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复习思考题(思考题部分)

船舶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复习思考题(思考题部分)
船舶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复习思考题(思考题部分)

船舶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复习思考题

一、课件思考题部分

第1章

1、如何理解船舶动力装置的含义?它有哪些部分组成?

答:

船舶动力装置的含义:保证船舶正常航行、作业、停泊以及船员、旅客正常工作和生活所必需的机械设备的综合体。

组成部分:

1)推进装置:包括主机、推进器、传动设备。

2)辅助装置:发电机组、辅助锅炉、压缩空气系统。

3)机舱自动化设备。

4)全船系统。

5)船舶设备,主要指甲板机械。

2、简述船舶动力装置设计的特点。

答:

1)须符合船舶的特殊使用条件——船用条件,包括环境条件、空间条件;

2)须设计成具有必要的目标任务条件和合适的保障条件,包括营运条件、作业条件、研究

条件及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和生存条件。

3)须全面地综合地进行设计、进行通盘考虑,包括动力装置与总体性能、动力装置与其他

专业、动力装置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综合平衡和匹配,以实现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

4)须全面掌握动力装置所覆盖的各技术领域,如船舶推进技术、热能转换技术、电气技术、

安全技术、消防技术、防污染技术、冷藏技术、通风和空调技术、仿真技术以及人员生活、生存技术等。

5)受控于国际公约、规则、船级社规范、船旗国法规等要求和约束。

6)须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对设备的选用和配套应在目标成本的控制下进行。

3、简述船舶动力装置的设计的主要内容。

答:

1)主推进系统设计。包括主机选型、主机及齿轮箱配套、主机及齿轮箱和调距桨的配套等;

2)轴系设计;

3)电站设计(主电站及应急电站);

4)热源系统设计(蒸汽、热媒油等);

5)动力系统设计(燃油、滑油、冷却水、压缩空气、进排气、加热蒸汽或热媒油等系统)和

辅助设备选择;

6)船舶系统设计(疏排水系统,注入、测量、空气系统,供水系统,舱底水系统,压载水系

统,消防系统等,以及油船、液化气船和化学品船的专用系统);

7)自动控制、监测、报警系统设计;

8)防污染系统设计(机舱防油污系统、油船防油污系统、生活污水防污染系统及防止有毒液

体物质污染系统等);

9)机舱通风系统设计。

4、简述柴油机动力装置的特点。

答:

?优点:

a)有较高的经济性,耗油率比蒸汽、燃气动力装置低得多;

b)重量轻(单位重量的指标小);

c)具有良好的机动性,操作简单,启动方便,正倒车迅速;

d)功率范围广。

?缺点:

a)柴油机尺寸和重量按功率比例增长快;

b)柴油机工作中的噪声、振动较大;

c)中、高速柴油机的运动部件磨损较厉害;

d)柴油机低速稳定性差;

e)柴油机的过载能力相当差

5、船舶动力装置的技术特征包括哪些技术指标?

答:

a)技术指标标志动力装置的技术性能和结构特征的参数。包括功率指标﹑质量指标和尺寸指标。

b)经济指标代表燃料在该动力装置中的热能转换率。有燃料消耗率﹑装置总效率﹑推进装置热效率﹑每海里航程燃料耗量及动力装置的运转-维修经济性。

c)性能指标代表动力装置在接受命令,执行任务中的服从性﹑坚固性和对外界条件、工作人员的依赖性。因此它包括机动性﹑可靠性﹑自动远操作性能﹑牵曳性能以及噪声振动的控制等指标

6、画简图说明推进装置功率传递过程,并解释各个效率的含义。

答:指示功率→主机额定功率→最大持续功率→轴功率→收到功率→推力功率

→船舶有效功率

?指示功率:表示柴油机气缸中气体作功的能力;

?最大持续功率(额定功率)MCR:在规定的环境状况(不同航区有不同的规定,如无限航区环境条件:绝对大气压为0.1Mpa;环境温度为45℃;相对湿度为60%;海水温度“中冷器进口处”为32 ℃和转速下),柴油机可以安全持续运转的最大有效功率;

?轴功率:指在扣除传动设备、推力轴承和中间轴承等传动设备后的输出功率;

?螺旋桨收到功率:扣除尾轴承及密封填料损失后所输出的功率。

?推力功率:是螺旋桨产生使船航行的功率。

?船舶有效功率:P e=R×V s×10-3

7、如何理解经济航速的含义?

答:

每海里航程的燃料消耗量b

n ,主机燃油消耗率为b

z

。这里的经济航速,并非船舶最大的盈

利航速,欲获得船舶最大的盈利航速,尚需考虑船舶折旧费用、客货的周转量,运输成本及利润等因素。不同的航区和船种将有其对应的最大盈利航速,需要通过调研、统计及分析加以确定。

8、谈谈你对新型船舶动力装置的认识(喷水推进、电力推进、吊舱推进、表面桨、AIP等。(书上)

第2章

1.画简图说明推进装置的组成。

答:组成:主机、传动设备、轴系和推进器。

2.推进装置的形式有哪些?有何特点?(见课本P18)

答:

?单机单桨刚性直接传动,定距螺旋桨,主机反转

?单机单桨刚性直接传动,调距桨,主机不反转

?单机单桨齿轮减速传动,定距螺旋桨,双转向齿轮箱,主机不反转

?双机单桨齿轮减速传动,定距螺旋桨,主机反转

?三机单桨齿轮减速传动,调距桨,主机不反转

?柴油机—燃气轮机单桨齿轮减速联合传动,调距桨,主机不反转

?燃气轮机—燃气轮机单桨齿轮减速联合传动,调距桨,主机不反转

?双机单桨电传动,定距螺旋桨,主机不反转

3.什么是电力传动推进装置?有哪些优缺点?适用于哪些船舶?

答:

电力传动是主机驱动主发电机发电,然后并网,再由电网供电给电动机驱动螺旋桨的一种传动型式。主机和螺旋桨间没有机械联系,机、桨可任意距离布置。

?优点:机组配置和布置比较灵活、方便,舱室利用率高;改变直流电动机的电流方向可使螺旋桨转向改变,便于遥控,机动性和操纵性好;发电机转速不受螺旋桨转速的限制;正倒车具有相同功率和运转性能,具有良好的拖动性能。

?缺点:能量经过两次转换,损失大,传动效率低;增加了发电机和电动机,装置总的重量和尺寸较大,造价和维修费用较贵。

适用的船舶:

4.推进装置的选择应考虑哪些问题?

答:

?按船舶用途、种类与要求

?按主机总功率的大小

?按船舶航区的吃水深度

?按推进装置的经济性

?在考虑推进装置型式时,要抓住主要矛盾,从全局的经济性出发,权衡利弊,优化方案,采用最佳的推进装置型式。

5.主机选型与螺旋桨参数确定需进行那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

a)初步匹配设计:

已知:

船舶主尺度、船舶要求的航速V

s 、船体的有效功率曲线P

e

(V)、螺旋桨的直径D或转速n

确定:

螺旋桨的效率、螺旋桨参数盘面比、螺距比p/D、螺旋桨的最佳直径、所需主机的功率b)终结匹配设计:

已知:

主机的功率与转速、船舶的有效功率曲线、传动设备与轴系的传送效率η

s 、桨的收到功率 P

d

船身效率η

h

确定:

船舶所能达到的最高航速、螺旋桨的最佳要素 ( 螺旋桨直径、螺距比及螺旋桨效率) 6.主机选型应考虑哪些问题?

答:

?重量与尺寸

?功率与转速燃油与滑油

?主机的造价、寿命及维修

?振动与噪声

?柴油机的热效率和燃油消耗率

7.轴系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由哪些部件组成?

答:

?轴系的基本任务是:连接主机(机组)与螺旋桨,将主机发出的功率传给螺旋桨,同时又将螺旋桨所产生的推力通过推力轴承传给船体,以实现推进船舶的使命。

?轴系的组成:

1. 传动轴:中间轴、推力轴、尾轴或螺旋桨轴

2. 支承轴承:中间轴承、推力轴承及尾管轴承

3. 联轴器:固定联接法兰、可拆联轴节、液压联轴节、弹性联轴节、夹壳联轴节、齿形联轴节、万向联轴节等

4. 轴系附体(用于连接传动轴的联轴器;制动器;隔舱填料函、尾管密封;还有中间轴承、推力轴承、尾管轴承的润滑与冷却管路;接地装置;防腐蚀装置等)

5. 减速齿轮箱

6. 电气接地装置。

8.船舶推进轴系工作时,所受机械负荷有哪些?

答:

螺旋桨在水中旋转的扭应力,推进中正倒车产生的拉应力,轴系自重产生的弯曲应力,轴系安装误差、船体变形、轴系振动以及螺旋桨的水动力等所产生的附加应力等。

9.在传动轴系中,尾轴的工作条件比较恶劣,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通常发生的故障有哪些?

10.轴系设计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

1.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工作可靠并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2.有利于制造和安装,在满足工作需要的基础上,力求简化,使制造与安装方便并便于日常的维护保养;

3.传动损失小、合理选择轴承种类、数目及润滑方法;

4.对船体变形的适应性好,力求避免在正常航行状态下因船体变形引起轴承超负荷;

5.保证在规定的运行转速范围内不发生扭转、横向和耦合共振;

6.避免海水对尾轴的腐蚀,尾管装置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7.尽可能减小轴的长度和减轻轴的重量。

11.何为轴线?理想轴系是如何确定的?为什么有些船舶的轴线具有倾斜角和

偏斜角?

答:

?轴线是指主机(或离合器或齿轮箱)输出法兰端面中心至螺旋桨桨毂端面中心间的连线。

?理想轴线的布置与龙骨线平行。

有时为保证螺旋桨浸入水中有一定的深度,而主机位置又不能放低,只能使轴线向尾部有一倾斜角,轴线与基线的夹角α,一般限制在0一5°之间。双轴线时除α角外,其与船舶纵中垂面偏角β,一般限制在0-3 °,从而保证轴系有较高的推力,不会因α、β角太大而使推力损失过多。

12.中间轴轴承跨距的确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轴的弯曲变形、柔性和应力)

答:

?尾管无前轴承者,则中间轴承尽量靠近尾管前密封;

?中间轴承应设在轴系上集中质量处附近,如调距桨轴系的配油箱附近

?热源附件避免设中间轴承,如滑油循环舱顶上

?每根中间轴一般只设一个中间轴承(极短中间轴不设)。

13.画简图说明螺旋桨轴尾部结构各部分的作用。

14.桨与桨轴有哪几种联结方式?

? 答:机械联接,油压无键套合联接,环氧树脂粘结。

15.螺旋桨导流罩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减少桨后面的涡流损失及保持轴末端的水密性。

16.如何防止轴的腐蚀?

答:

? 轴的防腐措施一般采用的 “ 阴极保护法 ” ,或使轴和海水隔离

? 轴上涂防腐漆或镀金属

? 联合保护法:即在涂层上面又包上一层防护层,并在其上面刷涂防腐漆。

? 轴上包以橡胶复盖层

17.写出海规轴径计算的基本公式,并给出式中各量的含义。 答:)160560(3+=b e e n N FC d σ mm ? d —— 轴的直径, mm ;

? F —— 推进装置型式系数, ? F=95 ,对于涡轮推进装置﹑具有滑动型联轴节的柴油机推进装置和电力推进装置; ? F=100 ,对于所有其它型式的柴油机推进装置;

? C —— 不同轴的设计特性系数;

? Ne —— 轴传递的额定功率, kW ;

? ne —— 轴传递 Ne 的额定转速, r/min ; ? σ b —— 轴材料的抗拉强度 ? 对于中间轴,若σ b >800N/mm2 时,取 800N/mm2 ? 对于螺旋桨轴和尾管轴,若σ b >600 N/mm2 时,取 600 N/mm2 。

34a 0c d d -11d ???? ??=

mm (轴的孔径大于0.4d 时) dc ——修正后轴的直径;d ——轴的计算直径;d0轴的实际孔径;da 轴的实际外径。

18.如何进行中间轴、螺旋桨轴的强度校核计算?

答:

19.在轴的强度校核计算中,如何确定许用安全系数?

答:

许用安全系数由以下原则确定:1.轴的负荷情况;2.材料性质及加工、装配质量;3.军用船舶轴系的工作条件较好,为了减轻重量采用较低的安全系数。

20.滑动式中间轴承润滑性能的校核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答:

应从承载能力、最小油膜厚度、轴承工作时的温度。

21.简述滑动式中间轴承和滚动式中间轴承的特点。

答:滑动式中间轴承:优点:结构简单,工作较可靠;承受载荷较大,抗

振抗冲击性好;安装修理方便;制造成本低。缺点:摩擦系数大;必须有一定的间隙才能正常工作,转速和载荷变化过大时难于形成较佳的承载油膜;润滑与维护保养麻烦。

滚动式中间轴承:优点:摩擦损失小;无须冷却,滑油消耗少;轴承有自动调整能力;修理时便于更换,并可直接在市场购置。缺点:工作噪声大;轴承为非剖分式,为能安装,中间轴至少一端用可

拆联轴节;承载能力小;安装工艺要求高。

22.画简图说明油楔形成原理。

答:见课本P139

23.选择滑动式推力轴承主要应考虑哪些参数?

答:

轴承间隙Δ =0.001d+0.10mm

极限间隙:Δj=2.5Δ

长径比L/d =0.8-1.2

承载能力的校核

24.简述隔舱填料函的作用、要求及结构形式。

答:

?作用:保证水密性,防止海水进入水密舱室。

?要求:1.在传动轴通过隔舱填料函时,无论轴系转动与否,应能承受一定的水压不发生泄漏;2.拆装方便,能在舱壁的一侧调整其松紧;3.外形尺寸小,结构简单,重量轻;4.

当轴正常工作时,温度不超过60℃。

?结构形式:整体式和可分式。可分式有两种形式:1.填料函孔与轴同心布置;2.填料函体外形为椭圆,其轴线对函体偏心布置。

25.尾管装置的任务是什么?由哪几部分组成?有几种结构形式?

答:

?任务:1.支撑螺旋桨轴;2.保持船体的水密性,防止舷外水的大量漏入或滑油的外泄。?组成部分:由尾管、尾轴承、密封装置、润滑与冷却系统等部分组成。

?按润滑方式可分为油润滑和水润滑尾管装置两种。

26.简述白合金轴承、橡胶轴承、铁梨木轴承和赛龙轴承的特点。

答:

?白合金轴承:耐磨性好,不伤轴颈,抗压强度较高,散热性好,不易发生发生摩擦发热而致烧轴。

?橡胶轴承:

?铁力木轴承:适用于水润滑,重量大,具有抗腐蚀性能。

?赛龙轴承:

27.何为轴系的合理校中?有哪些计算方法?

答:

?在规定的负荷、应力、转角等限制条件下,通过校中计算确定各轴承的合理位移,使轴系中各轴承负荷分配合理,确保轴系可靠的运转。

?计算方法有:有限元法、传递矩阵法、三弯矩方程法。

28.船舶推进轴系的技术状态通常从哪几方面检查?

第3章

1.船舶后传动设备的在推进装置中主要有哪些作用?

答:

?减速及变速传动

?用以并车和分车组合或分配推进功率

?离合与倒顺

?抗振与抗冲击

?布置中的调节作用

2.片式摩擦离合器摩擦面的尺寸由哪些因素决定?如何考虑?

答:

3.简述多片式离合、倒顺、减速齿轮箱的原理。

答:P164

4.船用齿轮箱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

答:

标定传递能力;标定输入转速;输入轴、输出轴;减速比;标定螺旋桨推力;中心距;允许工作倾斜度;换向时间(s);操纵方式;重量与尺寸

5.如何选用船用齿轮箱?

答:

a)按推进系统形式选择减速齿轮箱的功能

b)按推进系统布置的尺寸要求选择减速齿轮箱的结构形式

c)按船舶吃水、航速(螺旋桨的最大可能直径)及主机转速大小考虑适当的减速比。

d)算出传扭能力,即输入额定功率(kW或BHP)/输入转速(r/min)。

e)在所有型号的减速齿轮箱选择图表上(注意船级社的不同)查出具体规格。

f)在名义减速比的基础上进一步查出实际减速比。

g)根据实际减速比核算具体规格的正确性,并核定减速齿轮箱实际输出转速。

6.推进轴系中弹性联轴器有哪些作用?

答:

a)可以大幅度地降低轴系扭振的自振频率

b)缓解由于船体变形所引起的柴油机、齿轮箱和轴承增加的负荷

c)可允许轴线有微小的倾角和位移,补偿安装中的误差,使轴线校中容易,并能保护齿轮

装置

d)降低轴系校中的安装工艺要求

7.如何选择弹性联轴器?

答:

弹性联轴器要根据发动机的标定功率及在标定功率时的转速及标定转矩来选择。

第4章

1.何谓船舶管路系统?船舶管路系统有哪几类?

答:

?船舶管路系统是船舶为了完成一定任务而专门用来输送和排放液体或气体的管路(管子

及其附件的组合)、机械设备和检测仪表等的总称,常简称为船舶管系。

?船舶管路系统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动力管路和船舶系统两大类。前者主要为船舶动力

装置中的主、辅机服务,后者主要保证船舶安全和满足人员的生活需要。

?按任务不同,动力管路可分为五种:燃油管路、滑油管路、冷却管路、压缩空气管路、排气管路。

?船舶系统可分为如下几种:舱底水系统、压载水系统、消防系统、通风系统、制冷与空调系统、货油系统等。

2.燃油的质量指标有哪些?

答:

?影响燃油燃烧性能的质量指标: a.十六烷值 b.柴油指数 c.馏程 d.发热值 e.粘度?影响燃烧产物构成的质量指标: a.硫分b.灰分c.沥青分 d.残碳值 e.钒和钠的含量?影响燃油管理工作的质量指标: a.闪点b.密度c.凝点 d.浊点 e.倾点 f.水分和机械杂质

3.画简图说明燃油管路的主要功用(图略)

答:燃油管路向船舶柴油机和燃油锅炉供应足够数量的合格燃油,以确保船舶的营运需要。包括:注入、储存、驳运、净化。供应。测量。

4.画简图说明日用油柜的结构特点

答:

日用油柜为箱体,一般用钢板焊接而成,为能承受柜内液体的压

力,通常在其内壁设加强筋和衬板。其上一般设有注入管,用于

注入燃油;输出管用于输出燃油;透气管使柜内与大气相通,以

利燃油进出油柜;溢流管用来将超出油柜贮量的油溢出,并流回

油舱;液位计用来观察燃油的消耗情况;打开手孔(或人孔)盖

即可清除柜中油渣;置于油柜下方的放水阀可放出存于油柜底部

的油水混合液体。透气管与溢流管直径一般略大于输入管。燃油

舱柜的出口设速闭阀。(燃油日用油柜结构示意图1-箱体;2-注

入管;3-输出管;4-透气管;5-溢流管;6-液位计;7-手孔(人孔)盖;8-放水阀)

或者答:

1.日用油柜为箱体,一般用钢板焊接而成,为能承受柜内液体的压力,通常在其内壁设加强筋和衬板。

2.注入管,用于注入燃油;

3.输出管用于输出燃油;

4.透气管使柜内与大气相通,以利燃油进出油柜;

5.溢流管用来将超出油柜贮量的油溢出并流回油舱;

6.液位计用来观察燃油的消耗情况;

7.打开手孔(或人孔)盖即可清除柜中油渣;

8.置于油柜下方的放水阀可放出存于油柜底部的油水混合液体。透气管与溢流管直径一般赂大于输入管。

5.油舱总容积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还应该考虑哪些系数?

答:辅机负荷系数、容积系数、储备系数。

6.燃油管路设计要求。

答:

?燃油系统应保证在船舶横倾10 纵倾7 的情况下,管路仍能正常供油。为此,各舱(柜)间应有管路连通,管路上应装截止阀,以便关断,保证船舶倾斜时正常供油。每台主机应设置独立的日用油柜。

?为保证系统连续供油,大中型船舶设置独立驱动的燃油输送泵,小型船舶设手动泵。如依靠重力油柜供油,则油柜必须位于柴油机高压油泵上方至少1m处。现代低速柴油机加压燃油系统还需增设燃油加压输送泵。

?各油舱、油柜供油管路上的截止阀或旋塞应设置在舱(柜)壁上;双层底以上的储油舱(柜)的供油出口应安装速闭阀,以便在机舱以外易于接近的安全处遥控关阀。遥控方式可用油压、气压或钢丝绳等进行控制。小于500总吨的船舶,仅需在日用燃油柜上设遥控关闭装置。

7.滑油管路的功用、组成、种类

答:

●功用:

?滑油管系给柴油机、增压器等船舶动力装置设备供应足够的、合乎质量要求的滑油,确

保有关摩擦副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避免发生干摩擦,并在润滑过程中带走部分热量,起一定的冷却作用。

?减磨:润滑的主要作用

?冷却:带走部分热量

?清洁:洗涤运动表面的污物和金属磨粒

?密封:如活塞与缸套间的油膜还起密封燃烧室的作用。

?防腐:油膜使金属表面与空气、酸不能接触

?减轻噪声:缓冲作用

?传递动力:如推力轴承中推力盘与推力块之间的动压润滑

●组成:滑油管系一般由滑油贮存舱(柜)、滑油循环柜、滑油泵、净化设备(滤器、分油

机)及滑油冷却器等组成。

●种类: 滑油管系通常根据柴油机的结构型式可分为湿底壳式和干底壳式两种。

8.简述船舶设计对滑油管路的要求。

答:

(1)滑油管系的布置应保证船舶在一定的横倾和纵倾范围内可靠地供油。同时,应尽可能缩短管子长度。

(2)滑油循环泵的布置应使吸入管长度尽可能短,因此油泵应尽量靠近柴油机或循环油柜。

(3)为了减少管路阻力和管路振动现象,在滑油循环泵到过滤器管路上要使弯头尽可能少,并缩短此管路长度。

(4) 滑油过滤器前后要装设压力表,管路中还应设低压警报器,以检测和控制滑油的工作压力。

(5)滑油贮存柜要靠近甲板注油口,并有一定高度,以借重力给循环柜补充滑油或进入驳油泵。

(6) 如果增压器采用强制循环式压力润滑,则设置增压器滑油重力柜作为应急用,重力柜的高度必须在增压器轴线上方约12m处。

9.冷却管路的功用和主要形式

答:

?功用:

冷却管路的功用是对船舶上需要散热的机械设备供以足够的液体(淡水、海水、江水和冷却油)进行冷却,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形式:

a.开式冷却管路

冷却液体为舷外水(海水、江水),舷外水由船外吸进,冷却机械设备后,仍排出船外,进行开式循环,又叫直接冷却。

b. 闭式冷却管路

由淡水泵吸入淡水对主辅机进行冷却,舷外水则通过淡水冷却器带走淡水的热量,又叫间接冷却。

c. 集中式冷却管路

用一个中央冷却器取代管路中服务于不同冷却对象的各分冷却器,进行海水和淡水的热量交换。

d. 舷外冷却管路

将淡水冷却器装在船舶水线以下船壳的外板上,利用舷外水进行自然冷却。

10.船舶柴油机的冷却系统中所使用的冷却介质有哪些?其各有什么特点?答:

?海水:水质差,对金属壁有腐蚀作用并在冷却空间沉淀水垢,使传热条件变化,金属壁过热受损;但水源丰富。

?淡水:水质好,不会产生堵塞流道和盐析现象,积垢少

?冷却油:

11.简述冷却管路的功用和形式。

答:

?是对主辅柴油机、主辅机的滑油冷却器、淡水冷却器等热交换器、轴系中的齿轮箱、轴承、尾轴管等需要散热的设备供以足够的淡水、江水、海水或冷却油,进行冷却,以确保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可靠工作。

?分为开式冷却系统和闭式冷却系统。

12.画简图说明开式冷却管路的原理和特点.

答:

(图为:开式冷却管路原理图1-海底门;2-通海阀;3-滤器;

4-海水冷却泵;5-温度调节器;6-滑油冷却器;7-主机;8-

单向阀)

特点:

a.管路较简单,维护方便,舷外水资源丰富;

b.舷外水水质差;

c.舷外水温度变化大,直接受季节、区域的影响,变化幅

度大,直接进入柴油机气缸,势必造成缸壁内外温差悬殊,使缸壁热应力过大而导致碎裂,不利于进入柴油机进行冷却。

d.开式管路只能应用于工作要求不高的小型柴油机气缸,以及一些冷却温度不高或对冷却水质要求不十分严格的设备部件。如:各种热交换器、空气压缩机、排气管、艉轴管等。

13.闭式冷却管路的原理和特点

答:图为闭式冷却管路原理图

1-淡水冷却泵;2-膨胀水箱;3-主机;4-海水冷却泵;

5-通海阀;6-海底门;7-滑油冷却器;8-淡水冷却器

特点:

a.淡水水质好,不会产生堵塞,流道畅通;

b.不会产生析盐现象、积垢少;

c.利于控制柴油机进出水温度;

d.管路设备多、管路复杂、维修管理不及开式管路方便。

闭式冷却管路广泛用于大多数柴油机。

14.膨胀水箱的作用

答:

?膨胀:适应管路内淡水随温度变化而产生的体积变化;

?透气:在柴油机的淡水管最高处接出透气管与膨胀水箱上部相通,让淡水中分离出来的

汽体逸入大气;

?保持水压:位于淡水泵吸入端前,使吸入管路保持一定的水压,防止产生汽化现象;

?补水:各管路中补充淡水。

?投药:对淡水水质进行处理。

15.为什么船舶要设低位和高位海底门?有何要求?

答:

?设低位海底门可以避免:当船舶在海上运行时,由于风浪引起海底门出口处的阻力增大,

影响其性能。

?设高位海底门可以避免:当船舶在河道或浅海区运行时,泥沙进入船内。

?要求:

?船舶机舱至少设两个海底门,布置在船舶的左右两舷,低位海底门在机舱底部,高位

海底门则设与舭部。对于大型船舶尾机舱,海底门要尽量布置在机舱前部,以避免吸入空气和污水。

?海底门应设隔栅或孔板,以阻挡大的污泥杂质进入海水管路。

?海水箱上应设透气管,压缩空气管和蒸汽管,以便吹除污物和冰粒等。

16.海底门结构特点

答:

17.冷却水进出柴油机的温度有何要求?为什么?

答:

?柴油机工作时,冷却水的正常温度应保持在75~90℃,此时柴油机可发出最大功率,燃油

消耗最经济,机件磨损也不大。

?原因:

1)冷却水温度过高对柴油机的影响:加速零件磨损;零件配合间隙被破坏,强度下降;充

气量减少,功率降低;

2)冷却水温度过低对柴油机的影响:热损失增加,燃料消耗量增大;燃烧恶化,整机性能

变坏;加速零件磨损,输出功率减少。

18.画简图说明温度调节器的作用。(图略)

答:

当柴油机运行时,其工作温度将随其负荷及环境温度而变化,为了能使柴油机正常工作,冷却水管路应该保持其温度变化尽可能小,并限制它在一定范围。通过温度调节器可控制此旁通水量,从而控制冷却水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温度调节器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三通阀,使从柴油机出来的热水,一路通向淡水冷却器,另一路通到淡水冷却泵进口;二是感温机构,主要由感温体和调节阀组成。

19.简述船舶设计对冷却管路的要求。

答:

a)冷却管系的布置,要可以有效的调节冷却水的进水温度,闭式冷却系统要有淡水膨胀水

b)冷却泵至少连接于不少于2个舷外海水吸口

c)海水冷却系统必须设有海水吸入滤器

d)主柴油机闭式冷却管系应按需要装设适当的加热设备或与辅机淡水冷却管路连通,以备

主机暖缸

e)以柴油机作为主推进装置的船舶,冷却水泵的配备与柴油机的台数、用途、和所采用的

冷却水系统有关,必须要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f)多台辅柴油机共用一个冷却水系统时,需设备用泵。所以用海水冷却的装置,均应有防

腐措施。

g)航行于冰区的船舶,其冷却水系统应确保船舶冰区航行时冷却水的供给。

h)为使柴油机冷却系统不遭受腐蚀和结垢,通常在冷却水中加入处理药剂。

i)在高温淡水冷却泵及低温淡水冷却泵的出口应装截止止回阀。

j)海水箱应设透气管、压缩空气管和蒸汽管,以便吹除污物和冰粒等。

k)海水管路的布置应在满足对各种设备的压力和温度参数的要求下,力求设备能量小、管路短、方便操纵和检修。

20.压缩空气在船上的主要用途

答:

1)柴油机起动

2)柴油机换向

3)离合器操纵

4)海底门、排水集合井、油渣柜的冲洗

5)压力柜的充气海、淡水压力柜和液压装置中的压力油柜等的充气

6)气笛、雾笛的吹鸣

7)气动仪表和阀件的操纵使用

8)灭火剂的驱动喷射

9)军用船舶上武器装备的发射和吹洗;

10)杂用

21.空气瓶上有哪些附件及作用?

答:

?空气瓶的主要附属设备有充气阀、出气阀、压力表、安全阀和泄水阀等,一般安装在瓶

头上。

?作用:

22.简述船舶设计对压缩空气管路的要求。

答:

●答案一:

?用压缩空气管系启动的主机,必须有独立的空气压缩机。

?空气瓶的布置,可以直立或卧放,一般放在船体结构较强的部位。

?在空压机向空气瓶充气的管路上,应装气水分离器。在空压机、空气瓶、冷却器和减压

阀的出口管路上,须装设压力表和安全阀。

?压缩空气管系一般采用集中供气方式

●答案二:

?用压缩空气起动的主机,必须有独立的空压机。空压机应布置在船体结构较强的部位,或予以专门加强。为保证空气质量,空压机不能布置在易吸入高温多潮的空气或油气的地方。

?空气瓶的布置,可以直立或卧放,一般放在船体结构较强的部位。卧放时,其底座最好能与船体横梁或甲板纵骨相重合,并有一定的斜度,以利泄放存水。

?在空压机向空气瓶充气的管路上,应装气水分离器,其排出气体的温度不得超过 180 ,为此采用多级压缩机和中间冷却方式来解决。

?在空压机、空气瓶、冷却器和减压阀的出口管路上,须装设压力表和安全阀。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1倍,若工作压力为0.98MPa以下者,则安全阀开启压力为高于工作压力0.98MPa。

?充满空气瓶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其压力为从0.69MPa充到2.94MPa。小船设手摇空压机。

?空气瓶的容量,应在不充气的情况下,保证可换向的柴油机从冷机连续起动12次,不可换向的柴油机连续起动6次所需空气量。

?辅机起动空气瓶容量应满足连续起动6次所需空气量。

23.简述汽水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答:

其工作原理是空压机排出的空气,经弯管进入二虑板之间,而后空气穿过滤板有排出弯管接头送入空气瓶内。利用急剧改变气流流动方向,是所带油水微粒因其惯性互相碰撞而滴入分离器底部,定期将其通过放泄接头排出。

24.排气管路的功用是什么?有哪几种形式?

答:

?排气管的功用是将主、辅柴油机及辅锅炉的废气排到机舱外的大气中去,使机舱保持良好的环境。此外,还要考虑降低排气噪声、余热利用和满足特殊要求(熄灭废气中的火星)。?柴油机的排气是由各气缸排出汇集于排气总管,然后经过废气涡轮增压器、补偿装置、废气锅炉或消声器排入大气,其形式有水上排气和水下排气两种。水下排气用在军用船上较多。

25.舱底水系统作用,其布置设计有何特点?

答:

作用:抽除舱底积水;此外当发生海损事故,船体破损而大量进水时.舱底水系统也担负着排出的任务。

舱底水系统吸口的布置设计:

?吸入口应布置在每个舱底的最低处。

?在有舭水沟的舱室,设于该舱两舷的最低一端;

?当无舭水沟时,则要在两舷或中剖面处设污水井以便吸出。

?机舱内至少设两个吸口,并且至少有1个通过吸入支管与舱底水泵直接相连,其余则可经过舱底水总管到舱底水泵。

?为在机舱破损时应急排水,一般还应设有接至主冷却海水泵的应急排水支管,并应装设截止止回阀。不必配置泥箱,阀杆应适当延伸以使手轮在花钢板以上的高度至少为460mm,并设醒目的标示牌。若主冷却水泵不适合用于抽除舱底水时,则应总舱底水吸口可接至除舱底泵外的最大排量的一台动力泵舱底水吸口。

?除舱底水应急吸口外,机舱和轴隧内的舱底水吸口均设置泥箱,直管下端或应急吸口不得装设滤网。

?货舱及除机器处所和轴隧外的其他舱室舱底水吸入管的开口端,应封闭在网孔直径不大于10mm的滤网箱内,滤网的流通面积应大于该舱底水吸入管截面积的两倍。

舱底水系统管隧的布置设计:

?管路布置应便于操纵管理.并且要尽量减少隔舱壁开孔。

?机舱后各货舱和轴隧等处的舱底水抽吸支管,往往通过轴隧接至机舱内的舱底水总管。?不少大型船舶从机舱前部至首尖舱为止,在船舶纵中剖面附近专门设一管隧,将舱底水管(包括压载水管)铺设其中。187

舱底水系统水泵的布置设计:

?支管式:对各需要排水的舱室,从每个吸口引出支管通过截止止回阀或截止止回阀箱,经舱底水总管接至舱底泵。

?单总管式:单总管式多用在带管隧的大型船上,总管敷设在管隧内,并在适当部位引出各舱室支吸管,各支吸管上的阀件设在管隧内,一般为遥控式的截止止回阀,这些阀件既能就地操作也可从控制室进行遥控液压或气压操纵,单总管的管径应与机舱内舱底水总管管径相同,并在机舱内装设单总管截止阀。

?混合式

26.舱底水油水分离器应满足哪些要求?

答:

要求:

?舱底水经处理后应达到所规定的排放标准。

?在15度倾斜下仍能正常工作。

?能自动排油。

?造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易于检修。

27.压载系统的主要功用是什么?其主要形式有哪些?

答:

?压载水管系的功用是对压载水舱注入或排除压载水,达到:

1)保持适当的排水量、吃水和船体纵、横向平衡;

2)维持适当的稳心高度;

3)减小过大的弯曲力矩和剪切力;

4)减轻船体振动。

?压载水管系的主要形式:

1):支管式:适用于双层底内压载舱,且压载管径较小、压载舱数不多的小型船舶。

2):总管式:阀门一般采用遥控阀门。

3):环形总管式:大中型船舶上被广泛采用。

4):管隧式及半管隧式。

28.各系统一般选用的泵的型式。

答:

29.压载系统的布置设计有何特点?

答:

?压载水在管内的流动是“有进有出”。即要通过同一管道将压载水注入某压载水舱和自该舱排出压载水.因此在管系中不可设置止回阀,而要通过截止阀箱调驳。

?在大型船舶上,为防止海水自压载水管泄漏至货舱,压载水管都敷设在双层底舱中央的管弄内。其吸入口在各舱的布置,应有利于压载水的排出。

?首尖舱和尾尖舱的压载水管穿过首、尾隔舱时,最好设有可在上甲板启闭的闸阀,以便在船体首尾部撞破时立即关闭闸阀,防止舷外水进入压载水系统。

30.水消防系统的基本组成?

答:

水灭火系统由消防泵、管系、阀件、消防水带消防水枪、消火栓及国际通岸接头等组成。

31.管路系统的管径如何确定?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

?管路系统的管径是根据管内流体的流速和流体流经管子的能量损失来决定的。

?在流量一定的情况管径主要取决于管内流体的流速。管内流体的流速依据管内的能量损失或管子的腐蚀程度而定。

32.从总体上说,管路的布置应满足哪些要求?

第5章

1.简述船机桨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

主机是能量发生器,桨是能量转换器,船是能量吸收器。

2.如何反映船、机、桨的工作特性?

答:

船的特性:用航速变化时的阻力特性表示

机的特性:主要用柴油机的供油量、平均有效压力、轴的输出扭矩及功率等随转速的变化关系表示

桨的特性;受到桨的结构和水动力因素的影响,常用推力和扭矩表示。

3.何谓工况?研究工况与配合的目的是什么?

答:

工况:船、机、桨三者的工作条件。

目的:1.合理地确定设计平衡点的负荷,使能量供求平衡。2.对船、机、桨进行合理的组合和优化,以提高经济效益和满足使用要求。3.找出具有最佳营运经济性和投资效果的设计方案,并能合理地进行管理。

4.下列哪些属于稳定工况?哪些属于变动工况?

前进工况后退工况变速工况系泊工况拖顶工况制动工况

5.什么叫柴油机特性?研究柴油机特性的目的是什么?

答:柴油机特性:是指柴油机的性能及主要参数与运转情况之间的变化关系,主要有:速度特性、负荷特性、调速特性、万有特性及减额功率输出特性、限制特性、推进特性。

目的:

6.什么叫柴油机工况?根据其用途不同,船舶柴油机有哪几种工况?简述其运

转特点?

答:

柴油机的工作条件。

发电机工况:调速器控制使n恒定(如电力传动主机和发电副机)

螺旋桨工况:直接驱动桨的主机稳定工况下,主机发出功率等于桨吸收功率

其它工况:功率与转速没有一定的关系,功率由阻力决定。

7.何谓柴油机的外特性?包括哪几种?有何实用意义?

答:

外特性:柴油机运转中,指改变转速,而Pe保持不变的运转特性。包括:1小时功率特性;12小时功率特性;标定外特性和部分外特性。

意义:确定柴油机允许工作的最高负荷限制线,用于分析机带桨工作时的匹配情况。

8.何谓柴油机的负荷特性?有何实用意义?

答:

负荷特性是指在某一固定不变的转速下,柴油机的性能参数随负荷变化的规律。

意义:1.确定非增压柴油机的标定工况;

2.常在柴油机调试、改变设计时用作检验调试效果

3.作为带发电机工作的特性;

4.测出不同转速的负荷特性,用于制取万有特性。

9.何谓柴油机的推进特性?有何实用意义?

答:

当柴油机作为船舶主机带螺旋桨,按螺旋桨特性工作室,为柴油机的推进特性。

意义:1.根据柴油机的工作能力合理的设计、选用螺旋桨;

2.确定使用中功率与转速的配合点;

3.确定推(拖)船舶在各种工况下的负荷;

4确定船舶的经济航速。

10.柴油机的万有特性有何实际意义?

答:

1.选配柴油机;

2.确定柴油机的允许工作界限;

3.用于检查柴油机的工作状态。

11.解释桨叶、桨毂、螺旋桨直径、螺距、螺距比、盘面比、叶数、叶背、叶

面、叶梢、叶根、导边、随边、左(右)旋。

答:

12.何谓螺旋桨进速?他和船速有何差别?

答:

13.如何描述螺旋桨的敞水特性?

答:

14.画简图说明柴油机的允许使用范围。

15.为什么柴油机要设最低稳定转速线?

答:

1.随着曲轴转速的降低,调速器与柴油机在配合中可能出现较大的波动,最终导致柴油机

不能正常工作;2.曲轴转速过低时,会导致柴油机的热力循环不能正常进行;3.曲轴转速过低,就不能保证建立连续的油膜。

16.画图分析不同螺距比对柴油机工作的影响?

答:

17.指出图中各线的含义,并说明I、II、III区的意义。

答:

18.如何确定螺旋桨设计负荷点?

答:

螺旋桨的设计负荷点与设计时所选定的机、桨特性曲线有关,将他们的特性曲线示于同一功率----转速特性图上,其交点就是配合点。

19.现代船用大型柴油机在选配螺旋桨时为什么均留有一定的功率储备

答:

船舶在航行中遇到风浪或使用一段时间后因污底而使船体阻力增加,这会导致螺旋桨加“重”,进而导致转速和功率降低。为了保证在长期运行期间主机负荷不会过重,就要在选螺旋桨时留有一定的功率储备。

20.何谓功率储备、转速储备、阻力储备?

答:

功率储备:取主机功率的某一百分比,转速为百分百,船体阻力取新船满载试航时的阻力作为设计工况。

转速储备:取100%主机功率,适当增加转速,而船体阻力取满载试航时的阻力作为设计工况点。

阻力储备:取100%主机功率,100%转速,而船体阻力则取满载运行时船底有一定程度的污底、并有风浪时的阻力作为设计工况点。

21.简述单机直接带桨的特点,画简图说明其配合特性。

答:

22.减速传动有何意义?

答:

23.简述双机并车的特点,并说明其配合特性。

答:优点:

24.多机多桨传动有何优点?

答:

1.明显减少了剩余功率范围。

2.一旦某台主机发生了故障,船舶仍可继续航行,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3.对工况多变和装载多变的舰船,相应地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同时,主机可以轮换工作、方便维修,总体上可以延长装置的寿命。

25.何谓调距桨?有何特点?

答:

调距桨:通过转动桨叶来改变螺距,从而改变船舶航速或正、倒航的一种螺旋桨推进装置。特点:

1任何工况下均能吸收主机的全功率。

2不同的转速和螺距比相配合,可得到需要的船舶航速。

3桨转速n不变下,改变螺距比可改变航速。

26.画出系泊工况的配合特性图,并加以说明。

答:

此时,J=0时,KT、Kq最大,此时推进特性线最陡。如装全制式调速器,不能把

主机转速开到额定值,否则超负荷。配合点b的转速要求nB=(0.8~0.85)nA.

机械设计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机械设计原理 一、判断题: 1.零件是机器的运动单元体。()× 2.若干个零件的组合体称为构件。()× 3.由构件和运动副所组成的,并且每个构件都在运动的组合体称为机构。()× 4.由构件和运动副组成的,其它构件都在运动的组合体称为机构。()× 5.机构中必有一个构件为机架。()√ 6.在主动构件带动下,运动规律可知的构件称为从动件。()√ 7.机构中一定有也只能有一个主动构件。()× 8.机器与机构的区别是机器结构上更加复杂。()× 9.机器的运动和动力的来源部分称为工作部分。()× 10.以一定的运动形式完成有用功的部分是机器的传动部分。()× 11.由构件和平面运动副所组成的机构称为平面连杆机构。()× 12.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是制造简单但磨损快。()× 13.由四个构件和四个运动副依次相联接所组成的机构称为四杆机构。()× 14.与机架组成转动副的构件称为曲柄。()× 15.在铰链四杆机构中两连杆都做往复摆动则称为双曲柄机构。()× 16.在双曲柄机构中主动摇杆可以作往复摆动也可以作整周转动。()× 17.一般双曲柄机构的两曲柄角速度多不相等。()√ 18.在铰链四杆机构中曲柄一定是最短杆。()× 19.在铰链四杆机构中摇杆一定不是最短杆。()× 20.在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一定是主动构件。()× 21.双曲柄机构中机架一定是最短杆。()× 22.双摇杆机构中连架杆一定不是最短杆。()× 23.以曲柄摇杆机构中的曲柄为机架得到的还是曲柄摇杆机构。()× 24.以曲柄摇杆机构中的摇杆为机架得到的还是曲柄摇杆机构。()× 25.以曲柄摇杆机构中的连杆为机架得到的还是曲柄摇杆机构。()√ 26.以双曲柄机构中的曲柄为机架得到的一定还是双曲柄机构。()× 27.以双摇杆机构中的摇杆为机架得到的一定还是双摇杆机构。()× 28.没有一个铰链四杆机构,不论取四个杆中哪个为机架都是双曲柄机构。()× 29.没有一个铰链四杆机构,不论取四个杆中哪个为机架都是双曲柄机构。()× 30.没有一个铰链四杆机构,不论取四个杆中哪个为机架都是曲柄摇杆机构()√ 31.曲柄滑块机构曲柄转动一周,滑块往复运动一次。()√ 32.曲柄滑块机构曲柄可做为主动件,滑块也可做为主动件。()√ 33.冲压机是曲柄为从动件,滑块为主动件的曲柄滑块机构。()× 34.摇块机构是内燃机的工作机构。()× 35.摆动导杆机构的导杆可以往复摆动,也可以做整周转动。() 36.转动导杆机构曲柄转动一周导杆也转一周,所以导杆与曲柄角速度恒相等。()× 37.摇块机构定块机构是同一类型的机构。()× 38.机构极位夹角越大,特性系数K也越大,急回特性越明显。()√ 39.曲柄滑块机构没有急回特性。()× 40.摆动导杆机构一定具有急回特性。()√ 41.在四杆机构中往复运动从动件都具有急回特性。()× 42.压力角越大,有效分力越大,机构效率越高。()× 43.在机构运动中从动件压力角是一定值。()× 44.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其压力角α= 900。()√

正交实验设计原理

正交实验设计 1.概述 任何生产部门,任何科学实验工作,为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都必须恰当地安排实验工作,力求通过次数不多的实验认识所研究课题的基本规律并取得满意的结果。例如为拟定一个正确而简便的分析方法,必然要研究影响这种分析方法效果的种种条件,诸如试剂浓度和用量、溶液酸度、反应时间以及共存组分的干扰等等。同时,对于影响分析效果的每一种条件,还应通过试验选择合理的范围。在这里,我们把受到条件影响的反系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以及方法的效果等叫做指标;把试验中要研究的条件叫做因素;把每种条件在试验范围内的取值(或选取的试验点)叫做该条件的水平。这就是说我们常常遇到的问题可能包括多种因素,各种因素又有不同的水平,每种因素可能对分析结果产生各自的影响,也可能彼此交织在一起而产生综合的效果。 正交试验设计就是用于安排多因素实验并考察各因素影响大小的一种科学设计方法。它始于1942年,之后在各个领域里都得到很快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这种科学设计方法是应用一套已规格化的表格——正交表来安排实验工作,其优点是适合于多种因素的实验设计,便于同时考查多种因素各种水平对指标的影响通过较少的实验次数,选出最佳的实验条件,即选出各因素的某一水平组成比较合适的条件,这样的条件就所考查的因素和水平而言,可视为最佳条件。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因素中抓住主要因素,并判断那些因素只起单独的作用,那些因素除自身的单独作用外,它们之间还产生综合的效果。数理统计上的实验设计还能给出误差的估计。 2. 试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全面试验法 正交设计的方法,首先应根据实验的目的,确定影响实验结果的各种因素,选择这些影响因素的试验点,进而拟出实验方案,之后按所拟方案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评估。必要时再拟出进一步的实验方案,使实验工作更趋完善,所得结果也更为可靠。 如在研究某一显色反应时,为选择合适的显色温度、酸度和显色完全的时间,可作如下的试验安排。 首先确定上述三因素的实验范围: 显色温度: 25——35℃ (温度以A表示) 酸浓度:——L (酸浓度以B表示)

结构设计原理课后题答案8—20

8-1大小偏心受拉构件的界限如何区分?它们的特点与破坏特征各有何不同? 答:当偏心拉力作用点在As合力点与A’s合力点之间时为小偏心受拉情况,否则为大偏心受拉。小偏心情况下,构件破坏前混凝土已全部裂通,拉力完全由钢筋承担;大偏心情况下,裂缝不会贯通整个截面,裂缝开展很大,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 8-2《公路桥规》对大小偏心受拉构件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有哪些要求? 答:规定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纵筋的配筋率按构件毛截面面积计算,而大偏心受拉构件 一侧受拉纵筋的配筋率按As/bh 0计算,他们的值都不应小于45f td /f sd ,同时不小于0.2. 9-1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为什么《公路桥规》必须进行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和短暂状况应力计算?与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有何不同之处? 答:因为钢筋混凝土构件除了可能由于材料强度破坏或失稳等原因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以外,还可能由于构件变形或裂缝过大影响了构件的适用性及耐久性,而达不到结构正常使用要求。不同点:○1极限状态取构件破坏阶段○2截面承载能力大于最不利荷载效应○3作用效应取短期和长期效应的一种或两种组合,汽车荷载不计冲击系数。 9-2什么是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换算截面? 答:将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的实际截面换算成一种拉压性能相同的假想材料组成的匀质截面。 9-3引起钢筋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作用效应、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钢筋锈蚀。 9-4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应考虑什么? 答:混凝土冻融破坏、混凝土的碱集料反应、侵蚀性介质的腐蚀、机械磨损、混凝土的碳化、钢筋锈蚀。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可能与混凝土材料、结构构造和裂缝 12-1何为预应力混凝土?为什么要对构件施加预应力?预应力混凝土的主要优点是什么?其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所谓预应力混凝土,就是事先人为地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中引入内部应力,且其数值和分布恰好能将使用荷载产生的应力抵消到一个合适程度的配筋混凝土。 对构件施加预应力原因:使之建立一种人为的应力状态,这种应力的大小和分布规律,能有利于抵消使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拉应力,因而使混凝土构件在使用荷载作用下不致开裂,或推迟开裂或者使裂缝宽度减小。 基本原理:由于预先给混凝土梁施加了预压应力,使混凝土梁在均布荷载q作用使下边缘所产生的拉应力全部被抵消,因而可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混凝土梁可以全截面参加工作,这就相当于改善了梁中混凝土的抗拉性能,而且可以达到充分利用高强钢材的目的。 12-2什么是预应力度?《公路桥规》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如何分类? 预应力度:由预加应力大小确定的消压弯矩与外荷载产生的弯矩的比值。分三类:○1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作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控制的正截面受拉边缘不允许出现拉应力(不得消压)○2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作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下控制的正截面受拉边缘出现拉应力或出现不超过规定宽度的裂缝○3钢筋混凝土构件—不预加应力的混凝土构件 12-4什么是先张法?答:先张法,即先张拉钢筋,后浇筑构件混凝土的方法。 12-5什么是后张法?答:后张法是先浇筑构件混凝土待混凝土结硬后再张拉预应力钢筋并锚固的方法。 13.3何谓预应力损失?何谓张拉控制应力?张拉控制应力的高低对构件有何影响? 答:预应力损失: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随着张拉、锚固过程和时间推移而降低的现象 张拉控制应力:指预应力钢筋锚固前张拉钢筋的千斤顶所显示的总拉力除以预应力钢筋截面积所求得的钢筋应力值。影响:张拉控制应力能够提高构建的抗裂性、减少钢筋用量。过高使钢筋在张拉或施工过程中被拉断、应力松弛损失增大、构件出现纵向裂缝也降低了构件的

09235设计原理-历年真题

SKZT1307-0923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领导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传到法国和比利时,兴起了一场席卷欧美的设计运动——新艺术运动。 A.威廉莫里斯 B.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C.凡德维尔德 D.彼得贝伦斯 2.设计的原则不包括 A.统一与多样 B.平衡与节奏 C.部分与整体 D.比例与尺度 3.不属于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设计思维类型是 A.程序性设计思维 B.典范性设计思维 C.叙述性设计思维 D.发散性设计思维 4.下列是企业形象识别的是 A.CI 5.非物质社会是以为核心的社会。 A.服务 B.共享 C.互动 D.情感 6.世界上第一座采取重复生产的标准预制单元构件建造起来的大型建筑是 A.红屋 B.包豪斯设计学院 C.水晶宫 D.埃菲尔铁塔 7.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一种式样设计运动,从交通工具外形设计开始,波及几乎所有产品。 A.波普设计 B.流线型运动 C.新艺术运动 D.后现代设计 8.认为只有幸福和道德高尚的人才能产生美的设计,而工业化生产和劳动分工剥夺了人的创造性,同时带来许多社会问题。 A.萨利文 B.勒柯布西耶 C.维克多巴巴纳克 D.约翰拉斯金 9.下列不是构成产品造型设计的基本要素的是 A.功能 B.造型 C.需求 D.技术条件 10.下列不属于设计“三部曲”的是 A.问题概念化 B.构想明确化 C.概念视觉化 D.设计商品化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1.设计方法是从总体上划分有 A.功能论方法 B.艺术论方法 C.系统论方法 D.全面分析法 E.头脑风暴法 12.色彩的性质包括 A.明度 B.纯度 C.色相 D.饱和度 E.光感 13.现代产品设计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有 A.功能性要求 B.审美性要求 C.经济性要求 D.创造性要求 E.适应性要求 14.景观设计具体可以分为 A.建筑景观设计 B.雕塑景观设计 C.绿化景观设计 D.照明景观设计 E.水景景观设计 15.现代设计一般包括 A.现代环境设计 B.现代产品设计

结构设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

结构设计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1 配置在混凝土截面受拉区钢筋得作用就是什么? 混凝土梁得受拉能力很弱,当荷载超过c f 时,混凝土受拉区退出工作,受拉 区钢筋承担全部荷载,直到达到钢筋得屈服强度。因此,钢筋混凝土梁得承载能 力比素混凝土梁提高很多。 2解释名词: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以边长为150mm 得混凝土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规定温 度与湿度下养护28天,依照标准制作方法,标准试验方法测得得抗压强度值。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采用150*150*300得混凝土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在规定温 度与湿度下养护28天,依照标准制作方法与试验方法测得得混凝土抗压强度值。 混凝土抗拉强度:采用100*100*150得棱柱体作为标准试件,可在两端预埋钢筋, 当试件在没有钢筋得中部截面拉断时,此时得平均拉应力即为混凝土抗拉强度。 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采用150mm 立方体试件进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按照规定得试验方法操作,按照下式计算A F A F 673.02f ts ==π 3 混凝土轴心受压得应力—应变曲线有何特点?影响混凝土轴心受压应力—应 变曲线有哪几个因素? 完整得混凝土轴心受压得应力-应变曲线由上升段OC ,下降段CD,收敛段DE 组成。 0~0、3fc 时呈直线;0、3~0、8fc 曲线偏离直线。0、8fc 之后,塑性变形 显著增大,曲线斜率急速减小,fc 点时趋近于零,之后曲线下降较陡。D 点之后, 曲线趋于平缓。 因素:混凝土强度,应变速率,测试技术与试验条件。 4 什么叫混凝土得徐变?影响徐变有哪些主要原因? 在荷载得长期作用下,混凝土得变形随时间增长,即在应力不变得情况下, 混凝土应变随时间不停地增长。这种现象称为混凝土得徐变。 主要影响因素: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得应力大小,加载时龄期,混 凝土结构组成与配合比,养生及使用条件下得温度与湿度。 5 混凝土得徐变与收缩变形都就是随时间而增长得变形,两者有与不同之处? 徐变变形就是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变形随时间增长,收缩变形就是混凝土在凝 结与硬化得物理化学反应中体积随时间减小得现象,就是一种不受外力得自由变 形。 6 普通热轧钢筋得拉伸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有什么特点?《公路桥规》规定使用 得普通热轧钢筋有哪些强度级别?强度等级代号分别就是什么? 答:屈服钢筋从试验加载到拉断共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 段,破坏阶段 按屈服强度分为:235MPa ,300MPa ,335MPa ,400MPa ,500MPa 代号:HPB235(R235),HRB335,HRB400,RRB400(KL400) 7 什么就是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应力与粘结强度?为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 有足够得粘结力要采取哪些措施? (1)由于变形差(滑移)沿混凝土与钢筋接触面上产生得剪应力称为粘结应力。 (2)在拔出试验失效时得最大平均应力作为粘结强度。dl πτF = (3)主要措施:提高混凝土强度,调整钢筋布置位置,调整钢筋间距,增加保

建筑设计原理(选择题)

《建筑设计原理》 ——名词解释、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 一、判断题 1、所谓空间的质,就是指一定的采光、通风、日照条件.(√) 2、“墙倒屋不塌”这种建筑结构是指大跨度结构体系.(×) 3、以墙和柱承重的梁板结构体系,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埃及建筑中就已经被广泛使用了。(√) 4、拱的跨度愈大,支承它的墙则愈薄。(×) 5、古今中外,尽管在形式处理方面有极大的差别,但凡属优秀作品,必然遵循一个共同准则——多样统一。(√) 6、美国建筑大师莱特把自己的建筑称之为“有机建筑”。(√) 7、人们常把黑色看成是“万全的颜色”。(×) 8、工业建筑群体布局,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组织好交通运输路线。(√) 9、人们把我国古典园林比之为山水画的长卷. (√) 10、沙里宁认为“装饰即罪恶”。(×) 11、高直的尖拱和飞扶壁结构体系,有助于造成高耸、空灵和令人神往的神秘气氛.(√) 12、板梁结构体系的特点是墙体本身既要起到围隔空间的作用,同时又要承担屋面的荷重,把围护结构和承重结构这两重任务合并 在一起。(√) 13、一切拱形结构都是人类为了谋求更大室内空间的产物。(√) 14、著名的黄金分割比为1:1.615。(×) 15、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借景”的处理手法也是一种空间的渗透。(√) 16、密斯·凡德罗认为“平面布局是根本”;“没有平面布局就缺乏条理,缺乏意志”。(×) 17、我国古典建筑由于采用木构架和玻璃屋顶,色彩富丽堂皇,所强调的是对比。(√) 18、尺度所研究的是建筑物的整体或局部给人感觉上的大小印象和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问题。(√) 19、莱特设计的“西塔里森”不仅利用了自然环境的视觉,同时还扩大到听觉。(×) 20、各生产车间的布局应考虑到如何使之尽量地符合于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如果是排出烟雾或其它有害气体的车间,应考虑它对 环境的污染,一般应将这样的车间布置在上风位.(×) 21、日本建筑师矶崎新设计的松尾神社被誉为“日本第一个后现代作品”。( ×) 22、暖色可以使人紧张、热烈、兴奋。(√) 23、大跨度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把承重的骨架和用来围护或分隔空间的帘幕式的墙面明确地分开。(×) 24、以静态均衡来讲,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对称的形式;另一种是非对称的形式。(√) 25、技术美学的主要特点在于它重视艺术构思过程的逻辑性。(√) 26、当今西方流行的后现代建筑思潮中,虚构、讽喻、拼贴、象征性等都是建筑师惯常使用的手法。(√) 27、皮阿诺、罗斯杰、福斯特为高技派代表人物。(√) 28、解构主义代表人物有艾森曼、屈米、盖里、利博斯金德、哈迪德、藤井博已等人。(√) 29、冷色使人感到安定、优雅、宁静。(√) 30、某些单层工业厂房,由于跨度大而采光要求又高,及时沿两侧开窗也满足不了要求,于是除开侧窗外还必须开天窗。(√) 二、单选题 1.在欧洲逐渐发展起来的,具有相当稳定性的露明半框架结构是指 ( B ) A、硬山架檩结构 B、半木结构 C、榫卯结构 D、筒形结构 2.以墙柱形成空间的垂直面,以粱板形成空间的水平面的结构体系是( A ) A、墙柱承重梁板结构 B、框架结构 C、大跨度结构 D、悬挑结构 3.将承受荷载后的重力和水平推力集中于四角的拱是 ( A ) A、筒形拱 B、交叉拱 C、开放拱 D、叠形拱 4.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的结构形式属于 ( B ) A、框架结构 B、框架——剪力墙结构 C、网架结构 D、井筒结构 5.本世纪初出现的主张建筑应适应工业化时代,又一次否定古典建筑的建筑设计思潮是( C )

船舶设计原理答案最新

1.试航航速V t:一般指满载试航速度,即主机在最大持续功率的情况下, 静止在水中(不超过三级风二级浪)的新船满载试航所测得的速度。服务航速V S是指船平时营运时所使用的速度,一般是平均值。 2.续航力:一般指在规定的航速或主机功率情下,船上一次装足的燃料可 供船连续航行的距离。 3.自持力:亦称自给力,指船上所带淡水和食品在海上所能维持的天数。 4.船级(船舶入级):是指新船准备入哪个船级社,要求取得什么船级标 志,确定设计满足的规范。 5.积载因数C:对于干货船,通常用其表征货物所需的容积,即每吨货所要 求的货舱容积数,单位是T/m3。 6.船型:是指船的建筑特征,包括上层建筑形式,机舱位置,货舱划分, 甲板层数,甲板间高等。 7.载重量系数ηDW=D W0/Δ0:它表示D W0占Δ0的百分数,对同样Δ的船来 说,ηDW大者,L W小,表示其载重多。而对同一使用任务要求,即D W和其他要求相同时,ηDW 大者,说明Δ小些也能满足要求。 8.平方模数法:假定W h比例于船体结构部件的总面积(用L,B,D的某种组 合)如W h=C h L(aB+bD)。该方法对总纵强度问题不突出的的船,计算结果比较准确,适用于小船尤其是内河船。 9.立方模数法:假定W h比例于船的内部总体积(用LBD反映)则有 W h=C h LBD。该方法以船主体的内部体积为模数进行换算,C h值随L增加而减少的趋势比较稳定。对大、中型船较为适用。缺点:没有考虑船体的肥瘦程度,把LBD各要素对W h的影响看成是等同的。 10.诺曼系数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表示的是增加1Tdw时船所要增加的

浮力。 11.载重型船:指船的载重量占船的排水量比例较大的船舶。 12.布置地位型船:又称容积型船,是指为布置各种用途的舱室,设备等需 要较大的舱容及甲板面积的一类船舶。 13.失速:风浪失速是指船舶在海上航行,由于受风和浪的扰动,航行的速 度较静水条件时的减少量,这种速度损失有时是相当大的。 14.甲板淹湿性:是指在波浪中的纵摇和垂荡异常激烈时,在船首柱处,船 与波浪相对运动的幅值大于船首柱处的干舷,波浪涌上甲板的现象。15.最小干舷:对海船来说,就是根据《海船载重线规范》的有关规定计算 得的F min值,它是从保证船的安全性出发,为限制船舶在营运过程中的最大吃水而提出的要求,是从减小甲板上浪和保证储备浮力两方面考虑的。 16.A型船舶:载运液体货物的船舶(如油船)。这类船舶具有货舱口小且封 闭性好,露天甲板的完整性高,再如油船甲板上设备少,较易排水,货物的渗透率低,抗沉的安全程度较高的特点等,称为A型船。B型船舶:不符合A型船舶特点的其他船舶,他们的干舷应大些。 17.载重线标志:表示船在不同航区,不同季节,允许的最小干舷,以此规 定船舶安全航行的最大吃水,便于港监部门监督。 18.登记吨位Rt:是指按《船舶吨位丈量规范》的有关规定计算得到的船内 部容积,1登记吨位=2.832m3=100立方英尺 19.总吨位Gt:登记吨位的一种,是计量除“免除处所”以外的全船所有“围 蔽处所”而得到的登记吨位。 20.结构吃水T:对于富裕干舷船,在设计时根据规范核算最小干弦,求得最 大装载吃水Tmax,并使船体结构实际符合Tmax的要求,此时Tmax又称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一、实验方案的设计 (一)、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应包括的内容有: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记录,及结果处理、问题和讨论等。 (二)、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 (1)、当制备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时,不能用强氧化性酸,如: ①、制氢气不能用HNO3、浓H2SO4,宜用稀H2SO4等。另外,宜用 粗锌(利用原电池原 理加快反应速率),不宜用纯锌(反应速率慢)。 ②、同理,制H2S、HBr、HI等气体时,皆不宜用浓H2SO4。前者宜 用稀盐酸,后两者宜 用浓磷酸。 FeS + 2HCl = FeCl2+ H2S↑H3PO4+ NaBr NaH2PO4+ HBr↑(制HI用NaI) (2)、与反应进行、停滞有关的问题 用CaCO3制CO2,不宜用H2SO4。生成的微溶物CaSO4会覆盖在CaCO3表面,阻止反应进 一步进行。 (3)、MnO2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备的Cl2中含HCl气体和水蒸气较多;若用 KMnO4代替MnO2进行反应,由于反应不需加热,使制得的Cl2中含HCl气体和水蒸气极 少。 (4)、酸性废气可用碱石灰或强碱溶液吸收,不用石灰水,因为Ca(OH)2属于微溶物质,石灰水中Ca(OH)2的含量少。 (5)、检查多个连续装置的气密性,一般不用手悟法,因为手掌热量有限。 (6)、用排水法测量气体体积时,一定要注意装置内外压强应相同。

(7)、实验室制备Al(OH)3的反应原理有两个:由Al3+制Al(OH)3,需加氨水;由AlO2-制Al(OH)3,需通CO2气体。 (8)、装置顺序中,应先除杂后干燥。如实验室制取Cl2的装置中,应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气体,后用浓H2SO4吸收水蒸气。 2、可行性 (1)、在制备Fe(OH)2时,宜将NaOH溶液煮沸,以除去NaOH溶液中溶解的O2;其次在新制的FeSO4溶液中加一层苯,可以隔离空气中的O2,防止生成的Fe(OH)2被氧化。 (2)、实验室一般不宜采用高压、低压和低温(低于0℃)等条件。 (3)、在急用时:宜将浓氨水滴入碱石灰中制取NH3,不宜用NH4Cl与Ca(OH)2反应制取NH3;又如,宜将浓HCl滴入固体KMnO4中制备Cl2;还有将H2O2滴入MnO2中制O2,或将H2O滴入固体Na2O2中制备O2等。 (4)、收集气体的方法可因气体性质和所提供的装置而异。 (5)、尾气处理时可采用多种防倒吸的装置。 3、安全性 实验设计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的药品和一些有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当必须使用时,应注意 有毒药品的回收处理,要牢记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以防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 (1)、制备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务必认真验纯,以防爆炸! (2)、易溶于水的气体,用溶液吸收时应使用防倒吸装置。 (3)、对强氧化剂(如KClO3等)及它与强还原剂的混合物,千万不能随意研磨,以防止 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引起人身伤害等事故。 (4)、有毒气体的制备或性质实验均应在通风橱或密闭系统中进行,尾气一般采用吸收或燃 烧的处理方法。 (5)、混合或稀释时,应将密度大的液体缓慢加到密度小的液体中,以防液体飞溅。如浓硫 酸的稀释等。 (6)、用Cu制CuSO4,可先将Cu在空气中灼烧成CuO,再加稀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问答题 1.什么是混凝土结构? 2.以简支梁为例,说明素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受力性能的差异。 3.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基础条件是什么? 4.混凝土结构有什么优缺点? 5.房屋混凝土结构中各个构件的受力特点是什么? 6.简述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的主要阶段。 7.简述性能设计的主要步骤。 8.简述学习《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一章绪论 问答题参考答案 1.什么是混凝土结构? 答:混凝土结构是以混凝土材料为主,并根据需要配置和添加钢筋、钢骨、钢管、预应力钢筋和各种纤维,形成的结构,有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及纤维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充分利用了混凝土抗压强度高和钢筋抗拉强度高的优点。 2.以简支梁为例,说明素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受力性能的差异。 答:素混凝土简支梁,跨中有集中荷载作用。梁跨中截面受拉,拉应力在荷载较小的情况下就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梁被拉断而破坏,是无明显预兆的脆性破坏。 钢筋混凝土梁,受拉区配置受拉钢筋梁的受拉区还会开裂,但开裂后,出现裂缝,拉力由钢筋承担,直至钢筋屈服以后,受压区混凝土受压破坏而达到极限荷载,构件破坏。 素混凝土简支梁的受力特点是承受荷载较小,并且是脆性破坏。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极限荷载明显提高,变形能力明显改善,并且是延性破坏。 3.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基础条件是什么? 答:混凝土和钢筋协同工作的条件是: (1)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良好的粘结力,使两者结合为整体; (2)钢筋与混凝土两者之间线膨胀系数几乎相同,两者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的温度变形使粘结力遭到破坏; (3)设置一定厚度混凝土保护层; (4)钢筋在混凝土中有可靠的锚固。

《船舶设计原理》部分答案

1基本概念: 绿色设计思想: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又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的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船舶绿色设计:利用绿色设计基本思想,设计出资源省,能耗低,无污染,效益高的绿色船型。 能效设计指数 试航速度:是指满载时主机在最大持续功率前提下,新船于静,深水中测得的速度。 服务速度:是指船在一定的功率储备下新船满载所能达到的速度。 续航力:一般是指在规定的航速和主机功率情况下,船一次所带的燃油可供连续航行的距离。 自持力:是指船上所带的淡水和食品所能维持的天数。 全新设计法:在没有合适母型船的情况下,往往采用边研究、边试验、边设计的方法 母型设计法:在现有船舶中选取与设计船技术性能相近的优秀船舶作为母型船,并在其基础上,根据设计船的特点,运用基本设计原理有所改进和创新的设计方法。 四新: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 最小干舷船:对载运积载因数小的重货船,其干舷可为最小干舷,并据此来确定型深D ,这类船称为最小干舷船。 富裕干舷船:对载运积载因数大的轻货船,按最小干舷所确定的D ,其舱容往往不能满足货舱容积的要求,因而D 需根据舱容来定,从而实际干舷大于最小干舷,这类船称为富裕干舷船。 结构吃水:如结构按最大装载吃水设计,则此时的吃水称为结构吃水。 出港:到港: 载重型船:运输船舶中,载重量占排水量较大的船舶,如散货船、油船等。这类船对载重量和舱容的要求是确定船舶主尺度是考虑的主要因素。 DWT V E E EEDI ref ?-=节能装置设备消耗

布置型船:船舶主尺度由所需的布置地位决定,而载重量不作为主要因素考虑 的一类船舶。如客船等。 舱容要素曲线:是指液体舱的容积、容积形心垂向和纵向坐标、自由液面对通过其中心纵轴的惯性矩等随液面不同而变化的曲线。 容量方程: 吨位:船舶登记吨位(RT):是指国际船舶吨位丈量公约或船籍国政府制定的 吨位丈量规则核定的吨位,包括总吨位和净吨位。 ⒈总吨位(GT):是以全船围蔽处所的总容积(除去免除处所)来量计,它表征船的大小。 ⒉净吨位(NT):是按船舶能用于营利部分的有效容积来量计,它表征船舶的营利能力。 船舶登记吨RT为与船的载重吨位DW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对于同样载重量的船舶,其登记吨位小者经济性要好些。 最佳船长:对应于阻力最小的船长。 经济船长:从造价和营运经济角度出发,对应于阻力稍有增加的较短船长。临界船长:对应于阻力开始显著增加的最短船长。 耐波性:是指船舶在风浪中遭受外力干扰产生各种摇摆运动以及砰击、上浪、失速等情况下,仍能维持一定航速在水面上航行的性能。 抗沉性: 操纵性::是指船舶利用其控制装置来改变或保持其运动速率、姿态和方向的能力。它关系到船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快速性:就是航行速度与所需主机功率之间的问题,一是达到规定的航速指标,所需的主机功率小:二是当主机功率给定时,船的航速比较高。 资金时间价值:是指资金随时间变化而产生的资金增值和效益,其计算方法分单利法和复利法。 总现值:船舶(设备)使用期内个年总费用与残值的折现,其值越小越好。平均年度费用(AAC):是指将船舶或设备的初投资在营运期内每年的等额资金会收费用与年营运费用之和,其值越小越好。 必要费率:是指为达到预订的投资收益率单位运量(周转量)所需的收入。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思考题答案

1.1 钢筋混凝土梁破坏时的特点是:受拉钢筋屈服,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破坏前变形 较大,有明显预兆,属于延性破坏类型。 2.1 ①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 cu,k 是根据以边长为150mm 的立方体为标准试 件,在(20±3)℃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 ,按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确定的。②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f ck 是根据以150mm ×150mm ×300mm 的棱柱体为标准试件,在与立方体 标准试件相同的养护条件下,按照棱柱体试件试验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确定的。③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f tk 是采用直接轴心抗拉试验直接测 试或通过圆柱体或立方体的劈裂试验间接测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轴心抗拉强度。④由于棱柱体标准试件比立方体标准试件的高度大,试验机压板与试件之间的摩擦力对棱柱体试件高度中部的横向变形的约束影响比对立方体试件的小,所以棱柱体试件的抗压强度比立方体的强度值小,故f ck 低于f cu,k 。⑤轴心抗拉强度标 准值f tk 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 cu,k 之间的关系为: 245.055.0k cu,tk )645 .11(395.088.0αδ?-?=f f 。⑥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f ck 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 cu,k 之间的关系为:k cu,21ck 88.0f f αα=。 2.2 根据约束原理,要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就要对混凝土的横向变形加以约束,从 而限制混凝土内部微裂缝的发展。因此,工程上通常采用沿方形钢筋混凝土短柱高度方向环向设置密排矩形箍筋的方法来约束混凝土,然后沿柱四周支模板,浇筑混凝土保护层,以此改善钢筋混凝土短柱的受力性能,达到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延性的目的。 2.3 连接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原点至曲线任一点处割线的斜率,即为混凝土的 变形模量。在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原点作一切线,其斜率即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2.4 结构或材料承受的荷载或应力不变,而应变或变形随时间增长的现象称为徐变。徐 变对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工作性能有很大影响,它会使构件的变形增加,在钢筋混凝土截面中引起应力重分布的现象,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会造成预应力损失。影响混凝土徐变的主要因素有:1)时间参数;2)混凝土的应力大小;3)加载时混凝土的龄期;4)混凝土的组成成分;5)混凝土的制作方法及养护条件;6)构件的形状及尺寸;7)钢筋的存在等。减少徐变的方法有:1)减小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和水灰比;2)采用较坚硬的骨料;3)养护时尽量保持高温高湿,使水泥水化作用充分;4)受到荷载作用后所处的环境尽量温度低、湿度高。 4.1 所谓“界限破坏”,是指正截面上的受拉钢筋的应变达到屈服的同时,受压区混凝 土边缘纤维的应变也正好达到混凝土极限压应变时所发生的破坏。此时,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纤维的应变c ε=cu ε=0.0033-0.5(f cu,k -50)×10-5,受拉钢筋的应变s ε=y ε=f y /E s 。 4.2 当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ρ满足b min ρρρ≤≤时发生适筋破坏形态;当min ρρ<时发生 少筋破坏形态;当b ρρ>时发生超筋破坏形态。与这三种破坏形态相对应的梁分别称为适筋梁、少筋梁和超筋梁。由于少筋梁在满足承载力需要时的截面尺寸过大,

船舶设计原理笔记整理

全新设计法在新船型开发设计中会遇到不可能找到完整的母型船资料的情况,往往要采用边研究边试验边设计的方法。母型设计法根据新船的特点和要求,合理地选取母型,在参考的过程中有所改进和创新的设计方法。最小干舷船对载运积载因数小的重货船,其干舷可视为最小干舷,并据此确定型深,此类船称为最小干舷船。富裕干舷船对载运积载因数大的轻货船,按最小干舷所确定型深,其舱容往往不能满足货舱容积的要求,因而型深需要根据舱容来定,从而实际干舷大于最小干舷,此类船称为富裕干舷船。结构吃水在设计时求得最大装载吃水,并使船体结构设计符合其要求。载重型船运输船舶中,载重量占排水量比例较大的船。布置型船船舶的主尺度主要由所需的布置地位决定,而载重量不作为主要考虑因素的船。舱容要素曲线液体舱的容积,容积型心垂向和纵向坐标、自由液面对通过其中心纵轴的惯性矩等随液面不同而变化的曲线。平均年度费用将船舶或设备的初投资在营运期内每年的等值资金回收费用与年营运费之和。 内部收益率船舶使用期或还本付息期内使NPV等于零的投资收益率。 横剖面面积曲线以船长为横坐标,设计水线以下各站横剖面积为纵坐标所绘制的一条曲线。||进行完工设计的必要性:船舶在建造施工中,往往对原设计做一些修改,这些变动会引起船舶重心以及性能某些方面变化,另有些数据和指标为估算,因此新船建造完毕后,要根据倾斜试验结果和实际采用材料设备修改原有有关设计和计算,编制完工设计书。影响货舱容量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说增加型深D是增大货舱容积最有效的措施增加船长提高造价,增加船宽影响稳性,缩小首尾舱及双层底尺寸但规范有一定的要求,最大限度缩短机舱长度,增加D。对大船来说加大D对强度有利对钢料影响不大,D增大船的重心升高,对稳性有影响,但一般情况比较好解决。设置压载水舱的必要性及其考虑空载返航过程中船舶重心提高,初稳性高降低;空载返航时吃水太小,桨叶不能充分浸在水中,推进效率推理降低;空载时首吃水太小,海浪拍击损坏首部结构;极度的尾倾会缩小驾驶视野,增加操舵困难。考虑:经常空放航行船舶,压载水量保证首吃水0.025L—0.03L,尾吃水0.04L—0.045L且螺旋桨浸没水中,尾倾值一般不大于0.015L。试根据海军系数公式来推断排水量增加?δ时,主机功率需要增加δP/P 及δΔ/Δ的关系P=Δ^2/3V^3/C, δP=(2/3Δ^-1/3δΔ)V^3/C, δP/P=(2/3Δ^-1/3δΔV^3/C)/(Δ^2/3V^3/C)所以δP/P=2/3(δΔ/Δ)。如船宽B与吃水T之积为常数,试根据初稳性计算公式推导δh和δB的关系,并说明船宽B如何对稳性的影响由初稳性计算公式h=Zb+r-Zg ,Zb∝T,r∝B^2/T,Zg∝D,所以h=a1T+a2B^2/T-δD。关于B及T的增量,δh=a1δT+2a2(B/T)δB-a2(B/T)^2δT, δh= a1δT+2a2(B^2/T)δB/B- a2(B^2/T)δT/T, δh=ZbδT/T+2rδB/B-rδT/T。当BT=K定值时,有δB/B=-δT/T,代入上式可得δh=(3r-Zb)δB/B船宽B 对稳性的影响:对初稳性,船宽B增加,初稳性高h随之增大,有利于船舶的初稳性;对大倾角稳性,船宽B增加,出水及入水体积静矩增大,甲板边缘入水角减小,最大稳性力臂所对应横倾角减小,大倾角时复原力臂增加,有利于船舶大倾角稳性。阐述确定新船主要要素的一般步骤反复迭代逐步近似的过程1主尺度

《结构设计原理》试卷和答案解析

《结构设计原理》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配螺旋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其其核心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于单轴混凝土抗压强度是因为【 C 】 A. 螺旋箍筋参与混凝土受压 B. 螺旋箍筋使混凝土密实 C. 螺旋箍筋横向约束了混凝土 D. 螺旋箍筋使纵向钢筋参与受压更强 2.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极限承载力N u有哪项提供【 B 】 A. 混凝土 B. 纵筋 C. 混凝土和纵筋 D. 混凝土、纵筋和箍筋 3.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其体积【 B 】 A. 膨胀 B. 收缩 C. 不变 D. 先膨胀后收缩 4.两根适筋梁,其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同,其余条件相同,正截面抗弯承载力M u【 A 】 A. 配筋率大的,M u大 B. 配筋率小的,M u大 C. 两者M u相等 D. 两者M u接近 5.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要求钢筋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是因为【 D 】 A. 粘结力方面得考虑 B. 耐久性方面得考虑 C. 抗火方面得考虑 D. 以上3者 6.其他条件相同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与平均裂缝间距、裂缝宽度(指构件表面处)的关系是【 A 】 A.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大,裂缝宽度也愈大 B.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小,裂缝宽度也愈小 C.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小,但裂缝宽度愈大 D. 保护层厚度对平均裂缝间距没有影响,但保护层愈厚,裂缝宽度愈大 7.钢筋混凝土梁截面抗弯刚度随荷载的增加以及持续时间增加而【 B 】 A. 逐渐增加 B. 逐渐减少 C. 保持不变 D. 先增加后减少 8.减小预应力钢筋与孔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损失σs2的措施是【 B 】 A. 加强端部锚固 B. 超张拉 C. 采用高强钢丝 D. 升温养护混凝土 9.预应力混凝土在结构使用中【 C 】 A. 不允许开裂 B. 根据粘结情况而定 C. 有时允许开裂,有时不允许开裂 D. 允许开裂 10.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钢筋强度按下列哪项取值【 D 】 A. 比例极限 B. 强度极限 C. 弹性极限 D. 屈服强度或条件屈服强度 二、填空题 11. 所谓混凝土的线性徐变是指徐变变形与初应变成正比。 12. 钢筋经冷拉时效后,其屈服强度提高,塑性减小,弹性模量减小。 13. 在双筋矩形截面梁的基本公式应用中,应满足下列适用条件:①ξ≤ξb;②x≥2a’,其中,第①条是为了防止梁破坏时受拉筋不屈服;第②条是为了防止压筋达不到抗

设计原理 考试复习题

1、原因:(1)混凝土和钢筋之间有着良好的粘结力,使两者能可靠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在荷载作用下能够很好的共同变形。(2)钢筋和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也较为接近,因此当温度变化时,不致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而破坏两者之间的粘结。(3)包围在钢筋外面的混凝土,起着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的作用,保证了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作用。 优点:(1)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强度是随时间而不断增长的,同时,钢筋被混凝土所包裹而不致锈蚀,所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较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刚度较大,在使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较小,故可有效地用于对变形有要求的建筑中。(2)钢筋混凝土结构既可以整体现浇也可以预制装配,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浇制成各种构件形状和截面尺寸。(3)钢筋混凝土结构所用的原材料中,砂、石所占的比例较大,而砂、石易于就地取材,故可以降低建筑成本。 2、f cu—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f 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f t—混凝土抗拉强度 f ts—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f ck(f tk)—轴心抗压(抗拉)强度标准值f cd—轴心抗压设计值 3.上升段:当压应力σ《0.3f c左右时,应力—应变关系接近直线变化,混凝土处于弹性工作阶段。在压应力σ》0.3f c后,随着压应力的增大,应力—应变关系愈来愈偏离直线,任一点的应变ε可分为弹性应变σce和塑性应变σcp两部分,原有的混凝土内部微裂缝发展,并在孔隙等薄弱处产生新的个别的微裂缝。当应力达到0.8f c左右后,混凝土塑性变形显著增大,内部裂缝不断扩展延伸,并有几条贯通,应力—应变曲线斜率急剧减小,如果不继续加载,裂缝也会发展,即内部裂缝处于非稳定发展阶段。当应力达到最大应力σ=f c时,应力—应变曲线的斜率已接近水平,试件表面出现不连续的可见裂缝。 下降段:达到峰值应力点后,混凝土的强度并不完全消失,随着应力σ的减小,应变仍然增加,曲线下降坡度较陡,混凝土表面裂缝逐渐贯通。 收敛段:在反弯点之后,应力下降的速度减慢,趋于稳定的残余应力。表面纵向裂缝把混凝土棱柱体分成若干个小柱,外载力由裂缝处的摩擦咬合力及小柱体的残余强度所承受。 4、徐变定义: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将随时间而增加,亦即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这种现象被称为混凝土的徐变。混凝土徐变变形是在持久作用下混凝土结构随时间推移而增加的应变。原因:荷载在长期作用下,混凝土凝胶体中的水分逐渐被压出,水泥石逐渐发成粘性流动,微细空隙逐渐闭合,结晶体内部逐渐滑动,微细裂缝逐渐发生等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收缩定义:在混凝土凝结和硬化的物理化学过程中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减小的现象称为收缩。原因:硬化初期水泥石在水化凝固结硬过程中产生提及变化,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自由水分蒸发而引起的干缩。 5、普通热轧钢筋机械性能:屈服应力、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 6、粘结机理分析:(1)混凝土中水泥胶体与钢筋表面化学胶着力。(2)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的摩擦力。(3)钢筋表面粗糙不平产生的机械咬合力。 7.设计基准期:是在进行结构可靠性分析时,考考虑持久设计状况下各项基本变量与时间关系所采用的基准时间参数。当结构的使用年限超过设计基准期时,表明它失效概率可能会增大,不能保证其目标可靠性指标,但不等于结构丧失所要求的功能甚至报废。一般来说,使用寿命长,设计基准期也可以长一些,使用寿命短,设计基准期应短一些。通常设计基准期应小于寿命期。 8.三种设计状况:持久状况(必须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短暂状况(一般只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必要时才作……)、偶然状况(只需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不必考虑……) 9.作用的代表值:作用的标准值(永久作用采用标准值)、可变作用频遇值、可变作用准永久值。 作用效应组合: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标准值效应的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短期效应组合是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频遇值效应的组合。长期效应组合是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准永久值效应的组合。 10.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形态:适筋梁破坏——塑性破坏、超筋梁破坏——脆性破坏、少筋梁——脆性破坏。 11.相对受压区刚度ζ=x/h。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ζb 12.有效宽度b'f用下列三者中的最小值:简支梁计算跨径的1/3、相邻两梁的平均间距、b+2b h+12h f。 13.梁内的钢筋有纵向受拉钢筋、弯起钢筋或斜钢筋、箍筋、架立钢筋和水平纵向钢筋等。梁内弯起钢筋是由主钢筋按规定的部位和角度弯至梁上部后,并满足锚固要求的钢筋。 斜拉钢筋时专门设置的斜向钢筋。 箍筋是沿梁纵轴方向按一定间距配置并箍住纵向钢筋的横向钢筋。箍筋除了帮助混凝土抗剪外,在构造上起着固定纵向钢筋位置的作用并与纵向钢筋、架立筋等组成骨架。 架立钢筋是为构成钢筋骨架用而附加设置的纵向钢筋。 水平纵向钢筋的作用主要是在梁侧面发生混凝土裂缝后,可以减小混凝土裂缝宽度。14.影响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能力的主要因素:剪跨比、混凝土抗压强度、纵向钢筋配筋率、配箍率和箍筋强度。 15.受弯构件上限值γ0V d≤(0.51×10-3)bh0√f cu,k若不满足,则应加大截面尺寸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下限值γ0V d≤(0.5×10-3)α2f td bh0(α2一般取1)若满足则不需要进行斜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而仅需要按构造要求配置箍筋。 16.箍筋的作用是直接抵抗主拉应力,限制裂缝的发展;纵筋用来平衡构建中的纵向分力,且在斜裂缝处纵筋可产生销栓作用,抵抗部分扭矩并可抑制斜裂缝的开展。 17.弯剪扭构件的破坏形态:(1)弯型受压区在构件的顶面(2)弯扭型受压区在构件的一个侧面(3)扭型受压区在构件的底面。 18.抗扭配筋:上限值γ0T d/W t《0.51*10-3√f cu,k 下限值γ0T d/W t《0.50*10-3f td 19.抗弯扭配筋:上限γ0V d/bh0+γ0T d/W t《0.51*10-3√f cu,k下限γ0V d/bh0+γ0T d/W t《0.50*10-3f td 20.短柱:L。/b《8,L。/r《28长柱L。/r>28 21.稳定系数: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计算中,考虑构件长细比增大的附加效应使构件承载力降低的计算系数称为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φ22.轴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构造要求:一般采用C25-C40级混凝土,截面尺寸不宜小于2500mm,一般采用R235、HRB335和HRB400级热轧钢筋,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应不小于12mm,至少有4根且截面每一角隅处必须布置一根,净距不小于50mm,不大于350mm。箍筋必须做成封闭式,直径不小于纵向钢筋直径的1/4,且不小于8mm,间距不大于纵向受力钢筋直径的15倍,且不大于构件截面的较小尺寸(圆用0.8倍直径)并不大于400mm。 23.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形态:(1)受拉破坏——大偏心受压破坏随着荷载的增大,受拉区混凝土先出现横向裂缝,裂缝的开展使受拉钢筋As的应力增长较快,首先达到屈服。中和轴向受压边移动,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变迅速增大,最后,受压区钢筋A s屈服,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而压碎。(2)受压破坏——小偏心受压破坏当靠近N一侧的混凝土压应变达到其极限压应变时,压区边缘混凝土压碎,同时,该侧的受压钢筋A s也达到屈服;但是,破坏时另一侧的混凝土和钢筋As的应力都很小,在临近破坏时,受拉一侧才出现短而小的裂缝。 24.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类型:短柱(材料破坏)、长柱(材料破坏)、细长柱(失稳破坏) 25.偏心受拉:当偏心拉力作用点在截面钢筋As合力点与A s合力点之间时,属于小偏心受拉情况;当偏心拉力作用点在截面钢筋As合力点与A s合力点范围以外时,属于大偏心受拉情况。 26.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为什么规定必须进行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和短暂状况应力计算?与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有何不同之处? 钢筋混凝土构件出了可能由于材料强度破坏或失稳等原因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以外,还可能由于构件变形或裂缝过大影响了构件的适用性和耐久性,而达不到结构的正常使用要求。因此,钢筋混凝土构件除要求进行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外,还要进行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计算,以及短暂状态的构件应力计算。 使用阶段的计算特点:(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取构件的破坏阶段。(2)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设计中,其承载力计算决定了构件的尺寸、材料、配筋数量及钢筋布置,以保证截面承载能力要大于最不利和在效应。 (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汽车和在应计入冲击系数,作用效应及结构构件的抗力均应采用考虑了分项系数的设计值;在多种作用效应情况下,应将各效应设计值进行最不利组合,并根据参与组合的作用效应情况,取用不同的效应组合系数。 27.基本假定:平截面假定、弹性体假定、受拉区混凝土完全不能承受拉应力。 换算截面:将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的实际截面换算成一种受拉性能相同的假象材料组成的截面。 28.受弯构件弯曲裂缝:宽度计算理论——粘结滑移理论、无滑移理论、综合理论 建立计算公式的考虑因素:(1)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影响(2)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影响(3)受拉钢筋应力的影响(4)钢筋直径的影响(5)受拉钢筋配筋率的影响(6)钢筋外形的影响(7)直接作用性质的影响(8)构件受力性质的影响 规定值:1、2类环境不超过0.2mm,3、4类环境不超过0.15mm 29.挠度规定:梁式桥主梁的最大挠度处L/600(计算跨径),悬臂端L1/300(悬臂长度) 30.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结构在自然环境、使用环境及材料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在设计要求的目标试用期内,不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加固处理而保持安全、使用功能和外观要求的能力。碳化: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氢氧化碳发生反应使混凝土的PH值下降。混凝土的碳化对混凝土本身无破坏作用,其主要危害是使混凝土中钢筋的保护膜受到破坏,引起钢筋锈蚀。 31.预应力度:由预应力大小确定的消压弯矩M。与外荷载产生的弯矩Ms的比值。 32.局部承压的破坏形态:先开裂后破坏、一开裂即破坏、局部混凝土下陷 33.先张法:先张拉钢筋后浇筑构件混凝土。后张法:先浇筑混凝土构件,待混凝土结硬后,在张拉预应力钢筋并锚固。后张法是靠工作锚具来传递和保持预加应力的;先张法是靠粘结力来传递并保持预加应力的。 34.预应力结构的优点:(1)提高了构件的抗裂度和刚度(2)可以节省材料,减少自重(3)可以减小混凝土梁的竖向剪力和主拉应力(4)结构质量安全可靠(5)预应力可作为结构构件连接的手段,促进了桥梁结构新体系与施工方法的发展。 缺点:(1)工艺较复杂,对施工质量要求甚高,因而需要配备一支技术较熟练地专业队伍(2)需要有专门的设备(3)预应力上拱度不易控制(4)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开工费用较大,对于跨径小、构件数量少的工程,成本较高。 35.锚具的分类:(1)依靠阻力锚固的锚具(2)依靠承压锚固的锚具(3)依靠粘结力锚固的锚具 36.蠕变:钢筋在持久不变的应力作用下,也会产生随持续加荷时间延长而增加的徐变变形。松弛:在一定拉应力值和恒定温度下,钢筋长度固定不变,则钢筋中的应力将随时间延长而降低。 37.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三种概念:(1)预加应力的目的是将混凝土变成弹性材料(2)预加应力的目的是使高强度钢筋和混凝土能够共同作用(3)预加应力的目的是实现荷载平衡38.预应力损失:(1)预应力筋与管道壁间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σ1(2)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3)钢筋与台座间的温差引起的应力损失(4)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5)钢筋松弛引起的应力损失(6)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应力损失. 39.预应力损失组合:先张法:第一批(2)+(3)+(4)+0.5(5)第二批0.5(5)+(6) 后张法:第一批(1)+(2)+(4)第二批(5)+(6) 40.钢筋从应力为零的端面到应力为σpe的这一长度Ltr成为预应力钢筋的传递长度 钢筋从应力为零的端面到应力为f pd的界面为止的这一长度La称为锚固长度 按照在最小外荷载作用下和最不利和在作用下绘制的E1和E2,由E1和E2两条曲线所围成的布置预应力钢筋时的钢筋重心界限,称为束界(或索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