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危急重症中的应用课件

超声在危急重症中的应用课件

超声在危急重症中的应用课件

超声在医学中的应用

超声在医学中的应用 超声波的简介 科学家们将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声音的频率,它的单位是赫兹。我们人类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赫兹。当声波的振动频率大于20000赫兹或小于20赫兹时,我们便听不见了。因此,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通常用于医学诊断的超声波频率为1~5兆赫兹。 理论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条件下,一个物体振动的能量与振动频率成正比,超声波在 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振动的频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在我国北方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 可以增加室内空气湿度.这就是超声波加湿器的原理.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呼唤斤年时斤 百很难血流到达患病的部位.利用加湿器的原理,把药液雾化,让病人吸入,能够提高疗效.利 用超声波巨大的能量还可以使人体内的结石做剧烈的受迫振动而破碎,从而减缓病痛,达到治愈的目的。超声波在医学方面应用非常广泛,像现在的彩超、B超、碎石(例如胆结石、肾结石之类的)等。 超声波的产生 声波是物体机械振动状态(或能量)的传播形式。所谓振动是指物质的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进行的往返运动。譬如,鼓面经敲击后,它就上下振动,这种振动状态通过空气媒质向四面八方传播,这便是声波。超声波是指振动频率大于20000Hz以上的,其每秒的振动次数(频率)甚高,超出了人耳听觉的上限(20000Hz),人们将这种听不见的声波叫做超声波。超声和可闻声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一种机械振动,通常以纵波的方式在弹性介质内会传播,是一种能量的传播形式,其不同点是超声频率高,波长短,在一定距离内沿直线传播具有良好的束射性和方向性,目前腹部超声成象所用的频率范围在2∽5兆Hz之间,常用为3∽3.5兆Hz(每秒振动1次为1Hz,1兆Hz=10^6Hz,即每秒振动100万次,可闻波的频率在16-20,000HZ 之间)。超声波是声波大家族中的一员。 超声波在媒质中的反射、折射、衍射、散射等传播规律,与可听声波的规律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超声波的波长很短,只有几厘米,甚至千分之几毫米。与可听声波比较,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传播特性──超声波的波长很短,通常的障碍物的尺寸要比超声波的波长大好多倍,因此超声波的衍射本领很差,它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超声波的波长越短,这一特性就越显著。功率特性──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推动空气中的微粒往复振动而对微粒做功。声波功率就是表示声波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在相同强度下,声波的频率越高,它所具有的功率就越大。由于超

介入超声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介入超声临床技术操作规(一) 第一节概述 介入超声所在超声成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下或引导下,针对体的病变或目标,通过穿刺或置管技术以达到进一步诊断或治疗的目的。介入性超声属于微创技术,相当于用一次精确的小手术来替代大手术。因此,对操作医师素质要求较高,须具备良好的超声成像的基础理论知识,较丰富的超声检查临床经验和较全面的临床诊疗知识。须经过正规的培训和严格的考核才能上岗。介入超声属于有创操作,应有专门的介入超声室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整个过程须有专门人员密切配合,以保证整个操作过程的顺利完成。 【适应症】 1.诊断性介入性超声 (1)穿刺抽液化验检查。 (2)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 (3)穿刺切割组织病理检查。 (4)穿刺和置管后注药行X线检查。 2.治疗性介入性超声 (1)抽液(注药或不注药)。 (2)引流(单纯、清洗或加注药)。 (3)药物注入(乙醇、抗生素、血凝剂、抗肿瘤药及免疫制剂等)。 (4)物理能量导入(射频、微波、核素、冷冻、高强聚焦超声、激光等)。【禁忌症】 1.灰阶超声显示病灶或目标不明确、不清楚或不稳定者。 2.严重出血倾向者。 3.伴大量腹水者。 4.穿刺途径无法避开大血管及重要器官者(粗针及治疗性穿刺更列为禁忌)。 5.化脓性感染病灶如脓肿可能因穿刺途径而污染胸膜腔或腹膜腔。 【术前准备】 1.在穿刺之前,超声医师必须掌握病人的病史和病情,明确穿刺目的,尤其要明确躔次的目的所诊断性还是治疗性。然后,用超声诊断仪仔细观察病灶或目标,研究穿刺引导是否可行。同时结合具体适应症和禁忌症的规定,确定病人是否适宜做介入性超声并通知病人实际情况。 2.化验与器械 (1)检查血常规和凝血三项。 (2)必要时,检查心功能、肝功能及肾功能。 (3)治疗前1周停服抗凝剂(如阿斯匹林等)。 (4)操作前禁食8h,腹胀明显者应事先服用消胀药或清洁灌肠。 (5)做好病人及其家属的术前谈话,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6)完成超声引导探头及穿刺针、导管等介入操作器械的清洁、消毒。 3.介入超声室的基本要求 (1)操作间实用面积不<20m2,易于清洁、灭菌,保持低尘,入室换鞋、戴帽、戴口罩。

《床旁超声在急危重症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要点

《床旁超声在急危重症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要点 1总论 急危重症的快速评估、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是急诊医师必须面临的挑战,急诊医师不仅应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还需掌握一定的临床技能和技术。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特别是肺部超声的突破,床旁超声为急诊医师提供了越来越多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信息,被誉为可视“听诊器”,因此,急诊床旁超声也受到急诊医师的广泛关注。 2 常见超声影像的临床意义 2 1心脏 常用的探查部位包括:胸骨旁、心尖、剑突下、胸骨上窝,每个部位又有长轴和短轴的系列切面。 2 1 1 心包无回声区心包腔内出现无回声区(图1),具体分级见表1。伴有右心腔塌陷(特别是右室游离壁塌陷)、右房压力升高和/或心脏摆动(钟摆征)时,常见于心脏压塞。 2 1 2 室壁运动异常室壁运动同步失调、运动幅度减低(收缩期室壁增

厚率<30%,心内膜运动<5cm)、消失(心内膜运动<2cm)、矛盾运动及正常节段室壁运动幅度增强(图2)。常见于缺血性心肌病、心肌梗死或心肌炎。 2 1 3 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①视觉评估:胸骨旁左室短轴切面下,左室应呈同心圆样运动,左室内径变化率及室壁增厚率均大于50%,甚至出现收缩期心腔排空现象,提示左室高动力改变(图3);左室内径变化率10%~25%、室壁增厚率30%~50%,提示左室收缩功能中度减低;心室内径变化率小于10%、室壁增厚率小于30%,提示左室收缩功能严重减低(图4)。②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二尖瓣尖水平M型检查:a测定二尖瓣尖与室间隔间最小距离(EPSS);b测定左室短轴缩短率。③于心尖四腔切面描迹收缩及舒张末期左室心内膜轮廓,利用辛普森方程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50%,提示左室收缩功能减低。 2 1 4 左心室充盈减少收缩末期左室前后壁几乎贴近,称为“亲吻征”,高度提示左室充盈欠佳、容量不足,见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图5)。 2 1 5 右室扩大、室间隔异常右室扩大、室间隔从右室偏向左室(胸骨旁短轴切面左心室呈“D”型)为肺栓塞间接征象(图6和图7),很少能直接在肺动脉主干及左右分支内探及较大栓子这样的直接征象。 2 2 肺

介入超声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方案

介入超声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一) 第一节概述 介入超声所在超声成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下或引导下,针对体内的病变或目标,通过穿刺或置管技术以达到进一步诊断或治疗的目的。介入性超声属于微创技术,相当于用一次精确的小手术来替代大手术。因此,对操作医师素质要求较高,须具备良好的超声成像的基础理论知识,较丰富的超声检查临床经验和较全面的临床诊疗知识。须经过正规的培训和严格的考核才能上岗。介入超声属于有创操作,应有专门的介入超声室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整个过程须有专门人员密切配合,以保证整个操作过程的顺利完成。 【适应症】 1.诊断性介入性超声 (1)穿刺抽液化验检查。 (2)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 (3)穿刺切割组织病理检查。 (4)穿刺和置管后注药行X线检查。 2.治疗性介入性超声 (1)抽液(注药或不注药)。 (2)引流(单纯、清洗或加注药)。 (3)药物注入(乙醇、抗生素、血凝剂、抗肿瘤药及免疫制剂等)。 (4)物理能量导入(射频、微波、核素、冷冻、高强聚焦超声、激光等)。 【禁忌症】

1.灰阶超声显示病灶或目标不明确、不清楚或不稳定者。 2.严重出血倾向者。 3?伴大量腹水者。 4.穿刺途径无法避开大血管及重要器官者(粗针及治疗性穿刺更列为禁忌)。 5.化脓性感染病灶如脓肿可能因穿刺途径而污染胸膜腔或腹膜腔。 【术前准备】 1.在穿刺之前,超声医师必须掌握病人的病史和病情,明确穿刺目的,尤其要 明确躔次的目的所诊断性还是治疗性。然后,用超声诊断仪仔细观察病灶或目标,研究穿刺引导是否可行。同时结合具体适应症和禁忌症的规定,确定病人是否适宜做介入性超声并通知病人实际情况。 2.化验与器械 (1)检查血常规和凝血三项。 (2)必要时,检查心功能、肝功能及肾功能。 (3)治疗前1周停服抗凝剂(如阿斯匹林等)。 (4)操作前禁食8h,腹胀明显者应事先服用消胀药或清洁灌肠。 (5)做好病人及其家属的术前谈话,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6)完成超声引导探头及穿刺针、导管等介入操作器械的清洁、消毒。 3.介入超声室的基本要求 (1)操作间实用面积不<20m2易于清洁、灭菌,保持低尘,入室换鞋、戴帽、戴口罩。 (2)要求有图像清晰、分辨力高的超声诊断仪,并配备有专用超声引导穿刺

超声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应用

超声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应用 超声技术在医疗方面的独特疗效已得到医学界的普遍认可,并越来越被临床重视和采用。国内外医学专家利用超声技术在治疗肢体软组织损伤、肢体慢性疼痛康复、肢体运动康复方面积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并把超声治疗拓展到中医科、骨科、外科、内科、儿科、肿瘤科、男科、妇产科等,在临床得以广泛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机械 超声振动可引起组织细胞内物质运动,由于超声的细微按摩,使细胞浆流动、细胞震荡、旋转、摩擦、从而产生细胞按摩的作用,也称为“内按摩”这是超声波治疗所独有的特性,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刺激细胞半透膜的弥散过程,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细胞缺血缺氧状态,改善组织营养、改变蛋白合成率、提高再生机能等。 温热 人体组织对超声能量有比较大的吸收能力,因此当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传播过程中,其能量不断地被组织吸收而变成热量,其结果是组织的自身温度升高。即内生热。超声温热效应可增加血液循环,加速代谢,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增强酶活力。一般情况下,超声波的热作用以骨和结缔组织为显著,脂肪与血液为最少。 理化 超声的机械效应和温热效应均可促发若干物理化学变化。 a.弥散作用:超声波可以提高生物膜的通透性,对钾,钙离子的通透性发生较强的改变。从而增强生物膜弥散过程,促进物质交换,改善组织营养。 b.触变作用:超声作用下,可使凝胶转化为溶胶状态。对肌肉,肌腱的软化作用,以及对一些与组织缺水有关的病理改变。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和关节、肌腱、韧带的退行性病变的治疗。 c.空化作用:空化形成,或保持稳定的单向振动,或继发膨胀以致崩溃,细胞功能改变,细胞内钙水平增高。成纤维细胞受激活,蛋白合成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形成加速,胶原张力增加。 d.聚合作用与解聚作用:水分子聚合是将多个相同或相似的分子合成一个较大的分子过程。大分子解聚,是将大分子的化学物变成小分子的过程。可使关节内增加水解酶和原酶活性增加。 e.消炎,修复细胞和分子:超声作用下,可使组织PH值向碱性方面发展。缓解炎症所伴有的局部酸中毒。超声可影响血流量,产生致炎症作用,抑制并起到抗炎作用。使白细胞移动,促进血管生成。从而达到对受损细胞组织进行清理、激活、修复的过程。 临床应用编辑 软组织损伤及慢性疼痛 广泛用于软组织损伤及慢性疼痛的治疗。超声波的穿透力强,可轻易深入到体内10-15cm。提高治疗部位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善血液循环、促使细胞修复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人体神经和体液系统对超声能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其形成的神经反射和体液反应,具有综合调节人体的机制,特别是对陈旧性损伤有特效,超声在传播时,超声能量的方向集中,具有独特的高能量特性。主要适应症:急、慢性软组织损伤、软组织慢性疼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腰肌劳损、风湿类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血肿、慢性膝盖筋腱疼痛等 肢体康复

《中国重症经食管超声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要点

《中国重症经食管超声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要点 近年来,我国重症超声蓬勃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重症诊治的进步与变革。随着临床应用及科研的深入,重症专业医师对重症超声的要求越来越高,仅行经胸心脏超声(TTE)已不能满足重症诊治的需求,因此经食管心脏超声(TEE)被用于重症患者的救治。但由于重症诊治的特殊性,传统的TEE需在重症理论的指引下进行拓展和改进,才能更佳地发挥TEE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于重症救治。 共识的形成 TEECC的基本理念与自身特点 【共识意见1】TEECC是重症专业医师根据重症特点将传统的TEE进行拓展和改进,基于重症临床事件与诊治需求实施,是推动可视化、精细化、精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7.93分) 【共识意见2】TEE具有图像质量高及稳定性好、可对心脏大血管全方位化与细节化显像、操作者依赖低、连续监测等特点,在ICU中实施具有独特的优势(7.88分) 【共识意见3】TEE为高级超声技术在重症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7.83分) 【共识意见4】TEECC作为精细监测和指导精准诊治的手段,扩展重症监测维度,提高重症诊治效能(8.06分) 【共识意见5】TEECC应用指征包括基于传统TEE方式的临床病因检查评估及引导有创操作;亦包括基于重症理念的精细血流动力学监测治疗及特定重症临床事件的全程管理(7.96分) 【共识意见6】TEE与TTE互相补充、不可互相替代;在许多重症临床事件中,需要TTE和TEE整合评估(8.19分) 【共识意见7】TEE应成为ICU的必要配置(7.58分) TEECC与循环障碍 【共识意见8】TEECC可全方位提供关于急性循环障碍机制的信息,是某些特殊情况下辨别休克原因不可替代的手段(7.93分) 【共识意见9】开胸心脏术后或严重胸部创伤患者,高度怀疑心包填塞时,TEE能准确快速发现局灶心外血肿(8.25分)

超声波技术在医疗上的应用

超声波技术及其应用报告超声波技术在医疗上的应用 硕士研究生: 学号: 学科: 报告日期:

超声波技术及其应用报告 摘要 频率高于可听声频范围(20KHZ以上)的机械波,称为超声波(ultrasonic),简称超声。它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超声波技术在医疗上的应用。主要由超声波在医疗检测上的应用和超声波在治疗上的应用两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包括B超,彩超,超声全息影像技术,超声波手术刀,超声波碎石技术。文章论述了这些超声波技术的基本原理,相比于传统技术的优缺点,存在的局限和发展前景,以及超声波技术要突破的一些技术瓶颈和将来的发展方向。由于篇幅及理论基础有限,本文避免了难以理解的公式推导和证明,只是定性地,原理性地介绍了超声波在医疗上应用的这些技术。 关键词:超声检测;手术刀;超声全息影像技术;超声碎石;超声理疗 - -I

超声波技术及其应用报告 - - II 目录 摘 要 ....................................................................................................................... I 1.1 技术应用的领域 (3) 1.2 技术应用特点及原理 (3) 1.3 国内外情况分析 (6) 1.3.1 国外情况 (7) 1.3.2 国内情况 (7) 1.4 系统组成 (7)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重症超声临床应用技术规范指南速览

重症超声临床应用技术规范指南速览重症超声是在重症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超声技术,针对重症患者,以问题导向的、多目标整合的动态评估过程,是确定重症治疗,尤其是血流动力学治疗方向及调整精细治疗的重要手段。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协作组以丰富的重症临床实践经验及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重症超声的本质,汲取传统超声精华,提出一系列既符合重症医学特点,以病理生理为导向,又益于推进重症临床发展和提高的应用方法和流程,建立利于培训、利于临床正确实施、利于临床评估与正确指导治疗、利于质量控制与持续提高的重症超声的临床应用技术规范。 本共识涵盖重症超声的基本切面与指标获取、脏器评估规范、规范化流程及系统性检查方案、重症超声应用范例、重症超声培训和应用资质认证等内容,本文仅就基本切面与指标获取部分进行阐述,感兴趣读者可订阅中华内科杂志2018年第六期阅读。 重症超声的基本切面与指标获取 一、重症心脏超声基本平面获取及常用测量 1.超声探头的使用方法: (1)执笔式:将超声探头轻微控制于拇指与食指、中指间(图1),指腹接触超声探头,掌心中空,如执毛笔;主要通过指关节运动完成主要基本动作。以掌根尺侧或小指接触患者胸廓作为支点,以保持图像稳定。执笔式常用于胸骨旁、心尖切面的获取;(2)握持式(图2):常用于剑突下切面的获取。 ▲图1 超声探头执笔式手法

▲图2 超声探头握持式手法 大多数超声探头均有一个凹槽或标志用于定位,称为超声探头标记点;国内通常将其对应于超声屏幕的左侧。切面获取技巧:适度用力,使超声探头完全接触皮肤。建议在操作超声探头时每次行一个动作,且每次进行相应动作时幅度宜小。 2.重症心脏超声平面获取的基本手法: (1)滑:整个超声探头平面紧贴受检区域皮肤,沿着一定方向滑行。如:获取心尖四腔心切面、剑突下四腔心切面,需采用'滑'的手法。 (2)摇:整个超声探头平面紧贴受检区域皮肤,以超声探头与胸壁的接触点为支点,将超声探头左右摇摆,观察整个切面。如:观察胸骨旁长轴切面时需用'摇'的手法。 (3)倾:整个超声探头平面紧贴受检区域皮肤,以超声探头与胸壁的接触点为支点,将超声探头前后倾斜,观察不同切面。如:获取心尖四腔心切面、心尖五腔心切面、剑突下四腔心切面时需用'倾'的手法。 (4)转:整个超声探头平面紧贴受检区域皮肤,以超声探头与胸壁的接触点为支点,超声探头以自身中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如:获取胸骨旁短轴切面、剑突下下腔静脉长轴切面时需用'转'的手法。 3.基本切面、获取方法、切面标准与主观评估内容: 见表1,患者平卧位或左侧卧位,左臂尽量抬起,增大肋间隙的宽度,尽量在平静呼吸时获取图像。 表1 重症心脏超声检查的主要切面及相关内容 注:横屏或网页版观看效果更佳

超声波治疗仪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超声波治疗仪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http://www.hahzcn.com 超声波治疗仪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1.软组织损伤及慢性疼痛 广泛用于软组织损伤及慢性疼痛的治疗。超声波的穿透力强,可轻易深入到体内10—15cm。提高治疗部位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善血液循环、促使细胞修复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人体神经·体液系统对超声能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其形成的神经反射和体液反应,具有综合调节人体的机制,特别是对陈旧性损伤有特效,超声在传播时,超声能量的方向集中,具有独特的高能量特性。主要适应症:急、慢性软组织损伤、软组织慢性疼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腰肌劳损、风湿类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血肿、慢性膝盖筋腱疼痛等 2.肢体运动康复 改善微循环,改善病灶周围血供,刺激肥大细胞释放趋化因子,促进吞噬细胞在病灶部位聚集,增强吞噬细胞功能,疏通血管,积极建立侧支循环为目的。促进患肢血供,改善微循环,促进建立侧技循环,减缓疼痛。主要适应症:35ml以下的局部性脑出血稳定期,脑出血手术恢复期,脑中风后的肢体运动障碍,肢体肿胀、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硬化。 3.中医科应用 利用超声波的温热效应和机械效应及超强的穿透能力,使之超声波作用于人体的各处穴位时,可以媲美中医针灸、艾灸穴位刺激的等同效果。具体适应症参照中医配穴诊疗,超声波在中医科的应用,适合于中医全科临床治疗。 4.骨科应用 通过超声波的温热效应及理化效应,对局灶性疾病的靶位精确治疗、全身药物治疗局部靶位加强、手术前后的协同治疗、物理治疗的配合治疗。主要适应症:骨折延迟愈合进行循环重建、骨再生诱导。骨坏死刺激骨生长因子进行骨组织再生,骨结构重塑。软骨损伤局部透入促使组织修复的生长因子,促使软骨修复和重建。骨科手术后康复止痛消炎、解除痉挛、消除水肿和渗出、加速骨重建、促使肢体功能恢复,消除残余症状。 5.外科应用 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术前准备和术后康复、药物保守治疗。主要适应症:术后促进排气、排痰、止痛、肠粘连预防治疗、创口修复促进、呼吸道术前准备和术后清理、喉头水肿的预防和治疗、褥疮和血栓的预防和治疗、术后尿储留的预防和治疗等。 6.内科、儿科应用 在患者全身给药的基础上给与局部超声药物导入协同治疗,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主要适应症: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腮腺炎、支气管炎、肺炎、哮喘、颌下淋巴结炎、腹膜后淋巴结炎、小儿腹泻、肾病、肾炎。 7.男科、妇产科应用 局灶性疾病的靶位精确治疗、全身药物治疗局部靶位加强、手术前后的协同治疗、物理治疗的配合治疗。主要适应症: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尿道炎、性功能障碍、输精管绝育术后并发症、盆腔炎、附件炎、内膜炎、痛经、内膜异位、巧克力囊肿、妇科术后康复、产后康复、人流后康复、产后乳腺管不通、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囊腺瘤、及妇科肿瘤的辅助治疗。 8.肿瘤科应用 局灶性疾病的靶位精确治疗、全身药物治疗局部靶位加强、手术前后的协同治疗、物理治疗的配合治疗。主要适应症:靶位局域性化疗、放疗增敏、癌止痛、肿瘤合并感染、白细胞减少症的预防和治疗、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胃肠功能恢复、介入辅助。 详情可以浏览:www.hahzcn.com 超声波治疗仪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http://www.hahzcn.com

重症超声-全方位的重症手段教学提纲

重症超声——全方位的重症手段 作者:王小亭丁欣晁彦公 近年来,重症医学飞速发展,重症感染(severe sepsis),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急性肾损伤(AKI),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等多个领域均有了较大的改变,在包括诊断到评估监测和治疗的各个方面,临床与科研的需求均在迅速增加。在这个背景下,重症超声因其直观、快捷、准确等特点,已经被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ICU、麻醉和急诊等科室作为重症病人监测和评估的常规工具而广泛应用。 超声具有动态、实时、可重复的特点,不仅可以用于病情的诊断和评估,还可以对多个器官,多个环节进行动态监测,得到一些其他监测手段不能得到的重要监测和评估数据,为重症病人的治疗调整提供及时、准确的指导。 一、重症超声重在重症 重症超声主要可以用于重症病人的循环、呼吸监测与评估。循环方面,传统上使用PiCCO(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肺动脉导管进行监测,但这些监测手段仅能给出一些数据,报告重症患者此时的氧输送,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等参数,但具体的原因需要医生自己判断。而结合重症超声则可以直观地告诉医生患者此时出现了什么问题,如果是心脏的问题,是出在左心还是右心,是收缩功能还是舒张功能出现了问题;同时,重症超声还可以告诉医师患者是否出现了心肌梗死,肺栓塞,心包积液等需要立刻处理的征象,此时是否需要扩容补液,可以即可为下一步治疗提供方向。呼吸方面,传统方式下,重症病人是否发生气胸、胸水、肺水肿和肺实变、不张等,需将病人搬运至放射科做CT 等的影像学检查,即使床旁X线检查,也要经历拍片、洗片、读片、签

超声清创在伤口管理中的应用

超声清创在伤口管理中 的应用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超声清创在伤口管理中的应用本文要点:高密度、低频率接触式超声是一种选择性、高效清创方法,被证明可以促进伤口愈合;超声可以上调和增强细胞活性;通过调节能量水平和选择不同的探头头端可以控制清创的强度和范围;与传统伤口治疗方法相比,超声清创能改善伤口愈合率。清创方法清创(Debridement)一词最早来源于法语“Desault”,是指用外科方法去除开放伤口的坏死物质[1]。清除创伤或感染伤口中坏死组织或异物是促进伤口愈合的重要步骤。衰老细胞的存在致使伤口处于慢性炎症状态而难以愈合。研究证实接受序列清创的伤口与未经有效清创的伤口相比,感染发生率更低、愈合率更高[2,3]。近年来超声清创用于急慢性伤口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多创新和进展。 目前我们可选择的清创方法很多。器械/外科清创是最常用的,但侵害性较大,可能会引起疼痛、出血过多、和非选择性地清除了健康组织。自溶性清创和酶清创过程较慢,且需要有效管理渗液和监测感染发生的迹象。“湿到干”敷料是历史悠久的一种机械清创方法,虽然易于使用,但其具有非选择性,且需要频繁更换敷料。使用蛆虫进行生物清创属于选择性清创方法,但对于病人来说可能在心理上和美学上难以接受。临床中,最好选择有选择性、高效、和促进愈合的清创方法。超声技术超声技术已经被用于许多医学领域,包括影像诊断和治疗。治疗用超声在骨骼愈合、肌肉和组织修复等方面有广泛报道。针对超声在伤口治疗中的应用,涌现出了大量的证据,包括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s)。高密度、低频率超声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可以促进伤口愈合的机械清创方法。合金手柄的头端作为能量转换探头,将电能转换为超声能量。治疗中使用一种液体(通常为生理盐水)作为耦合介质,不仅将超声探头的能量直接传输至组织,而且起到了冷却作用。 超声清创的治疗机制包括空穴效应(Cavitation)和细胞活性上调(Upregulationofcellularactivity)。在持续的盐水流和超声探头头端与伤口床接触

超声介入室的建设

建议】介入超声室的建设 目的是较系统介绍介入超声室的建设的相关问题,为想开展超声介入的战友提 供一点帮助 介入超声室的建设 介入超声室是超声医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建科时,宜做统一的设计安排。介入超声室所服务的患者可来自病房、门诊或急诊,故其位置以距离上述各处较宜,并有直接通道。该区的环境要求安静、清洁、灰尘少并且无强电磁场干扰。介入超声室是以主操作房间为中心,配上附属房间构成,以便把患者的准备、介入技术的无菌操作以及医师的会诊或观摩等活动区能分隔开,以减少主操作间的污 染,并保障治疗过程有序进行。 ㈠主操作间?? 其面积以40~50M2为宜,要求从容一台标准超声仪,一张手术床,一套麻醉及呼吸、心电监护系统,1-2台介入治疗仪及一张手术操作台;建筑要有窗户,并能开窗流通自然空气,有空调系统,调控适宜的温度;要求室内易于清洁、消毒,地面易于清洗,有地漏;墙面平整,夹墙内安装必要的设备,如:除壁柜、观片灯、电源插座盘、传呼系统、管道氧气及负压吸引装置等;天棚上装置无影灯、输液天轨、照明灯、紫外线灯、监视器及电视转播摄像头等;以手术床为中心,各台仪器安放到位;备有常规急救药品;在本间边、角设置约3M清洁区, 清洁有过的器具,放置污物及标本。 ㈡准备及恢复间 患者先进入此房间,做必要的术前准备,如换鞋、更衣、打针、输液等,然后在进入主操作间。在介入操作结束后,患者可在此留观或行短暂的术后和麻醉后恢复,发现异常可及时处理。室内应安置管道氧气及负压吸引装置,备有常用的止痛、止血及其他常规急救药品和急救复苏用品。 ㈢会诊及观摩间 作为医师活动区,医师在治疗前,复习必要的资料以及对疑难患者会诊讨论,确定具体操作方案。进修医师及来访参观者均在观看操作的电视转播,并可通过壁式玻璃窗直接观看隔壁操作间的现场工作情况。每个医院介入超声室的估摸则有患者的数量和开展介入超声技术的种类决定,可以有1-3个主操作间及相应附属间培植来满足临床需要。根据发展趋势,可以将活检诊断类与介入治疗类分别建立,并且可以建立不同技术类型,如微波、射频或高强聚焦超声、激光等介入 治疗室。 规章制度 1接受临床申请单,预约安排患者,并发出手术通知单,通知病房有关医师、患 者以及麻醉科(若需要静脉麻醉) 2治疗前,超声医师必须掌握患者的病史和病情,了解临床的要求,明确介入操作的目的。主操作医师至少提前1-2天对患者要进行一次专门的超声检查,具

四维超声在诊断胎儿畸形方面的临床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维超声在诊断胎儿畸形方面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燕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第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成像在诊断胎儿畸形方面的图像特征和临床价值。方法:对11例畸形胎儿进行四维超声检查,选用仪器为GE-Voloson730四维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0 MHz,用二维超声常规检查胎儿、胎盘、羊水等,确定感兴趣范围,调节和增加聚焦点启动4D程序,选择表面模式,获得满意的四维动态图像。结果:四维超声可显示不同畸形胎儿的立体形态及不同的动作。结论:四维超声在诊断胎儿畸形方面较二维超声形象逼真,易于与临床医师沟通,也易于患者接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四维超声;胎儿畸形;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45.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4(c)-199-01 随着围生医学水平的逐渐提高,围生儿死亡率逐渐下降,先天性畸形和异常在围生儿死亡原因中上升为第二位,四围超声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在妇产科领域已显示出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对于畸形胎儿,产前诊断明确及尽早终止妊娠,避免畸形儿的出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我院2004~2006年诊断的11例畸形儿进行回顾性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2006年对孕龄10~40周的360例孕妇进行四维超声检查,发现畸形11例,其中,唇裂3例;无脑儿2例;脊柱裂2例;肛门闭锁1例;先天愚型1例;复杂畸形2例,其中,1例为小脑畸形并双侧唇裂、无眼球、无鼻,另1例为单脐动脉畸形并左肾缺如、肛门闭锁,均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 1.2 方法 使用GE-Voloson730四维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0 MHz,该探头能够完成二维、静态三维及实时三维(四维超声)扫查。孕妇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用二维超声常规检查胎儿、胎 盘、羊水等,确定感兴趣范围,调节和增加聚焦点启动4D程序,选择表面模式,开始采集图像时探头保持稳定,数秒后屏幕显示四维图像,此时探头可缓慢移动,调节灰度,阈值X、Y、Z轴获得满意的四维动态立体图像。 2 结果

最新介入性超声的临床应用

介入性超声的临床应 用

介入性超声的临床应用 介入性超声是在实时超声的动态监视和引导下,完成各种穿刺、活检、X线造影以及抽吸、插管、药物注射治疗等操作,可以避免某些外科手术,从而达到与外科手术相类似的诊断和治疗效果。介入性超声医学(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是在目前超声显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而早在1983年哥本哈根的世界介入性超声学术会议上就正式确定其作为现代超声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应用范围 1、颅脑、颈部肿瘤、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及其他浅表部位肿瘤 的良、恶性病理诊断和鉴别。 2、肺和纵隔肿瘤,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小结节病变及前列腺 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3、弥漫性肾病、肾肿瘤的病理组织学诊断和分型。 4、多种弥漫性肝实质病变(肝炎、脂肪肝等)包括早期肝硬化的 病理组织学诊断。 5、各种腹部脏器肿物(肝、胆、脾、肾、肾上腺肿瘤和腹腔淋巴 结肿、淋巴瘤、腹膜后实性肿物等)病理诊断和鉴别。 6、含液性病变(肝、肾、卵巢、甲状腺、乳腺囊肿、脓肿和积液 等病变)的穿刺、抽吸引流、药物冲洗硬化治疗。

7、肝内胆管、胆总管、胆囊等先天畸形或结石、肿瘤引起的阻塞 性病变穿刺抽吸造影(PTC),穿刺引流(PTCD),肾梗阻性病变肾盂内穿刺造影,胎儿治疗性穿刺引流术(羊膜腔穿刺)。 8、肿瘤内穿刺药物无水酒精注射、微波热疗,手术中超声定位引导。 介入性超声的临床应用,尤其是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USGAB的发展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医学影像和临床诊断水平,它突破了常规超声影像、CT、MRI、X线放射等影像技术所固有的只能做定位诊断或一般经验性、猜测性的定性诊断模式,使超声医学影像诊断技术进而提高到病理组织细胞学诊断这一个新的领域,它为临床提供了准确的病理诊断依据,指导临床制定并实施正确而有效的药物或非药物治疗方案,另外尚能回顾性分析提高常规医学影像诊断技术水平。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总体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超声引导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临床各种影像检查疑有占位性病变超声显像证实者,原则上均可施行。通常用于对肝脏、胆系、胰腺、肾脏、脾脏、腹壁、腹膜后,以及胸壁和肺的外周型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对贲门、网膜、肠系膜等肿瘤亦适用。 超声引导穿刺--组织学检查

超声波论文

超声波在医学方面的应用 姓名:林榕 学号: 12291217 班级:电气1207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超声波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关键词:超声波医学 正文: 一、超声波 所谓超声波,是指人耳听不见的声波。正常人的听觉可以听到20赫兹(Hz)-20千赫兹(kHz)的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波称为次声波或亚声波,超过20千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超声波是声波大家族中的一员,和可闻声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一种机械振动,通常以纵波的方式在弹性介质内传播,是一种能量和动量的传播形式,其不同点是超声频率高,波长短,在一定距离内沿直线传播具有良好的束射性和方向性。 二、超声波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1、超声治疗 超声波是机械波,它的生物学作用有三种: (1)机械作用: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质点交替压缩与伸张,形成了压力变化,这就是机械作用。它对增强组织渗透、提高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刺激神经系统及细胞的功能,均有重要意义。 (2)温热作用:超声波的产热过程,实际上是机械能在介质中转变成热能的能量转换过程。超声波的热作用,可引起血管功能和代谢过程的变化,以及由于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神经反射,在人体组织产生各种效应。 (3)化学作用:超声波的生物化学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如影响酶的活性,加速细胞新陈代谢,刺激人体细胞合成等。 超声的主要治疗作用如下: (1)镇痛、解痉挛。在超声作用下神经传导受抑制,肌肉兴奋性下降,从而收到镇痛与解痉挛的效果。 (2)软化和消除瘢痕组织。超声能软化和消除瘢痕组织,故常用于松解粘连,治疗增生性瘢痕、关节挛缩、外伤或手术后的粘连、肌腱和腱鞘炎性增厚等。 (3)加速局部血流。增加膜的透性,促进物质交换,提高代谢过程。故可促进病损组织的再生和修复,消退炎症引起的水肿,加速外伤或术后血肿的吸收。 (4)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恶性肿瘤瘤体内血流量低于周围正常组织,采用超声使肿瘤内热量积蓄,温度升高,达到杀伤恶性肿瘤细胞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