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 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知识分享

实验七    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知识分享
实验七    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知识分享

实验七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实验六 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一、目的与要求:

1 学习并掌握细菌的分离和活菌计数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2 了解菌落总数测定在对被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中的意义

二、原理:

菌落总数是指食品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 或1ml 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总数。菌落总数主要作为判别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观察细菌在食品中繁殖的动态,以便对被检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时提供依据。

菌落总数并不表示样品中实际存在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三、 材料

1 食品检样

2 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无菌生理盐水

3 其它

无菌培养皿,无菌移液管,无菌不锈钢勺。

四、流程、步骤

1 取样、稀释和培养

A 以无菌操作取检样25g (或ml ),放于225mL 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要或研磨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固体检样在加入稀释液后,最好置灭菌均质器中以8000~10000r/min 的速度处理1min ,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B 用1ml 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 ,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 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稀释液。

C 另取1ml 灭菌吸管,按上项操作顺序,制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0ml 吸管。

D 根据标准要求或对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

度,分别在制作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取1ml 稀释液于灭菌平皿中,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

E 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将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约15ml ,并转动平皿,混合均匀。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1ml 稀释液(不含样品)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F 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温箱内培养48±2h ,取出计算平板内菌落数目,乘以稀释倍数,即得每克(每毫升)样品所含菌落总数。

2 菌落计数方法

作平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皿的菌落总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皿平均菌落

细菌总数测定操作规程

细菌总数检测操作规程 1 原理 试样经过处理,稀释至适当浓度,在一定条件(如使用特定的培养基,在温度30℃±1℃培养72h±3h等)下培养后,所得1g(mL)试样中所含细菌总数。 2 试剂与仪器 2.1 所用器具 三角烧瓶、玻璃珠、具塞试管、培养皿、1000μL枪头、5mL枪头、称量勺、接种环、接种针、移液器 2.2 仪器:分析天平、恒温培养箱、微型振荡器、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 2.3 所用试剂和培养基 营养琼脂 取营养琼脂32.0g,加入蒸馏水1L,搅拌加热至完全溶解,分装三角瓶,121℃高压灭菌15min,备用。 3、操作步骤 3.1配制0.85%生理盐水。 称取氯化钠8.5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 3.2三角烧瓶加入生理盐水90mL和玻璃珠,试管中加入生理盐水9mL,121℃灭菌30min。(三角烧瓶个数与样品数量一致,试管数量与稀释次数相关) 3.3将1000μL枪头、培养皿、5mL枪头、称量勺,121℃灭菌30min。(注意计算数量)3.4将枪头、培养皿置于烘箱103℃烘干。(1-3步需提前一天完成) 3.5对称量房间进行紫外灭菌30分钟,关灯静置60 min。以无菌操作取样品10g于含90mL 生理盐水三角烧瓶中,于振荡器上振荡30min,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3.6用1000μL枪头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慢慢注入含有灭菌生理盐水9mL的试管中,于振荡器上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均匀稀释液。 3.7另去一只1mL灭菌吸管,按照上述操作方法,作10倍递增稀释,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更换一支灭菌吸头。 3.8选择2个~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作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即以吸取该稀释的吸管移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作两个培养皿。 3.9稀释液移入培养皿后,及时将凉至46℃±1℃的培养基(可放置46℃±1℃水浴锅内保温)注入培养皿约15mL,小心转动培养皿使试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从稀释试样到倾注培.

食品中微生物细菌总数的测定

食品中微生物细菌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细菌的分离和活菌计数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2了解菌落总数测定在对被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中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 菌落总数是指食品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总数。菌落总数主要作为判别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观察细菌在食品中繁殖的动态,以便对被检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时提供依据。 菌落总数并不表示样品中实际存在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三、器材 食品检样营养琼脂培养基无菌生理盐水无菌培养皿,无菌移液管酒精灯等。 四、实验步骤 1取样、稀释和培养 1.1以无菌操作取检样25g(或ml),放于225mL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要或研磨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固体检样在加入稀释液后,最好置灭菌均质器中以8000~10000r/min的速度处理1min,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1.2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 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稀释液。 1.3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项操作顺序,制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0ml吸管。 1.4根据标准要求或对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制作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取1ml 稀释液于灭菌平皿中,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 1.5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将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约 15ml,并转动平皿,混合均匀。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1ml 稀释液(不含样品)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1.6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温箱内培养48±2h,取出计算平板内菌落数目,乘以稀释倍数,即得每克(每毫升)样品所含菌落总数。 2菌落计数方法 作平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皿的菌落总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皿平均菌落数。到达规定培养时间,应立即计数。如果不能立即计数,应将平板放置于0-4℃,但不要超过24h。 3菌落计数报告方法 3.1平皿菌落数的选择 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标准。每一个稀释度应采用两个平皿平均数,其中一个平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

细菌总数的测定

细菌总数的测定 水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往往会使生活用水的水源水受到水中有害有毒物质的污染;而生活污水、人、畜粪便会使甚或用水的水源水受到腐生性微生物的污染。被污染的水都不宜饮用。当水体中含大量的病原问生物是往往会引起传染病的发生,人体和动物体的肠道中大约有400多种细菌,虽然,其中的腐生菌进入水体不会引发人类的疾病,但随着粪便一起排除的致病菌,如霍乱弧菌、伤寒沙门氏菌、痢疾志贺氏菌、阿米巴虫、脊髓灰质炎病毒和传染性感染病毒等致病性微生物,则会引发人体的肠道传染病。为保护人体健康,防止因水源水污染而造成的疾病发生和流行,必须对生活用水及其水源水进行严格的水中细菌学检查。 测定水样是否合乎引用标准,一般包括:水中细菌总数测定和大肠菌群测定。本实验以自来水和天然水为水样进行细菌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水样的采取和水样中细菌总数测定的方法 (2)了解和掌握平板菌落计数的原则 二、试验原理 水中的细菌数可反映出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的程度。细菌总数越多,说明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就越高,本试验应用平板菌落计数来测定水样中的细菌总数。由于水中细菌的种属不一,它们对营养成分和生长条件的要求差别很大,不可能设计出一种培养基在同一固定的条件下,能满足水中所有细菌的营养要求使其都能生长繁殖,形成菌落。然而,肠道中的绝大多数腐生性和致病性的细菌,可在营养丰富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进行生长,出现肉眼可见的菌落,虽然这样设计出来的水中细菌的总数实际上是一种近似值,但它基本上能代表水样中细菌的数量。故而水中的细菌总数的测定和计算是指:在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上,1ml水样,经37℃,24h培养后所生出来的总菌数(包括腐生和致病细菌),我国饮用水的 卫生学指标规定:在1ml自来水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100个(1×102)。 三、试验材料和用具 (1)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2)用具灭菌三角烧杯(体积为50ml或100ml),具玻塞的试剂瓶(体 积为250ml,需灭菌),灭菌培养基(Ф=9cm ),灭菌吸管或灭菌的 塑料吸嘴,稀释水样用无菌水(在Ф16mm×160mm试管中加9ml 蒸馏水,灭菌),酒精 四、试验方法 (1)以无菌操作、用10倍稀释法稀释水样。 (2)用平皿倾注制备待测水样平皿。 五、实验内容 1、水样的采取 (1)自来水先将自来水龙头用火焰(酒精灯火用长柄镊子夹酒精棉球)灼烧2-3min灭菌,再开启水龙头水水流出5min。以灭菌三角烧杯接取水样,待测(为节约用水,自来水龙头一次灭菌后,试验者依次采取水样)。 (2)池塘水、河水或湖水应取距水面10-15cm的深层水样。先将已灭菌具玻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测定食品中菌落总数的基本方法 (2)学会菌落总数的报告方式 二、实验材料 1、仪器与设备:恒温培养箱、托盘天平、电炉、吸管、三角瓶、平皿、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灭菌刀或剪刀、75%酒精棉球、玻璃蜡笔。 2、培养基和试剂:75%乙醇、0.85%生理盐水、琼脂培养基:胰蛋白胨5.0g、酵母浸膏2.5g、葡萄糖1.0g、 琼脂15.0g、蒸馏水1000mL、pH 7.0±0.2 3、检样:利乐包装鲜牛奶250ml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检验程序 菌落总数检验程序: 检样→做成几个适当倍数的稀释液→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各以1ml之量分别入灭菌平皿内→每皿内加入46℃15-20ml营养琼脂→置36±1℃恒温箱内培养(48±2)h取出→菌落数→报告 2、检样稀释及培养 (1)以无菌操作,将检样包装打开,用吸管取25ml鲜牛奶,放于含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的500ml灭菌玻璃三角瓶内(瓶内预先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经充分振摇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2)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管内稀释液,下同),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做成1:100的稀释液。 (3)另取1ml的灭菌吸管,按上项操作顺序作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ml灭菌吸管。 (4)根据食品卫生检验标准要求和检样的菌落数量,选择3个连续适宜稀释度即10、10-1、10-2,分别在作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即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作两个平皿。(5)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应及时将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15ml~20mL,并转动平皿使与稀释检样混合均匀,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1ml稀释液(不含样品)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6)等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恒温箱内培养(48±2)h取出,计算平板内菌落数目乘以倍数,即得1mL样品所含菌落总数。 四、检样中细菌菌落总数的计算与报告 1、菌落计算方法 (1)菌落计数方法 做平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查,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总数。 (2)菌落计数的报告 ①平板菌落数的选择 选取菌落数在30~300 CFU之间的平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标准。一个稀释度使用两个平板,应采用两个平板平均数, ②稀释度的选择 应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 CFU之间的稀释度,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若有两个稀释度,其生长的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按以下公式计算: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l.学习水样的采取方法和水样细菌总数测定的方法。 2.了解水源水的平板菌落计数的原则。 二、基本原理 本实验应用平板菌落计数技术测定水中细菌总数。由于水中细菌种类繁多,它们对营养和其他生长条件的要求差别很大,不可能找到一种培养基在一种条件下,使水中所有的细菌均能生长繁殖,因此,以一定的培养基平板上生长出来的菌落,计算出来的水中细菌总数仅是一种近似值。目前一般是采用普通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三、器材 l.培养基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无菌水。 2.仪器或其他用具灭菌三角烧瓶,灭菌的带玻璃塞瓶,灭菌培养皿,灭菌吸管,灭菌试管等。 四、操作步骤 l.水样的采取 (1)自来水先将自来水龙头用火焰烧灼3min灭菌,再开放水龙头使水流 5min后,以灭菌三角烧瓶接取水样,以待分析。 (2)池水、河水或湖水应取距水面l0~15cm的深层水样,先将灭菌的带玻璃塞瓶,瓶口向下浸入水中,然后翻转过来,除去玻璃塞,水即流入瓶中,盛满后,将瓶塞盖好,再从水中取出,最好立即检查,否则需放入冰箱中保存。 2.细菌总数测定 (1)自来水

①用灭菌吸管吸取lml水样,注入灭菌培养皿中。共做两个平皿。 ②分别倾注约15mL己溶化并冷却到45℃左右的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并立即在桌上作平面旋摇,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 ③另取一空的灭菌培养皿,倾注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15mL作空自对照。 ④培养基凝固后,倒置于37℃温箱中,培养24h,进行菌落计数。 ⑤两个平板的平均菌落数即为lml水样的细菌总数。 (2)池水、xx或xx等 ①稀释水样取3个灭菌空试管,分别加入9ml灭菌水。取lml水样注入第一管9ml灭菌水内、摇匀,再自第一管取1ml至下一管灭菌水内,如此稀释到第三管,稀释度分别为10- 1、10-2与10-3。稀释倍数看水样污浊程度而定,以培养后平板的菌落数在30~300个之间的稀释度最为合适,若三个稀释度的菌数均多到无法计数或少到无法计数,则需继续稀释或减小稀释倍数。 一般中等污秽水样,取10- 1、10- 2、10-3三个连续稀释度,污秽严重的取10- 2、10- 3、10-4三个连续稀释度。 ②自最后三个稀释度的试管中各取lmL稀释水加入空的灭菌培养皿中,每一稀释度做两个培养皿。 ③各倾注15ml已溶化并冷却至45℃左右的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立即放在桌上摇匀。

食品微生物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方法的效果

食品微生物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方法的效果 发表时间:2019-05-14T11:09:08.123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3期作者:赵丽萍[导读] 食品卫生安全关乎国人的健康生活,采用快速、准确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制定安全、可靠的食品检验标准是保障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措施。 逊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64499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测试片法(test piece method,TP)、计数琼脂平板法(counting Agar plate method,CAP)及琼脂倾注TTC平板法(2,3,5- chloride three phenyl tetrazole,TTC)对食品微生物菌落总数的测定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70例需进行菌落总数测定的食品样本,分别应用测试片法、计数琼脂平板法及琼脂平板法进行测定,对比三种方法的菌落总数超标样品检出率。结果 TTC 法菌落总数超标检出率为24.3%,显著高于测试片法(7.1%)及计数琼脂平板法(11.4%),P<0.05。结论与TP及CAP相比,TTC法对于菌落总数超标样品的检出率更高、灵敏度更好。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测试片法;计数琼脂平板法;琼脂平板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est piece method(TP),counting Agar plate method(CAP)and agar pouring TTC plate method(2,3,5-chloride three phenyl tetrazole,TTC)on the total number of food microbial colonies. Methods 70 food samples which need to be tested for the total number of colonies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 The detection rates of the above three methods were compared by using the test sheet method,the counting agar plate method and the agar plate method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TTC method was 24.3%,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est tablet method(7.1%)and Counting Agar plate method (11.4%),P < 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P and CAP,TTC method has higher detection rate and better sensitivity for samples whose total number of bacteria exceeds the standard. [keywords] microbiological test;test tablet method;Counting Agar plate method;agar plate method 食品卫生安全关乎国人的健康生活,采用快速、准确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制定安全、可靠的食品检验标准是保障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措施。总菌落数可反映加工食品的整体卫生情况,且检验快速、准确性高,可作为食品卫生检验的独立性指标,为了比较TP、CAP、TTC 3种总菌落数计数方法的检验效果,特进行该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试验时间:2017年1—9月。(2)试验材料:测试纸片(符合中国SN/T 1897-2007标准、美国AOAC OMA标准:986.33、989.10、990.12)、计数用琼脂培养基PCA(250 g)、TTC培养琼脂(在PCA中添加TTC,培养基中TTC终浓度为0.005%),上述材料、试剂均在效期内使用。(3)检验样本:所有样品由5个食品厂企业提供。 1.2 方法 (1)CAP:测定前对试验所用吸管、容器、耗材进行消毒处理,保证无菌,制作琼脂培养基,取待测样本加入无菌磷酸缓冲液充分混匀后梯度稀释为10倍、100倍、1000倍、10000倍样本均液,选择适于计数的2~3个稀释浓度样本液,接种至无菌琼脂培养皿中恒温培养,并取磷酸缓冲液作对照接种,在(36±1)℃条件培养(48±2)h后,参照GB4789.1-2010规定进行菌落计数、换算。TP:取上述稀释后样本2~3个,将滴加在测试纸片中央,静置5 min后显微镜观察、计数。注意保证操作无菌性、操作台面水平、控制薄膜按压力度。(3)TTC:稀释、培养、计数过程同CAP,区别是向琼脂培养加入TTC观察显色反应并计数。 1.3 观察指标 检出总菌落数:严格按照TP、CAP及TTC 3种菌落计数操作方法对70例样本中的总菌落数(CFU,个/g)进行计数,纳入计数的菌落种类包括艾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霉菌等病原菌(详见GB4789.1-2010[1]中的要求)。(2)样本总菌落数超标率:将3种计数方法测定的总菌落数与国标GB4789.1-2010[1]中对于总菌落数超标标准进行对照,以样本检验总菌落数>1500个/g作为超标判断标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3种菌落计数方法的总菌落数超标样品检出率作配对χ2检验,若P<0.05,说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样本平均检出总菌落数(CFU)结果中,TP法检出(326±5)个/g,不合格品检出率为7.1%(5/70);ACP法检出(334±6)个/g,不合格品检出率为11.4%(8/70);TTC法检出(368±8)个/g,不合格品检出率为24.3%(17/70)。TP、ACP二者的不合格品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63,P=0.382),而TTC对于不合格品的检出率则显著高于TP(χ2=7.766,P=0.005)以及ACP (χ2=3.944,P=0.047)。 3 讨论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备受社会关注。加工食品中的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可引发传染性疾病,危害生命健康,因此对加工食品进行微生物检验,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必不可少[2]。 总菌落数是评价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3]。TP及CAP属常见总菌落数计数方法[4],两种计数法的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然而,在样本因素(如颗粒物、固体残渣)[6]、计数精度(如不适于平皿菌落数>200个/g的情况)[7]等影响下,TP、CAP的检出灵敏度及准确度均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相对而言,TTC作为灵敏性较高的指示剂,能特异性地对细菌进行染色,而检验人员则能对视野中的染色菌落数直观、准确地统计,并能排除杂质的干扰,因此TTC具有更高的检出灵敏度,更适用于菌落总数较多的样本的计数[8]。而该文的研究结果也显示,TTC法菌落总数超标检出率显著高于TP、CAP法,这也说明在上述3种方法中,TTC法对于总菌落数的计数结果更加精确、受到样品因素的影响也更小,值得在食品检验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综上,与TP及CAP相比,TTC法对于菌落总数超标样品的检出率更高、灵敏度更好。

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 1.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水的细菌学检测方法 2、了解水质状况与细菌数量在饮用水检测中的重要性。 2.菌落总数standard plate-count bacteria 水样在营养琼脂上、有氧条件下37°C培养48 h后,所得1 mL水样所含菌落的总数。 细菌总数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的主要卫生指标,所测定的细菌总数增多说明水被生活废弃物污染。由于结果不能说明污染的来源,因此必须结合总大肠菌群数来判断污染源和安全程度。 3.培养基与试剂 营养琼脂成分 制法:根据实际需要量,按照上述配方称取各成分混合后,加热溶解,调整pH为~,分装于玻璃容器中(如用含有较多杂质的琼脂,应先过滤。),经 kPa(121°C,15 lb)湿热灭菌20 min,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4.仪器和材料 4.1仪器: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箱、水热恒温培养箱、电炉、天平、冰箱。 4.2材料:灭菌平皿(直径9 cm)、灭菌试管、刻度吸管、三角烧瓶、采样瓶、酒精灯、消毒水、 镊子、试管架等。 4.3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pH计或精密pH试纸、火柴或打火机。 5.样品采集 5.1自来水的取样:先将自来水龙头用酒精棉擦拭,再用酒精灯火焰灭菌,打开龙头放水3-5 min, 用无菌空三角瓶接取水样200 ml。 5.2纯净水取样:用消毒酒精棉擦拭纯水机出口后,先放走部分水,再用无菌空三角瓶接取水样 200毫升。 5.3地表水的取样:应取距水面10—15 cm的深层水样,先将灭菌的带玻璃塞瓶,瓶口向下浸入 水中,然后翻转过来,除去玻璃塞,水即流入瓶中,盛满后,将瓶塞盖好,再从水中取出,最好立即检查,否则需放入冰箱中保存。 6.检验步骤 6.1生活饮用水(自来水、纯净水):以无菌操作方法用灭菌吸管吸取1 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 入灭菌培养皿中,倾注约15 ml已融化并冷却到45°C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并立即旋摇平皿,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每次检验时应做一平行接种,同时另用一个平皿只倾注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待冷却凝固后,翻转平皿,使底面向上,置于36°C±1°C条件下连续培养48 h,进行菌落计数,即为1 ml水样中的菌落总数。 6.2水源水:以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 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盛有9 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

纯化水中需氧菌总数检测方法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测 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1.供试液制备 根据供试品的理化特性与生物学特性,采取适宜的方法制备供试液。供试液制备若需加温时,应均勻加热,且温度不应超过45#C。供试液从制备至加人检验用培养基,不得超过1小时。 常用的供试液制备方法如下。如果下列供试液制备方法经确认均不适用,应建立其他适宜的方法。 (1)水溶性供试品取供试品,用PH7.0无菌氣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PH7.2磷酸盐缓冲液,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溶解或稀释制成1:10供试液。若需要,调节供试液pH值至6?8。必要时,用同一稀释液将供试液进一步1 0倍系列稀释。水溶性液体制剂也可用混合的供试品原液作为供试液。 2.接种和稀释 按下列要求进行供试液的接种和稀释,制备微生物回收试验用供试液。所加菌液的体积应不超过供试液体积的1%。为确认供试品中的微生物能被充分检出,首先应选择最低稀释级的供试液进行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1)试验组取上述制备好的供试液,加入试验菌液,混勻,使每lm l供试液或每张滤膜所滤过的供试液中含菌量不大于100cfu。 (2 )供试品对照组取制备好的供试液,以稀释液代替菌液同试验组操作。 (3)菌液对照组取不含中和剂及灭活剂的相应稀释液替代供试液,按试验组操作加人试验菌液并进行微生物回收试验。若因供试品抗菌活性或溶解性较差的原因导致无法选择最低稀释级的供试液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时,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对供试%液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果供试品对微生物生长的抑制作用无法以其他方法消除,供试液可经过中和、稀释或薄膜过滤处理后再加人试验菌悬液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 供试品检查

检验量即一次试验所用的供试品量(g、m l或cm2)。 一般应随机抽取不少于2个最小包装的供试品,混合,取规定量供试品进行检验。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供试品的检验量为10g或10ml;膜剂为100cm2;贵重药品、微量包装药品的检验量可以酌减。检验时,应从2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中抽取供品,大蜜丸还不得少于4丸,膜剂还不得少于4片。 供试品的检査 按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确认的计数方法进行供试品中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测定。 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用于测定需氧菌总数;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用于测定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阴性对照试验以稀释液代替供试液进行阴性对照试验,阴性对照试验应无菌生长,如果阴性对照有菌生长,应进行偏差调査。 1.平皿法 平皿法包括倾注法和涂布法。除另有规定外,取规定量供试品,按方法适用性试验确认的方法进行供试液制备和菌数测定,每稀释级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2个平板。 培养和计数除另有规定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平板在30?35°C培养3?5天,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在20?25°C培养5?7天,观察菌落生长情况,点计平板上生长的所有菌落数,计数并报告。菌落蔓延生长成片的平板不宜计数。点计菌落数后,计算各稀释级供试液的平均菌落数,按菌数报告规则报告菌数。若同稀释级两个平板的菌落数平均值不小于15,则两个平板的菌落数不能相差1倍或以上。 菌数报告规则需氧菌总数测定宜选取平均菌落数小于300cfu的稀释级、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测定宜选取平均菌落数小于lOOcfu的稀释级,作为菌数报告的依据。取最髙的平均菌落数,ij*算lg 、lm l或10cm2供试品中所含的微生物数,取两位4效数字报告。

菌落总数测定

菌落总数的测定 基础知识: 菌落是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生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相同的细菌集合而成。当样品被稀释到一定程度,与培养基混合,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每个能够生长繁殖的细菌细胞都可以在平板上形成一个可见的菌落。 菌落总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pH、培养温度和时间等)每g(mL)检测样品所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由于厌氧或微需氧菌、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以及非嗜中温的细菌,现有条件不能满足其生理需求,故难以繁殖生长。因此菌落总数并不表示实际其中的所有细菌总数,也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菌落总数测定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它反映食品在生长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以便对被检样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中国国家标准是国内常用的检验方法。 菌落总数测定的卫生学意义: 食品本身的新鲜程度 加工、贮存运输过程中是否受到污染 卫生学指标:食品中菌落总数越多,则食品含有致病菌的可能性越大,食品质量越差;菌落总数越小,则食品含有致病菌的可能性越小。须配合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的检验,才能对食品做出较全 面的评价。 细菌在平板计数琼脂上的菌落特征蔓延菌在平板计数琼脂上的菌落特征方法来源:

GB 4789.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菌落总数(Aerobic plate count)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2、术语和定义 菌落总数aerobic plate count 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等)培养后,所得每g(mL)检样中形成的微生物菌落总数。 3、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3.1 恒温培养箱:36℃±1℃。 3.2 冰箱:2℃~5℃。 3.3 恒温水浴箱:46℃±1℃。 3.4 天平:感量为0.1g。 3.5 无菌袋。 3.6 无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 3.7 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 3.8 放大镜或/和菌落计数器。 4、培养基和试剂 4.1 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 按照称取23.5g培养基溶于1000mL蒸馏水的比例进行配置,分装到锥形瓶,121℃高压灭菌15min。 4.2 0.85%无菌生理盐水 称取8.5g氯化钠溶于1000mL蒸馏水。一般用1000mL锥形瓶配置,称取6.8g的氯化钠,加入800mL蒸馏水,121℃高压灭菌15min。

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

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 1.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水的细菌学检测方法 2、了解水质状况与细菌数量在饮用水检测中的重要性。 2.菌落总数standardplate-countbacteria 水样在营养琼脂上、有氧条件下37°C培养48h后,所得1mL水样所含菌落的总数。细菌总数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的主要卫生指标,所测定的细菌总数增多说明水被生活废弃物污染。由于结果不能说明污染的来源,因此必须结合总大肠菌群数来判断污染源和安全程度。 3.培养基与试剂 营养琼脂成分 制法:根据实际需要量,按照上述配方称取各成分混合后,加热溶解,调整pH为~,分装于玻璃容器中(如用含有较多杂质的琼脂,应先过滤。),经kPa(121° C,15lb)湿热灭菌20min,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4.仪器和材料 仪器: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箱、水热恒温培养箱、电炉、天平、冰箱。材料:灭菌平皿(直径9cm)、灭菌试管、刻度吸管、三角烧瓶、采样瓶、酒精灯、消毒水、镊子、试管架等。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pH计或精密pH试纸、火柴或打火机。 5.样品采集 自来水的取样:先将自来水龙头用酒精棉擦拭,再用酒精灯火焰灭菌,打开龙头放水3-5min,用无菌空三角瓶接取水样200ml。

纯净水取样:用消毒酒精棉擦拭纯水机出口后,先放走部分水,再用无菌空三角瓶接取水样200毫升。 地表水的取样:应取距水面10—15cm的深层水样,先将灭菌的带玻璃塞瓶,瓶口向下浸入水中,然后翻转过来,除去玻璃塞,水即流入瓶中,盛满后,将瓶塞盖好,再从水中取出,最好立即检查,否则需放入冰箱中保存。 6.检验步骤 生活饮用水(自来水、纯净水):以无菌操作方法用灭菌吸管吸取1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灭菌培养皿中,倾注约15ml已融化并冷却到45°C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并立即旋摇平皿,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每次检验时应做一平行接种,同时另用一个平皿只倾注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待冷却凝固后,翻转平皿,使底面向上,置于36°C±1°C条件下连续培养48h,进行菌落计数,即为1ml水样中的菌落总数。 水源水:以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盛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混匀呈1:10稀释液。 吸取1:10稀释液1ml,注入盛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混匀呈1:100稀释液。按同法依次稀释成1:1000、1:10000稀释液备用。如此递增稀释一次,必须更换一支刻度吸管。 用灭菌吸管吸取1ml未稀释的水样和2~3个适宜稀释度的水样,分别注入灭菌培养皿内,其余操作同生活饮用水的检验步骤。 7.菌落计数及报告方法 作平皿菌落计数时,可用眼睛直接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皿的菌落数后,应求出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供下一步计算时应用。在求同稀释度的平

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

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 1. 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水的细菌学检测方法 2、了解水质状况与细菌数量在饮用水检测中的重要性。 2. 菌落总数standard plate-count bacteria 水样在营养琼脂上、有氧条件下37°C培养48 h后,所得1 mL水样所含菌落的总数。细菌总数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的主要卫生指标,所测定的细菌总数增多说明水被生活废弃物污染。由于结果不能说明污染的来源,因此必须结合总大肠菌群数来判断污染源和安全程度。 3. 培养基与试剂 2.1 营养琼脂成分 2.2 制法:根据实际需要量,按照上述配方称取各成分混合后,加热溶解,调整pH为7.4~7.6,分装于玻璃容器中(如用含有较多杂质的琼脂,应先过滤。),经10 3.43 kPa(121°C,15 lb)湿热灭菌20 min,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4. 仪器和材料 仪器: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热灭菌箱、水热恒温培养箱、电炉、天平、冰箱。材料:灭菌平皿(直径9 cm)、灭菌试管、刻度吸管、三角烧瓶、采样瓶、酒精灯、消毒水、镊子、试管架等。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pH计或精密pH试纸、火柴或打火机。 5. 样品采集 自来水的取样:先将自来水龙头用酒精棉擦拭,再用酒精灯火焰灭菌,打开龙头放水3-5 min,用无菌空三角瓶接取水样200 ml。 纯净水取样:用消毒酒精棉擦拭纯水机出口后,先放走部分水,再用无菌空三角瓶接取水样200毫升。 地表水的取样:应取距水面10—15 cm的深层水样,先将灭菌的带玻璃塞瓶,瓶口向下浸入水中,然后翻转过来,除去玻璃塞,水即流入瓶中,盛满后,将瓶塞盖好,再从水中取出,最好立即检查,否则需放入冰箱中保存。 6. 检验步骤 生活饮用水(自来水、纯净水):以无菌操作方法用灭菌吸管吸取1 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灭菌培养皿中,倾注约15 ml已融化并冷却到45°C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并立即旋摇平皿,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每次检验时应做一平行接种,同时另用一个平皿只倾注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待冷却凝固后,翻转平皿,使底面向上,置于36°C±1°C条件下连续培养48 h,进行菌落计数,即为1 ml水样中的菌落总数。 水源水:以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 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盛有9 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混匀呈1:10稀释液。 吸取1:10稀释液1 ml,注入盛有9 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混匀呈1:100稀释液。按同法依次稀释成1:1000、1:10000稀释液备用。如此递增稀释一次,必须更换一支刻度吸管。用灭菌吸管吸取1 ml未稀释的水样和2~3个适宜稀释度的水样,分别注入灭菌培养皿内,

污水中细菌总数测定

污水中细菌总数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学习水中细菌总数 (2)学习和掌握用稀释平板计数法测定水中细菌总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水中的病菌如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钩端螺旋体等主要来自人和动物的粪便及污染物。因此,粪便管理在控制和消灭消化道传染病有重要意义。但直接检查水中的病原菌是比较困难的,常用测定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菌群数,来判断水的污染程度,目前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标准为1m1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 超过此数,表示水源可能受粪便等污染严重,水中可能有病原菌存在。 所谓细菌总数是指1mL或1g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的总数,所用的方法是稀释平板计数法,由于计算的是平板上形成的菌落(colony-forming unit,cfu)数,故其单位应是cfu/g(mL)。它反映的是检样中活菌的数量。 (三)实验器材 (1) 菌落总数的测定: 1)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无菌生理盐水。 2)器材:灭菌三角瓶,灭菌的具塞三角瓶,灭菌平皿,灭菌吸管,灭菌试管等。 (四)实验方法 (1)水样的采集: 1)自来水:先将自来水龙头用酒精灯火焰灼烧灭菌,再开放水龙头使水流5min,以灭菌三角瓶接取水样以备分析。 2)池水、河水、湖水等地面水源水:在距岸边5m处,取距水面10-15cm的深层水样,先将灭菌的具塞三角瓶,瓶口向下浸入水中,然后翻转过来,除去玻璃塞,水即流入瓶中,盛满后,将瓶塞盖好,再从水中取出。如果不能在2h内检测的,需放入冰箱中保存。 (2)细菌总数的测定: 1)水样稀释及培养: ①按无菌操作法,将水样作10倍系列稀释: ⑦根据对水样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饮用水如自来水、深井水等,一般选择1、1:10两种浓度;水源水如河水等,比较清洁的可选择1:10、1:100、1:1000 三种稀释度;污染水—被选择1:100、1:1000、1:10000三种稀释度),吸取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作3个重复。

水 中 细 菌 总 数 的 检 测

水中细菌总数的检测 一、实验的目的要求 1、学习并掌握水的细菌学检测方法 2、了解水质状况与细菌数量在饮用水检测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 细菌总数是指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h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细菌总数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的主要卫生指标。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85规定水样中细菌总数测定是1ml水样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中37℃经24小时培养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所测定的细菌总数增多说明水被生活废弃物污染,但不能说明污染的来源。因此必须结合总大肠菌群数来判断水污染的来源和安全程度。 本实验应用平板计数技术测定水中细菌总数。由于水中细菌种类繁多,它们对营养和其他生长条件的要求差别很大,不可能找到一种培养基在一种条件下,使水中所有的细菌均能生长繁殖,因此,以一定的培养基平板上生长出来的菌落,计算出来的水中细菌总数仅是一种近似值。目前一般是采用普通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平板菌落计数法的优点: 能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此法常用于某些成品和生物制品检定以及食品、水源的污染程度的检定等。 缺点:手续较繁,而且测定值常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生活饮用水细菌卫生标准 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 ≤3个大肠菌群/1L饮水,≤100个细菌总数/1ml饮水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 1、高压蒸汽灭菌锅、恒温箱、冰箱、无菌接种间。 2、消毒酒精、消毒水。 3、试管、三角瓶、平皿、刻度吸管、涂布器等(实验前包扎灭菌处理好备用) 4、培养基 蛋白胨10g 牛肉膏3g 氯化钠5g 琼脂10~20g 蒸馏水1000ml 制备方法: 按照实际的需要量,按上述配方称取各成分混合后,加热溶解,调整pH 为7.4~7.6,,分装于玻璃容器中,用高压蒸汽灭菌锅121℃灭菌20min,倒制成平板后储存于冷处备用。 5、水样:自来水、中水。 四、实验内容: (一)、培养基的制备: 实验前事先准备好培养基平板(方法见上),每小组2-4个平板。(二)、取水样: 1、自来水的取样:先将自来水龙头用酒精棉擦拭,再用酒精灯火焰灭菌, 打开龙头放水1-2分钟,用无菌空三角瓶接取水样200毫升。 2、纯净水取样:用消毒酒精棉擦拭纯水机出口后,先放走部分水,再用

3M细菌总数测试片操作以及判读

3M细菌总数测试片操作以及判读一、测试细菌总数操作方法 1、未开封时,冷 藏于≤8℃(≤46 ℉),并在保存期 内用完,高温度时, 凝固水可以排除,包装物最好于室温启开。2、已开封的,将封口以胶带封紧。 3、保存再封的袋 于≤25℃(≤77 ℉)和温度<5 0%,不要冷藏已 开启的包装袋,并于一个月内使用完。 4、制备1:10和更 大稀释的食物样品 稀释液,0称取或吸 取食物样品,置入适 宜的无菌容器内,如均质袋、稀释瓶、WhirlPak bag或者其他灭菌容器内. 5、加入适量的无 菌稀释液,包括Bu ffered peptone Buffer(IDF pho psphate buffer ,用0.0425g/L的KH2PO4调PH7. 2) 、0.1%的蛋白胶水(ISO方法68 87) 、缓冲蛋白胶水(ISO方法6579)、盐溶液(0.85-0.90%)、bisulfite -free letheen broth或蒸馏水. 不可使用含有枸橼酸盐、酸性亚硫酸盐或硫代硫酸盐的缓冲液. 因为它们能抑止菌生长。 6、搅拌或均质样品。 样品的稀释液调PH 6.5- 7.2 对酸性样品的稀释 液用IN NaOH 对碱性样品用IN HCL调PH 7、将测试片置于平坦表面处,揭开上层膜。8、使用吸管将1mL 样液垂直滴加在测试片的中央处。 9、允许使用上层膜直接落下,切勿向下滚动上层膜。10、使用压板隆起面底朝下,放置在上层膜中央处。

11、轻轻的压下,使样液均匀覆盖于圆形的培养面积上,切勿扭转压板。12、拿起压板,静置至少1分钟以使培养基凝固。 13、测试片的透明 面朝上,可堆叠至 20片,对有一定 湿度养箱能保持最 少份损失是需要的。14、可目视及用标准菌落计数器或其它的照明放大镜计数,并可参考判读卡计算菌落数。 15、可以分离菌落 作进一步鉴定,即 掀起上层膜,由培 养胶上挑取单个菌 落。 二、测试细菌总数判读方法 Aerobic bacter ia coun t=152 测试片 中含有 一种红 色指示 染剂可 使菌落着色,计算所有红色菌落(不论其大小和颜色深浅均计算之). Count=0 在petrifil m AC测试片上,很容易解释,图2测试片上没有任何菌落生长. Count= 16 图3示有不多的菌落. Count=1 43 Petrifilm AC测试片菌落数适宜计数范围是25 -250,见图 4

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说明】蛋糕具有松软香甜,携带方便、食用简单等特点,因此成为人们居家生活特别是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美食,深受人们的喜爱。测定蛋糕中的菌落总数可以用来判定其被微生物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它反映蛋糕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以便对被检样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蛋糕产品质量的优劣,因此,测定蛋糕中的菌落总数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应用于测定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方法有: 纸片法、电阻抗法等。本实验采用国标法(GB\T 对独立包装小蛋糕中菌落总数进行测定。并与GB 7099-2003糕点、面包卫生标准中规定的冷加工糕点中菌落总数≤10000(cfu/g)的数据对比初步判断样品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测定蛋糕中菌落总数的方法及原理。 2、通过对比实验验证冷藏对蛋糕的保鲜及抑菌作用。 3、了解菌落总数测定在食品卫生学评价中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 菌落总数即为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等)培养后,所得每g(mL)检样中形成的微生物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主要作为判定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观察细菌在食品中繁殖动态,以便对被检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时提供依据。每种细菌都有它一定的生理特性,培养时应用不同的营养条件及其他生理条件(如温度、培养时间、pH、需氧性质等)去满足其要求才能将各种细菌都培养出来。但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都只用一种常用的方法。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所得结果,只包括一群能在营养琼脂上发育的嗜中温性需氧菌的菌落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表示样品中实际存在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恒温培养箱:36 ℃±1℃,30℃±1 ℃。 冰箱:2 ℃~5 ℃。

细菌总数的检验方法

细菌总数的检验方法 1 试验器材: 样品、无菌水、制备好的营养琼脂培养基200 ml 装于三角瓶、装有三、四十粒玻璃珠的三角瓶一个、平板数套、1 ml 吸管、计数器、试管。 2. 试验步骤: 2.1 在无菌条件下取样品10ml。 2.2 用1 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 ,置于9 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试管内,振摇试管混匀成1:100稀释液。 2.3 另取1 ml灭菌吸管吸,按上述操作顺序作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ml 灭菌吸管。 2.4 根据对样品的污染程度选择2到3个适宜的稀释度分别在作10倍递增稀释液的同时,即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吸取1ml 稀释液,置于灭菌平板内,每个稀释度作2个平板。 2.5 稀释液移入平板后,立即将冷却至45°C的营养琼脂基约15 ml倾入平板中,并转动平板使混合均匀。 2.6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于37°C 恒温培养箱内培养24小时或48小时,计算平板内菌落数目,将细菌菌落乘以稀释倍数,即得每毫升样品中所含菌落总数。 3 菌落计数方法: 3.1 平板内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 3.2 在记下各菌落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的平均数。 4 菌落计数的报告 4.1平板菌落数的选择:选取菌落数在30到300之间的平板作为菌落数测定标准。一个稀释度使用两个平板,应采用两个平板内的菌落平均数。其中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部分又很均匀,则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以2以代表全平板的菌落数。 4.2 稀释度的选择 4.2.1 应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到300之间的稀释度,乘以稀释倍数来报告它。 4.2.2 若有两个稀释度,其生长的菌落数均在30到300之间,应视二者之比如何来决定,若其比值小于2,应报告其平均数。若大于2,则报告其中较小的数字。 4.2.3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来报告它。 4.2.4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来报告它。 4.2.5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到300之间,其中一大部分大于300或小于30时,则以最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来报告。 4.3菌落数的报告 4.3.1 菌落数在100以内时,按实有数报告。 4.3.2 大于100时,采用二位有效数字,在二位有效数字后面的数值,以四舍五入方法计算。 4.3.3 为了缩短数字后面的零数,也可用10的指数来表示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