别是特别行政区

自治区是对于少数民族而设立的

现行行政区划根据中国宪法(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省级行政区目前全国省级行政区共31个①23个省②5个自治区③3个直辖市

县级行政区是中国地方一级行政区域。按中国现行行政区域体制,县可属于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属于市、自治川,也可由省、自治区的派出机构“地区”、“盟”管辖。自治县是相当于县的民族自治地方。此外,相当于县级的行政区域还有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工农区、林区。

市是省、自治区内人口较集中,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较重要的城市。市人民政府为一级地方行政组织。它可属于省、自治区,称省(自治区)辖市,相当地区级。也可属于自治州,或由省、自治区委托其派出机构“地区”、“盟”管辖,称地(州)辖市,相当县级。

乡级行政区中国农村基层行政区域,由县级行政区管辖

镇通常是县行政机关所在地,或是农村工商业较集中的地区。

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多将市区范围划分为若干区,设立区人民政府。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将其所管辖的地区分为若干街道管理区,设立街道办事处,作为市辖区人民政府或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地级行政区地区、自治州、盟是介于省级和县级行政区域之间的一级行政区域,但是它们的政权性质不完全相同。

市包括直辖市(如北京市)、地级市(如深圳市)和县级市三种,一般主要是县级市与县的区别。

两者主要的区别在于:主要是体制不同:一是工作重心上,市以城市工作为重点,兼顾农村;县以农村为重点,兼顾城市。二是在配套政策上,各级政府对市城建的方面支持多;对县的农业,扶贫较多。三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上,市政府介入较多因而基本上是县级水平;县主要由驻地镇政府管理因而基本上是镇级水平。四是机构设置上,市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较强;而县在农业方面强。五是对外招商引资的条件上,市的吸引力比县大的多。

设立建制镇标准及县乡与市镇的区别

设立建制镇标准及县乡 与市镇的区别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SANYHUASANYUA8Q8-

我国设立建制镇标准及县乡与市镇的区别——为新疆兵团团场场部城镇设立建制镇提供依据2009年04月24日星期五下午 08:29一、设立建制镇标准的文件 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建镇标准的报告的通知 发文单位: 国务院 文号: [84]国发165号 颁布日期: 1984年11月22日 分类: 国务院相关文件.国务院及部门规定房产税.相关法规规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同意民政部《关于调整建镇标准的报告》,现发给你们试行。 为了适应城乡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当放宽建镇标准,实行镇管村体制,对于加速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进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现在对已具备建镇条件的地方,地方政府要积极做好建镇工作,成熟一个,建一个,不要一哄而起。要按照建镇标准,搞好规划,合理布局,使小城镇建设真正起到促进城乡物资交流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附件:关于调整建镇标准的报告 附件: 关于调整建镇标准的报告 国务院: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和乡镇工业的蓬勃发展,小城镇的作用日益显示出来。加速小城镇建设,充分发挥其联结城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城乡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已成为当前基层政权建设上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国小城镇(指建制镇)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建国初期,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小城镇有了较快的发展。以后由于“左”的影响,小城镇发展缓慢。在十年动乱期间,小城镇又遭到了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小城镇的恢复和发展,现在全国已有建制镇5698个。特别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下达后,各地对建镇工作更加重视,仅半年多时间,全国就新建了2000多个镇。预计到今年年底还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为了研究小城镇的政权建设问题,我们于今年8月召集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同志进行了座谈,还派人到部分省市进行了典型调查。当前建镇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是,建镇标准不统一,有的地方把镇、村分割开来,很不利于小城镇的发展。在发展方向上,小城镇应成为农村发展工副业、学习科学文化和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基地,逐步发展成为农村区域性的经济文化中心。

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区别

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区别 地级市是原来的地区行署演变过来的,一般受省政府的直接领导;县级市是一种比县大,比地级市要小的行政划分,但属于县级单位,受地级市领导。 地级市辖区,县 县级市下辖镇 原则上地级市无权辖县级市,但是现在全国有90%的地级市在"代管"县级市. 被"代管"的县级市,行政上听从所辖地级市调度.财政则直接上缴省政府. 地级市是我国行政级别中的第三级,从中央到地方有五级政府,即1: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3:地级(包括地级市、自治州、地区)、4:县、自治县、区、特区、旗、盟等,近几年有的地方设置的管委会之类也属这一级,5:镇、乡、民族乡、办事处。发达国家最多三级。我国的级数太多,效率也就随之降低,比如说地级,它只不过起了一个中转站的作用,既浪费财政资金(很大一部份人是在吃白饭)又降低了行政效率,若干年后可能就不会再有了 县、区和县级市行政级别一样都是县处级。但行政职能范围不大一样,简单说,区政府自主权力小,县政府行驶传统县级职能,而县级市却行驶了某些本来是地级市才有的主要是经济上的职能。 正确来说,区是地级市市区的范围,完全听地级市的,财政完全上缴,统一使用和计算,县同为地级市辖区,不过财政部分独立计算,不全上缴。县级市为省直接管辖,享受和地级市同等待遇,本来县级市应该就像东莞,中山等没有县的市一样模式。 不过,省里却把县级市委托给地级市代管,使得县和县级市都没有什么区别了,也违反了相关的精神。作为县级市的也永远逃离不了地级市的魔掌和吸血/ 最后澄清一点,地级市管辖县,省委托地级市代管县级市,在宪法里重来没有这一条,我国的政府架构从来都是中央----省------县三级,所以说这个做法是违法违宪的,是历史遗留的问题,是既成的事实 Re:Re:Re:Re:请问一下,县和县级市还有地级市的区,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县级市为省直接管辖,享受和地级市同等待遇,本来县级市应该就像东莞,中山等没有县的市一样模式。不过,省里却把县级市委托给地级市代管,使得县和县级市都没有什么区别了“ ------》》》》你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设立县级市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县的自主权,而不是像你所说的相当于地级市。 (另据南方网友传,县级市作用不大,要在2010年前全部取消。) 你所说”省---市----县管“违宪只是一家之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请尽量不要引起网友的误解。 转一张贴子的观点—— 一、县级市政府职能的特点及其与县级政府职能的区别 职能,通常指职责功能。政府职能即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而承担的职责和功能。中国地方政府设有省、地级市、县、乡(镇)四级,每级政府职能又有其特殊性。县级市属于县这一级,同时又是属于中国城市的三类市。当今许多县级市是由撤县而设立的,与县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县级市的设定标准及发展,又决定了它与县的严格区别,由此决定了县级市政府职能的特点及与县政府职能的区别。

乡和镇、县和县级市的区别

乡和镇、县和县级市的区别 乡和镇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主要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中工农业的比重以及居民数量等指标来设立的,一般来说镇比乡发达,但是两种的行政级别是相同的。 县级市和县有什么区别: 县级市政府是在符合国家设市标准的较小地域内设立的城市政府。 县级市一般是由县属镇发展设立或撤县建市设立的,一般有较强的农业地区行政管理的色彩。 县级市政府在国家行政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在没有设立地区行政公署地方的县级市政府,受省、自治区政府的直接领导,并受地区行政公署的监督指导; 2、在没有设立或不再设立地区行政公署的地方的县级市,受省、自治区政府的直接领导; 3、在实行地级市管理县、县级市体制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县级市政府,受地级市、自治州政府的领导。 县级市政府下辖乡、民族乡、镇政府,也可以设立街道办事处。 县政府是设立于农村地区的地方政府。 县政府在国家行政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在没有设立地区行政公署地方的县政府,受省、自治区政府的直接领导,并受地区行政公署的监督指导; 2、在没有设立或不再设立地区行政公署的地方的县政府,以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下辖的县政府,受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的直接领导; 3、在实行地级市管理县、县级市体制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县政府,受地级市、自治州政府的领导。 县政府下辖乡、民族乡、镇政府,也可以设立街道办事处。 县政府在必要的时候,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区公所,作为县政府的派出机构。 简单的说,县的经济一般是指农村经济,县级市的经济成分包括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由县到县级市有一定的标准,就是城市经济分量在全县经济中的比重.具体标准如下: (一)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四百人以上的县,达到下列指标,可设市撤县: 1、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含县属企事业单位聘用的农民合同工、长年临时工,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登记的有固定经营场所的镇、街、村和农民集资或独资兴办的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城镇中等以上学校招收的农村学生,以及驻镇部队等单位的人员,下同)不低于十二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八万。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30%,并不少于十五万。 2、全县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不低于80%,并不低于十五亿元(经济指标均以一九九○年不变价格为准,按年度计算,下同);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十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20%以上;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一百元,总收入不少于六千万元,并承担一定的上解支出任务。 3、城区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65%,道路铺装率不低于60%,有较好的排水系统。 (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一百人至四百人的县,达到下列指标,可设市撤县: 1、县人民政府驻地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十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七万。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25%,并不少于十二万。 2、全县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不低于70%,并不低于十二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八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20%以上;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八十元,总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并承担一定的上解支出任务。 3、城区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60%,道路铺装率不低于

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区别

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区别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地级市和县级市的区别地级市是原来的地区行署演变过来的,一般受省政府的直接领导;县级市是一种比县大,比地级市要小的行政划分,但属于县级单位,受地级市领导。 地级市辖区,县 县级市下辖镇 原则上地级市无权辖县级市,但是现在全国有90%的地级市在"代管"县级市. 被"代管"的县级市,行政上听从所辖地级市调度.财政则直接上缴省政府. 地级市是我国行政级别中的第三级,从中央到地方有五级政府,即1: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3:地级(包括地级市、自治州、地区)、4:县、自治县、区、特区、旗、盟等,近几年有的地方设置的管委会之类也属这一级,5:镇、乡、民族乡、办事处。发达国家最多三级。我国的级数太多,效率也就随之降低,比如说地级,它只不过起了一个中转站的作用,既浪费财政资金(很大一部份人是在吃白饭)又降低了行政效率,若干年后可能就不会再有了 县、区和县级市行政级别一样都是县处级。但行政职能范围不大一样,简单说,区政府自主权力小,县政府行驶传统县级职能,而县级市却行驶了某些本来是地级市才有的主要是经济上的职能。 正确来说,区是地级市市区的范围,完全听地级市的,财政完全上缴,统一使用和计算,县同为地级市辖区,不过财政部分独立计算,不全上缴。县级市为省直接管辖,享受和地级市同等待遇,本来县级市应该就像东莞,中山等没有县的市一样模式。

不过,省里却把县级市委托给地级市代管,使得县和县级市都没有什么区别了,也违反了相关的精神。作为县级市的也永远逃离不了地级市的魔掌和吸血/ 最后澄清一点,地级市管辖县,省委托地级市代管县级市,在宪法里重来没有这一条,我国的政府架构从来都是中央----省------县三级,所以说这个做法是违法违宪的,是历史遗留的问题,是既成的事实 Re:Re:Re:Re:请问一下,县和县级市还有地级市的区,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县级市为省直接管辖,享受和地级市同等待遇,本来县级市应该就像东莞,中山等没有县的市一样模式。不过,省里却把县级市委托给地级市代管,使得县和县级市都没有什么区别了“ ------》》》》你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设立县级市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县的自主权,而不是像你所说的相当于地级市。 (另据南方网友传,县级市作用不大,要在2010年前全部取消。) 你所说”省---市----县管“违宪只是一家之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请尽量不要引起网友的误解。 转一张贴子的观点—— 一、县级市政府职能的特点及其与县级政府职能的区别 职能,通常指职责功能。政府职能即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而承担的职责和功能。中国地方政府设有省、地级市、县、乡(镇)四级,每级政府职能又有其特殊性。县级市属于县这一级,同时又是属于中国城市的三类市。当今许多县级市是由撤县而设立的,与县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县级市的设定标准及发展,又决定了它与县的严格区别,由此决定了县级市政府职能的特点及与县政府职能的区别。

地级市--县级市--县的区别

地级市--县级市--县的区别 地级市是原来的地区行署演变过来的,一般受省政府的直接领导;县级市是一种比县大,比地级市要小的行政划分,但属于县级单位,受地级市领导。 地级市辖区,县 县级市下辖镇 原则上地级市无权辖县级市,但是现在全国有90%的地级市在"代管"县级市. 被"代管"的县级市,行政上听从所辖地级市调度.财政则直接上缴省政府. 地级市是我国行政级别中的第三级,从中央到地方有五级政府。 即1: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3:地级(包括地级市、自治州、地区)、4:县、自治县、区、特区、旗、盟等,近几年有的地方设置的管委会之类也属这一级,5:镇、乡、民族乡、办事处。发达国家最多三级。我国的级数太多,效率也就随之降低,比如说地级,它只不过起了一个中转站的作用,既浪费财政资金(很大一部份人是在吃白饭)又降低了行政效率,若干年后可能就不会再有了 县、区和县级市行政级别一样都是县处级。但行政职能范围不大一样,简单说,区政府自主权力小,县政府行驶传统县级职能,而县级市却

行驶了某些本来是地级市才有的主要是经济上的职能。 正确来说,区是地级市市区的范围,完全听地级市的,财政完全上缴,统一使用和计算,县同为地级市辖区,不过财政部分独立计算,不全上缴。县级市为省直接管辖,享受和地级市同等待遇,本来县级市应该就像东莞,中山等没有县的市一样模式。 不过,省里却把县级市委托给地级市代管,使得县和县级市都没有什么区别了,也违反了相关的精神。作为县级市的也永远逃离不了地级市的魔掌和吸血/ 最后澄清一点,地级市管辖县,省委托地级市代管县级市,在宪法里重来没有这一条,我国的政府架构从来都是中央----省------县三级,所以说这个做法是违法违宪的,是历史遗留的问题,是既成的事实 请问一下,县和县级市还有地级市的区,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县级市为省直接管辖,享受和地级市同等待遇,本来县级市应该就像东莞,中山等没有县的市一样模式。不过,省里却把县级市委托给地级市代管,使得县和县级市都没有什么区别了“ ------》》》》 你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设立县级市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县的自主权,而不是像你所说的相当于地级市。 (另据南方网友传,县级市作用不大,要在2010年前全部取消。)

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

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 摘要: 一、中国行政区划的概述 1.国家级: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2.地级:地级市、自治州、盟、地区 3.县级:县、县级市、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区、林区、市辖区 4.乡级:乡、民族乡、镇、街道办事处、苏木、民族苏木 二、中国行政区划的法定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 2.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民族自治特点 三、中国行政区划的具体划分 1.省级: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地级:绝大部分为保定市、廊坊市等 3.县级:三河市等 4.乡级:乡、民族乡、镇、街道办事处等 正文: 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自古以来历经多次变更。现今的行政区划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来进行的。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行政区划,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此外,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

在中国,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体现了国家的民族政策。在这些地方,民族特色得到了充分保护和传承。 具体到行政区划的划分,我国现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在地级行政区划中,绝大部分为保定市、廊坊市等。县级行政区划包括县、县级市、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区、林区、市辖区等,如三河市等。乡级行政区划则包括乡、民族乡、镇、街道办事处等。 这样的行政区划划分,既体现了我国的地理、历史、民族等多重因素,也为国家的行政管理提供了便利。通过明确的行政区划,我国实现了各级政府的有效治理,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行政区划的明确,也有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总之,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充分考虑民族特色和地域差异的划分方式。

市、县级市、县、镇、镇级市的概念、设立标准和异同

市以下各级政府的概念、设立标准和异同 我国《宪法》第九十五条、第一百零五条规定,省、直辖市、县、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 一、概念 1、市。一是指集中买卖货物的固定场所,即商品交易的市场。二是指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或人口较稠密的地区,一般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三是行政区划单位,分直辖市和市。行政意义的市又分为“地级市”和“县级市”。根据人口规模,又将市分为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巨型城市。《2013年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提出的城市规模等级划分标准是:市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50万,100万的为中等城市,100万,300万的为大城市,300万,1000万的为特大城市,1000万以上的为巨型城市。 2、县。在中国,“县”作为行政区划,始于春秋时期,秦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是县制正式设置的开端。现代中国,县与县级市、市辖区、自治县、旗、自治旗、矿区、林区、特区一道,作为“县级行政区”。

3、县级市。即《宪法》中所称的“不设区的市”,属于县级行政区,地位与县、区(市辖区)相同。不考虑工业产值,从人口规模要求,设立县级市有以下3种情况的标准:①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四百人以上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十二万,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30%,并不少于十五万。②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一百人至四百人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十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七万。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25%,并不少于十二万。③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一百人以下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八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六万。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20%,并不少于十万。 4、市辖区。市辖区为现代社会中对城市中所设行政区划类型的泛称,是城市的组成部分,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城区划定的行政分区,市辖区同县、县级市同层级。其设立标准为:市区总人口100万人以下的市,平均每40万人可以设立1个市辖区;市区总人口100-300万人的市,平均每50万人可设立1个市辖区;市区总人口300万人以上的市,平均每60万人可设立1个市辖区。最小的市辖区人口不得少于2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不得少于10万人。 5、镇。最早为军事据点,古代在边境驻兵戍守称为镇。我国现在所设的镇,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的镇,是由县管辖的基层行政单位。镇和乡是同级行政单位,主要区别在于规模的不同。1984年《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建镇标准的报

公务员级别及关系

公务员级别及关系 在我国的公务员制度中,公务员的级别是根据职位的等级划分的, 不同的级别代表着不同的职权和职责。公务员的级别之间存在着一种 层级关系,这种关系是体现在公务员的晋升和管理上的。 一、公务员级别分类 按照我国公务员制度的规定,公务员的级别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 省级公务员:包括省级政府的各类机关和单位中公务员的职位, 如省政府、省级部门等。 2. 市级公务员:包括各个地级市政府的机关和单位中的公务员职位,如市政府、市级部门等。 3. 县级公务员:包括各个县、县级市的政府机关和单位中的公务员 职位,如县政府、县级部门等。 4. 乡镇公务员:包括各个乡镇的政府机关和单位中的公务员职位, 如乡政府、乡镇部门等。 二、公务员级别关系 公务员的级别之间存在着一种层级关系,主要体现在晋升和管理方面。 1. 晋升关系:公务员的级别晋升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条件来进行的。一般来说,公务员需要在岗位上具备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并通过相

应的考核和选拔程序,才能晋升到下一个级别。而晋升的级别也决定 了公务员所担任的职位和职责的变化。 2. 管理关系:公务员的级别关系还涉及到上下级之间的管理关系。 级别高的公务员通常是级别低的公务员的上级,负责对其进行指导、 管理和考核。上级公务员在职权上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和领导权,而下 级公务员则需要按照上级的要求和指示来履行相应的职责。 三、公务员级别与职责 不同级别的公务员所担任的职责也不同,一般来说: 1. 高级公务员:担任领导岗位,负责具体政务职能的决策、管理和 执行。 2. 中级公务员:作为部门的骨干力量,协助上级领导参与具体的政 务工作,并负责一定范围内的管理和协调。 3. 初级公务员:通常从基层岗位开始,承担具体的行政和服务工作,负责日常事务的执行和处理。 总之,公务员级别及其关系是公务员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 级别的公务员拥有不同的职务和职责,通过一定的晋升和管理机制, 形成了层级关系。这种关系有助于保证公务员队伍的稳定运转和高效 管理,是我国行政体制中的重要组织形式。 END

乡与镇的区别

乡与镇的区别 乡与镇是中国行政区划中常见的两个层级,它们在政府组织、经济发展、人口规模等方面有着一些区别。本文将从行政管理、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等多个角度来详细比较乡与镇的区别。 一、行政管理层级 乡和镇是中国县级行政区划下的两个基层单位,乡级行政单位一般隶属于县级行政区,而镇级行政单位则一般是县级行政区划下的直属单位。这意味着乡的行政级别相对较低,管理范围相对较小,而镇的行政级别相对较高,管理范围相对较大。另外,乡通常是由村委会、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管理,而镇则往往设有镇政府、镇人民政府等部门来负责行政工作。 二、社会经济发展层面 1.规模:一般来说,镇的发展规模较乡要大。镇常常作为一个地区的商业、经济、文化中心,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比较集中。乡的发展规模相对较小,经济活动主要以农业为主。 2.产业结构:镇的产业结构较为多样化,包含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镇通常拥有更多的工厂、企业和商业设施,提供的就业机会也相对较多。乡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支柱。 3.城市化水平:镇一般具有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城市设施比较完善,如市政府、医院、学校等。乡相对于镇来说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设施相对较少。

三、基础设施建设 1.交通:镇的交通条件一般要优于乡,通常会有更多的公路、铁路、航线等便捷交通工具。乡的交通条件相对较差,交通网络相对较为简单。 2.教育:一般而言,镇的教育资源相对较丰富,有更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乡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学校数量和教育机构较镇要少。 3.医疗:镇拥有更多的医疗机构,包括医院、诊所等,医疗水平也相对较高。相对而言,乡的医疗资源相对较少,医疗水平有限。 综上所述,乡和镇在行政管理、社会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区别。每个地区的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镇的行政级别较高,发展规模较大,经济活动多样化,基础设施较完善;而乡的行政级别较低,规模较小,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基础设施建设相对简单。

幅员辽阔的大中国共有多少省市、县、镇、村?

幅员辽阔的大中国共有多少省市、县、镇、村? 大中国全图 我们都知道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我们对她有多少省,城市,县,镇,村并没有完整的概念? 我国是单一国家,国家行政机构制从中央到地方一般为五级,即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自治州、盟)、县(自治旗)和乡(镇)政府。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并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河南省地图 省级行政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合计34个省级行政区。 省级行政区是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域,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4种。 省——中国国家地方一级行政区域,始于元朝,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 自治区——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建立的省级行政区域。新中国成立后共建立了5个: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直辖市——中央直辖市,由国务院直接管辖,是人口比较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地位的大城市。中国共设有4个: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特别行政区——为贯彻“一国两制”的实施,宪法第三十一条专门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可以设立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与省、自治区、直辖市同属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区域。中国共设立2个: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驻马店市地图 地级行政区:293个地级市、7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合计333个地级区划。 地级行政区是介于省级和县级之间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域,包括地级市、地区、自治州和盟。 地级市——一级政权组织,是中国人口比较集中,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比较重要的城市,下分市辖区、县、自治县、县级市。 地区(1975年前称专区)——省、自治区的派出机构,管理几个县、自治县和市,不是一级地方政权。始设于国民党政府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沿用。1975年前称专区、设专员公署;后称地区、设行政公署。 自治州——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方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建立的介于省级、县级之间的一级行政区域,设自治州人大、自治州人民政

中国内陆最小的10个地级市,你去过几个?地级市与县级市啥区别?

中国内陆最小的10个地级市,你去过几个?地级市与县级市 啥区别? 论陆地面积的话,中国内陆最小地级市前10名排名如下: 1、海南三沙市:靠填海造地达到了20多平方千米(2021); 2、浙江舟山市:1440平方千米; 3、湖北鄂州市:1594平方千米; 4,福建厦门市:面积1701平方千米,副省级市; 5、广东珠海市:1736平方千米; 6、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1754平方千米; 7、广东中山市:1784平方千米; 8、海南三亚市:1920平方千米; 9,广东深圳市:面积1997平方千米,副省级市,与北京、上海、广州并列为一线城市; 10,河南鹤壁市:2182平方千米。 从资料可以看出,这10个名额中广东省就占了三个名额,分别是珠海,中山,深圳。而在这十大地级市中,三沙市是最为独特的存在,成立时间还不到10年,如果不算上海域面积,陆地面积远不如其它地级市。算上包括专属经济区在内的海域面积,它的辖区将达到200多万平方公里。 有朋友问,地级市与县级市有什么区别? 要想弄清楚他俩之间的区别,先从行政区划说起。我国的行政区划一共分为四大级别: 一是省级行政区, 二是市级行政区, 三是县级行政区, 四是乡级行政区。

一个省下面往往管着多个市,这个市通常便是指地级市。从资料可知,中国内陆省份就没有面积低于1000平方公里的地级市。 市下面分管着若干个县。不过这其中也有例外,比如东莞市下面就分管着若干个镇,比如长安镇、东坑镇,实际上这些镇的性质与县差不多,行政类别属于市辖建制镇。 通常市政府的所在地,也就是市辖区,叫作某某区。当一个县的人口和经济达到一定级别的时候,按照情况就有可能被升格成为区,或者变成县级市。比如陕西省汉中市的南郑,曾经是叫作南郑县,现在就已经被提为了南郑区。能够被升级为区或者县级市,往往意味着该县的城镇化率达到较高水平。 而地级市并不一定比县级市大,对于一些面积比较大的市,那些地级市下辖的县级市,面积甚至比部分地级市都要大。 升级之后有什么好处呢?除了领导干部的职级待遇有可能得到提升,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放开手脚,在财政等方面更加自由。 不过就算升级之后,在现在的行政框架内,县级市仍然要归地级市管,因为县级市在行政类别上仍然属于县级行政区。当然还是有例外,部分县级市也有省直接管理的,比如神农架林区就属于湖北省直辖,属于直辖县级市。 单一个市就能玩出很多花样!同样叫作市,级别最高的是直辖市,直辖市属于省级行政区;然后就是地级市,地级市属市级行政区;最后就是县级市,县级市属县级行政区。这其中地级市又可分为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普通地级市等类型。 说实话,我国的行政区划确实比较繁杂,在保持整体框架不变的情况下,每个地方都各有特色,因为行政区的建制既要考虑面积,又

盘点我国各式各样的“区”,比“市”还复杂,看的人眼花缭乱

盘点我国各式各样的“区”,比“市”还复杂,看的人眼花缭 乱 我国地域辽阔,城镇众多,行政区划错综复杂,称谓种类繁多,以至很多人经常对我国的区划云里雾里,弄不清楚这个地方到底是什么行政级别! 像我国的“市”就有好几个级别,不但有省级的直辖市,地级的地级市,还有县级的县级市,虽然都叫“市”,但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 而我国的县级行政区,称谓就更多了,有正常的县,还有县级市、自治县、旗、自治旗、还有特区、林区等等。 但这还不是最复杂的,我国地名中,最复杂的莫过于“区”了!各式各样的“区”层出不穷,看完绝对让你眼花缭乱! 自治区 自治区与省、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同为我国一级行政区!是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的一级行政区,行使自治权,由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事务! 我国共有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特别行政区是在我国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的与内陆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的特殊行政区划。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 我国共有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与直辖市、省、自治区同为我国一级行政区划! 特别行政区其特殊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特别行政区采取“一国两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享有高度自治权,拥有自己的法律体系、自己的区旗、区徽、拥有自己的货币、特别行政区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特别行政区不能行使国家主权。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

防务由中央政府负责。 地区 地区是我国的行政区划之一,行政地位与地级市、自治州、盟相同,属地级行政区,由省、自治区管辖。 地区始设于1932年,曾经大量存在,而如今正在逐渐消失,20世纪80年代后,大部分地区更改为地级市,地区所管理的县、自治县、县级市改由地级市管辖。 如今我国仅剩7个地区,都处在边疆地区。分别是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地区、西藏的阿里地区、新疆的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和田地区! 市辖区 市辖区是地级城市的中心城区,是城市的主体,在我国是县级行政区,与县、县级市、旗等同为一个行政级别! 与其他县级行政区相比,市辖区因是城市主体,即市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化一般处于较高水平,人口密度大,经济相对发达。 截至目前,我国大陆共有973个市辖区。这其中不乏有很多同名的市辖区,比如鼓楼区,南京、开封、徐州、福州都有鼓楼区。 除此之外,我国还有一种特殊的市辖区:民族市辖区,就是城市的一部分主体为民族自治,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在全国也仅有5个! 林区 这里的林区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林区,而是我国的行政区划之一,与县、县级市、市辖区同为我国的县级行政区划。我国唯一的林区就是湖北的神农架林区。 1970年5月,国家将房县、兴山、巴东的24个公社和2个药材场、1个农场划为神农架林区,林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群山之中,面积3253平方公里,下辖6镇2乡,约8万人口!这也是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县级行政区划! 矿区

行政区划的概述

行政区划的概述: 行政区划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实行分级管理而进行的区域划分。国家为了方便管理,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将全国领土分级划成若干区域,并建立相应的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实行分层管辖的区域结构。行政区划主要由土地、人口和行政中心(政府及其管理,有形与无形的结合)三项基本要素构成 一,中国行政区域体系 1.行政区域名称 (一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名称: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二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名称:地区、盟、自治州、(地级)市; (三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名称: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县级)市、(市辖)区、林区、特区; (四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名称:乡、民族乡、镇、街道、苏木、民族苏木、(县辖)区、(县辖)市(台湾省专设); (五级行政区)村级行政区名称:村、社区、管理区; (六级行政区)组级行政区名称:村民小组、居民小组。 在中国省、县、乡三级为基本行政区。 2.行政区域单位数量 (一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共34个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二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共336个其中:17个地区、3个盟、30个自治州、286个(地级)市; (三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共2882个其中:1479个县、117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379个(县级)市、近900个(市辖)区、1个林区、2个特区; (四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近42000个其中:近14500个乡、1092个民族乡、近20000个镇、近6200个街道、181个苏木、1个民族苏木、近50个(县辖)区、(县辖)市(台湾省专设); (五级行政区)村级行政区共N个村、社区、管理区;(六级行政区)组级行政区共N个村民小组、居民小组。 二中国行政区域分区 1按行政划分(一):七大行政区 华北地区:11北京市、12天津市、13河北省、14山西省、15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地区:21辽宁省、22吉林省、23黑龙江省; 华东地区:31上海市、32江苏省、33浙江省、34安徽省、35福建省、36江西省、37山东省; 中南地区:41河南省、42湖北省、43湖南省、44广东省、45广西壮族自治区、46海南省; 西南地区:50重庆市、51四川省、52贵州省、53云南省、54西藏自治区; 西北地区:61陕西省、62甘肃省、63青海省、64宁夏回族自治区、6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城市建制相关知识梳理

城市建制相关知识梳理 中国城市建制研究相关知识梳理 目前关于中国城市建制研究比较多的集中在两点: 一是城市化进程中,“市辖区”与城市的发展的冲突频发。因此,“市辖区”制度改革研究较多。 二是中国的行政区划调整,这一点更多的体现了“市管县”与“省管县”体制的研究。 一、相关概念梳理 (一)中国建制市行政级别1 根据宪法、法律和相关规定,中国建制市的行政级别具有四个层次: 一是直辖市。直辖市是直接隶属于中央政府的地方行政建制。理论上讲,直辖市在行政级别上和省、自治区平平级。我国共有四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直辖市的行政区划体系,在市区实行市-区-街道,“两实一虚”制,在郊区实行市-区-乡(镇)三级制,在郊县为市-县-乡(镇)三级制。直辖市下辖的区、县的行政级别与地级市政府级别相同。 二是副省级市。目前全国拥有15个副省级市,其中的5个副省级市(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为“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在隶属关系上仍属于省政府领导。市辖区及其工作部门的级别比照市直机关相应的级别确定。 三是地级市。地级市是指行政级别介于省与县之间,行政地位与地区行署相当的地方行政建制。地级市在法律上属于省辖市的范畴。 四是县级市。基础城市,它在行政级别上相当于县,不在下设区,下设有若干乡镇。县级市是由“撤县改市”“撤县设市”而形成。 注:目前对中国行政建制市级别研究相关的主要领域为行政区划调整。后文详述 (二)市辖区与地区 1.市辖区

市辖区,就是隶属于市并由市直接领导的一级行政区域单位,其所辖行政区域系由所在的上级行政区域单位市的划分而形成。2现行《宪法》第一章第三十条第(三)款亦规定: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这是宪法关于市辖区设置的规定,明确了市辖区作为县一级的行政区域单位的法律地位。近年来,一些城市为了满足规模扩张的现实需求,已经将市辖区建制的范围扩及到中心城区外的其他市辖区域,出现了大量的“县改区”个案。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中国市辖区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设置在主城区的市辖区,即“市区”,大多数市辖区都属于这种类型;二是设置在城市临近农村地区的市辖区,即“郊区”;三是设置在城市管辖范围内的其他城区,与主体城区之间被农村地区隔开的市辖区,如大连的旅顺口区;四是设置在城市管辖范围之外的市辖区,即“飞地区”。3 注:市辖区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市辖区制度改革。后文详述 注意“市辖区”和“地区”的区别 2.地区行署 地区原称专区,是中国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派出机关管理的区域单位,即地区行政公署代表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的区域单位。地区行政公署是省级政府的派出机关,其辖区——地区不是一级行政区域单位。作为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地区并不设立人民代表大会,但设立人大工作委员会,负责联系本辖区内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同时,地区设立有政协机构。 行署所在地大多数为某某市,下面管辖县或自治县。在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中规定:地区代码为21--50、71--89。 1此部分根据杨宏山《市政管理学》(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81页。整理得到 2浦善新.市领导县体制反思[J].中国方域,1995(5). 3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15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地区行署已经越来越少了,都已经撤销转为地级市,长途电话区号和邮政编码保持不变。截止2013年2月,大陆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