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参考文献在论文中标注的注意事项

有关参考文献在论文中标注的注意事项

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就国内来说,刘敬伟、蒲勇健(2012)在《股指期货期现价格关系实证分析》中利用了金融计量学里的协整检验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沪深300股指期货以及沪深300指数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两者存在着协整关系,且沪深300股票指数是沪深300股指期货的Granger原因,滞后期为一期[8]。

戴进(2012)在《基于协整的股指期货和ETF的统计套利》中将传统的统计套利计量方法引入股指期货与ETF的期现套利中,观测沪深300股指期货和ETF之间的协整关系,用残差模型和价差模型做出套利的损益分析。最后选取1月6日-2月25日和2月26日-4月5日的两个阶段上证180ETF和IF300的30分钟高频数据进行通过计量分析,发现了在国内ETF 与股指期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期现套利机会[9]。

胡波、李莎(2012)在《基于协整模型的股指期货套利实证研究》中利用协整模型对上证50ETF和深证100ETF进行现货模拟组合,并且通过Johanson检验的结果得出现货模拟组合与现货之间的关系,继而得出沪深300股指期货期现套利的模型[10]。

柴尚蕾、郭崇慧、徐旭(2012)在《股指期货套利中的最优现货组合构建策略研究》中为了构建与股指期货流动性较好的现货组合,采用两阶段优化策略以提高组合的跟踪准确度。第一阶段将沪深300股指期货对应的成分股进行聚类,第二阶段对聚类后的结果进行指数优化复制,最后确定成分股在跟踪组合的权重,达到跟踪误差最小[11]。

魏卓、陈冲、魏先华(2012)在《基于高频数据的中国市场股指期货套利》中利用上证50ETF、上证红利ETF和深证100ETF来复制沪深300指数来作为现货,然后构造沪深30 0股指期货的无套利带,并对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三个合约进行了套利机会的计量分析,发现三个合约均存在套利机会,且只有单边套利机会同时套利机会逐渐减少[12]。

(三)文献评述

相比于国内,国外研究者对于股指期货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从股指期货的定价理论到套利机会的成因、套利机会的次数以及利润率、价格回复的速度等等。计量方法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统计计量方法,对象不仅有S&P500股指期货,还包含了其他国家的股指期货。

而国内的研究就基本处于一种学习的阶段,虽然在理论以及应用方面也有所研究,但是不够全面系统深入,这也与国内股指期货滞后于国外有着很大的关系。学者的研究在套利的实际应用方面比较少,大多都是在国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对基本理论定理做简单验证。

本文旨在原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了协整检验的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选取股指期货以及现货指数的原始价格序列

1

论文参考文献标注注意事项

论文参考文献标注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下面是搜集的论文参考文献标注注意事项,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参考文献写法的误区 教师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大多在文后会列有参考文献(注意一般 不宜写成参考书目或参考资料,因为后两者会有过窄或过宽之嫌), 但在实际撰写时却经常会出现一些误区: 1、文献引用不符合要求 具体表现有:(1)所列文献范围过宽,凡所参阅过的均列出其中,如教材、内部刊物、获奖过但并未公开发表的成果报告等;(2)所列文献过多,如有些教师认为文献越多越好,将参阅过的文章书籍后的参考文献也悉数收录,有些文献作者并没有亲自阅读,只是认为跟自己的文章搭点边,也凑数其后;(3)所列文献过少,有些老师怕自己文章引述别人东西太多,被人认为抄袭,故意将一些重要参考文献略去;(4)对文献的理解偏面,以为只有引用文献原文才需要列出;(5)大而不当,将整期刊物甚至连续几期杂志或整张报纸作为参考文献,如有老师订了一年《人民教育》,参考文献会写:《人民教育》xx年1—12期。 2、文献著录不符合规范 具体表现有: (1)漏写项目,如有的文献只有著者和篇名,有的书籍漏掉出版社,有的期刊漏掉年份期号等;

(2)项目过杂,如有的丛书文献总主编、分册主编甚至副主编以及丛书名称,分册名称、主副标题等写了一大堆; (3)次序杂乱,如有的文献条目先写篇名,有的先写著者,有的先写期刊名等不统一,不按定规; (4)数字、标点符号不规范,如一会儿是中文数字,一会儿是阿拉伯数字,一会儿是用黑点,一会儿用书名号; (5)不按标注排列,参考文献在文内有标注的一般要按顺序排列,不能杂乱无序。 二、参考文献的作用 参考文献的作用主要有: 1、反映研究者的研究基础。科研工作具有继承性,大多研究成果是对前人研究的一种深化和拓展。 2、尊重前人和他人的知识成果。参考文献是前人研究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引用参考文献是论文作者的权利,而著录参考文献则是其法律义务,引用了前人的资料又不列出参考文献,会被认为是抄袭或剽窃行为。 3、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说明本文所引用的论点、资料和数据均有出处可查,以便读者核查。 4、向读者推荐一批经过精选的文献。参考文献能为读者深入探讨某些问题提供有关文献的线索,帮助其查阅原始文献,进一步研读作者引用的内容,以求证自己的观点和解决自己的需求。

本科论文脚注和参考文献说明

教育科学学院 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脚注和参考文献的补充说明 根据《参考文献及注释规范(国际标准)》、《参考文献格式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025.32/GB 7714-87),参照《聊城大学关于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相关内容,经请示教务处并结合我院本科论文工作实际,制定《教育科学学院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脚注和参考文献的补充说明》,供参考。 一、脚注 每页的脚注单独编号,用“①②③……”数字序号表示。格式示例如下:期刊: 序号主要责任人.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刊名,年(期):起止页码. 专著: 序号主要责任人.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如: ①杨邦,李俊.互文性阅读概论[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8):19-23. 二、参考文献 按论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一般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 al.”;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中外人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法。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格式示例如下: 1.期刊 [序号] 主要责任人.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刊名,年 (期):起止页码. 例如: [1] 杨邦,李俊.互文性阅读概论[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8):19-23. [2] 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 [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4):62-67. 2.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人.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如(任选): [3] 王齐乐.香港中文教育发展史[M].香港:三联书店,1991. [4]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论文引用文献如何标注

论文引用文献如何标注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ordon.;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论文集

科技论文使用的参考文献标注书写要求

科技论文使用的参考文献标注规范 1.参考文献(WX) 1.1 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本规范采用 GB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 1.2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a.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 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 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b.文献提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出版社(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序)。 e.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文献起止页码。 g.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1.3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3.1 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一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1.3.3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双字母作为标识: 1.3.4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表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子目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表识: [文献类型表识/载体类型表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 ]—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olletin board online)

最新论文参考文献的注意事项

一、引言 1.1本标准规定了各类型出版物中的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著录顺序、著录用的符号、各个著录项目的著录方法以及参考文献标注法。 1.2本标准专供著者与编者编纂文后参考文献使用,而不是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纂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 二、名词、术语 2.1文后参考文献: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 2.2识别题名: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ISDS)认可的某种连续出版物唯一的名称。 三、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 本标准分别规定了专著、连续出版物、专利文献、专著中析出的文献以及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的著录格式。在五种著录格式中,凡是标注“供选择”字样的著录项目系参考文献的选择项目,其余的著录项目系参考文献的主要项目。可以按本标准第6章的规定或根据文献自身的特征取舍选择项目。 3.1专著 3.1.1著录项目a.主要责任者b.书名c.文献类型标识(供选择)d.其他责任者(供选择)e.版本 f.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g.文献数量(供选择) h.丛编项(供选择) i.附注项(供选择) j.文献标准编号(供选择) 3.1.2著录格式主要责任者.书名〔文献类型标识].其他责任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数量.丛编项.附注项.文献标准编号例:1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修订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76页.2MortonLT,https://www.360docs.net/doc/c62079854.html,eofmedicalliterature.2nded.London:Butterworths,https://www.360docs.net/doc/c62079854.html,rmationsourcesforresearchanddevelopment.ISBN0-408-70916-2. 3.2连续出版物 3.2.1著录项目a.题名b.主要责任者c.版本d.卷、期、年、月或其他标识〔年.月,卷(期)~年,月,卷(期).](供选择)e.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f.丛编项(供选择)g.附注项(供选择)h.文献标准编号(供选择) 3.2.2著录格式题名.主要责任者.版本.年.月,卷(期)~年.月,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丛编项.附注项.文献标准编号例:1地质论评.中国地质学会.1936,l(l)~.北京:地质出版社,1936~.2Communicationsequipmentmanufacturers.ManufacturingandPrimaryIndustriesDivision,StatisticsCanada.Preliminaryed.1970~,Ottawa:StatisticsCanada,1970~.Annualcensusofmanufacturers.TextinEnglishandFrench.ISSN0700~0758 3.3专利文献 3.3.1著录项目a.专利申请者b.专利题名c.其他责任者(供选择)d.附注项(供选择)e.文献标识符f.专利国别g.专利文献种类h.专利号i.出版日期 3.3.2著录格式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其他责任者.附注项.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例:CarlZeissJena,VBDAnordnungzurlichtele-creischenErfassungderMitteeinesLichtfeldes.Erfinder:WFeist, C.Wahnert,EFeistauer.Int.C1.:G02B27/14.Schweiz,patentschrift,608626.1979-01-15. 3.4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3.4.1著录项目a.析出责任者b.析出题名c.析出其他责任者(供选择)d.原文献责任者e.原文献题名f.版本g?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h.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3.4.2著录格式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析出其他责任者.见:原文献责任者.原文献题名.版

论文参考文献如何标注

我不会写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 957:15-18.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 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 uack Eng,1997,38(3):358-361.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

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电子文献 [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M/CD]光盘图书、[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1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 OL].https://www.360docs.net/doc/c62079854.html,/pub/wml.html,1998-08-16/1998-1 0-01. [8]万锦.中国大学学报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与注意事项

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与注意事项 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要求与注意事项 1.基本写作要求 力求有作者自己的创见和观点。写成一篇有深度、有分析、材料丰富、可靠,经科学加工的文章,不是对一般事物的简单叙述和介绍,也不是别人观点和材料的堆积。 论文应中心突出,内容充实,论据充分,论证有力,数据可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图表清晰,格式规范,文字流畅。 论文中所用引文、数据,必须注明出处。 2.论文写作过程 (1)选准题目。学生选题时,在首先考虑题目意义的同时,要根据本人的兴趣、基础和条件,选择恰当的题目。一篇论文的题目不能做得太大,不要做因条件限制难以搜集资料、难以调查研究、难以完成的题目。 (2)在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3)调查研究、围绕选题搜集、阅读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和掌握在本题目上已有的研究成果,包括主流和非主流的各种不同观点、论据、数据资料。为写作参考方便,应将主要内容摘抄或复印成卡片,集中使用,避免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某种资料时,花费很多时间重新查找。多数题目的研究和写作,都需要作实地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即使是一篇纯理论性文章也应调查了解社会上对相关理论及观点的认识。 (4)认真考虑本篇论文所要阐述的中心、主要观点以及主要论据、写作的框架。 (5)撰写提纲。提纲的主要内容包括论文题目、说明写作的主要内容或结构的文字、全部参考资料目录。提纲应列出文章的纲、目,分为几个部分或几个层次。写明论文的中心、重点、主要观点、结论等。将题目和提纲交给指导老师并进行确认和修改。 (6)进行写作,反复修改。写作过程中要继续搜集、补充资料,写作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观点明确,旗帜鲜明,论证有理有据,具有说服能力。文章的文字要简洁、通顺、流畅、无错别字。凡引用文字、数据注明出处。 写完初稿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写一份300 字左右的论文内容提要。主要是确立所要论述的论点,特别是通过调查写出的材料型论文更要注意论点的提炼。 (7)将论文的初稿及提要送交指导老师审阅,根据指导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直到指导老师认可为止。 (8)将论文按规定的规格打印清楚,送交指导老师。 3.关于论文的结构 要求所有论文的总体结构分成三部分:引论(总论)、本论(分论)、结论(总论)。 引论是论文的开头,提出问题,表明观点,概括全文的中心思想; 本论是全文的主体,就是通过论据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观点进行论证。论述的方法可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标注方法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标注方法 一、参考文献的主要作用 1、反映研究者的研究基础。科研工作具有继承性,大多研究成果是对前人研究的一种深化和拓展。 2、尊重前人和他人的知识成果。参考文献是前人研究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引用参考文献是论文作者的权利,而著录参考文献则是其法律义务,引用了前人的资料又不列出参考文献,会被认为是抄袭或剽窃行为。 3、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说明本文所引用的论点、资料和数据均有出处可查,以便读者核查。 4、向读者推荐一批经过精选的文献。参考文献能为读者深入探讨某些问题提供有关文献的线索,帮助其查阅原始文献,进一步研读作者引用的内容,以求证自己的观点和解决自己的需求。 5、节约论文篇幅。在科研论文中,作者引用或借鉴别人的方法和观点来佐证自己将要展开的论点等,如果把所涉及的内容全都写下来,有时候容易造成论文内容繁琐、重点不明。正确列出了所引的参考文献,论文中所需表述的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者不必详述,只需标注参考文献号码即可解决。 二、参考文献写法的误区 1、文献引用不符合要求

具体表现有:(1)所列文献范围过宽,凡所参阅过的均列入其中,如教材、内部刊物、获奖过但并未公开发表的成果报告等;(2)所列文献过多,如有些同学认为文献越多越好,将参阅过的文章书籍后的参考文献也悉数收录,有些文献同学们并没有亲自阅读,只是认为跟自己的文章搭点边,也凑数其后;(3)所列文献过少,有些同学怕自己文章引述别人东西太多,被人认为抄袭,故意将一些重要参考文献略去;(4)对文献的理解偏面,以为只有引用文献原文才需要列出;(5)大而不当,将整期刊物甚至连续几期杂志或整张报纸作为参考文献,如有的同学参阅了一期《人民教育》杂志中的一篇文章,参考文献会写:《人民教育》2004年1—12期。 2、文献著录不符合规范 具体表现有:(1)漏写项目,如有的文献只有著者和篇名,有的书籍漏掉出版社,有的期刊漏掉年份期号等;(2)项目过杂,如有的丛书文献总主编、分册主编甚至副主编以及丛书名称,分册名称、主副标题等写了一大堆;(3)次序杂乱,如有的文献条目先写篇名,有的先写著者,有的先写期刊名等不统一,不按定规;(4)数字、标点符号不规范,如一会儿是中文数字,一会儿是阿拉伯数字,一会儿是用黑点,一会儿用书名号;(5)不按标注排列,参考文献在文内有标注的一般要按顺序排列,不能杂乱无序。 三、常见文献的类型及标识

著录文后参考文献的规则及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学术期刊格式: [序号]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等. 论文名称[J]. 学术期刊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 起页-止页. 1.高景德,王祥珩. 交流电机的多回路理论[J]. 清华大学学报,1987,27(1): 1-8(完整的) 2.高景德,王祥珩. 交流电机的多回路理论[J]. 清华大学学报,1987 (1): 1-8(缺卷的) 3.Chen S,Billing S A,Cowan C F,et al. Practical identification of MARMAX models.Int J Control,1990,52(6): 1327-1350(完整的) ◆学术著作格式 [序号]作者. 学术著作书名[M]: 版次(首版免注). 翻译者. 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年. 起页-止页 4.竺可桢. 物理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73. 1-3 5.霍夫斯基主编. 禽病学[M]: 下册. 第7版. 胡祥壁等译. 北京: 农业出版社,1981. 7-9 6.Aho A V,Sethi R,Ulhman J D. Compilers Principles.New York: Addisom Wedley,1986. 277-3083 ◆有KSBN号的论文集格式 [序号]作者. 论文名称[C]. 见(In:)主编. (,eds.)有KSBN号的论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年. 起页-止页7.张全福,王里青. “百家争鸣”与理工科学报编辑工作[C]. 见: 郑福寿主编. 学报编论丛: 第二集. 南京: 河海大学出版社,1991. 1-4 8.Dupont B.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in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C]. In:White H J,Smith R,eds. Proc. of the 3rd Annual Meeting of Im Soc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ISEH). Houstom: ISEH,1974. 44-464 ◆学位论文格式 [序号]作者. 论文题目[D]: [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 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年份. 9.张竹生. 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北京大学数学系,1983 10.余勇. 劲性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1998 ◆专利文献格式 [序号]专利申请者. 专利名称[P]. 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 出版日期 11.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法[P]. 中国专利,881056073. 1989-07-266 ◆技术标准格式 [序号]起草责任者. 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S]. 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年 12.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 CB6447-S6文摘编写规则[S]. 北京: 标准出版社,1986 ◆报纸文献格式 [序号]作者. 文献题名[N].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面次序) 13.谢希德. 创新学习的交思路[N]. 人民日报,1998-12-25(10) ◆电子文献格式 [序号]作者. 文献题名. 电子文献类型标示[DB/CD]. 载体类型标示文献网址或出处,更新/引用日期 14.万锦坤. 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15.王明亮. 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新进展[EB/OL]. https://www.360docs.net/doc/c62079854.html,/pub/980810- 2.html,1998-08-16

学术论文 注释参考文献规范

中文注释的格式 1、当文章引用或借用的资料所在的著作第一次出现于注释中时,须将该书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代及引用资料所在的页码一并注出。 (1)引用专著例: 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2-74页。 说明:(a)作者姓名后面用冒号;著作名用书名号标出,书名号后加逗号;出版地后用间隔号(中圆点);出版社名称后加逗号;出版年代后加“版”字,再加逗号;页码后用句号。(b)著作者如系二人,作者姓名之间用顿号分隔,如:xxx、xxx;如系二人以上,可写出第一作者姓名,后面加“等”字省略其他作者,如:xxx等。 (c)著作名如有副标题,则在书名号内以破折号将标题与副标题隔开。如: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124页。( d)著作如系多卷本,须在书名号后面直接写出引用资料所在的卷数,再加句号。如:徐民:《抗美援朝的历史回顾》上卷,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e)出版地应包括省、自治区及其下属的市名,直辖市只注市名,如:吉林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如出版社名称本身已含其中某一级地名,则可不必在出版地中重复注出,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不必注为江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北京出版社,不必注为北京.北京出版社。 (2)引用译著例: 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下册第二分册(杨国标、张儒林译,黄席群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97页。 说明:(a)作者姓名中除姓(family name)外,名与中间名(first name 和middle name)均可用缩写形式表示,如缩写,须用英文缩写符号(下圆点);如将姓名全部译出,则须在姓名之间加中文间隔符号(中圆点)。 (b)书名号后或多卷本著作卷次、册次后直接加圆括号,括号内注明中文译、校者姓名。 (3)引用编著例: 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页。韩铁等:《战后美国史,1945—1986》(刘绪贻、杨生茂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页。 说明:(a)第一例适用于仅有编者的著作。在编者姓名后,根据该书提供的信息加入“编”或“主编”,再加冒号;其余部分与著作类注释格式同。 (b)第二例适用于既有编者,又有著者的著作。这类注释与著作类注释基本相同,但须在书名号后加圆括号,括号内注明编者姓名,再在括号后加句号。 (4)引用文集或期刊、杂志内文章例: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页。 弗.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载《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张京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1页。 吴展:《试论核裁军的几个问题》,载《美国研究》1994年第3期,第43页。 说明:(a)先注作者名和篇名,篇名用书名号标出,书名号后加逗号;再注出文集或

如何标注学术论文文后参考文献

如何标注学术论文文后参考文献 根据我国《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为为我国著录文后参考文献的国家标准。按规定,在学术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 一、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 一项科学研究取得的新成果通常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的新进展,它体现着科学科技的继承和发展。如,基于已有的理论、方法、思想、实验手段等,使本研究获得了新进展,有了新发现;或是将一个学科中的方法移植到另一学科中并取得成功;或是对已有方法做了改进。当在论文中叙述研究目的、设计思想、建立的模型、与已有结果进行比较的时候,就要涉及到已有的成果。如果在涉及到前人成果的地方再把已有成果的具体内容抄到论文当中,不但占去论文的篇幅,冲淡论文的主题,而且抄写这些已发表过的、读者可以查找到的内容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论文涉及到已有成果的地方,不去重抄已有的成果,而是指出登载这个成果文献(出处),这种做法叫做引用参考文献。引用了参考文献,就要在涉及前人成果的地方做一个标记,见到这个标记,读者就知道在这里引用了参考文献;按照这个标记在参考文献表中就能找到刊登这个成果的详细内容的文章。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一个标记,称为参考文献的标注。标注的方法称为标注法。 二、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和作用 对于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是不可缺少的。归纳起来,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有继承性,现时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今人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在论文中涉及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阐述,必然要对过去的工作进行评价,著录参考文献即能表明言之有据,并明白交待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论文审阅者、编者和读者评估论文的价值和水平提供了客观依据。 2、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论文报道的研究成果虽然是论文作者自己的,但在阐述和论证过程中免不了要引用前人的成果,包括观点、方法、数据和其他资料,若对引用部分加以标注,则他人的成果将表示得十分清楚。这不仅表明了论文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而且也免除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 3、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读者通过著录的参考文献,可方便地检索和查找有关图书资料,以对该论文中的引文有更详尽的了解。 4、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论文中需要表述的某些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者不必详述,只在相应之处注明见何文献即可。这不仅精练了语言,节省了篇幅,而且避免了一般性表述和资料堆积,使论文容易达到篇幅短、内容精的要求。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标注范文

浅析英国与1874年中日《北京专条》的签订 摘要:1874年春,日本以琉球漂民在台湾被“土番”杀害为借口,发兵侵犯中国台湾,遭到台湾人民的英勇抵抗和清政府的积极设防。为了维护英国的在华利益,英国公使进行了积极的调停活动。最终该事件以中日《北京专条》的签订而结束,日本得以体面退兵,中国维护了在台主权,而英国则成了最大赢家。条约的签订让英国获得更多的在华利益,为以后的英日外交奠定基础,促使日本“北进”,还助长了英国的侵华野心。 关键词: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中日《北京专条》;英国调停;威妥玛 Simply Analysing Britain and the Signing of Peking Treaty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n 1874 Abstract:In 1874,Janpan invaded Taiwan in the excuse of its Ryukyu boatmen being killed by Taiwan aborigines. The invaders met with brave resistance from Taiwan residents and the positive defense from the Qing Dynasty. To protect its great interests in China,English ambassadors made great efforts to stop the conflict between Japan and the Qing Dynasty and finally brought it to an end with the signing of the Sino-Japanese Peking Treaty. Japan withdrew the army. China preserved her sovereign in Taiwan and Britain became the great winner.The signing of the treaty let Britain gain more interests in China,making a basis for the diplom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Britain and Japan in the future. Besides,it prompted Japan to carry out "northward advance" and made Britain more ambitious to invade China. Key words: The Japanese Invasion of Taiwan in 1874;the Sino-Japanese Peking Treaty;Britain's Intervention;Thomas F. Wade 1874年的日本侵台行动,是近代日本侵略中国的开端。这一事件以中日《北京专条》的签订结束,不仅对近代中日关系,而且对东亚政局都带来严重影响,因而倍受史学界的关注。据学者叶纲不完全统计,涉及日本侵台事件的论文有200余篇,论著、译著达50余部。[1]一些学者主要根据英国外交部档案,《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甲戌公牍钞存》①等资料,考察了此事件中英国的活动。①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①《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根据清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九十三至一百中有关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的资料汇编而成,共得200多个文件,分编四卷。通过此书可窥见当年日本如何出兵台湾、巡视台湾大臣沈葆桢如何交涉与布置、总理衙门如何与日使柳原前光及大久保利通在北京反覆争辩以及中日双方如何获得协议。《甲戌公牍钞存》的作者是王元稚,1874年时为台湾道幕,得以将日本侵台事件的公牍录存副本,辑编成书。全书共载179个文件,除20个奏章及17个上谕与《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所载相同外,其余多为原始资料。此书与《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相比较,前者內容重在日兵侵台事件实地发展情况,后者内容重在清政府办理此事的经过。两书各有特色,互为表里。具体可见于:佚名编.台湾文献丛刊.第38种.《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G].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1959;王元稚.台湾文献丛刊.第39种.甲戌公牍钞存[G].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

论文参考文献及注释格式参考

论文参考文献及注释格式参考 一、参考文献格式: 1 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 GB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 2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a.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b.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文献起止页码。 g.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3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 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论文集报纸文章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M C N J D R S P (2)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DB CP EB (4)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4 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O690及ISO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

论文注释参考文献规范

论文注释参考文献规范 顺序编码制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志;英文文章后的参考文献表上以“References:”(左顶格)作为标志;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 【作者】 .【文章题目名(中文文献)】 .【期刊名】,【年】 (【期】 ) 【作者】 .【图书名(中文文献)】 .【出版社】,【出版年】,【页数】 【作者】 .【文章题目名(外文文献)】 .【期刊名】,【年】 (【期】 ) 【作者】 .【图书名(外文文献)】 .【出版社】,【出版年】,【页数】 每条文献只与一个序号相对应;当文献题名等内容相同而仅页码不同时,可将页码注在正文中的指示序号后。如[1]85, 如[1]153, 如[1]226 参照ISO 690及ISO 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末尾均以“.”结束。 一篇文章的引用参考部分包括注释和参考文献两部分,注释是作者自己的解释(转引的参考文献也可以放在注释里),参考文献仅需列出参考书或论文的名称、作者、出版社或发表的期刊、著作时间或期刊期数等。注释用圆圈1 2标注,放脚注,参考文献用[1][2]标注,放尾注。 有的刊物要求注释和参考文献都要在内文标注,有的刊物对参考文献不要求内文标注,在尾注列出就行。按最新的CNKI规范的要求应是前者。为保险起见,你还是都标吧。注:参考文献如是著作要标页码,论文只要标出期刊是第几期。 例: 参考文献: [1]金福海.论建立我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J].中国法学,1994,(3). [2]杨立新.“王海现象”的民法思考——论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惩罚性赔偿金[J].河北法学, 1997,(5). [3]金福海.消费者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251.

论文参考文献标注

如何用Word编辑参考文献 每个需要写毕业论文的朋友都会发现,修改文献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虽然现在也有很多软件可以编排参考文献,其实word本身就可以。 采用合适的编辑方法会方便地做到整齐,规范,自动排序和交叉引用。 1.以尾注的方式插入第一个参考文献。 将光标定位于word文档中将要插入参考文献的位置,按“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出现一菜单,选择“尾注”,“文档结尾”,编号格式为“1,2,3”。按“插入”按钮。 2.按要求的格式输入参考文献内容。 这时你会发现文本中的序号“1”字是上标格式的,这是你所希望的。但尾注中的“1”也是上标格式的,这不是你希望的。其余的格式也不合你愿,别急。用鼠标在最左侧处选中尾注中的序号“1”,按快捷键“ctrl+shift+=”就可以使序号不再是上标,或用鼠标右击,出现一菜单,选择“字体”,在第二张菜单中去掉“效果”栏中“上标”前面的“√”。 3.说明: 序号周围有似隐似现的框,这表示所插入手稿的尾注是一种“域”,不必理会它。 插入第二个尾注的方法是同样的。Word会根据所在位置的前后自动排序。 在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前面有一条横线,你会发现无法删除。它叫“尾注分隔符”。 4. 去除“尾注分隔符” 我们一般的编辑界面叫“页面视图” ,选择“视图/普通”进入普通视图。 按“视图/脚注”,此时编辑界面分为两个部分,下面的编辑框是尾注编辑框。 选择尾注编辑框中的“尾注”下拉框,选择“尾注分隔符”,出现一条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再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也会出现一条横线(这是尾注分页时会出现的很长的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关闭后,再按“视图/页面”切换回来。 5. 交叉引用 当你在文档中第N(N>=2)次引用前面文档曾经引用过的文献时,这时宜采用“交叉引用”。方法:按“插入/引用/交叉引用”,出现一菜单,在引用类型中选择“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这时在菜单中会出现你曾经编写过的所有尾注,选择你需要的,按“插入”按钮即完成交叉引用了。 (注:若你后来又在前面的文档中插入新的尾注,这时后继的尾注会自动更新编号,但交叉引用不会自动更新。怎么办?按“ctrl+A”选择所有内容后,按“F9”键就可以完成手动更新。) 1、两栏文档的页码插入 2、另有妙用的Ctrl+Z 3、将样式传给其他文档 4、巧用Alt键实现图片的精确定位 5、去除Word页眉下横线 6、设置上下标注 7、选择合适的粘贴格式 8、斜线表头的处理 9、自动标注汉字拼音 1、两栏文档的页码插入 大家是否注意到,在Word中将文档分成两栏,然后再插入页码时,每页两栏只有一个页码。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两栏各有一个页码,例如在打试卷、文件等时,一般都是将纸张大小设置成8开纸,然后在文档中分成两栏,我们要求左右两栏各有一个页码,而且页码是连续的,那么用传统的调入页码方法将不能实现。其实,Word可以自动在两栏

大学毕业论文必须知道的格式及注意事项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千差万别,文科与理工科的要求也明显不同,特别是毕业设计说明书的撰写与毕业论文的撰写在格式规范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别。但是,就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规范而言,却仍然是类似的。因此,可以对各类不同本科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写作作出统一的格式规范。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项用格式 当前,高等学校中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本的通用格式一般应按以下项目依次编排: 题目 中文摘要、关键词 英文摘要、关键词 目录 文本主体(包括引言、正文与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必要时) (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用格式的写作规范 根据上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通用格式,其写作规范有如下一些要求。 1.题目。题目是毕业设计(论文)的眉目,要做到眉目传神。也就是说,题目应该用极为精练的文字把论文的主题或总体内容表达出来。题目应该简短、明确,字数一般不宜超20个汉字。有特殊要求的,如为了给题目加以补充说明,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一侧面等,则可加注副标题。 2.摘要。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摘要包含中文摘要与英文摘要两种。 毕业设计(论文)摘要也称为论文提要,这是因为摘要一般可分为报道性摘要与提示性摘要,而毕业设计(论文)摘要乃是一种提示性摘要的缘故。提示性摘要只简单地叙述研究的成果,即研究的目的、观点、方法和结论等。所以,论文摘要是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在论文摘要中,要突出本课题的创造性成果或创新见解。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英文摘要的内容则要与中文摘要相一致。

摘要的排序虽然列于文本主体之前,但由于它要介绍文本主体的内容,因此实际上完成于文本主体之后。论文摘要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要学会把它写成一篇文字精悍的短文,以便他人引用。 3.关键词。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关键词包括中文与英文两种。 关键词也称为主题词,是用以表示毕业论文正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词组和术语。关键词应为公用公知的词和学术术语,其数量一般为3一6个。每一个英文关键词必须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 4.目录。 一般地说,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目前通用的三级标题序次结构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序次:第一章、第一节、…… 第二种序次:一、(一)、1…… 第三种序次:l、1.l、l.1.l…… 5.文本主体。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本主体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论文应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应具备学术性、科学性和一定的创造性。 文本主体一般包括引言(或称前言、序言等,下同)、正文与结论三部分。引言宣示课题的“来龙”,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主要研究内容、范围及要解决的问题。也有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本主体部分不用引言,而是直接从第一章写起,则第一章就相当于引言。正文是毕业设计(论文)的核心。在正文里,作者要对课题的内容和成果作详细的表述、深入的分析和周密的论证。正文一般由标题、文字、图、表格等部分组成。文本主体应当有结论,以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和总体观点,阐明课题的“去脉”。结论部分可以用“结语”、“结束语”等标题来表明,也可以不用标题表明。 (1)标题。正文中的标题也称小标题,其目的在于使文章的层次清晰。有的小标题用文字概括出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有的小标题直接使用数码,仅仅标明顺序,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注释。正文中引述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等必须注明出处;有需要解释的内容,也可以加注说明,这就是注释。注释用页末注,即在引用的地方写一个脚注标号,把注文放在加注处那一页稿纸的下端。或用篇末注,把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