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道德的本质及其发展

第一章 道德的本质及其发展
第一章 道德的本质及其发展

第二部分公务员职业道德

第一章道德的本质及其发展

第一节道德的内涵

道德是人类最古老的行为规则,它伴随着人类社会始终,在维持人类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道德两字常挂在人们嘴边上。人们对某人的行为表示称赞时,说这人品德好、行为高尚;对某人的行为表示批评时,说这人品德差、行为卑鄙。这种对人的行为的评判都与道德有关,那么道德是什么?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道”原指人走的路,后引申为做人的道理、学说、原则、规范,之后又进一步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规律等。“德”与“得”相通,如《礼记、乐记》中:德行、品德。在我国把“道”和“德”首先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概念来使用的当推荀况,他在《劝学》篇中说:“故学至乎《礼》而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也就是说,只要人们学到了“礼”,按“礼”的要求去为人处事,也就达到了最高的道德境界。

在西方,道德(morality)一词源于风俗(mores),是指国家生活的道德风俗和人们的道德个性,类似于我国古代“道”与“德”的含义。由此可见,不管是我国还是西方,道德一词包含了社会的道德原则和个人的道德品质两方面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既是人们行为应当遵循的原则和标准,又是对人们思想和行为进行评价的标准。

因此道德概念的含义有三层意思:

1、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人作为社会的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果没有一定的行为规范,规定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应该如何做的准则,人们就不会知道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善的行为,怎样做是恶的行为。社会也就不能制约人们的行为,就不能遵循一定秩序正常运行。道德作为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是使人们的行为合于理,利于人,使社会和谐有序。

2、道德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道德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促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而发生作用,从而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例如,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等。人们的关系有不同的处理标准,道德不同于政治、法律等社会意识形态,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自觉的评判。

3、道德是社会中各种道德现象的总和

道德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人们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进行的道德活动现象,包括道德行为、道德教育、道德评价、道德修养等;二是反映道德活动心理过程和观念的道德意识现象,包括道德观念、道德信念、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理论等;三是要求人们遵循的、评价人们行为标准的道德规范。

第二节道德的本质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上层建筑。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要认识社会道德现象,必须从道德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辩证关系上来揭示道德的社会本质。利益决定道德,道德是社会利益和阶级利益的反映,故道德既有全民性,又有阶级性。

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有其自身的特点。

1、道德依靠社会舆论和个人内心信念等力量来发挥和维持其社会作用

道德不是靠强制的力量来实现,不能只靠专门机构来制定和执行,而是靠社会舆论和个人内心信念等力量来倡导和维持的。所谓社会舆论,主要是指报刊、电台、电视、网络等宣传工具对人的行为和某种社会现象进行一定的评论和议论。社会舆论通过种种形式,如表彰好人好事,批评或谴责坏人坏事,形成一定的社会道德风气。所谓个人内心信念,主要是指个人的良心、是非善恶观念、光荣和耻辱观念等,不同的内心信念决定一个人碰到事情时做出不同的行为反映,进而形成不同的行为习惯。在同样环境和条件下,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会采取不同的行动,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内心信念不同,这是道德的最大特点。

2、道德渗透于各种社会关系中,并广泛干预人们的社会生活

道德并不像科学、政治等现象,仅局限于人类活动的某个特定范围内。例如,科学局限于认识领域,政治局限于阶级关系和国家关系领域,法律局限于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领域;而道德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在电影院看电影,不应高谈阔论;在足球场看球赛,不许任意吹口哨掷东西;乘车时不要抢上抢下;在图书馆看书,不应大声喧闹;夜深人静,电视机音量要放小些;不论何时何地,待人接物要和蔼可亲;遇到别人危难之际,应该见义勇为,铤身而出,或者慷慨解囊,助人为乐等,道德具有渗透一切的能力。可见,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时时、处处都要讲求道德,道德的存在及其作用具有明显的广泛性。

3、道德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历史继承性

道德不仅是具有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殊内容,而且包含着过去时代存在的一般内容,即千百年来社会发展所形成的各个阶级都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例如,“孝敬父母”这一道德规范产生于远古社会,发展于封建社会,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社会,赡养父母、尊敬长辈仍然是做人的一种义务与美德。由此可见,任何道德都是以先前的思想成果为基础的,因而具有历史继承性。

4、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恩格斯说:“一切已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例如,在奴隶社会,奴隶主把掠夺奴隶、买卖奴隶等看成是道德行为,而奴隶则为争取人权,把反抗压迫、斗争中团结互助看成是道德行为;在封建社会,封建主强调“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道德观念,而农民却把贫富均等、反抗剥削、勤俭俭朴视为高尚的道德。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把唯利是图、自私自利、投机取巧视为道德行为,而无产阶级在斗争中逐步形成了大公无私、关心集体、先人后已、诚实正直等高尚道德,把损人利已、不劳而获、趋炎附势视为不道德行为。由此可见,道德具有明显的阶级性,这是道德的本质决定的。

5、道德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水平,同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道德的进步。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力对道德的推动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要通过一些中间环节,这就使道德意识的发展与经济关系的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呈现出复杂的不平衡的情况。例如,历史上许多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在道德意识上反而超过经济上先进的国家。18世纪的英国,其生产力状况比起同时代的法国要高出一百多年,但在法国却出现了高于英国的道德理论;而19世纪初的德国比法国在经济上要落后得多,但是却出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道德学说。十月革命后的俄国,也是如此。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现象,究其原因是由于经济上落后的国家,社会上各种矛盾尖锐、复杂,随着阶级斗争的激化,道德领域中的斗争也就日益激烈,从而产生了先进的道德。

第三节道德的功能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对人自身生存发展和完善的功效及意义。道德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的认识功能

所谓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能够通过道德判断、道德标准和道德理想等形式,反映个人同他人、同社会的利益关系,向人们指出与现实世界价值关系中的方向,提供进行道德选择的条件和知识。道德的认识功能一经与生活方式相联系,就转化为对个人来说至关重要的选择功能,道德也就成为生活方式的精神心理基础。在任何一个社会里,个体的生活方式总是千差万别的。例如,闲暇时间的利用可以因人而异,有人用来闲逛,有人用来旅游,有人用来读书,有人用来挣钱等。一个人之所以选择这种生活方式而不选择别的生活方式,除了社会原因及个人的地位、职业、性别、年龄之外,同个人的道德素养相关。高尚的道德情操,能指导人们选择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2、道德的调节功能

调节功能是道德的最主要的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具有通过评价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以达到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道德调节主要以两种形式进行。

一种是社会调节,即以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为尺度来评价人们的道德行为,协调人们的道德关系,这是最基本的道德调节方法。例如,对那些不赡养父母、遗弃老人的行为,可以通过婚姻家庭的道德规范及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进行调节。另一种是道德的自我调节,即以个人的道德思想为尺度来协调自我在社会中的道德角色及与他人、与社会的道德关系。道德的社会调节和自我调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道德调节功能是将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转化为个人内心隐秘的命令、良心的召唤和义务的呼声而实现。在社会生活中,这种基于良心与义务的道德命令具有自觉、自律、自为的特点,明显区别于具有强制性法律条文、政治命令、军事命令,它表现为一种内在的强制性,是以人们的内心接受或部分接受为前提的。

道德调节功能的内在强制性的特征,为其在社会领域中发挥作用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它可以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广泛地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另一个方面,一些特定的领域它又无法涉及,从而在一些特定的社会现象面前表现得软弱无力。因此,必须正确地分析和运用道德的调节功能,并积极地将道德调节同其他的社会调节手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道德的调节功能在社会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道德的教育和激励功能

所谓道德的教育功能,是指道德能通过评价和鼓励等方式,造成社会舆论,形成社会风尚,树立道德观念,塑造理性人格,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

道德的激励功能是指道德依据社会价值观念、价值观念体系,通过确定道德理想,树立道德榜样,建立道德的鼓励和批评机制而激发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貌、道德品性和道德境界,激发人们向往、追求和实现完美的道德人格。在社会生活中,道德激励功能的实现与人们的成就感、尊严感、荣誉感的形成和发展息息相关,与人们道德人格的追求、形成和完善不可分离。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是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榜样。广大群众从时传祥、雷锋、焦裕禄、孔繁森、徐虎、任长霞等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吸取力量,道德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第四节道德的发展及其规律

道德同其他社会意识一样,有它自己的起源、演变和发展过程。人类从古到今已经出现过五种基本社会形态。因此,在人类历史上适应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条件也产生了五种不同类型的社会道德,每一个社会的道德都有它的特殊内容和形式,都对当时的社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1、道德的发展

①原始社会的道德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也是人类道德发展的第一个历史类型。

原始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维护氏族和部落的共同利益。原始人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是氏族为

单位进行的,个人离开氏族其他成员是不能生存的,个人既不能抵抗大自然的压力,也不能防御其他氏族的袭击。因此,个人生命安全和利益与氏族的整体生存、安全和利益紧密相连。这样,维护氏族的共同利益、个人服从集体就成为原始社会人们的行为准则。

互助、平等是原始社会的主要道德规范。在与自然界或其他氏族的斗争中,原始人认识到团结互助是他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他们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因而成为人人遵守的道德规范。平等在原始社会人们的生活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分配食物是平等的,应享受的权利和义务也是平等的。著名的进化论者达尔文在他的《旅行记》中说,生活在南美的火地岛人,直到19世纪还处于原始社会时期,在他们中间一切都是平均分配的,即使在饥荒严重的时候,年轻的火地岛人跑到岸边去寻找食物,假如他幸而发现一条搁浅的鲤鱼,纵使饿得快要死了也不去触动它一下,而是跑回去报告本氏族的成员,他们立即赶到现场,然后由年长者将鲤鱼的尸体平均分配。

正义是原始人的基本道德观念。原始人的正义观念起源于血亲报仇。原始人所谓的正义是同等的报复原则,即以打还打,以伤还伤,以牙还牙。这表明了集体的自我保护的需要,是朴素而不高尚的道德。

②奴隶社会的道德

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道德分裂为各对立阶级的道德。

奴隶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维护奴隶对奴隶主的绝对服从和人身依附关系。奴隶主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和对外进行掠夺,视奴隶为“会说话的工具”,要求所有的奴隶必须绝对服从奴隶主。奴隶主对奴隶的任何奴役、买卖、虐待以至随意杀害都被视为是合乎道德的行为,而奴隶的任何反抗都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的。

轻视劳动和劳动人民,轻视妇女是奴隶社会重要的道德规范。在奴隶社会,奴隶主把体力劳动看做是卑贱的事情。在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奴隶制时期,不仅奴隶主鄙视体力劳动,而且自由民也以体力劳动为耻辱,以至于对有关生产过程的机械发明都要受到鄙视。关于歧视妇女,无论东方和西方都一样。原始社会中古希腊妇女在部落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而到了古希腊奴隶制时期就完全不同了。妇女未成年时完全从属于父母,长大出嫁后从属于丈夫,如果丈夫死了则从属于儿子。妇女不得参加任何社会活动,一般也不得受任何教育。妇女对丈夫必须绝对忠诚,破坏贞操要以生命来抵偿或被卖为奴隶,而男子多妻却是合法的。

③封建社会的道德维

护地主阶级的专制制度和宗法等级制度是封建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在封建社会,帝王是全国最大的土地占有者和最高的政治统治者,皇帝把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再往下封,从而构成一个极其严格的等级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人分五等,即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官分九品,即九级。帝王自认为“君权神授”,自命为真龙天子,皇帝就是国家的代表和权力的象征,全国所有的人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不能违抗,否则便是大逆不道。这样的人身依附关系决定了受封者对帝王或封主的绝对服从的道德准则。

忠君孝亲是封建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封建道德规范很多,但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忠君孝亲,这是由封建的经济关系和等级制度决定的。在封建统治者看来,只要人人做到忠和孝,他们的统治就永世长存。因此,历代统治者提倡忠和孝的道德规范。《忠经》说:“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覆,莫大于忠”,“为国之本何莫由忠”。《孝经》说“孝为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人之行莫大于行孝”。忠和孝紧密相连,讲孝是为了尽忠,讲忠是便于行孝。在家行孝,在朝尽忠,“忠以孝为本”,所谓忠臣同于孝门。宋朝以后把忠和孝绝对化了,提出“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臣子无说君父不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男尊女卑、轻视劳动和劳动人民是封建道德的主要规范。在封建社会里,妇女被压在宗法等级社会的最底层。他们除了受神权、族权、政权支配外,还受到夫权的束缚。“夫为妻纲”与“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同为封建社会的主要道德规范。封建社会那种厌恶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剥削者的道德意识甚至也侵蚀了劳动者。封建统治者大肆鼓吹读书做官、光宗耀祖的封建道德观念,“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把体力劳动看做是卑下的事情,把劳动人民看做是下等人。封建道德在宣扬“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同时,还提出了“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④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凭借资本的力量雇佣工人从事商品生产,榨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形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这种经济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了资产阶级道德和无产阶级道德。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道德规定着资本主义社会道德的基本性质。

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的核心,也是它的基本原则。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上夺取政权,激烈地抨击封建道德和宗教神学道德。资产阶级中的许多思想家,论证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求乐避苦,即自爱、自利,认为人都是追求个人的利益和幸福,由此引申出道德原则,合理利己主义个人主义走向极端的一种折中办法,所谓合理利己主义就是在追求个人的利益和幸福的时候,必须兼顾他人的利益和幸福,顾他人是手段,为自己才是目的,其实质是极端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在这原则下,资产阶级奉行的是唯利是图、自私自利、金钱万能、竞争第一、投机取巧、尔虞我诈以及极端糜烂堕落、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等等。

金钱万能、有钱就有德是资产阶级道德最基本的规范。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由于一切都可以作为等价交换的商品,因此,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金钱便成为主宰一切、高于一切的圣物。这种金钱拜物教使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志向都化为金钱,一切是非善恶都以能否获得金钱为标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完全是一种金钱关系,电影《百万英镑》就很生动地表现了这种关系。主角亨利〃亚当衣衫褴褛,到处受到鄙视和冷遇。而当他出示一张一百万英镑的钞票时,马上得到热情款待和令人肉麻的阿谀奉承。至于道德的其他方面,如良心、荣誉、信仰、爱情等也无一不融化在金钱之中。

自由、平等、博爱是资产阶级重要的道德规范。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主义斗争中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主张,是他们的政治口号,也是他们的道德规范。所谓“自由”不但是人身自由,而且被

理解为公民应享有的各种政治的和社会的权利。所谓“平等”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谓“博爱”则是爱同类。这是新兴资产阶级自由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和等价交换关系在观念上的反映。资产阶级所讲的“自由”、“平等”、“博爱”,虽然打着全人类的旗号,而实际上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和虚伪性。在资本主义社会,自由只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自由;平等只是表面上劳动力价格的平等;资产阶级的“博爱”,只是理论上的标榜,实践上是行不通的。

⑤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与剥削阶级道德是根本对立的。它是在同资产阶级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崭新的、革命的道德,是自有人类社会以来最高尚的道德,它在资本主义社会就已经产生,在社会主义阶段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占主导地位的是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其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其基本规范是“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五爱”的核心是热爱社会主义。“五爱”不仅仅是我国每个公民的道德义务,也是每个公民必须覆行的法律义务。

道德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历史上依次出现的各种类型的道德、各个阶级的道德,它们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但又存在着历史的继承关系。

2、道德发展方向

道德的发展同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是有规律可寻的。懂得它的规律性,是人适应道德、发展道德、超越道德的关键之所在。

回顾人类道德发展史,道德在发展方向上是不断进步的。道德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道德在使社会日趋进步合理和个人日趋独立完善方面产生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和影响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是推崇和热爱道德的。因为道德代表着人们渴望进步、自由、和谐与完善的愿望和要求。尽管在阶级社会里,没落的剥削阶级寡廉鲜耻、穷奢极欲,臵人伦道德于不顾,但是在一些进步人士和广大被统治阶级那里,向往一种真正的合乎人性的道德,却是一股奔腾不息的洪流。在封建社会里,无数次的农民起义与农民战争都在尽力用一种美好的人伦道德图谱甚至一些极具道德意蕴的口号来为自己的行为正理鸣道,来作为团结各路弟兄、各方志士同封建统治者做斗争的精神武器。而关心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和国家前途的有识之士,有的以深沉的道德忧患意识痛陈王亲贵戚乃至君主的罪过,力图以此唤起他们那日趋泯灭的良知和人性;有的则从道德理论和人生价值等角度论证道德在社会、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人之所以应当讲道德的理由;有的还从行为实践与生活方式入手,身体力行所推崇和提倡的道德,试图以此来感染和带动一大批人,净化美化道德环境;有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凡此种种,无一不表明道德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的作用日趋扩大,在促使社会进步合理和个人发展完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广泛而又深刻的作用和影响。

(2)道德作用的范围日益扩大,道德调节的方法不断完善

一方面,道德冲破狭隘的生活圈和集团以外,高频率大幅度地向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渗透,使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道德自觉性的主体。原始社会,道德只限于狭隘的氏族范围以内,奴隶社会则把奴隶排除在道德生活的大门之外,封建社会造成的宗法等级秩序也剥夺和限制着人们过有意义和属于人的道德生活的权利,资本主义则突破了以上所有的界限,实现了形式上的道德面前人人平等。社会主义则实现了实质上的道德面前人人平等。另一方面,道德则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和职业的不断增多而使自己有着越来越广阔的领地,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变革提出了大量的前所未有的新的道德问题,致使道德起作用的范围日趋扩大,比如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比如生物工程、海洋工程、宇航技术、基因工程、器官移植和机器人、电子计算机的运用,带来了一系列有待认识和解决的伦理道德问题。同时,人类道德发展的过程也是道德调节方法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过程。原始道德是以超自然力的强制,外部权威和自发形成的传统习惯作为自己的调节方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道德则是以宗法礼仪和族规禁条的形式调节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资本主义则以利益、金钱的杠杆调节各种关系,到社会主义,道德将以主体的自知自觉、自择自为的方式起作用,成为人们自我肯定、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社会形式。

(3)道德知识的内容不断增多,道德价值对社会风尚影响逐步深入

伦理学作为认识自我的价值科学日趋繁荣兴旺,道德自身包含有对人类社会关系认识和处理的宝贵经验,也就是关于生活的价值和意义的知识。随着人类在这些方面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拓宽,人们将逐渐摆脱宗教迷信、愚昧偏见,从而提高自身的行为价值,明确自身的道德责任、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向使其与整个社会的目标相一致。道德知识的发展必将促进伦理学科的发展。作为人类认识自我和对道德进行理论考察的伦理学逐渐更深刻、更确切地揭示人类道德的奥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伦理学科的繁荣和兴旺反过来越来越给道德以先进世界、价值观和科学认识论的基础,有力地指导了道德本身的发展,促进了道德中的先进内容逐步深入到人们的道德生活和社会风尚之中去。

(4)个体道德意识的内容、结构和功能不断丰富和完善

道德为了人的发展完善,个体道德意识是人们的道德关系赖以健全的思想基础,也是指导人们实现道德选择、进行道德活动的内在动因。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个体道德意识的内容日益丰富,结构日益复杂,功能日益完善。在内容方面,个人道德意识所包含的人类道德世界的感情财富不断增加,它越来越成为能够积聚心灵活动诸因素中,包括希望、意图、信念、追求、理想等的载体。在结构方面,个人道德意识越来越具有多层次性和复杂性,包容潜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意识和超意识等诸多互异但却有着某种联系的层面。从功能上看,它不仅具有调节、评价、认识、命令的功能,更具有教育、激励、鼓舞的功能。由于它丰富了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必然增强个人的道德责任心,使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还要对自己的精神状态负责,从而大大提高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完善的作用。这一切正是人类精神财富的积累在个人道德世界中的体现,它成为道德进步的重要方面。

总之,人类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进步的,进步表现在人类道德生活的诸多方面。人类历史活

动是一部不断争取自由的历史,道德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道德进步是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重要内容,它既受着整个社会历史进步状况的制约,也有效地影响着整个社会历史的进步状况。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关于道德进步的学说雄辩地证明,一切关于道德发展的虚无主义的、悲观的论调是毫无根据的。

3、道德发展的规律

从历史的考察和理论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道德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矛盾的过程,其中有进步又有倒退,有上升又有曲折。但是从总的发展趋势上讲,道德确实是有过进步的。那么,人类道德发展和进步的规律究竟是什么?在我们看来,道德发展和进步的规律主要有:

(1)道德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

道德发展的趋势是一个曲折迂回的螺旋式的上升过程,是变革和继承、否定和肯定的对立统一过程,其发展的路线和方向是素朴的非阶级民族道德到阶级臣民道德再到更高一级的国家公民道德。原始社会的人类道德是一种素朴的非阶级道德,道德规范既是范例又是禁条,对于原始部落中任何一个成员都有不容臵疑的约束力。私有制社会使人们分裂为两大对立的政治、文化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的伦理道德。私有制的消灭使人们分裂为阶级的根据不复存在,道德又是回复到非阶级全民性的道德,但是,这是以道德的发展为基础,在更高阶段实现的回归。在道德原则问题上,人类的道德也呈现出否定之否定的趋势。原始社会通行的是人我不分、个人融于氏族部落中的集体主义,私有制社会通行的则是以否定原始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集团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则以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真实集体主义,突出地表现在,共产主义道德的集体主义主张尊重个人正当的物质利益和愿望要求,强调在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基础上把个人利益同社会统一起来,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性质不同的非阶级全民性的道德复归。另外,在现实的道德生活实践中人类个体的品行、德性也经历了一个由原始纯朴美德到私有制社会剥削阶级败德恶行再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公有制对败德恶行的荡涤清除而产生的社会成员自觉美德。总之,人类道德发展和进步的一个基本规律是辩证否定的过程。

(2)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是阶级社会道德发展和进步的杠杆

人类社会被分裂为阶级对立以后,道德便主要表现为阶级道德。在阶级社会里,道德的发展不但受到阶级利益的制约,而且为阶级斗争、政治斗争所左右。离开了阶级利益、阶级斗争和各阶级的政治需要,就不能理解任何道德的发展和变化。历代被压迫被剥削的劳动人民的道德,主要是在阶级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且是前后相继的。比如,农民阶级的平等道德观就是在反抗地主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提出和发展起来的。陈胜、吴广起义提出“苟富贵,勿相忘”,北宋钟相起义提出“等贵贱、均贫富”,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提出“均田免粮”,到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主张,这些口号和主张反映了农民阶级道德在阶级斗争中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此外,剥削阶级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也与阶级斗争和内部的政治斗争密切相关。资产阶级的道德正是在与封建地主阶级道德作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针对

封建地主阶级的神学禁欲主义和宗法等级伦理思想,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以及个人主义的道德要求。正是这种斗争才体现出了道德的进步。而无产阶级道德思想和无产者个人的道德品质,也是在同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作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道德的发展是善恶矛盾斗争的结果

善恶矛盾是道德结构内部特有的矛盾,道德领域充满了善与恶的对立和冲突。任何一种道德,不论是阶级的道德,还是无阶级的全人类道德,其中都有善与恶的对立,都有善和恶的明确标准,都要揭示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对于符合该社会道德原则规范的行为,就誉之为善的,反之就斥之为恶的。尽管善恶观念具有阶级性、历史性、民族性,但人们在趋善避恶、扬善抑恶、改恶从善的倾向却是共同的。正是由于每种道德都强调这一倾向,使人们产生了褒贬不同的两种态度,并自觉运用这一观念去评价社会的道德现象,善善恶恶,才使得道德不断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入到人们的内心世界,并且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在阶级社会中,某一时期道德上的逆转和衰退,往往是新道德产生的先声,是道德前进的伴侣。列宁曾经指出,一个新生婴儿的诞生总是伴随着剧烈的阵痛,并且必然会随带出一些应该丢掉垃圾堆里去的东西。道德的发展进步正是这样一个善恶矛盾对立转化的过程,也正是通过善与恶的不断对立、冲突,才得以实现。

第一章 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第一章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教学要点: 本章主要阐述道德的起源、本质和社会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1(了解道德的起源。2(掌握道德的本质。3(认识道德的社会作用。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道德的起源 道德起源问题是伦理学和任何道德理论都在探 讨和解决的理论课题,不同的理论流派、不同的思 想家对道德起源问题都作出自己的解释。 道德的起源有两大动力因素:社会的他律性需 求与个体的自律性需求。前者是道德产生的外在吸 引力,是道德产生的宏观整体要求,后者是道德产 生的内在驱动力,是道德产生的微观人性基础;前 者是外显的、表层的因素,后者是内隐的、深层的 因素;前者使道德产生之后呈现出工具性的特点, 即道德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社会利益的手段与 工具;后者是道德产生后呈现出目的性的特点,即 道德以协调人的内在需求和完善提升人的品质为 目的。 一、伦理学史上的争论

神启论把道德起源归结于神秘的天启和神的意志。即把道德的本质归之为“神的启示”,这是客观唯心主义。中国的代表人物有董仲舒:“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道之大源出于天”之说。 理念论伦理学认为道德起源于至高的理念和精神。教育论、环境论和社会关系论所指的外在条件和外部的事物已是属人的事物和条件,这些思想已具有了唯物主义的萌芽和倾向。 先天论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生而有之的东西。 本能论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的本能和本性。 人性论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类自然的天性,人的自然本性、本能决定共同的人性,是决定社会本质的共同的东西,因而也是决定道德的根本层次。所以一定社会的阶级道德的产生和形成都是与人的自然本性密切相关的,人的本性不仅决定了道德的产生,而且决定了道 德发展的总趋势。道德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本能欲求和自然感觉而产生的一种工具性的方式。 需要论认为,道德是人根据自己的生存发展需要,自己为自己立法的产物。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成果源于人的需要,人类社会产生了道德,就是因为道德满足了人的某种需要。人类通过各种对世界的掌握方式来满足自身的各种需要,以实现对自己的肯定和发展。而道德作为人类理性的结晶,不是表达个人的偏爱和欲求,而是表现人们的共同愿望和需要。从道德发生的历史看,道德产生于人们调节社会群体内部各种关系以维护一定社会秩序以及个人自我肯定、自我发展的需要。这用千百年来客观存在着的道德协调性因素和进取性因素就可证明。 二、道德的起源 (一)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产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道德根源于经济关系,是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的。一是说决定道德产生的要素都是在经济关系的不同作

道德的一般本质

道德的一道德的一般本质: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道德的特殊本质: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的本质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的科学。一个比较完整的伦理学体系,一般都应该包含两大部分:规范道德和理论伦理(道德哲学)。前者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应当怎样做。后者则是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一般说来,道德信条体现在一定的风尚习俗之中,几乎每一个人都能说出几条道德箴言,从现实生活中将它们整理归类并不难,问题在于这些箴言和信条的依据。所以后者才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人们不仅需要了解人的行为怎样才符合道德,而且还要进一步了解道德何以成为道德。 具体的道德规范是多种多样的,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可以用这些规范作为准绳;可是要判断已知的道德规范何以就是一定道德的,就不能以道德本身作为标准,应当寻找道德以外的淮绳,即道德的目的性。 约翰.密尔的功利主义认为,功利乃是道德的目的,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快乐,趋乐避苦的。密尔认为这是一个公理,是经验事实。他说:“只有人真正见到这个东西才能够证明这个东西是见得到的,只有人听到这个声音才能够证明这个声音是听得见的,同理,我觉得只有人真正欲望这个东西才是这个东西是可欲的那个意见所可有的证明。”这就是说,快乐之所以是人的最终目的就是因为人们在事实上是以此为目的的。对于快乐的可欲性,密尔说:“不是极乐狂喜的生活,而是痛苦少而暂,快乐多而有变化,并且主动的快乐比被动的断然占多数的生活,全部生活中间有一些片刻的极乐。”人追求的快乐本质上乃是精神上的。所以密尔反驳责难者道,如果说快乐论是猪的主义,不是功利论者把人降格到猪的水平,而是那些攻击

者把人与猪等同起来了,因为在他们看来,人除了享受猪的快乐之外.好象就没有别的快乐可享受似的。 密尔认为,道德之所以必需,就在于乃是追求快乐的工具。而公道与否的外在标准则是功利。人们认为不公正的行为往往是人的自由权利受到侵犯,或者财产受到侵犯,或者阻止别得到他应得的东西,或者一个人得到了他不应得的东西以失信等等。公道的行为恰好反过来:留重别人的自由和财权,获得自己应得的一份,守约等等。另外,道德之所以成为必需,还在于人们需要互相帮助,建立友谊,制订契约。社会生活关系决定了建立一定的道德就在于确保这种关系。只有无损他人,共同生活才能保证。 那么,既然人人追求快乐,道德的普遍约束力又从何而来呢?这要靠理性的利害权衡,靠人类以往的全部经验。——这是密尔的所谓“联想原理”。“人类由经验知道各种行为的趋势;人生的一切利害上打算并一切道德上规律都是依据于这种经验的。”通过以经验为依据的理性权衡,我们就能知道获得功用的最佳方式,而这个最佳方式是道德方式。道德归根到底不过是对最好的行为方式的认识和规定。我不说谎,因为我的理性告诉我,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比说谎带来的好处大得多;我不偷窃,因为我知道,偷窃是要受到惩罚的,况且我也有自己的财产要保护;我反对某些个入侵害公氮因为我明白,公益中也有我的一分。总之,目的论使我知道我该追求什么,理性让我知道我该怎样追求,由此产生道德。 就此把功利主义理解为利己主义,那就错了。功利主义的道德原则是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密尔说:“功利主义认为行为上是非标准的幸福并不是行为者一己的幸福,乃是一切与这行为有关的人的幸福。例如,功用主义需要行为者对于自己的与别人的幸福严格地看作平等,象一个与事无关而仁慈的旁观者一样。从拿撒勒的耶稣的黄金律内,我们见到功用伦理学的全部精神。待人象期望人待你一样,爱你的邻人象爱你自己。做到了这两件,那就是功用主义的道德做到理论的完备”。根据联想原理,外在事物与人本性的某种愿望有着真

职业道德概论考点总结 (2)

一、道德的含义: 道德就是一定时期一定社会靠舆论、习惯与内心信念来维持的用来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所有行为关系的总与。道德就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来评价与规范人们的行为;靠舆论、内心信念与传统习惯来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就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得一种行为规范。 二、道德的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 一般本质:指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的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受社会关系特别就是经济关系的制约。经济关系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为: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直接决定道德体系的性质;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的利益直接决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主要规范;经济关系的变化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 特殊本质: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定的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与其她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表现为:道德就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即就是非制度化的规范、非权力规范、内化的规范; 道德就是一种实践精神,就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就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 道德的特点 特殊的规范性;广泛的渗透性;独特的多层次性;更高的稳定性;强大的自律性 社会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1结构的性质会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与主要规范3,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必然会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发展 三、道德的类型:社会道德, 职业道德, 家庭道德 四、道德的基本功能 调节功能,论证功能,教育功能,导向功能 一、职业的道德意义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负有特定社会责任,具有专门业务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二、职业道德的原则与规范 原则:为人民服务。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型人际关系;体现了新的劳动态度,就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体现了衡量职业行为善恶就是非的最高标准。 主要规范:爱岗敬业,勤于职守;尽职尽责,奉献社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竞争,友好协作;勤奋学习,熟悉业务。 三、职业道德的特点与作用 特征:职业道德调节的范围具有有限性;职业道德的规范内容具有职业性、稳定性、连续性;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具有层次性;职业道德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职业道德的作用方式具有一定的权力强制性。 作用:1、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就是职业生存的条件;3、对从业人员道德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4、对社会道德风尚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 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尊重自我,热爱学生;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严格自律,以身作则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调节教师与她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工作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与品质。 一、教师职业: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就是崇高而神圣的职业; 1、教师劳动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教师就是人类智能的积极开发者,对人类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就是一代新人的精心培育者,对提高新的一代及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教师就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者,直接丰富人类文化宝库。 2、教师的劳动对社会物质文明建设起着间接而巨大的作用。 3、教师的劳动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 二、教师劳动特点 1教师劳动劳动的目的与任务的特殊性 ---教育劳动的目的就是培养人; ----教育劳动产品具有社会性 2、教育劳动对象的特殊性 (1)劳动对象的复杂性;(2)劳动对象的向师性;(3)劳动对象的主客体的双重性。 3、教育劳动方式与工具的特殊性 劳动工具的特殊性;劳动方式的创造性;劳动过程的复杂性;劳动效果的特殊性。 教育劳动方式的创造性:(1)教师职业活动最富有创造性,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须具有创造性(2)教师劳动过程的创造性不仅体现在规程、方式、方法上,在教育教学内容上也必须如此。教师还要根据知识的发展、对象的变换、条件的变化而重新安排、重新处理。(3)教育就是一种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造。根据具体情况,因人、因时、因地来灵活地运用这些规律(4)培养创造性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方法与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能力,这就是现代教育的突出特点。 4. 教育劳动人际关系的特殊性 (1)关系众多,组成复杂;(2)网络教育与新型师生关系。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 教师职业规范产生于教育劳动实践; 由于人类社会分工与劳动分工,形成了纷繁复杂的职业。教师职业道德就是在教育活动中产生,在教育劳动中形成的。在教育劳动中,主要有四种利益存在:教师的个人利益、学生的个人利益、教师集体的利益、社会教育事业利益。为了有效而顺利地进行教育活动,需要调节各种利益矛盾。教师职业道德正就是由于调节教育劳动实践中的利益关系,保证教育劳动顺利开展的需要而产生与形成的。 教师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代教师职业道德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大体上可分为先秦、汉唐、宋元明清三个阶段。中国历史上的教师职业道德,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教育中的伦理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教师职业道德随之发生变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历史的继承性,表现出历史继承的必然。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大学面临着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培养能力为主方式的转变。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比其她职业道德更高更全面;影响比其她职业道德更深远;调节方式更具自觉性。 三、学习与实践教师职业道德的意义 (1)树立新型的人才观;(2)确立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3)教师培养与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就是完成教师的崇高职责与历史使命的需要;就是教育迎接21世纪挑战的需要;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大学精神的概念:就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为大学人所普遍认同并追求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与行为准则。大学教师就是大学精神的践履者、承载者、直接体现者、建设者。 二、大学精神的内涵: (1)学术自由的精神、学术自由就是大学精神的核心。 (2)独立自治的精神、独立自治就是在指大学作为一个 法人团体不受国家、教会及任何其她势力的控制与干预,有自由、自主地决定与处理学校内部的所有事务(3)科 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就就是在科学研究中凝练与提升出来的行为规范与价值观念,就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及 其成果的升华。(4)开拓创新精神、就是指向科学研究;指向人才的培养;指向向社会发展(5)理性批判精神 学术自由的精神的阐述: 学术自由就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学术自由就是西方大学精神中最为经典的部分。它具体包括教师“教的自由” 与学生“学的自由”两方面。“学术在本质上必然就是独立的自由的,不能独立自由的学术,根本上不能算就是 学术”。 大学的开拓创新精神:1,就是指向科学研究2,指向人才的培养3,就是指向社会发展 三、大学精神的作用 1,定向与规范作用2,维系与凝聚作用3,激励与驱动作用4,感染与教育的作用 四、现代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一、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职业责任观 二、权利与自由相统一的学术自由观 三、服务与引领相统一的社会责任观 四、崇高的学术追求与独立的学者人格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地位与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就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 怎样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1、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具有基准性。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就是教师在道德实践中进行道德教育、道德修养、道德 选择与道德评价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就是教师道德市建活动的行为准则。此原则对教师道德行为具有普遍 的约束力与指导意义。2、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具有本质性。此原则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社会本质最直接、最集中 的反映,就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她各种不同类型道德的最根本、最显著的标志。3、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具有 稳定性。此原则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相对具体性。4、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具有自身独特性。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就是调节教师个人与她人,以及与社会间关系的根本的行为准则,集中反映了教师职业道德 的本质,具有与其她职业道德不同的独特性,且这种独特性或这种区别具有本质性。 确立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客观依据包括:1,反映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2,符合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3, 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中居主导地位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中起主导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教书育人的原则;为人师表原则;教育公正原则;依法从教原则;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1、教书育人原则 教书育人原则确立的依据:教书育人就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就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人才的要求。 贯彻教书育人原则的要求:坚持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按教育规律教书育人;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教育规律。 2、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原则确立依据: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体现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要求;就是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 求。 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要求: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坚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坚持以身立教,德识统一。 3、教育公正原则 依据:教育公正就是社会公正总原则的要求;就是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保证;就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要求。 要求:坚持真理;办事公道;一视同仁。 4、依法从教原则 依据:依法从教就是依法治国原则在教育领域贯彻的要求;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育公正与教育人道主义 等原则的重要内容与贯彻保证;就是正确处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家长,特别就是教师与学生等各 方面社会关系的要求;依法从教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求:尊规守法;宣传法治思想,普及法律知识;积极参与法治社会建设 5、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基本内容:现代教育应体现尊重人权的精神,应努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教育人道主义确立的客观依据:教育人道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在教育领域、教育过程中的贯彻;就是处理 教育活动过程中特殊人际关系的要求;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特殊地位。 贯彻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具体要求: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同不尊重、不关心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作斗争; 第五章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第一节师生关系的特点及其矛盾冲突的原因(已考) 师生关系就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与相互对待的态度 等。 师生关系体系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伦理关系;教育管理关系就是核心;心理关系就是重点,法律关系就是条件,人 际关系就是基础。 1、师生关系的特点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层次上的差异性 情感,角色期待上的互动性 评价标准上的冲突性 2、高校师生关系矛盾冲突的原因 对专业或课程不同的理解与要求 教育教学方式云涌不当 缺少必要的沟通 “代沟”与“心理差距”的存在 不能公平地对待学生 来自学生方面的不当行为 第三节师生关系的道德调节要求 一、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2,在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3,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学生就是高等学校教育活动的承受者,也就是学校管理活动 的主要对象、 二、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 1,尊重学生就是教师有效实现教育教学的需要 2,友好、平等、信任、自制就是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 3,对学生 的尊重,不仅表现为对学生的人格的尊重,还表现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就是尊重学生的另 一重要方面。它包括:一就是尊重学生个性,二就是培养与发展学生个性 三、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 1,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就是 教育学生的一种客观需要 2,教师应当理智地把握师生关系的密切程度,保持适当的距离。 四、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 严格教育的出发点就是爱护学生。严格教育学生就是一门学问。严格教育应遵循以下原则:(1),严而有理。(2), 严而有度(3),严而有方(4),严而有恒 第六章高校教师集体中的道德问题 第一节教师集体中的人际关系分析 1、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特点:教师劳动的集体性决定了成员的依赖性;教师集体中的个体具有独立性;教师集 体中的个体具有价值目标与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2、教师集体人际矛盾产生的原因 (1)由于教育劳动的分工所导致的矛盾;(2)教师之间由于存在着的个体差异,彼此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冲突;(3) 教师集体中的成员作为不同冲突的利益主体所导致的矛盾;(4)历史传统与当今社会生活的变化所导致的教师 集体中的矛盾冲突 第二节教师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节 一、关心集体 (一)关心集体的重要意义(1)在各个教师努力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团结与谐的集体对教师个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 义。(2)只有每个教师关心集体,教师集体所确立的价值目标才可能得以有效的实现(二)关心集体作为教师道德 的具体实现路径(1)一个关心集体的教师,应该遵守集体的纪律,爱护集体的荣誉(2)自觉维护集体的团结,正确 对待集体的矛盾(3)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遇到矛盾冲突时,自觉地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三)关心教师集 体与集体主义道德原则(1)教师所关心的集体就是一种真实的集体(2)教师集体应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师个体利 益的实现a,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b,要关注教师的身体健康c,为教 师创造良好的学习进修条件,帮助教师提高业务水平 二、尊重同事 (一)尊重同事的道德意义(1)尊重同事就是要求尊重人的一般道德要求在教育劳动中的具体体现(2)尊重同事 有利于良好的教师集体的形成(二)尊重同事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1)尊重同一学科的教师(2)尊重不同学科的 教师(3)尊重优秀的与暂时处于后进状态的同事(4)尊重持不同学术观点与教育思想的同事(就是办好大学的必 然要求;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式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5)不同年龄教师之间的相互尊重(6)领导与教师 的相互尊重a,服从正确领导,支持领导工作b,体谅领导,为领导分忧解难c,维护领导的威信 领导尊重教师:要尊重教师价值选择的权利、教师的个性、教师的事业心、教师的民主权利 三、团结协作 团结协作的意义: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事从学校与育人的大局出发,既能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工作积 极性、创造性与个性风格,又能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相促进、 互相激励的教育人际关系,进而形成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最终形成育人合力。 团结协作的内涵:教师集体的团结协作意识,教师集体的团结协作行动,学校院系与教研室的团结协作传统,学 校中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氛围等。具体地说,要形成教师之间团结协作的氛围,又应该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就是处理好教授同一年级以及同一班级的教师之间的关系;二就是处理好从事同一学科与不同学科教学研究 教师之间的关系;三就是处理好不同年龄教师之间的关系;四就是处理好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之间的关系;五就 是处理好不同个性心理品质的教师之间的关系。 1,高校教师的团结协作表现为维持性团结协作与发展性团结协作 (1)维持性团结协作,主要就是以保持有教育人际关系,不伤与气为目标与出发点。 (2)发展性团结协作,主要就是以优化现有教育人际关系,促进发展为目标与出发嗲吧,表现为教师同齐之间为 了促进发展、优化关系,主动沟通,有问题时,愿意、敢于与善于提出问题,有意见提出当前,“言者无罪,闻者足 戒”,寻求与实现了充分的人际交流,不断达到新的理解,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促发新的发展契机。在价值取向 上,我们可以很明确地肯定与追求第二种意义上的团结协作 四、有益竞争 (一)在教师集体中开展竞争的必要性1,就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2,就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 要3,就是促进教师个体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二)以道德的手段在教师集体中开展有益竞争1,竞争的手段必须 符合道德2,应妥善处理好教师集体中竞争与协作的关系3,教师要有一种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 第三节调节教师集体人际关系的道德之实现 教师良好的道德素质:教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内在依据:1培养教师认识集体之必要性的道德理性;2形成教师对 于集体高尚的道德情感;3提高教师在集体活动中自主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 社会规范与激励机制:教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外在条件:这种激励机制大体分两个方面内容:一就是主体的自我激 励二就是客观的外在激励 就内在依据而言,将教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外在条件设定为规范与激励机制两个方面,就是由道德本然意义上所 具有的抑恶与扬善这两个方面的功能所要求,所决定的。换言之,就外在保证而言,教师集体道德的实现,既需要 规范机制防范道德之恶,又要求激励机制褒扬道德之恶。 第七章高校教学工作的道德问题 第一节教学工作的道德意义 1、教学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2、体现教师的道德水平教师通过教育教学劳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社会造就有用的人才。教师对待教学 的态度与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密切联系。教师严谨治学,善于钻研,勤于进取,学识渊博, 热忱教学,精心施教,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目前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有一些不尽如意的地方:(1)教师的业务素质跟不上越来越高的教学要求(2)积极的教学 效果需要教师高度的自律精神支持(3)“浮躁”之风已成为高校教学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3、做好教学工作就是展现教师的良好素质 教师的业务素质与教学活动有着直接的相关性。没有工作本领就不能做好工作,没有特定的专业素质就不可能 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的高低,最终由教师的业务素质所决定。离开了具 体业务,教师道德就失去了载体,没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教学就会落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窘境。 第二节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道德要求

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3篇汇总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以下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1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 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但,德的本意实为遵循道的规律来自身发展变化的事物。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 “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扩展资料 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方向。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规范自己行为。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这是一种道德相对主义,与之相反的主张则称为道德绝对主义。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2 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钱穆先生的注解“本者,仁也。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可见,“道”是人关于世界的看法,应属于世界观的范畴。 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3 道德起源、形成和发展归纳起来主要有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道德是怎么产生的?根源何在?这就是伦理学关心的道德起源问题。在漫长的岁月中,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对道德的起源和演变问题进行了大量探索和猜测,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答案,为伦理学的发展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资料。 (一)道德起源的几种观点 关于道德的起源,在马克思主义学说诞生以前有几种不同的见解: 1、神启论:道德来源于神的启示。 例如: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伦理学则认为,道德起源于“上帝”的“启示”。基督教教义《旧约》上讲的“摩西十戒”便是“上帝”耶和华启示摩西,摩西再把得到启示的教规和戒律传给教民。 2、天赋论:道德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禀赋。 这种观点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是先天的,是人生来就有的。我国战国时代的孟子就说过:“仁义礼智,非由外说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3、进化论:道德观念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意识或互助性。 进化论伦理学倡导者俄国的克鲁泡特金认为,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个体之间利益是互相调合的,彼此之间具有天然的同情心。人类是由动物进化来的,人类社会道德是对动物所“固有的”道德本能和道德情感的继承,甚至善与恶、最高的幸福等观念,也是在进化过程中从动物身上继承来的。 4、感觉欲望论:道德来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欲求。 感觉欲望论从人的自然本能出发来说明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某种自然的感情或欲望。例如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说创始人边沁提出:“自然把人放在痛苦和快乐这两个最高主子的统治下。只是他们指出我们应该做什么,决定我们将要做什么。正误的标准,因果的联系,都和苦乐分不开的。我们一切言行和思维都受苦乐的制约。”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上屋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必须而且只能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本身去探讨道德的起源。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产生有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其客观条件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矛盾;其主观条件是指人的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开始意识到这种利益关系和矛盾需要加以调整。 道德赖以产生的这两个前提条件,都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劳动过程中获得的。 由于劳动,人才认识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从而产生了各种意识。人的一切知识,包括道德意识和知识,都是从社会实践,首先是从社会生产实践中获得的。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交往联系复杂化了,就出现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于是便产生调整这种矛盾的要求和意识。这种要求和意识起初只是少数人的,以后经过总结和传播,逐步成为多数人的意识和要求,形成具有道德规范意义的风俗习惯,产生了履行这种风尚习俗的责任感和义务观念,这便是最初的道德现象。 在人类历史中,道德的产生与原始社会时期的各种“禁忌”、和生产、生活习俗是紧密相连的,道德就是从这些东西中演化而来的。 1、生产性的“性禁忌”。

道德的本质

道德的本质 摘要:本文从哲学、生活、个人等方面对道德的本质提出问题,并尝试研究与解答。作者尝试解释道德对于我们生活的作用,道德的本质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以及个人与道德关系。并在这些论述中提炼出道德本质的四层含义:有益性、利益性、社会性、个别性。 关键词:道德,本质,生活,个人,利益 一、什么是道德的本质 道德一词近乎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社会生活的繁复决定了统治阶级并不能单纯的依靠法律、武力来强制社会功能在一定的秩序下稳定运行。而这时就出现了“道德”。道德正是为了弥补武力的空缺,以柔的方式来约束人类的行为,并保持社会能够在一定的秩序环境下运行。 什么样的才算是道德呢道德的本质又是什么这里就需要我们研究“道德”与“非道德”的区别。从我们的第一印象里可以想到的是道德等同于利他,非道德等同于利己。实则不然。在我看来,“道德”是一种互利行为,即其他社会对象与你本人在这一事件中能够同时得到利益,或经济上的、或心理上的。而相对的“非道德”则是一种互损行为,即其他社会对象与你本人在这一事件中同时损失了一些,或经济上、或心理上。正如约翰.密尔的功利主义所认为的,“功利乃是道德的目的,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快乐,趋乐避苦的。”[1]而道德能够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说明它能够给人类带来利益、带来快乐。即道德的有益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不是人的自然本质固有的“善良意志”,而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的思想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意识形态或上层建筑。它作为思想关系,就其一般本质而言,是对社会物质关系的反映,是由社会物质条件特别是经济关系所决定并为其服务的社会意识形式;而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又具有区别于其它意识形式的特殊本质和规定性,从而使道德成为凭借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来把握现实世界的“实践精神”。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说认为道德本质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经济关系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社会生活中的共同利益,决定着各阶级的共同道德观念。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引起道德的变化。[2] 不同我国古代的道德本质,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说更强调的是一种现实的、有基础的道德本质,即道德是建立在经济之上的。我国古代道德观更强调一种精神上的层面,是一种虚拟的道德。类似于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式道德观。由此不难得出结论:有基础的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说更具有说服力。因此,从哲学角度上来说,我更倾向于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说。即道德拥有利益性。 综上,我归纳出哲学范畴内道德的本质所具有的两层内涵,一是有益性,即能够对人类产生相互的、公众的利益;二是利益性,即人类的道德行为都是由某种追求利益的目的而出发的。 二、社会中的道德本质 道德既然是用来约束人类社会行为的规范,就必须不能脱离与社会生活而存在。在社会中并不是北大的学生一定比河大的学生有道德,并不是奥迪车主一定比奥拓车主有道德。社会中的道德已经不需要像哲学理论中那样的看不见、摸不着了,它可以实现从抽象到具体实像的转化。比如:拾金不昧、尊老爱幼等都是有道德的体现。我们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道德的本质是怎样体现在这些行为中的道德的本质是否可以大范围的适用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道德的本质是怎样体现在这些行为中的。 我们用到的是反证法。简单的以“拾金不昧”为例。“拾金不昧”是大众所能公认的,没有任何异议的道德行为。对于拾金者,虽然他将得到的金钱失去了,但是他所得到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即自尊心、自豪感的极大提升。而失主找回了自己的经济损失,所以说他们之间成功达到的“互利”

伦理

伦理学Ethics 导论 第一章道德的起源、本质及其作用第二章道德的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第三章道德原则第四章道德范畴第五章道德选择与道德评价第六章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 第七章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第八章应用伦理学 导论 1.了解道德与伦理及其区别。 2.掌握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3.认识规范伦理学的基本类型。 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伦理学二、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三、规范伦理学的基本类型四、中西伦理思想的基本精神 第一节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现象的学科二、关于伦理学对象的科学规定 三、关于伦理学的学科性质问题四、学习伦理学的方法 一、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现象的学科 (一)伦理 1、从伦理的词源来看 “伦理”最早见于《礼记·乐记》。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 “伦,从人,辈也, 明道也。理,从玉,治玉也。”(《说文解字》) 伦理:调整人伦关系的条理、道理、原则。 清代末年伦理学成为独立学科。 西方最早的伦理学著作: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 “伦理”一词,原指人与人之间微妙复杂而又和谐有序的辈分关系,后来进一步发展演化,泛指人与人之间以道德手段调节的种种关系,以及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应当遵循的道理和规范。 伦理:是对人的社会关系的应然性认识。 (二)道德 1.道德一词的历史发展 “德”字的发展 殷商:甲骨文的“德”字;“得”“德”相通。 西周:提出“敬德保民”。“德”字获得完全的道德意义。 春秋:“德”的内容又有发展,并区分“吉德”与“凶德”。 “道”从首从足,原义为道路,后引申为法则、规范、规律等。 “至于道,据于德。”——《论语·述而》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事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道德经》 “德者,得也,得事宜也。“(刘熙) “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许慎) (以善德施于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 “道德”一词的最早出现: 故学至于礼而后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劝学》 从伦理学意义上讲,“道”指处世做人的根本原则,即人之为人所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等外在要求,包含着某种客观性;“德”是指人们内心的情感和信念,指人们坚持行为准则的道所形成的品质或境界,偏重于主观的方面。。

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

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一)道德的本质 道德的一般本质: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道德的特殊本质: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的本质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的科学。一个比较完整的伦理学体系,一般都应该包含两大部分:规范道德和理论伦理(道德哲学)。前者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应当怎样做。后者则是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一般说来,道德信条体现在一定的风尚习俗之中,几乎每一个人都能说出几条道德箴言,从现实生活中将它们整理归类并不难,问题在于这些箴言和信条的依据。所以后者才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人们不仅需要了解人的行为怎样才符合道德,而且还要进一步了解道德何以成为道德。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二)道德的功能 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社会意识形态,而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对于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又起着巨大的反作用—一积极的促进作用或消极的阻碍作用。对这种能动作用的夸大或贬低乃至否认都是错误的。因此,要批判两种错误的观点: 一种是“道德决定论”(或称“道德万能论”)。 “道德决定论”者片面夸大道德的作用,认为道德决定一切,只要人们的道德水平提高了,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孟子说过:“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孟子把道德的作用看成是关系到国家兴亡的根本所在。荀子亦有相类似的看法,他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理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所谓的“礼”是最高的道德原则。显然,荀子把“礼”看作是修身、成事、治国之根本。欧洲十九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也夸大道德的作用。他们否认阶级斗争,试图用道德的手段,特别是用“爱”的说教,一方面劝导富人于穷人仁慈,为人类作出牺牲;另一方面劝导穷人忍让,在物质利益上知足,空想“爱”能化干戈为玉帛、阶级对抗的社会能得以改造,社会主义理想蓝图就会变成现实,这种观点显然是唯心主义的。

道德的本质

道德的本质 道德本质就是指道德作为道德而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本性质,是道德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和道德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总和。 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一般本质) 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道德反映着社会和人类发展的要求,反映着特定阶级的利益。道德的内容、特征、发展和演变都是受经济关系制约的,具有人类精神的一般特征。道德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既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又受制于现实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从而表现出与其他社会现象不同的一般本质。 二、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特殊本质) 道德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的特殊的规范性 1、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它是处于同一社会或同一生活环境的人们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要求、秩序和理想; 2、道德规范并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它主要是借助于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实现的; 3、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内化的规范也称为良心,良心是人们思想、言行的标准、尺度和检查官,良心形成特定的动机、意图、目的,良心促使人去遵守社会规范。 三、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深层本质)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曾经把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分为四种: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和实践精神的。 由于道德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贯彻于人类生活发展的全过程,因而对于产生它的经济基础,对于整个社会生活,表现出巨大能动作用:使人们从伦理关系上去认识和把握社会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以伦理观念给人们的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以巨大影响,调节和引导着这些活动,以维持一定的社会生活秩序。 1、实践精神地把握世界的方式 (1)从“实然”与“应然”的关系上来把握世界 “实然”与“应然”的关系问题,原本是休谟提出的著名难题,即所谓的“休谟法则”。“实然”、“是”、“事实如人类增强了走向理想未来的信心,并充分展示出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构建理想世界的主体性。 (2)从“规范性”与“导向性”的关系上来把握世界 一方面,道德既然是一种实然的存在,那么,作为人类行为的善恶准则,就必定表现出对人的行为的相应的约束性,即把人们的行为规范在一定限度内,以此来维持一定的正常秩序。另一方面,道德既然是一种应然的东西,那么,它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就不能是“消极防范”,而是应该在这种规范性中体现出一种“导向性”,并通过一定的价值导向,把人们引向德性。道德的规范性与导向性的这种统一关系,充分展示出道德作用于世界的特殊性。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起源

人性靠法律还是道德约束 用马克思的道德观揭示人性的约束力 艺术学院课程与教学论(声乐)谭云波11040102025 第一部分论马克思的道德观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性越来越冷漠,究竟什么才能约束人性,是法律还是 道德? 马克思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 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没有强制性,它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 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道德是在人类社会的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产生,受人们的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道德具有历史性。和原 始社会所有制相适应的是原始社会的共同道德,它以氏族成员之间平等互助的关系 和对民族的整体责任感为其行为的规范。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具有阶级性, 统一的共同道德分裂为阶级的道德。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相适应,剥削阶级的道德 成为各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其共同的道德信条是:“剥削有理”、“压 迫有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与之相对立的是各社会的劳动者阶级的道德,它们提倡勤劳、勇敢、团结互助、反对剥削和压迫。以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为行 为准则的资产阶级道德是剥削阶级道德的典型和最后一个历史类型。以集体主义为 核心的无产阶级道德即共产主义道德是劳动者道德的最高类型,它根源于无产阶级 的阶级地位和经济条件,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总体看,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永恒的道德、超阶级的道德是没有的。但是,为了保证人们之间的正常交往,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需要有一些大家都能接受并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儿童,尊敬长辈,讲究卫生,反对流氓、盗窃行为等。尽管这些道德准则并非道德中最本质的方面,而且在阶级社会中也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但毕竟起着约束不同阶级人们行为的作用。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一般说,剥削阶级的道德观念为以后的剥削阶级所继承, 而劳动人民的高尚品德则在劳动人民中世代相传。历史上先进阶级(包括一定历 史条件下的剥削阶级)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内容,也可为后来的劳动人民所批判改 造而加以吸收,并赋予新的阶级内容。

第一节道德的起源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1.旧伦理学关于道德起源的几种观点 ⑴“神启论”:认为道德来自于神灵的启示和超自然力量的规定。代表人物:西汉董仲舒,摩西十诫。 ⑵“天赋道德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即人先天就有道德意识。代表人物:孟子,康德。 ⑶“情感欲望论”:道德起源于人所固有的情感之中或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之中。代表人物:卢梭和亚当斯密。 ⑷“动物本能论”:道德起源于动物的“合群性”本能。代表人物:达尔文。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的产生受到主客观两个方面 2.马克思的观点 (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人类才能结成社会关系。孤立的个人是不存在什么道德问题的。只有在形成了人与人、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社会关系的地方才有可能产生道德。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2)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古希腊苏格拉底曾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未经思考的生活是不完善的生活。同样我们也可以说,未经意识到的道德不能称为真正的道德,因为道德毕竟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当人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关系以及如何去调节这种关系时,作为自觉意识和人类精神自律的道德才能得以产生。所以从这一方面说,道德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 【讨论】狼孩的故事,狼孩生活在狼群中,有没有道德关系?(本讨论是为上面(1)(2)这两个知识点服务的,学生是能回答出来的,答案很明显了,老师总结再强调一下即可) (3)生产实践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统一的社会条件 在人的劳动过程中,产生生产关系,(哪些关系?可以请学生举例回答)如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产生需要调整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形成有关善与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