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2-2013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2-2013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2-2013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三物理 2013.1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下列物理量的“–”号表示方向的是

A .室外气温t = –5.0℃

B .物体的速度v = –2.0m/s

C .物体的重力势能E p = –12.0J

D .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 –5.0V

2. 一频闪仪每隔0.04秒发出一次短暂的强烈闪光,照亮运动的小球,于是胶片上记录了小

球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下图是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频闪照片示意图。由图可以判断,小球在此运动过程中

A .速度越来越小

B .速度越来越大

C .受到的合力为零

D .受到合力的方向由A 点指向B 点

3. 如图所示,闭合线圈上方有一竖直放置的条形磁铁。当磁铁向下运动(但未插入线圈内

部)时,线圈中

A .没有感应电流

B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

C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

D .感应电流的方向不能确定

4. 实验室常用到磁电式电流表。其结构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磁

铁和放在磁铁两极之间的线圈,O O '为线圈的转轴。忽略线圈转动中的摩擦。当静止的线圈中突然通有如图所示方向的电流时,顺着O O '的方向看, A .线圈保持静止状态 B .线圈开始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C .线圈开始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D .线圈既可能顺时针方向转动,也可能逆时针方向转动

v

5.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2:1,电阻Ω=0.55R ,原线圈两端接一正

弦式交变电流,电压u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为t u π20sin 2110=(V ),时间t 的单位是s 。那么,通过电阻R 的电流有效值和频率分别为 A .1.0A 、20Hz B .2A 、20Hz

C .2A 、10Hz

D

.1.0A 、10Hz

6. 一座大楼中有一部直通高层的客运电梯,电梯的简化模型如图1所示。已知电梯在t = 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电梯的加速度a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2所示。如图1所示,一质量为M 的乘客站在电梯里,电梯对乘客的支持力为F 。根据a -t 可以判断,力F 大小不变,且F <Mg 的时间段为

A .1~8s 内

B .8~9s 内

C .15~16s 内

D .16~23s 内

7. 如图所示为一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电压U 和电流I 。图线上点

A 的坐标为(U 1,I 1),过点A 的切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为I 2。小灯泡两端电压为U 1时,电阻等于

A . 11U I

B .11

I U

C .21I U

D .

211

I I U -

8. 如图所示,电路中R T 为热敏电阻,R 1和R 2为定值电阻。当温度升高时,R T 阻值变小。

开关S 闭合后,R T 的温度升高,则下列物理量中变小的是 A .通过R T B .通过R 1C .通过R 2D 图1

电梯

图2

U

I 1I

9. 如图1所示,弹簧振子以点O 为平衡位置,在A 、B 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取向右为正

方向,振子的位移x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 0.8s ,振子的速度方向向左

B .t = 0.2s 时,振子在O 点右侧6cm 处

C .t = 0.4s 和t = 1.2s 时,振子的加速度完全相同

D .t = 0.4s 到t = 0.8s 的时间内,振子的速度逐渐减小

10.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A 在竖直向上的力F (F

小力F ,则

A .物体A 所受合力不变

B .斜面对物体A 的支持力不变

C .斜面对物体A 的摩擦力不变

D .斜面对物体A 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11. 如图所示,在A 、B 两点分别放置两个电荷量相等的正点电荷,O 点为A 、B 连线中点,

M 点位于A 、B 连线上,N 点位于A 、B 连线的中垂线上。则关于O、M 、N 三点的电场强度E 和电势φ的判定正确的是

A .E M < E O

B .φM < φO

C .E N < E O

D .φN < φO

12.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内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杆可绕端点O 在水平面上自由转动。一颗

子弹以垂直于杆的水平速度v 0击中静止木杆上的P 点,并随木杆一起转动。已知木杆质量为M ,长度为L ;子弹质量为m ,点P 到点O 的距离为x 。忽略木杆与水平面间的摩擦。设子弹击中木杆后绕点O 转动的角速度为ω。下面给出ω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根据你的判断,ω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A .2

2033ML m x x

m v +=ω

B .2

22

033ML m x x

m v +=ω

C .2

2033mL Mx x

Mv +=ω

D .22033Mx m L L m v +=ω

图1 A

B

O

-/s

2

图2

-5

二、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0分)

13. 一列波源在x =0处的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0.02s ,t 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

此时x =12cm 处的质点P 恰好开始振动。则

A .质点P 开始振动时的方向沿y 轴正方向

B .波源开始振动时的方向沿y 轴负方向

C .此后一个周期内,质点P 通过的路程为8cm

D .这列波的波速为4.00m/s

14. 磁流体发电是一项新兴技术。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之间有一个很强的磁场,将一束含

有大量正、负带电粒子的等离子体,沿图中所示方向喷入磁场。图中虚线框部分相当于发电机。把两个极板与用电器相连,则

A .用电器中的电流方向从A 到B

B .用电器中的电流方向从B 到A

C .若只增强磁场,发电机的电动势增大

D .若只增大喷入粒子的速度,发电机的电动势增大

15. 某同学设计了一种静电除尘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有一长为L 、宽为b 、高为d 的矩

形通道,其前、后面板为绝缘材料,上、下面板为金属材料。图2是装置的截面图,上、下两板与电压恒定为U 的高压直流电源相连。带负电的尘埃被吸入矩形通道的水平速度为v 0,当碰到下板后其所带电荷被中和,同时被收集。将被收集尘埃的数量与进入矩形通道尘埃的数量的比值,称为除尘率。不计尘埃的重力及尘埃之间的相互作用。要增大

A L

C .只增大高度d

D .只增大尘埃被吸入水平速度v 0

16. 如图1所示,物体以一定初速度从倾角α=37°的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上升的最大

高度为3.0m 。选择地面为参考平面,上升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E 机随高度h 的变化如图2所示。g = 10m/s 2,sin37° = 0.60,cos37° = 0.80。则

图1

A.物体的质量m = 0.67kg

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40 C.物体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小a = 10m/s2 D.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E k = 10J

第二卷 (计算题,共52分)

解答应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17. (9分)如图所示为半径R =0.50m 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底端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 =0.45m 。

一质量m =1.0kg 的小滑块从圆弧轨道顶端A 由静止释放,到达轨道底端B 点的速度v = 2.0m/s 。忽略空气的阻力。取g =10m/s 2。求:

(1)小滑块在圆弧轨道底端B 点受到的支持力大小F N ; (2)小滑块由A 到B 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 ; (3)小滑块落地点与B 点的水平距离x 。

18. (6分)已知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自转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如图所示,A

为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B 为地球的同步卫星。 (1)求卫星A 运动的速度大小v ; (2)求卫星B 到地面的高度h 。

19. (12分)如图1所示,两根足够长平行金属导轨MN 、PQ 相距为L ,导轨平面与水平

面夹角为α,金属棒ab 垂直于MN 、PQ 放置在导轨上,且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金属棒的质量为m 。导轨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的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斜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金属导轨的上端与开关S 、定值电阻R 1和电阻箱R 2相连。不计一切摩擦,不计导轨、金属棒的电阻,重力加速度为g 。现在闭合开关S ,将金属棒由静止释放。

(1)判断金属棒ab 中电流的方向;

(2)若电阻箱R 2接入电路的阻值为0,当金属棒下降高度为h 时,速度为v ,求此过程

中定值电阻上产生的焦耳热Q ;

(3)当B =0.40T ,L =0.50m ,=α37°时,金属棒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 m 随电阻箱R 2阻

值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取g = 10m/s 2,sin37°= 0.60,cos37°= 0.80。求阻值R 1和金属棒的质量m 。

20. (12分)如图所示,一质量M =1.0kg 的砂摆,用轻绳悬于天花板上O 点。另有一玩具

枪能连续发射质量m =0.01kg 、速度v =4.0m/s 的小钢珠。现将砂摆拉离平衡位置,由高h =0.20m 处无初速度释放,恰在砂摆向右摆到最低点时,玩具枪发射的第一颗小钢珠水平向左射入砂摆,二者在极短时间内达到共同速度。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m/s 2。 (1)求第一颗小钢珠射入砂摆前的瞬间,砂摆的速度大小v 0; (2)求第一颗小钢珠射入砂摆后的瞬间,砂摆的速度大小v 1;

(3)第一颗小钢珠射入后,每当砂摆向左运动到最低点时,都有一颗同样的小钢珠水平

向左射入砂摆,并留在砂摆中。当第n 颗小钢珠射入后,砂摆能达到初始释放的高

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人教版

高一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教材版本:人教版考试年级:高一学科:物理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本卷的重力加速度g都取10m/s2)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乒乓球的旋转B.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运动的时间 C.研究地球的自转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 B.对于力,只需说明其大小,而不需说明其方向 C.一个力,可能既没有施力物体,也没有受力物体 D.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大小和方向共同决定,与作用点的位置无关3.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下滑的物体受到的力有() A.重力、支持力 B. 重力、下滑力 C.重力、下滑力、支持力 D. 重力、下滑力、支持力和压力4.关于力的单位“牛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这个单位是由质量1kg的物体重力为9.8N规定下来的 B.“牛顿”这个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kma中k取l时定下来的 C.1N就是使质量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 D.质量1kg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N,并不是规定的,而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得到的结果 5.在拨河比赛中,下列各因素对获胜有利的是() A.对绳的拉力大于对方B.对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对方 C.手对绳的握力大于对方D.质量大于对方 6.下列各图表示的是某一物体运动情况或所受合外力的情况.其中 (甲)图是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乙)图是某一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 (丙)图表示某一物体的加速度-时间图象;(丁)图表示某一物体所受合外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四幅图的图线都是直线.从图中可以判断这四个一定质量物体的某些运动特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体受到不为零、且恒定的合外力;B.乙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来越大;C.丙物体的速度一定越来越大;D.丁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7.如图所示,弹簧秤右端用绳子系在墙上,左端一人用力拉,发现弹簧秤读数为100N,

2015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及答案

2015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5分)复数i(2﹣i)=() A.1+2i B.1﹣2i C.﹣1+2i D.﹣1﹣2i 2.(5分)若x,y满足,则z=x+2y的最大值为() A.0 B.1 C.D.2 3.(5分)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为() A.(﹣2,2)B.(﹣4,0)C.(﹣4,﹣4)D.(0,﹣8) 4.(5分)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是直线且m?α,“m∥β“是“α∥β”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5分)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表面积是()

A.2+B.4+C.2+2D.5 6.(5分)设{a n}是等差数列,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若a1+a2>0,则a2+a3>0 B.若a1+a3<0,则a1+a2<0 C.若0<a 1<a2,则a2D.若a1<0,则(a2﹣a1)(a2﹣a3)>0 7.(5分)如图,函数f(x)的图象为折线ACB,则不等式f(x)≥log2(x+1)的解集是() A.{x|﹣1<x≤0}B.{x|﹣1≤x≤1}C.{x|﹣1<x≤1}D.{x|﹣1<x≤2} 8.(5分)汽车的“燃油效率”是指汽车每消耗1升汽油行驶的里程,如图描述了甲、乙、丙三辆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燃油效率情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消耗1升汽油,乙车最多可行驶5千米

B.以相同速度行驶相同路程,三辆车中,甲车消耗汽油最多 C.甲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1小时,消耗10升汽油 D.某城市机动车最高限速80千米/小时,相同条件下,在该市用丙车比用乙车更省油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5分)在(2+x)5的展开式中,x3的系数为(用数字作答) 10.(5分)已知双曲线﹣y2=1(a>0)的一条渐近线为x+y=0,则a=.11.(5分)在极坐标系中,点(2,)到直线ρ(cosθ+sinθ)=6的距离为.12.(5分)在△ABC中,a=4,b=5,c=6,则=. 13.(5分)在△ABC中,点M,N满足=2,=,若=x+y,则x=,y=. 14.(5分)设函数f(x)=, ①若a=1,则f(x)的最小值为; ②若f(x)恰有2个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80分) 15.(13分)已知函数f(x)=sin cos﹣sin. (Ⅰ)求f(x)的最小正周期; (Ⅱ)求f(x)在区间[﹣π,0]上的最小值. 16.(13分)A,B两组各有7位病人,他们服用某种药物后的康复时间(单位:天)记录如下: A组:10,11,12,13,14,15,16 B组;12,13,15,16,17,14,a 假设所有病人的康复时间相互独立,从A,B两组随机各选1人,A组选出的人记为甲,B组选出的人记为乙.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卷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 理科综合能力侧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 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3 C.3:2 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 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 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3 Fe B.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 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 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 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 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 将-1 4 0.1molgL MgSO溶液滴入 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 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积比 Mg(OH)2的小

2019年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2019年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教材版本:人教版考试年级:高一学科:物理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本卷的重力加速度g都取10m/s2)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乒乓球的旋转B.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运动的时间 C.研究地球的自转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 B.对于力,只需说明其大小,而不需说明其方向 C.一个力,可能既没有施力物体,也没有受力物体 D.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大小和方向共同决定,与作用点的位置无关 3.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下滑的物体受到的力有() A.重力、支持力 B. 重力、下滑力 C.重力、下滑力、支持力 D. 重力、下滑力、支持力和压力 4.关于力的单位“牛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这个单位是由质量1kg的物体重力为9.8N规定下来的 B.“牛顿”这个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kma中k取l时定下来的 C.1N就是使质量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 D.质量1kg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N,并不是规定的,而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得到的结果 5.在拨河比赛中,下列各因素对获胜有利的是()

A.对绳的拉力大于对方B.对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对方 C.手对绳的握力大于对方D.质量大于对方 6.下列各图表示的是某一物体运动情况或所受合外力的情况.其中 (甲)图是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乙)图是某一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丙)图表示某一物体的加速度-时间图象;(丁)图表示某一物体所受合外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四幅图的图线都是直线.从图中可以判断这四个一定质量物体的某些运动特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体受到不为零、且恒定的合外力;B.乙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来越大;C.丙物体的速度一定越来越大;D.丁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7.如图所示,弹簧秤右端用绳子系在墙上,左端一人用力拉,发现弹簧秤读数为100N, 若右端也改为用人拉且弹簧秤读数不变,则() A.左右两人用力大小各为50N B.右端用力大小仍为100N,左端不需用力 C.左右端两人用力均为100N D.弹簧秤两端所受力大小相等,但其大小不一定是100N 8.一物体以初速度V0、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物体从t时刻起加速度逐渐减小至0,则物体从t时刻开始() A.速度开始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0为止 B.速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0为止 C.速度一直在增大

2015年北京高考数学(理科)试题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理)(北京卷) 本试卷共5页,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复数()i 2i -= A .12i + B .12i - C .12i -+ D .12i -- 2.若x ,y 满足010x y x y x -?? +??? ≤,≤,≥,则2z x y =+的最大值为 A .0 B .1 C . 32 D .2 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为 A .()22-, B .()40-, C .()44--, D .()08-,

开始 x =1,y =1,k =0 s =x -y ,t =x +y x =s ,y =t k =k +1 k ≥3输出(x ,y ) 结束 是否 4.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是直线且m α?.“m β∥”是“αβ∥”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表面积是 正(主)视图 11俯视图 侧(左)视图 21 A .25+ B .45+ C .225+ D .5 6.设{}n a 是等差数列.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若120a a +>,则230a a +> B .若130a a +<,则120a a +<

C .若120a a <<,则213a a a > D .若10a <,则()()21230a a a a --> 7.如图,函数()f x 的图像为折线ACB ,则不等式()()2log 1f x x +≥的解集是 A B O x y -1 2 2C A .{}|10x x -<≤ B .{}|11x x -≤≤ C .{}|11x x -<≤ D .{} |12x x -<≤ 8.汽车的“燃油效率”是指汽车每消耗1升汽油行驶的里程,下图描述了甲、乙、丙三辆汽 车在不同速度下的燃油效率情况.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消耗1升汽油,乙车最多可行驶5千米 B .以相同速度行驶相同路程,三辆车中,甲车消耗汽油最多 C .甲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1小时,消耗10升汽油 D .某城市机动车最高限速80千米/小时. 相同条件下,在该市用丙车比用乙车更省油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10分)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在()5 2x +的展开式中,3x 的系数为 .(用数字作答)

2015年河南省高考物理试题

目录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新课标1) (2)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新课标2)...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江苏)......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浙江卷)....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安徽卷)....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北京卷)....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福建卷).... 错误!未定义书签。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山东卷)....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1)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 14.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 B.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 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 15.如图,直线a 、b 和c 、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 、P 、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φM 、φN 、φP 、φQ 。一电子由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直线a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 >φN B.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 >φN C.若电子有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正功 D.若电子有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负功 16.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 ,则 A. 9166= =k ,V U B. 91 22==k ,V U C. 3166==k ,V U D. 3 1 22==k ,V U 17.如图,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客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 b M Q N P c d R R

全国新课标I卷2015年高考物理试卷word版,详解版

2015年新课标I高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分)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A.轨道半径减少,角速度增大B.轨道半径减少,角速度减少 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少 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专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 分析:通过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得知轨道半径的公式,结合该公式即可得知进入到较弱磁 场区域后时,半径的变化情况;再利用线速度与角速度半径之间的关系式,即可得知进入弱 磁场区域后角速度的变化情况. 解答:解: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足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于洛伦兹力,由牛顿第二定 律有: qvB= 得:R= 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B减小,所以R增大. 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为:v=ωR 线速度v不变,半径R增大,所以角速度减小,选项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该题要明确洛伦兹力始终不做功,洛伦兹力只是改变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还 要熟练的掌握半径公式R=和周期公式等. 2.(6分)如图,直线a、b和c、d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N、P、Q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φM,φN,φP,φQ,一电子由M点分别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直线a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Q B.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N C.若电子由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 D.若电子由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负功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都是矢量 B.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也一定在物体内 2.如上图所示,地面上有一个物体重为30N ,物体由于摩擦向右做减速运动,若物体与地面间 的动摩擦因素为0.1,则物体在运动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 A.0.1m /s 2 B.1m /s 2 C.3m /s 2 D.10m /s 2 3.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的物体越难让它停止运动,故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静止的物体惯性最大 C.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才有惯性 D.行驶车辆突然转弯时,乘客向外倾倒是由于惯性造成的 4.某同学为了测出井口到井里水面的深度,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落下,经过2s 后听到石块落到 水面的声音,则井口到水面的深度大约为(不考虑声音传播所用的时间)( ) A.10m B.20m C.30m D.40m 5.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6N 、3N 和8N ,其合力最小值为( ) A.1N B.3N C.13N D.0 6.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 )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的力 7.力F 1单独作用于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1=2m/s 2,力F 2单独作用于同一物 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2=4m/s 2。当F 1和F 2共同作用于该物体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 是( ) A .2m/s 2 B .4m/s 2 C .6m/s 2 D .8m/s 2 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挡板挡住,则球对 挡板的压力为( ) A.mgco s θ B. mgtan θ C. mg/cos θ D. mg 9.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 的某同学站在升降机中的磅秤上,某一时刻该同学发现磅秤的示数 为40kg ,则在该时刻升降机可能是以下列哪种方式运动?( ) A.匀速上升 B.加速上升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10.如图所示为初速度v 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其末速度为v ,在时间t 内,物体的平 均速度- v 和加速度a 是( ) A.20v v v +>-,a 随t 减小B.20v v v +=-,a 恒定C.2 0v v v +<-,a 随t 减小D.无法确定 二、计算题(共40分) 11.(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10kg 的物体,在F =60N 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 运动。设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μ=0.4,求: (1)物体所滑动受摩擦力为多大? (2)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大? (3)物体在第3s 内的位移为多大? v 0 v

完整word版,2015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答案与解析

2015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5分)(2015?北京)复数i(2﹣i)=() A.1+2i B.1﹣2i C.﹣1+2i D.﹣1﹣2i 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专题:数系的扩充和复数. 分析: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解答. 解答:解:原式=2i﹣i2=2i﹣(﹣1)=1+2i;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关键是熟记运算法则.注意i2=﹣1. 2.(5分)(2015?北京)若x,y满足,则z=x+2y的最大值为() A.0B.1C.D.2 考点:简单线性规划. 专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作出题中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再将目标函数z=x+2y对应的直线进行平移,即可求出z取得最大值. 解答: 解: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得到如图的三角形及其内部阴影部分,由 解得A(,),目标函数z=x+2y,将直线z=x+2y进行平移, 当l经过点A时,目标函数z达到最大值 ∴z最大值== 故选:C.

点评:本题给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求目标函数z=x+2y的最大值,着重考查了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和简单的线性规划等知识,属于基础题. 3.(5分)(2015?北京)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为() A.(﹣2,2)B.(﹣4,0)C.(﹣4,﹣4)D.(0,﹣8) 考点:程序框图. 专题:图表型;算法和程序框图. 分析:模拟执行程序框图,依次写出每次循环得到的x,y,k的值,当k=3时满足条件k≥3,退出循环,输出(﹣4,0). 解答:解: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可得 x=1,y=1,k=0 s=0,i=2 x=0,y=2,k=1

201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答案--物理部分

2015年理综 全国卷1 物理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l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l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 B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C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 D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 15.如图,直线a 、b 和c 、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 、P 、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M ?、N ?、P ?、Q ?。一电子由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 .直线a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M ?>Q ? B .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M ?>N ? C .若电子由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正功 D .若电子由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负功 16.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l ,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 接在电压为220 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 端的电压为U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 。则 A .U=66V ,k=19 B .U=22V ,k=19 C .U=66V ,k=13 D .U=22V ,k=13 17.如图,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 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 .W =12 mgR ,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 点 B .W >12 mgR ,质点不能到达Q 点 C .W =12 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D .W<12 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18.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 1 和L 2,中间球网高度为h 。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 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 h 。不计 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若乒乓球的发射速率υ在某范围内, 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υ的最大 取值范围是 D

2015年北京高考数学文科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文)(卷) 本试卷共5页,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 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若集合{} 52,A x x =-<<{} 33,B x x =-<<则A B =( ) ( A ) {} 32x x -<< ( B ) {}52x x -<< ( C ) {}33x x -<< ( D ) {} 53x x -<< (2)圆心为(1,1)且过原点的圆的方程是( ) (A )()()22111x y -+-= (B )()()22 111x y ++-= (C )()()2 2 112x y +++= (D )()()2 2 112x y -+-= (3)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 ) (A )2 sin y x x = (B )2 cos y x x = (C )ln y x = (D )2x y -= (4)某校老年、中年和青年教师的人数见下表,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教师的身体状况,在抽取的样本中,青年教师有320人,则该样本的老年人数为( ) (A )90 (B )100 (C )180 (D )300 类别 人数 老年教师 900 中年教师 1800 青年教师 1600 合计 4300 (5)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k 值为( ) (A )3 (B ) 4 (C) 5 (D) 6 (6)设,a b 是非零向量,“a b a b ?=”是“a //b ”的( ) (A )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 充分必要条件 (D )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一)及答案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分)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轨道半径减少,角速度增大B.轨道半径减少,角速度减少 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少 2.(6分)如图,直线a、b和c、d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N、P、Q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φM,φN,φP,φQ,一电子由M点分别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直线a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Q B.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N C.若电子由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 D.若电子由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负功 3.(6分)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则()

A.U=66V,k=B.U=22V,k=C.U=66V,k=D.U=22V,k= 4.(6分)如图,一半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水平,一质量为m的质点自P点上方高度R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g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表示质点从P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W=mgR,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点 B.W>mgR,质点不能到达Q点 C.W=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D.W<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5.(6分)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1和L2,中间球网高度为h,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h,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乒乓球的发射率v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到v的最大取值范围是() A.<v<L1B.<v< C.<v<D.<v<

(完整word)(完整word版)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全国1卷)(word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 理科综合试题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和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DNA上 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 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 a+的增加 D.输入的N 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阮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 sc可以有到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阮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阮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阮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 c转变为PrP 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离子数为2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3 C.3:2 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 后滴加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 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 Fe3+ B.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 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熔化后的液态铝滴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_

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_ 一、选择题 1.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一样快 B.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伽利略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 2.倾角为37°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连接的质量均为1 kg的小球A、B,在如图所示的水平向左的推力F作用下,一起沿斜面以4 m/s2的加速度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弹簧的原长为20 cm,劲度系数为200 N/m,sin 37°=0.6,cos 37°=0.8.此时弹簧的长度l和推力F的大小分别为 A.0.25 m,25 N B.0.15 m,25 N C.0.25 m,12.5 N D.0.15 m,12.5 N 3.在中国海军护舰编队“巢湖”“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此次护航总航程4500海里.若所有船只运动速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位移 B.用GPS定位系统研究“千岛湖”舰位置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 C.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 D.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护舰编队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4.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处于超重时,物体一定在上升 B.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可能在上升 C.物体处于完全失重时,他的重力为零 D.物体在完全失重时,它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5.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F2,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则当它们间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A.40 N B.2N C.2N D.10N 6.如图所示,质量为8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质量为2 kg的物体B用细线悬挂起来,A、B紧挨在一起但A、B之间无压力。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B对A的压力大小为(取g=10 m/s2)( )

2015年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1(解析版)

2015年高考物理试卷全国卷1(解析版) 1.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 B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C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 D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 【答案】D 【解析】由于磁场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粒子只受到洛伦兹力作用,即2 v qvB m R =, 轨道半径mv R qB = ,洛伦兹力不做功,从较强到较弱磁场区域后,速度大小不变,但磁感应强度变小,轨道半径变大,根据角速度v R ω= 可判断角速度变小,选项D 正确。 【学科网定位】磁场中带电粒子的偏转 【名师点睛】洛伦兹力在任何情况下都与速度垂直,都不做功,不改变动能。 2.如图所示,直线a 、b 和c 、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 、P 、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M φ、N φ、P φ、P φ。一电子由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 .直线a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Q M φφ> B .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N M φφ> C .若电子有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正功 D .若电子有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负功 【答案】B 【解析】电子带负电荷,从M 到N 和P 做功相等,说明电势差相等,即N 和P 的电势相等,匀强电场中等势线为平行的直线,所以NP 和MQ 分别是两条等势线,从M 到N ,电场力对负电荷做负功,说明MQ 为高电势,NP 为低电势。所以直线c 和d 都是位于某一等势线内,但是M Q φφ=, M N φφ>,选项A 错,B 对。若电子从M 点运动到Q 点,初 末位置电势相等,电场力不做功,选项C 错。电子作为负电荷从P 到Q 即从低电势到高

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B.载重汽车重心的位置与装货多少和货物放置位置有关 C.用GPS确定远洋巨轮在大海中的位置,不可以把远洋巨轮看成质点 D.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 2.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以下是生活中对“加速度”的几种说法,其含义与物理学中的加速度不同的是() A.高铁列车比汽车运行快B.小汽车比大货车提速快 C.汽车刹车太急D.跑车比一般汽车的加速性能好 3.如图所示,有两条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水平轨道,轨道上有两个物体A和B,它们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O的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接,物体A以速率v A=10m/s匀速运动,在绳与轨道成30°角时,物体B的速度大小v B为() A.53 m/s B.20 m/s C. 203 m/s D.5 m/s 4.一质点沿曲线从M点运动到N点,它在P点时的速度v方向和加速度a方向可能是A.B. C.D. 5.建筑工人用图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质量为70.0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20.0kg的建筑材料以0.500m/s2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取10m/s2.)

A.510 N B.490 N C.890 N D.910 N 6.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下面分别悬挂两个小球,细线上端固定在同一点,若两个小球以相同的角速度绕共同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个摆球在运动过程中,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图中的() A.B. C.D. 7.金属小桶侧面有一小孔A,当桶内盛水时,水会从小孔A中流出.如果让装满水的小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小桶自由下落过程中() A.水继续以相同的速度从小孔中喷出 B.水不再从小孔喷出 C.水将以更大的速度喷出 D.水将以较小的速度喷出 8.如图是力学中的两个实验装置,其中包含相同物理思想方法是()

2015年高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2015·新课标Ⅰ卷第1页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 理综物理部分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1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B.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 15.

如图,直线a 、b 和c 、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 、P 、Q 是它们的交点, 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φM 、φN 、φP 、φQ .一电子由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 A .直线a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 >φQ B .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 >φN C .若电子由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正功 D .若电子由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负功 16. 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 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 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 ,则( ) A .U =66 V ,k =19 B .U =22 V ,k =19 C .U =66 V ,k =13 D .U =22 V ,k =13 17.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小球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已画出重物和弹簧的受力图.关于这四个力的以下说法错误 ..的是 A.F1与F4是一对平衡力 B.F2与F3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F2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D.F3的施力物体是小球 2.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以下是生活中对“加速度”的几种说法,其含义与物理学中的加速度不同的是() A.高铁列车比汽车运行快B.小汽车比大货车提速快 C.汽车刹车太急D.跑车比一般汽车的加速性能好 3.如图所示,质量为8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质量为2 kg的物体B用细线悬挂起来,A、B紧挨在一起但A、B之间无压力。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B对A的压力大小为(取g=10 m/s2)( ) A.100 N B.20 N C.16 N D.0 N 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作用下加速运动.已知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cosθ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 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 D.物体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小为mg-F sinθ 5.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必然有弹力存在 B.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存在弹力 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 D.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产生弹力 6.一小孩在地面上用玩具枪竖直向上射出初速度为比的塑料小球,若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小球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t1时刻球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落地速率为v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v A.小球上升过程中的平均速率小于0 2 v B.小球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率小于1 2 C.小球射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到达最高点的加速度值为零 D.小球的加速度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增大,在下降过程中逐渐减小 7.某跳水运动员在3m长的踏板上起跳,通过录像观察到踏板和运动员要经历图示的状态,其中A为无人时踏板静止点,B为人站在踏板上静止时的平衡点,C为人在起跳过程中人和踏板运动的最低点,则() A.运动员在A点具有最大速度 B.运动员在B处与踏板分离 C.运动员和踏板由C到B的过程中,向上做匀加速运动 D.运动员和踏板由C到A的过程中,运动员先超重后失重 8.由吴京主演的《攀登者》,重现了中国人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英勇历史,体现了中国人不畏艰险,自强自立的爱国精神。如图为影片中登山队员的登山的照片。已知其中一名队员重为G,静止时,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o,绳子拉力也为G,则此时山峰对该队员的作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