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方言形成的地域因素及历史因素分析 (1)

天津方言形成的地域因素及历史因素分析

一、天津方言的定义

天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天津方言是天津文化的主要载体。所谓天津方言(或天津话)就是指市内六个区和西青区大部分、东丽区小部分土著居民所使用的方言。简言之,天津市的方言从辖区地图由北往南的大体状况是,唐山话—北京话—天津话—静海话—沧州话。天津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的一个分支,天津方言片的东、南、西三面被静海方言片包围着,北部则是武清方言片,这就形成了一个“方言岛”。方言岛是语言学的一个术语,即由于历史上大规模移民,使外来的方言势力占据了原来某方言区,形成被原方言区包围着的独立的方言区域。

天津方言岛,呈倒了个的等腰三角形,其底边距旧城北约l 公里,尖端距旧城南约22 公里。方言岛以北的居民,语言接近北京话,东北接近唐山方言,西南和东南接近静海一带方言。据专家考查推测,这个方言岛中的天津话来源于江苏和安徽北部的方言。经著名社会历史学家学者李世瑜先生在上个世纪80 年代中期的调查考证:天津方言的母方言来自以宿州为中心的皖北平原。

二、天津方言形成的地域文化因素分析

天津方言的形成和发展与天津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特殊的历史背景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天津地处渤海之滨、华北平原的东北端,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休养生息。天津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得益于地近渤海、河渠纵横,与我国近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相邻,是北京与东北、辽东半岛、胶东半岛水陆相通的要路。

天津人爱说话,是地理位置之使然。九河下梢,交通枢纽;漕运码头,河海相通;移民城市,五方杂处。天南地北的人聚到一块,无论经商贸易,还是装船卸货,第一要务,就是用语言沟通。———这是天津人能说会道的动因。

天津是商埠码头,九国租界,多元文化。当年,租界里住着末代皇帝、总统总理、部长督军、豪族贵戚、盐商巨贾、外国政要和高官寓公。南北文化交汇,东西文化相生,上层雅文化与下层俗文化在这里融合。于是,天津人经多识广,眼界开阔。———这为天津人提供了能说会道的广阔的素材。

天津方言大约是在元明清时代形成的,因为在此以前天津地区还是一片海滨

荒地。天津聚落的形成,大抵在金元时期,早期居民点始于三岔河口(南运河、北运河与海河的汇合处),又名直沽或小直沽。直沽的开辟主要出于军事上的需要,金元都派重兵在此镇守,明筑城设卫,赐名天津。直沽地方经济的开发,是从蒙古太宗六年创立盐场开始的,但影响天津经济最大的不是盐而是遭。天津是遭运中心和出海门户,又是南北交通的枢纽和军事战略要地。这种特殊情况和地理要素就使天津开辟虽晚,但发展极快,经过明清两代,天津已经是行旅频繁、

受北方曲艺影响,天津人言辞犀利,一语中的;语言得体,擅长交游;幽默诙谐,富于创意。在调侃中表情达意,议论抒情。常能化干戈为玉帛,妙在以四两拨半斤!———这为天津人锻炼了非凡的口才和表达方式。天津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影响,有丰富的生活素材提供,有高超的口语技巧垫底儿———经过几代人的积淀传承,自然潜移默化,水涨船高。要说咱们天津人的口才,那是“剃头师傅拍手———推(忒)好咧!

在方言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方言口语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细心一点的人会发现天津方言中常常用到“海”这个词,这和天津的地域特点是分不开的。天津是一个因河流淤积而形成的沿海平原。水是这座城市生成和发展的源动力。在天津话里,带有“海”字的词语非常多,在一些地名称呼上我们可以窥见一些端倪,例如“七里海”“小海地”“滨海新区”等。天津人还喜欢用“海”来表示“宏大”的意思。例如“海碗”指特别大的碗;“海涵”是一个敬辞,用来形容某人大度包容;“海量”用来指很大的酒量。“海”还可以用来表示“胡乱地、漫无边际”义。例如漫无边际地聊天叫“海聊”;漫无边际地谩骂叫“海骂”。还有一个词叫“海吃”,例如:“哥儿俩这一通海吃,才花了六十块钱”。这里的“海吃”并不指饭量大吃得多,而指“随意、尽兴、放开了、无拘束”。

二、天津方言形成的历史因素分析

天津在历史上是南北漕运的中心,是中国北方贸易转运集结地。明清两代,苏皖和晋冀鲁豫地区的大量移民,或屯垦,或漕运,或逃荒,或经商,陆续迁至天津;随后盐业、金融、实业、商业,乃至政界、军界、文化等人物在天津安家落户。因此,河北、山东和东北的方言,尤其是北京话对天津方言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了种种影响。

天津是个河口都市,4000年前,天津地区(除张贵庄以东)已成为陆地。春秋时期分属于燕、齐两国。西汉末年,这一地区发生过较大的海浸。现在的天津市区、静海、宁河、武清等县的部分地区被海水淹没,到东汉末年,海水才逐渐退去。隋朝的场帝征百万民夫修建了大运河,形成了天津南北水陆交通枢纽的格局。唐代为了防止外族入侵,在幽州(现在的北京)和渔阳(现在的蓟县)驻有重兵。据《唐·通典》记载,现在的天津地区已有“军粮城”和“三会海口”。军粮城是由海上把军粮和其他军用物资从南方转运到燕京和渔阳的转运点。“三会海口”(今天津狮子林桥和天后宫一带)指永济河、簿沱河、潞河在夭津三岔口会合入海而言。当时只是为征战使用。杜甫《昔游》:“幽燕盛用武,供给亦劳哉!昊门转粟帛,泛海凌蓬莱。”《金史》记载,公元1153年,金迁都到燕京(现在的北京),名曰“中都”。“完颜佐本姓梁氏……戍直沽寨”。“直沽寨”这一名称,为天津市区聚落起源的最早记载。也就是说金代“三会海口”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军镇。当时属于“靖海县”,那时居民应讲静海话(明代改为静海)。”

自古以来,天津就是一座移民城市。据史料记载,当时移民人数之多、稳定性之强,当今无法比拟。多年来,天津民间一直流传着“燕王扫北”的历史故事,燕王朱棣不但扫北得胜,还把他从家乡安徽带来的士兵安置在天津地区戍边屯垦。从某种角度讲,这便是津城最早的一批移民。这些移民实行军事建制聚居,“家庭承袭,邻里相望”,于是,悄然形成了相对牢固的“语音社区”。之后,由于苏皖地区不断有移民到天津地区,江淮人逐渐占压倒优势,因此具有低平调的江淮方言慢慢变成了天津卫的通用语。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天津还有一些从山西或其他地方定居的移民,但均由于不是大批的,加之散居,很难形成自己的方言区,所以散在的移民无论操何种方言,几十年后逐渐被当地方言同化。

天津方言是我国语言文化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语言文化传播和融合中,具有顽强生命力和竞争力。在词汇方面,天津话富有地方特色的方言词汇十分丰富,它生动形象、含蓄质朴、感情深厚、贴近生活、幽默诙谐,成为天津人民生产和生活中的有力工具。在构筑天津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中,成为不可缺少的因素。正因为如此,天津方言也受到国内人民的青睐,在文学、影视、话剧、曲艺、小品等文艺作品中常被使用。各地方言,在年深日久的接触中,互相影响、渗透、取代、混杂,逐渐地把各自的一些特点融化到主流中去,或是变得和基础方言近似了。

从而以河北方言为主,又融合了其他方言的一些特点,形成了天津方言的语音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颖,张少姿,卢颖,郭奇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天津方言教学初探[J].现代语文.2011

[2] 谭汝为.天津方言的源流、文化特质及其对天津城市性格的影响[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5):4

[3] 张绍祖.李世瑜与天津方言岛[N].天津日报.2011,1:1

[4] 王临惠,支建刚,王忠一. 天津方言的源流关系刍议 [J]. 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4):147

[5] 谭汝为.天津方言词语词源探索及语用分析[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6):1-2

[6] 李世瑜,韩根东.略论天津方言岛 [J].天津师大学报.1991(2):71

[7] 伶军.天津方言的形成——静海话是流不是源[J].天津师大学报.1991(2):77)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