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国内旅游商品雷同

案例-国内旅游商品雷同
案例-国内旅游商品雷同

国旅游商品遭吐槽:景区千百个特产一个样

国庆假期,在国某景区,一位游客买了一块“湘绣”手绢。这名游客无奈表示,一块绣了几朵花的手帕,在、叫“绣”,到了叫“蜀绣”,到了成了“赣绣”,花样都相同,就是名字不一样。有网友吐槽道:“到景区买商品还不如去义乌,那里应有尽有。”

世界旅游组织预计,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旅游目的国,但旅游购物不振仍是制约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软肋。对此,一些业人士表示,其实旅游纪念品的创意不少,但能把这些好想法做成一门生意的体制机制比较欠缺。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旅游纪念品的保护力度和对盗版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创意产品的产业链要衔接紧密。这样才能产生叫好又叫座的旅游纪念品。

目前,国一些景区已在尝试开掘旅游商品这一“富矿”。八一起义纪念馆馆长王小玲说:“景点未必要自己生产旅游纪念品,可以将自身独有的文化符号授权给相应的公司,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创造出无法复制的资源基因,打造出‘离开这个景点就买不到的特色纪念品’。”

贫瘠的旅游文化滋生出同质的旅游商品

从本质上讲,旅游应是一种文化现象。不管是风光旖旎的自然景点,还是底蕴深厚的名胜古迹,抑或是那些别有风味的民间小吃,它们之所以能够吸引人,并不是这些东西能够带来多少视觉或味觉上的感受,反倒是这之中透视出来的文化涵,可以给人一种心灵的触动,并由此将旅行中的人们带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中,从而达到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放松。

旅游商品也同样具有这样的属性。它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其外在体现,还是其在蕴含,都应是一个景点的文化浓缩。人们在买这些产品的同时,其实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回味某个旅程中的心灵释放,并在纪念之外寻求更多的心升华。遗憾的是,当下的旅游商品,似乎都穿上了同质的外衣,它们在同一个地区生产却被安上了不同的“名号”,一味的模仿与借鉴背后还透露着粗制滥造的尴尬现实,凡此种种,无不隐喻着贫乏的旅游文化。

但反观这一现象的形成之因,你又会惊讶的发现,它的产生,却有着极其深厚的现实背景。一方面,在门票、住宿、饮食成为景区主要经济支撑的当下,没有哪个景区愿意在这块看不起眼的蛋糕上大费周章。他们宁愿耗费巨资打上一条诱人的广告,也不愿静下心来思考如何通过旅游商品的打造来彰显景点的旅游文化,这种急功近利的短视思想,是造成当下景区特产不“特”的根本原因。

而另一方面,还在于一些景区自身本就是靠金钱堆积起来的复制品,这种积淀少、底子薄的人造景观,除了在外形上有一定的游览价值之外,在景区文化的体现上,往往是贫瘠和荒凉的。因此,它的景区特产,也只能通过千篇一律的同质模式来欺骗游客的双眼。这种因模仿而带来的连锁反应,也正是当下诸多景区特产不“特”的重要原因。

作为一个地方的特有展示,景区特产理应具有不被模仿与不可复制的特性。而要打破当下景区特产同质严重、特产不“特”的魔咒,最有效的办法当然是打造独一无二的个性产品。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简单。具体来讲,则是要

求我们的景区管理部门要摒弃门票经济的传统思维,而是要通过旅游产品的创意打造,实现旅游经济由门票向创意产品及旅游附加品的转型,这是打造景区特产的原始动力。而在另外的方面,则是要挖掘景区的文化特色,并将这些文化融于景区产品之中,但这样的融合并不是一照片、一个单一的雕塑就能完全解读得了的,它需要的往往是更多的智慧和管理者俯下身子的决心。当然,要实现这一目的,民间的力量也不应该被忽视。特别是景区附近的老百姓,他们对景区的前世今生、对当地文化的了解都要比一般的人要全面,他们想象出来的景区特产只要稍加打造,或许更能打动人心。遗憾的是,当下景区对当地民众的诸多创意产品,往往采取的都是清一色的驱赶,这种官方与民间文化的交流断层,也从侧面上加剧了诸多景区特产不“特”的尴尬局面。

于此来讲,要想让旅游产品有独特的个性,其最终归宿必然体现在文化涵的丰富上。因为只有独特的文化,才能让旅游产品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它也才具有文化传承与景点推销的现实功能。否则,在贫乏的旅游文化下,只能滋生出更多的山寨及同质产品。

旅游纪念品同质“门票经济”下的一个苦蛋

千百个景区都在卖同样的不是特产的“地方特产”,旅游商品同质化、低端化现象严重,一方面的确让希望到不同景区能够“尝鲜”买不同旅游纪念品的游客很扫兴,提不起购买欲望;另一方面也让景区的增殖商品服务销量大减,缩短、摊薄了地方旅游经济的分量,是一个一举两失的笨举动。在大力提倡发展旅游经济的当下,这的确应该引起相关方面的深刻反思。

国景区旅游纪念品趋同,表面上是商贩的经营理念问题,不知道或者说不会用地方特色商品吸引顾客(游客),而根本上,却是相关特色纪念品开发的缺乏。毕竟,如果确有特色畅销的地方纪念品,不会有商贩放着大钱不赚,去拾人牙慧的买一些毫无特色、毫无地方意味、印记和吸引力的所谓旅游纪念品。

那么需要追问的是,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能够赚大钱那为什么很多景区不积极去创意开发地方特色旅游纪念品呢?

可能的理由一大堆。比如就有旅游业人士说,其实关于旅游纪念品的创意不少,但能把好想法做成好生意的体制机制比较欠缺。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旅游纪念品的保护力度和对盗版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创意产品的产业链要衔接紧密。这样才能产出叫好又叫座的旅游纪念品。

这些理由固然没错,也的确是亟待改观的事实和需要强化的地方;也固然,旅游纪念品的创意、开发和推出,还受其它很多因素的制约。但问题是,为什么就同样的环境,一些景区的特色旅游纪念品就能够卖的红红火火甚至“外销”呢?比如报道中网友吐槽的“朋友去给我带来一把梳子,上面竟写着‘少林寺纪念’”。少林寺的梳子能够卖到,这难道说少林寺的特色旅游纪念品开发的不成功?

这也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只要有心其利断金,固然现在有这样那样的客观困难阻碍着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创意、开发和推出,但更重要的恐怕还是旅游景区及相关方面在景区经营理念上的滞后和不够灵活——抱着门票经济的老弦弹,盈亏

都找门票说事,不愿多冒险、不想多投入,缺乏景区经营服务换档升级和拉伸、延长的理念、勇气、信心和远见。

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环境能够成就梦想,同样也能湮没创新。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国景区门票价格涨得太快太容易,地方和景区依靠“门票经济”就可赚得盆满钵溢,岂还需要或有动力延伸服务、拉长旅游产业的动力?

记者统计A股市场上的7家景点类上市公司发现,近十年来,峨眉山A、旅游、旅游均调价两次,接近国家发改委规定的三年一次的“上限”。财报显示调价后,几家主要的景点类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率都有所增长,部分景点类公司的毛利率甚至超过60%,高于房地产等其他暴利行业。这就是很生动的说明!

作为旅游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旅游纪念品同质化、低端化遭吐槽,实际就是在(变相)呼唤旅游经营的换档升级和“高端化”,这也是大力发展地方和我国旅游产业的题中应有之义。而要实现这些,相关方面就必须抛弃“门票经济”思维,着力在旅游产业的拉伸上寻找新的、更大的经济效益增长点。作为国家,这也再次昭示必须尽快出台科学合理的相关景区门票价格管理办法,通过门票价格的严管,倒逼相关景区、地方政府等在包括开发地方特色旅游纪念品在的拉伸旅游产业上想点子、下功夫。

景区特产“”是同质化的标签

景区的特色不特,成为“小商品”的集散地,这个问题其实一直就存在。对于很少出去旅游的人来说,这种感觉可能还不深,但若是经常出去的旅游者,把不同地方所购的“地方特产”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在购的民族披肩,跟在凤凰古城所购并无两样。其他如什么佛珠、竹雕之类的工艺品,更是小异,体现不出鲜明的地方特色。所谓的特色也就成了应景之作,价格居高不下的“特产”,自然也就提不起旅客的兴趣。

如果说景区旅游商品属于“小陪衬”的话,那么其背后的大环境才更值得正视。旅游商品同质化、低端化,反衬的是景区开发和管理的同质化、低端化。由于大面积的人工造景或是改造,各地方的景区也日益呈现出同质化的趋势。从之前方兴未艾的“名人故里之争”,到大拆大建的招商引资改造,一些地方沿用发展工业经济的模式发展旅游产业,急功近利、开山炸石、大兴土木,项目趋同化现象也较为严重,有的地方见什么项目好,就纷纷跟进,有条件利用条件,没条件创造条件,景区建设缺乏个性化和前瞻性,盲目用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增长率等指标衡量旅游发展的水平,其结果是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并存。

城市建设同质化,经济发展同质化,景区建设和管理也高度同质化,究其原因,还是一个功利思想在作怪。看见别人的模式成功了,于是纷纷效仿大干快干,缺乏对个性和规律的尊重,城是“千城同貌”,景是“万景相似”,连景区所销售的旅游商品也如出一辙,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在旅游商品中消失。这些,显然需要从整个社会背景上去思考,就事论事无助于看到问题的本质。

物化之下,是形而上的思维与观念。同质化的景区旅游商品,是单一化的规则与设计,是单向度的管理与监督,是基于政绩与利益考量的发展模式。一个地方并不缺乏有吸引力和创意的特产,比如那些需要得到救助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很多传统工艺已面临着消失的局面,何以没有被植于景区的开放中来,在开发中得到保护和传承?

当然,景区建设和规划的同质化,管理的低端化,其实跟旅游的同质化和低端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黄金周呈现“黄金粥”见证了旅游需求的旺盛,但也从另一个层面折射出,国人在旅游需求上还处于低层次的阶段———匆匆而来,一窝蜂而去,旅游就是为了拍照,为了取景,而缺乏深度和涵,没有真正沉下心来去感知文化、体味涵。可以说,正是这种“凑热闹”式的需求,才给予了旅游资源提供者同质化的动力。

景区特产“”是同质化的标签,也是社会同质化的一个病灶。什么时候,旅游消费需求有了更高的层次,具有了“市场决定”的作用之后,才能让景区产生危机感,也才能让其真正为迎合需求而有所改变。否则,“圈景即来钱”的现实之下,没有危机和竞争,动力从何而来?

【启示与思考】

旅游购物是旅游经济中极具竞争力的利润点之一,而我国在旅游纪念品开发上,依然举步维艰。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旅游购物占旅游总消费不到30%,与一些旅游发达国家和地区50%到60%的比重相比,差距明显。国外成熟景点却截然不同,除了门票和人均饮食的花费外,游客消费更多的却是琳琅满目的旅游纪念品。

不同的景区,文化资源不同,景区售卖的商品应该有着极强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特性。然而,“一样的竹雕、一样的小木刀、一样的木梳……千百个景区都在卖同样的‘地方特产’,旅游商品同质化、低端化现象严重,让人提不起购买欲望。”在“不一样的景区,一样的商品”背后,既可以看到文化创新的“短板”,也可以看到旅游发展思路的“短路”。这说明,一些景区虽然转型发展喊了很多年,但还处于门票依赖的初级阶段,在推动旅游转型、景区转型上的认识和行动上,做得远远不够。

旅游商品同质化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地方对旅游文化产业市场培育主导的欠缺。旅游商品是文化创新保护的一枚试纸,打击和抑制山寨才可能真正解除对文化创新的束缚,才能确立好想法赢得好市场的体制机制。首先要完善对山寨文化思维说不的制度规则,将山寨谋利列入知识产权、著作权、建筑外观复制、文物合理利用等禁区,或通过司法诉讼追究侵权责任,或通过行政管理给予违规惩罚,真正让恶意山寨者付出比获利更大的代价,赋予文化环境以自净功能。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要克服旅游急功近利的思维,应着眼长远,培育有自身特色与品位的文化产品,通过鼓励创新把地方文化变成文化商品。

中国连续4年居文化产品出口榜首

视觉艺术和工艺品表现最为亮眼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发布报告《文化贸易全球化:文化消费的转变——2004年—2013年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国际流动》,分析了全球161个国家在2004年到2013年的文化产品流动情况。根据报告,中国位居世界文化产品出口国首位。

这个数据可能让很多人感到意外。

“中国在2010年就是世界最大的文化产品出口国了。”统计研究所文化统计专家莉迪亚·德洛莫说。这样的势头被延续下来,2013年,中国继续位居文化产品出口榜首。其中,超过六成的文化产品出口到亚洲地区,占出口总量的63%。

根据报告,文化产品及服务被细分为六大类,分别是文化和自然遗产、表演和庆贺、视觉艺术和工艺品、书籍和新闻产品、视听和互动媒体产品、设计和创意产业产品。而中国出口的文化产品主要集中在“视觉艺术和工艺品”。“占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第一位的是金制珠宝和配件,为46%,其次是雕塑和塑料装饰物,占10%。”莉迪亚·德洛莫介绍。

2013年,中国的文化产品在六大领域中的表现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

在文化和自然遗产产品领域,中国的出口额占该领域出口总额的0.7%,排在第十位。因其性质,文化和自然遗产产品的出口占文化贸易总量的份额很小。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中国以7110万美元的进口额位居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产品进口第七。

在表演和庆贺产品领域,中国从2004年到2013年间的出口增长了114%,其中,中国生产的大量CD都是为了出口。

2004年至2013年间,视觉艺术和工艺品是世界文化贸易的最主要产品。2013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视觉艺术和工艺品最大的出口国,出口额为494亿美元,占世界总额的33%。这也是唯一一个如中国、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占据出口榜前列的文化产品领域。

2013年,中国在书籍和新闻产品领域的表现也不错,出口额在美国、英国和德国之后。

而在被几个国家垄断了的视听和互动媒体产品领域,中国自2004年以来出口主导地位明显,占领域总额一半。这主要缘于中国出口的大量电子游戏。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排在中国之后。

在主要涉及服务,而不是产品的设计和创意产品领域,中国在2013年名列出口第六,在进口方面则位居第三。

数据源自海关统计及联合国数据库

“报告使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统计框架》的分类方法,用统计报告的方式定义文化领域。”莉迪亚·德洛莫说,“教科文组织在2009年发布的统计报告已为国际所接受,并为定义文化统计提供了一个概念式。”

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文化统计框架》,将文化产品定义为“传递思想、符号

和生活方式”的产品。文化产品是“体验产品,即消费者只能在消费这些产品之后才能确定其价值”。文化产品是可见的,可以依据其外在的物质特点进行分类,但文化服务业则是不可见的。文化服务业“旨在满足文化兴趣和需要,它们本身不代表文化物质产品,但却有助于文化物质产品的生产和传播”。

在这个分类标准之下,许多超出大家惯常认知的产品也被归到文化产品之中。除了常见的电影、游戏以外,金银珠宝、针织刺绣品、建筑的图纸、有收藏价值的动物、植物、矿物等都被包含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产品统计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统计方式有许多共同点,但也有差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多是采取了纯粹经济的定义,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与教科文组织的共同点更多一些。教科文组织以1972年关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为依据,将自然遗产包括在。”莉迪亚·德洛莫表示。

据介绍,报告中文化产品的数据来源于海关统计、联合国商品统计数据库以及联合国经济社会部。文化服务的数据来源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世界贸易组织和位于日瓦的国际贸易中心。

文化发展出现非物质化趋势

这并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发表文化产品相关报告。大约30年前,这项工作就展开了。上一份报告涵盖了1994年到2003年的数据,跨度也是10年。

报告的背后体现了国际对于文化产品的重视。联合国大会在发展议程中强调了文化产品的重要性。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17个目标中,设有一个衡量发展中国家文化产品出口增加的新指标,设立指标的目的是为了到2030年促使发展中国家文化产品出口翻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条也要求,发达国家应通过适当的机构和法律框架,为发展中国家的艺术家和其他文化专业人员及从业人员,以及那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提供优惠待遇,促进与这些国家的文化交流。

“撰写报告历时一年,主要是为了探寻文化产品流动国际化的主要特点。”莉迪亚·德洛莫介绍,报告还分析了2008年经济危机对文化贸易的影响,罗列了文化国际贸易的主要产品,并以新的统计方法描述了文化产品国际贸易。

10年的跨度的确描绘出了变化。

因美元价格变动,在2004年到2013年间,中国对美国的文化产品出口额增加了200%,但所占中国文化产品出口份额则从2004年32%下降到2013年18%。在出口美国的文化产品中,最主要是电子游戏(29%),其次是珠宝(24%)、雕像和塑料装饰物(13%)。2013年,中国是向美国输出文化产品最多的国家。

此外,中国开始从更多国家进口文化产品。2004年,中国89%的进口文化产品来自10个国家,2013年,这10个国家只占中国文化产品进口的68%。2004年,中国文化产品50%的进

口来自亚洲国家,2013年,这个数字下降到41%。

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在莉迪亚·德洛莫看来,是中国在经济和贸易领域的几何级数增长在文化领域的反映,“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中国的强项在工艺品”。

不过,这份报告主要涉及的是物质产品,而莉迪亚·德洛莫觉得,文化的发展出现了非物质化的趋势,“比如人们已经开始下载音乐,而不是购买CD。衡量文化影响大小的一个指标是文化参与程度。”

【启示与思考】

人们常说“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观念”,这话同样适用于文化产品贸易。文化产品“走出去”,应该更多着眼于文化、创新和技术的输出,寻求超越语言、民族与国界的情感交流,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出口产品。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国的电视剧、日本的动漫和游戏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无不在于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情感因素。只有质量更高、涵更丰富的文化产品,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不过,也要看到,数量不等于质量,销售产品也不等于传播文化。虽然携带着一些中国的文化符号、文化基因,也形成了一定经济效益,但总体看来,我们的文化产品的“文化附加值”还不算高。很难说有多少产品能在世界围,如好莱坞大片一样产生巨大反响,文化产品中携带的文化思想、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影响力和渗透率都有限。歌剧《茶花女》中有句调侃:你连中国红茶都喝不起,还算什么贵族?对于不少外国人来说,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还停留在茶叶、瓷器、丝绸等传统符号阶段,这可说只是一种“异域想象”,与现实中的中国关系并不大。

把中国优秀文化推出去,让世界人民认可它、接受它,为世界文化版图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世界需要中国文化走出去,满足那些希望了解中国历史、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故事的人们,并以此进行文化交流和融合——这是文化产品承载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也是文化“走出去”的宗旨和动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优化文化产品结构、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让文化产品走得更远,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