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十七年长篇小说

当代文学·十七年长篇小说
当代文学·十七年长篇小说

第八节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一、独特时空环境下的对敌斗争

“十七年文学”中唯一一部狱中斗争题材的小说。作品描写解放前夕重庆城市地下党和华蓥山游击队以及“渣滓洞” “白公馆”的对敌斗争场面,展示了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将要取得胜利关头, 光明与黑暗的大搏杀。作品被称为“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一部“震撼人心的共产主义教科书”。

二、塑造了一大批革命英雄群相

安详稳重、视死如归的江姐;深沉老练的职业革命家许云峰;埋头为党工作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成岗;出身资产阶级家庭但经住了烈火考验的刘思扬;站在红岩上舍身掩护突围的齐晓轩;长期潜伏、忍辱装疯的华子良;智勇双全的双枪老太婆,等等。

在他们身上,崇高的革命理想、超人的智慧和胆略,威武不屈的革命意志都缘于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和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从而张显出鲜明的革命英雄主义色彩。

三、意识形态对立的两个世界

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朝气蓬勃与行将就木,在针锋相对中完成了革命英烈形象的崇高化、圣洁化和敌对形象的丑化、恶魔化。

如,以江姐、许云峰为代表的革命者和以徐鹏飞为代表的反动势力的较量场景,表现出完全对立的精神气质:前者大义凛然、威武不屈、忠贞不渝、视死如归;后者阴险狡诈、凶狠残暴、垂死挣扎、穷凶极恶。

附:浩然《艳阳天》、《金光大道》

一、关于浩然

浩然(1932~2008)原名梁金广,自学成才,1949年开始写作。“写农民,给农民写”“深入一辈子农村,写一辈子农民,给农民当一辈子踏实代言人”是他誓言和奋斗目标。因此,雷达说他是“有人民意识的作家。”他以长篇小说《艳阳天》和《金光大道》,诗体小说《西沙儿女》等作品,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特有的“浩然时代”。

二、《艳阳天》主要故事内容

1956年秋,东山坞合作社民兵排长肖长春带领群众与党支书兼社主任马之悦的错误进行斗争,马被降职。在新任支书兼社主任肖长春的领导下,成立高级社的第一年就获得了小麦丰收。1957年整风时,在李乡长的保护下马之悦煽动闹土地分红,妄图搞垮农业社;勾结地主马小辫杀害肖的独生子;肖长春在乡党委的支持下,经过斗争,终于将混进党内的历史反革命分子马之悦揪了出来。

三、《金光大道》主要故事内容

土改后,芳草地的农民在高大泉领导下,成立了天门区第一个互助组。暗藏的反革命范克明采用了种种方法进行破坏。高大泉力克艰难针锋相对,并成立了天门区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夺取了斗争的初步胜利。

1953年春,在支书兼社长高大泉领导下,决心改造涝洼地。暗藏的反革命分子范克明,乘闹水灾之机,哄抬粮价。高大泉连夜冒雨把余粮运到市场,稳住了粮价,并在群众支持下,揪出范克明。

第五章当代散文的形式和内容

当代散文承袭解放区的散文创作,已经没有现代文学时期抒写情感、心绪的小品文和真正意义的杂文,风行一时是往往是歌颂时代精神与紧密配合具体社会政治任务的作品。直到1960年代初,出现了一段抒情散文繁荣的时期,涌现了一批作家,如杨朔、刘白羽、吴伯箫、峻青、碧野、方纪、秦牧、柯蓝、郭风等。

还出现了一些杂文栏目,如北京《前线》杂志的“三家村札记”(1961—1964)、《北京晚报》副刊“五色土”,发表了一些敢说真话,论题比较尖锐的杂文。

“文革”时期的散文可以说是大一统的“大批判”文章,完全成为了政治斗争的工具。直到“文革”结束,传统现实主义的回归思潮推动下,出现了具有特色的散文创作,如以徐迟、黄宗英、钱钢、李延国为代表的报告文学;以巴金、杨降、韦君宜、季羡林为代表的反思散文;以余秋雨、贾平凹、史铁生、周涛、马丽华、王小波为代表的文化散文。

一阶段第一节刘白羽《长江三日》

刘白羽(1916—2005)是我国当代文学重要的散文作家,《长江三日》是代表作之一,最初发表在1961年的《人民文学》。

主要内容:

游记记录了作者从重庆出发经三峡到武汉的见闻与感受。第一天,中午十二时乘“江津”号启程,江轮沿长江顺流而下,一路景色,一路思绪。水天、山峦、云雾,电光浑然一体。作者感到“好像不是一只船,而是自己正在和江流搏斗而前”,到奉节已经是第二天的微明时刻。

第二天,作者记录了从清晨到正午经过三峡的情景,这是游记最精彩处。

写瞿塘峡:灰蒙蒙的山峦,气象雄浑;悬崖绝壁,气势雄奇;万水奔腾,气魄雄伟;云雾、蓝天、浮云、峭壁、山峰、巨崖,如入仙境。

写巫峡:用了“阳光”、“雾”、“云”、“霞”等景物,并用了动词来彰显景物由静变动,使景物刚柔一体。然后写巫山十二峰的第一峰:“山如斧削,隽秀婀娜” ,并用比喻把十二峰的诗意之美进行了概括。

写西陵峡:“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作者借景物引出优美的传说,给全文独具匠心的构思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三天早晨,去武汉的途中,宁静宽阔的长江给予作者无限的遐想。长江三峡气象万千的壮丽景色,同作家胸中汹涌澎湃的战斗激情,完全交融在了一起,使作品充满着一种时代精神,战斗激情和英雄光彩。

二、突出时代审美价值的游记散文

刘白羽在创作这篇散文时,中国正在经历极端艰难困苦的“三年自然灾害”。文学作为时代的主流声音,这篇游记所倾力营造的“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主题,正是时代所要求的。作者用彩笔描绘长江两岸壮丽的风光,把自身感受以奔放的激情来进行点染,既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又表达热爱生活的情怀。显而易见的是游记具有煽情性,它对于我国人民克服暂时的经济困难,度过难关,无疑会起到一定的鼓舞斗志的作用。

第二节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一、产生的历史机缘

1976年10月“文革”结束,新时期开始。那是一个拨乱反正,百废待新的年代,中国要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规划,激起了全国人民尊重科学和热爱科学的热情。为了迎接即将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1977年深秋,一次偶然的听闻,让《人民文学》编辑部决定写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于是,请了当时很在影响的老诗人徐迟(1914—1996)先生来完成这项工作。徐迟经过深入采访,经过一番梳理、思索和提炼,反复斟酌,几番修改,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终于完成。

二、主要内容

陈景润是中科院数学所的研究员,在“文革”中不为乱世所扰,攻克了“哥德巴赫猜想”中“1+2”,离最后解答“1+1”只有一步之遥,被国际数学界命名为“陈氏定理”。陈景润从小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往。从中学数学老师那里得知了“哥德巴赫猜想”,就有了对数学特别的爱好和兴趣。后来他考上了夏门大学数学系,以优异的成绩提前毕业,被分配到中学教书,由于他的性格和多病使他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工作。1957年,中科院数学所华罗庚慧眼识才,让陈景润进入了中科院数学所,致力于攻克“哥德巴德猜想”。1966年,陈景润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他在中科院《科学通报》第十七期上宣布他已证明了“1+2”。由于,陈景润是用手工演算的,其证明过程极其繁琐,论文写了200多页,要最后能够得到国际认同,还有许多演算和证明要简化。这时,“文革”爆发了。“文革”时期像陈景润这样的只顾读书的知识分子是被视为“白专”典型,受到压制和批判。于是,陈景润在环境压迫、生活条件极差、多种疾病缠身、只有六个平米的连桌子都没有的屋子里,依靠煤油灯照明进行着最后的努力。这一次的修改是一个演算方法的重新设置。1972年,陈景润改进了古老的筛法,完整优美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改进了1966年的论文。1973年,《中国科学》杂志正式发表了陈景润的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

积之和》。科学攀登的成功,带给陈景润的却是疾病严重、生命垂危。在毛泽东、周恩来的亲自关怀下,陈景润的疾病得到了救治,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

三、陈景润的形象塑造

陈景润是建国以后不可多得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典型。他性格内向、孤僻自闭,体弱多病,对生活无所知也不所求。误解、歧视、诽谤、扭曲,像影子一样缠绕着他,而他只在自己喜爱并痴狂和迷恋的数学王国里自我陶醉。这个外相愚拙木讷、性格坚韧、个性鲜明的读书人的生命价值,是在与变态和荒唐的特殊年代的比照中得以显现的。

四、科学性与文学性的结合

这篇报告文学对当代报告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首先,是把纯数学这种只有专业人员才能理解的科学知识通过简洁的描述,让普通读者对“哥德巴赫猜想”有一个了解,激发了全国人民懂科学、爱科学的时代热情。其次,作为报告文学它是写人、记事为主体的文学形式,其诗化的叙述语言、生动感人的情节设置以及对知识分子的重新肯定等,勇敢地突破了“文革”十年强加于文艺的种种条框,从而使这部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标志性的意义和价值,使报告文学这种文体能够与小说、诗歌、戏剧一起比肩发展,很快形成了一波报告文学热。

巴金《随想录》

一、关于巴金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出生于四川成都。著名作家。1927—1928年留学法国,开始文学创作。1929年发表《灭亡》,引起轰动。1949年以前主要作品有:“爱情三部曲”《雾》、《雨》、(《雷》)、《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憩园》、《寒夜》等。新时期写出了

150篇42万字的五集《随想录》,即《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巴金:“我把这五本《随想录》当作我这一生的收支总帐。”文艺界评价:这是一部“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热透纸背”的“讲真话的大书”,是一部代表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散文作品。

三、《随想录》对新时期文学的贡献

首先,作者带着个人深刻的认识与痛苦的经验,站在亿万人民的立场,对“文革”进行反思,被评论界誉为“讲真话的书”。其次,作品充满作家的自省意识和忏悔意识,被认为是“现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忏悔录”。第三,在艺术上,写法不拘一格,追求“无技巧”的境界,自由地朴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经典篇章

《一颗桃核的喜剧》指出“文革”实际上是一出喜剧、闹剧。《谈<望乡>》指出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的问题。是不是要青年人培养成没有性程序的机器人。第四篇《“结婚”》、第五篇《怀念萧珊》(1979)和《再忆萧珊》,对逝去妻子的怀念之情。

五、评价

在《怀念胡风》一文中,他说:印在白纸上的黑字是永远揩不掉的。子孙后代是我们真正的判官。究竟对什么错误我们应该负责,他们知道,他们不会原谅我们。

在谈到路翎时,他又说:历史不能让人随意编造,沉默妨碍不了真话的流传,泼到他身上的不公平的污水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只是为了那些“违心之论”我绝不能宽恕自己。

面对巴金老人的这些文字,人们禁不住要想起鲁迅,想起他为了民族的进步严厉自我解剖的崇高精神,想起他借“狂人”之口所说,“我”不仅“被吃”,也参与“吃人”的深度反省。

著名评论家刘再复曾这样盛赞巴金的“自审”精神:巴金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精神,具有高度的道义水平和良知水平,是一种真正的对祖国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后代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最感人的作家的使命感,这种精神使他的晚年有一个伟大的完成。可以说,他晚年创作的这些现代散文,是“五四”以来继鲁迅的杂文之后我国最杰出的现代散文,是我国现代散文史上出现的又一座高峰。这些散文是时代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十年浩劫中的眼泪所凝聚的晶品,是中国知识分子付出巨大的代价而获得的文化报偿。

余秋雨《废墟》

一、余秋雨和文化散文

余秋雨(1946—),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家。1980年代末,在《收获》杂志辟“文化苦旅”专栏,陆续发表他在各地庄旅游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后续集为散文集《文化苦旅》(1992)。后又在《收获》开设“山居笔记”专栏,撰写了一组谈论历史文化的散文。评论界将这两组散文称为“大灵魂、大气派、大内涵、大境界”的文化散文。余秋雨因此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上独领风骚。《废墟》是《文化苦旅》中的一篇。

二、《废墟》的主要内容

《废墟》借废墟抒发作者对历史文化的哲理性思考,阐述对历史文化应有的态度。全文共分四段。

第一段:“寄情废墟”,阐明废墟的文化历史价值。

“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

我“诅咒废墟”是因为:“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

我“寄情废墟”是因为:“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废墟是归宿”,“废墟是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拔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

第二段:废墟既然有价值,就应当有选择地保存和修缮。

“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

“并非所有的修缮都属于荒唐”,“并非所有的重建都值得否定。”

“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

第三段:废墟文化的真正价值是悲剧,应当正视。

“中国历来缺少废墟文化。”

“废墟不值得羞愧,废墟不必要遮盖,我们太擅长遮盖。”

“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

“诚恳坦然地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的失落,我们只会更沉着。”

“中国人若要变得大气,不能再把所有的废墟驱逐。”

第四段:废墟具有现代文化价值,应该容纳。

“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

“废墟,辉映着现代人的自信。”

“废墟不会阻遏街市,妨碍前进。”

“古代的废墟,实在是一种现代构建。”

本段是作者对全文的总结,再次阐述废墟的存在对于现代的意义,我们应对废墟采取的态度。“现代是宽容,现代是气度,现代是辽阔,现代是浩瀚”,“我们,挟带着废墟走向现代”。

三、浓厚的文化意识

《废墟》以学者的目光对废墟文化进行了哲理思考,用历史的辩证观点阐述废墟的价值及对废墟文化的科学态度,以恢宏的气度提出要重视废墟文化,要坦然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的失落,从中发掘民族的悲剧精神,重铸民族灵魂,从而更沉着,更大气,创造更辉煌的未来。

四、汪洋恣肆的宏阔思路,使散文想象丰富,激情洋溢,文笔潇洒畅达。

第五节贾平凹《白浪街》

一、关于贾平凹

贾平凹(1952—),陕西人。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他在当代作家中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力。1972年他二十岁时进西北大学中文系学习,从此开始文学创作,收获颇丰。他的散文《商州三录》(《初录》、《又录》、《再录》)、《走三边》描摹秦川风情,既有浓厚的民族文化意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艺术感触细微灵敏,情感率直,语言质朴。《白浪街》是《商州初录》14篇中的最后一篇。

二、主要内容

《白浪街》是一篇游记散文,它记述了位于陕西、湖北、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古镇白浪街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商贸往来、屋宇建筑、三省人混居的人口构成、人情风俗、三省居民各异的性格特征、谋生方式以及他们的文化生活、趣闻轶事,展现了商州边缘山区缓慢流动的现实生活画面和古朴的民俗风情。

三、风格

简约与细致的和谐统一是贾平凹散文、也是《白浪街》的独特风格。这篇游记取法于我国古代史书、地方志和游记的记事方式,观察事物细致精微,以繁复的线条工笔描摹白浪街屋宇建筑的特点及居民的性格,娓娓道来,充满野情异趣,引人入胜。例如,介绍湖北人处事机灵,绘声绘色地写他们推销货物时如何把火纸、瓷盘、老鼠药说得天花乱坠,把代销的大力丸、避孕药吹得神乎其神,以善意的调侃渲染了湖北人的“演说”天才,使人忍俊不禁,然而语言文字却又质朴简约,灵动活泼,优美储蓄,自然天成,没有冗长单调的句子。

十七年的诗歌

第三章十七年的诗歌 第一节十七年诗歌概述 一、诗人情况 1、创作队伍 50、60年代中国诗坛两类诗人共同支撑着诗坛: 一类是1949年前已经成名的诗人,经过淘汰、选择和诗人自身的调整,陆续发表了新作。 —类是新中国成立后走上诗坛的青年诗人。 2、对诗人的划分 新诗的“革命传统”的代表:郭沫若、臧克家、蒲风、艾青、田间、袁水拍、李季、阮章竞等。 “和当时革命文学对立”的、资产阶级的派别:从胡适的《尝试集》开始,包括新月派的徐志摩,象征派的李金发,“现代派”的戴望舒,以胡风、阿垅为代表的‘七月派’等。 二、诗歌创作的发展变化 1、诗歌观念。 诗服务于政治,诗与现实生活、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2、诗体的基本模式 1)“写实性”的诗:强调从对写作主体的经验、情感的表达,转移到对“客观生活”、尤其是“工农兵生活”的“反映”。代表:李季、闻捷、张志民等。 2)政治抒情诗:直接呼应现实政治运动的要求,以理性思辨和激情宣泄为主。代表:郭小川、贺敬之等。 3)意象哲理诗:从对具体事物的描绘出发,达到向某种观念、意态的升华,或将其意旨、情绪寄寓于具体的描绘之中。代表:公刘、流沙河、绿原、曾卓等。 3、诗歌创作的发展变化情况 1)建国初颂歌的繁荣 如李季的《玉门诗抄》和《生活之歌》、田间的《马头琴歌集》、顾工的《在世界屋脊上》、闻捷的《天山牧歌》、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贺敬之的《放声歌唱》等。 2)双百方针后,诗歌题材的扩大。 诗歌不再仅仅表现重大题材,讴歌爱情、友谊、山川景物的作品开始增多,国际题材的诗也出现了。但是,“双百”方针之后的繁荣局面是非常短暂的。 3)反右扩大化后的诗歌萧条。 一批诗人被错误地划为右派,直接导致了诗歌创作说假话、说空话的虚假诗风的抬头。“七月派”诗人和“九叶派”诗人相继退出了诗坛。 4)60年代,诗歌面貌的重大转变。 写实道路为绝大多数诗人所放弃,诗歌美学风格的追求经历了分化整合的过程。政治抒情诗迅速发展成为诗歌主潮而独领风骚于60年代的诗坛。 由于政治抒情诗的兴起和风行,60年代的诗歌与50年代的诗歌相比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4、本时期诗歌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三讲十七年诗歌

一、创作历程P41 1、1949-1953 分化调整复苏 2、1957年上半年艺术创新 流沙河《草木篇》P43 郭小川《望星空》 3、1958 新民歌运动 4、1961-1962 长篇叙事诗 5、1963-1966 政治抒情诗 二、创作类型 1、政治抒情诗P42 ?多以政治激情来宣扬当时流行的政治信念,直接抒发诗人战斗豪情。颂歌样式成为50-60年代政治抒情诗创作的主流,多是对时代和新政权的歌颂。 1、政治抒情诗P42 ?胡风《时间开始了》 ?郭小川《甘蔗林一青纱帐》《林区三唱》 ?贺敬之《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窗口》 颂歌体的不足 ?呈现程式化,无节制的主观情感宣泄以及对领袖人物的狂热崇拜倾向。 ?贺敬之《雷锋之歌》P51作 2、长篇叙事诗P44 写实性强 李季《杨高传》、闻捷《复仇的火焰》、郭小川《将军三部曲》《白雪的赞歌》《一个和八个》3、1958年新民歌P44 ?这种诗歌是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配合,带有明显的政治性质。以政治运动方式进行群众创作,失去了民间创作的基本特征,这种民歌没有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与生活现状产生脱节,记录了那个时期人们畸形精神状态。 新民歌 ?玉米稻子密又浓, ?铺天盖地不透风。 ?就是卫星掉下来, ?也要弹回半空中。

“两结合”的创作方法 ?1958年3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会议上提议收集民歌,倡导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1960年7 月22日至8月13日,第三次文代会在北京召开。周扬作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的报告。报告认为“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最好的“创作方法”。 三、十七年的诗歌的不足 十七年的诗歌发展道路,由于文艺与政治关系处理不当,严重束缚诗人创作。诗成为政治传声筒,诗风不正,诗歌表现的情感领域单一,个性化程度削弱和模糊,艺术方法比较单一。 四、闻捷的诗歌创作 ?闻捷(1923—1971) ?原名赵方节,江苏丹徒人,创作了一些表现新疆各民族生活和爱情的诗,从1955年开始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誉满诗坛,以后又陆续发表诗集《天山牧歌》《生活的赞歌》《河西走廊行》和叙事诗《复仇的火焰》等。 ?1971年1月惨遭迫害,自杀。 创作特征: ?1、具有真切朴实的生活气息。创造了柔和、轻快、明朗的牧歌风格。《婚礼》 创作特征: 2、以美好爱情为主旋律,热情歌唱生活的赞歌。 爱情表现得如此真挚、强烈的,在十七年并不多见。这些爱情诗揭示了爱情与劳动,与创造新生活的紧密联系。它们歌唱的是以政治为最高选择标准的爱情。 《苹果树下》 创作特征: 3、善于描绘人物心理,提炼单纯而明朗的艺术形象。 《苹果树下》《葡萄成熟了》 《葡萄成熟了》 马奶子葡萄成熟了, 坠在碧绿的枝叶间, 小伙子们从田间回来了, 姑娘们还劳作在葡萄园。 小伙子们并排站在路边, 三弦琴挑逗姑娘心弦, 嘴唇都唱得发干了, 连颗葡萄子也没尝到。 《葡萄成熟了》 小伙子伤心又生气, 扭转身又舍不得离去: “悭吝的姑娘啊! 你们的葡萄准是酸的。”

2017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

【2017甘肃省白银】 阅读纳兰容若的这首词,完成1-2题。(5分)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沈①,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注释】①浮沈:即“浮沉”。意谓消息隔绝。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3分) A.忆江南B.如梦令C.天净沙D.沁园春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 【答案】 1.(3分)B 2.(2分)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妻子)的相思之情。或:因不得与亲人(妻子)相聚而生的愁苦之情。 【甘肃省天水市】 落梅 宋代: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①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②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释】①莓苔:苔藓植物。②谬:(miù) 1.从诗歌体裁来看,本事是一首七言_____押_____韵

2.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3.“乱点莓苔多莫数,衣袖久留香”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他们的“同工”之处。 【答案】 1.律诗、ang 2.示例一: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落梅比喻为过岭的迁客,赴湘的骚人.②生动描绘了落梅凋谢飘零、随风坠落的凄美景象,表现出梅花的高洁傲岸.示例二:①颔联用典.“飘如迁客来过岭”中的“过岭”,暗指韩愈被贬谪潮州的旧事.“坠似骚人去赴湘”中的“赴湘”,暗用屈原放逐湘水,投汨罗江而死之典故.②借此表达对落梅高洁品格的赞美,对命途坎坷却坚守节操的志士的赞颂。 3.两句诗表面上都写了梅花的不幸遭遇,“零落成泥”,寂寞凄凉,与莓苔为伍.赞美梅花虽遭不幸但香气经久不灭.实际上托物言志,赞美的不只是梅花,更是那些虽然遭迁谪放逐但仍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 【2017甘肃省兰州】 金城北楼① 高适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②,体道③犹思塞上翁。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1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所谓“十七年”文学,是指_1949__年至“文革”前的文学。 2.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孙犁的《村歌》、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李凖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 3.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浩然的《艳阳天》,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了当时农村的合作化运动。 4.1953年,李凖发表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观念,被称作“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触及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作品”。 5.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 6.1962年8月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史称“大连会议”。 7.《铁木前传》从第6章开始,一个叫小满儿的姑娘出现后,便悄悄地取代了铁匠和木匠,甚至取代他们的后代六儿和九儿,成为了故事的主角。 8.《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9.“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还是稍晚出现的柳青的《创业史》等。 9.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等。 10.《红旗谱》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的故事为线索。12.《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情节和主题模式,让人想起丁玲在延安写的《在医院中》。13.王蒙笔下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林震、《布礼》中的钟亦成、“季节系列”中的钱文等。14.陈忠实的《白鹿原》和王安忆的《长恨歌》,一部是乡土文学的经典,一部是都市文学的名篇。15.在中国当代戏剧文学的第一个高潮期中,涌现出了夏衍的《考验》、安波的《春风吹到诺敏河》、海默的《洞箫横吹》、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等优秀作品。16.在60年代初出现的当代戏剧文学创作第二个高潮中,京剧现代戏的主要收获有《红灯记》、《芦荡火种》、《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17.京剧《智取威虎山》取材于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18.80年代初期的实验戏剧(或称“试验性话剧”)主要有马中骏等的《屋外有热流》、高行健的《车站》、马中骏等的《路》、刘树纲的《十五桩离婚案的调查》等。19.90年代以后的优秀剧作主要有孟京辉的《思凡》、《恋爱的犀牛》,牟森的《彼岸》,林兆华等的《哈姆雷特》、《三姊妹·等待戈多》,以及李龙云的《正红旗下》、过士行的《鸟人》等。20.《天下第一楼》描写的是民国初年京城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的一段兴衰史。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三里湾》中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代表是(C )。A.刘雨生B.梁生宝C.王金生D.李月辉 2.《创业史》中“中间人物”的代表是(B )。A.“糊涂涂”B.梁三老汉C.“亭面糊”D.陈先晋 3.在当代文学史上,赵树理的几乎所有作品都处于“褒贬毁誉之间”,只有一篇小说除外。这篇小说是(D )。A.《三里湾》B.《“锻炼锻炼”》C.《卖烟叶》D.《登记》 4.在《三里湾》中,范灵芝放弃了落后的马有翼,而嫁给了“爱社如家”的小发明家(A )。A.王玉生B.马有翼C.王金生D.满喜 5.在“十七年时期”,最具传统文人意味,受西方文学影响最深,其英文程度也是最高的农

2017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课程代码:00530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结尾处叙写潘先生赞颂军阀这一细节所反映的是【】 A.小市民苟且偷安的心理 B.普通民众淳朴宽厚的秉性 C.小市民爱憎分明的立场 D.普通人坚韧顽强的生存力 A 解析:潘先生形象分析 (1)性格:刻画潘先生自私、卑琐的性格, 苟且偷安、逆来顺受的人生态度, 对其全部心思只在“四条性命,一个皮包” 的庸俗卑琐人生的批判, 体现了小市民、小知识分子灰色而卑琐人生的典型形象。 (2)形象意义:刻画潘先生的病态人生,

既是对潘先生自私卑琐人生的批判, 也是对军阀混战社会的批判。 2.小说《小城三月》中故事的叙述方式是 A.第三人称叙述 B.第一人称叙述 C.第二人称叙述 D.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叙述交织 B 3.小说《铸剑》叙事的核心线索是 A.黑衣人为眉间尺复仇 B.眉间尺为黑衣人复仇 C.眉间尺为父亲复仇 D.黑衣人为王复仇 C 4.最能体现郭沫若泛神论思想的诗篇是 A.《天狗》 B.《凤凰涅槃》 C.《天上的街市》 D.《静夜》 B 5.下列选项,出自诗歌《死水》的一组意象是 A.烂铁破铜铁罐 B.桃花菊花青荐 C.青蛙花蚊苍蝇 D.珍珠泥土青蛙 A 浙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第1页(共7页)

十七年诗歌创作概述

十七年诗歌创作概述 一、1949——1955年建国初期的颂歌浪潮 二、50年代中期的干预生活的诗歌 三、50年代中后期的大跃进民歌运动。 四、60年代前期的政治抒情诗浪潮 A、50年代初期,诗人处于思维调整期,有审美价值的诗歌作品不多,主要是颂歌 1.祖国颂: 著名的“七月派”诗人胡风在1949年底到1950年初就发表了长诗《时间开始了》,开创了当代文学歌颂诗潮的先河。 代表作品:郭沫若的《新华颂》、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日》。 王莘的《歌唱祖国》 2.英雄颂 未央的《祖国,我回来了》、《弛过燃烧的村庄》和《枪给我吧》;石方禹《和平的最强音》 3.建设新生活之歌 ●“石油诗人”李季的《玉门诗抄》和《生活之歌》; ●“森林诗人”傅仇《森林之歌》和《伐木者》; ●“煤炭诗人”孙友田的《煤海短歌》。 颂歌浪潮的局限性 ● 1.文学观念比较狭窄,使不同风格流派的诗人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 2.颂歌注重形象写实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诗人的激情,诗歌艺术创作手法缺乏。 ● 3.从思想内容内涵角度来看,由于解放初期诗人的思想认识比较粗浅,从而使得诗 歌热情有余,深刻不足。 B、1957年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诗坛出现短暂的生气,出现一些触及时弊,干预现实的

作品。 如流沙河《草木篇》、郭小川《望星空》、《一个和八个》、艾青《养花人的梦》、公刘的《禽兽篇》、公木的《据说,开会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开会》等。 ●它的成绩表现为: ● 1.对诗歌的创作领域做出了新的尝试和探索,写出了建国以来新的内容,丰富了十 七年诗歌创作。 ● 2.干预生活的诗歌客观上揭露了我们建设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新中国建设提 供了借鉴。 ●不足 ● 1.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干预生活的诗歌更注重其内容的批判性,在艺术表现的手 法上又所忽视,从而使得这些诗歌在美感和意境等传统诗歌审美内容上有所欠缺。 ● 2.干预生活的诗歌虽然揭露了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它未能提出相应的解决方 法,因此,在实践性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C、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 “新民歌运动”:是由毛泽东提倡,各级党委组织、发动的一场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提倡“人人写诗歌,村村出诗人”,违背了诗歌创作的规律,作品数量多但成就低。 ● 1.大跃进民歌全面发展了五十年代颂歌的基本主题,并将它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是五十年代颂歌在民间的大普及。如《主席走遍全国》 ● 2.大跃进民歌在一定程度上歌颂了人民群众的冲天干劲和作为历史创造者的雄心壮 志。如《我来了》;但是受到浮夸风共产风的影响同时由于,诗歌创作就象组织生产一样,使得诗歌在数量上面狂热的浮夸也影响到它的质量。《小篷船》 3.从艺术上看,有些民歌尤其情歌,保留了我国传统民歌朴素清新的风格,具有诗情 画意。 但是大跃进民歌在艺术上更追求革命浪漫主义,注重诗歌的夸张和想象,使大量作品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想象力和极度的夸张,进而作品显得滑稽可笑。

第十章十七年戏剧

第十章十七年戏剧 本章概述:中国当代戏剧史的第一幕是由轰轰烈烈的戏曲改革运动开始的。在1949年至1957年间,戏曲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戏曲的推陈出新;在1958年至1966年间,戏曲改革的历史使命则是进行京剧现代戏的革命。戏剧作品良莠不齐,而《茶馆》不仅是老舍的代表作,而且是中国当代戏剧的经典之作。 教学内容: 一、十七年戏剧概述 1、农村题材的作品 四十年代的延安文艺运动,戏剧是倍受关注的部门。毛泽东还提出对于传统戏曲改革的方针,秧歌剧《兄妹开荒》、歌剧《白毛女》等,是代表性的成果。到了五六十年代,农村题材受到关注,作品有《春风吹到诺敏河》(安波)、《春暖花开》(胡丹沸)、《妇女代表》(孙芋)等。 2、工业题材的作品 50年代前期,被当时的批评界作为成绩而列举的话剧作品,表现“工业建设和工人斗争”的有《在新事物的面前》(杜印、刘相如、胡零)、《不是蝉》(魏连珍)、《考验》(夏衍)、《幸福》(艾明之)、《刘莲英》(崔德志)。 3、军事题材的作品 “革命历史”和写朝鲜战争的话剧,被推荐的有《战斗里成长》、《战线南移》(胡可)、《万水千山》(陈其通)、《钢铁运输兵》(黄悌)等。 4、反映社会矛盾的作品 反映社会矛盾的作品主要有海默的《洞箫横吹》,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何求的《新局长到来之前》,岳野的《同甘共苦》,苏一萍的《如兄如弟》、赵寻的《人约黄昏后》、鲁彦周的《归来》等。 5、十七年戏剧的主要特征 图解政治概念和政策条文是十七戏剧的最主要特征。 二、老舍的戏剧创作: 1、老舍创作的转型:原因、背景、评价 老舍 (1899—1966)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父早丧,由母亲抚养成人。1913年入北京师范学校学习,1917年毕业后在北京的小学和天津南开中学任教。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讲中文,并进行创作,先后以市民生活为题材创作3部长篇小说,即:《老张的哲学》、《赵子曰》、

十七年文学

四五十年代之交,中国的社会发生重大变化;与社会政治关联紧密的文学,也因此产 生剧烈的错动,而出现了被称之为“转折”的情形,使中国现代文学进入了“当代文学”形态的阶段。“转折”在这里主要并不是指一种全“新”的东西的生成和“旧”的文学成分的消失,主要是指原来文学格局中各种倾向、流派、力量的地位、关系在新的条件下的重组。 一、文学的转折 40 年代后期中国的文学界,存在着多种不同思想艺术倾向的作家、作家群。有与国 民党有着直接的结盟关系的作家;有被称为“自由主义作家”的一群(如沈从文、朱光潜、萧乾等);有“广泛的中间阶层作家”(或称“进步作家”,如老舍、叶圣陶、巴金、曹禺、朱自清等);有活动于解放区和国统区的左翼革命作家。有着明确政治、文学目标,并且有力量左右文学走向,对文学状况加以“规范”的,是左翼文学力量。左翼文学力量通过积极传播毛泽东文艺思想和延安文艺整风所确立的文艺方向,通过对不同作家、文学派别进行的“类型”划分,以确立团结、争取、打击的对象,而达到文学“一体化”的实现。这样,在进入50 年代之后到70 年代,左翼革命文学凭籍其理论和创作的影响,也凭籍政治权力的支持,而成为中国大陆唯一合法存在的文学事实。 二、文学“新方向”的确立 召开于1949 年7 月的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通 常被看作是“当代文学”的开端。大会在总结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成绩、总结检讨40 年代国统区革命文学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来确立“当代文学”的性质,规定文学创作、理论批评、文艺运动的方针政策和展开方式。并确定了毛泽东1942 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是文艺界的“共同纲领”。周扬在大会报告(《新的人民的文艺》)中指出,毛泽东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的方向”,“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向了,如果有,那就是错误的方向”。这一方向,规定了“当代文学”对于革命政治的服务和配合;以“民族的、阶级斗争与劳动生产”作为创作的体裁;工农兵及其英雄人物是作品的主人公;作品应以歌颂和表达乐观情绪作为基调;采取为广大读者明白易懂的艺术形式;作家的写作,以及文学作品出版、流通和阅读(批评),应高度组织化;……这构成这一时期当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三、“十七年文学”的作家 与40 年代相比,五六十年代作家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化,即出现作家的大规模更替, 和他们在文学界地位的转移。40 年代许多重要作家迅速“边缘化”,或基本停止创作。造成这种情况有多种因素:或者其写作“权利”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或者意识到自己的文学观念、生活体验、艺术方法与文学“新方向”的现存规范之间,存在难以克服的距离和矛盾;或者在50 年代几次文学(政治)运动中受到批判。有的作家虽然努力呼应“时代”,企望在创作上跨上新的台阶。但大多数并没有成功。 十七年文学的“中心作家”的构成,一是来自解放区的作家,另一是四五十年代之交 开始写作的青年作家;他们自然也经历五十年代政治、文学运动的筛选。这一时期“中心作家”的“文化性格”特征,可以从出身(生活经历)、文学观念、文化素养等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四、矛盾冲突和文学运动 这一时期文学界充满复杂矛盾,并演化为若干次大规模的批判运动。如1950-1951 年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4-1955 年对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和胡适的批判,1955 年对胡风集团的批判,1957 年的文艺界反右派运动和对丁玲、冯雪峰“反党集团”的批判,“文革”前夕在文学理论、创作上展开的大规模批判运动等等。其间,最重要的有发生于1955年的反对“胡风集团”的运动,和出现于1956-1957 年的文学“百花时代”。仅从文学主张方面来看,尖锐冲突涉及到“现代文学”中各种文学力量、派别(特别是左翼文学内部存在

十七年文学作品书目汇总

十七年文学作品书目汇总 1、《红日》吴强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2、《红岩》罗广斌、杨益言1961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3、《红旗谱》梁斌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4、《创业史》柳青1960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5、《保卫延安》杜鹏程著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6、《林海雪原》曲波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7、《青春之歌》杨沫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8、《山乡巨变》周立波1958年作家出版社 9、《黎明的河边》俊青1956年新文艺出版社 10、《百合花》茹志鹃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1、《风云初记》孙犁195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2、《敌后武工队》冯志1958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13、《苦菜花》冯德英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4、《野火春风斗古城》李英儒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5、《小城春秋》高云览1956年作家出版社 16、《三家巷》欧阳山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17、《山地回忆》孙犁写成于1949年 18、《铁木前传》孙犁写成于1956年 19、《三千里江山》杨朔1953年人文出版社 20、《上甘岭》陆柱国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21、《六十年的变迁》李六如1957年作家出版社 22、《大波》李劼人1958年作家出版社 23、《李自成》(第一卷)姚雪垠1963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24、《一架弹花机》马锋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25、《三年早知道》马锋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26、《登记》赵树理1953年工人出版社 27、《三里湾》赵树理1955年通俗文艺出版社出版 28、《不能走那条路》李凖1954年通俗读物出版社出版 29、《农村散记》秦兆阳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30、《春种秋收》康濯1955年作家出版社 31、《宋老大进城》西戎 32、《新结识的伙伴》王汶石1959年文字改革出版社 33、《静静的产院》茹志鹃1963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34、《艳阳天》浩然第一卷作家出版社1964年9月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3月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5月 35、《风雷》陈登科1964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36、《铁水奔流》周立波1955年作家出版社 37、《春天来到了鸭绿江》雷加1963年作家出版社 38、《百炼成钢》艾芜1959年作家出版社 39、《上海的早晨》周而复1958年5月版(第1部)、1962年12月版(第2部)作家出版社 40、《乘风破浪》草明1959年作家出版社

十七年戏剧

十七年戏剧

一、十七年戏剧概述 1、当代戏曲改革 1949-1957年间,戏曲改革主要历史任务是进行戏曲的推陈出新;1958-1966年间,戏曲改革的历史使命是京剧现代戏的革命;进入新时期以后,戏曲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则是戏曲的“戏曲化”和“现代化”。 毛泽东在1942年提出了戏曲的“推陈出新”,1944年又提出了“旧剧革命”问题,解放后他发起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曲改革方针。 第一次戏曲改革发生在1949-1957年间,主要内容和成就是传统剧目的“推陈出新”——即“改戏”。在剧目上,把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剧清除了舞台,纯洁和净化了戏曲舞台;对一些剧目的思想进行了改造,抑浊扬清;一批话剧改造者加盟戏曲队伍,新的戏剧理念的传播,提高了传统戏曲的艺术水准。出现了如京剧《白蛇传》、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昆曲《十五贯》等。 第二次戏曲改革是在1958-1976年间。主要成就是京剧现代戏的重大突破,使京剧现代戏成为一种新样式而得到观众承

认。 革命现代京剧对传统形式的变革主要有: 吸收融合了话剧的写实观念,采用写实布景,打破了“随意赋形”的传统舞美体制; 把话剧的分场、分幕用于戏曲,戏曲的情节更为集中,使戏曲的时空不固定原则发生了变革; 打破了京剧的脸谱化,依照生活真实来刻画人物; 改变了传统戏曲“千部一腔”的音乐体制,歌剧和交响乐被引入京剧,新唱腔、新板式和人物主题音乐运用于现代京剧。 出现了《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京剧现代戏。 弊端是:话剧加唱的模式流行;京剧现代戏“样板化”一统天下。 2、当代话剧的变革 话剧是当代戏剧的主力。 新中国初期的话剧主要是反映各族人民在新社会里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喜悦和自豪,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崭新的精神风貌。但也存在概念化、公式化的倾向。

中国当代文学史整理

◆表示老师说的重点 1、当代文学含义:指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学 2、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1、十七年文学(1949~1966)当代文学一体化逐步形成 2、文革文学(1966~1976)文学一体化达到顶峰 3、新时期文学(1976~)80年代文学 逐步解体,走向开放90年代文学 4、文学思潮 ◆5、中国当代文学史开端: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19日,北平) (1)三个主要报告:A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 B周扬关于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报告《新的人民的文艺》是把解放区文学当作新中国文学的楷模和雏形来论述的。 C茅盾关于国统区文艺情况的报告《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从反面为解放区文学做了铺垫。 (2)会议确定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工作的总方针,毛泽东文艺思想成为纲领性的指导思想。 (3)新体制的组织建设:(1)建立了文联、作协等各种社团(2)创办《文艺报》(全国文联)、《人民文学》(作协) (4)文代会的意义:“当代文学”的起点。 6、建国后三大规模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一).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0-1951) (二)、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运动(1954-1955) (三)、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运动与胡风集团冤案(1955年开始) ◆7、文艺界短暂春天:百花文学含义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 ◆“干预生活”的作品,(1)加强了对现实政治的“干预性”,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刘宾雁《在 桥梁的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耿周《爬在旗杆上的人》,李国文《改选》 (2).创作题材突破了不能描写爱情等禁区,宗璞《红豆》、陆文夫《小巷深处》; (3)讽刺和象征的诗歌形式体现了同样的现实战斗精神:流沙河《草木篇》 11、十七年诗歌(主题) 主要特点:(一)颂歌、战歌成为诗歌的主导潮流 (二)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发生了根本性变异 主要诗人:郭小川、贺敬之、闻捷 12、郭小川: (1)主要作品:①政治抒情诗:《向困难进军》、《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组诗) ②长篇叙事诗:《将军三部曲》、“爱情三部曲”、《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严厉的爱》、《一个和八个》(回避战争的直接描写,着力写主人公的心理和内心活动) 13、贺敬之:诗歌《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八一之歌》,《回延安》、《放声歌唱》等 18、十七年小说的两大题材(注意作者和作品,会有选择题) 以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题材为主(原因:生活经验、现实的政治文化的需要) (1)革命历史小说:代表作品: ①解放战争:长篇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短篇:峻青《黎明的河边》、茹志鹃《百合花》 ①抗日战争:孙犁《风云初记》、知侠《铁道游击队》 ②三十年代革命斗争:梁斌《红旗谱》、王愿坚《党费》、杨沫《青春之歌》 ③抗美援朝:杨朔《三千里河山》、陆柱国《上甘岭》、巴金《团圆》

十七年的戏剧

十七年的戏剧 ?第一节十七年戏剧概述 ?一、有关概念 ?主要:话剧 ?二、十七年戏剧创作的分期。 十七年戏剧 ?(一)第一个高潮 ?时间:1949----1956年 ?背景:政治上的气氛相对宽松。 ?话剧出现了第一个创作上的高潮时期 ?体现:1.全国各地话剧团的纷纷成立。 ?各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话剧团 ? 2.1956年举行了第一次全国话剧观摩演出大会。 ? 3.创作数量庞大。 (二)新历史剧时期 ?时间:1956-----1960年代初 ?背景:五十年代后期,政治运动频繁,左的思潮影响严重,无视文学创作规律。一部分作家坚持自己传统的创作手法,把注意力转向了历史。 ?代表作: ?郭沫若的《蔡文姬》《武则天》, ?田汉的《关汉卿》、《文成公主》, ?曹禺等人的《胆剑篇》、 ?朱祖贻等人的《甲午海战》等。 (三)第二个高潮 ?时间:1960年代初-----1960年代中 ?背景: ?进入60年代,中共党中央对各项政策进行调整,对“左”的错误进行纠正。 ?1962年3月,周恩来、陈毅出席了在广州召开了“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1964年6月5日至7月31日,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大会在北京举行, (三)第二个高潮 ?体现:1.全国各大行政区都先后举行戏剧汇演,大批话剧作品获奖。 ? 2.再次出现了大量的作品 ?沈西蒙《霓虹灯下的哨兵》,赵寰《南海长城》,贾六《雷锋》 ?不足:这次高潮到了后期,已经开始有追求“高大全”任务的倾向,而且题材也越发单一,又走向了所谓的“重大题材”。成为以后的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前奏。

三、十七年话剧的分类 几种特定的种类: ?(一)生产建设(农村、工厂)题材 ?作品有: ?老舍《龙须沟》《方珍珠》《春华秋实》 ?崔德英《刘莲英》、夏衍《考验》 ?胡丹沸《春暖花开》王炼《枯木逢春》 (二)革命战争题材的作品 ?数量相对与其他文学样式来说不是太多。 ?作品有: ?陈其通《万水千山》 ?宋之的《保卫和平》 ?沈西蒙《霓虹灯下的哨兵》 ?白刃、洛丁《兵临城下》 ?贾六的《雷锋》 (三)第四种剧本 “第四种剧本”是相对于三种主流剧本(工厂剧本;农村剧本;部队剧本)而言的。 ?典型的三个作品: ?岳野《同甘共苦》 ?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 ?海默《洞箫横吹》 四、十七年话剧创作的成就与不足 ?成就: ?1.十七年话剧创作的发展,给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带来了大量的话剧作品。有的因其质量之高而成为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如《茶馆》。 ?2.十七年话剧创作的发展还有效的锻炼了话剧创作的作家队伍。它不仅焕发了老一代剧作家的创作热情,如:曹禺、老舍、田汉、宋之的等等, 四、十七年话剧创作的成就与不足 ?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新的剧作家, ?如:胡可、白桦、沈西蒙,张海默等等。 ?3. 十七年话剧创作所产生的作品,凭借着话剧这一文学样式本身的魅力,对广大的人民群众所产生的影响,是其他文学样式所不能达到的。 第二节老舍的话剧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 ?191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于北京的小学和天津南开中学任教。 ?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讲中文,并进行创作,先后以市民生活为题材创作3部长篇小说,即:

当代文学诗歌修改版

诗歌创作(1949-1962) 本节重点(郭、贺、闻。政治与生活抒情诗) 1.新民歌运动 是由提倡,各级党委组织、发动的一场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这场运动始于群众的自发创作,提倡“人人写诗歌,村村出诗人”,违背了诗歌创作的规律,作品数量多但成就低。作品在艺术上粗制滥造,毫无艺术性可言,在思想容方面更是充满了狂热、浮夸和虚伪的气息。 2.1959-1960前后,长篇叙事诗的代表主要有(填空): 闻捷的《复仇的火焰》郭小川的《将军三部曲》 季《高传》阮章竞的《漳河水》田间《赶车传》等 3.60年代初,诗歌创作的特点: ①颂歌作为一种诗歌的美学规,得到空前发展。(诗歌表现的情感领域走向单一) ②抒情主人公形象发生根本性变异,诗的个性化程度削弱和模糊,追求诗人的“自我”,跟人民的“大我”相结合。 ③诗歌形式、艺术方法有所变化、发展,从诗体形式上看,这一阶段流行的主要是自由体和半自由体,从抒情方式上看,以郭小川、贺敬之为代表的政治抒情诗和以季,闻捷为代表的生活抒情诗,成为两种基本抒情方式。 4.政治抒情诗(名词解释,简答) (重点名解)政治抒情诗含义: 作为独立形态的诗歌体式,政治抒情诗在50年代初中期已出现,这一概念则大约在五、六十年代之交出现。1963年开始,政治抒情诗成为主导潮流,诗人直接对政治现实进行歌唱。政治抒情诗虽然有一些优秀作品,如郭小川《甘蔗林--青纱帐》。但大多数作品是激昂的情绪、大批判式的腔调、口号式的语词。政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是郭小川和贺敬之。 5.政治抒情诗的特征: ①思想容上强烈的政治性,以及对诗的政治容的强调。 ②政治抒情诗的艺术结构往往表现为观念演绎的形态(往往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③重视情感效应。(反对主题的含蓄、隐蔽,也不考虑感情表达上节制和敛,它寻求明快、直接,倚重容纳激情的形式因素--音乐感和形式感) 6.政治抒情诗的杰出代表:贺敬之、郭小川等 7.贺敬之的诗 贺敬之的诗分为两大类: ①表现某种具体感受的抒情短诗:《回》、《山水歌》、《歌》 ②长篇政治抒情诗:《放声歌唱》、《雷锋之歌》 郭小川的诗: 三个阶段: 50年代:《致青年公民》《致大海》《望星空》《将军三部曲》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到的见解。60年代:《林区三唱》《甘蔗林—青纱帐》——这一时期风格成熟,艺术成就最高 文革时期:《万里长江横渡》《团泊里的秋天》——思想锋芒尖锐和艺术深沉 爱情三部曲《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严厉的爱》

(完整版)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及参考答案

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及参考答案 一、【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7题。(共12分)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1】树杪:树梢。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书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16)“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 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 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 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 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1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 二、【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11分) 秋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1

10.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6分) 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 三、【新课标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11分)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吧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四、【新课标I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11分)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2

5第五章 十七年戏剧创作

第五章十七年的戏剧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十七年戏剧创作的概况、了解老舍在新时期的戏剧 作品和它们的价值、简单了解田汉和郭沫若在新时期的戏剧创作。 教学重点:老舍的戏剧创作。 教学难点:新时期戏剧创作的价值评判和社会动因。 学时数:3 第一节十七年戏剧创作概述 1、1957年到60年代初,话剧界出现了历史剧创作热潮,其代表作有郭沫若的《蔡文姬》,田汉的《关汉卿》、《文成公主》,曹禺等人共同创作的《胆剑篇》、朱祖贻等人共同创作的《甲午海战》等。 一、关于十七年“戏剧”的文学史概念 十七年时期的戏剧文学创作从总体上可以说是被“话剧”这一独特的形式所占领。在文学史上讲述戏剧文学的内容基本上是话剧,而没有其他的剧种。所以,如果从剧种的角度来看,本章的题目应该是十七年话剧创作。 二、十七年戏剧创作的分期问题。 同其他的三种文学样式一样,十七年的戏剧创作也因为受到特定的政治因素的制约而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 (一)第一个高潮 时间:建国到1956年 背景:新中国刚刚成立,政治上的气氛相对宽松,各个行业的生产生活以及传统的革命热情为作家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和创作激情。在这样的环境下,话剧出现了第一个创作上的高潮时期。 体现:1.全国各地话剧团的纷纷成立。各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话剧团。 2.1956年举行了第一次全国话剧观摩演出大会。 3.创作数量庞大。这八年中,共发表的话剧剧本1000部左右。 (二)新历史剧时期 时间:56年以后到六十年代初 背景:五十年代后期,由于受到政治运动和左的思潮影响,无视文学创作规律,强调写重大题材。从而使当时的创作一度出现了粉饰生活、歪曲现实、公式化、概念化等问题。(五边三结合的概念:边采访、边构思、边写作、边排演、边修改;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家出技巧。) 1957年到60年代初,话剧界出现了历史剧创作热潮,其代表作有郭沫若的《蔡文姬》,田汉的《关汉卿》、《文成公主》,曹禺等人共同创作的《胆剑篇》、朱祖贻等人共同创作的《甲午海战》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部分作家为了坚持自己传统的创作手法,躲避当时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就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了历史,从而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历史剧。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作业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平时作业1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所谓“十七年”文学,是指_1949__年至“文革”前的文学。 2.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孙犁的《村歌》、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李凖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 3.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浩然的《艳阳天》,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了当时农村的合作化运动。 4.1953年,李凖发表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观念,被称作“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触及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作品”。 5.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 6.1962年8月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史称“大连会议”。 7.《铁木前传》从第6章开始,一个叫小满儿的姑娘出现后,便悄悄地取代了铁匠和木匠,甚至取代他们的后代六儿和九儿,成为了故事的主角。 8.《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9.“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还是稍晚出现的柳青的《创业史》等。 10.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等。 11.《红旗谱》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的故事为线索。 12.《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情节和主题模式,让人想起丁玲在延安写的《在医院中》。13.王蒙笔下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林震、《布礼》中的钟亦成、“季节系列”中的钱文等。 14.陈忠实的《白鹿原》和王安忆的《长恨歌》,一部是乡土文学的经典,一部是都市文学的名篇。 15.在中国当代戏剧文学的第一个高潮期中,涌现出了夏衍的《考验》、安波的《春风吹到诺敏河》、海默的《洞箫横吹》、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等优秀作品。 16.在60年代初出现的当代戏剧文学创作第二个高潮中,京剧现代戏的主要收获有《红灯记》、《芦荡火种》、《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 17.京剧《智取威虎山》取材于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18.80年代初期的实验戏剧(或称“试验性话剧”)主要有马中骏等的《屋外有热流》、高行健的《车站》、马中骏等的《路》、刘树纲的《十五桩离婚案的调查》等。 19.90年代以后的优秀剧作主要有孟京辉的《思凡》、《恋爱的犀牛》,牟森的《彼岸》,林兆华等的《哈姆雷特》、《三姊妹·等待戈多》,以及李龙云的《正红旗下》、过士行的《鸟人》等。 20.《天下第一楼》描写的是民国初年京城老字号烤鸭店“福聚德”的一段兴衰史。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三里湾》中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代表是(C)。 A.刘雨生B.梁生宝C.王金生D.李月辉 2.《创业史》中“中间人物”的代表是( B)。 A.“糊涂涂” B.梁三老汉C.“亭面糊” D.陈先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