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传坚:《〈千金方〉版本源流疏理》,《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卢传坚:《〈千金方〉版本源流疏理》,《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卢传坚:《〈千金方〉版本源流疏理》,《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千金方

图1 重刊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唐)孙思邈撰 元刻本 国家图书馆

《千金方》即唐代名医孙思邈编撰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的合称,属方书

类著作。对于《内经》以后至唐初的医药资料和临床经验做了系统的记载和总结,起到了上承汉魏,下接宋元的历史作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孙思邈(约581—682),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究心于老、庄及百家之学,亦通佛家经典。由于幼年多病,常求医问药,家资几近耗尽,于是博览医籍,精研医术,以医道见长。他淡薄仕途,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在位期间,都曾邀其入朝做官,皆被婉言谢绝。他一边行医,一边采药,广泛搜集单方、验方和药物的使用知识,在方剂学、药物学研究方面颇有成就,且医德高尚,不论贵贱贫富,皆如至亲之想。其用药如神,所活甚众,后世尊称他为“药王”。一生著述颇多,其中《千金要方》三十卷、《千金翼方》三十卷大行于世,流传至今。

《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成书于唐永徽三年(652)。自序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名曰“千金”。本书内容包括医学伦理、本草、临证各科等,共计232门,合方论5300余首。书中既有诊法、证候等医学理论,又有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既涉及解毒、急救、养生、食疗,又涉及针灸、按摩、导引、吐纳。孙思邈总结出许多宝贵经验,如水肿病人须注意忌盐,创造用葱管导尿法治疗尿闭,提出“阿是穴”和“以痛为腧”的取穴法,用动物的肝脏治疗夜盲症,用羊的甲状腺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用牛乳、豆类、谷皮等防治脚气病;在养生方面,他将儒家、道家以及外来古印度佛家的养生思想与中医学的养生理论相结合,提出许多切实可行的养生方法。

《千金翼方》三十卷,为孙氏辅翼《备急千金要方》之作,故称“翼方”。书中辑录药物800余种,选录《千金要方》未载的古代方剂2000余首。书中内容涉及本草、妇人、伤寒、小儿、五官、养性、补益、中风、杂病、疮痈、色脉以及针灸等各个方面。尤其可贵的是,书中将晋唐时期已经散逸民间的《伤寒论》条文收录其中,单独构成九、十两卷,竟成为唐代广为流传的《伤寒论》传世版本,故学术界又称此本为“唐本”《伤寒论》。

《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书问世后,备受世人瞩目,甚至漂扬过海,广为流传。日本在天宝、万治、天明、嘉永及宽政年间,都曾经出版过《千金要方》,其影响可见一斑。此元刻本《备急千金要方》和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王肯堂刻本《千金翼方》皆为存世的早期版本,分藏于国家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雷自申等:《孙思邈〈千金方〉研究》,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卢传坚:《〈千金方〉版本源流疏理》,《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0年第3期。

朱良春、何绍奇:《论〈千金方〉的学术成就》,《江苏中医杂志》1983年第3期。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骨科(全国中医髋关节重点专科)发展历史 (1988~2008) 一、创业起步阶段(1988年~1992年) 1988年9月,为了满足骨科业务量不断增长的需要,特别是加快股骨头坏死专科的发展,成立了二骨科,设病床31张,袁浩教授负责科内业务指导工作。 二骨科成立后即确立把疑难病——股骨头坏死作为主攻方向,袁浩教授带领年轻医生,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果。1989年12月13日,广东省卫生厅邀请9位国内著名的骨科、核医学专家,包括:中国中医研究院骨科研究所尚天裕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吴祖尧教授、上海瑞金医院骨科马元璋教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骨科张光铂教授、中山医科大学一附院黄承达教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二附院包尚恕教授、湖北中医学院附院骨科梁克玉教授、广州医学院附属二院核医学专家叶广春主任、广州红会医院骨科麦鼎铭教授等,举行科研成果鉴定会,两项成果“多条血管束植入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与“股骨颈重建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不连、颈吸收伴头缺血坏死”顺利通过鉴定,与会专家对两项成果给予了很高评价,其中“多条血管束植入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鉴定为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股骨颈重建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不连、颈吸收伴头缺血坏死”鉴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结果公布后在省内外骨科界产生很大影响。 1、本阶段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主要工作与成绩:(1)通过临床、X线片、股骨头测压、造影、及个别病例的术后DSA与股骨头病理切片等检查,认识到“缺血”是股骨头坏死的基本病理,重建股骨头血运是治疗的关键。(2)创立多条血管束植入术并作为重建血运的主要方法,证实多条血管束植入具有重建血运、改善静脉回流、降低骨内压等作用。(3)血管束的来源、分离方法、植入方法基本定型。(4)“多条血管束植入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即获得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1990年该成果又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科研成果的获得对科室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将多条血管束植入技术用于中青年股骨颈陈旧骨折不连、颈吸收伴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创立股骨颈重建术,并取得初步成功。(6)袁浩教授作为多条血管束植入技术与理论的创立者及股骨头坏死专家多次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并先后被邀请到上海瑞金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天津医院塘沽分院、武汉协和医院、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温州医学院二附院、江苏省中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骨研所、郑州市骨科医院等全国10多家省、市级医院作手术示范30多例,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骨坏死学组副组长与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股骨头坏死学组副组长。 2、本阶段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1)诊断不够规范。主要表现

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分类排序表

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分类排序表 预防医学、卫生学类 l 中华传染病杂志 1.416 2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239 3 营养学报 0.749 4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0.608 5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0.607 6 中国防痨杂志 0.483 7 肠外与肠内营养 0.473 8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0.469 9 中国消毒学杂志 0.458 10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0.393 11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0.332 12 中国卫生统计 0.325 13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0.318 14 卫生研究 0.264 15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0.254 16 中国学校卫生 0.224 17 环境与健康杂志 0.221 18 中国公共卫生 0.202 19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0.187 20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0.139 2l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0.109 22 疾病控制杂志 0.073 23 伤残医学杂志 0.012 基础医学、综合类 1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1.708 2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349 3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0.845 4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0.822 5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0.769 6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0.667 7 中华医学杂志 0.636 8 中华病理学杂志 0.605 9 中华麻醉学杂志 0.597 10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0.580 11 免疫学杂志 0.555 12 生理学报 0.536 13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0.535 14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0.532 15 中华血液学杂志 0.530 16 诊断病理学杂志 0.483 名次期刊名称影响因子

全国中医大学排名(2010版)

全国中医大学排名(2010版) 综合排名 1、北京中医药大学 2、广州中医药大学 3、上海中医药大学 4、南京中医药大学 5、成都中医药大学 6、山东中医药大学 7、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8、天津中医药大学 9、湖南中医药大学 10、辽宁中医药大学 11、湖北中医药大学 12、浙江中医药大学 13、长春中医药大学 14、福建中医药大学 15、江西中医学院 16、河南中医学院 17、陕西中医学院 18、云南中医学院 19、广西中医学院

20、安徽中医学院 21、甘肃中医学院 22、贵阳中医学院 23、山西中医学院 分类排名 一、从建校时间排名:1956年,zhengfu决定在东、南、西、北各建一所中医类本科院校,即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这四所是最早建校的中医类本科大学。 二、从更名时间排名:各中医院校建校之初,均名中医学院,从90年代以来,一批中医学院更名为中医药大学。 1993年,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 1995年,广州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 1996年,山东中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学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6年,天津中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学院——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0年,湖北中医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 除外,江西中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云南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山西中医学院9所尚未更名。 三、从国家级重点学科排名 1、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个(覆盖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5个) 2、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5个。 3、上海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 4、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 5、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 6、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 7、山东中医药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 8、天津中医药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 9、辽宁中医药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 10、湖南中医药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 11、浙江中医药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 除外,长春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云南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山西中医学院12所有

安徽中医学院拟更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学院拟更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 日前,教育部对外公示了2013年新设置高等学校和经过筹建 “去筹”正式设立高等学校的公示,其中安徽中医学院拟更名为安 徽中医药大学。现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为2013年3月19日至3 月25日。期间如对评议结果有不同意见,请向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反映。 人才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多人(含附院),具有教授等高 级职称者180余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者300多人,讲席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228人,享受政府津贴27人,博士119人。有来自国内外的30多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我校客座教授。 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创新团队(新安医学省级科 技创新团队、现代中药研发产业创新团队、安徽省中医内科产业创 新团队)以及10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 学科建设:有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9个、省 级A类重点学科1个,省级B类重点学科7个、省级重点专科5个、 省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精品课程16个。 教学工作:学校拥有22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5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拥有国家级、省级质量工 程项目100余项,项目经费1000多万元。建有具有中医特色的客观 结构化临床考核中心、标准化PBL教室,有力保证了学生的基本技 能培训。2009年学校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教育部中医学专业试点认证。 科研工作:学校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水平,与省内外企业建立了20多个中医药产学研合作基地。“十一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各 级各类项目900多项,科研经费7000多万元,获研究成果300余项。学校被国家科学技术部授予“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获 安徽省“产学研合作优秀奖”。

安徽中医学院十佳青年学生

关于开展第三届安徽中医学院十佳青年学生 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 各学院、研究生部: 根据《安徽中医学院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争做‘精诚是新’优秀大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和《安徽中医学院关于在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的具体部署,为进一步掀起学校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和学生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的高潮,学校决定今年继续开展第三届“安徽中医学院十佳青年学生”评选表彰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培育和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带头坚定信念、带头勤奋学习、带头全面发展、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的先锋模范作用,号召全校学生以身边的优秀典型为榜样,努力学习,勇于实践,在全校学生中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二、评选条件 1.“安徽中医学院十佳青年学生”的参评对象为:我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专科生。 2.评选标准: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体现当代大学生良好形象与精神风貌,在全面发展、自强励志、科技创新、

志愿服务、社会工作、文体活动等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做出成绩或贡献,事迹突出感人。 在上述基础上,对具备以下条件的候选人予以优先考虑: (1)省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获得者。 (2)在校内外“挑战杯”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者。 (3)学术科研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推广价值,或应用于实践领域产生显著社会经济效益者。 (4)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者。 (5)在校级以上(含校级)重大文体赛事中取得突出成绩者。 (6)在逆境中顽强拼搏、自立自强且品学兼优者。 (7)在2009年“我与祖国共奋进我和学校同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及2010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争做‘精诚是新’优秀大学生”主题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者。 三、组织领导 1.成立评选活动组委会,负责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在校团委),负责评选活动的具体工作(名单见附件1)。 2.组委会负责活动的评议和审定工作。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9月21日-9月30日) 宣传发动。宣传先进青年学生的事迹,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与引导作用,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第二阶段:(9月30日-10月25日)

中药学简历模板

中药学简历模板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药学的 模板,欢迎大家的阅读。 姓名:××× 国籍:中国 目前所在地:广州 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韶关 婚姻状况:未婚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医院/医疗/护理/美容保健类:中医师 工作年限:5 职称:中级 求职类型:全职 可到职-随时 月薪要求:20xx--3500 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毕业院校:广州中医药大学 最高学历:大专毕业-20xx-07-01 所学专业:中医学 受教育培训经历: 20xx-20xx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大专 20xx-至今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 20xx.9.22-23 考取国家执业中医师 主修课程: 中医基础学解剖学生理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药理学西医内科学诊断学中医诊断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寄生虫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外科学西医外科学中医急症学针灸学医学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医学心理学大学英语计算机操作与应用等课程 外语:英语一般 国语水平:优秀 粤语水平:优秀 xxxx年10月-20xx年4月乳源县中医院中医士 20xx年7月-20xx年3月广东省银行医院中医士 20xx年9月22日考取国家执业助理中医师

20xx年3月至今从师省第二中医院学习临床知识 20xx年9月22-23日考取国家执业中医师 本人遵守国家纪律、遵纪守法、性格开朗,待人温和诚恳、热 情大方。本人通过学校的实习安排以及个人从师学习期间,学会如 何与病人沟通,能热忱对待病人、关心病人,并掌握了临床上常见 疾病和多发疾病的诊治。除常见病外,还突出了对内分泌疾病和代 谢性疾病的诊治,如甲状腺疾病、糖尿病、脂肪肝、痛风等疾病。 本人自我约束能力纪律性强,能恪守时间,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本人能吃苦耐劳、积极向上,于20xx年10月再次考入广州中医药 大学本科,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医学知识和自身素质。相信在 贵单位培养和自我奋斗下,我定会胜任本职工作。 移动电话:182×××××××× 邮箱:xx@xxxxx 简历是有针对性的自我介绍的一种规范化、逻辑化的书面表达。以 下为大家分享的是大学生个人简历英文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想了解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干货资源社!【1】大学生个人简历 英文版20xx年OBJECTIVEE-Business Correlation.In... 基本信息姓名: CNrencai性别:女年龄: 25岁婚姻状况:未婚 民族:汉学历:本科身高: 170现居住地:石家庄市户口所在

陈佩仪教授的口述校史-广州中医药大学

【如正式引用,须自行核实】 陈佩仪教授的口述校史 学生记者梁晓琳彭雪纯陈嘉文黄梓颖 一、采访时间 2017年5月12日。 二、采访地点 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校区护理楼423办公室。 三、人物简介 陈佩仪,1964年5月出生,1984年7月参加工作,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2年、护理教育工作21年。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事临床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护理部教学干事、护士长等工作。曾任护理学院中医护理教研室主任、护理学院副院长,现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年教师导师。为我校一级学科护理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二级学科)中医护理学学科带头人。主讲《中医护理学基础》,该课程在该院连续11年获得教学质量优秀评价;还主讲《中医护理学》、《中医临床护理学》等课程。主持省级科研课题及项目7项,主持厅局级课题4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铜奖1项和优秀奖1项,获厅局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发表相关的学术论文30多篇。出版主编全国本科规划教材6本和电子教材2部、副主编全国本科统编教材2本、参编教参3部、自编教材2部。主持省 —1—

精品课程一门,主持广东省护理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一项,已结题。主要参与建设已成为我校国家级中医学实验示范中心的中医护理实验室。接收境内外教师进修5人,指导2项国家级、1项省级、3项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曾获我省南粤优秀教师,新南方优秀教师、校级教学名师、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四、采访记录 记:陈老师,您好,我们是广中医口述校史的小记者,很高兴您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邀请。在采访的过程中,请问我们可以录音吗? 述:好的,没问题。 记:您是什么时候来我们学校的,可以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吗? 述:我在1981年来到广中医,现在已经36年了,可以说是见证了我们学校的发展。护理学院的前身是护士学校,文革结束后,在1978年,学校以广州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护理班招了30人。因为住宿、师资问题,学校连续两三届只招30个人,三年招一次。1981年护士学校正式招生,同年,78届的学生以护士学校第一届毕业生的身份毕业,而我当时是学校第一届以护士学校的名义招收的学生,到了1984年毕业,工作被分配到广中医一附院。 记:1978年第一届护士学校有30多名学生,当时老师多吗?是怎样的授课模式? —2—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ISSN 1007-3213/CN44-1425/R)是一份中医药学术类刊物,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双百方针”,社会效益明显。一直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包括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19个国内外权威检索系统收载。荣获1999年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广东省优秀高校学报二等奖、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二等奖、第三届广东省优秀期刊奖、第三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1年作为双效期刊加入中国期刊方阵及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本刊为双月刊,逢单月20日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46-275。设有中医基础理论探讨、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以及中药、针灸研究和病案分析等栏目。其特点是比较集中报导目前中医药学最新研究进展,文章题材新颖,切合临床实际,可读性强。大部分论文提供中、英文摘要;图表用中、英文双语编排。可为国内外中医药专业人员和爱好者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临床诊疗和新药研制提供参。欢迎来稿。 1 征稿对象 1.1 本校教职工和曾在我校取得过学历的校友; 1.2 各院校教学医院的职工; 1.3 为利于学术交流,酌情刊登学术水平确实较高,对促进我校学科和学科领域的发展有较大作用的非上述人员的稿件。 2 投稿手续 为保证稿件资料来源的真实性,投稿时须附上作者单位对资料来源真实性的意见的证明,并请每位作者签上名(如果通过电子邮件投稿,请事后将证明和签名用信以图片的形式发送过来),统一投稿邮箱:gzzyydxxb@https://www.360docs.net/doc/c710890020.html,。本刊有权有充分尊重稿件事实和作者观点的基础上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和整理。本刊酌情收取论文发表费。作者一旦收到稿件采用通知,请及时将论文发表费汇到编

中医药大学排名

中医药大学排名综合排名 1、北京中医药大学(211) 2、广州中医药大学(211) 3、上海中医药大学(一本对外地) 4、南京中医药大学 5、成都中医药大学 6、山东中医药大学 7、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8、天津中医药大学 9、湖南中医药大学 10、辽宁中医药大学 11、湖北中医药大学 12、浙江中医药大学 13、长春中医药大学 14、福建中医药大学 15、江西中医学院 16、河南中医学院 17、陕西中医学院 18、云南中医学院 19、广西中医学院 20、安徽中医学院 21、甘肃中医学院

22、贵阳中医学院 23、山西中医学院 注意,每个中医院校的七年制都是一本专业,大部分中医药院校都有一本和二本专业 针灸推拿专业最好的学校: 天津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专业最好的学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专业最好的学校: 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最好的学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上面给的是综合排名,关于分数线的问题,那要看本地和外地,比如湖北中医药大学虽然排名没有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靠前,但是2010年高考招生湖北中医药大学七年制分数线高出湖北一本线十分左右,而一般的中医药大学,包括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七年制分数线在湖北招生都只是压湖北的一本线,,,同样,湖北中医药大学七年制在外地招生的分数线也可能只是刚好压线,我觉得关键是看综合实力,分数线都差不了多少的,希望能帮助你 若转载,请注明来处

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药学》题库

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药学》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每 小题1分。) 1.最早用图文对照方法的药学名著是: A. 《证类本草》 B.《新修本草》 C. 《本草拾遗》 D.《本草纲目》 E. 《本草经集 注》 2.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本草是: A.《证类本草》 B. 《唐本草》 C.《本草求真》 D. 《本草拾遗》 E.《滇南本草》 3.辛味的作用是: A.补益、收敛、固涩 B.泻下、软坚 C.发散、行气血 D.燥湿、利湿 E.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4.苦味药的作用是: A.行气、行血 B.燥湿、利湿 C.燥湿、健脾 D.渗湿、利尿 E.燥湿、降泄、通泄、清泄 5.咸味药的作用是:

C.软坚散结、泻下 D.软坚、利水 E.缓急止痛、行血 6.影响药性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是: A.药物的性味 B.药物的质地 C.药物的成熟程度 D.炮制和配伍 E.服法和煎法 7.用咸味药治瘵病、痰火结核、瘻瘤等证,是取其: A.泻下之功 B.软坚散结之功 C.宣泄之功 D.发散之功 E.补益之功 8.用苦味药治热结便秘,是取其: A.宣泄之功 B.燥湿之功 C.坚阴之功 D.通泄之功 E.行气之功 9.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宣肺平喘的药物是: A.麻黄 B.桂枝 C.紫苏 D.生姜 E.荆芥 10.既能发汗解肌,又能温通经脉的药物是: A.麻黄 B.紫苏 C.桂枝

A.桂枝 B.防风 C.荆芥 D.香壽 E.羌活 12.下列除哪项外,均是防风的功效? A.止泻 B.止痉 C.止痛 D.发表 E.止呕 13.患风寒感冒,腰以上风寒湿痹,最宜选用的药物是: A.荆芥 B.香壽 C.辛夷 D.紫苏 E.羌活 14.既能发汗解表,又能行气宽中的药物是: A.麻黄 B.桂枝 C.紫苏 D.荆芥 E.羌活 15.既能发汗解表,又能温中止呕及温肺止咳的药物是: A.防风 B.桂枝 C.荆芥 D.生姜 E.细辛 16.下列哪项不是细辛的功效? A.祛风散寒 B.通窍 C.止痛 D.温中止呕 E.温肺化饮 17.患阴暑证,并见小便不利,水肿最宜选用:

医学中文期刊英文刊名全称,缩写对照

首先,是我和我的小伙伴们: 中国心血管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Chin J Cardiovasc Med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immunology and Neurology Chin J Neuroimmunol Neurol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s Chin J Geriatr A 癌症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Chin J Cancer 癌变·畸变·突变 Carcinogenesis, Teratogenesis & Mutagenesis Carcinog Teratogenesis Mutagen 癌症康复 Cancer Rehabilitation Cancer Rehabil 安徽医学 Anhui Medical Journal Anhui Med 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 Anhui Univ Chin Med B 蚌埠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 J Bengbu Med Coll 包头医学 Journal of Baotou Medicine J Baotou Med

北京医学 Beijing Medical Journal Beijing Med J 北京中医药 Bei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J Tradit Chin Med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 Beijing Univ Tradit Chin Med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Health Sciences) J Peking Univ Health Sci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Beijing Biomedical Engineering Beijing Biomed Eng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Labeled Immunoassays and Clinical Medicine Labeled Immunoassays & Clin Med 病毒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Virology Chin J Virol C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 Changchun Univ Tradit Chin Med 重庆医学 Chongqing Medicine Chongqing Med 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 Chengdu Univ Tradit Chin Med D 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 Journal of Branch Campus of the First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全国中医药大学排名

全国中医药大学排名 1、北京中医药大学 2、广州中医药大学 3、上海中医药大学 4、南京中医药大学 5、成都中医药大学 6、山东中医药大学 7、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8、天津中医药大学 9、湖南中医药大学 10、辽宁中医药大学 11、湖北中医药大学 12、浙江中医药大学 13、长春中医药大学 14、福建中医药大学 15、江西中医学院 16、河南中医学院 17、陕西中医学院 18、云南中医学院 19、广西中医学院 20、安徽中医学院

21、甘肃中医学院 22、贵阳中医学院 23、山西中医学院 分类排名 一、从建校时间排名:1956年,政府决定在东、南、西、北各建一所中医类本科院校,即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这四所是最早建校的中医类本科大学。 二、从国家级重点学科排名 1、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个(覆盖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5个) 2、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5个。 3、上海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 4、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 5、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 6、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 7、山东中医药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

8、天津中医药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 9、辽宁中医药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 10、湖南中医药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 11、浙江中医药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 除外,长春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云南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山西中医学院12所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或省级重点学科,目前尚无国家级重点学科。 三、从更名时间排名:各中医院校建校之初,均名中医学院,从90年代以来,一批中医学院更名为中医药大学。 1993年,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 1995年,广州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 1996年,山东中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学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天津中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

第一批全国500名老中医名单(含第二批,第三批)之安徽

第一批全国500名老中医名单(含第二批,第三批)之安徽在指导老师合计:45 人 序号姓名批次省市单位专业 1 巴坤杰 1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科 2 周楣声 1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中医科 3 尚志钧 1 安徽省 4 胡翘武 1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5 郑景岐 1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6 程亦成 1 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综合性医院中医科 7 王乐匋 1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科 8 戴家鼎 1 安徽省安庆药业有限公司中药 9 李济仁 1 安徽省皖医弋矶山医院综合性医院中医科 10 尚志钧 1 安徽省皖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11 陈可望 1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 12 程道南 1 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 13 周夕林 1 安徽省 14 王乐陶 1 安徽省 15 李业甫 2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学院中医科 16 丁锷 2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院中医科 17 尹莲芳 2 安徽省蚌医附院综合性医院中医科 18 赵谦 2 安徽省安徽省芜湖市中医院中医科

19 戴勤瑶 2 安徽省芜湖市中医院中医科 20 罗庆道 2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中医科 21 周玉朱 2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院中医科 22 徐经世 2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3 韩明向 2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院中医科 24 赵忠仁 2 安徽省安徽省濉溪县中医院中医科 25 杨干亭 2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科 26 高复安 2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27 马骏 2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二附院 28 孔秀娣 2 安徽省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性医院中医科 29 孔昭遐 2 安徽省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0 丁莲蒂 2 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31 张杰 3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门诊部(国医堂)中医科 32 窦金发 3 安徽省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中医科 33 张炳秀 3 安徽省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中医科 34 张克连 3 安徽省淮南矿工二院综合性医院中医科 35 徐经世 3 安徽省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36 周宜轩 3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院 37 曹恩泽 3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院中医科 38 梁文珍 3 安徽省安徽省中医院中医科 39 赵荣胜 3 安徽省安徽省安庆市中医院中医科

2010年全国中医药大学综合实力排名

2010年全国中医药大学综合实力排名(仅供参考) (2010-12-23 16:53:35) 转载 标签: 分类:杂谈杂记 广州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健康 资料来源难于找到可信服的出处,但内容有些道理,所以拿来与博友参考 1、北京中医药大学 2、广州中医药大学 3、上海中医药大学 4、南京中医药大学 5、成都中医药大学 6、山东中医药大学 7、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8、天津中医药大学 9、湖南中医药大学 10、辽宁中医药大学 11、湖北中医药大学 12、浙江中医药大学 13、长春中医药大学 14、福建中医药大学 15、江西中医学院 16、河南中医学院 17、陕西中医学院 18、云南中医学院

19、广西中医学院 20、安徽中医学院 21、甘肃中医学院 22、贵阳中医学院 23、山西中医学院 分类排名 一、从建校时间排名:1956年,政府决定在东、南、西、北各建一所中医类本科院校,即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这四所是最早建校的中医类本科大学。 二、从更名时间排名:各中医院校建校之初,均名中医学院,从90年代以来,一批中医学院更名为中医药大学。 1993年,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 1995年,广州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 1996年,山东中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中医学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6年,天津中医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学院——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0年,湖北中医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 福建中医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 除外,江西中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陕西中医学院、云南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山西中医学院9所尚未更名。 三、从国家级重点学科排名 1、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个(覆盖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5个)

最新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药学期末考试题(A卷) 得分评分人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4 0分) 解题说明:每小题有四个答案,请从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并将其标序字母填入 题干后的括号内,以示回答。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我国最早由国家组织编篡的本草是( C )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新修本草》 D《证类本草》 2、辛味药物不具有的功效是( D ) A发汗解表 B 疏肝解郁 C活血祛瘀 D补气健脾 3、治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恶寒发热,喘咳实证,首选( A ) A麻黄 B桂枝 C白芷 D生姜 4、功能行气宽中的药物是( C ) A防风 B羌活 C紫苏 D桂枝 5、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项强,肢体酸痛,首选( C ) A细辛 B白芷 C羌活 D藁本 6、功能升阳止泻的药物是 C A薄荷 B菊花 C葛根 D升麻 7、治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闷,口苦咽干者,首选( B ) A葛根 B柴胡 C升麻 D蔓荆子 8、治温热病邪在气分,壮热、汗出、烦渴、脉洪大者,首选() A石膏 B知母 C黄芩 D金银花 9、长于清除下焦湿热的药物是( C ) A黄连 B黄芩 C黄柏 D连翘 10、具有疏散风热作用的清热解毒药是( A ) A连翘 B大青叶 C板蓝根 D青黛 11、具有凉血、养阴、解毒作用的药物是( B ) A生地黄 B玄参 C牡丹皮 D赤芍 12、具有截疟作用的药物是( C ) A地骨皮 B白薇 C青蒿 D银柴胡 13、治热结便秘,首选( A ) A大黄 B芒硝 C芦荟 D巴豆 14、木瓜不具有的功效是( D ) A祛风湿 B舒筋活络 C消食 D强筋健骨 15、五加皮不具有的功效是( D ) A祛风湿 B强筋骨 C利水 D安胎 16、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浊生冷,恶寒发热,头痛脘闷,呕恶吐泻,首选( A )A藿香 B苍术 C白豆蔻 D砂仁 17、厚朴的功效是( C )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水饮证面色黑主要是: A、黑而干焦B、鼻柱黑C、眼眶黑D、口周黑E、青黑 2、瘿瘤多见于: A、气滞血瘀B、阳虚阴盛C、肺肾阴虚 D、感受风火时毒E、肝郁气结痰凝 3、小儿食指络脉色紫红主病: A、里热B、表热C、血瘀D、痛证E、惊风 4、患者自觉口甜,多属: A、脾胃气虚B、肝胃蕴热C、脾胃湿热D、肾病E、脾阳虚 5、细脉、微脉、弱脉、濡脉的共同特征是: A、中取即得B、细小无力C、浮取即得D、沉取即得E、若有若无 6、食滞胃脘证患者,其脉多为: A、弦B、实C、数D、缓E、滑 7、下列哪项与弦脉所主病症无关: A、肝病B、痛证C、痰饮D、宿食E、胆病 8、面色黧黑而肌肤甲错属于: A、瘀血B、肾虚C、阳虚D、肾绝E、水饮 9、患者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大便溏泻,小便清长,证属: A、上热下寒B、真热假寒C、表热里寒D、表实里虚E、阳盛阴虚 10、下列哪项不是辨别虚实真假的主要依据? A、腹部的硬满与柔软B、整体状况的强与弱C、舌质的苍老与嫩胖 D、脉沉取有力与无力E、面色的苍白与颧红 11、下列除___外,均是亡阳证的临床表现: A、面色苍白B、口渴饮冷C、呼吸微弱D、四肢厥冷E、舌淡而润

12、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是: A、表证B、表邪入里C、半表半里D、表热里寒E、表寒里热 13、按虚里,下列除何项外,均属正常: A、按之应手B、动微不显C、动而不紧D、缓而不怠E、节律均匀 14、壮热烦燥,面红目赤,腹胀满拒按,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此属:A、里热证B、里实证C、里实热证 D、表里俱热证E、真寒假热证 15、患者手足疼痛,肤色紫暗发凉,喜暖恶寒,得温痛减,舌淡暗,脉沉迟涩,证属: A、血寒证B、血瘀证C、气虚血瘀证 D、气滞血瘀证E、凉燥证 16、心悸,失眠,多梦,健忘,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此属:A、心火亢盛证B、心肾不交证C、心血虚证 D、心阴虚证E、肾阴虚证 17、哪一项与肝气郁结无关: A、情志抑郁易怒B、胸闷善太息C、胸胁胀痛 D、瘿瘤E、身目黄 18、哪一项不属胆郁痰扰表现: A、惊悸不寐B、烦燥不宁C、语言错乱D、眩晕口苦E、太息胁胀 19、小便失禁2年余,伴腰膝痠软无力,神疲乏力,舌淡苔白,最宜诊断为:A、肾精不足证B、肾阳虚证C、肾气不固证 D、肾不纳气证E、脾肾阳虚证 20、邪热炽盛多表现为: A、口渴不欲饮B、口不渴C、口渴喜冷饮 D、口渴欲饮,饮入即吐E、口干喜热饮 21、患者突然感上腹部疼痛,用热水袋敷后痛减,口不渴,泛吐清水,形寒肢

2016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医药类)

2016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医药类)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6年10月12日发布目录选摘 (按拼音字母顺序排序) 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类 G013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G620 北京中医药 G017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G992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G019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G030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G934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G301 河北中医药学报 G334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G041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G656 环球中医药 G719 吉林中医药 G397 江苏中医药 G850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G646 辽宁中医杂志 G059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G063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G574 山东中医杂志 G725 陕西中医 G946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G389 上海中医药杂志 G906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G484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G483 世界中医药 G745 四川中医 G626 天津中医药 G914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G699 西部中医药 G951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G486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G896 现代中医临床 G092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G093 针刺研究 G488 针灸临床杂志 G007 中草药

G520 中成药 G604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G377 中国现代中药 G600 中国针灸 G347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G843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G757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G846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G758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G528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G182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G132 中国中药杂志 G240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G632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G524 中国中医急症 G749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G832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G859 中华中医药学刊 G910 中华中医药杂志 G842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G597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G183 中药材 G564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G685 中医学报 G681 中医药导报 G943 中医药信息 G812 中医药学报 G010 中医杂志 I207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中草药(英文版) G442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结合医学学报(英文版)

对安徽省中医药现状的分析

3对安徽省中医药现状的分析 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提出来SWOT这种分析方法后,SWOT分析法便在各行业中流行起来,事实证明,该方法在分析一个企业或一个机构面临的环境以及自身的优劣势时确实有独到的优势,下面试用SWOT分析法这个工具来分析安徽省的中医药事业,并对其的未来发展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3.1Strengths——优势 古老的徽州大地——安徽,物华天宝,山川隽永,人杰地灵,有着丰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历史上安徽在中医药界享有盛誉,有着非常大的成就,直到今天,安徽省在全国各省份中,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还处于前列,因此,有着独特的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优势。具体表现在: 3.1.1良好的中医基础 安徽省的中医药事业在历史上一直走在前列,诞生了一代名医——华佗,华佗在外科手术上有了里程碑式的创造,对麻醉的研究也是颇有心得。遗憾的是,华佗毕生的研究成果没能很好的继承下来,尽管如此,华佗的故里——亳州,却因为他的存在,而在民间有很好的中医药基础。除了华佗外,安徽历史上还诞生了许多颇有影响力的名医,如徐春圃,汪机等医学大师,明代的汪机,他是新安医学的杰出代表,其一生著述颇丰,共著有医书13种,现有8种,后人称之《汪氏医书八种》,其代表作《石山医话》铸就了滋补培源派基础,堪称中医脾胃学派的里程碑式著作;徐春圃编纂的《古今医统大全》100卷,被誉为中医界十大全书之一,被全国中医界誉为“医宗之孔孟,方书之六经”,明隆庆二年(公元1563年)徐春圃在北京发起组织了我国第一个民间学术团体“一体堂宅人医会”,据初步考证,此亦是世界最早的民间学术团体;古老的徽州大地卓然成医者近千人,撰集编著医籍约729种,如此众多的医家群体和大量的医籍在中国任何一个地域均属罕见。堪称医学“首富”,故得到了“新安医学”的美誉。人们只要谈起安徽省的中医药就会想到“南新安,北华佗”这句话。

广州中医药大学 传扬济世之训 孕育岭南名中医介绍

广州中医药大学传扬济世之训孕育岭南名中医 2010年03月18日来源: 南方都市报 ◆中医药大学是岭南名中医的摇篮。 ?药圃里的李时珍雕像。 药圃里生长着稀有中药品种,俨然广东珍贵中药种子库。 广州名片名牌学府系列总第129期侯选名片128期 广州中医药大学 提名辞

广州中医药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开办的四所中医药高校之一,经历了中医药高等教育从创立到成长整个发展历程,一直是综合实力居全国最前列的中医药名校。 索引 作为岭南名中医的摇篮,广州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兴建的中医药高等学府之一,它的建校基础是成立于1924年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2002年在全国的一级学科评估工作中,学校中医学一级学科整体水平全国排名第一。 唯心 大学的“大”“小”问题 十年前,父亲在偏远的小渔村为儿子的前途出谋献策:争取在数理化上拔尖,考一所医药大学,真才实学,出来后才好找工作。但是儿子不才,天生就有数理化恐惧症,这场父母的望子成龙几年后以儿子上了一所文科学校草草收场。 在这里以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作为文章的开头,并不是故意拿青涩往事说事,为了更好地以当事人与局外人的双重身份来谈论如今的大学。说实在话,在浮躁与功利的就业教育横行的年代,提及大学两字,不仅让人汗颜,同样使人心虚。如今的大学,围墙还是原来的围墙,大学已经不是原来的大学:一边看到大学校园里的年轻学子们多数考虑的不再是学识修养和人格的完善,“学这个有什么用”自然而然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口头禅;另一边则是高校办学唯利是图所滋生的大学腐败,假成果、假学问、假效益、假就业率遍地都是。 倒出这么多苦水,并不全是危言耸听的证据陈述,而都是一些众所周知的关于“大学”的社会现实。大学的教育改革问题喊了很多年,却很难推行,要知道社会风气的形成与颠覆远比专业设置和分科复杂得多。 关于大学的“大问题”没解决,大学里的“小问题”又出现。有网友出来声称,做一个大学生“难”,现在做一个中医药专业出来的大学生更是“难上加难”:比起很多综合性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十几年来在教育市场的位置却更为尴尬。在“崇洋媚外”的社会,中医的边缘地位得到矫正的历史不长。今天别说在学校教学,就算在医院临床实践,西医的“强势”比比皆是。中医的现代化问题直接影响了中医的教学,所以采访的时候有在校学生对我诉苦:比起其它高校最大的不同应该是它始终围绕一个中西分歧的问题争论不休。 许多年前,竺可桢说,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多年后,谢泳说,今日的教授已不再是学衔、学问的标志,而是工资的一个级别,一个分配住房的资格,再加上一个享受公费医疗的待遇而已。的确,如今谈起大学,我们也不再谈青春谈理想,我们只谈“及格和工作”。而谈起中医药大学,关于专业、学术本身的中西结合、中西难解难分的问题却仍然是主要问题。■小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