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和音系

语音和音系
语音和音系

语音和音系

一.语音

即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它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着一定的语言意义。

语音即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它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着一定的语言意义。语言依靠语音实现它的社会功能。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的声音和语言的意义是紧密联系着的,因此,语言虽是一种声音,但又与一般的声音有着本质的区别。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区别意义功能的声音,不能把语音看成纯粹的自然物质;语音是最直接地记录思维活动的符号体系,是语言交际工具的声音形式。

二.音系

人类能发出的音是多种多样的,也可以说是无限的,但某种语言或方言选择一定的声音来区别意义是有限的。在某种语言或方言里,这些能区分意义的音素互相对立,互相区别,而又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构成某种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简称音系。

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1、什么是音素?什么是音位?二者关系怎样?

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是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一般地说,音位是在音素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没有音素,也就谈不上音位。有的音位,总包含着好几个音素,音位是对发音近似并且没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数个音素的概括。音位是一般的,音素是个别的,

2、音位的特点

(1)音位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进而区别词的意义的作用。(2)音位是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单位。(3)音位总是属于特定的具体语言或方言的,总是某个具体语音系统的成员,不存在跨语言或跨方言的音位。如音素[p] [p‘],在不同语言中所起的作用可能是不一样的。在英语里,[p] 和[p‘]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假如把port[p

‘ t](港口)里的[p‘]念成[p],只会使人感到发音不地道,却不会使人误解成另一个词。

音位与音素的区别:

1.划分角度不同:音素是从语音的自然属性方面划分的,音位是从社会属性上划分的。

2.一个音位通常包含一个或几个不同的音素。

3.数目不同:任何语言中音素的数目从理论上讲可以是无限的,但从这些音素中归纳出来的音位的数目总是有限的。

4.音素是具体的,音位是抽象的。

5.一般地说,音位是在音素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没有音素,也就谈不上音位。有的音位,总包含着好几个音素,音位是对发音近似并且没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数个音素的概括。

普通话音素表:

音素符号

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素:a o e u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r z c s

一个字母代表几个音素:i (bi 的 i; z i 的i; zhi的 i)

两个字母代表一个音素:er ng zh ch sh 一个字母加一个符号代表一个音素:êǖ

三、语音的属性

1、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

2、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语音的社会属性是使语音从根本上与一般声音区别开来的本质属性。

语音四要素

3、音高、音重、音质、音长

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音体形状及振动频率快慢决定的。

音重是指声音的轻重强弱,它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

音质是指声音的品质、特色。(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

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

的持续时间的长短。

例1: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请举例说明。

汉语的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其实就是音高的变化形式,同样的音素组合,声调不同,音高不一样,代表的意义也不一样。例如汉语拼音的shu zi,加上不同的声调,可以表示“数字”、“梳子”,可见,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2、音重有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能举汉语或英语的例子来说明吗?

音重也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一个词或一句话,音重不同,意义往往有很大差别。例如汉语的“大意”一词,后一音节念去声,含义是“主要意思”。念轻声,含义是“疏忽、粗心”,又如英语单词concent,重音在第一音节,含义是“内容、容量”,重音在第二音节,含义是“满足、满意”,至于日常话语中通过重音的不同位置去表示特定含义,例子就更多了。

例3、听别人说话,在没有看清人的情况下,

为什么我们能听出是男人说话还是妇女说话?是大人说话还是小孩说话呢?请结合语音知识加以说明。

我们听人说话能分清男女老幼,主要是靠音高决定的,男人声带是比较长而且厚,震动频率少,声音较低,妇女和小孩声带较短较薄,震动频率多,声音较高,这样就把男女或大人、小孩区别开来了。

例4、不同音质的声音是怎样形成的?不同音质的语音是怎样形成的?

不同音质的声音的形成,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发音体不同,二是发音方法不同,三是共鸣腔形状不同。不同音质的语音的形成也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呼出气流是否受阻,在什么部位受阻,二是解除阻碍的方式不同,三是声带振动与否。

四、发音

(一)发音器官

1、人类的发音器官分为三大部分:动力(肺),发音体(声带),共鸣腔(口腔、鼻腔、咽腔)。共鸣腔部分主要作用是调节气

流,许多不同的音素,就是这一部分的变化形成的。

2、口腔由上下唇、上下齿、上下腭、舌头和小舌组成。这些发音器官,有些如唇、舌头、软腭、小舌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主动的发音器官”;有些如上唇、齿龈、硬腭等是不能活动的,叫做“被动的发音器官”。

(二)、元音和辅音的发音

元音是指呼出气流不受口腔部位阻碍而发出的音。辅音是指呼出气流受口腔部位阻碍而发出的音。元音和辅音有四个方面的区别:第一,发元音时,呼出气流不受阻碍,发辅音时,呼出气流要受阻碍;第二,发元音时,声带要振动,发辅音时,声带有的振动,有的不振动;第三,发元音时,发音器官保持均衡紧张,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部分保持紧张;第四,发元音时,呼出气流较弱,发辅音时,呼出气流较强。

八个基本元音

音标名称例词

[i] 舌面前高不圆唇北京“衣”[i] 英语beat [bi:t] [e] 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北京“梅”[mei] 英语red

[ε] 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北京“列”[liε] 英语fair[fε ]

[a] 舌面前低不圆唇北京“担”[tan] 英语fly[flai]

[u] 舌面后高圆唇北京“屋”[u] 英语room[ru:m]

[o] 舌面后半高圆唇北京“喔”[o]

[ ?] 舌面后半低圆唇广州“火”[f ? ] 英语all

[α] 舌面后半低不圆唇北京“刀”[tαu] 英语half

辅音

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主要介绍普通话声母

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发音部位就是发音器官阻碍气流的

部位。发音部位有两点构成。发音部位有十

一处,分别是双唇、唇齿、齿间、舌尖前、

舌尖后、舌叶、舌面前、舌面中、舌面后(舌

根)、小舌、喉。发音方法就是形成和克服

阻碍的方式。

发音方法有八种,分别是塞音、鼻音、

擦音、塞擦音、颤音、闪音、边音、半元音。

普通话辅音(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描写如下: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b [p] 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zh 双唇送气清塞音p [p‘] 舌尖后送气清塞擦ch 双唇浊鼻音m [m] 舌尖后清擦音sh 唇齿清擦音 f [f] 舌尖后浊擦音r 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z[ts] 舌面前不送气清塞擦音j 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c [ts‘]

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q 舌尖前清擦音s [s] 舌面前清擦音x 舌尖前(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d[t] 舌

面后(舌根)不送气清塞音g 舌尖前(舌尖中)送气清塞音t[t‘] 舌面后(舌根)送气清塞音k 舌尖前(舌尖中)浊鼻音n[n] 舌面后(舌根)清擦音h

舌尖前(舌尖中)浊边音l [I] ng 舌面后(舌根)浊鼻音[?]

思考:

1、汉语中的bαn、bα、bαng是三个不同

的音素,却是同一个音位?

这三个音节中的a,实际上是三个不同

的音素a(舌位前)、A(舌位中)、α(舌位

后),由于这三个汉语音节中的,互相交换

位置并不影响意义的表达,即音节bαn中

的念成A或α在意义上并没什么不同,虽然

在听觉上略感别扭,但意义是一样的,因此

它们三个音素就归纳为一个音位。

2、什么是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举例说明。

音质音位是以音素为材料构成的音位,其特点与发音的音质有关。非音质音位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等。什么是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例如i和y这两个音位,发音时由舌位前后、高低、圆唇与否决定,就是音质音位;汉语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而不是音质变化形成的,就是非音质音位.。(p76页的调位、重位、时位的概念)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答案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一、名词解释 语音四要素——音高、音重(强)、音长、音质。 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 音位——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果它们被归并为一个音位,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为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等。例如汉语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而不是音质变化形成的,就是非音质音位。 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的区别特征。运用区别特征比较容易说清楚音位在具体语言中的特点和具体语言语音系统的组织方式。 音节——由音位组成的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从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 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叫做语流音变。 音步——语言的一种节奏中,语流是大致每隔两个音节就有一次小的轻重、高低、长短或松紧的交替,形成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两音节的节奏单元。这种节奏单元叫做音步。 二、填空或简答 1、画一张元音舌位图,用国际音标标出八个基本元音。 八个基本元音[i][e][ ][a][u][o][?][ɑ]

版语言学纲要语音和音系答案

版语言学纲要语音和音 系答案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一、名词解释 语音四要素——音高、音重(强)、音长、音质。 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 音位——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果它们被归并为一个音位,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为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等。例如汉语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而不是音质变化形成的,就是非音质音位。 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的区别特征。运用区别特征比较容易说清楚音位在具体语言中的特点和具体语言语音系统的组织方式。 音节——由音位组成的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从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 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叫做语流音变。 音步——语言的一种节奏中,语流是大致每隔两个音节就有一次小的轻重、高低、长短或松紧的交替,形成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两音节的节奏单元。这种节奏单元叫做音步。 二、填空或简答 1、画一张元音舌位图,用国际音标标出八个基本元音。 八个基本元音[i][e][ ][a][u][o][][ɑ] 2、按音位特征用国际音标注出相应的音素。 (1)双唇浊鼻音m (2)舌尖前浊擦音z

第三章 语 音

2、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1888年制定的标记世界上各种语言的语音的记音符号。三、语音的属性 1、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 2、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语音的社会属性是使语音从根本上与一般声音区别开来的本质属性 第一节语音的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语音 语音是代表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任何符号的构成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物质形式,以一定的物质材料为载体,这样与意义统一于一体,才能构成完整的符号。语音就是语言的符号形式。 二、语音的四要素:音质、音高、音重和音长。 三、人类的发音器官 人类的发音器官由三大部分构成,即动力部分、发音体、共鸣腔。 1.动力部分:人类发音的动力主要来自肺部的空气,肺部呼出的气流经气管到喉头,撞击声带,发出声音。2.声带是主要的发音体,声带由两片构成,前端与甲状软骨相连,后端与两片勺状软骨相连,勺状软骨在肌肉的牵引下可以开合,控制声带,声带中间的通路叫声门,气流就从中间通过。3.共鸣腔,即口腔、鼻腔、咽腔,这一部分主要是调节气流,起共鸣器作用,人类各种音色的音素,主要就是通过这一部分的发音器官的活动变化形成的。 四、音素和音标 1.音素: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它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每个音素都有不同的音质,我们在发音时,发音器官稍微有所改变,就发出了不同的音素。2.国际音标:世界上最通行的音标是国际音标,要求掌握常用的国际音标的书写及认读,期末复习重点注意汉语拼音方案中的符号同国际音标符号的区别,不能混淆。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差别较大,例如辅音,只有f.s.n.l.m五个相同,元音只有i.u.a相同。 第二节元音和辅音 一、元音的发音 元音的音色是由舌位的前后、舌位的高低、圆唇与否三个方面决定的。任何一个方面的改变,都能发出不同的元音。在掌握汉语普通话元音的基础上,重点掌握8个基本元音的发音,和汉语普通话中所有的元音如y.-i.-i.e等,这样既可以弄清楚不同元音之间的差别,又可以为学习其它元音打下基础。 二、辅音 辅音的发音特点可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来认识。 1.发音部位: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口腔受到阻碍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人类语言所能构成阻碍的部位约有十余种,汉语普通话有六种发音部位,从前往后依次是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后、舌面前、舌面后。 2.发音方法:发音方法就是发音时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发音部位相同,发音方法不同,也能形成不同的音素。辅音的发音方法主要有塞音、檫音、塞檫音、鼻音、边音、颤音、闪音,汉语普通话有前五种发音方法。此外,根据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辅音还分清音和浊音两类,根据发音时呼出的气流的强弱把辅音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类,一般也把这两种方式归入发音方法来认识。

修订版《语言学纲要》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答案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一.名词解释语音四要素一音高、音重(强)、音长、音质。 音素一-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音位一-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音位变体一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果它们被归并为一个音位9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为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非音质音位一非音质音位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髙、音重、音长等。 例如汉语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而不是音质变 化形成的,就是非音质音位。 区别特征一一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儿个不同的区别特征。运用区别特征比较容易说清楚音位在具体语言中的特点和具体语言语音系统的组织方式。 音节一-山音位组成的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从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 语流音变一-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 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叫做语流音变。 音步一语言的一种节奏中,语流是大致每隔两个音节就有一次小的轻重、高低、氏 短或松紧的交替,形成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两音节的节奏单元。这种节奏单元叫做 音步。 二.填空或简答 1、画一张元音舌位图,用国际音标标出八个基本元音。 八个基本元音][a][u][o][o ][a]

/J / /s/ /e / /6/ zj/ /w/ /h/ 后低不圆唇元音a 前半高不圆唇元音e 3、列出现代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的至少四对区别特征并各举一对儿对立音位。 送气一不送气[p T [p] 鼻音和口音:[m] [p] 4、以下是某一种语言音系的全部辅音音位,试设立一套区别特征,列表给出所 有音位的区别特征。 /p/ /b/ /t/ /d/ /k/ /g/ /m/ /n/ /i) /f, /v/ /s/ /z/(2) 舌尖前浊擦音Z (3) 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 ' (6) 后半咼圆唇兀音O 清一浊[p]: [b] 塞擦音和擦音[ts] [s] (1) 双唇浊鼻音m

版《语言学纲要》语音和音系答案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一、名词解释语音四要素——音高、音重(强)、音长、音质。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音位——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果它们被归并为一个音位,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为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等。例如汉语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而不是音质变化形成的,就是非音质音位。 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的区别特征。运用区别特征比较容易说清楚音位在具体语言中的特点和具体语言语音系统的组织方式。 音节——由音位组成的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从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 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叫做语流音变。 音步——语言的一种节奏中,语流是大致每隔两个音节就有一次小的轻重、高低、长短或松紧的交替,形成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两音节的节奏单元。这种节奏单元叫做音步。 二、填空或简答 1、画一张元音舌位图,用国际音标标出八个基本元音。 八个基本元音[i][e][ ][a][u][o][?][ a 2、按音位特征用国际音标注出相应的音素。 (1)双唇浊鼻音m (2)舌尖前浊擦音z (3)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 (4)后低不圆唇元音a (5)前半高不圆唇元音e (6)后半高圆唇元音o 3、列出现代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的至少四对区别特征并各举一对儿对立音位。

语音学和音系学考试资料讲课教案

语音学和音系学考试 资料

Phonetics 1.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nsonants and vowels Consonants are produced by constricting or obstructing the vocal tract at some place to divert, impede, or completely shut off the airflow in the cavity. However, a vowel is produced without such obstruction so no turbulence or a total stopping of the air can be perceive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vowels and consonants lies in the obstruction of airstream. 2.Manners of articulation It refers to the ac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ticulators and thus the way in which the air passes through certain part of vocal tracts. There are several basic ways in which articulation can be accomplished: the articulators may close off the oral tract for an instant or a relatively long period; they may narrow the space considerably; or they may simply modify the shape of the tract by approaching each other. (1). Stop: complete closure of the articulators involved so that the airstream cannot escape through the mouth. It is essential to separate three phrases in the production of a stop: (a) the closing phase, in which the articulators come together; (b)the compression phrase, during which air is compressed behind the closure; (c)the release phrase, during which the articulators forming the obstruction come rapidly apart and the air is suddenly released. In English, [p, b, t, d, k, g] are stops and [m, n,?] are nasals. (2) Fricative: close approximation of two articulators so that the airstream is partially obstructed and turbulent airflow is produced. In English, [f, v, θ, e, s, z, ?, ?, h] are fricatives. (3)Approximant: an articulation in which one articulator is close to another, but without the vocal tract being narrowed to such an extent that a turbulent airstream is produced. The gap between the articulators is therefore larger than for a fricative and no turbulence is generated. In English, this class of sounds includes [w, r, j]. (4)Lateral: obstruction of the airstream at a pint along the center of the oral tract, with incomplete closure between one or both sides of the tongue and the roof of the mouth. [l] is the only lateral in English. (5)Trill: produced when an articulator is set vibrating by the airstream. A major trill sound is [r], as in red. (6)Affricates: involving more than one of these manners of articulation in that they consist of a stop followed immediately afterwards by a fricative at the same place of articulation. In English, the “ch [ t? ]” of cheese and the “j [d?]”of jet are both affricates. 3. Places of articulation

第三章 语音(讲义)

第三章语音 一、什么是语音?什么是音节?什么是音素? 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材料,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2.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它是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比如我们说“我上课”很自然地能辨别出这是由wǒ、shnàg、kè这样三个音节构成的。 3.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节往下切分,就是音素,比如音节 “wǒ”,可以切分w为和o两个音素。一个音素只有一个发音动作,发音动作改变了,发音器官的形状改变了,就发出了不同的音素。 二、什么是音标?什么是国际音标?汉语拼音是不是音标,为什么? 1.音标是记录音素的标记符号。音标的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音标是在拉丁字母的基础上创制的,不够用就用希腊字母等补充。但音标和字母不是一对一的。 2.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1888年制定的标记世界上各种语言的语音的记音符号。 3.汉语拼音也是一种记音符号,但还不是象国际音标那样严格意义上的音标,因为汉语拼音的字母符号与音素并不是意义对立的,如a代表了四个音素,i代表了三个音素;另外,汉语拼音的运用还涉及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拼写规则,如i和u在音节前要写作y w,iou uei uen与辅音声母相拼时要省略韵腹等。所以汉语拼音与单纯的记音符号-——音标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三、语音的属性 1.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 2.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语音的社会属性是使语音从根本上与一般声音区别开来的本质属性。 四、音高、音重、音质、音长(语音的四要素) 1.什么是音高?什么是音重?什么是音质?什么是音长? 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音体形状及振动频率快慢决定的。音重是指声音的轻重强弱,它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音质是指声音的品质、特色。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的长短。2.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请举例说明。 汉语的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其实就是音高的变化形式,同样的音素组合,声调不同,音高不一样,代表的意义也不一样。例如汉语拼音的shu zi,加上不同的声调,可以表示“数字”、“梳子”,可见,音高在汉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音重有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能举汉语或英语的例子来说明吗? 音重也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一个词或一句话,音重不同,意义往往有很大差别。例如汉语的“大意”一词,后一音节念去声,含义是“主要意思”。念轻声,含义是“疏忽、粗心”,又如英语单词concent,重音在第一音节,含义是“内容、容量”,重音在第二音节,含义是“满足、满意”,至于日常话语中通过重音的不同位置去表示特定含义,例子就更多了。 4.听别人说话,在没有看清人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能听出是男人说话还是妇女说话?是大人说话还是小孩说话呢?请结合语音知识加以说明。 我们听人说话能分清男女老幼,主要是靠音高决定的,男人声带是比较长而且厚,震动频率少,声音较低,妇女和小孩声带较短较薄,震动频率多,声音较高,这样就把男女或大人、小孩区别开来了。 5.不同音质的声音是怎样形成的?不同音质的语音是怎样形成的? 不同音质的声音的形成,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发音体不同,二是发音方法不同,三是共鸣腔形状不同。不同音质的语音的形成也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呼出气流是否受阻,在什么部位受阻,二是解除阻碍的方式不同,三是声带振动与否。 五、发音 (一)发音器官 1.人类的发音器官分为三大部分:动力(肺),发音体(声带),共鸣腔(口腔、鼻腔、咽腔)。共鸣腔部分主要作用是调节气流,许多不同的音素,就是这一部分的变化形成的。 2.口腔由上下唇、上下齿、上下腭、舌头和小舌组成。这些发音器官,有些如唇、舌头、软腭、小舌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主动的发音器官”;有些如上唇、齿龈、硬腭等是不能活动的,叫做“被动的发音器官”。

语音和音系

语音和音系 一.语音 即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它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着一定的语言意义。 语音即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它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着一定的语言意义。语言依靠语音实现它的社会功能。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的声音和语言的意义是紧密联系着的,因此,语言虽是一种声音,但又与一般的声音有着本质的区别。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区别意义功能的声音,不能把语音看成纯粹的自然物质;语音是最直接地记录思维活动的符号体系,是语言交际工具的声音形式。 二.音系 人类能发出的音是多种多样的,也可以说是无限的,但某种语言或方言选择一定的声音来区别意义是有限的。在某种语言或方言里,这些能区分意义的音素互相对立,互相区别,而又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构成某种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简称音系。

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1、什么是音素?什么是音位?二者关系怎样? 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是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一般地说,音位是在音素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没有音素,也就谈不上音位。有的音位,总包含着好几个音素,音位是对发音近似并且没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数个音素的概括。音位是一般的,音素是个别的, 2、音位的特点 (1)音位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进而区别词的意义的作用。(2)音位是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单位。(3)音位总是属于特定的具体语言或方言的,总是某个具体语音系统的成员,不存在跨语言或跨方言的音位。如音素[p] [p‘],在不同语言中所起的作用可能是不一样的。在英语里,[p] 和[p‘]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假如把port[p

《语言学纲要》第三章-语音和音系复习资料

《语言学纲要》第三章语音和音系 一、名词解释 语音四要素——音高、音重(强)、音长、音质。 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 音位——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果它们被归并为一个音位,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为同一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等。例如汉语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而不是音质变化形成的,就是非音质音位。 区别特征——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的区别特征。运用区别特征比较容易说清楚音位在具体语言中的特点和具体语言语音系统的组织方式。 音节——由音位组成的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也是从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 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我们叫做语流音变。 音步——语言的一种节奏中,语流是大致每隔两个音节就有一次小的轻重、高低、长短或松紧的交替,形成语流中大致等距离出现的两音节的节奏单元。这种节奏单元叫做音步。 二、填空或简答 1、画一张元音舌位图,用国际音标标出八个基本元音。 八个基本元音[i][e][ ][a][u][o][?][ɑ]

第三章语音

综合自测练习——第三章语音 一、填空 1、(音素)是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浯音单位。2.国际音标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构成的,通常把它放在方括号中,与一般字母区别开来。 3.从物理属性角度看,语音具有具有(音质(音色))、(音高)、(音重(音强))和(音长)四个要素。汉语的音调就是由音高的变化引起的。 4.人类发音器官分分为(动力站(肺))、(发音体(声带和喉头))、(共鸣腔(鼻腔、咽腔和口腔))三大部分。(共鸣腔)部分主要作用是调节气流,许多不同的因素就是这一部分的变化形成的。 5.音素可分(元音)和(辅音)两大类,其区别的根本点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是否受到阻碍。 6.元音的音质是由(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嘴唇的圆展)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例如/A/是(舌位低)、(舌位央)、(展唇)。 7.辅音的发音特征是由(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决定的。例如“/p/”的发音部位是双唇.发音方法是清塞音,不送气。 8.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就是(音位)。

9.音位变体可分(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类。例如汉语某些方言的“l”可以无条件地换成“n”,这两个音位就是自由变体。 10.汉语音节可分(声)、(韵)、(调)三部分。其中(韵母)又可分(韵头)、韵腹和(韵尾)。 11.“四呼”是指(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12.人们在说话时,常常把[toufu](豆腐)说成[touf),这种音变现象叫(脱落)。 二、单项选择题 1,音位是从——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D A物理属性 B.生理属性 C.心理属性 D.社会属性 2.音素i和y的差别是由——的差别形成的。D A音高 B.音重 C.音长 D.音质 3.[p]、[t]、[k)都是——。A A.塞音 B.擦音 C.塞擦音 D.边音 4.[p‘]、[t‘]、[k‘]三个音素的区别是——A A.发音部位 B.发音方法 C.送气与否 D.清浊 5.口腔中最为灵活的发音器官是 C A.上齿 B.上腭 C.舌 D.下齿 6.元音和辅音最本质的区别是— D A.声带振动与否 B.是否均衡紧张 C.时间延续久暂 D.气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