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油井用套管和油管的无缝钢管.(DOC)

用于油井用套管和油管的无缝钢管.(DOC)
用于油井用套管和油管的无缝钢管.(DOC)

用于油井用套管和油管的无缝钢管

油管是在钻探完成后将原油和天然气从油气层运输到地表的管道,它用以承受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油管的外径一般为60.3 毫米到114.3毫米。

芯棒(mandrel)

生产无缝管时插进管体内部同轧辊等构成环形孔型使管材成形用的工具。连续轧管机轧管、管材斜轧延伸、周期式轧管机轧管、顶管和管材冷轧冷拔时都要使用芯棒。

芯棒是一根很长的圆棒和顶头一样在变形区内参与管材的变形,不同的是斜轧时芯棒在管内随着管材边旋转边做轴向运动;纵轧(连轧管、周期式轧管、顶管)时芯棒不旋转但也随管做轴向运动。

在浮动芯棒和限动芯棒连轧管机上(见连续轧管机轧管),芯棒是重要的工具,它们除了要求用高强度和高耐磨性的材质制做外,还要求很高的表面质量,如车削后要经研磨和热处理。浮动芯棒很长(达30m)很重(达12t)。限动芯棒的长度稍短,但对材质要求更高。顶管对使用的芯棒应能承受很大的顶推力。周期式轧管机的芯棒工作时受热时间长。斜轧延伸机的芯棒有拉力芯棒、浮动芯棒、限动芯棒和回退式芯棒等。

拉力芯棒是工作时轴向运动速度大于管子轴向运动速度的芯棒(见管材斜轧延伸),芯棒对管子内表面施加拉力。回退式芯棒是芯棒轴向运动方向与管子轴向运动方向相反,施加后拉力的芯棒。斜轧延伸机对芯棒的要求比纵轧延伸机的要低。

钢管的分类及其标准

一、钢管的分类

1、按生产方法分类

(1)无缝钢管--热轧管、冷轧管、冷拔管、挤压管、顶管

(2)焊管

(a)按工艺分--电弧焊管、电阻焊管(高频、低频)、气焊管、炉焊管

(b)按焊缝分--直缝焊管、螺旋焊管

2、按断面形状分类

(1)简单断面钢管--圆形钢管、方形钢管、椭圆形钢管、三角形钢管、六角形钢管、菱形钢管、八角形钢管、半圆形钢圆、其他

(2)复杂断面钢管--不等边六角形钢管、五瓣梅花形钢管、双凸形钢管、双凹形钢管、瓜子形钢管、圆锥形钢管、波纹形钢管、表壳钢管、其他

3、按壁厚分类--薄壁钢管、厚壁钢管

4、按用途分类--管道用钢管、热工设备用钢管、机械工业用钢管、石油、地质钻探用钢管、容器钢管、化学工业用钢管、特殊用途钢管、其他

二、无缝钢管标准

是一种具有中空截面、周边没有接缝的长条钢材。钢管具有中空截面,大量用作输送流体的管道,如输送石油、天然气、煤气、水及某些固体物料的管道等。钢管与圆钢等实心钢材相比,在抗弯抗扭强度相同时,重量较轻,是一种经济截面钢材,广泛用于制造结构件和机械零件,如石油钻杆、汽车传动轴、自行车架以及建筑施工中用的钢脚手架等。用钢管制造环形零件,可提高材料利用率,简化制造工序,节约材料和加工工时,如滚动轴承套圈、千斤顶套等,目前已广泛用钢管来制造。钢管还是各种常规武器不可缺少的材料,枪管、炮筒等都要钢管来制造。钢管按横截面积形

状的不同可分为圆管和异型管。由于在周长相等的条件下,圆面积最大,用圆形管可以输送更多的流体。此外,圆环截面在承受内部或外部径向压力时,受力较均匀,因此,绝大多数钢管是圆管。

但是,圆管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受平面弯曲的条件下,圆管就不如方、矩形管抗弯强度大,一些农机具骨架、钢木家具等就常用方、矩形管。根据不同用途还需有其他截面形状的异型钢管。

1.结构用无缝钢管(GB/T8162-1999)是用于一般结构和机械结构的无缝钢管。

2.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GB/T8163-1999)是用于输送水、油、气等流体的一般无缝钢管。

3.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3087-1999)是用于制造各种结构低中压锅炉过热蒸汽管、沸水管及机车锅炉用过热蒸汽管、大烟管、小烟管和拱砖管用的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和冷拔(轧)无缝钢管。

4.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5310-1995)是用于制造高压及其以上压力的水管锅炉受热面用的优质碳素钢、合金钢和不锈耐热钢无缝钢管。

5.化肥设备用高压无缝钢管(GB6479-2000)是适用于工作温度为-40~400℃、工作压力为10~30Ma的化工设备和管道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和合金钢无缝钢管。

6.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GB9948-88)是适用于石油精炼厂的炉管、热交换器和管道无缝钢管。

7.地质钻探用钢管(YB235-70)是供地质部门进行岩心钻探使用的钢管,按用途可分为钻杆、钻铤、岩心管、套管和沉淀管等。

8.金刚石岩芯钻探用无缝钢管(GB3423-82)是用于金刚石岩芯钻探的钻杆、岩心杆、套管的无缝钢管。

9.石油钻探管(YB528-65)是用于石油钻探两端内加厚或外加厚的无缝钢管。钢管分车丝和不车丝两种,车丝管用接头联结,不车丝管用对焊的方法与工具接头联结。

10.船舶用碳钢无缝钢管(GB5213-85)是制造船舶I级耐压管系、Ⅱ级耐压管系、锅炉及过热器用的碳素钢无缝钢管。碳素钢无缝钢管管壁工作温度不超过450℃,合金钢无缝钢管管壁工作温度超过450℃。

11.汽车半轴套管用无缝钢管(GB3088-82)是制造汽车半轴套管及驱动桥桥壳轴管用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热轧无缝钢管。

12.柴油机用高压油管(GB3093-2002)是制造柴油机喷射系统高压管用的冷拔无缝钢管。

13.液压和气动缸筒用精密内径无缝钢管(GB8713-88)是制造液压和气动缸筒用的具有精密内径尺寸的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

14.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GB3639-2000)是用于机械结构、液压设备的尺寸精度高和表面光洁度好的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

选用精密无缝钢管制造机械结构或液压设备等,可以大大节约机械加工工时,提高材料利用率,同时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15.结构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14975-2002)是广泛用于化工、石油、轻纺、医疗、食品、机械等工业的耐腐蚀管道和结构件及零件的不锈钢制成的热轧(挤、扩)和冷拔(轧)无缝钢管。

16.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14976-2002)是用于输送流体的不锈钢制成的热轧(挤、扩)和冷拔(轧)无缝钢管。

17.异型无缝钢管是除了圆管以外的其他截面形状的无缝钢管的总称。按钢管截面形状尺寸的不同又可分为等壁厚异型无缝钢管(代号为D)、不等壁厚异型无缝钢管(代号为BD)、变直径异型无缝钢管(代号为BJ)。异型无缝钢管广泛用于各种结构件、工具和机械零部件。和圆管相

比,异型管一般都有较大的惯性矩和截面模数,有较大的抗弯抗扭能力,可以大大减轻结构重量,节约钢材。

三、焊接钢管标准

焊接钢管也称焊管,是用钢板或钢带经过卷曲成型后焊接制成的钢管。焊接钢管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品种规格多,设备资少,但一般强度低于无缝钢管。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优质带钢连轧生产的迅速发展以及焊接和检验技术的进步,焊缝质量不断提高,焊接钢管的品种规格日益增多,并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代替了无缝钢管。焊接钢管按焊缝的形式分为直缝焊管和螺旋焊管。

直缝焊管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发展较快。螺旋焊管的强度一般比直缝焊管高,能用较窄的坯料生产管径较大的焊管,还可以用同样宽度的坯料生产管径不同的焊管。但是与相同长度的直缝管相比,焊缝长度增加30~100%,而且生产速度较低。

因此,较小口径的焊管大都采用直缝焊,大口径焊管则大多采用螺旋焊。

1.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1993)也称一般焊管,俗称黑管。是用于输送水、煤气、空气、油和取暖蒸汽等一般较低压力流体和其他用途的焊接钢管。钢管接壁厚分为普通钢管和加厚钢管;接管端形式分为不带螺纹钢管(光管)和带螺纹钢管。钢管的规格用公称口径(mm)表示,公称口径是内径的近似值。习惯上常用英寸表示,如11/2 等。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除直接用于输送流体外,还大量用作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的原管。

2.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GB/T3091-1993)也称镀锌电焊钢管,俗称白管。是用于输送水、煤气、空气油及取暖蒸汽、暖水等一般较低压力流体或其他用途的热浸镀锌焊接(炉焊或电焊)钢管。钢管接壁厚分为普通镀锌钢管和加厚镀锌钢管;接管端形式分为不带螺纹镀锌钢管和带螺纹镀锌钢管。钢管的规格用公称口径(mm)表示,公称口径是内径的近似值。习惯上常用英寸表示,如11/2 等。

3.普通碳素钢电线套管(GB3640-88)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安装机器设备等电气安装工程中用于保护电线的钢管。

4.直缝电焊钢管(YB242-63)是焊缝与钢管纵向平行的钢管。通常分为公制电焊钢管、电焊薄壁管、变压器冷却油管等等。

5.承压流体输送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SY5036-83)是以热轧钢带卷作管坯,经常温螺旋成型,用双面埋弧焊法焊接,用于承压流体输送的螺旋缝钢管。钢管承压能力强,焊接性能好,经过各种严格的科学检验和测试,使用安全可靠。钢管口径大,输送效率高,并可节约铺设管线的投资。主要用于输送石油、天然气的管线。

6.承压流体输送用螺旋缝高频焊钢管(SY5038-83)是以热轧钢带卷作管坯,经常温螺旋成型,采用高频搭接焊法焊接的,用于承压流体输送的螺旋缝高频焊钢管。钢管承压能力强,塑性好,便于焊接和加工成型;经过各种严格和科学检验和测试,使用安全可靠,钢管口径大,输送效率高,并可节省铺设管线的投资。主要用于铺设输送石油、天然气等的管线。

7.一般低压流体输送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SY5037-83)是以热轧钢带卷作管坯,经常温螺旋成型,采用双面自动埋弧焊或单面焊法制成的用于水、煤气、空气和蒸汽等一般低压流体输送用埋弧焊钢管。

8.一般低压流体输送用螺旋缝高频焊钢管(SY5039-83)是以热轧钢带卷作管坯,经常温螺旋

成型,采用高频搭接焊法焊接用于一般低压流体输送用螺旋缝高频焊钢管。

9.桩用螺旋焊缝钢管(SY5040-83)是以热轧钢带卷作管坯,经常温螺旋成型,采用双面埋弧焊接或高频焊接制成的,用于土木建筑结构、码头、桥梁等基础桩用钢管。

四、钢塑复合管、大口径涂敷钢管

钢塑复合管以热浸镀锌钢管作基体,经粉末熔融喷涂技术在内壁(需要时外壁亦可)涂敷塑料而成,性能优异。与镀锌管相比,具有抗腐蚀、不生锈、不积垢、光滑流畅、清洁无毒,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据测试,钢塑复合管的使用寿命为镀锌管的三倍以上。与塑料管相比,具有机械强度高,耐压、耐热性好等优点。由于基体是钢管,所以不存在脆化、老化问题。可广泛应用于自来水、煤气、化工产品等流体输送及取暖工程,是镀锌管的升级换代产品。由于其安装使用方法与传统的镀锌管基本相同,管件形式也完全相同,而且能代替铝塑复合管在大口径自来水输送上发挥作用,深受用户欢迎,已成为管道市场最具竞争力的新产品之一。

涂敷钢管是在大口径螺旋焊管和高频焊管基础上涂敷塑料而成,最大管口直径达1200mm,可根据不同的需要涂敷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环氧树脂(EPOZY)等各种不同性能的塑料涂层,附着力好,抗腐蚀性强,可耐强酸、强碱及其它化学腐蚀,无毒、不锈蚀、耐磨、耐冲击、耐渗透性强,管道表面光滑,不粘附任何物质,能降低输送时的阻力,提高流量及输送效率,减少输送压力损失。涂层中无溶剂,无可渗出物质,因而不会污染所输送的介质,从而保证流体的纯洁度和卫生性,在-40℃到+80℃范围可冷热循环交替使用,不老化、不龟裂,因而可以在寒冷地带等苛刻的环境下使用。

大口径涂敷钢管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天然气、石油、化工、医药、通讯、电力、海洋等工程领域。

无缝钢管最大承受内部压力计算

钢管的最大承受的内水压力(压强)

P=2T[S]/D 式中:P——管内水压强,MPa;D——管内径,mm;[S]——管材的许用拉应力强度MPa,T——管壁厚,mm。

这个公式是取单位长度的水管,进行受力分析得到的。

因此处画图不便,意思是取单位长度的水管,并剖开,取出一半,研究作用于它上面的水压力与管壁拉力的平衡,即可得到这个公式。

(水压力就是PD,管壁拉力就是2T[S],二者相等,即PD=2T[S],两边除以D即得本公式。)所谓最大承受压力是指在安全系数等于1时所能承受的压力。

上面公式没考虑安全系数,如果考虑安全系数K(K大于1),则P=2T[S]/(KD)

无缝管,焊管,不锈管都能用这个公式,但式中的管材的许用拉应力强度[S]各有不同,焊管的[S]还取决于焊缝的质量。

要强调的是这里承受压力是指管道的内水压强,而不是管道外部的压强,管道外部的承受压力应另加考虑。

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全面版)

不锈钢理论重量计算:

不锈钢比重:

●铬不锈钢取7.75吨/M3

●铬镍不锈钢取7.93吨/M3

●铁取7.87吨/M3

不锈钢板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钢品理论重量重量(kg)=厚度(mm)×宽度(mm)×长度(mm)×密度值密度钢种

7.93 201,202,301,302,304,304L,305,321

7.75 405,410,420

7.98 309S,310S,316S,316L,347

不锈钢元棒,钢丝,理论计算公式

★直径×直径×0.00609=kg/m(适用于410 420 420j2 430 431)

例如:¢50 50×50×0.00609=15.23Kg/米

★直径×直径×0.00623=kg/m(适用于301 303 304 316 316L 321)

例如:¢50 50×50×0.00623=15.575Kg/米

不锈钢型材,理论计算公式

◆六角棒对边×对边×0.0069=Kg/米

◆方棒边宽×边宽×0.00793=Kg/米

-----------------------------------

不锈钢管,理论计算公式

(外径-壁厚)×壁厚×0.02491=Kg/米

例如¢57×3.5 (57-3.5)×3.5×0.02491=4.66Kg/米

------------------------------------

各种钢管(材)重量计算通用公式

钢管的重量=0.25×π×(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钢铁比重其中:π = 3.14 L=钢管长度钢铁比重取7.8 所以,钢管的重量=0.25×3.14×(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7.8 * 如果尺寸单位取米(M),则计算的重量结果为公斤(Kg)

----------------------------------

钢的密度为:7.85g/cm3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kg )。其基本公式为:

W(重量,kg )=F(断面积mm2)×L(长度,m)×ρ(密度,g/cm3)×1/1000

---------------------------------

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

圆钢盘条(kg/m)

W= 0.006165 ×d×d

d = 直径mm

直径100 mm 的圆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165 ×1002=61.65kg

--------------------------------

螺纹钢(kg/m)

W= 0.00617 ×d×d

d= 断面直径mm

断面直径为12 mm 的螺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0.00617 ×12 2=0.89kg

--------------------------------

方钢(kg/m)

W= 0.00785 ×a ×a

a= 边宽mm

边宽20 mm 的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202=3.14kg

------------------------------

扁钢(kg/m)

W= 0.00785 ×b ×d

b= 边宽mm

d= 厚mm

边宽40 mm ,厚5mm 的扁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40 ×5= 1.57kg

--------------------------------

六角钢(kg/m)

W= 0.006798 ×s×s

s= 对边距离mm

对边距离50 mm 的六角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798 ×502=17kg

--------------------------------

八角钢(kg/m)

W= 0.0065 ×s ×s

s= 对边距离mm

对边距离80 mm 的八角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5 ×802=41.62kg

--------------------------------

等边角钢(kg/m)

W= 0.00785 ×[d (2b – d )+0.215 (R2 – 2r 2 )]

b= 边宽

d= 边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

求20 mm ×4mm 等边角钢的每m 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4mm ×20 mm 等边角钢的R 为3.5 ,r 为1.2 ,则每m 重量= 0.00785 ×[4 ×(2 ×20 – 4 )+0.215 ×(3.52 – 2 ×1.2 2 )]=1.15kg -----------------------------

不等边角钢(kg/m)

W= 0.00785 ×[d (B+b – d )+0.215 (R2 – 2 r 2 )]

B= 长边宽

b= 短边宽

d= 边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

求30 mm ×20mm ×4mm 不等边角钢的每m 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30 ×20 ×4 不等边角钢的R 为3.5 ,r 为1.2 ,则每m 重量= 0.00785 ×[4 ×(30+20 – 4 )+0.215 ×(3.52 – 2 ×1.2 2 )]=1.46kg

---------------------------------

槽钢(kg/m)

W=0.00785 ×[hd+2t (b – d )+0.349 (R2 – r 2 )]

h= 高

b= 腿长

d= 腰厚

t= 平均腿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

求80 mm ×43mm ×5mm 的槽钢的每m 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该槽钢t 为8 ,R 为8 ,r 为4 ,则每m 重量=0.00785 ×[80 ×5+2 ×8 ×(43 – 5 )+0.349 ×(82–4 2 )]=8.04kg

---------------------------

工字钢(kg/m)

W= 0.00785 ×[hd+2t (b – d )+0.615 (R2 – r 2 )]

h= 高

b= 腿长

d= 腰厚

t= 平均腿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

求250 mm ×118mm ×10mm 的工字钢每m 重量。从金属材料手册中查出该工字钢t 为13 ,R 为10 ,r 为5 ,则每m 重量= 0.00785 ×[250 ×10+2 ×13 ×(118 –10 )+0.615 ×(102 –5 2 )]=42.03kg

----------------------------

钢板(kg/m2)

W= 7.85 ×d

d= 厚

厚度4mm 的钢板,求每m2 重量。每m2 重量=7.85 ×4=31.4kg

-----------------------------

钢管(kg/m)(圆管)包括无缝钢管及焊接钢管

W= 0.0246615 ×S (D – S )

D= 外径

S= 壁厚

外径为60 mm 壁厚4mm 的无缝钢管,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2466 ×4 ×(60 –4 )=5.52kg

-------------------------------

方矩管计算公式:(正方形和长方形(矩形)截面碳钢管计算公式)

每米重量单位: kg/m(千克/米) 公式:kg/m = (Oc - 4Wt) * Wt * 0.00785

其中:Oc是外周长,Wt是壁厚;正方形Oc=4*a 长方形Oc=2a+2b a,b是边长

冷拔管和热轧管区别

一.热轧

优点:可以破坏钢锭的铸造组织,细化钢材的晶粒,并消除显微组织的缺陷,从而使钢材组织密实,力学性能得到改善。这种改善主要体现在沿轧制方向上,从而使钢材在一定程度上不再是各向同性体;浇注时形成的气泡、裂纹和疏松,也可在高温和压力作用下被焊合。

缺点:

1.经过热轧之后,钢材内部的非金属夹杂物(主要是硫化物和氧化物,还有硅酸盐)被压成薄片,出现分层(夹层)现象。分层使钢材沿厚度方向受拉的性能大大恶化,并且有可能在焊缝收缩时出现层间撕裂。焊缝收缩诱发的局部应变时常达到屈服点应变的数倍,比荷载引起的应变大得多;

2.不均匀冷却造成的残余应力。残余应力是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内部自相平衡的应力,各种截面的热轧型钢都有这类残余应力,一般型钢截面尺寸越大,残余应力也越大。残余应力虽然是自相平衡的,但对钢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性能还是有一定影响。如对变形、稳定性、抗疲劳等方面都可能产生不利的作用。

3.热轧的钢材产品,对于厚度和边宽这方面不好控制。我们熟知热胀冷缩,由于开始的时候热轧出来即使是长度、厚度都达标,最后冷却后还是会出现一定的负差,这种负差边宽越宽,厚度越厚表现的越明显。所以对于大号的钢材,对于钢材的边宽、厚度、长度,角度,以及边线都没法要求太精确。

二.冷轧

是指在常温下,经过冷拉、冷弯、冷拔等冷加工把钢板或钢带加工成各种型式的钢材。

优点:成型速度快、产量高,且不损伤涂层,可以做成多种多样的截面形式,以适应使用条件的需要;冷轧可以使钢材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从而提高了钢材的屈服点。

缺点: 1.虽然成型过程中没有经过热态塑性压缩,但截面内仍然存在残余应力,对钢材整体和局部屈曲的特性必然产生影响;2.冷轧型钢样式一般为开口截面,使得截面的自由扭转刚度较低。在受弯时容易出现扭转,受压时容易出现弯扭屈曲,抗扭性能较差;3.冷轧成型钢壁厚较小,在

板件衔接的转角处又没有加厚,承受局部性的集中荷载的能力弱。

三.热轧和冷轧的主要区别是:

1、冷轧成型钢允许截面出现局部屈曲,从而可以充分利用杆件屈曲后的承载力;而热轧型钢不允许截面发生局部屈曲。

2、热轧型钢和冷轧型钢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不同,所以截面上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异。冷弯薄壁型钢截面上的残余应力分布是弯曲型的,而热扎型钢或焊接型钢截面上残余应力分布是薄膜型。

两种钢管在成品上没有多大的区别,一般都是按标准制造的.机械性能都没什么样区别

存在的多数是加工工艺不同,以及最后出来的精度不同,一般来讲冷拔尺寸精度及表面光洁度较高.

冷轧工艺:管坯---加热---穿孔---轧管---定径---冷床---矫直---切管---检验---打包---发货

热拔工艺:管坯---加热---穿孔---热轧(二穿)等---打头--酸洗--磷化--冷拔--退火(可以多道次重复打头至后工序)---矫直----切管---检验---打包---发货

钢管作为钢铁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制造工艺及所用管坯形状不同而分为无缝钢管(圆坯)和焊接钢管(板,带坯)两大类。

(1)无缝钢管

因其制造工艺不同,又分为热轧(挤压)无缝钢管和冷拔(轧)无缝钢管两种。冷拔(轧)管又分为圆形管和异形管两种。

a.工艺流程概述

热轧(挤压无缝钢管):圆管坯→加热→穿孔→三辊斜轧、连轧或挤压→脱管→定径(或减径)→冷却→坯管→矫直→水压试验(或探伤)→标记→入库。

冷拔(轧)无缝钢管:圆圆管坯→加热→穿孔→打头→退火→酸洗→涂油(镀铜)→多道次冷拔(冷轧)→坯管→热处理→矫直→水压试验(探伤)→标记→入库。

+

退火,扩散退火,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再结晶退火,中间退火,去应力退火的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

最常用的无缝钢管,精密网管的热处理工艺分为两大类:

预备热处理目的:消除坯料、半成品中的某些缺陷,为后续冷加工,最终热处理作组织准备。

最终热处理目的:使工件获得所要求的性能。

退火与正火的目的:消除钢材经热加工所引起的某些缺陷,或为以后的切削加工及最终热处理做好组织准备。

一、钢的退火

1、概念:将钢件加热到适当温度(Ac 1 以上或以下),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以获得近于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退火。

2、目的:

(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

(2)细化晶粒,消除组织缺陷

(3)消除内应力

(4)为淬火作好组织准备

3、类型:(根据加热温度可分为在临界温度(Ac1或Ac3)以上或以下的退火,前者又称相变重结晶退火,包括完全退火、扩散退火均匀化退火、不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后者包括再结晶退火及去应力退火。)

(1)完全退火:

1)概念:将亚共析钢(Wc=0.3%~0.6%)加热到AC3+(30~50)℃,完全奥氏体化后,保温缓冷(随炉、埋入砂、石灰中),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完全退火。

2)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3)工艺:完全退火采用随炉缓冷可以保证先共析铁素体的析出和过冷奥氏体在Ar1以下较主温度范围内转变为珠光体。工件在退火温度下的保温时间不仅要使工件烧透,即工件心部达到要求的加热温度,而且要保证全部看到均匀化的奥氏体,达到完全重结晶。完全退火保温时间与钢材成分、工件厚度、装炉量和装炉方式等因素有关。实际生产时,为了提高生产率,退火冷却至600℃

左右即可出炉空冷。

4)适用范围: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的铸,焊,锻,轧制件等。

注意事项:低碳钢和过共析钢不宜采用完全退火。低碳钢完全退火后硬度偏低,不利于切削加工。过共析钢加热至Accm以上奥氏体状态缓冷退火时,有网状二次渗碳体析出,使钢的强度、塑性和冲击韧性显著降低。文章来自网络由"常州精密钢管博客"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2)球化退火

1)概念:使钢中碳化物球状化而进行的退火工艺称为球化退火。

2)工艺:一般球化退火工艺Ac 1 +(10~20)℃随炉冷至500~600 ℃空冷。

3)目的:降低硬度、改善组织、提高塑性和切削加工性能。

4)适用范围:主要用于共析钢、过共析钢的刃具、量具、模具等。

过共析钢中有网状二次渗碳体时,不仅硬度高,难以进行切削加工,而且增大钢的脆性,容易产生淬火变形及开裂。为此,钢热加工后必须加一道球化退火,使网状二次渗碳体和珠光体中的片状渗体发生球化,得到粒状珠光体。冷却速度和等温温度也会影响碳化物获得球化的效果,冷却速度快或等温温度低,珠光体在较低温度下形成,碳化物颗粒太细,聚集作用小,容易形成片状碳化物,从而使硬度偏高。如果冷却速度过慢或等温温度过高,形成碳化物颗粒较粗大,聚集作用也很强烈,易形成粗细不等的粒状碳化物,使硬度偏低。

(3)均匀化退火(扩散退火)

1)工艺:把合金钢铸锭或铸件加热到Ac 3 以上150~200℃,保温10~15h后缓慢冷却以消除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的热处理工艺。

2)目的:消除结晶过程中的枝晶偏析,使成分均匀化。由于加热温度高、时间长,会引起奥氏体晶粒严重粗化,因此一般还需要进行一次完全退火或正火,以细化晶粒、消除过热缺陷。

3)适用范围:主要用于质量要求高的合金钢铸锭、铸件、锻件。

4)注意:高温扩散退火生产周期长,消耗能量大,工件氧化、脱碳严重,成本很高。只是一些优质合金钢及偏析较严重的合金钢铸件及钢锭才使用这种工艺。对于一般尺寸不大的铸件或碳钢铸件,因其偏析程度较轻,可采用完全退火来细化晶粒,消除铸造应力。文章来自网络由"常州精密钢管博客"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4)去应力退火

1) 概念:为去除由于塑性变形加工,焊接等而造成的应力以及铸件内存在的残余应力而进行的退火称为去应力退火。(去应力退火不发生相变)

2) 工艺:将工件缓慢加热到Ac 1 以下100~200℃(500~600℃)保温一定时间(1~3h)后随炉缓冷至200℃,再出炉冷却。

钢一般在500~600℃

铸铁一般在500~550℃超过550时容易造成珠光体的石墨化。

焊接件一般为500~600℃。

3)适用范围:消除铸、锻、焊件,冷冲压件以及机加工工件中的残余应力,以稳定钢件的尺寸,减少变形,防止开裂。

二、钢的正火

1、概念:将钢件加热到Ac 3 (或Ac cm)以上30~50℃,保温适当时间后;在静止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钢的正火。

2、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调整硬度等。

3、组织:共析钢S 、亚共析钢F+S、过共析钢

4、工艺:正火保温时间和完全退火相同,应以工件透烧,即心部达到要求的加热温度为准,还应考虑钢材、原始组织、装炉量和加热设备等因素。正火冷却方式最常用的是将钢件从加热炉中取出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对于大件也可采用吹风、喷雾和调节钢件堆放距离等方法控制钢件的冷却速度,达到要求的组织和性能。文章来自网络由"常州精密钢管博客"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5、应用范围:

1)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能。碳的含量低于0.25%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退火后硬度较低,切削加工时易于“粘刀”,通过正火处理,可以减少自由铁素体,获得细片状珠光体,使硬度提高,

可以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提高刀具的寿命和工件的表面光洁程度。

2)消除热加工缺陷。中碳结构钢铸、锻、轧件以及焊接件在加热加工后易出现粗大晶粒等过热缺陷和带状组织。通过正火处理可以消除这些缺陷组织,达到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的目的。

3)消除过共析钢的网状碳化物,便于球化退火。过共析钢在淬火之前要进行球化退火,以便于机械加工并为淬火作好组织准备。但当过共析钢中存在严重网状碳化物时,将达不到良好的球化效果。通过正火处理可以消除网状碳化物。

4)提高普通结构零件的机械性能。一些受力不大、性能要求不高的碳钢和合金钢零件采用正火处理,达到一定的综合力学性能,可以代替调质处理,作为零件的最终热处理。

三、退火和正火的选择

退火与正火的主要区别:

1、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稍快,过冷度较大

2、正火后所得到的组织比较细,强度和硬度比退火高一些。

退火与正火的选择:

1、含碳量<0.25%的低碳钢,通常采用正火代替退火。因为较快的冷却速度可以防止低碳钢沿晶界析出游离三次渗碳体,从而提高冲压件的冷变形性能;用正火可以提高钢的硬度,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能;在没有其它热处理工序时,用正火可以细化晶粒,提高低碳钢强度。

2、含碳量在0.25~0.5%之间的中碳钢也可用正火代替退火,虽然接近上限碳量的中碳钢正火后硬度偏高,但尚能进行切削加工,而且正火成本低、生产率高。

3、含碳量在0.5~0.75%之间的钢,因含碳量较高,正火后的硬度显著高于退火的情况,难以进行切削加工,故一般采用完全退火,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

4、含碳量>0.75%的高碳钢或工具钢一般均采用球化退火作为预备热处理,如有网状二次渗碳体存在,则应先进行正火消除。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缓冷是退火的主要特点,退火件一般随炉冷却至550℃以下时出炉空冷。退火是应用非常广泛的热处理,在工模具或机械零件等的制造过程中,经常作为预备热处理安排在铸锻焊之后,切削(粗)加工之前,用以消除前一道工序所带来的某些缺陷,并为随后的工序做好准备。

退火目的①降低材料硬度,以利于切削加工;②消除各类应力,防止零件变形;③细化粗大晶粒,改善内部组织为最终热处理做好准备

套管和油管规范 API

套管和油管规范API-5CT(2006年1月1日第8 版) 1.范围 1.1 本规范规定了直缝电焊钢管(套管、油管)交货技术条件。 适用于API-5CT PSL1等级第1组中H40、J55和K55三个钢级的技术要求。 1.2本规范所涉及的管子规格大于4?(114.3)但小于10?(273.05)(代号1)的套管可由购方规定用作油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ISO9303 承压无缝和焊接钢管—纵向缺欠的全园周 检测 (与GB/T5777-1996等效) ISO9764 承压电阻焊和感应焊钢管—焊缝纵向缺欠的超声检测 (与SY/T6423.2-1999等效) ISO11484 承压钢管—无损检测(NDE)人员资格及鉴定 (与GB/T9445-1996等效) ASTM A751 钢制品的化学分析的标准测试方法、操作和 术语(用GB/T4336-2002发射光谱分析法替 代)

ASTM E23 金属材料缺口冲击试验方法(与GB/T229-1994等效) 3 术语、定义 3.1套管 从地表下入已钻井眼作衬壁的管子。 3.2 缺陷 按本规范规定拒收产品所依据的足够大的缺欠。 3.3熔炼分析 由炼钢厂报告,对代表一个炉批的化学成分分析。 3.4 油管 下入井中用作产液和注液的管子。 3.5 第1组 H、J、K、N钢级的所有套管和油管。 3.6 代号1 规格或规定外径的无量纲代号,可在订购管子时使用。 3.7代号2 单位长度重量的无量纲代号,可在订购管子时使用。 4.符号和缩写 CVN—夏比V型缺口 J —管子吸收能,焦耳 D —管子规定外径

d —内径 EMI—电磁检验 EW—电焊工艺 N —全长正火(热处理工艺) NDE —无损检测 OD —外径 PLS—产品规范等级 t —规定壁厚 UT—超声检验 YS max—规定最高屈服强度,兆帕(Mpa) YS min—规定最低屈服强度,兆帕(Mpa) Mp a—静水压试验压力,兆帕 5 购方需提供的资料 5.1在订购API5CT套管或油管时,购方应在订单中规定下列要求: 1)产品标准: API5CT或ISO11960; 2)数量; 3)管子类型:套管或油管; 4)代号1或规定外径; 5)钢级牌号及质量等级; 6)长度范围;

第二章生产套管和油管

第二章生产套管和油管 套管设计及下套管作业是钻井工程中关系到完井作业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油管设计是完井过程中要完成的一项主要工作。从现代完井工程概念出发一个更为完美、合理的生产套管、油管设计不仅要满足钻井、完井工程本身的需要,还应能为油、气井采用适合的工艺技术生产及油气井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油、气层能量的变化而采取相应措施留有余地。因此在进行生产套管、油管设计时,应视油气井生产套管、油管参数为油气井最优化生产方式、调整措施及特殊工艺要求的函数值。 第一节生产套管的选择和计算 海洋油气田开发工程中常规的套管程序包括:隔水导管、表层套管、中间技术套管(1~3层,视井深和工程情况而定)和生产套管。 生产套管(又称油层套管)是为地下储集层中的石油或天然气流至地面创造良好的流动通道。生产套管的重要功能是用以保护井壁、隔离各层流体,以利于油气井分层测试、分层开采和分层改造。 生产套管对油气井来说是其终身保护层,一旦下入以后再也无法调整,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考虑周全,使所选的套管既能满足钻井需要又能适应以后生产要求。 海上油气田的特点之一是丛式定向井、大斜度井、水平井的广泛应用,且油气井的产量甚高。海上油井大部分采用人工举升法开采,尤其是气举法,电潜泵更为广泛使用,同时一些工艺措施如油井防砂措施等也被广泛使用。 生产套管所受的主要载荷包括:管柱周围流体所产生的外挤压力,来自钻井液、储集层流体、井下工艺压力试验产生的内压力和自身重量等所产生的拉伸载荷。生产套管必须经受钻井阶段、完井阶段和生产阶段的各种作业载荷,经受特定环境中的温度、压力和腐蚀的影响;生产套管还必须配备易于上扣并具备最佳密封效果的连接接头。 一、套管钢级 1.API套管钢级 API标准套管有十个钢级,即H40、J55、K55、T95、N80、C90、C95、L80、Pll0、125Q。API规范中,钢级代号后面的数值乘以6894.757kPa (1000psi),即为套管以kPa (或psi)为单位的最小屈服强度。这一规定除了极少数例外,也适应于非API标准的套管。 API套管钢级的强度指标见表2-1-1。 目前,世界上能生产API标准套管的有38个工厂,分布于14个国家,表2-1-2列出了API 承认的厂家名单。 2.非API套管钢级 有的API标准套管的生产厂家也生产非API标准系列套管,非API标准套管是根据钻井和采油工程需要而超出API标准的进一步发展。 非API标准套管各种钢级的强度指标见表2-1-3。 表2-1-1 API标准套管钢级的强度指标

套管和油管失效分析及适用性评价

套管和油管失效分析及适用性评价 刘文红申昭熙宋生印杨龙 (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石油管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西安 710065) 摘要:套管和油管的安全是油气资源高效开发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障。本文通过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自2007年以来承担的套管和油管失效分析项目的数据统计分析,阐述了套管和油管及其管柱失效的现状、失效模式、失效原因及预防措施,指出断裂、粘扣、脱扣、螺纹泄漏以及腐蚀是几种经常遇到的失效模式,且套管失效以断裂和脱扣居多,油管失效则以断裂和粘扣为主要模式。通过统计分析以及典型套管和油管失效分析表明,油井管的质量问题是导致其失效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此提出了对存在疑似缺陷的套管和油管进行适用性评价,不但可对油井管的质量是否满足相关标准要求进行判断,还可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油井管的使用范围进行规范,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经济损失,同时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套管和油管油井管失效模式失效分析适用性评价 引言 套管和油管是石油行业中重要的物资和器材,而且用量很大,在整个建井成本中平均占 25%左右[1]。套管和油管及其管柱失效将导致整个管柱不能正常生产,甚至整口井报废,塔 里木油田DN2系列井由于油管泄漏导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亿元。 API螺纹由于加工简单、价格便宜而被广泛使用。随着井深的增加以及井下工况复杂化, 套管和油管及其管柱失效事故出现增长趋势,一方面套管和油管及其管柱失效分析的难度在 增大,另一方面对于传统的API标准套管和油管及其标准本身也提出了挑战,特别是一些 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的套管和油管也出现了失效事故,例如,中石化胜利油田和中石油长庆油 田2008年至今就发生API套管接头滑脱事故20余起以上,接头上扣过程中发生粘扣40余 起,给油田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超深井、水平井、高温/高压井、腐蚀性环境等苛刻工况日益增多, 采用了大量的耐腐蚀、高钢级、特殊接头等非API管材。由于管柱设计仍沿用传统方法进 行,对深井、超深井、高温/高压井等复杂井管柱主要是强度设计,未考虑高温、弯曲、高 压、腐蚀、现场操作等对管柱密封性能的影响,使用过程中多次出现管柱的挤毁、变形、泄 漏、粘扣、腐蚀等失效问题。失效分析及对问题井的调查分析表明,管材产品满足制造厂规 定指标要求,管柱强度设计符合相关标准,管柱失效原因主要是设计管柱与使用条件的不适 应导致,没有对复杂工况油气井设计管柱进行适应性评价。因此,大量非API标准套管和 油管在油田使用前必须进行适用性评价以确保使用安全。

油管、套管等规格对照表

API油管规格及尺寸 公称尺寸(in)不加厚外径 (mm) 不加厚内径 (mm) 加厚外径 (mm) 加厚内径 (mm) 不加厚接箍 外径(mm) 加厚接箍 外径(mm) 1 1/ 2 48.3 40.3 53.2 40.3 55 63.5 2 3/ 8 60.3 50.3 65.9 50.3 73 78 2 7/ 8 73.0 62.0 78.6 62.0 89.5 93 3 1/ 2 88.9 75.9 95.25 75.9 107 114.5 4 101.6 88.6 107.95 88.6 121 127 4 1/ 2 114.3 100.3 120.65 100.3 132.5 141.5 -1-

石油油管螺纹代号对照表 平式油管螺纹外加厚油管螺纹 GB9253.3 YB239-63 GB9253.3 YB239-63 1.900TBG 1 1/ 2 " 平式扣 1.900UPTBG 1 1/ 2 " 外加厚扣 2 3/ 8 TBG 2" 平式扣 2 3/ 8 UPTBG 2" 外加厚扣 2 7/ 8 TBG 2 1/ 2 " 平式扣 2 7/ 8 UPTBG 2 1/ 2 " 外加厚扣 3 1/ 2 TBG 3" 平式扣 3 1/ 2 UPTBG 3" 外加厚扣 4 TBG 3 1/ 2" 平式扣4UPTBG 3 1/ 2 " 外加厚扣 4 1/ 2 TBG 4" 平式扣 4 1/ 2 UPTBG 4" 外加厚扣 -2-

套管规格及尺寸 外径mm(in)接箍外径 (mm) 内径 (mm) 通径 (mm) 外径 mm(in) 接箍外径 (mm) 内径 (mm) 通径 (mm) 114.3 (4 1/ 2) 127.0 103.9 100.7 177.8 (7) 194.5 166.1 162.9 102.9 99.7 164.0 160.8 101.6 98.4 161.7 158.5 99.6 96.4 159.4 156.2 127 (5)141.3 115.8 112.6 193.7 (7 5/ 8 ) 215.9 178.5 175.3 114.1 111.0 177.0 173.8 112.0 108.8 174.6 171.5 108.6 105.4 171.8 168.7 139.7 (5 1/ 2) 153.7 127.3 124.1 219.1 (8 5/ 8 ) 244.5 205.7 202.5 125.7 122.6 203.7 200.5 124.3 121.1 201.2 198.0 121.4 118.2 198.8 195.6 -3-

用于油井用套管和油管的无缝钢管.

用于油井用套管和油管的无缝钢管

油管是在钻探完成后将原油和天然气从油气层运输到地表的管道,它用以承受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油管的外径一般为60.3 毫米到114.3毫米。

芯棒(mandrel) 生产无缝管时插进管体内部同轧辊等构成环形孔型使管材成形用的工具。连续轧管机轧管、管材斜轧延伸、周期式轧管机轧管、顶管和管材冷轧冷拔时都要使用芯棒。 芯棒是一根很长的圆棒和顶头一样在变形区内参与管材的变形,不同的是斜轧时芯棒在管内随着管材边旋转边做轴向运动;纵轧(连轧管、周期式轧管、顶管)时芯棒不旋转但也随管做轴向运动。 在浮动芯棒和限动芯棒连轧管机上(见连续轧管机轧管),芯棒是重要的工具,它们除了要求用高强度和高耐磨性的材质制做外,还要求很高的表面质量,如车削后要经研磨和热处理。浮动芯棒很长(达30m)很重(达12t)。限动芯棒的长度稍短,但对材质要求更高。顶管对使用的芯棒应能承受很大的顶推力。周期式轧管机的芯棒工作时受热时间长。斜轧延伸机的芯棒有拉力芯棒、浮动芯棒、限动芯棒和回退式芯棒等。 拉力芯棒是工作时轴向运动速度大于管子轴向运动速度的芯棒(见管材斜轧延伸),芯棒对管子内表面施加拉力。回退式芯棒是芯棒轴向运动方向与管子轴向运动方向相反,施加后拉力的芯棒。斜轧延伸机对芯棒的要求比纵轧延伸机的要低。 钢管的分类及其标准 一、钢管的分类 1、按生产方法分类 (1)无缝钢管--热轧管、冷轧管、冷拔管、挤压管、顶管 (2)焊管 (a)按工艺分--电弧焊管、电阻焊管(高频、低频)、气焊管、炉焊管 (b)按焊缝分--直缝焊管、螺旋焊管 2、按断面形状分类 (1)简单断面钢管--圆形钢管、方形钢管、椭圆形钢管、三角形钢管、六角形钢管、菱形钢管、八角形钢管、半圆形钢圆、其他 (2)复杂断面钢管--不等边六角形钢管、五瓣梅花形钢管、双凸形钢管、双凹形钢管、瓜子形钢管、圆锥形钢管、波纹形钢管、表壳钢管、其他 3、按壁厚分类--薄壁钢管、厚壁钢管 4、按用途分类--管道用钢管、热工设备用钢管、机械工业用钢管、石油、地质钻探用钢管、容器钢管、化学工业用钢管、特殊用途钢管、其他 二、无缝钢管标准 是一种具有中空截面、周边没有接缝的长条钢材。钢管具有中空截面,大量用作输送流体的管道,如输送石油、天然气、煤气、水及某些固体物料的管道等。钢管与圆钢等实心钢材相比,在抗弯抗扭强度相同时,重量较轻,是一种经济截面钢材,广泛用于制造结构件和机械零件,如石油钻杆、汽车传动轴、自行车架以及建筑施工中用的钢脚手架等。用钢管制造环形零件,可提高材料利用率,简化制造工序,节约材料和加工工时,如滚动轴承套圈、千斤顶套等,目前已广泛用钢管来制造。钢管还是各种常规武器不可缺少的材料,枪管、炮筒等都要钢管来制造。钢管按横截面积形

SYT6717-2008油管和套管内涂层技术条件

油管和套管内涂层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管、套管非金属内涂层的结构、技术要求、涂层涂敷、质量检验、标志、贮存、装卸与运输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符合GB/T 19830 中外径为φ26.67mm~φ114.30㎜(1.050in~41/2in)的各种类型、规格的油管和外径为φ114.30mm~φ508.00㎜(41/2in~20in)的各种类型、规格的套管内涂层。采用本标准非金属内涂层的油管、套管,推荐在井液pH值为3~13,温度不高于150℃的工况下长期使用。 2、规范性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标准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T 1727 漆膜一般制备方法 GB/T 7692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及其通风净化 GB/T 8923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T 19830 石油天然气工业油气井套管或油管用钢管(GB/T 19830 -2005, ISO 11960-2001,IDT) SY/T 0063 管道防腐层检漏试验方法(SY/T 0063-1999,eqv ASTM G62:1992) SY/T 0315 钢制管道单层溶解环氧粉末外涂层技术规范 SY/T 5199 套管、油管和管线管用螺纹脂(SY/T 5199-1997,neq API RP 5A3) API RP 5C1 套管、油管的维护和使用推荐做法 ASTM D 714 色漆起泡程度的测定 NACE TM 0384 干膜厚度小于10mil*的钢管内涂层漏点检验 3、术语 3.1液体涂层 由一层底层和一层面层或一层底层两层面层组成。 3.2 粉末涂层 面层为粉末,底层按照涂料厂家推荐可以为液体、粉末或不使用。 4、技术要求 4.1油管、套管内的图层的技术要求符合表1的规定。 4.2油管、套管内表面应全部涂覆,外螺纹端部和接箍接箍内中间部位螺纹涂覆范围由用户和涂层加工厂协商确定。 4.3 油管、套管外表应采用中性透明防腐涂料或用户要求的其它表面防腐涂料进行防护,要求光滑均匀,不起皮脱落。

API CT石油油管与套管尺寸列表

API 5CT石油套管 化学成分: 外径、薄厚、重量偏差 长度范围

描述:油管 标准:API SPEC 5CT、API SPEC 5B、ISO 11960 用途:油管用于油井中抽取石油或天然气。 油管规格:

注:P--平头;N--不加厚;U--外加厚;T&C--车螺纹带接箍;I--整体接头。描述:石油套管 标准:API SPEC 5CT、API SPEC 5B、ISO 11960 套管规格:

注:P--平端;S--短圆螺纹;L--长圆螺纹;B--偏梯形螺纹 接箍 Coupling: 1、标准接箍 Stabdard Coupling 2、特殊间歇接箍 Special Space Coupling 3、特殊倒角接箍 Special Bevellde Coupling 4、改进型带密封环接箍 API Improved Seal-Ring Coupling(SR13) 5、组合接箍或异径接箍 Combination Coupling or Special Diameter Coupling 短节或连接管 Pup Joint or Connector: 包括所有油套管规格、螺纹或其他组合 All Size,thread or their combination of tubing and casing are supplied.

尺寸偏差 Dimensions and Tolerances: 外径、壁厚、重量允许偏差 Outside Diameter,Wall Thickness and Weight Tolerances: 螺纹参数允许偏差 Thread Parameter Tolerances: 注a:p---螺距 Note 啊:p---Pitch. 接箍料常用规格

油管、套管规格尺寸对照表

A P I油管规格及尺寸 公称尺寸(in)不加厚外径 (mm) 不加厚内径 (mm) 加厚外径 (mm) 加厚内径 (mm) 不加厚接箍 外径(mm) 加厚接箍 外径(mm) 1 1/ 2 48.3 40.3 53.2 40.3 55 63.5 2 3/ 8 60.3 50.3 65.9 50.3 73 78 2 7/ 8 73.0 62.0 78.6 62.0 89.5 93 3 1/ 2 88.9 75.9 95.25 75.9 107 114.5 4 101.6 88.6 107.95 88.6 121 127 4 1/ 2 114.3 100.3 120.65 100.3 132.5 141.5 -1-

石油油管螺纹代号对照表 平式油管螺纹外加厚油管螺纹 GB9253.3 YB239-63 GB9253.3 YB239-63 1.900TBG 1 1/ 2 " 平式扣 1.900UPTBG 1 1/ 2 " 外加厚扣 2 3/ 8 TBG 2" 平式扣 2 3/ 8 UPTBG 2" 外加厚扣 2 7/ 8 TBG 2 1/ 2 " 平式扣 2 7/ 8 UPTBG 2 1/ 2 " 外加厚扣 3 1/ 2 TBG 3" 平式扣 3 1/ 2 UPTBG 3" 外加厚扣 4 TBG 3 1/ 2" 平式扣4UPTBG 3 1/ 2 " 外加厚扣 4 1/ 2 TBG 4" 平式扣 4 1/ 2 UPTBG 4" 外加厚扣 -2-

套管规格及尺寸 外径mm(in)接箍外径 (mm) 内径 (mm) 通径 (mm) 外径 mm(in) 接箍外径 (mm) 内径 (mm) 通径 (mm) 114.3 (4 1/ 2) 127.0 103.9 100.7 177.8 (7) 194.5 166.1 162.9 102.9 99.7 164.0 160.8 101.6 98.4 161.7 158.5 99.6 96.4 159.4 156.2 127 (5)141.3 115.8 112.6 193.7 (7 5/ 8 ) 215.9 178.5 175.3 114.1 111.0 177.0 173.8 112.0 108.8 174.6 171.5 108.6 105.4 171.8 168.7 139.7 (5 1/ 2) 153.7 127.3 124.1 219.1 (8 5/ 8 ) 244.5 205.7 202.5 125.7 122.6 203.7 200.5 124.3 121.1 201.2 198.0 121.4 118.2 198.8 195.6 -3-

(完整版)油管接箍料技术标准

油管接箍料技术标准 接箍毛坯外购订货不仅应符合API 5CT《套管和油管规范》的制造、实验、检验和标识要求,还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一、制造厂在制造、实验和检验过程中,购方可派人进行现场 监制。 二、制造方法 应采用热轧无缝管。 化学成分不仅应符合API SPEC 5CT《套管和油管规范》的要求,还应满足合同要求。 三、机械性能 机械性能应符合API SPEC 5CT《套管和油管规范》的要求 四、硬度 钢级J55,硬度≧180HBW,钢级N80 -1和钢级N80-Q,硬度≧200HBW,钢级L80-1,硬度≧241HBW,钢级P110,硬度≧275HBW 五、无损检验 对于钢级为J55和N80-1类,应采用超声波、漏磁和涡流中的一种或几种方法组合逐根对平端油管进行全长无损检验。 对于钢级为N80-Q、L80、P110应使用电磁和超声两种方法逐根对平端油管进行全长无损检验,验收等级应符合API 5CT 《套管和油管规范》的规定,探伤结果应在《产品质量证明书》中注明,在电磁探伤之后,应进行退磁处理,剩磁不大于20高斯。

六、外径、壁厚和长度允许偏差 七、端部外形 管子的两端端面应与管子轴线垂直,切口毛刺应予清除 八、椭圆度和壁厚不均 管子的椭圆度(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之差)不得超过0.5mm,壁厚不均(最大壁厚与最小壁厚之差)不得超过0.5mm 九、表面质量 管子内外表面不得有裂纹、折叠、轧折、离层和结疤,这些缺陷应完全清除,清除深度不得超过壁厚负偏差,其清除处的实际壁

厚不得小于壁厚所允许的最小值。 十、标识 在距管端不大于600mm范围内,按API SPEC 5CT《套管和油管规范》的要求环绕管子漆印钢级色带。 十一、包装 1、管子应困装装运。 2、每捆应悬挂标签,标签内容应至少包括:执行标准、规格、数 量、钢级、制造方法、炉批号等内容。 十二、质量证明书 供方应提供《质量证明书》、《质量证明书》的内容至少包括:炉批号、数量、化学成份、机械性能、无损检测、交货状态等内容十三、质量责任 1、本技术协议作为订单的附页,与订单有同等法律效力。 2、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管体质量问题造成经济损失,供方承 担直接经济损失。 东营市方昱工贸有限公司 2012/5/23

033-2008 套管和油管检验规程

Q/SYCQZ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CQZ 033—2008 套管和油管送井前质量检验规程 2008—06—25发布 2008—07—25实施

1.1.1.1.1.1 Q/20191915-2·26—2004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定义 (1) 4检验项目 (2) 5检验方法 (2) 6套管和油管的准备 (2) 7检验技术要求 (2) 8检验人员资质 (8) 参考文献 (8)

前言 依据川庆钻探工程公司企业标准Q/SYCQZ 001《钻井技术操作规程》及国家、行业对套管和油管的有关规范和要求,结合川庆钻探工程公司钻井工程技术发展需要,制定本标准,作为套管和油管送井前质量检验依据。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 GB/T 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2 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物资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童朝平、彭子林、陈华明、曾红伟、曾友先、贾文琴、刘世发。

套管和油管送井前质量检验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API标准套管、油管送井前的质量检验;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使用API圆螺纹套管、油管的质量检验。其它非标螺纹套管、油管应按订货合同规定或推荐的检验项目和方法检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刊物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API Spec 5CT 套管油管规范 3 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缺欠shortage 是产品管壁或产品表面上的一种不连续性或不规则性的现象。 3.2 缺陷default 是足够大的缺欠, 它无论是在规格、形状、方向、位置或性质等方面均对管子的有效使用有损害,超过了适用规范的接受与拒受标准。 3.3 线性缺欠linear shortage 包括但不限于发裂、折叠、裂纹、压痕、切口和凿槽的缺欠。 3.4 非线性缺欠non-linear shortage 包括但不限于点坑及圆底模压印痕的缺欠。 3.5 检验inspection 检查管子可能存在的缺陷或不符合规定标准的过程。 3.6 无损探伤NDT 使用不损伤或破坏管材的检验技术探测材料内部的、表面的和隐蔽的缺陷或缺欠。 3.7

套管和油管规范 API Spec 5CT

套管和油管规范API Spec 5CT(第8版) 一、本标准规定了钢管(套管、油管、平端套管衬管和短节)、接箍毛坯及附件的交货技术条件。 二、尺寸、外形 1.外径允许偏差见下表 允许公差 管子规格 英制公制 <4?(114.3mm)±0.031in ±0.79mm ≥4?(114.3mm)+1%D,/-0.5%D +1%D,/-0.5%D 壁厚偏差:-12.5%S,正偏差没有给出,但重量有限制,单支重量偏差为+6.5%/-3.5%。故以重量及通径来控制壁厚的正偏差。

2.长度 名称长度范围1 长度范围2 长度范围3 套管和衬管 4.88~7.62M 7.62~10.36M 10.36~14.63M 油管 6.10~7.32M 8.53~9.75M 11.58~12.80M 3.弯曲度 偏离直线或弦高不应超过下列规定之一: a)对于114.3mm 及更大规格(代号1)的管子,从管子一 端测量至另一端总长度的0.2%; b)在每端1.5m(5.0ft)长度范围内的偏离距离不应超过 3.18mm(1/8in) 测量方法:绷绳法 一、技术要求 1.化学成分:

第一组H40、J55、K55、N80-1、N80-Q,硫、磷含量≤0.030%。2.热处理制度; 第1 组 N80 钢级1 类产品应进行正火,或由制造厂选择进行正火加回火。N80Q 钢级产品应进行全长淬 火加回火(包括分级淬火后进行控制冷却)。如果订单上有规定,J55 和K55 钢级套管和J55 钢级油管 应进行热处理。 3.力学性能(纵向); 拉伸性能和硬度要求 组 别 钢 级屈服强度抗拉强度MPa MPa 第一H40 276-552 ≥414 J55 379-552 ≥517

石油专用管材描述规范

石油专用管属性描述规范 根据API标准最新版(API Spec 5CT第9版)及集团公司企标(Q/SY 1572.1-2013和Q/SY 1572.2-2013)中对石油专用管外径、壁厚、钢级、螺纹类型等参数的标准,石油专用管属性描述规范如下: 1. 属性值1-外径:按照API Spec 5CT《套管和油管规范》附录C“SI单位制表”表C.1中所列的外径为准(保留2位小数),单位“mm”。 2. 属性值2-壁厚:按照API Spec 5CT《套管和油管规范》附录C“SI单位制表”表C.1中所列的壁厚为准(保留2位小数),单位“mm”。 3. 属性值3-长度范围级别:按照API Spec 5CT《套管和油管规范》附录C “SI单位制表”表C.27中所列的长度范围为准;套管和油管统一以“R1”、“R2”、“R3”表示,短节可根据实际需要在长度级别范围内以数字表示(保留2位小数,单位“m”)。 4. 属性值4-钢级:按照API Spec 5CT《套管和油管规范》附录C“SI单位制表”表C.1和表C.2中所列的钢级为准(除此外,为非API钢级)。 5. 属性值5-螺纹类型:按照API Spec 5CT《套管和油管规范》附录C“SI 单位制表”表C.1、表C.2和表C.47中所列的螺纹类型标记为准(除此外,为非API螺纹)。 6. 属性值6-备注:原则上不允许添加备注,特殊情况需添加备注(如标明材质或生产工艺)的按相关程序审批。 附表:API标准石油专用管规范属性描述值一览表

附表: API标准石油专用管规范属性描述值一览表 最大长度可增加至13.72m; ②管子属性3统一规范描述为:R1、R2或R3;短节可在长度范围级别内按实际需要申请; ③光管螺纹类型用P(平端)表示。

表-常用油管尺寸与性能知识

石油油管基本常识 一、石油管有关基本知识 1、石油管相关专用名词解释 API:它是英文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的缩写,中文意思为美国石油学会。 OCTG:它是英文Oil Country Tubular Goods的缩写,中文意思为石油专用管材,包括成品油套管、钻杆、钻铤、接箍、短接等。 油管:在油井中用于采油、采气、注水和酸化压裂的管子。 套管:从地表面下入已钻井眼作衬壁,以防止井壁坍塌的管子。 钻杆:用于钻井眼的管子。 管线管:用于输送油、气的管子。 接箍:用于连接两根带螺纹管子并具有内螺纹的圆筒体。 接箍料:用于制造接箍的管子。 API螺纹:API 5B标准规定的管螺纹,包括油管圆螺纹、套管短圆螺纹、套管长圆螺纹、套管偏梯形螺纹、管线管螺纹等。 特殊扣:具有特殊密封性能、连接性能以及其它性能的非API螺纹扣型。 失效:在特定的服役条件下发生变形、断裂、表面损伤而失去原有功能的现象。油套管失效的主要形式有:挤毁、滑脱、破裂、泄漏、腐蚀、粘结、磨损等。 2、石油相关标准 API 5CT:套管和油管规范(目前最新版为第8版) API 5D:钻杆规范(目前最新版为第5版) API 5L:管线钢管规范(目前最新版为第43版) API 5B:套管、油管和管线管螺纹的加工、测量和检验规范 GB/T 9711.1-1997: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1部分:A级钢管 GB/T9711.2-1999: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2部分:B级钢管 GB/T9711.3-2005: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3部分:C级钢管 3、英制与米制换算值 1英寸(in)=25.4毫米(mm) 1英尺(ft)=12英寸(in)=0.3048米(m) 1平方英寸(sp.in)=645.16平方毫米(mm2) 1磅(lb)=0.45359千克(kg)

油管、套管用途和分类

石油专用管用途和类别 石油专用管主要用于油、气井的钻探及油、气的输送。它包括石油钻管、石油套管、抽油管。石油钻管主要用于连接钻铤和钻头并传递钻井动力。石油套管主要用于钻井过程中和完井后对井壁的支撑,以保证钻井过程的进行和完井后整个油井的正常运行。抽油管主要将油井底部的油、气输送到地面。 [1] 石油套管是维持油井运行的生命线。由于地质条件不同,井下受力状态复杂,拉、压、弯、扭应力综合作用作用于管体,这对套管本身的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旦套管本身由于某种原因而损坏,可能导致整口井的减产,甚至报废。 按钢材本身的强度套管可分为不同钢级,即J55、K55、N80、L80、C90、T95、P110、Q125、V150等。井况、井深不同,采用的钢级也不同。在腐蚀环境下还要求套管本身具有抗腐蚀性能。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方还要求套管具有抗挤 毁性能。 石油套管强韧化热处理工艺 27MnCrV是生产TP110T钢级石油管套的新型钢种,常规生产TP110T钢级石油管套钢种是29CrMo44和26CrMo4。相对于后两者,27MnCrV含有较少的Mo 元素,可以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然而采用正常的奥氏体化淬火处理工艺生产27MnCrV后存在明显的高温回火脆性,造成冲击韧性偏低且不稳定。 解决此类问题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处理:一是采用回火后快速冷却的方法避免高温脆性,获取韧性。、二是亚温淬火法通过钢种的不完全奥氏体化以有效地改善有害元素及杂质,提高韧性。第一种方法,对热处理设备要求相对严格,需要添加额外成本。 27MnCrV钢的AC1=736℃,AC3=810℃,亚温淬火时加热温度在740-810℃之间选取。亚温淬火选取加热温度780℃,淬火加热的保温时间15min;淬火后回火选取温度630℃,回火加热保温时间50min。由于亚温淬火在α+γ两相区加热,在保留部分未溶解铁素体状态下进行淬火,在保持较高强度的同时,韧性得到提高。

套管和钻具类标准介绍

1、API RP 5A3/ISO 13678 套管、油管和管线管用螺纹脂推荐作法 Recommended Practice on Thread Compounds for Casing, Tubing, and Line Pipe 石油天然气工业——套管、油管和管线管用螺纹脂的评价与试验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Industries—Evaluation and Testing of Thread Compounds for Use with Casing, Tubing and Line Pipe 提供了高压环境下API圆螺纹、偏梯形螺纹套管、油管和管线管连接用螺纹脂适用性评价方法。该推荐作法中所列试验是在实验室条件下用来评价螺纹脂的临界使用性能。 第2版,2003年7月发布 2、API RP 5A5/ISO 15463 新套管、油管和平端钻杆现场检验推荐作法 Field Inspection of New Casing, Tubing, and Plain-end Drill Pipe 石油天然气工业——新套管、油管和平端钻杆现场检验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Industries—Field Inspection of New Casing, Tubing, and Plain-end Drill Pipe 给出了油井管现场检验和试验用具体要求和推荐方法,包括现场检验经常用到的作法和技术,某些作法亦适用于工厂检验。本标准涉及检验人员资质、检验方法及设备校准的描述、各种检验方法的标准化程序,还涉及缺欠的评估和检验过的油井管的标记。本标准适用于油井管的现场检验,不作为验收或拒收的依据。 第7版,2005年6月发布 3、API Spec 5B 套管、油管和管线管螺纹的加工、测量和检验规范(包括2004年3月补充1和1998年4月勘误) Threading, Gauging, and Thread Inspection of Casing, Tubing, and Line Pipe Threads 包括API螺纹校对量规的尺寸和标记要求,其它产品螺纹和螺纹量规,以及管线管、圆螺纹套管、偏梯形螺纹套管和直连型套管连接用螺纹的检验仪器和方法。 第15版,将于2008年04月发布,2008年10月01日实施。 4、API RP 5B1 套管、油管和管线管螺纹的加工、测量和检验推荐作法(包括2004年9月补充件)Threading, Gauging, and Thread Inspection of Casing, Tubing, and Line Pipe Threads 包括按照规范5CT、5D和5L生产的套管、油管和管线管用螺纹的加工、测量和检验方法,以及套管、油管和管线管用量规规格及鉴定。 第5版,1999年8月发布 5、API RP 5C1 套管和油管的维护与使用推荐作法 Care and Use of Casing and Tubing 包括套管和油管的使用、运输、贮藏、搬运和修理。

37Mn5 油井套管和油管用管坯用钢

QB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内控标准 ZT/NB 28-2006 37Mn5 油井套管和油管用管坯用钢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生产的37Mn5 J55级油井套管和油管用管坯用钢的技术要求、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等。 本标准适用于炼钢37Mn5冶炼质量控制、连铸质量控制、热轧质量控制等。 本标准适用于37Mn5连铸方坯(包括矩形坯)、圆管坯及其制品。 2、引用标准 GB/T 222 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20066 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 22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 433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GB/T 13304 钢分类 GB/T 3077 合金结构钢 GB/T 226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试验法 GB/T 1979 结构钢低倍缺陷评级图 GB/T 10561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级图显微检验法 YB/T 5148 钢的晶粒度测定法 GB/T 224 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GB/T 2975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T 228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 232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GB/T 231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GB/T 19748 冲击试验方法 GB/T 233 金属顶锻试验方法 YB/T 154 优质碳素结构钢和合金钢连铸方坯和矩形坯 YB/T 153 优质碳素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连铸方坯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YB/T 5221 合金结构钢圆管坯 第1页(共8页)

GB/T 2101 型钢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YB/T 081 冶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与检测数值的判定原则 API(美国石油学会)SPEC 5CT-2001 套管和油管规范 3、技术要求 3.1 化学成分 3.1.1 37Mn5 的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1的规定。合金元素含量应符合GB/T13304对低合金钢的规定。 3.1.1.1 为保证钢材力学性能符合要求,钢中可加入稀有合金(如V、Nb、Ti 等)作为细化晶粒元素。 3.1.1.2 钢中微量元素的加入应在合同或协议中注明,否则由供方选择。 3.1.1.3 细化晶粒元素(V、Nb、Ti、Al),钢中应至少含有其中的一种,其种类和含量应在合同或协议中注明,否则由供方选择。 3.1.1.4 为改善钢的性能,钢中可加入V或Nb或Ti等细化晶粒元素,其含量应在合同或协议中注明。如不作为合金元素加入时,其含量的下限不受限制。 3.1.1.5 当钢中不加入细化晶粒元素时,不进行该元素含量分析,也不予保证。 3.1.1.6 钢中的Cr、Ni、Cu残余元素含量各不大于0.15%,其它有害元素Sn和As应不大于0.010%、Sb应不大于0.004%、Pb应不大于0.0025%,如供方能保证符合合同或协议要求,可不进行检测。 3.1.2 钢材的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T 222的规定。 3.2 气体含量 3.3 冶炼方法 钢应由电炉冶炼或氧气转炉。除非需方有特殊要求,冶炼方式一般由供方选择。 3.4 交货状态 钢一般以热轧状态交货。交货状态应在合同中注明,否则由供方选择。 3.5 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第2页(共8页)

API 油井管标准简介

API 油井管标准简介 API Spec 5B 套管、油管和管线管螺纹的加工、校准和检验规范(Specification for Threading, Gauging, and Thread Inspection of Casing, Tubing, and Line Pipe Threads) 包括API螺纹校对量规的尺寸和标记要求,其它产品螺纹和螺纹量规,以及管线管、圆螺纹套管、偏梯形螺纹套管和直连型套管连接用螺纹的检验仪器和方法。 第15版, 2008年1季度发布 API Spec 5CT 套管和油管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asing and Tubing 规定了钢管(套管、油管、平端套管衬管和短节)和附件的交货技术条件。它采用ISO 11960,适用于符合API Spec 5B的下列接头: 短圆螺纹套管(STC);长圆螺纹套管(LC);偏梯形螺纹套管(BC);直连型套管(XC);不加厚油管(NU);外加厚油管(EU);整体接头油管(IJ)。 第8版,2005年7月发布,2006年1月1日生效 API RP 5A5 新套管、油管和平端钻杆现场检验推荐作法 Field Inspection of New Casing, Tubing, and Plain-end Drill Pipe 给出了油井管现场检验和试验用具体要求和推荐方法,包括现场检验经常用到的作法和技术,某些作法亦适用于工厂检验。本标准涉及检验人员资质、检验方法及设备校准的描述、各种检验方法的标准化程序,还涉及缺欠的评估和检验过的油井管的标记。本标准适用于油井管的现场检验,不作为验收或拒收的依据。 第7版,2005年6月发布 API RP 5B1 套管、油管和管线管螺纹的加工、测量和检验推荐作法(Threading, Gauging, and Thread Inspection of Casing, Tubing, and Line Pipe Threads) 包括按照规范5CT、5D和5L生产的套管、油管和管线管用螺纹的加工、测量和检验方法,以及套管、油管和管线管用量规规格及鉴定。 第5版,1999年8月发布 API RP 5C1 套管和油管的维护与使用推荐作法(Care and Use of Casing and Tubing) 包括套管和油管的使用、运输、贮藏、搬运和修理。 第18版,1999年5月发布,2006年8月再次确认 API Bull 5C2 套管、油管和钻杆的使用性能公报(Performance Properties of Casing, Tubing, and Drill Pipe ) 包括API套管、油管和钻杆的抗挤压力、内屈服压力和连接强度。 第21版,1999年10月发布

套管、油管头最终检验作业指导书

套管、油管头最终检验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Q/KV-WD-42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颁布日期:2012.10.15 实施日期:2012.10.30

ABV 套管、油管头最终检验作业指导书 Q/KV-WD-42 REV A 1.0目的 确保产品整体性能符合标准规定,兑现向顾客的承诺。 2.0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的最终检验和试验。 3.0检验要求 最终检验和试验包括:产品性能检验(压力试验)、成品入库前检验和产品交付 检验。 3.1 产品性能检验 3.1.1 装配连续性代号 a) PSL 1无要求 b) PSL2-4套管头要求连续性代码。 3.1.2 跟踪性记录 a)PSL1-2无要求 b)PSL3-4应列出标识报告,以实现组合件的可追溯性。 3.1.3 本体静水压试验 a)方法总装的设备应在制造商的工厂装运前,经受本体静水压试验。本 体静水压试 验应是最先进行的压力试验。试验压力不是关闭机构两端的压力差。试验介 质可用水或带添加剂的水,试验应在涂漆前完成。 单件接头不要求静水压试验。 总装设备的静水压本体试验由三部分组成: 初始稳压期 压力降至零 第二次稳压期 试验应在本体充填油脂之前进行,装配中允许使用润滑剂。 两次稳压期均不少于3分钟,并应在达到试验压力后,设备和压力监视表已与压 力源隔离,本体构件外表面完全干燥时才开始计时。 静水压本体试验应根据设备的额定工作压力确定。静水压试验应按表1中所 提供的值。 b)特殊考虑 (1)具有不同端部和出口连接工作压力的设备,应采用其最低的工作压力额定 值确定静水压本体试验压力(转换接头和节流阀除外)。 (2)转换接头应根据其上部连接工作压力额定值确定的试验压力试验。试验压 力应施加在其内部和下部连接的限面封隔机构以上。其下部连接应按限面封隔机 构以下的额定值确定其试验压力进行试验。 (3)多孔设备的每一孔径应单独试验。 c)验收准则 设备在试验压力下,不应有可见的渗漏,当与螺纹式装置连接时,厂内静水 压试验期间超过螺纹工作压力时的螺纹渗漏是允许的。 3.1.4 PSL2试验 2012.10.15发布第1页共1页 2012.10.30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