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第二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第二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第二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 使学生懂得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

3?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学会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2?通过在科学探究中经历与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相似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2?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3?在同学们共同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组织、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并得出真实、科学的结论.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

干电池组、V和V小灯泡(带座)各一只、开关一只、导线若干、投影仪.

学生3人一组:电源(电池组或学生电源)5 Q,10 Q,15 Q定值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导线若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基本了解了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并学会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今天请同学们先看老师的这组实验.

[演示]小灯泡和电池、开关组成串联电路.

演示一:一节干电池和V小灯泡串联发光.

演示二:两节干电池和V小灯泡串联发光?

演示三:两节干电池和V的小灯泡串联发光.

同学们仔细观察三次演示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师]通过观察实验,根据上节课的学习,你能告诉大家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一个灯泡,两节电池比一节电池时亮,说明灯(电阻)不变,电压大时,电流也大.

[生]同样的两节电池,V的灯比V的灯亮.电压不变时,电阻大的电流小,电阻小的电流大.

[生]能不能知道电流、电阻、电压之间数量上的关系呢?

二、进行新课

[师]根据同学们对电阻、电压、电流的学习,你可以大胆地猜测一下它们之间可能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生]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生]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生]也许其中的两个相除或相乘会等于第三个.

[生]电压不变时,电阻大,电流就小.电阻小,电流就大,可能电流乘以电阻能等于电压.

[生]同一个电灯泡,电压大时,电流就大,也可能电压除以电流等于电阻.

[生]…

[师]同学们能有根据地推测、猜想非常好,你已经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迈出了正确的一步.接下来,同学们可以选择面前的仪器设备,想办法检验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师]我们要探究电阻上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必须要经历哪些过程呢?

[生]首先要设计实验,然后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再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论证,得出一般的结论,最后进行评估和交流.

[师]大家还记得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规则吗?

[生]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并且都让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师]电路中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会使用吗?

[生](同学讨论后)仍然是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测谁的电压,就将电压表并联在谁的两端.

[师]同学们没有问题的话,可以开始实验.

要求探究过程中首先设计好实验.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步骤;如实填写实验数据;对自己的实验进行认真的分析、论证,客观评估自己的实

验过程及结果;写出完整的探究报告,并和其他组的同学交流?

(同学们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选择2~3组同学利用投影展示自己的探究报告,并逐一讲解自己的设计思想、实验步骤,分析论证的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和大家进行交流?

[投影]

第一组探究报告

[题目]探究电阻、电压、电流三者的关系

[猜想和假设]

1. 电流和电阻成反比.

2?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设计实验]

(一)设计思想

根据我们的猜测,现在已知道定值电阻的阻值是已知的且不改变,干电池的电压值也是已知的,每节V.把定值电阻连入电路,用电流表测出电路中的电流值,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就可以知道电阻、电压、电流的数量关系,换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及改变干电池组电池的节数进行多次测量,就能得出电阻、电压、电流关系的一般规律

(二)实验电路

根据实验思想,画出如下电路图:

一厂、十

(三)实验数据表格

(四)实验器材根据实验思想及所画电路图,选择如下器材:电池组、定值电阻(三个不同阻值)、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 导线若干.

[进行实验]

步骤一:按设计好的电路图正确连接实验电路?

步骤二:先保持电池组的电池节数不变,分别将5 Q、10 Q、15 Q 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合上开关,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将数据依次填入第一、二、三次数据表中.

步骤三:保持定值电阻不变,改变电池组电池节数(分别为1节、2节、3节),合上开关,分别读取三次电流表、电压表的数值,依次填入第四、五、六次测量数据表中.

[分析和论证]

分析由实验得到的数据

1. 第一、二、三次测量中电压基本不变,电流随着接入电阻值的增大而减小,但每次电流值和电阻值的乘积都近似等于电压值,甚至有一次完全相同.

2. 第四、五、六次测量中,电阻的阻值不变,随着电池组节数的改

变,电压表指示数值几乎成倍地增加,但每次都很接近电池组的电压.电流表的指示数也几乎成倍地增大,并且和电压增大的倍数相同.每次电压除以电流的值都近似等于电阻的值.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到结论,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电流I,

电阻R,电压U的关系是: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评估]

从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看,尽管数据之间不是完全吻合,但基本能反映规律,所以测得的数据和结论是可靠的.

实验过程中不太完美的是:

操作过程中读完数做记录时没有及时打开开关,可能会浪费电;在更换变阻器和电池组电池时,也没有打开开关,这也是不允许的.

[疑问]

测量过程中,电压表每次测量的值和电池组电压值几乎相同,是否可以不用电压表测量,直接由电源电压读出来?

[师]对同学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弓I导同学们对探究过程及问题进行积极交流.

\ -1 /

\ --- ---- /

Til —I

[生]我们设计的电路是这样的(用投影展示),也能得出和他们相同的结果.

[生]我认为我们组设计的电路比他们的更好一些?(投影展示)

—>||~~^―

/\r

/ |

引起学生争论.

[生]我认为前面的那两种设计合理,可以不用电压表,直接由电池电压就能知道电阻两端的电压,省事.

[师]认为自己设计的更好的这组同学能不能说说你们的设计为什么好,好在哪里?老师怎么看见前两组同学还比你们少用了器材,不好吗?

[生]前面两组虽然少用了器材,但操作起来麻烦.每测一组数据,就得改变一次电源,就要重新连接一次电路,很容易出错.我们这样的连接虽然增加了一个滑动变阻器,多用了器材,但不用改变电源,利用滑动变阻器就可以方便地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还能提高测量效率.

[师]同学们认为他分析的有道理吗?谁还有补充?

[生]连接滑动变阻器时要用“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还要注意电流不能超过滑动变阻器允许的最大电流值.

[生]在实验中还要注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选择正确的接线柱,这样读出来的数才准确.我们是用“试触”的方法来选择量程的.

[生]电流、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不能接反了,否则会损坏电表.

[生]我认为也可以测出滑动变阻器的电压.

[师]同学们认为可以吗?

[生]可以测滑动变阻器电压.不过实验探究的是定值电阻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测出滑动变阻器的电压后,还得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求出定值电阻的电压.这样的话,电源电压必须先知道.

[生]我还有一个问题,实验时电压表是必须并联在电阻两端,电流表一定要串联在电路中.但是有的是先用电流表和电阻串联,电压表接在电阻和电流表两端,有的是电压表先并联在电阻两端,电流表再串联

(教师可让学生画图说明)这样测出的结果没有差别吗?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非常仔细.对于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可以先大胆猜测,在下节内容的探究实验中验证你的猜测.

[师]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有没有同学注意过自己的测量方法和其他组同学的完全一样吗?

[生](同学们经过相互交流)有的组先固定电压测电流,比较电流和电阻关系;有的组先固定电阻,测电压和电流,比较电流和电压关系…

[师]在电流、电压、电阻三个量中,我们先限制其中一个量不变,来讨论余下两个量的关系;然后再限制另一个量不变,研究剩下两个量的关系,这就叫“控制变量”法?在以后的探究活动中即使遇到更多的物理量,同学们也可以尝试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这样处理可以把一个多因素的问题转变成一个单因素的问题来研究,可以为我们研究问题带来许多的方便?

课后,同学们可以进行更充分的探讨、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探究报告?

三、小结

同学们一起来小结本节内容?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导体的电流?通过实验探究了定值电阻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四、动手动脑学物理

留在第二课时结束后完成.

五、板书设计

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

2. 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3. 能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及电流的规律,利用欧姆定律得到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根据实验探究得到欧姆定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2?通过利用欧姆定律的计算,学会解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欧姆定律的应用,使学生学会由旧知识向新问题的转化,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

通过了解科学家发明和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坚韧不拔,探求真理的伟大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热情??教学重点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欧姆定律.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讲练法?

?教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投影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我们在上节课中的探究实验,各组的探究结论,可以再讲讲吗?

[生]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生]电流和电阻的乘积等于电压,电压除以电阻等于电流?

[生]…

二、进行新课

1?欧姆定律

[师]综合同学们的探究实验,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生]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师]这个结论就是电流跟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得出?

[板书]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经过大量的实验而归纳得出的为了纪念他,把这个定律叫做欧姆定律.

用公式表示I = U

R

式中:I——电流——安培(A)

U――电压一一伏特(V)

R——电阻——欧姆(Q)

[师](要求同学阅读教材P20“!”明白欧姆定律公式中的单位要求)欧姆定律公式中的单位有什么要求呢?

[生]电阻的单位必须用“欧姆”,电压的单位必须用“伏特”,由公式得出的电流单位一定是“安培” ?

[生]如果给出的单位不是欧姆、伏特和安培,一定要先换算成要求的单位才可以应用公式.

物理欧姆定律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解析(1)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当开关闭合时,标有“8V 8W”的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若保持定值电阻R不变,将L换成另一只标有“8V 4W”的小灯泡,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工作时消耗的实际功率 A.大于4W B.等于4W C.小于4W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公式可知,当额定电压相同时,额定功率越大,电阻越小,所以“8V 8W”的灯泡 电阻小,“8V 4W”的灯泡电阻大;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分压特点可知,改接后,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大于8V,所以这只灯泡消耗的功率大于4W. 2.如图甲所示,R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R2消耗的电功率P与其两端电压U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1的阻值为20 Ω B.当R2接入阻值为50 Ω时它的功率最大 C.电源电压为6 V D.该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0.9 W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C.从图乙可以看到,当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是2V时,其功率是0.8W,可计算得到这时电路中的电流是 1 1 1 0.8W 0.4A 2V P I U === 同理,当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是5V时,其功率是0.5W,电路中的电流是

2 2 2 0.5W 0.1A 5V P I U === 设电源电压是U电源,可以得到关系式 1 0.4A2V R U ?+= 电源 1 0.1A5V R U ?+= 电源 解得110Ω R=、6V U= 电源 ;A错误、C正确; B.从图乙可以看到,当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是5V时,其功率是0.5W,这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大小是 ()2 2 5V 50Ω 0.5W R== 当R2接入阻值为50 Ω时它的功率不是最大,B错误; D.当电路中的电阻最小时,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是0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大,大小是 ()2 2 max 1 6V 3.6W 10Ω U P R === 电源 D错误。 故选C。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6V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 的规格为“40Ω 1A”,定值电阻R1的规格为“10Ω 0.5A”。只闭合开关 S、S2,当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 P分别在B 端和中点时,R 消耗的功率之比为 8:9。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 只闭合开关 S、S1,将R 的滑片 P 从中点向右移动一段距离,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和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不变 ② 只闭合开关 S、S1,为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R 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2Ω~40Ω ③ 只闭合开关 S、S1,为保证电路安全,定值电阻R1的功率变化范围是 0.144W~0.9 W ④ 定值电阻R2的阻值是10Ω A.① ②B.① ③C.② ④D.① ④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1.关于闭合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源短路时,放电电流为无限大 B .电源短路时,内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 C .用电器增加时,路端电压一定增大 D .把电压表直接和电源连接时,电压表的示数总小于电源电动势 解析:选BD.由I 短=E r 知,A 错,B 对;用电器如果并联,R 外减小,U 外减小,C 错.由于内电路两端总是有电压,由E =U v +U r 知,U v

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一)对欧姆定律的理解欧姆定律在初中阶段的适用范围,要注意以下三点: 1.(1)电阻R必须是纯电阻;(2)欧姆定律只适用于金属导电和液体导电,而对气体, 半导体导电一般不适用;(3)表示的是研究不包含电源在内的“部分电路”。 2. 欧姆定律中所说的“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是在电阻一定的条件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是指在电压一定的条件下,脱离了前提条件,这种比例关系就不存在了。 3.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中的I、U、R这三个物理量必须是对应于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在同一时刻(或同一段时间)电流与电压、电阻三者间的关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一对应。即欧姆定律具有同一性和同时性。(例如,有甲、乙两只灯泡,电阻分别为10Ω和20Ω,并联后接入电压为6V的电源两端,要求甲灯中的电流,就应该用甲灯两端的电 压6V除以甲灯的电阻,即,而不能用甲灯两端的电压去除以乙灯的电阻。 即使是同一个电路,由于开关的闭合、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的左、右移动,将引起电路中各部分电流及总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因此,必须保证I=U/R中的三个物理量是同一时间的值。切不可混淆电路结构变化前后的I、U、R的对应关系。因此,使用欧姆定律时,不能盲目地乱套公式。 4. 区别I=U/R和R=U/I的意义 I=U/R表示导体中的电流的大小取决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这段导体的电阻。当导体中的U或R变化时,导体中的I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可见,I、U、R都是变量。另外,I=U /R还反映了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是导体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若R不为零,U为零,则I也为零;若导体是绝缘体R可为无穷大,即使它的两端有电压,I也为零。 R=U/I表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跟这段导体中的电流之比等于这个导体的电阻。它是电阻的计算式,而不是它的决定式。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对于给定的一个导体,比值是一个定值;而对于不同的导体,这个比值是不同的。不能认为导体的电阻跟电压和电流有关。 (二)应用欧姆定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有关计算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 利用欧姆定律解题时,不能把不同导体上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代入公式进行计算,也不能把同一导体不同时刻、不同情况下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代入公式进行计算。为了避免混淆,便于分析问题,最好在解题前先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同时要给“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的I、U、R加上同一种脚标。 2. 要看懂电路图,要认清所要研究的是哪一部分电路。这部分电路的连接方式是串联,还是并联,这是解题的重要条件。 3. 要认清改变和控制电路结构的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开关的通、断;二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发生变化时对电路结构的影响,因此,电路变化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由于变阻器滑片的移动,引起电路中各物理量的变化;另一类是由于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电路中各物理量的变化。解答电路变化问题的思路为:先看电阻变化,再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来分析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这是电路分析的基础

欧姆定律的应用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一. 欧姆定律的应用: 1. 规律方法指导 1. 根据实验得到: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论。 3. 利用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 4. 应用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需注意: (1)I 、U 、R 这三个物理量的单位要配套,即电压单位是V ,电阻单位是Ω,电流单位是A 。 (2)欧姆定律揭示了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电流与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应用欧姆定律时,要特别注意三者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不能盲目乱套公式。 5.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6.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问:如何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答:(1)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为了排除电阻变化带来的影响,可以保持电阻不变,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观察并记录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通过分析实验发现: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也随之发生变化,电压越高,电流越大。比较记录的数据得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换用不同的电阻进行实验,同时每次都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发现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越小,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问:如何理解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答:(1)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的,不能说一个导体的电流与另一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对于电流与电压应注意其逻辑关系。因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只有导体两端有了电压,导体中才可能产生电流。电流的大小随导体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只能说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而不能反过来说电压跟电流成正比。 (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由自身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与外界的其他因素无关。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在电压一定时,电阻改变时,电流随之改变,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而不能反过来说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问:如何正确理解欧姆定律? 答:(1)公式中的I 、U 和R 代表同一段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而且R 必须是纯电阻。 (2)欧姆定律中“通过”的电流I ,“两端”的电压U 以及“导体”的电阻R 都是同一个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上对应的物理量。在运用公式R U I = 时,必须将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代入计算,三者一一对应。在解题时,习惯上把同一导体的各个物理量符号的脚标用同一数字表示。如图所示的电路,通过1R 的电流1 11R U I = ,通过2R 的电流222R U I =,电路中的总电流R U I =。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的实际应用问题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两个电表的示数都变小,则下列判断中可能的是() A.电阻R短路B.电阻R断路C.灯L短路D.灯L断路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电流表示数减小是电阻增大或断路,电压表示数变小是并联的导体电阻变小或断路;具体故障可将每选项逐一代入题目检查是否符合题意,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详解】 A.如果电阻R短路,在电源电压一定时电路总电阻减小,由 U I R =知电流表示数增大, 故A不符合题意; B.如果电阻R断路,电流表断路示数为零,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有示数且增大,故B不符合题意; C.如果灯泡L短路,在电源电压一定时电路总电阻减小,由 U I R =知电流表示数增大, 故C不符合题意; D.如果灯泡L断路,整个电路断路,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减小为零,故D符合题意。故选D。 2.小明设计了一个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反映环境温度变化的电路,其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其中,电源两端电压U=4V(恒定不变),电压表量程为0~3V,R0是阻值为300Ω的定值电阻,R1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R 1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 .环境温度升高时,电路的总功率变小 C .此电路所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是80℃ D .当环境温度为40℃时,R 1两端的电压为 2V 【答案】AC 【解析】 【详解】 A .由乙图可知,随温度升高R 1的阻值逐渐降低,故A 正确; B .由于电源电压不变,当环境温度升高时,R 1的阻值变小,电路总电阻变小,则由 2 U P R =可知,电路总功率变大,故B 错误; C .由于温度越高R 1阻值越小,则由串联分压可知,R 0两端电压越大,由于电压表测量R 0两端电压,量程为0~3V ,则电压最大不超过3V ,当电压表为3V 时,对应环境最高温度,此时电路电流为 01003V 0.01A 300Ω U I I I R === == 则此时R 1阻值为 1114V 3V 100Ω0.01A U R I -= == 由乙图得对应最高温度为80℃,故C 正确; D .当环境温度为40℃时,由乙图得R 1阻值为200Ω,则电路总阻值为500Ω,电路电流为 4V 0.008A 500Ω U I R '= ==总 由于串联,则流过R 1电流为0.008A ,此时R 1两端电压为 1110.008A 200Ω=1.6V U I R '''==? 故D 错误。 故选AC 。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U 不变。电路中定值电阻R 大于R 0。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滑动,电压表V 1、V 2、V 3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U 1、?U 2、 ?U 3,电流表A 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的?I ,则( )

(word完整版)新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应用之-动态电路分析.docx

专题动态电路分析 类型一:开关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电路中电流、电压以及电阻的变化. 1.串联电路中电键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的变化 例 1.如图 1 所示电路,将开关S 闭合,电流表的示数将;电压表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针对练习:如图 2 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 断开时,电阻R1和 R2是联,开关 S 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并联电路中电键的断开或闭合引起的变化 例 2.如图 3 所示电路中,灯泡L1和 L2是联,当开关S 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将,电流表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针对练习:如图 4 所示电路,灯泡L1和 L2是联,开关S 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将;电流表的示数A1的示数将;A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类型二:滑动变阻器的P 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1、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的位置的变化引起电流表、电压表的变化。 例 3.如图 5,是典型的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当滑片P 向右移动时,请你判断 A 表和 V 表的变化。 A R1R2 V1 图1 R1 R2 V 图2 V L1 L 2 A 图3 A V L1L2 A 1 图4 针对练习:参考图 6,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若由于各种原因,电压表改接在滑动变阻器的两 端,当滑片 P 向左移动时,请判断 A 表和 V 表的变化。 图 5图6 例 5.在如图 7 所示电路中,当闭合电键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 向右移动时() (A)安培表示数变大,灯变暗。(B)安培表示数变小,灯变亮。 (C)伏特表示数不变,灯变亮。(D)伏特表示数不变,灯变暗。 针对练习:在如图 8 所示电路中,当闭合电键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 向右移动时()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案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 2.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及电流的规律,利用欧姆定律得到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根据实验探究得到欧姆定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2.通过利用欧姆定律的计算,学会解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欧姆定律的应用,使学生学会由旧知识向新问题的转化,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科学家发明和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探求真理的伟大精神和科学态度,激 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热情。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欧姆定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我们在上节课中的探究实验,各组的探究结论,可以再讲讲吗?电 压越大,电流越大;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流和电阻的乘积等于电压,电压除以电阻等 于电流。 二、进行新课

1.欧姆定律 综合同学们的探究实验,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结论就是电流跟 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得出。 板书: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经过大量的实验而归纳得出的。为了纪念他,把 这个定律叫做欧姆定律。 用公式表示I= 式中:I——电流——安培(A) U——电压——伏特(V) R——电阻——欧姆(Ω) 欧姆定律公式中的单位有什么要求呢?电阻的单位必须用“欧姆”,电压的单位必须 用“伏特”,由公式得出的电流单位一定是“安培”。如果给出的单位不是欧姆、伏特和 安培,一定要先换算成要求的单位才可以应用公式。 有同学可能会想,原来欧姆定律这么简单啊,我一节课的实验,就发现了欧姆定律。 真的像你想得那样简单吗?介绍欧姆和欧姆定律的建立,可以利用教参中参考资料的内容。 知道了欧姆和欧姆定律的故事,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 不畏困难地探求科学真理是一切伟大科学家的共同追求,人类一切文明进步的成果都 是与科学家的发现和发明分不开的。我们要珍惜今天的良好环境和学习条件,努力学习, 用同学们的努力去推动人类的进步。 2.欧姆定律的应用 接着我们看欧姆定律能解决什么问题。 例题1.根据题意,教师板书示范解电学题的一般规则:

【物理】培优欧姆定律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的实际应用问题 1.小丽用光敏电阻设计了一种“智能家居照明灯”电路,如图所示。照明灯L标有“220V 40w”字样,在天暗时L自动点亮,天亮时L自动熄灭。以下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导线B应连接家庭电路中的火线 B.小丽选择的光敏电阻阻值大小应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变大 C.闭合开关S后,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 D.要减少夜间的照明时间,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安全用电的原则可知,当灯泡不工作时其两端应无电,所以A是火线,B是零线,故A错误; B.天暗时灯自动亮,说明此时照明电路闭合即衔铁断开,由图可知此时电磁铁的磁性减弱 即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根据 U R I =可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即此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大;反 之天亮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所以她选择的光敏电阻阻值大小应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变小,故B错误; C.闭合开关S后,电流从电磁铁的上端流入,下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可判断电磁铁的上端为S极,下端为N极,故C错误; D.要减少夜间的照明时间,可通过增加电磁铁的磁性来实现,电磁铁通过的电流越大, 磁性越大;根据 U I R =可知可以减小电路的阻值,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动, 故D正确。 故选D。 2.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电源电压不变,R0为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图中可实现测量R x阻值的正确电路图是()

A . B . C . D .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电路图可知,当S 断开时,电路为R 0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求电源的电压;当开关S 闭合时R 0、R x 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因通过R 0的电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求通过R x 的电流,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即可求出R x 的阻值,故A 正确; B .由电路图可知,无论开关闭合还是断开,电压表始终测电源的电压,即无法测出或间接的得出R x 两端的电压,故此电路图不能测出R x 的阻值,故B 不正确; C .开关S 闭合时,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开关S 断开时,电压表测量R x 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求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0U I R = 求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通过R x 电流等于通过定值电阻电流,即 0x I I =,根据x x x U R I = 求出R x 的阻值,故C 正确; D .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 闭合时,电路为R x 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 1x U I R =? 当开关S 断开时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电压 ()20x U I R R =?+ 由于 ()120x x I R I R R ?=?+ 求出R x 的阻值,故D 正确。 故选ACD 。 3.如图,R 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 2的最大阻值为20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左端滑到最右端的过程中,电压表V 1的示数从10V 变化到20V ,电压表V 2的示数从14V 变化到34V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压轴题(含答案解析)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之真题直击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2009?奉化市模拟)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实验室用电压表测电压时所设计的一个电路图,下列有关此电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压表不可能同时测得L1、L2两端的电压 B.S1和S2不能同时闭合,否则电路将短路 C.若S1和S2都断开,电压表示数为零 D.若在测得L1两端电压后,只需断开S1、闭合S2,就能直接测出L2两端的电压 2.(2014春?龙山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R3和R4的阻值分别是12欧、18欧、18欧和12欧,电源电压恒为12伏,电压表的量程有两挡:0~3V和0~15V,该电压表的正确连接应该是() A.“+”接线柱在上端,量程用0~15V B.“+”接线柱在上端,量程用0~3V C.“﹣”接线柱在上端,量程用0~15V D.“﹣”接线柱在上端,量程用0~3V 3.(2014?十堰模拟)甲、乙、丙三只小灯泡,按如图所示连接时恰好都能正常发光.当甲灯由于接触不良而熄灭后,以下可能发生的是() A.乙、丙灯立即变得更亮 B.乙灯变暗,丙灯变亮 C.丙灯烧毁,乙灯不亮D.乙灯烧毁,丙灯不亮

4.(2014?乌鲁木齐)甲乙两地相距50km,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已知输电线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了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甲乙两地检修员先后用相同的电源和电流表做成的测量仪如图,进行了如下测量,将测量仪接入ab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将测量仪接入cd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则短路位置离甲地() A.40km B.33.3km C.16.7km D.10km 5.(2014?宜宾)如图所示,是一科技创新小组同学们设计的水位计工作原理图,绝缘浮子随水位的升降带动滑动变阻器R的金属滑杆P升降,通过电压表是显示的数据来反应水位升降情况.水位最低时,滑杆P位于R的a端处.L是一个指示灯,电路各部分接触良好,不计导线电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当水位不变时,则电压表示数不变,指示灯不亮 B.当水位下降时,则电压表示数变小,指示灯变亮 C.当电压表示变大,指示灯变暗,则表明水位上升 D.若将电压表改装成水位计,则电压表零刻度线即为水位计零刻度线 6.(2013?昌平区一模)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闭合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3V,电压表V2的示数为4V.若把电阻R2和R3的位置对调,其余元件位置不变,闭合开关后,有一只电压表示数变为5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阻R2和R3的位置对调后,闭合开关,电压表V1的示数为5V B.电阻R2和R3的位置对调后,闭合开关,电压表V2的示数为5V C.电源电压为6V D.电阻R2和R3的位置对调后,闭合开关,电阻R1两端电压为1V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的综合应用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的综 合应用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教学过程: ★★说在课前: ★本次课重要知识点 一、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字母:I=I 1=I 2 =I 3 =……In 2、电压: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字母:U=U 1+U 2 +U 3 +……Un 3、电阻: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字母:R=R 1+R 2 +R 3 +……Rn 理解:把n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特例: n个相同的电阻R 0串联,则总电阻R=nR . 4、分压定律:文字: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字母:U1/U2=R1/R2 U1:U2:U3:…= R1:R2:R3:… 二、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文字: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字母: I=I 1+I 2 +I 3 +……In 2、电压:文字: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字母:U=U 1=U 2 =U 3 =……Un 3、电阻:文字: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字母:1/R=1/R1+1/R2+1/R3+……1/Rn

理解:把n 段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小,这相当于 导体的横截面积增大。 特例: n 个相同的电阻R 0并联,则总电阻R=R 0/n . 求两个并联电阻R 1、R 2的总电阻R= 4、分流定律:文字: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字母:I 1/I 2= R 2/R 1 欧姆定律典型题讲解 一、串联电路 1.如图所示,电阻R 1=12欧。电键SA 断开时, 通过的电流为安;电键SA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安。问:电源电压为多大电阻R 2的阻值为多大 2.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字样,当滑片P 在中点时,电流表读数为安,电压表读数为伏,求: (1)电阻R 1和电源电压 (2)滑动变阻器移到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电阻R 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20Ω 2A”字样,两电表均为常用电表。闭合电键S ,电流表示数为安。 (2)电阻R 2连入电路的阻值; (3)若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到某一位置时,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中有一个已达满刻度,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二、并联电路 1、两个灯泡并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特,总电阻为欧姆,灯泡L 1的电阻为10欧姆,求: 1)泡L 2的电阻 2)灯泡L 1和L 2中通过的电流 3)干路电流 2.阻值为10欧的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安,现要把它接入到电流为安的电路中,应怎样连接一个多大的电阻 三、取值范围 R 1R 2 R 1+R 2

欧姆定律试题和答案经典

欧姆定律试题和答案经典 一、欧姆定律选择题 1.如何利用阻值已知的电阻R0和一只电流表或一只电压表,测出未知电阻Rx的阻值,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四种电路(电源电压未知),其中不可行的方法有() A. (1)(2) B. (1)(3) C. (2)(4) D. (2)(3)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1)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R0和R x串联,电流表可以测出通过R x的电流I x;再S2闭合时为R x的简单电路,不能直接或间接测量出R x的电压,所以不能求出R x的电阻;(2)开关S0闭合,S接1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当S接2时电路为未知电阻R x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 通过R x的电流I x,根据R x= 求出电阻;(3)开关S0闭合,S接1时和S接2时电压表V的正负接线柱会连接错误,故无法测出正确的使用;(4)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R0被短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U;只闭合S1时,R0和R x串联,电压表直接测量R x两端的电压U x;根据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求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0=U﹣U x,根 据I0= 求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即为通过R x电流,根据R x= 求出电阻. 综上可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单表测量电阻的实验中,都会用到定值电阻,用串联电路的电流相等或并联电路的电压相等得出未知电阻的电流或电压,利用欧姆定律求电阻. 2.我国刑法规定,从201年5月1日起,驾驶员醉酒后驾车要负刑事责任.为了打击酒驾行为,交警常用酒精浓度监测仪对驾驶人员进行酒精测试,如图甲所示是一款酒精浓度监测仪的简化电路图,其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酒精气体浓度传感器(气敏电阻),R的阻值与酒精浓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接通电源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1.规律: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的电阻之和。 12 12111222 I I I U U U U I R U I R ===+== 在图中,因为R 1和R 2串联,因此通过它们的电流相同,设R 1两端电压为U 1,R 2两端电压为U 2,则有: 又由欧姆定律变形式:U IR = 综合以上推导,有:1122IR I R I R =+; 因此可以得到有串联电路总电阻和分电阻的关系: 12R R R =+ 2.公式:12......n R R R R =+++ 3.串联电路中,电阻阻值之比等于电阻两端电压之比。推导如下: 12I I I ==串联电路电流一定, 要点诠释: (1)导体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因此,串联导体的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串联导体的电阻,总电阻等于各串联导体电阻之和,即12......n R R R R =+++。 (2)如果用n 个阻值均为R 0的导体串联,则总电阻为0R nR =。 (3)当电阻R 1和R 2串联时,若R 1>R 2,则U 1>U 2,如下图所示。

要点二、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1.规律: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导体电阻的倒数之和。 在图中,有 1212 1112 22 =I I I U U U U I R U I R =+== =由欧姆定律:U I R = 综合以上推导,有1212U U U R R R =+; 即: 12 111 R R R =+ 2.公式: 121111.....n R R R R =+++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阻阻值之比等于通过各支路电流的反比。推导如下: 12U U ==并联电路电压一定,U 要点诠释: (1)导体并联,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因此,并联导体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并联导体的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导体电阻的倒数之和,即 121111.....n R R R R =+++。 (2)两个电阻并联:12 12 R R R R R =+。

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欧姆定律是电学的重要定律,是组成电学内容的主干知识。欧姆定律不仅在理论上非常重要,在实际应用中也非常广泛,将欧姆定律运用于人们的工作生活,去分析生活中简单的电学现象,是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式。 一、电子秤 例1.如图1所示是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电子秤的简单电路图,秤盘和滑动变阻器通过滑片P连在一起,物体质量大小可以通过电流表示数大小显示出来。当闭合开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被测物体质量变大,则电流表示数变大 B.若被测物体质量变小,则电流表示数变大 C.若被测物体质量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小 D.该电路属于并联电路

解析:分析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和变阻器串联,当被测物体质量变大时,弹簧在压力的作用下 紧缩,带动滑片P向下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长度变长,使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选B。 二、称重计 例2.某高速公路收费站对过往的超载货车实施计重收费,小明同学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称重表原理图,对于小明同学的设计你认为() A.此设计可行,称重表由电流表改装 B.此设计可行,称重表由电压表改装 C.此设计不可行,当车辆越重时电路中电流越小 D.此设计不可行,电路中的R1没有作用 解析:分析电路图,称重计在电路中与电阻串联,应为电流表;当称重物时,弹簧在压力的作用下紧缩,带动滑片向下滑动,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长度变短,R的阻值变小,使电路中的总电阻变 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的电流变大,所以称重计的示数变大;当物体很重,滑片滑到最下端,如果没有电阻R1,会造成电源短路,烧坏电源和称重计,因此电路中的R1具有保护称重计的作用。故选A。 三、握力计

欧姆定律难题及答案(word)

欧姆定律难题及答案(word) 一、欧姆定律选择题 1.如图是某实验小组测量未知电阻Rx的实验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不变,其中Ro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当开关S、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当开关S、S2闭合,S1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Rx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答】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S1闭合,开关S2断开时,R0与Rx串联,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即U=U1,当开关S、S2闭合、S1断开时,R0与Rx串联,电压表测Rx两端的电压,即Ux=U2,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0两端的电压:U0=U?Ux=U1?U2,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电路中的电流:I= ,即,解得: Rx=。 故答案为:B。 【分析】当开关S、S1闭合,开关S2断开时,R0与R x串联,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当开关S、S2闭合、S1断开时,R0与R x串联,电压表测R x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R0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得出等式即可求出R x的阻值. 2.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来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功率,电源电压恒为4.5V,小明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时开始记录数据,测得小灯泡的U﹣I图象如图乙所示.针对该实验过程,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6.25W B. 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5Ω

C.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40Ω D. 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0.05W 【答案】C 【解析】【解答】解: 由电路图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L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A、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由图象可知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4A, 所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U额I=2.5V×0.4A=1W,故A错误; B、由I= 可得,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R L= = =6.25Ω,故B错误; C、电源电压一定,由I= 可知,当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时,电路中电流最小;由图象知电路的最小电流为0.1A,此时灯泡两端电压为0.5V; 电路的最大总电阻:R总最大= = =45Ω, 此时灯泡的电阻:R L= = =5Ω,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滑最大=R总最大﹣R L=45Ω﹣5Ω=40Ω,故C正确; D、由P=UI可得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 P总最小=U总I最小=4.5V×0.1A=0.45W,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由图象可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由P=UI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2)由I= 计算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3)变阻器连入阻值最大时,电路中电流最小,由图象读出此时灯泡的电压和电流,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计算变阻器的最大值;(4)由P=UI计算电路的最小功率. 3.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元件的电流与电压都成正比 B. 乙元件是一个定值电阻且阻值大小为10Ω C. 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的总电流为0.3A D. 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甲的功率为0.6W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

欧姆定律应用的几种常见题型分析

教学重点、 难点 1、 欧姆定律及相关变形公式的应用计算 2、 串并联电路中各量的关系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考点分析 一、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1. 串联电路的特点 (1)n I I I I ====ΛΛ21 (2)n U U U U +++=ΛΛ21 (3)n R R R R +++=ΛΛ21 把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大。 (4)n n R R U U 11=或R R U U n n = 2. 并联电路的特点 (1)n I I I I +++=ΛΛ21 (2)n U U U U ΛΛ===21 (3)n R R R R 111121+++=ΛΛ 几个电阻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这是因为把导体并联起来, 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4)11R R I I n n =或n n R R I I = 二、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R U I =,式中的I 、U 、R 的单位分别为A 、V 、Ω。 定值电阻电压变化问题 例: 一只电阻两端的电压从4V 增加到6V ,通过它的电流将从0.5A 增加到______A ,这只电阻的阻值为_____Ω. 同步: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右端滑到左端时,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围是0.24A ~0.45A ,电压表示数的变化围是4.8V ~9V .那么该电源的电压为_____V ,电阻R1的值为 Ω. 串联中欧姆定律的简单应用问题

例:把一只电阻R接到某电源上,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8A,若在电路里串联一只30Ω的电阻,此时电路的电流为0.6A.求电源电压和电阻R的阻值. 同步:1、在某一段电路上串联一个4Ω的电阻后,电路中的电流变为原来的一半,那么原来电路中的电阻是_____Ω. 2、电阻R1为18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4A;电阻R2为12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为0.5A。把它们串联后,允许接在最大电压为_____V的电路 串联分压问题 例: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20Ω开关K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8A,开关K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2A,则电阻R2是多少?电源电压是多少? 同步:1、把R1=15Ω和R2=5Ω的两电阻串联后接在电源上,R1两端的电压是3V,R2两端的电压为_____V,电源电压是_______V 2、如图所示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3V,R2为6Ω,当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如把S合上,电流表的示数为 A.0.5A B.0.75A C.1A D.1.5A 并联电路中欧姆定律的简单应用问题 例: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A2的读数为0.3A,电流表A1的读数为0.8A,求R1、R2的电阻值。 同步: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Ω.闭合电键S,电流表A l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求:(1)通过电阻R2的电流.(2)电源电压.(3)电阻R2的阻值. 并联分流问题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 1.某同学在做“调节灯泡亮度”的电学实验时,电路如图所示,电调电压恒为4.5V,电压表量程“0~3V”,滑动变阻器规格“20Ω1A”,灯泡L标有“2.5V 1.25W”字样(忽略灯丝电阻变化),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路中电流变化的范围是0A~0.5A B.滑动变阻阻值变化的范围是2.5Ω~10Ω C.灯泡的最小功率是0.45 W D.该电路的最大功率是1.25W 【答案】C 【解析】 【详解】 AB.当灯泡的电压最大时,即L 2.5V U=,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为 L L L 1.25W 0.5A 2.5V P I U === 这个电流值没有超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是 R L - 4.5V-2.5V 2.0V U U U === 这个电压大小也没有超过电压表的量程,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大小为 R R 2.0V 4Ω 0.5A U R I === 这个阻值大小也没有超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故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是0.5A; 由题意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最大只能是3V,此时灯泡的电压是1.5V,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为 L L L 1.5V 0.3A 5Ω U I I R ==== 这个电流大小没有超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大小为 R R 3V 10Ω 0.3A U R I === 这个阻值大小也在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之内,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最小可以为0.3A,综上所述,电路中电流变化的范图是0.3A~0.5A,滑动变阻阻值变化的范围是4Ω~10Ω,A 错误、B错误;

欧姆定律应用(课件)

12.3欧姆定律的应用 华佗中心中学孙文华教学内容:在学习欧姆定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体会物理学的实用性和它在生活工作中的指导作用,进而正确做事。 教学目标:1.能说出欧姆定律的原式和变形式,并能解释欧姆定律的内容,达到熟练运用欧姆定律。 2.体会伏安法测电阻的研究过程和这一做法的实际意义。 3.通过“短路”的时的具体数字计算进一步认识其危害,弄明白电流表不能与被测电路并联的道理,进而保护公共财物。 教学重难:欧姆定律的应用形式,伏安法测电阻的研究过程认识短路的危害。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多媒体教学展示,教师讲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欧姆定律研究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2.它们是哪几个物理量? 3.它们的单位是什么? 4.欧姆定律说明了它们之间怎样的关系? 5.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是什么? 6.变形有哪些? 7.应用欧姆定律解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二、新课学习 (一)欧姆定律应用实例 1.车床照明灯的电压是36V,它正常工作时的灯丝电阻是36Ω,常温下的电阻是10Ω。试问:通过灯丝的电流是多大?(提示:三量要同时同态) 2.电阻R1,R2串联,R1=10Ω,R2=15Ω,电路中的电流是1A。试计算R2两端的电压U2是多少?(同体) 3.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V时,流经它的电流是200mA,这个导体的电阻是多大?现将电压增加到4V,流经它的电流是多大?(注意单位, 流压的正比关系) 1.解:据I=U/R得I=36V/36Ω=1A 错误解法: 据I=U/R得I=36V/10Ω=3.6A 2.解:U2=R2×I2=15Ω×1A=15V 错误解法: U2=R1×I2=10Ω×1A=10V 3.解:R=U/I=2V/0.2A=10Ω 错误解法: R=U/I=2V/200mA=0.01Ω (二)欧姆定律应用拓展 1.伏安法测电阻 做实验时,明明小组有一个定值电阻,由于长期使用,铭牌模糊不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