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

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影响。在中华民族不断走向世界的今天,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就显得非常有价值。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地理环境

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生态环境,是指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整个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即历史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一般说来,自然地理环境,如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陆分布等,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较缓慢,有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为人们所觉察。但在某些阶段和某些局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发生得非常迅速,非常剧烈,造成巨大的影响。人文地理环境,如疆域、政区、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方面,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自然地理因素发展变化的速度要快得多。当然,这两方面的是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开的。

1、疆域、政区

自秦至清的疆域范围,以鸦片战争前的清疆域为极盛。秦汉实行郡县制,唐朝逐渐演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宋朝主要为路-州-县三级制,元朝实行行省制,明清沿袭,基本形式为省-府-县。

2、民族、人口

中国历来是多民族国家,各族共同缔造中国,中国领土也由各民族共同开拓和巩固。公元初已有6000多万人口,几经起落,至19世纪中叶达4.3亿。人口分布极不均衡,迁移频繁,移民众多。

3、地形、地貌

一些湖泊消失,或发生巨大变化;水道、水系的变迁,如黄河改道,海河水系形成;海陆变迁,一些沿海地区陆续成陆,另一些地区又沦入大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貌破碎;沙漠扩大或范围变动等。

4、气候

温度变迁,有过多次反复,由寒转暖,又由暖转寒;湿润状况的变迁,由湿润而逐渐干燥,旱情增加。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诞生在中国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里,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地

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1、具有连续性和持久性

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进程中,中国文化是唯一不曾中断的、具有连续性的文化,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归功于中国拥有一块完整而广阔的地理环境。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周边外来文化进行潜移默化中,始终保持着自己完整的风格和日趋完善的系统,长期绵延不绝,使中国文化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和稳定的发展过程。

中国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同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但不同的是:中国文化的发展从一开始便依托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内部拥有广阔的回旋余地。历史一再表明,当北方强悍的游牧民族挥师南下,中原王朝在失去黄河流域时,还可以以长江流域及珠江流域为依托延续着自己的文化。因而在中国历史上,西晋、北宋灭亡,随后还能在东南一隅分别建立了东晋、南宋,并且都延续一百多年。正是因为拥有这种回旋余地较大的空间,使得中国文化不像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古文化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或是被取代而中断了,或是湮灭、消失了。

2、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内生文化, 内部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使生息于黄河流域的汉民族率先发展了自己的文化, 随后便不断融合了中国境内其他的地区及民族的文化,中国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羯、契丹、辽、金等最终自觉或不自觉的接受了中华文化并融入她的血脉之中, 没有这种融合, 就没有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这种融合力和同化力正是一个独立的古文化系统得以保存和延续的先决条件。

3、具有保守性和封闭性

中国文化是在三面陆地、一面临海,四周较为封闭的地域里发展起来的。自然障碍将古代中国人与外界隔开,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这样很容易造成一种隔绝机制,阻断了中国同外部世界更多的交往。加上内部优越的自然条件,几乎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再加上因早熟的农业文明,周边地区的相对落后,使一向以“天朝自居”的中国人更不愿主动与外部世界打交道。在中国历史上,虽有张骞开辟“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但大多数朝代基本上都是奉行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与外部世界交往较少,到了近代更是采取愈发严重的闭关锁国。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性及封闭性,使得中国在近代没能及时地吸收和受容外来的优秀文化,导致中国近代历史上出现屈辱。

三、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素称“以农业立国”的国家,各朝统治者都是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究其原因,地理环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以农业立国”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化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文化。

中国有极为广袤的疆土,其内部平原广阔,特别是黄河,长江两流域平原毗连,没有明显的天然的屏障,因此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上都易于统一,所以历史上强悍的游牧民族南侵,中国纵使丧失了首当其冲的黄河流域,仍有广大的退路可供周旋。其他古文明地区沦亡于外族的入侵,即一蹶不振,独中国能对边族潜移默化,始终保持着自己文化的独特风格和完整系统,并使之绵延不绝。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中国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缘文化和区域思想观念。早在先秦时代就形成了各具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三秦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及岭南文化等。中原地区由于对农业的重视而养成重土安迁的观念;东南沿海一带由于耕地有限,重视海外贸易,思想观念开放,西北的绿洲地区因土地限制和地处交通要道,商业发达较早;北方游牧民族由于环境恶劣,不得不以频繁的迁徙和战争来对付环境的压力。中国的区域文化虽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又并存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体多元结构。随着中国农耕经济向周边的扩张,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包容性又促使区域文化的相辅相成、渐趋合一。儒、道、佛三教的并行而立,盛唐时的胡汉交融,都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正是由于这种多样性及包容性,中国传统文化始终保持着生机与活力。

3、地理环境对开放和封闭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开放与封闭是相对的,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生产力对环境有不同要求,也会产生不同结果。中国有较易于隔离的地理环境。东面临海,西北横亘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绝地带,给予农业民族无法突破的限制。这种一面临海,其它三面陆路交通极不便利,而内部回旋余地又相当开阔的环境,形成一种与外部世界半隔绝的状态,使中国没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养成了独自经营,和平温顺的国民性格。所以,中国文化大体上是在本土独自酝酿成长,虽偶有外来文化成分由西域或海上传入,皆能雍容消纳,使中国文化的发展稳定而富于自信。

四、结束语

中国传统文化上下数千年,历史悠悠不绝,不仅包含丰富的内容,覆盖了辽阔的国土,还一直影响到今天的现实生活。现在,在整个世界连成一体、世界文化不断交融的新形势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下,我们必须努力建设自己

的新文化。既要结合自己的国情,引进一切优秀的、有价值的世界文化遗产,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善于吸收外来的新鲜的文化成分,更要充分发挥、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自身的传统文化资源,使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长期延续,并用其解决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许多弊病,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健康向上的、积淀深厚的精神文化做保证,并使各国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分享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贡献。

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意义,在于充分吸取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有价值思想,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强化对文化环境的热爱和保护,在强调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区域文化的建设与协调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这一特定的地理舞台,它已经而且必将在这一舞台上、甚至在整个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智力决定论:把地理驱逐出历史,把自然驱逐出社会,将文化单纯归结为人类智力或精神的产物。这是唯意志论的一种表现。二是地理唯物论:认为地理条件规定着民族性与社会制度,制约着历史与文化发展的方向。其极端形态就是“地理环境决定论”。

地理唯物论有着悠久的历史,几乎是早期先贤的某种共同的模糊的认识。西方且不论,如中国古人早就指出了这一点。《荀子·儒效篇》:“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礼记·王制》:“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最著名者为《考工记》所云:“橘逾淮而北为枳,鸜(音渠)鹆(音欲)不逾济(济水出河东垣县王屋山),貉(逾汶(即今山东大汶河)则死,此地气然也。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

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

欧洲则以十八世纪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社会学地理学派)为代表。

英国历史学家巴克尔(1821-1862)将地理唯物论正式引入文化研究。赋予“地理唯物论”以完整形态的,则是德国人文地理学家Friedrich Ratzel (1841-1904)发表的《人类地理学》,说明地面人类的分布,完全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第一是直接的生理影响;第二是心理的影响;第三是对社会组织和经济发达

的影响;第四是支配人类迁徙及其最後分布。

同智力决定论一样,地理环境决定论也存在着失误。

如法国Paul de la Blanshe (1845-1913)即主张人类文化固然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但怎样利用地理环境,这个主权全在人类,不在地理环境。人类对地理环境的瓜,全视人类天赋的智慧,传统的技能与社会的习惯。所以在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地理环境,因而也产生各种不同的文化。人类是地理环境的主人,不是地埋环境的奴隶。二十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区域地理学派”,对笼统的地理环境说,加以补充,他们的态度是:第一从区域地理中认识地理环境的特殊性;第二依据地理环境的特性,了解人类文化发展的关系;第三区域的界线不是人为的而是自然的。因此国家、省区等行政区域历史上的纷更,不能作为天然的界线。这一派理论一方面说明人类是能如何顺应所遭遇地理环境;一方面说明了人类如何利用天赋的智慧、

传统的技能,去改进所遭遇的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影响文化发展,是通过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这一中介得以实现的。人与自然呈双向交流关系。一方面,人的活动依凭自然,受制于自然,另一方面,人又不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这种双向同构关系统一于人类的社会实践,首先是生产实践,也即经济活动。经济活动所创造的器用文化,既是广义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又为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的生长发育奠定基础。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基地。人类为了要生活和生存下去,就不得不努力观察,利用和改造环境,以便进行有效的文化活动,从而直接的获取人们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这样就产生和累积了地理知识。例如在<<夏小正>>一文中记录了1年12月中每个月的天象,物候,以及人们在该月中所应该从事的生产和活动――这种历法就是后世所谓“月令”的发端。如果我们去除掉其中所包涵的神话历史传说,那么我们可以说: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经懂得用观象授时的方法来确定季节和编制历法。又例如,在

殷墟甲骨上出现了象“大雨”,“大辄风”,“大风自北”等等的天文记录。而从<<诗•大雅•公刘>>中,我们知道周朝时期就有君王与平民懂得如何开发疆土,改造环境,在不同的地形部位进行耕垦――出现了象冈,原,隰等地形分类名称。甚至从新石器时代到春秋战国时期,所有古代的城市文明的建设,特别是都城建设选址,都充分考虑了地理环境,几乎都位于河流两岸或者河岸的台地上,以作生活与城防之需。

然而,环境对文化来说只不过是一种结构性的物质基础,正如文化对环境来说是体现了创造主体的本质力量一样。然而,合一物质基础与一本质力量之两说,则彻底言明之文化在创造期间的前后,都把环境当成了自身发生与发展的象征方式。这正如孟子所云:『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龙子曰「治地莫善於助,莫不善於贡」贡者,校数岁之中以为常。』(<<孟子•滕文公上>>)。所谓文化者,就是古人所称谓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也;一阴者,有恒心者也,而一阳者,谓有恒产者焉。此种象征方式,全部以治地之法,即“助法”为其发展的基础。这就是为什么诗三百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孟子一致强调『夫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滕文公上>>)的含义了。“经界”正是行仁政的结构性物质基础,也就是文化在一定的“封邦建国”的统治模式下,对环境之一理解的必然意识。而这一意识是奠基在“天子以为道而为政”的政统结构当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先民的圣贤崇拜的原始痕迹的延伸。

况且孔子也曾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中国文化,一言以毕之:曰君子之道也,也就是“共同”强调一文一质的双重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恒产有恒心可谓之一文一质的具体体现;更是行政之要。有政,有德,

再加之於“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则共同创造了中国文化也。这其中还包括了各种形式或形态的政治体制。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与家族政权意识合而为一的三纲五常与封建制度。我们都知道宗族的首长,在古代被称为族长,宗长或族正。一宗族有一长。宗族的支脉,称为房,其长则谓之房长。族长与宗子本来是合一的(在宗法制度下),王权(政治权)与宗权(以仪式,祭祀为象征)也是合一的。但到了战国时代的<<墨子>>一书中有云曰:『恶(无)有处家而得罪於家长而可为也』。这句话的大意是:在家中得罪了家长即一切事办不成。由此可知,家长在古代享有长老权。另外,中国传统的君权意识,其实就是全社会的家长权,而父权就是家族内的君权。孟子说:“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礼记』说:家齐而后国治;荀子说:“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荀子•致土篇>>)。在这些言论中,都确立了中国传统社会制度中之基本的两大系统:一是君统(政治制度);宗统(家族制度)。并且君统与宗统合一;这也就是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关键所在。秦汉以后,中国传统政治虽然表现在大一统的绝对君主专制制度;但在社会政治的实践中,在很大的程度上又是保持着区域性的纪律性(即所谓无为而治)的政治。然而自治自律的基层单位就是宗族与家族。于是,不是环境槊造了文化,反而是文化的基本因子槊造了环境的“历史性的”特殊意义。

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先民对环境的认识是根据如下的历史传说,即孟子所云: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於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偪人,兽蹄鸟迹之道,交於中国。尧独忧

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禹疏九河;瀹濟,漯而注诸海;诀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在这段文中,所谓洪水横流,草木畅茂,兽蹄鸟迹之道皆是中国先民对上古环境的具体意识;而此具体意识在“圣贤传统”意识的“熏陶”下而赋予原始“中国”的开发的功绩归于尧舜禹的“讨伐”之政之功也。这就是孔子所称道的“君子之五美”(参:<<论语•尧曰>>)也就是孟子所意识到的:「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章句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先民似乎认定环境的开发就是天下或“中国”的开发,并且是在“治天下”的前提下反映出来的。而治天下的意义则表现在劳心者与劳力者之间的关系,这关系体现在治人与治於人之间的矛盾对立的统一当中。简言之,中国文化对环境的基本意识是:因为有了圣贤传统,才有天下,有九河,有九州,以至有“中国”――这句“结论形式”也说明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是合道统,政统,区统,体统以及“文统”等传统而在封建的区域规模上“凝积”而成。这更进一步的说明了:环境对文化来说只不过是一种结构性的物质基础,而这基础不单单是纯粹的经济生产罢了,而是一种合族权君权为一之“封建”内涵的井田制。

当然,张岱年先生曾经说过:『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文化是千姿百态的,丰富多彩的,……因此了解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特征,对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①。然而,这里所要谈的实际上有两点:(一)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理解中国文化的“传统区域”;(二)更重要的是,理解中国历史的文化发展,就是一种“从世界范围来看”的“中国的”文化发展。前一种的理解带有考古学研究的意

味;后一种的理解是在中西比较之跨文化研究的影响下“发展出来”的学术思潮。两者是二而一,一而二的。可以重叠式研究,也可以是平行式研究,更可以交错式的研究。然而不论是何种形式的研究,其了解的过程与结构都是以普遍的学术意义来具体研究本国传统文化

的环境发生的本质性意义及其特征。这些学者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之发生期的地理因素的客观性,其实是从发生学的意义上来普遍谈论,或言说的;并且往往无意识的反映出具有因果关系的先验性论述模式。但在我看来,这种具有因果关系的,带有类推法之逻辑形式的论述模式,只能存在於逻辑过程及其逻辑结构当中;然而若要表达历史性生活或生活性历史这种动态过程,则是行不通的。

这里有几点要弄清楚的:(A)说「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不同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这只不过是一种“信念”罢了;说明或反映了相对主义(者)的态度或其对世界整体的理解方式。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出“相对的”或“绝对的”真实意义之实在性。所谓客观生活,只不过是人类在面对一大堆不了解其自身创造的精神观念以及物质

形态后――包括了在这两者当中所作的各种选择方式――的,自我解构环境世界与人类的总体方式。这就象为什么孔子特别强调:『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或曰:『殷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前者不单单只是谈“政”与“德”的关系,也可以看成是谈:治人於天下之於德的“功效”;而后者谈的是周礼对各朝代之政法的影响。前者所要表达的“政”不是纯粹的“人政”,而是象古人所意识到的“天地之大德曰生”;也就是天人合一之政。②;(B)在中国古代的先民里,没有绝对脱离人的“环境条件”,也没有以环境为基础的生存意识;而是全面强调天

(道统),地(“文”统),人(政统)的辨证关系――也就是古代人所谓的“三才”。这“三才”的宇宙意识在先秦逐渐强盛;到了秦汉有发展,综合,甚至升华的趋势。这“三才”的总体意义,也就是先秦在<<易•系辞下>>中所谓的“物相杂,故曰文”(正义曰“言万物递相错杂,若玄黄相间,故谓之文”),也就是<<尚书•大传>>所云的“七政,谓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为政也。人道政而万事顺成……”,更是孔子所强调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这种总体意识,到了秦汉的时候,具体化的表现在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里:

“北斗七星,所谓「旋,玑,玉衡,以齐七政」……斗为帝车,运行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於斗”

一句话,中国古代的天文地理常识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天经地纬”之纲,通常以“术”,以“数艺理命”,甚至以“名教”等等的形式出现。到了秦汉以后就形成了经学易学化或理学化的局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传统人士对环境的认识一直逗留在“封建性的自我解构”当中,彻底失去了实在的意味,而形成了“方位性之术理”。(C) 即使我们不谈人类的本质力量对环境的影响力或特殊或超越等等的

地位性作用,就从『中国文化是建立在农耕生产』这句话来说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关系,我们也很难从农耕的经济意义或政治意义的纯粹性质及其条件来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地理性作用。这是因为我们谈的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发展,而不是了解中国文化区的不同特征及其发展。我们所要理解的,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因素”与历史因素(并非条件),或者是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之发生及其发展的本质性因素。

浅谈中国地理环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浅谈中国地理环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内容丰富,对中国的发展影响深远。而这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 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地理环境包含两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这两方面的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首先,辽阔的疆域和特殊的地形使中国传统文化内向、稳定,从而导致国人保守的性格。我国疆域内回旋余地大,跨纬度长、南北迁移的空间大,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社会动乱,都有着广阔的缓冲回旋余地。这就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相对封闭的内陆区域使文化有着内向性特征。国人喜欢山多过喜欢水。而山给人沉稳的感觉,水给人灵活之感,由此看出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向性就不言而喻了。特殊的地形使得中国的文化、国人的性格呈现比较封闭内向,比如我国黄河以北的地区由于东临太平洋,西北临险峻的山川高原,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参看我国的历史,各朝各代的上山拜祭山灵,清朝的闭关锁国等,其原因必定涉及地理环境。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性及封闭性,使得中国在近代没能及时地吸收和收容外来的优秀文化,导致中国近代历史上出现屈辱。 其次,地理环境使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强的延续性。中国始终保持着自己文化的独特风格和完整系统,并使之绵延不绝。但是虽然外面的很难进来,但我们国人也很难出去接受他国好的方面。这导致了我国国人接受时代新信息的速度不如欧美国家。中国的农业精耕细作,使中国的农业的到了相对稳定的发展,使中国文化的经济基础有了稳定保障,从而使文化发展呈现出稳定延续的特征。但是相对于欧美国家,其农业更加渗入科技等先进要素,农业特征呈现自由、开放的状态。所以说“以农业立国”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化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文化。然而中国至今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问题仍然十分严峻。 再次,地理环境使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有着相对多样性、包容性。中国地形驳杂,由大江、大山、沙漠、沼泽、森林而形成了内部相对不同的区域。如先秦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及岭南文化等也就使中国民俗、饮食、服饰、生活习惯等丰富多样起来,使得各个地区相互交流,共同发展。儒、道、佛三教的并行而立,盛唐时的胡汉交融,都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正是由于这种多样性及包容性,中国传统文化始终保持着生机与活力。 最后,中国的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存在两极性。不同生产力对环境有不同要求,也会产生不同结果。中国有较易于隔离的地理环境,东面临太平洋,西北临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绝地带,给予农业民族无法突破的限制。但内部回旋余地又相当开阔的环境,形成一种与外部世界半隔绝的状态,使中国没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养成了独自经营,和平温顺的国民性格。所以,中国文化大体上是在本土独自酝酿成长,我国文化的发展稳定而富于自信。 综上所述,中国的地理环境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深深影响着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我们必须保护文化环境和地理环境,使中国传统文化可持续的延续下去。

中国文化特征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联

中国文化特征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联 中国传统文化诞生在中国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里,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1、中国文化的特征 (1)具有连续性和持久性 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进程中,中国文化是唯一不曾中断的、具有连续性的文化,这是人类历史的奇迹,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归功于中国拥有一块完整而广阔的地理环境。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周边外来文化进行潜移默化中,始终保持着自己完整的风格和日趋完善的系统, 长期绵延不绝,使中国文化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和稳定的发展过程。 (2)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内生文化, 内部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使生息于黄河流域的汉民族率 先发展了自己的文化, 随后便不断融合了中国境内其他的地区及民族的文化,中国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羯、契丹、辽、金等最终自觉或不自觉的接受了中华文化并融入她的血脉之中, 没有这种融合, 就没有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这种融合力和同化力正是一个独立的古文化系统得以保存和延续的先决条件。 (3)具有保守性和封闭性 中国文化是在三面陆地、一面临海,四周较为封闭的地域里发展起来的。自然障碍将古代中国人与外界隔开,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这样很容易造成一种隔绝机制,阻断了中国同外部世界更多的交往。加上内部优越的自然条件,几乎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再加上因早熟的农业文明,周边地区的相对落后,使一向以“天朝自居”的中国人更不愿主动与外部世界打交道。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性及封闭性,使得中国在近代没能及时地吸收和受容外来的优秀文化,导致中国近代历史上出现屈辱。 2、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素称“以农业立国”的国家,各朝统治者都是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究其原因,地理环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以农业立国”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化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文化中国有极为广袤的疆土,其内部平原广阔,特别是黄河,长江两流域平原毗连,没有明显的天然的屏障,因此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上都易于统一,所以历史上强悍的游牧民族南侵,中国纵使丧失了首当其冲的黄河流域,仍有广大的退路可供周旋。其他古文明地区沦亡于外族的入侵,即一蹶不振,独中国能对边族潜移默化,始终保持着自己文化的独特风格和完整系统,并使之绵延不绝。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中国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缘文化和区域思想观念。早在先秦时代就形成了各具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三秦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及岭南文化等。中原地区由于对农业的重视而养成重土安迁的观念;东南沿海一带由于耕地有限,重视海外贸易,思想观念开放,西北的绿洲地区因土地限制和地处交通要道,商业发达较早; 北方游牧民族由于环境恶劣,不得不以频繁的迁徙和战争来对付环境的压力。中国的区域文化虽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又并存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体多元 结构。随着中国农耕经济向周边的扩张,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包容性又促使区域文化的相辅相成、渐趋合一。儒、道、佛三教的并行而立,盛唐时的胡汉交融,都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正是由于这种多样性及包容性,中国传统文化始终保持着生机与活力。 (3)地理环境对开放和封闭的影响

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人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地理环境既是文化发展的土壤,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塑造着文化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地理环境包括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要素,这些因素不仅对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产生影响,同时也成为文化多样性的衍生源泉。 首先,地形地貌对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地形地貌条件下形成的文化各不相同,比如河流、平原、高原、山地等地形地貌对各自地区的居民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态、物质生产方式等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河流平原地区的水源充沛、土地肥沃,适宜耕作和农业生产,因此在这些地区农耕文化相对发达;而高原和山地地区的地势陡峭,气候干燥,较少适宜农业发展,因此这些地区更多富含牧畜文化。另一方面,山地地区的陡峭山峰和峡谷等地理特征也使得这些地区的文化与外界交流较为困难,因此在山地地区形成了相对封闭的文化体系。 其次,气候条件对文化表达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人们在食物、衣物、住宅、节庆等方面的选择和变化都有所不同。例如,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人们在食物的选择上常常注重季节性的变化,烹调方式也与气候条件紧密相关。而热带地区则以热带水果和海鲜为主要食物来源。此外,寒带地区的住房建筑往往具备良好的保温性能,而热带地区的住宅则更倾向于通风性能的设计。这些文化特征都与当地气候条件息息相关。 另外,水文环境也对文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资源丰富的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往往与水文环境密切相关。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河流和湖泊的水资源在农业灌溉、商业贸易、交通运输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古代文明如尼罗河文明、黄河文明等就是发源于这些水域资源丰富的地区。此外,水资源在宗教和思想体系中也起到重要的象征意义,比如印度教中恒河被认为是神圣的,许多信徒会前往其河岸洗礼和祭祀。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自古以来,地理环境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论是居住生存繁衍还是发展生产。很多学者都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然而,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决定或不决定,而应该作全面的认识。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5%,而且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高差悬殊。高山、高原以及大型内陆盆地主要分布在西部,丘陵、平原以及较低的山地多见于东部。中国的大部分领土处于北温带,气候主要有三个特点:季风气候比较明显,大陆性气候强,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这些地理环境不断变化,产生复杂的后果,对经济的开发、民族的迁移、人口的增长、文化的传播,以至社会的治乱和王朝的兴衰都起着或大或小的作用,主要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地理环境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消亡或离开这个环境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地理环境中的一切物质和由物质产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是各种形式的转化或传递,除非来自这一环境之外或者离开这一环境。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在此前提下利用这一环境,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加速、延缓或制止物质的某些转化和能量的某些传递。然而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殊的差异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所以产生了如此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因为中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生活,成为先民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的地区,最早形成了大片的农业区。 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由于中国疆域辽阔,跨纬度大,所以气候的波动一般只影响农业区的南北界,而不会减少它的面积,这就为中国文化的延续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 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在生产力很低的情况下,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要比现在大的多,有时往往起了完全隔绝的作用,例如海洋、大江、高山、沙漠、沼泽、丛林都曾是先民难以逾越的地理障碍。中国的地理环境发杂多样,所以除了农业以外,人们还不得不选择其他生产方式,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牧业、狩猎、养殖、捕捞、采集、冶矿、手工业、林业等各种产业,并且成为某些地区的主要产业,形成各地不同的物质基础。与不同的生产方式相适应,各地的社会、政治、行政制度也不相同。也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在衣食住行方面,中国各地历来就存在很大的差别,久而久之就形成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 四、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开放与封闭是相对的。中国的西北、西南固然是高原、高山、戈壁、

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浅谈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地理环境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思想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研读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不难发现,地理环境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普列汉诺夫曾说过,不同类型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李约瑟也曾说,地理因素是造成中国与欧洲文化差异的重要因素。 一、大陆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较具保守性和封闭性的传统文化 中国地处欧亚大陆,三面陆地、一面临海。其北面多沙漠,西部为绵延的山脉,地理环境相对封闭。而其内部自然环境优越、物产丰富,长期以来自给自足,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一种“天朝上国”的观念。这些因素就给中外交流造成了一定阻碍,使中国处于一种半隔绝状态。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成为了一种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相对保守的大陆文化。在晚清的中国甚至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 2、完整而优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的传统文化 中国幅员辽阔、疆域完整、自然条件优越。几千年来,中华文化可以在辽阔的疆域上延续。当北方黄河流域逐渐衰败时,传统文化中心向南迁移到长江流域。而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古巴比伦文化等却因遭受灾害时没有较大的回旋余地而被取代或消亡。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从未间断过,我们一直在延续并发展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生命力之强大绝无仅有。 同时,在优越的地理环境、完整的疆域及半封闭的地理环境的共同影响下,中国传统文化拥有了强大的凝聚力。中国内部各种文化交往频繁,共同组成了传统文化。 3、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丰富多彩、一体多元的传统文化 中国幅员辽阔,包含了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等多种地形。中国气候多样,南北气候差异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地形和气候的影响下,中国形成了多样的文化。比如,高原的游牧文化和平原的农耕文化。早在先秦时代,中国就形成了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三秦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等地域文化。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各种文化交融、并存,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的包容性。在各种文化的并存和交融中,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一种一体多元的文化状态。 二、农业经济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环境优越,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气候条件好,河流众多。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中国文化,是在中国这片特殊的地理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地处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地势走向总的趋势是西高东低,依次递降,形成地形上“三大台阶”,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大部分领土处于北温带,气候温和,季风气候发达。长期以来,地势与气候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由于自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局部地区发生了不少变化。这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中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季,温度和水分条件配合良好,为发展农业提供了适宜的条件。正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中国文化才得以形成和延续。从新石器时代开始,黄河中下游一带便成为先民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这里最早形成了大片的农业区。不管后来的朝代如何更替,却很少将正式政区扩展出去,根本原因就是要考虑这些地区是否适宜农业生产。中国文化无论物资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尽管随着人口增长与各民族的文化融合,但由于农业生产的基础始终没有改变。在西方文明传入之前,中国文化在东亚处于统治地位,周边的落后文明不可能对它形成冲击与挑战,军事上的征服者毫无例外的成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情况下,中西方文明中心距离遥远,总体上无法动摇中国文化的统治地位。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资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在生产力很低的情况下,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中国领土辽阔,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农业民族的重农观念;海滨人民发展海洋渔业和运输业;西域发展商业;游牧民族则逐水草迁徙。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受到的外来文化的程度不同,这更加造成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三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开放以及国际交流确实有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迈着比内地更强有力的步伐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地理环境并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也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都开辟了中西文化交流通道。所以地理环境的开放与封闭式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再者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地理障碍的影响也不相同。随着科技进步,生产力的提高,全球化越走越远。事实上,造成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地理障碍的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国文化历来是一种大地精神,它深切关乎中国地理环境的变化。中国内地和海外环境的不同,也影响着中国文化,成就了深厚的历史痕迹。 首先,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使中国的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也拥有巨大的土地资源,将南北欧洲、南部及中部地区的不同特征糅合成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旅行者们在水晶般的湖泊和奇峰之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徐徐风华的绿野仙踪,传达着淳萨之美。 其次,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与环境的微妙结合中,形成了明显的文化地道特色。比如,中国长期以来一直保留着“乡土文化”,传统书法、民间艺术也在民族习俗留传中完善,深刻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在与后泥岩人类文化相融合后,更加突显出中华文化的精湛艺术。 环境在许多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的肇庆、湛江和桂林等景点都是受环境特色影响而形成的,它们是游客欣赏风景所必去的景点,也是观看大自然壮丽景色的最佳之地。大自然作为中国人崇尚节俭及谦卑的生活理念的最佳体现,对中国文化的长期影响,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 当今的中国,文化不仅仅涵盖了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而且吸收众多国家文化,在各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中,获得了全新的文化内涵。中国文化的成长受环境影响的同时,也受到其他国家文化的影响,在高度发达的今天,凝练出强烈而富有弹性的民族特色,使中国文化更加丰富而独特。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影响。虽然文化同时也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但地理的差异及多样性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源泉,也是中国文化独特性的重要来源之一。无论中国文化在未来会继续发展,还是会经历特定时期的变动,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都将是一种重要的思考。

6.中华文明生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中华文明生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中国文化诞生不是偶然的,而是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中国世界领域广大,地形地貌繁复。中国文化,开始便在一个复杂而广大的地面上展开,有复杂的大水系,到处有堪作农耕凭籍的灌溉区域,诸区域相互间都可隔离独立,如此则极适合于古代社会文化之酝酿与成长。相对封闭的地理区域使中华文明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1.统一性地理环境极为完整,山脉河流构成一完整系统,其势宜合而不宜分,因此易于形成大一统的国家。1.独立性。周边环境的大势为负陆面海的格局,但又非可以形成海洋文化的基本地形。与其他文明中心区距离遥远,且有重重关山阻碍,使得中华文明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中华文化是独自完成文化发展过程的。 2. 延续性。幅员辽阔为中国文化提供了缓冲的空间。土地的富饶与辽阔不仅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不同区域间文明的传播、交流与共同进步。使中华文化较完整地保留民族传统,获得前后北朝、陈陈相因的延续性。 3.免外来入侵。我国东太平洋,其它方向都有高山、高原的阻隔,特别是西面的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山脉的阻隔,使我国免受西面外来民族的入侵,使中国文化在一个相对对立的范围内成长。 4.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中国周围,三面陆地,一面临海,北面多沙漠,西面从北到市由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把中国和西亚隔开。这种态势,加之周边国家文化在历史上落后于中国,易于使闭关锁国政策长期实行。使中国人逐渐染上自我中心主义的痼疾。3.自然条件较好,地域辽阔、产丰富、易于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延续发展。 4.气候温和,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四季分明,易于形成中庸平和的族性格。相对稳定的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宗族观念形成的影响。由于易于安居的环境创造了发达的家庭形式,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家族不易瓦解,进而长辈的权威性也在这种社会形态下建立,并衍生出“孝”的权威思想观念,进一步催生出儒家“以孝治天下”的伦理政治纲领。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族观是环境与人之间的长期作用形成的。同时优越的环境也为静态文化意识提供了可能的土壤,使得中国文化流动性和侵略性不强,具有和谐和大同的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农业气候,使中国文化成为一种农耕文化。 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汉文化最早发祥于黄河中游的黄河谷地,包括汾河、渭河、泾河、洛河、沁河等大支流的河谷;也就是仰韶文化或彩陶遗物分布的核心地区。此一地区,自然条件便利于原始农业的发展。原生黄土有垂直的节理,便利于穴居;并且颗粒均匀,疏松易碎,性能肥沃,适宜于原始农耕。同时黄土高原东南部的雨水,因为很集中于夏季,勉强足够农作物生长,所以成为农耕和文化的发祥地。 地理环境造成了农业区域与游牧区域的对立 历史上两大区域之间不断的战争是客观物质条件及其所在的区域文化本质所决定的。这种对抗和交融不仅贯穿于中国历史的始终,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河流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1语言文字。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其中的水部、川部等文字都是河流的文化生命的凝聚。2对于本原进行探究的哲学思维,五行水为先;天人合一概念就来自于治水,治水或者说与水的交往是中华民族根源性智慧的发源地。3表现为人生的境界与修养。儒、道哲学的功夫论都与水和治水有密切关联。 黄河使得农耕文明发展起来。 黄河流域有一片密集的易于耕作的粉沙细土既黄土。有些地方的黄土堆积达二三百米厚,这种土质,由于其疏松,易于耕作,容易遭受河水的冲刷,天然的肥力及吸水性,不亚于世界上任何种植农作物的优质土壤,这样的特征有利于远古时期,有着简陋的生产工具———石器和木器的人们耕种,这里没有茂密的森林,非常适合原始农业的耕作。 温暖湿润的气候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创造了适宜的条件。

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

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影响。在中华民族不断走向世界的今天,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就显得非常有价值。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地理环境 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生态环境,是指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整个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即历史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一般说来,自然地理环境,如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陆分布等,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较缓慢,有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为人们所觉察。但在某些阶段和某些局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发生得非常迅速,非常剧烈,造成巨大的影响。人文地理环境,如疆域、政区、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方面,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自然地理因素发展变化的速度要快得多。当然,这两方面的是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开的。 1、疆域、政区 自秦至清的疆域范围,以鸦片战争前的清疆域为极盛。秦汉实行郡县制,唐朝逐渐演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宋朝主要为路-州-县三级制,元朝实行行省制,明清沿袭,基本形式为省-府-县。 2、民族、人口 中国历来是多民族国家,各族共同缔造中国,中国领土也由各民族共同开拓和巩固。公元初已有6000多万人口,几经起落,至19世纪中叶达4.3亿。人口分布极不均衡,迁移频繁,移民众多。 3、地形、地貌 一些湖泊消失,或发生巨大变化;水道、水系的变迁,如黄河改道,海河水系形成;海陆变迁,一些沿海地区陆续成陆,另一些地区又沦入大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貌破碎;沙漠扩大或范围变动等。 4、气候 温度变迁,有过多次反复,由寒转暖,又由暖转寒;湿润状况的变迁,由湿润而逐渐干燥,旱情增加。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诞生在中国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里,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地 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传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传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一、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传统文化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地 理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而塑造了不同地区的传统文化。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地理环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黄河流域为例,黄 河流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这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黄河流域的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占据了重要地位,农耕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是勤劳、节俭和尊重自然。这种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要求密切相关,人们需要通过勤劳劳作来获得丰收,通过节俭来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尊重自然来保护生态环境。 二、地理环境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1. 地理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差异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在山区地区,地势陡峭,土地资 源有限,人们往往采取农耕与畜牧相结合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人们具备勇敢、坚韧的品质,因此山区地区的传统文化中常常强调勇敢、坚韧和团结的精神。 而在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水资源丰富,人们往往以渔业为主要生产方式。这 种生产方式要求人们具备勇敢、冒险的品质,因此沿海地区的传统文化中常常强调勇敢、冒险和开放的精神。 2. 地理环境对价值观念的影响 地理环境的不同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在干旱地区,人们面临着水资 源的稀缺问题,因此对水的珍惜和节约成为了这些地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念。

例如,在西北地区,人们常常把水看作生命之源,将其视为宝贵的资源,并形成了节水的传统习俗。 而在湿润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人们对水的认识和态度则不同。他们可能更加关注水的利用和开发,形成了与干旱地区不同的传统文化。 三、传统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传统文化不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对地理环境产生着一定的影响。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往往会引导人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处理方式。 1. 传统文化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往往强调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例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种价值观念对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人们更加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2. 传统文化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也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强调中庸之道,强调平衡和谐。这种价值观念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人们更加注重平衡、和谐的生活方式,追求内在的精神富足,而不是单纯追求物质的享受。 四、传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互动关系 传统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并不是单向的影响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地理环境塑造了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也会影响人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处理方式。

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第八小组[摘要] 地理环境作为人类赖以发展的基础,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与交流间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在此,我们仅选择中国内部文化及中外文化这两部分作为比较的主要对象。 首先,在中国内部,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以南北差异最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人文文化,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在这之中,我们选取了蒙古文化和岭南文化多为两个经典例证,来比较出南北之间明显的差异。 同时,地理环境对我国的文化多样性也有着较大的影响。我国有着丰富的地理类型,也有着丰富的地形地貌,从而促使了我国文化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繁荣景象。不同地域的居民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节日习俗,从而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在此,我们选取了民歌这一部分来体现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第三,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也在我国文化开放的程度中很好地被体现。地理环境,作为影响人类进行文化传递与交流的一大主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文化大额传播速度与广度,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文化的开放程度,甚至影响着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其次,我们还从本国走向世界,选取了西方典型受地理环境影响的国家希腊地区,将该地区受地理环境影响的情况与中国受地理环境影响的情况作总体上的比较,得出了一系列结论. 地理环境对中国内部文化的影响 地理环境,主要是指“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个方面。 从整体地理环境说,按其地理环境的差异,人类可以粗略区分为大陆民族和海洋民族。典型的海洋民族国家,人们生活的空间相对狭小,利用海洋漕运之便,往往商业比较发达,人员交往和流动方便。又因为内地活动空间有限,回旋余地不大,造成向外拓展的动机。而中国整体地理环境的格局恰与海洋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相反。中国有极为广袤的疆土,其内部平原广阔,特别是黄河,长江两流域平原毗连,

地理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中国古代史专题

地理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中国古代史专题 中国古代史是一个充满传奇和神话色彩的历史时期。在整个古 代时期,地理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地理 环境和地域文化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本文将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探讨地理环境如何影响了中国古代文 化的发展。 一、地理环境和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其地理环境 多种多样,包括山地、河流、湖泊和草原等等。这些自然条件对 中国古代文化的兴盛和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农业文明之一,其发源地就 是长江和黄河流域。江河流域的灌溉系统和黄河流域的农业种植 技术都对古代中国的社会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中 国的南北在物产、气候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这也对古代社会 的进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地理环境影响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为世人所称颂。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更多的国家了解、学习和借鉴中国的文化遗产。那么,中国古代文化是怎么形成的呢?这其中地理环境也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中国社会历史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文化和地域差异。各地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不同的气候、资源和人口的差异。例如,北方的黄河流域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小麦、大豆等谷物;南方的长江流域则更多地发展了稻谷种植。这种地理差异导致了中国各地的粮食产量和作物品种的不同,从而也影响了中国的饮食习惯和文化。 三、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 中国古代文化具有活泼、雅致、独特的特点。这主要与中国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地形特殊,北方有草原、森林,南方则有热带雨林、丘陵地带和山地区。中国山峦起伏,河流纵横状。这样的自然环境,创造了独特的地方文化和地方特色。

地理环境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地理环境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影响,而地理环境也与文化传承有着密切的关系。地理环境包括地势、气候、土地资源等方面的因素,而文化传承指的是社会中的重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习俗等的传统传承。本文将探讨地理环境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 一、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塑造和传承 1. 地势对文化的影响 地势高低、平缓与陡峭会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例如,位于高山地带的地区,其居民通常需要适应高海拔的气候和严酷的自然环境,这样的地理环境塑造了他们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奋发向上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在文化传承中得以延续。 2. 气候对文化的影响 气候的湿润程度、温度变化以及季节性的变化对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产生了影响。例如,处于寒冷地区的居民会发展出与冬季相关的文化活动,如冰雪运动等。而炎热地区的人们则可能发展出与夏季消暑相关的活动,如清凉的饮食习俗、丰富多样的水上活动等。这些习俗和活动都是基于地理环境的特点而形成的,也是文化的传承。 3. 土地资源对文化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差异,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经济生活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例如,种植业在农业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某些地区的土地资源适合发展特定作物,如稻米、玉米等,这种特定的农业文化通过代代相传,将土地的特质传承下来。 二、文化传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文化传承对地理环境的保护 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涉及到对历史建筑、传统工艺、自然景观等的保护和传承。 这种保护行为能够有力地维护地理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保护了一定地区的生态平衡,维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 地理环境对文化传承的激励 一些独特的地理环境可以成为文化传承的激励源。例如,美丽的山水风景、壮 丽的自然景观,会吸引人们前来观赏、体验,从而促进了相关文化活动的发展。这种地理环境的激励作用,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推动力。 三、地理环境与文化传承的相互作用 地理环境与文化传承之间并没有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关系。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和影响了文化传承,而文化传承的保护和发展也可以对地理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例如,保护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文化传承,可以促进人们对环境的重视和保 护意识的培养。在当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这也得益于对自然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从中汲取了保护环境的智慧。 同时,地理环境的特点也可以被融入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成为文化的重要元素。例如,西南地区的土地红色火山土,成为了这一地区文化中的象征;黄河流域的丰饶的土地,则成为了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 综上所述,地理环境和文化传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地理环境 对文化的塑造和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文化传承也对地理环境的保护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相互作用,使得地理环境和文化传承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和影响是多方面的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和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只选择其中影响较直接的几个要素加以介绍。 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气候:温度的变化,湿度的变化,人口增长、民族文化融合,治世乱世,经济开发。 2、地形、地貌:地势西高东低,湖泊、河流、沙漠水系的变化。 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地形、地貌及气候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地形、地貌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的风格主要有一是雄伟,如泰山、喜马拉雅山。二是险峻,如华山。三是幽深,如四川青城山。四是奇特,如黄山、峰奇、石奇、松奇、云奇。五是秀丽,如四川峨眉山。中国历代的山水画,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征就是天人合一,以及对大自然的崇拜。中国文化里较少人对大自然的征服,而是更多地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和西方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高低相差很大,自西向东构成“三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为最高的一级阶梯。青藏高原以东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第二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主要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东部宽广的平原和丘陵是最低的第三阶梯。沿海地区多处于第三阶梯。 以上三个阶梯的地形、地貌是在漫长的地壳运动中逐渐变化的,这些变化属于“人化自然”的过程,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比如有些湖泊消亡了,有些河海岸变成了陆地;沙漠面积扩大。 我们仅从水系和古代水利工程建设上,就能发现“人化自然”的过程,发现地形地貌的变化,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就出现了最初的水利事业,传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导水入海,治服了洪灾。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规划修建了第一个见于历史记载的水库芍陂(今安徽寿县南)。自东汉至唐,芍陂变成人工湖,宋元此湖逐渐消失。公元前三世纪中叶,秦国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至今都江堰仍灌溉着成都平原上的800万亩土地,秦统一后,派史禄主持开凿了灵渠(今广西兴安县境内),沟通了湘水、漓水,第一次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联结起来。秦汉以后,中原地区与岭南交通多取道于此,近代成为以灌溉为主的河渠、白渠(开凿于西汉武帝太始二年(前95年),由于是赵中大夫白公的建议,故而得名白渠)、漕渠等。公元605—610年,隋朝开通了北起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京杭大运河。这些古代水利工程的兴建,给原来的地形地貌带来了变化,水利工程的设计和创造为人类改造自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水利工程本身也是“人化自然”的实体文化,总结说来,中国特有的地形地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游览、文学、和绘画等方面。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特别是魏晋以后,文人墨客盛行游山玩水,在文学界形成了山水诗派,在绘画界有山水画派。许多描写山水风光的散文、诗歌、和绘画,成为流传千古的名作。也就是说,中国多山多水的地形地貌,既哺育了古代文人,也造就了极富特色的中国山水文化。 2、气候

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世界上任何一种具有民族特性的文化的产生、衍变、丰富和发展,都有其一定的生存环境。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在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政治结构这个三维空间里完成的。 从文化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看,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这片广表土地的鲜明特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立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l、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幅员辽阔,东西跨经度60度以上,南北跨纬度30度以上,加上地形复杂,形成多样气候,产生了不同的经济圈。 1933年我国学者胡焕庸提出自东北的黑河至西南的腾冲划一条直线,把中国分为东南和西北两个部分,直线东南为南方,占地面积为42.9%,人口却为全国总数的94.4%;直线西北为北方,占地面积为57.1%,人口仅占5.6%。这便是国际学术界著名的“胡焕庸线”。 中国境内地理、气候环境的区域性差异,客观上构成了多民族共居、多种经济成分互立、多种文化类型并存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由于中原地区环境相对优越,因此形成了各民族内聚,多文化类型融合的历史趋势,从而出现了中华文化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多元一体格局。 2.三面壁障一面临海的地势,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对独特性 中国因地域纵深广大,东濒浩瀚无际的太平洋,北临茫茫戈壁和原始森林,西方是万里黄沙与高山雪峰,西南耸立着世界上最庞大而高峻的青藏高原,通行穿越困难,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因此中华民族是一个颇具独创性的民族,其文化有着鲜明的独特性和自主性。 中国文化这种相对独特性,虽不排除其他综合因素的作用与影响,但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中国地貌复杂,通行穿越困难等造成的与其他文明区域相对隔绝状态,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缘由。 3.辽阔的疆域和众多的民族人口,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 中国有近千万平方公里的疆域,古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黄河流域,面积也达80万平方公里。疆域辽阔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延续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回旋余地,这从代表各朝代文明中心的古都迁移中可见一斑。中国仅著名的古都就有七个即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古都位置的更替迁移,是文化中心转移的绝好地理表征。 中国文化不仅因古都转移而得以在广阔的疆域内传播延续,同样随着历代王朝的开疆拓土,占90%的大量汉族人口不断从黄河流域迁往南方、西南、西北、东北各地,文化上的优势和数量上的多数,使这些移民最终成为迁入地区的主体人口,他们所传带的文化自然也成为迁入地的主体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能辐射、传播、延续在更为辽阔的疆域。 纵观数千年中国文明史,呈现一种东方不亮西方亮、北方衰落有南方的此伏彼起状态。这与诸多地域狭小的古代文明在遭到异族入侵或重大的自然灾祸时,因没有回避余地而会遭到毁灭不同。中国因疆域辽阔,民族、人口众多,回旋余地大,因而大大有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曲折延续而不至于中断。 4、相对优越的地理环境,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对封闭性 中国历史上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除受地理障碍的阻隔外,最根本的原因则是中国的地理条件优越。在西方近代文明兴起以前,中国的确是当时东亚乃至全世界最强大、最富有的国家,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无求于人,这使得中国人逐渐形成了自我中心主义。 由于中华古代文化始终保持着独立的、一脉相承的发展系统,而且长久以来其文化的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周边地区,这就使得我们中国人把地处中原,用黄河、长江水滋润的这片沃土视作惟一拥有高度文明的“化内之区”,而把周边及远方看成是荒僻野蛮的“化外之地”。久而久之,这种观念便升华为一种盲目自大的“世界中心”意识,自认为占据世界主体地位,并处于地理及文化上的中心,把自己的国家称为“中国”,看成是“天朝上国”,所有的外国和外域都不过是环绕着中国的“蛮夷之邦”罢了,因而理应象如众星捧月般地到中国来三呼万岁,“万国来朝”。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第一节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关系 一、地理环境是文化发生发展的自然基础 1、地理环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气温、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水陆分布等等;人文地理环境:疆域、政区、民族、人口、交通、农业、牧业等等,前者是更为基础的因素。 2、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舞台。人类的一切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生活活动,还是政治活动、军事活动都必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 3、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得以进行的保证。人类的生活资料来自自然,人类劳动对象也是自然。 4、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生存和发展都要受自然法则的约束。 二、地理环境的影响并非绝对、单一 1、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取决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2、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若干中介。 3、地理环境一旦对人类产生影响,也就同时被人类所改造,成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第二节中国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一、内部环境 地域辽阔,回旋余地大 气候类型完备、地形地貌类型繁复 农耕地理和游牧地理界限清晰 二、周边环境

东临大海、太平洋,对古代中国人是一个未知的世界,难知的世界。与欧洲大陆面对的海洋大异其趣。 北方有戈壁、亚寒带原始森林围护 西北是沙漠、盐原、雪山横亘 西南更有高原壁立 这些既是古代中国人抵御外来侵略的屏障,也是难以逾越的交通障碍 第三节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一、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1.由于土地、气温、雨水等条件较好,所以较早形成农业社会,使文化发展较早、较快。 2.尽管也有游牧文化和农业文化的冲突和融会,但由于农业人口始终占有数量上的多数和文化上的优势,所以农业文化始终占主导地位。 3.由于疆域辽阔,跨纬度大,所以局部自然环境的变动,并不能影响总体的农业生产,使文化的延续有了稳固的物质基础。 4.由于受周围的地理障碍的保护,文化得以独立发展,长期延续。 二、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1、由于地形地貌繁复,地理特征多样,造成文化多样。 2、有游牧文化和农业文化的不同。农业文化中也有中原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等区别。 3、各种文化区域之间经济形态、生活方式、观念形态不同,且接受外界影响的程度也不同。 三、对开放和封闭的影响 1、相对封闭的环境,使中国文化独自完成文明发生期(与其他文明的比较)。

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第八小组 [摘要] 地理环境作为人类赖以发展的基础,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与交流间有不可忽视 重要的影响。在这里,我们只选择中国本土文化和中外文化作为比较的主要对象。 首先,在中国内部,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以南北差异最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人文文化,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在这之中,我们选取了蒙古文化和岭南文化多为两个经 典例证,来比较出南北之间明显的差异。 同时,地理环境也对中国的文化多样性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有丰富的地理类型和地貌,这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不同地区的居民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节日习俗,从而创 造出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在这里,我们选择民歌的一部分来反映地理环境对民族文化形 成和发展的影响。 第三,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也在我国文化开放的程度中很好地被体现。地理环境,作为影响人类进行文化传递与交流的一大主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文化大 额传播速度与广度,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文化的开放程度,甚至影响着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 的发展。 其次,我们也从我国走向世界,选取受地理环境影响的典型西方国家希腊,对该地区 受地理环境影响的情况与我国进行全面比较,得出一系列结论。 地理环境对中国内部文化的影响 地理环境主要指“生物体,尤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面”,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个方面。 从整体地理环境说,按其地理环境的差异,人类可以粗略区分为大陆民族和海洋民族。典型的海洋民族国家,人们生活的空间相对狭小,利用海洋漕运之便,往往商业比较发达,人员交往和流动方便。又因为内地活动空间有限,回旋余地不大,造成向外拓展的动机。 而中国整体地理环境的格局恰与海洋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相反。中国有极为广袤的疆土, 其内部平原广阔,特别是黄河,长江两流域平原毗 尽管没有明显的自然屏障可以分析和绘制,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上,它比海 洋岛屿更容易统一。因此,历史上强大的游牧民族入侵南方。即使中国失去了首当其冲的 黄河流域,仍有很大的退路要处理。其他古代文明地区则沦为外来入侵,即无法恢复。只 有中国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边境民族,并始终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特风格和完整体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